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健康教学

2024-09-19

性健康教学(精选12篇)

性健康教学 篇1

参与式教学起源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最初是一些英国的社会学专家在进行国际援助性研究的时候, 总结出来的一套社会学理论, 后来引进到教育教学领域中, 逐渐形成了自成体系的参与式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是以师生互动为基础, 教师导, 学生主体积极参与的一种教学方式。裴娣娜教授提出, 参与式教学的目标是通过构建学生的主体活动, 完成认识和发展的任务, 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1]。因此, 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在于改变传统教学中的单一灌输, 师生互为主体, 教师充分关注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发现、自我反思, 创设轻松、平等、和谐的教学环境, 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使学生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 人的需要可分为外在性需要和内在性需要。它们之间存在以下四种情况: (1) 外在激励强, 内在激励弱:当事者将自己的工作或学习只看作是外在激励的推动, 但是工作或学习比较枯燥无味; (2) 内在激励强, 外在激励弱:工作或学习变得有趣、有意义和有挑战性; (3) 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弱:工作或学习变得索然无味, 并缺乏具有诱惑力的报偿; (4) 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均强:工作或学习变得引人入胜并具有颇富诱惑力的外偿。参与式教学能够加强学生的内在激励,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由于内在激励来自学习的趣味、意义和挑战性, 学生便能克服困难, 从学习中获得乐趣和满足。在参与式教学中, 来自教师的表扬和鼓励, 也使外在激励加强。在这种内在激励和外在激励都得到加强的情况下, 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显著提高。参与式教学变教师的“要他学”为学生的“我要学”, 以教师不主导, 学生不主体, 实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 对于改变教师主动、学生被动的教学状况有着积极的意义。

不论男生还是女生, 对性都很好奇和向往, 既期待又害怕伤害, 他们的很多性知识来自同学之间的谈论、网络广播电视等媒体、或者一些性教育片;来自学校和家庭教育的较少, 他们听说或看过很多关于性的知识, 却不知道对或错, 有很多关于性的问题, 却不知道要问谁, 并且羞于开口, 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有效的性健康教育?怎么消除同学中存在的性神秘、性羞怯、性无知, 怎样改变性放纵、谈性色变或庸俗化等思想, 给予他们健康积极的影响, 这是很多性健康教育工作者在不断探索的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倡导在教育上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变幻无穷社会的“完整的人”, 这种人能将“躯体、心智、感情、精神、心理力量融贯一体”[2]。性教育即人格的教育, 良好的性健康教育本着尊重、信任、民主、参与、鼓励的理念, 以指导性和实用性为原则, 解答学生在性方面的困惑, 适时、适量、适度地介绍人类性科学、性教育、性道德、性法律的发展史知识、性生理卫生、性心理健康和性爱、婚姻、家庭幸福等方面的性知识。参与式教学使教师立足于与学生交朋友式的探讨, 对学生的性道德观念、性活动规范进行科学的实事求是的引导和帮助, 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对塑造文明的性形象、规范异性交往、爱情、婚前性行为性自律与保护、家庭幸福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效果,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主要采取了参与式教学中的如下方式。

1.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教师提出问题, 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地做出应答反应, 并创造一个参与的气氛, 引起同学的思考和兴趣, 集思广益。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在第一节课上教师的态度、问题的设计等都将极大地影响着同学对待性的态度和性健康教育学习的态度。因此, 在第一节课上, 首先设计几个问题, 用头脑风暴的方式来打破学生对性的神秘和好奇却羞于开口的心理。

师:“很高兴那么多同学来选修这门课, 我想问同学们第一个问题, 说到性你想到了什么?”

此时很多同学觉得害羞, 难以开口, 教师转换了个方式。

师:“同学们看到、说到花, 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美好、想去触摸、把它带回家养起来……”

师:“是啊, 花是美丽的, 我们每个人都很喜欢,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谈论花的时候我们感觉着美好, 不会觉得害羞, 难为情, 我们是那样充满欣喜和自然地感受着它的美好, 那么我们现在也以一种谈论花的美好的自然的心来谈论和学习性的知识, 送同学们八个字:真诚、自然、大方、坦荡。当我们以这样的心来学习的时候, 我们可以感受到很多美好。现在请同学们用头脑风暴快速反应, 看到性这个字, 说起性你想到了什么?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

生:“性别、男人、女人、性行为、生殖……”

师:“还想到了什么呢?性是与生俱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是性的产物, 每个人对性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 它是难以启齿的, 我觉得性是美好, 是爱!”

教师的态度和引导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往后的生活、学习中渐渐能够大方自然地面对性的问题, 而这正是性健康教育希望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开始。

2. 讨论法

讨论法就是通过集体或者小组的形式让学生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发表意见, 规定一定的讨论时间, 鼓励每个同学充分参与。

如在学习青春期知识的时候, 教师进行了这样的设计:“青春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 身体和心理发生飞速的变化, 性对于大家是陌生、激动和新鲜的, 伴随着青春期的成长和性成熟, 你感受到了身体的什么变化?你有了什么样的困惑?”

把男女生分组后, 又在男生和女生里随机分六人一组, 让各组成员把想法写在白纸上, 请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所有的变化都是正常和自然的, 每个人都会或早或晚发生, 这些变化意味着我们走向成熟, 我们不要因此难过或尴尬害羞。对青春期身体的变化, 不用焦虑和不安, 要学会保护和关心自己, 为走向成熟感到骄傲和充满自信。

3. 游戏和活动

采用一些游戏和活动, 提高学生对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兴趣, 调节气氛, 寓教于乐。

游戏活动通常被认为是儿童的专利, 事实上在各类学生群体的健康教育中, 一些游戏活动会使他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使他们在游戏里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更具有主动性。如在学习AIDS对人体的感染时, 可请几个比较高大强壮的同学围成一个圈, 里面一个同学, 外面一个同学, 请一个同学记时半分钟, 看外圈的同学能否抓到内圈同学, 围圈的同学全力保护里面的同学, 结果以失败告终;第二次, 抓的同学只要碰到围圈的任何一个同学后, 被触碰的同学就不可以再保护圈内同学, 这样不到20秒的时间, 他就抓到了里面的同学。当同学们结束游戏后, 教师告诉同学这个游戏的意义:第一次抓人的同学代表的是一些普通的细菌或者病毒, 围圈同学代表身体的免疫系统, 我们的身体有了免疫系统的保护通常不容易受到破坏。但是第二次游戏时, 抓人的同学代表了HIV病毒, 它的厉害就在于破坏身体的免疫系统, 使人体在没有防御能力后束手就擒。这样, 每个同学通过参与或观看这个游戏活动, 直观形象地理解了人体免疫系统的作用和AIDS的入侵方式, 体会到了艾滋病对人体强大的破坏力, 认识到为什么人们会谈“艾”色变。就此进一步提醒同学:虽然现在人们一直在不懈地努力, 但是还没有有效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并且治疗费用很高昂, 因此大家应该了解艾滋病的基本知识, 做好艾滋病的预防工作, 进行有效的自我保护。

4. 案例分析

性心理、性道德内容如果只进行简单地说教, 学生是不喜欢的, 也难以有较好的学习效果, 若采用一些发生在同学身边的、同学熟悉的青春事件或假设的案例,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具有的知识、技能及经验参与思考, 展开讨论, 学习某些解决问题的方法, 巩固已学到的知识, 就能促进受教育者自我决策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让学生在讨论和分析的过程中明白道理, 知道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怎样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

5. 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包括三个阶段:对角色的期望, 即角色扮演者了解社会或他人对角色的要求和期望;对角色的领悟, 即角色扮演者自己对角色的理解;对角色的实践, 即角色扮演者扮演角色。角色扮演旨在通过让学生扮演某一情节中的不同角色, 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情景, 使扮演者及观众从中受到感悟、启发和教育。

比如在进行毒品危害的学习中, 让同学扮演一个吸食毒品的人一天24小时的活动, 让同学清楚地看到瘾君子的悲惨日子, 再通过同学分组用漫画的形式来更深刻地理解毒品的危害, 建立远离毒品珍爱生命的意识, 在活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以上性健康教育的参与式教学中, 通过生生合作、师生合作, 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和力量, 教师既发现了学生正在想什么, 又更好地走近了学生, 还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了解到了科学的性知识, 增强了主体责任感与使命感, 让他们在学习中建立起了信心, 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进而能够选择积极的生活方式, 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在未来的生活里生活得健康而美好。

参考文献

[1]裴娣娜.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学科教育, 2000, (1) :9-10.

[2]许建领.大学参与性教学-理论探讨与系统构建.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6.5, (1) :76.

性健康教学 篇2

一、播放音乐做一段热身操。感受健康身体棒的好处。回想并说说自己生病时的感受。然后老师总结出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引出主题《争做健康小先锋》。让我们一起努力做个健康小先锋吧。

二、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的方法。

1.引导幼儿说出哪些好的生活习惯。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

运动健身,讲究卫生,良好饮食习惯,保持好心情,与同伴团结友爱

2.利用课件出示图片进行小结。

三、引导幼儿进行健康知识对与错的游戏。评选出“健康小先锋”。

1、介绍游戏的玩法及规则.

2、玩游戏。教师说出各种与生活习惯有关的题目,幼儿判断题目内容是否健康,并抢占圆圈。

3.奖励获胜者“健康小先锋”的称号。并引领幼儿复述健康知识,告诉幼儿不光要懂得健康知识,更要运用到生活中去。

四、活动延伸:带领幼儿再次跳起健身操。幼儿把学到的知识带回家讲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听。

活动目标:1.让幼儿认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认识保持健康的方法。3.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习惯。

活动准备:1、歌曲《健身娃娃》。2、多媒体课件。3、奖品.

性健康教学 篇3

摘 要 初中体育教师不仅担负着锻炼学生体格的责任,同时对学生心理健康方面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教育责任。特别是当前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其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均达到健康的标准,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渗透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成为一项非常必要的任务。本文主要对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有效的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行之有效的措施和方法。

关键词 初中体育教学 心理健康教学 渗透 措施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和落实,在体育教学中,要求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两者有机结合。特别是处于初中发展阶段的学生,更应加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真正发挥出学校在育人方面的实效。

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

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教师和学生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主体,教师与学生之间平等、公平,不仅可以使学生心理上得到放松,比较容易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内容,还可以有效的促进其心理方面的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应时时表现对学生的关爱、热心、尊重、信任等,及时发现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帮助他们逐渐转变原有的心理意识,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精心计划和组织教学场地

由于体育课多是在室外进行,因此环境因素往往对教学过程的实施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之前要对教学所需的场地进行精心组织和计划。所选的场地除了能够有效避免环境因素造成的干扰之外,还要能够对学生产生较强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初中生自理能力还不是很好,因此要格外注意在安全防护方面的保障。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式

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是促进体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效统一的主要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采用以下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有效的突出其在心理健康方面的教学。

(一)充分挖掘教学

采取最恰当的教学手段的前提条件是深度理解教材内容,因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深度挖掘。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比如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我们可以从中对学生的毅力、坚强、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心理品质进行磨练;比如在进行篮球、足球、羽毛球等运动时,我们可以从中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以及关心他人、爱护他人的集体意识。我们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奥运会等视频,使学生从运动健儿的努力拼搏中,感受到不畏强手、奋力拼搏的精神,进而有效促进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二)选用适当游戏

对于正处于初中发展阶段的学生来说,选择适当的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并逐渐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和素质。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选择一些符合学生心理特征,并具有较强针对性的游戏,能够满足当前体育教学的需求。比如可以在田径运动的教学中,采用接力跑等游戏方式进行训练,使学生特别是一些孤僻的学生,能够在集体比赛中通过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使其感受到团体所带来的快乐。我们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猫捉老鼠、拉网捕鱼、警察捉小偷、圆圈追逐、踩影子等游戏,通过将全班同学分成不同的角色进行游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在促进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之外,还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克服一些心理障碍或是不良的行为习惯等,从而有效促进学生整体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提高。

四、加强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不断的对自身的心理素质进行强化。比如教师应具有良好的品行、优雅的气质、良好的适应能力以及与同事、他人之间具有融洽的关系等。教师还应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加强自身理论方面的修养和提高,通过树立良好的正面形象,通过耳濡目染,让学生受益匪浅。此外还应加强如何有效的运用现代化教学理论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积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能正确认识到体育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与学生积极交流,特别是在上课过程中发现的存在一些问题的学生,通过交流、谈心等给予学生有力的支持和帮助,将心理健康教学延伸至课外生活。还可以就相关教学内容、方式等与学生进行交流,以便对自身的教学能力有所了解,并有针对性的进行改进和创新,从而有效促进学生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机结合。

五、结语

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教师应积极的将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学有机结合,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加强其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教师应通过自身实践,进行有效分析和总结,并不断的促进教学手段的发展与创新,从而保证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健康人。

参考文献:

[1] 张红利.浅谈如何在体育课教学汇总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J].读与写.2013(12):263-264.

[2] 吴辉.在体育教学中应积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考试周刊.2008(17):336-337.

性健康教学 篇4

受到西方“性解放”和“性自由”的思潮的影响, 学生的性观念呈现多元化, 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 性科学的宣传教育工作举步维艰———媒体宣传上犹抱琵琶半遮面, 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尽如人意, 使得性健康教育如野草一样自生自长。高中生物对中国当今的性教育尤其是学校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

(一) 高中生物教材的创新, 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

高中生物教材的创新, 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提高学生对其兴趣, 避免学生通过黄色网站等不良途径来获取性知识。据调查显示, 学生获取性知识的途径:书报约占10%, 教师约占5%, 母亲约占3%, 父亲约1%, 其余大部分来自网上, 大约占80%。而现在社会上各种性问题层出不穷, 屡见不鲜, 黄毒泛滥, 色情读物屡经不止。生物教材中应多一些帮助学生解读生理和心理的需求, 对性健康教育进行良好的解读, 推进以学生为主体的性健康教育体系。高中生物教育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胚胎工程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 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 高中生物渗透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 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觉醒而苦恼, 让学生明白:“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性对于高中生涯的青少年来说, 是青春期送的礼物, 现在还不是索取的时候, 如果过分追求, 就不是一个礼物, 而是一颗定时炸弹。”

(二)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生理教育

高中生物教学的对象是全体学生, 在生物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性生理的发展规律, 通过教育网站, 宣传报等, 使学生掌握科学的性知识, 对性知识、性安全起到积极作用。高中生物把人类的生理、生殖等与自然界的万物联系起来, 扩展开来。自然界中的我们认为美丽怡人的事物, 都离不开“性”, 要不是有性, 就不会有花开鸟鸣, 开满花朵的草地, 回荡在黎明时分的鸟儿合唱, 这是激烈的性竞争场景。

案例一:在进行高二生物学《体外受精和早期胚胎培养》, 谈到精子的采集方法的时候, 学生都羞羞答答、遮遮掩掩不说, 还唯恐躲避不及, 羞于启齿。这时, 教师可以说:“人类文明要是没有了这些生殖器官缺少了有性生殖, 大概会是什么样子?根据我们的所学, 缺少了有性生殖也就缺少了基因重组的变异方式, 那么也就不存在‘一母生九子, 连母十个样’的现象了, 也就不会有如此多的变异类型以应对自然环境的选择和变化了。”学生听了会觉得我们学习性知识就是与自然联系起来, 扩展开来, 不再是尴尬的场景。

案例二:课堂上教师教授《体内受精和早起胚胎发育时》, 往往都会补充女性和男性生殖器官结构, 此时如果适时适度地介绍月经、痛经及遗精等生理现象及产生的原因的话,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这个是青春生理期正常的现象, 对自己的身体发育有一个良好的认识。

(三)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心理教育

性生理反应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 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高中生物教育中,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 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可以说, 高中生物渗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 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觉醒而苦恼。

案例三:高一生物学习遗传因子 (即基因) 和染色体, 学习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 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离,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对此, 教师可以告诉学生:Y染色体含有SRY基因, 能够触发睾丸的发生, 因此决定了雄性性状。除此之外, Y染色体上还含有大约十几个其他基因, 相比X染色体少得多。比如, 人类的耳道多毛症, 就是一种典型的Y连锁遗传 (限雄遗传) 。在遗传上, 父传子, 子传孙, 全男性遗传;女性不会出现相应的遗传性状。学生学起来也会联想身边的实际, 从而激发了学习乐趣。

(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性道德教育

高中生物是道德、知识和人性有机结合, 突出了社会责任感。高中学生对性健康教育充满着迷茫, 懵懂。许多学生对男女同学之间的关系都特别敏感, 又充满好奇。家庭和学校教育都使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近些年来, 性病及艾滋病泛滥, 少女怀孕几率增加等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使得对学生进行现代性健康教育迫在眉睫, 为中国性教育注入活力。

案例四:高中生物实验“探究植物的向光性生长”, 需要利用植物的胚芽鞘。而此时可以通过四人一组, 两男两女的分组, 通过不同同学的实验现象可以进一步探究种子萌发与光照的关系、种子萌发与深度的关系、浸种与种子萌发的关系等, 从中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 相互搭配, 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参加集体活动, 保持与异性的广泛交往, 走出学生恋爱的误区, 为自己的人生和学习负责。

二、解读学生心理———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是青春期的一个礼物

高中生物是道德、知识和人性的有机结合, 突出了社会责任感。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理觉醒而苦恼, 他们会偷偷地学, 甚至会从不健康的渠道学。高中生物对中国当今的性教育尤其是学校式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启迪作用。性生理反应、性心理反应是人类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也是社会发展的体现。高中生物教育中生物的生殖和发育、生物的进化等是学习生物的典型知识体系, 其中包括了青春期学生心理、生理、卫生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高中生物渗透性健康教育修补了青少年性知识的漏洞, 避免学生因性生理反应、性心里反应觉醒而苦恼, 让学生明白“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学特征之一, 是很自然的一种现象。

性对于高中生涯的青少年来说, 是青春期送的礼物, 现在还不是索取的时候, 如果过分追求, 就不是一个礼物, 而是一个定时炸弹。

摘要: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来说, 性教育是万万不可缺少的。因为生活在一个开放的信息化时代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他们的性发育大大提前了, 他们的身边充满了性诱惑。高中生物作为一种自然科学的知识体系, 以人作为“物”来研究。性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物特征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身体和心理的变化敏感时期, 是与社会互动变化的塑造期。因此, 高中生物教学应渗透性健康教育, 解读学生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性审美等安全性行为的知识。

大班健康教学反思 篇5

张庄镇中心幼儿园李瑞敏

今天,我们学了《小猪学跳绳》,从中我得到启发,在活动中如果我们用绳子玩儿花样怎么样,结果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绳子,是孩子所熟悉的,而且操作性强,所以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是很高,他们能积极探索绳子的不同玩法,并且利用绳子开展比赛活动。

平日的幼儿室外活动中,幼儿总是拿着一根跳绳做跳绳运动,我想如果让孩子们来玩绳子,他们会创造出什么好玩的游戏呢?于是绳子游戏成为本节课的主要探索与学习的内容。小朋友想出了把绳子摆成几条平行线,进行跳跃练习;把绳子围成一个个圈,练习跳圈。还想出了拔河。游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学游戏时,我比较重视正确动作的培养,先做单个动作,再做综合练习,最后进行比赛,比赛不能单纯的追求比赛结果,要体现出“教、学、练”,否则就可能导致老师教的不细致、幼儿没有学到应学的东西、练也就不得其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次比赛是行进跳绳接力赛,基本动作是边跑边跳,我首先进行正确的示范,再让幼儿单独练习,最后组织幼儿接力跳绳赛,运动强度逐渐加大。

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6

关键词: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学习效率

创新体育教学的方法,以丰富体育教学的活动开展形式,有

效保证了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改革了学校的体育课程形式,通过加强体育活动的卫生监督,提高了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水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研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1.以育人为本实施创新教育

以育人为本指的就是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首先,教师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不断地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改革,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强壮体魄;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利用手脑来提高体育技能;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如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独立自由中思考探究。

2.为提高学习效率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成为新的问题,出现心理不健康等负面现象,因此,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就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考试评价制度出发探索出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途径。虽然现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白必须进行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改革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因此,我们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要不断研究如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以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自身现有的条件限制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主观意识不强,导致了改革无法彻底进行。

3.为增强学生体质探索教学方法

学校和教师要肩负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虽说现如今学生的体质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学校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如何改善学生的健康体质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从改善教学方法的方向出发,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来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使其形成锻炼意识。

二、研究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健康教育

1.利用科学的课前准备,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熟悉场地器材找出最适合学生锻炼的器材,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教师主要是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智力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围绕学生的兴趣以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最合适的氛围,使他们放松心情进行学习。

2.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激发求知欲,通过激发欲望来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探索学习体育的优秀方法,不断优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以及组织的形式,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沟通,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3.将思维分析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的动作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先行进行动作的讲解,而后再通过正确的示范动作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和技术。示范讲解是一个语言传授和动作演示的过程,通过语言和演示来帮助学生感知整体的动作形象,从而领会所教授的动作要领。体育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在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会,引导学生将感知融入思维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够加深其对体育技术动作的理解,通过视觉表象的反复思考逐步形成动作表象。

4.创设合理的情境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具竞争合作性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要先进入准备部分,进行基础的锻炼,使学生的各个身体器官和感官系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准确活动中也要帮助学生进入心理适应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准备活动之后利用情景形式提高人体的机能,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活跃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游戏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游戏法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集体性等特点使学生保持对体育学习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市场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心理、生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强调促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的形成。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教学方法,从中找到创新体育教学的途径。同时我们应该认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者应加强锻炼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将科学的健康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高菲菲.对体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价[J].宵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18(3):14-16.

性健康教学 篇7

当前, 我国具有心理健康疾病的人在逐年增多。1999年9月23日《健康咨询报》在全国范围内抽查12.6万名高中学生的结果表明, 20.13%的学生有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 其中男生高于女生。2001年8月15日《人民日报》以《中学生的心理障碍应该引起社会重视》为题, 报道了杭州市对2961名中学生进行心理测查, 发现有16.79%的学生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卫生问题, 并且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心理卫生问题亦有较大幅度上升, 高中生高达25.39%。

1994年8月31日, 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意见》, 提出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而且要在全国学校范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 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国家教育部又分别在1999年和2000年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 文件明确指出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者不但应关注学生的身体健康, 更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 使学生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心理。

二、研究思路、对象与方法

(1) 研究思路。本研究力求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发现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特别是当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了解现状和发现问题, 借助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和自我教学实验总结, 对比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及《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等提出的相关要求和注意事项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应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2) 研究对象。 (1) 问卷调查对象。以江苏省吴江市在校高中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 以上海 (华师附中) 、南京 (南师附中) 的部分师生为辅助调查对象。 (2) 访谈调查对象。访谈苏州市吴江区一线体育教师4人、教学研究专家1人 (姚丽芳老师) 、高二学生10人 (男生5人, 女生5人)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师生2人 (教师、学生各1人) ,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师生3人 (教师2人, 学生1人) 。

(3) 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法:研读了2003年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江苏省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参考》, 进一步探讨笔者所要研究的问题, 并从CNKI学术期刊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下载中心下载了关于“心理健康”方面的文章60余篇。 (2) 问卷调查法:制作“体育教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现状调查表” (见附1) 。 (3) 访谈法:制作“高中心理健康问题访谈问卷” (见附2) 。 (4) 观察法:利用观察法对课堂内外学生的意志品质、心理情绪、人际交往、课堂氛围等方面进行观察和总结。

三、调查研究结果分析与讨论

对学生访谈后发现, 学生对“健康”基本不了解, 9人回答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健康两方面、1人回答只包括身体健康, 只有1人提及社会适应能力;对教师的访谈后发现, 目前高中体育教学很少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教师不知道怎么样去关注和引导;关于心理健康问题主要涉及哪些方面时, 教师知之甚少;对心理教育专家访谈后发现, 高中学生目前心理健康问题是多方面原因引起的, 不能只靠教师独自来解决所有的问题, 家庭、学校和社会都应当承担起教育和引导学生的责任;指出心理健康在“健康”中属于中枢地位, 心理健康往往体现着幕后的作用等。

调查结果显示: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依然不容乐观;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比较匮乏;体育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对高中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更是希望能挖掘点滴教育因素, 家庭、学校和社会集体发力, 最终实现因材施教、因时施教、因地施教。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和各种访谈、问卷调查统计的结果, 可以得出目前高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以及心理健康教学有以下特点: (1) 学生体育学习信心不足, 个性发展不明显, 养成“体育健康学习习惯”的不多; (2) 学生社会适应能力较差, 健康知识学习过于“本本主义”, 不能理论联系实际。

四、高中体育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建议

(1) 创设情境, 树立信心, 重视个性发展。 (1) 创设情境, 树立学习信心, 发展学生个性。第一, 因材施教、褒贬结合。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 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 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 获得最佳发展。高中学生是一群性格各异、需要教育的群体。教师要在表扬中批评不足之处, 在批评中表扬其闪光点, 并结合相应的创设情境, 最终达到树立学生自信心的目的。第二, 激发兴趣、创编教材。兴趣是一切学习动力的源泉, 也是发展学生个性的助推器。教师合理巧妙地安排利用创设情境, 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教师要根据各方面的情况,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师按照教学的目标和要求, 灵活地创编教材, 充分利用可以利用的条件, 创设可以创设的情境, 注重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2) 创设情境, 营造有利环境, 体验成功。第一, 因势利导、关注个体。学生是一群能力千差万别的个体,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闪光点, 因势利导,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特别关注“后进”个体, 特意为他们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 特别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去体验成功, 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 让处于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运动的快乐, 获得运动的成就感。第二, 民主第一, 多点结合。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的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而这里最重要的一种关系就是“师生关系”。充分挖掘各种有利关系, 这些内容包括校园物质环境、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以及其他环境等, 把这些要点结合在一起, 能最终实现营造最有利环境的目的。

(2) 教材革新, 突出社会适应能力。 (1) 强调体育教学的实践性, 体现社会适应能力。如“5.12”汶川大地震中, 安县枣桑中学这样一所农村中学却无一人伤亡, 不是因为他们学校的建筑质量是最好的, 而是因为他们学校经常组织体育的逃生演练, 在地震来临时他们像平常一样有序、快速地撤离到了安全的操场上, 整个撤离时间只有1分36秒钟。这就是体育服务于社会最好的例子!地震、火灾、水灾中的逃生本就是体育的原始属性, 教师应指导学生利用这些属性, 给他们创设一定的情境, 练习这些最基础、最原始的能力, 应对危险来临时的应变, 感受社会的真实一面。 (2) 突出体育教学的合作性, 体现社会适应能力。合作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群体之间的竞争, 将个人的目标转化为群体的目标, 使小组成员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实际上就是“团队意识”和“团队协作”的成功与否。合作学习是充分利用了1+1>2的理论, 利用了团队成员之间的能力互补、集思广益, 最优化地达到目标的一种理论。体育课堂首先为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平台。体育课多是开放性的、流动性的, 比如篮球、排球、武术、体操等教学项目都有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探讨内容, 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动作特色, 因为教学内容没有唯一的答案。合作学习充实了体育教学的学习方式, “一个好汉三个帮”的小组学习, 有助于学习的特色化和速度化, 也有助于团队成员的互相了解、互相信任, 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 培养自我语言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同时, 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学生消除隔阂, 创建和谐人际关系, 真正体现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五、结论

利用上述手段, 笔者建立了相应的实验组和对照组, 对选取对象在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配合下实施24小时监督, 并在体育课堂上对这些学生采用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学手段和方法。经过三个月的教学后, 教师对两组同学上学期期末考试和本学期期中考试的高考三门功课 (语、数、外) 以及100M跑和立定跳远成绩对照后发现:测试组学生体育爱好显著提升, 学生慢慢爱上了运动, 体育成绩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但是幅度不大) ;测试组学生更愿意与人交流, 更能够集中注意力, 精力更加充沛, 关键是文化课学习的成绩有了显著的提高。这说明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但可以提升学生的运动成绩, 而且能影响学生的思想观念, 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运动情感, 使学生树立积极态度、奋发向上的精神等, 从而使他们健康成长。

附1体育教学对高中生心理健康影响现状调查表

感谢您填写此调查问卷, 请您如实回答, 不要讨论或寻找参考, 谢谢!

一、除第8题外其余均为单选题, 请选出你认为最满意的答案 (在答案上打勾)

(1) 你认为自己心理健康吗?

A.健康B.不健康C.不知道

(2) 你和朋友相处的关系怎么样?

A.不好B.一般C.融洽

(3) 你对目前师生关系的态度是: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4) 你喜欢上体育课吗?

A.喜欢B.不喜欢C.无所谓

(5) 如果喜欢体育课, 为什么? (可不填写)

A.放松, 无压力B.接近自然C.展现自我

(6) 做体育运动时你会忘记烦恼吗?

A.会B.不会C.不知道

(7) 下列哪个体育因素对你情绪影响最大?

A.体育课B.课外体育活动C.体育比赛

(8) 在体育运动中你会出现下列哪些现象? (可多选)

A.易怒B.与人争执C.冷漠他人D.奋发向上E.以上均无 (9) 你在激烈的体育运动后的感觉是:

A.累B.成功感C.开心, 下次再来D.没感觉 (10) 你对体育比赛的认识是:

A.娱乐B.勇夺第一C.无所谓D.不参加 (11) 你对集体性体育活动的态度是:

A.顾好自己B.注意团队配合C.无所谓D.不参加 (12) 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体育竞争对手?

A.没什么了不起B.超越他C.向他学习D.无所谓

二、对于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问题, 谈谈你的看法

附2高中心理健康问题访谈问卷

您好!我是苏州市吴江区某中学的体育教师, 现在正在做有关高中心理健康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首先感谢您的热情配合, 请您如实回答问题。谢谢!

(1) (学生) 你了解健康吗, 它包括哪些方面? (2) (学生) 心理健康你了解多少?

(3) (学生) 你认为自己心理健康吗, 为什么?

(4) (学生) 你一天除了体育课以外还有多少时间做运动?

(5) (学生) 你如何看待高中男女生交往问题, 你很在意别人对你的评价吗?

(外貌、成绩、能力等)

(6) (学生) 体育课是否可以使你缓解心理压力, 为什么?

(7) (学生) 你会把自己的体育教师看作朋友吗?如果你是他你会如何安排课堂?

(8) (学生) 当你不开心或做错事时你会选择运动使自己忘记烦恼吗?

(9) (教师) 体育课堂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0) (教师) 现在的高中体育教学是否特别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11) (教师) 你认为自己能很好地胜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吗?

(12) (教师) 目前的高中体育教材能特别体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吗?

(13) (教师) 何种活动最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14) (教师) 关于体育课堂、体育训练、课外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谈谈你的看法。

(15) (专家) 你怎么看待目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16) (专家) 心理健康在“健康”的概念中扮演何种角色?

(17) (专家) 目前高中的教学模式是否真正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18) (专家) 关于心理健康教学怎样更有效的形成一种教学模式?

(19) (专家) 关于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你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1]兰自力, 骆映.学校体育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影响作用探讨[J].体育与科学, 2003 (1) .

[2]王占春.体育与健康[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3]杨玉芳.中国心理学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科学基金, 200 (3) .

快乐教学健康第一 篇8

一、课堂教学观的转变

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 但想通过两节课来增强学生的体质的目标是无法实现的, 只有使学生注重学习运动技能和掌握练习方法, 才是体育教学中最现实的目标。如果目标不清, 会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 不明白自己是在学习健身方法还是娱乐活动, 还是为了参加比赛。我国传统的体育教学, 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限制了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阻碍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使学生对体育活动散失兴趣, 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根据当今体育教学的需要, 体育课教学由单向转向多向。即学生———老师, 学生———学生, 学生———社会, 课堂——课外活动———家庭———社会, 形成多渠道, 多层次, 多方位多手段的教学模式。

二、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1. 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由学生来组织课堂教学。这实际上是国外的教学思想。我让学生尝试着上台授课, 教师和其他学生对其进行评价, 并予以指导, 这样, 增加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提高了学习效率, 满足了他们的那种给他人上课的情感体验。如有个学生, 平时上课纪律不好脾气古怪, 可是他的看图语言表达能力不错。上学期, 学习田径蹲踞式起跑, 我让学生当老师上台给大家讲解, 学生非常积极, 但就是这个学生讲的最全面详细, 而且讲起来非常认真。我即时给予鼓励表扬, 以后每次上体育课这个学生的积极性特别高。

在体育课堂中, 给学生提供机会, 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方法的灵活性。如让学生自编体育游戏, 自编徒手体操, 改编武术和创造新的体育项目等, 我先向学生介绍创编原则和方法, 然后放手让学生自编自导。教师及时指出学生创编中的不足, 提出改进意见, 使学生编出一些独特性、新颖性和娱乐性较强的徒手操和体育游戏。学生自己参与, 积极性高, 课堂气氛活跃, 就连不愿活动的学生也积极参与, 学生的表达能力、团结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2. 调动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课外体育活动也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延伸, 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外实践活动中, 学生是活动的主人, 除了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外, 要让学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 个性特长出发, 自愿参加、自愿组合、自愿选择, 各类活动要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自己动手, 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进而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各种体育比赛是课外体育活动的主体, 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体育比赛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 更能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当前体育教学要重视在“玩”趣味娱乐中, 让学生学会动作、学会健身、学会做人、学会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等, 以满足人在体育运动中求快乐的天性。

三、重视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体育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养成的, 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和倾向, 是一种自发的、能使人从中获得快乐的行为。因此, 教师要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1. 指导学生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

不是任何一种体育活动都能锻炼身体和增强体质, 不懂得用科学的方法锻炼身体, 会影响锻炼效果, 有可能损害身体健康。只有懂得和运用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科学锻炼的方法, 才能达到预期的锻炼效果。如:足球的教学, 如果一味让学生乱踢, 是很容易出现伤害事故的, 中小学生因踢足球造成骨折等伤害事故也是很多的。因此, 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应有意识地把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如:人体的结构, 各系统器官的功能, 身体锻炼的卫生常识, 体育动作的规律特点等基本知识可在体育内堂中传授。让学生懂得生理负荷的最佳方案和合理的锻炼程序, 以及为什么做与怎样做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等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不同年龄阶段, 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身体锻炼。

2. 从学生活动兴趣出发, 培养良好锻炼习惯。

随着对某一活动兴趣的形成和爱好的增长, 习惯性也就越强。学生们之所以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 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足球这项活动。随着我们对这项活动的深入, 学生从“只知乱踢到踢出些门道”, 学生的爱好增强了, 养成了经常从事体育锻炼的习惯。

3. 反复训练养成学生良好锻炼习惯。

良好习惯的形成, 是意志与毅力的结果, 只有经过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和努力实践才能形成。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必须努力尽可能坚强地形成学生良好的习惯, 但为了达到这种目的最重要的还是正当行为的不断练习。”因此, 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形成, 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根据教与学的需要与可能, 制定严密的、科学的、切实可行的计划, 有的放矢地逐个项目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准确掌握动作要领和练习过程, 要由易到难, 由单项到系列, 由部分到整体, 坚持不懈, 反复训练。教师还应经常督促检查, 持之以恒。只有这样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锻炼习惯。

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教学方法探析 篇9

一、研究创新体育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

1.以育人为本实施创新教育

以育人为本指的就是将小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实施创新教育,使学生在教师所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动性。首先,教师为了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就需要不断地对教学的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深入改革,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素质,强壮体魄;其次,教师在体育教学的时候要着重关注学生学习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要学习理论基础知识,也要学会利用手脑来提高体育技能;最后,教师要不断地创新体育教学方法,为了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利用如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独立自由中思考探究。

2.为提高学习效率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竞争压力也随之增大,学生的学业负担过重成为新的问题,出现心理不健康等负面现象,因此,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教师就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的方法,从考试评价制度出发探索出减轻学生课业压力的途径。虽然现如今很多人已经意识到应试教育存在的不足之处,也明白必须进行改革,但是在实际的改革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因此,我们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也要不断研究如何改进体育教学方法以缓解学生压力,提高学习效率。由于自身现有的条件限制以及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主观意识不强,导致了改革无法彻底进行。

3.为增强学生体质探索教学方法

学校和教师要肩负起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责任,虽说现如今学生的体质下降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是提高学生体质的有效途径就是学校组织的体育教学活动,如何改善学生的健康体质成为教师面临的主要问题,教师可以从改善教学方法的方向出发,为了增强学生的体魄、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通过每日一小时的体育锻炼来帮助学生养成锻炼的习惯,使其形成锻炼意识。

二、研究科学的体育教学方法促进体育健康教育

1.利用科学的课前准备,稳定学生的心理状态

教师在进行课前准备的过程中,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通过熟悉场地器材找出最适合学生锻炼的器材,不断钻研新的教学方法,编写教案等,教师主要是要把握好学生的心理状态,它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智力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抓好学生的学习动机,围绕学生的兴趣以及树立学生的自信心等环节开展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最合适的氛围,使他们放松心情进行学习。

2.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激发求知欲,通过激发欲望来促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探索学习体育的优秀方法,不断优化体育教师在教学中的方法以及组织的形式,形成良好的氛围,加强沟通,促使学生学习更多的体育知识以及技能。同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以促进教师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发现教师教学中的问题激发学生上好体育课的积极性,从而主动地掌握体育基础技能,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

3.将思维分析与示范讲解相结合

在体育教学的动作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先行进行动作的讲解,而后再通过正确的示范动作来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动作和技术。示范讲解是一个语言传授和动作演示的过程,通过语言和演示来帮助学生感知整体的动作形象,从而领会所教授的动作要领。体育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注意语言的生动,在示范的时候要让学生更加直观地领会,引导学生将感知融入思维活动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也能够加深其对体育技术动作的理解,通过视觉表象的反复思考逐步形成动作表象。

4.创设合理的情境使体育教学活动更具竞争合作性

教师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之前,要先进入准备部分,进行基础的锻炼,使学生的各个身体器官和感官系统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在准确活动中也要帮助学生进入心理适应状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以在准备活动之后利用情景形式提高人体的机能,为学生创设合理的情境活跃学习气氛,让学生保持兴奋的状态。例如,体育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利用游戏法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运用游戏法的竞争性和趣味性、集体性等特点使学生保持对体育学习的喜爱之情。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市场对人才的知识、技能、心理、生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强调促进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的形成。本文主要探究了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教学方法,从中找到创新体育教学的途径。同时我们应该认同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教育者应加强锻炼学生的身体与心理,将科学的健康理念落到实处,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促进其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 篇10

本本套套丛丛书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三大特点:第一, 贯彻、执行新课标精神, 强调““健健康康第第一一””;;第二, 突出强调了田径运动项目;第三, 构建了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本套套丛丛书书共共分分三册: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每册内容包括:各学段全学年教学目标标;;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教学目标;各学段教学项目的单元教学目标及第一学期16周64-48份教教学学授授课课教教案案, 每课选择一个主教材、搭配一个游戏 (共150个) 及自主学习内容, 图 ( (11008888幅幅) ) 文文并并茂、生动活泼。

《《体体育育与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由西安出版社出版, 西安地图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1166开开本本, , 全全书书约约75万字。全套定价120元, 邮寄费10元, 合计130元。欲购从速。

订购办法:

11..邮邮寄寄::西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西安体育学院解群收, 款到立即发书, 单位购书开发发票票。。邮邮编编::77110068.联系电话:029-88409826, 13759923585, 13572571515;

2.银行汇款:收款人:解群账号:6222804221111018937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朱雀路中段储蓄所

谈体育与健康教学讲解 篇11

[关键词]讲解艺术 讲解方法 科学化 多样化 与时俱进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6)330076

我们知道,精讲多练是体育与健康教学须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这是由体育与健康教学的特点决定的。精讲,即在最短的时间里,完全表达教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要求具有准确性、简洁性、权威性;多练,不单止学生练习要多,更重要的是在教师的讲解指导下,学生乐于练、勤于练、善于练。教师的精讲为学生的多练提供了可能,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优化讲解艺术、提高讲解效果,是体现现代教学的要求,是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讲解内容结构科学化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知识是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的支点。教师讲解时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相吻合,要善于开启学生多学科知识的阀门,使学生固有的多学科知识产生冲撞互补,达到融会贯通,综合学力得到增强,对体育与健康运动的领悟力也会得到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利用物理学上的光学定律,在同一媒质中,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阐述篮球的反弹传球、足球的踢墙式配合技术、排球的垫球及乒乓球的推挡技术等。使学生容易接受,学有所用,尝到甜头,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也是一门科学。讲解的结构要紧凑、合理、有创意,讲解力求导入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讲解知识要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气氛活跃,明确易懂;讲解结束要留有余地,使学生思路开放,各有所悟。

二、讲解手段形式多样化

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提问式讲解,根据教学需要,分别对学生进行知识水平、理解应用水平、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可以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学习。

鼓励学生讲解,给学生创造讲解时机,有利于教学信息反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创造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使教学增值、师生融洽成为可能。

利用电化教学,实现讲解手段现代化。如在教学足球裁判的知识时,可以结合无声比赛录像进行即时讲解,使学生在一个动态化的学习中求得新知。

三、讲解原则科学化

1.集中与个别讲解相结合原则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此时的运动心理,尽量满足学生较快进入运动状态的特点。场地大、活动范围宽广、调控难度大,要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明确自己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练习什么,必须集中讲解。精讲课的内容、联系形式操作序性、具体目标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动而有序,练有成效。

2.知识横向渗透原则

在讲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述体育与健康运动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如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来解释蹲踞式起跑技术原理;用数学知识来说明在操场上进行中长跑时靠近跑道内沿有利于减少跑的距离等等。

3.同步即时性原则与逐层递进性原则相结合

讲解时,教师要选择好讲解时机,控制好讲解节奏,与学生的思维用步,如同给试管注水,多则浪费溢出,少则不够吸收。当学生对一些问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古语曰: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在讲解教学时,还要遵循逐层递进原则,始终站在略高于学生的认识层次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学路畅通。如同“虹吸现象”,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的乐教善导之功。

四、讲解者与时俱进

1.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科学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把握学科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素质的进程,使自己的观念现代化。

2.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电教手段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要求,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储备科学知识。互联网是现代教学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掌握现代电教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讲解效果的根本保证。

3.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

要表达准确,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讲解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驾驭语言艺术,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使学生听有所悟,听有所得。

4.科研成果的课堂化应用

不断提高讲解的科技含量,要求讲解者善于吸收他人的科研成果、教学经验,并及时运用体育与健康教学。

总之,提高讲解艺术,优化讲解,以最终提高教学效果为目标,这是现代教育观的需要,是学科横向渗透的需要,是教学改革、提高综合学力、培养未来创新人才的需要。

《健康评估》实践教学研究 篇12

1《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引入整体护理, 健康评估就顺应现代护理模式转变和整体护理的发展而产生。整体护理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 以解决问题为目标, 充分体现“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现代护理理念。其护理程序有5个步骤: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护理评估即健康评估是护理程序的首要环节, 也是护理程序的基础, 只有对病人作出及时、全面、准确的护理评估, 才能在此基础上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从而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 对病人实施恰当的护理, 故健康评估也是整个护理程序的关键所在。《健康评估》内容与医士专业的《诊断学》有些相似, 但介绍的侧重点不同, 《诊断学》重在从病人的诸多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中得出医疗诊断, 《健康评估》则是从病人每一个症状、体征引起的具体反应中找出护理问题。因此, 对于同样的内容, 《健康评估》不同于《诊断学》的讲授重点和教学要求, 也就是说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出发收集资料, 从而解决护理问题, 护士应能独立完成, 不应依赖于医生对资料的收集。

2 强化实践教学

2.1 课时分配

中专教材《健康评估》共有54个学时, 实践学时只有14学时, 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占6学时。其实中专护理专业开设有心理护理课, 所以这部分内容可以精简为2学时, 这样身体状况评估实践的8学时就可增为10学时, 另外2学时可安排健康评估课程结束之后临床见习, 这样可适当增加实践时间, 有利于巩固学生健康评估的实践技能。

2.2 健康史评估

这部分的实践学时为1学时, 可组织学生角色扮演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因学生临床知识结构尚未建立, 老师可参与其中强化指导, 全班同学协同合作进行健康史的采集;另外老师还可以搜集几个有代表性的健康史采集资料以多媒体形式进行播放, 让学生鉴别, 指出采集过程中不妥的地方, 并予以修正, 从而加深学生对健康史采集的方法、内容以及注意事项的认识。

2.3 身体状况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为10学时, 可分为5部分, 皮肤粘膜浅表淋巴结、头颈部检查2学时, 胸壁、胸廓、肺和胸膜检查2学时, 心脏血管检查2学时, 腹部评估2学时, 脊柱、四肢、神经反射评估2学时, 每部分的实践部分均安排在相应理论内容讲授之前进行, 为加强实践操作, 笔者结合附有每步相应评分标准配套的护理体检操作标准手册, 对学生进行示教讲解, 然后学生2人1组交换做病人和护士, 结合小册子上详细的步骤进行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随堂考核学生的操作情况并作记录, 以督促学生学习。学生2人一组互作病人, 因学生身体状况大都正常, 所以同学们之间相互检查只能熟悉正常人的身体状况, 病态的改变在同学们身上无法检出, 为了弥补同学们之间练习的缺陷, 譬如心肺的触、听诊, 可利用多功能心肺触诊、听诊电子标准化“患者模型”进行练习, 在这些模型人身上学生可以形象地感受震颤、异常的呼吸音、异常心音和心脏的杂音,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加深了印象。还有一些病态表现可借助多媒体进行形象演示:如甲亢面容、满月面容、慌张步态、剪刀步态、肝硬化患者腹部水母头样曲张的静脉、匙状甲、脑膜刺激征表现、桶状胸、巨颅、尖颅等等。

2.4 常用实验室检查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2学时。对护士专业的学生来说, 实验室检查部分学习的主要内容为: (1) 标本的采集; (2) 实验室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实践课上要特别强调标本的采集, 譬如同是尿液检查, 尿常规检查时, 尿标本采集是用清洁容器随时留取新鲜尿液100~200m L及时送检;尿细菌培养时, 尿标本采集最好在病人应用抗生素之前, 用新洁尔灭消毒外阴和尿道口, 留取中段尿 (最好为早晨第一次尿) 于消毒容器中, 立即送检;采集24h尿标本做尿蛋白或尿酮体定量时, 应加入防腐剂;早期妊娠诊断试验时, 以晨尿为好等。让同学明确不同的检测项目, 标本采集的要求不一样, 而且标本的采集正确与否是检测结果是否能真实反映病人情况的一个前提, 也是能否正确诊断病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让学生认识到标本采集的重要性并认真采集。另外要注重化验单的阅读, 可提供几份常见化验单让学生阅读并讨论它的临床意义。

2.5 心电图评估

这部分实践学时2学时, 要达到2个目的: (1) 学会做心电图。可以根据学校心电图机的台数每5~6个同学1组, 学生自己做心电图, 随着自己和同学的心电图徐徐从心电图机里出来, 大家自然会产生阅读心电图的欲望; (2) 发放几份常见异常心电图到同学手上, 让学生结合课堂知识进行辨别, 并说出理由, 教师加以归纳总结, 加深心电图的认识。

2.6 临床见习、书写病历

课程即将结束, 2学时组织学生临床见习, 引导学生重点注意带教老师如何采集病人病史、如何进行身体状况评估, 并做了哪些实验室及辅助检查。病历书写实践课1学时, 把病历书写纸发给学生, 让学生结合临床见习的情况书写一份护理病历, 教师予以指正。

2.7 渗透人文素质教育

在医学技术迅猛发展, 医学模式正在向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化的今天, 人文素质的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老师在传授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 更应教她怎样做人, 怎样用人文情怀去关爱病人, 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衣天使。因此在教授每一项实践技术的同时, 还要在操作中渗透与病人沟通的技巧, 并将护理心理学、护理伦理学与专业知识融合起来, 更好地体现对病人的人文关怀。

2.8 考核

上一篇:性别歧视的效率分析下一篇:竞赛组织管理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