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2024-12-13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共11篇)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篇1

小说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环节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主要通过对小说情节、人物性格和社会环境的剖析,探讨小说的主题思想;通过赏析结构艺术、人物形象描写技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通过赏读,使学生进一步认知人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不应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积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加以分析肯定。

在一次备课组内的公开课中,一位教师安排了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阅读教学,教学重点是通过鉴赏人物形象和小说情节来探究作品的主题。这位教师根据传统方法,把主人公玛蒂尔德定位为一位爱慕虚荣的法国小资产阶级妇女,由此得出文章的主题是通过这个小公务员的妻子以十年的含辛茹苦去赔偿一条假项链的悲剧故事,揭露和批判了资产阶级的穷奢极欲和不惜弄虚作假的生活方式。

评课过程中我们提出,按当代人的 眼光来看,似乎女主人公的虚荣也是可以理解的,除了表示同情,我们在她身上还发现了许多值得敬佩的性格特征。所以我在安排这节课的时候,根据新课标的宗旨,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公,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独特的阅读体验 。

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给这个人物形象定位,而是鼓励学生从细节上来分析。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思维非常活跃,发表了许多独到的见解。有的学生认为玛蒂尔德是爱慕虚荣的,因为课文中多次提到她对目前的生活不满意,整日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而她梦想着自己能过上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可是小书记员的丈夫满足不了她的这些追求,于是她的内心苦恼不已。 甚至看望一位富有的同学回家后,她会“哭好几天”。所以后来她因为一条假项链而过了十年异常艰辛的生活, 也是必然的,根源就在于她的爱慕虚荣。这时有学生提出了异议,他觉得玛蒂尔德美丽迷人,虽然她对自己的生活并不满意,但是她始终忠诚于自己的丈夫,并没有抛弃丈夫去寻找更好的生活。晚会上,她备受关注,而且她可以结识许多上流社会的人,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但是,她只是 “沉迷在欢乐里” “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的目的很单纯,只是让自己的美貌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的资本主义社会里, 玛蒂尔德从没想过靠美貌出卖自己的灵魂。这些能有力地说明,玛蒂尔德是一个纯洁高尚的女子。受到这种思维方式的启发,其他学生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比如 “诚实守信”观,认为马蒂尔德和她的丈夫很有责任感, 道德观念强,在生活异常拮据的情况下,也毅然决然地要赔偿一条一模一样的项链给朋友,没有动过一丝蒙混过关的邪念。并且他们承担起所有的债务,用十年的艰辛劳动来偿清这些债务。还有学生欣赏玛蒂尔德的勤劳坚强,认为她很勇敢,面对生活中突如其来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下定决心要偿清这些债务。以至于接下来的十年她过着底层劳动妇女的生活,辞退了女仆,自己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艰难地节省着每一个铜子。虽然她的美貌逝去了,但是我们看到了她勤劳坚强的内在品质。

随着学生积极地发言,小说中玛蒂尔德的形象越来越立体化,从单一的批判到赞赏再到一分为二的分析, 既有同情、理解,又有对照、深思。此时,我对学生的观点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并且进一步引导,把玛蒂尔德与福楼拜小说《包法利夫人》中的女主人公爱玛比较,爱玛有着虚荣和浪漫的幻想,而艾玛的丈夫老实本分,不能满足她对贵族生活的奢望,最终艾玛与现实隔离,服毒自杀;而玛蒂尔德却因此重获新生。由此引出对主题的探讨,其他学生受到前面分析人物形象的启发,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大致得出如下几点:

1.通过写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极力追求上流社会奢华的生活而遭受到了突如其来的不幸,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羡慕上流社会,追求虚荣的思想。

2.通过写玛蒂尔德追求上流社会的奢华而致生活遭受突变,来讽刺小资产阶级的虚荣心,同时批判谴责了资本主义社会庸俗、势利、虚荣的错误价值观。作者虽对主人公的虚荣持批判态度,但也能从字里行间显出他的同情。

3.小说的主旨是通过这个悲剧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主人公全家的不幸遭遇的同情和惋惜,对她和她丈夫诚实守信和勤劳坚强的品质进行了肯定,当然也对女主人公盲目追求虚荣进行了批评。

4.谁都有一点虚荣心,何况美丽迷人的玛蒂尔德呢,她的追求也是热爱生活的表现。玛蒂尔德的虚荣心不是个别现象,而是资产阶级的产物。就是我们当今社会,适当地追求物质生活也是很正常的。根据课本第56页的一句话:“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我认为作者应该是表达生活太富有变化性了,而人在变化多端的生活中显得无能为力。

5.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社会地位不高的玛蒂尔德追求虚荣也是追求人格尊严的表现吧。所以小说的主旨应该是,在金钱至上的社会中,小人物极力想追求人格尊严,但是他们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这些观点中有的确实超出了我预定的范围,学生们思维的活跃性也让我感到震惊。首先我加以肯定和表扬,其次对那些不怎么准确的观点,通过平等对话引导学生补充、修正,使之臻于完善。

类似的方法我还用在了其他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讨。“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文本的解读不是简单划一就能概括的。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基于自身经历、素养、思维习惯等的思考和认识往往独具慧眼,不受世俗和成见约束,颇具独创的感悟和见解。所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阅读潜能。 那么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如何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呢?在听课过程中,常常发现有些教师为了事先安排好的教学进度,把学生的阅读、讨论、探究变成一种表演,没有具体落实,在短短的一两分钟后就开始叫学生回答问题,接下来就是教师总结。没有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哪里能够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教学建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此建议突出了语文本身所具有的人文意义,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所以对于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和主题,应鼓励学生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解读,能从文本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和感悟,这是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能力的基础,也是进行阅读反思、阅读批判的前提。

摘要:在小说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积极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并加以分析肯定。以《项链》为例探析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探讨的方法。

关键词:引导,尊重,阅读体验,小说主题,多元性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篇2

名:陈艳

专业班级:08汉语言文学1班 学

号:080504011113

摘要:余华的小说《活着》发表后得到多方好评,使它成为20世纪90年代重要的小说之一。1994年,小说《活着》由张艺谋导演改编成同名电影,葛优、巩俐主演,并且获得多个奖项。然而,小说和电影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创作方式和表现形式不同,所以两种艺术形式对同一主题的阐释必然有差异。同一个“活着”,余华和张艺谋给读者观众呈现出它的不同。

关键词:活着;小说与电影;忍耐;希望;比较

一、小说《活着》主题: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忍耐

小说《活着》由福贵徐徐道来他的苦难人生,福贵年轻时因家里富裕常年在外赌博,最后把家产全部输光,福贵爹也被他气死,剩下的一家老小跟着他开始过上贫穷的生活,接着在以后的几十年里,随着年龄增长福贵的人生呈现出不断减缩的情景,家里七口人在他眼前相继死去,还有和他有关联的其他生命也陆续消失。与他相关的人和物随着岁月的流逝都远离了他。这些事物的离去使福贵一个人孤独留在世上,不禁让人思考他活着的支柱是什么。从作品看,通常的理解福贵没有活着的支撑,反而有很多选择死亡的理由,他可以悲伤过度而死可以绝望而死,但是福贵选择了活着。而且作为后死者他活得这么久。学者季羡林对长寿有过这样的看法:“随着自己的年龄的增长,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在人世间,后死者的处境是并不美妙的。年岁越大,先他而走的亲友越多,怀念与悲思在他心中的积淀也就越来越厚,厚到令人难以承担的程度。”福贵没有学者季羡林拥有的包括亲人、金钱、地位、名誉等可以寄托精神的生活动力,季羡林对自己后死的情况尚且感到孤独空虚而难以承担,福贵这种普通后死者晚年的凄凉则更是难以言语,有时悲切凄凉之感会让人感到死亡比活着更好,赤条条的福贵寻死的理由有很多,但是作品里福贵却选择顽强乐观地活着。他把死去的亲人深深地记在脑子里,常常唤他们出来和他做伴。然而这种回忆并非他活着的理由,不过是为了舒缓浓重的寂寥。余华在《活着》前言里朴实而深刻地讲述了福贵活着的理由:“《活着》讲述了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从这里可以看出福贵活着的理由仅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因为“我”这个生命存在所以要活着。这正是作者通过这篇小说主要要阐释的主题。作者余华从深层次的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一个冷峻深远的道理。

小说《活着》不仅从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深刻道理,同时也浅层次地为读者展示了另一个活着的道理。

小说的讲述给人透彻的痛苦和震撼的感觉,作者通过把极大的苦难降临到福贵身上,把属于他人生里的东西一点点剥离,夺去他生存的理由,让主人公独立在世上,而使作品本身要表达的活着的理由(为活着本身而活)凸现出来。作者在凸现这个主题的后面还向读者传达着另一个主题:忍耐。作者在小说的韩文版自序中说:“‘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也正如小说所表现的,作者给福贵安排的苦难接踵而来,从没有透息的机会,福贵的人生笼罩在痛苦之下,他的生命被苦水彻底“浸润”着。福贵的人生就是对现实命运中的苦难平庸的忍耐。面对亲人生命的逝去福贵徒有着一身的力气却无处可使,正如看着一个生命在渐渐消亡,眼看着他/她张着嘴拼命呼吸想留在人世的时候,你什么也不能做。在死神面前,人的力量显得无比渺小,谁也无法阻挡生命的脆弱,在经历渺小和无能为力的体验时,人会感到人生空虚毫无价值。面对亲人们即将死亡,福贵没来得及思考自己 的渺小时亲人的生命就已匆匆被带走,匆忙留给福贵可能是更长远的虚无痛苦之感,他一次次经历死别之苦。但他最终忍耐下来。福贵承担了命运给他的所有痛苦,并乐观坚强地活着。这种乐观反映在福贵以平和舒缓的语气讲了他痛苦弥漫的一生的讲述中。一定程度上来说,作者给主人公创造的苦难人生不太符合我们的现实生活(例外除外),虽然现实生活中存在不如意的生活,但多数不会有这么大的苦难笼罩人生,作者似乎在创造一个“理想”的世界来助于阐发他想向读者表达的生命哲理。正是因为这是种超出现实的理想世界的艺术创造,所以作者可以将巨大的苦难都降临到主人公身上,通过主人公表现出来的坚强承受的坚韧品质来启发人们树立面对人生不可避免的痛苦和不公时的正确态度。在强大的命运之神面前,人显得渺小,反抗是徒劳时。“相反,人对苦难的承受力就会比对命运的抗争力更伟大,承受需要良好的心态,而抗争有时仅仅是一时冲动,承受苦难更能体现生命的坚韧和顽强”。小说主人公顽强的承受力和坚韧的品质正反映了在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人生时忍耐比抗争更伟大的主题。

因此,小说文本作者余华从一个哲学层面为读者揭示了活着的本能意义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同时,面对不可抗拒的命运时要有顽强承受忍耐能力,乐观地活着。

二、电影“活着”:为人间温情和希望活着,用时间和新的生活消减痛苦 电影“活着”对小说文本进行了很大的改编,将小说里常人不可能承受的巨大苦难降到人们可以承受的程度,同时凸现历史背景,使福贵的苦难人生多少找到根源和外界因素。

电影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改编减少了小说原有的苦难气氛。主要表现在有庆、凤霞两个人的死法的改变和死亡人数的减少两处。小说里有庆是因为积极去为生产大出血的校长献血而被护士抽干血而致死,在面对一个大人物和一个小人物生命的选择的时候,抽血的护士昧着良心擅自以牺牲小人物的命来换大人物的命,读者在文本中读到有庆的死这段时会有压抑透不过气的感觉。电影里有庆的死是因为太累在墙边睡着,正好区长开的车不小心把墙撞倒,有庆就被压死了。有庆的死成了一个无心的失误,观众会随着电影里家珍形象的反应而情绪波动,把有庆的怪罪于春生的头上,但是经过时间的流逝,因为春生一直以来的愧疚心理和试图弥补过失的行为,以及春生后来自己的悲惨命运,家珍慢慢原谅了春生的过失造成了有庆的死这件事,从而也接受了有庆死去的事实,对有庆的死带来的悲痛有了释怀。观众也随之原谅这个过失。到后来文本中有庆的死本该带来的悲伤之感在电影的表达中变得不痒不痛渐渐淡化。后面凤霞的死处理类似有庆的死的处理,不过没有春生赎罪这个事情。凤霞的死是文革的错误也是那七个馒头的原因,归总起来就是历史的原因和福贵的失误造成的。这些改编使小说的压抑气氛减弱很多,观众看到的是历史的悲哀和人在历史大潮中的无可奈何,影片具有冷峻批判历史的色彩。

影片中在有庆死亡的安排中,家珍对春生的态度从怨恨到原谅的转变,让观众看到了暖暖的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存在,生活中人人都有难处,春生也并非故意,而且他一直以来都很有诚意地向他们道歉活在愧疚之中。家珍也是通情达理之人,虽然心有恨意,但是恨他也没什么用,渐渐的平复了心中的怨恨,在听到春生失去亲人的之后,家珍原谅了春生。这是电影里苦难的氛围里的一抹亮色。在影片结尾我们看到,家珍、苦根和女婿二喜都没有死,最后的镜头以这一家人边吃饭边说说笑笑结束,结局的潜台词在说生活会随时代进步变得越来越好,所以苦难到头了,死去的人已经死去,活着的还活着,美好的生活就在前方,希望才

是永恒。

我认为虽然电影没有小说更富有哲理性,故事也没余华小说进行得紧密,而是采用四十年代、五十年代、六十年代和以后这些历史时期标识性的小标题来串联剧情,从而使得故事进行得较粗糙些。电影通过演员的出色表演和化妆技巧的运用来表现时间的流逝,时间可以淡化很多的东西,生活还是要充满希望地进行。结合现实生活,相对于小说中密集巨大的苦难,透不过气的压抑这种超乎现实的创作,电影展现的是比较贴近普通民众现实的生活图景,电影对活着的主题表达似乎显得更有普遍意义,更符合现实生活。

电影和小说相同的主题都是表达活着的意义,为什么而活。小说从哲学角度深挖活着的意义,电影从历史现实生活图景的角度展现活着的意义,即不管在什么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在忍受苦难的同时要相信未来会好,生活是充满希望的,时间过去苦头终将过去,人还要好好活,所以要活着,为更好的念想活着。

综上可知,余华的小说和张艺谋的电影都在表现和传达活着的意义,不同的是余华传达的是人应该为什么而活着,引发人们更深入地思考生命。张艺谋传达的是人在为什么而活着,我们还要继续这样活着,追求更好地活着。他剥离了苦难看见活着的温情和希望。“从艺术种类的角度来看,余华从容的语言于淡而无味之中深埋着人生哲理,而张艺谋的电影则注重通过情节的选择、演员的表演,配以音乐色彩,突出艺术的生活真实和人性的融会贯通。”简言之,不管是余华的哲理层面的思考还是张艺谋艺术真实层面的展现都是为我们呈现了优秀的艺术作品,无所谓好与坏,他们对主题的不同阐发的意义在于可以启示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人生,做出理性的思考从而树立良好积极的态度面对人生。

参考文献

【1】 余华.《活着》【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1998 【2】 胡亚敏.《比较文学教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路易斯·贾内梯(美)焦雄屏(译).《认识电影》【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 篇3

【关键词】小说;主题;阅读;高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全国各个省份的语文高考试卷当中,小说远比散文更受命题专家的青睐。就江苏省而言,从2008年高考改革以来的六次高考,有四次选考的是小说,两次选考的是散文。这里固然有命题者选题的偶然性,但更有小说自身的特殊性:一是优秀的小说总体上比优秀的散文多,可供专家选择的余地大一些;二是小说在拟题方面指向性更明确一些,便于拟卷人操作。所以,从应试的角度讲,我们在进行高三年级复习指导的时候,一定要将小说作为指导的重点。

按江苏省考试院发布的考试说明,小说阅读主要考察学生对小说整体构思的把握,对线索的铺设,以及各部分内容之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的能力,能够概括作品的主题。学生要能通过分析概括,准确而全面地把握小说中的形象世界,鉴赏人物形象、语言,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对小说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及审美取向进行评价,要从不同的层面与角度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等等。所有这些看上去纷繁复杂,其实都跟小说的主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为,主题是小说的灵魂,灵魂统帅一切。无论是小说的环境描写、故事情节,还是人物形象这些内容,还是小说的篇章结构、表现手法,无一不是直接或间接为主题服务的。反过来,抓住了小说的主题,再回过来分析这些细部的时候,我们的分析也就有了一个正确的方向,有了一基准,这样才能高屋建瓴。所以阅读小说,首先要有一个中心辐射意识,处处不忘联系主旨。

但是,我们不少学生不能够准确把握小说的主题。他们不是整体把握材料,从小说内容本身出发去概括。而常常是根据对小说内容的片面把握,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当然。比如2008年的《侯银匠》第13题,问“心里有点甜,又有点苦”这一句话表现了侯银匠什么情感时,不少学生回答是“表现了侯银匠对女儿不懂事感到伤心。家里条件不好,却为了自己的虚荣,硬要父亲给自己金首饰。”同样在回答第14题,分析侯菊的人物形象时,说侯菊是一个有心计,贪得无厌的人。因为她老早就看中了花轿,嫁过去以后,就把花轿留下了,留着自己出租赚钱。出现这样的问题就是因为对文本本身的内容没有全面的理解。家里条件是不太好,不像大嫂二嫂娘家富裕,但打一件金首饰是风俗习惯,也是人之常情,何况这样做侯银匠也知道,是为当爹的做脸。另外,侯菊要的只是一顶旧花轿而已,连父亲也觉得没多大用,这实在不是什么体面的嫁妆。所以我们要引导学生全面把握小说内容,千万不能脱离文本想当然。如果我们仔细阅读文本,从侯菊的懂事、勤劳,父女之间的理解默契来总体把握小说的话,就能准确地把握这篇小说的主题,通过侯银匠嫁女这一事件来表现农村社会那种传统的人性美,人情美。

再比如2012年的《邮差先生》,不少学生对这篇小说的主题把握出现了偏差,以至于在回答后面四个问题时,出现不少莫名其妙的答案。后经调查,就是因为在小说的末尾,小说标明了1942年这个写作年代。学过中国现代史的学生都知道,1942年正处在抗日战争阶段,中国人民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就想当然地将这个小说的主题与政治挂上了钩,而没有结合故事本身的内容作客观分析。其实,小说通过邮差先生这个平凡的人的平凡的生活,表达了那种对平凡普通但却纯朴平和的生活态度的赞美之情,与政治无关。

小说是一种通过描写典型环境,叙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从这个定义我们也可以看出,要分析小说就要从典型环境、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这三个要素入手。把握小说的主题第一便要扣住小说的环境描写。这里的环境包括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比如鲁迅的《祝福》,一开头的景物描写便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沉重的晚云,爆竹的钝响,帮工们替富人家准备福礼的情景,看似自然无痕,却给我们真切地展现了等级森严、贫为富佣的社会背景,为读者理解把握小说批判吃人社会的主题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依据。再比如2011年江苏卷里的小说《这是你的战争》一文中,对大雪的描写渲染了战时紧张的气氛,烘托了人物学生沉重心情,而对腊梅林的描写则暗示了爱国青年高尚的节操。这也为对小说歌颂勇赴国难的爱国精神主题的把握提供了依据。孙犁小说《荷花淀》里的环境描写“一望无边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这里的环境无疑为我们理解小说赞美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这一主题提供了一把钥匙。

小说的第二个要素是故事情节,通过对故事情节来把握小说的主题也是一个方法。《范进中举》通过范进中举前后众人的不同表现,表现了科举制度对人的毒害以及对趋炎附势等丑恶人性的批判。《项链》则是通过玛蒂尔德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并为此付出十年青春的故事讽刺了虚荣心的危害。《西游记》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一難,降妖除怪的故事,批判了明朝中后期社会黑暗,官场腐败,恶霸横行的社会状况,表达了人民对清平盛世的渴望。

小说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小说的中心任务。通过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我们就可以把握小说的主题。比如上面说到的《这是你的战争》主要就是通过竭力逃避兵役的蒋姓学生与积极参军的澹台炜这两个学生的对比来表现对勇赴国难者的赞美与对贪生怕死者的批判。再比如2010年江苏卷里的《溜索》则是通过驼队领队等人的表现赞美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无畏精神。2012年的《邮差先生》里并没有什么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主要就刻画了一个平凡、友善、乐观的邮差形象,借此表达作者对那种平和生活的热爱。

从理论上讲,既然是主题,即主要题旨,那只能有一个。作者在创作时是有一个创作的目的,这就是主题。对于读者而言,不同的人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因此就有可能产生多元化的理解,从而产生多元主题,而实际上这些不同的理解来自于一个共同的根源。那就是小说的主要情节反映的社会生活以及主要人物性格命运,所以,我们在把握小说主题时千万不能把多元化的理解变成不顾小说本身内容的随意曲解。

美国犹太小说主题的嬗变 篇4

关键词:犹太小说,主题,嬗变

一、 美国犹太文学研究概况

美国犹太文学是美国文学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二战以来的美国犹太文学更是全面繁荣众多犹太作家以其才华和业绩在美国文坛独树一帜, 赢得广泛赞誉。艾萨克·罗斯菲尔德、斯坦利·埃尔金、欧文·福斯特、格雷斯·佩利、辛西娅·欧齐克、贝特·杜茨切、菲利浦·拉赫夫、拉昂那尔·屈瑞林、伯纳德·马拉默德、戴维·塞林格、约瑟夫·海勒、诺曼·梅勒、阿瑟·米勒、约撒内尔·韦斯特、赫尔曼·沃克、艾伦·金斯堡、麦克·考夫曼、菲利普·罗斯、约瑟夫·布罗茨基等人构成一个蔚为壮观的“犹太作家群”, 成为各大文学奖项的常客。索尔·贝娄、艾·辛格、约瑟夫·布罗茨基分别于1976 年、1978 年、1987 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大奖。索尔·贝娄成为首位三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的犹太作家;马拉默德、菲利普·罗斯均两度斩获该奖, 后者还获得三次福克纳奖, 一次普利策奖以及纳伯科夫奖;辛格也曾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美国犹太小说家以其精湛的叙事手法、细腻的人物心理刻画赢得读者的广泛认可, 并引起文学评论界的关注。

进入90 年代, 圣弗德·平斯克 (Sanford Pinsker) 出版其专著《美国犹太小说:1917-1987》。这是关于犹太小说发展历程的重要概论性质的专著。该专著自卡汉写起, 跨度70 年, 涵盖了众多犹太作家的小说作品, 这一时期, 罗斯成为研究热点, 艾伦·库珀的《菲利普·罗斯与犹太人》堪称这一时期的重要专著。进入新世纪以来, 美国犹太文学的评论研究呈现繁荣景象。综述性著作不断涌现, 对犹太作家创作中表现出的“流散”意识予以关注。这与其中这方面的代表作应该属瑞恩·欧莫尔·赦尔曼 (Ranen Omer-Sherman) 的《美国犹太文学中的流散与锡安主义》 (Dispora and Zionism in Jewish American Literature) , 以莱泽若斯 (Lazarus) 、希尔金 (Syrkin) 、雷兹尼克夫、罗斯等人的创作为例, 通过对不同作家的创作思想及其所创作的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挖掘各位作家于创作中体现的流散意识。对个案作家的研究趋向深入, 尤其是关于罗斯研究的专著大量问世。

国内在美国犹太文学领域取得突破性成绩的专著当属刘洪一先生的《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和乔国强先生的《美国犹太文学》。刘先生《走向文化的诗学》以美国犹太小说为切入点, 用文化诗学的相关理论作导引, 从而以文化、诗学的角度对众犹太作家的小说创作进行了系统评析。乔国强先生的《美国犹太文学》“研究重点就落到了美国犹太文学的发生、发展以及美国犹太文学与犹太文化、犹太宗教与美国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上。” 该书几乎涉猎了自美国犹太文学出现伊始到当下的所有犹太作家, 可以说是一本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的专著。

二、美国犹太小说主题的嬗变

通过上述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的梳理, 我们可以看出, 国内外对犹太文学的相关研究已经取得长足进展。但是也应看到, 国内对犹太文学的相关研究存在着诸多空白和盲点。虽然众多研究成果都探寻身处异域的犹太作家的边缘写作、所面临的同化危机, 但却鲜有提及目前犹太作家创作中犹太性的回归。而且国内犹太文学的研究重点在强调犹太裔作家的少数民族身份, 忽略了犹太作家和非裔、亚裔作家的不同。在不同历史时期美国犹太人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的基础上, 探索美国犹太文学主题的演化轨迹可以看出, 美国犹太文学主题的演变是美国犹太移民心路历程的生动描述。从对自我身份的迷惘, 到在与美国主流文化的融合中追求犹太性及其形而上性的统一, 直至美国犹太作品犹太性的凸显, 体现了三代美国犹太移民的不同的心理状态。第一代美国犹太移民在犹太文化和美国主流文化的冲撞中陷入烦恼而难以自拔;第二代美国犹太移民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同化中探寻犹太文化与美国主流文化的统一;第三代美国犹太移民在历史演变中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意识到坚持犹太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美国犹太文学随着犹太移民的来到而逐步发展起来。1654 年, 来自巴西的23 名犹太人在纽约登陆, 成为最早定居于新大陆的犹太人。但人数甚微尚未形成规模性的文化接触。真正第一次大规模的移民是19 世纪末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此时俄国、波兰、罗马尼亚等东欧国家先后爆发大规模的“排犹运动”, 犹太人意识到, 他们必须重新踏上迁徙之旅, 以躲避新一轮反犹风暴。据《美国犹太年鉴》统计, 1890年美国犹太人已从1830 年的6000 人猛增到100 万人, 到1920 年已达340 万人。此后二战期间希特勒法西斯在欧洲灭绝性地残杀了600 万犹太人, 从1933年到1945年, 约有20多万犹太难民通过各种途径进入美国。战后移民数量基本稳定, 到2002年为止, 美国有527万犹太人, 仅次于以色列 (560万) 。

索尔·利品茨恩 (Sol Liptzin) 认为:“美国犹太文学的创作大致呈现三种倾向:移民同化;文化交流;重新发现。”早期移民到美国后, 纷纷艰苦创业, 试图在这块新的土地上建起美好的家园。自20 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 犹太文学主要以犹太人的“美国化”为主题。他最著名的是《戴维思·莱文斯基的发迹史》, 小说情节简单:主人公莱文斯基移民美国, 经过不懈努力, 终获物质意义上的成功。玛丽·安汀的《应许之地》 (1912) 、安齐亚·耶泽斯卡的《饥渴的心灵》、马克尔· 高尔德的《没有钱的犹太人》 (1930) 、亨利·罗斯的《叫它睡眠》 (1934) 等皆为此时之代表作品。上述作品大多讲述处于“希望之乡”的犹太移民艰辛创业, 希冀实现“美国梦”, 拥抱美国文化的故事。在安齐亚·耶泽斯卡作品中, 女主人公曾经这样描述当时自己置身美国的感受:“在我心中的燃烧的火焰, 并不仅仅是一个女人渴望一个男人的欲望 ——它是在我身后的整个犹太民族、各个年龄层的人们对于光明、生活以及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

战后到六十年代, 犹太小说大放异彩, 主题由追求同化逐渐转变为同化过程中的文化冲突和身份迷失。族裔、文化、身份认同等诸问题摆在面前、无以回避, 美国犹太作家们不得不面临着个人如何与特定的社会文化 (美国主流文化和犹太文化) 的认同这一尖锐问题。他们置身于美国文化与犹太文化的双重影响中, 势必于创作中体现出双重文化认同倾向。作家们一方面不愿意强调自己的犹太身份, 一方面又在作品里表现出犹太品性。这种身份和文化上的多重性和模糊性正是这一时期犹太小说的独特魅力。作家们在认同主流的大背景下, 以各种方式对悠远独特的犹太文化资源进行整合或消解, 从而赋予个人创作或鲜明或隐晦的犹太文化色彩, 挖掘犹太文化中独有的资源, 将其与人类的恒定普遍的命题相结合, 从而获得超越犹太文化自身而放之世界皆宜的参照意义。所以马拉默德说“人人都是犹太人。”;正如诺贝尔奖在对辛格授奖辞中所讲的:“将人类普遍的处境逼真地反映出来了。”

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犹太人于各方面取得长足进展, 政治及经济上的相对独立使犹太人可在文化、思想等诸多方面与主流社会以及其他族群分庭抗礼;作为文化交流的一方、文化交流的主体, 他们参与到文化间的互动中, 充分体现出犹太文化在美国多元文化中地位之提升。在这种文化交流中, 犹太人开始重新审视历史, 认识自我, 进而于政治、社会、阶级、种族等诸维度审视犹太传统、犹太文化。此外, 众犹太人还不拘泥于对历史、现实的浅层书写, 他们还于创作中表现出“由外向内”之倾向, 即通过审视自我, 探寻自我认同之永恒主题。多元论开始深入人心, 美国这个多民族融和的国家又不能提供一个有凝聚力的文化特征来代替移民已经放弃的种族特征, 于是许多群体和个人开始重新寻找和恢复自己的种族文化, 以取得群体感和认同感的立足点。“这对于生活在现代工业化和官僚化的文化沙漠中所面对的冷漠、孤独和无聊形态来说, 不啻是一种解脱。”民族群体意识重新抬头成为社会文化发展的新趋势, 表现为犹太性的回归, 强调犹太价值观, 继承和发扬犹太宗教和文化传统。

三、结论

美国犹太文学作品主题的演变向人们昭示着:一个民族只有充分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才能在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中保持昂扬的生机和活力。美国犹太移民的历史乃至整个犹太民族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而美国犹太文学家们在不同的时期承担了宣扬犹太文化的历史使命。犹太作家在将犹太命题标本化的同时, 并没有囿于民族情绪的表达, 而是上升为对于人类命运的关注, 对犹太裔作家而言, 流浪者的角色和现实的困境, 是他们特殊的文化优势, 使得他们以实用为原则, 有目的、有过滤地整合或扬弃西方的异质文明;同时亦清醒地坚守着自我的犹太民族特性, 保留着鲜活的犹太记忆, 并以西化的方式将其消融进文本中, 从而使得作品既具有世界性, 又不失民族性。

参考文献

[1]Michael W.Hughey and Althur J.Vidich The NewAmericanPluralis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Human Sciences Press, 1992.

[2]Sol Liptzin, The Jew in American literature, New York:Blonch Pub-lishing House, 1966, p.2.

[3]Sanford Pinsker, Jewihsh-American Fiction, 1917-1987, 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 p.2.

[4]阿巴.埃班《犹太史》, 阎瑞松译,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6年.133.

[5]丹尼尔.霍夫曼《美国犹太文学》, 顾晓明译, 北京:中国文献出版公司, 1985, 272-276.

[6]理查德.C.赫次《寻找自身的美国犹太人》, 吴劳译,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62, .51.

[7]刘洪一《走向文化诗学:美国犹太小说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年.

[8]乔国强;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文化解读[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0年01期;26-29

[9]乔国强.《美国犹太文学》.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年.

浅析余华小说主题的三个方面 篇5

关键词:余华 小说 生死 存在 善恶

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之一,余华的小说受到文学爱好者的热烈推崇,其代表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活着》、《十八岁出门远行》、《献血梅花》、《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一九八六年》等,以不同的理由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余华小说中描绘主人公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和现实世界的残酷,给读者以强烈的心灵震撼,并且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和研究的对象。

一、余华小说作品中的生死主题

1.1血腥与暴力

余华作品中描绘的残酷世界以及小说人物波折起伏的命运,是其小说受当代人喜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小说所描绘的残酷世界里,余华重点刻画生存的血腥与暴力,其所有的小说作品都含有血腥与暴力的成分,即使是在90年代后期转型的小说作品中,依然离不开对血腥与暴力的描述。比如,在其作品《死亡叙述》中,主人公被人用刀子割开肚子,拉出肠子并且切断肠子,甚至刺穿胸部,终致死亡。而其他作品如《难逃劫数》、《现实一种》、《一九八六》等之中,余华毫无保留地采用血腥与暴力的描写方式,来表现世界的残酷和冷漠,从而引发读者的共鸣。余华本人曾说过,他的小说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是接近现实世界,却又不完全按照现实世界,在其作品中,主人公往往是其自身的代表,并以此来表达自己对现实世界的观点和看法。

1.2死亡

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经之路,余华的每一部小说中几乎都会出现死亡。在《往事与刑罚》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描绘关于死亡这一事件。小说主人公用整年的时间,策划一场自杀事件,而这场自杀却经历了十几个小时,对余华来说,小说中虚构的自杀事件其实是象征现实世界的死亡事件,他认为,这种怪异的现象,不是幻想而是真实存在于现实世界之中的。另外,《祖先》中描写人与动物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杀害、《命中注定》中讲述一场必定的死亡事件、《一个地主的死》中对“死”的讽刺和批判,都是余华死亡主题的体现。余华小说中的死亡主题,使读者认识到其对生命流逝的冷漠和麻木,余华自己曾说过“对死比较麻木”,而依照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观点来看,余华这种冷漠、麻木的死亡心理,其实是其极度热爱生命、恐惧死亡的逆向心理,通过虚构的小说作品,表现自己对现实世界的恐惧,达到心底的平衡,是余华死亡主题的深刻内涵,反映了其对死亡的观点和看法。

二、余华小说作品中的存在主题

在余华的小说作品中,存在是荒诞的、是虚无的、是苦难和折磨的。例如其早期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描述了十八岁的主人公,离家出走或者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主人公竟然会因为帮人守护被抢的苹果,而被残暴对待,并且遭遇到许多荒诞的事情。通过展示主人公眼中荒诞的世界,说明自己的内心想法。《难逃劫数》中的人,不论年龄和性别,为了证明自己的存在,不惜伤害甚至杀害他人;《一九八六》中的主人公因遭受到种种不堪忍受的酷刑而疯,当“文革”结束,“春天到了”之时,却被众人漠视、躲避,从而揭示了人世的痛苦与折磨;《现实一种》则讲述了骨肉相残的现实事件,从而体现人生的苦难。后期作品《活着》更是作者对存在这一概念的最好诠释。在《活着》中,小说主人公富贵,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地主家庭,虽然因土改而家族没落,但是依然自强不息。后来娶妻成家,育有一子一女之后,又拥有了一个小外孙,但是一次又一次的突然打击,致使所有的亲人都离富贵而去,故事的最后,只剩下富贵与小外孙苦根相依为命。在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残酷打击之后,富贵似乎早已失去了活着的意义,然而,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虚无的、毫无意义的活着。由此可以看出,余华认为活着就是单纯的活着,不会因为苦难、折磨、虚无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而放弃珍贵的生命,毕竟这些不利因素也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应该一视同仁,不可轻易退缩、轻言放弃。

三、余华小说作品中的善恶主题

在善恶主题中,余华小说中倾向于表现恶,在《十八岁出门远行》中,主人公遭受来自荒诞世界的恶意、《现实一种》中,关于人们喜爱暴力的行为,也表达了世界的恶意。余华的小说作品尽量接近现实世界,再现生活场景,以表现其对世界的看法。然而,实际上,在余华早期的作品一直倾向于描写“善”,例如《老师》、《男儿有泪不轻弹》、《行走》等之中,作者以冷漠的手法,指出世界中的点点温情。后期作品《活着》中,富贵虽然几乎失去了所有亲人,但是他与亲人之间的感情,却反映出人性的光辉。余华小说中的“善恶”主题,是人性的代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两者缺一不可。

总而言之,余华小说的主题主要从生死、存在、善恶三个方面表现出来,通过描绘现实的残酷和血腥的场景,表达出其厌恶和恐惧残暴世界的心理。在创作作品中,余华站在旁观者的角度,看待小说中的人性和血腥,向读者展示了一个真实、残酷、不平的客观世界,以引导读者正确的认识世界、理解世界。

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分析及阐述 篇6

一、刑法规制中网络谣言的形状

(一)刑法中并未规定网络谣言的处罚情形

在现行刑法法律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着网络谣言范围、行为缺少规定的现象。例如,2011年,网络上盛传的“内地‘皮革奶粉’死灰复燃长期食用可致癌”的文章,在发布之后的短暂时间内,就导致多家牛奶制造企业的股价大跌,其中最为严重的是蒙牛企业,其股价下跌到3.3%。这一网络谣言现象的出现为社会的稳定造成了影响,而根据我国《刑法》中第二百九十一条规定,对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进行了规定,但是这一网络谣言并不属于虚假恐怖信息的规定范围,所以在行为处罚中也就不能适用于编造以及故意传播的定罪,导致这种恶意性行为不能进行刑法的规制。(1)

(二)刑法中对网络谣言罪名规定不完善

我国刑法在治理网络谣言中,相关罪名的定义存在着一定的客观现象,对于我国的法律机制而言,出现了侵犯公民个人利益类的犯罪行为,这一行为被认为是诽谤罪以及商业声誉罪等。但是,在网络环境下,造谣的信息具有虚假性、恐怖性的特点,而且所指向的对象不是特定的公民及单位,只有在违反了社会秩序的情况下才可以按照诽谤罪进行定罪。而在现代社会运行及发展中,网络信息使以往的虚假、恐怖信息成为网络谣言的共同特点,从而使虚假、恐怖的信息逐渐成为网络谣言中最基本的表现形式,刑法中的制度并不能对这一项目进行规定,例如网络环境中轰动一时的“郭美美红十字会事件”,使社会中的网络诚信产生严重的动荡,使红十字会的捐款达到历史最低状态。对于一系列的网络谣言而言,如果只是采用治安管理的处罚方式,会降低法律制度协调及管理的威慑力,更为严重的是加重社会事态的恶化。(2)

二、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

(一)强化网络谣言环境下的刑事立法

首先,在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诚信是社会运行之本,只有通过诚信环境的营造,才可以维护市场的稳定运行,例如在网络谣言环境下出现的“郭美美炫富事件”进而引发人们对红十字会捐款的不信任,又如海南的“香蕉事件”以及“皮革奶”等网络谣言的出现,使很多中国人对本国生产的产品失去信任。网络谣言虽然是虚假信息,但并不属于恐怖信息,而且也没有涉及到侮辱以及诽谤他人的言语内容,但是当这些网络谣言现象发生时,会为社会经济以及稳定性的发展造成制约,更为严重的会破坏国民的消费信心,因此在刑法规制的确立中,应该进行网络谣言的严格规定,按照破坏诚信定罪,有效扩大行为定罪的范围,提升网络谣言的监管力度,从而为社会的稳定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其次,随着网络环境的发展,网络造谣环境的出现为政府形象的营造造成了制约性的影响,使人民群众对政府的信任产生了一定的危机,因此在整个环境下,应该增设公众诽谤政府的管理力度,对于煽动性言论的发布者进行刑事处罚。(3)

(二)增强刑法的可操作性

在现阶段网络谣言认定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构建规范化、标准化的网络谣言认定机制,通过司法实践项目的确立,对网络中的谣言活动进行科学化的认定,但是在网络环境下,言论行为是否是网络谣言,其言行是否对社会秩序造成影响,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是否故意等现象,都在很多状况下存在着难以认定的现象,因此在现阶段网络谣言治理的过程中,应该明确法律的规定,构建严格的认定标准,例如在网络谣言治理的过程中,构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在认定虚假信息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以及司法部门应该从公平、公正的角度对言论进行严谨的调查,认清谣言是否捏造事实,刑法要严格打击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的人,有效避免由于谣言扩大化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其次,科学完善情节严重的认定标准,在网络环境下,消息被消费者点击5000次以上的可以定义为情节严重。在司法计算实际办案的过程中,对于网络谣言要进行情节的判断,例如对行为人的认知能力、主观因素以及行为人的心理价值等进行综合性的分析,进行刑事行为的认定。对于一些信息浏览次数不多的但会严重损害到公民的人格以及名誉的信息,情节严重的要进行情节的认定。(4)

(三)完善网络谣言犯罪法定行为的配置

《刑法》对网络谣言犯罪法定行为的配置,大多状况下适用于对传统犯罪行为的认定。随着新《刑法》的推出,其中的第二百九十一条新增条款对网络谣言进行了系统性的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等,在信息网络以及其媒体中进行传播的,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应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的应该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与传统谣言犯罪的罪责行为相比,网络谣言主要是利用网络实施以及网络空间实施的,是一种传播对象不特定的谣言散布行为,由于其传播范围广泛,为社会的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项目刑法规则完善中,应该对网络谣言犯罪进行进一步地明确,可以在现行法律的基础上增加从重处罚的原则,从而实现网络谣言罪行判定的综合性发展。而且,在网络谣言治理的过程中,应该在刑法中的徒刑、拘役以及罚金处罚的基础上,增加资格刑,对于一些不履行信息安全管理义务的主体及单位,应该处以资格刑,从而为刑法规制环境下网络谣言的治理提供针对性的治理意见,并在此技术上促进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5)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网络环境的运行及发展,我国对网络谣言的形式认定应将刑法作为基本的前提,所介入的范围也应该不断扩大,对于网络谣言犯罪规制较为严重的,应该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由于我国刑法在治理网络谣言中存在很多问题,因此为了更好地明确法律制度的规范性,应该增设网络谣言治理罪名,认真调整罪名的刑期,在责任认定的基础上,使公民的自身利益得到充分保障,从而为网络谣言的刑法认定提供系统性的依据。

摘要:在社会运行及发展的过程中,信息化的互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在这一环境下网络谣言也随之到来,网络谣言的出现为社会的稳定运行造成了制约,文章将网络谣言作为研究重点,对刑法规制进行了系统性的阐述及分析,旨在通过刑法规制的制约,有力打击网络谣言现象,从而为社会的稳定运行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网络谣言,刑法规制,分析阐述

注释

1徐达妃.对网络谣言传播的刑法规制性分析[J].品牌,2015,05:26+28.

2姜子倩.网络造谣行为刑法规制的实证分析[J].法学论坛,2015,06:85-90.

3张晓轩,黄丹娜.浅析网络谣言的刑法规制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5,34:218+217.

4屈舒阳.刑法规制网络谣言的若干问题研究[J].湖南警察学院学报,2014,03:53-59.

对小说《喜福会》主题的三重解读 篇7

在谭恩美的笔下, 海外华裔第一代女性、第二代女性的生活被记录、被放大。那些隐藏在繁琐生活之下的找寻主题无形中就被凸现出来。作为海外华裔女性, 她们在不断找寻: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找寻双重文化身份的他者认同和自我认同, 找寻失落已久的话语权, 找寻根源、找寻灵魂可以回归安息的地方。找寻成为了贯穿于《喜福会》这部小说始终的主题, 并被作者以细致入微的女性独特视角展现出来, 赋予了浓厚的人文关怀气息。而海外华裔女性找寻的最终, 则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国传统哲学中修身的最终境界:所有的找寻都为了寻求内心的平和与喜悦, 所有的找寻为了寻求实实在在的自我满足感与归属感, 所有的找寻为了寻求东西文化最终的统一与妥协。这也正印证了《喜福会》这部小说的名称所在:喜悦和幸福皆是因为所有找寻的结果都落到了实处, 海外华裔女性在新的文化环境中找寻到了自己应有的位置。

从三个层面来对《喜福会》中的找寻进行解读, 可以看到海外华裔女性所找寻的是认同、话语权、根源。作者强调找寻之于海外华裔女性尤其是第一代漂洋过海女性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通过找寻来为自己重新定位, 通过找寻来实现在旧文化环境中所无法实现的理想, 同时也通过对于找寻的传递和延续使得第二代华裔女性在本质上与其产生共鸣。

从找寻的第一层面:认同来看, 找寻认同成为小说的一个基调:母亲找寻女儿的认同、女儿寻求母亲的认同、华裔女性寻求在新环境中的他者认同、华裔女性寻求在新环境中的自我认同。所有的认同都直接指向了华裔女性在海外所处的困境, 同时也从侧面展现了东西文化之间的冲突、母辈与子辈之间的冲突。认同最终是为了在双重文化背景中自我“多文化人”身份的重新确认, 同时也是为了使得文化间冲突减缓, 达成妥协, 形成统一。

困境不管对于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还是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 都已成为了一种象征, 它象征着东西方女性的差异, 同时它也象征着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较之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 谭恩美似乎更注重于展现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所处的困境:处于旧文化环境中不堪回首的过往, 现实中由于文化冲突所造成的意识形态上的代沟与摩擦, 这些使得他们同时陷入失语沉默的困境:无法言表, 无可奈何。他们一方面无法表达出自己所处的困境, 另一方面由于受旧文化传统的影响, 他们也不愿在子辈面前表达出他们所处的困境。就如同小说中林多与女儿薇弗丽长时间的对峙、母亲素云与女儿金美之间所产生的隔阂。所有的冲突和距离来自于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所身处的困境, 来自于他们所处于无法言表又无可奈何的沉默失语之地。

而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同样面临着困境, 他们情不自禁继承着由母亲所传承下来的所谓东方女性的传统, 继承着旧文化所带给他们来自于血脉上的传承。他们无法协调自己所生长环境与自己所传承血脉上文化之间的冲突, 无法协调东方女性与西方女性之间的差异。文化的差异使得他们陷入了相对矛盾的境地:继承的不可回避与现实的冲突矛盾。

困境最终源自于冲突:文化间的冲突、母女间的冲突。而冲突源起于海外华裔女性所承担的特殊的双重文化身份。而与第二代海外所生长起来的华裔女性所不同的是, 第一代漂洋过海的华裔女性更明显处于东西文化的夹缝中, 处于东西文化碰撞冲突的最前线。他们有着文化冲突上的尴尬身份:一方面他们无法彻底摆脱旧文化所带给自己的深刻烙印, 另一方面他们无法妥善应对来自新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冲突矛盾成为了母女间乃至于文化间的表现主题。在小说中, 母亲素云对于女儿吴金美的传统中国式的管教, “在这个屋子里只能容得下服从的女儿。”女儿薇弗丽对母亲林多长时间的误解, 都无疑印证了东西文化间在意识形态上不同所带来的不可调和的冲突矛盾。

站在找寻的第二层面上来看, 找寻认同落到实处则是对在父系社会中长期失落的话语权的找寻。通过对于失落的话语权的找寻, 来达到对自我“多文化人”双重文化身份的重新确认。小说体现出了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对话语权的重新夺回, 话语权在新文化环境下的重新回归。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身上具备新时代女性的抗争精神, 具备了在中国时代更迭时期女性所具有的特质:他们开始敢于说话, 敢于为自己说话, 他们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来证明自己长期被父系社会所忽视所践踏的存在, 来颠覆自己长期为男人所忽视所不屑一顾的卑微位置。每一个关于母亲的故事都带着对于父权的强烈批判、带着对于母亲的强烈眷恋和赞颂、带着对于女性觉醒和抗争的赞扬。然而与此同时, 他们身上也带着东方女性的传统, 并且通过血脉传递给了自己的女儿。他们在传递话语权的同时, 同样也将东西方女性的差异与冲突传递给了自己的女儿。

而在这种传递中, 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则通过话语权在男女关系的平衡方面上做出不懈的努力。他们努力在新文化环境中自由表达自我:向母亲表达自我、向朋友表达自我、向爱人表达自我、向社会表达自我。而与母辈相比较, 他们则拥有了更多在选择配偶上的自由。然而也正如上文所说的, 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无法调和东西文化上的差异使得他们陷入矛盾冲突的困境。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则在此时成为了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突破并走出困境的领路人。母女冲突在这一层面上得到了解决, 母女关系得到很大程度的调和。母亲对于自身“多文化人”身份的确认的经验的传递上, 很好地解决了女儿在这方面上的困窘与迷茫。小说中母亲安梅在女儿露丝在婚姻上如同她母亲一般日益沦落到卑微的地位, 无法像婚前有自己的主见, 婚姻即将破裂的时候成为了女儿走出迷茫, 走出困境的领路人。她告诉了女儿关于自己母亲的故事, 唤醒了女儿露丝因为婚姻而失去的自我。

在小说中, 不可忽视的是母亲对于女儿所能产生的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 就像女儿薇弗丽与母亲争吵时所说的, “你不知道, 你不知道你对我的影响有多大。你的一句话, 一个眼神, 就会让我再次变成那个四岁的孩子, 每天哭着睡着, 因为我无论做什么也不能使你满意。”正是由于这样至关重要的影响力, 使得母亲们有了成为女儿们走出困境的领路人的可能, 使得母亲们在文化身份重新确认意义上升华为沟通的桥梁, 母亲们自身的经验成为了女儿们走出困境所不可或缺、无法替代的“法宝”。正如母亲映映所说的那样:“我只是生下了她, 而我并未赋予她灵魂……此刻我要释放她的灵魂。”灵魂成为了海外华裔女性消弭东西方女性差异的象征, 成为了海外华裔女性对于新文化环境的认同与融入的象征, 更是成为了海外华裔女性对自身多文化身份确认的象征。

作为找寻的第三层面:对于自身根源的找寻, 则在小说中以代母寻女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女儿金美承担起了母亲素云长期以来寻找被自己所遗弃的双胞胎女儿的使命。她的代母寻女, 贯穿在了小说的始终, 这也使得找寻成为了小说的基调, 同时也让找寻这一主题在故事情节的进行中不断地被凸现出来, 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小说中, 由母女失散所引发出的找寻, 从更深的层面来看, 是寻根情结在无形中的一种展现。第一代海外华裔女性无一例外都有着失母或失子的过往。母辈在逃离旧文化环境中所失去的、所丢失的, 最终在子辈身上得到或多或少的弥补。而作为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金美所承担起的代母寻女, 一方面体现出了他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承担起了弥补母亲由于失去而产生的遗憾和希望,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他们自身对于寻根情结复杂的心态:希望去看到又不希望去看到。旧文化环境对于第二代海外华裔女性而言, 毕竟是陌生的, 从未接触过的。他们所寻找的, 是被遗弃的孩子, 更是需要他们直面的文化继承上无法割断的血脉相传。小说的最后, 同母异父、长大成人的女儿们的重逢, 象征着东西文化最终达成了妥协统一, 统一于女性, 统一于母性。全文所反映的东西文化冲突, 最终消弭在了“同一个母亲”的主题之下, 消弭在了在重逢的女儿们相互凝视的微笑之中。

参考文献

[1]谭恩美.《喜福会》[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5月.

[2]邱畅.论《喜福会》中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9期.

环境描写对深化小说主题的作用 篇8

渲染故事气氛

小说是时间的艺术, 又是空间的艺术。作家往往用生动的环境描写来创造故事的特定氛围, 从而增强故事的真实性。以《药》为例, 用“乌蓝”的天、“青白”的光、“灰白”的路勾勒出黎明前最黑暗时刻的突出特征:阴暗、沉寂、凄冷, 渲染了夏瑜就义时沉寂而肃杀的气氛。又如, 该文结尾通过景物描写展现了一幅凄凉的画面:虽已是清明, 然而天气“分外寒冷”, “歪歪斜斜”的路旁是“层层叠叠”的丛冢, “支支立立”的枯草发出“一丝发抖的声音”;这里没有生机, 只有预兆不祥的乌鸦“缩着头, 铁铸一般站着”。以寂静而阴冷的画面烘托出夏瑜母亲迫切期待乌鸦飞上坟顶以释心头之疑的心情, 增添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

暗示社会背景

小说中的环境, 一般都带有作家的感情色彩, 是对社会环境的暗示。如峻青的《党员登记表》中有一段写刑场的文字:黎明前的黑夜, 寒风的沙沙声和狗子的咆哮声, 象征着罪恶势力的挣扎, 而冰下流水的叮咚声和雄鸡的报晓声则预示着春天和黎明的到来。至于小说结尾“春天, 来到了五龙河两岸, 南风吹皱了温柔的河水, 山野一片嫩绿”, 更是把自然的春天和社会的春天融为一体了。

另外, 小说环境还包括笼罩着人物及其行动的特定的气氛、色调, 气氛有悲有喜, 色调有明有暗, 无不带有时代、阶级的印记。如《家》中的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就处在一个死气沉沉的坟墓般的封建家庭中, 这里的环境即是一种社会环境。

烘托人物形象

小说中环境对人物的衬托有正衬和反衬两种。正衬的突出特点是环境同人物和谐一致, 社会背景、自然环境与人物的性格、命运组成一幅和谐的艺术画面。反衬是从反面衬托主要的人物形象, 即创造一种与人物形成反差色调的环境, 以便突出人物的命运和感情。

正衬如《红楼梦》写几位贵妇人的住房:贾母是“大家子住上房”, 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 果然威武;王夫人的内室“轩昂壮丽”, 突出其主持荣国府的地位;邢夫人居处的“正房厢庑游廊, 悉皆小巧别致”, 写出了屈居人下的身份;秦可卿住处, 则有“一股细细的甜香袭人而来”, 弥漫着一种浓艳得近乎淫靡的情调。再如《水浒传》里武松来到景阳冈, “一轮红日厌厌地相傍下山”, “渐渐地坠下去了”, 走上山岗, 见“一个败落的山神庙”等, 文字极简劲有力, 给人以壮美的感受, 与武松赤手空拳打虎的气概非常协调。

反衬如《红楼梦》中贾宝玉娶薛宝钗时, 正是林黛玉气绝之际, 一方面宫灯闪烁、欢声笑语, 一方面竹梢风动、月影移墙, 更突出了林黛玉的悲惨命运。

推动情节发展

环境描写是以情节为依据, 情节发展离不开对环境的描写。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从小说标题可以看出, 对风雪的描写应是自然环境描写的重点。作品中对风雪的描写虽着墨不多, 但确实给人以“风大雪紧”的印象, 更重要的是, 风雪的变化层层推进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正因为风大雪紧, 林冲才要喝酒御寒, 才会在沽酒途中见到山神庙;正因为风大雪紧, 草厅才被压倒, 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因为风大雪紧, 林冲才用巨石顶住山神庙大门, 直至听到仇人陆谦等人的谈话而奋起杀敌复仇, 在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上出现了质的飞跃。

小说中环境的描写多种多样, 其作用也绝非以上几个方面。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和鉴赏小说中的环境描写, 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内容, 感受和领悟艺术之美。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篇9

首先, 要对本文中的两个变量进行说明:货币价值可以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而通货膨胀率主要表现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PI) 上, 同时, 股票价格的变动以上证收盘综合指数为代表。

我们先对2000年至2010年这十年来二者的关系及其变动趋势做一个直观的认识。

从后图可以看出, 股票指数与CPI的走势基本趋同, 尤其从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的数据来看, 几乎都是股票指数先于CPI的变动, 而CPI的走势随之变化。因此, 该图大体可以说明, CPI和股票指数大致呈正向相关。

一、股价变动与具体经济变动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 我们具体考察我国上证综指与实际GDP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在这里, 我们采用月度数据, 样本期为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我们在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的过程中发现, 我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上证综合指数均为I (1) 变量, 而消费价格指数不是, 因此我们在此只能验证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和上证综合指数之间的协整关系。

首先取上证综合指数 (S) 为被解释变量, 实际GDP

为解释变量, 进行计量分析。

式 (1) 中, LnSt、LnGDPt分别为S和GDP的对数

由于该模型存在自相关, 因此我们对模型进行修正, 相应的误差修正模型为:

从模型 (2) 中, 我们可以看出, 在短期内, 当月上证综指每上升的1%可以由上月上证综指上升的0.996%和当月的实际GDP的0.597%的增长来解释, 同时, 上一月份的非均衡误差项以2.791的比率对其进行修正。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 经调整的可决系数高达0.955, 模型拟合得非常好。

现在, 我们以GDP为被解释变量, 以S为解释变量, 检验发现, 二者之间同样存在协整关系:

同样的问题下, 我们将模型修正为:

从模型 (4) 中, 我们可以看出, 当月实际GDP每增长的1%可以由上月实际GDP增长的0.927%和当月上证综指的0.005%的上升来解释, 同时, 上一月份的非均衡误差项以0.301的比率对其进行修正。模型不存在自相关和异方差, 经调整的可决系数高达0.922, 模型拟合得相当好。

从以上的计量分析结果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我国的股价与实际GDP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即股市在长期中与实体经济之间存在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而不是普遍存在的认为我国股市股价与实体经济之间的联系甚微, 几乎呈现出一种完全不可预测的状态。然而这种相关性只能说明二者的变动趋势一致, 并不能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因此, 接下来我们需要继续研究股指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二、格兰杰因果分析

下表为格兰杰因果分析的结果。

从表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 在格兰杰因果分析中, 在95%的置信水平下, 目前我国股指与实际GDP之间存在着双向的因果关系。我们可以将两个假设均否定, 即:股指是实际GDP的格兰杰成因, 同时, 实际GDP也是股指的格兰杰成因。

注:样本为做协整分析时采用的样本 (2000年1月至2010年10月月度样本) ;做格兰杰因果分析时, 最大滞后期均取1 (使AIC和SC值最小)

接下来我们对二者之间存在的这种双向的因果关系进行简单的解释。首先, 股价之所以可被视为实际GDP的格兰杰成因, 是因为在正常的情况下, 股市的根本即为上市公司筹资进行项目的投资等对实体经济的投资, 股价的上升标志着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增多, 上市公司吸纳了大量资金, 并将其投入到实体经济中, 因此促进实体经济增长。反之同理。另一方面, 实际GDP是股价的格兰杰成因, 可以解释为:我国股价的涨落变动取决于投资者对股市投入资金的多少, 而能让他们决定对股市投入多少的因素在于他们是否看好我国未来的经济状况, 当实体经济景气的时候, 绝大多数投资者都系统性地具有利好预期, 此时, 股价会顺应上涨, 而当经济衰退之时, 大部分投资者会产生恐慌, 资金出逃现象严重, 股价自然会下跌。

从以上的分析及实证检验中, 我们可以看到, 我国的股指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协整关系, 即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规律性的联系, 长期的变动趋势相同, 同时, 在格兰杰检验中发现, 股指与实体经济之间互为格兰杰成因, 至此, 二者之间的关系已得到验证———二者互相影响, 相互作用。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篇10

关键词: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

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加快发展的步伐,促使我国传媒产业逐渐成熟和完善。针对报纸和广播来讲,电视媒体具有更多的独特优势,对于视听技术最大限度利用的同时,还可以利用具体的现场画面使群众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但是要想通过电视节目成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与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若编辑工作存在一定的问题,就会导致画面与解说产生脱节的情况。所以,想要确保电视节目的成功,记者一定要做好采访和编辑的工作。因此,下面将进一步分析和阐述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提升的途径。

1 从根本上加强政策理论水平提升策划意识

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从根本上加强政策理论的水平,不断提升其敏感程度和大局观念。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强化对于党的每一项方针政策方面的学习和掌握,深刻体会精神的实质,对于舆论导向进行正确的引导,给党工作的大局提供服务,这不仅是新闻宣传工作的着眼点,同时还是其着力点。新闻工作必须要始终坚持稳定鼓励和正面宣传当作核心的方针,这是倡导主旋律的根本条件,是给党工作大局提供服务的重点表现,也是检验新闻工作人员意识强和弱的方式,要求电视新闻记者一定要把握好首要关,提升责任意识,尽可能地给百姓造福而不是闯祸。

电视新闻记者还应该提升策划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要求电视新闻文字记者不断学习,进一步扩展自身的知识层面,熟悉并且掌握各种类型的新闻题材写作技巧,必须要明确活到老学到老这种观点,不断强化政策理论方面的学习,清楚目前宣传的核心,真正明白上级的文件精神,提升新闻的敏感程度,必须不断探索和琢磨每一个级别新闻比赛中那些经典和优质的作品,参考其特别的写作方法和视角,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强化策划意识,这里的策略实际上指的是谋划和筹划以及编制正常与行动计划,策划的主要内容和责任就是制定战略和规划以及组织监管和执行。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尽可能的针对社会需要,观众需要的改变,寻找改革提供的机遇,把手中需要拥有现实性和潜在性以及代替性,还有其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编制出合理准确的节目计划,抓住受众的眼球。使其选择和意愿心理均能够得到充分的满足,总的来讲,电视新闻记者在进一步报道过程中选择题目和使用的写作方式必须要拥有一个经验丰富编辑的眼界与全局意识。记者在写作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其深度和广度以及全面性,始终站在编辑的角度写作。怎样选择良好的问题和稿件题目以及开端,怎样使用同期声,这些都要纵观全局,总体策划。必须要积极主动,不断客观的构建稿件的框架,寻找支撑点,进入稳固具体的采访活动,尽可能的做好策划和采访以及写作和制作标题的工作,只有这样可能够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

2 强化摄像技能

摄像能力对于拍摄画面质量的好坏具有直接的影响,由于在具体工作的过程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对于摄像技巧具有一个详细且具体的掌握,在新闻发生时,专业记者通常会给予多个视角对于其发生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进行观测,而想要把这些想利用新闻表达出来,必须要拥有较高的摄像能力。因此,电视新闻记者必须要拥有较高的摄像能力,才可以在编辑的过程中明确自己要表达什么,并且编辑的内容和拍摄的内容之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能够防止因为记者缺少拍摄经验和能力而产生跑题的情况存在。除此之外,电视新闻采访之后的补充工作也特别重要,摄像和文字记者必须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这样才能减少之后制作工作的量。

针对摄像记者来讲,在实施新闻拍摄的过程中,一般应该把一个情景的新闻拍摄时间延长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给之后画面连接留出空白。另外,摄像记者在拍摄的时候,还要重视特别的情况,在要求全景拍摄时一定要变换镜头实施全景拍摄。例如,在拍摄个交通事故报道的过程中,既要对造成事故车辆实施拍摄,还要对于之周围的交通和道路环境实施细节的拍摄等,这些拍摄技巧是必须掌握的,并且也要意识到新闻这项工作的重要程度以及每个部门之间的连贯性。不要觉得做好本职工作就可以了,事实上电视新闻工作属于一个巨大的系统,少了哪个环节均没有办法顺利地运转。而电视新闻记者属于电视新闻播放报道当中的一个中心力量,必须要把拍摄和编辑这两个内容巧妙的结合,才可以反映出新闻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这表明,新闻记者摄像能力也需要我们重视,不断提升其摄像水平。

3 掌握后期编辑技巧提升制作水平

电视新闻属于一项系统的工作,关系到记者和编辑以及播音等多个方面,必须要所有工作人员的通力合作。要求一项记者必须要增加和后期编辑工作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耐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与建议。并且尽可能的要勤加动手,对于采访制作的材料亲自编辑,这样不仅能够了解掌握一定的编辑技巧,同时还能够在后勤编辑的时候对于自己之前的工作进行检查,能够清楚自己前期工作的缺点和优点,不断总结经验,使文字与画面不存在违和感,不断提升自身采访的水准。若两名记者一起外出采访,必须要注重两个人之间的沟通,思想层面达成共识,良好的配合,一定要尽可能地避免因为两个人思想方面不一致,导致画面和文字脱节的情况发生。

4 结语

通过本文对电视新闻记者编辑意识的分析和阐述,使我们了解到事实上电视新闻在播报之前必须要很多部门和岗位一起合作协调完成的,当中新闻记者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基于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世纪,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而此期间的新闻内容也越来越广泛。本文站在编辑意识的视角给电视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这些要求不只是简单的想要强化电视新闻记者本身素质,而是为了从根本上强化电视新闻的质量。因此,希望通过本文的阐述,能够给电视电文记者编辑意识提升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进而加快整个新闻行业的发展的脚步。

参考文献:

[1]曾超.电视新闻编辑记者要具备策划意识[J].新闻研究导刊,2016(15):144.

[2]刘晶.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及提升策略浅谈[J].西部广播电视,2016(13):171+182.

[3]朱慧莎.小议电视新闻记者的编辑意识及提升策略[J].现代交际,2016(01):131-133.

[4]邓媛.主持人与电视新闻话语:以“柴静现象”为中心[D].湖南大学,2014:18-19.

[5]李晓平.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意识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13(12):92-93.

[6]王婧.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编辑意识分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3(20):113-114.

小说的主题阐述分析 篇11

一、艺术剧院的概念及其发展存在问题

所谓的艺术剧院, 就是指事业性的文艺院团。常见的艺术剧院包括了话剧表演、小品歌舞表演等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从目前我国大多数艺术剧院的发展情况来看, 其本身的现存艺术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这就直接造成我国艺术剧院的发展受阻。

首先, 许多艺术剧院在管理过程中, 缺乏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 这就会导致艺术剧院的管理情况不容乐观, 管理水平偏低, 最终影响管理的有效性。例如在人员的管理方面, 许多剧院格外随意聘用演员, 既没有相应的合同作为保障, 也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行为进行约束, 长此以往势必影响剧院的发展水准。

其次, 剧院发展缺乏创新性, 从而造成剧院的演出作品、形象打造没有凸显本地区的实际特点与风格。不同地区的艺术剧院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应该有着不同的发展方向, 并且也应该编排具有本地特色的艺术节目。可当前我国大多数艺术剧院都没有意识到创新发展的重要性, 造成本地区艺术剧院的发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最后, 艺术剧院的发展并没有体现与时俱进的特点, 简言之就是与市场的发展轨迹相脱节。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各行各业都在努力建设符合市场特点的运作机制。因此, 这就对艺术剧院的发展有了更高的要求, 无论是艺术剧院的经济收入还是其制度建设, 都必须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

二、艺术剧院艺术管理模式创新的对策和方法

(一) 注重对剧院的科学化管理与制度建设

针对当前我国艺术剧院发展情况来看, 未来艺术剧院应该实现管理模式的创新。首先, 需要艺术剧院加强自身的制度建设, 这样才能实现艺术剧院自身的科学管理, 最终形成良好发展势头。

例如, 在人员的管理制度设定方面, 可以严格贯彻落实我国各地区所出台的针对艺术剧院院团管理的具体办法以及对相关人员的管理方式。除了最高级别的院领导是由省文化厅进行聘用之外, 其余的工作人员均应该严格按照聘用制的相关要求和原则, 签订规范的合同, 从而确保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得到保障。

又如, 在进行薪资待遇制定方面, 需要严格进行分配制度革新与改进, 可以通过按劳分配的原则, 使得员工之间在分配制度层面打开档次, 最终实现分配的绝对公平化。在报酬的侧重方面, 可以针对艺术剧院表演团队的主创人员以及一线表演人员进行一定的倾斜。而针对营销人员则可以采用绩效工资制度, 这样将优化工资待遇比例, 真正实现分配制度的最优化。

(二) 打造精品剧院文化注重演出的作用

各地区的艺术剧院发展都应该凸显本地区的特色。只有努力打造精品的剧院文化内容, 才能逐步形成特色文化表现形式, 进而形成更加优秀的演出节目, 推动本地区艺术剧院的不断发展。以我国福建地区的艺术剧院为例, 该地区的艺术剧院在进行节目编排的时候, 就往往比较注重地方特色的融入。针对福建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本土文化、精神文化特色进行结合, 从而使得文化产品本身具有一定的地方艺术特点。最为常见的剧目包括《沧海争流》, 其也逐步形成了极具福建特色的艺术剧目内容。

除此之外, 也可以尝试选择一些具有特色的艺术节目类型, 比如历史题材、政治题材都是相对不错的选择。只有充分挖掘艺术创作方向和渠道, 才能使得资源在最大程度上被挖掘和体现。同时也只有如此才能形成独属于本地区的艺术文化形式, 逐步赢得市场, 最终促进本地区艺术剧院管理水平与艺术层次的提升。

(三) 与市场发展情况相结合

艺术剧院的管理需要遵循市场的发展要求, 同时也需要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目标与方向。剧院需要明确自身的组织形式以及管理制度, 都需要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之下运行。同时, 在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当中, 需要严格遵循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和发展规律, 实行绩效、考核、公平公正的岗位责任考核制度, 确保任职人员的基本利益得到保障。

另外, 从开展市场营销的角度来看, 目前我国的文化市场发展潜力相对较大。这就足以说明, 只要努力开拓我国文化市场, 艺术剧院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突出主旋律, 具有明显的政治倾向以及积极的社会影响力, 无疑是有效提升感染力, 确保作品为人所接受的关键。

三、结语

艺术剧院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 不仅需要注重自身的发展, 更需要不断与市场环境以及实际情况相结合。艺术剧院的成功发展, 势必无法离开剧院领导者思想意识跟观念的转变, 同时也无法离开体制的改革。所以, 这就需要我国的艺术剧院依据本地区的实际特点和情况, 锐意进取, 创新改革, 不仅需要优化之前的人事管理制度, 更需要丰富艺术剧院表演内容。创作出更多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文化作品, 从而真正促进剧院的长久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我秀故我在:从经典走向现代的莎士比亚爱情喜剧——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第十二夜》[J].外国语文, 2015 (1) .

[2]肖玫钰.四川人民艺术剧院的探索发展之路[J].四川戏剧, 2015 (4)

[3]张帆.走近辉煌——记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成立60周年[J].艺术评论, 2012 (8) .

[4]刘筠梅.剧院的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及实施途径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6) .

上一篇:紧压圆形导体下一篇:过渡时期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