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探析

2024-11-25

功能探析(精选12篇)

功能探析 篇1

随着保险业自身的发展与壮大以及保险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保险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日渐显著。而保险功能的研究探索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有利于保险业定位以及发展方向的把握,从而推动保险业的发展,为其指明方向。保险功能体系的演进是历史演变和实践发展的过程,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和对客观世界认识能力的提高,人们对保险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

1 保险功能的演进及存在价值

早期保险功能理论为“单一保险功能说”,也称传统保险功能说。该学说主张保险只是具有经济补偿及给付的功能。商业保险发源于14世纪后半叶意大利海上保险,以行会合作保险为基础,会员既是保险人又是被保险人。17世纪后半叶保险精算学的产生使理论意义上的人寿保险转化为现实意义上的人寿保险,保险经营技术的解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保险经济补偿及给付功能的发挥,在此,社会对保险的经济补偿及给付功能有了充分认识。

第二阶段可概括为“复合保险功能说”。此阶段认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给付的职能和资金融通的功能。日本的米谷隆三提出的“相互金融说”是此时保险理论认识的反应。(米谷隆三和酒井正三郎认为,保险是以发生偶然事件为条件的相互金融机构,保险与银行和信用社一样,只不过是互助合作基础上的金融机构,起着融通资金的作用)。由于保险是经营将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因此,对保费的运用有一个现在与将来的较大的时间差,这一时间差导致保险公司对现有资金转化为各种形式流入融资渠道,承载和发挥资金融通的功能。保险公司通过对企业的持股和相互参股方式,成为资本市场上举足轻重的投资者,推动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改革,扩大了保险业在金融领域中的影响力。

第三阶段可概括为“现代保险功能说”(2003年9月28日,中国保监会主席吴定富在出席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成立大会”时首次提出了“现代保险功能理论”,认为保险具有经济补偿功能、资金融通功能、和社会管理功能)。此阶段主张保险具有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三大功能。20世纪20年代后期,通过利用系统工程理论和动态分析方法研究保险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安全体系中的重要地位,美国保险学者普遍认为商业保险作为现代风险管理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在社会经济发展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美国通过将保险与其他社会部门紧密配合,使其产生协同效应。如保险公司利用自身防灾防损的专业优势为企业设计风险管理计划,而且获得信誉良好的保险公司服务的企业在接受政府安全消防检查时享有特别优惠,因此保险公司被称为“第三方监管者”,其积极参与社会风险管理广受企业欢迎。魏华林认为,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许多保险理论研究者用“社会”、“宏观”、“国民经济”等专业术语表述保险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的微观作用和宏观作用,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社会管理功能”。

保险功能具有自身的独特性。首先,保险的保障功能是保险特有的,也是保险的首要功能和基本功能,这也构成了保险存在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保险派生出的其他功能如资金融通功能、资源配置功能等,并非保险公司所独有。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些派生功能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并且可能会派生出其他创新的功能,但他们都与基本保障功能一起,对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保险产品的多重功能性使得同一利益主体获得多重的利益效果,从而降低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综合发挥保险稳定社会、配置资源、融通资金及市场监督等作用,提高社会经济的运行效率,这也是保险业与其他行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保险功能的存在价值还在于其对于社会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的责任负担和人格诉求。公民购买保险处理自己可能面临的生老病死以及其他意外事件,追求自我独立,即通过其社会独立性的实现,即所谓有尊严的独立生存,减少了对他人、对社会的依赖。这样,一方面是利己,另一方面也是利他的行为。

2 保险功能与保险作用

保险的功能是保险本质的客观要求并且表现保险的本质,而保险的作用则是保险功能所发挥出来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并且功能的发挥还受制于一定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因此,保险功能与保险作用是非等价的。基于此,林宝清将既有的保险功能说分为内源说和外源说。内源说是指根植于保险本质的,由保险本质的内涵所能推理和演绎的保险功能说,外源说是指不能或尚未由保险本质推理演绎的保险功能说。同时,他还强调,保险功能的外源说不同于保险功能的派生说,保险的派生功能与保险的基本功能一样必须根植于保险本质。

保险的作用是保险职能在具体实践中反映出来的效果,表现在多个方面。保险作用也是有大小、正负差异,当保险功能发挥不当的时候甚至会出现负效应。保险的作用具体可分为宏观作用和微观作用。保险的宏观作用是指保险对一个国家或社会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保险对一个国家或社会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可以起到制约、恢复和减损的作用。保险的宏观作用也可以从不同角度归纳为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新科技的应用、增进社会福利、保障社会财富安全、积累基金和保障社会再生产按比例协调发展等作用。保险的微观作用体现为对企业、家庭和个人的作用。其有利于企业加强经济核算,使受灾企业及时恢复生产,有助于均衡个人财务支出等等。认识到保险在社会发展各方面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我们要趋利避害,充分发挥保险对社会生产生活的积极影响,减少消极影响,创造和培育保险功能发挥的各方面环境和条件,选择有助于其发挥积极作用的方式,综合平衡保险各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利益,使保险功能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发展。

3 保险功能说与保险公司功能说

林宝清认为,在讨论保险的功能时,必须先回答两个问题:一是,是否应该区别保险的功能和保险公司的功能?二是,有否将保险的功能与保险公司的功能混为一谈了?在《论保险与保险公司的性质职能》(1986)中,他认为保险是经济范畴,保险公司是经济组织,保险公司是保险分配关系的外部组织形式之一,因此要将保险的功能与保险公司的功能加以区别,保险公司的功能有保险的功能所决定,并实现保险的功能。他将保险的功能概括为四点,即:分散危险、补偿损失、积蓄保险基金和监督危险,并将分散危险和补偿损失界定为保险的基本功能;又将保险公司的智能概括为五点,即:组织经济补偿、掌管保险基金、防灾防损、吸收储蓄和融通资金。基于此,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分配关系的外部组织形式,其重要智能之一就是保管保险基金,而作为保险基金管理人的保险公司势必要保证基金的保值与增值,从而资金运用就成为保险公司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而保险作为对国民一部分后被基金的分配与再分配,其运作机制为集中保险费和补偿损失,并无资金运用。

区分保险功能说与保险公司功能说,对于保险商品说的理论演绎有重要的意义(即关于保险分配关系商品化的学说或理论魏华林,林宝清:《保险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保险商品说存在“保险劳务商品说”和“保险本位商品说”,前者是基于保险公司组织经济补偿功能的商品化而演绎的商品说,以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商品化为基础;后者是基于保险经纪补偿功能商品化而演绎的商品说,是以保险分配关系商品化为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黄英君.保险的性质、职能、功能和作用[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 2009,(8).

[2]卓志.论保险职能与功能及其在我国的实现与创新[J].保险研究,2004,(1).

[3]魏华林.论人类对保险功能的认识及其变迁,保险研究,2004, (2).

[4]林宝清.论保险功能说研究的若干逻辑起点问题[J].金融研究, 2004,(9).

[5]张金林.现代保险功能:一般理论与中国特色[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4,(6).

[6]丁孜山.现代保险功能体系及衍生保险功能研究[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5,(5).

[7]孙祈祥.朱南军.保险功能论[J].湖南社会科学,2004,(2).

[8]周道许.保险理论研究:主要成就及发展方向[J].金融研究, 2006,(11).

[9]魏华林.李金辉.论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J].保险研究, 2003,(11).

[10]中国保监会武汉保监办课题组.对保险功能的再认识[J].保险研究,2003,(11).

功能探析 篇2

板桥镇党委

乡镇一级是国家政权的基石,是农村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前沿阵地,加强乡镇领导班子执政效能建设,增强班子整体功能,是关系到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命脉工程”,意义重大。近年来,板桥镇党委始终紧紧围绕干部工作“德才兼备”的总要求和“四化”方针,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列》,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班子建设作为重点,把干部素质工程作为基石,有效发挥了现有干部队伍的潜能,为保持全镇社会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提供了组织保证。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镇党委紧密联系实际,认真按照中央精神,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效能建设放到突出位臵来抓,先后通过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等工作,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得到增强,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统领经济工作能力有所增强,执政效能逐步提高,各项事业呈现出蒸蒸日上的良好局面,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但是,通过对照科学发展观和总揽全局的要求,结合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来看,乡镇领导班子在执政效能方面仍需亟待加强和提高。

一、当前乡镇领导班子执政效能建设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执政意识欠强。其主要表现在 : 一是开拓创新意识不强。有的班子成员不从本乡镇的实际出发,只会不切实际地点搬他人经验,遵听上级要求。有的满足于现状,工作没招数、无突破,片面强调和理解保安求稳思想,难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的发展思路不清、方向不明,工作多年始终难有起色;二是全局观念不够。有的乡镇领导班子在开展工作时,往往只从本单位实际利益出发,作决策,拿方案,不顾全县工作大局,做有损于全局利益的事;三是政治责任感不强。一些班子成员没有政治抱负,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只要在任期内维持几年不出事,不给县委添麻烦就行了。有的惧怕艰苦的工作环境,不安心基层工作,身在乡镇,心在县城,一门心思打自己的“小算盘”;四是廉洁自律意识不强。一些领导干部淡化了公仆意识 , 加之受社会腐败现象的影响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产生了一些个人享乐主义。

(二)执政效能欠优。主要表现在 : 一是能力素质不适应,效能低下。有的班子成员整天忙于日常事务,难以静下心来学习、总结、思考、提高,知识结构明显老化。有的理论与实践常脱节,不能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去提高能力,因循守旧,方法老套,难于成事;二是工作重点不突出,效能难出。有的乡镇领导班子针对当前农村面临的种种困难,只能疲于应付,“头痛医头,脚疼医脚”, 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重点难把握,工作难点难突破;三是班子结构不合理,效能难提。乡镇领导班子由于一些客观因素和政策规定的制约,难以实现高素质个体的有机结合,班子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不尽合理,整体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如近年来上级对乡镇党政班子中女干部、非党干部、年轻干部等方面的比例作了一些强制性规定,使得因为“国一日无君”而将素质不高的干部推上领导岗位上,成了“矮子里面选将军”。这样配备的班子看似合理,实际上一走上工作岗位就显得能量不够,致使班子的整体效能下降,整合力不强。

(三)执政行为欠当。主要表现在:一是科学决策能力弱。相当一部分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对新时期农村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深入调查研究,缺乏相应的对策,缺少引导农民成为市场主体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导致工作中出现了重大失误,结果好心办成坏事,给农民造成了很大经济损失;二是依法行政能力弱。有的领导班子处臵复杂矛盾问题的能力偏弱,不稳定因素难以及时有效地化解。在处臵问题、处理矛盾时总感到老办法不顶用,硬办法不能用,软办法不管用,新办法不会用,或者随便抓也没有好的途径、好的办法,习惯于“一刀切”、“一锅煮”的老方法;三是不能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在处理某些特殊事件时,一味按着政策法规办事,不考虑实际工作开展的特殊背景,看不起群众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结果洋办法解决不了土问题,失去了群众工作基础。

(四)党政关系欠协调。由于党委核心作用的突出,使得政府的一切行为显得被动,党委的一切行为表现得大包大揽。一方面,政府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作用,另一方面,党委又因忙于事务性工作而减弱了其功能的发挥,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想大事,谋大事。一是党委代替政府行为,行政效能关系不顺。一些乡镇一年难开几次政府工作会议,大部分会议都被党委会议所代替,这样的工作机制,不但不能有效地发挥党委的核心作用,而且挫伤了政府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这是目前一些党政班子配合不协调的重要原因之一。

(五)干部政策欠佳。一是换届政策“一刀切”的问题。在每次换届或届中调整工作中,由于没有针对不同乡镇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一个标准地强调民族比例,男女搭配和年龄要求,使各班子模样一致,导致同一模样干不了不同单位的工作;二是干部身份政策受限。由于当前干部政策的局限,机关、企业、村队干部还不能打破身份界限进行正常交流,导致干部来源渠道单一;三是激励机制发展不平衡,导致人难选的问题,由于各乡镇干部人才激励机制发展很不平衡,特别是在吸收和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方面发展不平衡,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较落后的乡镇,由于物质条件不丰,很难有好的激励干部人才的优惠政策出台,造成干部人才难引、难回、难留,形成干部人才贫瘠,为了组建班子,只有饥不择食,盲目选人,结果影响了班子的效能发挥。

(六)廉洁关口欠严。一是政策执行不到位。按有关离任审计规定,从一个职位到另一职位的领导干部应事先进行审计,没有问题方可纳入调配视野,可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先上车后补票,甚至有的连票都不补,导致许多干部带病上岗,不但群众有意见,就连部分党内同志也摇头。二是平时管理不严格。对群众反映不好的干部,往往不是从治病救人的角度出发,及时认真严格地进行查处或教育,而是无原则的袒护,并美其名曰为“基层干部不容易”,能宽则宽,这是许多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存在问题有恃无恐的重要原因之一。三是表率作用发挥不好。一些领导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总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大作文章,作宣传,造影响,而在人事安排、项目建设等一些关键问题上却另行其事,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对策思考

在面临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和发展机遇并存的条件下,提高乡镇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发扬好的,修正不足,按照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五种能力”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要求,以配齐配强班子,抓好乡镇班子建设这个龙头为根本原则,以提高班子成员个体素质为重点,以激活班子活力,增强班子整体功能和驾驭全局工作的能力为目标,结合换届,创新管理机制,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一)创新选人用人机制。选人是基础,用人是关键。因此,把选好的人用在什么岗位上去这是至关重要的,必须克服“选人一锅粥”的弊端,要按专业知识层次、年龄、个性特征、组织协调能力、工作实绩等,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和进行科学考核评价后及时建库,为缺岗选人用人提供科学保障。在创新选人用人机制上要突出“二个关键”:首先是要抓住选人这一关键,建立科学的人才后备库,让组织从后备库中挑选人才,坚决克服随心所欲、随选随用、突击选用等盲无目标的做法,防止考察失真失误;其次是要把好任职这一关键,坚决杜绝人岗不对路的问题,使所选人选在走上岗位后能够发挥特长,使所组合的班子能够实现最佳组合,增强班子的整体合力,发挥整体功能作用,建议建立《选人与用人分离制度》、《岗位空缺公示制度》、《自主择岗任期目标制度》,扩大选人用人工作的透明度。同时,要加大领导干部队伍选拔任用回避制度和交流轮岗制度的贯彻落实,才能有效解决选人用人机制“死水一潭”和回避、交流制度难以奏效的现状,为提高乡镇班子整体功能提供制度保障。

(二)创新工作运行机制。根据现行乡镇机构设臵情况来看,在人员及编制到位的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好的工作机制,可以使党政一把手滕出手来,有足够的时间想大事,谋大事,干大事,从繁杂锁碎的事务中解放出来,把具体工作进行明细分工,放手让给副职来管,这样就可以发挥“十个指头弹琴”的和谐功能作用,提高班子科学决策的正确性、前瞻性和符合实际的有效性,有效克服党政一把手大包大揽,独断专行,易造成决策失误等问题。为此,乡镇党委一方面应积极推行和规范干部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指导、理顺关系,确保协调高效运转。另一方面要大力拓展运行机制,改变上级部门检查指导乡镇工作总是要求两个一把手到场的旧习,形成上下对接、上下联动的运行体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乡镇班子的龙头作用。

(三)创新考核评价机制。什么是政绩,目前没有一套科学的界定标准,只是凭组织和领导的主观意志来臆想,往往造成把“形象工程”、“ 路边工程”、“面子工程”作为政绩,使哪些不干实事,以牺牲国家利益和群众利益换取政绩的干部在摇旗呐喊下步履青云,在老百姓中留下了不少的骂名,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另外,就是乡镇班子成员年终考核“一刀切”欠科学性。党委班子、政府班子工作责任不一样,所以,考核评价也应分类型、分层次制订考核评价标准,用制度来科学评价领导干部的政绩和能力,用制度敦促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树立民本思想,使善于做扎实细致的基础工作的干部能够得到重用或政治生活待遇的提高。在考核指标的设臵上突出“三个重点”:(1)抓好能够充分反映部门和地区工作实绩的关键性指标;(2)能够充分反映班子成员整体素质和状态的综合性指标;(3)能够充分反映干部个人角色定位和作用的差异性指标,使指标体系更加科学、全面、准确。只有制度科学,评价准确,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调动起做实事、善吃苦的领导干部奉献社会的积极性,才能使千千万万个扎根乡镇工作的好干部脱颖而出,为促进农村全面发展贡献青春和力量。

(四)创新学习培训机制。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的指导方针,乡镇党政正副职几乎每年都要经过不同层次的理论学习培训,但是,效果显得还不十分明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习培训没有讲认真,没有求实效,只是为了完成学习培训任务而已,导致学了和没学一个样,学理论与实践脱节,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难以提高,因此,也就使各类学习培训班流于形式,难以达到学习培训的目的。对此,建议在今后无论是举办专题学习培训班,还是组织平时理论学习,都应建立健全考学、述学、评学、督学制度,通过严格的闭卷测试,检验其应知应会知识;通过现场撰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调研论文等,杜绝代抄代写现象,检验其理论水平;通过实践锻炼,看一下解决矛盾和问题及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检验其学用结合的实际效果。对一年中考试成绩平均不及格的领导干部,年底应取消评先树优资格,以强硬的学习制度,确保学习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五)创新激励机制。乡镇干部处在解决“三农”问题的第一线,工作的风险、难度是县直机关工作难度的几倍甚至几十倍,为了使基层一线受苦受累的乡镇干部有所回报,同时,也为了充分调动乡镇领导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使他们扎根基层,群策群力,尽心尽力地为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打基础,解难题。对此,要在享受科级干部同等政治、经济、生活待遇的基础上创新激励机制。一要创新奖励机制。在科学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对群众拥护的优秀干部,要给予褒奖,建议制定出台乡镇干部高套职级、待遇和退休进城养老等有关政策规定,充分调动乡镇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智慧,使那些善做农村工作,具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乡镇干部在农村这块大有作为的土地上生根开花结果,让他们亲切感受到不论在基层工作还是在机关工作,只要做出了贡献,都会享受到应该享受的政治、经济和生活待遇;二要打破身份界限。积极推行面向社会、取消身份条件,公开选拔乡镇领导干部的做法,为乡镇领导班子注入活力,解决乡镇领导干部人难挑选问题。三要加大惩处力度。乡镇干部直接面对的是农民群众,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党的形象。因此,对乡镇领导班子要严格管理,对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政策上有问题的领导干部,要严肃处理,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凡因未采取民主决策而造成重大失误和在考核考评中发现有问题的干部,经组织两次以上思想教育仍不改的,要坚决实施责令辞职制度,杜绝调岗或异地任职的做法,消除干好干坏一个样,多干少干一个样的不良影响。使那些跑官要官,只途虚名,不干实事的干部没有可乘之机,让那些安心工作,脚踏实地为百姓谋福利的干部得到提升、重用,营造求真务实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六)创新监督效能机制。在党内监督体系上,要进一步完善和建立健全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听证制度、干部辞职制度、职务任期制度,坚决杜绝个人和个别人说了算的不民主现象。在社会监督体系上,要建立健全人大、工会和社会各界参与监督的保障制度;建立健全情况通报、情况反映、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加大政务公开力度,给社会公众有一个足够时间实施对选拔任用工作的有效监督,又可以有效扼制个别人选个别人、少数人选少数人和人岗不对路的问题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选人用人质量,揭开选人用人的神秘面纱。

排污许可证功能探析 篇3

【关键词】排污许可证;功能;环境保护

一、排污许可证制度概述

(一)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概念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指凡需要向环境排放各种污染的单位或个人,皆必须经过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批准获得排放许可证后方能从事排污行为的一系列环境行政过程的总称。排污行为的一系列环境行政过程是指有关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核、颁发、中止、吊销、监督管理等方面的管理程序。我国的排污许可制度主要是基于总量控制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制定。其可以说是排污者能够依法排污的法律凭证,同时也是环境保护部门以此来对排污者进行监管的工具。

(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执行现状

排污许可证制度自推行以来已有20余年,但其只是充当了排污申报登记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的补充手段,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事后同意代替事先同意的“注册制”,与其他制度联系松散,科学性和规划性不足,经济目的超过生态目的等诸多原因。同时也是排污许可证赋予排污企业的功能和资格使之“趋之若鹜”,但很多企业包括政府在内作为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参加者,对其功能的认识存在缺位,夸大或缩小了自身本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导致行为轨迹的偏离。因此,正确认识排污许可证赋予企业和政府的权利义务,更好地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需要对其功能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排污许可证的功能探析

功能是指事物或方法所发挥的有利作用,排污许可证的功能即排污许可证作为企业排污门槛对于企业、政府该类“小群体”的有益作用及对影响人类生存发展的“大环境”的积极效用。

(一)许可功能探析

首先,排污许可即意味着国家的“允许”,这便涉及许可程序的合法性与公正性,其严格规定了申请、颁发(不予颁发)、监督、救济等一系列的程序,该动态的过程,就意味着国家公权力在逐步承认企业一定种类和数量的排放的污染物,即“排污权”,且审核程序经过之后排污企业即可在一定限度内排放污染物,所以,许可的重要功能毋庸置疑。其次,另一方面,“许可”也意味着最低限度的允许,所以,这一制度在环境监督管理中具有确定最低底限的意义,其对在环境法领域推行经济刺激、行政指导、公众参与等机制起着基础和保障作用。环境监管中最初和最基本的为排污许可证设置的排污标准,其他的制度如排污权交易制度、三同时制度等都以许可证为基础,并又反向证明排污标准的社会和经济意义。所以,从另一层面理解,排污许可证所“许可”的不仅是排污标准,更是相关主体的环境权与环境法律权益。

(二)权利取得功能探析

排污许可证表示的是在总量控制下一定范围能允许排污,可理解为代表着行为上的许可,实施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后,容许排污权交易是国内环保制度的重大创新。排污单位经治理或产业(包括产品)调整,其实际排放物总量低于所核准的允许排放污染物总量部分,经环保部门批准,允许进行有偿转让。这里的有偿转让是以财产为对价,若将排污许可定性为财产性权利,则根据民法上关于财产权利的种类财产取得的方式,财产权利主要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权利取得包括原始取得和继受取得,这里以交易为前提,即以他方的意思表示自治取得,显然是继受取得,并且继受取得包括买卖、赠与和继承三种方式,因此,有偿转让属于买卖的方式。类比土地资源,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相关法律只规定了国家这一个所有权人,没有其他所有权人,因此土地使用等相关权利的取得需要从国家手中去购买,即有偿转让,但是自然资源的使用属于用益物权的范畴,而用益物权的取得方式并不包括许可证,且在市场经济下双方的交易应是在平等主体之间,但是许可证的颁发明显是不平等主体间的行为。因此,综合以上分析,许可证不符合权利取得的主体和性质条件,不具有财产权利取得的功能。所以,在环境保护中,相关排污企业不能以行使自己权利无需他人干涉为由超过许可证的排污标准排放污染物。

(三)外部效应内部化功能探析

环境法上的外部效应内部化是指对于环境主体对外在环境造成的消极影响进行内部吸收,以有偿的方式付出相应对价。科斯定理认为:外部性可以通过重新界定产权而得到解决。但是各国在处理环境问题时除了重新界定产权的积极政策外,更多的为直接控制的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即为典型。其由于政府管制的直接性和强制性,能适用常规以及危机型环境管理,且排污企业得到富余排污权的对价为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设备的更新等资产权益上的减损,同时由于许可证的可交易性,排污权得以在相关企业之间转移,从而使得污染的强度在相关主体因自身的改造及数次移转造成的富余经济效益间降低,从而促进环境的保护。因此,从这一角度理解,排污许可证有将外部效应内部化的功能。

三、排污许可证下相关主体的角色发挥

(一)排污企业的角色发挥

在新《环境保护法》条件下,排污许可证许可了排污企业的资质,却又不赋予其权利,在这种有限制的行为模式中,排污企业除了正常运转外还需承担何种角色是仍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排污企业在排污前需要加强污染防治技术的研发,在排放标准规定的范围内进一步减少有害含量;其次,在排污过程中,加强污染物的监测预警,能对突发状况做出最快的反应;最后,在排污后,排污企业采取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清洁生产以及强化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等措施,使外排主要污染物减少,年度实际排放量少于排污许可证规定排放量的,其排污权指标可以出售或储备,同时排污企业因转产、破产或其他原因自行关闭,其污染物排污权指标也可以出售或储备,即对富余排污权的交易,这样使得排污企业通过市场定价的公平合理的方式实现污染指标的再分配和使用权的转移,为技术进步筹措资金,从而加强产业化、资源化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二)行政主体的角色发挥

功能探析 篇4

建筑功能创新是指人们在设计和使用建筑的过程中,为了使建筑满足人们的各种需要,而应用新途径和新方法的活动及其结果。建筑功能创新的表现形式丰富多彩,建筑实用功能创新和建筑精神功能创新是从建筑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两个主要评价视角。

1 建筑实用功能创新的评价

建筑实用功能创新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所具有的与实际用途直接有关的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功能创新评价。依照建筑实际使用需求的不同,可以分为活动尺度评价视角、生理性评价视角以及使用性评价视角等三个具体视角。

1.1 活动尺度的评价视角

人在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内活动,建筑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各种使用需要。活动尺度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实用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重要视角。随着科学技术进步以及研究手段的不断改进,建筑人类工程学以及环境行为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以这些研究成果为基础,依据人体活动尺度,可以进行建筑实用功能创新。

1.2 生理性的评价视角

建筑需要为人们提供能够满足基本生理活动的空间和设施,并能够保证自身发挥其作用。人的生理需求主要包括对建筑物的朝向、保温、防潮、隔热、隔声、通风、采光、照明等方面的要求,它们都是满足人们生产或生活所必需的条件。还有一些建筑室内环境对人体舒适度产生影响的有:热环境、照明、噪声、振动、粉尘以及有毒物质等。生理性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实用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一个重要视角。

1.3 使用性的评价视角

任何建筑物都具有为人所用的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因而每个具体的建筑都有各自的使用特点,来满足人们既定行为的需求。不同的使用特点,成为建筑功能创新的依据。

因而,任何建筑物都具有为人所用的功能,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具有不同的功能要求。每个具体的建筑都有各自的使用特点,来满足人们既定行为的需求。使用性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实用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

2 建筑精神功能创新的评价

由于人具有思维和精神活动的能力,因而供人居住或使用的建筑应考虑它对于人的精神感受上所产生的影响。建筑精神功能创新是与使用者的精神感觉、主观意识有关的功能创新。从建筑精神功能创新的评价视角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可以从三个具体评价视角入手进行评价,即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评价视角、美学的评价视角以及含义性的评价视角。

2.1 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评价视角

建筑创新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实用需求,还可以需要满足人们情感需求。建筑作品通过创造或调节人们的感受,从而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人类对建筑功能最基本的要求之一就是:安全感和舒适感。因而,安全感和舒适感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精神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重要视角。

精神病学人际关系理论的代表人物沙利文认为人类行为的动力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满足的需求,一类是对安全的需求“前者是生物性的需求,包括食物!睡眠和休息!后者是心理性的,包括他尊!自尊!友谊和爱!归属和依赖等超出身体组织和器官需求之外的一切活动的需要”。建筑心理学应用沙利文观点认为建筑功能不仅仅要满足人类的生理需求,还要重视人们的心理感受:安全感和舒适感。

影响人们安全感和舒适感的物理因素,有室温、湿度以及风向风速等。当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于人体,并处于最佳组合状态时,能使人体产生安全感和舒适感。通常安全感和舒适感还与心理感受、热感觉、视觉感受相关。美国的建筑理论家亚历山大就曾经对“有效空间与舒适空间”进行详细研究。认为建筑的舒适空间还与景物、声音、方向、表面、高度、光线和地面变化有很重要的关系。

从满足安全感和舒适感的功能创新的评价视角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是一个涉及多专业的研究领域,涉及建筑形态、建筑技术、建筑环境行为心理等。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相关科学成果的支持以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在建筑技术中的应用。只有多学科和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交叉和相互渗透,才能确保建筑功能创新满足人们对建筑安全感和舒适感的需求。

2.2 美学的评价视角

美学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精神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最重要的视角。建筑美学一般称作“建筑美”,属于技术美学和实用美学范畴。美学评价评价视角一方面涉及建筑材料美、结构美、施工工艺的美和环境美等;另一方面还涉及建筑的比例、尺度、节奏、韵律、虚实、色彩和肌理等建筑的形式美。

2.3 含义性的评价视角

含义性的评价视角是从建筑精神功能创新的角度进行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的另外一个重要视角。建筑含义性是建筑创新的内在层面,属意识范畴,主要反映建筑创新的社会性属性,例如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宗教价值、环境生态价值等等。

各种建筑流派都希望通过建筑来表达自身的观念。建筑具有承载人类意识的精神功能。“这类建筑包括国家性、文化性、标志性的大型公共建筑或纪念性、旅游性的建筑,保存至今的传统建筑如宫殿、园林、教堂和寺庙、陵墓等大多也属此类。”

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建筑含义性功能创新方面有突出贡献。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不受任何法则束缚的多元和折衷。建筑的形式既要反映建筑的时代性,又要反映大众化、历史化、地方化的特征。后现代主义将建筑创新的重点放在历史传统文脉上。它们都主张回到历史传统中去,从传统中寻找失去的“意义”。以后现代主义的观点,不同的建筑“结构”也存在着不同的形式逻辑,其中,构造方法对形式起着支配作用,而构造方法不仅受到材料、技术的影响,也受到自然环境、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影响。后现代主义注重流行的或地方性的沟通符号及城市文脉。在建筑形态上,主要体现为在外部装饰上,将新技术和旧的式样相结合,以追求感观上的刺激。装饰表现出象征的、多元的、复杂的、折衷的特征。

3 结束语

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主体在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直接影响着评价的结果。建筑设计创新评价本身就是关于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主体对人与建筑创新、社会与建筑创新的利益关系的目的性价值取向的判断活动。建筑设计创新评价活动的实现,必须要依据两大要素: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主体与评价客体。所以建筑设计创新评价主体研究是建筑设计创新评价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邹广天.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6,(7):120-122.

[2]王涛.论可拓策划理论与建筑设计创新的方法[R].首届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2003.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党建功能探析 篇5

摘 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课堂、主渠道、主阵地,在高校党建中占有特殊重要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对大学生进行党建理论教育的主渠道、主要方式,因而能否上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高校党建工作能否开展得顺利的关键。

关键词 思想政治理论课 党建 功能

大学生党员在高校年轻学生中起着积极的影响作用,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他们思想先进,政治觉悟高,有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远大理想。高校党建是党的建设工程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将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的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结合,把他们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学生党建工作的关系

(一)二者保持一致性

确保学生党建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使优秀学生的政治素质不断提高、社会主义信念更加坚定,这对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全面的育人目标有着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学生党建工作都是以大学生为主体和对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任务是通过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来完成的。高校学生党建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则是指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统领作用。实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对于坚持学生党建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对象都是全体大学生,但前者着重于对全体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具有普及性;后者着重于在品学兼优的大学生中培养一批坚定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具有选拔性。[1]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和学生党建工作的工作层面上具有一种承前启后的统一性。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党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他们是未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力军,在他们身上寄托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对于培养大学生来说,固然要培养他们的知识、素质和能力,但最根本的还是要使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本领。党建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坚定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自觉自愿地为人民服务。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现高校党建目标的重要途径

高校党建的目标: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增强高校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为高校的改革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组织和人才保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保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办好社会主义大学,把高校党组织建设成为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及意识形态倾向是非常明显的,就是要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去教育学生,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当代大学生,使大学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二、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党建的作用

(一)适应学生党建工作需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围绕大学生党建中心环节,突出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知识、执政党建设相关理论知识、党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等。例如,铜仁学院社科部在全院学生中开展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教育,在干部理论“四学”活动期间,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及时地将党的重要会议精神进课堂、进大学生头脑。值得一提的是社科部教师在开展党的教育相关专题时,非常注重课堂教学中突出大学生党员参与的必要性,通过大学生党员对其他学生的潜移默化、典型示范效应,增强党组织在学生中的影响力。[2]在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等重大会议召开之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组织专题学习党的会议精神和中央的最新提法。

(二)加强大学生基层党组织建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结合

用学生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带动各个学生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障。团队精神和组织文化的熏陶可以更好地团结学生,凝聚战斗力,激发成员内在的潜力,通过鼓励大学生进共青团组织、进学生团体、进学生会等方式,在各种学生团体中强化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关系到党的先进性建设,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构建以党建为核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机制,能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学生党员的积极作用,更好地树立当代大学生的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

(三)进行“思政课”的教学创新和改革

以“概论”课为例,作为承载中国共产党的理论体系的一门重要课程,“概论”教材知识量大,涉及面广,每一章节的知识点都深入讲解不太容易。与其蜻蜓点水,一点即过,不如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一章的内容浓缩为一个专题观点,联系实际,深入展开,再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把问题讲清讲透。这样既帮助同学们提高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力,切实感受党的理论在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又可以把理论课上得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无形中使党的理论教育取得了成效。突破传统教室教学法,把课堂搬到户外,搬到实践教学基地去。一般的理论教学都在课室,狭窄的空间,有限的教具,局限了任课教师的发挥,也局限了同学们的思维,若是理论性强的内容,这种授课方式容易让同学们感到疲乏,因而注意力难以集中,久而久之,便对理论教学产生了抗拒情绪。

(四)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这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关键。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培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以适应做好本职工作的需要。“思政课”教师对所从事职业的热爱和投入,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首先,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增强“思政课”教师荣誉感和自豪感的关键。为此,学校要在岗位设置、职称评聘、课题申报、待遇保障、进修提高等方面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3]其次,学院还应完善教师培养机制,提高“思政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综合素质。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人格魅力。首先,教师要有远大的理想和强烈的事业心。要爱岗敬业,把思想政治教育事业当成崇高的职业,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真学、真懂、真信、真用,从内心深处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教师要关爱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体现师爱,爱学生、亲近学生,平等而公正地对待学生、热心服务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再次,教师要培养积极向上的人格魅力。

三、结语

高校各级领导应该充分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党建功能,走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单一途径,跳出就党建抓党建的单一视角,高度重视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并把这种理念贯穿于党建的全过程,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门与党、团、宣传、科研等多部门联合育人的党建工作机制,从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发展。从而推动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发展。

(作者单位为新疆英吉沙县委党校)

参考文献

英语委婉语及其交际功能探析 篇6

关键词:英语;委婉语;交际功能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08)02-0068-4

Abstract: Euphemism, as a social linguistic phenomenon, has a great effect on daily communication. The four expressive techniques of English euphemism are exemplified in this paper. From the angle of speech communication, English euphemism is in essence an indirect act of speech, with its aim being to convey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speaker. It is also a communicative strategy that typically represents these three functions: taboo, politeness and tactful expression.

Key words: English, euphemism, communicative function

1. 英语委婉语的定义内涵

英语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euphemismos,eu是前缀,意思是“好”,phemism的意思是“说法”,合起来就是说“好听的话”、“吉利的话”,汉语称之为“委婉语”,即使用语气较温和、含义较雅致或含糊的表达代替粗俗、生硬、直露的说法。(黄任,1998:11-15)

委婉语首先体现为一种言语现象,词和句子本身并不是委婉语,只是在语言的运用中才使它们成为委婉语。(束定芳,1995)语言交际是人类赖以维系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因而人们在交际中通常避免使用引起双方不快而损坏双方关系的语言,而是采取迂回曲折的方法来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如“死(death)”这个词是人们最忌讳的,无论在何种文化中,人们总是设法寻求一些不伤及感情的中性的词语来表达它,像汉语中有“长眠了”、“见马克思了”、“升天了”、“老了”、“作古了”等说法,英语中同样有许多相应的委婉的表达语:go west, pass away, be gone, be in heaven, be in Abraham’s bosom。

2. 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

英语委婉语是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大都是从相应的禁忌语(taboo)产生的,要达到委婉目的,就既要动听,又要便于理解。要动听就要与原词“相异”,同时又要与原词相关。因此,委婉语的产生都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心理规律和语言规律。英语委婉语的构成方式各种各样,丰富多彩,可以从不同角度分析归纳,这里仅从语音、构词、语法、修辞等手段加以分析。(刘纯豹,1993)

2.1 语音手段

在口语中,人们常用语音畸变(phonetic distortion)有意将禁忌词语的发音略加变动借以避讳。如damn(该死)常读成darn,dash;god(上帝)读成gosh;piss(小便)读成pee-pee,sis。又如Where are you going?句末应用降调,但人们为了客气如不改变句型时就往往改用低声调,对方听了感到较亲切和有礼貌。

2.2 构词手段

通过简写或缩写省掉某些字母以达到委婉的目的。如盥洗室:Ladies代替Ladies’ room,lav代替lavatory,W.C.代替water closet;称garbage man(清洁工)为G-man,bowel movement(大便)为BM。海湾战争中也出现了像HRP(装死尸的袋子)这样的缩略词。

2.3 语法手段

委婉语不仅限制在词汇层次,使用一些语法手段也可以增加话语委婉度。英语中过去时、过去进行时、否定式、情态动词would/should等都可构成委婉形式。例如:I wondered/I was wondering if you would care to spend the evening with me.,Could you lend me some money?这样委婉地请求即可为对方拒绝留有余地又不至于尴尬。而这样的句式:I don’t think your idea is good., I would like/I’d like to hear your view. 听起来让人愉快,也更富有人情味。

2.4 修辞手段

使用某些修辞格使语义转移也可形成委婉语。常用的有隐语(metaphor),用一个词来代替另一个词义相联的词语或根据禁忌事物的特点,将其描绘成具有相同特点的可以接受的事物。如用blossom(花朵)代替pimple(粉刺),go to sleep forever(长眠)表示die(死),要上厕所称为Nature calls。另一种修辞格,类比(analogy)也常用来构成委婉语,就两种本质上不同的事物之间的共同点加以比较,尤其在社会职业方面,将地位低微的职业往上类比。如garbage collector或dustman(清洁工)变成了sanitary engineer(卫生工程师),radio electrician(无线电修理工)变成了radio doctor(无线电医生),barber(理发师)则成了tonsorial artist(理发艺术家)。此外借代(metonymy)和低调陈述(understate)等修辞格都可以用来构成委婉表达。

3. 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

委婉语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带上了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标记,表现出强大的交际功能。(彭文钊,1999)委婉语不仅指委婉词语,它更是积极运用语言进行表达的一种交际方式。委婉语的交际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忌讳

委婉语的产生与语言禁忌(taboo)有关。语言禁忌起源于人们对语言与客观事物之间关系的错误认识,即把名和实等同起来。人类文明的早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科学技术不发达,人类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无法理解和解释,无法低御天灾人祸,对风、雨、雷、电、生、老、病、死等自然现象都只能用宗教迷信来解释,人们按照自己的形象制造了各种各样的神,并且把神的名字与神本身等同起来。随便地称呼神的名字会引起他们的不满,从而会给人带来灾难,人们便采取间接的手段称呼各种神灵,于是委婉语便产生。神灵可以用它们的特征(如the thunder),神灵的活动领域(如the rock)和神灵的称号(如the lord)来指代它们。这样避讳禁忌,消除恐惧便成了委婉语的第一交际功能。

中国动画的教育功能探析 篇7

动画是一门含有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艺术, 比如文学、戏剧、音乐、绘画、电影等等。而在每一部动画作品中, 这些艺术门类都不是独立存在的, 而是相互融合相互贯通的。

1.1 动画中的文学艺术

动画在制作前, 和电影、戏剧等艺术形式一样, 都是需要有剧本的。而动画剧本大多都是改变自文学作品。比如《大闹天宫》、《铁扇公主》都是由《西游记》改编;《哪吒闹海》则是来源于《封神榜》。神话故事、古典名著、成语俗语、寓言故事、小说文集等等都可以成为极好的动画剧本的来源。

1.2 动画中的戏剧艺术

戏剧艺术与动画艺术共同的特点就是虚拟假定性和内容形式的整体性。戏剧是一种具有局限性的舞台艺术, 但戏剧艺术动作和脸谱的程式化、造型的夸张化都让动画有借鉴之处。例如在《大闹天宫》与《哪吒闹海》这两部动画片中有大量的戏剧成分。

1.3 动画中的音乐艺术

在动态的艺术作品中, 音乐无疑是烘托、渲染气氛的必需品。在每一部动画作品中, 都讲究视 (画面) 与听 (音乐) 的相辅相成。这两样缺一不可, 否则动画作品就传达不出应有的意思和氛围, 没有了感染力, 观众也就索然无味。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必须要配上适合的优美的音乐, 才能锦上添花。例如《哪吒闹海》不仅在画面和角色的设计上具有独特的中国特色, 而且配音也是运用了中国传统乐器编钟, 浑厚的音色不仅增添了动画的悲壮感, 还增添了浓浓的民族气息。

1.4 动画中的绘画艺术

动画本身就是利用视觉暂留的原理, 由一幅幅的图画快速的播放形成的。所以绘画艺术的闪光点——点线面的勾勒、形与色的表达, 构图语言等等都能帮助动画带给观众视觉上的享受。例如《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等作品就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艺术来制作, 意境的虚实梦幻和画面的空灵优美都使观众叹为观止。

1.5 动画中的电影艺术

动画与电影一样, 需要运用画面的结构和连接的。比如蒙太奇技术、镜头的推拉等都会使动画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

综上所述, 动画艺术是多种艺术的综合。在人类社会中, 教育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它能够开启人的各种能力, 例如感知力、想象力、创造力、潜力、理解力等等。而艺术与教育的融合是人类潜在能力与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桥梁, 更能使人类轻松的发挥自己的能力。所以作为综合多门艺术的动画, 也有如此重要的责任。

2“寓教于乐”对动画的重要性

“寓教于乐”本意识指在娱乐活动中获得启发教育。我国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素有“文以载道”的传统, 强调的是艺术的社会功用。

“文以载道”不仅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方式, 还影响了我国动画的创作。所以我国的动画片一直遵循着“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早期的万氏三兄弟也提出了中国动画的发展方向:一中国的传统故事为基础创作动画片, 要符合我们中华民族的意识特点, 符合我们民族化的幽默感, 还要有教育意义。

“寓教于乐”意味着通过给人欢乐的故事情节来教化人们。

2.1 动画片能够把优秀的思想美德潜移默化的传达给观众

2.1.1 中国早期的优秀动画到现在, 一直很重视动画中的教育

比如《骄傲的将军》告诫人们不要骄傲自负, 要谦虚进取;《猪八戒吃西瓜》告诉人们不能好吃懒做;《大闹天宫》、《哪吒闹海》宣扬了正义战胜邪恶的英雄主义;《牧笛》、《小蝌蚪找妈妈》、《山水情》通过中国传统的水墨画向人们展现了中国壮丽胸围的大好河山, 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激情;甚至连无对白的《三个和尚》都可以告诉我们团结的重要性。这么多的优秀作品, 并没有因为它们有教育思想而让观众觉得死板无趣, 相反地, 健康美的作品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使这些作品更具趣味和光彩。

2.1.2 国外的动画作品也强调教育

美国动画片:《狮子王》教育人们要勇敢面对责任和错误;《小马王》强调了恒心与坚持;《白雪公主》则表达了真善和宽容的美。

日韩动画片:《火影忍者》燃起人们心中想要追逐梦想的火焰;《千与千寻》、《天空之城》等等则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呼唤人们对于自然的保护。这些动画作品不是一般的艺术能够表达出来的, 它们能触碰到人们心底最柔软的地方, 起到的教育作用自然也很强大。

2.2 动画片也给人们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方法、规则的参考

青少年的交际能力来源于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在成长过程中, 通过观察理解人际交往, 再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这样一来, 可以提供人际交往中的基本沟通知识的动画片就成了一个学习来源。

比如, 许多动画片中, 活泼、开朗的人总是受大家欢迎的, 经常帮助别人的人也会得到大家的赞扬, 干坏事的总会受到惩罚等, 这些都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启发和教育。

2.3 动画片能够启发培养人们的想象力、求知欲

动画是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 它能极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于内心对于生命的欲望需求, 为人们创造了无数个神奇非凡的幻想世界。动画所涉及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宇宙、星球、科技、军事、山水土木, 再到人伦、文化等等, 蕴涵各领域的知识, 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走入人们的心里, 使人们在无线之中掌握了信息, 开阔了眼界, 丰富了生活。在欣赏动画片的过程中, 人们也会随着故事的发展进行奇思妙想, 拓宽人们的思维和视野, 更好的促进人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求知欲。例如近年来的《蓝猫淘气三千问》、《喜羊羊与灰太狼》等等很多都是人们在现实中不容易掌握不容易接触的信息和知识, 但是通过生动易懂的动画讲授了大量的科学知识, 让观众开阔了眼界也了解的很多信息。

3 教育动画之中存在的问题

3.1 中国教育动画的现状

近年来, 由于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动画制作的市场化运作, 美日韩等国的动画产业飞速发展, 并进一步侵占了我国的动画市场, 对我国自身的动画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 加上国内动画发展的自身因素, 是我国的动画进入低迷期。

存在的问题:

1) 内容老套, 风格单一, 选材局限, 不够深入人心;

2) 技术落后和资金不足, 导致制作粗糙, 视听效果差;

3) 受美日韩的影响较大, 作品有失偏颇, 没有本民族的气息;

4) 市场运作能力较弱, 作品很难推广。

3.2 教育动画需要注意的问题

3.2.1 避免消极不健康的内容和画面

一部好的动画作品应当是使人在愉悦快乐的同时, 还能起到净化心灵、得道升华的作用。但是动画作品中出现暴力、消极、不健康、商业化等的镜头, 对于观众也会有暗示作用, 甚至会引发辨别是非能力差的青少年在类似的生活情境中效仿。

所以这就要求动画制作人员也要有一定得素质, 在制作的动画片中避免这类内容和画面。

3.2.2 强化传达信息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动画在传播的过程中有一定得教育意义, 那动画作品就需要在制作的时候就考虑信息内容的准确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人的发展分为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阶段的认知能力也不同, 所以动画作品也需要针对不用阶段的人群来制作。

4 结论

动画是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也是文化娱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传播媒介与观众接触, 从而在娱乐和教育两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

动画不仅能够给观众以精神的享受, 还能在宣传表达和教育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应该是艺术性、思想性、娱乐性三者的结合, 在心灵和精神得到愉悦的同时, 能够得到真善美的净化和升华。

好的动画作品, 不仅仅需要好的剧本、人物角色造型设计、场景设计、线条色彩的运用、丰富的题材, 合理运用试听语言, 更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教育相结合, 合理利用动画的教育功能。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更快更有效地提升我国动画的水平, 推动我国动画事业走向灿烂的明天。期望在不久的将来, 中国的动画艺术能够更创辉煌。

摘要: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的艺术作品都有着自己的民族精神和人文精神。而动画这种独特的艺术门类能够在讲述不同的故事的同时, 还能传达出一定的美学韵味和文化内涵。动画, 是一门艺术, 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传播媒介, 承载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和信仰。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 动画片撑了伴随每个青少年成长的伙伴, 它在无形之中影响着青少年的生活——对这个世界的各种认知。好的动画作品能够出色的胜任寓教于乐的教育功能, 让青少年在快乐中学习知识并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应该重视动画, 重视动画片对青少年的教育。本文通过对于动画和动画教育的浅析, 探讨了寓教于乐的重要性, 分析了中国动画的教育方面上的问题, 希望人们能够更全面的认识动画在教育方面的作用, 并且可以适当利用动画的教育功能。

关键词:动画,寓教于乐,动画与教育

参考文献

[1]孙立军, 马华.影视动画影片分析.中国宇航出版社, 2003.

[2]肖路.国产动画电影传统美学特征及其文化探源.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

高校体育的德育功能探析 篇8

一、点燃激情, 学校凝聚力、向心力的催化功能

1896年4月, 当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在希腊雅典熊熊燃起之时, 体育就注定了与激情和凝聚力的不解之缘。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发展, 体育已远远超越了强身健体的范畴, 成为了一个民族精神的象征和文明的标志。中华民族在摆脱“东亚病夫”、迅速崛起、实现现代化强国之路的过程中, 体育作为一种象征、一种标志、一种媒介, 以它特有的魅力, 发挥了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强大功能。以爱国奉献、团结协作、公平竞争、拼搏自强、求实创新、快乐健康为内涵的体育精神催化着我们的民族精神, 成为中华民族强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

大学是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关键场所, 集聚了这个时代的精英。同时, 大学又是一个思想激荡的地方, 思想的碰撞促进文化的碰撞, 在文化的碰撞中促进文化的选择。从价值论的角度看, 大学还是一个特殊的价值系统, 它承载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创造一种物的价值, 而是要创造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 而且使这些特殊的精神文化价值通过某些特殊的途径内化到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并通过他们的价值追求去创造社会的价值、国家的价值和民族的价值。因此, 体育在大学中就承载了传递文化、激发热情、凝聚人心的重要使命。首先, 要围绕自身学校的校训打造自己学校特有的大学体育文化, 通过各种体育细胞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 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如, “同舟共济”这一同济大学百年校训就成为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各类体育活动的精神, 无论是运动会、各类比赛, 还是晨跑、课外活动, 集体主义、团结协作被发挥的淋漓尽致, 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学校每一个成员的价值取向。其次, 要充分利用奥运会、世界杯足球赛、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等载体, 抓住时机, 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实践证明, 在“奥运年”、“世界杯年”、“大运年”因势利导地点燃和催化学生的激情, 以体育为媒介开展各类德育活动, 所产生的凝聚力和效果将会长远地蕴涵在学校的方方面面。第三, 要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德育主题鲜明的体育活动, 教师、学生、师生的体育活动围绕学校发展、建设的中心, 按不同的时段科学规划。如:教师节的“同舟共济”———教师户外拓展活动、感恩节的“同舟共济”———师生爱心接力活动等, 不仅为师生提供了精彩的体育大餐, 更成为了增强全校师生凝聚力的催化剂。

二、锻造品格,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

体育不仅能促进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 而且在锻造品格,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有巨大的作用。在具体的体育环境中, 参与者在改善体力和获得技能的同时, 通过对自己的优缺点、灵性的展现, 再经过教师的指导、规范和同伴们的赞许、提醒, 促使自己不断地进行自我改造, 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尤其把中华体育精神日渐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健身、娱乐之中, 将促进其个性的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发展和塑造健全的人格, 并成为永久的精神支柱之一, 使之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

高校体育的主体是大学生, 他们活泼好动, 喜爱体育运动, 因此, 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德等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最充分地表露出来, 所以, 高校, 特别是高校的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功能, 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作用, 因势利导, 有的放矢地做好教育工作。体育中的品格锻造是通过体育运动实现的, 要在教师有意识地提示、诱导、要求等教育下, 经历一个较长的过程。实施这个过程, 采用“21天效应”研究成果将会达到较好的效果。行为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形成一个新习惯或纠正一个不良习惯至少需要坚持21天, 即某一行为重复强化训练21天, 就会变成习惯性动作, 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 故称之为“21天效应’。大学的体育教育可针对大学生日常行为习惯的实际情况, 围绕校风校纪建设, 运用“21天效应”提高大学生的素养, 实施“21天工程”, 培养大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可以以某个体育项目为载体, 科学安排, 循序渐进, 重点强化训练, 并将每项习惯训练延长至105天, 即5个“21天”。第一个“21天”为刻意不自然阶段、第二个“21天”为强化阶段、第三、四个“21天”为巩固阶段、第五个“21天”为稳定阶段。当前一项训练进入巩固阶段时, 再开始下一项的训练。如大学生晨跑活动, 教师通过自身的榜样、灵活的形式、趣味的安排向学生展示这一体育项目的魅力, 再辅之于恰当的纪律约束和成绩激励, 坚持实施5个“21天”后, 不仅能培养学生晨跑锻炼的生活习惯, 更培养了他们积极向上、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良好品格。

三、陶冶情操, 校园文化建设的助推功能

高校校园文化是以在校师生为参与主体、以校园环境为地理空间、以大学精神为核心特征的群体文化, 是高校培育人才的重要途径, 科学健康、与时俱进的优秀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成才追求、道德规范和价值取向。校园文化具有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涉及范围广、参与人数多、重视文化环境等特点和功能。体育是大学校园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它既可满足人的生理需要, 又可满足人的精神需要, 同时对建设高品位的校园文化环境, 培养在校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体育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在体育实践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精神力量, 它可以内化为高校师生的思想、信念、道德、情操和意志, 成为校园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动力。体育精神中强烈的爱国精神、规范有序的公平竞争精神和科学的求实创新精神有助于吸引并凝聚师生爱国爱校, 创造良好的校园教学环境, 使各集体之间、同学之间能公平竞争、友好共处, 为校园文化的发展、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推动校园文化发展的催化剂, 在导向、教育、规范约束、辐射等方面, 具有其特定和有效的肋推功能。大学通过加强学生体育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开展课外体育活动、举办体育文化节等途径, 进行体育文化的渗透, 可以创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 充分发挥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从而进一步开展大学校园体育文化。

发挥体育对校园文化的助推功能, 就要以体育为载体, 从理想与人格的养成、集体主义导向、竞争意识的提高、个性的完美与发展、美的鉴赏与追求等方面入手, 统筹规划, 抓好以下几个环节。第一, 在理论与实践上深化大学体育的改革, 使其功能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更趋完善和优化。第二, 培养学生自觉的体育意识, 形成体育的自觉的、内在的驱动力, 使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能够稳固, 真正把体育视为其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第三, 充分发挥教师综合素质的教育作用, 鼓励、支持体育教师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开拓性和创造性。第四, 建立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 使《大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等都落到实处, 促使学校体育风气的形成。

四、倡导理念, 社会文明建设的服务功能

在社会文明建设的过程中, 体育作为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标志, 它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首先, 体育事业发展水平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的程度, 与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密切相关;其次, 体育以它特有的魅力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和喜爱, 其发展的活力、影响力及作用力已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再次, 体育作为人类共同创造的特殊社会文化活动, 它所构建的道德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标准, 得到了全人类的普遍认同。体育不仅仅是人们强身健体的工具, 它倡导和引领着和平、进步、团结、公平、拼搏、和谐的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念。因此, 体育 (尤其是高校体育) 在服务社会文明建设方面具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高阶段, 又是传播体育文化和文明的重要堡垒, 对社会 (特别是高校所在地区) 的文明建设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首先, 高校体育教育的目的是向社会提供身心健康的高素质人才, 这是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的根本。高校体育要给学生传授健身知识、方法和技能, 让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专项特长, 培养他们较高的组织体育活动的能力和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 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以先进科学的理念和技能服务于社会。第二, 要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磨炼意志, 陶冶情操, 发展个性, 更要教会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学会合作与交流, 提高社会适应性。将自然属性为主的人培养成以社会属性为主, 兼容自然属性的人是高校体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第三, 随着高校教育面向社会, 服务社会, 高校体育也要发挥其特定优势, 即在立足发挥学校体育功能的同时, 要不同程度地兼顾社会的需求, 凸显出高校体育诸要素的社会化。如高校体育系统中的师资、场馆器材、学生、体育活动本身等, 要主动地接轨当地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尽可能地满足社会的需要。第四, 要突出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宣传与感召。充分利用高校宽裕的体育场地、完善的体育设施、丰富的体育项目及运动场上生龙活虎欢声笑语的亮丽风景, 向社会展示高校体育的风采和大学生的精神风貌, 以良好的形象和富有吸引力的场景加强向社会群众进行体育健身的邀请, 为城市甚至整个城市的周边带来一片生机, 成为所在地区最为生机勃勃的场所。通过主动地对当地全民健身等方面施加影响, 突显高校体育服务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 (包括引领文化) 、全民健身等诸多的社会功能。第五, 社区是高校体育服务社会最好的桥梁与纽带。高校师生带着健身知识与技能下社区, 传播先进科学的理念, 为社区居民健身活动开展科学辅导, 体现了高校体育对全民健身运动开展的直接参与和促进。同时, 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自身文明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将通过学生与社区的接触, 与社区健身活动的有机融合等多种形式, 对家庭体育、社区体育乃至社会体育的内容、形式、风气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是当学生进入社会转换角色后, 他们形成的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和独特习惯, 会随着生活方式、行为习惯传播于社会, 体现出向社会辐射的功能, 引领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德华.21世纪高校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的教育价值[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6, (10) .

[2]周爱光, 宋亨国.对体育文化内涵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 2004, (25) .

[3]王向东.体育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意义[J].中国成人教育, 2004, (9) .

[4]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4.

[5]燕成.对高校体育社会功能的再思考[J].浙江体育科学, 2007, (6) .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育人功能探析 篇9

1 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的内涵

教育的宗旨是实现 “立德树人”,党中央、国务院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健全国家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政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的建立,是党中央、国务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教育公平的具体体现。育人功能贯穿于资助工作落实的全过程,例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国家助学贷款的申请,诚信贯穿始终; 勤工助学劳动中,自强自立和奉献精神尤为重要。各种资助项目也能体现资助的育人功能,如奖学金奖励先进,营造比学赶超的氛围,在评比过程中也重视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勤工助学,本身就可以培养学生的自立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资助工作在育人功能上存在的问题

2. 1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问题突出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基础,但由于学生本身的诚信问题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材料的真实性和认定的标准也大不相同。一方面,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有时候不能真实反映家庭经济情况。作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证明材料,资助管理部门无法一一核实每位申请者的家庭情况,加之一些生源地民政部门的地方保护,使得虚假证明泛滥,反而部分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会出现开具证明难的问题。另一方面,各地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标准不一,由于各申请者所在地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等,居民收入水平差异显著,使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标准不一。例如,中东部地区的居民收入水平要显著高于西部,很可能出现该享受资助的学生由于当地收入水平过高而无法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情况。

2. 2 重资助轻育人的现象十分普遍

逐步健全的资助体系已经基本能够满足常规经济资助的部分,在资助工作落实中往往只关注资助的款项能否发放到位,评审程序是否合规,而忽视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现阶段我国的资助体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1],尤其是无偿资助的部分恰恰是资助育人的重灾区。有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贷款和勤工助学等,国家助学贷款需要学生毕业后自付利息、按时还款,对学生的诚信度要求很高; 勤工助学工作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起到育人的目的。无偿资助包括国家助学金、学生临时困难补助、学费减免等,尤其是国家助学金的发放只以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情况为唯一考量,很容易使学生产生懒惰和依赖,认为此项资助是自己应得的,滋生了学生等、靠、要的心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感恩和奉献意识,无法起到资助育人的目的。

2. 3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不足

现有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往往流于表面,比如开一场诚信教育讲座,做一些简单的机械化的勤工助学劳动等。而对于学生自身发展最重要的能力提升的重视不足。例如,勤工助学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各大高校的勤工助学助学工作多为校内勤工助学,工作以体力型工作为主,加之大学生的课业压力繁重,勤工助学劳动被肢解得零零散散,一周往往只工作一到两次,工作的间隔长,工作时间短,无法真正起到能力提升的作用。资助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体现在诚信教育和感恩教育方面。例如高校只重视帮助学生成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对于贷后的管理和教育方面重视度不足,导致学生毕业后还贷逾期的问题突出,给学生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了很大的麻烦。部分学生感恩意识淡薄,长此以往,无法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社会有用之才。

3 完善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对策

3. 1 健全资助工作机制

完善有力的资助组织机构是资助育人工作坚实的后盾,高校应建立从学校层面到二级学院层面完善的组织机构,学校应建立学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领导全校的资助工作,学生资助部门负责资助工作的管理工作,二级学院应成立学院认定工作组,负责资助工作的具体组织和认定,年级( 或班级、专业) 要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的认定评议小组,负责认定的民主评议,辅导员与学生朝夕相处,是立德树人教育的 “第一人”[2]。同时,要建章立制,制定各项资助规章制度,并将育人功能的导向明确写入各项资助规章制度中。在资助育人体系设计时,统筹安排资助资金,充分发挥资助资金的使用效率,高校可充分发挥二级学院的作用,将资助资金划拨到学院,学院进而依据不同的学生自身特点制订符合其自身发展的资助计划。

3. 2 建立标准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

高校依据国家和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办法。二级学院依据本学院自身特点,制定本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细则,细则的制定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相统一,定量就是要制定详细的量化表,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困难程度进行量化,定性就是要参考日常的学生表现和学生代表的意见,充分做到民主。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数据库,针对不同家庭经济困难程度进行有针对性的帮扶。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定期复查和回访,及时修订认定工作中出现的漏洞。

3. 3 由保障型资助向发展型资助转型

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不断探索资助工作育人功能的长效机制,由解决学生经济困难的保障型资助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型资助转变。一是变无偿性资助为义务性资助,如宣传和鼓励国家助学金或其他无偿资助金获得者进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感恩意识。二是转变资助工作理念,注重培育学生的自我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勤工助学管理机制,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拓展校内外勤工助学渠道,鼓励勤工助学学生创新创业。合理分配资助资金,高校可通过划拨专项资金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大学生实践或创业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3. 4 构建资助育人实施和评估反馈机制

资助育人体系设计的效果好坏要看资助育人的实施过程和后期评估反馈情况。高校要加强过程实施机制。通过加大资助政策的宣传来推动资助育人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宣传内容上,要以资助育人的先进事迹和典型作为宣传的重点; 在宣传的形式上,可通过传统媒介和新媒体结合的方式进行宣传,结合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新媒体的宣传效果更能为广大学生接受。在各项资助政策的实施过程中,高校应对二级学院对资助政策的落实程序合理公正上进行监管,确保资助政策落到实处。加强资助育人的评估反馈机制。在评估反馈的基础上改进资助育人的体系建设,实现资助育人螺旋式上升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建伟,黄艳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0):8-10.

[2]李彦磊,张丽红,赵其波.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在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中的作用[J/OL].中国教育学刊,2014(S6).http://www.cnki.netkcmsdetail/11.2606.G4.20141231.1201.072.html.

高校勤工助学育人功能探析 篇10

高校勤工助学是育人成才的重要途径

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是指大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 从事一定的有偿劳动, 获取社会知识、实践能力和经济报酬的一种行为。高校组织大学生开展勤工助学活动, 不仅可以缓解学生的经济压力, 而且有利于学生提升综合素质, 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正因如此,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着重指出, 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作为一种基本的社会实践形式, 是高校育人成才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培养综合能力

(1) 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贫困生由于自卑的原因, 多数不敢积极与他人交往, 不敢向他人表达自己对人对事的态度, 导致交往恐惧的心理。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一方面培养他们合作的精神, 另一方面在和谐的环境中培养他们待人接物、为人处事的作风, 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其次, 跟勤工助学的同学在一起, 由于家庭背景比较相近, 可以相互交流与沟通, 增进交往的自信。此外, 勤工助学活动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使他们有机会与更多的人进行接触和交流, 从而学会与各种类型的人进行沟通和合作, 同时也使他们的团结协作能力得到锻炼和加强。

(2) 参加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培养贫困生的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勤工助学活动中, 很多实际的问题是课堂上的知识所不能解决的, 需要学生主动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在很多情况下, 事情的处理需要学生立即作出反映, 没有时间请教老师或求助于他人, 这就要求他们要突破自我的限制, 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果断地作出决定。

(3) 参加勤工助学可以锻炼贫困生的自我规划能力。由于勤工助学是在大学生上学期间进行的, 这样的活动会占用一定的课余时间, 甚至有可能与学习时间发生冲突。如何在不影响学习的前提下参加勤工助学, 是大学生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很多大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的同时也学会了科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提前计划好什么时间去学习, 什么时间从事课外活动。另一方面, 很多勤工助学活动本身也需要很好地进行组织和规划, 这也需要学生提前作好安排, 以使某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2. 完善知识结构

(1) 勤工助学活动可以使贫困生的知识面更加宽广。勤工助学的内容多种多样, 需要有较广博的知识基础, 大学生在参加勤工助学活动时因为应用的需要, 会有意识地补充这些方面的内容, 使自己的知识更加丰富。

(2) 勤工助学可以使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得到应用, 进而巩固所学知识。大学课堂所传授的知识大部分都停留在理论的层面上, 而没有使学生达到熟练应用的水平。一些勤工助学活动需要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完成某项工作, 这会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同时也使他们在进行专业学习时兴趣更加浓厚。

3.推动思想教育

(1) 勤工助学对贫困生来说, 不但是“扶贫”, 而且“扶志”。同无偿性资助相比, 勤工助学有利于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的品性, 使他们对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更加珍惜, 从而使勤工助学对学生思想上的教育要远远高于他们通过劳动获得的报酬的价值。

(2) 勤工助学能使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勤工助学活动中, 通过工作学生会认识到自己在知识、能力、品质等方面的不足, 从而使他们学习更加主动, 目标更加高远。此外, 勤工助学还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勇挑重担、团结协作、乐于助人等优秀品格, 使他们毕业后能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勤工助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纪律意识和责任感。勤工助学活动可以很好地培养大学生的纪律意识, 在勤工助学活动中, 不论哪一个岗位, 都要求对工作和所分配的任务高度负责, 要求严格遵守岗位条例条规, 守时、守信、守纪、不怕苦、不怕累。学生的纪律性、责任心和敬业意识在勤工助学活动中会因此而大大增强。

4.促进心理健康

勤工助学对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能产生重要的影响, 是缓冲压力、提高综合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促进其健康成长的有效手段。积极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能培养他们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坚强的意志力和自制力、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等心理品质。

(1) 勤工助学活动可以使贫困大学生自信、自立、自强。贫困大学生因为生活困难往往有自卑的倾向, 与人交往时也变得不太自信。勤工助学一方面可以使他们有一定的经济收入, 缓解生活费用上的拮据状况, 另一方面, 也是更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即大学生通过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能体会到一些困难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 从而树立起对学习、生活的信心, 性格也会变得开朗热情, 积极向上。

(2) 参加勤工助学可以使贫困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自我。有些贫困生因生活环境不好, 形成了内向、孤僻、多疑的性格, 容易走极端, 自尊心过强, 自我期望值过高, 表现出自我意识的缺乏。他们对自己的性格、爱好、特长等缺乏客观的认识和评价。勤工助学活动可以使学生走出自我封闭的交往范围, 与社会各阶层的人士进行交往, 从而对自我重新进行定位, 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同时在困难面前磨炼自己的意志, 克服个性上的缺陷。

改进和调整勤工助学工作的发展方向

勤工助学是贫困大学生获得经济资助、摆脱物质贫困和提升综合素质、消除能力贫困的重要途径, 助学加成才已成为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的本质内涵。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以“勤工助学, 勤工育人”为宗旨, 以岗位开发为基础, 以岗位教育管理、成才辅导为重点, 以贫困生的健康成长为目标, 深入探索勤工助学活动的育人功能,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0年, 全年共安排1690人次在固定岗位上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全年共发放勤工助学补助127.01万元。先后开展了英语培训讲座、新闻写作、报刊编排、“成才班”系列讲座等培训活动, 此外, 为锻炼贫困大学生的综合能力, 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 还举办了篮球赛、乒乓球赛、冬季越野赛等一系列文体活动。通过岗位教育管理、成才辅导, 勤工助学活动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 磨炼了学生们的意志, 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培养了良好的心理品质, 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

同时, 要不断改进和调整勤工助学工作, 实现由普通型向专业型、个体自发型向集体组织型、校内型向校外型、输血型向造血型的拓展, 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的路子才会越走越宽。

1.类型上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发展, 实现勤工助学专业化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目前主要以从事劳务性、服务性、事务性为主的普通型工作为主。一方面, 大学生在这一领域没有工作优势, 岗位开发数量有限;另一方面, 它对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作用不大。所以实现普通型向专业型的转变是加强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所谓专业型勤工助学活动, 主要是指学生从事专业性、技术性、管理性的工作, 学生在工作中必须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解决问题, 必须思考和学习, 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完成, 使大学生在勤工助学活动中能够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 实现学习、能力培养和经济资助三重功效有机的统一。例如, 计算机专业可从事程序开发设计方面的工作, 土建设计类专业可从事施工图、效果图的设计工作, 外语专业学生可从事翻译工作等等。

2.形式上由个体自发型向集体组织型发展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设有专门的勤工助学管理部门, 对勤工助学进行统一组织管理。但部分勤工助学特别是校外岗位仍多呈现出自发性和分散性的特点。这种自发性和分散性隐含着几个突出的问题。

(1) 学生的合法权益容易受到侵害。相对于社会来说, 分散的学生往往成为竞争的弱者, 其正当权益往往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2) 学生的安全存在隐忧。学生自发地和分散地参与社会活动, 由于缺少统一的组织和管理, 由于社会阅历的缺乏等原因, 导致学生的安全方面存在隐忧。

(3) 学生的能力素质提高较慢。由于缺少统一的组织和培训, 学生往往只能通过自我的摸索和体会去开展工作和积累经验, 难以获得比较有效的培训和较快程度的提高。

部分高校成立勤工助学会, 在学生处的直接领导下负责本校的各类勤工助学岗位的组织管理工作, 通过岗前培训、统一管理监督等途径确保了勤工助学活动的安全有序开展, 加快了学生的成长步伐。因此,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组织形式必须实现向集体组织型的转变。

3. 范围上由校内向校外发展, 实现勤工助学社会化

仅局限于校内, 勤工助学活动的岗位供需矛盾日渐突出。从培养大学生的角度来分析, 一方面, 社会需要高素质的创造型的人才, 这为大学生走向社会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社会上进行勤工助学活动, 能使他们了解社会现实, 有效地将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所以, 校外市场是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基地建设的发展方向。勤工助学活动基地向校外发展必须注意加强对校外勤工助学活动的指导和管理, 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和安全。

4. 机制上由输血型向造血型发展, 实现勤工助学产业化

严格来讲, 大学生勤工助学活动是一个半“市场化”的活动。由于其具有“有偿劳动”的市场交换倾向, 也就意味着它要在一定程度上受市场竞争机制和价值规律的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 高校勤工助学管理组织不仅仅是一个管理部门, 而具有一些经济实体的特征, 应当而且可以通过一定的合理的经济运作来实现由“输血型”组织向自我“造血型”组织的发展。如何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呢?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校勤工助学活动的产业化是值得我们重视的一个方向。作为经济实体, 产业化和规模化是必需的。在现有资产的前提下, 如何发展勤工助学基金是我们实现产业化的一个重要突破口。目前, 已有少数高校在校内建立勤工助学创业实践基地, 增加勤工助学工作岗位的同时, 也实现了勤工助学基金的不断增值。只有通过滚动增值, 使勤工助学基金得到不断补充和扩大, 才能实现自给自足, 才能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彦.构建和完善高校贫困生助学工作体系的探讨[J].辽宁教育研究, 2007 (3) .

[2]荣聪贤.高校勤工助学是育人成才的重要途径[J].黑河学刊, 2007 (2) .

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探析 篇11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德育优势; 德育不足;改进建议

1.高校图书馆是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术资料文献的聚集地,在进行科研教学服务的同时,也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任务。大学时期是学生“三观”建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高校图书馆作为对大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可以对大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作用,帮助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养成[1]。

2.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德育教育上具有独特的优势

2.1 高校图书馆对学生没有专业限制

图书馆对所有学生同等对待,不受专业限制,学生可以借阅任何专业的书籍,是大学生拓展知识面的首选之地,这种没有门槛的育人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大学生自由,民主平等的思想,提高德育水平。

2.2 高校图书馆文献丰富,知识育人作用显著

高校图书馆藏书包罗万象,涵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自由选择相关图书借阅。

3.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不足

3.1 对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存在误解

一些高校领导和相关部门对高校图书馆的德育职能认识不到位,在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日常工作的安排上并没有把图书馆的德育作用考虑进来,潜意识里认为德育工作不是图书馆应该负责的事[3]。

3.2 德育工作方法粗糙

主要体现在两点:第一,只注重德育资料的收集,忽视对德育资料的开发利用,几乎没锁高校图书馆都有大量的德育资料,可以说是琳琅满目,但是对这些资料的利用方面做的工作则显不足,没有很好的完成德育资料与读者之间的衔接,进而没能充分发挥德育资料对大学生德育教育的作用;第二,高校图书馆对学生的一些管理制度上过于简单,有时这些制度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3.3 对软环境建设的投入不够

随着国家在教育方面的大力投入,高校图书馆的硬件设施比较完善。相对而言,软环境的建设则显不足,这主要体现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官员素质与图书馆德育工作需要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图书管的德育工作对图书管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图书馆工作人员还不完全具备这种素质。这种矛盾制约了图书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图书馆缺乏对大学生的有效引导

文献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主要任务,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也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图书馆对学生的引导服务过程实际上就一个德育过程,这个服务过程中可以检验学生的很多德育方面的东西,例如是否遵循规章制度,是否珍惜爱护资源,是否按时归还书籍,图书馆可以通过在为读者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给予正确的引导,使得他们可以建立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品格[4]。

3.5 图书馆员的德育水品有待提高

图书馆馆员是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其素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执行效果,当前,大部分图书馆员都具备一定的业务能力,热爱本职工作,认真负责。

4.高校图书馆德育工作的改进策略

4.1 在思想上肯定和重视图书馆的德育职能

首先,改变思想,从思想上纠正对图书馆德育功能的不正确理解,尤其是图书馆的领导,要认识到德育工作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而是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职能不容忽视,是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基地,图书馆可以建议专门的德育质量督促检查小组,定期检查图书馆的德育工作。

4.2 提高服务理念,以人为本

高校图书馆要在加强服务上下足功夫,主要是服务观念和服务模式上的转变,根本宗旨是要以大学生的培养为出发点,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图书馆服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措施入手:第一,延长图书馆阅览室的借阅时间,同时使学生在书籍的查找,借阅方面轻松快捷[5]。

4.3 改善图书馆的文献构成

一个优秀的大学生不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更要加强自身的德育素质培养,因此图书馆的文献结构和馆藏布局要和这一要求相匹配,改变过去的重视专业技能,忽视素质教育的错误思想,图书馆要将大学生的德育培养当成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来对待。

5.结语

高校图书馆的德育教育职能是不容置疑的,也是大有可为的,并且这种德育教育作用在将来会进一步加强。当今,虽然图书馆在德育方面存在着一些困难,但是,这种困难是可以解决的,只要图书馆充分发挥其在德育方面的优势,利用好自身的特点,弥补自身的不足,一定可以在大学生德育工作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 燕,张 园.高校图书馆的德育功能及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2):17-21.

[2] 陈 健.高校图书馆的德育优势与不足及其应对[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10(12):268-270.

[3] 徐澍.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德育教育[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9(5):251.

[4] 刘佳佳.论高校图书馆德育功能的机制创新[J].文教资料:2012(10):61-62.

[5] 黄静.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与德育个体价值的培养[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8):174-176.

陈婧(1990.07—-)女,汉族。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级研究生。 刘新春,男,汉族。湖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作品有《列宁对马恩小农经济理论的实践反思》,

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探析 篇12

关键词:宗教信仰,心理功能,情感宣泄,社会支持

宗教信仰指个体对某种特定宗教和神圣对象由崇拜认同而产生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及全身心的皈依。提到宗教信仰人们不禁会将其与消极、逃避、虚幻等词汇联系在一起,弗洛伊德认为,人们之所以信仰宗教,源于孤独、恐惧和无能为力之感,他认为宗教阻碍了人的理性能力的发展,宗教信仰者是逃避社会现实的心理不健全者[1]。然而荣格十分强调宗教在维持个人心理健康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宗教具有心理治疗的功能。宗教不仅能治疗个体心灵的痛苦,而且能治疗心灵痛苦引起的肉体疾病,宗教是个体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1]。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宗教信仰与心理健康息息相关。阮冶等人研究发现一些宗教教义有利于少数民族的身心健康[2]。宋兴川等人通过问卷调查表明精神信仰对心理健康具有一定作用[3]。宗教信仰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必定有其心理机制和功能。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宗教信仰的心理功能进行分析。

一、情感宣泄功能

在日常生活中,来自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迫使我们不断压抑自己,被压抑的情绪和精神压力是疾病产生的根源。宗教作为一个安全、可靠的载体为个人提供了情感宣泄的空间。

首先,信教徒通过在神灵面前虔诚的朝拜、祈祷、许愿等人神对话的方式尽情地宣泄内心的情绪及愿望,使自己内心的压力和紧张情绪得以释放,精神得以寄托,身心重新恢复平衡。其次,除日常的朝拜和诵经外,宗教活动和宗教节日也是信教徒皈依宗教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很多宗教仪式上,通过在神灵面前尽情地哭泣和倾诉,将自己内心的痛苦、愤怒、委屈甚至过错、悔恨通过宣泄和忏悔等方式表达出来,因为他们深信神灵会理解、原谅、宽恕和帮助自己。现代研究表明,哭泣和倾诉能将不良情绪产生的化合物释放出去,从而有利于身心健康[1]。再次,宗教节日中通过载歌载舞的狂欢,在娱乐神灵的同时,使其身心达到极度愉悦,节日中人们可以尽情地宣泄和释放来自然、神灵和社会的各种被压抑的情感,缓解其对生活的倦怠和压力[4]。

二、社会支持功能

社会支持是指个体的社交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其进行帮助的行为。社会支持包括物质上的直接援助行为和精神上的安慰、理解、尊重等体验。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可利用的外部资源”,对健康具有保护作用,可以降低心身疾病的发生和促进疾病的康复[5]。宗教信仰的社会支持功能体现两方面,首先,宗教的社会支持源于宗教团体,参加各种宗教活动加强了信教徒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人与人之间的宽容、慈悲、正义、谦虚、善良等使个体在人际交往中获得情感支持。此外宗教倡导人与人之间平等和睦的相处,大家互敬互爱,相互鼓励和支持,处于温暖而美好的宗教氛围中,内心得到满足的同时,隔离感、孤独感、自卑感等消极情绪得以消除。其次,宗教的另一社会支持功能表现为心理慰籍。它是一种心灵的安慰,能排解宗教徒现实生活中的伤痛,它通过各种宗教观念和宗教活动,在神灵的帮助下,唤起宗教徒内心积极的宗教体验和宗教情感,使其心灵得到抚慰,情感得到升华,灵魂得以净化,从而摆脱现实的困扰。神灵的无条件接纳和陪伴满足了信教徒归属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尊重和爱需要。此外,坚信神灵冥冥之中的保佑和庇护,以及对死亡和最终归宿的美好解释让信教徒能够超然地面对一切,内心获得宁静。

三、身心调节功能

宗教的心理调节作用,是指通过特定的宗教信念、宗教仪式把人们原来心态上的不平衡调节到相对平衡的状态,并由此使人们在精神上、行为上和生理上达到有益的适度状态,西方学者把这种心理的调节功能称之为信仰治疗[6]。通过虔诚的笃信神灵,并通过修道、修身、修心等形式进行人神对话,达到人神交融的境界。当个体心理失衡,深陷痛苦时通过寻找宗教今生和来世的福音获得内心的平衡。此时宗教成为个体超脱世俗,消除烦恼的精神支柱,它改善了人们的消极情绪,使其变得乐观豁达,起到心理调节的作用。

人的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可通过修心达到修身,亦可通过修身进行修心。个体虔诚的笃信神灵,相信神灵定能助其排忧解难,甚至消除病痛,这是一种强烈的自我暗示。自我暗示可以通过个体的心理对躯体产生巨大的影响,不断强化的积极自我暗示使个体具有良好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可提高个体免疫力,并由此减轻甚至消除病痛之苦[7]。此外,虔诚的信仰宗教会减轻或消除个体的病痛,特别是宗教的修持佛法,通过清静养心,往往能把修持这的心态调节到非凡的极佳状态,能使人由修心达到修身强身的目的[6]。如“禅定”是佛教的一种修持佛法,其特点是“静心”,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磐境界”[8]。此外,佛教中的气功也是调养身心的重要方法。中医学认为气功可以通过调神来达到气机调畅,防治疾病的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气功是一种通过自我暗示来调整心身功能以防治疾病的自我锻炼方法。

上一篇:结构及工作流程下一篇:小型商贸公司网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