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2024-06-12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共12篇)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1

在本次浙江省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中,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开设成为了重点和难点之一, 受到了大家的极大关注。随着深化课程改革的推进, 不少学校已开始积极行动, 从开发开设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数量上来说, 已达到了一定的规模;从开发开设的形式来说, 除了学校自身创设条件开发开设外, 一些学校已开始积极地与中等职业学校、企业、社会机构等合作开发。

一、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尽管当前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调研发现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 缺乏整体设计, 开设较随意

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与顶层设计是学校在实施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很多学校都已制订了学校层面的课程方案与课程建设规划, 然而这些方案和规划中, 对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规划却比较薄弱。有的学校仅仅简略提到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缺少专门的方案;有的学校照搬浙江省教育厅颁布的“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 缺乏结合办学目标、立足自身的条件和优势来制订适合本校的方案。一些学校制订了自己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方案, 但存在开设目标、定位不明确, 或定位片面, 仅限于技能或者职业, 或游离于学校办学总目标等情况。

(二) 开发开设主体不明确, 全部交给职业学校

对于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设, “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提出, 要求学校要根据本校实际, 采取灵活多样的开设方式, 包括以普通高中为主体开设、以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开设、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合作开设、以社会机构包括行业企业为主体开设、由学生自主选择网络选修课程等。对于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属于普通高中课程体系的一部分这一性质来说, 显然方案中的“主体”指的是某门具体课程开设的主体, 而不是所有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然而, 有的学校照搬职业学校课程, 有的则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全部委托给职业学校来开设。例如, 某普通高中委托学校附近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开设所有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针对普通高中学生的实际, 推出了建筑、财会、机电、烹饪、服装、酒店管理、计算机等六大类选修课程。然而,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 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都属于中等职业类课程, 而该高中属于重点高中, 大部分学生都将升学到重点大学, 学生更需要的是对今后所学专业认识与体验相关的专业基础课程或跟他们大学毕业后可能从事的职业相关的职业课程。

(三) 课程质量难以得到保障

由于缺乏整体规划, 有的学校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尽管达到了一定的数量, 但这些选修课程显得较为零乱, 缺乏系统性, 存在着“碎片化”倾向;有的学校已初步形成体系, 但内容与目标关联性不强。从具体课程来看, 有的没有完整的课程纲要, 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有的课程有纲要, 但内容不完整或结构不合理;有的内容不适合学生已有基础或偏离学生素养培养的要求。同时, 受教师专业知识储备、开发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选修课程质量参差不齐, 有的基本上以教师讲授为主。

为了保障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质量, 一些学校制定了开发、认定和评价的管理制度,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 有的学校往往没有落实, 有的学校缺乏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评价, 而对学分的认定, 往往只看出勤率, 缺乏必要的考试或考查。

二、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建设的对策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 下面, 笔者提出几点对策供普通高中在建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时参考。

(一) 转变观念, 正确认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首先, 从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来认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关于普通高中教育的定位, 包括谢维和、霍益萍等教授和一些高中学校校长在内的专家曾于2012年在《中国教育报》发表文章展开激烈的讨论, 讨论的焦点就是普通高中是否具有大学预备的性质, 还是仅仅具有“基础性”?尽管讨论有许多分歧, 但在多方的讨论中可见两点共同的观点。第一, 否定普通高中曾有的兼顾升学和就业预备“双重任务”说, 认为不能只限于从外在工具性价值来定位, 而应该从促进人的发展角度来定位。第二, 普通高中应具有多样性和选择性。因此, 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不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中加了一类, 而是普通高中教育内涵的提升和多样性、选择性发展的需要。

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具有素养取向、专业取向和职业取向三种价值取向。素养取向是从促进人的发展角度来认识, 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增强生活情趣与生活能力, 提升生活品质。专业取向和职业取向是从普通高中的多样性和选择性角度来认识, 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可以丰富学生对今后所学专业或从事职业的认识与体验, 为形成专业兴趣与职业定向奠定基础, 从而为学生学会选择并完成人生初次选择提供帮助。

其次, 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来认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同属于教育的范畴, 但它们是相互独立的两个体系, 承载着不同的教育目标。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在一些发达国家, “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日趋接近, 我国结合国情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沟通的新路。[1]在普通高中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就是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沟通的探索之一。从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来看, 普通高中的职业课程更多的是为学生了解职业、探索职业、选择职业、规划职业生涯以及将来适应职业生活奠定了基础, 应当从“打基础、重衔接”的课程定位上来确立普通高中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 而不应过于强调课程的专业化和系统化。[2]从类型来说, 普通高中的职业类课程包括职业通识课程、职业探索课程、职业预备课程和职业资格课程等。职业通识课程是指以了解自我与职业等内容为目标的职业生涯辅导与规划类课程;职业探索课程是指让学生体验多个职业, 并在较大范围内试探自身能力和兴趣的课程, 例如公共关系、电子课程等;职业预备课程是指含有某一职业入门技术, 为将来择业与升学做准备的课程, 例如烹饪、会计、园艺等;职业资格课程是指以获取某一职业资格证书为目标而设立的课程, 例如车工、文秘等。[3]

最后, 从“技术”角度来认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分析“浙江省普通高中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方案”, 不难发现方案里充满着“技术”的内容。对于“技术”, 一种观点是将其视为科学的应用, 或者说是一种应用科学, 还有一种观点将其视为与科学有原则性区别的知识。不同的技术观给我们的启示之一就是, 我们不能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局限于“技能”, 只开设木工、西点制作、烹饪、编织等课程, 而应该从“技术”角度来看, 包括专业发展意义的应用科学课程, 如生物工程初步之类的为高等工程教育奠定基础的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说,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与物理、化学、生物等科学课程有紧密关联。启示之二就是, 对于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拓展性应用课程, 应从“技术领域”的角度来考虑, 开发通信技术、制造技术、建筑技术、交通运输技术、生物技术、动力与能源技术、材料技术等通用技术学科相关的课程和互动媒体技术、搜索引擎技术等信息技术学科相关的课程。

(二) 顶层设计, 规划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体系

在对学校课程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时, 应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视为学校课程体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结合学校的发展、教师的特长、学生的特点以及区域的特点、场地的需求等来规划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体系。例如, 浙江永嘉中学围绕楠溪江文化开发了《楠溪江边上的趣味数学》《楠溪江民俗文化》《楠溪古村落》《楠溪民间故事欣赏》《楠溪武术》《楠溪江水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印象楠溪———网页设计制作》《楠溪泵阀机械制作》《楠溪蔬菜栽培》《楠溪江经济》等一系列课程, 将知识拓展类、兴趣特长类、职业技能类、社会实践类课程有机串联起来。这种把学习内容有联系、主题相同或相近而具体内容或技能不同的课程组合在一起的做法, 形成了选修课程群, 避免课程的碎片化和随意化。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群的建设既可以横向拓展, 也可以纵向拓展。从横向拓展来说, 可以从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不同类型的角度来考虑, 也可以从“技术领域”的角度来考虑, 还可以从必修与选修整合融通的角度来考虑。例如, 浙江省天台中学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设目标确定为:“构建职校、校企合作模式, 打造精致的职业技能类课程, 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 为今后的职业倾向和专业选择奠基,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让学生进入自主发展快车道。”依据该目标, 学校与企业合作开设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例如与浙江银轮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开设了以汽车特色的课程群。该课程群中, 有必修与选修整合类和“技术领域”类, 前者包括“汽车与热学”“汽车与电学”“汽车与力学”“汽车与化学”“汽车与数学”, 将汽车与物理、化学、数学等课程整合在一起;后者包括“提高汽车动力性的分析研究”“柴油机和汽油机特性分析研究”“汽车换热器分析研究”“汽车点火装置制作与性能分析”等十多门以研究项目为主的选修课程。

从纵向拓展来说, 可以考虑课程的层次性。例如,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中学根据学校曾经是综合高中, 具有机械汽修、电子电工等开设基础的情况, 开发了以“机电”为核心的课程群, 包括汽车、机械、电子电工等不同类型, 每种类型都考虑到内容的层次性, 如机械类的“钳工”包含了“钳工工量具的认识与使用”“钳工技能训练”和“初级钳工考级”三门难度从初级到高级依次递增的选修课程;又如电子电工类开设了“电子面包板入门”“趣味电路焊接”“收音机装配 (初级工考级) ”三门难度从初级到高级依次递增的选修课程。

(三) 挖掘资源, 多方位实施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

本次普通高中深化课程改革中, 鼓励学校转变观念, 拓宽思路, 打开校门, 面向校外, 面向社会, 主动与高校、企业、社区、行业协会等社会教育资源合作开发开设课程, 建立开放式的学校选修课程体系, 以解决课程资源不足的问题。但值得我们注意的一点是, 这种开门办学的思路是基于本校课程资源不足的情况。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应该以校本开发为主, 学校首先需要考虑的应当是挖掘学校已有的资源, 如依托学校通用技术、信息技术教研组力量来建设。例如, 浙江省湖州市练市中学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就充分发挥了学校8位通用技术教师的作用, 并对原有的通用技术教室进行了扩建, 装备了金工实验实训教室、木工实验实训教室、汽车实验室、电子装接室、作品陈列室共5个教室, 而机械类选修课程中的“计算机辅助制图”“三维设计”等选修课则利用学校已有的3个计算机机房。

第二点需要注意的是, 学校与校外机构、企业存在的是合作关系, 而不是委托关系。例如, 浙江省天台中学在开发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过程中, 采用的是与企业的深度合作。为了使课程开发和开设能更有序地进行, 学校首先召开了校企双方领导参加的课程开发联席会议, 确定开发方向, 组建开发团队, 由企业一名领导具体抓, 并指定具体工作的协调联系人。学校向课程开发的企业提供初中和高中有关学科的教学大纲、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部分教材等, 让企业参与课程开发的专家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和知识基础。学校和企业共同制订高中三年开设选修课的计划, 然后组织编写选修课的教材。

(四) 确保质量, 提高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实施的有效性

首先, 应在学校顶层设计和课程规划下来开设。每门课程应有明确的目标、详细的纲要、完整的内容和合理的结构, 以及恰当的教学要求和课时安排。

其次, 应加强实施中的制度建设和管理。应将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纳入到学校选修课程开发开设、教学管理、审核评价、学分认定等制度中, 并加强管理, 确保制度能够得到落实, 防止有制度无落实。

再次, 应加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课堂教学研究。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开设目的之一就是转变育人模式。育人模式的转变不仅要优化课程结构、重构学校课程体系, 而且要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目前有的学校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项目教学, 通过设计主题式项目, 综合多学科内容让学生探究;有的学校在探索情境化教学, 让学生亲历企业生产的加工、测量、试验等各个环节。这些做法都值得借鉴。

最后, 应建立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完善机制。高质量课程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需要在实施过程中加以不断完善, 而这些完善需要机制加以保证。例如, 对选修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有反思、学生有反馈, 对课程开展研讨活动并纳入正常教研活动之中。

以上仅从学校的层面提出几点对策, 然而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建设不仅仅是普通高中的事情, 而且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 各级教研部门的指导, 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 只有各方一起努力, 才能突破本次深化课程改革的难点, 推动课程改革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周正.从巴洛夫到福斯特——世界职业教育主导思想转向及其启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6 (1) :84-89.

[2]王帅.普通高中职业类课程的实施现状及对策探讨[J].教育科学论坛, 2013 (12) :69-71.

[3]何应林, 顾建军, 宋兴龙.普通高中职业类课程开设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 2013 (8) :51-55.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2

关键词:理科类;大学日语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h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201-02

一、理科背景下大学生零起点日语教学的必要性

近些年来,中国与日本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上不断加深,虽然中日关系在政治上有些紧张,但这不影响,日语仍然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而且中日两国一直以来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国内对日语专才的需求领域也越来越宽,比如:早在上个世纪就扎根于东南沿海的日本的独资企业,中日合资企业。除此之外,近些年来,随着中日两国交流进一步加深,一些涉外酒店、旅游公司、海关、外贸公司等也全部涌入中国,给国内经济注入了一团活血。日本闻名于世界的五百强企业,比如丰田,本田,三菱等等财团,纷纷在国内设立了办事处,闻风而来的其他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扎根于东南沿海的日资企业不少于二千家。另外,日本国内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越来越严重,日本企业需要谋求借助他国的劳动力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能用日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更加缺乏。另外,在沿海的某些地区比如大连和苏杭一带,面向日本各类项目的公司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更多的能够把日本语当做工作语言的互联网、游戏程序开发等的专业人员。

众所周知,随着今年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曾经不敢想象的拿着手机看电视的梦想都已经习以为常,而日本又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大国,因此在国内尤其对擅长诸如互联网技术和游戏软件编程开发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按照订单的需求,保证制作出优良的软件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只懂技术而不懂日语的理科类毕业生往往很难立即胜任工作要求。而目前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不会日语,往往是到公司之后组织培训,这样无形之间增大了工作的压力。因此,拥有日语基础并且熟悉互联网应用、游戏编程和测试的人员就成了国内各大企业的抢手资源,更重要的是薪金也很可观。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与大学的其他专业相比,既懂专业又懂日语的毕业生能很快就业,为适应日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有必要在某些理科类专业中开设日语零起点课程,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二、国内各大学日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国内开设日语课程的大学与日俱增,各类研讨会的召开也为在大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由国内日语教育工作者编写的各类日语教材和工具书也处于仅次于英语的第二位,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相应的日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开始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式讲授,将曾经单纯以讲授为主的枯燥式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这种变化的效果显而易见,学生不仅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视听说素材生动形象地记忆日语知识。另外,随着日本留学生的不断增多,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加深,甚至学生直接到日本留学,切身感受中日文化的不同,通过比较加深自己对日本语的理解与掌握。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需求,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与经管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曾经就开设了适合本专业的日语课程。学生在学习完大一大二两年的专业课后,再修一门除英语之外的语言,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除了掌握日本语的基本发音规律、文法文型之外,对日本这个邻邦的文化有所了解。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各类编程基础课之后,就业的目标往往是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一旦到公司工作,很多公司组织的外语培训往往直接带来无形的工作压力。据调查,在校期间曾经学习过日语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公司的环境,从而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与此类似,从经贸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反馈来看,大多数的学生工作环境往往都与日本或多或少的有关,因此,在校学习日语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在授课过程中,凸显出来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课时量过少

从授课的内容来讲,一个学期40个学时,一周上四个学时,一节课除了正课外,再加上测验和练习,至少需要六个学时。这样下来,两个学期可以讲完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的一半内容。然而对于初级日语的掌握和理解至少要经过一册书的学习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课时量上来看仍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很难将日本语扎实记忆,更难以谈到语言的灵活运用了。

2.学生过多的追求文法的理解,忽视了实际运用。

由于新接触了一门除英语之外的语言,学生在文法结构上很难领会,因此课下过多地将时间放在文法的理解上,从而忽视了对日语语音发音准确性的重视。另外,在课堂上多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进行强化记忆,时间长了学生会逐渐失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更多的生动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比如,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日本有关的饮食文化和流行文化等等。

3.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虽然近年来学校为外语授课配备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但是,在国贸日语授课中仍然采用的是黑板教学,教师写学生记,无法将更多生动的图片和语音视频传递给学生,这在国贸日语教学中的确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4.授课教师易忽视中日间的文化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在刚接触日本语的时候,有很多汉字都和中文相同,因此很多人觉得中日文两者差别并不明显,但实际上日语的文法结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和中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初级日语的学习过程中,有一些及其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需要特殊标注和解释说明,同时穿插一些趣味的单词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娘、丈夫、大丈夫、汽车、老婆、手纸、春雨、人参”等这些看起来和中文汉字一样意思却大相径庭的词语,当学生们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的时候,不仅觉得有趣,还会加深词语印象和学习日语的兴趣,一举三得。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这把钥匙,学习语言变得不再那么枯燥,反而兴趣十足。我国的日语教学现状更偏向词汇的死记硬背和语法的直接灌输,却往往忽略向学生讲授中日两国由于语言造成的文化差异问题。众所周知,语言是点,文化是线,文化的表现是通过语言来传递出来的,日本有日本的文化,中国有中国的文化,其中的差异性如果不给学生讲清楚的话,学生很容易混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讲授语言的过程中添加更多与日本有关的风俗、礼仪等等。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日语中的被动表达方式,和中文有很大的差别,这种被动表达不仅体现语言的特色,也反映了日本被动接受的文化,但现在的日语教学大都停留在讲解语法要点,对其在实用场景当中的应用却较少解释说明。如果日语教学中忽视中日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用一贯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语,就容易导致会话双方发生沟通障碍和歧义,导致相互之间的误解。

三、针对日语教学改革的期待

基于这些年的经验,对理科生背景下的日语教学提一些建议。

1.教材选择要适当

选择具有非日语专业教学特色日语教材,使学生打好日语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完规定的日语课程后,达到自学的目的,能够看懂简单的日文会话,并且熟练运用在生活场景当中。教材要重点围绕实用两个字进行筛选。除了词汇量要达到要求,配合课文中文法的练习也应该尽可能地多一些。这样在学习完正课后,大量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短时有效记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习得更多的日语文法知识。另外,在教材中还更应注重对日本实际生活场景的会话训练。我校采用的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教材《标准日本语》,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基础知识进而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是这本教材的出版目的。

2.教学方法要尽可能的多样化

无论是日语学习还是授课,枯燥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更无法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兴趣。因此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采取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思维特征的教学方法,尽可能把枯燥的日语转化为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在直观上更容易接受的东西。不仅这些,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认真备课,理解每一课的要点和知识点,将习得的教材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互动,让学生自觉引入到授课过程当中,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以让学习日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尽量为学生营造出日语学习的语言环境,让学生沉浸在学习语言的快乐中。

3.采用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领会日本文化精髓

学习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不能单纯地以死记硬背单词、文法为主,还要尽可能让学生了解这个语言的国家以及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

除了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外,还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进行一些诸如日语演讲比赛、和服的穿法,茶道表演以及日本料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日本文化中有趣的东西,寓教于乐,语言才能掌握更扎实些。

四、结语

高校开设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思考 篇3

关键词: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G421

目前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一般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四大类。和其他三类课程相比,公共选修课又称为通修课,是面向全校学生而开设融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学校安排自主选修公共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可以在专业之外提供实施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所需的知识及能力。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实施,大学里的公共选修课也越来越丰富,涵盖文、史、哲、经管、艺术、自然科学、实用技术等诸多门类。公共选修课的出现大大增加了新课程的数量,有助于摆脱教学领域内保守思想的束缚,符合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有利于调动学生自主性、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特长的培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数学类公共选修课作为数学与自然科学类通识教育选修课模块里的主要部分,普遍受到各高校的重视,各高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师资力量,开设了不同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它的开设宣传了数学科学的文化内涵,弘扬了数学科学精神和思想方法,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尤其是数学素养。因此,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也成为高校本科教学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但对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一些弊端也在教学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笔者对此作了深入的剖析,并就改进数学类公共选修课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探索,希望能和同行交流,共同提高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效果。

1.高校开设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必要性

恩格斯曾定义,“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不仅仅是给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以及人文社会科学提供了一种精确的语言和有力的工具,而且还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体现了一种文化精神。在刚刚闭幕的第八届国际工业与应用数学大会的开幕式上,国家副主席李源潮致辞指出,“数学对科技的发展具有根本性意义,数学的应用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动力,在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发挥了基础性作用”。数学及数学教育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瑞典的课程标准中提到“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闻名的美国西点军校的教学计划中, 规定学生除了要选修一些在实战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数课程(运筹学!优化技术!可靠性方法等),还要必修多门与实战不直接挂钩的高深的数学课。我国教育界也把“能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教和学各有所长”作为数学教育的目的之一。在数学知识的应用上,学生突出的问题是不会在实际问题与数学知识之间挂起一道桥梁,使得所学数学知识不能学以致用,难于适应现代化建设和创新思维对人才的需求。开设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譬如,《数学实验》借助于计算机,再现了数学原理的发现、探求过程;《数学建模》涉及各个领域,通过建立模型、求解模型等来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做”中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和乐趣,学会如何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数学与认识论、自然观》让学生徜徉于数的世界,漫游于形的空间。

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方面:

1.1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尤其是数学素质

目前的大多数数学必修课由于种种原因,往往注重数学知识的传授,而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上还有所欠缺。”实际上,大学生毕业后走入社会,如果不从事数学领域的工作,他们学过的具体的数学定理、公式和解题方法基本用不上,甚至很快就忘记了,而他们的数学素养却让他们终生受益。一位数学教育家说,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深深铭刻在头脑中的数学的思想精神、数学的思维方法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这些使人们终生不忘。以南开大学顾沛教授为代表的团队所开设的《数学文化》这门课程就是一个很成功的探索。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且富有弹性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其科学尤其是数学方面的素养,促进其潜能的充分发挥。

1.2促进教师的成长

在必修课、专业课占绝对优势的课程体制中,教师仅仅是既有课程的实施者,他们需要完整地不折不扣地执行教科书的意图,严格按统一的教学大纲、教科书甚至教学方法进行教学,而公共选修课的开设也为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方向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以往教师传统的固定不变的分工,要求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育教学理念吸收新鲜事物,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专业自主性和创造潜能、发挥优势和特長。高校数学课的教师,大多是数学专业毕业的硕士、博士,尽管他们数学方面的专业知识比较多,比较深。但是,对于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教学未必能胜任,因为数学类选修课往往需要各学科知识的交叉渗透、融合, 教师需具备一些新的边缘或交叉学科知识。所以,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可促使他们去钻研,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年青教师尤为如此。

2、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2.1 在认识上,对课程不够重视,视为“副科”

在一些高校,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被当成“副科”。于是,从学校教学主管部门、任课教师,再到学生,对数学类公共选修课重视不够,这属于认识上的误区。其实,选修课、必修课并不能简单比较哪个重要,哪个不重要?有时,一门选修课可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纳什的成功就是一个例证。

2.2课程的设置缺乏整体规划和客观的论证,甚至不合理,教学内容陈旧

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往往是由任教数学的教师提出开课申请,经所在教研室或二级单位批准再报教务处备案这样的程序来进行。各数学教师根据自己的专长、研究方向、兴趣爱好便开出了不同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由于缺乏系统的规划,导致所开设的数学公选课存在教学内容的重复,不少选修课仅停留在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简单介绍和延伸,课程学术价值不高,所选教学内容过于简单,缺乏思考的余地,更没有挑战性,属于一般科普介绍。有些数学公选课教学内容陈旧,十几、二十年不变,没有与时俱进,没有吸收新的教学素材和新的教学理念、思想等。另外,不少高校还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有的教师工作量不满,就设法开一个选修课来“凑课时”。

2.3 课程的考核不规范、严格,对学生没有压力

数学类公共选修课是考查课,一般都不闭卷考试,不考试并不意味着不考核。一些数学公选课的考核过于简单,结课后写一个课程总结或读书报告就OK了,学生轻而易举就拿到学分。这样导致学生学习动机不强,投入的精力时间少,甚至学生在选修课上“身在曹营心在汉”干与课程无关的私事。

3.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探索及建议

针对上述提及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及问题,笔者作了深入的分析,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给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希望能对数学公选课教学质量、教学效果的提高有所帮助。

3.1对学生的建议

学生必须端正数学类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一方面应根据自身的发展需求和兴趣爱好来选课,不能为了凑够学分,以哪个选修课容易通过就选哪个;另一方面既然选择了就要认真对待,上课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不得随意旷课,积极参与、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听从任课老师的安排,把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当必修课对待。

3.2对老师的建议

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遵循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老师授课质量的好坏往往决定着的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公共选修课作用日益凸现的今天,数学类公共选修课授课教师的个人素质变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作为这些课程的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不能因循守旧,应当不断汲取国内外新的教学素材,更新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坚持与时俱进。最为重要的是,必须要有责任心和投入。

3.3对学校的建议

首先要加强数学类选修课开课的审核和规划,从源头上把关。。坚决反对因人设课,抵制某些教师“凑课时”而开出的数学公选课。学校教学主管部门应遵循“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公选课的开设要与人才培养目标一致,以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原则,防止所开设的选修课内容上的重复。对已开设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定期组织同行专家进行质量评估,评选出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的课程,并从经费上给予支持这些课程的建设,而对一些教学内容陈旧,对学生培养没有什么作用或作用不大的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进行整改甚至撤销。

总之,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师资队伍、教学设施条件、课程内容、教学资源及管理监督等的方方面面。只有提高認识,投入精力像抓必修课一样抓公共选修课的课程建设,把数学类公共选修课规范化、制度化,不断完善它,才能提高教学效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 韩建明,陈万光,张耀武.高等教育中公共选修课实践探讨[J].科技信息,2010(19):534-535.

[2] 李素萍. 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之思考[J].科技文汇,2010(3):19-20.

[3] 周明儒,苗正科.分层次多形式开设大学数学文化类课程[J].数学教育学报,2009,18(4):78-80.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4

浙江省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是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和增加选修课程。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生活技能、职业技术、地方经济技术等课程。本文以浙江省某高中高二同学为研究对象, 调查高二同学参加“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积极程度, 对学校“职业技能类”课程建设、教师授课方式和考核内容合理性的满意程度, 对“职业技能类”课程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认识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全面提升学科素养的帮助程度。

二、调查结果分析

文科学生与理科学生在“职业技能类”课程帮助学生增强生活情趣, 提高生活能力, 提升生活品质的选择上存在的差异显著, 具体表现为文科学生比理科学生更加赞同“职业技能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生活情趣, 提高生活能力, 提升生活品质。文科生主要学习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这些学科跟生活比较相关, 与生活话题的密切程度较高。并且文科生一般比较擅长语文和英语的学习, 语言类相关话题的熟悉掌握和运用能很好地培养文科生热爱生活, 培养自我能力;理科生比较注重思维方式的培养, 他们比较擅长物理、化学、生物、数学等需要逻辑思考的科目, 而这些学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应用范围不是很广。研究表面理科生不太善于语言类功课的学习, 因此他们可能缺乏对生活情趣的观察和体验。在其他方面, 文理科学生都认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总体建设比较好, 课程的授课方式、考核形式、考核内容、对学生个性发展、全面的知识与能力的获取、增强动手实践能力方面都比较好。

男生和女生在“职业技能类”课程帮助学生增强生活情趣、提高生活能力、提升生活品质的选择上存在的差异显著, 具体表现为女生比男生更加赞同“职业技能类”课程能够帮助学生增强生活情趣, 提高生活能力, 提升生活品质。原因可能是男生一般比较擅长数学等抽象类科目, 他们比较缺乏感性认识, 容易忽视一些生活细节。男生可能会认为生活小事应该是女生来进行管理和完成, 不重视对生活细节的观察;而一般情况下, 女生的感性思维比理性思维要强, 她们喜欢浪漫, 关注生活中的细节, 对生活中的变化比较敏感, 所以她们更能体会到“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对生活能力和品质的重要性。

三、建议

(一) 充实“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调查结果显示, 大多数学生认为“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对学生认识相关学科的价值与研究方法帮助程度一般, 对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知识与能力比较有帮助。“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评价一般, 对学生全面提升学科素养帮助也一般。所以教师除了教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 更加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全面的知识与能力, 获取该学科的正确研究方法。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去预习课本上的内容, 在课堂上花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进行实践与尝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

(二) 完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学习评价体系

最好不要将选修课程也变成应试化的学习。考试形式不一定要纸笔考试, 学生的调查报告, 或者动手实践的成果也可以作为考试的内容。除了考试成绩, 教师应该把学生平时的学习过程纳入到课程评价, 如学生的课堂表现,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

(三) 学校在有能力的条件下增加“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开课种类和课时

学生反映学校开设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的课程有点少, 并且最重要的是有些课程学生不感兴趣。有些学生则反映某些“职业技能类”选修课程的课时太少, 学生在整个学期的课程中并没有学完或者学到很多东西。因此学校可以根据情况调整课时长度, 教师适当指导学生的课程选择。学校也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让学生填写学生反馈, 这样可以为学校的“职业技能类”选修课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继抄.普通高中选修课实施现状研究——基于银川市某高中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0.

[2]罗明礼.高中英语选修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学与管理, 2012 (09) .

[3]王武兴等.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英语任意选修课有效实施的探索[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0 (04) .

职业生涯规划 选修课 篇5

作者:XXX

班级:XX级应用心理

目录

第一章 认识自我…………………………………………

3第二章 组织与社会环境评估……………………………3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

5第四章 评估调整…………………………………………5

第五章 结束语……………………………………………6

第一章 认识自我1、个人基本情况

(2013年~2018年,20岁至25岁)

2、自我兴趣爱好盘点

(1)业余爱好:

(2)信奉教条: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万秦关终归楚。

苦心人,终不怕,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职业价值观

计划继续考研深造,工作方面,喜欢较稳定的工作,会根据自己的爱好,特长,专业以及以后自己的发展方向与生活经历来选择自己的道路。将来研究生毕业后,我想找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并通过自己的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其中学习,进步,不断提升能力。

4、自我优势优点盘点(性格特征)

(1)愿意不断学习,不断进取,有耐心,有上进心;

(2)务实、实事求是,有目标有想法,追求具体和明确的事情,喜欢做实际的考虑;

(3)谦逊、有同情心,对朋友忠实友好,有奉献精神,喜欢和别人交流沟通,乐于帮助朋友;

(4)“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5)做事有很强的原则性,愿意承担责任,有责任心。

5、自我劣势缺点盘点

(1)对失败和没有把握的事会感到紧张和压力;

(2)在公众场合不敢展现自己,有些害羞;

(3)做事情有时拖拖拉拉。

6、自我分析小节

据以上方面分析总结,自己有很多的优点,也有不少的不足。

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因而正确认识自己,明确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出合理的规划,可以加快脚步走向自己的成功,我期望自己能够在未来有更大的发展。

另外,身体健康也不容忽视。总之,要正确认知自我,正确选择,兢兢业业,综合协调,才能和谐发展。

第二章 组织与社会环境评估

1、就业方向分析

(1)心理咨询师以及心理咨询工作者

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还不是一个收入十分丰厚的职业,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进一步努力开拓市场和提高自己的咨询水平。但是展望未来的前景,还是相当不错的。(2)进企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的专业

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人才测评机构等、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策划设计公司。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

(3)到行政事业单位

例如,考公务员

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教育行政部门: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

(4)进社会专业服务机构

(5)自主创业

创办培训机构,或者心理咨询室。

(6)进学校当老师

可以在高校当心理方面的专业老师,或者在中小学从事与心理相关的教育,普及。

2、心理学专业就业的特殊环境:

心理学是门特殊的学科,在中国的发展还是不成熟的。另外,结合中国的文化背景,受传统思想观念等各种因素影响,不少人会选择与亲人朋友沟通交流而不是通过心理咨询解决心理问题

3、环境分析

(1)家庭环境

(2)学校环境

所在学校是一所很非常普通的本科院校,学校的学习环境还可以,老师也很负责任,特别是专业课老师,有耐心,很敬业。

其实学校给的只是一个学习环境,一个学习的平台,更多是要通过自己学习掌握的。

(3)大学生、研究生都在扩招,竞争压力很大。

(4)关于考研

现在的心理学专业在研究生阶段分为三大类:

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前一项偏基础理论研究,后两项偏应用研究。

基础心理学包括认知,言语,神经生理,脑科学等方面,发展与教育包括儿童心理学各个方面(认知,社会性,品格,人格等),教育心理学等。

应用心理学范围最广,包括管理心理学(HRM,人员测评,组织决策等),心理咨询,工程心理学,广告心理,消费心理等。

全国范围讲,基础心理学北大,华师大,中科院较强,发展与教育北师大领先(应该说师范大学都还不错,应用心理学中科院,浙大相当不错。

另外,目标学校选择一定要在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便于将来有更多的机会以及较广的人脉。

(5)自身现状

顺利通过了人力资源管理三级考试,四级考试,学习了解了一些心理咨询的技术,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特别是考研的形势比较严峻,要注重实验能力,自学能力,专业外文阅读能力等各种技能的培养

第三章 职业目标定位及其分解组合1、职业目标的确定

职业目标——将来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职业

职业发展策略——将来计划选择管理型行业

职业发展路径——管理路线

2、个人的 SWOT 分析

现在结合本人的具体情况,包括本人的毕业院校、学历、专业、学业、个人特长、获奖情况、社会工作经验和职位意向来进行 SWOT 分析。

(1)Strengths(长处、优势)。首先,在专业上具有优势。心理学专业人士有需求。本人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在个人特长方面,本人的英语口语比较好,且对英语感兴趣。本人比较有耐心。

(2)Weaknesses(短处、劣势)。首先,在毕业院校上有比较明显的劣势。其次,受所处学校以及城市的影响,机会较少

(3)Opportunities(机会、机遇)。咨询、人力资源等方面需要专业人士。市场上还是有需求的。

(4)Threats(威胁、风险)。如果本人选择继续深造,将错失不少机会,就业变化较大,将面临缺少工作经验等不足。

第四章 评估调整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必须根据实施结果的情况以及变化情况进行及时的评估与修正。

1、评估的时间

在一般情况下,定期(半年或一年)评估规划。当出现特殊情况时,要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2、规划调整的原则:

因时而动、随机应变

3、未来两年半到五年作初步规划

2013年~2015年短期目标规划——大学两年半目标

大学在校期间总体规划:

(1)思想政治方面:

(2)学业方面:以优异成绩完成大学学业。

(3)个性发展方面:尽量不留下遗憾。积极探索了解自己,要弥补自己的短板。

(4)身体素质方面: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熬夜。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素质。

具体的:

大二(2013年):争取更加努力学习。拿到心理咨询师三级证书,在大二的下学期过英语六级。自己努力学好专业英语。目前已参加了心理咨询三级考试。大二时间已所剩无几,接下来就是顺利通过期末考试。

大三(2013~2014年):拿到计算机证书,考驾照。多看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及专业英语,扩展自己专业方面的知识而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所教授。系统化自己的专业知识,为考研做准备。争取到好的实习机会,多多积累经验。

大四(2014~2015年):认真踏实的学习,好好为考研备战。

2013~2018年五年目标规划

读一个较为理想的研究生,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以及合适的人生伴侣。

第五章 结束语

1、我对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看法:

(1)虽然可能没有成型的职业规划,但是我觉得每个阶段的前进方向和短期目标要有,比如这段时间我要练好英语听力到什么水平,我要朝着什么方向努力,没有努力的方向和短期的目标,容易虚度光阴。

(2)职业规划肯定要有,但是我觉得职业规划不可能现在就定下来,周围的环境随时在变,而且自己随着不断的成熟和接触不同的东西,也会变。现在是在校大学生,没有任何社会阅历,谈这个就似乎有点纸上谈兵。通过这样的不断地思考,可以在短期内找到奋斗的目标。

2、结语

这就是我的职业生涯规划书,我不能肯定事情会完全照这样发展,但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程

中图分类号:G7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43-02

科学技术史学科形成于20世纪上半叶,初期是在欧美国家一些大学开设相关课程,培养科学技术史硕士和博士。新中国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获得迅速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的人才培养以硕士生和博士生为主,只有少数高校对本科生开设科技史课程。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重视,科学技术史学科所具有的沟通文理、融贯中西的功能被越来越多有识之士所认识,科学技术史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程,开始被人们所接受[1-2]。部分综合大学和师范大学,开始为本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史课程。比如,上海交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建设了通识教育性质科学技术史精品课程。中国科技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等高校还设置了科学技术史本科专业。但迄今为止,还鲜有普通高职院校为专科生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程。本文探索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如何选择教学内容,以期为有关院校提供参考。

一、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简史

科学技术史是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的历史,其研究内容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及其与社会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换言之,科学技术史是对过去实际发生的科学技术事件的述说,以及对这种述说背后起支配作用的观念进行反思和解释。著名考古学家夏鼐(1910-1985)曾指出,科学技术史属于社会科学中的历史科学,它以收集、阅读和分析文献为主。

西方的历史学源于古希腊,科学史最初的形态亦出现于古希腊时期。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已经有许多迹象表明科学史在开始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895年,马赫(E. Mach, 1838-1916)在维也纳大学开设自然哲学和科学史课程;1912年,萨顿(G. Sarton, 1884-1956)创办科学史杂志Isis,1936年主持出版Isis的姊妹刊物Osiris;他于1920年起在哈佛大学系统讲授科学史课程,1940年被任命为该校科学史教授。萨顿被公认为科学史学科的奠基人,有“科学史之父”的美誉,并以其名字命名了国际科学史界的最高荣誉“萨顿奖章”[3]。

18世纪后期德国大学讲授的工艺学中即包含了对技术历史的描述。19世纪欧洲出版了一些技术史专著,尤其是机械发明史书籍,到20世纪初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1909年德国创刊《技术史》(History of Technology)期刊,1920年英国的“纽可门工程与技术史学会(Newcomen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创刊了它的技术史杂志。

20世纪20-30年代,竺可桢(1890-1974)、钱宝琮(1892-1974)、刘仙洲(1890-1975)等老一辈科学家开创了中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由近代中国科学史事业奠基人竺可桢先生创议,中国科学院于1957年设置中国自然科学史研究室(1975年扩建成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自此,科学技术史在我国成为一项有组织的事业,实现初步建制化,研究工作取得较大进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科学技术史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得到重视,许多高等院校设立了专门研究与教学机构。比如,北京科技大学于1981年设立冶金史研究室(1993年扩建为冶金史研究所,1996年更名为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于1999年设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2012年扩建成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于1999年设立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内蒙古师范大学于2001年设立科学史与科技管理系,北京大学于2011年设立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为纪念竺可桢先生,先后设立“竺可桢科学史讲席”与“竺可桢科学史奖”。

二、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一)开设选修课的必要性。科学技术史是连接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的最佳桥梁之一。科学技术史课程是一门具有史学性质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技术与人文学科之间的关系。素质教育的核心之一是科学技术教育和人文教育的结合,因此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科学技术史课程能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

科学技术上的每一个重要发现和突破,都会为人们提供宝贵的启迪。科学技术史课程通过展示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革新的思维方式,让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从中得到科学思维的教益和滋养。由于科学精神是非常抽象的概念,高职院校的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课也很难帮助学生理解其中的科学思维方式,而科学技术史课程以生动的素材和史料为载体,讲授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可以帮助高职生领悟科学家和发明家的思维方式和科学精神。因此,该课程以案例来弘扬科学家和发明家献身科学技术的意志和品质,使高职生从鲜活的案例中受到熏陶和感染,有利于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

目前,多数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人文素养不高,历史意识较淡薄。但多数学生充满好奇心,渴望了解和学习必要的人文知识。因此,非常有必要将人文素质课程引进高职院校课堂,培养具有人文素养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在高职工程类专业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可以更好地为素质教育服务,培养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部分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在选修该课程之后,其科学思维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提升,对科学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20世纪以来,高新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能源与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都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对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有着深刻影响。虽然很多高职工程类专业都设置了专业导论课程,但该课程主要讲解与本专业领域的前沿技术,而很少涉及其他领域。因此,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可以通过选修该课程,了解现代科学和高新技术的新进展和新成就。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是必要的,可以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学习科学技术史实、领悟科学精神的机会,帮助未来的一线技术人员拓宽历史视野。

(二)开设选修课的可行性。在高职院校工程类专业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主要探讨科学技术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让高职生初步懂得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生产活动是密切相关的。为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提供必要的科学技术发展史实,为中国现代工程技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和反思。

为了对高职学生开展文化素质教育,很多高职院校都成立了相应的教学系部或教研室,积极引进或培养专兼职公共课程教师。在工程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通常设置了任意选修课模块,其中要求修读一定学分的人文素质课程。在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方面,为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的设置创造了条件。

笔者通过实地调研、查阅有关文献得知,有高职院校曾为机械类专业学生做过中国机械工程史讲座,也有院校在机械工程专业课程讲授中适当融入相关机械工程史[4],多数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开拓了视野,增加了知识。还有高职院校结合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为工程类专业学生举办科学技术史专题讲座,涉及中国夏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中国古建筑、李约瑟问题、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探月工程等专题。但因时间和内容所限,以讲座或融入相关课程等形式进行的科学技术史教学是零散的,缺乏史学的逻辑性和科学哲学的思辨性。

因此,为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是可行的。该课程以“时间为经、科学技术史重大事件为纬”,简明扼要地讲授中西科学技术史,为高职工程类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探索新的路径,发挥科学技术史在人文素质教育和培养科学精神中的积极作用。

三、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的主要内容

科学技术史一般被认为是关于科学被发现、技术被发明与改进,并影响社会各个领域的历程记述。也可将它简单理解为研究科学技术的发生和发展的一门交叉学科。该课程主要讲授自然科学各主要学科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的发展历史,以及与各学科相关的重大技术成就。在讲授中,注重追述重大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历史来源,借助历史故事来提高趣味性,应用史料来生动再现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选修该课程后,能总体了解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脉络,初步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生产的密切关系,体会科学精神对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及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根据高职院校开设选修课的实际情况,建议本课程以32课时左右(2学分)为宜,主要教学内容如下:

①绪论(2课时)。主要内容:什么是科学?什么是技术?科学技术史的形成与发展历程。② 古代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6课时)。主要内容:四大文明古国的科学技术;古希腊和古罗马的科学技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的科学技术;欧洲中世纪的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对科学进步的影响。③ 近代科学的发展(4课时)。主要内容:哥白尼日心说;微积分的创立;伽利略新物理学;牛顿经典力学;拉瓦锡及其带来的化学革命;达尔文进化论;从法拉第到麦克斯韦的电磁学。④ 近代技术的兴起(4课时)。主要内容:近代第一次技术革命,近代第二次技术革命。⑤ 现代科学的发展(6课时)。主要内容:分别讲解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学、生命科学的重要进展。⑥ 高新技术的崛起(8课时)。主要内容:分别讲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技术、生物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的重要进展。⑦ 回顾与展望(2课时)。

四、结束语

科学技术史是一门文理交叉型课程,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的培育方面能够发挥很好的作用。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选修本课程后,可以帮助他们理解科学技术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和世界观。文中论述了为高职工程类专业学生开设科学技术史选修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还给出建议学时与主要内容,以期为同行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郭兆红.科学史教学: 提高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途径[J].理工高教研究, 2006(6): 73-74.

[2]关增建.通识教育背景下的科学史教育功能探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2): 77-84.

[3] 刘兵. 中国需要一千个萨顿!——萨顿其人其事[N]. 文汇读书周报, 2007-03-23.

[4]卢万强, 罗忠良,万圣. 面向高职制造专业的科学技术史教育初探[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1): 196-197.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7

一、存在的问题

(一) 认识不够, 重视程度不高

据调查, 一般高校并没有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专任教师, 而是以各专业教师来“客串”的。相当一部分教师就把选修课作为填补工作量的机会, 年轻教师有些把选修课当作锻炼和提升授课能力的炼场。[1]学校部分教学管理部门、教师、学生也未充分认识到选修课是培养具备综合素质, 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 没有把公共选修课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部分教师存在开课积极性不高、课程不稳定、授课质量不尽人意、马虎应付等情况;部分学生认为选修课可有可无, 抱着混学分的态度而修读;教学管理部门对选修课的教学质量监控力度不足等。这一系列情况严重影响了选修课开设的数量与质量, 制约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对教风学风也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 课程分配不够合理, 未能最大利用教学资源

目前, 中医药类高校的选修课课程建设主要依靠学校自身的教学资源。由于中医药类高校的教学资源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和药学院等医药类院系, 人文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人文社科类院系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 因此, 选修课课程在各院的分配本应以医药类院系为主, 人文社科类院系为辅。但实际上, 由于医药类院系承担了学校大部分的科研和临床任务, 加之选修课的课时费较低, 从而造成教师的开课积极性不高, 选修课的开课比例较低。但是, 由于人文社科类课程的选课需求量大和学校的压力, 占教学资源少的人文社科类院系却承担了与其规模不相称的大部分选修课建设任务。选修课在教学资源分配不均的不同院系之间的这种不合理的配置, 使得医药类院系的优质教学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 人文社科类院系承担与其教学资源不相称的过多的选修课建设也会影响课程建设质量, 从而影响学校整个选修课建设的质量。

(三) 课程管理不够规范, 独立课程数量有限

选修课课程门类的丰富程度直接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中医药类高校教学资源主要集中于医药等自然科学类, 人文社科类相对匮乏, 而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程却是中医药类高校学生需求最多的。为了开设门类丰富的选修课程, 很多中医药类高校除了积极鼓励专职教师开设各类选修课之外, 还允许行政管理人员等非专职教师开设多种选修课, 甚至极大放宽选修课程开设的审核条件, 致使选修课良莠不齐, 内容交叉重复, 内容独立的选修课程数量有限, 不但影响选修课的整体质量, 还让学生觉得无课可选, 基本的选课需求得不到满足。

(四) 教学质量欠佳, 教学监控不严

目前, 中医药类高校选修课开课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够高, 教务处作为最终审批部门, 大多只是审核其开课资格, 而对教师教学大纲的制定质量并未作出严格审核, 开课程序过于简单, 质量把控不到位。在课程正式开出后, 对教师的教案、讲稿、课件疏于检查, 教师当中存在课件制作随意, 甚至没有撰写过讲稿等情况, 组织教学管理人员巡视、教学督导组随机听课的次数太少。部分教师对学生要求不严, 课堂出勤率较低, 考核过于随意, 导致选修课整体水平不高。

二、改善选修课建设的对策

(一) 加强宣传, 提高认识

选修课的教学可以有力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增强其综合素质, 重视选修课的教学, 是培养“情商智商手拉手”的复合型人才的现实选择。[2]首先, 学校要制定选修课相关规章制度, 从顶层设计的高度把选修课建设纳入校一级的课程管理, 体现其重要性;其次, 对选修课的管理要规范, 从课程申报、审批立项到教学监管, 全过程都要严格把关, 努力使选修课教学由随意化向规范化转变, 选修课管理由松散化向制度化转变;最后, 加强教师和学生的课堂和考核考试管理, 坚决杜绝教师把选修课当作“补课时量”和“练手场”的轻慢态度, 以及敷衍塞责, 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 消除学生“混学分”的消极心态, 端正其学习态度。

(二) 完善激励机制, 增加课程数量

选修课是现代大学教育的有益组成部分, 应该受到与必修课同等的认识和待遇。校、院两级应该积极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鼓励高级职称教师, 尤其是教授、名师、教学标兵等开设选修课, 增加选修课数量。 (1) 适当提高选修课课时费, 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2) 把教师选修课开课课时数量、持续年数、选课人数、教学质量等因素纳入该教师职称评定、绩效考核、评优评先等关系个人切实利益的评定体系, 并给以足以形成激励效应的相应权重系数; (3) 在选修课程中举行精品课程推选、教学竞赛、教学标兵评比等活动, 并给予获奖者相应奖励, 以资鼓励; (4) 在开课时间和授课形式上, 在确保学时不变的情况下, 教师可以开设6—9周的选修课, 灵活选用多媒体或板书教学; (5) 选修课的上课时间, 尽量为教师上课提供便利。

(三) 明确设置原则, 构建课程体系

研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是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核心工作, 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证。[3]选修课的开设应坚持“四个有利于”的原则:有利于创新型、实践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科学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学生了解学科前沿知识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急处变能力。校、院两级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去制定选修课设置原则, 然后严格按此原则来层层筛选教师申报的选修课, 不能为了凑选课数量而放弃原则, 努力构建一个课程内容独立、门类齐全、科学合理的选修课课程体系, 提高选修课课程质量, 满足学生的选课需求。

(四) 创新管理模式, 实行过程管理

为了提高选修课的质量, 增强选修课内容的独立性, 避免出现交叉重叠等现象, 选修课程建设应该实行课程申报、评审立项、教学监管的全过程质量管理体制。课程申报阶段, 由各教学院 (部) 具体负责组织相关学科组严格根据选修课设立原则和课程体系需要, 进行申报, 教务处根据选修课课程体系建设需要进行审批。评审立项阶段, 需要引入竞争机制, 实行同行评教、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活动, 优胜劣汰, 切实将选修课纳入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教育体系中。[4]选修课程须经由潜在选课学生群的学生代表和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讲师级别以上的教师组成的论证会通过试听、检查课程规划、教学大纲、教案等环节审定通过, 相关课程经论证后, 正式立项进入选修课课程库, 纳入学校课程体系, 与必修课程同等标准进行建设, 列入专业培养计划。教学监管阶段, 学科组负责立项课程的规划建设, 任课教师为教学主要负责人, 教务处进行质量管控, 督导组进行教学监督, 从而形成学科组、教务处、教学督导组三级管理模式, 以提高选修课的质量和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解玲.素质教育视域下通识教育选修课建设探析[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 (12) .

[2]鲁钊阳.高校选修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J].教育评论, 2012, (6) .

[3]蒋宗珍.关于构建普通高校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教育探索, 2008 (8) .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8

近些年来, 中国与日本在经济文化的交流上不断加深, 虽然中日关系在政治上有些紧张, 但这不影响, 日语仍然是仅次于英语的第二大外语。而且中日两国一直以来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 国内对日语专才的需求领域也越来越宽, 比如:早在上个世纪就扎根于东南沿海的日本的独资企业, 中日合资企业。除此之外, 近些年来, 随着中日两国交流进一步加深, 一些涉外酒店、旅游公司、海关、外贸公司等也全部涌入中国, 给国内经济注入了一团活血。日本闻名于世界的五百强企业, 比如丰田, 本田, 三菱等等财团, 纷纷在国内设立了办事处, 闻风而来的其他小企业更是不计其数。据不完全统计, 扎根于东南沿海的日资企业不少于二千家。另外, 日本国内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越来越严重, 日本企业需要谋求借助他国的劳动力来促进本国企业的发展。

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对日语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特别是能用日语作为工作语言的专业技术性人才更加缺乏。另外, 在沿海的某些地区比如大连和苏杭一带, 面向日本各类项目的公司越来越多, 这就需要更多的能够把日本语当做工作语言的互联网、游戏程序开发等的专业人员。

众所周知, 随着今年来互联网技术的突飞猛进, 曾经不敢想象的拿着手机看电视的梦想都已经习以为常, 而日本又是全世界数一数二的互联网大国, 因此在国内尤其对擅长诸如互联网技术和游戏软件编程开发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按照订单的需求, 保证制作出优良的软件以满足客户的要求。所以, 只懂技术而不懂日语的理科类毕业生往往很难立即胜任工作要求。而目前从事该工作的人员大多数不会日语, 往往是到公司之后组织培训, 这样无形之间增大了工作的压力。因此, 拥有日语基础并且熟悉互联网应用、游戏编程和测试的人员就成了国内各大企业的抢手资源, 更重要的是薪金也很可观。

从就业的角度来看, 与大学的其他专业相比, 既懂专业又懂日语的毕业生能很快就业, 为适应日语人才的市场需求, 有必要在某些理科类专业中开设日语零起点课程, 培养应用型日语人才。

二、国内各大学日语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调查显示, 国内开设日语课程的大学与日俱增, 各类研讨会的召开也为在大学工作的教育工作者们搭建了交流的平台。由国内日语教育工作者编写的各类日语教材和工具书也处于仅次于英语的第二位,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 相应的日语的教学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善, 几乎所有的院校都开始使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辅助式讲授, 将曾经单纯以讲授为主的枯燥式课堂教学转变为网络教学和课堂教学相结合。这种变化的效果显而易见, 学生不仅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更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视听说素材生动形象地记忆日语知识。另外, 随着日本留学生的不断增多, 各高校之间的交流也在逐步加深, 甚至学生直接到日本留学, 切身感受中日文化的不同, 通过比较加深自己对日本语的理解与掌握。

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与就业需求, 我校信息工程学院的计算机专业与经管学院的国际贸易专业, 曾经就开设了适合本专业的日语课程。学生在学习完大一大二两年的专业课后, 再修一门除英语之外的语言, 经过两个学期的学习, 除了掌握日本语的基本发音规律、文法文型之外, 对日本这个邻邦的文化有所了解。比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习了各类编程基础课之后, 就业的目标往往是一些国内比较知名的互联网公司, 一旦到公司工作, 很多公司组织的外语培训往往直接带来无形的工作压力。据调查, 在校期间曾经学习过日语的学生能很快适应公司的环境, 从而用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工作。与此类似, 从经贸日语专业的毕业生反馈来看, 大多数的学生工作环境往往都与日本或多或少的有关, 因此, 在校学习日语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在授课过程中, 凸显出来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1. 课时量过少

从授课的内容来讲, 一个学期40个学时, 一周上四个学时, 一节课除了正课外, 再加上测验和练习, 至少需要六个学时。这样下来, 两个学期可以讲完新版标准日本语初级的一半内容。然而对于初级日语的掌握和理解至少要经过一册书的学习才能满足要求。因此在课时量上来看仍然无法满足教学的需要, 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 很难将日本语扎实记忆, 更难以谈到语言的灵活运用了。

2. 学生过多的追求文法的理解, 忽视了实际运用。

由于新接触了一门除英语之外的语言, 学生在文法结构上很难领会, 因此课下过多地将时间放在文法的理解上, 从而忽视了对日语语音发音准确性的重视。另外, 在课堂上多采用教师领读、学生跟读的方式进行强化记忆, 时间长了学生会逐渐失去对语言学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采用更多的生动的授课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日语的兴趣, 比如, 在课堂上多介绍一些与日本有关的饮食文化和流行文化等等。

3. 教学手段过于单一

虽然近年来学校为外语授课配备了大量的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 但是, 在国贸日语授课中仍然采用的是黑板教学, 教师写学生记, 无法将更多生动的图片和语音视频传递给学生, 这在国贸日语教学中的确是件很遗憾的事情。

4. 授课教师易忽视中日间的文化差异

值得注意的是, 在刚接触日本语的时候, 有很多汉字都和中文相同, 因此很多人觉得中日文两者差别并不明显, 但实际上日语的文法结构, 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都和中文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初级日语的学习过程中, 有一些及其容易产生歧义的词汇需要特殊标注和解释说明, 同时穿插一些趣味的单词活跃课堂气氛, 比如"娘、丈夫、大丈夫、汽车、老婆、手纸、春雨、人参"等这些看起来和中文汉字一样意思却大相径庭的词语, 当学生们了解了这些词语的意思的时候, 不仅觉得有趣, 还会加深词语印象和学习日语的兴趣, 一举三得。对于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有了这把钥匙, 学习语言变得不再那么枯燥, 反而兴趣十足。

我国的日语教学现状更偏向词汇的死记硬背和语法的直接灌输, 却往往忽略向学生讲授中日两国由于语言造成的文化差异问题。众所周知, 语言是点, 文化是线, 文化的表现是通过语言来传递出来的, 日本有日本的文化, 中国有中国的文化, 其中的差异性如果不给学生讲清楚的话, 学生很容易混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讲授语言的过程中添加更多与日本有关的风俗、礼仪等等。最突出的例子就是日语中的被动表达方式, 和中文有很大的差别, 这种被动表达不仅体现语言的特色, 也反映了日本被动接受的文化, 但现在的日语教学大都停留在讲解语法要点, 对其在实用场景当中的应用却较少解释说明。如果日语教学中忽视中日文化的差异, 中国学生用一贯的汉语思维去理解日语, 就容易导致会话双方发生沟通障碍和歧义, 导致相互之间的误解。

三、针对日语教学改革的期待

基于这些年的经验, 对理科生背景下的日语教学提一些建议。

1. 教材选择要适当

选择具有非日语专业教学特色日语教材, 使学生打好日语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日语会话能力。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完规定的日语课程后, 达到自学的目的, 能够看懂简单的日文会话, 并且熟练运用在生活场景当中。教材要重点围绕实用两个字进行筛选。除了词汇量要达到要求, 配合课文中文法的练习也应该尽可能地多一些。这样在学习完正课后, 大量的练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短时有效记忆, 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习得更多的日语文法知识。另外, 在教材中还更应注重对日本实际生活场景的会话训练。我校采用的是国内发行量最大的教材《标准日本语》, 对于学习者来说, 掌握基础知识进而运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是这本教材的出版目的。

2. 教学方法要尽可能的多样化

无论是日语学习还是授课, 枯燥单一的教学手段无法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更无法激发学习者积极主动学习语言的兴趣。因此应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有的放矢,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日语的积极性和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采取一些符合学生年龄特征、性格特征、思维特征的教学方法, 尽可能把枯燥的日语转化为形象的图片、音频、视频, 在直观上更容易接受的东西。不仅这些, 作为教师要理解学生的兴趣所在,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在充分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之上, 认真备课, 理解每一课的要点和知识点, 将习得的教材内容运用到课堂上。教师在课堂上要精讲多练, 尽可能多地和学生互动, 让学生自觉引入到授课过程当中, 充分利用上课的时间以让学习日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 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要坚持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 尽量为学生营造出日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沉浸在学习语言的快乐中。

3. 采用生动的授课方式让学生领会日本文化精髓

学习语言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好的, 不能单纯地以死记硬背单词、文法为主, 还要尽可能让学生了解这个语言的国家以及风俗习惯是什么样的。

除了课堂上教师的授课外, 还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 进行一些诸如日语演讲比赛、和服的穿法, 茶道表演以及日本料理制作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会日本文化中有趣的东西, 寓教于乐, 语言才能掌握更扎实些。

四、结语

高校非日语专业教学除了保留传统的教学优势之外, 需要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 而对于理科专业的学生学习日语来说尤为重要。在授课过程中, 加强日语基础知识教育的同时, 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在教学大纲和教学方法上进行逐步优化, 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交流机会。在教学中引入日本文化因素, 让学生全面了解日本文化, 把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让学生在说与练的同时掌握实用的日本语, 进一步应用到未来的工作岗位当中。

参考文献

[1]陈娟.高职院校日语选修课教学改革浅析[J].中外企业家, 2016 (05) :185-186.

[2]黄丹.日语选修课教学法探讨[J].青春岁月, 2015 (11) :116.

[3]马聪丽.浅谈大学日语创新教学改革——以大学日语教材改革为例[J].知识经济, 2012 (22) :150.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9

关键词: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问题,对策

高校公共选修课程是教学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理工类高校开设公共选修课是拓宽学生知识面, 完善学生知识结构, 加强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一项重要举措。它对于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创新精神、思辨能力, 促进不同学科交叉渗透, 引导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和新成果、新趋势、新信息, 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目前部分理工类高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 只有规范并加强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 才能确保课程的教学质量, 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

一、理工类院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公共艺术选修课是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是理工类院校学生专业学习的有益补充。目前, 理工类院校公共选修课在教学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 课程开设门类狭窄、课程数量少, 不能很好地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随着近年来高校在校生人数急剧增加, 大部分高校在校生人数均达万人以上, 学生选课需求增多, 但现阶段综合性大学要开设门类齐全的课程尚有难度, 理工类院校因为其学科门类特有的局限性, 以及对人文素质类课程重视不够, 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 要在规定时间内开设门类齐全、数量充足的公共选修课更是难上加难。

有的理工类院校开设的公共选修课几乎校内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 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的课程很少, 甚至没有。课程开设门类狭窄, 课程数量少, 不但限制学生的选课空间, 减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还极大影响了理工类院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教师和学生认识存在不足, 教与学缺乏积极性, 严重影响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理工类院校部分老师认为公共选修课是大学生课程中的“副科”, 误把公共选修课当作教学计划之外的课程,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往往取决于教师个人的兴趣爱好和专业研究方向。大多数二级教学单位对于公共选修课缺乏系统的调研和严格的审核, 只要教师提出申请, 一般都会批准;学校方面没有相对规范的制度, 公共选修课开设管理较为松散。另外, 有的教师认为选修课学习状况的优劣并不反映学生的成绩, 对学生今后的择业、工作等无关紧要, 在教学过程中敷衍了事, 甚至有的教师没有规范的授课计划, 不认真备课, 不认真考核, 导致课程教学随意性很大。

学生对公共选修课的态度不端正, 很多学生本着混学分的想法, 在选课时一窝蜂挑选相对容易的科目, 上课时不认真听课, 要么以种种借口逃避上课, 要么在课堂上做与选修课无关的事, 严重影响授课教师的讲课情绪和其他学生的学习效果, 致使课程教学质量降低。

(三) 教学资源有限, 对公共选修课建设支持、投入不足, 影响公共选修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由于师资和场地等教学资源条件限制, 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受到极大影响。选修课的教学时间一般安排在晚上和周末, 这与学生的部分必修课程以及一些课外活动、社团活动可能会有冲突, 影响公共选修课的出勤率。选课人数过多, 教室小、基础设施缺乏, 造成学生满满一堂、噪杂一片, 影响整体教学效果。有时本应该小班授课的课程, 由于学生选课热情过高, 缺少师资, 变为大班授课, 师生不能进行良好的互动, 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无法达到。

学校管理者对于公共选修课认识上还存在误区, 把它们当作边缘课程, 在课程建设方面给予的支持和投入不足, 在计算工作量、评优考核等方面另眼相待, 在政策上给予扶持不够, 从而导致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缺乏进一步进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动力, 影响了公共选修课教学和建设的质量。

二、规范理工类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的措施

理工类高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 为保证课程教学质量, 确保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力措施, 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地进行解决。

(一) 丰富课程开设门类, 挖掘潜力、引进校外师资, 鼓励有能力的教师开课, 满足学生选课需求。

理工类高校在开设公共选修课时, 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全面提升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和文化品味, 开阔学术和社会人生视野为目的, 除开设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选修课以外, 应增设人文社科类、经济管理类和艺术类课程, 鼓励学生在不同类别中自主选修课程。这样, 学生不仅可以根据培养计划修满规定的公共选修课程学分, 而且可以建立相对传统知识结构更为宽厚、合理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外, 理工类高校要挖掘校内教师潜力, 鼓励校内知识结构丰富、教学经验充足、教学方法得力的教师开设公共选修课。在校内师资不足的前提下, 可以采取优惠政策, 引进校外师资来本校开设公共选修课。为丰富课源, 我校在兄弟院校和其他单位聘请了多位知名教师前来开设公共选修课, 既满足了学生的选课需求, 也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严格审核开课申请, 加强学生选课管理, 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建立质量监控机制, 确保教学质量。

在我校申请开设公共选修课的教师原则上是中级以上职称或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或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 并对其开设课程有较深的研究, 或在相关领域具有一定的学术成果。在进行申请时, 要求开课教师有端正的教学态度和完备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教学日历及参考书目。

在对学生选课方面进行严格管理, 学生根据教学计划和《选课指南》自行安排选修计划, 每学期不得超过两门课程;对选修后放弃修读或不参加考试的学生, 在下一次选修该类课程时, 其他同学优先;由授课教师加强课堂考勤管理, 凡查出三次未到 (已经准假者除外) , 取消考试资格。这些措施都有助于告诫学生珍惜教育资源, 督促其认真学习公共选修课。

理工类院校在公共选修课教学中还应建立质量监控机制。由学校制定公共选修课的评价方法, 在开课之前要经教学督导员的严格审核, 试讲不合格、不具备开课能力的教师, 一律不准予开课。在开课期间, 对公共选修课进行定期评估, 对教学质量高, 学生欢迎的课程给予奖励;对教学质量差, 学生不欢迎的课程限期整改或者停开。

(三) 端正认识, 加大对公共选修课建设的支持与投入, 鼓励公共选修课教师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在理工类院校中, 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教学工作者, 都应该端正自己对公共选修课的认识, 单一性的专业知识培养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公共选修课对于学生拓宽专业知识, 提高竞争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必要在公共选修课建设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和精力。

学校在改善基础教学设施的同时, 对于公共选修课教师可以在工作量和考核评优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 以激发教师开课积极性。公共选修课在高校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功不可没, 他们也应该在高校课程建设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课程评优时, 对于教学效果好、影响力深远的课程可以评为精品课程, 进行更高层次的建设和推广。

公共选修课程教学重在启发思想、传授科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校应该鼓励任课教师积极进行课程教学改革, 在教学环节和考试环节探索更为灵活多样的方法, 使用先进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四) 严格公共选修课的考核制度, 实行教考分离, 做到活而不乱, 检验课程教学质量。

公共选修课不能引起部分师生的重视, 和它松散的考试制度有一定关系。在教学管理中必须严格公共选修课的考核制度, 实行教考分离。在公共选修课开课前由任课教师提出考核方式, 二级教学单位审核同意后报教务处, 备选命题、评分细则等统一交教务处, 由教务处抽取命题, 统一安排考核。

公共选修课的开设, 是基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旨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养成和提高, 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设置公共选修课, 除了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外, 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广泛涉猎不同的学科领域。近几年来, 很多理工类高校对公共选修课的教学管理进行了积极探索, 也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要真正使公共选修课发挥其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扩大知识面的作用, 各学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 制定有效措施, 确保进一步提高公共选修课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邓责梦.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教育, 2009, (1) .

[2]黄伟力.国内外高校公共选修课的设置情况分析及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配套选修课建设的启示[J].高教探索, 2007, (4) .

[3]朱琼.高校公共选修课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 2007, (33) .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10

人的学习方式有多种, 有获得间接知识的“书中学”, 也有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知识的“做中学”。传统课堂大量的是“书中学”,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属于体验式的“做中学”。可以说,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引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改革。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活动性、实践性课程。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要突出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坚, 在谈到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时, 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节课讲要关心残疾人, 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说要带盲人过马路之类。同样的主题, 国外就有完全不同的课堂实施方式, 教师先让学生连续三次穿上又脱下外套, 再让学生固定一只手做同样的动作, 于是学生开始出现你帮我、我帮你的情形, 有的用上了嘴, 还有的用上了脚, 乱作一团。经过这个过程, 学生就会体验到一个健全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不能动不动就自残、自绝;残疾人确实需要帮助, 遇到残疾人有困难时不应想“我是不是帮他一下”, 而是下意识地帮他。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的体验对内化知识, 学会合作与交往, 建立个人经验,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至关重要。

二、实施策略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

1. 有效渗透, 推进调查探究活动

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对改变学生单纯的知识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前期的课改中已经进行了探索, 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研究与实践表明, 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不宜与整个课程体系相分割, 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要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 引导和促进各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如学校的动物科技、园艺果蔬、环境保护等社团的实践活动要与生物学科中有关内容结合起来, 法律社团探究的有关社会问题或历史问题可以与政治历史疑难问题结合起来, 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 相互促进。

2. 挖掘资源,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当地, 按照“前期调研—加强培训—典型引路—团队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 充分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 合理地进行课程化开发, 构建与当地人文相适应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平台, 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地处县城, 资源虽不及省城与市区丰富, 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善”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渊源、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 影剧院、图书馆、孙道临纪念馆、青少年宫、柳州公园、碧云花园、大云温泉、浙北桃花岛、小蜜蜂葡萄种植基地、高铁站、养老院、消防大队、西塘古镇旅游、拳王生态农庄等均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因素, 我们可以通过开发, 让这些沉睡的资源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课例, 成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蓝本。如, 针对身边的事和物, 实施了《嘉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神奇的黑板擦》课题, 对同伴开展引起了很大反响。

3. 打造精品, 活跃校园文化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 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团队精神、展现校园文化魅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 我校围绕“严谨治学, 向善育人”的办学理念, 秉承“诚正、为公”的校训, 紧盯“打造精品教育, 培养优质人才”办学目标, 以班级主题活动、年级社团活动、年级特色活动为主要平台, 推出各年级生命体验教育的标志性活动, 以校级活动课程为平台, 打造学校生命体验教育有示范功效的特色活动, 共同构建具有班级 (或学科) 特征、年级特点、学校特色的生命体验教育课内、课外活动系列, 引导学生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习技能、涵养性灵, 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如每年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科体艺周, 学生会的学生论坛, 团委的广播站, 各自的寝室文化建设等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或自行组织来完成,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保障措施

校长宏观驾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转变观念是前提、校本培训是关键、改革评价是导向、操作规范是保障。只有不断提升领导技艺, 才能增强实施效果。

1. 及时更新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 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 首先要体现在观念的引领上。一所学校只有校长在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和转变, 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全体师生才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教育自觉。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 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 践行新“课标”, 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把握新课程的标准, 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反思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 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 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变革课程观, 就是要形成新的课程功能观、评价观、管理观。

2. 开展校本培训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是在课外实施的, 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 所以学校要强化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校本培训。

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 (1) 与教师需要相结合。校本培训绝不是为了装点门面, 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 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 必须要考虑本校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具体需要,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校本培训中来。 (2) 优选培训内容。要聚焦研究主题, 帮助全体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树立起课题意识, 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 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研课题, 通过攻克研究课题, 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 解决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3) 要优化培训方式。变培训形式的单一化为多样化, 可根据培训目的和内容, 分别采用案例式、参与式、研讨式和反思式、讲座式、论坛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 如每学期组织有关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进行说课比赛, 引导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中, 使培训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 切实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3. 注重评价引导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 评价的目的是监控实施质量和把握发展方向。校长统领学校课程实施, 其评价导向也就成了课程实施的“风向标”。

校长的“风向标”功能应从两个维度上来体现:一是根据国家的课程目标, 正确设定评价标准, 这是“定向”;二是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课程目标的实施行为, 这是“校正”。新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四有”新人。校长在这一新理念观照下, 应把评价的功能定位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这一重要层面上, 构建起新型的评价体系。强调“多元化评价”就是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改革校长评价的“一言堂”, 把教师、学生、家长都加入到评价主体的行列中去。

4. 引领规范操作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力求规范, 不能只满足于已经开发了多少门课程, 而要认真审核已经开发的课程是否规范。只有规范的课程才有生命力, 才能可持续发展。校长要引导教师不断思考规范的课程应该具备四个内在一致性的要求: (1) 明确的目标, 即把学生引导到哪里; (2) 适切的内容, 即用什么来引导学生到那里; (3) 有序的实施, 即怎样带领学生到那里; (4) 恰当的评价, 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到了那里。这样才能提升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范性程度。

总之, 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基本能力。作为一校之长, 必须要具备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置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监控能力和课程评估能力, 必须要有主见、远见和创见, 只有这样, 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摘要:从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的背景与意义、实施策略、保障措施三个方面展开, 阐述如何推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的实施。

关键词:选修课程,调查探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人利.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与后“茶馆式”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 2011 (Z1) :55.

[2]刘坚.谈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J].瞭望, 2001 (42) :52.

[3]王新平.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内涵[J].中小学校长, 2012 (5) :36.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11

关键词:选修课程;调查探究;社会实践;校园文化

一、背景与意义

人的学习方式有多种,有获得间接知识的“书中学”,也有通过实践体验获得直接知识的“做中学”。传统课堂大量的是“书中学”,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属于体验式的“做中学”。可以说,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引入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教学改革。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参与社会、服务社会、了解社会的活动性、实践性课程。它的本质特征是实践、活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要突出实践过程的体验性。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副主任刘坚,在谈到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有节课讲要关心残疾人,我们的教师通常会说要带盲人过马路之类。同样的主题,国外就有完全不同的课堂实施方式,教师先让学生连续三次穿上又脱下外套,再让学生固定一只手做同样的动作,于是学生开始出现你帮我、我帮你的情形,有的用上了嘴,还有的用上了脚,乱作一团。经过这个过程,学生就会体验到一个健全人的生活是多么幸福,不能动不动就自残、自绝;残疾人确实需要帮助,遇到残疾人有困难时不应想“我是不是帮他一下”,而是下意识地帮他。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中的体验对内化知识,学会合作与交往,建立个人经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科学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等至关重要。

二、实施策略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调查探究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文化活动。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实施的具体措施如下:

1.有效渗透,推进调查探究活动

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改变学生单纯的知识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我校在前期的课改中已经进行了探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研究与实践表明,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不宜与整个课程体系相分割,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要渗透于各学科必修课程教学与选修课程教学中,引导和促进各学科教学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和探究活动。如学校的动物科技、园艺果蔬、环境保护等社团的实践活动要与生物学科中有关内容结合起来,法律社团探究的有关社会问题或历史问题可以与政治历史疑难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感觉学有所用,相互促进。

2.挖掘资源,拓展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立足当地,按照“前期调研—加强培训—典型引路—团队开发—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充分整合身边的教育资源,合理地进行课程化开发,构建与当地人文相适应的社会大课堂活动平台,拓展社会实践活动。我校地处县城,资源虽不及省城与市区丰富,但在独特的地理环境、“善”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历史渊源、农业科技、经济发展、县域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影剧院、图书馆、孙道临纪念馆、青少年宫、柳州公园、碧云花园、大云温泉、浙北桃花岛、小蜜蜂葡萄种植基地、高铁站、养老院、消防大队、西塘古镇旅游、拳王生态农庄等均蕴含着深厚的教育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开发,让这些沉睡的资源变成一个个鲜活的教学课例,成为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蓝本。如,针对身边的事和物,实施了《嘉善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查》《神奇的黑板擦》课题,对同伴开展引起了很大反响。

3.打造精品,活跃校园文化活动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校园文化活动在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团队精神、展现校园文化魅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校围绕“严谨治学,向善育人”的办学理念,秉承“诚正、为公”的校训,紧盯“打造精品教育,培养优质人才”办学目标,以班级主题活动、年级社团活动、年级特色活动为主要平台,推出各年级生命体验教育的标志性活动,以校级活动课程为平台,打造学校生命体验教育有示范功效的特色活动,共同构建具有班级(或学科)特征、年级特点、学校特色的生命体验教育课内、课外活动系列,引导学生在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体验生活、学习技能、涵养性灵,使学生在自我参与、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创新等方面得到锻炼。如每年的运动会、元旦文艺汇演、科体艺周,学生会的学生论坛,团委的广播站,各自的寝室文化建设等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或自行组织来完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保障措施

校长宏观驾驭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转变观念是前提、校本培训是关键、改革评价是导向、操作规范是保障。只有不断提升领导技艺,才能增强实施效果。

1.及时更新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其次才是行政领导。”校长对课程改革的领导,首先要体现在观念的引领上。一所学校只有校长在观念层面上有所突破和转变,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全体师生才有实施课程改革的教育自觉。要借助两条途径:一是学习理论,二是反思实践。校长要带领教师认真研读新“纲要”,践行新“课标”,明晰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功能、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方面的改革,把握新课程的标准,形成正确的课程观。校长要与教师一起反思当今的教育教学实践,从分析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入手,为课程改革寻找动因。变革课程观,就是要形成新的课程功能观、评价观、管理观。

2.开展校本培训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主要是在课外实施的,其成功的关键在于要有一批有能力有责任心的指导教师,所以学校要强化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对教师进行专业化校本培训。

在开展校本培训的过程中,(1)与教师需要相结合。校本培训绝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更不是为了应付上级,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下去,必须要考虑本校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的具体需要,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师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到校本培训中来。(2)优选培训内容。要聚焦研究主题,帮助全体教师在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树立起课题意识,善于把教育教学中有意义的实践问题,转化为富有个性特色的校本教研课题,通过攻克研究课题,寻求有效的教学改革措施,解决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3)要优化培训方式。变培训形式的单一化为多样化,可根据培训目的和内容,分别采用案例式、参与式、研讨式和反思式、讲座式、论坛式、互动式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如每学期组织有关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进行说课比赛,引导更多的教师投入到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工作中,使培训形式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切实提高校本培训质量。

3.注重评价引导

课程评价是课程实施的重要一环,评价的目的是监控实施质量和把握发展方向。校长统领学校课程实施,其评价导向也就成了课程实施的“风向标”。

校长的“风向标”功能应从两个维度上来体现:一是根据国家的课程目标,正确设定评价标准,这是“定向”;二是运用评价调适不正确的、偏离课程目标的实施行为,这是“校正”。新课程设定的培养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可持续发展的“四有”新人。校长在这一新理念观照下,应把评价的功能定位在有利于学生发展、教师提高这一重要层面上,构建起新型的评价体系。强调“多元化评价”就是突出评价主体的多元化,改革校长评价的“一言堂”,把教师、学生、家长都加入到评价主体的行列中去。

4.引领规范操作

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力求规范,不能只满足于已经开发了多少门课程,而要认真审核已经开发的课程是否规范。只有规范的课程才有生命力,才能可持续发展。校长要引导教师不断思考规范的课程应该具备四个内在一致性的要求:(1)明确的目标,即把学生引导到哪里;(2)适切的内容,即用什么来引导学生到那里;(3)有序的实施,即怎样带领学生到那里;(4)恰当的评价,如何确定学生已经到了那里。这样才能提升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规范性程度。

总之,课程领导力是校长的基本能力。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具备课程规划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设置能力、课程实施能力、课程监控能力和课程评估能力,必须要有主见、远见和创见,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张人利.静安教育学院附属学校与后“茶馆式”教学[J].基础教育课程,2011(Z1):55.

[2]刘坚.谈新教材新课程新在哪里[J].瞭望,2001(42):52.

[3]王新平.构建特色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发展内涵[J].中小学校长,2012(5):36.

[4]徐桦君.对社会实践类选修课程的思考与实践[J].教学月刊,2012(10):5.

职业技能类选修课 篇12

关键词:农业院校,课程建设,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设置

一、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的发展现状

1.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推动下, 农业院校的人文类选修课程建设得到了较大发展

在20世纪90年代之前,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实行的是过窄的专业教育, 片面强调培养大学生的专业素质而忽视人文素养提升, 课程设置均指向实用性和技能性, 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文教育“边缘化”的倾向十分严重。这一现象在农业院校中尤为突出。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对大学生成“人”教育更多的关注, 农业院校的人文教育也出现了转机, 课程设置呈现增多趋势, 并由原先偏重的实用课向文学、艺术、历史等人文学科方向拓展, 形成了“四课”的基本框架, 即以丰富学生的文学知识, 培养其高品位的文学阅读和鉴赏能力, 提高其文学修养为目的的文学类课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汉语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的汉语类课程;以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中外影视、音乐、美术名作, 使其了解一般的艺术知识以及艺术审美, 通过艺术熏陶使其能够自觉地在自身与现实之间建立一种审美化的关系, 提高其审美水平及品位为目的的艺术类课程;从文化层面上让学生了解国际局势的复杂多变, 以增强学生投入祖国伟大复兴大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目的的政治类课程。目前, 每类课程已基本形成一种适宜于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的知识与理论构成, 并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2.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程教学正处在探索阶段, 亟需积累经验并不断改进

人文类选修课教学要真正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 必须进行多方面的实践探索, 而其中尤以教学内容体系的建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最为重要。首先, 面对农业院校学生人文知识基础相对薄弱的事实, 知识的难易程度日渐符合实际、知识面的拓展逐渐贴近学生发展的要求;其次, 人文选修课的教学计划安排趋于合理, 多数都能符合课程自身的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同与接受能力, 同时对培养学生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第三, 多数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程教学由以“讲”为主要方式逐步向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转变, 注重采用实践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实践能力;最后, 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运用, 这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加快课程建设都是有益的。

二、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在开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人文类选修课程设置虽已有较大发展, 但课程体系建设仍然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近些年, 农业院校的学科、专业虽然得到了调整、丰富和发展, 但在整体构建上, 仍然缺少中文、历史、哲学、艺术等专业, 人文类选修课程门类相对较少, 供不应求。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 是一方面高校扩招后办学规模迅速扩大, 学生数量剧增;另一方面是, 由于选修课程在学校课程体系中地位较低, 甚至可有可无, 从教学管理者到普通教师均未给予足够的重视, 选修课处于自主开课、自发建设、自生自灭的状态。有限的课程资源无法满足全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特长、发展选择相关人文课程的需求。

2.缺少相应的学科专业和师资力量支撑

农业院校在学科建设上的特点是传统农业学科的优势较强。受办学目标和服务方向的制约, 其学科建设的着力点都放在了农类、工类、理类等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上, 人文学科相对薄弱, 专业设置不健全, 师资队伍匮乏。有的院校甚至没有人文学科, 仅开设一些人文的基础课程。这样的人文学科环境严重影响了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开设和教学效果。

3.相关制度机制限制了人文类选修课的教学

学分制管理是影响学生选课动机的重要因素。据调查, 农业院校将近65%学生选课的目的是为了拿到相应的学分, 因为学分是学生获得学位证和毕业证的决定性条件。在这种压力下, 学生急于获得的是学分而不是课程应传授的知识与技能。抱着一种“趋易避难、得过且过”的心理选课、上课, 导致一些授课认真、效果良好, 但对学生要求严格、考核严格的教师, 往往不会有太多的学生选课或是认真听课的学生寥寥无几, 影响了人文类课程的发展。同时, 由于大多数农业院校人文类选修课教学计划的下达与必修课不同步, 一般都是本学期选课后立即开课, 加之课程设置不稳定导致无法精选教材, 甚至很多人文类选修课没有教材, 对教学效果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人文选修课学生管理困难

第一, 由于选修课大多采用跨专业、跨年级选课的方式, 每个选修课的班额都很大, 并包含了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 给选修课的课堂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第二, 大部分学生仍以专业学习为重, 忽视对人文科学的学习, 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排斥人文类课程, 学习动力缺乏, 经常出现迟到、旷课、上选修课时学习外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情况。第三, 由于选修课一般都在晚上或周末上课, 而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文体活动、党团教育和其他专业课实验等往往也占用晚上和周末的时间, 导致课堂出勤率差强人意, 既影响了教师开设课程的积极性, 也影响了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亟需探索一种新型的选修课程学生管理办法。

三、对人文类选修课程设置与实践的几点建议

1.确立人文类选修课程的基础地位, 合理科学设置人文类选修课程体系

实践证明, 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是相通的。只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达到实质性的交叉、融合, 才能较好地完成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而要在一个具体的教学环境下, 把对文化素质教育的关注, 从口头上、理论上的响应转变到有明确措施、方法及必要的教学硬件的保证, 首先需要高校领导和教学主管部门给予切实的重视和支持。要真正把人文类选修课程纳入学校整体课程体系, 确立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基础地位。要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 树立“大文科”意识, 对各类课程精选、优选, 并通力协作, 花大气力研究制定综合科目或跨学科的人文教育课程建设方案, 逐步构建符合文化素质教育目标、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 以满足学生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

2.注重人文学科教师的引进、培养, 推进人文类课程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人文学科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促进人文素质教育的根本因素之一, 农业院校在此方面一直处于薄弱状态。要抓好人文素质教育, 必须从师资引进、培养等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 加快校内人文学科的建设, 推进资源共享, 在职称评定、优质课教师或教学名师评选中, 对人文类选修课教师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和激励, 营造全校上下关注人文教育、投身人文教育的良好氛围, 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结构合理的人文师资队伍, 以保证人文素质教育优质高效地开展。

3.推进人文类选修课程考试方法改革, 逐步探索人文类选修课程考核标准

目前, 由于许多学生选修课程是为了拿到学分, 而没有主动学习和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 使选修课教学流于形式, 背离了素质教育的本质与目的。这就要求教学管理者和教师遵循人文素质教育的原则, 在课程考试方法和考核标准上注重学生素质修养的提高和人格品质的完善, 逐步探索出区别于专业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标准, 以保证人文选修课程的持续发展和育人作用的有效发挥。

4.将人文类选修课管理纳入学校必修课程的管理体系, 从根本上杜绝其他因素冲击人文类选修课情况的发生

要从观念和机制上转变教学管理者、教师、学生对人文类选修课的态度, 必须提高人文类选修课程在农业院校课程建设整体体系中的地位, 将其与必修课程同等管理。一是将人文类选修课纳入必修的教学计划, 在时间上统一安排, 能够解决选修课在晚上和周末开设的时间问题、教材的选定和使用问题, 改进教学效果;二是在人文类选修课教师的薪酬上体现其大班额工作量的差异, 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三是在人文选修课程中重点建设一定比例的精品课程, 鼓励教师在课程建设中投入精力, 加快课程建设, 从而带动选修课整体水平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亮, 黄正泉, 熊春林.地方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4) :27-28.

[2]孙静, 夏习英, 孙耀芳.高等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和对策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 (4) :389-392.

[3]纪新春, 李春华.高等农业院校人文选修课程的现状与对策[J].高等农业教育.2001, (11) :48-50.

[4]杨棣, 等.农业高校人文教育课程开设现状的调查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 2000, (10) :56-58.

上一篇:教师如何提高文化素养下一篇:全民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