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发展(共12篇)
铁路货运发展 篇1
1 我国铁路货运仓储发展现状分析
在物流产业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为仓储,其主要作用是储备、保管及交付货物,将运输两方给衔接起来。铁路运输是我国大批量运输的核心方式,因此,就需要充分发展铁路货运仓储。
1.1 铁路货运仓储发展速度较快,仓储量较大
我国有较大的人口基数和丰富的物质资源,自古至今,大宗货物运输都具备较大的难度。现阶段,物流产业的飞速发展,凸显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进步,但是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如物流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供应链支撑等方面不够统一与协调。从整体角度来讲,铁路货运仓储具有较大的运输量,以京津、长江及珠江三角洲为重点区域。随着信息技术的日趋成熟,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已经广泛普及,物流发展迅速,仓储行业需要进一步完善,方可以满足发展需求。
1.2 需要革新铁路货运仓储发展体制
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铁路采取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导致市场经济无法促进铁路货运仓储的发展。进入新时期后,我国开始大力改革铁路行业,逐步落实了各项经济发展政策,促进了铁路货运仓储及整个物流业的发展,但是依然有诸多的困难和不足存在。固有的机制、体制、制度等依然根深蒂固,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限制了铁路货运仓储的健康发展。
1.3 缺乏相应的专业化人才
要促进铁路仓储业的发展,铁路行业就需要科学配置资源,适当制定相应的倾斜政策。现阶段,专业性人才缺乏也是铁路货运仓储行业发展的一大障碍,如高素质技术型人才、专业物流人才及仓储管理人才等。部分铁路部门及铁路公司没有充分重视系统内仓储行业的发展,只提供了较少的经费支持,对于铁路货运仓储的转型升级也起到了一定的限制作用。
2 铁路货运仓储物流发展方向及建议
2.1 革新思想观念,重视营销工作
现阶段,我国开始大力建设铁路路网,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铁路货运能力,但还需要积极转变铁路货物运输方式,由外部营销型逐步替代传统的内部生产型,且客户也要求更高质量的物流服务。在这种大形势下,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及时转变传统观念,用销售综合服务替代传统的销售铁路资源,将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提供给客户,增强综合物流服务的竞争力,以便吸引更多的客户货源,更加高效地拓展业务范围。
2.2 优化仓储设施设计,配套信息服务
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很多铁路仓储物流企业依然采用比较陈旧和落后的设施设备,没有及时更新仓库、装卸机械、运送设备等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等,这样物流市场发展与技术进步需求就得不到满足。针对这种情况,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对新的物流基地积极构建,要对市场需求充分调研,将市场需求导向作用发挥出来,将仓储设施设计得更加科学,不能仅仅将铁路货场的通用标准运用过来。做好仓储设施设计工作后,还需要大力提升铁路运输的信息化程度,结合客户需求,积极运用先进信息技术,大力建设信息网络平台,以便保证客户能够对相关信息快速、准确与实时获取,促使企业客户服务质量及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吸引到更多的优质客户。
2.3 建设企业联盟,科学布局物流网络
研究发现,在铁路仓储物流企业发展中,不管是门对门运输,还是金融物流业务模式的拓展,都需要解决业务范围受到地域局限的影响。如果单单依靠某一个仓储物流企业是无法完成物流网络布局的,需要与其他地区铁路仓储物流企业积极联合起来,对物流联盟有机构建,如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开展,某一个铁路仓储物流企业只能提供站到门或者门到站的服务,而通过联盟的构建,则能将门到门的一条龙服务提供给客户,联盟企业也可以获得业务叠加优势,促进其共同发展。
2.4 大力培养和储备人才
铁路货运仓储物流业务,涵盖了多方面的知识内容,如仓储、配送、市场营销、金融等,对铁路仓储物流企业的员工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就需要通过大力培训现有员工,提升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从人才队伍方面保证铁路货运仓储物流的发展。此外,要将具有现代营销理念和丰富物流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引入进来,优化员工组成结构,构建一支具有较高水平的员工队伍。
2.5 大力开发重点客户
在新时期下,铁路仓储物流企业需要充分依据铁路仓储资源,将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及配送等业务开展的基础上,需要从供应链角度来提升物流服务水平,对其物流服务功能进行完善,将一系列增值服务提供给客户,如流通加工、物流信息处理等,大力开发重点客户,促使其竞争力得到显著提升。
3 结语
新时期对我国铁路货运仓储物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大力完善与创新,提升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促进铁路运输、铁路物流的健康稳定发展。要将可持续发展、仓储业基本原则等贯彻执行下去,创新理念,积极进取,促进我国铁路货运仓储的整体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齐新宇.基于综合物流服务链的铁路货物运输物流化相关问题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学,2014.
铁路货运发展 篇2
中国加入WTO 后,铁路运输面临着公路及其他运输方式的严峻挑战,尤其是铁路货运还将受到来自国际货运市场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铁路货运应充分发扬铁路运输的优势,充分考虑铁路站点自身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将基本服务和增值服务融合在供应链中,不断创新产品内容,使铁路运输向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铁路资源的优化配置。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变,既关系到铁路货运行业本身,也关系到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我国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对策,无疑是具有现实价值的。
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在20 多年的体制改革过程中,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大宗货物不断减少、高附加值、小批量运输不断增加,对货物运输在快捷性、机动性、准确性、安全性方面提出更高要求,而目前的铁路运输还难以满足这些新的货物运输要求。同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 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铁路货物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受到冲击。
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2.运输对象的变化
目前,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的兴建,以加工组装工业、电子工业和第三产业为主的工业的运输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 “轻、薄、短、小”的特点,消费市场顾客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使运输从 “少批次、大批量、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及时性”。在物流领域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
3.入世对铁路货运的冲击
按照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铁路运输服务的开放包括铁路货运以及作为运输辅助的仓储和货物运输代理服务。中国入世使得国外企业有了进驻中国运输市场的政策环境,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在我国建立分支机构来参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或者是通过提供技术设备投资于我国运输企业。在入世过渡期,外资企业直接进入铁路集装箱、冷藏、快运和多式联运等盈利高、市场潜力大的专业性货运市场,会给我国发展不成熟的铁路专业性运输带来较大冲击。
二、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意义
现代物流的发展将改变铁路目前的市场位置,进而将改变铁路在市场中的角色。这是因为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物流活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单一的运输或仓储服务已经很难适应市场需求。基于这一变化铁路面临的已经不是原来单纯的运输市场,而是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服务功能的整个物流市场,这样铁路所面临的竞争对手也不再只是运输企业,而是各种类型的物流企业。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是适应我国快速发展的货流特点的需要,是促进国土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需要。因此,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到传统铁路货运的发展中去,成为改善运输现状刻不容缓的方针政策。铁路要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作为铁路主要生产部门的货物运输生产,必须根据现实的市场环境和未来的发展趋势,确立合理的市场定位,实现自身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从而实现铁路向现代物流的跨越式发展。从当前铁路货运的现实状况看,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有相当数量的铁路枢纽货运站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铁路枢纽货运站原有的功能正逐步丧失,而且面临着设备与设施闲置、无效运输、效益滑坡等一系列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市场定位和结构调整,调整经营策略,采取措施开展相应的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因此,在现代物流蓬勃发展的今天,在铁路向现代物流领域进行拓展的大环境下,进行铁路枢纽内货运站发展现代物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此外,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聚友以下几点的必要性:发展物流,是铁路运输企业所面临的新的发展机遇;发展物流,是促进铁路运输企业转变经营战略的需要;发展物流,是促进铁路运输企业提高管理水平的需要;发展物流,是加快实现铁路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需要;发展物流,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加入WTO的需要。
三、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环境分析 1.有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优势
铁路运输方式本身具有运量大、价格低、运输连续性强、受自然天气因素影响小、安全性高等优势,尤其适合于大宗货物的中长途运输,对我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资源分布不均的国家来说,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的地位是非常突出的。
(2)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通过一系列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铁路货运网点覆盖范围广、货运车辆多、货物周转量和发送量巨大,因此具有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这些优势是铁路发展全国性铁路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条件,也是任何一家其他物流企业所不能比拟的。正是由于铁路的网络优势和规模优势,所以很多物流企业依靠铁路货运承担其中的干线运输业务。
(3)货源优势在一些大宗货物运输方面,铁路货运占有相当高的比例,比如煤炭、冶炼物资、粮食、石油、化肥、农药等,这与铁路运输的大运量、低运价优势是紧密相连的。因此,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转变的过程当中,应提高对这些大宗货物的重视程度。
(4)发展铁路物流已经取得一定进展铁路货运在向物流转变的过程中,已经取得了一定进展。第一,成立专业性运输公司。铁道部成立中铁集装箱、中铁快运和中铁特货三个直属公司,这三个公司拥有相对独立的经营权和较为先进的客户服务理念,这是铁路货运向铁路物流发展的重要尝试。第二,逐步和市场经济接轨,提供优质的货运服务。开行多趟 “定点、定线、定时、定车次、定价”五定班列,满足了货主对货运的快速、便捷、准时的需求。第三,铁道部采取铁路、地方、企业合资的形式,建设 18 个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目前已经有成都、郑州、大连、西安、武汉、青岛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投入运营,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的建设对于铁路货运向物流的转变具有以下意义: 由于多采用合资形式,因此有利于打破铁路垄断,明晰产权,形成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新建的铁路集装箱中心站设施设备先进,处理集装箱货物的能力大为提高;功能更加完善,比如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具有无水港的功能,内陆企业可以在站内办理各种进出口手续,相当于把港口搬到了家门口,提高了业务处理效率。
2.不利因素
(1)铁路运输方式本身的劣势以道路运输作为参照,铁路运输方式本身通达性差、难以实现一站直达式的门到门运输、运输手续复杂、中转环节耗时多、不适合小批量多批次运输。这些本身固有的劣势也是阻碍铁路货运吸引某些特定货物,进而发展现代物流的障碍。
(2)管理体制的劣势作为名义上的铁道部下属企业,铁路局由于既不能为市场提供完整运输产品,也不能取得独立的运输收入,甚至运输生产的指挥调度权也不完整,因此并不能真正获得作为市场主体所应具备的若干基本素质。在铁路局不具备独立的产权和经营权的前提下,市场经济当中的竞争机制、激励机制、风险淘汰机制、价格机制就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同时由于铁路具有某些 “准政府”性质,市场规则当中的法律规则、交易规则等实施起来也存在困难。这些都阻碍了铁路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来运行,不利于铁路货运效率的提高,不利于铁路货运向现代铁路物流的转变。
(3)观念和服务的落后铁路自身垄断性强,开拓市场的激励不足,职工平均年龄偏高,管理模式半军事化,这些因素共同导致铁路货运从业人员观念落后,缺乏市场意识和发展现代物流意识,所提供的货运服务单
一、不注重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存在货运站环境脏乱差、收费名目繁多、货损货差和货物灭失的赔偿标准低、理赔困难等问题,这些都损害了铁路货运的形象,不利于吸引更多货源和发现现代铁路物流。
四、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的对策 1.重视人才的培养
加快地区铁路现代物流业发展需要大批综合性的专门人才,特别需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因此,要将物流业人才的培养纳入运输企业发展战略规划之中,创新物流专门人才的送培、使用、管理等工作机制,同时要必须注重引进现代物流经营人才,通过多途径引进人才、开发人才、使用人才,形成注重物流、尊重科学的管理氛围,为铁路现代物流业物流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对于一线的物流工作人员,最重要的是具备相关的作业技能。随着工作角色的转变,依据其工作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还要进行后期教育。因此,要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在我国铁路行业,可以拥有一定数量的铁路系统的物流职业技术学校,有针对性的进行铁路行业融入现代物流所需要的职业技术培训,同时也可以为其他行业培训物流职业技术人才。
2.加快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
“十一五”铁路跨越发展规划,确定了2010年全国发送量将超过35 亿吨,运输收入要达到3000亿元。实现规模化发展是我国铁路运输企业迎接入世挑战的必然选择。为此,铁路运输企业必然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建设“八纵八横”铁路主干道,提高干线运能,完善区际通道,打通限制区段,提高综合运输能力。研制快速运输车辆,实现运输快,满足不同层次市场需求。建设客运专线,实现客货分线运输,减少相互间的干扰和影响,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和运到期限保证水平。
3.配备适用的硬件设备
集装箱。集装化运输已成为货物运输的发展趋势,但铁路企业目前尚无统一的管理系统,铁路集装箱体质量逐年恶化。铁路特有的1T、2T、5T 箱由于使用年限长,疏于管理,甚至被用作储藏箱。20 英尺标准箱使用频率非常高,但集装箱质量差,且存在箱源紧缺情况。铁路新推出的48英尺标准箱质量较好,但也存在设计缺陷:高度比20英尺的低10厘米装运限重只多2~4T,价格却高很多。而托盘货因箱门开度的原因,叉车无法进行装卸,使得多适箱货物装不了箱,造成大量货源的流失,造成其使用率不足20%。装卸设备。铁路装卸作业涉及所有整车、零担、集装箱及行李包裹的装卸搬运业务。现有装卸机械有门起重机、小型叉车、抓斗等,普遍存在老化、种类少,装卸人员缺乏全面的装卸技能等问题。
4.完善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化是指商品代码和数据库的建立、运输网络合理化、销售网络合理化、物流中心管理电子化、电子商务和物品条码技术应用等。当前,铁路应该利用先进信息技术,建设统一综合的铁路货运物流化运营管理信息系统,提供一个经济运行的工具和平台,形成一个有网上交易、物品追踪查询、密钥提取、仓储管理、个性化服务、电子支付、客户管理、代理商管理等功能的一体化物流电子商务平台,使铁路货运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共享,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在仓储管理上向智能化、信息化发展,通过计算机网络、条码自动识别技术、射频技术等,达到从计算机中快速查找各仓库的库存情况,帮助管理者对货物进行合理的管理和调配。另外,还可利用运输信息管理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以及电子数据交换等现代技术使铁路信息化的建设根据实际逐步推进,利用信息技术促进铁路物流的加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司陆延宝。广西沿海铁路公司发展现代物流的分析与对策[J。]铁道运营技术。2005 [2]黄鹤群。铁路开展物流化服务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5 [3]李阳春。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战略转型与组织变革[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5 [4]荣朝和。从中铁快运看运输市场微观结构变化与中间层组织的作用[J].产业经济评论,2006(5):16。
铁路货运发展电子商务的做法 篇3
铁路货运发展电子商务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铁路货运经济效益。货物收集、运输、送达是铁路货运的主要过程,因货物一般分散在多个地理位置,只有一部分货物能够采用直达列车运输,而其他货物只能采取集中、编组运量的方式运输,所以增加了铁路货运成本的管理难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与应用,铁路货运可精确预计货物数量、位置,科学安排车辆,对装车进一步优化,增加编组直达列车的开行比例,从而大幅度降低货物编组中的成本消耗。此外,电子商务还可以实时分析空车返回信息,合理安排装运货物,减少空车返回情况,有利于实现铁路货运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货运经济效益。
有利于提升铁路货运服务效率。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为铁路货运完善服务功能提供了技术支撑。铁路货运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可与公路、民航物流实现业务对接,整合多种运输方式,构建起综合运输体系,从而为社会提供便捷、高质量的货运服务。此外,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提供透明化、公平化的网上受理业务,实现物流与信息流的有效整合,构建起集中转、配送、加工、联运于一体的物流服务,确保货物达到下一级物流链的准确性、经济性,进而促进铁路货运服务向多元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有利于增强铁路货运市场竞争力
当前,网上商务、网上支付等业务随着电子商务的应用而逐步普及,对于铁路货运而言,这些业务的发展有利于铁路货运构建起多功能的货运电子商务网站和物流平台,实现货物的在线配送与追踪、货物运输状态的及时发布以及与客户的远程交互。铁路货运发展电子商务,有利于铁路适应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铁路货运的资源优势,提升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力。
铁路货运发展电子商务的做法
发展稳定的客户群体。铁路货运是陆路运输中最为庞大的一个系统,其在大宗货物及远途运输等方面均有着其它货运方式无法比拟的优势,正是因为这种优势的存在,使得铁路货运企业拥有了一定数量且相对比较稳定的客户。企业可以将这部分稳定的客户群体作为发展电子商务的基础,同时,应当对当前的货运市场需求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并采取积极主动的方式,逐步占领物流市场,借助电子商务平台,改善货运过程,通过与外部物流环节的合作,给广大客户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铁路货运服务,争取更多的客户,抢占市场份额,这对于促进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多功能客户管理系统。对于铁路货运企业而言,客户关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鉴于此,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企业应当加快开发一套相对完善的多功能客户管理系统,借助该系统随时了解并掌握客户的需求,按照货运的数量及收入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企业可以通过对已完成的交易信息进行分析,并结合铁路货运市场的调查结果,对客户进行具体分类,同时,构建动态的客户档案,这样除了能够留住原本的老客户之外,而且还能吸引并争取到更多的新客户,有利于营销成本的降低,可以为铁路货运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此外,企业可对信息技术进行合理运用,引入实时追踪功能,对管理系统进行完善,将各站点联网运行,并将服务网点连接起来,给客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运信息,以此来实现对货运过程的有效管理和控制。如果条件允许,铁路货运企业可以组建自己的运输车队,建立运、配、储三位一体的电子商务物流,给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的各种货运需要。
拓展多元化现代物流服务。现如今,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使得传统的铁路货运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多样化和个性化的运输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铁路货运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经济中求生存、谋发展,就必须逐步拓展多元化的现代物流服务。首先,企业应加快推进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社会化。目前,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正日趋完善,其功能也逐渐向物流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延伸,鉴于此,应延伸电子商务平台的服务经度,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给客户提供一个联合货运体系,满足客户的各种货运需求。同时应适当拓宽服务纬度,将仓储、包装、加工等服务拓展至电子商务平台,打造一个具有多元化和社会化特色的物流服务体系,满足供应链上所有客户的需要。其次,企业应拓展货运电子商务相关服务,铁路货运可借助自身的优势,并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合理利用,为客户提供装、运、储、配一体化服务,借此来降低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保存成本,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和便捷的现代物流服务,这不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而且还能推动货运电子商务的发展。再次,推行多元化的货运服务。企业可将运力逐步向附加值较高的产品及实效性较强的货物倾斜,开发更多形式的货运产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多元化的服务,满足不同客户货运需求。
加快铁路货运电子商务系统建设。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要不断完善和优化应用系统与业务支撑系统,增加系统的适应性,通过开发个性系统满足铁路货运的个性化需求,如完善铁路电子支付平台等,提高铁路货运电子商务平台的信息化水平。同时,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还要加强网络化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对各个物流节点实施信息化管理,实现各节点信息的相互传递、各项业务的协同处理、流通路径的事前测算、运输过程的全程监控、送达之后的评价反馈,这样一来可构建网络化的铁路货运空间布局,有效提高铁路货运系统的工作效率。
统一信息技术标准。由于我国在铁路货运电子商务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从而使得相关的技术标准并不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发展。为此,应当对铁路货运电子商务信息技术标准进行统一。在对信息技术标准进行完善和统一的过程中,可将货运电子商务看作一个物流系统,针对该系统制定相关的技术标准,并对整个系统的标准进行统一,具体做法是将铁路运输信息系统、仓储信息系统、物流作业管理系统等几大系统的接口标准进行统一,这样能够使这些系统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此外,还应逐步实现该系统与客户企业、银行等部门信息系统接口标准的统一,使各个系统之间形成有效的衔接,确保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畅通性。
总而言之,在铁路货运中发展电子商务是推进铁路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转变铁路货运发展方式、提高铁路货运服务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日益激烈的物流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货运必须转变经营理念,重视客户拓展与管理,构建功能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还要开发多样化的现代物流服务项目,从而全面提升铁路货运的市场竞争力。
铁路货运如何发展现代物流 篇4
铁路货物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进行运输生产活动,使货物发生空间位移。在我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经济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铁路货运业遇到了许多从未遇过的问题,其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了复杂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效益状况
效益作为经营和获利的根本指标,最能反映行业或企业的经营状况,铁路自从1994年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以来,连续5年亏损,1999年铁路运输系统实现运输收入998亿元,终于完成扭亏为盈,但铁路运输发展缓慢,效益下降却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2. 市场状况
(1)市场份额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崛起,铁路货运业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铁路货运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其主要表现在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量(周转量)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
(2)运输供需状况
我国铁路运力长期紧张,目前,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依然突出,大通道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近两年,铁路货运需求发展迅速,铁路运力更是趋于严重不足,仅能满足30%~40%的货运需求。
(3)技术程度
我国铁路货运技术设备落后,技术含量较高的货运设备不普及,近年来,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实施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对铁路运输生产的信息化发挥了很大作用,但由于这些系统大多限于铁路内部应用,企业和个人无法链接,共享程度差,从而制约了铁路货运的发展。
3. 体制状况
当前我国铁路货运效益不佳,市场份额下降,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根源最终在于铁路货运体制上的弊端。铁路运输管理长期以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并长期处于卖方市场下。这种僵化的计划经济的思维观念和管理方式已严重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无法满足复杂多变的市场需求。
二、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内在需求
1.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紧迫性
我国铁路由于经营方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再加上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其市场意识没有适时到位,致使其运输量占整个物流总运输量的比例正逐步下降。
由于铁路在我国特定国情中有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物流业2/3运输任务由铁路承担,物流业务将成为铁路运输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运输业尽早融入现代物流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而且关系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各种新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消费意识的不断涌入,对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社会各个层面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越来越繁杂细致。铁路运输业及其车站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走向市场、了解市场,大力开展货运营销工作。
三、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
1. 路网建设与改造
网络化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铁路系统要根据发展现代物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现有网络优势,并注重建立业务网络和信息网络。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万公里,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年发送旅客l亿多人,发送货物近2亿吨,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运力支撑,但是总体看,我国铁路路网不足、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限制型运输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目前铁道部已经确立了“政府主导,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作”的改革总体思路,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高潮已拉开序幕。到2020年,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其中将建成1.2万公里客运专线,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
2. 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物流由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共同构成。物流管理包含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等一系列过程。物流组织机构决定设施的调配和过程的衔接,所以,整合物流组织是关键。建议整合物资总公司下属的办事处、材料厂(库),整合货代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及基层公司,合并物资总公司和货代总公司,组成大的物流总公司,充当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运输企业有明显的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具备物流作业能力,它可以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具体的作业活动可以再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储企业等去完成。组建思路是可以由铁路出资并引入社会资金,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来提供物流服务,并参与物流公司的经营,以便能够了解到客户的真正需求。物流公司独立于铁路运输主业之外,采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通过重组吸收其他企业的长处,弥补铁路物流功能单一的不足,实现从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物流企业的转变。
3. 车站的物流中心化
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物流中心是物流的发生地和集散地,它所起的作用是作为商品周转、挑拣、配货、保管和流通加工等活动的节点,克服流通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障碍,促进商品按顾客要求顺利转移。
铁路货运站作为现代物流网络的节点,在整个物流网络中同样起到衔接的作用。在业务功能上,铁路货运站与现代物流中心有许多共同点。它们都是原材料供应商、制造商和经销商之间联系的纽带,都能够为客户的产品带来时间维和空间维的转移,都是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者,都会对整体的物流网络流通费用产生影响。在物流网络中,铁路货运站与物流中心的性质是相同的。铁路货运站完全可以实现物流中心在现代物流体系中所起的作用,使铁路货运站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变成为可能。
4. 建设铁路货运信息平台
铁路信息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车、机、工、电等各个部门和单位。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广泛应用。
加快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在铁路主要货运站推广应用货运营销及生产管理系统,目前联网站点达3000多个,实现部、局、站段及部分客户的计算机联网,为简化货运计划办理手续、提高货运计划审批效率、适应货运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持。
开发货运大客户信息系统,目前大客户的所有月计划、参考运价、运输条件查询全部经由互联网进行,统一结算系统已开始运行,极大地方便了大客户。
和海关共同开发口岸信息平台系统,实现铁路与海关间的联网互通、进口货物信息的电子传送和共享等功能,通关效率大大提高,适应了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5. 拓展多式联运
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多种社会物流服务需求,拓展传统物流服务的范围和内涵。为了充分发挥铁路在干线运输上的优势,铁路运输企业应与其他物流企业建立彼此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互补合作,如牵涉股权的兼并重组、收购、合资,不牵涉股权的战略联盟等,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物流企业的合作应当以不涉及资产与控制权的“柔性”合作为主,即建立物流企业联盟,通过联盟的方式可以避免某些政府部门的直接干涉,从而避开制度的障碍。
6. 加强铁路货运物流人才培养
人员素质低,物流人才缺乏一直是制约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化的重要因素。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要建立铁路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核心力量,关键是建立从物流决策、物流实施和物流市场开拓三个层面上的人才队伍。通过对铁路传统企业的领导层、作业层和开发层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逐步实现人才的转化,并形成一个人才循环流动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琦,杨浩.铁路集装箱内陆港物流中心化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铁路,2005,(11):89-91.
[2]赵永利.北京铁路局货运向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探讨[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5,(5):67-69.
铁路货运发展 篇5
摘要:论证了基于物流大系统的铁路货运发展的必要性,分析了现代物流发展趋势。阐述了适合我国国情和路情的综合物流代理模式,提出了发展战略和几点具体对策。
21世纪,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要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必须些有一个强大、高效的物流系统支持。由十运输是担负起物流产业的载体。所以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所扮演的支撑角色将更加重要。基于我国目前铁路货运业发展现状反国际化物流发展的趋势。铁路货运业要适应这一阶段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迅速进军物流服务业。
1 铁路货运向物流业发展的必要性
现代物流的产生与发展。源于生产企业提出原料和产品库存为零的需求,为将人才、资金、设备和精力投入到企业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中、而把原料和产品的采购、仓储、运输和配送交给专业的公司办理。近年来。国内一些合资、独资和国有生产企业已开始采取招标的方式,将其全部产品的仓储、运输和配送委托专业的运输企业办理。物流的潜力已得到社会的承认,国内外许多运输企业已进军物流服务业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我国虽然有6万多km的铁路网,但是企业的条块管理和经营格局及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已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而且随着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将逐渐被其它物流企业所掌握。铁路若不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物流业发展,必将会作为一个纯运输企业而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成为供众多物流企业选择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将逐渐任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已迫在眉睫。
2 发展目标
2.1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物流一体化、就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由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到消费者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它是指物流业发展的高级和成熟阶段,能够为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二是第三方物流。是指出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去完成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第三方就是指提供物流交易双方的部分或全部物流功能的外部服务提供者、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反映和体现着―个国家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一些条件好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等将会抓住机遇、进入用户的物流系统,从提供单一的服务项目成长为能够提供部分或全部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第三方物流虽然是只有10~历史的相对年轻的行业。但其潜力大、渐进性和高增长率的特征,已经使它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在美国为近60%,在欧洲为76%。因此,物流服务专业化的趋势是第三方物流的形成和迅速发展。三是第三方物流与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是物流产业化的发展形式。它必须以第三方物流充分发育和完善为基础。
第二方物流和物流一体化理论为中国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2 综合物流代理模式适合中国国情、路情
物流企业按业务范围的大小和所承担的功能,可分为综合性物流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企业。功能性物流企业、也可叫单一物流企业,即它仅仅承担和完成某一项或几项物流功能,如:运输业、仓储业、流能加工企业等。而综合性物流企业能够完成和承担多项甚至所有的物流功能。综合性物流企业―般规模较大、资金雄厚、并且有良好的物流服务信誉。铁路货运业就属于功能性物流企业。
按照物流企业是自行完成和承担物流业务,还是委托他人进行操作来区分、还可将物流企业分为物流自理企业和物流代理企业。物流自理企业就是一般的物流企业。物流代理企业可以分成综合性物流代理企业和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功能性物流代理企业包括运输代理业、仓储代理业和流通加工代理业。
铁路货运业是传统的功能性物流企业(自理物流企业),但却具有向综合物流服务发展的优势。
(1)规模优势。铁路作为全国最大的陆地运输企业,几十年自理物流运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遍及全国的线路网络和结点(代理点)及高效的通信系统。
(2)资产雄厚。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是全国运输业中最雄厚的,并且拥有专业性银行和若干家上市公司;作为最大的基础性专业物流企业,在获得世行第三世界发展贷款和国家政策性资助方面有较大优势。
(3)具有核心凝聚力。由于铁路在陆地运输中的主导地位、计划经济时期物资统购统销时铁路与各运输企业、工业、商业和物资企业协作运作的经验,使得铁路在物流运作方面仍有核心凝聚力。
(4)中国现阶段虽然物流企业数量多,但真正从事第三方物流运作几乎仍是一片空白,这是铁路的一个发展契机。
(5)国内大中型企业不景气的现状为这种物流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低成本扩展的基础,铁路货运业大力推广和发展物流业正逢其时。
(6)从事综合物流代理业务,不需要进行大的固定资产投资。采取低成本经营和入市原则、通过战略联盟或控股、参股或特许代理制的形式把协作单位纳入自己的经营轨道,可以大大降低入市成本,也符合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渐进性转变的战略。
所以,铁路货运业发展的首要目标是完成由传统的物流企业向现代功能性物流企业的转变在此基础上,依据规模优势,积极发展代理物流服务,再把两者有机地整合起来,完成由功能性物流企业向具有综合物流代理功能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实现第二发展目标,达到新的升华。
3 发展战略
发展物流业,从国外来看有2种实施战略:一是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兴建一定数量的现代化的物流中心,相应地配置一些先进的物流设备,完善物流基础设施,以先
进的技术优势和强大的功能优势去吸引客户、占领市场,从而实现物流的规模效应,降低物流成本,这可称之为“突破性”发展战略。二是在原有的设施、设备基础上先通过加强管理、改善服务和改进物流技术等去降低物流成本;然后再通过各种渠道筹集资金,更新和改造物流设施。配置先进的物流设备,逐步建立起现代化的物流中心及其网络体系,这可称之为“渐进式”的发展战略。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铁路货运业日前状况,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应选择“渐进式”发展战略,主要原因如下。
(1)虽然经过了50年的建设及改革开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发展极不均衡,铁路建设投资缺口较大。现有建设资金主要是通过对铁路货运平摊加价征收建设基金的做法来筹集。这种作法加重了货主的负担,削弱了铁路的竞争力,以致与其它运输方式之间的不平等竞争,挤占了铁路货物运价空间,掩盖了政府责任,加重了铁路运输业的负担,目前已达到货运价格总水平的42.8%。而要在现有市场化融资比重尚不足10%情况下,大规模集资搞建设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抛弃现有的设备、设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全新的物流基础设施是不现实的。
(2)对物流理论的研究在我国还不够成熟、大多是生搬国外的研究成果,具体实施还需要在实践中逐渐探索。另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奇缺,即使发展物流的硬件已具备,也未必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3)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造成各单位在货运市场上形成自给自足的物流过于庞大,对专业化物流服务的需求并不是很迫切;企业领导对“第二利润源泉”的认识不足。所以、也需要有一个逐渐认识和发展的过程。
4 发展对策
向物流业发展,是一项关系到企业命运的系统工程,既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又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因素。要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4.1 优化营运模式
首先要明确铁路货运业向现代物流迈进的发展方向,利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制定符合国情、路情的发展规划;其次要自觉进行企业规模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调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构筑物流起作的制度基础。
4.2 找准切入点
从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着手,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并与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以实现连续性、长期性的协作。加速与商品集散地、大型货物配送中心、大型超市集团和批发市场的联系协作。向高新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挺进,加大对新型高科技产品、高附加值产品的承运、配裁力度。以大中型货运站为主,以小型货运站和代办点为辅。全方位、多辐射地开拓综合物流代理市场,构筑与海陆宰相联接的立体式“大交通”格局。
4.3 加快物流基础实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进行物流运作的基本保证。在硬件方面,要以大、中型货运站为基础,建立若干个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完善仓储功能,构筑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软件方面,以现有通信设施为基础,建立全国联网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构筑物流运作的信息平台。
4.4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
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转化。目前最现实的困难是资金短缺。对外合作。rt以从2个方面考虑。一是与路外的单位合作。这主要以吸引资金为目的。二是通过引进外资,建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这样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所以,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是解决资金问题、掌握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的捷径。
4.5 建立与完善法律、政策支持系统
铁路货运向综合物流代理模式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要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但现有的民法和工商注册法仅对运输代理企业开业作了若干规定和详细要求,而对物流企业如何运作尚无法律可循。为此要根据物流业与国际接轨的惯例,以符合wto有关规则为支撑,研究制订《代理法》,并对《铁路法》没有提及的条款加以补充;在制订铁路改革的政策时、充分考虑运输代理及物流发展的需要,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迅速成立铁路运输代理业、物流业发展、规划、运行常设机构,以便在今后国家规范物流管理职能时抢占先机,以利于铁路物流业的发展。
总之,运输业向物流业发展,对铁路甚至在我国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在实际运作方面,国内更无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但铁路如能在全行业改革之际、瞄准发展物流服务这一日标,用全新的物流理念,以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首创我国大型物流服务企业,就一定能占据中国物流服务的主导地位。
论中国铁路发展 篇6
关键词:发展;规划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作为当代中国人来说,铁路这种交通方式是许多人远行的首选。它作为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对中国乃至世界人民都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中国拥有仅次于俄罗斯的国土面积,地形多种多样,且其中山区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加之人口的众多和各种资源分布的不均,让铁路处于中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骨干地位。中国拥有规模仅次于美国的全世界第二大铁路运输系统,由于国民经济的发展不断推动着铁路运输量的增长,铁路运输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能源、矿物等重要物资的重要运输方式,目前中国的铁路承担了国内85%的木材、85%的原油、60%的煤炭、80%的钢铁及冶炼物资的运输任务。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1/3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二、发展历程及现状
中国铁路迄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中国的铁路发展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晚清时期、民国时期、新中国建立到至今。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蒸汽机应用于运输的结果,是社会经济、技术不断发展的必然;对中国来说,自己大地上的第一条铁路——上海吴淞铁路——却竟是非法的“舶来品”。吴淞铁路是由英国在华的代理人——怡和洋行——背着清政府擅自在中国的土地上修建的。当昏庸、守旧的清政府分3次交款赎回后,竟把这条有用的铁路给拆除了。虽然当时清廷许多保守派人士对修筑铁路存在极抗拒心态,,在“洋务派”官员李鸿章、刘铭传等人的推动下,中国的铁路建设仍然缓缓推进。在这样的背景下,1881年,中国自办的第一条铁路 —唐胥铁路终于动工兴建。这是中国的第二条铁路,也是第一条清廷主张兴建的官办铁路、中国的标准轨距铁路。全长9.2公里。在这两条铁路建设中始终有着洋人的身影,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是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主持并胜利建成的联结北京和张家口的一条铁路,是完全由中国自己筹资、勘测、设计、施工建造的铁路,全长200多公里。京张铁路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工程技术界的光荣,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一个胜利。
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继续在清代既有的基础上持续建设铁路。1928年国民政府完成北伐统一中国后,努力开展铁路建设,同年10月在行政院之下成立铁道部,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铁道法规——《铁道法》,还制定了一系列与铁路建设、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铁路运输、财政、组织等各个方面,另外又开创了以中外合作的方式筹集资金。在“黄金十年”期间中国又一次掀起了筑路高潮,抗战爆发前,国民政府以完成粤汉、陇海两路为重点,并在华东、华北地区修建了浙赣、同蒲、江南、淮南、苏嘉等线。1927年至1937年间,国民政府共修铁路3793公里(未包括同时期东北三省修筑的4500公里),全国铁路里程已达1.2万公里。1931年发生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在东北地区和华北扶持满洲国等傀儡政权,也同时在这些地方大力建设铁路;1937年,对日抗战全面爆发,华东精华地区的铁路干线陆续遭到日军占领。1945年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规划进行新一波的铁路建设计划,但接着随之而来的国共内战,令国民政府无暇兼顾铁路建设,也令铁路运输时常中断,意外频生。
新中国的铁路建设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经历“一五”计划的大规模建设,又遭受了“大跃进”和“十年文革”的挫折,可是一直在缓缓地进行中。1950至1981年的32年内,中国共修建了38条新干线和67条新支线。到1981年底止,中国大陆铁路营业里程达到了50181公里。其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数长江武汉大桥、成昆铁路、宝成铁路等。改革开放以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铁路客货运量猛增,铁路运输能力全面紧张,促使政府大量建设铁路。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人员流动越来越活跃,铁路运输压力增大,于是,中国政府以贯通中国南北的京九线,以及因经济发展迫切需要改善交通状况而修建的兰新复线等12项工程为重点,展开了铁路建设大会战。一批复线和电气化铁路在这一时期建成。到1996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到了6.49万公里,中国横贯东西、沟通南北、干支结合的具有相当规模的铁路运输网络已经形成并逐步趋于完善。
1997年以前,中国铁路运行速度并不快,最快的列车时速120公里, 48公里。这期间随着高速公里的发展,铁路运输因为速度慢,显得有点落后了。于是铁道部将火车提速作为了重点。从1997年4月1日的第一次大面积提速,到2007年4月1日,中国共进行了6次大提速,一批时速超过200公里的旅客列车投入运营。而且货运列车时速也超过了120公里,时速比上世纪90年代初提高了3倍。2007年7月1日青藏铁路通车,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也是修建难度最大的铁路。至此中国所有的省区都通了铁路。2008年6月,京津城际铁路通车,最高时速超过到了350公里,成了世界上最快的列车,北京到天津也由过去的一个半小时缩短到了半个小时。到2020年,中国将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建设高速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构成中国高速铁路的基本框架,以解决中国主要干线铁路运力不足,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未来规划
根据《中国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到2020年,为满足快速增长的旅客运输需求,建立省会城市及大中城市间的快速客运通道,规划“四纵四横”铁路快速客运通道以及四个城际快速客运系统。建设客运专线1.2万公里以上,客车速度目标值达到每小时200公里及以上。除此之外,广州至南宁,成都至兰州,成都至西安,成都至贵阳,太原至西安等等重要省会之间或重大城市之间,将来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和客运需求的增加,都将陆续修建时速200公里及以上的高速铁路或高速客运铁路专线。预计到2020年,中国200公里及以上时速的高速铁路建设里程将超过1.8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里程的一半以上。
结束语:中国的铁路建设经过130多年的发展,如今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相信只要经过我们一代代铁路人的不懈努力,中国的铁路会继续为中国的发展与崛起贡献除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考 篇7
由于中国的国情,铁路运输业大多采用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经营管理模式服务功能单一,严重制约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发展,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的转变过程中,这种单一的管理模式,早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正是由于铁路运输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我们更应该将铁路运输业的未来规划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将物流理念融入我国铁路货运已经刻不容缓,它可以使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得到缓解,使交通运输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 我国铁路货物运输的现状
1.1 铁路货运市场的变化和传统格局的矛盾
经过20多年的体制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公路运输发展迅速,特别是经济发达、公路密度大的地区,公路以其速度、灵活的优势,分流了铁路相当多的短途运量和部分长途运量,铁路货源不断流失,货运市场占有率不断下降,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还不足15%,从货物周转量来看,铁路所占的市场份额也在呈下降趋势。
铁路在货运市场中份额大幅下降不仅有来自国民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增长速度变化和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与铁路运输自身发展的经济特征和服务水平也有密切关系。铁路货运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长期受到国家政策的保护,缺乏深入改革的内在动力。铁路所运送多是低附加值、批量大的货物,很难提升在货运市场的地位,而且铁路的送达速度慢、便利程度低、货损货差严重、灵活性差、无法满足货主的要求,导致部分货源流向其他可选择的运输方式。
1.2 运输对象的变化
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逐渐占据市场的主要地位,我国运输业也从以往的运输重工业产品,转化成为运输“轻、薄、短、小”电子工业产品,这种运输呈现出“小批量、短周期、及时性、多批次、多品种”的特点。与传统运输的“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明显不同,这时我们就需要根据新的经济形势,来调整铁路运输的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将物流手段引入铁路运输,将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进行改革,建立新型的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以提高服务的质量,满足市场的需求。
1.3 入世对铁路货运的冲击
中国入世使得国外企业有了进驻中国运输市场的机会,这种机会给中国市场既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我国加入世贸组织,铁路运输事业逐渐开放,外国投资者可以直接在我国建立分支机构来参与我国运输市场的竞争,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运营模式,比起我国传统的政企合一的单一管理模式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我国发展不成熟的铁路运输业,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在新的形式下,我们不得不面对客观实际,通过投资技术设备来发展我国运输事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2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意义
2.1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铁路的影响
据有关资料统计,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产品出厂经过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到消费者手中的物流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左右。新鲜水果、蔬菜、易变质食品,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商品售价的70%。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中90%以上的时间是原材料、零配件的储存、装卸和搬运时间。在各种产品的生产和流通环节中还有大量的原材料、零部件和产品的库存。这些在费用和时间上的消耗和大量的库存正是潜在的实施物流管理采用新物流技术的领域。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占GNP的10%,而根据国际有关机构的估算中国要占到15%以上。物流技术与交通运输技术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已成为现代社会交通运输发展的趋势,也使得经营交通运输的企业进入物流服务领域成为可能。
2.2 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业务的意义
随着现代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在的物流不再是单一的物流,大多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因为它不仅仅包含单一的运输和仓储服务,营销策划、信息网络等技术也包含在其中,基于这一变化,铁路运输业也要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将现代物流理念运用到传统铁路货运的发展中去,是铁路行业的当务之急,现今铁路面临的市场是包含运输、仓储、配送等各个服务功能的整个物流市场,加快铁路物流业发展,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它对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带动整个铁路运输业的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铁路运输业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转变,铁路枢纽货运站原有的功能正逐步丧失,从当前铁路货运的现实状况看,有相当数量的铁路枢纽货运站在其所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已经发生了变化。作为铁路主要生产部门的货物运输生产,要根据目前形势,实现自身角色和功能的转变,从而促进铁路向现代物流领域拓展,我们需要重新对其进行市场定位,采取措施开展相应的物流服务,它对现实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 铁路货运引入物流理念的措施
3.1 我国铁路货运存在的问题
3.1.1 办理货运作业的车站数量较多
我国目前的货运营业站存在着工序复杂、作业重复等问题,交通枢纽不够顺畅,目前的铁路货运基本上以编组站为中心,主要是采取开行小运转列车来进行车辆转换工作,有时小运转列车不够用,还要从其他车站调来一些帮助完成工作,除了小运转列车外,火车站常用的还有调机机车,这种调度方式影响了火车货运的效率。
3.1.2 货运技术设备落后
当前铁路货运方面存在着明显的设备落后、技术水平较低的情况,像有些车站运输点,在测量货物高度的时候,不是运用高科技检测手段,而是仅靠人工手段来测量,这样做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测量误差的存在,很大程度地降低了货运的安全系数,对超限货物、阔大货物运输缺乏相关的管理。同时,在货运管理方面,由于没有引进新的计算机管理技术,在动态安全信息、统计数据、货运规章管理等方面缺乏网络支持,无法实现资源共享,远远达不到现代化安全管理的目标。
3.1.3 大型铁路货运所在城市的交通发展与规划缺乏综合协调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市内工业的外迁,铁路货运站和环城铁路圈更接近于城市,而环城的公路多在铁路圈之外。
因此,城市货物的集散运输,须穿越铁路圈,造成不合理运输。同时,数量众多的货运站和专用线占用了大量的城市土地资源,对城市道路产生严重干扰,影响城市的合理规划与发展。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形成网络,市内运输能力大大提高,铁路为城市客运服务的设备和设施均可以移出市区,城市的货物运输可以由轨道交通或公路运输系统利用凌晨时段完成。
3.2 铁路货运引入物流理念的措施
3.2.1 铁路货运功能布局调整
考虑到各个铁路枢纽实际情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地区的特点,通过把枢纽内的货运业务从枢纽中分离出来,重新规划各货运站的功能和布局,取消各货运站间的小运转列车,对各货运站的设施、设备进行资产重组,包括组建独立的综合物流中心、关闭枢纽内其余货运站等等。
3.2.2 铁路有关规章应适应现代物流管理模式的要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物流领域扩大对外开放,将于加入WTO的对外开放承诺中有关运输服务和分销领域的开放同步进行。铁路要改进运输组织、大力拓展市场空间、挖掘铁路干线运输之外的利润源泉,要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研究制定符合WTO有关规则的现代物流服务方面的有关规章制度。
3.2.3 多渠道筹措资金,扩大投入
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投入,要采取多渠道筹措的方式,我们可以吸引路外不同所有制企业,在全面规划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让他们加大投入资金力度,鼓励路内企业以合资的方式加强联合。最终基础设施建设做到最好,以保证行业的健康发展。
3.2.4 建立快捷货运体系
未来几年,铁路应强化路网主骨架,提高干线运输,完善区际通道,尽快打通限制区段,提高综合运输能力;铁路应尽早实行客运分离,减少相互间的干扰与影响,进一步扩大列车提速范围,加快完善铁路提速网络,不断加快物流、人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流动,促进运输业与现代物流也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3.2.5 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现代物流管理是一门综合学科,它需要全面发展的多方面人才,它集营销策划、信息网络、现代运输于一身,需要物流管理相关专业人员具备较强的营销、管理技能,除此之外,还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手段。为建立一支符合现代发展的物流专业人才队伍,我们要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加大引进相关技术,多鼓励人才的竞争,通过建立人才培养激励机制,培养壮大队伍。
3.2.6 推广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
传统物流行业要想继续发展,最先应该做的就是引进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了全新网络技术的支持,就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将原来分散的运输各个环节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无论是商流、物流还是运输、仓储、配送等环节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管理来实现,这样做的好处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项资源的充分利用,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它也是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之一,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是构成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的融合,我们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可以逐步构建起覆盖全路的现代物流平台,提高工作的效率。具体做法,有以下两点:第一,积极利用电子数据和互联网等技术,实现物流的有效控制与管理。连接企业服务的网点,为顾客提供实施的信息服务;第二,尽快建成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铁路货运的实时追踪。随时掌握货物的实时状态和运行位置,观察各网点的具体情况,并加以分析,以保障工作的顺利完成。
4 结束语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传统的铁路运输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该根据现在的具体实际来制定新的铁路货运模式,铁路货运向运输物流市场拓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如何发展现代物流,是传统铁路货运业面临的崭新课题。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铁路的货运总量逐渐递减,当前,铁路运输部门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我们应根据所在地区的市场环境,科学的制定发展现代物流的长远战略规划与实施对策。作为物流行业管理人员,更应该认识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理论联系实际,创新体制管理,巩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市场地位。本文通过对促进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希望对铁路管理领域拓展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摘要:与公路、民航及水运等行业相比,铁路长期以来形成的政企合一的管理模式和服务功能单一的经营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市场变化的要求,逐渐将物流理念融入我国铁路货运已经刻不容缓。论文正是从铁路货运的实际问题出发,分析了铁路货运所面临的形势、剖析铁路货物运输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确定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思路与目标,提出铁路枢纽发展现代物流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措施
参考文献
[1]李宗平,杜文.铁路货运与现代物流流程相适应的流程再造[J].中国铁路,2003,(11):34-36.
[2]胡国林.铁路枢纽地区货运管理改革的趋势探讨[J].铁道货运,2002,(1):16-17.
浅论铁路货运如何发展现代物流 篇8
铁路货物运输是指利用铁路线路进行运输生产活动, 使货物发生空间位移。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我国铁路货运业遇到了许多从未遇过的问题, 其发展现状也呈现出了复杂多样性,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效益状况。
效益作为经营和获利的根本指标, 最能反映行业或企业的经营状况, 铁路自从1994年首次出现全行业亏损以来, 连续5年亏损, 1999年铁路运输系统实现运输收入998亿元, 终于完成扭亏为盈, 但铁路运输发展缓慢, 效益下降却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
1.2 市场状况。
1.2.1市场份额。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 其他交通运输工具的崛起, 铁路货运业的市场份额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铁路货运市场份额逐步下降, 其主要表现在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全社会货运量 (周转量) 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1.2.2运输供需状况。我国铁路运力长期紧张, 目前, 铁路运能与运量的矛盾依然突出, 大通道能力严重不足。尤其是近两年, 铁路货运需求发展迅速, 铁路运力更是趋于严重不足, 仅能满足30%~40%的货运需求。1.2.3技术程度。我国铁路货运技术设备落后, 技术含量较高的货运设备不普及, 近年来, 在铁路运输企业内部实施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 (TMIS) 对铁路运输生产的信息化发挥了很大作用, 但由于这些系统大多限于铁路内部应用, 企业和个人无法链接, 共享程度差, 从而制约了铁路货运的发展。
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内在需求
2.1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紧迫性
我国铁路由于经营方式单一、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机制不健全, 再加上在市场经济转型中其市场意识没有适时到位, 致使其运输量占整个物流总运输量的比例正逐步下?降。由于铁路在我国特定国情中有着其他运输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物流业2/3运输任务由铁路承担, 物流业务将成为铁路运输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铁路运输业尽早融入现代物流不仅关系到铁路自身的长远发展, 而且关系到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2.2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各种新的经营理念、管理观念、消费意识的不断涌入, 对提高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服务内容的需求日益多样化, 社会各个层面对货物运输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越来越繁杂细致。铁路运输业及其车站认识到了这一点, 开始走向市场、了解市场, 大力开展货运营销工作。
3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发展的对策
3.1 路网建设与改造
网络化是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条件。铁路系统要根据发展现代物流的需求进一步提高现有网络优势, 并注重建立业务网络和信息网络。我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7.4万公里, 位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三, 年发送旅客l亿多人, 发送货物近2亿吨, 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了尽可能多的运力支撑, 但是总体看, 我国铁路路网不足、总量偏少、运能紧张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 限制型运输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和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的需求。目前铁道部已经确立了“政府主导, 多元化投资, 市场化运作”的改革总体思路, 大规模铁路建设的高潮已拉开序幕。到2020年, 我国铁路营业里程将达到10万公里, 其中将建成1.2万公里客运专线, 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 复线率和电化率均达到50%运输能力。
3.2 组建第三方物流公司
在一定程度上, 物流由物流技术与物流管理共同构成。物流管理包含计划、决策、组织、控制等一系列过程。物流组织机构决定设施的调配和过程的衔接, 所以, 整合物流组织是关键。建议整合物资总公司下属的办事处、材料厂 (库) , 整合货代总公司下属的分公司及基层公司, 合并物资总公司和货代总公司, 组成大的物流总公司, 充当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角色。
第三方物流与传统运输企业有明显的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不一定要具备物流作业能力, 它可以不直接从事运输、保管等作业活动, 只是负责物流系统设计并对物流系统运营承担责任, 具体的作业活动可以再采取对外委托的方式由专业的运输、仓储企业等去完成。组建思路是可以由铁路出资并引入社会资金, 作为公司发起人之一成立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来提供物流服务, 并参与物流公司的经营, 以便能够了解到客户的真正需求。物流公司独立于铁路运输主业之外, 采用股东会、董事会、经理层的法人治理结构, 通过重组吸收其他企业的长处, 弥补铁路物流功能单一的不足, 实现从传统的功能型物流企业向现代综合物流企业的转变。
3.3 建设铁路货运信息平台
铁路信息化是一个宏大的系统工程, 涉及车、机、工、电等各个部门和单位。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最大区别在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广泛应用。加快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在铁路主要货运站推广应用货运营销及生产管理系统, 目前联网站点达3000多个, 实现部、局、站段及部分客户的计算机联网, 为简化货运计划办理手续、提高货运计划审批效率、适应货运市场需求提供技术支持。开发货运大客户信息系统, 目前大客户的所有月计划、参考运价、运输条件查询全部经由互联网进行, 统一结算系统已开始运行, 极大地方便了大客户。和海关共同开发口岸信息平台系统, 实现铁路与海关间的联网互通、进口货物信息的电子传送和共享等功能, 通关效率大大提高, 适应了物流国际化发展的需求。
3.4 拓展多式联运
围绕货运代理、商业配送、多式联运、社会化储运服务、流通加工等多种社会物流服务需求, 拓展传统物流服务的范围和内涵。为了充分发挥铁路在干线运输上的优势, 铁路运输企业应与其他物流企业建立彼此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核心竞争力互补合作, 如牵涉股权的兼并重组、收购、合资, 不牵涉股权的战略联盟等, 在我国目前的体制下, 物流企业的合作应当以不涉及资产与控制权的“柔性”合作为主, 即建立物流企业联盟, 通过联盟的方式可以避免某些政府部门的直接干涉, 从而避开制度的障碍。
3.5 加强铁路货运物流人才培养
人员素质低, 物流人才缺乏一直是制约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化的重要因素。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 要建立铁路企业物流发展战略的核心力量, 关键是建立从物流决策、物流实施和物流市场开拓三个层面上的人才队伍。通过对铁路传统企业的领导层、作业层和开发层人员的专业能力和实践经验的培养, 逐步实现人才的转化, 并形成一个人才循环流动体系。
参考文献
[1]张琦, 杨浩.铁路集装箱内陆港物流中心化的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铁路, 2005, (11) :89-91.
铁路货运向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篇9
1 3PL与铁路货运
我国2006年公布的国家标准(G B/T18354-2006)《物流术语》中,将第三方物流定义为:“供方与需方以外的物流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
3PL的业务范围包括运输、仓储等具体物流业务,为客户企业部分物流进行设计规划、提供解决改进方案。它与整个制造企业的供应链完全集成在一起,提供整个供应链的物流系统规划、设计、实施、管理控制、执行供应链策略。而我国传统的铁路货物运输只负责货物在节点间的运输组织,不能主动为运输需求方提供更多的服务,而且所具有的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除运输以外多式联运、库存、包装、流通加工等方面的需求。
2 铁路货运发展3PL的优势
2.1 规模强大的运营网
我国铁路有大规模的铁路干线网,遍布全国各地。干线网通过一些地方线、联络线、专用线等铁路将全国的主要工矿城镇、农林牧生产基地连成一体。铁路拥有众多的边境口岸、港口,具备国际物流的潜力,是构建集装箱海陆多式联运系统的有效载体。
2.2 在业务功能及管理方面具有延伸继承性
传统的铁路业务以运输、装卸搬运为主,包括部分仓储、包装及信息处理,与现代综合物流服务相比,主要欠缺使各项物流服务功能有机衔接和提供各种有效的增值服务,在业务功能上较其他行业具有明显的可延伸性和可继承性。运输企业这种业务功能及管理经验方面的延伸继承性,使其有利于通过改造重组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化。
2.3 较好的信息技术基础
铁路长途传输光缆线路达65000k m,数字微波电路5700k m,卫星通信初具规模,数字通信网覆盖所有铁路局和近2000个车站,互联网接入、电子信箱等业务覆盖34个主要铁路地区。铁路货运的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简称TMIS)、信息管理系统、EDI技术、信息扫描及自动识别等技术的开发取得重要成果。这就为铁路货运企业发展第三方物流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基础和技术条件。
2.4 生产企业中存在巨大的潜在物流需求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运输的需求,给铁路货运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铁路货运可以跳出传统运输的框框,为货主提供系列的物流服务,把货主的利益同自身的利益紧密地结合起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为自身的发展开辟道路。
3 铁路货运发展3PL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管理机制不合时宜
随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深入,铁路运输企业进行的主辅分离、减员增效已初见成效。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标志着中国铁路从传统的运输方式向现代物流的转变和改革的开端。但是,这些举措并未使铁路从根本上改变,这些新成立的公司是股份制,大股东仍是铁路,铁路货物运输仍是仅此一家,铁老大思想依然存在。这就从根本上制约了铁路向3PL的发展。
3.2 运力紧张
虽然铁路运营网规模强大,但是由于不合理需求的过快增长,在国内货运市场中占据半壁江山的铁路运力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客户不得不放弃铁路运输,而转向公路。
3.3 存在的其他问题
发站办理货物托运的手续繁杂,效率低下,实行门到门运输方式较少,不能满足客户企业正常生产;客户不能及时掌握货物的在途信息和状态,对途中货物不能做到可查、可控,易造成货物超时运输;铁路货运组织部门不能积极融入客户企业生产或销售领域,不能充分满足企业生产销售需要。
4 铁路货运发展3PL的对策
4.1 铁路管理体制的大胆改革
铁路货运若要向3PL转型,必须从根本上改变铁路的内部管理机制。将铁路货运分离出去,在铁路货物运输这一块形成自由竞争的局面,消除垄断,铁老大思想也将不复存在。铁路货运人员服务态度差、工作效率低等这一系列问题也将迎刃而解。这一举措是铁路积极向3PL转型的根本保障。
4.2 提高运力
铁路货运可以通过降低列车运行间隔时间,缩短列车停靠时间或增加列车对数,来加大运力,以满足客户的需求,缓解运输压力。同时,也要避免空车的行驶,与用车客户做好沟通工作,充分利用车皮,避免客户在求不到车皮的同时,铁路线路上却行驶着回程空车的现象。
4.3 加强铁路货运与其他运输方式的协作
我国铁路虽然拥有覆盖全国的路网,但除铁路沿线的城市外,在其他地方无法实现“门到门”运输,且运输节点间距较大。这就需要通过与机动灵活的公路运输联合,克服铁路覆盖面小的弱点。因此,铁路要充分利用其他运输方式的优势,加强合作,积极开展货物联合运输。
4.4 继续加强电子商务
当前铁路虽然已经建立了许多信息系统,如运输管理系统(TMIS)和调度管理信息系统(DMIS),但这些系统都是铁路内部的信息系统,为货运客户提供的信息系统尚未启动,承运的货物不能实现跟踪查询:货到哪里了,什么位置了,就是送货延误了时间,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到底什么时候能到达。铁路因此丢掉了许多客户。通过信息技术切入货运组织的业务流程,增加货运组织各环节的协调与信息共享,加强与客户的沟通,从而优化货运组织,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货运服务。
4.5 重视培养物流型专项人才
铁路输送干部职工到各个院校学习,很少有培训物流这一方向的。因此,在内部加大对现代物流的宣传力度的同时,还要在外部高等院校或其他物流公司引入优秀物流人才,或者组织管理人员到一些优秀的物流公司考察、学习,借鉴其先进经验。
摘要:本文通过铁路货运与第三方物流的对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改变机制、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协作、发展电子商务以及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货物运输,策略
参考文献
[1]徐丽群.运输物流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2]徐友良.发展第三方物流完善铁路货运组织的思考[J].铁道货运.2006(10):6-7.
[3]刘凯.铁路在现代物流发展中的地位作用及战略对策探讨[J].铁道经济研究,2004(6):1-4.
铁路货运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可行性 篇10
随着我国对WTO各种承诺的逐步兑现, 铁路系统受到了来自其他运输方式越来越大的竞争压力, 铁路企业已由过去的卖方市场进入买方市场, 铁路运输企业对管理体制、经营模式、营销策略、服务质量进行了全面地改进。其中, 铁路货运为了巩固并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 必须面对挑战、抓住机遇, 积极实施向现代物流发展的战略。但是铁路货运发展物流, 一方面会面临国际跨国代理或物流企业强有力的挑战, 另一方面, 国内的其它物流公司也正积极准备进入铁路服务流。所以铁路货运必须要有第四方物流对资源的整体把握和整合, 这样才能更好的发展铁路货运。
铁路货运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必要性
1. 客观上铁路货运需要发展第四方物流。我国高速公路发展迅速, 公路货运凭借公路运输“门到门”的便捷优势, 大力发展集装化运输, 正在不断的抢占着物流市场。航空运输也凭借其快速的优势积极占领物流市场。加上国外大量的、实力雄厚的物流企业迅速地向我国物流市场渗透, 给我国的铁路货运造成巨大的压力。面对激烈的竞争, 铁路货运应充分发挥铁路在陆上运输的优势, 重构自身的货运服务体系, 结合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发展第四方物流, 在更高的层次上与对手展开平等竞争。
2.主观上铁路货运存在的弊端迫使其向第四方物流发展。我国铁路货运企业的条块管理和经营格局以及单一的铁路运输方式, 已不能满足生产企业物流快速发展的需要, 随着国内物流的快速发展, 生产和流通企业的货源将逐渐被其它物流企业所掌握。铁路若不迅速调整经营战略、向综合物流业发展, 必将会作为一个纯运输企业而逐渐远离真正的货主, 成为供众多物流企业选择的一种运输方式, 也将逐渐在运输市场中失去主动性, 失去应有的市场份额。所以铁路货运业向物流业发展已迫在眉睫。
铁路货运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可能性
1. 铁路货运的优势决定了其发展第四方物流的可能, 具体表现如下:
(1) 铁路运输业具有雄厚的资产。铁路运输业的固定资产是全国运输业中最雄厚的, 并且拥有专业性银行和若干家上市公司;作为最大的基础性专业物流企业, 在获得世行第三世界发展贷款和国家政策性资助方面有较大优势。
(2) 铁路货运具有强大的路网优势。铁路货运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输系统, 诸多车站相互联系、优势互补, 很容易打破地域界限, 走上下联合、横向联合的联营之路。特别是铁路全国范围内专用的通信网络系统, 可为传递各种信息提供十分便利的条件。
(3) 基础设施的优势。铁路货运经过多年的运作, 逐步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套经营设施, 建立的诸多的仓库、专用线等基础设施还没有充分得到利用。所以有很大的后备力量和潜能, 而且随着生产布局的进一步调整, 还将陆续有部分场地、设备、设施出现闲置。因此, 铁路有很强的设施优势。
(4) 广大、稳定的客户源优势。铁路货运虽然存在很多问题, 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很多铁路局的货运规模在不断扩大, 在全国范围内有一部分相当稳定的客户。特别是已经与很多特大、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相互之间联系密切, 不可分割, 这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坚实基础。
(5) 具有软件的优势。从事铁路货运事业的人员基本上都是从运输主业逐步转轨过来的, 他们十分熟悉运输组织过程, 熟练掌握铁路运输业务。在多年的工作过程中, 也积累了十分可贵的实践经验。一旦新的机制建立起来,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上都能很快适应要求。
2. 现代物流向第四方物流的转化为铁路货运的发展提供契机。现代物流发展迅速, 从传统的物流业到较为先进的第三方物流, 乃至到能整合资源的第四方物流, 只用了短短的几年时间。而对于有悠久历史的铁路来说, 结合铁路货运的特点, 跟上时代步伐, 紧紧抓住物流发展之契机, 逐步向第四方物流发展, 将会彻底改变铁路货运目前的困境, 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铁路货运向第四方物流发展对策
向第四方物流发展, 既要正视自身的不足、又要认识自身的优势和积极因素。要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 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优化营运模式。首先要明确铁路货运业向第四方物流的发展方向, 利用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时机, 制定符合国情、路情的发展规划;其次要自觉进行企业规模重组和经营方式的调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构筑物流起作的制度基础。
2. 找准切入点。从生产企业和商业流通企业着手, 积极参与企业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 并与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 以实现连续性、长期性的协作。加速与商品集散地、大型货物配送中心、大型超市集团和批发市场的联系协作, 通过合作形成以各系统化的运输系统, 最优的进行货运运输。
3. 加快物流基础实施建设。基础设施是进行物流运作的基本保证。铁路货运要以大、中型货运站为基础, 建立若干个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 完善仓储功能, 构筑物流运作的物质基础。同时, 以现有通信设施为基础, 建立全国联网的物流服务信息系统, 构筑物流运作的信息平台。
4.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铁路货运业向第四方物流转化必须积极对外合作。一是要与其他交通方式相结合;二是要加大引进外资, 建立中外合资物流企业。这样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 可以更快地掌握国际现代物流的经营思想、管理技术和运作方式。所以, 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是解决资金问题、掌握物流技术和管理技巧的捷径。
5. 建立与完善法律、政策支持系统。铁路货运向第四方物流模式发展, 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有完善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铁路货运向第四方物流发展, 对铁路是一个全新的课题、特别是在实际运作方面, 国内更无成型的经验可供借鉴。烂但铁路如能在全行业改革之际, 瞄准发展第四方物流服务这一目标, 用全新的物流理念, 以只争朝夕的积极姿态, 首创我国大型物流服务企业, 就一定能占据中国物流服务的主导地位。
参考文献
[1]谷鸿溪.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货运发展[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3.
[2]李小鹏.铁路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探讨[J].现代物流, 2007.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趋势 篇11
关键词:重载铁路技术 技术创新 轴重
中图分类号:U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a)-0031-01
针对当前我国铁路运输缺口较大,运能增量又相对落后于运需增量的实际问题,发展重载运输成为了铁路事业的新方向之一。重载铁路运输在我国发展较为滞后、发展中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因此其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相对较大,同样,也会对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当前铁路事业的现状要求必须利用新技术对重载铁路进行创新和完善,进而不断增强我国铁路技术发展水平。
1 重载铁路技术创新原理
1.1 开放式原理
此种创新理念于20世纪90年末开始出现,在随后的时间内不断向前发展,逐渐受到更多企业的青睐。重载铁路技术要想在新理念的指导下获得发展,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不断创新改进和发展。与其有关的创新活动一般都是在企业当中完成,一般不受外部因素影响。各种技术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别,而且也会出现学科知识交叉的状况,其能够在现实因素的作用之下表现出很多的独特特性,因此某些类型技术之间的联系较少。重载铁路技术的客观情况要求其必须能够在发展的过程中将原本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且要想实现此方面的创新,就必须在各种技术部门的相互配合之下完成。
1.2 集成式创新
此种创新方式具有系统性,强调将原本不存在关联的各种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得重组之后的系统可以具备新的功能。同时,此理念更加注重个人的主动创新。重载铁路技术本身技术性较强,工程建设更是十分反复,需要各种高难技术的辅助下才能完成。这就要求其必须依靠企业本身力量实现新发展,还要利用集成式创新理念,将各种资源进行重新组合,让重载铁路技术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事实上,企业要想实现创新所需的技术设备资源以及人才已经难以单纯依靠自身力量完成,需要在企业之外的各种条件辅助之下完成。
2 重载铁路关键技术
2.1 径向转向架技术
电力机车等交通运输工具采用径向转向架成为必然,已经在国际得到广泛认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在此方面获得较多成就。一些实力较强的大型机车生产厂家早已对其进行应用。在实际应用当中,其能够对车轮与轨道之间的横向力进行缓冲,如此便能够减小车轮与轨道之间的过度摩擦,让机车的运转效率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其能够遇到的各种现实状况也能够在此项技术辅助之下完成。
2.2 增加车辆轴重
重载铁路运输的不断发展,车辆原本轴重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的现实要求,必须在此种情况下对其不断进行必要的改进,如此便可以使其具备较高的运输能力。对国外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各个先进国家已经将其轴重数值定位在30 t,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会再增加10 t[1]。与此有关的研究仍在继续,轴重更多的货车正处于研发之中。对其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可知,我国必须在此方面加强研究,否则便会处于较为明显的落后状态。各个国家都已近在此项技术上获得现实成就,我国应该注重此项研究,正确让各个方面的技术能够符合重载铁路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2]。
2.3 重载铁路制动技术
计算机的应用对各个行业的发展影响深刻,其在制动行业的应用造成制动方式发生变革,当前的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对其进行应用,使得此项技术能够在机车制动的过程当中发挥较为明显的现实作用。此方面的制动系统研发时间较短,运用各种先进技术将原本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进而能够确保其具备较强的现实应用功能,可以使用微机对制动过程进行必要的控制,进而改进制动反应时间,让机车能够在行驶过程中顺利实现制动[3]。
2.4 发展高性能轨道技术
轨道对行车能够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必须运用相关技术提高轨道性能。钢轨本身容易出现较为明显的侧磨或者掉块,如此的情况就会导致钢轨的使用性能受到影响。此方面已经在热处理技术的辅助之下得到改善,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研究。接头受到损坏的情况一旦出现就会对轨道的使用寿命造成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必须改进原有的焊接技术,让此方面性能得到改进。
3 我国重载铁路技术发展展望
必须针对现实情况进行必要的考量,由于我国当前重载铁路网络相对较为紧密,使得相应的交通线路显得拥挤。对国外的重载铁路进行研究可知,其在重载铁路技术发展较高,使得其运输网络较为通畅。对于此种情况,我国必须利用各种创新理念发展重载铁路技术,缓解我国当前的重载铁路现实状况。
信息技术在重载铁路当中的运用已经开始,在今后的过程中,其运用必然更加深入。比如制动系统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制动过程进行改进,使得原本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題都能够在辅助之下实现。重载铁路技术本身便具备较强的复杂特性,必须在信息技术的辅助之下得到改善。
在运营管理方面也需要运用各种新技术促进其向前发展。因为传统的铁路管理模式需要花费较多人力、物力,造成工作效率相对低下。应该对运营过程中产生的成本进行控制,将原本的技术流程进行优化,新的铁路建设便能够在其辅助直线实现较为明显的快速发展,原本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也能够在其辅助之下得到解决。必然会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将铁路建设、投资等部门之间联系在一起,让彼此实现协调互助,如此便能在建设的过程中提升办事效让原本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在轴重方面,现实状况必然要求我国在此方面作出进步,可按照国际标准对我国的重轨铁路技术进行改进,促使其能够为我国发展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而且也应该在车体材料方面进行改善,确保其能够在满足现实状况的前提下对车辆的形势形成辅助作用。
4 结语
重载铁路技术载铁路技术研究相对较少,落后于先进国家,因此,利用创新理念对我国当前重载铁路运输事业出现的问题进行改进,对各项技术实现新的发展,能够对我国的铁路事业发展形成良好的辅助作用。因此,我国必须要对重载铁路关键技术进行分析,进而阐述此项技术的发展趋势。事实证明,我国在此方面仍然存在较多的发展空间,必须应用各种创新理念让重载铁路技术实现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何煜.大秦线重载铁路运输能力的提高措施[J].科技信息,2014,11(15):115-116.
[2] 吴首蓉,杜旭升,安迪.既有线发展重载运输的模式研究[J].中国铁路,2014,15(3):123-124.
铁路货运发展 篇12
审计作业程序是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为了达到审计目标所采取的所有工作步骤的总和, 是审计机构为开展内部审计活动的全过程。
二、规范审计作业程序的意义
(一) 规范审计作业程序是保证审计质量, 降低审计风险的客观要求
审计作业程序是确定审计方法的前提, 只有科学、合理、规范、符合客观实际的审计作业程序, 才能高效地实施审计, 才能将保证内部审计质量和降低审计风险的要求落实到审计工作各阶段、各环节和各步骤中。
(二) 规范审计作业程序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减少内部审计资源消耗的有效途径
只有严格而又灵活的审计作业程序, 才能将内部审计理论与内部审计人员的经验和职业判断有机结合起来, 最大限度地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三) 规范审计作业程序是树立内部审计职业形象的要求
通过规范审计作业程序,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 达到维护内部审计职业信誉、树立内部审计职业形象的目的。
三、规范审计作业程序的内容
规范审计作业程序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审前工作, 二是审计过程中的工作,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现场工作, 三是审计后的工作, 这三个方面的工作规范起来, 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关键。
(一) 审前工作
1. 实施审前调查和编制审计方案
根据目前铁路的行业特点, 审计要涉及车务、机务、工务、电务、车辆等专业性较强的行业, 以及已经面向市场的多、集经企业, 而铁路审计人员大多来源于基层站段财务人员, 虽对原单位的业务特点有所了解, 但跨行业、跨专业的知识仍比较缺乏, 因而实施审前调查, 提前对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进行了解, 搜集被审计单位重大经营活动报告、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及完成情况, 既可以让审计人员提前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特点、生产过程, 又可以通过对资料的整理、汇总, 初步确定需要加以关注的重要业务及重要问题, 为编制审计方案做好准备。
审计方案由主审负责编制。审计方案在审前调查的基础上必须具体可行, 明确为实现审计目标而应执行的全部审计步骤和具体的方法, 便于审计人员对项目的审计步骤和审计方法一目了然, 当然审计方案只是一个初步的, 它应随着审计工作的进展及审计组长或主审对有关审计情况及资料进一步了解和熟悉, 而不断提到修改和完善。
2. 审计进点前的审计人员培训工作
审计方案编制后, 应当组织审计组内的审计人员熟悉方案、由组长全面介绍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本次审计的目标、范围及重点, 提请审计人员所需关注的重要事项, 明确审计人员的分工和各项工作要求。经过审计前的培训工作, 便于审计人员在现场审计中尽快进行入角色, 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 我觉得审前调查工作和审计方案的详实编制对提高审计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比如我在担任审计组长对我局所属一个多经企业进行审计前, 通过电话询问、调阅报表等手段, 了解到该企业的合并、拆分事项, 及企业形成的进程, 最终确认了审计重点事项并及时将相关信息传达到审计组每位成员, 为现场审计的实施节约了大量的时间, 取得较好的审计结果。
(二) 现场审计
1. 审计进点会
实施审计时, 应当组织被审计单位负责人及相关部门负责人召开审计进点会, 说明审计范围, 审计目的, 初步的时间安排, 并提出审计要检查的文件资料, 但不提及具体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技术, 以防止可能的作假行为。会后, 应当与被审计单位有关人员座谈, 通过谈话可以获得较多的账面上无法发现的信息, 同时阅读被审计单位的工作总结、职代会报告等资料。事实证明, 这种了解单位情况的座谈往往对发现审计线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比如我局在2012年对某多经单位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 在同单位领导交谈时, 从单位领导的口中发现到了审计线索, 进而查出该单位集资办厂的审计事实。
2. 现场查证
在实施现场查证过程中, 关键是要严谨。为了提高审计效率, 应规定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根据审计目标规定具体的审计方法和步骤。如:规定经济责任审计项目中由审计组长和主审与被审计单位负责人、领导班子进行谈话的内容和谈话提纲;规定财务收支审计项目每一个会计科目的审计程序, 以便使每一位内部审计人员对照会计科目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等。审计人员不应随意压缩或取消审计程序, 组长或主审应负责对审计程序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避免漏审。对审计证据的取得可以采取复印、摘录等方式, 证据要严谨, 对审计事项的佐证要有说服力。
现场查证过程中,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审计碰头会。由审计组长召集审计成员, 定期召开审计碰头会。一方面通报审计工作进展情况, 协同各审计人员的审计进度, 努力使现场审计工作按规定的节奏进行、按规定的时间结束, 保证现场审计的工作效率;另一方面通报审计发现的问题或问题线索, 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或问题线索进行讨论分析, 使于审计组长和主审对审计问题及时梳理, 把握和控制现场审计风险。
查证的结果, 最终要以审计工作底稿的形式表现, 因而要规范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字体、排版以及审计工作底稿各要素的具体要求, 如“主要事实”、“问题性质”、“定性依据”及“处理依据及处理建议”等要素的撰写要求等, 目的是可以直接粘贴到审计报告中加以应用。对审计事实的描述要清晰, 尽量以大家都能看懂的语言把事实描述出来, 避免使用纯粹的会计语言来撰写审计底稿, 如“借”、“贷”等字眼尽量少用。
对于审计事实的定性和引规都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 要求审计人员熟悉各项法规, 而在实际工作中, 审计人员或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 知其一, 不知其二;或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及其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 待审计中碰到问题后, 有的回避疑点, 轻易绕过, 有的临时抱佛脚, 现学现用, 这都是影响审计质量好坏的关键。因而审计人员应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 注重收集法律法规, 并要熟练掌握法规内容, 以便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
现场查证是一项比较系统的工作, 要求审计人员有较强的责任心、较高查证能力以及高尚的职业道德。我在实际工作中体会到, 审计人员的责任心、查证能力和职业道德缺一不可。因为审计组长或主审不可能查证被审计单位的每一笔经济业务, 很多工作需要审计人员来完成, 而完成工作质量的好坏则取决于审计人员。同时, 审计查证要关注细节, 多问为什么。比如2011年我对某单位实施经济责任审计时, 发现账面有汽车购置税列支, 但却未发现账面有汽车购置的经济事项, 经进一步追查, 最终发现了该单位利用收入不入账而购置汽车的审计事实。
3. 交换意见
内部审计监督一个重要的职能就是为企业管理服务, 因而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应当重视交换意见会的召开。在交换意见会上, 审计组将审计发现的问题逐一向单位领导及有关负责人进行通报, 使单位领导充分了解单位存在的问题, 进而引起足够的重视, 利于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整改, 改进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
(三) 审计后的工作
审计后的工作, 主要就是底稿的讨论及报告的撰写。
1. 底稿的讨论
审计现场程序结束, 对于被审计单位答复的审计工作底稿, 审计组长应召集审计组成员对底稿的事实、引规、处理建议等方面进行讨论, 目的是让审计组成员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问题, 集中大家的智慧, 结合相关文件、法规, 提出最恰当的处理建议。同时我认为审计底稿讨论的过程也是审计人员学习提高的良好平台, 可以针对本次审计所发现的问题总结经验, 归纳消化, 进而形成新的审计能力, 下次遇到同类问题, 可以准确及时做出审计职业判断。我在刚刚跨入审计行业时, 就深深体会到审计底稿讨论对我的业务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通过底稿, 学习审计前辈及其他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的方法, 为自身开展审计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审计报告的撰写
审计报告要注重如实反映问题, 合理提出建议, 规范组织语言, 遵循报告格式等内容。
(1) 如实反映问题, 就是对审计出来的问题全部反映, 不能“贪污”或“消化”问题, 及时并全面把问题反映出来, 既是对被审计单位的一种工作促进, 也是在被审计单位和局领导之间建立一个信息通道, 让局领导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 为局领导的决策提供必要的审计信息支持。
(2) 合理提出建议, 就是审计报告要立足被审计单位的整体情况, 敏感地发现一些关键性、倾向性的问题, 从深度上加以剖析, 提出符合实际且能有效地改进管理、堵塞漏洞、推动企业进步等方面的建议。我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不在于发现了多少问题, 对单位进行了怎样的处罚, 而更应注重的是通过审计发现单位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漏洞, 针对单位的特点提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性的建议, 进而促进单位管理水平的提高, 这也是作为铁路内部审计机构提高审计质量的根本。比如2008年在对某单位进行审计时, 发现其在低值易耗品方面管理比较混乱, 不建台账, 无领用人记录, 一次列销成本, 而且单位这方面的支出还比较大, 很容易让别有用心之徒钻管理的漏洞。为此, 我向单位提出审计建议, 要求规范低值易耗品的购买、领用、保管、清查等环节, 单位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积极进行整改。到第二年再审的时候, 该单位的管理水平提高了一个台阶。我觉得通过这样的审计, 就达到了应有的审计效果。
(3) 规范组织语言, 要求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 应注重语言的精炼。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要进行透彻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组织, 将审计事实用最精炼的语言描述出来, 同时还要保证不偏不倚的反映审计事项, 以确保审计报告的公正性。
(4) 遵循报告格式, 要求每位审计人员在撰写审计报告时, 要遵循格式, 结构统一, 不能五花八门, 各自为政。试想一个管理部门出具的报告各式各样, 没有统一的格式, 该是多么地可笑。因而在报告的格式上应当遵循统一, 体现审计报告的严谨性。
【铁路货运发展】推荐阅读:
物流铁路货运发展08-15
国际铁路货运09-06
铁路货运订单07-02
国际铁路货运07-10
铁路货运计量分析05-28
优化铁路货运市场08-15
铁路货运系统论文11-08
铁路货运电子商务06-25
铁路货运市场营销研究08-29
货运改革是践行铁路服务宗旨的有效途径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