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艺术》课

2024-10-26

《插花艺术》课(共12篇)

《插花艺术》课 篇1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 提问要讲究艺术。教师要钻研教材, 了解学生。所提的问题应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启迪思想, 能有助于实现教学过程中各个具体的目标。如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提问, 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地理,课堂,兴趣

一、抓住学生求知的兴趣点提问

所谓兴趣点, 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兴趣, 集中学生注意力, 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思想,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善于思考, 乐于思考。例如, 在讲到《初中地理———非洲的气候知识》之前, 可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知道, 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 而同纬度的东非高原为什么是热带草原气候?”学生们经过一番商讨和质疑以后, 教师告诉学生, 要回答这个问题与下面将要学到的内容有关。这自然会产生悬念, 激发学生学习本节知识的主动性积极性。再如, 讲到《气温和气温的分布》一节后, 教师可设计如下问题:“若全球变暖, 地球上的哪些事物将发生变化?”学生大胆设想, 争相提出各种答案:两极冰雪融化, 海平面上升, 热带面积扩大, 中纬度温带会因变暖后蒸发强烈而变得干旱, 现在农业发达地区会退化成草原等。又如讲南极气候时, 提问:“用铁斧在南极洲劈柴会发生什么现象?”讲非洲的自然环境时, 提问:“从亚历山大乘船环非洲旅行, 沿途会观察到哪些自然现象?”这样, 能让学生积极思考, 寻求答案的学习过程, 从而开拓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抓住重点提问

教材的重点即是所授内容的重点, 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 它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于此处设问引路, 就能更好地讲解重点, 突破难点。例如, 在学习“世界气温的分布”内容时, 可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 抓住重点和难点, 提出以下问题: (1) 看气温从赤道向两极有什么变化?是什么原因形成的? (2) 在世界平均气温分布图上把0°和30°等温线找出来, 分别说明寒冷地区和最炎热地区各分布在地球上的那个部分?为什么? (3) 再仔细看北半球20°、10°、0°等温线是不是与维度平行?这是什么原因? (4) 同纬度的海洋与陆地气温是否相同?为什么?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读课本、看地图、思考, 然后逐一回答, 通过检查表明, 绝大多数学生是能够回答这些问题的。又如在学习《地形概况》一节时, 让学生看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 提出这样的问题:“我国的西部、中部和东部分别是什么颜色的?这说明我国地势是什么?这一地势对我国的气候和河流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三个问题学生自主读图学习后, 比较容易完成, 不仅能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活动中来, 而且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知识的链接点提问

在知识的链接点上, 进行提问的启发点, 能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识的固定点———新知识的伸长点”上有序展开, 促进良好知识结构的形成。

例如, 在讲《中亚概况》一节中的交通之前, 可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图找出亚欧大陆桥的起止点, 看这两个起止点各濒临什么海?古代的‘丝绸之路’怎样经过东亚的?”通过这些问题, 能激发学生探求问题的热情, 既复习了旧知识, 又使他们在大脑中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

四、抓住知识的规律性提问

一般在讲完有联系的各部分知识之后, 抓住知识的规律性进行提问, 可使学生当堂掌握本节知识的规律, 不仅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而且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例如, 在讲授《巴西概况》一课时, 为了使学生能掌握巴西的自然概况, 可以提出:“亚马逊河流域为什么会成为世界上水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的河流?”通过前面的学习, 再经过总结归纳, 学生很容易得出:因为亚马逊河流域是世界最大的平原。这就使学生牢固地掌握了“大气降水多———流域面积大———河流水量就大”这一因果关系的知识点。

五、抓住问题的卡壳处提问

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卡壳处采用降低起点、放低难度、变换角度、巧妙引渡等方法, 不仅可以使学生找到思维的落脚点, 而且可以使其茅塞顿开, 思维流畅。

例如, 在进行《埃及》一节的教学时, 如果一开始就向学生提问:“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的经济发展起了什么作用?”学生就会“卡壳”。为此, 可先让学生读一读“金字塔之国”等材料, 通过金字塔的高大雄壮, 激发起学生对“金字塔之国———埃及位于世界的哪儿?”等问题的求知欲望, 从而自然地导入阅读。为了将学生的引导到《尼罗河的赠礼》这一重点内容, 可从维度位置的角度, 设计下面的问题:“北回归线从埃及的南部穿过, 气候炎热干燥, 全境90%以上是沙漠, 是什么自然条件使得埃及曾拥有灿烂的文化, 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呢?”学生在教师的点拨下, 迅速阅读课文《尼罗河的赠礼》, 并以一种急不可耐的劲头探寻问题的答案。在这一重点问题突破后, 紧接着又提出:“埃及的经济发展与尼罗河的关系密切, 19世纪中叶,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对埃及的发展又产生了哪些影响?埃及近些年来发展状况如何?在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本国各种资源的过程中形成了哪些经济支柱?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国家在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中借鉴?”这样, 就会将学生的思路逐渐引导到“苏伊士运河”和“埃及的重要经济支柱”两部分内容上来。在过渡处设计问题, 不仅使教材各标题内容得到自然的衔接, 而且一步步诱导着学生的思路, 不是简单地去记忆教材内容, 而是借助于教材努力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使全体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创造性都得到良好的训练和发展。

总之, 在初中地理课上, 教师要恰如其分地提问, 使提问真正起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激励学生学习的作用。

(邳州市邳城中学)

《插花艺术》课 篇2

学号:12132110 姓名:金露东 班级:自动化121

1.请写下你课外自主学习本课程内容的方式、途径以及心得体会,不少于500字。

王老师你好!我是工学院的一名学生,因此平时学习和赏析本课程内容的机会不会很多,所以课外自主学习的方式与途径自然少得可怜。我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网上搜索阅读与图书馆里相关书籍的查阅,不过依旧还是有深刻的心得体会。

设计艺术是视觉及造型艺术,具有可视的形象特点,利用现代化教学方法使美术教学手段向多元化发展,如实物展示、投影运用、多媒体音像的引进,通过声音、动画、视频、投影等手段,为我们创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亦动亦静,能再现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情景,大大地增加信息量和科技量。从而使设计艺术形成简易、新型、交互、愉悦的学习方式,激发大家学习兴趣,满足大家发展的需要,实现促进审美理念的形成和发展的目标。

我认为设计艺术欣赏课在欣赏名作过程中,就应该大胆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上课过程中包含了许多高水平的美术作品作为欣赏内容,在引导我们欣赏这些作品时,凡是容易理解的都要给大家留下一定的思维空间,鼓励我们独立观察,充分想象,细细领悟作品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同时要求大家在理解作品的基础上,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大家对美术欣赏的兴趣,促进学生语言表达和发散性思维的发展。有人总认为“欣赏”就是拿美术作品给学生看,或者认为美术就是教学生画画。其实不然,欣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认识作品,了解画者思想情感,与艺术家直接交流,理解作品信息,对作品进行理性分析,再认识、再创造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结合。

总而言之,我感到很庆幸我在这学期选了这门选修课,给我的价值观,艺术眼光及个人品味都提升了一个空间。我真的学到了很多!

2.请选择你见过的或了解到的有创意的设计作品(至少三件)加以赏析评析,不少于1500字。要求:思路清晰、语言通顺;格式清晰统一;图文并茂;欣赏评理合理,有自己的理解。严禁抄袭。

作品赏析一:《条形码设计》 作品类型:平面设计

作品的创意思想分析: 条形码是一个产品的重要标识,我们平时看到的条形码都是黑色的条纹状,估计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包装的触角应该无处不在,但是为什么包装上的条形码始终一成不变?”直到有一天一群日本设计师设计的条形码作品,并且了解到他们也曾这样发问过。

学习有关条形码的技术知识外,这群生活在东京的日本设计师开始对条形码进行有趣的设计。他们根据产品的特点,把一些相关的设计要素与条形码合成一体,让原本枯燥无聊的符号变得生动有趣,并成为整个包装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给苹果汁的条形码加上了半个带叶的苹果;他们给啤酒的条形码设计成一个啤酒杯的形状;牛奶的顶部加上了牧场,甚至在条码的中间嵌入了一头奶牛;他们给广岛的博物馆设计出蘑菇云状的条码„„

我的点评:条形码做得如此有创意,让人眼前一亮。小细节才能体现一个产品包装的完美性,这样的条形码必然会给产品的包装加分。旦愿日本条形码设计,能够点亮我们中国包装设计师的灵感。

作品赏析二: 《蜡烛香皂包装设计》 作品的创意思想分析: LUCIA 的灵感来自总裁 Lucie Bernier 纯净的生活方式。她经常到欧洲、亚洲等地区旅游,带回了文艺复兴时期各式各样的设计,有佛罗伦萨人的面料,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等国家的陶瓷。她希望创造一系列的专业香皂(现在的蜡烛)反映这些丰富纹理的设计。每个设计体现旧世界魅力与现代风味。LUCIA 用黑白色的标签体现了清洁的肥皂产品,同时抵消了丰富、令人眼花缭乱的旧世界设计的纹理。所以,这是一个在当代的产品设计,标签必须体现这个。该肥皂盒设计与制作的设计灵感来自西班牙、葡萄牙战前旧的肥皂设计。蜡烛盒制作的灵感来自在意大利发现的Pannetone蛋糕。

我的点评:LUCIA用过去和未来满足目前市场对美的追求。Lucie灵感来自过去传统的难忘回忆,未来感性的现代性。在这里,目前罕见的芳香气味、美丽的颜色和迷人的纹理,使这些小奇迹看起来像珠宝般珍贵。我们已经建立了能够反映奢侈品的真实本质、精神和内在美的产品线。这些精美的包装,让人无法忘怀。

作品赏析三:《弯腰的作品的创意思想分析: 丽但是又很脆弱,稍微划痕。现在,新科技的本身变得更好打理。设计时的人体工学,一适度大大增强。高高矮的人拿上面的书就一个简单的变化,就为利。从造型上来看,普通的书架相比更具

书架》

以往的家具经常是外表美不注意表面就会留下一些应用,使得皮革、木质家具体贴的另外一个层面来自点点尺寸的调整,都会令舒的书架非常实用,但是个子很费力,弯曲的设计,只是大部分人带来了信心和便整个书架的设计很现代。与美感。

我的点评:这个书架放在家里,给人一种空间与时间的扭曲感,深动形象的给人一种线条的柔和感,令人感到舒适。

作品赏析四:《急救呼吸机》

作品的创意思想分析: 结合了呼吸机主机、氧气瓶、附件包于一体,在野外救护、多途径转运、急救等使用环境下,体积小巧,携带方便,无需电源支持,同时又具有同步通气和手动通气功能,大大的扩展了急救呼吸机的使用空间。气源接口采用两种方式,不仅与自身携带的气瓶连接,还可与气站方便连接。

我的点评:这是2007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金奖产品,作者很好的将呼吸机主机、氧气瓶、附件包于一体,不仅方便小巧,而且很好的体现了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与节约空间的思路,既环保有高效的产品。

作品赏析五: 《Yeo Valley酸奶标志设计》 作品的创意思想分析: Yeo Valley 发布新标识并推出新的系列包装。大罐装(Big Pots)有三种产品系列——全脂牛奶、脱脂牛奶和希腊酸奶。品牌标志的设计把 Yeo Valley 包裹在一滴牛奶里,诠释了 Yeo Valley 作为世界上新兴乳品的偶像地位。包装设计则突出了大罐装(Big Pots)是 Yeo Valley 酸奶的主打产品,并强调了产品每种味道的天然品质和有机成分。

领悟说课要旨 提升说课艺术 篇3

关键词:初中英语;说课;把握学情

说课要求教师站在理论的高度用精练的语言阐释自己对某课的设计程序及其理论依据,从而证明自己的设计是科学有序的,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平时就要多学习研读教育教学理论、英语课程标准、教材,并认真分析学情,总结学情特点,并结合自身的特长,设计出符合教情和学情的说课。因此,说课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有利于我们教师取得教学上的突破。下面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一下。

一、说“准”教材

说“准”教材,即指教师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把握教材的地位。主要包括:(1)该课时内容是第几册第几单元的第几课时内容。(2)分析教材编写者安排此内容的编写意图,具体来说,应包括:①从整个教材体系来说,前面学生已经学了哪些内容作为本课时学习的基础;②本课时应完成的具体教学目标(包括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应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应形成怎样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③预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④该内容的学习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或发展会产生怎样的影响等。(3)对教材做出的特殊处理,分析哪里需要总结概括,哪里安排学生自学,哪里安排详讲,哪里安排略讲,及其理由。只有透析这些内容,教师才能越深刻、越全面地理解说课内容,设计出科学合理的、独具特色的说课。

二、说“实”学情

英语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性化的活动,学生由于年龄、性格、认知方式、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只有最大限度地满足个体需求才有可能获得最大化的整体教学效益。那么,应如何从学科特点出发去分析了解学情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已知”

即在学习本节知识前,教师通过问卷调查,与其他教师或学生谈心的方式熟知本年段学生的具体情况,并结合英语学科的特点分析本班学生的兴趣所在,所具备的知识、技能与思维能力,及通过预习自学,本班学生能掌握的内容或具备的能力,它决定了教与学的起点。

2.学生的“未知”

即经过教与学后,学生应该达成的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也包括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需要突破的知识与技能等。

3.学生的“怎么知”

即根据教材、教学目标、具体学情,分析制订对应的学习方法,形成一定的学习策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等,这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及终身学习奠定了基础。

如,在进行人教版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9 My favorite subject is science.的第一课时Section A的说课时,我是这样分析学情的。本班学生已经学会了由when,what引导的疑问句的用法,掌握了描述事物特点的形容词,如interesting,fun等;大部分学生能够说出一些学科的英文表达,例如,Chinese,English,Math等。但是对于physics,biology等词的认读还把握不准。通过本课时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学科的英文表达,并能对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问答。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有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教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鉴于本班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比较严重,所以,在课程的安排上要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既不能只拔高,又不能太局限于书本。因此,本课时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先预习,再自主学习,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掌握本课时的词汇与句型,并能对自己喜欢的科目进行问答。学会知识的迁移,能够对最喜欢的其他人或物进行问答对话,进而学会表达自己对喜欢的人或物的观点,学会尊重他人的观点。

三、说“明”教法

说教法,即教师在分析教材、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根据课型的不同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及其理论依据,并简要说明将使用的教学用具及教学设备。在选取教学方法时,一定要借助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标准及其他教学理论,在分析教材、学情、教师自身特长的基础上,选择“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教学方法。所采取的方法一定要体现目的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科学性和新颖性。

四、说“精”程序

说教学程序是指说课者说清教学过程的总体流程及各步骤的时间分配;说明本课的教学结构与层次;说清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化解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开展学习活动等。说教学程序要遵循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原则,并将有针对性的理论依据与教学步骤融合起来,呈现给听众。

说教学程序要做到一个“精”字,要注意几点:(1)环节齐全,结构清晰,衔接紧密,过渡自然,让听众对“先教学什么,后教学什么,怎么教”有清晰的感知;(2)要抓住重点部分,将本节分成几大块,哪儿是重点,哪儿是难点,切忌不分主次,面面俱到;(3)在整个过程中一定要潜移默化地呼应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4)结合说课者自身的特长展现其说课的新颖性、独创性,展示出说课者自身特有的风采与教学艺术。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引入的艺术 篇4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的引入应该在以前教材引入新课特点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可以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如每堂课开始2分钟,学生由于刚进教室,找书找笔,课间嘻闹余兴未消等原因,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或用目光扫视教室;或叫学生朗读;或温故而知新;或创设情景诱发思维;或设疑布障,引起悬念;或实物演示,加强直观;或动手试验,巧设铺垫;或精心设计一段引人入胜的导语,就可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当学生情绪热烈、兴趣深厚时再转入正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的特点总结一些引入新课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1. 以旧带新引入新课艺术

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新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是被大家经常和广泛应用的一种能引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能为学生学习新知识铺路搭桥。教师在引课当中应注意抓住新旧知识的某些联系,在提问旧知识时引导学生思考、联想、分析,使学生感受到新知识就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拓展。这样不但能使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而且能消除学生对新知识的恐惧和陌生心理,及时准确地掌握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如新课标中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复习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引发学生思维,为梯形中位线定理证明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三角形中位线性质的思考,从而进行类比联系,引入梯形中位线定理,通过这样的引入最后定理的证明这一难点就会很容易突破。而且使用多媒体手段可以使复习时间大大缩短,保证新课质量。但要使用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教师必须精心选择复习内容,使已学的知识为新知识开辟道路。

2. 联系生活实例引入新课艺术

日常生活中包含许多数学知识,采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新课,学生会觉得亲切具体,易于接受。尤其是对比较抽象的数学概念。如讲解“三角形”时可以提问学生:“不过河,能否测出河面的宽?”再如,讲授“直角坐标系”时要求学生说出自己处在班级第几排第几列;或给他一张电影票,问他是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的。当学生从这些生活实例中领悟到“两个有序实数可以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时,教师再讲“直角坐标系”就水到渠成了。

3. 提问、质疑引入新课的艺术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断的活动。”因此教学引入新课时教师要善于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实践证明,疑问、矛盾、问题是思维的启发剂,而学生的创新思维恰恰从疑问和好奇开始。教师以提问适当的问题开始讲课,能起到以石激浪的作用,刺激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

如,有些教师在讲授“负数”时,他并不是像书上那样讲“零上”与“零下”、“上升”与“下降”等“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是先问学生:“2-1=?”“1-2=?”这样的问题对初一学生来说,很有吸引力。对被减数小于减数的问题,学生会说:“不够减。”教师接下来会问:“欠多少才够减?”“欠2。”这时可引进记号“-2”表示“欠2”,并指出:除0以外的数前写上“-”(称为负号)所得的数叫负数。这样引入新课学生既能了解负数的意义,又能弄清引入负数的目的。这样引入新课能有效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觉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也是常用的引入新课方法。但需要提出的是:所提的问题难度要适当,既要学生面对适当的困难,以达到引起探索的兴趣,又不能太难,要使大多数学生能够入手,在练习、讨论、归纳中引入新课艺术。

4. 通过练习、讨论,然后对数学对象进行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引入新课

这是常用的方法。对于新课标的要求,可以使用多媒体,有时会省时、省力,同时能增加课堂容量,也便于学生比较观察。暂时没有条件的地区也可以事先设计一些题目在随堂练习上进行归纳。比如引入平方差公式的一组多项式乘法练习:

数量可5以4让个学21生6个先做4,5个然后3点00击米答案并用42不0同吨色彩引导75学题生观察,比较等式左右两边的特点,通过练习、归纳、猜想的方式引出平方差公式。这样引入新课的方法往往是应用于有关公式的新课上,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发现的能力,但选取的例子不能名太次难,只要1能便于2学生观察3,发现结4论即可5。6

5. 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艺术

名称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热水器音响

瑞士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销赖量兴趣,12兴台趣是1能0量台的调8节台者,它7能台支配4内台在动1力套,促成目标的实现。”所以用趣味性实验引入新课,旨在激趣。

如在讲乘方运算时用“拉面”引入新课,一是有趣,二是易接受。学生可以在课前后去拉面馆,观察厨师操作。或要求学生用一张报纸对折再对折(报纸不得撕裂),直到无法对折为止。让学生猜猜这时报纸有几层?再把结果表示出来引出乘方概念。

这种引入新课的方法,必须符合数学本身的科学性,违背科学性的引入即使生动、有趣也不可取,否则会出现“喧宾夺主”的后果。

6. 实际应用引入新课艺术

数学中所学的知识,有不少能直接用于实际当中,如果在教学当中能以实际应用引入新课,势必能吸引学生,使学生精力集中,兴趣盎然。我们提出的问题可能就是学生思考过但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就能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和明确求知目标投入到新课的学习当中。

如在讲“用字母表示数”时,有的教师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实际当中经常使用符号表示某种意义的例子,如天气预报图标、交通标志、五线谱等,或举一个“失物招领”的例子:“小明拾到人民币a元,请拾到者到教导处认领”,引导学生思考“a表示什么?”“用a表示有什么好处?”来引入新课。

第2课 编结艺术 篇5

教材分析:

《编结艺术》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的内容,本课的设计以欣赏编结艺术为切入点,让学生欣赏和感受中国结的独特艺术魅力,通过平结和双结的制作方法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结的编织方法,并学会创作简单的中国结。设计思路:

通过欣赏一些编结作品,提高学生对编结的兴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不同的编结作品所表达的吉祥寓意,通过举例说明实用结和装饰结的区别,结合演示制作具有创新的中国结作品,用中国结作品来美化生活。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编结的源流,感受编结的艺术魅力,了解其特征及文化内涵,提高审美情趣,掌握编结的材料及方法步骤。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一些编结艺术作品及生活中编结的一些实际应用,了解其艺术特征。通过老师讲解、演示,学生动手学习编结的基本结法,并尝试制作简单的中国结饰品。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基本结的学习,让学生感受中国民间工艺的魅力,激发学生对编结艺术的热爱。了解编结的寓意,学会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感恩与奉献。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编结艺术的表现形式,掌握编结艺术的基本结的编结方法。教学难点:如何创新制作中国结作品。教学方法: 欣赏、讲解、演示和动手相结合。教具:一些中国结作品,编结用的绳子。

课型:新授课 教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让学生欣赏课前收集到的中国结作品,提问:同学们,一根绳子就能编出怎么好看的作品,你喜欢吗?你是否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编结艺术而感到骄傲呢?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而伟大,我们是不是要把我们中华民族的这门艺术继承下来,并发扬光大呢?那我们今天就学习《编结艺术》这一节课。(设计目的:通过欣赏和提问,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

1、(1)结的历史发展及含义:中国结由于历史久远,其历史贯穿人类史始终,“结”在中国,象征力量、和谐,充满温暖的人际关系。“结”还与“吉”谐音,绳与结产生的艺术,在中国人的心中有着吉祥、祈福、立志、辟邪等特殊的含义。故被称为中国结。(2)中国结的特点:每个中国结从头到尾都是由一根丝线编结而成的,每个结都蕴含着一定的寓意。

(3)结的分类:编结艺术从功能上主要分为实用结和装饰结两大类。实用结着重的是结实、稳定、耐用,如行李结、鞋带结等。装饰结则着重的是寓意、美观,然后是实用,有结必吉祥是此类结特征,如同心结、盘长结等。

2、教师演示平结的制作:

(1)准备两根线绳一长一短。短线作芯固定,找到长线中点放在短线下,在短线上打结。(2)左边绳子不动,右边的绳子从短线下穿过,再从左边的绳下穿过,把右绳还拉到右边,一个基本的平结就编好了。

(3)如此反复多次(要把两边的绳子拉紧,每个平结挨紧。)(4)学生自己练习。(5)教师巡视给予鼓励和指导,把好的学生作品展示。

3、拓展:运用学过的基本结的结法,为你想要祝福的人创作一件中国结。(设计目的:让学生动手实践,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课小结: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大家掌握了平结的基本编法,又对平结的变化形式进行了探究,你是不是觉得中国结是一门很深的艺术呢?作为新一代的我们,更有责任继承祖国的传统文化,努力把它发扬光大。

教师的说课艺术 篇6

教师,作为说课活动的主体,必须努力使说课的每个环节到位,做到“说深”、“说实”、“说准”、“说精”,把握好说课艺术。

一、说纲本要深

任何一门学科,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每节课的内容都是这个体系中的一个“小分枝”。就语文学科而言,它要求教师在说课前就一节内容出发追本溯源,找到它在大纲中的位置,看看大纲对这节所在单元及所在课文的要求,然后顺藤摸瓜,准确把握大纲对这节课的要求。至此,这节课的教学目的,重难点就可随之确定了。反之,脱离大纲的说课那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会给人一种虚无缥缈的感觉。

二、说方法要实

这个方法既包括教师实施教学目标的教法,又包括学生在这节课上要掌握的学法。只有教法得当,教师才能有条不紊地施教;只有学法合理,学生也才会兴趣盎然地受教。而要做到教法得当,学法合理,我们教师在备课说课时必须要“实”。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学生掌握知识过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依据“主体参与,分层优化,及时反馈,激励评价”的十六字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及传授知识和发展能力相结合等教学原则来确定教法、教学手段和学法。作为教师还要有全局观,树立面向个体学生的思想,实行分层优化,采取建立帮带小组,实行小组讨论等方法,促优生提高,帮差生转化。总之,“教学有法而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必须找准出发点,采取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从而实现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

三、说习题要准

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和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手段。因此习题的设计一定要“准”。既要准确体现该节教学的目标、重点、难点,又要与中考题型、难度相吻合。否则就会事倍功半,收效甚微。同时教师设计这些习题一定要考虑到不同类型学生的接受能力,做到分层设计、区别对待,真正做到使“优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差生吃了”。

四、说程序要精

说课堂教学程序与前三项比起来,应说得详细些,因为课堂教学程序的设计和安排既是说课的出发点,又是落脚点,是贯穿整个说课过程的一条主线。但说课毕竟不同于授课,因它面对的是与说课者水平相当的教师,因此说课堂教学程序时无需将教案全搬出来,而要做到一个“精”字。

化学课的导入艺术 篇7

一、魔术实验导入法

从某种意义上讲, 教师也是知识和能力的推销员。教师应该像魔术师一般, 巧用道具,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兴趣。故在某些章节, 教师可以用化学魔术实验来导课。

例如, 在化学的第一堂课——《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中, 笔者问学生:“你们认识刘谦同学吗?”学生在笑声中回答认识。笔者又说:“刘谦同学在春晚上表演了几个魔术后红遍大江南北。今天我也来表演个魔术, 希望能够红遍我们班。现在我手上有根玻璃棒, 你信不信我能用它点燃酒精灯?”接着做实验“魔棒点灯”, 做完之后, 学生惊叹之余连问为什么。随后笔者又演示“清水变牛奶”“烧不坏的手帕”“空瓶生烟”等魔术, 通过几个趣味性十足的实验, 不仅使学生认识到了化学, 也让其明白化学的奥妙、化学与生活的联系, 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化学故事导入法

学生普遍爱听故事, 故事对学生有着特殊的吸引力。教师如果结合化学教学把讲课内容故事化, 定能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

例如, 学习《原电池》的时候可以用这个故事导入:在英国, 有一位格林太太, 镶了颗金牙和不锈钢的牙齿, 可是, 自从她镶了牙以后, 就常常感觉到头疼, 看了很多医生, 吃了许多药都不起作用。后来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听说了她的烦恼后, 只是叫她把牙给拔了, 很快, 格林太太的头再也没有疼过。同学们这是为什么呢?等我们学完这节课后, 你就会知道为什么了。你们也可以成为伟大的科学家的。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原电池的原理吧!这样的引入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 还能对学生进行立志教育, 一举两得。

三、化学史导入法

化学史, 就是化学科学的发展史, 既包括发现的化学知识、发现知识的科学方法, 更包括化学家为之奋斗的忘我精神、坚忍不拔的创新过程。

例如, 在学习原子结构部分知识时, 可先告诉学生原子结构的发展史:公元前约400年, 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宇宙万物皆由极微小的、硬的、不可穿透的、不可分割的粒子组成, 即原子。19世纪初,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近代原子学说, 他认为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1897年, 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1913年,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提出原子结构理论。1932年, 英国物理学家查德威克发现质子。经过近200年不懈地努力, 科学家们终于打开了认识原子内部复杂结构的大门!化学史是发展与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资源, 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素材来源, 同时也是创设良好教学情境的保证。

四、悬念激趣导入法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 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设疑激思, 实质就是在新课导入时巧妙设疑, 有意识地用悬念感来引发学生的思维。

例如, 讲盐类水解时, 提出问题:酸呈酸性, 碱呈碱性, 那么酸碱中和生成的盐一定呈中性吗?学生议论纷纷, 有的说:“一定是中性的, 我们吃的食盐就是中性的, 否则我们吃了就会酸中毒或碱中毒。”有的说:“盐不可能是中性的, 碳酸钠就是碱性的, 不然, 我们蒸馒头的面酸了, 怎么放些碱面呢?”教师顺势导入:“究竟如何呢?谁说的才是正确的呢?答案就在这节课里,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这种悬念式的导入方法, 使学生始终处于“求通而未通”的心境中, 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

五、谜语竞猜导入法

化学小谜语是对一件事物特征的高度概括, 形象生动, 以它导入新课, 更能激发学生智慧的火花, 活跃课堂气氛, 使学生在亢奋积极的氛围中步入新课的学习。

如“铜”一节的教学, 就可以这样导课:“同学们, 这节课先请大家猜个谜语, 看谁猜得最佳、最快。‘我的出生比铁早, 古代战争做剑刀, 遇上水气穿绿袍, 电气设备我必到。’”学生纷纷举手回答:“铜。”教师公布谜底, “对!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铜的性质。”话语虽短, 但激起了学生对“铜”一课的学习热情, 再结合与“铜”谜语相匹配的实验, 学生学得十分投入。

六、生活实例导入

学习知识是为了应用知识, 尤其是化学学科, 是一门应用性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能适当地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导入新课, 就可以提高学生在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应用能力。

例如, 在学习“二氧化硫”时, 教师可以引入如何选购优质银耳的生活小常识, 看似“洁白如玉”的银耳却是二氧化硫漂白产物, 从而导出课题;在学习“胶体的性质”时, 通过豆浆、豆花、豆腐的区别导入胶体的凝聚;在学习“氮的化合物”时, 解释谚语“雷雨发庄稼”引入新课。使教学的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 可以增加学生的亲切感和生活经验, 同时还增强了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化学问题的意识。

《插花艺术》课 篇8

关键词:高等艺术学院,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方法

绪论

近年来, 随着招生数量的逐年增加, 钢琴教师课量剧增、招架乏力。如果继续沿用传统的个别授课方式, 势必要大量增加教师的编制, 大幅度提升培养成本。为合理有效地解决这些矛盾, 2003年延边大学艺术学院配备了数码钢琴教室。数码钢琴集体课的引入, 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虽然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具有许多明显的优势, 但习惯了传统钢琴个别课教学的教师对其仍有顾虑甚至偏见, 已有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亦不能适应新的教学工具和教学形式, 教学过程中还有许多难点和具体问题尚待解决。针对以上问题, 提出了自己的几点见解和建议。

本论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在延边大学艺术学院得到了初步的展示, 但推广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形式还存在着一些阻力。

集体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程度差异

目前, 我们学校的集体课是按年级编班, 每班20名学生, 每周授课一课时, 每学期16周。由两位教师任课 (一位是主讲, 另一位是助教) 。每个班级学生的程度不仅有初级的、中级的, 也有没学过的 (音乐表演专业) 。这种程度参差不齐、进度快慢不一的现象是教师们最为头痛的问题。学生程度差距过大, 教师就很难布置共同的作业。如果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去布置不同的作业, 集体课也就名存实亡了 (目前, 我们学校的状况就是如此) 。依多年的教学经验, 认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法是:1.1必须在编班之前对学生进行考核, 按照学生的演奏程度进行分班, 绝对不能按年级分班。1.2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以后, 要根据学生进度和程度及时的重新调整班组。1.3提供适当的补救措施。对进度较慢的学生进行重点辅导, 给进度快的学生提供附加作业。这样既适应了学生的个别差异、人尽其才, 又有效地缓解了两端学生“吃不了”和“吃不饱”的矛盾。1.4在教学内容上加大重奏和合奏的比重。在选用或编写教材时, 根据学生不同的程度多选用或编写重奏、合奏谱, 让程度低的学生演奏浅易的声部, 程度高的学生演奏较难的声部, 使大家都能愉快的胜任, 也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1.5每个班组人数要适中。通常以10~20人左右为宜。人数太多了难以保证教学效果, 太少了集体课教学的优越性又体现不出来。1.6要更好的使用教学工具。我们学校在教学中不使用数码钢琴的辅助设备。如音频设备、视频设备等等。这些辅助设备的应用, 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看清楚老师的演奏要求等。而我们在教学中确很少使用这一工具。

2教材建设

我们学校现在使用的是《钢琴》 (李和平唐重庆张惠编) 第一、二册。学生结业时得达到二册第4单元程度。在试行当中发现, 这套教材对我们学生来说偏难, 特别是练习曲 (没有几个学生能弹) 。现在国内已有一些院校尝试编写了部分教材, 但似乎仍未跳出传统教材的框架, 仅仅做了一些局部的改良, 而没有整体性、革命性的转变。没有一套科学、系统和成熟的教材, 完全依靠教师个人的努力去选择和补充教材, 很难保证集体课的教学效果。为了构筑科学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体系, 必须下大力气编写出适合我们民族大学的集体课教学专用教材。

3教法更新

集体课教学赖以存在的基础是系统讲授、共同作业和集体回课。它们共同支撑着集体课的开设和维持, 决定着集体课的优势和效率, 因此, 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被弱化或取代。3.1系统讲授。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必须把握教学系统和结构的完整性, 注重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的传授, 而不能有太多的主观随意性和即兴性。教师要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计划, 有步骤、有重点地讲授演奏理论与技巧方法, 并采用螺旋方式在不同的程度上反复地强化基本概念和要领。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方式,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融会贯通, 举一反三, 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3.2共同作业。如果没有共同的作业, 课程就没有统一的进度, 教师就难以组织教学, 集体回课也就无从谈起。我们学校的数码钢琴课, 因一个班级有不同程度的学生, 所以很难布置共同作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对音乐内容与技巧方法要进行详尽的分析、对那些经常容易出现的错误和问题给予事先的提醒, 对要点与难点做出清晰的讲解与指导, 并通过示范与模仿让学生弄清其中一些关键性的概念和要领, 使学生不仅知道练什么, 还能知道怎样练, 练成什么样。只有这样, 才能大幅度地减少学生练习中的错误, 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师上课时也不至于那样劳神费力。3.3集体回课。我们学校的数码钢琴集体课, 可以说是集体化的个别课。一些习惯了个别课教学的教师在上集体课时, 往往还是跳不出个别教学的圈子, 回课时仍然以挨个检查作业、单独纠正问题为主。这就使得教师东奔西跑、手忙脚乱, 时间还不够用, 而大多数学生又坐在一边无事可干。这样的教法肯定吃力而不讨好, 自然不能充分发挥集体教学的优势和特点。3.4评价与考核。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有别于传统的钢琴个别课, 因此不能完全沿用传统的评价体系和考核方法。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进步幅度都应在考评之列;要改变只以弹奏难度和质量来评价学生成绩的方法, 全面评价学生掌握基本技巧及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发展的情况;要从对演奏水平的单一考查, 扩展到对即兴伴奏、即兴演奏和创造性能力的考查。要制定详尽的考核细则, 使其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并使教师和学生都明白无误、严格遵循。3.5工作量计算。数码钢琴集体课在备课、授课难度和工作量、工作强度上都要明显高于传统个别课的教学, 所以对其教学工作量的计算必须给予适当的倾斜, 否则难以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多年来兴起的业余钢琴学习热使许多教师的校外教学量和收入比校内还多, 如果仅仅从报酬来看, 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就显得不那么“划算”了。如何引导教师正确处理份内工作和业余教学的关系, 鼓励教师积极投身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和研究, 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3.6课时量。我们学校的数码钢琴课, 仅开设4个学期, 每个班级每周只上一节课, 每个学期仅16周。经过5年的教学实践, 发现学生结业时的水平不尽人意, 学生能达到结业标准的比例很低。在第二次全国高等教育研讨会上, 从与同行们的交流当中得知, 其他姊妹院校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是一周2课时 (一次两节课, 一周上两次的学校也不少) , 和他们相比, 我们的课时应该增加, 以此来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3.7课任教师的数量。我们学校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是由两名教师共同任教的。一位是主讲, 另一位是助教。每位教师分管10名学生, 这样与上个别课是一样的, 没有进入到集体课的教学模式中, 而两位教师有着不同的教学思路与教学方法, 共同上一堂课, 很难达到统一, 各自的教学水平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求不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由一位教师上课, 可以把教师的主导性更好的发挥出来, 学生也更能清楚的跟好教师的教学思路。

结论

数码钢琴集体课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钢琴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 是基于传统钢琴教学模式上发展起来的, 是其自然延伸。它是吸取了传统钢琴音乐教育中一切正确有效的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并结合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而进行的新型教育活动。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又是针对传统钢琴教育的一次全面深刻的改革。它的出现, 顺应现代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发展, 引起并推动了钢琴教育领域中诸如教学原则、教学形式与内容、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及整个钢琴教学过程的许多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与发展。这一系列变革与发展的路还很长, 需要我们钢琴教育者长期不懈的探索与实践, 共同担负起培养合格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

参考文献

[1]冯兰芳.关于普通高等学校艺术公共选修课程的定位与思考.

[2]李德隆.高师音乐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

《插花艺术》课 篇9

关键词:课堂导入,温故知新,悬念导入

课堂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前奏, 开场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一环。无味的课堂教学导入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成功的导入, 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诱发积极思维, 活跃课堂氛围, 还能帮助学生消除其他课程的延续思维, 提高注意力。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具有了最佳的心理状态, 课堂教学就会事半功倍。

一、创设导入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

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是激发探索动机的前提。在导入阶段强化情境创设功能, 创设好奇、疑惑、有趣的情境, 让学生产生兴趣, 进而产生主动探索的欲望。新课开始可讲与数学知识有关的故事、游戏等,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习《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时, 讲德国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老师给他一道题计算, 求1到100的和。小高斯很快得出:5050。“你们知道他是怎样算出来的吗?”因为大多数学生在小时候已经听过了这个故事, “他把算式两端的数以及与两端等距离的两数相加, 一共就有了50个101”, “也可把原式数顺序颠倒, 两式相加得出:1+2+3+…+100+100+99+98+…=101+101+101+…+101=101×100, 被2除后就得到原式的和。”“对一般的等差数列{an}前n项和Sn=a1+a2+a3+……+an怎样求呢?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通过这个小典故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 经过探讨, 他们很容易地掌握了数列的求和方法, 得出了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Sn=n (a1+an) /2。

二、设置疑团导入, 点燃学生好奇心

如果对某些问题故意制造疑团变成悬念, 设置一些只有学习了新知识才能解答的问题, 就能点燃学生的好奇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从而形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如在学习《球冠》时, 设置这样的疑团:“由三个平行平面截一个球恰好把球的一条直径截成个四等分, 问:截得球面的四部分面积大小是多少?”先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交流讨论, 学生一般猜测两头面积较小, 认为中间的两圈面积较大。这时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这四部分面积是一样的, 都是球面积的1/4!”再质疑:“这难道可能吗?两头看起来确实好像小, 中间的圈大, 可是它们的面积相等却是事实!今天让我们来学习新内容:球冠。”通过这样的疑团导入, 学生自己就解开了它们的面积为什么相等的迷。带着这个疑团来学习新课,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使这个结论经久不忘。处理好教材内容, 设置好疑点, 是教学艺术的表现, 良好的设疑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更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与巩固。

三、由浅入深导入, 温故知新

数学是系统性很强的学科, 新旧知识环环相扣, 只有让学生熟练地掌握基础, 才能一步步跟着老师的教学节奏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所以, 老师在课堂导入时要特别注意将新知识与学过的知识结合起来, 帮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新知识。

四、悬念导入, 激起探究欲望

提出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来导入新课, 能够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在悬念中既巧妙地提出了学习的任务, 又创造出探求知识的良好情境, 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 不悬会让学生一眼望穿, 则无念可思;太悬学生无从下手, 也就无趣可激。只有在悬中寓实, 才能引导学生开动脑筋, 琢磨思考。

五、利用故事导入, 扣动学生心弦

“教师的巨大技巧便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而故事导入法的魅力正在于此。讲一个扣人心弦、富于哲理的故事导入新课, 学生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神奇而曲折的故事情节中去, 这既能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自然导入新课, 又能启迪学生的心智, 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在学习无理数之前可以给学生讲一下无理数的来历: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 世间任何数都可以用整数或分数表示。但是有一天, 这个学派中的一个成员希伯斯发现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是个奇怪的数, 于是努力研究, 终于证明出它不能用整数或分数表示, 但这打破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信条, 于是毕达哥拉斯命令他不许外传。但希伯斯却将这一秘密透露了出去。毕达哥拉斯大怒, 将他处死了。希伯斯发现的这类数, 被称为无理数。这个故事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 从而在下面的学习中保持高度的注意力。

《插花艺术》课 篇10

所谓说课, 就是教师在备课之后、上课之前或在上课之后把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方面的教学思路、设计及依据在短时间内对同行或专家评委作全面讲述的一项教研活动, 是教师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的具体表现。因此, 说课成为不少地方和学校进行教师校本教研、优化课堂教学研究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为加大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教改力度, 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技艺, 经常开展体育与健康课的说课评优活动或教学基本功比赛;教育系统招聘教师也常常进行理论考试和说课面试相结合。实际操作中, 无论是工作多年的中青年教师还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师范生, 往往都无法把握说课的环节和要领, 把“说课”理解成了“说教案”或“表述上课过程”, 要么基本内容残缺不全, 要么不分主次毫无头绪, 结果难尽人意。

影响说课效果的因素很多, 除专业素养外, 关键在于要有机地遵循说课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结合教材、教法、学生、学法的关系, 有重点地讲述基本内容, 优先说清、说深哪一部分, 说活、说新哪一部分。因此, 教师应积极寻求说课艺术的提高方法。

二、说课内容

从课的整体设计层面来讲, 说课要理清的基本内容一般包含说指导思想、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其他等几个方面。

1. 说指导思想。

就是要说课中处理教材的依据, 即课程标准的理念, 要说清教学中如何体现、落实课程标准的要求。

2. 说教材。

就是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该部分要说清教材的内容及地位、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相关知识点、教材的前后联系、场地器材的安排等。

3. 说学情。

就是针对班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 对学生起点能力的具体分析。如学生的思维能力、模仿能力、动作协调能力以及如何使教材渗透德育因素自然有实效等等。

4. 说教法。

主要是说出本节课如何选用合理、实用的教法手段, 如何合理选用器材, 如何组织教学, 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如何安排保护帮助措施, 以及说明选用教法的理论依据。

5. 说学法。

主要是说出本课引导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学习方法, 明确培养学生哪些能力与习惯要求, 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兴趣, 学法与教法怎样相互配合, 以及选用学法的理论依据。

6. 说教学过程。

这是说课的中心内容, 主要是说出本课的教学思路, 包含课的结构、练习设计、评价纠错、时间安排、预计效果等环节。该部分要说的思路清楚、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特别要说清动作难度的安排比例与层次, 重点难点的突破, 组织与讲练时间的安排, 学生骨干作用的发挥以及教学目标达成率等;教学目标达成率应分析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情感体验、运动负荷预计、学生掌握技能状况预计等。整个教学过程应说详细, 说具体, 说清每一个环节教学练什么、怎样教学练、为什么这样教与学练的理论依据。

7. 说其他。

教师可以简述一下如何进行安全教育并提出解决问题的预案, 说明媒体使用情况和自己的教学特色。

三、说课原则

说课不是简单的浓缩上课过程, 更不是复述教案, 它不仅要精确地说出“教”与“学”的内容, 更重要的是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具体阐述出执教者的教学思想、教学意图和理论依据。因此, 成功的说课必须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 精心构思, 认真设计, 思路要清晰。

说课时教学的理念、采用的方法、实施的过程等必须有一个清晰、系统的思路, 不仅要说出“教学练什么”和“怎么教学练”, 而且还要说清“为什么这样教学练”。因此, 教师要认真撰写说课稿, 以课程标准为理论依据, 制定出适合学生实际的教材内容, 把握好教材的前后联系, 根据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 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结构以及教学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情, 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切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考虑。这样, 在撰写说课稿时就有了明确的构想和框架, 设计就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 层次分明, 详略得当, 挖掘有深度。

高质量的体育与健康课说课, 必须紧密结合学科特点, 在说课内容和层次上着力做文章, 使同行或专家评委很清晰地知道你在说些什么。特别对教学过程的挖掘一定要深, 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 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理清说的层次, 突出重点, 切忌面面俱到;把教学过程中的精彩片段作为重点进行挖掘、展示, 而有些环节可以简略处理, 不必过度展开, 做到详略得当。

3. 教学媒体, 运用得当, 说法要灵活。

说课过程中, 体育教师要善于灵活应用各种方法和媒体来表述自己要说的内容, 尤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来解决教学重难点, 以提高说课的实效性, 使说课说活。

4. 理论联系实际, 设计有创新。

说好一堂体育课, 所述内容必须符合教育学、心理学的一般规律, 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特点, 做到理论与实际的有机统一。所以, 在说教学过程时, 教师不能将前面提到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思想割裂开来, 而应对理论的应用方面做具体阐述, 使教例与教理水乳交融, 在说法上体现有说有评、说评结合的创新原则。同时, 整体设计在形式上尽可能新颖, 典型环节要独特, 体现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创新、思维创新、选择的学法创新等。

四、注意事项

说课不是备课, 不能背教案, 也不能像正常上课那样讲, 首先要突出“说”字, 按自己的教学设计思路, 有重点、有层次地说;说课的时间不宜太长或太短, 一般为15分钟左右。其次, 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教学个性和特色, 用简练、准确的语气说出自己的特点风格, 做到前后连贯紧凑, 过渡流畅自然, 使听课者感受到说课者对说好课的自信和能力。同时, 说课必须要掌握好说的重点部分, 不宜面面俱到, 应重点说清说深教学过程中的重点片段、精彩片段以及创新之处。

另外, 我们在进行体育与健康课说课时还可以借助手势、动作示范以及身态、眼神、表情等来帮助表达, 也使体育说课更符合学科特点。

五、结论

1. 说课, 不是教师与生俱来的能力, 能上好课的教师不见得说课水平高。说课是教学设计的表达, 重要的是“说”这种方式, 不仅要让人听懂, 还要带给人一种享受, 做到说清、说深、说活、说新, 这就需要有效提高体育教师的说课艺术。

2. 理清说课的基本内容、遵循说课的基本原则、掌握说课的注意事项是有效提高教师说课艺术的途径之一。提高说课艺术, 关键在于多参加学习与培训, 要在学习与培训中反复钻研、修改说课的基本内容, 在基本原则框架内不断修正完善, 我们才能有提高。

3. 有效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说课艺术有助于体育教师的专业成长, 有助于体育教师走上相应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4. 经常开展说课评比活动, 不仅能有效提高体育教师说课的质量和艺术, 更是丰富学校校本教研手段、优化体育课堂教研的一条途径。

摘要:本文从说课的指导思想、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基本内容着手, 阐述说课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来研究有效提高体育教师说课质量和说课艺术的方法。

关键词:说课艺术,说课内容,说课原则,注意事项

参考文献

[1]刘显国.说课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5 (7) .

[2]刘彦昆.教师如何提高说课艺术.吉林大学出版社, 2010 (4) .

化学课的结尾艺术 篇11

学生好动易变,有意注意时间短,一节课最后几分钟往往是学生们最疲劳的时候。若只是枯燥乏味的习题巩固,学生会无心思考甚至极为厌烦。这时教师如果能创设特别的应用情境,改变练习形式,会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例如:“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的课尾这样设计:

老师用多媒体呈现小明的一篇日记,让同学们边看边议边改(作文如下)。

有意义的一天

今天是星期天,妈妈走进我的卧室说:“小明,快起来喝牛奶溶液了,喝完了调一杯糖水给妹妹,然后到市场上去买一些食盐,顺便带一些硝酸铵回来给菜园中的菜施肥。”

我快速地穿好衣服,到厨房调了一杯糖水,用另一只杯子倒了一半给妹妹,可妹妹不答应,她说要喝底下的一半糖水,因为她觉得底下的糖水比上面的甜。

上午,我到市场上分别称了5斤食盐和硝酸铵,但回到家,我发现两包固体的塑料袋上没有贴标签,现在无法辨别哪包是食盐,哪包是硝酸铵……

教师把溶液的有关性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以“改作文”的形式进行知识点的巩固与反馈,首先让学生辨别溶液悬浊液乳浊液,理解溶液均一稳定的本质特征,然后应用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来复习学过的内容。课尾的练习综合性强,趣味性浓,不仅使学生兴趣盎然,更使课堂反馈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过程。

二、表演式情境——自主总结

教师对全课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这是课堂中最常用的结尾方式。但由于临近下课时学生注意力分散,会使老师的精心归纳收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如果能为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自主总结,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增强他们展示自我的勇气。例如:“氢能”一课,教师这样进行结尾:

师:请同学们以“我是氢气”为题做个自我介绍。

生:Hi,我是氢气,我是由许许多多的氢分子构成的。你们认识我吗?

生:大家好!我就是鼎鼎大名的氢气,洋名H2,体重2,普天之下再也找不到比我还轻的气体啦!

生:我叫氢气,我的用途很广。我可以制备金属材料,可以制成高能燃料……

同学们精彩的发言赢得了全体学生和听课老师的阵阵掌声。

教师打破了传统的课尾总结方式,变教师的“权威性结语”为学生的“自主性结语”,让学生尝试以“我是氢气”总结这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氢气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学生很喜欢这种“拟人化”、“情趣化”的表达方式,因而整节课在课尾又掀起了一个高潮。

三、激励式情境——知情结合

教师在即将结束教学时,创设感染力极强的激励式情境,以知促情,知情结合,激励学生去思考和行动,会留给学生深远的意义。例如:“石灰石的利用”一课,教师这样结束:

师:你长大后想成为下列人员吗?在屏幕上打出工程学家、环保专家、地质工作者、智多星、大医生等职业,并链接相关问题,如工程学家如何除水垢、地质工作者上山为什么常常带一瓶盐酸、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病为什么可用墨鱼粉治疗等,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理想选择答题。然后打出姚明的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却一定失败。最后老师给出一句话:今天努力学习,明天实现理想结束这节课的学习。

这节课的结尾以“你想成为下列人员吗”的新颖形式来巩固新知,既达成了知识目标,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尤其是最后送给学生的两句话,是一段教师用真情演奏出的音符,深深叩击学生心扉,具有极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坚定了学生为实现理想而努力拼搏的信念。

四、生态式情境——自主发展

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知识得到积累,个性得到张扬,情感得到熏陶,思维得到培养,从而自然和谐、自主地发展是生态课堂追求的目标。课堂结尾时创设生态式情境,可以为学生自主发展留出更多的空间。例如:“盐”一课,教师是这样结尾的:

师:同学们对这堂课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疑问,或者是想考考其他同学,都可以自己到黑板上写出来,想问什么就写什么。

于是,许多同学在经过小组讨论后纷纷涌到黑板前写出问题,各种各样问题几乎铺满了整个黑板。

如:请写出铁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方程式,铁与氯化银能反应吗?是不是活动性强的金属都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铜能与某些盐溶液发生置换吗?问题很多,虽然有些是重复的,有些与本课内容关系不大,但也不乏一些有深度的思维火花。

之后老师再针对黑板上学生写的问题稍作挑选,由同学们解答,暂时回答不上的问题留作课后探讨,此时课堂气氛极为热烈。

这节课的结尾真正做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把发展的空间还给学生,所要讨论的问题不再是按部就班由老师全盘预设,而是在老师的鼓励下,由学生自主生成。这时学生除了收获知识,同时也获得了自由成长,而这也就是生态教学的本质。

教学中的导课艺术 篇12

新课导入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是承上启下、温故知新的必然途径, 是课堂教学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 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1}导课的心理任务在于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情感, 启迪他们的心智, 产生学习动机。那么, 如何引导学生积极地进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去?笔者认为, 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 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五个要求。

一、导课艺术的针对性是重要维度

“导课的针对性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考虑教学内容的需要, 又要顾及学生的特点。”{2}授课的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状态, 知识能力基础, 兴趣爱好的差异。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还特别要注意大学生个性特点, 适时突出专业特色,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针对旅游专业的学生, 大多好动、爱说, 他们的专业与名胜古迹, 地方特色联系较多, 导入活动就要充分利用这些特点, 给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可采用“free talk”, 即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口头活动, 如:描述一张画、照片、图片等利用学过的词汇和句子, 随意表达。每节课的导入活动由浅入深, 学生们又能感受到学英语实用性, 同时又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紧密相联, 学生们的学习英语积极性自然提高, 另一方面, 又促进了专业学习, 教学效率就会高。

对于以男生为主的电子、机电、化学、数学等专业, 根据男生好动、争强好胜、爱好广泛、大部分男生讨厌学英语的特点, 一般采用游戏活动与竞争意识相结合的导入活动, 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来刺激学生学英语。这样教学导入活动, 一方面, 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表达欲望, 同时增强了同学们的竞争意识, 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实践证明, 这种游戏或竞争的导入活动自然流畅, 充满活力,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设计不同的导课形式, 但必须做到为整堂课服务, 与所教课文融合一体, 对整个学习过程有启迪作用。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 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 为讲授新课作好铺垫。

二、导课艺术的启发性是基本要求

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励。导课正是通过精心设置导言,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启发学生思维, 引起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教师应该精心设计, 想办法让学生情绪高昂, 智力振奋, 让学生由此及彼, 思维活跃。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一册Unit6SectionB TheTrashman (垃圾工) 时, 教师可以采取分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导课。首先老师提出问题:

1.would you li ke t o be a t r ashman, why or why not? (你愿意是一名垃圾工吗?为什么?)

2.why ar e t he t r ashmen always di scr i mi nat ed by many people? (为什么垃圾工常常被人瞧不起?)

让学生展开想象, 各抒己见, 坦陈自己的观点, 相互辩驳, 一番唇枪舌战后, 教师总结一下不同的观点。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启发、诱导学生积极思维, 并启发学生得知这样一个事实: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只是社会分工的不同。因此, 我们要尊重垃圾工, 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从而会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三、导课艺术的趣味性是生命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探索事物底蕴的内在动力, 也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兴趣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熟悉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 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学生对学习一旦有了较浓厚的兴趣, 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学习热情和动力。有兴趣的导课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 主动思考, 大胆实践。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一册Unit4SectionAHow to Make a Good Impression (如何给人留下好印象) 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一个场景:设定表演的内容如问路、第一次约会、面试等, 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表演完毕后教师可以让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找出优点和缺点, 并提出问题:Whycan’t some students leave a good impression on others?Tell us the reasons.学生只要耐心看完表演应当能做出很好的评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法参与课堂教学中, 一方面可以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使得整堂课充满了趣味性, 另一方面学习交际技巧的好奇心必然驱使他们想进一步学习课文中的交际知识, 从而起到导入课文的良好效果。因此, 笔者认为在新课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和表达的欲望, 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同时参与学习过程, 引导学生自觉主动迎接新知, 探求新知。假如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 就可以提高学生积极参与语言交流的热情, 降低新内容的难度, 实现新旧知识的自然过渡, 优化学习效果。

四、导课艺术的简洁性是尺度

简洁性是导课艺术的基本特征之一。“导课的简洁性一方面要求教师要考虑课堂教学的整体功能, 另一方面也要考虑课堂教学时间。”{3}它要求教师在导课时, 运用简洁的语言, 缩短师生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把学生带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 为授课的成功做铺垫。从整节英语课系统而言, 导入只是一个前奏, 所以在时间分配上就应该注意适度, 一般应控制在3~5分钟左右。

导入的时间不宜过长, 形式不宜过于复杂, 应该注意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宗旨。关注到每个学生, 不要使孩子产生疲倦以至分散注意力。如果导入时间过长, 就会显得喧宾夺主, 不仅会使课堂导入显得庸俗繁杂, 而且会影响整节课的教学进程。毕竟, 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 同时创造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如果导入的时间过短, 又会使课堂导入显得苍白无力, 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和效果。因为导入、呈现、理解、巩固和结尾五者是一个整体, 缺一不可。时间安排也有重有轻, 如果只重视课堂导入, 而忽视其它环节, 那么, 再精彩的课堂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想的结果。反而有点头重脚轻的味道。如《新视野》第三册Unit1SectionB TheRomanticLifeofSecret Agent Albert (特工艾伯特的传奇生活) , 本课介绍的内容主要是特工的生活。教师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Teacher:can you tell me what are the secret agents’characteristics?Generally speaking, they are handsome, humorous, brave, rich, and smart.However, today we will learn an agent who i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others but beyond our imagination.Now let’s begin. (你们能告诉我特工的一些特点吗?一般来说他们帅气、幽默、勇敢, 富有, 而且机警。但是今天我们将会认识一个与众不同的特工, 他完全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力) 。

老师通过自问自答的方式引入课文, 没有太多的修饰和渲染, 但朴实、自然、流畅, 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感觉同时又激起了学生的的求知欲。

五、导课艺术的新颖性是灵魂

首先, 导课的方法要新。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导入方式种种, 有提问式导课, 讲故事导课, 解释题目导课, 等等。但老师必须不断更新、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导课手法。用单一, 固定的方法去套用所有课堂教学内容, 是不可取的。无论这种导入方式效果多么好, 如果经常、反复地运用, 也会引起学生的反感, 降低导入效果。因此, 导入方法必须灵活、多样, 给学生一种新异感,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其次,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新时代的大学生不仅富有强烈的好奇心, 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 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 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 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 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这里主要是运用心理学的新异刺激, 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 吸引学生的注意。如果课堂导入能做到方法新, 材料也新, 则必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活课堂气氛, 从而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进入正题, 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如在讲授《新视野》第二册Unit 9SectionAStopBrainDrain (停止人才外流) 时, 教师可以先引入印度每年为培养人才所付出的代价, 但人才外流甚为严重。对此让学生谈谈对人才外流的认识以及人才外流对国家的影响, 然后教师总结归纳。这样的导课方式不仅让学生对印度人才外流有了最新的了解同时对学生进行了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

六、结语

英语课堂导入是教学过程中最基本也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 如何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是每位教师都必须考虑的技巧。俗话说,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美导入, 就能直接吸引学生, 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 课堂活动进行的也会顺利一些。因此, 应运用多种导入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启迪学生智慧, 就一定会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为整节课作好开路先锋。

参考文献

[1]刘安喜.英语教学导课浅论武汉大学学报2003.

上一篇:35千伏变电运行管理论文下一篇:通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