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多元化(精选12篇)
信息多元化 篇1
档案信息服务模式多元化可以理解为任何在某种程度上相似但有所不同的信息服务方式的组合。随着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领域的广泛应用, 档案馆服务的内容和类型日渐拓展, 从传统的档案借阅、参考咨询、场地使用, 到现代的计算机信息检索、数字资源获取等, 都属于档案馆服务的内容。此外, 自助服务、传播服务、参考咨询、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学科信息门户等使档案服务更具主动性、针对性、深入性与广泛性, 有效满足了用户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在实现档案价值的同时, 也帮助用户解决了问题。在实践中, 各档案部门应在现有条件下, 采取突出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 做好档案信息服务多元化选择工作, 确定适合本馆、本地区的服务方式, 实施不同层次的服务模式。
1. 自助服务。
提供者根据以往服务的经验及对利用者需求内容的分类, 对低层次且重复性大的需求, 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为利用者提供标准化服务和解决方案, 并由利用者采用自助服务的方式满足其需求。数据库、知识库、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 为构建具有知识推理能力和知识检索能力的自助式知识服务技术平台提供了可能。档案利用者可借助于电话、电脑及友好的软件界面, 根据自身需求进行自助服务。
2. 档案信息传播服务。
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就是档案管理机构把可开放利用的档案信息资源, 通过有效的传播媒介来满足社会公众利用需求的档案服务工作。传播学理论认为, 传播媒介就是信息传递的载体、渠道、中介物、工具或技术手段, 它在人类传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开展档案信息多元化服务, 充分满足人们的档案利用需求, 离不开各种媒介的参与。所以, 一方面以应用为主导, 结合单位实际情况, 采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又适度超前的软硬件设备。另一方面, 综合运用各种传播媒介, 提供多种多样的信息化服务。有效的传播方式, 可以促进档案用户群体的扩大和档案信息传播服务功能的发挥。以网络媒介为例, 在网络环境下开展档案利用工作, 通过网络编辑技术将档案的原貌展现在利用者面前, 集文字、声音、影像等多种形式于一体, 可大大增强档案的可读性与可查性, 更容易获得广泛的用户。
3. 档案参考咨询。
档案参考咨询是指档案馆工作人员对用户在利用档案和寻求知识、情报、信息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档案报道等方式提供事实、数据和档案线索, 其内容主要包括指导利用档案、咨询服务、编制档案目录等。数字档案馆数字参考咨询系统是数字档案馆技术、资源和信息服务人员三者的有机结合, 最能体现物的知识资产和人的知识资产的结合功效。数字参考咨询服务成功的基础在于卓越的数字档案馆平台、丰富的信息资产和优秀的信息服务人员。通过开展数字参考咨询服务, 可以使用户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数字档案馆的功能、作用, 并向用户提供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的档案馆服务, 起到在用户与数字档案馆之间架构起一座信息沟通与传递服务桥梁的作用。
4. 个性化服务。
个性化服务是在研究用户的个性、习惯、兴趣、知识结构、心理倾向、信息需求和行为方式的基础上, 通过用户的自助服务, 使用户接触到所需的相关信息和感兴趣的知识内容, 以节约查找时间, 提高效率。 (1) 定制服务。根据用户需求, 对馆藏的信息内容和各类服务进行分类, 形成多个资源和服务模板, 使用户定制的目标集中在这些模板上。 (2) 推送服务。运用推送技术来实现的一种个性化主动信息服务方式, 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实现重点用户一次输入请求, 定期地不断地接受到最新的信息。 (3) 智能代理服务。通过跟踪用户在信息空间中的活动, 自动捕捉用户的兴趣爱好, 主动搜索可能引起用户兴趣的信息并提供给用户。 (4) 自助检索服务。用户经常需要通过与检索系统动态交互来确定其提问, 在交互过程中, 形成相关的判断, 由此来调整他们的目标。 (5) 数据挖掘服务。从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和浩瀚的网络信息空间中发现并提取隐藏在其中的信息, 帮助重点用户寻找数据间潜在的关联, 发现被忽略的要素, 而这些信息对预测趋势和决策行为也许是十分有用的。 (6) 呼叫中心服务。用户可通过电话接入、传真接入、Moden拨号或宽带接入访问档案馆网站等多种方式进入系统, 在系统自动语音导航或人工座席的帮助下访问系统的数据库, 获取各种咨询服务或完成相应的事务处理。
5. 知识服务。
档案馆应在服务过程中变单纯的档案信息传递为知识管理和信息服务相结合, 提高信息的组织与加工水平;重视开发二、三次文献, 提供浓缩化的数字信息产品;注重信息服务的质量内涵, 实现信息的增值, 以满足新的信息需求。向用户提供知识服务是数字档案馆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一是使用户通过档案馆的知识地图, 来利用馆内的数据库、知识库。知识地图是馆内知识的导航工具, 能够描述数字档案馆生成的知识, 用户利用知识地图可以在大量信息中轻松航行, 可以看到表面不相干甚至迥然不同的信息之间的联系, 还能以交互、可访问的方式提出知识。该方法适用于档案馆的所有用户。二是对用户数据库的用户信息运用智能Agent技术分析其兴趣与爱好, 形成需求空间, 然后在需求空间中主动查找相匹配的需求, 再向知识库搜索相关知识, 从而为用户提供最佳服务。其实现途径是利用Agent技术设计知识服务模块, 嵌入到档案馆提供利用服务系统中, 用主动性的Push方法支持用户的个性化知识需求。此外, 用户可通过档案馆交流平台与专家、馆员或其他用户直接交流问题, 解决过程中的困惑与经验, 寻求帮助, 完成知识的共享、转化与创新。
6. 学科信息门户。
学科信息门户是将特定学科领域的信息资源、工具与服务集成到一个整体服务系统中, 为用户提供一个方便的信息检索和服务入口。面向用户的档案馆信息服务必须致力于学科门户的建设。具体有以下五种形式:一是主题信息门户, 以网络学科信息导航为主的, 提供权威、可靠、规范和可持续的网络信息资源选择、描述和检索。二是专业信息门户, 以专业机构或档案服务系统为基础, 根据专业机构性质或其信息服务要求, 将各类资源组合在统一门户下向用户提供服务。三是跨学科信息门户, 基于和支持多个学科信息门户之间的整合检索。四是分布信息门户, 基于信息门户体系, 将多个分布门户整合成一个集成门户体系, 让用户通过信息门户体系方便地搜寻、调用和利用各种不同的信息资源和服务。五是开放信息门户, 不但支持基于学科信息门户的资源与服务集成, 还进一步支持按照用户个性化需要定制信息门户, 根据逻辑业务流程整合多个信息服务环节, 支持多个信息门户之间的开放集成与定制。
信息多元化 篇2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
技术总结
大连供电公司
2014年3月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一、概述
(一)项目背景
在“三集五大”体系下,电网公司将发展方式转变为要按照集团化运作、集约化发展、精益化管理、标准化建设要求,实施人力资源、财务、物资集约化管理,构建大规划、大建设、大运行、大检修、大营销体系。在这体系影响下,电网资源信息的管理将各个分散的资源集中统一进行管理,最终形成五大业务体系,生产管理、资源规划、基建建设、人力资源、财务。五大体系各负其责,但资源信息仍有关联,所以当前公司五大应用中个别资源信息都分布在不同应用中,无论是信息检索或者信息收集都有着不可避免的缺陷。
为了提高变电站运维管理水平,国网大连供电公司针对变电站资源进行融合。将PMS中业务操作记录进行采集,配合融合后的信息,以时间点的方式进行保存,最终以点成线,达到以时间轴的方式,记录资源信息的历史,以便对资源的分析及统计。将分散的信息统一管理,并进行多元化的扩充,最终达到对变电变电设备资源信息全面化,立体化。最终使变电站达到更高的科技型高效管理。
二、多源信息集成应用
(一)集成PMS及GIS应用的资源,达到初步的一次融合。(1)PMS接口
设备台账信息集成:
PMS系统的设备是电网生产运行管理的基础,设备管理实现对设备实物的基本信息、技术参数及设备变更的管理。通过接口传输的设备类型主要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包括:变电设备、输电设备、配电设备等。
实现方案如下图所示:
PMS标准接口-设备台帐PMS-设备台帐设备台账数据变更PMS-接口①数据中心外部系统企业服务总线1数据变更处理③2②共享区⑤接口模块④34设备台账数据⑧数据回传⑦⑥数据回传5图:PMS标准接口-设备台帐实现方案
说明:
步骤①:当PMS设备台帐信息发生新增、修改、删除时,通过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接口对事件进行处理;
步骤②:接口将发生变更的设备台帐数据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 步骤③:在将数据成功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后,发送消息至企业服务总线;
步骤④: 外部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获取消息;
步骤⑤:外部系统在接收到消息后,在数据中心共享区获取相关数据; 步骤⑥:外部系统在生成了设备台账的相关信息后(如ERP生成的资产编号、修改的设备运行状态等),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对应的表中,并在操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作索引表中添加一条操作记录,记录下所操作设备的设备编码、操作类型、操作时间、动作系统等信息;
步骤⑦:PMS接口定期根据操作索引表的操作记录取回相关信息; 步骤⑧:PMS接口将获取到的回传信息写入PMS系统中。检修工单信息集成
在整个检修管理过程中,与设备检修相关的检修计划、停电申请、两票和工作任务单等专业管理在PMS系统中完成;其它业务信息由外部系统来维护,如ERP中完成与设备检修成本相关的预算、领料、退料、外委计划和服务。
由于检修工单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在PMS工单创建完成后,PMS接口处理模块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调用外部系统提供的Web服务,传递工单数据,并获取相应的返回信息。
实现方案如下图所示:
PMS标准接口-检修工单PMS-工作任务单创建工作任务单PMS-接口①②接口处理模块企业服务总线外部系统123工作任务单管理③②③④Web服务模块4
图5:PMS标准接口-检修工单实现方案
说明:
步骤①:当PMS创建工作任务单,通过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接口消息发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送模块对事件进行处理;
步骤②:接口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调用外部系统的Web服务,将工作任务单信息传递给外部系统;
步骤③:外部系统返回相应的值;
步骤④:接口将外部系统回传的信息写入PMS。
注:检修工单数据以XML字符的形式与外部系统进行交互,具体格式参见“IV数据字典及数据交互方法”下的“检修工单数据交互方法”。
大修技改接口
PMS系统中实现大修技改项目计划编制、上报、审核、批复,侧重项目计划的立项管理。PMS在大修技改项目计划批复下达后,将批复后的技改项目计划信息传送数据中心,并以消息的形式通知外部系统。
实现方案如下图所示:
PMS标准接口-大修技改PMS-项目管理大修技改项目PMS-接口数据中心外部系统企业服务总线Y已批复①1③接口处理2②共享区⑤接口模块④34项目管理⑧数据回传⑦⑥数据回传5
图6:PMS标准接口-大修技改实现方案
说明: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步骤①:当PMS项目在大修技改项目批复后,通过事件触发机制触发接口对其进行处理;
步骤②:接口将发生已批复的大修技改项目信息数据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
步骤③:在将数据成功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后,发送消息至企业服务总线;
步骤④: 外部系统通过企业服务总线获取消息;
步骤⑤:外部系统在接收到消息后,在数据中心共享区获取相关数据; 步骤⑥:外部系统在对项目的相关信息(如项目编号、项目进度等)进行了修改后,写入数据中心共享区对应的表中,并在操作索引表中添加一条操作记录,记录下所操作项目编号、操作类型、操作时间、动作系统等信息;
步骤⑦: PMS接口定期根据操作索引表的操作记录取回相关信息; 步骤⑧:接口将获取到的回传信息写入PMS系统中。
(2)GIS矢量图集成
具备完善的操作功能:
地图操作功能:如图形放大、缩小、窗口放大、全屏、漫游、点选、矩形选择、圆形选择。
地图定位接口:可向GIS内部定位接口传参定位到需要的资源设备点。具备二次开发条件:
有对图层的开发接口:如图层的添加、删除、上下移动、可视性、可编辑、可选择的管理,以及图层的属性连接、数据导出、数据浏览和编辑。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有对数据层的开发接口:可任意定制自己的属性字段,以及方便属性属性编辑,并可通过属性链接浏览外部数据库。
(二)图片、视频资源进行二次融合,达到信息图像化管理。(1)二次融合
二次融合也可以说是将原有的平面信息进行立体化包装,不仅仅只是将图片及视频和文字描述进行简单的数据库信息关联。在这里我们引入多媒体信息嵌入技术。一方面,将图片及视频封装到一次融合的资源中,另一方面,我们也将资源的平面信息嵌入到多媒体资源中,达到信息多元图像化。至此完成设备资源信息的二次融合。
(2)图像化管理
在应用中图像化的管理,包括资源图像化处理,校验,多元信息检索、查看,定位、实时监控;
资源图像化处理:对实体资源以数码照片、视频及扫描的形式进行图像化处理,并进行校验。
校验:也是二次校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对图像化的资源进行校验,以确保二次验证的正确性。
多元信息检索查看:本次项目中资源的保存形式有文字,图片、视频。所以检索的方式就不仅仅只局限于文字的检索,应用中支持对文字,图片元数据,视频元数据进行多元信息检索,并展现给操作人员最完善的资源信息。
定位实时监控:通过检索查看到的资源信息,操作人员可以定位到相应地理位臵并打开监控查看到此资源设备。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三)时间周期化对已有资源信息进行分析和统计。
现在开始是资源信息的应用基础搭建,核心内容为时间轴的搭建。从资源信息的收集结果,我们可以将其看成一个由文字、图像、视频封装起来的盒子,每个盒子我们都可以成其为这个资源的时间点信息,我们将每一个盒子都以特定的形式进行保存,并保证他们之间的关联性。随着时间的改变,任何一个资源都将形成大量的时间点,也形成了一条时间轴。
轴为基础,随着时间轴的完善,我们可以将有记录的设备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和统计,以达到业务工作上的应用需求。
(四)加入摄像头图像采集,达到实时资源采集。
当图片及视频的采集任务完成后,我们将逐步追求时间上的提升,与监控系统进行资源共享,并进行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上述可以看出我们在空间上对资源的改变,当然也要将时间概念补充到资源信息中,如果空间是距离形态的体现,那么时间就是度量距离的抽象标尺,也就是时间轴。我们根据时间点的累计,将每个资源的每个时间点都以特定的结构进行保存,形成每个资源独有的时间轴,以便于今后的多元化信息检索及信息分析。
(二)多源化信息融合技术
所谓多源信息融合,就是充分利用不同时间与空间的多传感器信息资源,采用计算机技术对按时序获得的多传感器观测信息在一定准则下加以自动分析、综合、支配,得到被测对象的一致性解释与描述,以完成所需的任务.使系统获得比它的各组成部分更优越的性能。
(1)多源信息融合的三层含义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模块集成系统。组合和融合之间有不同的含义。前者指的是外部特性,它涉及的是网络结构、层次等方面的较一般的问题,而后者主要讲的是内部特性,指的是系统信息有效综合的更深层次问题。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三)多媒体信息嵌入技术(NISO标准)(1)NISO Z39.87标准
NISO Z39.87 标准是专门针对图像电子文件的技术元数据标准。这里有两个概念需要明确:图像电子文件和技术元数据。所谓图像电子文件,在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 18894—2002)中电子文件类别代码为“I”,指用扫描仪、数码相机等数字设备采集或制作的静态图像文件。数码照片和档案数字化工作后形成的图像副本,都属于NISO Z39.87标准描述的对象。而技术元数据,就是对图像电子文件数据(像素)及图像的来源进行解释说明的数据。
(2)NISO Z39.87 结构
NISO Z39.87 标准将图像电子文件技术元数据主要分为五大类元数据块,分别是基本数字对象信息元数据、基本图像信息元数据、图像捕获元数据、图像评估元数据和变更历史元数据各元数据块的主要内容为:
1.基本数字对象信息元数据:包括7 类(对象标识符、文件大小、格式说明、格式注册、字节序列、压缩、固定类),共20个数据元素。该类元数据主要描述图像电子文件的唯一标识符、文件的体积和格式等信息。可以看出,该类元数据适用于描述所有类型的电子文件,而不仅仅适用于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图像电子文件。由于该元数据块并不是图像电子文件独特的技术元数据,因此可以视为是更广义上的长久保存元数据的一部分。
2.基本图像信息元数据:包括2 大类(基本图像特征和特殊格式特征),共34 个数据元素。其中,基本图像特征元数据针对的是各种格式图像电子件通用的技术属性元数据,例如图像宽度、高度、色彩空间、色彩配臵文件等。特殊格式特征元数据是针对某些特殊格式图像文件,记录其特有技术属性,例如JPEG2000 格式的编解码器、编码选项等元数据。将通用元数据和特殊元数据区分开来,充分兼顾了标准的灵活性,便于扩展。该类元数据的主要功能是便于重构数字对象,使其输出为一个相对合理的可视化图像。
3.图像捕获元数据:包括6 大类,共78 个数据元素。图像捕获元数据记录的是从模拟原件-数字图像(analog-to-digital)转化过程中的一些不可逆的属性特征,例如扫描原件的尺寸、图像形成时间、形成者、扫描仪捕获设臵、数码相机捕获设备等信息。该类别中的大部分元数据从拍摄时就由数字设备自动捕获,嵌入到文件中,而另外一些信息则由负责管理图像捕获的机构提供。该类元数据的主要功能是在用于图像数据质量评估时,提供图像数据捕获相关的周边环境(平台、软件等)和管理条件方面的重要信息。
4.图像评估元数据:包括3 大类(空间度量、图像色彩编码,基准目标),35 个数据元素。该类元数据主要是记录和图像质量相关的图像本质属性,例如采用扫描仪对原件进行扫描时,采取的采样频率,采样位数、像素采样等元数据,或者是关于图像数据的基色、灰度等信息。该元数据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度量标准,在今天可以用来评估图像输出的精确性,在未来又可以用来评估长久保存技术,特别是迁移技术的准确性。
5.变更历史元数据:包括2 大类(图像处理、历史版本图像元数据),12 个数据元素。该类元数据主要是记录数字图像生命周期内应用的主要处理流程,例如编辑或转换(迁移)操作等,例如每次图像处理发生的时间、责任人、具体操作等信息。该类元数据的功能不是用于回溯图像的编辑操作,而是通过记录变更历史和长久保存相关的流程元数据,来支持对原始图像数据进行仿真模拟。
(3)NISO Z39.87特点
1.体系结构的兼容性:体系结构是标准的总框架,决定整个标准的适用性。良好的元数据标准应当和较为成熟的国际和国内标准保持一致,以确保其兼容性。特别是在面对元数据标准“百花齐放”的今天,和现有标准保持“互相兼容,交互使用”是制定元数据标准,提高信息资源互操作能力的基本原则之一。NISO Z39.87 工作组是在对现有图像技术元数据相关规范、标准的充分调研基础之上,结合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遗产领域的特殊需求,制定的技术元数据标准,标准的体系结构和目前商业制造领域使用的主流技术元数据标准《静态图像元数据》(以下简称DIG35)的元数据块保持基本一致。DIG35 是适合商业制造领域使用的图像技术元数据标准,包括五大类元数据:内容描述元数据、基本图像参数元数据、图像形成元数据、历史和知识产权元数据。DIG35 的优势在于该标准是世界知名数码设备制造商统一合作制定的元数据标准,大部分的元数据已嵌入到各类数码设备中,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应用基础。NISO Z39.87 充分借鉴了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DIG35 设计思想,保证了和DIG35 元数据的一致,标准实践性强,兼容性好。并且,NISO Z39.87 针对档案等文化遗产领域的特殊需求,也增加了相关元数据,例如图像评估元数据,该类元数据可以用于评估某个图像或图像馆藏的现行价值(审美价值或功能价值)。
2.模块化设计的标准化理念:模块化是现代标准化发展的前沿,是标准化发展的高级形式。模块化的标准设计方法其实就是将标准分解成具有独立功能的语义单元,可以按照不同的需要进行新的组合,产生新的功能。从宏观结构来说,NISOZ39.87 将图像电子文件技术元数据从概念上整体分为五大类元数据,即五大语义模块(见图2)。每个元数据模块“各司其职”,描述图像的某一方面特征,具备特定的、相对独立的功能。任何一个元数据模块的变更(扩展或是裁剪)都不会影响到其他模块的使用,也不会影响标准整体的体系架构。五个元数据模块“组装”起来,既可以作为独立的图像电子文件技术元数据标准使用,也可以提取其中的某个元数据模块和其他元数据标准组合,产生新的功能。例如可以提取“基本图像信
息元数据”模块和《长久保存元数据集》(简称PREMIS)标准组合,来描述特定的馆藏信息。元数据模块化的设计思想起源于需求的多样化。对于档案领域来说,没有一个元数据标准能够很好地满足各类型档案机构的多样化的需求,唯一切实可行的做法是在元数据标准设计时,即将标准分解为多个具有特定功能,可兼容、互换的独立单元模块。各类型、各层次的档案机构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用来自不同标准的多种语义模块,组合为新的标准,适应本机构需求,在本机构范围内使用。这就和目前国际元数据领域提出的元数据应用框架(application profile)理论不谋而合。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3.完善的实施体系:为了确保NISO Z39.87 标准的顺利实施,工作组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项目研究,例如由美国国会图书馆网络和MARC 标准办公室、NISO 工作组一起合作开展的NISO Z39.87 编码项目,项目制定了NISO Z39.87 标准的XML Schema(以下简称MIX),由国会图书馆负责MIX 标准的后续更新维护,目前已升级至2.0 版。
同时,NISO 工作组在调研中发现,大部分的机构充分认识到技术元数据标准对于图像电子文件管理是必不可缺的,但是却很少有机构具备完全捕获技术元数据的能力,原因就在于缺乏相关的平台和资源。NISO 工作组充分认识到这点,大量技术元数据的捕获将是非常耗时耗力的,依赖于人工录入将是不切实际的。于是,工作组和研究图书馆协会(RLG)携手,开展了自动曝光———静态数字图像技术元数据捕获项目。该项目的主要宗旨就是“以最小的代价,实现技术元数据的捕获,最大化文化遗产领域长久利用数字资源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地降低机构捕获NISO Z39.87 元数据的难度,实现大部分技术元数据的自动捕获。该项目也研究推荐了一系列的技术元数据自动抽取工具,例如JHOVE 文件格式和元数据抽取软件等,减轻了人员录入负担,提高了技术元数据的捕获效率。
变电站多元化信息资源集成应用——技术总结
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首先解决了当前公司内资源信息分散的现状,构建了一个信息融合的平台,保证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阅读性,更有利于工作人员对设备资源信息的了解与掌控。
其次,本项目的开展,为多源化信息融合及多元化信息检索的未来开展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为大连电网公司科技性发展建设打下了一个基础。
航天信息:多元化触角伸向物联网 篇3
11月3日,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迎来成立10周年庆典。
大会上,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振南回顾了航天信息参与和推动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建设的10年道路。同时,公司还发布了航天信息多元化路线下的各种产品和解决方案:Aisino 安全网络存储、ERPA8、手机支付芯片等系列新品,以及“网络开票”和“汉字防伪”两大税务信息化领域全新解决方案。
而更值得关注的是,跨越多条信息化产业链的航天信息并没有止住脚步,据刘振南透露,未来,航天信息还将把产品和方案带到当今最热的“物联网”和“云计算”两大领域。
拓宽多元化路线
布局物联网
在“三金”等国家级信息化建设领域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无疑为航天信息迅速成长为国家级信息化领军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年,在美国《商业周刊》发布的“2009年全球IT企业百强榜”上,航天信息作为中国内地仅有的5家上市企业之一入选。荣誉的背后,除了来自传统优势领域的长期积累,还得益于其适时采用的多元发展战略。
成立10年来,航天信息以信息安全为主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在“三金”等传统优势业务之外,还将触角伸向全面信息化服务领域。比如,推出Aisino A6财税一体化管理软件,成功试水ERP软件市场,结合物联网热点聚焦RFID的应用开发,以及涉足多媒体数字终端、培训产业等举措,不断促使航天信息在服务国家重点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同时,形成了满足企业和个人用户信息化需求的网状产业体系。
在10周年庆典上,刘振南宣布,航天信息将在做好所承担的“金税”、“金卡”、“金盾”等国家重点工程的基础上,继续以信息安全为主业实施多元化战略,在物联网、云计算、手机支付、企业信息化等领域取得突破和领先,“十二五”期间将计划实现销售收入翻番。
会上,航天信息同时发布了Aisino安全网络存储、ERPA8、手机支付芯片三款新品,和“网络开票”、“汉字防伪”两大税务信息化领域全新解决方案,这显示出航天信息在上述产业的布局正在快速展开。
刘振南表示,物联网主要包括信息感知、传输、处理、应用等四个环节,产业链很长,除传输外,航天信息在信息感知、数据分析、存储应用等领域都具有独到优势。
“在云计算领域,航天信息将侧重于提供解决方案,借助云计算解决中小企业的信息孤岛问题。”刘振南指出,此次推出的Aisino 安全网络存储就是一款服务于云计算的产品。在手机支付的新兴领域,航天信息推出了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Aisino手机支付安全芯片AC3192,性能也已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
“多元化的同时,航天信息必须做强税控安全这一基业。”刘振南表示,此次正式发布“网络开票”和“汉字防伪”两大系统,标志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的防伪水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也标志着航天信息在这一领域的技术和竞争优势将更加突出。
除了在企业信息化领域发力,针对手机支付这样的新兴应用领域,航天信息同样凭借在安全芯片领域的技术实力,经过历时近一年的潜心研发,推出了拥有完全自主研发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智能安全控制SoC芯片。“Aisino航天信息手机支付安全芯片AC3192,无论是加解码的安全性还是处理器的高效性,都处于国内行业领先水平,只需通过运用于RF-SIM卡、TF或者SD存储卡等载体,即可轻松完成为手机支付安全护航的使命。”刘振南表示。
两大产品
助力金税工程
作为国家大型信息化工程和电子政务领域的主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航天信息于2000年11月1日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12家中国航天领域的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发起成立,从原航天金穗高技术有限公司的防伪税控系统业务、原北京航天金卡电子工程公司的IC卡业务和原北京航天斯大电子有限公司的税控打印机业务三大业务基础上起步发展。而在成功参与了“金税”、“金卡”、“金盾”等国家级重点工程后,航天信息一跃成为信息化领域知名企业之一。
尤其在推动我国税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自航天信息承担的防伪税控系统研发并大规模推广以来,有力地打击和防范了利用增值税进行偷漏税行为,为国家税收增收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2007年底,航天信息完成了全国190余万一般纳税人“防伪税控一机多票系统”的升级推广工作,并成功实现了公司防伪税控业务向上游产业的成功延伸;同年,又研制开发了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管理系统;2009年,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降低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规定,航天信息迅速开发出适用于个体工商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使用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保证了纳税人生产经营以及国家税收征管的正常开展。
就在此次10周年庆典上,航天信息面向自己的“主战场”——税务信息化领域正式发布了两大全新解决方案:“网络开票”和“汉字防伪”,这两大方案会给金税工程提供怎样的帮助呢?
据记者了解,根据国家税务总局相关文件规定,自2011年1月1日起,全国将统一使用新版普通发票,各地废止的旧版普通发票将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基于“在线开票、实时查询、票表校验、以票管税、闭环管理”的功能设计愿景,航天信息开发的“网络开票系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开票申报查询模式,全面、准确记录了纳税人的经营活动,实现发票开具信息实时监控,确保发票流通的惟一性、真实性和安全性。配合该系统研发的Aisino打印机及其配套解决方案,将大力推动该系统在全国的推广应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技管票、以票控税”。
与此同时,由于增值税专用发票在加强增值税的征收管理、规范税收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完善现有增值税专用发票防伪性能,加大力度杜绝利用篡改汉字信息、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进行涉税违法犯罪活动案件的发生,同样是当前税务信息化建设重点之一。
不久前,航天信息承担的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汉字防伪项目实地测试,在河南省国家税务局顺利完成,目前正在开展试点前的准备工作。汉字防伪项目的成功研制,标志着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防伪水平即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主业再上“新台阶”,多元化业务再扩展,并立志成为“中国信息服务行业的主要推动者”,站在下一个10年的起点,航天信息已经给自己铺展开了一幅全新的蓝图。而对于如何实现这幅蓝图,刘振南显得信心十足:“依托目前遍布全国的36家省级服务单位、700余家基层服务单位,未来航天信息还将努力为我国实现‘以信息化推动工业化’发展战略做出更大的贡献。”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方式初探 篇4
一、当前信息技术评价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传统的单一笔试、上机考试、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三钟方式。
1. 传统的笔试, 这种“纸上谈兵”的评价模式在考查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上, 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 上机考试形式是检测技能的很好手段。
但是上机考试也有不足, 第一, 上机考试的内容往往限于考试系统局限的应用, 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二, 上机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第三, 学生座位距离很小, 题目都是通过显示器显示, 很难做到试卷的封闭性, 作弊比较方便。
3. 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程度。
但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查往往应用在课程终结性评价, 并且工作量很大, 对于现在的教学大环境下, 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二、多元化评价的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 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 评价要多元化。
三、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的方式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 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 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 加强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还可以根据平时课堂表现情况, 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 这些评定可以有其他同学互评来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 在肯定别人的同时, 找到互相之间的差异, 弥补自己的不足。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1) 课堂成绩的评价。课堂是教学绩效的基础与核心,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 课堂成绩的评价理应处于最主要的位置。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 导致“学”与“评”从质上分离开来。其实, 平时课堂教学最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此外, 课堂教学还能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采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 我们应当将课堂成绩的评价摆在首要位置。 (2) 电子作品的评价。在电子作品设计中, 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电子作品。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 不断的完善的过程。因此, 我们应该将电子作品评价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3) 上机考试。上机考试是信息技术课评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基本理论、有规定要求的操作题全部融于考试系统中。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 至于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及结果, 我们并不规定, 全由学生自己决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 (4) 创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兴趣小组, 也有部分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 并且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地区还将获奖电子作品纳入了中考特长加分。这样不仅奖励了获奖学生, 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激励, 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计算机教学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
最终利用四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四部分内容的比重, 建议课堂成绩占40%、电子作品占30%、上机考试占30%、创作与竞赛成绩作为附加分。
总之,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方法,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优势, 提高评价的效率, 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由于起步较晚,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其评价方式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不少老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本文针对评价方式进行探讨, 主要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评价方式的现状和不足, 指出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依据及应用方法。
信息多元化 篇5
从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其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合作、学习等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教师都是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区分学生的优劣,将学生片面地分成几个等级,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多元教学评价自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由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也相应地趋向多元化发展。
1、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初中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互动评价等。
(1)评价活动的重点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可以发展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定评价标准,自由点评。
(3)师生互评可以让教师更多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向学生学习,体现师生的平等。
我们还可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再结合到教学评价中。
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学评价内容由信息品质、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方面组成。
(1)信息品质(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等级制。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
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记录,作为学生平时信息品质成绩的依据。如下表:
(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一般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进行。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3)技能技巧:采用实作形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上机测验形式进行。不同的工具、软件,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评价实作的创造性、艺术性、素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工具软件的特定功能的应用。 最终利用三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三部分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这样的总结性评价还是缺乏可信度,而且对学生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溶入评语这种形式,写上一段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改进的鼓励性评语。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基础知识方面:采用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效率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技能操作方面:采用上机测验。重点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能力。
(3)平时以实作评价为主:实作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
实作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过程是评价的重点。重过程是初中信息技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课堂即时评价辅以课后延伸评价(可以将作品上传至校园网,采用网络评价),促使作品评价多元化、全面性。
事先确定评价的规则和标准。作品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事先给学生一些引导,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选拔转向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地评价初中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初中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从单纯地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确实,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真正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未来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康永和、《信息技术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价》、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中小学信息技术、
2、新课程实施过程研究课题小组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
4、卢雪梅、实作评量的应许、难题和挑战》、教学资料与研究,20期
5、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
信息多元化 篇6
一、多元化单元教学能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公民必备的素养。高中信息技术课程以义务教育阶段课程为基础,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宗旨,强调通过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过程中,掌握信息技术,感受信息文化,增强信息意识,内化信息伦理,使高中学生发展为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公民。
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以接受和理解,教师应化繁为简,用通俗易懂的教学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在讲解粤教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时,为了加深学生对信息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信息意识,使他们掌握信息技术的获取、加工处理、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学生分组对问题讨论和研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更让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有自己的反思。
笔者设计了多元化的单元教学计划,分层次设计出多元化的问题。如:数字化生活让你过得更好了吗?信息技术发展的利与弊有哪些?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如何,给人类带来了哪些负面影响?信息技术及其特征是什么?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如何?如何获取信息、鉴别信息、评价信息?信息技术应用于哪些领域?在学生先了解了笔者的问题框架以及学习计划后,学生分组自主课外探究并完成相应的教学活动。(1)围绕“数字化生活让你过得更好了吗?”展开辩论,深入探讨;(2)各组展示、交流多媒体作品,使学生了解到信息技术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利与弊、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给人类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各小组的演示文稿。这种多元化的单元学习,促进了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二、多元化单元教学能关照全体学生,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
多元化单元教学照顾到了每一个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比如:分组所考虑的学生因素有计算机操作能力、互助沟通能力、自主探究能力、硬件环境等。这样可以充分考虑高中学生的起点水平及个性方面的差异,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和自我设计;提倡通过课程内容的合理延伸或拓展,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不同地区发展的不均衡性,在达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鼓励因地制宜,特色发展。
多元化的单元任务使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内容当中,掌握了搜集信息的渠道、途径和方法;利用知识和信息解决提出的问题,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共同合作探讨精神。
三、多元化单元教学强调问题解决,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
学生通过完成整个单元计划学习,体验到了信息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作用,能够描述未来的数字化生活,认识实现这个目标所涉及到的技术、设备及对人的要求。
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学习、生活乃至信息技术革新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
比如单元模块任务中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数字化生活”演示文稿制作,或者制作网站,这种多元化的模块任务,让分层的学生能有效利用现有的知识进行探究和创新。教师也可以进一步加以辅导,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获取更多的信息技术经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多元化单元教学注重交流与合作,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
多元化单元教学任务让学生面临的是一系列的综合性问题,如信息的搜集、功能的实现、颜色的搭配等,这都需要依靠学生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要学会交流和协作,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等。学生因为和自己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在一起,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也增强了协作的主动性。
比如“数字化生活让你过得更好了吗?”这个单元教学任务的辩论,不但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氛围,而且使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学生共享思路,激发灵感,反思自我,增进友谊,共同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
综上所述,新课改的信息技术课如何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是值得探究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摸索,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多元化的单元教学能有效体现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理念,能有效切合信息技术课程的设计思路,能有效完成信息技术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晓东.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多元化教学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效率 篇7
一、形象讲授教学法
计算机学科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 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师应化繁为简, 将深奥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实例, 形象比喻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例如, 在讲计算机原理及结构时, 可以将计算机比喻成一个人, 人的感官系统 (如手、脚、眼等) 相当于计算机的输入设备, 输入信息到CPU (相当于人的大脑) 经过处理后, 由输出设备 (嘴巴等) 输出来。这样一讲, 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可以说形象比喻法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的一大特点,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可大量使用。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 在实践操作中获取知识, 拓展思路。通过展示案例—分析案例—制作案例—综合应用“的过程, 在完成实际问题的同时, 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技能, 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在展示各种案例的同时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讨论分析案例时, 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而且有利于提高其合作和表达能力, 活跃课堂气氛。例如讲到word软件的图文混排时, 可以利用精美的电子报刊为案例, 边分析边制作, 以便发现学生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进行着重讲解。
三、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通过学生上机操作的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亲手动手操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将书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操作, 拓宽学生解决的思路,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让学生综合应用word软件制作个人名片,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所学知识, 制作出精美的图文混排的名片来介绍自己,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而且达到了灵活应用计算机的能力。
四、归纳学习法
归纳学习法就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操作总结经验, 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学生在上机操作后都要总结出现的问题、解决方法以及新的体会和发现。在实践中的归纳、升华, 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word和excel中对表格的对齐方式、公式计算、标题行重复等操作能达到同样的目的, 操作方法却不同, 要在学习之后不断总结和归纳所学知识才能熟练掌握基本操作。
五、一题多解, 求解多样法
不论是理论知识, 还是实践操作, 求解方法都存在多样性, 有时答案也有多种。在信息技术学科, 更应让学生树立这种观点, 提高这种要求。例如, 删除一个字符可以用Backspace键, 还可以用Delete键;使用路径时可以用绝对路径, 也可以用相对路径;在编写程序时, 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和算法。一题多解, 旨在增强学生灵活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师应多分析, 多提示, 揭示本质内容;若演示, 必有分析, 另给习题和要求。
六、竞赛激趣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作欲望, 利用学生的好胜心、自尊感, 组织学生操作比赛, 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调动学习积极性, 能够熟练的掌握软件的各种操作, 适时举行一些应用软件的竞赛活动, 活跃课堂气氛, 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例如文字编辑比赛、电脑美术制作比赛、网页制作比赛等, 甚至举行一些电脑小游戏的过关比赛, 对提高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这样, 不但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 而且增长了科学知识, 激活了思维。
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是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的目标、内容、形式及手段上的根本否定和改革, 是实现课堂效率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同一堂课中不同教学阶段把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有机融合, 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肖友荣, 郑全军, 符传谊.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教法[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版社, 2008.
[2]叶金霞.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与实践研究 (修订版) [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信息多元化 篇8
1.问题抢答教学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其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种应用手段, 很多高中生为了适应时代发展, 已经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信息技术方面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 如果教师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话, 就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因此, 针对这种情况, 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 采用多元化教学策略, 问题抢答教学法就是很实用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
问题抢答法指的是教师根据要讲的课程内容将重点问题或者关键性知识点以问题形式向学生展示出来, 然后以班级为单位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进行抢答, 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到重点和难点知识, 教师则在这一过程中起到补充和辅助的作用。 在问题抢答教学法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 问题需要突出重点和难点, 还需要注意前后知识的关联性。
问题抢答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可以参与到教师的教学过程中, 在学习简单的信息技术知识、office知识及网络基础知识的时候都可以应用这一教学方法。
2.填空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对基础知识及信息技术应用的掌握情况。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的格式要求下完成填上文字、图像等编辑工作, 还可以加入一定的多媒体内容。教师在教学新内容的时候, 可以Word或者是PPT形式将内容展示出来, 但其中留有一部分空白内容让学生完成,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思考后, 亲自动手完成教师所要求的教学内容。
例如, 教师在教学制作PPT这一教学环节, 可以向学生展示如何完成一个PPT, 但是在教学如何加入声音、视频等内容的时候, 让学生自己思考。 学生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内容会积极地动脑思考, 并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 最后顺利地在PPT中填入视频和声音, 制作出一个很完美的PPT。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填空教学法, 可以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并在教学过程中, 让学生运用已学知识研究新知识, 对信息技术知识有更进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填空教学法是教师提供一部分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完成其余的教学内容, 这样会让课堂气氛更活跃, 而且可以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 同时, 让学生独立完成作品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能力和思维逻辑。 对于学生来说, 填空教学法可以对学生进行很好的引导, 让学生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独立思考, 并增加学生进行实践的机会。
填空教学法可以在很多种类的信息技术知识中进行应用, 帮助学生很好地抓住重点和难点, 在学生自己动手的过程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能力, 让教师的教学效果更明显。
3.任务教学法
这一教学法式要求学生将学习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学习新知识、掌握新能力。 任务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用到的一种多元化教学方法。 任务教学法的关键是任务的布置和设计, 教师为学生布置的任务是否有意义、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整堂课的教学效果的优劣。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用任务引导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可以主动学习。
任务的设计是很多元化的, 可以设计成开放性的, 也可以设计成多人讨论性的。 例如, 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让学生在一个Word中加入一个图像或者在Power Point中加入一个保护环境的动画设计等, 这样的任务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也可以将任务设计得比较大, 让学生一起合作完成。例如, 设计一份黑板报、一个多媒体的Flash、一个班级的学生上课系统, 等等。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后, 自然会对这些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很高的任务产生很大的兴趣。
在任务教学法中设计一些比较有趣的任务, 不仅会让学生愿意完成, 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而且可以让教师和学生在十分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所布置的教学内容。
4.讲授教学法
讲授教学法是最传统的一种教学方法。 教师在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比较新鲜的元素, 使教学不再枯燥。 教师可以融合一些生活中有趣的例子, 加上生动活泼的语言, 启发学生学习, 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师教学, 这样可以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知识。
讲授教学法虽然是以教师讲解为主, 但是教师在讲解过程中, 一定要注意学生感受, 多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语言, 这样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更愿意学习教师所讲述的内容。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 它迎合了现代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要求。 教师需要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愿意参与教师的教学, 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抢答教学法、填空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及讲授教学法等帮助自己的教学, 通过多元化教学法, 让教师和学生在更轻松的课堂气氛下学到更多信息技术知识。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比例, 因此, 学生不仅要学习数学、语文、外语等文化知识, 而且需要学习信息技术, 这样才能全面发展, 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化,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建设探讨 篇9
前不久, 笔者参加了全球职业生涯规划师的培训班, 培训班的主要内容就是如何开展职业生涯咨询。学习班结束后, 学习还在延续, 因为要拿到相应的证书, 得在学习结束后的规定时间内进行生涯咨询实践, 即生涯辅导综合案例分析, 得实际操作才可能完成。于是, 学习结束后, 便开始筹备生涯辅导案例的开展。因为学校还没有开展相应的工作, 也没有相应的宣传策划, 第一个案例得自己宣传, 自己选择来访者。我的来访者是名大二的学生, 大一期间, 他曾经因为想退学向我求助过, 当时只是做为老师的身份进行了耐心而细致的交流, 完全是出于经验式的劝导, 他最终选择了继续读大学。鉴于他平时的网络签名和日志, 可以明显感觉出, 他依旧有许多选择上的困惑, 只是之后没有再找机会深入交流过。这次因为案例作业的原因, 依旧把辅导的机会留给了他。
在对他进行生涯辅导的过程中, 辅导的时间周期比较长, 断断续续大概持续了半年多的时间, 原因大多在操作环节的资料收集和分析方面。在生涯辅导的过程中, 我们需要来访者不设防地提供一些个人成长信息, 完成一些家庭作业, 比如从小到大的成就事件、兴趣理想等等。这些看似容易的作业, 其实真正做起来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而且作业完成后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失真。在这过程中, 除了可以参考来访者的网络日志及其亲友评价之外, 几乎没有其他的可用资料可以参考或佐证。这便不由地让我开始质疑起持续了多年一直未变的大学生档案信息资料的滞后性及其价值。
二、职业生涯辅导概述
对职业生涯辅导的含义, 不同学者有不同表述。林孟平认为:“辅导是一个过程, 在这个过程当中, 一位受过专业训练的辅导员, 致力于当事人建立一个具有治疗功能的关系, 来协助对方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进而欣赏自己, 以至可以克服成长的障碍, 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 使人生有统合、丰富的发展, 迈向自我实现。”[1]7刘华山认为:“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 学校辅导人员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 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协助和服务, 帮助学生正确地了解自己、认识环境, 根据自身条件确立有益于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生活目标, 使其能克服成长中的障碍, 在学习、工作及人际关系等各方面调整自己的行为, 增强社会适应性, 作出明智的选择, 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2]1
一般认为, 职业生涯辅导是在尊重每个人的个体差异的基础上, 以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为着眼点, 促进个体的职业生涯选择与发展。具体地说, 职业生涯辅导就是协助个体达到他应该达到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 是帮助个体在其独特的兴趣、能力及价值观的基础上认识自身特点, 提升自我概念, 直至探索和开发自己潜能的过程。职业生涯辅导是一个持续的终身的发展过程, 努力关注个体自我成长, 使每一个个体尽可能充分发展。职业生涯辅导对于大学生生命品质的提升、学校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等方面均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当前, 个体职业生涯从传统型向易变型转变, 个体主体意识增强, 这一转变必然要求为未来社会培养从业人员的高职院校自觉开展职业生涯辅导实践, 加强职业生涯教育, 提高在校大学生学生生涯管理能力, 增进其学习、生活及工作后的成就感、尊严感、幸福感。
从某种意义上讲, 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建设在本质上也是生涯辅导的一部分, 有助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辅导的开展。
三、大学生档案信息的现状分析
1. 档案信息单一、片面、刻板, 参考价值不高。
一直以来, 我国高校大学生档案的材料基本上没有变化, 大学生档案记录反映的个人有效信息非常有限, 主要内容是从中学到大学的各种大同小异、形式单调重复的情况表格、千篇一律的评语等, 这些档案信息很难反映出档案信息主体的性格特征、实际特长以及职业能力[3]62。大学生档案信息除了内容单一, 形式也很单一, 但凡要进入档案的材料基本上有固定的框框或固定的模式, 不能很好地突显个性化, 严重缺乏参考价值。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发展也随着出现了许多变化, 现代大学提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能力的提升, 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力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较大变化, 特别是学生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活动、课堂表现、技能竞赛等材料更能确切反映在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素质, 但这些材料却没有进入档案的正式管理当中。因为未进入到正式档案, 因此到学生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便可能会出现简历造假现象, 这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就业公平竞争机制。
2. 档案管理模式和运作方式的滞后。
滞后的档案管理和运作模式常常会导致学生的许多材料得不到及时的更新, 有的甚至因为短期内集中的资料添加导致在档案中出现明显的错误。目前, 高校的档案管理基本上还是沿袭了计划经济时代的老模式, 主要集中在入学和毕业两个阶段, 入学的时候进行入学资格常规审核, 毕业的时候对毕业资料进行审核后补充到学生档案当中, 平常如果没有涉及到重大问题, 学生档案基本上处于无进无出无查阅的休眠状态。而在现实的大学生教育中, 还有许多的资料是可以整理归档的, 比如大学生的体能测试资料、心理测试资料、社会实践活动资料、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奖励资料等等, 却因为滞后的档案管理而被遗弃了, 这些资料的缺失严重削弱了大学生成长信息档案的翔实性和价值性。
3. 档案信息的价值观念淡薄。
可以说, 不管是档案管理人员还是档案主体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档案价值意识薄弱。当前大学生信息档案的管理还是老式的学籍管理模式, 依旧停留在制度上的档案管理, 而没有充分认识到在校大学生多元化信息进入档案的重要性及其价值性。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 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基本意识是, 不是文件必需要求入学生档案的信息决不入档案, 而这恰恰就可能导致遗弃许多制度上没有要求而现实中却非常重要的信息, 而档案主体大学生也不重视自身档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四、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建设途径探讨
1. 档案信息内容多元化。
当前大学生档案信息中主要包含了履历材料、鉴定材料、学历学位等证明材料、入 (团) 党材料、奖惩材料、学籍材料、健康状况材料等。这些材料从类别上看似乎还不少, 而且累积起来的量也很多, 可在实际的参考价值方面却大打折扣, 其原因在哪儿呢?个人认为还是出在大学生档案信息内容上, 从以上罗列出的大学生档案信息所包含的材料不难看出, 当前大学生档案信息材料相对还是比较单一的, 归总起来主要还是成绩、身体状况和奖惩三大方面, 这三大方面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各方对大学生档案信息的参考需求。比如, 前面提到的生涯辅导活动, 能从档案信息中提取到的有效信息少之又少。因此, 要提升大学生档案信息的多元化, 首先要推进大学生档案信息内容的多元化, 即丰富大学生档案信息的收集范围。
2. 档案信息内容表现形式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 多元化、个性化的表达成为一种流行和生活习惯, 传统的一张表格, 几个固定项目框框的档案信息整理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当今大学生的表达习惯。因此, 大学生档案信息内容的表现形式应该根据当代大学生的表达习惯进行形式上的创新。比如, 可以固定几个板块内容, 让学生自由地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整理出自己的档案信息。而学生整理自身档案的表现形式本身就是学生个性特征的一个表达, 这有可能比档案文字信息本身更具表达和参考价值。
3. 档案信息收集形式多元化。
当前大学生档案信息的收集形式主要靠“官方”。“官方”统一发布通知, 统一时间收集资料。这样的信息收集形式一方面效率低下, 另一方面可能会信息失真, 比如大学生实践活动档案信息资料, 许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但是学校如果明确要求要整理入档的话, 他们还是会想尽各种办法去做假的社会实践活动档案信息上交, 这明显有违档案的本意。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普及, 大学生信息表达多元化, 大学生档案收集形式也应相应的进行多元化。比如微博动态、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网络日志等等都可以成为当前大学生档案信息的来源, 这些信息有趣真实, 能够多元单体地反映大学生的成长经历, 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大学生档案信息的使用和参考价值。
4. 档案信息多元化的制度保障。
当前大学生档案信息的管理主要由专职或兼职的工作人员承担, 但这些人员不会太多, 而且经常被学校认为是比较轻闲的岗位。而如果真的要实现档案信息多元化, 学校必须在制度上有保障, 首先学校自身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的重要性, 其次要确保相应的硬件和软件条件到位, 最后还要对大学生进行档案信息意识教育, 只有这样, 档案信息多元化才有可能在实践中得到发展。
大学生档案是学生个人信息的重要载体, 应立体生动地记录学生的思想品德、个人特点、学习成绩、身心素质、奖惩情况、专长爱好等成长信息, 从而全面客观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 大学生档案信息收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功效的发挥, 而在实践当中如何实现高校大学生档案信息效价最优, 使之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 是值得今后持续关注的课题。
摘要:文章从职业生涯辅导需求的视角引出新形势下实现高校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的重要性, 深入剖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档案管理的现状, 同时探讨了促进大学生档案信息多元化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档案信息,生涯辅导,多元化
参考文献
[1]林孟平.辅导与心理治疗[M].商务印书馆, 1996.
[2]刘华山.学校心理辅导[M].安徽人民出版社, 1998.
东软探索政府信息化建设的多元化 篇10
面对这些新机遇,东软已提前进行了业务布局和商业模式设计,并取得了较好的进展。盈利模式从人力资源驱动转为IP与知识资产驱动;形成了全球一体化市场和文化的融合;创新成为公司新常态下的普遍行为;以客户为中心,加快组织与运营的变革,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从B2B公司向BBC公司的转变;移动,互联,大数据,云计算成为所有业务的元素。
BBC的转型规划对传统的政府信息化业务推进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带着疑问,记者在会议间隙采访了东软集团高级副总裁兼政府事业本部总经理徐洪利。
服务理念的变化
东软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已有20多年的积累和沉淀,电子政务建设的重心已经发生了变化,从过去以我为主逐渐变成以服务对象为主。比如过去政府部门的窗口可能会排长队,现在则采取了自助和预约服务等手段。这些政府信息化服务理念的转变,让用户确实可以享受到更为便捷的服务。
投资模式的变化
近几年,政府开始向社会化的力量购买服务,应该让社会的资金为我们现代服务业来提供支持。徐洪利指出,实际上软件和服务业,政府的信息化这些都属于现代服务业的内容,就是允许社会的资金进来。政府信息化建设发展到今天,我们逐渐会发现一个变化,过去的信息化建设一直都是由财政投资的,现在你会发现有一些是不需要财政投资的。”徐洪利以我们手中持有的“社会保障卡”为例,进一步解释了这样的变化:“社会保障卡由银行在制作,带有金融职能,如果某个银行拿到了这个卡的发卡权,也可能会根据最终发卡的数量去投资,这张卡里边除了你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账户,还有你在建行的个人储户的信息,当你在医院刷卡看病的时候,账户的钱不够需要你自费,你不需要在现场拿现金,直接刷卡就可以进行交易,为患者带来了方便。那么银行也可以通过发行这张卡来累计一部分储蓄的资金。这个变化,就是政府信息化的投资带来的,就是投资多元化。”
徐洪利说,“从信息化建设方面“十二五”规划来看,特别是在2013年和今年的年初,国家在宽带中国、促进信息消费、关于民生工程等的十五个重大专项项目中,现在的信息化建设比如智慧城市、信息惠民工程开始以地市为核心,它们的建设不从省级向下而是在城市生根。信息化建设思路开始转变为由政府去引导,由市场主导。所谓的市场主导,那就是说政府在引导信息化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有社会的资金,民间的资金进来。”
商业模式的变化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多元化评价 篇11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互评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也侧重成绩分析,评价周期长,明显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指出: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准则,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评价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能够鼓励学生创新。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偏远的农村学校,学生的基础相对较差,学生缺乏自信,学习习惯欠缺,所以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对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将有很大的帮助。
一、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一)自我评价
1.学习日志
学生自我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表现进行自我认识和自我分析,从而自我提高的过程。目的是让学生多角度、多方法、公正地评价自己。因此,课堂上提倡高年级学生书写学习日志,包括:我的作品成功之处、我的作品需要改进之处、我想学习同学的哪些优点、我的困难、我的进步。请参与作品展示的学生先对自己的作品做一个简单介绍,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作品中自己最得意的是什么,自己对作品还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
2.自我电子评价表
自我评价主观性比较强,没有一个客观的标准,容易出现对自己估计过高或过低的现象。因此,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操作方法和操作要领的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评价的标准。因此,为学生制作了《自我电子评价表》,让学生根据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作品完成的质量以及完成的过程,依据评分标准,按照表格中规定的评分范围逐项进行打分。然后再利用Excel的统计功能直接求出总分,最后学生把自己的评价表附在自己的作品后,以便有效地查阅修改自己的作品。
(二)小组评价
信息技术课中很多任务是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开展的,有时一个作品是集体共同努力的结晶,因此可选一个时间对合作的作品进行展评,从小组成员参与学习的程度、合作学习的情况等方面评价。如,对某一主题进行探究,学生要成立小组,每个组员要有明确的分工,并发挥各自所学的知识,才能完成该主题,评价时以每位组员负责的内容为主。通过评价,培养学生选择和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种评价的意义在于:学生通过自己的全程参与,学会了反思和判断自己的进步与努力。
(三)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就是给学生评价的权利和机会,重视的是学生评价学生的过程,学生对他人评价的过程也是学习和交流的过程,会使评价的学生能够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发言的相互评价和学生之间“口头”相互评价时,要引导他们以发现对方的优点为主。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建立良好的生生互动关系。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这样相互评价:“你做得很好,但我还想给你点小建议”“你跟我想的一样!但我觉得还要注意……”被评价的学生,同时成为评价的主体,使评价不仅成为目标,还成为不断前进的动力,成为促使学生自我发展的机制。
(四)教师评价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愉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學生向着良性的方向发展。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所以个体差异较大,而即使同一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也存在着差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既要避免千篇一律的赞美式评价,又要尊重差异,注重个体纵向和横向发展,注重区别学生能力、状态和目标,进行适时评价。对于学困生更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及时表扬,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二、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一般的课堂教学经常采用二元判断,即只在“好”与“不好”上进行抉择,这在信息技术作品的评价上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创作过程中,涉及的因素包括知识与技能、思维、情感、态度、审美等很多方面,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多元评价。比如,一个极普通的“复制、粘贴”操作,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一个图形表格的绘制,学生也常常出现“殊途同归”的现象。因此,在评价中我们不仅要具体指出思想内容上的“对”与“不对”、技术上的“复杂”与“简单”、审美上的“美”与“丑”还要指出是否有创新精神等等。同时,还要十分注意评价的“相对性”,有些方法虽然复杂,但有利于启发后期思维;有的想法虽有错误,但给其他学生以警示。
三、多元化的评价方法
(一)约定式评价
信息技术教学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其学习和研究的主线就是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这一评价模式指的是在学生开始学习时,教师给出学生学习的目标以及要求,学生通过元认识去同化新知识,并形成自己的知识,再由教师评定学生的学习结果,这一评价的依据是学习过程中约定的学习目标以及要求。
(二)量规评价
这是一种结构化的定量标准评价,它对评价标准的规定通常都是从和目标相关的多个方面来对评价指标进行详细的规定,其特点是操作性和准确性都比较高,主观和客观相结合。这一评价的基本程序是:先编排专门的评价表,并把相应的评价指标、评价权重以及评分标准进行确定。接着,以听课为基础来实行评定,最后,对数据进行处理,并对所有的评价表进行汇总,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时运用的是一定的统计方法,从而得到每一个评价对象的总分或者等级。
(三)文件夹评价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在不断的导向、诊断调整以及强化中来进行。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建立文件夹,并依照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来有计划的收集和整理能够反映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包括了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和同学的观察和评价表,学生自己特有的材料,学生最满意的作品,印象最深刻的学习体验,探究活动的记录等等,并加以不断地完善和充实,把这个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依据。
(四)上机测试评价
这一评价的目的是检验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来对学生进行评价。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多元评价的实行是一个必然趋势,但是,就目前而言,在我们农村学校,信息技术教学多元评价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对于广大教师来讲,要用真诚的评价来对学生进行鼓励,用友善的评价来把与学生的距离拉近,用全面的评价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克抗,李文光.教育技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庞国维.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信息多元化 篇12
一、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
单一化的教学评价主体多停留在师评层面, 我们可以从师评、学生自评和生生互评这三个层面来丰富评价主体。
1. 师评的评价主体是教师
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 不同的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 即使同一学生在不同的阶段也存在差异。教师评价学生时要区别对待, 而不要被一个共同的标准僵化了。一条总的原则, 那就是对于后进生也要多鼓励, 终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帮助学生认清楚努力的阶段目标, 促进学生的进步。评价的方式方法要多样化, 可通过口头评价和行为评价。
教师的口头评价最大的好处是简单, “成本低”, 产生的效果快捷明显。例如, 课堂上的鼓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 “你一定能行”“真棒”等, 无疑效果是相当明显的。口头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对于没有自信的学生要着重鼓励, 对于兴趣不浓的学生要着重激发兴趣。口头评价要注意有一定的新意, 要注意切合实际, 不能太虚伪, 要懂得巧妙运用, 才能收到奇效。
教师行为评价最大的优点是建立评价记录, 以便长期跟踪, 产生的效果更加深远。主要包括: (1) 考勤:重在记录学生缺勤的情况, 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情况; (2) 课堂练习:每节课的任务完成情况, 包括操作题任务、客观题任务, 重在记录学生中有特殊表现的相关情况,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3) 作业:主要在课后时间进行, 可以有充分的时间了解学生学习状况, 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点评,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4) 课堂行为规范:重在评价学生中的特殊表现, 如爱护设施设备、保持清洁卫生、遵守课堂纪律等, 有条件的最好建立记录跟踪; (5) 课堂活动:重在评价学生中有特殊表现的情况, 如个人抢答、小组抢答、随堂抢答、在线抢答、个人竞赛、小组对抗赛等, 建立记录跟踪。
2. 学生自评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自己
学生自评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 能发现自己的优缺点, 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在评价过程中, 主要从五个方面关注: (1) 学习态度, 比如课堂上是否积极参与; (2) 学习方法, 比如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3) 学习能力, 和过去相比, 是否取得了进步; (4) 学习过程, 比如是否具有团队精神, 是否善于合作; (5) 情感意志等。
3. 生生互评的评价主体是其他同学
生生互评需要考虑到课堂纪律, 而“同桌互评”的方式相对比较适用。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 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 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 不仅能发现别人的不足, 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 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氛围。在交流时, 引导学生进行自评与互评, 鼓励学生发现别人作品的闪光点,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信息素养。生生互评不仅有利于学生互相学习优点、改正不足, 还可以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符合新课改理念。
二、多元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策略
1. 评价对象由个别学生到全体学生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大都存在这样的误区:每节课结束前都要展示几个学生的作品, 认为这是教学评价的一个环节。这种做法其实不公平, 为什么只评价这几个学生的作品?事实上, 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师很难找到真正的优秀作品。因此, 这种评价忽视了大部分学生的努力, 将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减弱学习兴趣。评价要面向全体学生, 具有公平性, 需要教师在课后认真对每一位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 即信息技术教师要在课后批作业, 挑选优秀作品, 在下节课进行展示。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 在他有所进步的情况下需及时表扬。
2. 评价重心由注重结果评价到注重整个过程评价
由于缺乏完整的评价体系, 过程评价随意性较强, 更多的只是局限在期末让学生做一套测试题, 以最终的卷面成绩代替了评价。这些评价方式过多重视终结性考试成绩, 忽视考查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和全面发展的过程, 忽略了过程性评价。同时, 我们应注意通过课堂反馈建立一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学生在这种对等的气氛下进行自我评价和得到他人的评价, 更容易发扬自己的优点, 改正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