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治疗小儿疳积

2024-09-17

按摩治疗小儿疳积(精选3篇)

按摩治疗小儿疳积 篇1

摘要:目的针刺四缝穴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疳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疳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36例, 对照组118。治疗组用针刺四缝穴配合参苓白术散治疗, 对照组同样用参苓白术散口服治疗, 一个月为一个疗程, 进行对症状与体征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儿进食明显、体重增加, 总有效率为91%, 对照组进展缓慢总有效率77%, 2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针刺四缝穴结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疳积症优于单独应用参苓白术散。

关键词:四缝穴,参苓白术散,小儿疳积

小儿疳积产生的厌食, 是指较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 是儿科常见的消化功能紊乱症。多见于1~6岁儿童, 也见于十多岁的儿童。主要由于两种病理生理因素, 一种是局部或全身疾病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使胃肠平滑肌的张力低下, 消化液的分泌减少, 酶的活性降低, 另一种是中枢神经系统受人体内外环境各种刺激的影响, 使对消化功能的调节失去平衡。多年来, 笔者采用针刺四缝穴配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小儿厌食症,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为我院门诊患儿。排除其他外感及某些内伤慢性器质性疾病, 如结核、肝炎及其他性感染。治疗组236例, 其中男126例, 女110例;年龄6个月~1岁者5例, 2~4岁者72例, 5~7岁者81例, 8~12岁者48例;病程1~3个月24例, 4~6个月68例, 7~12个月112例, 1年以上者32例。对照组118例, 其中男65例, 女53例;年龄6个月~1岁者12例, 2~4岁者58例, 5~7岁者34例, 8~12岁者14例;病程1~2个月者10例;4~6个月者54例, 7~12个月者38例, 1年以上者16例。2组患儿年龄、性别、症状、体征、病程经统计学处理, 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

(1) 按照《实用儿科学》系指较长时期的食欲减退消失[1], 患儿食欲不振, 甚至拒食, 食量较同年龄正常儿童显减少, 病程较长, 均超过2个月。 (2) 体质量低于同龄标准健康儿童标准体质量2%~5%。 (3) 治疗及对照两组354例患儿均做血常规检查, 其中在正常值范围65例, 占患儿18.4%, 红细胞 (3.5~4) ×1012L-1, 血红蛋白在100~110g/L128例;红细胞 (2.8~3.5) ×1012L-1, 血红蛋白在80~100g/L58例。共计186例均有轻中度不同程度的贫血。

1.2.2 中医诊断参照《中医儿科学》的诊断标准[2]

(1) 长期食欲不振而无其他疾病者; (2) 面色少华, 形体偏瘦, 但精神尚好, 活动如常; (3) 有喂养不当史, 如进食无定时定量, 过食生冷、甘甜之物, 吃零食及偏食等。主症:患儿精神较差, 面色萎黄, 形体消瘦, 大便正常或不成形或夹有食物残渣。多容易出汗, 烦躁, 易患外感。舌淡红或淡, 舌苔白或薄腻。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用参苓白术散加减, 药物组成:党参6g、白术6g、云苓10g、山药6g、陈皮6g、苍术5g、麦芽15g、谷芽15g、鸡内金6g、焦山楂6g、神曲6g、独脚金6g, 甘草4g、以清水400m L慢火煎到100m L分次/d口服。针刺四缝穴每3d1次, 挤出淡黄白色积液, 直至再挤不出黄白色积液为止, 对照组按上述方法口服参苓白术散。2组治疗期间均停用中西医其他内外治疗方法。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学分析, 判断疗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247;2检验。

2 疗效观察

2.1 疗效评定标准

以《实用儿科学》正常儿童体质量及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数值的正常值, 饮食量增加至健康正常儿童及临床症状如出汗烦躁, 大便恢复正常或改善为主要指标。痊愈:精神好, 体质量、饮食、红细胞数及血红蛋白值增加至同龄正常儿童标准, 临床症状改善或减轻。无效:饮食、体质量稍好转, 但临床症状无改善。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例 (%)

注: (1)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3 不良反应

在1个疗程的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3 讨论

针刺四缝穴治疗治疗小儿疳积、厌食之法早在《针炙大成》中已有记载。四缝穴具有健脾助运、消积清热之作用, 为治疗小儿疳积、厌食之特定穴。该穴为经外奇穴, 针之可激活经络而兴奋脾胃, 从而使摄纳运动功能得以恢复[3], 故能获得益气健脾、助运消食之良效。

中医认为小儿厌食症其病理改变多局限于脾胃, 主要为脾运胃纳功能的失常, 调理脾胃, 首重运脾。在《小儿药症直诀·脉症论治》中论及脾胃病提出了“脾主困”的重要学术思想, 他的名方异功散是在补脾的四君子汤中增加陈皮一味, 使之成为补运兼施之方, 产生“补脾而能流动不滞”的功效。因此治疗厌食症应重在以“脾健不在补, 而贵在运”为原则。以调和脾胃, 扶助运化。参芩白术散加减由原方基础上化裁而成。方中党参甘温扶脾养胃, 补益中气, 使脾胃健旺, 运化力强;白术苦温澡湿, 扶助运化, 云苓健脾渗湿;甘草补中和胃, 四药即为四君子汤, 具有甘温益气、健脾养胃作用。再加麦芽、谷芽、鸡内金、神曲、焦山楂和胃消食;陈皮、苍术运脾燥湿, 理气助运, 独脚金是民间常用治疗小儿疳积的单方, 也可单方使用, 常切碎入肉蒸食用, 具有健脾作用, 诸药合用共奏补气运脾, 理气燥湿, 消食和胃之功效。现代医学认为, 厌食患儿存在胃窦舒张障碍, 可致胃排空阻力增大, 胃泵的作用降低, 这可能是胃液排空延迟的原因之一[4]。长期厌食、营养物质缺乏、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同时, 研究表明, 党参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机体的抵抗力, 增强各器官组织间的新陈代谢;陈皮能促进胃液分泌, 有助于消化, 对消化道有缓和的刺激作用, 有利于胃肠积气的排出;山楂、神曲、麦芽能明显增加消化酶排出量, 增强小肠消化吸收功能, 并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白术可健脾胃、壮身体和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临床实验显示参苓白术散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 其治愈率和好转率均高单用参苓白术散, 证明通过针刺四缝穴, 疏通经络, 调整脾胃功能, 改善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 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体现了中医通过调整机体的统一, 恢复脏腑功能协调, 健运脾胃, 促进小儿的健康发育。

参考文献

[1]胡亚美, 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275-1277.

[2]王萍芬, 中医儿科学[M].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2:66-68.

[3]王娜娜.点刺四缝穴合中药治疗小儿厌食症88例.中国民间疗法, 2005, 7, (13) :11.

[4]谢康禧.参苓白术散加减结合针刺四缝穴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观察.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5, 14 (13) :1711.

按摩治疗小儿疳积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999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6例小儿斜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男患儿29例, 女患儿27例, 年龄6个月至5岁, 平均年龄3.5岁, 经二维超声及彩色多普勒仪确诊为小儿斜颈。根据年龄分为6个月至2岁组 (A组) 30例和2~5岁组 (B组) 26例。A组平均年龄 (1.01±0.38) 岁;病程1~3个月10例, 3~6个月10例, 6个月以上10例;病变部位左侧的患儿12例, 病变部位右侧的患儿18例;颈部轻度歪斜 (颈部向一侧歪斜角度≤20°) 患儿10例, 中度歪斜 (歪斜角度20~30°) 患儿11例, 重度 (歪斜角度>30°) 歪斜患儿9例。B组患儿平均年龄 (3.15±0.25) 岁, 病程1~3个月10例, 3~6个月6例, 6个月以上10例;病变部位左侧的患儿11例, 病变部位为右侧的患儿15例;颈部轻度歪斜患儿11例, 中度歪斜患儿5例, 重度歪斜患儿10例。排除眼性斜颈、颈椎半脱位等颈部疾病, 患儿无心、肝、肾等合并症, 患儿颈部无溃疡、感染。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按摩治疗:选取肩贞、风池、天宗、肩井、伏兔等穴位, 主要以揉、按、弹、拨为主, 患儿取仰卧位, 暴露患侧颈部皮肤, 医生坐在患儿患侧床边, 一手托扶患儿项部, 使其后伸, 另一手用指揉胸锁乳突肌的乳突部, 自上而下地沿其轮廓反复揉动, 对于颈部有肿块的患儿, 按揉过程中着重按摩肿块部位, 操作时间约为5min, 医生手法不宜过重, 以上手法每天进行20~30min, 并在皮肤上涂抹滑石粉, 以免损伤患儿颈部皮肤。另外, 医生站到患儿身后, 两掌放在患儿肩上, 掌心相对掌尖翘起, 指尖抵住枕、颞部小缘, 慢慢往上顶, 将肌肉拉直, 持续1min后慢慢放松, 此法进行3~5次, 然后为患儿揉捏颈肩背部。30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月后比较不同时期治疗小儿斜颈患者的临床疗效。

1.3 疗效评定标准[2]

治愈:颈部无歪斜, 活动自如, 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完全缓解;显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明显改善, 患侧胸锁乳突肌紧张有所缓解;有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有所改善;无效:颈部歪斜及活动受限症状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按摩治疗, A组斜颈患儿治愈率 (100.00%) 明显高于B组患儿 (30.7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n (%) ]

3 讨论

我国小儿斜颈的发病率为0.5%~1.3%, 小儿斜颈的致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 大量临床资料表明, 发生小儿斜颈与产伤、局部缺血、宫内姿势不良及遗传有密切联系[3]。小儿斜颈发病表现为头颈部偏向一侧, 影响患儿头颈部自由活动, 给患儿成长过程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小儿斜颈早期发现, 早期治疗, 预后效果好, 不影响患儿身心成长。由于患儿在6个月至2岁之间, 及时纠正, 不影响正常成长, 患儿年龄越小, 治疗效果越好, 反之, 患儿年龄逐渐增大, 养成斜颈习惯, 甚至造成颈部畸形, 在采用按摩治疗后虽然斜颈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有所改善, 但治愈率明显低于在2岁之前接受按摩治疗的患儿[4]。

临床上采取按摩的方法治愈小儿斜颈, 并在大量临床实验中获得良好疗效, 经过力度适中的揉、按、弹、拨手法按摩, 能行气活血、舒筋通络、改善局部血液供应, 局部组织发热, 温度升高, 患侧部位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 使颈部肌肉呈松弛状态, 有助于患儿颈部肿块吸收, 被动的运动使短缩的患侧胸锁乳突肌恢复正常, 解除痉挛, 以矫正畸形, 改善颈部活动功能, 接受按摩治疗后的斜颈患儿颈部歪斜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都得到明显改善。本研究中, 经过按摩治疗, A组斜颈患儿治愈率 (100.00%) 明显高于B组患儿 (30.77%)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小儿肌性斜颈早期采用按摩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 能显著改善患儿颈部歪斜和颈部活动受限症状, 且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许丽, 褚海椿, 余慧华, 等.揉捏牵转法治疗小儿肌性斜颈98例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1, 18 (2) :156-157.

[2]王帅印, 唐盛平.先天性肌性斜颈病因与病理变化的研究进展[J].临床小儿外科, 2011, 10 (5) :383-384.

[3]米新.手法分型治疗小儿肌性斜颈360例[J].陕西中医, 2013, 34 (8) :979-981.

按摩治疗小儿疳积 篇3

关键词:穴位按摩,小儿,术后腹胀

腹胀是小儿腹部手术后常见的胃肠道并发症[1], 或因麻药的副作用, 或因术中器械的物理刺激, 或因恐惧心理而致肠胃功能失调, 气机不畅, 水液内停而成。腹胀可引起患儿不适, 坐卧不安, 纳呆, 甚或影响切口愈合。因此, 术后尽快让小儿恢复胃肠功能, 预防或减轻腹胀等, 对保障手术成功、减轻小儿痛苦、促进康复十分重要。为更好解决此问题, 2011年1月-2012年5月, 本院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 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的方法, 研究其对治疗小儿术后腹胀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2年5月, 本院儿科入住了实施腹部手术患儿120例, 均为首次接受腹部手术的患儿, 按照手术岀室的先后时间排序, 奇数为按摩组, 偶数为对照组, 每组各60例。实验组男38例, 女22例, 平均年龄 (8.5±1.5) 岁;对照组男39例, 女21例, 平均年龄 (7.8±1.3) 岁。两组性别、年龄、病种构成等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儿科住院部成立该项目课题研究治疗小组, 成员由4名医生, 2名护士组成, 所有医务人员均接受1个月的穴位按摩的专业培训。对照组按腹部手术后儿科常规护理;按摩组同对照组的措施外, 于术后当天开始实施穴位按摩, 取穴中脘、神阙、足三里, 每天早晚2次, 每次每个穴按摩3~5 min, 连续3~5 d。

1.2.1 操作前向患儿及其父母做好相关解释工作, 深入浅出说明此操作的目的、步骤、方法和功效, 争取患儿的密切配合。

1.2.2 穴位按揉 采用指按法和指揉法按揉中脘、神阙、足三里, 每次按摩3~5 min, 以患儿产生酸胀感为宜, 每日2次, 早晚各1次。术后当天即开始实施, 患者正常排便1 d后结束[2]。

1.2.3 操作 (1) 患儿仰卧位 (取舒适体位) , 医务人员用大鱼际顺时针摩中脘穴100次 (约5 min) , 然后用掌根直推中脘100次, 再分腹阴阳50次。 (2) 由小及大先后按摩神阙, 即用手掌在神阙穴周围由小及大做掌摩法和按压。 (3) 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揉足三里穴, 以酸胀为度, 每侧各按摩5 min。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应用开塞露或肛管排气的比率、舒适度情况。以听诊4~5 min作为肠鸣音恢复的指标[3]。舒适度分4级[4], 0级为无不适;Ⅰ级为轻度腹胀, 患者自觉体位尚可;Ⅱ级为中度腹胀, 自觉体位不适;Ⅲ级为重度腹胀, 患者自觉体位难以坚持, 腹部胀痛难忍, 需即时对症处理[5]。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9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进行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情况比较见表1。

2.2 两组术后腹胀及使用开塞露或排气比较见表2。

例 (%)

2.3 两组舒适度比较见表3。

3 讨论

3.1 穴位按摩的理论依据

腹胀是小儿腹部手术特别是胃肠手术后导致胃肠失调, 气机郁滞, 水液內停, 排气障碍所形成的常见并发症。本研究采用穴位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治疗小儿术后腹胀, 其作用机理为《理瀹骈文》:后天之本在脾, 调中者摩腹。肚脐位于腹部中央, 脐窝又名神阙, 内与脏腑之气相通。《厘正按摩要术》说, “人身之有脐, 犹天之有北辰也, 故名天枢, 又曰神厥, 是神气之穴, 为保生之根”[6]。中脘为胃募, 腑会, 当胃之分野处, 是治疗各种脾胃病及由脾胃不足所致的多种疾病的要穴。足三里为合穴, 胃的下合穴, 可治疗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且有强身防病之效。本课题组通过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 令其调顺气机, 畅通气血, 扶助正气, 脾胃升降井然, 出入有序。

3.2 穴位按摩的优越性

3.2.1 穴位按摩可促进小儿术后尽快恢复胃肠功能

为了减轻或减小术后小儿出现腹胀不适, 临床上常采用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或灌肠等方法处理。但这些方法因其具有创伤性, 患儿普遍不乐意接受。为此, 课题组成员经研究论证后, 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治疗小儿术后腹胀。结果表明, 穴位按摩通过经络刺激来促进肠蠕动和消化液的分泌[7], 使肠胃功能更快恢复, 按摩组疗效明显比对照组好。

3.2.2 穴位按摩可减轻或消除小儿术后腹胀

通过按摩小儿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 可调理脾胃, 生气化血, 促进肠胃蠕动。本课题研究显示, 采用按摩小儿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 可以有效改善小儿术后出现腹胀的情况, 按摩组较对照组患儿感觉腹胀的人数及使用开塞露或肛门排气人数更少。按摩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3.2.3 穴位按摩可增加小儿术后舒适感

采用穴位按摩小儿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 可促进小儿术后胃肠功能恢复, 较快出现排气排便, 大部分患儿无需进行肛管排气或灌肠等有创手段来减轻腹胀, 且穴位按摩给患儿感觉愉悦, 乐于接受, 故舒适感增强。结果显示, 按摩组术后舒适度比对照组更显优势。

根据经络学说, 人体内存在着一个经络系统, 通过按摩穴位, 使经络得以疏通, 血气运行得以通畅, 从而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笔者采用按摩中脘、神阙、足三里穴位的方法治疗小儿腹部手术后腹胀, 结果表明, 可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预防术后小儿腹胀的发生, 增加患儿的舒适感。穴位按摩方法简单, 可操作性强, 无任何毒副作用, 平时亦可作强身健体之效。同时还可融洽医患关系, 有利于医患沟通, 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利辉, 葛建李, 刘满军, 等.足三里贴敷治疗术后腹胀126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 2002, 34 (12) :43.

[2]谈敏娟, 倪静玉, 周漪, 等.穴位按揉及腹部按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排便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41 (7) :656.

[3]陈文彬.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5:9.

[4]梁洁英, 欧芬, 梁便群.紫榆伤宁膏外敷对痔疮患者术后的疗效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 28 (15) :2885.

[5]王平, 马海燕, 谭新玲, 等.足浴联合足部按摩预防术后腹胀的临床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06, 14 (8) :678.

[6]石学敏, 李志道, 李业甫.针灸推拿学[M].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8:36-215.

上一篇:大珠三角下一篇:后腹腔镜肾癌根治术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