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实施

2024-07-29

无障碍实施(精选12篇)

无障碍实施 篇1

1 引言

无障碍设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是现代城市建设发展的要求。新加坡城市生活空间无障碍设计以合理实用为基础,以通用、细致为目标,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出系统、精致、和谐的城市无障碍环境[1]。为鼓励市民使用公共交通方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新加坡政府建立了连续性强、标示性突出的无障碍服务系统,各种交通方式的转乘均做到健全人士与残障人士的顺利通达。

2 认识新加坡公共交通的无障碍设计系统

2.1 交通枢纽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方式主要为地铁、轻轨、公交车。公共交通方式承担了60%的日常出行量,这源于住宅、商业、办公的安全、连续的无障碍设施的设置。且各个交通的衔接处,均设置醒目的标识,特殊情况时设置指示牌提醒民众缓行。

2.2 休憩设施

在商场、地铁站、公交站等地点无论是正在路上还是停下脚步,都可以感受到无障碍设施,进行了周全的考虑,细致的处理。无障碍座椅、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出入口等设置,在弱势群体的生活与外出中,起到人性化的关怀。

2.3 坡道

新加坡无障碍坡道的设置,在场地的设计上均满足实际需求,且实用性强,标示性强,是以一种“本质”就应该存在的方式,融入到整体的项目设计中。如乌节路上的公交车站(图1),商场等出入口的无障碍坡道。

2.4 盲道的设置

新加坡的盲道的设置在于合理性和适用性,体现盲道的设置不在于多而在于精的精髓[2]。如轨道交通站台上,一般只从无障碍垂直电梯口铺设到无障碍专用车厢,减少非残障人士的行走障碍。而我国盲道铺设是习惯性铺设,没有真正理解盲道的意义[3]。新加坡盲道的适用性,将给我国设计者带来很大的启发。

3 认识新加坡城市道路无障碍设计的细则

3.1 人行道的安全防护

人行道是连续性的,除盲道只铺设在交叉口、道路沿线车行出入口设置盲道警示砖外,防撞柱的设置,在新加坡的道路路口及交叉口处极为明显,从防撞柱的高度数量、规格、材质使用上,均能安全有效地保障行人安全。

3.2 人行道的信号灯

信号灯,在新加坡的人行道的设置分成两种:第一种是非交叉路口的无信号灯或者是道路交叉口的左转设置斑马线及黄色警示灯。第二种是在道路交叉口行人直行过街处,画双虚线,行人过街时按下按钮(图2),否则信号灯一直为红色,不能过街,在行人灯绿时,所有车辆必须让人,安全避免冲突[4]。

3.3 公交车的无障碍连接板

在公交车站除了注意防滑设有轮椅的停靠区,残障人士在此处可以通过公交车上的连接板独立上下车,真正做到全程全城无障碍。因政府及全社会的一致推广下,希望在我国也能实现这样的公交无障碍上下车。老人轮椅、婴儿车可以从小区的绿地,推到更远的公园。

4 结合考察项目,学习新加坡无障碍设计

4.1 住宅类

案例:新加坡最高组屋(Pinnacle@Duxton)达士岭组屋(2010年世界建筑节庆大奖及2010年新总统设计奖)。

该建筑超过50层楼高的公共房屋,由7座住宅大楼共1848个单元。在实地的项目考察中,主入口的无障碍设计坡道,结合整体的建筑外墙及中庭景观设计,将坡道沿着城市界面一侧,进行了统一设计,坡道本身就像一个“绿坡”,形成了自然而然的风景。

4.2 教育类

案例:SOTA新加坡艺术学院(WOHA)。

该院校是新加坡一所学术地位界于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的艺术专科学校。校园主入口大台阶面向广场是一个开放式的公共场所。在大台阶一侧组合式的景墙,如屏风装饰着大台阶(图3)。过往时,尽是无障碍设计的坡道,如此艺术化的匠心所在,让笔者对该城市的“一流”的无障碍设计用心之处由衷佩服。

4.3 公共景观类

案例:亨德申波浪桥(新加坡LOOK+CPG)(2009年荣获新加坡“总统设计奖”)。

亨德申波浪桥也是新加坡最高的人行天桥。波浪桥全长274m,最高点离开路面36m,约等于12层楼高的组屋。桥身犹如后浪推前浪,有4个波峰和3个波谷,8m宽的桥身就在波峰浪谷之间穿过。桥身从花柏山向直落布兰雅山攀升,两端落差20 m。该桥采取无障碍设计,没有梯级,设有扶手,桥面防滑,方便老人及坐轮椅者。“天鉴变通途”的壮阔,穿越在树林的顶端,用人类的智慧和胆识展现在工程项目中,因为该桥全程的无障碍设计,让每个人都能欣赏到人造的“波澜壮阔”。这是一种人性化、人人平等的理念至始至终贯穿在这个城市的建设项目中。

4.4 公共建筑类

案例:滨海堤坝(全球环境工程卓越奖)。

滨海堤坝的建设主要目的为供水、防洪两项。堤坝由三部分组成“大坝、蓄水池、泵房构筑物。其中泵房构筑物为覆土建筑风格,180°环回绿色旋涡状。有4个足球场大小。循序而上,到达屋顶,依旧遵循无障碍设计的原则,建设成为一个“畅通的绿色通道”的典范案例。新加坡在无障碍设计的建造、监管、维护体系做出的努力取得了世界级的成就。

新加坡居住、生活、出行的无障碍环境的成功关键在于设计与管理的高度结合,而设计环节中,又体现出规划师、建筑师、园艺设计师的密切协作,因此无论建筑形象还是空间创意,直至种植设计都极具匠心。

5 新加坡无障碍设计的意义

国内的无障碍设计的重要性及意义,常常在实际的实施,并未提到重要的高度上。如建筑的前厅入户按国家的建筑规范要求进行,并在验收中,作为强制性规范能够落实到位。而其他高差处的处理,无做到面面到位。希望在实际的项目落成后,人在实际参与活动中,处处都能体现无障碍设计的便利性与安全性。

设计者与管理者能始终贯彻“人性化”的标准。不以眼下的设计繁复或者造价等因素来回避了实质使用者的内在需求。

通过新加坡相关的设计案例,可以清晰地了解无障碍不仅是一个交通体系,一样能够通过设计成为一道无障碍的“爱”的风景,这就是无障碍设计的意义所在。

6 结语

国内无障碍设计的建设在取得初步成效的同时,仍有不足的地方。通过对新加坡无障碍设计、建造、监管、维护体系的考察、学习、分析之后,更加深刻了解城市无障碍设计的意义。交通无障碍设计是现代社会文明的体现,是城市发展的要求,是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的核心理念,便利出行、安全通行,体现城市大家庭的关爱,是城市与国家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无障碍设计的细致入微、用心关爱,是城市管理者、城市建造者、城市规划师为居民献上的一份“礼物”,一份推动公共交通体系完善的“助力器”。改善出行、改善生活。

新加坡重建局原局长兼总规划师刘太格在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大家讲坛”时建议:城市规划师要有人文学者的心、科学家的脑、艺术家的眼、尊重地形与当地的自然条件,用心去建造最宜居的城市。

摘要:指出了随着城市化人口的增加,各种人群工作生活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的都市,一些交通方式、居住环境给有障碍的人群及看护人员带来了不便,使他们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不仅生活质量受到了影响,也不利于身心健康。而在我国的各项建设项目中,还无法有效落实国家的《无障碍建筑环境设计》的规范要求。对新加坡城市的无障碍设计具体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以期更加深刻理解无障碍设计的意义及可实施性。

关键词:无障碍设计,公共交通,弱势群体,坡道,人性化,新加坡

参考文献

[1]张晓,李朝阳,陈启宁.新加坡城市交通无障碍设计及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2(8).

[2]缑存歌.城市盲道设计现状的问题分析和解决性建议[J].美与时代·城市,2015(9).

[3]于一凡.新加坡的居住环境设计[J].城市规划,2001(2).

无障碍实施 篇2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政府主导,有关部门各负其责,采取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充分整合一切可利用医疗技术资源,本着及时、就近、就便的原则,建立白内障复明无障碍运行长效机制。进一步推动全市的防盲治盲工作,使全市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把“光明扶贫”行动不断引向深入。

二、目标任务

2011年为全市所有成熟期、适宜做手术的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确保人工晶体植入率95%以上,脱盲率100%。以后力争做到每新发生一例,及时治疗一例,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的目标。

三、实施步骤

(一)业务培训

市残联、卫生局组织管理人员和医院眼科医生进行筛查组织、眼病诊断等相关业务培训,普及白内障疾病的有关知识。

(二)调查摸底

由残联、卫生局组织乡镇残联、卫生院对全市的白内障患者进行逐村、逐户、逐人调查,做到不漏一人,并做好记录,建立档案。

(三)筛查核定

由眼科专业医生做好初步筛查工作,确定手术适应患者,由医院对复查审定的患者确诊,填写病历。

(四)实施手术

符合救助标准和手术适应症的白内障患者,由市残联统一安排,分期分批组织到指定的医疗机构实施复明手术;非贫困白内障患者,由患者自行选择医院实施手术。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建立责任制。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行动,是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真正为老百姓办好事、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此次行动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来抓,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通力协作。为确保我市2011年实现“白内障无障碍市”的工作目标,成立任丘市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管市长为组长,卫生局、财政局、残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在市残联,负责日常工作。

(二)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好市、乡、村三级社区康复服务网络的作用,建立白内障患者的筛查、转介和诊断、治疗的服务网络。定点医院承担眼病治疗、人员培训、眼病预防等工作;乡镇卫生院承担筛查、诊治和转介工作,并开展眼保健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承担村(居)民的眼病调查、转诊、建档立卡和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三)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凡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城乡合作医疗的患者,医疗费用按规定的标准予以报销;对有困难的白内障患者参照国家下达的“十一五”贫困患者手术补贴标准每例补贴220元,对五保、低保户的白内障手术全额补贴800元,帮助其实施手术。

(四)广泛深入的开展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等媒体的作用,加大对复明手术工作的宣传,引起社会对白内障患者康复的重视和关注,使更多的白内障患者及亲属了解康复的相关知识。各乡镇残联和卫生院也要通过板报、宣传栏和发放宣传材料等形式,积极向辖区群众宣传白内障防治知识,提高群众的防治意识。

无障碍实施 篇3

关键词:同票同权;农民;平等;户籍制度改革

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9-0151-02

2010年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的决定,这次选举法修改最大的亮点是“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即所谓的“同票同权”。从此,“四分之一条款”(按照农村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四倍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但是笔者认为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很多障碍,如何将法律上的“同票同权”落实到实处,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平等的选举权是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的。

一、“同票同权”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障碍

(一)农民流动人口选举权实现途径不畅通

“同票同权”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首要障碍即是农民流动人口选举权实现途径不畅通。湖南社会科学院农民工研究中心郑秀华在长沙对439户进城农民工家庭的政治参与状况进行的问卷调查显示:94.1%的人没有参加过所在城市社区的委员会选举,首要原因是“没有资格(47.7%)”,其次是“无暇参加(13.8%)”[1]21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大量的农民流动人口在其工作生活地参加选举的途径是不畅通的,由于城镇户籍限制过严,导致大量农民流动人口在本地无法实现选举权。我国的户籍制度自1958年开始建立,经过60年代和70年代的发展而逐步定型。该二元制的户籍制度把全国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当时设立这种户籍制度是为了避免大量农民涌入城市而导致城市饱和,同时也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和保证农产品的供应,在当时来讲,的确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一方面随着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户籍制度对农村劳动力进城的限制,已经明显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1]58。另一方面,由于按照现行选举法规定,选区可以按居住状况划分也可以按生产单位、事业单位、工作单位划分。而居住状况主要以户籍来核定,对于大量涌入城市的流动农民人口来讲他们没有固定的工作单位,居住地和户籍所在地也相分离,考虑到回乡参加选举的成本很大,城市又对户籍严格限制,导致农民工既不能回原籍所在地参加选举,又不能在居住地参加选举,“同票同权”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

(二)农民代表的履职能力普遍较低

蔡定剑教授曾在《民主是一种现代生活》中谈到影响民主进程的几种因素,他肯定了受教育水平对民主意识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是决定因素。蔡定剑教授用大量的调研数据论证了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政治热情很高,甚至不亚于大学生。笔者同意蔡定剑教授的看法,也不否认近些年农民的民主意识确实逐渐增强。但是,在现实中一个问题不容忽视。很多农民知道应该去行使自己的权利,也想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诉求,但是由于受教育水平的制约,大多农民对于法律的具体规定还是很陌生的,再加上很多农民文化水平很低,不识字,即使成为代表也不能很好地履职。也就是说受教育水平虽然不是民主意识的决定因素,但是却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民代表的履职能力。法律上赋予了农民拥有平等的选举权,大大提高了农民参政议政的政治热情,但是代表的职责不仅仅是要反映群众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参与立法,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和决策。这些工作是需要有一定的法学素养和知识储备做前提的。因此,笔者认为只有提高了农民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农民代表的履职能力,才能保证选出的农民代表能够更好地反映民意,进而将“同票同权”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地方立法不够规范导致歧视现象严重

我国宪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近些年来,也陆续颁布了一些法规,逐步放宽农民进城务工的门槛、打破城乡就业壁垒,以法律的形式赋予了农民与城镇居民具有一样平等就业权利。尤其在实行“同票同权”以后,法律逐渐趋于完善。但是由于制度、历史、文化等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地方仍存在很多歧视性法规,例如:武汉市对使用外来劳动力的管理规定,“党政机关的工勤人员不能用农民工,高精尖行业管理人员等科技含量高的行业工种禁用农民工,商业、车工、钳工等行业要控制使用。若违规使用,对用人单位处以罚款,并限期清退”[2]。可以说,我国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有类似的规定,而这些规定实际上已经把农民工从整体上排斥在城市主流社会之外。笔者认为这些就业歧视现象并没有因为法律的逐步完善而得到有效的改善。对农民工的就业歧视势必会影响到其政治权利的有效实现,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打消农民代表的积极性。增强农民的话语权,除了在法律上予以保障以外,笔者认为提高其社会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完善“同票同权”实施的几点建议

(一)放宽城镇户籍限制,保障流动人口选举权

近些年来,国家领导人对于户籍制度改革的问题很关注,从中央到地方也在逐步进行改革。2011年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积极稳妥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规范了一些户籍制度改革的措施,逐步放宽户籍限制。笔者认为这是具有进步意义的,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户籍制度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具体实践中仍存在着很多的障碍。笔者认为随着农民素质的不断提高,农民群体中出现了很多管理技术人员、私营业主、个体户等,其中不乏有才能的知识分子。但是,在现行户籍体制下,简单地将他们列为农业人口,导致其选举权不能有效便捷的实施,是不公平的。因此可以对符合条件的农民放宽政策让其加入本地户籍,从而保障其选举权可以在本地得以实现。具体的放宽政策各地方可以根据本地方的实际情况具体实施。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经验,比如美国自建国以来就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制定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相关政策和法律,其他州的宪法都规定人的自由居住权不受侵犯。美国为了推进西部开发,还制定了鼓励人口向西部流动的政策[1]68。因此应该逐步放宽城镇户籍限制,最终取消户籍的限制,让更多的流动人口可以广泛参加本地的选举。

(二)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

笔者认为提高农民的参政议政能力可以通过以下两个途径:第一,对农民加强政治和法律素质培训。如西方国家制定了许多培训农村劳动力的政策,我国也可以专门设立农民工学校或者定期组织培训,来提高其政治素养和法律素养。第二,加强实践环节。要通过广泛且有效地民主实践促进公民政治热情的提高。列宁说:“除了通过实践,除了立刻开始实行真正的人们自治,难道还有其他训练人们自己管理自己,避免犯错误的方法吗?”一次直接的民主实践超过100次的民主宣传教育。各地政府可以多搞一些民意测验等活动,积极动员老百姓参加选举,还可以定期组织代表回原选区开讲座,讲授其政治参与的一些经验和心得,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在实践中学会政治,提高整体素养,从而提高公民的参政议政能力,进而有效地推动民主和法治的建设。

(三)清除歧视性法规,制定实施细则

笔者认为对于广泛存在于地方的歧视性法规应该彻底清除,只有通过消除其在就业、教育等领域的歧视,提高其社会地位,才能更有效地保障其政治权利的实现。由于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对农民的歧视问题的解决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各地政府也应该积极行政,除在制度、经济上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以外,还要注重在生活、文化方面对农民的关爱。例如重庆市2007年率先在全国设定每年11月的第一个星期日为“重庆农村工日”[1]233,重庆市通过为农民工设立这样的节日,来提高农民工的社会地位,呼吁社会关注农民工,尊重农民工,从而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让他们的“话语”更加有说服力和社会认可度。

各地方也应该尽快依据现行选举法,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例如浙江省义乌市大陈镇就曾为保障外来流动人口的选举权而做出过努力。广东省人民政府也出台了农民工积分制入户城镇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意见,在广东省城镇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凡已办理《广东省居住证》、纳入就业登记、缴纳社会保险的,均可申请纳入积分登记。符合积分入户条件的农民工,可选择在就业地镇(街)或产权房屋所在地镇(街)申请入户,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迁。在北京,户籍也为优秀农民工敞开了大门,2008年,有16位全国优秀农民工落户北京。2009年年底,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市即将出台政策,市级优秀农民工如为高级技师、高级工或全国劳模,有望根据本人意愿落户北京,原北京农村户口可转非。各地方放宽户籍限制,逐步进行户籍制度改革,是贯彻《选举法》同票同权的具体表现,有利于农民选举权的有效实现,各地方政府应该积极行政,为农民政治权利的实现提供便利条件。

参考文献:

[1]郑勤建.“同票同权”的平衡调整[J].人民政坛,2010,(1).

[2]刘玉蓉.农民工的“市民待遇问题”[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

[3]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M].张晓明,译.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

[4]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5]沈宗灵.比较宪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6]张尤佳,王太金.同票同权:农民平等选举权的有效实现[J].社会科学报刊,2010,(2).

[7]谢建社.中国农民工权利保障[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实施双向转诊的障碍分析 篇4

1 实施双向转诊的障碍

1.1 供方

1.1.1 经济利益驱动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实施双向转诊是转诊机构经济利益的分配调整[2]。目前的医疗服务机构补偿机制,势必使无论是大医院还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有趋利观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患者病情复杂或严重时,尽管不愿意放弃诊疗收入,但限于自身技术条件不足,不得不把病人转出。上级机构由于技术水平高,患者信任,在没有法律法规或第三方的约束下,自然不愿意把病人转回社区,这样就造成病人转入容易,转出难,以向上转诊为主的单向转诊成了双向转诊的代名词。

1.1.2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自身存在的问题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于医生水平低,设施设备差,药品不全等问题,一方面造成病人不信任,不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另一方面也成为上级医院不放心把病人转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普遍由原有的街道或乡镇卫生院整合而成,医护人员整体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缺乏社区卫生服务的综合素质,不能适应“六位一体”的综合医疗保健工作的需要,有调查显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的学历结构以大专为主,占39.08%,大学及以上学历者占25.23%,中专和无学历者占35.69%[3]。社区卫生机构的基本设施简陋,辅助检查手段欠缺,如上海市相关调查发现:该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基本设施、设备配置状况与卫生部的标准存在一定差距[4],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小,病源少,病种单纯,配备的药品不多,也影响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就医选择。

1.1.3 服务机构之间信息不通畅

上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护人员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双方的技术和服务领域互不了解,从而制约了双向转诊的实施。张翔等人的调查也表明医疗机构缺乏信息沟通交流是影响双向转诊的重要因素[5]。另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上级机构没有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转诊患者不能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传递,上转或下转患者时,相关信息无法传递到相应的机构,使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立的健康档案不能发挥连续性的优势。

1.2 需方

1.2.1 患者的趋高心理

经过近几年社区卫生服务的建设,社区的医疗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对于常见病的诊治和康复阶段病人的治疗还是能有保障的,但病人宁愿受排队之苦,要到上级医院就诊。康复期的病人要继续留在大医院治疗,说明许多病人对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医疗水平不信任,就医观念存在误区,有趋高的就医心理。另外患者期望得到连续满意的治疗,对向下转诊存在抵触,也阻碍了双向转诊的实施。

1.2.2 患者缺乏医疗服务的客观正确的信息[6]

由于医疗信息的不对称性,许多患者对自身的疾病缺乏了解,对治疗更是听从医生的安排,由于患者不了解不掌握正确的治疗信息,无法提出自己的意见,使双向转诊的落实发生困难。张翔等人的调查显示病人缺乏医疗服务信息是阻碍双向转诊的重要因素[5],比医疗机构缺乏信息沟通交流排序更靠前。

1.3 政策层面

目前我国的医疗保险体系覆盖率还很低,对整体人群就医行为影响微弱,而且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的医疗保障配套措施滞后,一些地方的社区卫生服务还没有被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即使在业已建立医疗保障的城市,医疗费用支付方式仍实行按项目付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大医院的支付比例差距也不大,体现不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节约医疗费用,降低患者医疗负担方面的优势,不足以引导患者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移。

2 建议

2.1 建立医疗集团,调整医疗机构的经济利益[2]

通过医疗集团这一载体,使得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者的优势互补,竞争力得到加强,通过资源共享,降低运营成本。由于利益的一致性,集团内部实行双向转诊过程较为通畅,病人能有序流动,但必须建立有效的公共卫生考核机制来约束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被组建后变成单纯的医疗机构而忽略预防保健等其他功能,从而无法保证其公益性,阻碍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康发展。

2.2 加强机构建设,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否提供群众就医需求的卫生服务产品是运行和落实双向转诊的重要因素。双向转诊之所以叫好不叫座,一个重要原因是患者更看重的是大医院在设施设备、人才和技术上的优势,因此政府必须强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硬、软件建设,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才力的投入,保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高质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满足群众的医疗卫生需求。对代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水平的全科医生的培养更应及早制定规划和落实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培养、引进、留住与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相匹配的全科医学人才,为社区卫生服务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2.3 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引导患者合理就医

运用经济杠杆调控患者就医趋向是顺利实施双向转诊的催化剂。如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医院的支付比例有较大的差距,就会促使患者理性地使用医疗保险,改变生病非大医院不去的就医习惯,而去寻求一种价低、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就会引导病人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转移,以实现通过经济手段来改变群众的择医行为。待时机成熟时,医疗保险机构可与卫生部门联手建立不同医疗机构之间的转诊流程,对不遵守就医流程的患者,医疗保险机构拒绝支付医疗费用来进一步推动双向转诊的实施,同时通过改变支付方式,控制大医院的统揽行为。

2.4 建立双向转诊的各项制度,实行规范管理

目前我国的双向转诊制度尚在探索阶段,需要相应的制度作保障。卫生行政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针对双向转诊中出现的问题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统一规定上转和下转的指征、原则、标准与流程,使双向转诊能有章可循。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综合性大医院医护人员的互动制度,引导双向转诊的顺利实施。建立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双向转诊的有效实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来具体负责对转诊患者的安置等各项工作,推动双向转诊的有序实施。

2.5 加强沟通,提高双向转诊知晓率与认可度

双向转诊的知晓度低,多数患者、上级医生及社区医生不清楚双向转诊的程序、途径和方法[7],而对双向转诊的知晓与认可是成功实施双向转诊的关键因素,医疗机构需要医疗机构服务信息来导向转诊行为,而病人更需要医疗服务信息来引导转诊要求,因此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上下医疗机构的沟通联系,如定期召开相关医务人员交流会,增加沟通与了解;举办学术讲座,编制转诊信息简报等。对群众要利用多种卫生社会营销手段,通过媒体正面宣传、健康促进项目的深入开展、医疗服务信息公开、社区活动等来提高双向转诊的知晓率与认可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实施双向转诊的关键主体,更要积极与病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创造实施双向转诊的人际基础。另外让病人参与“双向转诊”的决定过程,发挥病人的积极性,使医务人员与病人之间互动,增加交流与信任,对推动双向转诊的实施进程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飞.双向转诊能否破解医改瓶颈[J].当代医学,2007,4:70.

[2]万兵华,刘山,冯晓黎,等.长春市社区卫生服务实施双向转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与社会,2007,8(8):32.

[3]梁万年,李静,关静.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调查——全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力资源现状及地区间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05,8(13):1 038-1 041.

[4]解军.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设施设备现状、需求调查和配置标准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7,11:2 254-2 256.

[5]张翔,吴丽萍,贾红英,等.农村地区不合理转诊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1999,9(19):24.

[6]谢旦旦.试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落实双向转诊制度[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3(27):187.

无障碍实施 篇5

为建立健全无障碍环境建设工作机制,创建更加规范、优化、便利的无障碍人居环境,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提高公共服务可及性,实现残疾人、老年人等全体社会成员参与、融合共享社会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成果的目标,推动城市建设管理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主要目标

重点对城市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小区、公共服务场所无障碍设施进行建设与改造,加强信息交流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更好的参与社会活动、融入社会生活创造便利条件,力争在2021年12月底前达到创建XX省无障碍环境建设试点市县标准,“十四五”期间不断完善无障碍设施,争创全国无障碍环境建设试点县。

二、工作任务

(一)城市道路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

1.缘石坡道:新建、扩建和改建道路的人行道,在各种路口、出入口及人行横道等处缘石坡道设置率达100%,并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技术要求。

城市人行道及人行横道各种路口坡化合格率不低于70%,且布局合理。

2.盲道:新建、扩建、改建的道路,人行道上应设置盲道,上下坡边缘处、转弯处及其他有需要处应设置提示盲道,道路周边场所、建筑物等出入口设置的盲道应与道路盲道相衔接,并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技术要求。

3.其他设施:道路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安全梯道、轮椅坡道或者无障碍电梯,并设置无障碍标志牌。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局、县残疾人联合会、所涉及街道办事处等)

(二)公共建筑、城市广场和城市绿地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

1.新建公共建筑、城市广场和城市绿地:办公科研司法建筑、教育建筑、医疗康复建筑、体育建筑、文化建筑、商业服务建筑、汽车加油加气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室外公共厕所、城市广场、城市绿地等无障碍设施建设应达到100%,并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要求。

2.对已经建成的各类公共建筑的服务设施进行相应的无障碍改造,其中:

政府办公建筑、综合(专科)医院、城市广场、城市公园、大中型商场、汽车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务区、城市绿地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70%,且布局合理。政府办公建筑的对外服务窗口无障碍改造率应达到100%。主要改造内容为:建筑物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及无障碍厕位,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置无障碍标志,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邮政、电信、银行等公共服务建筑同时要设低位服务设施,宾馆、饭店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无障碍客房。

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纪念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50%,且布局合理。主要改造内容为:建筑物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厕所及无障碍厕位,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置无障碍标志,大型场所设置无障碍行进路线图,文化建筑、体育建筑同时要设低位服务设施和轮椅席位。

中小学、托幼建筑无障碍改造率不低于30%,且布局合理。主要改造内容为:建筑物出入口坡化处理、设置无障碍通道、无障碍厕所及无障碍厕位,停车场设置无障碍停车位,在醒目位置设立无障碍标志,有条件的加装无障碍电梯。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城市管理局、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县教育体育局、县市政园林管理中心、县残疾人联合会、所涉及街道办事处等)

(三)居住小区、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与改造

1.新建、扩建、改建居住小区和居住建筑无障碍设施建设率达100%,并符合《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标准》(JGJ450)的要求。

2.已建居住区逐步进行无障碍改造。主要改造内容为:小区内人行道、公共绿地、公共厕所、配套公共服务设施、无障碍停车位。

3.逐步对残疾人、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环境建设与改造,基本完成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任务。主要改造内容为:地面平整及坡化、设置低位灶台(盲人家庭灶台有煤气泄漏报警装置)、房门改造、安装语音对讲门铃(或可视门铃、闪光门铃)、坐便器改造、安装卫生间热水器、扶手(洗手池扶手、坐便器扶手、淋浴扶手)、浴凳及改善残疾人、老年人家居卫生条件的其他设施。

(责任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民政局、县残疾人联合会、所涉及街道办事处等)

(四)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

政府将无障碍信息交流建设纳入信息化建设规划。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发布重要信息和与残疾人相关的信息,应创造条件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等信息交流服务。电视台应逐步在播出电视节目时配备字幕。公开出版发行的影视类录像制品应配备字幕。残疾人组织网站应达到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政府网站、政府公益活动网站应逐步达到无障碍网站设计标准。公共服务机构和公共场所应为残疾人提供语音和文字提示、手语、盲文等信息交流服务。基础电信企业应对持证视力、听力、语言残疾人使用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网络服务等费用予以适当优惠。

(责任单位: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县市政园林管理中心、县残疾人联合会、县工业和信息化局、县移动公司、县联通公司、县电信公司、所涉及街道办事处等)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长任组长、县政府相关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XX县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贯彻落实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要求部署,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统筹推进全县无障碍环境规划建设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并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调度。

(二)加大宣传力度。

宣传部门要充分发挥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宣传无障碍有关法规和规定,通过制作无障碍设施专题公益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无障碍设施建设专题讲座,开辟宣传栏等形式,正确引导和普及无障碍知识,增强市民的文明素质,提高道德水平,营造全社会关爱弱势群体、关心残疾人事业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资金保障。

县财政局将无障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障城市公共区域无障碍设施建设及办公经费。各行业部门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落实建设资金,确保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无障碍设施建设顺利实施。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无障碍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严格执行规范。

规划建设部门要建立健全建设审批制度,把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审查、发证、验收关;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要严格执行《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老年人建筑设计规范》和《无障碍设计规范》等其他有关的强制性标准;质量监督部门要加大对无障碍设施建设的监管力度;交通、公安、教育、旅游、卫生、文化、邮政、电信、金融部门要积极贯彻各行业相关无障碍规范标准文件,负责落实本行业(系统)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和改造工作;残联、共青团、工会、妇联等有关群众团体应主动参与对无障碍设施工程的检查,提出加强和改进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具体意见;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负责对无障碍设施的管理,定期组织对已建无障碍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城管、交警等职能部门对占用、损坏无障碍设施的行为进行查处,共同保证无障碍设施规范完备、正常使用。

(五)明确主体责任。

加强源头治理,强化无障碍设施建设、验收、管理、维护责任落实。明确施工建设单位责任,对未按规定进行盲道等无障碍设施建设的项目不予验收,并责令建设单位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补建,按期未完成的给予处罚。明确无障碍设施的所有权人责任,确保发生损毁或故障的无障碍设施能够及时得到维修。县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办事处承担无障碍环境建设成本控制的第一责任,要建立健全项目总体评估和审查机制,充分考虑细节,科学合理选择补建、改建、扩建或新建方式,做好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成本控制,实现建设成本最优化,严禁借机大拆大建。

(六)建立监督机制。

发挥新闻媒体、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残疾人、老年人的作用,对无障碍建设和管理进行监督。民政(老龄)、残联要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老年人、残疾人等的无障碍需求,对城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使用提出意见,配合相关部门落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七)开展技术培训。

要组织开展对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高其执行无障碍相关标准规范的自觉性和能力。要组织有关专家组成无障碍建设技术指导组,承担无障碍建设的规划、施工、改造和特别环境的技术指导与服务工作。

无障碍实施 篇6

一、调查的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本次调研共计发放问卷210份,其中就诊患者为150份,回收148份,回收率为98%,有效问卷136份,有效率为91%;其中男性75人,女性61人,拥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64人(47.05%),月人均收入低于3D00元者38人(27.94%)。医务人员发放问卷共计60份,回收58份,回收率为96.6%,有效问卷为56份,有效率为96.5%,其中男性4人,女性52人,护理人员45人(80.3%),医生11人(19.64%),大学专科以上学历者35人(62.5%)。

(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自编《昆明市“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实施状况问卷调查表(就诊患者)》《昆明市“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实施状况问卷调查表(医务人员)》以及《医院逃单情况访谈提纲》,经初步调查后,结合实际情况调整了部分问题,如完善了问题“您如何看待‘先看病后付费’制度”的几个答案,删减了问题“您是否知道该制度的流程”等。调查小组经过对问卷的深入讨论及模拟问答后,到昆明市一家省级医院、一家市级医院以及两所民营专科医院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采用Epidate3.0软件分析。

二、调查的结果

就目前调研的情况来看,昆明市除了鼓励各家医院推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外,并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和政策。部分专科医院表示为了提高医院效益,确有实行类似的惠民政策,但是由于风险较大、垫付资金较高,只对部分规定病种实行该类政策;省级和市级医院虽然没有明确实行该政策,但是对急重病人、“三无”病人确有实行类似“先看病后付费”的制度,大部分医院称之为“绿色通道”。

在调查中,知晓该制度的患者只占少数,但大部分患者表示支持,在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时代,他们认为这是一项很直观的减轻经济负担的好制度。其中,体验过该项制度的患者共计15人,所占比例为11.03‰在这15人中,对该制度的支持率为100%,他们表示享受这个制度的时候真的非常方便,尤其是家里有急重病人需要抢救而没有准备足够钱的时候;其余未体验者支持率为94.64‰体验者支持率略高于未体验者,部分未体验者表示不相信有这么好的事,即使有也很难实施,他们如此认为的原因集中于病人太多、资金不足、逃单问题等。

相反,医务人员对该制度的支持率并不高,大部分医务人员都不看好该项制度,甚至有一部分人反对该制度的实施。他们认为目前的工作量已经很大,如果再实施这么一个制度,那么病人的增加和该制度的流程要求将会导致工作量更大、更复杂。还有一部分人则更担心逃单问题,如今正常看病程序下逃单尚时有发生,实施该制度后逃单风险将会变大,不管病人逃单是故意还是实在无力支付,对医院来说造成的亏空都无疑是一个棘手的难题。

三、得出的结论

本研究发现,“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在昆明市没有全面推广,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府配套政策不齐全

首先,由于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和政策,加之医院已实行“绿色通道”,使得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将“先看病后付费”与“绿色通道”混淆,也因现实情况而不敢着手实施该制度。其次,有关该制度如何实施、实施过程中对可能出现问题的预防管理、相关责权如何划分等问题缺少政策支持。

(二)政府财政投入不够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需要医院先垫付医疗费用,医院本就承担了巨大的经济压力和经济风险,如果要实施该政策无疑需要政府在财政上大力支持。医院救死扶伤的公益性和自负盈亏的盈利性并存,使得医院既要承担沉重的道德风险,还要承担经济风险,政府还应在其中起部门协作调节作用,不能把压力全部加之于医院一方。

(三)医保罚款给医院带来经济压力

首先,医疗保险的种类繁多,报销内容、方式和比例各不相同,异地就医存在的困难尚未解决,有关医疗保险的相关政策改革需要加快进程,全国联网已是现实迫切需要。其次,调查中发现的“医保罚款”问题,即医院收治危重病人进行治疗且走“绿色通道”之后,和医保中心进行报销的时候,所收病种不符合医保中心规定而无法报销,此亏空只能医院自己承担。

(四)逃单问题让医院束手无策

“先看病后付费”制度虽然表面上看很好,但是并没有从本质上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只是将病患的经济压力转嫁到医院身上,而且该制度还未实施医院或多或少已存在逃单现象,实施后或许会更多。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并没有较强的约束力。另外,在一些制度的建设上也存在问题,如其他地区一些医院采用扣押新农合医疗证或身份证来防止逃单问题,新农合医疗证可补办或明年重办,扣押证件就失去了约束力,道德风险也就随之产生,使逃单问题成为院方无能为力又十分头疼的问题。调查中各医院表示并没有对逃单实施解决措施,原因在于医院工作繁忙不愿再耗费人力物力财力去追债,部分患者实在无力支付医院也不忍强逼,对于其他地区一些设置黑名单的做法,医院表示不考虑这个方法,因为医院背负救死扶伤的使命,设置黑名单将患者拒之门外有悖社会公德。

(五)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由于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医生难以将所有情况——告知病患,而病患则会因此产生误会,难以相信医生。调查发现,一些患者担心如果实行“先看病后付费”制度,医院会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提高医药费用;有的患者认为“先看病后付费”只是解决了短期内筹集资金的问题,并不会减少医药费用的总数;还有一些患者担心在缺乏相应管理机制的情况下,院方扣押证件以防逃单现象会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不便,比如证件有可能会丢失或者被用作他用。另外,医患之间的相互不信任也是医生担心逃单现象的主要原因,如果某位医生的病人逃单,其费用很可能需要该医生或所在科室负责,使医患之间的信任发生恶性循环。

四、建议

(一)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

如果要将该制度全面推广,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投入,完善配套政策,加强各部门协作,分清各部门职责,让医院有能力实施该制度,实施之后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问题能够有保障措施。

(二)加快全国医疗保险联网

这样不仅能让老百姓异地就医,也能建立个人诚信系统,规避逃单问题;另外医保部门需和医院达成一致,避免医保罚款现象,减轻医院负担。

(三)建立逃单预防机制和解决机制

调查中医院表示出于社会舆论和成本收益考虑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解决逃单问题,可见针对逃单问题不仅需要预防,还要考虑逃单出现后如何善后的问题,这就需要政府、医保部门、社会的共同努力。

(四)加强宣传力度

环境审计实施障碍及其对策分析 篇7

关键词:环境审计,发展现状,对策

一、环境审计本质观点综述

(一) 管理工具论

国际商业学会于1995年提出:环境审计是环境管理的工具,它是对与环境有关的组织管理和设备等业绩进行系统的、有说服力的、客观的估价,并通过有助于对公司有关环境规范方面的政策鉴证等手段,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标。环境审计同样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监督环境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工作,为环境管理系统的运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该观点是从内部管理的角度出发来分析环境审计,认为环境审计和一般意义上的内部管理没有区别。

(二) 环境管理责任论

陈淑芳和李青(1998)将环境审计定义为“环境审计是审计机构及其人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被审单位的环境责任履行情况进行评价、鉴证,以促进其认真履行环境责任,保护和改善环境,从而最终促进国民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健康道路的一种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环境审计的对象是被审单位的环境管理责任,即被审单位在利用环境进行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的责任。高方露和吴俊峰(2000)认为,环境审计包括财务审计、合法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它是通过检查责任主体的环境报告和环境经营管理活动,监督责任主体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并对责任主体受托环境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价和鉴证,同时对责任主体提出的有关环境管理问题提供咨询,从而实现对责任主体受托环境责任履行过程控制的一种控制活动。

(三) 监督鉴证评价论

陈思维(1998)给出的环境审计定义是: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环境管理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使之达到管理有效、控制得当并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审计活动。陈正兴(2001)认为,环境审计是对生产、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抑制、消除或对改善环境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监督、鉴证、评价,使之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一种独立监督行为。李雪、杨智慧、王健姝(2002)分析认为,上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的研究,无论是环境管理工具论、环境管理责任论还是监督评价鉴证论,都只是侧重了环境审计职能的一个方面或一部分,而不能涵盖环境审计应具有的所有职能,也不能包括环境审计的所有活动和内容。因此,对于环境审计本质的认识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基于中国环境审计理论研究的成果和开展的实践经验,应该从如下两个方面出发去讨论环境审计的本质。一方面传统审计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延伸。韩德辉(2004)研究认为,审计的本质是证实和评价受托经济责任,审计因受托经济责任的产生而产生,因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环境问题实质上是一个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的,也必须在经济发展中方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因此在审计领域,环境责任审计可归于经济责任审计之中。据此,基于传统审计理论,环境审计可以定义为一种对受托环境责任的监督、检查和评价,以证实被审计方环境责任履行情况的一系列活动,并独立地为委托方提交相应的审计报告。这里所提到的环境责任与传统的审计对象的经管责任有所不同,环境责任严格地说是一种社会责任,是对整个社会负责,环境责任除了货币信息以外,还须以非货币信息表达,如废气量、废水量、噪音等方面,环境责任履行的好坏,难以用市场价格表述。另一方面传统审计概念的突破。传统审计是第三方独立的监督,是对监督的再监督,其最重要的要求之一就是独立、客观、公正,而像企业自身开展的环境审计和民间会计师受企业委托对企业所开展的专门的环境审计(查),仅从形式上都与传统审计的要求有了很大不同,但是国内外的环境审计实践表明它们却能很好的发挥保护环境的作用,所以必须从理论的高度为其确定研究地位。

二、我国环境审计实践历程

(一) 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阶段(1983至1998年)

这一阶段虽没有明确提出环境审计的概念,但在审计署开展的审计项目中涉及到一些对环境保护资金的审计事项,如国家审计署曾于1985年和1993年两次对20个城市开展了环境审计,其中1985年,审计署与财政部、国家环保局联合组织开展了对太原、兰州、长沙、桂林四城市环境保护补助资金的审计;1993年,国家审计署组织部分地方审计机关对哈尔滨、大连、太原等13个城市环保部门1992年的排污费收支情况进行了审计,并对178个企业缴纳排污费和环保部门用以治理污染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1994年,我国政府发表了《中国21世纪议程》,并在《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中,审计署提出了四个环境审计示范工程,以此探讨了我国环境审计的基本框架,研究环境审计的程序、技术和方法,总结环境审计案例,编写环境审计手册。1995年,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开罗会议上,我国审计署在提交的会议论文中对环境审计的作用、责任、技术和方法进行了具体阐述。此后,中国审计学会在1997年举办环境审计研究专题,对环境审计的理论研究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但因当时人力、财力所限,尚未对政府的环境政策和环境绩效进行审计。

(二) 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审计阶段(1998年至2002年)

1998年审计署成立了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明确了环境审计职能,这标志着我国环境审计新阶段的开始。2001年,审计署曾组织12个特派员办事处和17个省(区、市)的审计机关,对这17个省(区、市)1999年至2001年退耕还林工程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2002年,审计署实施了对一个城市医疗垃圾管理情况的审计调查。2002年11月,中国审计学会再次在北京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对环境审计的本质和规律进行了探讨,以指导环境审计实践,促进环境审计工作更好地开展。当时审计的重点是合规性审计,即排污费的征缴和使用情况,对保证环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发挥了积极作用。按照审计署领导关于开展环境审计要“摸清家底,探索路子”的指示,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采取“积极试点,稳步推动”的做法,有意识地从促进环境污染治理和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两个方面,组织开展了多项环境审计,积累了一些经验。

(三) 资源环境审计阶段(2003年至今)

以2003年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成立为标志,环境审计成为一项全审计署的工作,定位得到明确。2005年,在武夷山召开的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会,主要对“水环境审计”和“生物多样性审计”两个主题进行了研讨,同时还就《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2005-2007年工作计划(草案)》进行了审议和修改。2007年,审计署环境审计协调领导小组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讨论今后环境审计工作设想。2008年,国家审计署公布了《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规划”指出:对水、大气、固体废弃物、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审计,重点关注环保资金投入、管理、使用情况,同时,将对企业执行国家节能减排相关政策及采取具体措施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要着力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2012年初步建立起资源环境审计评价体系。2008年,国家审计署在浙江杭州举办了亚洲审计组织环境审计研讨班。并强调中国审计署今后将以维护资源环境安全为目标,着力构造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模式和审计评价。

三、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 环境法律法规不健全,环境审计缺乏充分前提

我国目前已颁布了20余部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颁布有400多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监督体系,为环境审计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但与发达国家现已制定的环境法律法规相比还存在着不少差距。如环境会计规章制度、环境会计报告准则、环境审计制度等至今都还尚处空白。

(二) 环境会计尚未建立,环境审计缺乏良好基础

环境会计是会计学、环境科学、现代经济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合,主要反映报告及考核企业的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等的成本价格内容。1992年世界环境发展会议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掀起了世界性的环境会计高潮。目前,环境会计在发达国家已进入操作阶段,污染损失、资源价格等已列入核算科目。在我国,环境会计虽然开始了理论探讨,但至今未建立环境会计,没有规范的环境会计核算,造成环境信息的确认、计量、报告形式缺乏统一的标准,环境信息披露存在随意性。而进入WT0后我国资源产品价格中未将环境成本计算在内,而现行的资源管理手段又尚不完善,这将很难避免发达国家利用贸易方式攫取我国的战略资源,从而增大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同时在进行环境绩效审计时,不利于对环境管理系统有效性的评价。

(三) 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环境审计缺乏可操作性

对环境成本和效益进行分析与评价是环境审计过程中的必然程序。然而,科学地反映环境成本和环境效益的具体指标和标准究竟有哪些以及如何进行科学的计量,采取什么样的指标和标准作为审计分析与评价的标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自身缺陷以及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不完善,势必会增加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对被审单位的环境业绩进行评价时的操作性难度,易产生环境审计风险。

(四) 审计意识淡薄手段滞后,环境审计缺乏前瞻性

我国正处在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时期,“重利润、轻环保”的思想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还没有真正树立,人们的环保意识相对淡薄,环境审计还没有被社会所公认。就目前我国开展的环境审计而言,审计的对象主要是政府的环境主管部门以及部分企事业单位,审计的范围局限于对政府投入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的管理使用情况进行审计监督,而且也基本上是刚刚起步;审计的类型主要还只是以常规财务收支、合规性审计为主,即鉴证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有的财政财务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如污染物的排放是否超过了规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等。而对于政府环境政策的制订与执行、国家在国际履约方面行为以及环境保护效益等方面的内容进行审查监督则相对滞后。环境审计的作用也主要是限于消极的防范,事前监督薄弱,往往是“亡羊补牢”,尚未完全起到环境审计应有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五) 审计主体单一人才匮乏,环境审计缺乏拓展性

随着国内外对环保工作的重视越来越多的资金投入到环保领域而且环保法律法规和环境经济政策纷纷出台,如我国“八五”期间我国环境保护投入占同期GDP的0.73%;“九五”期间环境保护投入占同期GDP的0.93%;“十五”期间环境保护投入约占同期GDP的1.3%。随着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今后我国将继续加大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投资规模,2006年至2010年全国环境保护投资总额将比“十五”期间增加64%,占同期GDP的1.5%。逐年增加的巨额环保投入以何种方式支出、去向如何、取得的效益又如何以及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定、执行情况如何等一系列问题都是环境审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韩竞一等(2005)在针对我国参与环境审计实践的审计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环境审计实务存在的困难比较多,缺乏足够的技术基础和科学理论支持;从事环境审计实务的人员知识背景相对偏于财务背景,不具备足够的环境科学知识;而且理论研究和实务操作存在严重脱节的现象,经常是理论研究者不能充分了解当前环境审计实务中普遍使用的技术方法和存在的困难,而审计人员得不到环境审计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

四、我国环境审计完善的对策

(一) 完善环境审计的立法

我国先后加入了保护资源和环境的一般性国际公约、协定,如《国际捕鲸公约》、《联合国海洋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国际热带木材协定》等。在国内法上,《环境保护法》、《森林法》、《渔业法》、《水法》、《矿产资源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相关行政法规和规章,如《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森林法实施细则》、《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环境保护标准管理办法》、《水污染物排放许可证管理办法》、《土地复垦规定》等,均对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承担环境保护之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为环境审计提供衡量评价的法律依据。已颁布的《审计法》、《审计法实施细则》、《中国独立审计准则》等法规中涉及的审计基本原则、审计方式、程序等为顺利开展环境审计工作起了前期铺垫作用。由此可见,目前我国已制定相关环境保护与审计的法律法规,初步形成了环境审计法律监督体系,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界定及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使得我国在具体实施环境审计工作时经常遭遇无法可依之尴尬。如财政部已发布实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31号———财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但其仅是对注册会计师进行会计报表审计中对环境事项的考虑所进行的规范,而且其完善程度和适用性还有待验证。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制定出一套被大家所共同认可的环境审计准则。这样,注册会计师进行环境审计因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和评估标准而缺少程序上的依据,环境审计责任就会存在不确定性,审计风险就会加大。因此,我国应该尽快在现有审计法律制度的基础上对环境审计进行补充立法,这是我国实施环境审计的根本保证。要加强环境审计立法,一方面要扩大环境审计权限,另一方面要建立可操作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环境审计工作更加规范,如明确环境审计的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标准等。此外,在《证券法》、《公司法》中增加环境审计内容,如规定对上市公司项目审批及年审,须经过相关部门专项环境审计,出具有环境信息披露内容的审计报告等,从而使得环境审计能在企业商事活动中依法得到具体落实。在环境审计立法实践中,部分地方政府相关政策的实施为环境审计立法作了前期铺垫。如江西抚州资溪县在全国较早实行组织部门与环保部门合作,对领导干部任期内其辖区生态情况进行审计,将审计结果与干部升迁挂钩,直接把生态环保责任审计结果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标尺”。2004年该县制定了《资溪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试行办法》,其明确规定:全县各乡镇、林场党政主要负责人,县直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为审计对象;在乡镇换届干部考察和干部年度工作考核中,成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审计组,并在办法中以列举的方式规定审计的具体项目。

(二) 明确环境审计范围

通过环境审计立法明确环境审计范围,是环境审计工作有效开展及实施的法律保障。而现行审计法主要是针对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该范围较为狭窄。笔者认为,应在立法中明确相关审计部门除了对涉及财务的诸如环保专项资金的筹集、使用和管理中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审计和评价外,将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责任审计应成为重点拓展的项目。(1)环境绩效审计。主要是对环保资金分配使用的经济性、环保投资项目的效益性和环保部门的业绩进行的审查,环境绩效审计涉及专项生态建设和治污工程的效益审计、企业环保效益审计、环保部门的业绩审计、环保项的效益审计等内容。如审计署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司在“三河一湖”水污染防治资金审计调查报告中,对环境政策实施效果进行了评价,在青藏铁路环境保护资金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中,审查了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各项环保措施完成后的环境效益。(2)环境责任审计。对每届政府官员的考察应从单一GDP标准转为绿色GDP标准,把环境责任审计纳入到对政府负责人的审查中,同时将环境审计纳入企业领导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之中,使得政府部门负责人和企业领导人不再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发展,促使环境审计纳入常规审计。只有详细规定企业、各级政府党政领导人的具体环境责任和责任追究制度,才能使环境保护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对环境负债进行审计评价。环境负债是指某项生产或交易行为给生态环境造成的潜在的、破坏性的后果,体现了环境责任和环境成本的量化。

(三) 扩大环境审计适用对象

适当扩大环境审计的适用范围,更有利于开展审计工作。(1)对政府及相关人员进行环境审计。在环境审计法律制度下,各级审计部门每年度均应对各级政府进行环境审计,并将环境审计结果定期向公众公布,即根据各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将草原、林地、绿化、江河污染等内容作为评价指标,审计该届政府所出台的经济决策和所谓“政绩”是否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等,并将此作为考核该届政府相关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决定提拔还是降级的重要依据。如果将这一做法明文规定下来,坚持下去,可以更加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一届政府及一个地方领导干部的政绩。这样做不仅给地方领导敲响了“环保警钟”,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同时可以督促各级各届政府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进一步强化环保工作的行政执法力量,切实履行环境保护监管职责,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2)对企业进行环境审计。我国目前的《审计法》中审计对象局限于国家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以及国有企业等,而非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中是不可忽略的,甚至可以说是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其对我国环境资源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因此,我们应扩大环境审计对象,将非国有企业单位纳入进来,运用内外部审计措施来促使相关企业约束自己的环境行为,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监督,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同时也为企业进行环境会计核算与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起到保障作用。在国外,英国环境标准委员会要求英国所有公司都要自觉进行环境审计,欧盟也起草法规要求其成员国所有公司执行该审计,而且为了降低环境风险,越来越多的公司要求供应商和合同方执行环境审计。此外,还有不少国家与外国企业明确要求进口商在提供进口商品的同时提供该商品生产企业的相关境审计报告,以确保该商品从源头起即符合环境保护之要求。

(四) 促进环境审计主体多元化

国家审计机关必须协同其他部门开展环境审计工作。(1)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会计师事务所各自的作用,实现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有机融合。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环境管理,如企业的产品和生产过程是否符合绿色产品和清洁生产的要求,企业的环境控制是否健全有效,从而为企业经营者提供充分的环境决策信息,同时能够为外部审计部门提供企业的环境信息,以降低监督成本,将环境审计融入常规审计之中。因此必须加快实施环境会计,制定环境会计具体准则,促使企业为审计组织提供真实详尽的环境信息。在目前我国环境审计人员素质较低的情况下,应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在环境审计中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对委托人指定的环境报告和环境经济活动进行鉴定和审计,由于这一中介组织以“第三者”的身份存在,因此能独立、客观、公正地从事环境审计服务活动。国家审计机关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和企业环境会计部门提供的环境信息进行重点审计,如对大型投资项目和国有大中型企业的环保绩效进行审计,这样可以提高环境审计效率和质量,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标。(2)有机协调环境审计部门与环保部门的职责与关系,实施联合审计。环境审计部门和环保部门的目标都是为了保护治理环境,促进生态平衡,但环境管理不是任何一个部门能够单独完成的。在我国,环境审计部门独立于环保部门,在职能上与环保部门并不重复,它们是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监督。环保部门的职责是从技术控制与行政处罚两个方面进行专业性的监督管理,依法对本行政辖区内行政机关、社区和企事业单位进行环保技术监控,并对破坏环境者进行处罚。环境审计部门的职责主要是监督检查与环保有关的经济行为,审核评价环保资金的使用状况,环境政策法规的执行情况等,对环境管理进行再监督。我们应协调处理好两者的关系,使之共同完成环境保护的职能,环保部门和环境审计部门联合开展环境审计,可以促进环境审计的深入发展。

(五) 加强国际间环境审计的交流和协调

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深度和广度的增强,环境问题已超越国界,形成和发展为国际环境问题。并且随着经济活动对环境的潜伏性影响不断显露,越来越多的环境问题不再是仅依靠一国的力量就可以解决的,应对国际环境问题的是国际环境保护,即各国政府、国际社会、各国民众共同对环境问题采取措施或行动。审计组织在关注环境问题的同时也应该注意环境保护国际化的特点。加强国际间环境审计的交流和协调,减少在环境审计理论和方法研究方面的重复劳动,减少环境审计实践中的盲目性,从而有助于环境审计实践走上良性、高效的发展轨道。如在制定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过程中,可以IS0制定出的与环境审计直接相关的IS014000系列标准为范本,也可以借鉴英国制定的环境保护标准(BS7750)、欧盟实施的环境审计制度(EMAS),并依据我国审计方面的法律规范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同时在联合对跨国环境问题进行审计方面,我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在海域污染、河流污染、土地荒漠化等问题上都需与邻国共同采取措施治理,这也给我国审计组织与其他国家的审计组织联合进行环境审计提供了条件。

参考文献

[1]陈正兴:《环境审计》,中国审计出版社2001年版。

[2]陈淑芳、李青:《关于环境审计几个问题的探讨》,《当代财经》1998年第9期。

[3]高方露、吴俊峰:《关于环境审计本质内容的研究》,《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0年第2期。

[4]陈思维:《环境审计》,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年版。

[5]李雪、杨智慧、王健姝:《环境审计研究:回顾与评价》,《审计研究》2002年第4期。

[6]韩德辉:《浅谈环境审计》,《现代审计与会计》2004年第1期。

[7]王玉庆:《中国环境审计已初见成效》[EB/OL](http://www.chi-nanews.com.cn),2008-05-10。

无障碍实施 篇8

1.观念陈旧。应试教育体制在现行的教育模式中仍旧起作用, 和考试无关的学科, 可有可无。家长偏废的认为:学好语、数、英, 其他技能课可应付了之。加之农村学生对系统性的美术知识的学习欠缺, 导致学生家长对美术学科的重视大打折扣。

2.师资匮乏。大多数的农村小学专业的美术老师较少, 农村学校的美术教师, 有些是土生土长的民办教师转正过来的, 甚至还有临时代课教师转正的, 他们极少经过正规艺术教育的培训, 就是有, 这些老师也被额外安排上其他课。而且个别学校存在对美术教育敷衍、应付等现象, 使本来就稀缺的师资, 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造成师资的进一步浪费。

3.方式落后。美术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绘画技巧, 更重要的使还担任着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长期以来农村小学的教学方式仍然是老师教、学生学, 照搬照抄。即使现在课改倡导转变教学理念, 但由于传统教育根深蒂固, 我们的教学方式仍是讲解、示范。只重视单纯的技巧训练, 而忽视了文化知识的教育。

4.评价单一。以前传统的美术评价只是学生完成作品, 教师给予评价, 因此评价方式单一。教师以传统的眼光看待作品, 忽略了学生自身感情感知的表现。这种单一的评价方式, 把学生的自我观点给否认了。影响了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培养,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厌学情绪。

要改变目前的现状, 克服美术学习障碍, 很大程度上要因地制宜, 根据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和家长现有的素质, 不断的创新美术教法, 实施有效教学策略, 才能确保农村美术教学任务的完成, 也才能激发孩子的美术学习兴趣, 有效提高农村孩子的美术技能技巧和审美情趣。

一、转变观念, 提高认识

美术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它独特的教育功效是其它学科不能替代的。目前小学美术教育出现的困境, 最根本的原因不是经济上的, 而是观念上的。经济上的困境是暂时的, 或者说是可以解决的, 而观念上存在问题却是致命的。教育主管部门改变了观念, 就会改变评价体系, 改变了评价体系, 学科就不会有“贵”“贱”之分;学校改变了观念, 就会在师资及教学设施上作应有的投入;家长改变了观念, 就会对孩子作精神上、经济上的小小的支持。当所有的人改变了观念, 学生自然也就改变了对美术学科的态度, 增强了学习兴趣。在课堂中, 教师不要用太高的标准去评价学生, 要多给予肯定, 少一点居高临下的指责, 不断的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审美意识, 才能达到美育的目的。

二、改善条件, 巧用资源

农村小学生活条件差, 教育教学条件更加简陋, 制约着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 农村的美术师资相当薄弱, 因此应该善条件, 对农村小学加强扶持。同时, 一方面加大对现有的美术教师进行培训, 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另一方面改善学校设施, 增添教具等, 而且可以研究结合本地农村实际情况, 把学生带入大自然, 让学生在玩耍中提高美术学习水平。因为农村的孩子和城里的孩子相比, 不如城里的孩子见多识广, 对新生事物比较陌生, 但是和大自然接触多, 自小与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为伴, 出门即鸟语花香, 放眼是田园风光。这都是可贵的资源, 是城里的孩子不能拥有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要扬长避短, 教材上脱离实际的课要适当删减, 多开发和孩子们生活实际接近的课程。在保证安全的条件下, 可以把学生带到室外进行教学, 充分利用大自然中免费的资源, 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

三、钻研教学, 改变方式

长期以来, 由于受种种客观条件的限制, 美术教师的授课基本上还是停滞在一根粉笔, 一张嘴的传统模式之下, 教师的主动性差, 教研教改更是一纸空文, 课堂气氛沉闷。这就要求农村美术老师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结合学校教学设施等条件尽量让美术课堂充满活力, 在教学之余钻研教材, 锐意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丰富课堂内容, 刺激学生的感官,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方法上, 教师还要能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采用不同的教法, 改变教师以往的以讲授为主的角色, 活跃课堂,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 真正做到把课堂交给学生, 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四、多元评价, 激发兴趣

评价是美术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至关重要的, 它会关系到学生美术学习兴趣的培养。农村美术教学中应改变以前的统一标准去评价多元的东西, 要以更灵活多样的方式对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评价。比如, 让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采取老师与同学座谈的方式进行评价等, 同时要采取多表扬、少批评的教学理念,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长处和优点, 使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 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乐趣。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障碍与对策 篇9

一、绿色营销的涵义

所谓“绿色营销”, 是指社会和企业在充分意识到消费者日益提高的环保意识和由此产生的对清洁型无公害产品需要的基础上, 发现、创造并选择市场机会, 通过一系列理性化的营销手段来满足消费者以及社会生态环境发展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绿色营销的核心是按照环保与生态原则来选择和确定营销组合的策略, 是建立在绿色技术、绿色市场和绿色经济基础上的、对人类的生态关注给予回应的一种经营方式。绿色营销不是一种诱导顾客消费的手段, 也不是企业塑造公众形象的“美容法”, 它是一个导向持续发展、永续经营的过程, 其最终目的是在化解环境危机的过程中获得商业机会, 在实现企业利润和消费者满意的同时, 达成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共存共荣。

二、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障碍

我国现有的市场由于竞争不充分, 市场主体过分注重近期和微观利益, 加之法制不健全, 使我国的绿色营销面临着不少障碍:

(一) 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

由于一些人的素质还不太高, 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 了解并接受绿色营销理念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 许多人甚至还不知道绿色消费、绿色产品的概念。

(二) 绝大多数企业仍未建立绿色营销理念。

目前, 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 对眼前利益考虑的多, 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的少;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 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 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有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 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三) 企业的生产管理方式滞后, 与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也不相适应。

虽然我国也制定了一些有利于环保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绿色运动开展的措施, 但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 还是远远不够。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

(一) 搜集绿色信息。

面对大量的绿色商机, 企业应从市场需求出发, 搜集相关的绿色信息, 并结合自身的情况, 采取相应的措施, 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 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提供依据。绿色信息的搜集包括:绿色消费信息、绿色科技信息、绿色资源和产品开发信息、绿色法规信息、绿色组织信息、绿色竞争信息、绿色市场规模信息等。

(二) 加大教育宣传引导的力度, 尽快培育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针对我国目前人们绿色意识淡薄的现状,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教育培训, 以提高全民的环境知识水平, 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意识。

大力进行绿色宣传。绿色消费是绿色营销的前提, 要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和宣传方式, 积极传播环保和绿色消费知识, 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将眼界由自身扩展到自然生态环境及整个社会范围, 增强公众环保意识。

(三) 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观念, 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传统观念认为, 人类所需的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导致不少企业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而不顾环境效益, 认为对环境高投资是无谓地增加生产经营成本, 加重企业负担, 得不偿失, 但事实并非如此。实施绿色营销的企业, 环境投资应作为成本计入绿色产品价值, 从而可以获得比经营同类型非绿色产品更高的利润。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增加环保投入, 不是企业多余的负担, 而是企业节能降耗、拓展市场、实现利润最大化的前瞻性投资。

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就要注重培育绿色企业文化。培育绿色企业文化, 就必须注重对企业员工的教育与培训, 努力使他们把环保和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融为一体。

(四) 树立绿色营销组合观念, 实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 研制绿色产品。

绿色产品的生产是绿色营销的支撑点, 而开发绿色产品必须从产品设计材料的选择、产品结构功能、制造工程的确定、包装和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到废弃物的处理等, 都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研制绿色产品, 绿色科技是物质保证, 技术的研究和创新为绿色产品的普及提供了有力保障。

(五) 强化绿色管理。

小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障碍浅析 篇10

一、参与绿色营销的主体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消费者存在着很多矛盾与对抗, 由于所处的环境和追求的利益的差异, 使他们各自在实施绿色营销的过程中有不同的目的、采取不同的方式。政府目标是确保社会资源的合理利用, 保持生态的平衡, 维护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目的是提升企业的绿色形象, 赢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 争取顾客, 促进企业发展;消费者则是为了获得满意的健康产品, 提高生活环境质量。政府是绿色营销相关政策法令的制订和实施监督者, 以直接指令形式确保人类环境安全, 确保生态平衡;企业通过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流通, 在满足市场需要的前提下盈利, 增加市场获利机会, 同时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 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 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同时, 更多消费者认可、参与和追求绿色产品以及绿色营销观念及方式, 旨在寻求保护自身利益的同时, 实现与社会环境利益的和谐发展。各方都会根据对方的行为及时调整自己的战略和策略, 理性选择营销战略和策略, 促使三方利益的实现。由于小型企业地位的特殊性, 除了面临以上几方的矛盾, 企业还具有如下观念误区:强调“利润最大化”, 只关注企业短期收益;.环境治理与保护是政府行为;把绿色营销简化为一种促销方式;绿色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强化了小企业的“机会主义”思想。经济地位的弱势使得政府的监督支持不力以及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不足使得小型企业缺乏足够的动机。

二、小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中的障碍分析

1. 小企业经营模式选择的困境

经营模式的选择存在“囚徒困境”, 其根本原因是自利性与市场竞争的存在。假设某一市场存在甲、乙两个企业, 现有两种经营模式:绿色模式与传统模式两种, 分别用G、T表示。其支付矩阵如下表所示:如果甲、乙两者均选择绿色模式, 则分别得到1+a的利益, 其中1为当前的利益, a为由于实施绿色模式为未来人带来的利益给予当代人的贴现值;如果都选择传统模式两者分别得到1个单位的当前利益;如果甲选择绿色模式, 而乙选择传统模式, 则甲得到-1+a个单位的当前利益, 而企业乙得到2个单位的当前利益, 反之则反是。

由于当代人由于伦理约束不够, 对未来人利益考虑得不够充分, 尤其是小型企业经营者代际公平理念缺位严重, 在大多数情况下a可被设定为趋于0。在以上的博弈中, 其博弈的纳什均衡是 (T, T) , 即两企业均选择传统制造模式。从以上的分析可知:由于自利性与竞争的存在, 小型企业经营模式的选择结果往往是传统模式。

2. 小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技术约束

绿色营销模式的实施, 首先绿色营销的对象是绿色产品, 在营销过程中使用的诸如包装、运输工具的绿色化。这均要求企业与相关的组织, 如企业的销售商具有相应的技术与知识支持, 同时要求企业、企业的供应商与销售商在技术上具有协调性。从现阶段来看, 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制造业相对落后的小型企业, 从制造过程中所使用的技术、工艺对环境的负影响仍然较大, 其根本原因是这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与知识的吸收能力较差。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存在利益外溢的现象:一旦企业的技术成果能为企业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时, 其竞争者很可能通过反向工程来获取相应的技术;对于绿色营销模式有明显支持作用的技术与知识往往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 政府从全社会的福利出发往往会采取措施迫使企业公开这类技术。从这点来看, 小型企业对支持绿色经营模式的技术创新行为在动机上存在不足。

3. 小型企业与消费者的博弈

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是绿色营销模式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程度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绿色营销的主要目标是与环境相容, 同时要保证产品使用过程以及使用后对消费者本身的负影响最小化。消费者从自身健康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在其消费过程存在收入约束的条件下对产品的绿色度进行认真、综合评价与决策的动机, 即在经济人的自利行为的约束下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顾客选择绿色产品。一个理性的消费者有动机实现其私人收益的最大化与私人成本的最小化[3], 这一点对绿色营销模式的目标之一—实现代际公平是不利的未来人的缺位导致对当代人行为的监督来源于当代人的伦理约束, 在伦理约束不严格的条件下, 消费者在其效用最大化的约束下进行消费决策时只会考虑产品对自身健康与安全的影响, 而不会考虑产品对未来人的影响, 以及产品对环境的负影响。同时, 即使某些消费者能够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其有限的经济能力又会限制其行为的实施。

同时, 小型企业与消费者对于产品存在着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信息对于绿色营销模式的顺利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直接体现为让消费者对产品所含的绿色度有所了解, 这种了解是改变顾客的消费偏好的重要环节。根据激励的有关理论, 行为主体的某种行为动机的强度与该行为的社会意义的大小呈正相关的规律, 一旦顾客了解绿色产品的社会意义, 则顾客很有可能选择绿色产品而不再选择传统产品;但由于产品的绿色度对于制造商与销售商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完全信息, 而对于消费者而言则是不完全信息, 这种对于制造商与销售商在产品上所拥有的信息优势导致小企业可能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客观条件, 实现虚假宣传, 误导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 进而误导其消费行为, 这种行为的直接结果是让顾客不再信任企业有关产品的绿色度的宣传。顾客对产品的绿色度的认识能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的知识不够、法规对产品的标准要求不明确及对企业行为尤其是营销行为的约束不严格。

4. 小型企业与政府的博弈

当今人类社会环境保护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环境管理水平也成为影响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政府目前的行为而言, 尽管强调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也有相应的政策措施, 但当经济发展和环境真正出现矛盾的时候, 政府的行为有时还是趋向经济发展。同时, 由于短期观念的影响, 政府对企业进行“绿色营销”没有政策上的优惠和财政上的补贴, 大多以牺牲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利润的增长。可见, 在目前的状况下, 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小企业实施绿色营销不可缺少的条件。在现阶段, 首先, 从引导作用来看, 政府尤其是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绿色理念的宣传与教育;从引导的功能来看, 政府应向企业、消费者宣传与推广有利于实施绿色营销模式的知识与技术。其次, 政府应该为选择绿色经营模式 (包括绿色制造与绿色营销模式) 的企业提供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即保证其在采取绿色经营模式时的报酬率不低于或者高于其资源的机会成本。激励对于绿色营销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激励的方式有:利用税收机制, 对于实施绿色营销模式的企业在税率上给以优惠, 同时对于选择传统模式的企业、对环境带来严重的负影响的企业应加大其税率进而增加其在市场中的竞争成本;在金融机制上给予支持, 绿色营销的实施在技术上存在障碍, 现有的技术不能满足绿色营销的要求, 因而技术创新对于绿色营销的实施具有基础性的功能, 而技术创新具有投资大、风险大的特点, 这就要求政府通过金融机制为企业提供支持。

三、结论与对策

根据以上分析, 小型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前提是政府应该发挥重要的作用。通过政策的支持, 把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建立使保护生态环境植根于社会活动中的持久性制度, 限制引导企业和消费者, 为绿色营销塑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 绿色营销模式的顺利实施, 还要求系统地改变小企业的行为, 具体体现在: (1) 改进小型企业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 在企业内部形成绿色经营模式为主的企业文化与经营理念。 (2) 采取合适的营销措施。促销过程中通过各种信息传播媒介来强化绿色产品所包含的与环境相容的信息, 体现出企业对社会、对人类未来的责任感, 这些信息传播媒介主要包括产品的品牌、产品的绿色度识别、企业的形象设计等。利用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强化对客户关系的管理。通过internet技术在内的各种方式, 实现对顾客的培训, 为顾客提供识别产品中的绿色度、使用与维修产品、处理废弃物的知识以培养顾客对小企业产品的忠诚度。

摘要:绿色营销是实现人类与环境相容的营销模式。企业实行绿色营销的外部约束机制已经形成, 但小型企业由于可支配资源的有限, 实施绿色营销成为其扩大差异化以赢得竞争空间的必要手段之一。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 还存在着如下障碍:经营模式的选择困境、实施绿色营销的技术约束、企业与消费者、政府之间的矛盾等, 基于这些矛盾的剖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和改变企业行为。

关键词:绿色营销,障碍,小企业

参考文献

[1]杨 彤 王能民:绿色消费的经济学分析.消费经济, 2001 (4)

[2]邓德胜 唐秀媛:我国中小企业“绿色营销”现状分析.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5)

[3]王能民 杨 彤:实施绿色营销的策略.生态经济, 2002 (8)

无障碍实施 篇11

在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理念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积极开展体育锻炼,各类全民健身活动也遍地开花、渐成风尚。目前,各地正逐步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然而,其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却存在着诸多难题。本文通过对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出目前存在的实施障碍,并结合国家政策和当前发展趋势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更好地对外开放提供具有实际价值的建议。

关键词

中小学 体育场馆 对外开放 实施障碍

在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25年,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平方米,群众体育健身和消费意识显著增强,人均体育消费支出明显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5亿,体育公共服务基本覆盖全民。同时意见还提出,要大力加强民众日常的健身活动,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学校等都应实行工间、课间健身制度等,倡导每天健身1小时。此外,政府必须积极推动各级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学校的体育场馆课余时间要向学生和周边的居民开放,并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安全保障,加快推动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将开放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开。由于我国目前体育场馆数量明显不足,满足不了人们日常锻炼的需求,将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重要途径。面对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遇到的种种困难和障碍,只要政府、教育部门和学校积极探索解决办法,相信在实施过程中的难题和障碍都会迎刃而解,从而为实现健康中国出一份力。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和现场调查法,以太原市为基点并结合全国典型省市进行分析,期盼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现状

1.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必要性分析

在《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公报》中,对全国体育场地的现状做了详细的调查,由表1可见,教育系统管理的场地面积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总和的近一半,其中的中小学又占据绝大多数。这意味着,如果开放中小学体育场地资源,将能够在全民健身活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各地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情况

目前我国的社会公众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全民健身与体育场地供需不平衡,与此同时学校拥有大量的体育设施,并处于闲置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一直在积极推进公共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建设,也不断鼓励学校将自身体育场馆对外开放;为了保证学校场馆的开放,国家还专门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保障实施;近年来,国家通过提供政策导向,推动各省市政府积极制定相关规定办法,推进这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2016年,江苏省政府响应国家发展全民健身的政策号召,制定了《江苏省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要求各级公办学校在保证教学需要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应当将学校的体育场馆及设施向社会大众开放,并且要克服困难,积极创造条件保证政策的落地实施。其中规定,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可以收取必要的费用,以保证体育场地的维护与更新,但应当对学生、残疾人、老年人和军人优惠开放。同时还明确规定,县级地方人民政府应当为向社会开放体育设施的学校办理有关责任保险。

2015年8月,深圳市人大通过了《深圳经济特区促进全民健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规定自2016年元旦起,非寄宿制公立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未做到的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将受到行政处分。根据规定:非寄宿制公立中小学校的体育场和体育馆实行对外开放,除教学时间外,体育场的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2小时,双休日、学校寒暑假、法定节假日期间开放时间每天不少于8小时;体育馆的具体开放时间,由学校自主确定。

2016年2月,青岛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颁布《青岛市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要求到2017年年底,具备条件的青岛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全部向社会公众开放。针对青岛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公众开放难度大的特点,方案提出了采取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的工作模式。据资料显示,从2016年1月1日起,李沧区在全市首先开放了所有42所中小学校的室外体育设施,鼓励居民免费办卡,居民持卡后就能在规定时间内进入校园锻炼身体。

在全国中小学体育场馆网络调查中,除以上几个省市进行了区域试点外,大部分省市中小学校都处于观望状态。对太原市中小学现场走访、电话咨询、网上调查得知,到2015年太原市600余所中小学学校体育场地中只有太原市外国语学校体育场地假期对市民开放,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还是安全问题成最大顾虑。但太原外国语学校姚副校长在采访中是讲到“自2009年开放以来,安全问题由学校自己的保安来保障,场地维护方面周边居民很自觉,爱护场地设施,维护费不多,由校方负责。

二、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障碍

1.责任加重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让学校增加了新的责任,包括校内责任和社会责任,也包括有形责任和无形责任。实施过程中涉及到的人员,不仅包括在校的学生、教职工、其他工作人员,还包括进校健身人员,所有人员的安全均与学校相关。由于是在学校内,出了事最后由教育部门承担,出于避免安全事故的考虑,许多学校虽然支持全民健身,但不愿对外开放自己的体育场馆。

2.风险加大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后,将面对各种各样的社会民众,因此学校要不可避免地面临各种风险,且这类风险具有不可预知的特点,如安全风险、财产风险、环境风险、道德风险、教育风险等。安全风险主要是指因社会外来人员进入而造成的伤害事故(包括疾病传染病及肢体冲突)、因学校体育设施故障或瑕疵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因锻炼者使用体育设施不当造成的伤害事故;财产风险主要是指学校内部的资金、设施等有形资产的损失,以及学校权益、名誉等无形资产的损害;环境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外界不良行为而导致的学校环境卫生受损;道德风险主要是指在校学生有可能会受到外界人员不良行为举止的影响,道德观念产生偏移;教育风险主要是指外来人员的一言一行可能会让学生对老师给予的教育产生疑问甚至反抗。

3.经费不足

资金短缺是许多中小学不愿开放体育场馆的重要原因之一。体育场馆对学校而言,从投资建设到后期维护,是一项对财力消耗较大的设施项目。对社会开放体育场馆会给学校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包括场馆损耗、日常维护、管理人员费用、意外支出费用等,都需要有大笔的资金给予保障。除此之外,场馆对外开放后,如果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学校也要因此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这笔损失是无法预知和估量的。

4.管理难度加大

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使学校原本封闭独立的教学环境被打破,成为一个半封闭半开放型的公共场所;学校在完成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外,还兼具着对社会人员的管理工作,对进入校园进行健身锻炼的社会人员负有社会责任;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消耗,将增加学校的管理难度。

三、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对策

1.加强政策引导

场馆开放,政策先行。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是不可或缺的保障条件。在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促进全民健身的举措下,各级政府应对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进行深入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和规定,明确责任、合理分工,规范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的管理要求和管理制度,并督促有关职能部门联合制定针对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法规条例,从政策上加以引导,包括法律、经济、制度等方面,推行配套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从而加快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

2.明确中小学体育场馆定位

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对外开放赋予了学校特殊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难题。通过相关的政策导向,明确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责任和权利;针对开放场馆的不同内容制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明确校园治安处罚条例及意外伤害事故的责任认定,以及必要的保险机制等,减少学校承担的风险;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确定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程度、时间、费用、方式等问题,最大限度地实现中小学体育资源与社会的共享。

3.拓展资金来源渠道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顺利实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我国《全民健身条例》中规定“学校可以根据维持设施运营的需要向使用体育设施的公众收取必要的费用”,这给中小学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提供了一定的资金保障;政府应积极设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和奖励机制,对中小学体育场馆的开放给予积极的政策支持和经济支持,缓解学校因场馆开放而带来的安全压力和经济压力。中小学及相关政府部门应积极探索,拓宽资金来源渠道。例如,以学校体育场馆设施为依托,创立各类学习培训班的俱乐部服务,创新学校体育场馆经营模式;建立企业赞助机制,实行校企联合,通过举办一些活动积极引进社会资本,既为赞助企业做了宣传和推广,又为学校解决资金困扰,同时为广大民众提供良好的健身平台,达到多赢。

4.建立风险预警与保险机制

风险是我国中小学体育场馆实施对外开放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开始委托保险公司和相关专业学者或机构,制订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管理和责任保险方案;政府可为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购买安全责任险,以消除学校在安全、经济方面的顾虑;学校自身应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增强预判能力,对可能发生的各种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风险发生时所带来的各种损失;学校应充分重视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将安全教育融入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对学生和外来健身人员定期举办安全知识和体育锻炼技能讲座,培养其安全健身意识,帮助其掌握专业的锻炼方法和一定的防护方法及简单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鼓励居民自觉购买个人意外伤害保险,以减小学校可能面临的风险压力。

5.创新管理模式

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对设施的管理和对健身人员的。对于体育设施的管理属于日常管理,需要安排专有人员定期对它们进行检修、更新与维护,必须保证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完好才能实现对外开放,避免因硬件设施的缺陷造成其他不必要的损失与伤害。对健身人员的管理属于动态管理,学校可借鉴某些中小学的优秀管理经验,结合自身情况,找寻适合的管理办法。比如,中小学体育场馆开放可以采取和社区或物业联办的方式,为学校周边的社区居民办理实名制的健身卡,这样不仅杜绝了社会上闲杂人员对校园安全的危害,也易于学校的组织管理,同时可以邀请社区里一些既具备体育专业知识又愿意无偿服务的人员对体育爱好者进行免费的健身指导;中小学可以联合其他多个部门协同合作,包括体育、公安、民政等,制定一套完善的联动管理制度,共同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保驾护航;实行“第三方管理”模式,即委托一家公司负责对外开放的日常管理、体育健身器材的维护、开放时段水电费等支出,并负责配备居民身份证读卡器、刷卡机等系列设备,或开发二维码扫描功能,建立第三方管理信息平台。

四、归纳总结与对策探索

1.归纳总结

第一,随着经常锻炼人数的不断增加,群众不断增长的健身需求与社会体育资源之间的供需矛盾也愈发明显,参加健身的人越来越多,但场馆的利用率并不高。第二,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意义重大,能够实现学校体育资源与社会共享,有利于缓解社会体育场地的不足,促进全民健身。第三,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压力大、障碍多,主要包括承担责任加重、风险大、经费不足、管理难度升级等。第四,中小学应把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视为己任,主动承担起这项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任,积极探索,联合社会各方,更好地实施这一利国利民的方案。

2.对策探索

第一,通过加强政策引导、明确学校体育场馆定位、拓展资金来源、建立风险预警与保险机制、创新管理模式等途径和对策,排除学校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障碍。第二,一个人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活动,因此中小学可通过多种方式来督促进入校园进行锻炼的人员,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健康意识、文明意识和环保意识,如校园广播、宣传公告栏、体育设施处的安全文明警示语或安排专职人员提供一定的服务等。第三,在新学校的设计上,可以将体育运动健身区与教学区分割,减少安全隐患。第四,某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本校内的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其他工作人员也处于封闭状态,这更加浪费了资源,甚至从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体育运动的发展。因此,对外开放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校外人员,对于校内喜爱体育运动或有健身需求的学生、教职工及家属、其他工作人员,应尽可能开放校内体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第五,有些省市的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实施得较好,管理经验可供其他学校参考,学校与学校之间应加强沟通,好的方法和措施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共同推进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六,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实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应该在推行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朝着更加健康、有序、持续的方向发展,真正使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使注重健康变成我们每个中国人持久不变的常态。

参考文献

[1] 胡月英,文耀华,刘昕.安徽省城市中小学体育场馆对外开放面临的困境与解析[J].运动精品:学术版,2014(6).

[2] 吴凯强.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运营模式研究[J].体育时空,2015(12).

[3] 杨芳芳.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风险及规避[J].体育世界:学术,2015(6).

[4] 吴俊领,许春梦,杨慧超.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相关问题的研究[J].中州体育·少林与太极,2012(8).

[5] 陈广旭,张承毅.公共服务视角下我国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的障碍及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1).

[6] 刘静,刘昕.城市中小学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管理模式的调查:以江苏省为例[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1).

[作者:杨毅萍(1967-),女,浙江宁波人,太原师范学院体育系副教授。]

无障碍实施 篇12

一是厌学心理。学生厌学现象普遍存在。其一,课堂上,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打瞌睡、做小动作、相互讲话。其二,练习、作业抄袭或者少做、漏做、字迹潦草,甚至干脆不做。其三,逃学, 这是厌学的突出表现,学生借故旷课,外出闲逛,玩游戏等。

二是依赖心理。物理教学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缺乏主动钻研和创造精神,这些其实是学生以前在错误的教学方法下形成的,如果教师不解决可能问题就一直存在并越积越多。这样会导致学生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当然也难以提高学习的兴趣,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浮躁心理。浮躁心理的表现形式因人而异,但通常表现为:“想不到”———在自己支配的时间内,不知道该做什么,什么先做什么后做;“坐不住”———在课堂上或是东张西望,或是讲话,或是看其他书籍;“听不进”———觉得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太“简单”,不值一听,甚至打瞌睡;“忙不停”———乱忙一气,想一下子把事做完,却常常忙中出错。

此外,还有定势心理、自卑心理、迷惘心理、 封闭心理等。这些心理障碍都不同程度地影响、 制约、阻碍着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物理教学效益降低,教学质量得不到应有的提高。了解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心理障碍, 我们要有的放矢地进行矫治和疏导,才能实施 “减负增效”教学。

一、改革考试制度,减轻学生负担

传统的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方式以书面考试为主,学生精神压力很大,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们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法及评估模式,实行“考试 (占50%)与设计或制作成果(占50%)并行”的新评估模式。考试分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物理学史实、实验的操作、 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面试或开卷考试,学生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研讨,最后师生共同讲评。 “设计或制作成果”指的是每学期期中期末或每个月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设计一个新的物理实验或拿出一个制作并说明应用了哪些物理知识,以此作为检测的主要途径。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师生的协作意识,克服封闭心理;二可充分展现自我,克服自卑心理;三可突出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克服依赖心理。

二、充分利用“导学案”,这样既能“减负”也能“增效”

“导学案”通常包括———1自主预习:该环节引导学生根据讲学稿上的问题预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学生自主解决基础性问题并对疑难问题做标记,为课堂交流做准备,自主预习可以克服学生的依赖心理。2合作探究:该环节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在组内交流,从而达到“兵教兵”的效果。3教师评点:教师针对学生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究和交流。4自主测评:该环节主要是达标检测,根据所学的知识,当堂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自主和互相评价并当堂矫正。5学习反思:用时约5分钟左右,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和学习方法进行整理,总结学习体会,列出尚未解决的问题。6拓展与延伸:根据学生间的差异,提供一些实践性和综合性的思考题,引导学生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从物理课堂走向社会。

上一篇:电视品牌营销下一篇:综合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