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技能素养论文

2024-09-18

职业技能素养论文(精选12篇)

职业技能素养论文 篇1

音乐审美教育是以音乐独特的审美功能为核心, 通过利用与艺术相关的一系列教育手段, 实现音乐的认识功能, 它是艺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社会是音乐大众化、全民化的时代, 音乐美 (作品) 的创造和欣赏成为社会大众共同的期盼, 这就为新时代的音乐审美教育创造了无限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并要求以全新的观念和完善的手段实现新时代赋予的审美教育功能。就其特性而言, 新时代审美教育是以古今中外具有思想美和艺术美的音乐作品为内容, 以现代化、审美化的手段和方式实施教学, 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 培养学生强烈的审美意识、健康的审美情趣、正确的审美标准、敏锐的审美判断和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的一种教学实践形式;是学校音乐教师通过歌曲或乐曲的演唱、教唱、欣赏、讲解、练习和指导, 使学生掌握音乐演唱的知识和技能, 提高音乐审美修养的一种正规化、科学化的活动。

音乐审美教育承担的使命不是单一的, 而是多重的。它包括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智育功能、美育功能等。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 即通过音乐作品和课堂演示所体现的健康、积极、高尚的主题思想和情感人格, 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真善美的陶冶, 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提升心灵境界。通过自身的审美体验, 促进其想象力的发展, 养成学生细心、耐心和坚毅的品质, 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人际协作能力。例如, 通过革命传统歌曲的演唱、演奏、欣赏, 能培养当代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自豪感;音乐教育的智育功能, 即通过乐理、乐器、作品的讲析和教授,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技巧, 提高音乐水平。音乐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教学必须从属于音乐审美教育, 为审美教育服务。其内容和要求必须从感受与音乐表现的情感需要出发, 另外必须与演唱、演奏、欣赏等活动相结合进行, 不宜作过分的、独立的、技能性的训练, 否则音乐教学便丧失了愉悦性, 违背了“寓教于乐”的教学规律;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乐教育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它的审美性, 这种审美性质主要是以音响为表现手段, 通过听觉影响人的情感, 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精神力量, 从而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 在音乐美感的愉悦和享受过程中, 使情感得到升华, 心灵得到净化。如果音乐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恰当地表现出这种艺术美, 甚至能够融入自己独特的创意和发挥, 那么对渴求美的滋养的青少年学生所产生的审美教育作用必然是强烈而又持久的。

音乐审美教育的决定因素是教育主体, 即音乐教师。音乐教师的主导作用不仅表现为制定计划、组织教学、管理考核等方面, 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性教育, 即音乐教师通过自己的演唱教唱, 对歌曲主题形象的理解和阐述, 乐器的演奏和伴奏,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所体现的教师的道德、心灵境界等。因此, 音乐审美教育要想不负新时代赋予的使命, 满足新生一族学生对音乐的期待和渴望, 音乐教师就必须全面加强自身专业素质的修养。新时期审美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师的专业素质不仅只是指专业技能方面, 还包括自身的良好职业修养。

那么, 音乐老师还需要提高哪些艺术素养及职业素养呢?

1.加强音乐教师语言艺术的培养。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 但标准、准确、生动、组织有序的语言无疑为一堂音乐课增色不少。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 除一般教师的规范化要求外, 还应具有音乐性、语言美感, 使学生不仅明白语言所传达的思想内容, 还感受语言的魅力。唯有美的语言, 才能与音乐美、音乐审美教育相得益彰。音乐教师的普通话水准是尤其值得重视, 必须是纯正达标的。除了用某种方言或外文演唱的歌曲、戏曲选段之外, 所有的歌曲都要力求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发音教唱。教学的语言也应该是使用标准的普通话, 而不是当地方言或是带着方言口音的“某地普通话”。因为在示范性的演唱中要求吐字发音标准、清晰, 富有色彩和变化。

2.加强音乐教师各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长期以来, 谈到音乐教育, 人们便很自然地与是否教识谱、会乐器、会运用歌唱方法唱歌等具体的内容联系在一起, 即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其实这种传统的音乐教育是十分偏面和狭窄的, 它既忽视了音乐教育在培养和提高人的全面素质方面所具有的诸多功能, 更忽视了学生个体生命多方面的价值。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突出了音乐审美的艺术性, 注重加强了音乐与现实生活、自然与社会的联系。时代的发展需要使人的素质趋于综合化,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 而且还要有专业以外诸多学科的知识。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 还要成为一名顾问, 一位促进学生成长的引导者, 需要具备敏锐的判断能力、分析综合能力。

3.加强作为教师的相关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教师的职业特点要求教师的教学内容不应只是局限在专业方面, 还应扩大知识面。在高速发达的信息化时代, 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是多元的, 因此, 也必然会产生一些非专业性的学习困惑。对于学生的问题及求知需求,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所以, 要求教师不断加强学习, 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以音乐为本, 以育人为本, 做一名现代知识型、综合型的教师。

总之, 作为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背景下的音乐教师在新时代音乐审美教育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不断充实、完善自己, 为提高全体学生的音乐素养,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贡献。

职业技能素养论文 篇2

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税务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是税务人员政治素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所包括的内容是:“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其核心是“廉洁奉公,依法治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一)热爱税收

热爱税收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税收,就是热爱、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税收工作。税收工作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一个税务人员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必须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税务工作,这是对一个税务人员起码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税收,才能忠于职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这一道德标准,是税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二)依法治税

依法治税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税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税务人员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实施细则、征收办法等办事,把依法办事贯彻于税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终。决不允许徇私情、乱征乱罚或擅自减税免税。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每个税务人员都要用高尚的税务职业道德、税务职业纪律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三)廉洁奉公

税务人员是税法的具体执行者,执法者必须首先守法。廉洁奉公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税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奉公,千尘不染光荣,以权谋私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潜心聚财的税务人员。

(四)文明征税

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税收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征纳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纳税业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因此,广大税务人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点,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征税,礼貌待人,谦虚谨慎,讲究、工作方法和言谈举止艺术,切忌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要做到以法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权力,对纳税人采取多征税、滥征税等报复行为。要处处体现人民税官为炎民的道德风尚。

文章简介:摘要:税务部门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深入剖析、探讨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可以对加强税务人员爱岗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摘要:税务部门属于行政执法部门,其工作具有特殊性,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所以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从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入手,结合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深入剖析、探讨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可以对加强税务人员爱岗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税务人员;爱岗敬业;职业道德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在职业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包括职业理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荣誉、职业良心等方面,它体现着与从业人员相应的道德观念、情感和品质,用以调节本职业内部人员之间以及本职业同其他职业人员之间的关系。税务职业道德则是税务人员的基本行为规范,良好的税务职业道德是税收事业发展的内在活力。税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简称“税德”,是税务精神文化的重要内容[1]。

一、税务部门的职业特殊性

1.属于行政工作。税收工作是行政工作,具有行政权利,按照行政管理学原理,行政机关在行政法律关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行政相对人处于被动地位。在税收征纳关系中,税务机关手中有国家赋予的职权,处于主导地位,而纳税人属于被管理者的地位。

2.属于执法工作。税务机关是税收执法机关,掌握着税收法律,纳税人是通过税务机关来了解掌握税法的。在这种征纳双方对税法信息的不对称的条件下,纳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税人能否依法纳税,做到不违法,其前提条件一般要税务机关提供。

税务人员担负着为政府组织税收收入的重任,手中有明确的税收执法权、对税款的裁定权和处置权,其执法的公正性与政府的利益、纳税人的利益息息相关。

二、税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

税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根据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和税收工作的职业特点形成的税务人员应具备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规范,是税务人员政治素质、思想意识、文化修养、品德情操、工作态度和精神风貌的具体体现。它所包括的内容是:“热爱税收,依法治税,廉洁奉公,文明征税。”其核心是“廉洁奉公,依法治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

1.热爱税收。热爱税收是税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热爱税收,就是热爱、忠诚于自己所从事的税收工作。税收工作是一个光荣的职业,一个税务人员爱祖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就必须要热爱自己所从事的税务工作,这是对一个税务人员起码的道德要求。只有热爱税收,才能忠于职守,只有热爱本职工作,才能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风尚。这一道德标准,是税务人员做好本职工作的内在动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2.依法治税。依法治税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衡量一个税务人员的工作质量和道德品质的重要尺度。它要求税务人员要严格按照所有税收法律、法令、条例、税则、实施细则、征收办法等办事,把依法办事贯彻于税收工作的一切方面和始终。决不允许徇私情、乱征、乱罚或擅自减税、免税。税法是国家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强制性的特点。每个税务人员都要用高尚的税务职业道德、税务职业纪律来保证税法的严肃性和完整性。

3.廉洁奉公。税务人员是税法的具体执行者,执法者必须首先守法。廉洁奉公是税务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税务人员在行使职权时,要以国家和人民利益为重,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格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廉洁奉公,一尘不染光荣,以权谋私可耻”的良好道德风尚,成为党和人民信得过,为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税务人员。

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4.文明征税。文明礼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社会主义税收的性质,决定了我国税收征纳双方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纳税业户是我们的服务对象。税务人员的服务态度,工作作风如何,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声誉。因此,广大税务人员要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观点,在工作中要做到文明征税,礼貌待人,谦虚谨慎,讲究、工作方法和言谈举止艺术,切忌作风粗暴,态度生硬,盛气凌人。要做到以法论人,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切不可利用手中权力,对纳税人采取多征税、滥征税等报复行为。要处处体现人民税官为人民的道德风尚。

三、税务部门的职业道德现状分析

税务部门作为国家行政执法部门控管着国家的税收征管工作,其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与广大的纳税人打交道,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掌管着一定的权利,如果职业道德稍差一点,就会“久站河边要湿鞋”,从而走向歪路,掉入“泥潭”中。

就目前状况分析看,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绝大部分税务干部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提高,能模范遵守社公务员之家http:///

强爱岗敬业和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紧密结合税收工作实际,将税收道德理念和道德规范渗透到申报纳税、税款征收、管理服务、税务稽查、执法监察等各方面,使税务人员在税收事务中自觉遵守税务道德。

3.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要选树一批道德模范,通过道德模范集体或个人生动形象、说服力强的模范事迹,体现社会主流道德的价值取向,使广大税务干部产生情感共鸣,在耳闻目睹榜样的事迹中获得道德启迪。在奖励模范、引导激励的同时,运用反面典型事例教育,对个别违法违纪的人和事公开曝光,让不尽义务、不守道德的人受到谴责和惩处。

4.加强国税文化建设。通过先进文化的指引,使制度成为税务干部自觉遵循的行为规范,并坚持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娱乐活动,陶冶税务人员思想情操,使其养成高尚的品德,为税务道德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5.加大道德建设的投入力度。一位学者曾经提出,“人们的道德水准都不是免费的午餐,而是教育和宣传投资的结果。而对每一单位道德水准教育投资的追加,会使法治的投资相应的递减。因此,存在着一个道德教育成本与法治成本的权衡。”这一观点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也给我们一个启示,在考虑到对法治投入的同时,也要考虑对德治的投入,这也是搞好税收职业道德建设,实现税收职业道德控制的重要条件。

一、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宏观上的完善

第一,应该从理论上更新对税收、税收法律关系的认识。笔者赞同北野弘久教授的观点,税收法律关系应该是公法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在制度构建上应始终坚持以纳税人利益保护为中心,并将这种理念贯彻到税收的执法中去。

第二,在宪法第二章中明确规定公民的救济权。“这样就可以使救济权能够统领那些有关救济方面的一系列具体权利,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救济权体系,充分发挥救济权对保护和弥补公民宪法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实效”。[1]宪法中应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将合理负税权、和诚实推定权也要纳入进来,以弥补我国《宪法》第56条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义务”缺乏权利义务相统一的不足。

第三,提高税务从业人员的就职门槛,提升税务执法人员的素质,从而加强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能力。笔者认为,税务部门应该注重选拔、培养既精通税收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知识又精通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从主观上讲,要提高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必须提高他们的法律素质,而解决税务人员专业结构性矛盾,是实现依法治税的根本途径”。[2]税务人员的行政执法水平上去了,就可以减少对纳税人权利的侵犯,在源头上实现了对纳税人权利的救济。

第四,要加大对纳税人权利的宣传,提升纳税人在税收执法中的维权意识和能力,树立纳税人主人翁的地位。针对我国税收来源主要是间接税(流转税),大多数纳税人并没有纳税的亲身经历的状况,笔者认为我们更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例如,广播电视、报纸、新闻发布会、互联网、普通教育等形式)进行税法、税收预算、税收收入和税收支出的全面通告和宣传。特别要注重纳税人的权利以及当权利受到税收执法机关侵犯时的救济途径的宣传,使绝大多数纳税人对此了然于心。总之,要让纳税人知道:是人民(纳税人)养活了政府,政府应该保护他们的利益;税收是取之于民的,最终也要用之于民,他们有权利去监督政府的税收行为、去救济自己作为纳税人的权利。

第五,要完善税务代理制度,使其在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发挥应有的作用。税务代理机构“属于为纳税人服务体系中的社会服务体系中的很重要的一个服务主体”,[3]以其对税收业务和税法知识的了解,并秉承为纳税人服务的宗旨,在改进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推进依法纳税和规范征纳关系方面都将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行政救济途径的完善

在税务行政复议方面,笔者认为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第一,要增强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独立性,使其在作出裁决的时候,确实做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因此,那么要改革现有的机构设置,使其在人事和财务上彻底从税务行政系统中独立出来,可以借鉴日本的“国税不服裁判所”机构的经验。我国的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应直属于国家税务总局,设立三级机构,总部设在国家税务总局(名称为国家税务行政复议总局)、下设省、市两级(名称分别为省税务行政复议局、市税务行政复议局),其办公经费直接由中央财政支出。

第二,税务行政复议机构的工作人员职业素养必须要有严格保证。税务行政复议人员必须是既精通税收实务又有比较深厚的法律功底,为此我们一方面应从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具有丰富法律和税收知识、经验的法官、检察官、大学教授和专家中优先选择,另一方面开始着重培养法律和税收知识的复合型人才作为后备力量。鉴于我国目前既精通税收实务又熟悉法律知识的人才太少(要么只熟悉税收业务、要么指专注法律领域),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所以在过渡期笔者认为应该根据纳税人的申请,[4]在进行税务行政复议的时候应该组成一个复议委员会,这个复议委员会可以参照法院人民陪审员制度,应当临时邀请没有利害关系税收实务人员和税法方面的专家加入(当然要给予他们一定的报酬的,由提出申请的纳税人支付)。这可能会耗用较多的人力、物力,但为了保证裁决的专业性、权威性,也是值得的。

第三,应该把纳税争议提起税务行政复议的前置性条件取消,即不需要纳税人必须先缴纳税款和滞纳金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首先,这是纳税人的诚实推定权的表现,在纳税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应该推定纳税人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其权益应该受到尊重。其次,这也体现了税收法定这一原则,纳税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应该本着存疑从轻、从无的处理思路。再次,这也有利于纳税人行使其救济权,与税法本着“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立法宗旨相一致,往大了说,也与经济法的理念也是一致的。[5] 第四,税务行政复议机关应成为解决税务纠纷,成为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的主要途径。在这里笔者认为凡是涉及到税务纠纷,纳税人寻求救济的时候,必须要先经过税务行政复议这个途径即行政复议前置程序。因为:首先,在中国行政独立远比司法独立容易做到。第二,行政机关处理纠纷的效率要高,纳税人的权利能更快地得到救济。第三,能缓解法院的办案压力,节约司法资源。当然,将所有的税务纠纷都设置复议前置程序,其前提是税务行政复议机关本身是靠得住的,能很专业地做出独立、客观的裁决。

在税务行政诉讼方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完善: 第一,注重培养既精通税收实务,又拥有比较深厚的法律功底的税务法官。税务法官应该是法院里面行政庭的法官,但是他专门负责审理涉税行政案件。税务法官必须具备一定的资质(比如司法考试证、注会证、3年以上税务从业经验等),当然他的待遇也是要高于一般的法官。笔者不赞成设立独立的税务法院或者税务法庭,因为中国与美国、加拿大的国情不一样,不能仅因“税务纠纷专业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性很强”[6]就存在两个不一样的司法系统(一个独立,一个相对来说不独立)。将整个司法系统的独立性彻底在全社会建立起来才是最好的出路,同时法官的职业素养在处理好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上,也是非常关键的因素。另外一个原因,我们国家法院的行政庭每年总共受理的案件(当然包括涉税行政案件)也不多,很多税务行政案件在税务行政复议阶段就解决了(笔者在前文也建议穷尽行政救济手段),单独设置税务法院和税务法庭显然是“一个吃不饱,一个没得吃”,造成资源的浪费。还有,我国法院有人民陪审员制度,这也要充分地利用起来,从而进一步弥补或者增强税务行政诉讼中法官的专业素养。

第二,扩大法院对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范围,应将部分抽象税务行政行为和不良税务行政行为也纳入进来。抽象税务行政行为是指税务机关制定和发布具有普遍性行为规范的行为,具体是指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其他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的行为,它具有对象的非特定性、效力的未来性和规范的反复适用性三个特征。笔者认为,法院对抽象税务行政行为的审查应该仅限于国务院各部、委员会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有规章效力的规范性文件。其原因是,一是行政法规、法律他们的效力很高,法院没有审查的资格,对他们的审查应该提交到全国人大或者全国人大常委。二是为了防止与税务行政复议机关的职能重合,[7]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为对于它们之外的抽象行政行为(行政法规也除外)已经纳入了行政复议的范围。虽然目前《行政诉讼法》规定法院对于规章是“参照适用”,但是正如上一章所述,这会造成适用依据的不统一,从而可能形成税务执法机关以“合法的根据”侵害纳税人的权益的尴尬局面。对于具体由哪个层级的法院来进行司法审查,笔者认为应该由与作出抽象税务行政行为同级的人民法院作出(国务院各部、委员会以及国家税务总局作出的应由最高院加以审查)。对于不良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笔者在上章内容中提到,虽然不涉及到直接物质利益的侵害,但是它会对纳税人的心理造成伤害,实质上也是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8]有学者提出应当借鉴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法国等国家的行政监察专员制度,我国也设立相应的税收行政监察专员制度,专门负责对税务机关不良行政行为的处理。笔者认为将这类税务行政行为赋予纳税人司法救济权将更加合适。首先,这也是可以划入法院的受案范围的,因为这也属于《行政诉讼法》第2条规定的情况(即纳税人认为税务机关及其工作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人员的不良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利益)。其次,这很好地体现了司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监督作用,比较有权威和影响力。再次,这也是针对我国目前税务行政机关对这类行为的处理不重视的一次改革创新,更能体现对纳税人的尊重,将纳税人的所有不满都纳入到法律解决机制,防止矛盾的激化。

在行政诉讼赔偿方面,笔者觉得下面几个方面应该予以完善:

第一,在赔偿的范围上,目前各国大致确定了三种不同的赔偿标准,即惩罚性标准、补偿性标准和抚慰性标准。而我国采取的基本上是抚慰性的标准,[9]笔者认为应该采用补偿性的标准,赔偿的范围应既包括直接的物质损失,也包括间接的物质损失,但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

第二,在赔偿途径和归则的依据上,首先,赔付的途径上应划分为中央财政支付和地方财政支付两种方式,笔者认为这要看税务机关的执法人员违反的是哪种法(法的适用地域范围)。其次,目前我国是采取的是客观的违法原则,但是这里违法的范围界定是不明确的即“违法”的“法”尚无明确的规定和解释。笔者认为应该作相应的区分处理(与第一点相衔接),如果是地方财政作为赔付主体的话,那么“违法”的“法”应该是尽在某个特定地域适用的法;如果是由中央财政予以赔付的话,那么“违法”的“法”是指在全国范围内适用的法。

第三,在赔偿款项的支付效率上,笔者认为中央和地方财政应该设置专款专用账户,来保证赔偿款项及时地到达纳税人手中,以使其的权益得到及时的救济。

三、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相关责任的完善

笔者认为,我国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中相关责任的完善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加大税收执法违法的代价;二是刺激纳税人寻求权利救济的积极性;三是注重处理结果对纳税人心理的安抚作用,体现对其尊重。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完善:

第一,坚持权责对等,建立和完善税收执法责任制。权力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当然征税机关在具体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力时,往往具体到某几税收执法人员身上。这里我们将面对的一个疑问就是,当出现税收执法违法侵害纳税人权利的时候,责任由谁来承担的问题。笔者认为现实中税收执法的不规范性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税收执法责任制度的不完善,没有将这种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税务执法人员身上。所以在税收执法责任设置的时候,一定要将税收执法机关的责任与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税收执法者个人的责任作一个明确的界限划定。如果税务执法机关没有做好税收执法中应遵照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强调工作,那么税收执法机关的负责人要负全责;如果税务执法机关做好了相应的税收法律、法规的宣传和强调工作,具体税收执法人员为了图方便或谋利益导致侵犯了纳税人的权利,那么执法者个人要承担全部责任。只有处理好了征税机关和其具体执法工作人员责任分担的问题,税收执法中的违法行为才会找出其根源所在,并加以整治。另外,具体要承担什么责任一定要明确起来,不要太过模糊,从而导致责不当罚甚至不了了之情况的出现。

第二,重视对税收执法中程序违法的责任设置,程序违法的税务具体行政行为被撤销后,不得对纳税人再次以合法的程序就相同的事由作出不利的处理结果。正如上章中笔者所述,我国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对于执法中的程序违法往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方面是由于受长期的“权力本位”思维的影响,缺乏服务理念,另一方面由于是对程序违法缺乏严格的责任设置。对于纳税人来说,他们也缺乏行使救济权的积极性,因为税务机关可以重新以程序合法的形式在对其作出一次处理。与其耗费时间和精力去抗辩税务执法机关的程序违法行为,还不如听之任之,反正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税收法治应该包括实体法治和程序法治两个方面,就我国“重实体,轻程序”的现状来看,注重程序法治更有其现实意义。所以笔者认为我们应该借鉴国外程序法治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鼓励纳税人对税收执法程序违法侵犯其权益寻求救济的积极性。

第三,对于税务执法机关的不良具体税务行政行为,要在司法上设置一定的矫正责任,例如根据情节的不同责令税务执法人员具结悔过、赔礼道歉或者给予500元以下罚款。从而对税务执法人员的不良执法行为起到一个较好的警示、威慑作用,促使他们以服务的理念和态度对待纳税人,进而有利于征纳双方能形成良好的心理契约,真正实现以纳税人为中心的税收法律制度体系。

结论

执法中纳税人的权利救济制度,“有权利就有救济”这个法理的在税收执法中的体现。从逻辑上讲,应该先有执法中纳税人享有哪些权利的法律规定,然后再去思考当其权利受到侵犯时,如何去构建一种有效的救济法律体系,这个法律体系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纳税人选择救济其权利的途径有哪些;另一找讲师、公开课,上诺达名师网,中国最大的培训平台http://qy.thea.cn/

个是救济的法律后果即对于纳税人来说能得到什么补偿,对于税务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我们国家的对于税收法治的建设,可谓“起步晚、底子薄”,但是一个客观事实是我们应经是开放型的市场经济国家,这种现实要求我们完善税收法治建设,并逐步实现与国际接轨。所以我们要不断地结合税务实践反思自己的税收制度,同时要借鉴税制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双管齐下实现我国税收理论和制度建设的不断完善。

我国的税收执法中纳税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完善可以从宏观层面、救济途径、税收执法违法责任承担三个方面加以完善:

宏观层面上,要更新以往对税收理论、理念和税收法律关系的看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并加大宣传力度,将救济权、合理负税权、诚实推定权要写入宪法,最后要完善税务代理制度。

救济途径完善即是对税务行政复议制度、税务行政诉讼制度和税务行政赔偿制度的完善。总体来说要,一方面要提高救济机关及其人员的独立性、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要为纳税人寻求救济提供方便、创造积极性、扩大救济范围。

责任承担上,要加大对税务执法违法的代价,划清税务执法机关和具体执法人员责任的界限,着重对实务中多发的执法程序违法要赋予纳税人寻求救济的激励机制。

Ctrl+鼠标左键【点击访问诺达名师官方网站】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3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员 职业素养 措施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795(2012)09(b)-0231-01

1 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构成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作为学生人生生涯的咨询者和指导者,作为学生潜能发展的开发者和引导者,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者和推动者,其职业素养的高低对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1.1 作为学生人生生涯的咨询者和指导者

作为学生人生生涯的咨询者和指导者,就业指导人员要有充足的的耐心聆听学生的倾诉,从一个正确的角度了解学生,理解学生。对学生遭遇的问题,要结合学生自身的条件、学生的意愿、学校的状况和社会需求等多方面帮助学生分析自身和现实状况,使其能对自身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发掘自身优势,尽量的为学生提供有利其就业和发展的建议,与学生共同建立适合其职业生涯发展的规划。

1.2 作为学生潜能发展的开发者和引导者

大学期间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向是对其专业课程的学习,在专业课进入学习的主要课程时,学生会对自己的就业和择业方向有一个新的认识。这时候就业指导人员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专业课程的爱好,规划和设计好课程任务和兴趣爱好之间的冲突,引导学生学习相关技能,对职业规划有初步的规划与预期。与任课教师和辅导员联系,对学生进行各种职业生涯教育,促进学生建立最初的职业生涯计划;同时,在一定范围内向学生提供就业信息,指导学生关注就业市场和就业动态,提醒学生注意培养与市场经济想适应的技能技术。

1.3 作为就业指导工作的研究者和推动者

职业指导人员是引导大学生就业的关键性人物,他们把最新的就业趋势传递给学生,能最直接的了解市场动向和学生的需求。作为教师他们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他们可以讲研究成果直接运用到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也可以讲实践中的问题返回到研究领域。

综合上面的三点,职业指导人员需具备以下素质:

1.3.1 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里知识、法律知识、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同时要对所在学校专业知识有所了解,并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3.2 一般能力素质

(1)沟通能力和随机应变能力:职业指导人员需要将自己所具备的知识转化为平时工作的方法,在学生对就业工作进行咨询时,职业指导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说服学生;同时,根据不能学生的不同问题能够及时的想出对策,给予妥善处理。

(2)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职业指导人员要善于观察学生的心里反应,及时的与学生沟通,同时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剖析自身,解析大政方针政策。

2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质现状

2.1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的基本职业现状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就业指导人员基本的职业现状

(1)年龄状况。

先阶段,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的老师年龄都较为年轻,有的是本科毕业留校从事了一段时间的辅导员工作,后从事就业工作;有的是毕业后即到高校从事就业工作,总之,从事就业工作的人员较为年轻化。

(2)专业状况。

从事就业指导的人员学历多样化,有经济学、教育学、管理学、法学和心理学等专业,但是管理学人员占多数,其他专业人员较少。

(3)学历状况。

就业指导部门成立时,人员多是从辅导员、管理岗中调入该部门的,并且,一开始对就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不高,所以,就业指导人员学历以本科和研究生较多,根据不同的学校情况,有的学校本科生较多谢,有些学校研究生较多。

2.2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工作素质

目前高校都有就业指导人员从事就业指导工作,但是有不等于做得好。

(1)技能素质

多数就业指导人员具有较强的信息收集能力,能够较好的分析所掌握的信息,但是教学其他方面的技能却不容乐观:教学技能,很多就业指导人员仍无发流畅的上好就业指导课程,他们在授课时不能灵活的运用掌握的就业信息或者是学生信息为学生分析社会需求,心里咨询和辅导技能,就业指导人员自身专业的多样化,决定了多数就业指导人员不具有心里咨询能力,在从事辅导工作中,也难于找到问题的核心,使辅导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职业生涯设计技能、创业咨询,对于这两项技能几乎没有就业指导人员能够精通,部分就业指导人员仅是能够运用这项技能;同时,就业指导人员没有创业经验,根本无法有效地帮忙学生提供创业咨询。

(2)实践素质

即使具备较好的技能素质,就业指导人员在具体的实践工作中,依然遇到困难。

咨询能力:现阶段就业指导人员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较低,有些甚至不能明确学生遭遇的是何困难。形势分析能力:大部分就业指导人员,很难掌握现实的形势政策趋势,就业指导方向不明确。

3 高校就业指导人员素质开发的措施

3.1 高校领导应重视就业指导工作

高校领导应重视职业指导工作,从学校政策方面对就业指导工作给予支持,鼓励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积极的参与各项培训并解决相关培训费用;同时,建立职业指导方面的专项课题,为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较充足的科研条件。

3.2 专业化队伍建设建设

(1)加强学校现有的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培养工作。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化建设,一方面依靠学校方针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另一方面要依靠职业指导人员自身的努力。具体分以下几方面,首先,学校要为职业指导人员解决培训的所有费用;同时,设立相关的奖励事项,对取得相关资质的职业指导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其次,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从业要求。校方要明确规定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须具备的资质,具有资质的人员从有条件进入学校编制;再次,要认真重视从事职业指导的人员的培训工作,应每年做出具体的培训计划,计划中既要有校内的培训,也要有校外的培训,既要有理论层面的培训,也要实践层面的培训,做到开阔视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最后,职业指导人员自身要有强烈的责任心,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2)聘请有经验的职业指导人员作学校的兼职教师或者定期聘请专职就业指导人员作现场咨询。对此措施分两个方面介绍,一是,根据不同学校的情况,在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不同时期,聘请不同的专家学者,为学校就业情况较复杂或就业率较低的专业讲课;二是,设立职业指导工作室,聘请本校或者外校的教师定期做现场咨询,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

3.3 建立规范的管理体制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4

这里所说的职业指导人员, 其主要服务的客体是在校学生, 是从未涉足工作岗位或是工作后重返学校就读的人, 因此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同于其他劳动者的特点。就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教师、研究者。作为一名就业指导人员, 不仅要具备一般劳动就业部门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必须兼备教师的各项素质要求。

那么,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有什么意义呢?首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逐渐形成了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 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单位的就业形式。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也必然发生改变, 并对学校职业指导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 面对毕业生人数剧增的现状, 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并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对于一名合格的指导人员要求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 获得职业信息,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求职方向, 避开择业误区;同时还应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因此加强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素质的培养, 对于发展职业指导理论, 促进职业指导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和能力欠缺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背景复杂。

由于我国尚未设立职业指导的专业方向, 因而在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背景很复杂。曾有专家对北京16所学校的70名职业指导人员调查显示, 其中只有12.9%的人专业背景与就业指导相关。华东师范大学一位研究生对上海的28所高校开展过调查, 也发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结构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多, 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人员较少。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人员任职以前的专业知识背景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 在任职以后必须通过在职培训与自学等方式补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

2.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总结积累专业知识的时间不足。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既缺乏扎实合理的知识理论功底, 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总结与提高。因此, 学校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亟须解决。

3. 咨询指导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 有90%以上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帮助学生分清就业、择业各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 并能说服学生做出进一步选择。有超过80%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仍然有近2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清楚自己是否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可能与职业指导人员的年龄偏低有关。

4. 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指导人员在给予学生具体建议、讲授职业指导课的同时, 研究分析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的能力必不可少。如果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缺乏预测能力, 就无法作出适应形势的咨询与指导。目前多数职业指导师对于就业市场的分析预测尚能把握趋势, 但是形势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尚有3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能正确预测每年的就业趋势, 这样的比例显然很令人担忧。

5. 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并不多,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调查发现, 有42.86%的职业指导师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 只有7.14%的职业指导师多次公开发表相关文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校职业指导研究方面的薄弱。

二、有效提高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我认为想要改善我国当前职业指导人员所存在的问题, 应从增加人才引进、加强在职培训、完善绩效管理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1. 增加人才引进力度。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人数少、专业背景复杂且工作年限短, 因此, 应加大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才的引进力度, 同时还可以考虑聘请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与企业人士以及法律专家等各类专业人员, 补充学校职业指导师资的不足。

2. 加强在职培训。

首先,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生涯中设计技能、创业咨询与指导技能等, 掌握普遍较差以及咨询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培训。其次,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与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的状况, 进行就业调研培训与实践性探索, 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 提高职业指导人员收集、处理、综合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 学校应该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联系, 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将有效信息反馈到学校, 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并将其落实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指导人员的形势分析预测能力与调查研究能力。

3. 完善绩效管理。

单纯依靠人才引进与在岗培训, 不足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绩效管理措施, 参照具体可行、可量化的标准, 制定激励机制。比如, 可确定在岗培训所要达到的标准, 对于培训成绩优秀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指导人员予以物质奖励, 或对其取得的高级职称给予奖励等, 而对于多次培训成绩仍不合格者则应予以转岗或降级处分。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职业素养, 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 以崭新的职业形象走向社会, 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安, 威廉, 丽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第7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埃德加·施恩著.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吉斯伯斯, 赫谱纳, 约翰斯顿.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M].侯志瑾,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职业技能素养论文 篇5

一、职业道德案例

成功源于敬业

案例 1

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曰本东京一家餐馆打工,老板要求洗盆子时要刷6遍。一开始他还能按照要求去做,刷着刷着,发现少刷一遍也挺干净,于是说只刷5遍;后来,发现再少刷一遍还是挺干净,于是说又减少了一遍,只刷4遍并暗中留意另一个打工的曰本人,发现他还是老老实实地刷6遍,速度自然要比自己慢许多,便出于“好心”,悄悄地告诉那个曰本人说,可以少刷一遍,看不出来的。谁知那个曰本人一听,竟惊讶地说:“规定要刷6遍,说该刷6遍,怎么能少刷一遍呢?”

如果你是老板,你希望用哪种心态的员工?

国外一家调查显示:学历资格已不是公司招聘首先考虑的条件,大多数雇主认为,正确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雇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毫无疑问,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遴选人才时的重要标准。案例 2

北京晨报的一则报道说:一公共汽车司机要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猝死,临死前他用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保证了车上二十多个人的安全。然后他趴在方向盘上离开了人世。他生命的最后举动,说明在他心里,时刻想到的是要对乘客的安全负责,他虽然是一个普通人,却体现出高尚的人格和职业道德。

遵纪守法、诚实守信

案例 3

22岁的汪伟,毕业后被分配到某市人民出版社财务科当出纳员。一次,他核对账目总差八元钱,于是他随手拿起一张已经报销过的发票充抵,这样不仅平了账面,还多出了几元钱零花。就此汪伟产生了歹念。这钱来的容易,何不自筹资金出国?于是采用将旧发票重复报销、直接开支票提取现金等手段在短短一年里贪污3万多元。可好景不长,单位对他经手的账目进行清查,这时汪伟才明白自己走的是一条犯罪的道路。

案例 4

从2003年底到2004年2月,短短的两个月间,国内连续发生了二起重大人员伤亡事故。

在重庆开县“12·23”井喷事故中,有忽视生产安全不履行监督职责的班组长;有违反操作规程的一线技术工人;还有平时准备不足而在抢救时忙中出错指挥失当,造成井喷失控,使事故扩大的企业高级管理人员。这起事故造成234人死亡。

吉林中百商厦“2·15”火灾惨剧,竟是因商厦一名雇员随手扔出的一个没有摁灭的烟头引起。烟头引燃了仓库,结果大火烧死54人。这名火灾肇事者最后被判刑7年,宣判前,他向记者说:“如果世界上有后悔药,就是用我的命去

换,我也干,哪怕因此仅能挽救一个在火灾中丧生的人也值得„„枪毙我都活该。”偶然性里总是有其必然性。在火灾发生前,消防部门就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并就此向中百商厦下达了《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但中百商厦的主要负责人却没有落实。

这二起震惊全国的重大责任事故,让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总经理和吉林市市长二名高官被迫引咎辞职。

案例 5

几个人驾车,从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出发,去往南端的菲利普岛(澳洲著名的企鹅岛)看企鹅归巢的美景。

从车上的收音机里他们得知,企鹅岛上正在举行一场大规模的摩托车赛。估计在他们到达企鹅岛之前,摩托车赛就要结束,到时候会有成千上万辆汽车往墨尔本方向开。由于这条路只有两车道,所以他们都担心会塞车,并会因此错过观赏的最佳时间。

担心的时刻终于来了。离企鹅岛还有60多公里时,对面蜂拥而来的大批的车流。其中有汽车,还有无数的摩托车。可是他们的车却畅通无阻!

后来他们终于注意到对面驶来的所有车辆,没有一辆越过中线!这是一个左右极不“平衡”的车道,一边是光光的道路,一边是密密麻麻的车子。

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要知道,这里是荒凉的澳洲最南端,没有警察,也没有监视器,有的只是车道中间的一道白线,看起来毫无任何约束力的白线。这种“失衡”的图景在视觉上似乎丝毫没有美感可言,可是却令人渐渐地感受到了一种震慑。

设想,如果在这条道路上,所有车辆都不遵守交通规则,擅自行事,那么结果会怎样?

案例6同仁堂历经历300多年不倒的秘密

以“济世养生”为宗旨的北京同仁堂创建于清康熙八年(1669年),由于“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自雍正元年(1721年)起,同仁堂正式供奉清皇宫御药房用药,历经八代皇帝,长达近二百年。

老一辈创业者伴君如伴虎,不敢有丝毫懈怠,终于造就了同仁堂人在制药过程中小心谨慎、精益求精的企业精神。

在3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同仁堂人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确保了“同仁堂”这一金字招牌的长盛不衰。有一次当经销商在广告中擅自增加并夸大某种产品的药效时,同仁堂郑重登报予以纠正并向消费者道歉。

同仁堂品牌作为中国第一个驰名商标,享誉海外。目前,同仁堂商标已经受到国际组织的保护,在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办理了注册登记手续。成为拥有境内、境外两家上市公司的国际知名企业,企业实现了良性循环。

和睦互助 团结协作

案例 7

世界上的植物当中,最雄伟的当属美国加州的红杉。它的高度大约为90米,相当于30层楼那么高。一般来讲,越是高大的植物,它的根应该扎的越深。但是红杉的根只是浅浅地浮在地表而已。通常根扎的不深的植物,是非常脆弱的,只要一阵大风,就能把它连根拔起,更何况红杉这么雄伟的植物呢?

可是红杉却生长的很好,这是为什么?

原来,红杉不是独立长在一处,而是一片一片地生长,长成红杉林。

人类每个个体的力量也都是有限的,不管伟人还是平常百姓。人要想用有限的能力,创造惊世伟业,必须善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案例 8

刘备,他善用精神力量凝聚人心,在不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下,以“人和”为核心竞争力,以“义”聚得关羽、张飞、赵云等名将;以诚感人,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辅佐,并以兴复汉室天下为共同目标,发挥团体的力量,终于得三分天下其一。

人类每个个体的力量也都是有限的,不管伟人还是平常百姓。人要想用有限的能力,创造惊世伟业,必须善用众人的智慧和力量。

勇于竞争 不断创新

案例 9

结束战乱,统一中国,用郡县制取代诸侯分封制管理国家,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统一马车的规格尺寸——秦王赢政不愧始皇帝之名;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国共合作,建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绝非偶然;

“黑猫、白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国家富强,人民富裕靠的是总设计师提出的如此开明的政策.以上种种都是创新,更是载入史册的伟大创举.而与此相反,停滞和落后始终都遵循着这样一个轨迹:第一步,守旧;第二步,不参与竞争;第三步,龟缩在自己的安乐窝里;最后,等待被淘汰出局.案例 10

王安电脑公司是由华裔科学家王安于1952年创建的,从几百美元起步,先从电子零部件做起,逐步设计并生产出独具特色的电脑和文字处理机,靠这两种产品,在70年代到80年代称雄于个人电脑领域,年销售额高达30亿美元,被称为美国式成功创业的典范,成为全球华人的骄傲。进入80年代后期,个人电脑业迅猛发展,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和“苹果电脑”公司相继推出了体积小且可以互相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价格只是王安电脑的1/3,且可采用市场上的通用软件.而王安公司忽略了市场业已变化了的情况,竟没有预计到便宜又多用途的个人电脑会取代自己的产品,仍然坚持老产品而不创新,导致销路越来越窄,许多老客户都有告别了他们,截止1992年6月,王安公司已累计亏损19亿美元,并欠下5.25亿美元的外债,1992年7月不得不向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王安公司破产的可悲结局说明了增强竞争意识对企业是至关重要的.慎 独

案例 11

汉武帝刘彻在位时,司马迁在朝中任太史令,具体负责编写《史记》。当时,许多达官贵人都想讨好司马迁,期望通过他的笔给自己在历史上留下好名声,于是纷纷给他送来了奇珍异宝。

有一天。朝中最得宠的大将军李广利派人给他送来一件礼物,司马迁的女儿妹娟打开送来的精致盒子,发现盒子里放着的是一对世间罕见的珍宝——玉璧。司马迁发现妹娟对宝物有不舍之意,于是语重心长地说:“白璧最可贵的地方是没有斑痕和污点,所以人们才说,白玉无瑕。我是一个平庸而卑微的小官,从来不敢以白璧自居,如果我收下了这珍贵的白璧,我身上的污点就增加了一分,白璧不能要,叫人送了回去。”

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被称为“史家之绝唱”,在我国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史记》的价值就在于真实地记录了历史,司马迁何以能据实写史?原因之一就是他自身清白,珍惜自己的名誉,行得端做得正。倘若司马迁见了别人的东西就喜爱,不珍惜自己的名誉,必定使他难以秉笔直书,《史记》也绝不会有今天这样的价值。

二、职业素养案例

案例1:

上海市一家民企的员工基本上都是王先生亲自招聘的。他给刚出校门的学生月薪一般为1500元。但他表示,这一工资数目并不代表对应届大学生现有能力的评价,更不代表对其今后能力的评价,而仅仅代表企业提供的这个岗位的“价码”。王先生曾面试过的不少大学生,对于“愿在基层工作几年”的提问,很多人回答“干几个月”,有些人甚至答以“几个星期”。王先生说,这些大学生没有专业经历,却想一来就干主管以上岗位。“其实我的初衷是将他们当主管、部门经理等中层干部来培养的,可他们不愿从基层起步”。这一方面说明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定位,尚未意识到自身的差距,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缺乏自信,生怕被一直安排在基层岗位上。事实上,许多民企老板或中高层管理人员自己就是从最基层的岗位干出来的。

你认为应届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该怎样做?

案例2计量秤的痛苦

2002年9月某日,因工作需要,我到了某购物广场,当时,时间还早,我决定先看看卖场的情况,因为早晨刚开业不久,生鲜熟食区的生意特别红火,买菜的顾客来来往往,好不热闹,集中在一起的计量处忙得不亦乐乎,但工作中的计量员似乎还没有睡醒,有的边工作边打哈欠,有的计量员的脸仿佛结了冰似的,正等待着夏季的炎炎烈日来融化他们,但我似乎又感觉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确实有其道理。

随着顾客流,我在商场内转动,正好看见立柱旁一位营业员趴在计量秤上写字,显示屏上的电脑数码跳个不停,好像在痛苦地求救。我走过去拍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不能趴在电子秤上写字,这样会把它弄坏的!”小姐抬头看了我一眼,回答说:“那些数字肯定会动了。”然后继续趴在上面写,我又拍了拍她的肩膀说:“小姐,你这样会将电子秤搞坏的,如果你要写可以在旁边的桌子上写呀!”小姐将头抬起,看了我几秒钟,然后将纸笔收起,干脆不写了。电子秤的痛苦暂时解除了,但明天、后天呢?

案后语:

爱护公物应该是每个人从小到大都在接受的一种教育,但我们的员工似乎不太重视这一点。从本案例来讲,有三种情况值得探讨:

1、第一种是员工的基本素质问题,再加上缺乏这方面的培训,认为计量秤上比较平滑,好写字,就是不考虑能否趴在上面写字,如果长期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2、第二种是明知故犯,损坏公物以泄私愤。如果是这种情况一定要严肃处理,达到以儆效尤的目的。

3、第三种是图方便不考虑后果。这种情况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培养员工良好的工作习惯,将公司的利益与自己的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同时,公司也应该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将非正常的资产折旧成本记入管理人员的考核范畴。

另外,所有零售从业人员应当明白,计量秤的准确与否关系到公司和顾客的利益,国家有关质量技术检查机构还必须每年对商场所有电子秤进行检查核准,合格方能使用。

职业素养及其在工作中的地位

中国知网(CNI(I)将职业素养定义为: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敬业精神就是在工作中将自己作为公司的一部分,不管做什么工作一定要做到最好,发挥出实力,对于一些细小的错误一定要及时地更正,敬业不仅仅是吃苦耐劳,更重要的是“用心”去做好公司分配给的每一份工作。态度是职业素养的核心,好的态度比如负责的、积极的,自信的,建设性的,欣赏的,乐于助人等态度是决定成败的关键因素。

那么,职业素养在工作中的地位如何呢?

《一生成就看职商》的作者吴甘霖回首自己从职场惨败者到走上成功之道的过程,再总结比尔·盖茨、李嘉诚、牛根生等著名人物的成功历史,并进一步分析所看到的众多职场人士的成功与失败,得到了一个宝贵的理念:一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固然重要,但是,在职场要成功,最关键的并不在于他的能力与专业知识,而在于他所具有的职业素养。提出,一个人在职场’中能否成功取决于其“职商”,而职商由以下l0大职业素养构成:工作中需要知识,但更需要智慧,而最终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素养。缺少这些关键的素养,一个人将一生庸庸碌碌,与成功无缘。拥有这些素养,会少走很多弯路,以最快的速度通向成功。

其他

据长沙晚报4月4日报道,经过反复测评招到一个人,技术笔试、上机操作都非常好,可是上班第一天就迟到了,而他的解释只是轻描淡写的一句“昨晚看

球赛,早上起来晚了”——在一家IT企业负责招聘工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由于IT人才个性特色强,有的人技术扎实,可喜欢我行我素,缺乏团队合作意识,成为企业用人一大缺陷。而记者在对目前IT企业的调查中发现,从招聘到使用再到开发,企业对人才的甄选除了技能外,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其职业素养的注重上。

三联集团企业文化部经理告诉记者,职业素养就像水中漂浮的一座冰山,露出部分的知识、技能仅仅代表表层的特征,不能区分绩效优劣;而冰面下部分的动机、特质、态度、责任心才是关键因素。强烈的责任意识、客户意识、忠诚度、信誉等等这些职业素养是企业鉴别绩效优秀者和一般者的衡量尺度,同时也是决定一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北大青鸟产品研发部经理肖睿表示,在他们对6000多家用人企业和5000多个岗位的调研中发现,排在用人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要求前六位的分别是协作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抗压能力。在他们刚发布的ACCP5.0课程中,设计了培养学员职业素养的内容,包括解决5类共28个学习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纠正10类共31种不正确的认识和行为习惯,通过入职培训系列课程,直接与企业接轨,进行职场沟通、职场礼仪、压力管理、团队协作、执行力、企业制度等系列训练。

其实,历来是“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职业培训机构先知”,在职业培训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培训机构已经敏锐地洞察到企业对人才素质要求的变化,在教授学员职业技能的同时,纷纷增加职业素养等“软技能”。

素养不仅是技能 篇6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是从教学与教师两个方面梳理和总结语文素养的,并在此基础上建构起语文素养的系统。较之此前出版的《幼儿教师语文素养》(王向东.2009年)、《小学语文教师素养概论》(梁志斌.2010年)、《传承与嬗变:语文教师专业素质研究》(阳利平.2010年),此书的内容更加完善、系统,并且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条分缕析地梳理和总结可以说是其一大特点。在“第一编语文素养”中,作者没有让既定的概念先行,而是从“语文”的产生与发展,以及相关的官方文件、课程的演变、教材变化,乃至教学和评价方式等的客观存在,来揭示“语文”这个关键词或者说重要概念;然后,系统地论述了语文素养的基本构成:口头语言的接受能力、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书面语言的接受能力、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第二编语文教师的素养”则从职业的角度提出了语文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包括理论修为、科研能力、教学水平、文学品质。此书的第二大特点是引发思考。作者引述了许多翔实的资料,列举了丰富实例,在阐述自己研究成果的同时,也介绍其他的观点,这样一方面可以使读者了解知识或理念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则为读者提供了思考的空间与资源。

阅读理论著作固然有选择与接受,但更有意义的是与作者间思想的对话、碰撞。在阅读此书的过程中,笔者以往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开始变得清晰起来。第一个问题是关于素养。素养体现为一种技巧或能力,但它肯定不等同于后者,因为它是人类所独有的,具有浓郁的人文色彩,其中包含着文化的积淀,并且与个人的习惯、态度、自觉性乃至人生相关联。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语文教学活动中所作的听说读写的训练,突显了语文的工具性,或者说它只是对学生的语文技能的培训,而非语文素养的养成;此外,对语文知识的掌握也不是语文素养,也就是说拥有了丰富的语文知识未必就具备了语文素养,因为,具备语文素养的人必须自身因语文而发生了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意义。如果从人的生存主体来看,我们就会发现语文素养对于人绝不是一种装饰,因为语文一经产生,便成了独立于人之外的存在物,它不仅是人的工具,而且也在影响人、塑造人。语文素养能够赋予学生一个比较完善的语文知识结构,帮助他们建立彼此交流、认识世界、解读文本的信念与能力,从而改善和提升其生存的品质,甚至对其语文观、审美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产生积极的影响。第四个问题是关于语文素养的完善。语文素养的养成和完善是有一个过程的,它需要相应的知识、经验和积累,也需要智慧、悟性和超越。不过更为重要的还是化知识为智慧,让能力体现为生命的成长。一个喜欢道听途说之言,喜欢讲庸俗段子,喜欢读低级趣味文字,喜欢写媚俗文章的人,我们能说他具备语文素养吗?语文素养起于语文而成于生命的成长。

《语文素养和语文教师的素养》在语文素养的工具层面上讲得丰富而系统,但在意义层面上却嫌不足。读书尤其是读理论书,一定要实现与作者的对话,一定要唤起我们的思考,不仅要接受知识与理念,并且还要“接着想”。能“接着想”其实也是语文素养的一种体现。

会计职业素养探究 篇7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 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 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 也称职业操守, 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偱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 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 也称为职业能力, 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 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 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 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 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 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 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不为利益所诱惑, 不弄虚作假, 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 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 不断进取, 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 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领导决策, 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 是个人的职业蓝图, 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 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 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 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 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 根据企业特点, 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 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 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 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 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 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 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 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 会计人员履行职能, 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 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 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 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 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 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 制表等, 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 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 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 有敏捷的计算能力, 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 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 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 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只有在有效沟通下, 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 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 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 主动与领导沟通, 使他们掌握会计法, 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 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 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 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 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 2011 (6) .

[2]蓝文永, 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 2011 (7) .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癱, 2011 (9) .

[4]陈林.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浅谈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8

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全新的社会变革, 近年来, 由于高考扩招和金融风暴等典型事件, 职业变更和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 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峻, 职业指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职业指导人员是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聘人才,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人员[1]。职业指导工作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相配的一门综合性新兴科学。它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 是为从业人员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建议、信息与帮助的过程。从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 职业指导人员是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的纽带。

1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当前, 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作在职业指导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1.1 具有为职业指导奋斗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业务职责的向往和希望。职业理想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2]。

职业指导人员, 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使命结合起来, 在职业指导工作岗位上不断追求、探索和创造。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复杂, 从业人员需要获取的指导根据其所处的行业和阶段, 呈现出动态性、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能够直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树立为职业指导工作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2 具有为职业指导工作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职业态度决定了从业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表现。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态度有如下要求:

一是, 职业态度要端正。职业指导工作属于服务行业, 职业指导人员态度是否端直接决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二是, 职业态度要和蔼热情。职业指导的受众大都是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人, 说话和蔼, 对人热情, 可以很快拉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 职业态度要诚恳。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 要踏实诚恳、表里如一。

四是, 杜绝不道德行为。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曾经存在有些同志对待自己不愿服务的工作对象时, 态度生硬, 支差应付, 甚至出言不逊。职业指导人员要坚决同工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斗争, 这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履行为职业指导工作恪尽职守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 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是职业活动的中心, 是构成职业的基础。职业责任具备三个主要特点:一是, 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二是, 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三是, 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相应地, 职业指导人员要履行职业责任, 也要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一是, 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能够在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主动发现、整理问题并对服务对象进行主动服务, 做到真真正正的为服务对象负责, 努力尽到应尽的职业义务。

二是, 充分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时, 要做到真正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比如信守服务对象的商业秘密, 尊重个人隐私等。

三是, 严格遵守职业指导工作相关条例、流程、制度和纪律规定。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操作要符合流程和规范要求, 忌讳盲目从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出发。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以职业责任为重, 把职业责任和个人工作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1.4 提高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的过硬的专业技能

对职业指导人员而言, 专业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多个方面[1]。

相应地, 提高为职业指导服务的专业技能, 要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一是, 要强化信息咨询、诊断咨询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诉求, 要能够迅速反应, 为其准确确定咨询目标, 并系统地开展职业指导。

二是, 要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指导人员要注重并不断完善自身在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信息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双向采集, 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劳动力的市场信息, 一方面全面采集求职者信息;信息采集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完整性。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要掌握职业信息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方法, 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指导。

三是, 要掌握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创新技术和方法。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些技术型的测评手段也在不断涌现。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解放思想, 结合自身专业知识, 联合相关技术人员, 进行测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依据信息手段, 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的测评使得职业指导人员对其的帮助和指导更具针对性, 也更具效率。

四是, 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职业指导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如《劳动法》等, 并时刻注意个人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这是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准确性、针对性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专业技能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职业指导人员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 构建自身动态适应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5 具备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 是人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职业指导工作由于其行业本身的特点, 很多时候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加强自身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的体魄, 为职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再者, 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由于服务对象复杂多变, 每一次工作过程又具有不确定性, 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能承受工作中的高压, 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 对工作中的消极情绪能够及时疏导。这也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必备素质。

2 结束语

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 是引导者, 同时还是研究者。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不断改进就业服务, 强化就业指导, 优化就业管理, 为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炳科.新时期应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J].南京:改革与开放, 2009.

[2]李河水.浅谈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J].长治:长治学院学报, 2009.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9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的角色是承当咨询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者、职业潜能开发者以及职业咨询指导者。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 可以看出一个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好的职业行为品质三个方面 (图1) 。

一、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

一位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方面。不少职业咨询者在进行职业指导或咨询前,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自信心不足等。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在进行咨询指导前, 首先应解决咨询者目前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后, 才能进一步地完成职业指导。对于职业指导人员来说, 除了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职业素质测评技术和方法来辅助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图2)

(二) 人际沟通能力

职业指导人员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要顺利完成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与咨询者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职业指导人员一般情况下进行的是职业指导式的咨询工作, 因此首先应和来询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后, 才能够融洽地交流、会谈。职业指导人员才能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才能让咨询者容易接受指导人员的建议和指导。

(三) 职业行为品质

职业指导人员的行为品质包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责任心、真诚、客观以及接纳他人的态度。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指职业指导人员应从咨询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一切以解决咨询者问题为基点。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以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去对待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真诚、客观, 是能否与咨询者建立起良好地沟通桥梁的重要一步。职业指导人员应客观地讨论咨询者的情感态度问题, 而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而无形地给予咨询者评价。

二、总结

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解决职业、就业问题为己任的职业, 是一个以扶助职业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工作。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信念。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对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具备较高的职业行为品质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0

一、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

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者面对的对象是大学生, 因此它的身份首先是一名教师, 教师的职业就是教书育人。职业指导工作者的一举一动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深刻的, 因此职业指导工作者应坚持原则、为人师表、作风正派、待人真诚、热心服务学生。职业指导的内容说多也多, 说少也少, 完全取决于指导者对于这份工作的看法, 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者要具有吃苦耐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目前, 虽说高校毕业生与企业之间是“供需见面, 双向选择”, 但仍然有一些用人单位会直接要求学校帮助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到单位工作。在这种情况下, 职业指导工作者要自觉抵制不正之风, 增加就业推荐工作的透明度, 确保就业工作公平、公正。争取让每一个学生获得平等的就业机会, 把真正有才华有技能的学生推荐到适合的工作岗位中去。所以, 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是成为优秀职业指导者的先决条件, 是做好职业指导的前提。

二、丰富的专业知识

随着就业形势的不断发展, 对就业指导工作者的文化知识结构也有较高的要求。首先, 作为一名职业指导者要熟悉就业政策与法规, 充分掌握相关的理论。其次, 要掌握相应的职业指导技能, 以便指导大学生了解笔试和面试的程序、技巧、求职信写法等。再次, 应具有从事职业指导的实际工作能力 (分析问题、处理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最后, 还应懂得运用心理学知识等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常常要面对大量繁琐的工作事务, 直接接触各式各样不同的群体或个体。面对繁琐的工作事务和学校、企业、学生之间发生的各种矛盾,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来应对各种矛盾与纠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职业指导人员能否完成各项任务的主要条件。当前, 企业对于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竞争也非常巨大, 学校对于就业工作者的管理水平、技能、知识结构等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职业指导人员不仅要面对学校给于的各种压力还要面对学生、企业的各种压力。因此, 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良好的心理素质显得特别重要。目前, 由于工作等各种不同的压力, 使得不少职业指导人员对自己的工作不够耐心, 情绪波动较大, 这就需要加强培养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对职业指导工作充满信心, 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 时常对自我的行为自省、自律, 保持“慎独”的君子之心。与此同时, 职业指导人员还应具备广阔的胸怀, 有团结合作的精神, 对待事物客观公正, 保持乐观的心态对待任何挫折。总之, 健康、稳定的心理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 能提高职业指导工作效率和质量。

四、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

随着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高校在毕业生职业指导方面的职能已经由原先的“管理为主”逐步转变为“服务为主”。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 彻底转换自己的角色, 诚心诚意为为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高校提供多方面的服务。职业指导人员要在满足求职者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关注他们多方面、多层次的心理、情感需求, 关注他们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求, 向他们宣传就业政策、提供人才需求信息、进行择业技巧指导、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为其办理就业手续等。尽可能地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 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他们心理失衡、失调的外部诱因, 使他们都有平等就业和凭借自身能力改变处境的机会, 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如今, 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已成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服务桥梁, 在做好用人毕业生职业指导的同时, 为用人单位服务已成为就业指导部门的主要职责。为此, 就业指导人员要积极主动与企业部门联系, 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宣传力度, 主动和各级各类用人单位建立联系, 向他们全面推荐本校毕业生, 为其选拔毕业生提供各级各类信息、政策、场地等各方面的优质服务。职业指导人员应及时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动向和人才流动趋向, 以及各用人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并及时反馈给学校就业指导部门, 使学校在制定招生计划和进行人才培养时能根据相应的动态和趋势及时做出调整, 与社会用人环境和用人机制接轨, 正确把握人才市场趋势, 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体育教师职业素养初探 篇11

一、体育教师的职业现状分析

职业素养是从事某种职业的劳动者对该职业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是对该职业的理解、适应及驾驭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劳动者的职业素养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劳动者所处的工作环境、劳动者个体的受教育程度、劳动者对该行业的认知程度以及劳动者在该行业的从业经历等。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养要根据影响其形成的多方面因素,有针对性地逐步完成。

1.体育教师队伍整体职业现状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实施的承担者,是素质教育理念的推行者。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学校体育教育的优劣。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中学体育课程依然处于较为边缘的地位,不论是在学校领导者层面还是教师同行层面以及学生层面,都对体育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地位,因此,体育教师在受尊重程度、工资待遇、职称评定以及再培训机会等方面都不能与其他学科特别是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的教师相提并论,这些都严重影响着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其直接后果就是体育教师对日常工作的满意度降低和归属感不足,进而使体育教师逐渐丧失对体育教学的热情和信心,最终导致一部分教师的转岗或转行。

2.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必须重视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学校教育阶段主要起到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因此,在大部分人的观念里,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是针对于思想层面的。然而,体育教师却与这样的观念稍有不同,因为传统意义上,体育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以动作和肢体教学为主,思想意识层面的教育为辅。因此,不管是在体育教师自身的层面还是在同行以及管理层的意识里,体育教师只要完成了日常的体育课程教学就够了,不需要对教学以外的环节进行关注。然而,学校体育工作、活动的组织者和执行者主要依靠体育教师,体育教师在学校体育教育工作和日常体育活动的组织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学与体育活动开展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对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因此,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必须重视以下几个相关因素。

(1)教学态度与热情

学生学习需要端正的态度,教师教学更需要正确的态度。课堂教学是一个双向的交流过程,特别是体育课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教与学生学习后的反馈。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部分体育教师会因为工作条件的简陋、教学器材的缺乏或是学生对体育课程的轻视而对体育教学采取消极授课的态度,让本该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体育课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更有甚者,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仅用几分钟的时间将本节课程的内容以“走马灯”的形式讲述,剩下几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久而久之,给学生造成“体育课就是自由活动课”的恶劣影响。因此,要提高中学体育教师队伍的整体素养,必须加强对教师教学态度和热情的关注,通过各种途径技法教师对体育教学的热情,通过各种手段监管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

(2)持续的学习意识

我国的基础教育仍然处于应试教育的阶段,使得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始终得不到重视,造成体育课教学仍然沿袭十年前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严重滞后了体育课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新课改背景下的体育课教学必须加强体育课教师的学习意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才能适应学生在其他课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新的学习习惯。

二、加强中学体育教师职业素养的路径探讨

教师的整体素养提高了,教学质量才能跟着提高,学生才能通过对体育课程的学习达到既强身健体,又学习基本体育技能的目的,因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刻不容缓。

1.以教师的专业素养为保障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值人生观与价值观以及个人兴趣爱好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体育课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树立坚持终生运动的健康理念。大部分体育课教师的动手能力都很强,但是理论讲解的能力却有待于加强,更谈不上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思想领域内对体育课程的认识,这些都需要中学体育教师加强专业理论素养的提升。体育教师加强个人专业理论素养,必须加强对体育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究,对理论的学习可以通过教师个人自主学习为主,学校定期组织公派学习为辅的形式实现。

2.以教师的技术素养为根本

体育教师的专业技术素养一直以来都是各种职业素养中发展最好的一种素养,大多数中学体育教师都是科班出身,都会有一至两项突出的专业技能,这也是中学体育课程教学得以顺利开展的根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示范时,如果动作稍微迟缓或不流畅,就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有碍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此,即便是专业技术特别优秀的体育教师也不应该放松对于体育专业技术素养的巩固与提升。

三、结语

声乐教师职业素养谈 篇12

一、声乐教学的特点

声乐教学并非简单的技能培训, 而是通过各方面的教育、引导, 在锻炼学生发声演唱技术的同时, 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艺术素质, 从而为他们以后的登台演出打下良好的基础。与其他教学相比, 声乐教学主要有这么几个特点:

首先, 由于个人的嗓音条件、先前的基础以及用功程度、领悟能力等方面的因素, 学生的实际学习程度, 始终存在一定差距。尽管不少学生非常刻苦、一直在努力追赶, 但技术的掌握与进步, 并不能一蹴而就、通过短期的突击就可以见到成效, 必须得有一个量的积累过程。那么, 既要顾及程度较低的学生不能让他掉队, 又要保证整体教学的有序进行, 是声乐教学经常要面对的客观性难题。

其次, 声乐教学所采用的教材, 十几年基本没什么调整, 过半的内容陈旧老套、流于形式, 与现在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脱节, 教材内容教条、缺乏可操作性的问题, 同样是制约教学发展的瓶颈。

再者, 声乐教学的模式, 是教与练结合、理论与实践并举、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穿插进行, 这种弹性式教学所涉及到的诸多问题, 比如教与练的时间分配、整体教学与个别辅导的比例安排以及教学步骤的衔接等等, 都需要视具体情况具体调整, 否则就会顾此失彼, 影响教学的有效性和有序性。

二、声乐教师的职业要求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教学既是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过程, 也是师生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 只有真正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 教师才能够立足于学生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可见, 保持与学生经常性的沟通, 贴近学生实际, 是对症施教、因材施教的前提。

在声乐学习的初始阶段, 帮助学生尽快克服畏难心理, 并建立起自信, 对今后的学习十分重要。所以, 在基础阶段的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耐心细致、戒急用忍, 适度引导、及时鼓励——学生只要建立起兴趣, 就能够激发出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发声演唱方法的学习和运用, 是一个由不觉到自觉、变无意为有意的过程, 需要循序渐进反复练习、用心揣摩, 才能够逐步有所体会、有所领悟, 因此,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 适时适度地加以引导, 应当贯穿在教学和训练的各个环节。

声乐是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学生随时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以及丰富的专业经验, 能够及时解惑答疑, 提供充分的指导, 帮助学生跨越障碍, 不断进步。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声乐教师, 不仅应当具备足够的爱心、责任心, 还需要扎实的业务素质和丰富的教学经验。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素质的培养源于平时的积累, 只要踏踏实实用心做好每一项工作, 点滴之水, 终将汇成涓涓长流。

三、声乐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

1.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声乐教学最显著的特点, 就是绝大部分的工作, 都是教师口传心授、手把手教这样的亲历亲为, 只有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教师才能够真正地尊重学生、关心爱护学生, 始终把学生的需要放在首位, 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 在师生的良性互动中授业解惑、因材施教。

2. 保持良好的心态

教书育人是一项十分纯洁的事业, 从来容不得任何私心杂念。教师应当努力克服功利心、虚荣心以及急躁易怒等不良心理因素的影响, 抱定平和淡定、豁达乐观的心态, 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学生对待日常教学, 享受这个职业给自己带来的快乐。

3. 灵活运用教学手段, 组织实施有效教学

声乐技能的学习, 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由量变到质变、潜移默化的过程, 是潜意识、无意感觉的理性化及深化。教师应当采用灵活、直观的教学手段, 将抽象的理论概念具体化、形象化, 利用学生现有的认知展开联系, 调动学生的发散思维, 充分“挖掘”他们的感觉。

例如, 在学习“快吸慢呼”时, 可启发学生这样来想象:一位久别的老友, 突然出现在面前, 那么你会怎么做呢——很惊喜地倒抽一口气 (快速打开吸气) , 稍愣片刻 (略作停顿) , 然后, 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将气息缓缓呼出) 。

再比如, 练习“慢吸”时, 可想象在闻花香——胸廓非常自然地抬起、扩张, 肋肌腰肌要慢慢收紧, 而横膈膜以下的肌肉群则要保持放松;练习“慢呼”时, 可假设为吹蜡烛——试着把烛的光影“吹” (均匀并持久地将气缓缓送出) 倒向一边, 但不能吹灭烛火 (掌控好呼气的力度) 。围绕学生熟悉易懂的事情设喻作比, 或是展开联想, 就可以绕开那些抽象的概念, 使学生迅速产生认同, 并轻松上手。

很多学生在练声时, 由于刻意夸大动作幅度, 导致了不必要的紧张, 反而出不来效果, 那么, 就要注意引导他们体会那种“有意放松”的感觉, 比如说在发高音时, 要试着体会向远处喊人的感觉——气从丹田提起, 用力向上送出, 咽喉处要拢住, 咽壁的共鸣要靠上、要圆, 而不能硬扯起嗓子干喊 (声带的蛮力) ——借助形象的感觉进行提示、引导, 是声乐教学的一个好方法。

此外, 课堂气氛的调节也很重要。教师应该练就含蓄幽默的教学风格, 在高谈阔论、旁征博引的同时, 可即兴切入一些风趣、诙谐的妙语, 通过笑声调动一下学生的情绪, 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 还可以保持学生注意的集中。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 可使学生处于放松、自然的状态, 无论听讲还是练声, 效率都不会差。

4. 加强学习, 不断提高专业素质

俗话说“打铁须得自身硬”, 具体来说, 声乐教师专业素质的培养, 应当注重这么几个方面的锻炼:

(1) 示范能力

良好的示范演唱能力, 可以使教师的“言传”更令学生“信服”,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演唱、理解作品, 更能够激发学生赶超的冲动, 所以, 教师应当努力提高自己的示范能力, 并尽可能多的掌握各种风格的演唱技法。

(2) 听力辨识能力

音乐是听觉艺术, 敏锐的听力辨识能力, 对教师至关重要, 因为只有及时准确地听出问题, 才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还有, 教师在听力辨识时, 应当坚持客观、辨证——声音只要听着“舒服”, 就是美的、好的——切不可先入为主, 简单地以非“对”即“错”去评判。

(3) 钢琴伴奏能力

好的钢琴伴奏, 不仅是教学的有力辅助, 还可以更有效的传达作品的风格特点, 有利于学生情感的融入, 以及对作品的深刻理解。所以, 教师应当不断提高自己的钢琴伴奏能力。

(4) 舞台表演经验

教师应当有意的多参加一些演出活动, 通过各种实践锻炼,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舞台表演经验, 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

(5) 知识结构

声乐是涵盖音乐、文学和美学的综合性艺术, 需要深厚的文化底蕴支持, 教师应当摈弃“重技轻艺”的观念, 广泛涉足各个学科领域, 逐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 不断加强文化修养和艺术修养;与此同时, 教师还应当关注声乐艺术的发展动态, 了解当今声乐艺术的潮流趋向, 并将收获来的信息整理好, 以方便在教学中随时引用。

5. 坚持自律, 保持谦虚谨慎

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独立性和自主性, 教师的行为在很多时候, 都处于无人监督的状态, 那么, 只有坚持自律、坚持“慎独”, 才能够保持清醒, 保持谦虚谨慎。

“慎独”一词出自《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 恐惧乎其所不闻……故君子慎其独也。”大意是说, 君子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 更要小心在意自己的言行。身为教师, 应当有“不畏人知畏己知”的精神, 要通过经常性的自我反省, 勇敢的自我否定、自我纠正。“慎独”不仅是修身润德的良心法则, 更是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

声乐教育家沈湘教授曾经说过:“不要把时间单放在发声练习上, 要知道提高了综合修养, 声音上也会提高, 如果有了认识, 即使走弯路也不会太远。”

这番话是在告诫学声乐的学生:技法的精进不能只靠单纯的练习, 素质的培养源自方方面面的积累, 只有不断汲取各种营养, 才能达到更高一层的境界。当然, 这个道理同样也适用于声乐教师。职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 扎根于日复一日的辛勤工作, 得益于精益求精的不懈探索, 升华于心声合一的完美交融, 只要对教师职业保持着热情, 坚守着执着, 就能够朝着更高的境界迈进。■

参考文献

[1]徐青茹.声乐教程.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4年12月第1版.

[2]沈湘.美声区别于其他唱法的最主要特点.中国音乐网, 2002.

[3]王娜.浅谈高师声乐教师的职业素养.黄河之声, 2011, 20.

[4]王旭龙.声乐教学必须讲究语言性.长治学院学报, 2005, 1.

上一篇:平等自由主义下一篇:吊架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