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共8篇)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1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肿瘤药物, 具有广泛抗肿瘤活性, 是治疗晚期卵巢癌、乳腺癌和胃癌的有效药[1,2], 现将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 男14例, 女32例;年龄36~62岁, 平均49岁。卡氏评分≥60, 血象、肝肾功能、心电图均正常, 心功能正常。其中乳腺癌18例, 食管癌16例, 卵巢癌10例, 头颈部癌2例, 均有可测量的病灶, 初治16例, 复治30例。
1.2 化疗方法
联合化疗:紫杉醇 (江苏奥赛康药业有限公司, 30 mg, 批号070701) 135~175 mg/m2 (150 mg/m2) 卡铂400 mg, 每3周1次, 2~3周期为一疗程。每例患者均常规行抗过敏的预防用药, 即用紫杉醇前12 h口服地塞米松片3.75 mg, 治疗前6 h再口服地塞米松片3.75 mg, 苯海拉明50 mg, 化疗前15 min应用恩丹西酮8 mg止吐, 第2天静脉滴注卡铂400 mg。
1.3 疗效及不良反应评定
采用WHO统一标准来判定疗效及不良反应。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进展 (PD) 。不良反应按WHO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分为0~IV级。
2结果
2.1 客观疗效
全组患者均经2周期以上治疗后进行疗效评定, 见表1。
2.2 不良反应
全部患者均可评价不良反应。最常见的是脱发, 占93.5% (43/46) , 血色素降低占87% (40/46) , 白细胞降低占73.9% (34/46) , 神经毒性占65.2% (30/46) , 肌肉关节痛占63% (29/46) , 腹泻占17.4% (8/46) , 消化道反应因化疗前使用恩丹西酮发生率低, 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
全组无严重超敏反应及治疗相关性死亡。
3讨论
紫杉醇是一种新型抗微管药物, 作用机制是促进微管蛋白结合, 抑制微管解聚, 阻断细胞周期M期和G2期, 使有丝分裂受阻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属广谱抗肿瘤药物, 尤其对复发转移的晚期乳腺癌、食管癌、卵巢癌和头颈部癌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希望, 是一些难治性恶性肿瘤的首选药物。
本组采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46例, 总有效率65.2%, 表明晚期恶性肿瘤使用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疗效。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93.5%, 血色素降低87%, 白细胞降低73.9%, 神经毒性65.2%, 肌肉关节痛63%等, 这些不良反应多在用药1周左右发生, 对症处理可缓解, 且患者能耐受。紫杉醇可出现严重的过敏反应, 但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 可能与用药方法、用药前抗过敏治疗有关。笔者体会到, 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可作为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一种较好选择。
摘要: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应用含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4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评价其疗效及化疗的不良反应。结果有效率 (CR+PR) 为65.2%, 不良反应有脱发93.5%, 血色素降低87%, 白细胞降低73.9%, 神经毒性65.2%, 肌肉关节痛63%等。结论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疗效, 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可作为晚期恶性肿瘤化疗患者的一种较好选择。
关键词:紫杉醇,联合化疗,晚期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1]候松萍, 刘晶, 韩凤文.紫杉醇联合顺铂治疗3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中国癌症杂志, 2001, 11 (2) :188.
[2]谢建璞, 徐建华, 周玲玲.紫杉醇加顺铂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肿瘤杂志, 2003, 8 (5) :376-377.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2
关键词 恩度 化疗 恶性肿瘤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of endostar-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in the treatment of cancer.Methods:Endostar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were administrated to 31 advanced cancer cases, who were confirmed by histopathology or cytopathology from October 2006 to march 2009.A total of 15mg endostar solved in 500ml of normal saline was intravenously admistered from day 1 to day 14,repeated later 7 days.The chemotherapy agents that were not used previously or not cross–resistant were administered simultaneously.The regimen was repeated every 21 days.The terminal point were objective response rate (RR);quality of life (QOL) and safety.Results:26 Patients were totally evaluated for efficacy and side effects after 60 cycles,1 patient achieved CR,6 patients PR,and 19 patient SD.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YH-16 with chemotherapy can improve the response rate;efficacy rate and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 obviously,this treatment is worthy of clinical generalization and further clinical observation.
Key wordsEndostar chemotherapy cancer
资料与方法
2006年10月~2009年3月收治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中位年龄57.5岁,均有原发肿瘤的病理诊断和(或)胸腔积液的细胞学诊断,且KPS评分≥40分。其中,非小细胞肺癌10例,乳腺癌9例,原发性肝癌7例,宫颈癌5例。治疗前、治疗后均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清肿瘤标记物、心电图检查。
病例分组情况:对于入选患者,应用常规的化疗方案作为基础治疗。根据病情和需要,确定应用其他标准方案化疗如TP、DP、GP等。加用恩度注射液;恩度注射液7.5mg/m2>/sup>(一般15mg/次),加入0.9%生理盐水500ml稀释后,静脉缓慢滴注3~4小时;1次/日,连用14天为1个疗程,间歇7天后,重复使用。
脱失病例及原因分析:脱失病例5例,见表1。
总体疗效分析:除脱失病例外,其余病人均能如期顺利完成治疗,可评价病例中生活质量治疗后有明显提高,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病情稳定(SD)19例,见表2。
肿瘤标记物:治疗结束后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均有明显下降,见表3。
安全性评价: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进行了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后结果显示:(P<0.05),血肌酐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血常规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但都在正常范围。其余各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见表4。
结 果
除脱失病例外,其余病人均能如期顺利完成治疗,26例可评价客观疗效病例中生活质量治疗后有明显提高,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病情稳定(SD)19例。
治疗结束后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均有明显下降。
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进行了血常规、肝肾功能检查,治疗后结果显示:(P<0.05),血肌酐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血常规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但都在正常范围。其余各指标治疗前后无显著差异。
YH-16与化疗联合,能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客观有效率(RR),改善和穩定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是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应用的成功典范,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观察。
讨 论
研究表明,恶性肿瘤的生长依赖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当肿瘤体积超过2mm3>/sup>时,需要新生血管形成以满足其对营养物质的进一步需要[1]。由于血管内皮细胞的基因组较为稳定,因此通过抗肿瘤血管生成的抗肿瘤作用具有普遍意义。晚期恶性肿瘤的治疗目标之一是改善生活质量,延长TTP,同时不增加治疗毒性。本研究显示客观有效率非小细胞肺癌42.85%;乳腺癌11.11%;原发性肝癌40%;宫颈癌20%。本研究治疗的病人多为化疗失败的复治晚期患者,仍取得较高的RR及较长的TTP,主要毒性反应是轻度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和轻度心功能损害,均可耐受,可能与联合化疗有关,这与Hanna等报道[2,3]的结果类似。无皮疹发生率,可能与给予地塞米松预处理有关。我们的临床观察显示:26例可评价客观疗效病例中生活质量治疗后有明显提高,治疗后完全缓解(CR)1例,部分缓解(PR)6例,病情稳定(SD)19例。治疗结束后复查血清肿瘤标记物均有明显下降。血肌酐水平在治疗后明显高于治疗前,血常规在治疗后有所下降,但都在正常范围。YH-16与化疗联合,能提高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客观有效率(RR),改善和稳定多种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好,是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化疗应用的成功典范,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和进一步深入观察。
参考文献
1 Folkman J.What is the evidence that tumous are angiogenesis dependent?JNatl Cancer Inst,1990,82:4-6.
2 De Marinis F,Paul S,Hanna N,er al.Survival update for the phaseⅢ study of pemetrexed vsdocetaxel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lso ASCO 2006 Poster Presentatio.J Clin Oncol,2006,24:397.
3 Clarke SJ,Abratt R,Goedhals L,et al.Phase Ⅱ trial of pemetrexed disodium in chemotherapy-naive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Am Oncol,2002,13:737-741.
表1 脱失病例及原因(例)
表2 总体疗效分布
表3 治疗后肿瘤标记物变化(平均值)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院自2008年4月-2011年4月收治92例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不能或不愿手术,均经细胞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恶性肿瘤,年龄16~80岁,其中胃癌21例,直肠癌11例,乳腺癌8例,移行细胞癌13例,淋巴瘤15例,胰腺癌4例,胃癌腹腔转移7例,卵巢癌3例,其他恶性肿瘤10例;所有病例无其他严重疾病及放化疗禁忌证,预计存活期6个月。对照组男29例,女12例,平均年龄(42.9±2.8)岁,参考UICC癌症分期标准,Ⅱ期9例,Ⅲ期25例,Ⅳ期7例,KPS评分为(61.7±1.4)分;观察组男37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8±2.3)岁,参考UICC癌症分期标准,Ⅱ期患者12例,Ⅲ期31例,Ⅳ期8例,KPS评分为(62.1±1.2)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PFL化疗方案,化疗药物组方为顺铂+氟尿嘧啶+亚叶酸钙[3],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技术,每日照射治疗1次,每周5次,每周总剂量3000~4800 cGy,化疗以2周为1个疗程,放疗以4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4]。
1.3 疗效判断
两组患者经治疗8周后,参考RECIST化疗评价标准将近期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即肿块基本消失,至少4周以上未见出现新病灶;部分缓解(PR),即肿块消退≥50%,维持4周无新病灶出现;稳定(SD),即肿块缩小但≤50%,肿块增大但≤25%;恶化(PD),即发现新病灶,肿块增大且≥25%。将CR例数与PR例数之和视为临床总有效例数[5]。参考Burris等制定的CBR标准评价患者临床受益情况,临床受益主要观察指标为疼痛评分、KPS评分、患者营养和体重情况及1年内生存率[6]。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4.7%,对照组为3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临床受益情况
观察组VAS疼痛评分、KPS评分及生存率等临床受益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论
放射疗法是用放射线照射癌组织,达到杀伤癌组织的目的,临床上常将放疗作为辅助治疗恶性肿瘤的方式,其具有众多优势,也有诸多缺点[7]。放疗自从1985年被美国FDA批准作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从本文的临床实验结果看,放化疗联用组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64.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39.0%,观察组生存率、KPS评分及疼痛评价等临床受益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放疗作为治疗癌症的辅助手段,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对于提高临床疗效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积极意义。
但我国的放疗技术还存在发展瓶颈[8],一方面,我国缺乏相应的放疗技术规范,目前常用的是美国NCCN治疗指南,但我国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与其他国家存在差异,急需建立一套适合自身的放疗技术规范,以利于我国放疗技术的发展和规范[9];另一方面,恶性肿瘤放疗的最佳剂量需要建立个性化标准,每个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不一,所能接受的放疗治疗量也会不同,如何在达到最大治疗效果和减少毒副作用之间寻找个性化的平衡,是放疗技术发展最关键的步骤[10]。
另外,现今医疗技术的发展不能完全将所有恶性肿瘤的发病机制解释清楚,因此放疗技术的发展也要根据医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摘要:目的:探讨放疗联合PFL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2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PFL化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放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受益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64.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39.0%,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存率、KPS评分及疼痛评价等临床受益情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疗联合PFL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患者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显著改善。
关键词:放疗,PFL化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于静萍,倪新初,张旭光,等.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同期治疗恶性肿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J].临床合理用药,2009,2(23):14-16.
[2]陈露,金凤,陈贡斌,等.甘氨双唑钠对头颈部恶性肿瘤放疗增敏的近期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9,49(52):81-82.
[3]王淑琳,栾春,徐建华,等.脾胃汤治疗恶性肿瘤化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疗效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9,15(10):105-106.
[4]Zhang Y,Wang H,Wei L,et al.Transcriptional modulation of BCRP gene to reverse multidrug resistance by toremifene in breast adenocarinoma cells[J].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0,123(3):679-689.
[5]张洋,张宁,王巍,等.局部晚期鼻咽癌应用甘氨双唑钠放射治疗增敏的研究[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6,13(5):435-437.
[6]李杰,石静滨,江晓聪,等.三维适形放疗治疗晚期腹部恶性肿瘤的疗效观察及近期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3):290-294.
[7]于静萍,孙苏平,倪新初,等.紫杉醇脂质体加顺铂联合放疗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J].癌症进展,2010,8(2):180-188.
[8]张成.放疗技术的发展及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05,27(6):783-784.
[9]葛红,叶柯,刘渔龙.适形放疗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05,12(3):268-270.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收治的72例恶性肿瘤患者, 经细胞学、影像学及病理学检查, 均确诊为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男45例, 女27例, 年龄25~75岁, 平均 (45.3±10.4) 岁;其中包括15例非小细胞肺癌、11例乳腺癌、6例结肠癌、5例卵巢癌、直肠癌及小细胞肺癌各3例、子宫内膜癌及肾癌各3例, 宫颈癌11例, 胆管上皮癌及恶性胸膜间皮瘤各1例、霍奇金淋巴瘤5例、血管肉瘤1例、胃癌及十二指肠癌各2例。
1.2 CIK细胞制备及回输
由广西莱福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本研究CIK细胞制备及回输, 而免疫细胞治疗质量标准均根据《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技术指导原则》及《自体免疫细胞 (T细胞、NK细胞) 治疗技术管理规范》来实施。同时, 分离患者外周单个核细胞, 分离机器采用血细胞分离机, 并培养部分分离细胞[2]。在GMP实验室中, 采集细胞分离成贴壁与悬浮细胞。在分离成悬浮细胞与贴壁中, 贴壁细胞为1000 U/ml rh-GM-CSF、1000 U/ml rh IL, 而特异性肿瘤抗原肽含量为50 ml/L, 人DCs细胞完全无血清培养液, 在培养过程中加入10μg/L、TNG-a诱导成熟。而悬浮细胞培养中, 加入1000 U/ml IL-2、1000 U/ml及50 ml CD3m Ab细胞因子。上述方式即为CIK细胞培养方法及过程。将DCs及CIK混合培养, 诱导产生抗原特异性T细胞, 并在2周后静脉回输患者体内。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实体瘤疗效判定的RECIST标准, 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指标, 分为四级, 即完全缓解 (CR) 、部分缓解 (PR) 、稳定 (SD) 及进展 (PD) , 治疗有效率=CR+PR+SD[3]。观察化疗毒副反应及回输的不良反应。
1.4 化疗方案
对于本研究纳入的非小细胞患者, 可实施含顺铂双药方案;对于结直肠癌患者, 可给予含草酸铂化疗;对于妇科肿瘤患者, 实施紫杉醇联合卡铂化疗, 其他患者均按照CCN指南进行对症治疗。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本次研究共纳入恶性肿瘤患者72例, 经CIK联合化疗治疗, 2例患者完全缓解 (CR) 、10例患者部分缓解 (PR) 、48例患者稳定 (SD) 、8例患者病情进展, 4例患者死亡, 治疗总有效率为83.3% (60/72) 。其中, 前列腺癌合并肺部转移患者1例, 经氟他胺联合CIK治疗, 复查结果显示, 肺部病灶完全消失, 临床判断为完全缓解。
2.2 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 (9.4±2.1) 分, 治疗后, 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 平均KPS评分为 (16.7±3.4) 分,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114, P=0.0000) ;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体重变化:除4例死亡病例及8例病情进展患者外, 其余60例患者中, 经治疗后, 有38例患者出现体重增加现象, 平均增加 (1.5±0.7) kg, 其余患者的体重维持治疗前的数值。食欲方面:本研究纳入患者中, 经CIK联合化疗治疗, 42例患者食欲改善, 改善率为58.33%。
2.3 化疗的不良反应
本研究纳入的72例患者中, 由于肿瘤晚期治疗无效死亡4例, 其余患者CIK联合治疗间, 均未出现不良的临床反应, 在CIK细胞治疗期间, 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
3 讨论
在目前的临床治疗中, 治疗肿瘤的方法有很多种, 其中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化疗及放疗等方法, 这些常规治疗方法的优劣不同, 适应范围也不同。在肿瘤发生机制研究深入的形势下, 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 进一步拓展了肿瘤治疗方法, 其中, 新型的方法之一为肿瘤生物疗法。同时, 该方法也成为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中的有机组成部分[4]。Schmindt-Wolf于1991年对CIK细胞首先进行了报道, 认为其是体外用多种细胞隐私及CD3单克隆抗体培养后获取的CD3、CD56T细胞为主的异质细胞群, 不仅具有T细胞表面标志 (CD3) , 同时也具有自然杀伤细胞表面标志 (CD56) , 所以它的特点是自然杀伤细胞非MHC限制性及T淋巴细胞抗瘤活性[5]。Marten研究发现, CIK细胞增殖能力与多发性骨髓细胞的杀伤能力之间有密切的关系, 而其中杀伤力的表达, 主要是由CD3、CD56T淋巴细胞负责的。Angela用黑色素患者在独特抗原刺激剂自体来源CIK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 CIK细胞效靶比低, 在5∶1的条件下, 可充分发挥溶解肿瘤细胞作用, 在溶解肿瘤细胞时, 与特异性抗原刺激共育后, 作用的效果将更为显著[6]。文献[7]报道显示, 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对于提高IFNr及TNFα细胞因子表达有着重要的作用, 患者的生存率提升16%。同时, 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 CIK联合化疗治疗弥补了其缺点和不足, 克服了体外增殖数量少、不良反应大, 已经成为临床上肿瘤生物治疗的新疗法[7]。
但是, 由于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为新的方法, 所以临床观察文献还不多, 尤其是缺少大样本对照研究文献, 对治疗效果尚待进一步探索。由于当前对恶性肿瘤发生机制尚未确定, 所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的最佳模式, 尚待进一步摸索, 而且还没有找到并制定能够切实反映免疫细胞临床获益的疗效标准[8]。
本研究的结果具体如下, (1) 近期疗效情况:72例恶性肿瘤患者经CIK联合化疗治疗, 2例为完全缓解 (CR) 、10例为部分缓解 (PR) 、48例为稳定 (SD) 及8例为病情进展, 4例因治疗无效死亡, 治疗的有效率为83.3%。其中, 前列腺癌合并肺部转移1例, 经氟他胺联合CIK治疗, 复查显示肺部病灶完全消失, 临床判断为完全缓解; (2) 生活质量改善: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 (9.4±2.1) 分, 治疗后, 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 平均KPS评分为 (16.7±3.4) 分,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114, P=0.0000) ;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体重变化:4例死亡及8例病情进展患者外, 其余60例中, 治疗后体重增加的有38例, 平均增加 (1.5±0.7) kg, 22例体重维持治疗前水平;食欲情况:经CIK联合化疗治疗, 42例患者食欲明显改善; (3) 不良反应情况:72例中, 由于肿瘤晚期死亡4例, 其余68例在联合治疗期间, 均未发生不良反应, 且在CIK细胞治疗期间, 也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 治疗结果提示, 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显著。采用CIK联合化疗治疗, 成为一种可行性的选择, 经治疗, 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肿瘤进展, 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治疗具有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的优点, 为治疗恶性肿瘤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模式[9]。
综上所述, 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目前恶性肿瘤尚未有很好的治疗方法, 比如化疗、放疗等治疗方法, 患者的不良反应大, 本研究主要是探讨了生物治疗技术发展的背景下, CIK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效果, 证实CIK联合化疗治疗的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 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治疗选择, 值得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样本量较少、随访时间有限等因素限制, 对于研究结果与远期治疗效果的观察不足, 尚需做进一步的治疗与论证。
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诱杀的杀伤细胞 (CIK) 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3年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CIK联合化疗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72例, 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 分离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MCs) , 实验室培养1415 d输入患者体内治疗, 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纳入恶性肿瘤患者72例, 行CIK联合化疗治疗135人次。经治疗,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及病情进展分别为2例、10例、48例及8例, 因治疗无效死亡患者4例, 治疗有效率83.3% (60/72) 。72例恶性肿瘤患者治疗前的平均KPS评分为 (9.4±2.1) 分, 治疗后, 53例患者KPS评分较治疗前提高, 平均KPS评分为 (16.7±3.4) 分,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3.8114, P=0.0000) ;19例患者评分无明显变化。纳入的72例患者中, 由于肿瘤晚期治疗无效死亡4例, 其余患者CIK联合治疗间, 均未出现不良的临床反应, 在CIK细胞治疗期间, 未发生输注不良反应。结论:在治疗恶性肿瘤上, CIK联合化疗的效果显著, 具有安全性, 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CIK,化疗治疗,恶性肿瘤
参考文献
[1]王美清, 彭大为, 程小珍, 等.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J].中国热带医学, 2012, 12 (6) :719-721.
[2]莫晨, 黄燕苹, 吴小娥, 等.D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J].现代肿瘤医学, 2011, 19 (3) :479-483.
[3]曹宇华, 邱想英, 冯国生, 等.DCs-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11, 28 (6) :902-904.
[4]时圣彬.DC/CIK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维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 2012.
[5]谷文龙, 孙军, 颜廷华, 等.肿瘤的中医病机及CIK细胞治疗老年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观察的探究[J].环球中医药, 2014, 23 (12) :127-128.
[6]王浩, 苏文, 毛光华, 等.DC-CIK过继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对食管癌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J].当代医学, 2014, 21 (28) :1-3.
[7]李春青, 赵予军, 张晨.华蟾素联合folfox6方案对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T细胞亚群的影响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 2014, 10 (6) :2470-2471.
[8]孔天东, 刘丹娜, 朱眉, 等.参芪扶正注射联合DCF方案化疗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 2014, 5 (25) :11-13.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5
关键词:华蟾素注射液,晚期肿瘤,化疗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某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各种肿瘤患者中符合条件的患者60例, 其中男性32例, 女性28例, 年龄在40~75岁, 平均62岁。经各种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 按TNM分期均属Ⅲ~Ⅳ期患者, 患者中肝癌8例、胃癌12例、胰腺癌7例、肺癌20例、乳腺癌13例,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有15例患者存在疼痛。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 根据《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的规定, 全部病例均经过各种诊断而被证实为晚期癌症患者; (2) 停用各种治疗30d以上, 治疗前身体各重要器官功能正常; (3) 生存质量评分在60分以上, 生存时间估计>90d; (4) 如存在肿瘤疼痛的患者, 按照WHO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 进行疼痛程度的评估。 (5) 神清, 有客观病变可进行体检或影像学疗效评价。 (6) 患者自愿接受该药1个疗程的治疗。排除标准: (1) 对华蟾素有过敏和其他不良反应的患者。 (2) 患者存在有心脑血管和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3) 药物不能按规定服用、无法判断影响疗效或安全的情况。 (4) 治疗期间出现严重的威胁生命的并发症。
1.3 方法
将符合上述标准的60例晚期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0例, 对照组30例, 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的方法, 未添加任何能使免疫力增强的药物;实验组在上述的基础上增加使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组:给予华蟾素注射液, 按5%GS250mL+华蟾素10mL, ivgtt, qd的方式给予, 至少1个疗程 (3周为1个疗程, 每个疗程间隔5d) 。
1.4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1) 近期疗效分显效[1]:经治疗后, 主要症状明显改善, 病灶缩小30%以上, 稳定1个月以上。有效:经治疗后, 症状有所改善, 病灶基本稳定, 1个月以上。无效:经治疗后, 症状及客观检查无改善。进展:病灶非但没有缩小反而加大。 (2) 生活质量:采用Karnofsky评分标准[2]。 (3) 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字疼痛分级法 (NRS) 评估疼痛程度。 (4) 治疗前后患者免疫功能的变化。 (5) 不良反应, 过敏反应。
1.5 统计学分析
对本组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以 (χ—±s) 表示, 并对两两比较的资料采用t检验, 检验水准设定为0.05, 当P<0.05说明有差异。
2 结果
2.1 近期疗效
治疗前后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影像学检查, 可看出实验组中显效+有效14例 (46.7%) , 对照组中显效+有效5例 (16.7%) , 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学检验, P>0.05, 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差异无显著性
2.2 Karnofasky评分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生存质量
见表2。
注:实验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P<0.05, 有差异性;对照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 △P>0.05, 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有差异性。证明华蟾素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有帮助
2.3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的比较
见表3。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有差异性;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 P<0.05, 有差异性。证明华蟾素能对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的免疫力有帮助
2.4 治疗后对两组共30例疼痛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比较
实验组中疼痛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分别为3例, 7例, 5例。缓解率为66.7%;对照组疼痛缓解、部分缓解、无缓解分别为1例, 3例, 11例。缓解率为26.7%;两组间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2.5 不良反应
治疗前和治疗后实验组中30例患者的主要器官功能无明显变化, 治疗中仅有2例出现脸面潮红和皮肤疹块, 经过对症治疗患者坚持继续治疗到最后。
3 讨论
早在唐宋时期就有蟾蜍入药的记载, 辛、有毒、凉, 有活血化瘀, 疏通经络, 还有能消散坚韧结节, 清热解毒, 解毒止痛的功效[3]。临床常用于肿瘤的治疗。华蟾素的主要原料是中华大蟾蜍的阴干全皮, 经过精密的工业技术提纯而制成的注射针剂。其主要成分为:蟾蜍色胺、蟾蜍特尼、蟾蜍硫堇、大量的吲哚生物碱, 如5-羟色胺等;经研究表明在大鼠腹腔内注射华蟾素注射液对瓦克癌肉瘤W-256有很高的抑制率, 可超过50%, 对小鼠网织细胞肉瘤L2的抑制率接近40%, 对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31.1%, 对小鼠肝癌HePA的抑制率为23.6%。当今癌症作为最令人恐惧的疾病之一, 这不仅因为得了癌症就意味着死亡, 也因为癌症患者大多有疼痛、食欲减退、体质量下降、抑郁、生活质量降低。特别是在晚期癌症中有10%~20%的患者存在严重的抑郁症, 据权威调查显示, 在全世界每年接受抗癌治疗的人群中, 大约有50%有疼痛, 在这些癌症疼痛的患者中大约有50%的人存在中到重度疼痛, 单难以忍受的极重度疼痛就有约30%, 到了癌症晚期约有高达70%患者存在疼痛, 因而癌症的治疗受到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 目前大家所关注的是如何去寻找有效的抗癌药物, 还有就是怎样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通过对60例晚期肿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实验组及对照组的近期疗效无显著差异, 但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组的有效率为46.7%, 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6.7%, 显然实验组的有效率高。从表2和2.4中可以看出实验组在疼痛缓解率, Karnofsky评分方面都明显高于对照组, 通过两组资料的比较, 可看出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华蟾素在抗肿瘤作用的同时[4], 还能加快伤口止血、使白细胞下降率减慢、维持细胞正常的免疫功能等作用。华蟾素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对保护骨髓造血功能有很好作用, 它能使晚期肿瘤患者体内的CD3+、CD4+、NK细胞比例得到明显提高, 同时使CD8+细胞降低, 最终使得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提高, 这样可以抑制肿瘤细胞活性, 改善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达到延长生存时间。华蟾素是一种对细胞没有毒性的抗癌药物, 在治疗晚期癌症时它与化疗药物联用, 可有一定的增加疗效和减轻不良反应的作用[5], 它的这一特点使得它可用于各种晚期肿瘤辅助治疗。通过对本组患者的临床观察, 我们还可得出华蟾素注射液对心、脑、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影响, 仅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度的过敏反应, 其他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6]。
总之, 我们对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的效果是肯定的, 由于它与化疗药物联合使用能提高疗效, 所以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它无明显不良反应, 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恳郭, 志雄.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30例近期疗效观察[J].中药药理与临床, 2001, 17 (6) :F003.
[2]胡振斌, 熊静, 荣震, 等.华蟾素注射液治疗中晚期肿瘤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4, 31 (10) :836-837.
[3]陈秀珍.华蟾素注射液治疗晚期肿瘤300例[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5, 12 (2) :76.
[4]诸云华, 张庆.华蟾素辅助治疗晚期肿瘤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9, 19 (2) :75-76.
[5]张振玉, 张昆和, 王崇文, 等.华蟾素对三种消化系肿瘤细胞杀伤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 1999, 15 (5) :28-29.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6
关键词:晚期肿瘤,全身热疗,化疗
晚期肿瘤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死亡原因进行统计, 晚期肿瘤位居首位。复发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治疗效果差、控制率和存活率比较低, 肿瘤发展速度快, 患者病死率比较高, 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全身热疗作为晚期肿瘤的新型治疗方法, 可以弥补传统化疗的不足。本文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的110例患者, 进行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患者110例, 进行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 并进行治疗效果评价。患者中男性55例, 女性55例, 年龄在19~80岁, 平均年龄为46岁。110例患者均经过病理学诊断为晚期肿瘤, 其中肺癌35例,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15例, 乳腺癌10例, 软组织肉瘤7例, 直肠癌7例, 肝、胆、胰癌7例, 男性生殖系统癌6例, 胃癌4例, 鼻咽癌5例, 淋巴癌3例, 食管癌3例, 其他晚期肿瘤8例。
1.2 治疗方法
110例患者中采用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为106例, 单纯全身高热治疗4例。全身热疗采用SRI热疗系统加热, 直肠内温度为 (40±0.5) ℃, 热疗时间为1.5~2h, 每三周1次全身热疗, 治疗次数在1~8次之间。先针对不同晚期肿瘤进行化疗, 然后进行全身热疗。
1.3 疗效评价
晚期肿瘤治疗效果:依据NCI肿瘤治疗效果评价标准, 分为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和进展。毒副作用:依据NCI CTC v3.0药物毒性表现和分级标准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9.0对相关数据进行多样本检验, 比较不同肿瘤的治疗效果。
2 结果
2.1 疗效
2.1.1 近期疗效
110例复发转移性晚期肿瘤患者全身热疗治疗效果如表1所示。其中完全缓解为5例 (4.5%) , 部分缓解为19例 (17.3%) , 稳定为49例 (44.5%) , 进展为37例 (33.6%) , 疾病控制率 (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稳定) 66.4%。
2.1.2 不同肿瘤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疗效比较
针对不同晚期肿瘤采用全身热疗联合化疗的治疗效果不同, 其中淋巴癌、乳腺癌、鼻咽癌及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比较显著, 肝、胆和胰癌治疗效果显著, 肉瘤及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治疗效果差。淋巴瘤、食管癌控制效果比较显著, 女性生殖系统肿瘤、结直肠癌及乳腺癌控制效果显著, 为其他肿瘤、肝、胆和胰癌以及肉瘤控制效果差。不同晚期肿瘤之间的治疗效果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晚期肿瘤患者性别、年龄特征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01) , 所以热疗联合化疗对不同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不同。
2.2 毒副反应
110例患者均未出现急性心肌缺血和心肌酶改变问题, 且在全身热疗前、后未出现肝、肾脏和电解质变化, 也未出现皮肤灼伤、脂肪硬结等并发症。晚期肿瘤患者在全身热疗过程中, 患者均出现汗多、乏力和嗜睡等症状。
3 讨论
随着全身热疗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 其在晚期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大。这主要归咎于全身热疗既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又具有放疗、化疗的辅助治疗作用, 提高放疗、化疗对细胞的作用效果。全身热疗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剂量, 提高药物治疗效果, 减少放疗、化疗对正常组织的损伤。因此, 全身热疗是继手术、化学药物、生物药物和放疗之后的第五种晚期肿瘤治疗方法[2]。
全身热疗需要患者处于41.8℃~42℃的环境中, 停留时间为1.5~2h。全身热疗通过提高人体温度, 运用热作用和继发作用选择性地杀死肿瘤细胞, 避免肿瘤细胞转移。全身热疗既提高病灶部位温度, 又将全身温度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上。全身热疗可以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 , 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提高晚期肿瘤的治疗效果。本文对110例复发转移性晚期肿瘤采用全身热疗和静脉化疗, 疾病控制率66.4%, 大部分患者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 且无并发症, 化疗药物毒副作用反应较轻。因此, 全身热疗可以促进肿瘤细胞死亡、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减少化疗对肿瘤周围细胞的损伤。全身热疗对淋巴瘤、食管癌及乳腺癌的作用效果比较明显, 热疗对肝、胆、胰系统肿瘤作用效果比较差。这主要归咎于不同肿瘤对热疗的敏感性不同, 需要进一步随机、对照研究和证实。
参考文献
[1]Alexakis N, Halloran C, Raraty M, et al.Curare standards of surgeryfor pancreatic cancer[J].BT J Surg, 2004 (11) :1410-1l427.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7
1 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23例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细胞学、必要的免疫组化确诊为恶性肿瘤, 男13例、女10例, 年龄平均59岁。其中非小细胞肺癌8例, 小细胞肺癌4例, 食管癌6例, 乳腺癌5例。无心、肝、肾功能障碍及感染等, Karnofsky评分70分以上, 估计生存期大于3个月。
1.2 方法
小细胞肺癌患者常规给予足叶乙甙联合顺铂化疗药物, 非小细胞肺癌常规给予紫杉醇/健择/长春瑞滨联合铂类化疗。食管癌使用顺铂为主的方案, 乳腺癌使用含紫杉醇、蒽环类化疗药物。肿瘤患者化疗前使用氨磷汀500~600 mg/m2, 溶于生理盐水60 ml 中, 在化疗开始前30 min 静脉滴注, 15 min 滴完。在静脉滴注过程中, 每隔5 min 测1 次血压。患者如果血压下降明显或出现相关症状明显, 应立即停止滴注。如血压在5 min 内恢复正常且患者无症状可重新开始用药。
2 结果
23例使用氨磷汀的患者中, 出现一过性血压下降12例:其中5例伴面色苍白心悸、出冷汗; 恶心、呕吐6例:其中嗜睡1例, 无不适者5例。血压下降患者予以输注生理盐水后症状好转, 其余患者反应较轻, 经休息后症状自行缓解, 23例患者均未影响化疗。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
氨磷汀是一种全新的抗癌辅助药, 使用过程中主要不良反应为低血压及胃肠道反应。用药前必须与患者进行沟通, 做好解释, 详细介绍氨磷汀治疗机制、优点、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在用药前向患者介绍并告知在用药过程中或以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减轻患者顾虑, 消除不必要的精神压力, 配合治疗。
3.2 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氨磷汀可引起恶心、呕吐, 为减轻胃肠道反应, 用氨磷汀前遵医嘱常规输注地塞米松5 mg静脉注射、格拉司琼3 mg 静脉注射, 甲氧氯普胺10 mg肌内注射, 并保持空气新鲜。治疗期间注意休息, 多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忌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加强营养以增强体质。如出现呕吐应及时清除呕吐物, 给予漱口、洗脸, 保持床单清洁, 并开窗通风, 使室内空气新鲜, 减少不良刺激, 使患者舒适。
3.3 低血压的护理
首先在用药前详细了解患者有无低血压病史, 如有要慎用氨磷汀。对目前正在接受抗高血压治疗的患者, 在用氨磷汀前24 h 要停用降压药物。静脉滴注过程中要控制药物滴速, 15 min 滴完, 并取平卧位, 在用药过程中要密切监测血压的变化。每5 min监测1次血压并记录。当患者有头晕, 收缩压比基线收缩压下降≥20 mm Hg, 应通知医生, 考虑是否停药。如血压下降明显则停药并输注生理盐水至低血压消失。
3.4 头晕、乏力的护理
静脉滴注氨磷汀时要平卧, 按医嘱给予吸氧, 并告知患者体位改变时动作要慢。经常巡视病房了解其需要, 协助做好生活护理。
3.5 嗜睡的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神志、生命体征的变化。要有人陪护在旁, 床边加护栏, 注意安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 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引起窒息。
3.6 输液的护理
保持输液通畅, 尽量缩短给药时间, 静脉穿刺困难患者可给予静脉留置, 保证氨磷汀在15 min 内输入体内。并注意观察穿刺部位保证药物进入血管内。
4 讨论
氨磷汀是由美国Walter Reed 陆军研究所在20世纪50年代从4 400 多种化合物中筛选出来的, 最初目的为辐射防护剂 。它是一种亲核性含硫的前体药物, 通过膜碱性磷酸酯酶作用脱磷酸成为有活性的代谢物WR-1065 (游离硫醇) 而起作用。氨磷汀在肿瘤组织与正常组织中的蓄积量比约为1∶50~1∶100, 这种分布不均匀性可能与肿瘤及正常组织中膜碱性磷酸酯酶活性和pH值不同有关。肿瘤组织多为厌氧代谢, pH值较低, 膜碱性磷酸酯酶活性远低于正常组织;基于pH的不同, WR-1065更易被正常组织所吸收。其细胞保护作用正是依赖于这种正常组织中的高浓度来清除自由基。灭活活性的细胞毒药物如铂类及烷化剂等, 而在肿瘤组织中, 该药浓度较低, 故对肿瘤组织无保护作用[1,2], 且不影响放、化疗效果。
另外, 近年来文献资料显示, 氨磷汀为一种选择性的化学保护剂, 对多系造血祖细胞有保护作用, 同时有别于常用的克隆刺激生长因子的单系刺激作用[3]。应用氨磷汀可减少发热性中性白细胞减少的发生率, 减少住院天数、神经毒性的发生率也明显减少 [4] 。因此, 化疗前给予氨磷汀, 之后再给予造血刺激因子, 对于造血状态有互补的作用。
由于氨磷汀在体半衰期较短, 使用时间有严格规定, 须在化疗开始前30 min 静脉滴注, 15 min 内滴完, 才能发挥出有效的保护作用, 化疗后数小时应用, 则无保护作用, 且不良反应与输注时间有关, 15 min 内滴完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由于氨磷汀能直接松弛血管平滑肌引起低血压, 用药时患者应保持平卧位, 滴注过程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 防止低血压发生。氨磷汀可保护正常组织受化疗药物的损害, 使用过程中完善的护理及细致的观察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从而提高疗效。
参考文献
[1]Schuchter LM, Glick J.The Current status of WR-2721 (Amifostine) :A chemotherapyand radiation therapyprotector.Biologic TherCancer, 1993, 3:1-10.
[2]Coleman N, Bump E, Kramer R.Chemical modifiers of cancer treat-ment.J Clin Oncol, 1988, 6:709-733.
[3]甲戈.防治癌症患者化疗毒性的临床及临床前研究.国外医学药学分册, 1999, 26 (6) :325-329.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84例恶性肿瘤患者, 对其进行明确的病理学诊断, 各患者的卡莫夫斯全身功能评分均高于50, 预期生存期>3个月, 确认无化疗禁忌证。随机将84病例分为两组:治疗组 (中西医联合治疗组) 共42例, 在患者中, 男性28例, 女性14例, 年龄在25~80岁, 平均年龄为50岁。其中14例肺癌、9例食道癌、6例贲门癌、6例胃癌、4例腺癌、3例大肠癌。对照组 (常规化疗组) 共42例, 男性26例, 女性16例, 年龄在24~75岁, 平均48岁, 其中15例肺癌、8例食道癌、7例贲门癌、7例胃癌、6例腺癌、5例大肠癌。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和病种等差异不大, 具有可比性, 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治疗方法
1.2.1 治疗组
在化疗时, 辅助采用斯普林注射液以及500m L 5%的葡萄糖盐水。停止化疗后, 采用肌注法注射斯普林, 每日注射1次, 每次6m L, 每周期的总剂量为50支×2m L。在化疗开始时, 应每天3次口服平消胶囊, 每次5片左右, 出院后也应继续服用。
1.2.2 对照组
对照组为单纯的化疗, 不添加中药和其他生物制剂。两个组的化疗方法一致, 并根据病种和病例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进行联合治疗, 化疗3~4个疗程, 每3~4周为一个周期。化疗过程中应进行常规的止吐、碱化、水化和利尿处理。并应在化疗前后检测肝功、肾功和心电图。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对本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的分析, 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的近期疗效以及毒副作用主要采用WHO标准评定, 主要分为:PR (部分缓解) 、CR (完全缓解) 、SD (稳定) 和PD (进展) 四个指标。生活质量则采用卡莫夫斯全身功能评分标准进行评定, 治疗后增加10分的认为上升, 减少10分则认为下降, 无变化者视为稳定。
2.2 临床疗效
分析研究数据发现,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 具体分析数据见表1。
注: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 P<0.05
2.3 生活质量
分析研究数据, 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 具体数据见表2。
注:两组比较, P*<0.05, 说明治疗组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好
3 讨论
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一种多发病种, 近年来, 其发病率以及病死率仍呈上升趋势。目前常采用的治疗方式为化疗法, 但对肿瘤细胞不具有足够强的选择抑制作用, 且毒副作用较大, 主要表现在消化道反应、全身反应以及骨髓抑制等方面, 如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患者食欲减退等症状, 常会因为这些原因而中断治疗, 对治疗计划造成严重影响, 导致疗效降低。
斯普林是一种取自动物脾脏中的低分子高活性肽药物, 能够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能量代谢, 具有较好的抗肿瘤效果。此外, 斯普林可以促进骨髓肝细胞的增殖, 对外周白细胞的增加具有重要作用, 同时, 对T淋巴细胞具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能够有效地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从而间接性地起到抗肿瘤的作用, 对减轻化疗过程中的各种不良反应有一定的作用。
中医学认为, 气虚血瘀、阴阳失调是导致恶性肿瘤的主要原因, 气血不足和正气虚弱两者相互作用, 导致血流不畅而成淤, 血瘀又阻碍气运, 导致元气损伤, 从而导致恶性肿瘤的产生和进一步恶化。与西医治疗相比, 中药治疗可明显降低毒副作用, 对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生存时间有较好的效果, 但其缩瘤效果较放化疗要弱。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治疗恶性肿瘤的方法在不断成熟和完善, 目前, 已形成了中西医联合化疗法。平消胶囊中含有的仙鹤草、五灵脂、白矾等中药成分, 可促进均不血液循环, 对肿瘤细胞具有一定的增敏作用。而枳壳、郁金等具有行气解郁、扶正祛邪的作用, 可有效地缓解肿瘤, 缩小瘤体, 并抑制肿瘤生长。同时, 这些成分在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提高化疗敏感性等具有重要作用。
本研究采用中西医联合化疗法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 分析临床效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59.5%, 较对照组的38.1%有明显优势, 临床差异性较大, 且疗效较好。由此可见, 中西医联合化疗法在治疗恶性肿瘤中具有较好的疗效, 患者的一般情况得到了有效改善, 可减轻化疗毒性、保护肝功能, 对减缓其他不良反应, 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具有明显效果。同时, 还可有效抑制化疗过程中骨髓造血功能下降等问题。总的来说, 采用中西医联合化疗法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可提高患者的远期生存率。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就中西医联合化疗方法对恶性肿瘤进行治疗的临床价值展开分析讨论, 并观察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 我院相关科室所收治的84例患者, 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 (中西医联合化疗组) 和对照组 (常规化疗组) , 对其进行回归性分析, 并分别观察两组的疗效以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 分析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59.5%, 较对照组的38.1%有明显优势。两组差异性较大,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中应用中西医联合化疗法具有良好的疗效, 值得大力推广并普及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联合化疗,恶性肿瘤,疗效
参考文献
[1]李丹青, 吴海燕, 黎壮伟等.恶性肿瘤化疗后神经毒性的中西医治疗进展[J].光明中医, 2010, 25 (7) :1316.
[2]费雁, 冯刚, 张丽娟, 等.中药配合化疗改善80例晚期恶性肿瘤病人化疗生活质量[J].光明中医, 2008, 23 (8) :1095-1096.
[3]陶丹, 李利亚.肿瘤相关性贫血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科技导报, 2009, 27 (18) :112-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