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习惯

2024-12-09

创新习惯(通用11篇)

创新习惯 篇1

一、高校教师的教学习惯及其特殊性

(一)教师的教学习惯界定

教师的教学习惯存在于教师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它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养成的一种比较稳定的、带有自觉性和潜意识特征的教学行为,具有生成性、固定化和自动化等特点。教学习惯伴随着教师的教学经历,蕴涵有教师内在的教学信念和积存已久的教学经验,它是教师个人的教学经历、文化人格和群体的教学传统等复杂因素相互凝结与渗透的结果,也是教师在教学生涯中教学适应、教学感悟和教学反思的结晶。基本的教学行为方式形成教师的教学习惯。具体来说,他们以基本的教学行为为起点,然后不断地去丰富它、充实它,让它变得更合理,从而成为习惯了的且科学化的教学行为。但如果选择某种教学行为并形成教学习惯之后就停滞不前,不考虑变化了的环境,不接受他人的经验,这就变成了守旧,将最终导致习惯由稳定变为僵化,丧失了应变性,合理性也荡然无存。

教师的教学习惯有个体的教学习惯和群体的教学习惯之分。教师的教学习惯从个人层面看,首先是个人后天学习和接受社会群体熏陶的结果;其次,习惯的创新和改造是个体和社会群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换句话说,个体首先从社会群体其他成员那里习得或继承了某些习惯,结合自身的条件,形成个性习惯,同时个体在自身发展中所形成的某些习惯又可能转化为社会群体的习惯,通过影响其他教师,使个体习惯成为群体性习惯。教师的教学习惯从群体层面看,群体习惯首先会对教师个体形成压力,迫使个体适应群体的要求,被同化。同样,新教师的加入,会对原群体产生一定影响,带来新的个性习惯,这种新的习惯,一旦被群体接受,就会形成新的群体习惯。因此群体教学习惯更多地受制于不同文化的思维模式和风俗习惯。个体教学习惯则是在个体成长过程中,特别是早期的教学经历中所形成的带有自身特质的教学行为方式。个体教学习惯实际是由其所处的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和个体生活背景、生活经验、主观因素共同决定的。

(二)高校教师教学习惯的特殊性

高校教师的教学习惯形成有其特殊性。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师大多来自于专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非教育专业,因而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如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教育研究方法、教育实习等)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就形成了先天性缺失,从而使得高校教师尤其是初任教师,对于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活动往往感悟肤浅,在实际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组织上力不从心,教育实践能力相对薄弱,教育思想理念陈旧保守①。相应的,教学习惯形成中,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注重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轻教学专业能力的研究和提升。高校在职称评审中,重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轻教学业务要求,到了一定阶段,如到了副教授、教授,有些教师甚至就不再或主要不再从事教学,教学成了“副业”,重点转向了科研和社会服务。对此,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就指出要“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学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高等学校广大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规律,研究和改革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二、教师固守教学习惯的原因

(一)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定位

传统教育中,教师习惯在一种稳定环境中工作,有固定的日程安排,有详细的进度表,有预先准备好的方法,他们是这方面的专家,工作任务主要是教好他们擅长的那些课程。在这里,教师充其量只是学科专家的代言人,其教学行为并没有代表自己的思想,照本宣科,一个教案教几年不足为奇。众所周知,本科教学改革,提倡培养学生能力,进行素质教育,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成为课程的开发者。这必然要求教师在设计自己的教学时,不仅要考虑自己如何教,更要关注学生如何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等,教师要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的要求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教师需要彻底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定位,将学生引入一个未知的、更加宽广的教育领域。没有任何经验可以证明新的改革措施是有效的。因此,教师面临着应用他们不熟悉的理念和方法进行教学的挑战,会因对改革的质疑变得越来越不愿意尝试,甚至不支持改革也不足为奇。

(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

长期以来教师只是课程的忠实的执行者,许多教师习惯于按照预先设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教学。一堂课的实施是严格按照计划行事的,课堂教学中每一个环节的实施都预先规定好了,有什么就教什么。一句话,以教为中心,师生缺乏互动,满堂灌。也有教师为了避嫌“满堂灌”,把“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教师问学生,学生回答,当学生的回答与教师预先设定的答案不符时,教师往往把学生的回答导向自己预先设定的答案或干脆自己直接说出答案,这种牵引学生思维,旨在完成教学任务的现象在我国课堂教学中并不少见。这样教学方式,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有保障。教学改革要求以学生为中心,把教的、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给教师提问、让教师教。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探索精神。与此同时,教师面临的风险大增,教学素质要求更高,在变革旧教学方式,尝试新的教学方式上形成困扰。

(三)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具有导向、激励和监督功能,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具有调节作用。教学习惯的形成与教学评价有很大的干系,传统的教学评价是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素养等情况进行评价,关注和强调的是教师的教,教学任务是否如期完成、教学环节是否完整、教师的传授技巧如何等,很明显,这样的评价只会强化教师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行为习惯,教师只会关注教,不愿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学。因而新的教学改革一旦把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以学论教”,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衡量教师课堂教学质量,会造成教师不适应。

(四)教育文化的冲突与适应

教育是整个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理论和方法深深地根植于其文化之中,是与社会文化、政治文化、教育文化、家庭伦理文化密切相关的。教学改革意味着教育文化的重建。我国的教育改革常常是以行政主导、自上而下的方式推进的,新的教育文化以强势文化的地位来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一线师生只是照着“说”或“做”。这样的改革,教师首当其冲地会面临不同文化的冲突与适应问题。跨文化心理学家拜瑞(Berry)认为,文化适应的态度总是在文化适应群体对强势文化完全认同和完全拒绝的范围中变化。在文化适应态度线性变化的范围内,适应策略通常有四种选择:当个体不想保持他的文化认同,追求与强势文化的接触,力图使自己融入强势文化之中,这便是同化模式;当人们坚持自己的文化,同时也力图避免同强势文化的接触,这便是分离模式;如果人们的兴趣在于既要保持自己的传统文化认同、又能接受强势文化,这则是整合模式,也就是人们能够很好地将两种文化整合在一起;人们既没有兴趣或可能保持他们自己的文化(环境不允许),同时又不愿与强势文化接触(往往受支配文化的排斥和歧视),这种情形称为边缘化,这种人称为“边缘人”。“同化”与“整合”虽然性质不同,但是个体的认知、态度和行为是统一的,没有心理压力和焦虑。“分离”和“边缘化”则表现为认知、态度和行为的不统一,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焦虑。用拜瑞的文化适应模式可以解释教师面临的困惑,即他们常常处于边缘化状态,他们能够认识到自己传统的教育理念、方法有问题,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改革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但是新的教育文化、教育理念和方法难以理解、难以掌握,更难以内化为自己的教育信念和教学行为,使自己处于两种教育文化的夹缝和冲突之中。如果没有行政的压力或监督,他们很容易退回到已经习惯了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上去。这些教师的自我效能感、自我认同感都会出现冲突,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②

三、创新教师教学习惯的路径

(一)更新教师教学理念

深化本科教学改革,不仅仅是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改变,而是教学范式转向,整体教学信念的改变。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研究式、探究式自主学习,学到有效知识和能力;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习惯。要达到这些目的,教师需要将沿用的教学目标修改,要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掌握学习的知识及相应的技能;教学过程亦要从结构严谨、教师主导的方式转变为结构相对松散、学生主导的方式;教师更要从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转变为学习辅导者。这种改变,牵涉到教师对教育教学的固有看法、对教学改革的认知、对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的坚持等个人内心的信念,需要挑战教师的教学习惯。

弗兰西斯·培根在《论习惯》一文中指出:“人的思考取决于动机,语言取决于学问和知识,而他们的行动,则多半取决于习惯。”本科教学改革是一个为了理想结果而推进变化的过程。改革往往会提出许多新理念、新做法,改革设计者(专家、学者)常常会认为伴随着行政命令、提供更多的资源投入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再培训机会,教师会为了适应整体的教学和课程改革而接受和改变他们的价值观和准则。但是,对于改革设计者渴望达到的结果,一线教师未必会认同,因为他们有一套自己的价值观和准则来指导他们的工作。耶鲁大学校长莱文前来复旦大学参加斯坦福中美学生论坛,谈及中国学生需要提高的地方,他说“应打破传统教学的习惯,有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目前,中国的教育界已认识“改变要从老师开始,好的老师不应该给出一个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应该鼓励学生提问、辩论以及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关键要让他们学会自己思考”。教师扮演的角色应是多样的:“从知识和真理的传递者转变为专家、学习促进者、顾问和评价者。”教师在支持教学改革推进的过程中,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教学由“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因此,对于教学改革,改革设计者必须提供更多的经验和政策让教师明白,他们应该改变自己的教学目的观和一些传统的教学习惯。如果教师不能理解教学改革的意义,不接受教学改革所提出的新理念,或虽然接受了教学改革新理念,但不在教学实践中实施,那么他们也就不可能掌握改革的进程。让教师接受教学改革新理念和落实新理念是教学改革成功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由于教师对改革缺乏理解,改革设计者眼前将可能出现这样一幅可怕的画面:许多教师口头上认同而行动上还是老一套,“说一套,做一套”,教学习惯依旧;教师可能拿出自己的专业职责推卸责任,认为学生的失败和教学改革的失败、学校开展改革活动产生的问题与他们无关。

(二)促进专家与教师的对话和互动

改革往往是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设计出改革方案,通过各种途径落实到教师层面,教师对专家提出的改革,并不直接。专家所依据和传播的理论、方案,只是提供发现、分析、解决实践问题的思想方法和原则指导,并不能直接解决实际问题,需要教师结合自己理解消化。教学习惯是教师长期积习而成的,教师主体自身既不愿意主动改变,也缺乏从理智上将习惯与行为剥离进行自识与反思的能力。专家不能与教师平等地讨论,而“要求教师接受一套现成的、权威的‘真理式’的知识,使教师固有的实践理论遭到忽视,固有的教学行为和观念受到批判。教师接受这种外接式的专业发展模式,无异于接受被‘规训’的过程。”③

解决专家与教师之间差异,应对的策略除了通常的做法由专家作报告,让教师了解改革的背景、意图和基本观念外,应采用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对话和互动模式。在这一模式中,通向问题的解决有三个步骤或阶段:重新认识教师过去和现在的成功或失败教学经历;决定哪些问题应该优先考虑解决;为问题的成功解决制订系统计划。专家只向教师提供支持,强调经验和知识的分享,而非从不同的方法和视角向教师提出专业上的挑战。为此,学校应要求教师先作出自我总结和评价,在此基础上,聘请专家,帮助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重新审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对教学过程和课堂行为进行必要的反思,找出各种被教师习以为常的教学行为、言行背后的教学价值观及存在的问题,与教师一起探讨新的教学价值观的依据及其合理性,进而在教师的头脑中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并在教学中有意识地进行实践,深刻地审视自己的角色、行为和观念,找出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加以改进,同时把一些成功的经验上升为新教学理论,或对已有的教学理论进行修正。通过反思,结合专家理论,教师成为反思性实践者,成长为专家型教师。

(三)构建“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课堂教学评价关注的是教师的教,“以教论教”,很少考虑学生的学。虽然也有学生对教师评教,但学生考量的重点也只是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没有深层地去探究教师的教与学生自身的学、自身的发展关系。因此,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把教学评价的关注重点转移到学生发展上来,以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来衡量教师的教学质量,即构建“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体系,重建课堂教学标准。课堂教学评价应更多地探究:教学目标是否关注了学生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过程与方法”,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是从学生的真实问题出发,符合学生的实际,是否创造性使用教材来挑战学生的智慧,课堂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探究创新、分享合作等。通过这样的评价来引领教师改变自身习惯。此外,课堂教学评价不应只停留在观摩教学、讲课大赛这样的课堂,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的平时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的功能不应定位在通过评价“看谁教得好”,而应想到“让每一位教师都进步”。教学评价还应兼顾教师个性化教学习惯,重点不在于鉴定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而是诊断教师的教学问题,制定教师个人的发展目标,满足教师个人的发展要求。只有这样才能激发教师以更大的热情参与到改变自身、完善自我的活动中来,最终脱胎换骨,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水平。

(四)创新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

教学习惯的养成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变化的外部环境既可以明显地形成促变的压力,也能够潜移默化地促成教学习惯的改变。世界教育改革的发展潮流,本国教育改革的各项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措施,各级领导对教育的基本认知和态度,社会用人单位和学生学习的要求,构成了教学改革的外部环境。在大力加强本科教学改革的今天,改革的大环境已经形成,关键是要扩散到每个地区、每所学校,乃至每个教师,让他们感受到教学环境再也不是绝对稳态的,教师群体的教学文化也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从前拥有的教学理论与观念需要更新。当教师感受到了一个真实的、变化着的外部环境时,会在与环境的比较与参照中发现自己原有教学习惯的不足,从而产生教学习惯创新的愿望和动力。其次,教学习惯改变不仅仅是认知发展的问题,而更多的是涉及教师情感因素的调适和满足,需要过心理关。即教师需要从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上对变化做好准备。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因此教学习惯改革必须得到教师心理上的认可方能真正起作用。要让教师对教学习惯改变产生心理认可,关键是要改变对教师的评价方式,不要仅仅看教学结果的好坏,更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关注教师付出劳动的过程,因为教学习惯的改变、创新往往具有高风险性。重视过程性评价,这相当于为教师的教学习惯改变、创新准备了一颗定心丸。将来的教育政策要想让教师从思想上参与改革,就要培养教师掌握改革进程的主动权。教育改革的驱动不仅仅靠权力和金钱,更依赖于教师的支持,这是一个漫长的社会变革的过程。行政命令和额外的资源投入对推进改革进程是必需的,但是它们并不为改革提供必要的条件。其他的条件,如真正地参与改革政策的设计、透明的政策、策略制定过程中教师的比重、对相关人员参与实施过程的支持程度,以及改革效果和评价系统的可信度等,都会影响教师对改革的看法。④

(五)努力提高 队伍的素质

教学是一项需要调动教师能力、兴趣、情感、智慧、意志、气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工作,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素质。大学教师的素质,我们习惯于用学术水平来衡量,学校并没有重视教师的选拔,或者在选拔的时候仅仅关注候选人的知识、技能是否达到了学校的要求,忽视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包括:候选人是否愿意做教师,是否适合做教师?最终的结果是,选出来的人具备相应的知识与技能,但是并不喜欢教师事业,工作的时候“身在曹营心在汉”,在这种情况,我们如何去谈为教育作贡献,如何来保证教学的质量。卡耐基基金会于1990年发表的博耶报告书——《对学术的重新思考》中,对教学工作的本质进行了新的诠释。根据该报告书的概括,学术的概念除了指称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研究以外,还包括其他各项由大学教师所进行的智力工作。这样,高校教师所从事的学术工作就有发现、整合、应用和教学四种类型。在这里,教学不仅是一种知识的传播过程,更是一项知识创造的学术性事业,它通过课堂论辩以及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反思和挑战而更新和扩充知识。适应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专业能力,如学科内容的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的科学原理与技术、开放的视野、指导学生的专业技能、对学生差异性的包容、具有反思能力、树立新的教育目标等。有些教师对改革感到“不适应”、抗拒,某种程度上是与改革“不符合”,素质跟不上。我国高校教师大多来自于专科性大学或综合性大学的非教育专业,因而师范专业所开设的一些专业理论课程及专业实践环节在他们的知识结构中就形成了先天性缺失,后天的培训实际效果又不明显。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有待继续努力。只有当教师具备了迎接教学改革新要求的素质尤其是教学业务素质时,才会乐于改变自己的教学习惯,勇于创新,更好地去参与改革。

注释

1操太圣.高校初任教师的教学专业发展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3)53.

2万明钢,王平.教学改革中的文化冲击与文化适应问题[J].教育研究,2005,(10)46.

3卢乃桂.论教师的内在改革与外在支持[J].教育研究,2002,(12)58.

4卢乃桂.教师专业化与教师应对教育改革的能力[J].开放教育研究,2007,(2)13.

创新习惯 篇2

此一时,彼一时。用现在的标准要求过去是不公平的,但用过去的成功去面对未来,是一种错误,要知道真理再往前走一步就是谬误,再往前走两步,三步,甚至N步,便是一种狂妄与无知了。要知道过去基于劳动力成本的比较竞争优势,已经走到了尽头。面临国际经济压力下的中国企业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转变发展方式,把复制与模仿的大旗降下,升起一面新的旗帜,这面旗帜的名字叫创新!

事实上,这样的历史在世界各国都上演过。美国七十年代面临经济衰退,从中东石油危机,到能源危机,到传统“烟囱工业”的倒闭潮,此时,美国企业树立起创新的大旗,用德鲁克的话来说,整个美国完成了从“管理型经济”进入到“企业家经济,”从而迎来了美国长达二十多年的高科技增长。

日本当年也面临过日元升值,大宗原材料上涨,员工成本上升等目前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但日本出了索尼这样的公司榜样,他们创新出了WALKMAN这样划时代的产品,日本也出了丰田这样的公司榜样,他们发明了“小批量灵活生产系统”,把个性化与工业化生产有机地联为一体,更重要的是,日本的中小企业都以领先国际市场为己任,创造了很多行业的“隐形冠军”。从而彻底改变了日本产品在全球的低廉形象,使日本产品成为全球优质产品的代名词。

所以,从模仿到创新,这是中国企业面临的一个关口,这样一个关口可以成为中国经济转型成功的诺曼底,也可能成为中国经济就此调头的滑铁卢 .而在这样一个关口,我们最需要的也许不仅是勇气,更需要的是在国际化大背景下,重新审视自己脚下的土地,突破自己不仅需要胆识,更需要思想与智慧。

我是学社会学的,在谈论任何转型或突破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不是技术上的问题,而是文化上的问题。提一个简单的问题吧,为什么同样是企业改革,中国企业会很容易地选择了从土地承包,到企业承包,到私有企业之路?为什么中国企业会自然地选择两头在外的“出口导向型”,为什么中国房地产能够成为近十年中国增长的重要支柱?

如果我们抛开技术层面的因素不谈,从这些增长中,我看到的是文化的力量,那就是中国以人际关系为特征的动力体系,以及以实用主义为核心的方法论体系,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中国初期大量的中小企业家的创业动力,更多是来自于在社会生活中的出人头地,来自于帮助家族提高名望,以及来自于要超过周围人“比较动机”。夸张一点说,中国一些企业家的创业动机与中国奢侈消费品的消费逻辑是一致的,那就是要超过别人,特别是自己周围的人。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的实用主义逻辑,往高一点说叫“包容”,往低一点说叫“有用就是真理”。温州是中国最早的企业家创业圈,但温州今天同样成为中国企业以“炒”为业的投机化倾向的代表,这当然有体制的原因,但整个中国以“免费软件”为荣的硬件化倾向,背后的原因肯定是要从文化上去找。

这就是我的基本观点,中国企业要创新,最大敌人不是技术层面的,而是观念层面的,创新最大的敌人是传统的文化,而不是创新的技术:

一、当我们的创新动力大多是以周围人为价值,而不容易以市场为价值的时候。经营企业的标准就被外在化了。在创业初期的时候,“突破”与“不按常规”成为这些企业家的追求,但在成功之后,人际导向的价值观体系,会抑制企业家的创新力,因为这种时候,企业家们会很在意周围人的看法,在意社会的评价,更在意他在周围人心目的中地位。这种时候,他们是要保,要守,而不是创新。

二、创新最关键的要素是鼓励创新,但在实用主义文化下的结果英雄论,却是创新的最大敌人。创新企业家大部分都是失败的,只有少数会成功。或者说,企业赢利就是为了创新,创新与赢利之间是一个互补的关系。但实用主义的结果论,会把创新局限在创新一定要成功的成功学逻辑中,这样的逻辑推动的是企业家去寻找捷径,而不是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讲,美的选择做房地产,柳传志选择做联想控股的动机到底是做一家伟大的公司,还是做一家“结果英雄论”的公司,我深表怀疑。

创新教学 强化习惯 篇3

一.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参与其中

教学是一门艺术,精心的设计,浅显易懂的课堂教学带给学生的幸福感,是架起师生之间的情感桥梁,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教给学生正确简单的解题方法,奇特的设想,大胆创新,以肯定的评价,并以丰富的表情和多样的手势,抑扬顿挫的语调,调动学生的热情,让他们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另一方面,依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诱导学生努力去做,使学生真正得到提高和发展。

1.培养学生兴趣。

“鸡兔”同笼问题学生很难接受,教师通过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从上面数35个头,下面数有94只脚,鸡兔各几只?如果鸡抬一只脚,兔抬两只脚,此时有多少只脚?鸡、兔各自再抬一只脚,这时让学生观察、想象……,站在地上的那些脚是谁的,有几只?学生觉得这类问题很有趣,从而让学生感到“鸡兔”同笼问题并不难,再引导学生用假设法和列方程解决。

2.开拓思路,化难为易。

数学学习中存在一题多解的方法。比如:一袋面粉,第一次用去50%,第二次用去剩下的30%,还剩下35千克,这袋面粉多重?一般解法是:统一单位“1”:(1-50%)×30%=15%,50%+15%=65%,1-65%=35%,35÷35%=100千克。步骤多,计算繁琐。如果换一种思维,利用假设来解题,就会更简单,假设第一次用去后剩下的为单位“1”,用35÷(1-30%)=50千克,50÷50%=100千克,将这两种方法列出来对比,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利用假设方法解答其他类似题型,帮助学生形成属于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技巧。

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教学过程实际上是处理教材,教师,学生三者关系问题的过程,教材既是学生认识的对象,又是他们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界的工具。学生在通过教学向书本学习的同时,又从个体实践经验中去主动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其主导作用,把某些学生个别经验积累起来,总结出带有普遍的教训,从而化为全体学生的经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期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错中取经,是非澄清。

在教学上,教师总是希望自己所讲的内容都能为学生接受,学生总希望在回答问题、作业和考试时不发生错误,然而,错误又常常难以避免,错误往往又是正确的先导,能收集错误,深入進行剖析,找出致错的原因,及时进行纠正,无疑时澄清是非观念,提高学生能力有特殊作用。比如:把8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5段,每段长多少?每段长占全长的几分之几?这类问题学生分不清是用长度这个具体数量除以5,还是用单位“1”这个量除以5,教学时反复强调求长度是用具体量÷份数,求分率就用单位“1”÷份数,剖析错误原因,让学生真正懂得解题方法。又比如:小红家今年养花60盆,今年比去年多养20%,去年养花多少盆?求去年养花盆数,本来用60÷(1+20%),但有些学生不但不会用除法,对应的分率却用1-20%去计算,此时教师应画线段图,找准单位“1“,教会学生求单位“1”用除法,并让学生知道用具体量(60)÷对应的分率(1+20%),剖析错误原因。

2.改编习题,剖析错因。

一些容易发生的理解性错误,可通过编拟类似题目帮助学生判断。如:从A地到B地,甲车要4小时,乙车要5小时,甲车比乙车快20%(判断题),改编为从A地到B地,甲车要4小时,乙车要5小时,求甲、乙两车速度各是多少?将这两题对比后就知道前一题是错误的,快与慢是相对速度而言,而不是时间,时间应该说成甲的时间比乙的时间少百分之几?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对教材肯下功夫探讨与研究,从学生自身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就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真正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三.改变作业的单一要求,加强学生能力培养

1、每次做作业前先写出这节课的知识要点;

2、作业中简要写出每题的特点和方法;

3、写出作业中错误的原因;

4、鼓励优等生去攻克难度更大,思维含量更高的习题。

这项工作在老师课内指导下,由学生课外作业完成的,学生学会总结有一个过程,老师通过引导和讲评来培养,由于教师每节课末小结的不断渗透,有每次作业小结为基础,学生对这种作业很感兴趣,一学期结束,有一套完整的总结,这使学生所学知识多而不乱,有条理,有效地提高了理解,记忆和综合能力,优化了学生的数学认识结构,提高了数学素质。

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数学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开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学生创新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篇4

1. 会观察的习惯

学生的—切学习都是从观察入手, 观察在教育心理学中又叫做“思维的知觉”, 它是学生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察事物的习惯, 从观察事物的表象入手, 由表及里, 由局部到全局, 由无序到有序的观察, 在观察中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变化, 善于寻找异同, 善于抓住关键, 从而培养学生在观察中尊重事实, 发现规律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2. 会提问的习惯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 “提出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会提问首先建筑在学生主动学习的前提下, 学生为求知而问, 为求疑而问, 为求异而问, 为求用而问。会提问同时也培养学生敢于探究、敢于思索的自信力, 其实质是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 为追求真理而提问。

3. 会思考的习惯

积极、主动、独立思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途径。多层面、多角度进行思考, 辩证地思考, 要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由局部思考到整体思考, 由顺向思考到逆向思考, 努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联想、想象等思考的能力,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能力。

4. 会判断的习惯

判断建立在对概念和规律的正确理解基础上, 关键是能抓住本质, 抓住规律形成的必要条件, 判断是人思维的高级阶段, 敢于判断实质上是培养学生决断能力和决策能力, 激励学生“初生牛犊不怕虎”、“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胆量和气魄。

5. 会反思的习惯

学习过程不仅要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望, 同时也要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 这是完善自我、发展自我所必备的学习习惯, 反思是对过去的经验总结, 也是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反思一般要通过归并、删节、提取、整理、归纳、演绎、推断等思维过程, 不断反思, 不断进取。

6. 会合作的习惯

在信息社会, 信息量与日俱增, 由于每个人接受的信息量有限, 信息面较窄, 因此, 要适应信息社会需要, 就必须学会与人合作。

会合作要遵循平等、互利、信义、相容的原则, 会合作, 就是要善于与人共处, 尊重别人, 主动参与, 乐于合作, 在合作中能看到别人长处, 发现自己的不足, 唤起竞争的意识, 激励自己上进。在与人合作中不仅能发展自己的认知和能力, 更主要的是与人合作能在情感上进行交融, 发展与人合作对人们自我完善、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创造性学习习惯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也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要靠教师在平常教学中做有心人, 潜移默化的培养, 这首先要建立在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基础上, 要改变原先以知识目标为教学唯一目标的片面教育观, 把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 通过创造性学习习惯的培养, 最终培养学生终身有用的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篇5

关键词: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3-054-1一、改革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1.课堂前置。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把它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师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对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因此,本学期起笔者开始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自己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本人改革教法的第二步。

2.提升课堂。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大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出好成绩,总觉得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

3.激活课堂。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采用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人们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本人打算从三个方面去看手:

1.读数学。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去阅读过,去思考过。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仔细认真地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题的意图(如:250÷8这个算式中余数最大为几?),读出答案(259除以45与36的和,商是多少)那么你绝对不会做错。

2.做数学。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填空题,找准关键字词。判断题,看重点词是否有,(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互相平行),举特殊的例子,举反例。找理由,选择题,推理法,排除法。文字题,分段法。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分析法,画线段图法等,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是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连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地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开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把作业完成好后,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习惯好坏对孩子的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好习惯小到取得一个好成绩,达到受益终生,坏习惯则领孩子走向懒散、马虎的深渊,越陷越深。所以,良好的计算习惯,作业习惯,补错习惯,做题习惯等仍需不断加强、巩固,使孩子从细节做起,从基础做起,为学好数学取得好成绩打好基础,保驾护航。

创新习惯 篇6

一、坚持转换角度的策略, 培养求异思维的良好习惯

从新的思维角度去思考问题, 以求得问题的解决, 这就是思维的求异性。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来看, 小学生在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过程中由于年龄的特征, 往往表现出难以摆脱已有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学生个体的思维方式往往影响了对新问题的解决, 以至于产生错觉。所以要培养与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必须十分注重培养思维求异性, 使学生在练习中逐渐形成具有多角度、多方位的思维方法、能力及习惯。例如, 四则运算之间是有其内在联系的。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加与乘之间则是转换的关系。当加数相同时, 加法转换成乘法, 所有的乘法都可以转换成加法。加减、乘除、加乘之间都有内在的联系。如24—6可以连续减多少个6等于0?应要求学生变换角度思考, 从减与除的关系去考虑。这道题可以看作24里包含几个6, 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样的练习, 既防止了片面、孤立、静止看问题,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一步把握, 从中进一步理解与把握了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又进行了求异性思维练习。在教学中, 我们还经常发现一部分学生只习惯于顺向思维, 而不习惯于逆向思维。在应用题教学中, 在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时, 一方面可以从问题入手, 推导出解题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可以从条件入手, 一步一步归纳出解题的方法。更重要的是, 教师要十分注重在题目的设置上进行正逆向的变式练习。如:二年级数学中又这样一题练习: (1) 牛16只, 羊比牛多8只, 羊几只? (2) 牛16只, 羊24只, 羊比牛多多少只?这两道题目有相似的地方, 但意思是完全不同的。经过多次实践, 我们领悟到:从低年级开始就重视正逆向思维的对比练习, 将有利于学生突破已有的思维方式。

二、坚持一题多变的策略, 培养多向思维的良好习惯

课堂练习是进行多向思维习惯训练的重要途径, 因为材料是训练思维能力的必要条件, 能引起学生去思考。所以在练习中要给学生创造灵活解题的情境, 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 引导正确的思维方向, 使学生逐步形成从多方面、多角度的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和习惯。在课堂练习中进行变式练习, 使其中的本质属性保持恒定。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问题, 防止单调重复。解答问题时不要死盯着一处想, 一处不通另找一处, 这方面不行另找一方面, 否则习惯于从单一方向思考问题就会导致思想僵化, 丧失变通的机敏性。例如:五年级学生原有240人, 其中女生占7/15, 后来又转来几名学生, 这样女生占总数的15/31, 问转来几名女生?如果用一般的解法, 盯住女生人数这方面想, 在小学知识范围内就很难解决。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如果换一个角度从男生人数这方面想, 男生人数没有变, 原来占总数的8/15, 后来因来了几名女生, 男生人数就占16/31, 这样学生对这个问题就很容易解决了。在教学应用题时应鼓励学生运用一题多解的方法, 去探索解题的不同途径, 力求找到最合理最简便的解法。一位教师在讲比例应用题时就注意这一问题, 让学生从中选择最优解法。如:一个榨油厂用100千克黄豆可以榨油13千克豆油, 照这样计算, 用3吨黄豆可榨油多少吨?解法之一, 归一再包含:先算1千克油需多少千克黄豆, 得3000÷ (100÷13) 。解法之二, 用归一法, 先算出油率, 得3× (13÷100) 。解法之三, 归一再扩大:先算1千克黄豆能出多少油, 得13÷100×3000。解法之四, 用倍比法:先算出3吨里有多少100千克, 得13× (3000÷100) 。解法之五, 用比例求解:设榨出豆油x吨, 用比例解, 得13/100=χ/3。实践表明, 坚持一题多变的训练, 能够培养学生多向思维的良好习惯。

三、坚持化归思想的策略, 培养迁移思维的良好习惯

化归思想方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数学学习及问题的解决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拘泥于教材或教师的讲解, 而直接从自身的知识和经验出发, 运用化归方法, 主动寻找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主动构建新的认知结构。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三角形面积后, 我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时, 请同学拿出准备好的学具自己探求如何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于学生头脑中已经有了化归意识, 通过动手操作, 运用剪、割、移、补等方法, 很快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方法有四:方法一:从一条边的一个顶点向对边作高, 分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梯形, 并拼成一个长方形;方法二:画一条对角线, 把它分成两个相等的三角形;方法三:选择一组对边, 从顶点分别向对边作高, 分成一个长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方法四:在一条边上作高, 沿着高把它分成两个梯形, 并拼成一个长方形。在此, 引导学生寻找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高, 与所转化成图形的相关联系。学生很快发现, 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长方形的长 (或三角形的底) , 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长方形的宽 (或三角形的高) , 于是根据长方形面积 (或三角形的面积) 计算公式, 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至此, 学生认识到:通过割补完成了图形之间的转化, 这是第一次化归;寻找条件之间的联系, 实际上是第二次化归, 从而解决问题。由于学生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 因此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不仅加深了对化归思想的认识, 而且增强了他们运用化归思想解决新问题的信心, 培养了迁移思维的良好习惯。

四、坚持思维导图的策略, 培养辐射思维的良好习惯

思维导图, 又叫心智图, 是表达辐射思维的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 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虽简单却又极其有效!我们知道辐射性思考是人类大脑的自然思考方式, 每一种进入大脑的资料, 不论是感觉、记忆或是想法——包括文字、数字、符码、食物、香气、线条、颜色、意象、节奏、音符等, 都可以成为一个思考中心, 并由此中心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 每一个关节点代表与中心主题的一个连结, 而每一个连结又可以成为另一个中心主题, 再向外发散出成千上万的关节点, 而这些关节的连结可以视为您的记忆, 也就是您的个人数据库。人类从一出生即开始累积这些庞大且复杂的数据库, 大脑惊人的储存能力使我们累积了大量的资料, 经由思维导图的放射性思考方法, 除了加速资料的累积量外, 更多的是将数据依据彼此间的关联性分层分类管理, 使资料的储存、管理及应用因更有系统化而增加大脑运作的效率。例如, 小学数学的简便运算, 不仅涉及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等基本方法, 而且还涉及诸如交换律、结合律、分配率等运算定理。为此, 我们可以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辐射思维, 使其系统化。

思维导图以辐射思考模式为基础的收放自如方式, 除了提供一个正确而快速的学习方法与工具外, 运用在创意的联想与收敛、问题解决与分析等方面, 往往产生令人惊喜的效果。它是一种展现个人智力潜能极至的方法, 将可提升思考技巧, 大幅增进记忆力、组织力与创造力。它与传统笔记法和学习法有量子跳跃式的差异, 主要是因为它源自脑神经生理的学习互动模式, 并且开展人人生而具有的辐射思考能力和多感官学习特性, 因此能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形成创新思维习惯。

五、坚持数学建模的策略, 培养旁通思维的良好习惯

数学模型是对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特定对象, 一个特定目的, 根据特有的内在规律, 做出一些必要的假设, 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 得到一个数学结构。具体指系统的某种特征的本质的数学表达式 (或是用数学术语对部分现实世界的描述) , 即用数学式子 (如函数、图形、代数方程、微分方程、积分方程、差分方程等) 来描述 (表述、模拟) 所研究的客观对象或系统在某一方面的存在规律。因此, 它是培养学生旁通思维习惯的有效策略。建构数学模型的主要过程大致分为三步:第一步, 提供有助于建构数模的情境 (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数学情境) ;第二步通过学生的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等思维活动初步构建模型;第三步对数模进行具体化、系统化的应用和拓展。基于此, 数模与数学旁通思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简单图式表示:创设情境 (生活情境、操作情境、数学情境) ——建立模型 (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 ——应用数模解决问题 (具体化与系统化) 。下面就以教学《倍的认识》为例简单诠释“数学建模”与“数学旁通思维”内在的关系。第一步:创设情境, 动手操作。⑴请大家用自己的小棒在桌面上摆一个正方形, 数一数要多少根小棒?⑵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二个正方形, 数一数两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⑶在教师的引导下摆出第三个正方形, 数一数三个正方形要几根小棒?创设摆一摆的操作情境, 让学生形象的感知摆一个正方形用4个小棒, 摆2个、3个正方形分别要用8根、12根, 也就是2个4根、3个4根。因为倍数关系就是求几个几是多少。所以这个情境可以看成“倍“这个数模的生活背景。第二步:建构模型, 揭示概念。教师引导学生对“摆一摆”的过程进行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 不用摆继续描述4个4的情况, 以及5个4、6个4等情况, 然后揭示两数间有着倍数关系, 初步构建“倍”的数学模型, 让学生理解3个4是4的3倍, 4的3倍也就是3个4。第三步:旁通应用, 解决问题。学生所建构的这个数学模型它适用于求几倍数的问题, 在生活中只要是求几倍数的问题都可以用这个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比如引导学生思考:“服装厂第一天卖出100件裤子, 第二天卖出的是第一天的5倍, 第二天卖出多少件裤子?”通过讨论, 学生得到的数学建模结果是100×5=500 (件) 。实践表明, 在小学数学中实施数学建模教学是可行的, 通过数学建模能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提高并发展学生的旁通思维能力及其良好习惯, 使学生真正了解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

在活动中培养幼儿创新思维的习惯 篇7

儿童心理发展研究表明,幼儿期的幼儿对世界万物充满幻想,他们总想试探着认识世界,弄清究竟,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强烈的好奇心,对直观、形象的事物容易引起注意,求知欲强。研究表明幼儿好奇的特征,如果得到正确的引导,容易养成观察发现、创造思维等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幼儿阶段是培养兴趣,体验科学、观念、精神、态度的重要时期。

如何抓住幼儿创新思维的关键期,开展有针对性的培养呢?我们试图抓住幼儿自我意识强和好奇的心理特征,将观察与幼儿的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凸显幼儿“我”的意识,从每位幼儿“我”的视野出发,使每个“我”的观察“发现”和各个不同的“我”的发现相互影响,相互启发,使幼儿观察的内容更丰富,从而影响幼儿观察习惯、思维方式等的改变。同时,通过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周围事物的兴趣,以及对身边新事物的探究,关注、观察和发现生活中一些平常而有变化的不寻常的事物,进一步满足幼儿的求知欲和好胜心,从而促进幼儿创新思维习惯的养成,为创新人才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1. 通过观察活动,顺应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

皮亚杰认为,新技能的学习不是强制性的,而是由儿童的兴趣和意愿决定的。他认为,儿童的发展,既不是直接生理成熟的结果,又不是直接学习的结果,而是个体和环境相互作用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生质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儿童是主动地以同化或顺应的方式,与客体相互作用,感知客体,理解客体,并建构相应的认知结构,获得发展。儿童自我发现的东西才能积极地被同化从而产生深刻的理解。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提示我们必须尊重幼儿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提高幼儿的认知与情感的发展水平。因此,通过我们的活动,充分考虑幼儿的认知发展特点,注重创造和利用周围环境,引导幼儿通过自己观察周边生活环境和周围人的行为等,发现那些不被人们重视又是那么亲切的富有变化的事和物,从中让幼儿主动获得有益的经验。同时,激发幼儿对事物变化的兴趣,培养幼儿对事物变化的观察习惯和创新思维习惯,促进幼儿主动探索的良好品质。

2. 通过观察活动,有助于幼儿积极参与和主动探索。

布鲁纳指出,仅单纯地传递教材结构是不够的,重要的是鼓励学生探索。教师要“尽可能保留一些令人兴奋的观念的系列、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布鲁纳认为,儿童应该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按自己观察事物的特殊方式表现学科知识的结构,借助教师或教师提供的其他材料发现事物。布鲁纳还强调,直觉思维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儿童知识的获得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过程,是一种坚持不懈、孜孜以求的持续行为,推动这种行为的动力存在着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但真正起作用的是内部动机”。布鲁纳的发现法教学原理,为观察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更有效的把握幼儿教育方法的理论依据。我们在活动组织过程中,改变以往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积累知识,重视掌握知识的量的现象,而更注重幼儿通过对周边或身边事物的观察发现,激发观察和发现生活中的点滴变化的兴趣,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关注周边或身边事物的变化,让他们带着问题观察发现,从而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获得有益的经验。

3 通过观察活动,有利于幼儿用独特视野去观察事物。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内容博大无比,是动态的,因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因而也是全面的,由此开展的教育是有利于受教育者终身的。“我发现了……”活动着眼于生活,活动内容取之于生活,在引导幼儿发现观察中力求做到的是从儿童的世界出发、用幼儿的眼睛观察事物,用幼儿的心灵感受世界,为幼儿今后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发现和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

摘要:创新思维是多种思维的综合,是幼儿思维活动的特殊形式,具有多样性。幼儿时期是思维开始快速发展的时期,伴随语言的产生而产生,这时的思维培养对人一生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作用,直接影响未来人才的素质。而观察是发现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一切科学实验、科学新发现和创新思维的基础,通过观察可以从平常现象中发现不平凡的闪光点,从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从而引发灵感,产生创造性认识。

关键词:幼儿教育,创新思维,习惯培养

参考文献

[1]让.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1970.

[2]布鲁纳.认知生长之研究(Studies in Cognitive Growth).1966.

创新习惯 篇8

1. 当代大学生培养正确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习惯的现状分析

大学体育教育不再仅停留在介绍常见体育项目的基础知识和搞好学生体育测试上, 其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的养成都有所影响。不仅如此, 其教育的目的更加侧重于如何培养学生自觉、科学、终身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为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打下一个很好的基础。虽然各地高校都已经意识到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也都采取了一些改革体育教育的措施, 但结果都差强人意。

1.1 广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不明确, 体育习惯不科学

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 学生的中学教育课程设置一般都不健全, 把文化知识的学习看做重中之重, 而把体育课程的学习看做是一个“辅助课程”。体育意识的缺乏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对体育教育的认知不健全, 把体育学习看成是文化学习的一部分, 没能从深层次挖掘体育学习对未来生活的积极作用及影响, 不能积极主动的参加体育活动;二是没能更好的解读体育学习以及体育活动的现实需求性, 把它当做可有可无的课程;三是没能把体育学习的评价结果与自身的身体素质结合起来, 及时纠正自己身体缺陷或者进一步发扬自己的身体特长。

1.2 广大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不高

目前, 大学体育教育课程所面临的尴尬情况是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具体表现在上课不主动, 逃课、迟到、早退现象严重;对老师教授的内容敷衍了事, 缺乏探究的精神;漠视考试结果, 考试过程中作弊情况严重, 更甚者有找人替考的现象。

2 大学生在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2.1 各大学校对大学生体育课程的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对体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这一情况在中国的教育领域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归根到底是应试教育与中国国情结合产生的恶果。迫于就业压力, 各大高校体育教育所占有的资金和人才相比较专业课程严重不足。具体表现在:一体育设备严重老化;二可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场地有限, 经常出现自主锻炼与体育教学相冲突的情况;三体育课程设置缺乏创新, 局限于已有的体育设备;四进行体育运动的环境较差, 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些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对当代大学生正确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的培养是一股相当大的阻碍力量。

2.2 大学体育课程教学僵化, 实用性不强

目前, 各大高校在体育教育方面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理论知识教育, 具体介绍一些常见的体育项目的历史由来、运动技巧、身体机能构造等知识;另一种是实践教育模式, 具体是在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械的辅助之下, 教师讲授运动项目的技巧, 然后学生在进行各种练习。主要以一些传统项目为主, 以老师讲授为主, 创新性不够, 这对新社会形势下的大学生的兴趣迎合程度低, 自然也就不利于大学生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的培养。

2.3 学校的体育教学考评机制不健全

长久以来, 学校的体育教育一直停留在重竞技、重技能的层面上, 没能把在体育教学与学习过程涉及的人格培养、心理素质、意志品质等与体育教育的考评结果很恰当的联系起来, 这会间接地给学生留下只要把体育技能练好了就能取的好成绩的错误的印象。这造成的弊端自然不言而喻, 不仅不利于学生树立自主锻炼的体育意识与开拓创新的体育精神, 而且对学生寻找合适的相对稳定的锻炼项目和保证稳定的锻炼时间的督促作用也不大。

2.4 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盲目, 不具特色

目前, 各大高校的体育课程设置都普遍存在问题, 比如课程设置趋同化, 课程内容划分过多, 课程创新性滞后等, 更甚者十几年也没有更改过体育课程的设置。另外, 由于各大学校的具体情况不同, 所处的环境不同, 学生对这种趋同的、无差异的体育课程设置存在不接受的现象, 而学校千篇一律的设置这些专业, 当然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

3 关于正确培养大学生体育意识以及体育习惯的对策

3.1 明确大学体育的教育观念, 重新定位大学体育的学科地位

要想在素质教育的方针下改善大学体育教育的教育方法, 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 首先要从观念上打破以往的关于体育教育的陈腐思想, 重新给大学体育教育进行学科定位, 把体育教育放在一定的高度上。需要注意的是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 社会、国家以及家庭都应该提高对大学体育的重视, 从物质保障、精神关怀等方面对大学体育教育给予支持。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培养有特色的体育意识与体育习惯

在大学体育教育问题上,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学生是体育教育的中心和重心, 一切的设置都是为了让学生学习并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提高学生的自我锻炼意识和自我锻炼能力,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 最终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的体魄和心理机能。所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的兴趣为引导, 打造有差异的提议意识和体育习惯是十分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

3.3 创新大学体育教育方法, 提升趣味性

大学体育的教育模式无外乎就是理论知识教育和实践教育, 创新教育方法, 提升趣味性和实用性也应从这两方面入手。一是对理论知识教育的加强, 不能把体育课程的理论知识教育看成是可有可无的部分, 在对体育技术、和项目历史进行介绍的同时, 还要增加一些生理学、心理因素等相关方面的知识, 使理论知识的讲授不再空洞和无趣;另一方面就是实践教育, 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变的方式, 来提升学生的兴趣。只要把理论和实践课程搞得灵活有趣, 学生们自然会自主的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的。

3.4 完善大学体育教育的考评机制, 明确大学体育教育的目的

大学体育教育的考评机制不仅包括对学生的期末测评, 也包括对体育教师的学期测评。首先, 对学生的期末测评, 要打破“体育技巧最大”的潜在标准, 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 重视评价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树立良好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的效果;其次, 对教师的考评要定期、严肃, 结合其所带班级的成绩, 以及体育创新成果和受欢迎程度等来对体育教师考核, 以此来鼓励教师创新体育教育方法, 不断促进学生体育精神和体育能力的提高。

3.5 整合学校资源, 设置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提升体育教育的实用性

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满足学生的需求, 大学体育教育也要不断与时俱进, 根据学校特点和环境设置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如学校可以根据周围环境和生源构成, 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沙滩排球、野外逃生训练、冬季滑冰等特色课程。这样不仅大大提升了学生们的兴趣, 还增加了体育课程教育的实用性, 为体育教育开创了一种新模式, 因此, 各大学校根据特点改变体育课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 承担着一定的建设责任和任务, 这就要求大学生在智力和体力上都要保持一定的优势, 所以培养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的体育习惯更是不可忽视的。微观上这不仅对学生个人的身体素质有影响, 也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一定影响, 宏观上这涉及到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发展后劲和发展质量, 因此这注定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需要社会各界和学校以及学生个人一起努力, 才能实现大学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最终帮助广大学生养成正确的、受用一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习惯。

参考文献

[1]李洪臣.对大学生自我体育锻炼意识培养的研究[J].长春医学, 2008 (2) :42-45.

[2]周小雄.如何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J].科学咨询 (科技·管理) , 2011, (03) .

创新习惯 篇9

一、全员参与,营造良好的体育发展环境

秉承“以人为本、科学导航、和谐发展、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学校在落实学生发展上始终把健康放在第一位置,把拥有健康体魄、养成良好运动习惯作为学生各方面均衡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提高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校领导班子一方面协调德育和后勤部门进一步规划和完善健身园地,对现有场地因地制宜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另一方面,在办学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几年来投入100多万元进行设施设备的更新与维护。目前,全校教职员工已经达成“身体素质是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基础”这一共识,积极参与和支持学生广泛地开展课内外体育活动,这为形成体育特色班级和年级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科学规划,形成富有特色的体育课堂

学校在体育课堂实施中做到科学规划、有序实施,在有效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技能和兴趣方面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体育课堂。

1.坚持“精气神”的培养,开展特别的教学活动:

2002年曲宗湖教授在指导大课间活动时提出了对学生进行“精、气、神”的培养,因此,学校除了体育课中的常态训练外,学校还经常邀请周边部队的战士对学生进行军姿和队列训练,学生在严格的训练中,身体姿态、行为习惯得到很大的改善,激发出孩子们的阳光般活力与朝气。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采取项目整合的教学:

学校针对高年级学生个体差异的不同,男、女学生兴趣爱好的不同,为五、六年级同学提供了短式网球、韵律操、轮滑、武术、跆拳道、篮球六个项目供学生选修。每学期最后两周进行分班分项目教学,比如,两个班的男生由一名教师带领进行篮球等项目的学习,两个班的女生由另一位教师带领进行韵律操等项目的教学。体育课男、女生分班分项目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内在潜力,深受学生欢迎。

3.开发课程资源,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结合本校与学生的特点开发了一系列的校本教材,考虑到学校体育应该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生活服务,学校在校本教材的教学实施中,特别加入交通安全和生存训练等题材的专项教学内容,并注重情景教学贯穿始终。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交通自护和生存自救、互救的相关知识、方法与技能,提高了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充实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内容。比如,郭老师颇具校本特色的“交通安全手势操”一课,把生活中的交通安全融入体育课堂教学,在一系列的身体练习活动中,学生不仅有效地发展了身体素质、懂得了相关的知识,还掌握了应急情况下的方法与技能。

4.适时科学监测,适时调整教学内容:

在体育课堂上,教师们不仅注重科学运动方法的传授,还特别重视对学生进行体育卫生常识的讲解。指导学生从身体感受、睡眠质量、食欲增减、体重变化、脉搏频率等几个方面进行自我观测,学会制订自我锻炼计划。每学期,从速度、耐力、柔韧、力量、灵敏五个方面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检测和综合评定,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适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均衡发展。

三、精心组织,让学校体育彰显无穷魅力

每天开展“大课间活动”,每周开展“特色活动”,每学期开展“体育节”活动,成为学校全面促进学生锻炼、增进身体健康的体育教育“系统工程”。

1.扎实有效的大课间活动:

每天上午有40分钟的大课间活动,采用先集中后分散的活动形式。集中练习时的课间操每月都进行变化,韵律操、武术操、短绳操、校园集体舞,兔子舞、交通手势彩旗操、搏击操、运动模仿操等,每日两套,轮换操练。分散练习时,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2.体艺相融的特色活动:

每周四下午第二节课时间是学校的特色活动时间。田径、羽毛球、足球、橡皮筋、合唱、舞蹈、书法、朗诵、围棋、空竹、流星球、呼啦圈等特色活动相继开展训练。这些体艺特色活动能陶冶情操,形成特长,为学生掌握一至两项体艺技能,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了基础。

3.展示特长的校园体育节:

期末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与班级特色的不同,该校开展“体育节——创吉尼斯”活动,按年级的不同设有个人单项擂台赛和班级团体擂台赛,比如,“金鸡独立”、“转呼啦圈行走”、“疾风三十一”、“人椅”、“生死99秒”等,挑战成功者将载入校“吉尼斯体育明星榜”,优胜班级进入“吉尼斯班级荣誉榜”。

四、资源利用,在社区中搭建新平台

由于学校体育的发展受在校学生人数、活动场地等因素的制约,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学校正做着体育教育由校内向校外延伸的尝试,充分利用家长及社区资源,形成学校、小区、社会三级体育锻炼平台。

1.依据生活小区组队,为学生运动健身助兴:

针对学生居住小区相对集中,场地开阔且安全性高的特点,学校将学生划分为东区、中区、西区三个锻炼区。以年级、班级为单位,成立片区锻炼小组,家长志愿者轮流当组长,积极组织学生利用小区的体育锻炼基础设施和场地等资源,开展简单易行的体育锻炼活动。孩子们的锻炼情况在班级博客及特色班会中进行推广,带动更多的孩子和家长参与校外锻炼活动。

2.利用社会健身资源,为学生体育锻炼助力:

学校充分利用高密度的社会体育场馆资源,与羽毛球、壁球、跆拳道、健身自行车等多个场馆进行沟通,每个场馆每星期为学生免费开放1~2次,场馆专业教练为学生提供运动技术指导,遇有重大赛事邀请学生观战,目前该校的学生已经欣赏到了泰拳、街舞、CUBA篮球赛等高水平的比赛。如何让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无缝对接,让社会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其持久的方法学校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

五、全面推进体育工作,学生体质与健康水平稳步提升

改革教法、创新学法、强化习惯 篇10

小学生的特点天真、活泼、好动、爱表现、爱好广泛、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的时间相对较短,也让许多的老师头疼。所以,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激活枯燥的数学课堂,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至关重要。兴趣是学生可持续学习的一个支点,同时也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突破点。一个师生关系和谐、赏识、宽容、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必然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产生不凡的影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形成良好课堂气氛的基础。宽容能为学生创造温馨和谐的学习环境;赏识更能为学生兴趣之火的燃烧添加无尽的燃剂。课堂交往中,学生对教师的人格态度、专业水平、教学方法、甚至对某一问题的看法都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评价,作出“信任”或“不信任”的判断和“亲近”或“不亲近”的情感反应,甚至于把对教师的好恶迁移到教师所授课程上来,对教师没有好感也就不想学他教的课。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我们一直在实践中思考、探索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肤浅的体会。

一、改革教法,为学生的学习指路导航

1、课堂前置

将课堂上要学习的知识提前让学生知道、了解、学习,也就是预习,虽然三年级时,我们已开始了预习,效果还是不错,到了四年级有所放松,甚至停滞。一个原因是老师没有把预习作为学习的重要内容,没有在思想上放在重要位置上,总是担心同学没有预习或预习不透彻,总是放不开手,课堂上还是要从前到后完完整整的讲解,这样预习的作用只是让认真预习的学生重复学习了一遍,不认真预习的同学应付一下,这样在孩子的心目中就势必形成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反正老師上课还要讲的,因此,预习时个别学生来说就流于形式。另一个原因是没有有效及时的检查形式。对于预习作业只限于预习本上的检查批改等,只能了解会的人有多少,不能了解不会的有多少,对于孩子到底自学会了多少。还存在哪些问题疑难还是未知,所以,对课堂的指导意义不大,所以,本期打算重视预习,改变预习方式,将课堂知识前置,每天新课预习要求有三,其一,阅读数学教材,将例题读通、读清、读懂,其二,谈谈我们的收获,我知道了要写出答案,其三,要试着做后面配套的习题,其四,我的疑问困惑是什么?检测方式:先出几道本课的检测题,让学生试做,有多少人作对,有多少人做错一目了然,问题处在和地方也暴露出来了,针对问题以及预习中学生的疑难才进行知识的讲解,这样才能在错误中找到根源,在疑难处点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也给学生留下深刻牢固的印象,并且不仅知道什么样是正确的,还能知道什么样就会错误,从而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同时,当堂纠正预习中的错误以加深理解,巩固强化知识。课堂的精讲,势必会给学生留下多练的课堂空间,所以增加课堂容量将是我的改革教法的第二步。

2、提升课堂

就像作文一样结尾处的升华将会使文章大增色彩,所以每堂课基本联系已在预习中解决了,剩下的时间,就要给孩子增加习题的难度变化题型,提升知识的容量,以增强孩子的灵活应变能力,和举一反三应用能力,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提升知识容量,达到学一而应千变之效,避免课堂上知识看似学会了,而考试考不了好成绩,总觉的没有学过这类题,其实真正是没有学透、学活、学用。

3、激活课堂

课堂要活起来,则要有新意,所以在教学中要将问题情境化,将规律法则幽默化(搬家交换、四则混和运算),风趣化,将题中的数量关系直观化(画线段图),将问题情景化等多种形式,使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情趣,以活灵活现的方式呈现给孩子,让孩子从直观形象深刻理解其中的道理、内涵。

二、创新学法,为提高学习成绩指路引航

自古以来,都认为数学是理性的思考,其实不全对,数学中也充满着表现的感知和做题的技巧,它是一个读—思—做三者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学法上,我本期打算从三个方面去做:

1、读数学

语文书是读出来,其实数学也是读出来的,首先,读数学书,所有的知识,内涵都包容在数学书里面,可过去我们有谁仔细的去阅读过,去思考过。书中的每一句话都是编者对知识的重点概括,每一个问题都是点睛之笔。如果孩子仔细去品读,读通每一句话,读懂每一个知识点,读清每一个逻辑关系,那么你一定能学会、学好。引导孩子去仔细认真的去读数学书、多读数学书,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改变,要体现在课堂上,体现在预习中。其次是读数学题,题读三遍,其义自见,读是思的前提,题都读不懂,头脑中就没有一个清晰的印象,无从下手,所以,读题三遍是我以前的解决问题的要求,今后要扩展范围,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都要多读,要读出重点,读出出题的意图(如:250÷8这个算式中余数最大为几?),读出答案(259除以45与36的和,商是多少)那么你绝对不会做错。

2、做数学

数学知识应用于习题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学会了,而好多孩子往往是单一的知识点都学会了,而变为习题则不会做了,或做错了,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掌握做题的能力,做数学题是有技巧的,填空题,找准关键字词。判断题,看重点词是否有,(如:在同一平面内,两条不相交直线互相平行),举特殊的例子,举反例。找理由,选择题,推理法,排除法。文字题,分段法。解决问题,数量关系分析法,画线段图法等,让学生逐渐掌握做题的技巧和策略,那么学生不仅将学会知识点更能将知识串成线,练成面,拼成体,综合运用,灵活运用。

3、思数学

理性的思考仍是数学学习的主旋律,所以要想让孩子真正的学会学习,就得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去发动脑筋,发动思维,想每一句话的含义,理清题中的来龙去脉,为促进孩子思考,本期我将以“讲数学,争当小老师”活动为契机,每天做完作业后,将作业完成好向老师或组长讲解一遍,自己的做题方法和思路,训练思维,巩固理解,达到真正的理解学会。

三、强化习惯,为数学学习保驾护航

创新习惯 篇11

一、在激趣中培养提问的习惯

小学科学课是以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方式来实施的。而探究来源于问题, 就小学生而言, 问题的产生则来源于兴趣。兴趣是推动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常常是他们未知的认知领域, 或者是对平常事物的独特发现。面对未知的世界和新奇的事物, 他们总是充满好奇心。例如, 三年级《有趣的磁铁游戏》一课, 笔者在一开课时就利用事先准备的教具让学生观察白纸上的回形针、大头针伴随音乐跳舞。这就吸引了教室里的学生, 他们的学习兴趣顿时高涨起来。学生思维的闸门一打开, 问题接踵而至:“为什么它们自己会动?”“为什么磁铁能吸引铁的东西?”“为什么隔着东西也能吸铁?”由此可见, 在教学中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的兴趣, 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让提出问题成为一种习惯。

学生提出的许多问题, 也许并不是什么新发现或者新问题, 但对学生本人而言都是新的事物, 而有些问题正是需要在课堂教学中解决的, 有些问题将在未来的学习中得到解决。在这里,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同时, 问题意识的培养是着眼于学生整体科学素养的提高的, 它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学生对哪些问题感兴趣;问题对探究活动的促进作用;问题产生的价值和合理性;问题产生以后的分析能力;一个问题解决以后如何产生新问题等。[2]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教学实施前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长期对学生进行这样的有效训练, 他们的创新精神会逐渐得到提升。

二、在找差异中培养观察的习惯

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开始, 科学起始于好奇, 而创新则开始于观察。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 对材料进行比较和过滤, 常能诱发认知冲突, 从而发现问题。而观察则是打开这种思维的窗口, 学生通过观察可以摄取丰富的感性材料, 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例如, 在教学《动物与环境》时, 教师安排学生去寻找蚯蚓, 并且比一比谁找得多。通过对不同地点、不同蚯蚓数量的观察与比较, 学生的问题也就来了。“蚯蚓所喜欢的环境就是阴暗、潮湿吗?”“蚯蚓为什么喜欢阴暗、潮湿呢?”再如, 在教学《认识岩石》一课时, 由于要用盐酸去检验大理岩, 笔者再三叮嘱学生要按教师的要求去做, 注意安全, 可仍有学生把盐酸滴在水磨石铺的地面上。结果, 他们却欣喜地告诉我, 地面也有冒气泡的现象。对于在不经意情况下出现的异常现象,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继续观察, 让其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并最终得出地面也有与大理岩类似成分的结论。

观察, 就是既要“观”, 又要“察”。“观”是要让学生的身体充分地亲近并感知被观察的事物, 是动用人的一切感觉器官去接受各种外部信息。“察”就是思考, 是用大脑对感官所收集的全部信息进行积极的思考分析, 是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在教学中, 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让他们进行充分的观察活动。同时, 为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的要求、目标及注意事项, 并明确有序观察 (从上到下、从外到里、从整体到局部) 是观察的正确方式。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 不放过学生发现的异常现象, 并引导他们探寻其中的原因。

三、在讨论中培养质疑的习惯

质疑是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的质疑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学生“科学素养”高低的标准之一, 质疑的习惯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人格品质。由此,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只有敢于质疑、善于质疑, 才能在亲身经历的探究活动中逐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是科学教学中经常使用的一种形式。在讨论中, 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就相同或不同观点互相探讨、交流。而现实情况是, 学生往往容易被多数人的观点诱导, 常常附和他人, 即使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也不敢表达和坚持。同时, 部分教师过分讲究课堂的纪律性, 把学生的质疑或提问视为干扰, 常常进行压制学生的提问, 最终导致学生不敢、不愿质疑同学和教师。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营造师生、生生关系亲和的轻松课堂氛围, 在学生讨论中要鼓励他们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尤其是要合理支持“少数派”观点, 以消除学生怕出错、怕出丑的心理, 进而使其养成以理服人、以证据得结论的行为方式。

例如, 在《搭框架》一课中, 各小组学生分别用4 根、5 根、6 根吸管作斜杆支撑搭出不同的框架结构, 并都能承受一定的重量。当教师提出“在桥梁建设中选择哪一种框架更为合理”的问题时, 大家产生了各种争议。小组间互相质疑:有人说, 4 根的结构更省材料;有人说, 6 根的结构更安全;有人说, 人命是天大的事, 比节省材料更有价值;有人说, 修架还要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 如果不是地震带, 只要能满足承重需要, 就必须考虑节省资金, 因为修桥是大家的钱……教师在课堂中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来互相质疑并充分阐述证据, 同时对每一种观点的合理性都提出了充分的肯定。最后, 学生从单纯的知识分析上升到思维层面, 并达成共识:原来做一件事情不能只考虑单方面的因素, 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后才能作出决定。

可见, 良好、宽松的质疑环境有助于激发学生充分、强烈的探索动机, 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这种教学环境下, 教师不仅容易生成课堂的亮点, 把知识学习上升到人的素养的培育上来、把单纯的知识教学上升到全面的科学教育上来, 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塑造学生的创新人格品质。

四、在互动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科学课以活动为主, 这其中思维活动尤为重要。所以, 教师在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先分析与思考, 之后提出猜想并交流, 动手实验后再进行交流和总结。只有这样, 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使创新成为可能。但在实际教学中, 大部分学生都不能安静地倾听同学、教师的陈述, 总是迫不急待地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别人, 并忽视他人的观点或意见。究其原因, 主要是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倾听的习惯。而没有充分倾听他人的陈述, 就不能有效地质疑或提问。因此, 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堂上的倾听习惯, 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 在三年级讲《一棵大树》时, 当一个小组上台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时, 有个别学生没有注意倾听。笔者把这个小组的精彩发言板书了一部分后, 就问学生:“这个小组有几点发现?”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和一部分不会整理同伴发言的学生就说:“有5 点发现。” (这正是板书在黑板上的点数) 我没有评判, 而是把眼睛望向了学生。这时, 有一些小手高高举手, 他们答道:“是7 点发现。”的确是7 点发现。于是, 笔者给这些学生所在的小组各加了一颗五角星, 并告诉大家倾听的重要性。

在课堂上, 教师还可以用“刚才他说了什么”“请你重复一下刚才老师说的”“你听懂了什么”“你有什么没听明白”“你和他说的不同是什么”“你有什么不同意见吗”等语言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 指导学生形成正确倾听的习惯。因为只有认真倾听, 学生之间才能有效地进行解读和评价, 才能高效地质疑和补充, 才能为其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广阔而真实的空间。

摘要:培养创新精神是科学课程的重要目标。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对他们创新精神的发展、科学态度的形成及良好的创新人格品质的塑造是至关重要的。具体来说, 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四种学习习惯, 以启发其创新思维:在激趣中培养提问的习惯;在找差异中培养观察的习惯;在讨论中培养质疑的习惯;在互动中培养倾听的习惯。

关键词:创新精神,科学教育,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 (3—6年级) 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2.

上一篇:端头超前支架下一篇:地应力异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