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

2024-10-20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共11篇)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 篇1

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系统是由若干个可以相互区别、相互联系而又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在一定的阶层结构形成中分布,在给定的环境下,为达到整体的目标而存在的有机集合体。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具有一般系统的六大特征,即目的性、集合性、相关性、阶层性、整体性和环境适应性。下面,笔者试图运用系统结构分析的方法探讨一下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结构。

1 系统功能分析

物流园区所具备的功能主要取决于加盟物流企业的服务功能,一般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另外,还有一些增值功能,如报关、结算、预测、咨询、教育培训等。

1.1 运输功能

物流园区聚集几家或者几十家运输企业,包括公、铁、空、海、河等不同的运输方式。在物流园区,客户可以选择自己需要的运输方式和价格服务,并将运输的全过程交由企业负责。同时,物流园区应具备货物的中转功能。

1.2 储存功能

物流园区中的仓储企业不仅要负责客户商品的储存需要,还要通过仓储环节支持商品的市场分销活动,同时尽可能降低库存占压的资金,减少储存成本.因此,园区的仓储企业应配备高效率的分拣、传送、储存等设备。

1.3 装卸搬运功能

这是为了加快商品在物流园区的流通速度所必备的功能。园区应配备专业化的装卸、提升、运送、码垛等装卸搬运机械,提高装卸搬运作业效率,减少作业对商品造成的损毁。

1.4 包装功能

物流园区的包装作业不仅要负责商品的组合、拼装、加固,形成适于物流和配送的组合包装单元,同时还要根据客户的需要对商品进行必要的商业包装。

1.5 流通加工功能

主要是方便生产和销售,由于物流园区与制造商和分销商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园区提供必要的流通加工将很好地解决客户的问题。这些流通加工功能包括:贴标签、制作并粘贴条形码等。

1.6 物流信息处理功能

信息技术对物流的支持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将在各个物流环节的各种物流作业中产生的物流信息进行实时采集、传递和分析,并向客户提供各种作业的明细信息及咨询信息,这对物流园区的现代化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以上是物流园区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一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结合地区特色,物流园区还具有一些其它增值性功能:

1.7 报关功能

物流园区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作为一个为外向型经济服务的物流园区来说,联合海关,将报关功能集中于物流园区中,在货物通关之前,办好一些手续,这无论对城市或者物流园区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1.8 结算功能

物流园区的结算功能是物流功能的一种延伸,它不仅包括物流费用的结算,在从事代理、配送的情况下,还负责货主向收货人的货款结算等。

1.9 需求预测功能

这种功能的设置完全出自物流园区自身成长的需要。物流园区的建设是循序渐进的过程,预留土地也是逐渐开发的,这种情况下,根据物流园区进货、出货信息作好预测工作,将有利于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根据实际需要做好自身建设工作。

1.1 0 咨询功能

企业与客户进行商贸联系时,物流园区应充分发挥中介咨询作用,从客户的利益出发,客观评价园区内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企业的备选方案,这不仅增加了客户对物流园区的好感,同时激励了园区企业的相互竞争。

1.1 1 物流教育与培训功能

物流园区有责任对区内物流企业进行教育和培训,介绍业内先进经验,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确立物流作业的标准,为客户提供标准化服务,为物流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满足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2 系统要素集分析

为较好地实现上述功能,物流园区需要有一定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作为支撑,这也就构成了物流园区规划的系统要素集。

2.1 交通基础设施

交通基础设施是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货运通道”的建设是实现物流园区“货畅其流”的根本保证手段。由于物流园区集中了较多的物流企业,每日的运输量都将十分庞大,这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满足现代物流的要求,交通基础设施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路网的通达性、道路的等级性、货运的时效性和多式联运、道路容量限制以及瓶颈路段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根据交通方式的不同所包含的内容也是不同的,传统上,存在五大交通方式: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下面,根据物流园区依托的交通方式不同,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分类分析说明。

就公路来说,物流园区的建设与公路运输是密切相关的。公路运输是货物陆路运输的重要手段,它灵活方便,能够实现“门到门”的物流服务。一般来说,物流园区中货物的集散都是以公路方式实现的。所以,公路网的建设是物流园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基础部分。根据物流园区物流量的预测,决定建设道路的等级,同时,应预留公路发展用地,满足物流量发展的需要。另外,还应注意公路网的合理布局以及合理的等级道路建设。在注重主干道建设的同时,合理的建设次干道和支路,满足主干道车流疏散的要求,避免断头路的出现,使新建道路与既有道路连成网,最大发挥公路网络的作用。

就铁路来说,努力将铁路线路引入物流园区,修建场站、仓库以及相关运营辅助设施,办理整车、零担、笨重货物、集装箱和散装货物的到发业务,注意铁路运输货物的疏散和集结问题,加强与其它运输方式的结合,特别是与公路运输的衔接,发挥多式联运的优势。

就水运来说,港口本身就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在完善港口基础设施(泊位、集装箱堆放场、码头、航道等)的同时,加强港口周边道路网的建设,结合铁路大宗运输的特点,积极将铁路修入港区,解决港口货物的集散问题。

就航空来说,航空货运量在几种运输方式中最小,但货物大部分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货运要求和质量较一般运输方式为高,所以依托航空港建设的物流园区必须紧密结合航空业务,对物流园区的建设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考虑到航空港一般设在城市的郊区,离市区较远的特点,在建设航空港基础设施(货站)的同时,应注意主干道的建设,保证物流运输的时效性。

2.2 通讯网络

通讯网络的建设是物流园区进行信息交互的重要保证。物流园区的信息平台就是以通讯网络为物理基础的。根据园区的土地使用情况,规划光纤线缆的走线,同时,对园区预期发展的信息量进行预测,选择合适的信息容量。

2.3 市政设施

市政设施包括供水、供电、排污、排洪、照明等基础生产生活设施。它保证了物流园区的正常生产生活。

2.4 环境设施

物流园区集中大量物流企业,并且集中了大量的车辆,这势必给园区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物流企业、仓库从城市中迁出虽然减轻了城市市区的环境压力,但这却将污染源集中到了物流园区,建立大型污染处理设施已势在必行。注重环境设施的建设,注重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是园区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规划园区用地时,应注意预留绿化带预留用地,努力将其建设成为园林式的物流基地,给园区的生产生活以良好的环境。

2.5 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

由于物流园区的建设应充分考虑利用现有物流设施,因此,对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也是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仓储设施由于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以及难以搬迁等特点成为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如何根据现代仓储作业的特点,改造原有仓储设施,满足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这不仅节省了初始投资资金,还解决了原由设施再利用的问题。另外,依托公路枢纽、铁路枢纽、港口、机场等建设的物流园区,应充分发挥现有设施的潜力,改善集疏运条件,提高货物处理能力,缩短货物处理时间。

3 系统相关性分析

任何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研究系统要素之间的相关关系就是系统相关性分析。物流园区规划作为一个系统,也不例外。

如上所述,物流园区由交通基础设施、通讯网络、市政设施、环境设施和现有设施的改造等要素组成,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如果单独拿出某一类或某几类要素,则构不成一个完整的物流园区,只有各要素之间紧密联系,才能保证物流园区的完整性。我们要根据交通基础设施的情况来规划通讯网络,而通讯网络又连接着交通基础设施、市政设施和环境设施等。环境设施的规划则需要依据交通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现有设施的改造建设也需要有市政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等作为参考。

因此,我们可以用下面的系统要素二元关系分析表来表示物流园区规划的相关性分析(见表1)。

其中,1表示两要素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相关关系,0表示两要素之间不存在必然的相关关系。

4 系统阶层性分析

系统工程理论表明,当系统是以多阶层形式存在时,阶层性分析就成为系统结构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划分阶层是事物组织管理的一种手段,也是事物存在的客观规律。

根据物流园区规划的程序和组成,可以采用发布层、管理层、决策层三层结构描述规划平台,具体的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5 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物流园区规划评价指标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性、实用性以及可比性的原则,同时要符合园区目标定位以及功能设计的要求。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建立多角度、分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是系统工程本身的要求。物流园区规划的评价指标应包括社会效益评价、经济效益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效益评价是从城市的整体角度出发,考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对城市发展的贡献,主要指标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企业经营环境、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内容。

经济效益评价从工程建设的角度出发,考察物流园区建设项目的经济可行性,主要评价指标包括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财务净现值、投资利润率、投资利税率、资本金利润率、借款偿还期、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

物流园区评价指标体系如图2所示。

参考文献

[1]王长琼.物流系统工程[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1.

[2]吕永波.系统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

[3]马玉洁等.有关现代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8,15:135-136.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 篇2

洛阳在“十二五”规划中对商贸物流的建设进行了明确的规划,提出了大力开展商贸物流配送。以建立空间布局合理和完善的商贸物流体系为目标,通过规划与商贸产业发展匹配的区域性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商贸物流的专业化运作和服务,提高商贸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十二五”期间,重点规划建设8-10个商贸物流园(中心)。主要有:

(1)洛阳关林商贸物流中心

位于开元大道东段以南,忠义路以东,利用洛钢集团、伟业钢铁、三明公司和正阳钢构等地块,占地1280亩,定位为综合物流中心,目标是建设成为服务于关林市场、洛龙科技园和伊洛产业集聚区内企业的货物集散中心。

(2)洛阳通河农副产品商贸物流园区

位于瀍河区310国道与焦柳枝铁路交叉口以北,占地规模500亩,定位为区域性专业物流园区,主要是农副产品集散、交易。

(3)聚客隆现代商贸物流中心

位于春都路与定鼎北路交叉口以北,占地1000亩,定位为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重点是通过招商引资整合现有家电市场、陶瓷市场、厨卫市场、建材市场等商业资源,形成分区明确,功能先进的商贸交易园区。

(4)大张物流配送中心

位于环城高速涧西出口处,占地1000亩,定位为专业物流中心,主要为大张连锁超市提供商品配送。

(5)新春都肉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位于洛阳工业园区,定位为专业物流中心,项目计划投资1亿元,主要建设肉品冷链物流配送系统。

(6)洛阳众品生鲜物流加工配送中心

位于偃师市首阳山镇,定位为专业物流中心,建设综合仓储能力6万立方米。

(7)中储生产资料物流园区

以中储发展股份公司洛阳分公司道南钢材市场为基础,进行资源整合,分期建设辐射豫西地区的生产资料物流园区。

(8)道北建材钢材物流中心

以木材公司、四三三处为依托,以现有市场为基础,计划与国内外实力强、理念先进的现代物流企业开展合作,建设道北建材钢材物流中心。

(9)洛阳轴承贸易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发展研究综述 篇3

摘要:物流园区的发展影响着物流资源的整合以及物流产业的集聚。目前针对物流园区规划的研究主要是定性的方法,缺乏定量研究,不能较为客观地研究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本文通过分析物流园区的研究现状,然后从物流园区运作模式、布局规划、货流预测等几个方面评述了国内物流园区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物流园区; 布局规划; 综述

物流园区是指利用多样化物流设施集合不同类型物流企业的实现物流集中布局作业的重要场所,是社会化、开发型高效物流体系的重要体现。

1.选题背景分析

物流园区的合理布局能够助推区域物流的发展,实现产业经济集群。建立高效的现代物流,逐步解决城市交通压力现状,优化城市布局,推进物流结点集中化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引导相关物流企业不断更新物流技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资源最大化最优化地利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2.国内外研究概况

物流园区在我国的发展起步较晚,几乎就是近几年才开始兴起,国外针对物流园区的研究历史也比较短,所以,在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方面较为滞后,研究著作等都较少,研究方向广而不精,无法有效地指导物流园区的规划发展。

2.1 国外物流园区研究概述

国外在物流园区布局建设方面的研究成果较为缺乏,主要集中研究的是物流节点的规模和选址确定与评价和对物流设施选择和物流设施布局的评价以及物流园区的运作模式等几个方面。

2.2 国内物流园区研究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我国对物流园区规划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物流园区的研究论著也较为广泛。主要包括:

2.2.1 对对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研究

我国能够推广的较为先进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较少,其发展多靠依赖国外的发展经验,但是物流远去的运营状况关乎区域经济的发展未来,因此最近几年正在积极扩大对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的研究。

王翔[1]通过运用SOA理论研究,建立了基于SOA的物流园区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模型,详细论述了物流园区的运营机制,为进行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研究提供了方向。翁启伟[2]利用价值链管理对物流园区模式进行研究,提出了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物流园区模式的发展优势。刘亚姝[3]运用AHP方法对物流信息平台的高效运营提出一系列保障措施。刘学明[4]提出中心城市综合物流园区应多元化融资,融资方式选择优先序依次为获取政府补助投资、企业股权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等。

当前,我国学者针对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的发展方式已取得很大进步,但如何将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建设同物流园区运营模式研究相结合是后期的研究重点。

2.2.2 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研究

物流系统规划主要是指灵活而有序地进行物流系统发展的计划设计。进行物流系统规划需要建立明确的发展目标,选择合适的发展路线,通过积极的组织措施开展规划研究。王叶青[5]通过物流园区特性了阐述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相关内容,然后利用MSFLB规划方法,建立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方法的流程。张婷婷[6]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研究了物流园区的用地规模大小。殷莹[7]通过重点分析物流量预测方法,提出了最优定权组合预测模型,并对土默特右旗进行了物流量预测;然后通过价值链分析进行功能区定位,并使用SLP方法对功能区进行了布局规划。

根据当前的文献分析,可知我国学者针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部分地区,如保税港区、既有的物流园区区域经济带。我国目前针对物流节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建设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性的研究体系。因此,无法满足飞速发展的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的理论需求。

2.2.3 对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研究

物流园区的货流预测是反映以及确定物流园区布局数量、物流园区选址地点以及规模等基础。进行我国大城市的物流园区规划建设时,主要靠货运量来预测物流园区的物流量和规模大小,理论研究匮乏。因此,如何选择合理的预测方法,成为探讨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的发展关键。

2.2.4 综合评价法在物流园区选址与运营的应用

综合评价法主要运用在物流园区选址以及运营绩效上。目前,关于物流园区综合评价的方法主要有有AHP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等。如史媛[25]利用灰色综合评价方法分析了物流园区选址问题。姜军[26]将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于港口物流园区项目风险的评价中,其中市场风险和经济风险为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最大的两项,通过评价将难以量化的风险因素进行量化,比较有效地解决了港口物流园区项目的风险评价问题。

采用专家打分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等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能将多种影响物流园区选址的因素考虑在内,但难以量化定性因素,也较难选择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借鉴配送中心以及物流中心等节点的选址方法,然后根据物流园区选址的特殊性来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物流园区选址。

2.2.5 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研究

与选址相比较,针对如何确定物流园区的规模的文献极少,国内外也没有确立较为成熟的物流园区规模确定方法。针对物流园区的规模确定的理论研究仍处发展阶段。

3.评述

物流园区研究方向并不均衡,现阶段对物流园区的研究更多的集中在宏观上,物流园区的选址和布局开始逐步形成一套教科学的方法,与城市物流规划等区域物流规划相结合。其次就是针对园区运作模式、运营管理、成本控制、信息管理等相关研究虽有发展,但没有形成一套科学的理论体系指导物流园区的系统性规划和功能布局。

物流园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性逐步扩大,涉及内容的广泛性对布局规划理论、信息管理理论等多种理论的结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获取更真实可靠的数据建立合理的系统模型进行物流园区布局规划,如何结合物流园区的自身特点来研究物流园区的布局规划方法和运作模式,这关系到物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物流园区建立后的经济效益问题,是我国目前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重点。(作者单位:重庆交通大学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王翔.基于SOA的物流园区信息服务平台设计及运营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

[2]翁启伟.基于价值链管理的物流园区运营模式探讨[J].商业时代,2013,(10):47-48.

[3]刘亚姝.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运营模式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

[4]刘学明.中心城市综合物流园区开发模式及融资问题研究——以宁夏交通物流园区为例[D].中国科学院大学,2013.

[5]王叶青.物流园区内部功能区布局规划实证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

[6]张婷婷.以物流需求为导向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研究——以陕西省为例[D].长安大学,2011.

[7]殷莹.基于价值链分析的物流园区用地规模及布局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3.

[8]史媛,杨茂盛.基于灰色综合评价方法的物流园区选址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129.

物流园区的规划分析 篇4

关键词:物流园区,规划,流程

物流园区规划是指对物流园区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物流园区规划有别于国家与区域物流发展规划,又不同于工业与房地产业园区的规划,其更偏重于在较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土地布局与功能布局结合的科学性,偏重于园区建设发展的基础条件规划,突出物流产业的特点以及相关产业发展的协调等要素规划。

1 物流园区规划的条件要素

1.1 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物流园区建设必备条件。物流园区的运营要满足当地经济区域的物流运作成本与效率的要求,其基础设施布局与规模要与物流园区经营的效益与发展相适应,物流园区的布局选址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接近城镇及经济发展聚集区。市中心商业网点集中,是配送中心的主要供、配货对象,靠近市场、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运输费用、迅速供货是配送中心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其次,临近主要交通干线。配送中心供、配货主要是通过公路运输,将物流园区建设在主要干线上,可以降低运输成本;第三,位于商品流通集散地,以方便处理产生的物流需求。

1.2 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是影响物流园区规划的最直接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根据各个地域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物流园区建设的需求分析,计算该地区的物流总量,即:地区的物流总量=吸纳的物流量(采购进来的)+生成量(生产加工制造的)+输出量(流出和销售外运的)。

物流需求包括直接需求量和潜在需求量。直接物流需求量是物流需求主体为满足其生产经营、事业开展及生活需要,产生的对物流社会化服务的直接需求量,包括:工业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需求量;连锁商业对配送服务的需求量;一般消费者的物流服务需求量;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需求量。物流潜在需求量主要指经济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物流服务环境的发展对物流需求的拉动量,是从动态的角度来分析物流需求量的变化趋势,主要包括:工业企业对供应物流服务和销售物流的潜在需求量;一般消费者对物流服务的潜在需求量;区域间货物中转运输的潜在需求量。

1.3 政府政策

建设物流园区离不开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可以大大减少物流园区的成本支出,如政府给予优惠的地价,就可以减少建设成本。政府也可以提供优惠政策来吸引投资和物流企业的进驻。

1.4 基础运作条件

1.4.1 采购

物流园区可以吸引国内外采购中心入驻园区投资,通过提供专业的物流服务,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寻找质量最好、价格合理的产品与服务,为企业与其供应商或客户沟通搭建桥梁。涉及的业务包括对国内采购的商品进行分拣、重组或简单加工等增值服务后,向国内外分销、集运;对采购的国际货物进行综合处理和简单的增值加工后,向国内外销售等。

1.4.2 运输

运输是物流园区中最为重要的构成要素,由交通运输设施、运输工具、通行权以及在此基础上提供运输服务的承运人组织所构成。物流园区要求交通运输具有良好通达性,能够满足物流需求的可得性,保持合理的运输价格,各种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的布局、分工合理和配合协调。公路运输与物流园区的建设密切相关,是货物陆路运输的重要手段,是实现“门到门”服务的最可靠方式。公路网是分布最密集的网络,物流园区中货物的集散都可以用公路运输来实现;铁路运输优势是快速、廉价运输货物,通过集装箱可以实现公路与铁路的多式联运。将铁路线引入物流园区,修建场站、仓库及相关运营辅助设施,可以办理整车、零担、笨重货物、集装箱和散装货物;水路运输是比较廉价的运输方式,可以一次运输大量的货物,还可以与公路、铁路进行多式联运,而且港口本身是大宗货物的集散地;航空运输运量在几种运输方式中最小,速度最快,但货物大部分属于高附加值产品,其货运要求和质量较一般运输方式高;管道运输量大、连续、迅速、经济、安全、可靠、平稳以及投资少、占地少、费用低,并可实现自动控制。

1.4.3 仓储

仓储具有场所功效,对产品需求具有调节功能,能够适应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时间差异,构成了物流园区中另一支撑要素。仓储基础结构是由库场设施、仓储设备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仓储功能和仓库管理者构成,并由此形成了物流园区中的物流据点。

1.4.4 信息管理

物流园区内部信息是伴随园区各种活动而发生的信息,包括各种具体的物料流转、物流作业层、物流控制层等信息。物流园区外部信息是在物流园区活动以外产生的,是提供给园区活动使用的信息,包括供货人、客户、订货合同、交通运输、仓储管理等信息。信息是实现优质服务的保障,建设通信基础设施及信息系统成为物流园区系统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

1.4.5 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国际贸易通关

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国际贸易通关及其物流延伸服务等环节的设施设备配套成为物流园区不可缺少的要素。

1.4.6 物流人才、技术条件

物流园区的建设,需要通过良好的物流服务组织与经营管理来实现。物流组织与管理是适应物流活动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的条件,而人才和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是实现高效物流组织与经营管理的核心和支撑要素。先进的物流技术是以运输、仓储、信息、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支持的技术结合,能够充分体现物流管理的技术创新,如实现零库存、及时供货、协同配送、流程再造等物流技术目标。

2 物流园区规划流程

物流园区的建设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工程,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很难在短期内实现盈利,加上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工作也愈发显得重要。根据国内外先进的物流园区规划经验和实践,通过对我国物流园区建设规划过程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总结出适合我国物流园区规划的流程。

2.1 物流市场分析

主要包括物流需求分析、市场竞争分析及物流实践分析等。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市场分析,了解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建设及服务竞争等情况,掌握区域经济发展所产生的现实的和潜在的运输、仓储、配送及流通加工等的物流需求量,根据地区长远和近期的物流量,确定物流园区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模。

2.2 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根据物流园区服务对象的特征、辐射范围的大小、交易商品的行业特点、富有特色的服务和人文概念的精心设计等因素进行科学的战略定位。规划者在进行战略定位时,可采用SWOT分析法,对物流园区的整体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分析过程中,若空港、海港、公路货运站场等某类服务,在整个园区中占有较大比例,还必须进行专项SWOT分析。分析的主要作用是帮助经营决策者明晰内外部环境,提出发展物流园区的使命、远景目标、各阶段建设目标和竞争策略,从而进行准确的战略定位。物流园区规划过程中,可考虑以下几种竞争策略:充分利用保税物流中心的功能,实现对进出口通关和行政管理的高效率;充分利用和拓展现有的物流信息系统,打造强势的国际物流信息平台;充分利用国际贸易政策,建立特色的欧美商品专业集散地,拓展国际物流业务;充分利用现有入驻园区企业的优势和物流需求的特点,促进行业供应链的竞争力提升,集聚产业的物流,实现产业链的成型和优化。

2.3 物流园区的功能设计

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合功能:园区拥有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运输方式转换、信息、调度、配送等功能,具有综合各种物流方式和物流形态的作用;专业功能:集装箱拼装箱功能、运输配装和中转功能、配送加工功能;集约功能:集约了物流主体设施和有关的管理、通信、商贸等设施;信息、交易功能:集中汇集物流信息,控制物流过程,实施集中管理;集中仓储功能:通过集中库存可以相对降低库存总量,实现有效库存调度,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仓储功能,减少工商企业对仓库的投资;多式联运功能:有效集约公路、铁路、水运、空运,实现综合运输、多式联运的最有效转化;辅助服务功能:包括生产、生活和停车服务几个方面,提供金融、保险、工商、税收、设施检修等全方位的配套运输车辆服务等,属于生产方面的辅助服务功能。

因此,依据物流园区的基本功能,可以分为仓储区、加工区、增值区、交易展示区、综合服务区、行政区、商业区、住宅区等功能片区。

物流园区功能设计时,主要采用自顶向下的方法。首先确定物流园区的规划原则,对物流功能规划所涉及的核心因素进行列举和分析,然后对整个物流园区规划分为几个功能区域,如仓储区和综合服务区,决策者根据实际需求,为每个功能区域命名、定义、分配相应的面积、引入相关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最后是对物流园区的核心流程进行定义和描述,流程包括:集装箱服务、生产原材料供应和配送、生活资料采购和配送、保税物流作业、空港/海港/铁路物流服务流程等。

2.4 物流园区的设施规划与布局设计

根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和经营目标,在已确认的空间场所内,依据规划与布局的原则,考虑从货物的进入、组装、加工等到货物运出的全过程与物流的密切相关程度,将人员、设备和物料所需要的空间作最适当的分配和最有效的组合,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还要为园区的进一步开发做出相应的开发计划。

2.5 物流园区的商业计划

商业计划主要包括物流园区管理公司的组织架构和职责、物流园区业务模式、收益预测、客户分析、园区销售/市场推广策略、投资收益及风险评估等概要分析。商业计划制定的目的,是让物流园区投资和经营管理者设计公司的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

2.6 物流园区的经营模式

在完成以上园区规划步骤后,最终确定园区的经营模式。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模式是指物流园区为实现发展目标而采取的决策、组织、经营与管理形式。采取哪种经营管理模式,直接取决于开发建设模式。一般说来,采用政府主导的经济开发区模式和政企联合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管理委员会制;采用政府规划物流企业共同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业主委员会制;采用大型物流企业主导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经营管理公司制;采用物流(或工业)地产商开发模式的物流园区,其经营管理模式可采取物业管理制。

3 物流园区规划的关键问题及需求分析

3.1 物流园区规划的关键问题

在物流园区规划过程中,解决物流园区布局的空间结构是首要问题,要分析物流园区空间布局的类型结构和特征,各层次节点在物流网络中的发展比例及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演化趋势等问题。同时,还要考虑物流园区布局的区位特性问题,研究园区理想空间区位所需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园区区位选址原则,园区具体地址的选择确定等。

在研究和规划物流园区布局的空间适应性问题方面,要针对不同类别和规模的物流园区,根据其所在的经济区域的宏观发展适应空间和经营效益,进行实际承载能力的分析,来确定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对于物流园区布局的最佳方案。进行物流园区布局规划时,要研究同一地区不同类别、层次物流园区的协调布局规划、系统分析设计等问题,其中包括地区内物流经营单位和中心数量、位置、规模及其优化配置等。物流园区空间布局规划过程中,还要考虑所需要的设施布置问题,包括作业流程设计、周边设施布置、设备(选型与配置)等。

3.2 物流需求分析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直接受物流需求的影响,物流需求是物流园区建设的基础。物流量与物流需求有密切的关系,但物流量并不能完全反应经济社会的物流需求:在物流服务能力能够完全满足社会的物流需求时,物流需求与物流量基本相等;当物流服务能力不能满足物流需求时,物流量不能代表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需求,只能反映出一定的物流设施所能提供的物流量,尚未满足的物流需求部分就是潜在的物流需求。物流园区的经济效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与园区的物流总量水平。

3.2.1 物流需求时间与空间

物流需求时间是指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对区域物流的需求量,主要分析物流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物流需求量大小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的关系决定了未来经济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速度,分析不同阶段物流的需求量对物流园区的规划具有重要意义。物流需求空间是指不同区域物流在同一时间内需求量的分布,即根据物流需求的空间分布来分析物流量的大小,该指标对物流园区的规划有着重要的影响。

3.2.2 物流需求结构与层次

物流需求结构是指各种物流需求之间的比率,主要有区域内各种物流需求比率和区域内以及区域间的物流需求比率。区域内各种物流需求之间的比率主要包括区域内的事业单位、工商企业和分散的消费者对社会物流服务的需求结构,物流需求量比例可用不同的物流需求主体来表示,该分析结果对物流园区功能以及规模的确定有着重要的影响。依据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程度,物流需求层次可分为:初级层次:只向需求方提供最基本的物流服务;中级层次:除了基本服务之外还可参与订货采购以及生产计划的制定;除前两个层次之外,物流园区还可以帮助客户实现生产控制、信息服务等。物流需求量直接受到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在分析物流需求量变化时要先分析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

3.3 物流总量分析

物流总量分析是对未来园区的货物流入和流出的总量、流通的节奏与速度等各项内容进行的估计和推测,是在现阶段对将要发生的货物流量进行的研究,以便决定物流园区的规划布局。物流总量预测的内容包括:物流总量的各组成部分预测,包括货物流量、流通速度、流通路径以及货物的构成等方面;物流总量保障能力预测,包括仓储运输保障、流通加工保障、信息传递保障以及企业正常运营保障等;物流园区影响因素预测,包括外部环境的影响、政府政策环境的影响以及物流园区内部环境的影响。由于不同物流园区的基础设施、所处环境以及主要服务方向不同,在进行物流总量预测时步骤也有所不同,并且在预测过程中要考虑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变化,按照一定的流程根据物流园区的发展水平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对物流园区物流总量进行合理的预测,所以在预测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分析都不可忽略。

参考文献

[1]彭志忠,井颖著.物流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J].山东: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6.

[2]陶经辉.物流园区布局规划与运作[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9:38.

[3]潘文安.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101.

[4]谢如鹤,张得志,罗荣武.物流系统规划[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144.

[5]詹姆士.R.斯托克道格拉斯.M.兰伯特,邵晓峰等译.战略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19.

[6]魏际刚.物流经济分析[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38.

关于国内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的思考 篇5

第一,物流园区规划不准不细、定位不清不准。

截止到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物流园区的总体规划,仅有部分地区制定了区域物流发展规划,这些区域物流发展规划仅对区域内园区的数量进行初步规定,具体的园区选址、占地面积、投资规模等规划都不全面、不具体。由于缺乏科学的物流园区总体发展规划,缺少审批的依据,造成政府无法对拟建园区的选址、设施设备等进行合理的约束和指导,以致出现部分地区园区的低水平重复建设情况。已经完成的部分物流园区规划方案理论性强、内容不完整、缺乏实际操作性、定位不清不准。相关调查显示,部分建成或再建的物流园区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过分追求综合化和国际化,而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

第二,物流园区建设规模贪大求全。

我国现有物流园区单个园区规模过大。据《2008年全国物流园区(基地)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物流园区占地面积在5平方公里以上有53个,占17.5%。2003年初,根据零点研究集团的不完全调查显示,物流园区或基地中投资较大的北京物流港投资总额超过110亿元,占地7000余亩。而国外成熟物流园区中,荷兰的14个物流园区,平均占地仅为0.448平方公里,并且这些物流园区其物流吞吐量远远超过我国的园区。

我国部分物流园区在规划时未能充分考虑本地和周边的物流需求及应有的规模标准,只是简单地为物流而物流,盲目求大、求全而忽视了使用经济性和规模合理性的要求。

第三,物流园区规划没有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不利于城市功能的完善。

一些适合发展物流园区的区域在原城市规划中已作其他安排,甚至部分规划可能已经实施,这必然造成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矛盾,被迫修改城市规划适应物流园区发展,造成较大规模的拆迁,加大园区建设的成本与复杂性,拖延建设工期。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安排物流园区用地,正确处理物流园区规划与城市各个层面规划的关系,是物流园区科学规划的前提之一。

第四,物流园区规划受制于行政区划,存在重复建设现象。

物流园区有很强的开放性,应着力打造区域性物流平台,降低区域物流成本,这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物流产业需要规模经济。目前,物流园区规划受制于行政区划,很难站在区域经济的发展高度来规划物流园区。在各地的物流发展规划中,彼此间缺乏协调和各自为政,导致物流园区的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甚至导致园区间的无序竞争,对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合作都是非常不利的。

第五,物流园区规划缺乏科学的市场研究。

物流市场本身、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复杂性,很多物流园区在规划时都没有深入研究和考虑,虽然规划通过了政府的审批,但是这些规划无法得到企业和市场的认同。物流市场分析是相当复杂的,尤其是物流市场预测,需要大量的资料收集及现场实地调研,经过系统的分析后才能确定目标市场的现有容量及构成。

物流园区规划应遵守的原则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物流活动范围广阔,既有城市的、区域的、全国的活动领域,又有跨国的活动领域;物流流程复杂,须经过仓储、运输、配送等环节;物流涉及面广,涉及工业、农业、商业等部门。在这种情况下,需要

协同各方,把握好物流园区的规划原则才能做好物流园区规划工作,否则会影响物流园区的效益提高和能效发挥。其中最重要的原则有以下几条:

首先,科学选址原则。

物流园区如何选址,一般来说取决于建立物流园区的主要目的。以市场需求为依据原则。物流园区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实际物流需求,以免建成后无人进驻、有场无市。

合理利用现有物流资源的原则。在进行物流园区新建或改建时一定要综合考虑既有物流资源的利用情况,避免重复建设或物流资源的浪费。

其次,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

确立开发建设的总体目标和阶段性目标,分2~3个建设阶段,逐步建成。物流园区规划方案必须把握的要点

因各种原因无法开发或者开发失败的物流园区项目,都无疑会给投入了大量时间、精力、资金的开发主体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因此,了解和掌握物流园区规划的要点很有必要。切实可行的物流园区规划方案必须包括以下几点:

1.开发的外部环境与市场分析。准确了解开发机会与市场威胁、物流需求量与物流服务供应能力、有利因素与不利条件等。

2.战略定位。准确进行园区类型与形象定位、经营方向定位、功能定位、市场定位。

3.运作管理模式。明确服务对象、物流货物、服务功能、经营策略。

4.发展目标。包括短期、中期与总体目标。

5.开发策略与招商策略。

6.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

7.投资规模与资金筹措。

8.盈利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包括园区开发商与入园企业盈利模式与经济效益分析、投资风险及应对策略。

当前物流园区规划问题的解决方案

首先,要搞好物流园区规划中的开发环境与市场分析。

开发环境与市场分析不仅是规划的基础和前提,也是解决当前物流规划问题的关键。开发环境分析需要深入了解区域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基础设施、服务竞争等情况,并对物流园区辐射地区的宏观经济、产业和微观环境进行分析,对目标市场进行初步细分和筛选。市场分析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方法进行目标市场的现有容量计算和构成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进行目标市场及细分市场的成长性预测。

其次,要做好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

第一步,要在准备物流园区的规划之前,需要对物流园区规划的背景进行了解;第二步需要收集的资料包括:物流园区所在地区的社会及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类、交通及城市发展现状及规划类、物流发展现状及规划类以及物流园区自身的用地及开发主体相关资料类;第三步需要根据对第二步资料的分析,进一步明确更加具体和细分的资料类别;第四步是资料的收集与调研通常与具体的分析工作同时或交替进行,有时,在主体分析工作结束后,还需要对个别问题进行补充调研。

第三,要做好开发环境分析。

物流园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需求、基础设施、区位条件、服务竞争等构成了物流园区的开发环境。在开发环境的分析过程中,对相关地区产业现状

与规划、城市现状与规划、交通现状与规划、物流现状与规划资料的分析十分重要。

第四,市场需求分析。

通过对物流园区的开发环境进行分析后,物流园区的市场需求已可根据当地的经济特点、产业结构及生产力布局初步确定。进一步深入的市场分析需要通过技术经济方法进行目标市场的现有容量计算和构成分析,通过数学模型和信息技术进行目标市场及细分市场的成长性预测,根据长远和近期的物流量,才能确定物流园区长远和近期的建设规模。对于物流园区周边分布有大型开发区的情况,需要对开发区的物流需求进行专项分析。

第五,搞好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

物流园区的规划者在完成翔实的定性和定量市场分析和研究之后,还必须对物流园区整体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SWOT分析),如果某类服务设施在整体园区中占有较大比例,还必须进行专项的SWOT分析。

在进行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物流及其相关需求如何在园区完成,物流园区在本地、区域和全国的形象,物流园区的服务范围和辐射面,物流园区的功能分区,物流园区提供的服务功能等。

第六,搞好物流园区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确定。

物流园区的项目布局和建设规模确定是指根据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在已确认的功能区内,按照完成物流或相关需求的目标,确定具体项目的分布地点和建设规模。

通常,物流园区项目布局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大功能分区组团原则,即将物流园区分成五大区域,并尽量独立组团;●小功能就近原则,即将大功能区内的小功能尽量就近放在一起;

●方便业务活动原则,即将有业务配合的项目尽量布局在一起;

●经济合理性原则;

●人流车流尽量分流原则;

●物流商流有分有合原则;

●有利于物流园区分期开发和成熟项目先开发的原则。

物流园区建设规模的确定主要以市场需求分析中对各种物流需求量的分析和预测量为基础,结合物流园区的战略定位、功能定位通过组合和比较,筛选和确定最适合的目标功能需求,并据此对各功能和项目的建设规模进行确定。规模确定过程中除基础的定性分析外,还需要大量的定量分析。

第七,把物流园区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布局要考虑城市整体发展,结合城市用地条件来确定物流园区的位臵。因此,物流园区的规划必须要考虑城市规划的要求,以城市的总体规划和布局为蓝本,把物流规划纳入城市规划体系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中,顺应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的变化需要,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协调,与城市功能定位和远景发展目标相协调,符合城市物流用地空间的统一布局,满足城市+地域合理分工和协作的要求,促进城市功能的完善。

第八,打破行政区划,统筹物流园区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 篇6

农产品是指来自农业初级产品,即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在《中国物流发展报告》中将农产品物流定义为:农产品物流即农业销售物流,是指由于农产品的销售而引起的农产品在供方与需方之间的实体流动。其中包括为销售农产品实行的运输和储存,为满足农产品的消费需要实施的流通加工等活动。笔者认为,农产品物流是指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对农产品进行包装、运输、储存、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一系列活动,从而实现农产品增值和流动的过程。农产品物流具体包括:粮食作物物流、经济作物物流、畜产品物流、水产品物流、林产品物流和其他农产品物流。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农产品商品转化率低,物流成本高;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批发市场功能不健全;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信息化手段不能适应需要,流通手段陈旧,效率低,交易方式落后;物流技术水平低,物流设施手段相对落后;农产品附加值低。推进我国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加强对农产品物流技术的研究开发;加大对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积极运用多种现代营销手段;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企业主体;勇于自主创新,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的培养等。

物流园区与农产品物流园区概况

目前,物流园区在国内外还没有统一定义,物流园区最早出现在日本东京,又称物流团地,是一家或多家专门从事物流服务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功能的物流集结点。

农产品物流园区是指由分布相对集中的多个农产品物流组织和物流设施,以及服务功能不同的专业化农产品物流及加工企业等构成的,能实现农产品物流规模化、功能化的专门从事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物流组织区域。农产品物流园区是农产品供应链上集聚众多农产品物流企业的大型物流节点,可以提供基本物流服务、相关配套服务和增值服务,通过园区的协作功能,能够达到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提升农产品企业竞争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保护城市环境的目的。

根據农产品物流链的完善程度可将农产品物流园区分为两类:完整链农产品物流园区和缺环的农产品物流园区。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特点是:以农产品销售市场为营销导向,以农产品生产基地为基础,以农产品加工增值为核心内容,政府相关政策的扶持等。农产品物流园区主要具有两大功能,即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管理功能和经济开发功能。农产品物流组织的管理功能主要是物流服务组织管理功能与物流运作管理功能。农产品物流园区的经济开发功能分为两个方面,即物流基础设施项目的经济开发功能和完善的农产品物流服务所支持的经济开发功能。

浅谈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

农产品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必要性:有助于实现集约化管理和规模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和发展农产品物流网络、实现绿色物流;有助于缩短农产品物流时间,实现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助于缓解交通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投资环境、适应国内外市场竞争。选择农产品物流园区应坚持的原则有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适度原则,结构合理性原则。其中,在物流园区的选址过程中,应遵循以便利性原则、经济性原则、协调性原则、战略性原则、低碳环保原则等。

物流园区功能区规划建设过程和对策:规划时首先需要进行客户需求与系统分析,即根据目标需求,结合物流园区辐射区域的实际情况,细分市场、划分功能类型;其次是进行功能定位和功能区域规划,即通过把各个单一的服务功能向物流园区归并整合后来确定园区的功能区域数目和类型;然后是进行园区功能区域系统布置;最后是对规划方案进行评价。此外还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建议有关部门研究提出建设物流园区的若干政策办法,营造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政策环境;建立健全管理体制,在农产品物流园区内对行政管理体制、审批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改革创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强物流专业人才的培养,与各大高校合作,加强农产品物流人才建设,为农产品物流园区建设发展做好人才储备,增强发展后劲。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 篇7

1 城市物流园区的作用

城市物流园区是一个新兴词汇, 它是指在一个空间中所有的物流企业集中存在的地方, 这些物流企业形成一个集体, 在空间上形成一个点, 但是却具有着良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大的规模。城市物流园区一般是在政府的引导下建立的, 在政府的引导下充分的发挥出它们的作用。城市物流园区建设不但可以对周围的环境进行一定的改善, 还可以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对于充分的发挥出了物流聚集和辐射作用的城市物流园区, 是可以解决城市的功能紊乱问题的。对于城市物流园区的建立, 其流程是相对比较简单的, 政府根据城市的各方面情况选择一块合适的地点, 引导相关的企业在这块土地上建立自己的物流企业, 建设的时候做好充分的协商工作, 统一的进行建设规划, 避免出现不同意见的问题, 剩下工作就是各个企业在城市物流园区建设自己的物流的基础设施, 方便后期的物流系统的建立。

在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全国物流园区发展规划》中, 将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分为三级, 确定一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29个, 二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70个, 三级物流园区布局城市具体由各省 (区、市) , 根据本省物流业发展规划具体确定。因此, 对于一个城市的规划和发展来说, 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规划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物流园区对于城市的发展有着良好的作用。对于城市的交通压力,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 对于生态环境问题, 也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善。在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完成之后, 可以对物流园区内所有的物流资源进行充分利用, 改善物流的服务水平和效率、促进物流行业的健康的发展, 在发展良好的情况下, 还可以对物流园区进行升级, 使得物流园区的功能更加全面, 形成一个良好的物流系统。

2 对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的分析

对于地方政府单位来说, 对城市交通问题是非常重视的, 对于任何的新型项目的建立, 政府部门在审批的时候, 都会考虑到新建的项目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对于合适的新建项目, 政府部门会通过规划项目的规模, 使得城市的交通压力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对于物流园区来说, 其建设的规模一般是比较大的, 一方面是因为城市物流园区本身的特点, 另一方面, 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可以缓解当地城市的交通压力, 对于城市交通压力的环节有正向的作用。城市物流园区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 主要还是来自于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物流园区能将零散的物流进行集中整理, 形成一个规模化的良好的系统。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建设的时候, 需要考虑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完成之后所引起的交通量, 并且做好充分的评估工作, 做好城市物流园区对周围的交通压力缓解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在做好上述的工作后, 物流园区建设中以及建成后也应当加强管理工作。

2.1 分析交通影响的范围

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的评估的时候, 应当对城市物流园区对城市的交通影响进行分析, 充分的考虑物流园区对周围的交通设施带来的影响, 将物流园区的交通情况和周围的城市交通管理进行结合。在进行物流园区的建设的时候, 会对周围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人们在附近出行会极度的不方便, 应当对这方面的问题给以重视, 并且做好充分的分析工作。在分析交通影响的范围的时候, 应当把城市物流园区和物流园区周围的基础建筑、交通设施考虑进去, 把它们当做一个完整的整体, 这样进行城市物流园区对交通影响的范围进行分析的时候, 分析的数据和结果将更加的精确, 以便做好及时的调整。

分析城市物流园区对交通的影响范围的时候, 主要是根据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和城市物流园区周围的城市交通系统来进行分析的。城市物流园区对城市的交通产生影响, 但是影响是有一定的程度的, 在进行影响程度的评测的时候, 应当对物流园区对周围的供求关系进行着重的考虑。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和后期的运转的时候, 必然会对城市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个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它的影响的范围越大, 它的影响的作用就越小。反之, 它的影响的范围越小, 其影响的程度就越大。对于距离越远的地方, 对其交通的影响也就越小。

2.2 对交通量进行分析和预测

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项目对交通的影响分析的时候, 应当对城物流园区的交通量进行分析, 充分的了解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对交通产生的影响程度。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建设期间, 会对当地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之后, 也会对周围的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为了使得城市物流园区的建立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不至于过大, 就必须事先有一个明确的了解, 对城市物流园区对交通的影响进行充分的分析。在进行交通影响分析的时候, 一般划分为两个步骤进行的, 并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分析计算, 寻找得到合理的结果, 从而可以更好的规划城市物流园区的建立。

(1) 划分交通生成与交通方式。对于任何地区来说, 某一地点周围都是有一定的不同性质的建筑设施的, 这些建筑设施对周围的交通有着一定的影响。在进行前期的交通量的预测的时候, 可以使用建筑的交通吸引指标进行分析, 计算当地的交通量的大小。这样, 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的规划的时候, 可以更好的降低它对交通的影响, 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作用。

(2) 对交通分布进行预测。在城市物流园区建立之后, 必然会对交通产生一定的影响。按照空间的大小进行划分, 它的影响力是不一样的, 它的规模大小对交通的影响程度也是不一样的, 规划越大, 辐射越大, 对交通的影响也就越大。在空间上来说, 它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空间距离越近的地区的出行量和交通交换量越大。在进行交通分布量预测的时候, 一般采用增长率法和重力模型法进行分析。

2.3 交通影响评价

对于交通影响评价的问题, 其根据是交通影响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参考城市物流园区的土地开发利用的情况。后面进行的工作就是分析城市物流园区建设完成之后的交通需求, 对周围的交通的需求进行分析。通过大量的调研得到数据, 将有用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得到城市物流园区对交通的影响的评估报告。在进行调查分析的时候, 数据应当合理, 不能出现大错误, 对于评估分析工作, 评估的参考依据应当合理。

2.4 交通组织

对于交通组织来说, 它的主要依据是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规模和其本身的功能布局。但是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的交通组织分析的时候, 应当考虑到城市物流园区周边的区域性公路网, 这样才能充分的评估其对周围交通的影响。交通组织是整个交通网络的基础, 是整个交通工程的规划的体现, 在进行城市物流园区对交通的影响的评估的时候, 应当充分的将交通组织考虑到当中去, 结合实际的情况去发现并解决问题, 使得区域交通和城市物流园区相结合, 区域交通的问题得到良好的改善, 促进物流园区和城市的发展。

3 结束语

经过上文对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分析的探讨的详细介绍分析, 可以了解到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 不但可以满足人们对物流运输的需求, 还可以促进当地地方经济的发展。在物流园区建设完成之后, 会使得周围的物流企业更加的集中, 改善原有的分散的情况, 提升物流运输的效率。当物流企业集成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 其运输变得更加的有规章, 不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城市物流园区的建设也是对其周围的交通的一种重新规划, 辐射的范围较大, 基本上不会对交通产生负面的影响。在前期进行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的时候, 设计方案应当科学, 应当充分的考虑交通问题, 使得设计的方案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和合理性, 促进物流行业健康发展, 从而推动当地地方经济的提升。

摘要:近些年来, 我国整体经济和各地城市的地方经济持续的保持着稳定增长, 在城市经济获得良好发展的同时, 城市建设也在不断的提高, 良好的城市建设又反过来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这两者相辅相成, 共同促进彼此的发展。但是随着经济的提升,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 交通出行慢慢的开始变得拥挤, 尤其是在上班和下班高峰期。另一方面, 近些年来, 随着淘宝、京东等网购的兴起, 人们网购的程度不断的加深, 电子商务的发展高速增长, 它们带动了我国物流行业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物流园和物流园区在各地城市不断的建立。由于物流园的聚集效应, 规划建设城市物流园对城市的交通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规划初期应当对这方面的问题进行分析解决。本文主要对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中交通影响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设计,交通影响分析

参考文献

[1]吴波.物流园区规划建设的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2.

[2]杨章贤.物流园区规划方法与实践[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 2003.

物流园区规划结构分析论文 篇8

区域性布局是目前我国物流园区的基本特征, 经济的发展带动发达地区物流服务的实际需求, 基础物流设施建设完善、物流服务水平提升、客户市场需求明显, 对物流园区功能需求迫切, 地区间物流交流频繁, 区域物流协同发展, 跨行业跨区域合作, 形成科学的管理运行体系, 是物流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东省作为国家蓝色经济区的载体, 已成为全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之一, 随着山东省蓝色经济区建设发展, 区域性物流系统成为推进半岛蓝色经济区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减少流通成本的重要方法和工具, 物流节点载体的体系布局和协调发展是保证区域性经济生产流通优化的重要支撑, 作为供应链的枢纽, 是各种物流职能开展的硬件, 物流园区实现了物流行业的资源整合、空间集聚、流程优化, 提高物流行业的集约化程度和专业服务水平, 还大大促进区域性经济发展、增加社会就业, 在减少道路压力、能源节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1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与物流行业概述

1.1社会总体物流需求逐步增长, 带动国民经济有效发展山东是我国经济整体实力较强的省份之一, 整体经济保持持续增长, 带动物流行业的迅速增长, 2011年山东省地区GDP达45429亿元, 占全国经济总量的9.6%, 山东是国内重要的物流枢纽基地和国际物流中转枢纽, 根据国家战略物流规划, 国内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按地域分布形成几个区域物流支撑体系, 山东省物流园区体系以服务于山东本省的经济建设发展为目标, 形成以蓝色经济区域的半岛经济区、省会6+1经济区以及鲁西南经济区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对发展区域经济, 提升区域核心竞争力有较大促进作用。

1.2外向型经济发展促使物流领域向区域型和国际型拓展山东地处东北亚区域核心位置,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要求物流体系必须与国际接轨, 2011年山东省共实现外贸进出口额2359.9亿美元, 世界500强在山东省投资有200多家, 全球供应链竞争导致跨国公司采用为供应链管理的物流模式, 必须协同全球各节点供应链上企业参与适应整条供应链的节拍, 才能实现供应链高效运营, 构筑市场竞争优势。

1.3转方式、调结构带来集散化与敏捷化、精益化并存的物流特点《山东蓝色经济区域规划纲要》指出, 要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 先进制造业为主体, 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新格局, 规划将重化工业和电子信息等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战略产业。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等产业具有“小批量、多频次、时效性高”的物流需求特点, 而钢铁、石化等大宗物资呈现集散化、规模化的特点, 两种并存的物流需求模式导致必须关注综合物流服务能力的建设。

1.4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物流产业发展提供基础支撑平台交通基础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港航事业持续快速发展, 中韩陆海联运汽车货物运输项目顺利实施成为全国首个开通国际陆海联运甩挂运输的省份, 全省营运性汽车发展到104万辆, 为山东省地区物流产业联动、物流网络整合与物流资源重组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平台。

2山东省主要物流园区规划和区域布局主要特征

物流园区是为了基础设施集约化和物流运作一体化, 对城市物流设施空间布局合理化的目的而选择合适区域, 集中建设物流设施群与物流企业在物理上空间载体, 物流园区的规划建设与政府主导管控行为有较大关联。

2.1区域内物流园区布局各有特点, 符合各地域特点从山东省整体物流园区发展规划来看, 各地市都充分利用自身产业集群优势、区位优势, 园区建设在科学选址、规模控制和市场定位需求各异。青岛市园区建设考虑了大交通设施规划建设、基础资源整合、整体产业布局等具体要求, 主要依托现有的交通基础设施枢纽布局, 在功能定位上, 目标明确、功能复合, 包括了国际海运、区域配送、综合管理型、职能型物流园区。济南物流园区布局与交通干线、物流走廊和物流节点结合紧密。潍坊临沂等地则结合商业市场, 形成若干主要的物流节点, 其他城市则重点构建本市区域物流中心。

2.2园区规模呈现城市间递进关系, 部分园区面积规模偏大山东物流园区已明显体现出区域的梯度递进关系, 青岛、潍坊、临沂、淄博规模较大, 烟台、威海、滨州、济宁等其它城市物流园区规划规模居中, 后期发展潜力巨大。青岛作为蓝色区域经济发展的龙头枢纽, 以国际物流为主, 规模相对较大。枣庄、菏泽等次级城市主要承担区域经济腹地之间的生活、生产要素, 规模较小。物流园区规划必须要有前瞻性, 要考虑园区后期发展, 部分园区规模超标, 发展需求与区域经济不匹配, 省、市、县各级政府均规划不协同, 规划不同意, 导致出现重规模轻职能和园区空置率高等现象。

2.3园区功能同质化严重, 缺乏专业定位, 需要“差异发展”按园区覆盖区域, 山东省园区规划布局主要为综合类和中转类为主, 比例约为65%和23%;按物流职能分类, 货运运输型约80%。山东省的物流园区专业定位主要分三个方向:①依托交通基础设施, 尤其是航运港口集群发展园区, 园区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协同、依托、补充, 从而使功能得到提升, 从而提高物流效率, 发挥区域性物流功能创造了良好条件。比如青岛董家口港物流园区建设, 潍坊港口物流园区, 威海建设公铁水联运物流集聚区等。②地区外向型经济高, 保税物流、国际物流得到发展迅速, 保税国际物流成为物流园区招商引资的重要方向, 青岛构建海陆空三位一体的多层次、多结构保税国际物流体系, 威海建设高新区保税物流园, 烟台、济南、淄博保税物流发展迅速。③产业配套相关园区逐步建设, 按照产业规划分类, 寿光建设农副产品物流园区、东营、滨州建设石化物流园区等。

山东省各市都纷纷建设“综合型”物流园区, 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可以更好地为当地的物流业的发展服务, 提高区域物流服务水平, 尽管建设中各区域物流战略都考虑差异化分工, 但在已运营物流园区中考虑本区域经济产业特征和产业结构特点的专业化、智能化、特色化的园区仍较为缺乏, 同质性较为严重。

2.4选址布局与经济发展带覆盖吻合, “网链式”结构还未形成大部分物流园区选址基本位于综合运输通道和产业经济带上, 与经济发展带基本一致。山东半岛是物流园区布局最密的区域之一, 表明半岛制造业基地功能基本形成。而鲁中、鲁西南园区布局依靠城市群链接, 规范化的物流系统尚待完善, 交通路网规划设施对物流园区的影响明显, 交通骨干线路和枢纽是物流园区聚集的重点。山东省的路网交通和产业聚集区促进物流园区建设发展, 同时, 部分地区存在物流园区的分布过密、服务范围重叠的现象, “网链式”的结构衔接关系, 区域的分工协调还需进一步改善和加强。

2.5物流资本和物流地产商开始在山东进行区域性网络布局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强, 物流地产业成为工业地产的重要板块, 吸引大量开发商和运营商的关注。普洛斯、传化等在青岛、济南建设物流产业基地来完善全球网络, 山东省逐步成为物流投资的热点区域, 具有运作经验、资本优势、人才优势的物流地产商带动物流园区的服务水平、运行质量、建设规模得到大幅提升, 但是部分投资的物流园区选址与政府整体规划不完全一致, 山东物流园区布局面临着如何统筹、整合的问题。

3山东蓝色经济区域物流园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从山东物流园区的分布来看, 在没有政府整体规划、统一协调的前提下, 市场经济作用使物流园区的布局自然形成区域协调发展的趋势, 物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和逐步完善。但是, 山东省物流园区的发展尚存在功能同质化严重、园区规模不合理、园区布局过密等问题, 这也是区域性物流园区布局应重点解决的问题, 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3.1引导园区专业化功能细分, 转型发展专业化细分可实现差异化、错位发展, 可以避免产业同质恶性竞争现象。针对园区的范围和行业特征, 提升专业化、差异化服务能力, 区域经济重点行业产业发展, 必须有专业化定位的物流园区提供支撑, 物流园区应根据区域经济的产业特点, 确定目标客户, 协同周边园区, 做到分工、错位发展, 尤其处于次级城市的物流园区, 必须关注园区功能的战略定位, 以发展专业物流为主, 避免功能雷同化、同质化, 为重点行业提供定制化物流服务, 提升盈利能力。

3.2优化园区网络分布式布局, 联合发展山东作为国家蓝色经济区战略的载体, 应进行区域协调规划、协调布局, 使经济区域内地市通过物流园区的服务节点互联互通, 在合理区域内综合物流园区的均衡性, 按照区域产业需求与生产能力平衡要求, 进行合理统筹、科学分工、均衡发展, 促使各个物流园区服务范围和辐射半径不交叉重复, 实现功能集成分工, 园区规划布局打破行政壁垒, 形成区域间的“互联互通”。从发展模式来看, 分布式虚拟合作网络是区域协调布局的发展方向, 山东沿海港口、机场和交通设施枢纽都有物流园区运营, 基于交通网络枢纽的园区网络基本形成, 但是基于供应链和专业化服务网络尚未形成, 需要统筹考虑供应链整合、运输环节对接和物流成本控制。

3.3科学合理控制园区规模, 科学发展物流园区规模与选址、定位、服务对象、经济腹地等关联, 我国物流园区追求“大而强”, 需要借鉴国外物流园区发展经验, 适当控制建设规模, 政府要从区域经济角度考虑园区规模、分布位置等关键指标, 通过经济效益指标、土地投资强度、园区运营指标进行等方面进行指导, 从而带动物流行业科学发展。

摘要:区域物流发展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本文在分析山东省地区物流发展背景与趋势的基础上, 对物流园区布局规划进行分析总结, 指出物流园区在建设规模、网络布局等方面的协调发展特征, 并对物流园区的分布式发展、专业化分工、规模控制等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蓝色经济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

参考文献

[1]林洁.基于产业集群对产业物流园区发展模式的思考[J].对外经贸, 2012 (03) .

[2]吴晓研, 路世昌.物流服务供应链中合作关系的演化博弈分析[J].商业时代, 2011 (17) .

天津空港物流园区规划初探 篇9

1 天津物流发展战略与契机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天津的城市职能是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我国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航空货运中心等,把物流业提高到相当的高度。从物流服务体系角度出发,逐步建成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市域物流三个方面的空间服务体系结构,逐步形成现代综合物流系统重点发展区域—现代物流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三个层次的、高度一体化、开放式的天津市物流空间网络结构和功能布局体系。

2 天津空港物流园定位

2000年10月25日,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和民航华北管理局批准设立了天津空港国际物流园区。

2.1 规划范围

天津空港物流园区位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的西侧,紧邻机场,东至机场、南至机场服务设施区、西至机场辅道、北至程林庄延长线,总规划占地5.37 km2,包括现有的空港国际物流园(部分已经建设)和机场北部的新开发区两部分。

该区距中心城区仅有13.3 km。周边由京津唐高速公路、津汉快速路、津滨高速公路、津北公路、外环东路、机场大道组成了纵横交错、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能够迅速通往北京、唐山等周边相邻城市,便于形成区域物流一体化。

2.2 天津空港物流园区发展

规划中充分发挥物流系统集成商的作用,形成现代公共物流服务平台,营造和形成为航空公司、国际、国内代理人及第三方物流服务商提供现代航空物流综合服务的第四方物流服务基础氛围。

同时充分发挥航空运输在物流领域高效快捷的特点,将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与天津高新产业的规划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通过航空物流服务功能的完善,积极支持和配合以京津为中心、以京津唐地区为腹地,辐射华北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带的形成和发展,把天津机场建成面向全国的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生产的配送空运中心。形成依托华北、连接东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辐射内地的国际、国内航空物流网络,把天津机场真正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面向国际的航空物流基地中心、国际快件集散与分拨中心、区域性航空货运枢纽港,最终实现天津国际物流中心的战略目标。

3 航空物流园区的规划原则

航空物流园区合理化的原则是建立在使物流系统低成本、高效率、高效益及满足园区特点要求的基础上的。这些原则应体现在园区作业特点的基础之上。其具体包括:1)近距离原则。2)设施布置优化原则。3)集装单元和标准化搬运原则。4)尽量简化搬运作业,减少搬运环节原则。5)合理提高搬运机械化水平原则。6)提高自动化与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原则。7)系统优化原则。8)柔性化原则。9)满足工艺、生产和管理要求的原则。

4 园区产业发展研究

天津空港航空物流园区是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为物流基地,运用机场连接空—陆交通枢纽的有利地势,以主要依靠航空运输的货主为主要服务对象,提供从货物航空运输、仓储到多式联运、配送、商品检验和简单加工等增值服务的“一站式”服务。

天津机场要想实现物流园区的成功建设和经营,获得理想的投资回报,就必须深入研究和策划系列适应现代航空物流市场需要的新型服务项目。1)充分发挥物流园区公共信息平台作用,组织和建立服务于环渤海地区的物流配送公共网络,并逐步形成全国性乃至全球性物流服务系统,吸引航空公司、代理人及客户将配送货物交深圳机场第三方物流服务网络处理;2)建立国际货运村、国内货运村、公共保税加工区,对外提供物业租赁及特殊仓储服务;3)启用海关快件监管中心,改善京津唐航空速递及多式联运服务环境;4)在天津市内及周边城市建立多处航空物流服务中心,扩大物流园区服务范围,延伸物流服务环节,提高天津机场竞争能力;5)鼓励物流企业依托物流园区进行配送中心建设,天津机场可以采用土地入股或直接投资等多种形式参与配送中心经营;6)吸引跨国公司以物流园区为基地建立仓储中心和海外组装中心;7)建立多功能服务仓库,对外提供零部件和成品库存服务,帮助客户实现零库存,以及提供简单加工等增值服务;8)为电子网站组织提供物流配送服务;9)对外提供航空物流园区规划和建设咨询服务;10)完善天津机场货运销售功能,完成向现代物流“门到门”服务功能的转变;11)建立物流服务展销中心,吸引京津唐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服装业的供应商及代理商在此建立产品推介及服务中心;12)建立海运快速通道系统,实现京津唐及环渤海区域航空快件及普货的快速转运。

5 空港物流园规划布局

5.1 布局原则

1)便捷性原则——物流用地对交通运输的需求很大,因此需要极其便捷的交通组织功能。2)灵活性原则——地块划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一个或几个小地块合成大地块进行出让。3)生态性原则———在把天津空港物流园区努力建设成为天津物流园区典范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效益,注重可持续化发展。4)景观性原则———天津空港物流园区是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物流基地,不仅需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也要有良好的景观效益。

5.2整体布局

现有物流区———根据其有利的地理位置,规划将延续并且完善其原有功能,主要为:1)航空货栈区,该区域与机场停机位距离最近,充分利用现状站坪和外围道路布置货栈,每个货栈的规模、布局和功能灵活,以便适应不同的需求。其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综合货栈、危险货栈、快件货栈和邮寄货栈、海关监管,方便快件的进出港,缩短作业时间。2)代理仓库区(第三方物流3PL),为便于运输,货物代理公司仓库临近航空货栈布置,通常由物流公司直接管理。第三方公司指的是综合物流服务提供商,包括运输、仓储、存货管理、包装和航空运转。3)轻加工区:与货物相关的增值服务通常包括分拣、贴标、换装、拆装以及用于IT系统和EDI系统的条形码设定等。4)园区管理代理商服务设施。新发展区———突出物流增值服务的概念,即向客户提供保税仓储、加工、贸易及配送、库存管理、增值加工等综合服务。为对应有关功能要求,在二期发展规划中设置了临港工贸园区(包括临港工贸园、配送中心、多功能区)和保税加工贸易区。临港工贸园区和保税加工贸易区的建设以提供总体功能区规划、场地、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和管理服务为主,厂房等建筑投资视情况由进驻园区的客户自行进行。1)临港工贸园区。临港工贸园区位于规划的快件中心北侧,作为增值加工区用地以及部分基础设施用地。包括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配送中心、多功能仓库和临港工贸园。其主要提供的服务包括:仓储、配送服务、客户定单库存管理、会议及展示、简单加工、工贸服务基地。2)保税加工贸易区。位于保税仓库西侧,物流园区设立保税加工贸易区是为了更好地为跨国企业、外贸企业及专业物流企业提供保税物流方面的储运、加工、配送、装运及贸易等服务。保税加工贸易区提供的具体服务的内容包括:保税加工、保税贸易、转运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我国的制造业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具有竞争优势,外向型经济将长足发展,这种经济格局无疑将进一步推动空港物流园区的发展。合理的物流园区布局,对于协调城市总体规划与物流系统规划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参考意义。

参考文献

关于物流园区信息资源规划的探讨 篇10

(一) 信息资源规划理念

1. 信息资源规划概念

信息资源规划 (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简称IRP) , 是指对信息数据从产生、获取、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它是由方法论、标准规范和支持工具所组成的一整套技术体系。信息资源和人力、物力、财力、自然资源一样, 都是企业的重要资源。搞好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是通过企业内外信息流的畅通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 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竞争力。显然, 做好信息资源规划工作, 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先导性、奠基性工作。

2. 信息资源规划核心思想

早在19世纪70年代, 发达国家就遇到了“信息孤岛”问题, 到了80年代, 许多思想先进者提出众多关于信息资源规划的理念, 其中詹姆斯·马丁 (James Martin) 提出的信息工程方法论 (IEM) 成为当今信息资源规划的探索和研究的理论指导。

(1) 信息系统以数据为中心, 而不是以处理为中心。

(2) 数据是稳定的, 处理是多变的。

(3) 最终用户必须真正参加信息系统开发工作。

3.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如何进行

某些企业投以巨资建立起来各种生产自动化控制系统、各种通信—计算机网络和各种管理应用系统, 由于缺乏高层的统筹规划以及统一的信息标准, 导致各种系统直接信息不能快捷流通, 信息不能共享。对于解决这种数字鸿沟问题, 许多人一直没有形成明晰的思路。要如何跨越这种数字鸿沟呢?信息资源规划是冲出信息孤岛的治本之策。

(1) 建立自己的规划组织。

在企业信息资源规划中, 对于企业的数据规划、基本标准的整理都需要专门的队伍来进行, 并且跟据企业的发展与时俱进, 所以首先要组建自已的规划组织。

(2) 进行总体数据的规划。

信息系统的集成表面上是可以通过建立接口的方式来实现, 但是随着新的应用的增加, 这些接口的复杂程度会按几何倍数增长, 所以, 只靠接口来实现应用系统集成是不可取的。企业信息系统集成的基础和核心任务就是数据集成, 信息资源管理的技术工作就是改造以数据文件和应用数据库为主的数据环境, 建设以主题数据库为主的共享数据环境。

(3) 建立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

在进行总体数据规划中建立标准, 通过标准化使得总体数据规划遵循统一标准, 让企业上下级单位, 企业内外部都能使用统一标准, 从而使得数据交换更快捷方便, 使得总体数据规划在信息资源规划中起到指导作用。主要进行一下几方面的标准化工作: (1) 信息指标体系标准化; (2) 信息分类编码标准化; (3) 信息系统开发标准化; (4) 信息交换接口标准化。

(4) 将成果文档化。

将标准规范编写到软件工具中, 软件工具就会引导工作人员执行标准规范, 形成以规划元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化文档, 确保与后续工作的无缝衔接。

(二) 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

1. 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

物流园区等物流节点的设立, 是物流实现规模化经营的手段之一。物流园区通过有形的设施资源的提供, 形成了集物流运作企业 (第三方物流企业) 、货主、客户集合运作的有形运输、流通、存储及物流增值 (加工) 等一系列物流活动场所。因此, 作为物流园区的管理者, 其任务不仅仅提供相应的设施以满足个体的物流企业的物流经营活动, 为其经营提供条件, 而且还应将个体的物流企业对物流设施、资源的利用通过有效、集合管理形成节点整体设施资源利用的效益最大化, 从而降低社会资源的闲置与浪费。现代物流园区与传统物流园区的最大区别在于在经营活动中对信息的应用, 完善的信息跟踪、反馈, 是现代物流园区业务活动的根本保障。

目前在国际物流园的管理上, 主要采用的还是传统管理方法, 园区对信息技术的利用程度不太高, 园区使用的信息管理系统是独立的、分散的, 园区信息资源还无法有效整合, 形成了一个一个“信息孤岛”, 这一方面从运作节奏上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园区的管理要求;另一方面也无法与现代物流园区以信息为主的运营活动相匹配, 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的使用, 无法利用这些信息资源进行业务分析、决策支持, 等等, 这也成为了制约国际物流园区快速发展上一个新台阶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针对国际物流园区开发一套面向服务总线 (ESB) 的集“仓储管理、车场管理、物业管理、客户管理、信息采集分析交易管理、数据集成”为一体的物流信息管理平台系统成为了目前国际物流园区发展的迫切需求, 是适应目前的物流产业发展和信息化形势要求的。通过该系统, 可以有效整合园区资源和相关的物流企业资源, 沟通上下游企业的关系, 使个体的、单一的企业物流活动及所组成的社会物流活动共同达到高效、可持续发展, 可以提高物流园区的经营管理水平, 提高管理效率、减轻劳动强度, 适应现代物流园区运作的需要。从国内外物流园区管理经验看, 一个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是检验物流园区能否适应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条件。

2. 针对物流园区提出的信息管理平台框架

物流园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基于企业服务总线 (ESB) 技术。ESB提供了网络中最基本的连接中枢, 是构建企业信息系统的必不可少元素, 它基于开放的标准, 提供一个可靠的、可度量的和高度安全的构架环境。物流信息管理平台框架分为应用层、应用接口层、基础平台层。如下图所示:

该框架的核心是一个构件容器, 该容器是应用功能 (构件) 的运行时环境, 并提供了构件生成器和构件组装工具。“事务处理、名字服务、安全服务、生命周期管理、协同引擎、资源管理、GPS接口、GIS接口、通用报表、实例池、日志服务”等所有的公共底层都封装在这个容器里。

而每个业务功能均通过构件生成器开发出来, 就可以通过构件组装工具快速部署到构件容器中运行。框架保证了构件功能的独立性、构件的模块化以及构件的可重用性。构件之间的信息交换, 都通过服务总线来进行。

为了解决物流园区不同信息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 同时也为了解决, 我们物流园区上小游物流企业的信息的数据共享, 该框架提供了物流数据交换中间件, 作为一个特殊的构件无缝集成在平台构架中, 进行数据的实时转换。它依据XML技术, 内嵌多种数据格式转换器、实时数据适配器, 提供图形化管理界面让用户自定义数据转换策略, 通过控制数据的合并/聚合、请求/应答来达到数据传输的协调, 完成数据的实时获取和传送。实时数据适配器基于TCP/IP协议, 使得数据交换具有跨平台跨数据库特性。

完成了平台框架、物流数据交换中间件的研发后, 就可以利用平台框架提供的构件生成器, 并集成SMS/MMS/WAP、RF、GIS、VLAN、PDA等多项先进技术进行本项目各应用功能的开发, 如仓储管理系统、车场管理系统、物业管理系统、客户管理系统、交易管理系统以及外部应用接口。最后利用平台框架提供的“构件组装器”组装成完整的国际物流园区物流信息管理平台。

(三) 结束语

该信息管理平台框架应用在广西凭祥国际物流园区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中,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它迅速适应和传递关键业务服务来满足市场需求, 具有很高的业务敏捷性, 由高效的业务敏捷性又带来了服务的高质量高和高可靠性。该平台便于遗留应用程序的集成, 提高了复用, 大大降低了集成成本, 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

摘要:文章对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和办法进行探讨, 提出信息资源规划的理念, 阐述物流园区实现信息资源规划的意义, 并给出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理论的物流园区信息管理平台模型框架。

关键词:物流园区,信息资源规划,信息管理平台

参考文献

[1]梁立, 韦浩, 蒋玲.基于企业服务总线的物流园区信息管理平台模型构建[J].广西科学院学报, 第26卷第4期:514-516.

现代钢铁物流园区规划设计研究 篇11

近年来,我国钢铁物流业取得较大发展成就,但仍存在部分问题,亟待在发展中逐步解决,主要问题有:采用何种运营模式不明确,相关的行业规范未制定;物流装备水平落后;物流系统效率偏低,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等硬件条件较差,物流成本一直较高。对于产业当前发展存在的上述不足,需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优化,本文凭借以双流钢铁物流园规划项目实践为载体,集中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优化升级,提出了升级设计方案。

2 现代钢铁物流园区的目标定位

双流钢铁物流园市场定位:面向汽车、电子、IT行业及主要的钢铁消费行业,提供钢铁、汽车零配件、家电、IT产品等的仓储、配送,开展钢材加工、电子交易、商贸、会展、配套商住等服务。整个园区采取统一规划分期实施的策略。其中,一期用地500亩,以钢材仓储、加工、配送、电子贸易为主,集货以铁路为主,疏运以汽运为主;二期2500亩,以汽车、家电、IT等产业的产品仓储、配送业务为主;三期2000亩,以会展中心、商贸、配套商住为主。

双流物流园的目标定位是:依托双流及成都地区的区位、交通、产业和物资集散优势,吸引国内外著名企业入驻,构筑内连成都,外接西部大中型城市及沿海经济圈,以钢板剪切加工、货物仓储和装卸堆存为基本业务,提供JIT配送、信息服务、交易平台和物流方案,技术先进、管理信息化的高效现代化综合性物流园区。主营:

(1)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等基于一体化的专业物流方案及服务;

(2)基于先进信息平台的货运交易服务;

(3)公路-铁路、公路-航空等多式联运服务;

3 钢铁物流园区的功能定位

双流钢铁物流园基本有如下基本功能:

(1)货物集散功能。通过货物的中转或换装,实现钢材的现货交易,形成强大集散能力,提高商贸流通总体效益。

(2)仓储功能。建立钢材堆场和仓库等,缓解铁路和公路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能力不平衡问题,及供需不平衡关系。且根据业务情况,依托成都航空物流园增设保税仓库。

(3)深加工和配送功能。按客户加工订单进行下料加工和JIT优化配送。通过配货、送货最终完成物流活动,在满足多样化需求的情况下,提高物流集成度。

(4)检验功能。对钢材瑕疵进行检验,对原胚、加工件实施保养和存储。

(5)物流信息服务功能。物流状态查询;物流过程跟踪;交易信息、仓储信息、配送和运输信息、市场信息等的记录与分析;物流客户关系管理等。

(6)提供交易平台、多式联运方案等特色服务。为交易双方提供交易平台;开展多式联运和代理服务。

主要服务策略:

(1)为特定客户群量身定做仓储、深加工及配送等物流解决方案;

(2)打造高水准的区域物流配送体系;

(3)提供低成本、高水平、一体化等众多增值服务的物流服务。

4 钢铁物流园区的平台建设

4.1 钢铁交易平台建设

(1)适应需求发展。交易市场的规模一定要合理,要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

(2)功能优化。通过交易市场形成钢材交易在功能和业务等环节上的优化,在总体范围内实现专业商品交易高效运营。

(3)经济合理性。在符合城市经济发展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应适度考虑交易大厅的建设将对周边环境及生态平衡产生的影响,同时也要兼顾市场经营者的利益实现等问题。

4.2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

(1)前瞻性。现代钢铁物流产业正处于转型期,正在从单纯的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综合物流业转变,从传统的运输需求向多样化的综合物流服务需求转变,因此,在进行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需要,也要兼顾长远发展,具有前瞻性。

(2)统一规划。现代运输基础设施的规划不能自成体系,必须统一规划,合理定位,整体布局。一方面应突出专业化商业物流园区在整个地区运输网络中的重要地位,确保设施发展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专业化商业物流园区内设施要统一规划,确保运输基础设施的协调发展。

4.3 信息平台建设

(1)完整性。物流的不同层次通过信息流紧密地结合起来,在物流系统中,存在对物流信息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显示和分析的信息系统。物流信息网络平台要制订出相应的信息管理规范、数据格式规范、报表文件规范等等,以保证系统开发和操作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2)可靠性。在正常情况下平台需要可靠的运行,目的就是明确网络信息平台具有准确性和稳定性。信息平台的信息是否准确依赖于相关物流信息是否精确及时,因此物流信息一定要做到精确、及时地反馈市场当前的情况和近期的动向,以计算顾客订货和存货水平是否满足需要。平台的稳定性则要求信息网络有海量存储、快速检索的能力,同时具有灾难恢复能力。

(3)经济性。信息网络平台的开发费用必须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尽量压缩。实用经济的信息网络需要结构层次分明,满足不同层次上的机构和使用者,要的可能是不同类型的信息。

(4)科学性和先进性。数据电子交换、通信技术、IE技术、条码技术等,使信息传递速度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大大提高,实现各企业之间信息的迅速及时传递。

(5)标准性。在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时,从物流信息到物流技术应采用国际物流通行的标准规范。物流信息标准分一般两个部分:基础标准及应用标准。基础标准.主要是物流实体的编码(即标识代码)技术标准以及这些编码的数据库结构标准。

5 厂址位置

双流钢铁物流园拟建于四川省成都市双流物流园内。该园位于双流县万安镇双泉村,占地面积约500亩,园区具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健全的配套条件。园区距成都市区16公里,距双流机场15公里,交通条件十分优越。

6 外部交通运输条件

铁路运输与公路运输这两种运输方式为双流钢铁物流园外部运输方式中依赖的主要运输方式,以上两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绝对优势,其中运入主要依靠铁路运输,运出主要依靠公路运输。

铁路方面:园区建设地点紧邻成昆货运外绕线上的新兴站,该站年货运能力可达到2700万吨。铁路运输非常便利,有铁路专线直通园内,铁路专线长小于1公里,可以大大降低运输成本。

公路方面:园区距成雅高速(双流出口)直线距离约13km,距离成都绕城高速公路直线距离约8km,距离成都第2绕城高速公路(2013年建成)直线距离约14km,区域内有成乐、成雅等5条高速公路穿越境内,天府大道、麓山大道等10余条城市干道与成都主城区对接,未来公路运输十分便利。

7 总图布置原则

(1)达到工艺流程顺畅,物料便捷。

(2)按生产类别分区布置,方便生产及管理。

(3)参照规范及类似企业合理地确定厂区内道路宽度。

(4)满足厂区内部运输的要求。

(5)充分利用土地,把项目设计成为布置紧凑,高效的现代钢铁综合物流园。

(6)符合相关总图运输设计、建筑设计防火的规范、规程、规定。

8 结语

钢铁物流仅仅只建园区和用来圈地是不长远的。目前国内先进的钢铁物流规划设计理念需要进一步提高。

若能以现代钢铁物流规划设计理念对整个钢铁物流园建设进行梳理,创新经营理念和加强服务意识,健全第三方物流体系及机制,将物流运行体系智能化,建造全面的集各种钢材仓储、钢材交易及集散、加工及配送、电子商务、银行信贷、等多功能结合的新型现代钢铁物流园区,实现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信息化等功能,现代钢铁物流园定能取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玉春,余炳.我国钢铁物流产业发展现状、趋势和对策[J].对外经贸实务,2010,(9).

[2]张晓东.物流园区布局规划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4.

[3]潘文安.物流园区规划与设计[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5.

上一篇:迭代程序下一篇: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