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2024-08-06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精选12篇)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篇1

一台优秀的演出节目,离不开策划者的悉心策划,也离不开编导的具体实施和加工润色。所以编导对于艺术的加工能力和各个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专业素养,对节目的呈现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演出团工作中,编导应时刻关注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使演出节目焕发光彩,为人称道。

一、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编导需具有优秀的组织协调能力

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要出一台优秀的演出作品,当然不是仅靠节目编导一人之力可以完成的,需要协调在演出节目创作过程中与各个方面之间的关系。艺术类职业学校承接的演出节目,除了学校相关的迎新生联欢会、各大节日庆典,还包括大量的对外交流、艺术比赛、政治演出、商业演出等,这就需要不断和外界各行各业打交道。组织联络的工作要做到事无巨细,了解对方的要求和所要表现的政治思想主题,然后进行演员的选择、演出形式与曲目的编排,在演出节目创作过程中实时与对方负责接洽的导演沟通,听取意见并作修改,确保艺术创作的准确性和高效性,在特定的时间之内进行调整,以免延误时机而影响演出节目的质量和效果。

二、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编导需具备扎实的专业功力

作为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的节目编导需要全程参与演出节目的排练过程直至节目成型。所以,其需要拥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和文化修养,使得其编导的演出节目达到最佳的舞台表现力。演出团编导拥有的知识技能要全而精、特而强,在全面了解艺术类演出行业艺术属性的基础上,精准把握本行业的各种相关知识。演出节目的表演首要考虑的就是其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因而,作为演出团编导应对演出节目的核心思想及风格形式进行准确的定位,同时从艺术的角度对演出节目作精修,从而形成一个具有审美趣味且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作品。当前,我国的一些演出类节目观赏性弱、模仿性强,小到舞台的布置,大到节目的内容定位都有模仿的痕迹,这是编导缺乏工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造成的。因此,作为演出团的节目编导,应该具备个性化的审美眼光,使节目的整体画面感能够表现出编导的艺术品位。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演出团编导应该具备扎实的艺术表演知识与审美能力。

三、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编导需具备敏锐的创新意识

当前演出市场竞争激烈,如何取得竞争优势,拥有创新意识是前提。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备受观众好评的演出节目与演出团编导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这些艺术演出也从不同角度诠释了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编导具备的职业修养。艺术类职业学校演出团的编导们应该拥有睿智的创新力,推陈出新,丰富节目演出形式,以期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由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于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提升,观众的欣赏品位也随之提高,艺术院校演出团作为实验性演出团体应当从受众的需求出发,在节目编排上创造出新的亮点。

当然,创新并不是一项轻而易举的工作。演出团演出节目的创新更不单单是形式上刻意的变化,而是演出团的编导在自身所处平台基础上,在认识时代发展潮流、学校的责任使命、各大演出团体竞争战略的同时,综合已有的资源,以社会主流思想为核心,以受众需求为根本出发点,设计新型的演出形式及内容。因此,作为一名职业院校演出团编导应具备职业敏感性和独特眼光,善于发现社会新的亮点和节目演出创作领域的空白,时刻保持求新的欲望,培养自身独特的审美力和高度敏感性。

简而言之,想要创作出一台质量上乘、为人称道的优秀演出节目,就必须要求艺术类中专校演出团编导拥有全面优秀的综合素养,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经验的不断累积和生活磨砺,在演出节目的排演创作里培养自身的各方面素养。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篇2

一、《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为全面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师德素质和专业水平,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教育部和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全国委员会于2008年对《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进行了修订。新修订的《规范》有6条,分别为:(一)爱国守法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二)爱岗敬业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三)关爱学生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四)教书育人

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网址:(五)为人师表

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六)终身学习

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解读

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共六条,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爱国守法”——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

热爱祖国是每个公民,也是每个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每个社会成员知法守法,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不做法律禁止的事情。“爱岗敬业”——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教师应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师德的灵魂 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网址: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必须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教书育人”——教师的天职

教师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为人师表”——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教师要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各个方面率先垂范,做学生的榜样,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教育影响学生。要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终身学习”——教师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

(一)《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2009年8月22日,教育部颁布了新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引起广泛关注和热议。以下是《条例》的全部内容,旨在让班主任明白我们的位置、职责、任务、待遇、权利,在新时期更好地从事班主任工作,教好书、育好人,培养祖国建设人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网址: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为进一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充分发挥班主任在教育学生中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班主任概念】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

小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的重要岗位,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主业。

第三条【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重要体现。政府有关部门和学校应为班主任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保障其享有的待遇与权利。第二章配备与选聘

第四条【配备】中小学每个班级应当配备一名班主任。

第五条【选聘】班主任由学校从班级任课教师中选聘。聘期由学校确定,担任一个班级的班主任时间一般应连续1学年以上。

第六条【岗前培训】教师初次担任班主任应接受岗前培训,符合选聘条件后学校方可聘用。第七条【任职条件】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突出考查以下条件:(一)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

(二)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 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网址:(三)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第三章职责与任务

第八条【职责】全面了解班级内每一个学生,深入分析学生思想、心理、学习、生活状况。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采取多种方式与学生沟通,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二)《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四大亮点

1.明确了班主任工作量。使班主任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一直以来,班主任教师既要承担与其他学科教师一样的教学任务,还要负责繁重的班主任工作,使得班主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规定》要求:“班主任工作量按当地教师标准课时工作量的一半计人教师基本工作量。各地要合理安排班主任的课时工作量,确保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明确了班主任教师应当把授课和做班主任工作都作为主业,要拿出一半的时间来做班主任工作,来关心每个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身心健康状况及其他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2.提高了班主任经济待遇,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热情来做班主任工作。长期以来,广大中小学班主任教师辛勤工作在育人第一线,而享受的班主任津贴一直是按照1979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

《关于普通中学和小学班主任津贴试行办法》(教计字〔1979〕489号)规定的标准。津贴标准低,已经远不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欣瑞教育,专注教师培训领域!网址: 求。自2009年起,国家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绩效工资制度。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教育部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规定》第十五条要求将“班主任津贴纳入绩效工资管理。在绩效工资分配中要向班主任倾斜。对于班主任承担超课时工作量的,以超课时补贴发放班主任津贴。” 3.保证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权利,使班主任有更多的空间来做班主任工作。

在强调尊重学生、维护学生权利的今天。一些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教师不敢管学生、不敢批评教育学生、放任学生的现象。新出台的《规定》第十六条明确规定:“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保证和维护了班主任教育学生的合法权利,使班主任在教育学生过程中,在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同时,不再缩手缩脚,可以适当采取批评等方式教育和管理学生。

4.强调了班主任在学校中的重要地位。使班主任有更多的信心来做班主任工作。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篇3

职业综合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双轨式高职大学语文高职院校的通识课教育尤其是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一直以来颇受人们关注,目前对于高职大学语文教学主要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认为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大学语文应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另外一种则认为,大学语文应以其人文性、基础性的学科特点在高职院校中发挥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这两种观点从各自的角度探讨了大学语文教育的定位和核心价值,然而大学语文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在高职教育中应充分发挥其两方面的功能,使大學语文形成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双重培养的“双轨式”教学体系。

一、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的重新定位

在2000年l月教育部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指出:“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该意见确立了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是能够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要求高职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领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具备职场中通用的职业综合能力,如表达沟通能力、应用文写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独立决策能力、创新能力,等等,这些能力是毕业生在职场中胜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对学生的未来职业发展至关重要。

大学语文本身就兼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双重特点,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中应同时发挥其在这两方面的效用,树立起大学生的民族观念、大局意识和诚信、敬业、勤奋、团队等的职业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高职教育的社会要求,为社会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基于职业综合能力与人文素养培养的高职大学语文课程建设

1.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要承担起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任,就要将大学语文学科内容按照高职教育要求进行重新整合,使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最大限度予以发挥。大学语文的工具性不仅限于语言文字的使用和表达能力的培养,还要在大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决策能力和应变能力,在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中掌握为人处世的哲学,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等;大学语文的人文性也不仅体现在文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还包括从相关学科中延伸出来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生的理性思考,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能高度启迪和有效指导社会生活实践。因此,大学语文课程负载了多项相关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功能,需要以大学语文课程为核心建立起开放式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的通用能力要求以选修课的形式开设多门辅助配套课程,如演讲与口才、公关与沟通、现代社交礼仪、文案写作、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经典作品导读等,既注重提升学生文化素质和人文修养,又兼顾高职学生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

2.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及系列课程的内容设置和教学方法要从高职学生实际需求出发,核心课程要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线,综合历史、哲学、艺术等学科的人文知识,使学生在文化传统的熏陶中进行人生体验的分享和感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考方式和情感表达,内化成学生相对稳定的内在品格、气质和修养。在课程主线上可设置表达与沟通、文案写作等模块,进行相应的能力训练,一定程度上提升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更多的职业综合能力培养可通过配套的选修课程实现,选修课内容的设置可以以学生的专业岗位综合能力要求为依据,将行业内重要的岗位能力设置成相应的教学模块,有针对性地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

由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着力于学生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学过程要更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采用情景教学、模拟演练等教学方法。而以人文素养培养为主的模块中则要让学生以思考、感悟等方式进行课堂参与,在教学方法上可采取案例教学和提问、小组讨论等互动教学的方式,配合以多媒体展示的形式,多方面调动学生的思考和情感感受。

3.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体系

课程的考核评价是检验课程授课效果、有效指导教学改革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立起与课程相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首先,要根据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能力目标设置相应的学分,学生要修得一定比例的学分方可毕业;其次,为课程制定合理的分值构成,根据每个模块的课时及重要程度设置相应的分值比例,以期全面且有重点的考核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再次,考核形式要以课程特点和要求依据,建立起多元有效的评价机制,如语言表达、社交礼仪等能力训练模块内容可以从传统的试卷形式中脱离出来,通过口语、情景模拟等方式加以考核。

三、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辅助教育体系的建构

1.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

在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之外,还要以社团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提升学校的文化内涵。如开展主题为“爱尚读书”的拓展阅读和好书推荐活动,学生在广泛的阅读中拓展人文视野,增强文化素养和人文底蕴,为课堂人文教学提供有益补充。再如,在全校范围内广泛开展交往礼仪情景剧大赛,通过剧情的编排、演练和展示,让学生对社会交往礼仪有更深切的认识和体会,掌握人际交往的原则和礼仪,与课堂教学形成有效配合。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更能突出学生的实践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实践参与中获得更深刻的学习体会。

2.校园网络平台的建立

人文素养的培养与职业综合能力的提升,要靠平时不断的积累和实践,靠周围环境氛围的熏陶和相互的借鉴学习,而校园网络能给学生提供最广泛的学习交流和资源分享的互动平台。大学语文教育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中国优秀的文化和人文资料作为网络资源进行分享,在学生中征集原创作品发布品评,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观点分析、思想碰撞、交流体会。校园网络平台应有专门人员进行建设和管理,使网络资源和互动平台的利用更加规范和有效。

3.校园文化环境的建设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的观点,充分说明了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学生的人文修养、综合素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把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融入到校园的环境中,成为无声的语言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言行。校园内催人奋进的校训、镌刻着励志名言的人文景观石、文化主题宣传栏、校园广播等都能使学生耳濡目染,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篇4

关键词:模糊综合评判,高职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一、绪论

面对国内外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重大任务, 社会对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规格与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职教师职业素养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原有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 明确当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的基本组成,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综合应用了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判和对偶加权三种方法, 在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过程中, 既注重了专家意见, 同时又采用次序两表、等距量表等方法减少了专家意见的主观偏差。由于该模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造评价指标体系和权重, 并对所确定的权重进行严密的一致性检验, 避免了传统的量化计分考核的弊端, 提升了对教师考核的公平、公正和科学性。该模型适用于对高职教师职业素养的考核测评和教师绩效考核测评等, 因而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基于模糊综合理论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

(一)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本文采用文献检索法、层次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调查咨询法等, 经过多次的修正, 最终确立了针对高职院校教师所需素质标准的指标体系, 为了便于对教师的素质进行综合评价, 该指标体系是一个递阶层次结构, 它有4层:第1层为目标层, 教师职业素质, 第2层为主因素层A, 第3层为子因素层B, 第4层为子因素层C。主因素层A由职业道德、知识素养和职业能力三个维度组成。本文采用的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二) 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中定性与定量指标是并存的, 而且评价对象差异很难分明, 建立评价指标的关键在于解决上述问题。美国加利福尼亚贝克利大学L.A.Zadeh创立的模糊数学理论, 客观的描述了能力差异过渡的不分明状态, 避免非黑即白的极端效应。运筹学家T.L.Saaty发明的层次分析法, 又名AHP法, 为定性问题做定量分析提供了简洁实用的方法。简言之就是把复杂问题层次化, 分解成各个组成因素, 又将这些因素按支配关系分组成递阶层次结构。以此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 有效的将定性与定量结合, 将人的主观判断用数学形式表达。

这些现代的手段, 有助于提高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客观性和可行性。因此, 本文采用AHP法和模糊综合理论来建立高职院校教师职业素养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体系中各项指标的重要程度是不一样的, 为了反映各指标的重要程度, 对各项指标需要赋予不同权重值。本文采用AHP法与对偶加权法, 首先由专家对不同指标利用对偶加权例表得指标的重要性排序。再综合每一位专家的不同排序为次序量表资料, 用公式转换成等距量表来比较指标的顺序及差异程度。然后查正态分布表, 将P值转换为Z值, 把各评价指标之间的Z值转换成比例, 调整后得出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最后对指标进行排序, 得到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表如表1所示。表中的权重均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三) 高职教师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为了能对高职教师职业素养做出比较科学、准确的评价结论, 就要解决教师的综合素质评估过程中, 需要考虑多方面, 多层次的因素, 并且有些指标难以量化的问题。本文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解决了评价指标难以量化与模糊性的评价因素等问题。本文建立的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 (主因素层A) 、二级指标 (子因素层B) 和三级指标 (子因素层C) , 因此, 采用三级别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

从一项指标出发进行评价, 来确定评价对象对评价等级的隶属程度。假设, 由N个人组成的专家组, 对综合素质指标体系中的第i项指标进行评价, 其中有nj个认为属于等级j, 则有:rij=nj/N, Σnj=N, 其中i=1, 2, 3…..m, (m为评价指标数) ;j=1, 2, 3……n, (n为评价等级数) 。rij表示评价对象的第i项素质 (指标体系中的第i项指标) 经过专家的综合衡量后, 认为属于第j种等级的可能程度。同理, 可以得到某项指标的各个因素在评价等级上的隶属程度所组成的矩阵, 即单因素评价矩阵:

则, 单因素综合评价向量为:

单因素综合评价得分为

采用同样方法, 可以得到一级综合评价向量为:

一级综合评价得分为

三、结论

职业规划之职业素养 篇5

职业规划,对大学生而言,就是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结合社会环境与市场环境,对将来要从事的职业以及要达到的职业目标所做的方向性的方案。通过职业规划教育,激发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大一新生从入学开始,就应寻找适合自身发展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兴趣、爱好,给自己尽早进行明确定位,最终实现个体与职业的匹配,体现个体价值的最大化。通过对自己职业规划,大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保持平稳和正常的心态,按照自己的目标和理想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努力。职业规划的训练有助于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职业规划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能引导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熟悉国家就业政策,掌握求职技巧,在学习过程中自觉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有效促进大学生求职择业与自主创业,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从人力资源的角度出发,企业用人单位非常看重新进员工的职业规划是否透明,是否与公司的发展一致。而我认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中“职业素养”是最重要的内容。

深圳大学职业顾问王晓娟老师在《企业如何选拔应届毕业生》课堂上阐述:企业在选拔应届毕业生时,不一定选择最优秀的,但一定是选择最适合的;不一定是选择成绩最好的,但一定是选择最有培养的;不一定是选择最会说话的,但一定选择最认真做的;不一定是选择能力最强的,但一定是选择性价比最高的。目前,企业用人单位由过去单纯追求高学历、高智商的固有模式转向追求企业所需的合适人才的灵活模式,所谓合适人才就是企业所需要的尽可能不需要投入的并能够为企业创造最大利润的人才。但是由于目前大多数高校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之间没有 1

形成较好的对接,造成了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而大学生也找不到自己能够就业的岗位。大学生要想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需要迅速适应学校环境向社会环境的转变。大学生个人职业素养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自己是否能够被自己认可和被他人认可,直接影响到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甚至对家庭和社会也有重要影响。王晓娟老师在《企业如何选拔应届毕业生》课堂上还详细讲解了企业选拔毕业生的基本要求,核心是认同企业的文化,围绕着这个核心,还应具备有诚信、责任心、激情、创新、学习能力、培养潜质、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这八大要求。因我也曾在宝钢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工作了十多年,对王晓娟老师的这个观点深有体会。现实工作中,都是很琐碎、很无聊、很细小的事,甚至是日复一日不断重复的,这就需要有强大的现实主义精神支撑的,需要大学生毕业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良好的职业习惯。俞洪敏在谈大学生职业规划时,他说:伟大与平凡人的不同之处是一个平凡人每天过着琐碎的生活,他把琐碎堆砌出来,还是一堆琐碎的生命,所谓伟大的人,是把一堆琐碎的事情通过一个伟大的目标每天积累起来,最后变成一个伟大的事业。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很多企业界人士认为,职业素养至少包含两个重要因素:敬业精神及合作的态度。

爱岗敬业是一种态度,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境界。大多数人都希望企业或者单位能够给与自己一定的发展空间和展示平台,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任何人都有追求荣誉的天性,都希望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生价值,而要把这种意愿变成现实,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在自己平凡岗位上的爱岗敬业。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经说过:“你要欣赏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增加价值。”当我们将爱岗敬业当作人生追求的一种境界时,我们就会在工作上少一些计较,多一些奉献,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责任;有了这种境界,我们就会倍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并抱着知足、感恩、努力的态度,扎扎实实的去工作,从而赢得领导和同

事们的尊重,从而取得岗位上的竞争优势。企业为我们提供了生存、工作和学习的土壤,我们应为它的安宁、和谐、和发展尽微薄之力。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工作习惯。“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这句看似简单的话蕴涵了一定的哲理。据统计,我们日常从事的工作90%是一些重复性、事务性、琐碎性的简单工作。但没有任何一件事情,小到可以被抛弃;没有任何一个细节,细到应该被忽略。大事是由众多的小事积累而成的,忽略了小事就难成大事。工作中无小事,每一件事不应该敷衍应付或轻视懈怠,相反,应该付出你的热情和努力,尽职尽责地去完成,养成“工作中无小事”的习惯。一个企业好比一台大机器,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哪怕是一个小小的螺丝钉出了问题,都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如果一个从业人员不能尽职尽责,忠于职守,就会影响一个集体甚至整个企业的工作进程。首先,必须明白提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并不是要求员工终身只能“干一行,爱一行”,它不排斥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员工通过本职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和范围内做到全面发展,不断增长知识,增长才干,努力成为多面手。我们不能把爱岗敬业片面理解为绝对地、终身地只能从事某个职业,而是选定一行就应爱一行,通过适当的员工自学与组织帮学,提高员工素质,使员工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从而为合理的人才流动提供渠道。其次,“爱岗敬业、热爱本职”要求员工必须在目前的岗位上“干一行,爱一行”。目前,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的是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这种就业方式的好处,就是能使更多的人从事自己所能做和感兴趣的工作,用人单位在这种条件下也能挑选到所需要的合适人选。随着形势的发展,仍然可以从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实现双向选择,将具有“干一行,爱一行”的爱岗敬业精神的人吸收进队伍,将表现差、不敬业的人“送”出门外,真正营造优胜劣汰的工作机制。

合作的态度,首先是团结,不是互相指责,不是互相推诿。出了问题时,是大家共同想办法去进行解决;不是先推卸责任,洗清自己。团队中有没有短板,肯定有,作为团队的其他成员,就要提供必要的帮助。每一个工作的边界部分,都是需要合作完成的,出了问题,谁都跑不了。合作的态度,第二是谈判,如果你不是一个可以谈判的人,那么你就是不受欢迎的人,和团队的其他人格格不入。非黑即白,这不是一个成熟的心态。可以谈判,说白了,就是可以商量,接受变化。任何需求,任何开发,任何实施,都是可以谈判的。当然不是没有底线,没有原则的。要倾听其他人的想法,接受那些可以接受的;抱定“死硬”的想法,是没有办法合作的,起码是不愉快的。合作的态度,第三是大局,以结果为导向。不是各人完成自己那一块儿,就算齐活儿。大家在做自己那一部分时,要考虑别人的工作是否方便。可能你按照预想的完成了,别人为了配合你会花费几倍的工作,才能完成整个工作。要争取让其他人工作起来也顺手。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其他人的工作,是要不得的。要有大局观,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会计职业的基本素养与职业操守 篇6

关键词:会计职业;职业素养;职业操守;工作作风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06-0115-01

1 会计职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学习会计知识前认为谁都可以从事会计,只要会写会算账就行。会计职业是专业化很强的职业。从事会计职业的人要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一是会计职业不是一般人能从事的,要掌握好会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不断学习,终身进行继续教育学习,要能跟上时代的发展;

二是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做一个有操守的财务会计人员,不然一个单位(更多的是企业,以下称企业)就会出现财务混乱,给单位带来损失;

三是财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财务人员要在工作中要尽职尽责,细致耐心,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

2 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与工作态度

2.1 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

从知识方面说,会计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从业人员要掌握最新的会计准则、涉及经济的细则、法律知识、关注经济动态。

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终身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企业发展的步伐。这样才能精通自己的工作内容,对单位特别是企业的发展路线方向作出正确的预测判断,给单位制定出恰当的财务计划。

其实不管是从事何种工作,都有很多专业知识需要学习并不断提高,在物质丰富的同时人们的精神也在变化,人们的思维方式也在变化,知识道路永无止境,毛泽东老人家都说活到老、学到老。

人们对于知识的的掌握程度影响着人们思维的发挥,因此我们每个人应该时刻不能放松学习。

2.2 会计职业的工作态度

作为企事业单位的财会人员自然应该时刻学习,学习知识、学习他人,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另外,团结协作也是企业里财务会计人员应该做到的,遇重大决策多与相关人员商量,一个人的知识与能力总是有限的,思考的角度不一样,所以,需要各路人员的相互学习与配合,在做有关财务会计方面的工作或是对企业财务进行汇总时,需要企业内各个部门提供信息。

当然财务会计人员也要时刻保持虚心的态度,来接受别人的帮助,或者是工作中的建议,这样才会在该领域不断成长,不断成熟,做出更好的业绩。

3 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

3.1 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

“会计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公德在会计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引导、制约会计行为,调整会计人员与社会、会计人员与不同利益集团以及会计人员之间关系的社会规范。”2001年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成立时,时任总理朱镕基为该学院题写了校训:“不做假账”。

这几个字是对整个会计界提出的要求和寄予的希望,要求会计人员要有职业操守,遵守职业道德。

会计工作的性质使得会计人员可接触到公有财产,作为会计人员把握好自己办事的尺度尤为重要,首要的是要做安分守己的人,要明白自己接触的东西只是自己从事的工作,并没有特权,同时对于他人的引诱、胁迫、指使要做到依规办事,学会拒绝。

现今社会每一个会计人员都要思考:挽救全社会道德的缺失,会计人员首先要有职业操守,这样社会经济才会正常发展。

3.2 目前存在的问题

现在还有一些现象:

①如一些企业的财务会计人员既管钱,又管账,会计和出纳相互利用,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②在企业内部,有些领导与财务会计人员勾结,贪污受贿,从中获取不法钱财;

③法律意识淡薄,为了个人利益把公款挪作他用;

④甚至利用职务之便私吞公款。

针对这样一些现象,在制度设计上应该有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内外制约的有效监督机制。

在企业内部,设置对于财务会计人员互相监督的体制机制,使财务会计人员受到制度的制约,保证企业财产取用有序,不欺上瞒下,不使企业财务出现问题。

可见建立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实现企业内部科学管理的关键。

还有,从大的方面讲,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严重,给国家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造成明显负面影响,这是由于法律监督机制不完备,会计规范体系不完善,有些会计人员屈从于上级的压力,被迫做假,有些单位负责人为了达到一些单位或个人经济利益往往会向会计人员施压,致使会计人员违背会计法规。

4 会计人员的工作作风

财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团队工作,作为会计工作的一分子,踏踏实实做事,谦虚低调做人很重要,工作要雷厉风行,日清月结,不能拖拖拉拉,及时提供准确的数据和财务分析以供决策层做出正确的决策,同时做到自己负责的各种报表规范填报,不出任何差错,工作上勇于担当,不轻易盲从,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敢于坚持原则,努力在自身工作中谋求大胆创新、长久发展。

会计人员要守口如瓶,不能对外透露单位的账务信息。

5 结 语

会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部分,会计工作的质量对企业健康运行有重要意义。从事会计工作须有专业知识与技能,制度约束下良好的职业操守,务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本文首先分析了会计职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一要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二要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养,三要抓好企业管理工作,做好本职工作。其次探讨了会计职业的专业素养及应具备的工作态度。接着分析了会计职业的职业操守以及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策略。最后研讨了会计人员的工作作风。

总之,会计职业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并有不断学习的意识,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坚持原则,耐心、细心,才能做一个合格的会计工作人员。

参考文献:

[1] 殷丽娜.浅议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J].品牌,2011,(3).

[2] 王静.关于强化会计职业操守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0,(28).

[3] 武鸿留.职业道德中的会计[J].商,2013,(5).

[4] 董明,隋越,李国林,等.Mid-infrared carbon monoxide detection systemusing differential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technique[J].Optoelectronices Letters,2015,(6).

[5] 郑玲娇,郑凯元,郑传涛,等.A mid-infrared methane detection device based on dualchannel lock-in amplifier[J].Optoelectronics Letters,2015,(4).

[6] William,B.H.The Activities of the Pathways Commission and the Historical Context for Chang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 Issues in Accounting Education,2012.

[7] AAA.Accounting in Community Colleges:Who Teaches,Who Studies.2010.

[8] AAA,AICPA.The Pathways Commission on Accounting Higher Education:Charting a 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Next Generation of Accounta nts,2012.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7

这里所说的职业指导人员, 其主要服务的客体是在校学生, 是从未涉足工作岗位或是工作后重返学校就读的人, 因此学生的就业有着不同于其他劳动者的特点。就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教师、研究者。作为一名就业指导人员, 不仅要具备一般劳动就业部门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必须兼备教师的各项素质要求。

那么,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有什么意义呢?首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 逐渐形成了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人才, 毕业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选择单位的就业形式。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与变迁导致职业指导人员的职责与工作内容也必然发生改变, 并对学校职业指导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其次, 面对毕业生人数剧增的现状, 各个学校已经开始重视毕业生的职业指导工作, 并出台了相应的措施。对于一名合格的指导人员要求是:一方面帮助学生客观地分析自己, 获得职业信息, 掌握求职方法, 确定求职方向, 避开择业误区;同时还应帮助用人单位确定用人标准、选择招聘方法等。因此加强职业指导人员队伍的建设, 培养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势在必行。学校职业指导人员素质的培养, 对于发展职业指导理论, 促进职业指导学科建设有着重要作用。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着严重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和能力欠缺的情况,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专业背景复杂。

由于我国尚未设立职业指导的专业方向, 因而在职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背景很复杂。曾有专家对北京16所学校的70名职业指导人员调查显示, 其中只有12.9%的人专业背景与就业指导相关。华东师范大学一位研究生对上海的28所高校开展过调查, 也发现高校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结构多种多样, 其中具有管理类专业背景的人员较多, 而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背景的人员较少。由此可以反映出我国学校职业指导人员任职以前的专业知识背景状况并不理想, 因此, 在任职以后必须通过在职培训与自学等方式补上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知识。

2.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总结积累专业知识的时间不足。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既缺乏扎实合理的知识理论功底, 又没有充裕的时间学习、总结与提高。因此, 学校职业指导理论知识匮乏的问题亟须解决。

3. 咨询指导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 有90%以上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帮助学生分清就业、择业各相关因素的重要程度, 并能说服学生做出进一步选择。有超过80%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比较准确地理解学生的实际困难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帮助。但是仍然有近2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清楚自己是否能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这可能与职业指导人员的年龄偏低有关。

4. 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

职业指导人员在给予学生具体建议、讲授职业指导课的同时, 研究分析就业市场与就业政策的能力必不可少。如果对就业政策、就业市场的前瞻性缺乏预测能力, 就无法作出适应形势的咨询与指导。目前多数职业指导师对于就业市场的分析预测尚能把握趋势, 但是形势分析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关调查结果显示, 尚有30%的职业指导人员不能正确预测每年的就业趋势, 这样的比例显然很令人担忧。

5. 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参与课题研究的并不多, 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调查发现, 有42.86%的职业指导师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 只有7.14%的职业指导师多次公开发表相关文章,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学校校职业指导研究方面的薄弱。

二、有效提高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尤为重要

我认为想要改善我国当前职业指导人员所存在的问题, 应从增加人才引进、加强在职培训、完善绩效管理三个方面加以努力。

1. 增加人才引进力度。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人数少、专业背景复杂且工作年限短, 因此, 应加大具有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背景人才的引进力度, 同时还可以考虑聘请人事部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政府组织部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功校友与企业人士以及法律专家等各类专业人员, 补充学校职业指导师资的不足。

2. 加强在职培训。

首先,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生涯中设计技能、创业咨询与指导技能等, 掌握普遍较差以及咨询指导能力不足的情况,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理论培训。其次, 应针对职业指导人员形势分析能力有待提高与调查研究能力明显薄弱的状况, 进行就业调研培训与实践性探索, 可通过开设相关课程, 提高职业指导人员收集、处理、综合分析就业信息的能力。与此同时, 学校应该主动与社会用人单位保持联系, 深入用人单位进行调查研究, 将有效信息反馈到学校, 有针对性地制定本校的就业指导工作计划, 并将其落实到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 在实践中锻炼职业指导人员的形势分析预测能力与调查研究能力。

3. 完善绩效管理。

单纯依靠人才引进与在岗培训, 不足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质, 还应该采取相应的绩效管理措施, 参照具体可行、可量化的标准, 制定激励机制。比如, 可确定在岗培训所要达到的标准, 对于培训成绩优秀并能提高工作效率的职业指导人员予以物质奖励, 或对其取得的高级职称给予奖励等, 而对于多次培训成绩仍不合格者则应予以转岗或降级处分。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的培养将直接影响毕业生这一特殊的群体职业素养, 通过职业素养的培养将提升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较快地适应职业岗位的要求, 进而实现“就业———职业———事业”的转变, 以崭新的职业形象走向社会, 成为一名优秀的职业人, 为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安, 威廉, 丽莎.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教程 (第7版) [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5.

[2]埃德加·施恩著.职业锚:发现你的真正价值[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4.

[3]吉斯伯斯, 赫谱纳, 约翰斯顿.职业生涯咨询:过程、技术及相关问题[M].侯志瑾, 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职业素养 篇8

职业指导, 也称职业咨询, 或就业指导, 只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 以及家庭与社会等条件, 引导他们较为恰当的确定职业方向、选择劳动岗位, 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职业指导人员就是为求职者以及用人单位提供咨询、指导和援助的专业人员。

一、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

(一) 、专职职业指导人员数量少, 且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专职指导人员师资力量匮乏。

根据教育部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要求, 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必须持有职业指导师的职业资格证书, 但多数高职院校目前的职业指导人员都不是纯粹意义上的。据调查, 我国目前已取得职业指导资格证的只有1万余人, 职业指导人员与就业者之比约为1:15万。而在美国, 此比例为1:200。在我国高校中, 组成职业指导部门的指导教师可能是辅导员、德育教师, 或者是其他专业的教师, 更有可能是行政人员, 兼职多于专职。

(二) 、职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

专职的指导师专业要求教育学、心理学、咨询学, 和法律学等专业知识掌握较好。专业知识的缺乏使职业指导的工作难以深入的开展, 因此, 职业指导工作只是流于形式, 不能给求职者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从而影响了职业指导工作的实施效果。

(三)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加强。

梁峰曾对上海的28所高校展开职业指导师的职业生涯设计、素质测试评估、心理咨询与辅导、信息搜索与分析、创业资讯与指导以及教学六项基本职业技能的调查结果显示, 能勉强运用的人员占较大比例, 而精通的人员却是少之又少。尤其是职业生涯规划和创业咨询与指导两项技能, 精通人员比例几乎为零;素质测试评估、创业咨询与指导没有掌握的人员比例也很高。这从一个侧面说明, 我国的职业指导人员能够较为合理准确地运用职业技能给予求职者相应的帮助和指导, 但高水平的职业指导人员比较少, 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技能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职的职业指导工作学生数目多, 任务繁重, 所以要求职业指导人员首先能够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 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 乐于奉献, 这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同时铭记自己也是一名普通的高校教育工作者, 应树立良好的教师道德形象和职业形象, 为人师表, 尊重学生, 热心服务, 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其次, 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 公平客观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尤其是要相信学生的能力, 充分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热情的鼓励他们, 使他们能够依靠自身的条件与能力解决就业的困惑, 促进学生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实现。

(二) 、职业指导人员应掌握专业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涉及面广, 所以对指导人员的知识结构有较高的要求。

首先, 指导人员要能清晰的把握国家的就业方针政策, 掌握就业指导理论的内容, 熟悉生涯规划、择业技巧、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等方面的知识。

其次, 要了解和掌握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及管理学等领域的知识, 给求职者以全面的指导。

再次, 就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有关劳动就业政策与法律法规、行业规则, 了解政策的发展和变化, 掌握劳动力市场供求信息, 了解职业分类和不同职业的性质及特征, 了解和掌握社会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技术结构、人才结构和就业结构, 从而有的放矢的指导大学生成功就业。

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应熟悉国家、地方政策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扶持政策, 并进行广泛的宣传, 对具有创业潜质的大学生, 帮助他们了解创办和经营企业的基本知识和实践过程, 提升创业能力。与此同时, 职业指导人员应注重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业内容的体验, 提高自己对企业的感性认识, 从而有效地指导学生开展创业实践活动。

(三) 、职业指导人员应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非常复杂, 这也加强了职业指导工作的难度, 所以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加强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才能应对千变万化的工作。

首先, 要加强获取信息和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为满足求职者的需要,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收集较丰富的文献材料。职业信息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是保证学生进行正确择业的必要条件, 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广泛的采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息, 并对其进行甄别筛选, 分类整理后, 通过有效渠道及时发布, 从而能够更加精准的为毕业生提供职业指导和咨询。

其次, 要培养沟通交流合作的能力。职业指导是人与人沟通的过程, 没有沟通交流就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因此, 出色的沟通协调能力对做好指导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指导人员应起到桥梁的作用, 广泛的接触各层面的人, 要有效沟通和协调好各种对象的关系, 正确处理各种矛盾。要运用技巧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尽快赢得对方的信任。作为一名职业指导人员, 更要擅长察言观色, 通过深入的交流, 快速了解对方心理, 对症下药, 解决就业问题。如果想影响学生的择业观, 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就业观, 就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沟通沟通形势进行交流, 使学生尽快地接受新的、正确的观念。

再次, 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调查研究与预测能力。通过毕业生的职业发展状况、创业情况和用人单位的跟踪调查, 精准的预测市场需求、创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专业发展的趋势, 为学校调整专业设置以及修订学生培养方案提供建议, 为创业教育提供更多的实例。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时效性很强的工作, 只懂得理论而缺乏实际情况的了解, 只能是纸上谈兵。所以,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不断培养敏锐的就业市场观察力和分析力, 对就业市场的调查研究和预测能力, 准确把握、正确分析、科学分析就业发展趋势。同时需要深入研究被指导者, 通过各类测评更加深入的了解求职者的兴趣、气质类型、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状况等等。

(四) 、职业指导人员应勤于总结和反思。

每个求职者的特点及状况都是不尽相同的, 所求的职位也是千变万化的, 就业指导工作也是一项处在不断变化的就业环境中的。想真正做到人与职位的匹配, 就需要就业指导人员不断地进行自我总结和反思。只有通过自我成长, 才能使自己变得更加专业与成熟。应在平时的工作过程中, 做好记录, 多方面收集经典案例, 定期为自己做综合的、合理的评价, 反思需要用什么方法来改进。不同时间段的总结和反思能够帮助职业指导人员在工作中得到更大的启发, 从而更好地进行职业指导工作。

三、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 、加强自身理论学习, 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广泛的、综合的涉猎相关的学科知识, 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 从而才能更好地用知识丰富自身的理论素养提高理论水平。职业指导人员要创造理论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积极获取相关的理论信息, 通过杂志、报纸、网络, 学习国内外职业指导的相关理论与实践经验, 并同时综合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无论是从增强自身发展的意识角度, 还是从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方面, 职业指导人员都应当自觉自愿的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

(二) 、积极参加社会培训, 多方面充实自己。

职业指导人员不但要自己钻研学习专业知识, 还要积极地参加社会的系统培训, 利用参与社会培训, 为自己充电, 不断提升自身专业素养。

总之, 新的就业环境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 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操守和职业道德, 构建丰富的职业指导知识体系, 锻炼专业的职业指导技能, 勤于总结和反思, 多方面的参与社会培训, 努力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将创业教育和职业指导有机地结合, 不断的努力提高和完善工作水平。

摘要:面对当前就业形势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 一种社会服务形式的职业指导应运而生。职业指导工作的成功与否, 与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密切相关。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专业、扎实的理论体系, 有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本文将从我国职业指导人员的素养现状、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职业指导人员提供自身职业素养的途径三点出发, 探讨目前职业指导人员存在的职业素养问题。

关键词:职业指导人,就业

参考文献

[1]、唐凯麟、蒋乃平主编、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2]、田力、高职职业指导师资的素质要求及培育途径、职业时空研究版、2006 (9) :21-22

[3]、邓宏宝、新时期高校职业指导人员专业标准研究、职教论坛、2009 (18) :8-11

[4]、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理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5]、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创新职业指导新实践、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

[6]、李爱民、新形势下职业指导人员的素质要求及培养、教育与职业、2002

会计职业素养探究 篇9

职业素养是从业者在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是从业者按职业岗位内在规范和要求养成的作风和行为习惯。具有较高职业素养的从业人员, 职业生涯才有可能持续发展。各种类型的职业人员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各有其特点, 但一些共同的职业素养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 概括起来包含三个方面。

1.职业道德, 也称职业操守, 其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 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偱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

2.职业意识与行为。职业意识是从业人员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全部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职业理想、创新意识、协作意识等方面;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职业劳动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职业行为是由职业意识决定的, 与职业意识相对应。

3.职业技能, 也称为职业能力, 是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 承担职业责任的能力和手段。对于学生而言, 职业技能就是学生将来就业所需的技术和能力,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职业技能是其能否顺利就业的前提。职业技能主要包括牢固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操作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以及终身学习的学习理念。

简言之, 职业素养就是职业人在从事职业中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工作做好的素质和能力。

二、会计职业素养

会计是供需量较大的职业之一, 也是中等职业学校开设较早、较多的专业之一。会计职业素养主要体现在人们从事会计职业所必须具有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职业态度与兴趣、职业责任与纪律、职业技能与职业情感等, 主要包含胜任会计工作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以及会计职业技能等方面。

(一) 会计职业道德

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的总和。会计既然是一种专业的职业, 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标准或要求, 这种道德标准既是一般社会道德规范的一部分, 也应体现会计职业的特殊性。一般认为, 会计职业道德应该包括以下八个方面。一是爱岗敬业, 要求会计人员热爱会计工作, 安心本职岗位, 忠于职守, 尽心尽力, 尽职尽责;二是诚实守信, 要求会计人员做老实人, 说老实话, 办老实事, 执业谨慎, 信誉至上, 不为利益所诱惑, 不弄虚作假, 不泄露秘密;三是廉洁自律, 要求会计人员公私分明、不贪不占、遵纪守法、清正廉洁;四是客观公正, 要求会计人员端正态度, 依法办事, 实事求是, 不偏不倚, 保持应有的独立性;五是坚持准则, 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始终坚持按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要求进行会计核算, 实施会计监督;六是提高技能, 要求会计人员增强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勤学苦练, 刻苦钻研, 不断进取, 提高业务水平;七是参与管理, 要求会计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 努力钻研相关业务, 全面熟悉本单位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 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 协助领导决策, 积极参与管理;八是强化服务, 要求会计人员树立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维护和提升会计职业的良好社会形象。

(二) 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

会计职业意识是指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成分的综合反映, 是支配和调控会计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的调节器, 它包括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协作意识和奉献意识等方面;会计职业行为是指人们对会计工作的认识、评价、情感和态度等心理过程的行为反映, 是职业目的达成的基础。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会计职业理想

会计职业理想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 会计人员对于未来的专业、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以及事业成就大小的向往和追求。会计人员的职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属于个人的远景规划, 是个人的职业蓝图, 与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期待都密切相关。

我国目前已基本构建了会计从业资格、初级、中级、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不同层级的会计人才评价制度。会计从业资格是指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有的执业资格, 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入门证”。初级、中级、高级、正高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是对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进行评价的制度, 其中取得初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熟悉财务管理的基本原理, 并正确执行基本的财经法规;取得中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能够比较熟练地运用专业知识, 对本单位日常财务事项作出及时、准确的职业判断;取得高级职称的会计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财务战略、企业并购、股权激励、衍生工具、金融资产转移、财务综合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取得正高级会计职称的人员, 应当侧重掌握大型企业集团财务风险管控、资本运作、信息系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准备往职业会计师、内部审计方向发展的会计人员, 可以考虑注册会计师考试, 根据企业特点, 还可以考虑国际公认注册会计师考试。

2. 会计工作创新

经济越发展, 会计越重要。会计人员的服务目标是为决策者的管理活动提供帮助, 而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决定了会计人员能力发挥的精髓在于知识的活用, 知识的活用意味着突破思维定势, 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的要求, 会计人员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行为。

3. 团结协作精神

出纳、会计及财务主管等各个会计岗位的工作是相互关联的, 并不是单独存在的, 会计人员要具有分工合作的团队意识, 才能将工作完成得更好, 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要有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

(三) 会计职业技能

会计职业技能是会计从业人员进行会计活动, 承担会计责任的能力和手段。会计既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 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 会计职业技能包含内容较广, 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知识、会计操作能力、会计职业判断能力、丰富的知识结构、交流能力以和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等。

1. 会计专业知识

会计专业知识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的知识,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会计专业学科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金融、财政、企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熟练运用财务软件完成会计业务处理。二是法律知识, 会计人员履行职能, 自始至终都受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制约,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税法、经济法、会计法的相关知识。三是计算机知识, 计算机是会计工作的基本工具, 不仅会计核算要利用计算机, 会计部门与企业内外部门的业务往来都要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 因而会计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会计电算化的相关知识。

2. 会计操作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所需的基本能力, 会计操作能力应建立在各会计岗位的职业背景之上。进行日常核算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会计核算的能力, 如编制和传递会计凭证, 往来结算、记账、对账、结账, 制表等, 熟悉会计工作的基础规范, 具备对我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条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进行成本计算与分析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成本管理业务能力, 具备成本计算能力、成本控制能力。进行财务分析管理的岗位需要具备良好的财务分析业务能力, 有敏捷的计算能力, 对影响财务报告分析的因素具有高度的敏感性。

3. 职业判断能力

会计职业判断能力是会计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会计人员按照目前国家法律、法规和会计准则的规定, 结合企业自身的经营环境、经营业务及经营特点, 灵活运用其所掌握的会计专业知识和经验, 对企业发生的不确定经济事项和交易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程序等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

4. 丰富的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会计人员的工作复杂程度越来越高。很多会计问题依靠单一的会计知识无法解决, 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丰富的知识结构, 才能胜任当前的会计工作。丰富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对历史发展、世界的不同文化和国际视野的理解;对人类基本行为知识的掌握;对思想、政治、社会差别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文学、艺术的欣赏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以及正式或非正式地表达意见的技巧等。

5. 交流与沟通能力

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 只有在有效沟通下, 才能发挥会计信息的沟通效能。由于会计核算工作要求会计人员要独立、客观、公正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情况和财务状况, 它不能因为企业领导或某些人的意志所左右, 更不能制造假账。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运用尽责规律处理好与领导、部门、上级主管等内部人际关系, 取得领导和各部门的信任和理解, 主动与领导沟通, 使他们掌握会计法, 让他们增加保证会计信息真实性的法律责任感。

6. 终身学习的能力

会计职业是一个时间性很强的专业, 经济的快速发展改变会计所处的环境。每年都有新的规范出台, 会计人员必须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服务质量, 以适应经济发展。与此同时, 会计工作从会计核算到财务管理和财务预测等功能日益增长的需求变化, 对会计人员的要求也不断提高。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解决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需要知识与方法不断更新。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 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与技能, 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才能胜任所从事的会计工作。因此, 会计人员要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会计职业道德、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和会计职业技能三者是相互作用的, 遵守会计职业道德宏观上要求会计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 不断学习提高会计职业技能;反过来, 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意识与行为的提高, 也会促进会计职业技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晓青.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会计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探讨[J].财务通讯, 2011 (6) .

[2]蓝文永, 夏娟.基于能力素质的应用型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J].财务通讯, 2011 (7) .

[3]贾白.高职院校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研究[J].财会癱, 2011 (9) .

[4]陈林.论新时期高校学生职业素养教育[J].中国成人教育, 2011.

浅谈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0

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带动了全新的社会变革, 近年来, 由于高考扩招和金融风暴等典型事件, 职业变更和流转变得越来越频繁, 就业问题也愈来愈严峻, 职业指导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职业指导人员是为从业人员的职业发展, 为社会求职者择业、就业和用人单位择优招聘人才, 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的人员[1]。职业指导工作是综合运用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和行为学等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人与职业相配的一门综合性新兴科学。它是一种社会服务手段, 是为从业人员寻找职业以及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提供建议、信息与帮助的过程。从职业指导工作本身的意义上来讲, 职业指导人员是供需双方实现双向选择的纽带。

1 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当前, 不断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对职业指导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工作在职业指导第一线的工作人员, 主要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职业素养。

1.1 具有为职业指导奋斗的职业理想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工作部门、工作种类、业务职责的向往和希望。职业理想是人生的重要精神支柱, 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职业理想, 才会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职业活动中去, 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创造性[2]。

职业指导人员, 应该把自己的职业理想同解决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的使命结合起来, 在职业指导工作岗位上不断追求、探索和创造。由于当前的就业形势复杂, 从业人员需要获取的指导根据其所处的行业和阶段, 呈现出动态性、多样性的特点,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能够直面这一系列的问题, 树立为职业指导工作而奋斗的职业理想。

1.2 具有为职业指导工作敬业奉献的职业态度

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职业选择所持的观念和态度。态度决定一切, 职业态度决定了从业者的精神风貌和工作表现。

职业指导人员职业态度有如下要求:

一是, 职业态度要端正。职业指导工作属于服务行业, 职业指导人员态度是否端直接决定指导工作能否顺利进行。

二是, 职业态度要和蔼热情。职业指导的受众大都是在求职或工作中遇到问题的人, 说话和蔼, 对人热情, 可以很快拉近与工作对象的距离, 从而更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是, 职业态度要诚恳。它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对待自己的服务对象, 要踏实诚恳、表里如一。

四是, 杜绝不道德行为。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曾经存在有些同志对待自己不愿服务的工作对象时, 态度生硬, 支差应付, 甚至出言不逊。职业指导人员要坚决同工作过程中的不良行为和现象进行斗争, 这也是提高职业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1.3 履行为职业指导工作恪尽职守的职业责任

职业责任是是指人们在一定职业活动中所承担的特定的职责, 它包括人们应该做的工作和应该承担的义务。职业责任是职业活动的中心, 是构成职业的基础。职业责任具备三个主要特点:一是, 职业责任具有明确的规定性;二是, 职业责任与物质利益存在直接关系;三是, 职业责任具有法律及其纪律的强制性。

相应地, 职业指导人员要履行职业责任, 也要从三个方面有针对性地进行:

一是, 自觉履行职业责任, 能够在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的过程中, 主动发现、整理问题并对服务对象进行主动服务, 做到真真正正的为服务对象负责, 努力尽到应尽的职业义务。

二是, 充分维护服务对象的利益。在为企业和个人提供服务时, 要做到真正为服务对象的利益工作, 比如信守服务对象的商业秘密, 尊重个人隐私等。

三是, 严格遵守职业指导工作相关条例、流程、制度和纪律规定。在职业指导过程中, 操作要符合流程和规范要求, 忌讳盲目从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出发。职业指导人员要能够以职业责任为重, 把职业责任和个人工作行为有机统一起来。

1.4 提高为职业指导工作服务的过硬的专业技能

对职业指导人员而言, 专业技能指的是在从事职业指导时所表现出来的专业技能水平。它包括咨询与指导、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职业素质测评、职业设计、帮助实施等多个方面[1]。

相应地, 提高为职业指导服务的专业技能, 要不断进行强化训练:

一是, 要强化信息咨询、诊断咨询的培养和训练。作为职业指导人员, 面对服务对象的各种诉求, 要能够迅速反应, 为其准确确定咨询目标, 并系统地开展职业指导。

二是, 要加强信息的采集与处理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信息的采集与处理是职业指导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职业指导人员要注重并不断完善自身在信息采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信息整理与分析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比如在信息采集过程中, 要注意进行双向采集, 一方面通过多种手段采集劳动力的市场信息, 一方面全面采集求职者信息;信息采集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实时性和完整性。此外, 职业指导人员还要掌握职业信息的动态分析和预测分析方法, 为服务对象提供系统全面准确的指导。

三是, 要掌握素质测评的基本原理, 创新技术和方法。当前,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 一些技术型的测评手段也在不断涌现。职业指导人员必须解放思想, 结合自身专业知识, 联合相关技术人员, 进行测评系统的开发和维护。依据信息手段, 对服务对象进行客观的测评使得职业指导人员对其的帮助和指导更具针对性, 也更具效率。

四是, 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学习和研究职业指导相关的政策与法规, 如《劳动法》等, 并时刻注意个人知识储备的实时更新。这是职业指导人员开展准确性、针对性职业指导工作的前提。

专业技能是个逐步累积的过程, 但也不是一劳永逸的, 职业指导人员要具有终身学习观念, 构建自身动态适应型的理论和实践体系。

1.5 具备为职业指导服务的健康的身心素质

身心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身体素质是衡量一个体质状况的重要标志, 是人们开展工作的基础;心理素质是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等多个方面。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职业指导工作由于其行业本身的特点, 很多时候要面临很大的压力和挑战。这就要求职业指导人员加强自身体育锻炼, 保持健康的体魄, 为职业指导工作的持续开展提供保障。

再者, 职业指导工作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提出了要求。由于服务对象复杂多变, 每一次工作过程又具有不确定性, 职业指导人员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 能承受工作中的高压, 对突发事件能够冷静处理, 对工作中的消极情绪能够及时疏导。这也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必备素质。

2 结束语

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多重身份, 是咨询师, 是引导者, 同时还是研究者。职业指导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不断改进就业服务, 强化就业指导, 优化就业管理, 为就业指导工作向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吴炳科.新时期应如何提高职业院校职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J].南京:改革与开放, 2009.

[2]李河水.浅谈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的基本职业素养[J].长治:长治学院学报, 2009.

综合职业素养论文 篇11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职业素养

【分类号】G717.38

现在我们提到职业院校基本不会有太好的印象,这是由于近几年来,我国各类职业院校层出不穷,而且很多职业院校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学生的培养,更多的是注重经济利益,所以说,在当今社会,全社会人民都应该履行自己对职业教育的监督义务,促进职业教育向前更好的发展。

一.找准定位,明确发展方向

不夸张的说,几乎短短的几个月内就会有新的职业院校的诞生,也许是专科院校,也许是多学科院校,这些学校成立的目的远远的脱离了培养社会需要的技术性人才的目的,他们办学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赚取高额的经济利益,把学生的培养放在了第二位,另外想方设法的提升你自己的办学资格,从专科学校提升到专科学院,从专科学院提升到多学科学院,他们提升的目的就是为了招到更多的学生为他们创造经济利益,几乎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100%的抛之脑后。21世纪最重要的是人才,中国恰恰又是一个生产型的大国,因此说我国对蓝领技术性人才十分缺乏,作为培养技术性人才的职业院校应该把培养技术性人才为最终目的,明确办学目的,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为国家创造更多的技术型人才。国家对职业院校的倡导中也明确的提出,中等职业学校就是要基于初中毕业的学生,进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高等职业院校就是要基于高中毕业的学生进行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说,无论是公办职业院校还是私立民办职业院校,都应该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

二、创新教学观念,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职业院校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拥有高精尖技术的蓝领人才,但是仅仅是在学校中学习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根本达不到这个要求,因此說,现在的职业院校应该创新教学观念,将校园外边的工厂有针对性的与学生的教学结合起来,理论联系实际,培养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现在职业院校的现状基本都是偏重于理论的学习,校长去投资实验器材也很有限,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对实践知识的基本需求,因此就要开拓校企合作,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涯中直接接触到社会的工作环境,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而且还能将理论知识赋予实践,对学生来说,也更容易理解知识。

三、改善教学模式,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空间

纵观现在的职业院校,学生基本上都是在按部就班的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根本没有太多的选择性,导致学生的学习过于死板,即使是在知识丰富的校园里,学到的知识也很有限,自己掌握的知识根本不能满足社会的基本需求。

因此我们在这里提出采用学分制的办学模式,一般来说,中等职业院校是采用2+1的办学模式,高等职业院校一般是采用2+1或者是3+1的办学模式,我们这里说的2+1就是2年理论学习,1年实习,3+1就是3年理论学习,1年实习,其中在理论学习中,学生的课程是固定不变的,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没有选择,因此我们现在就应该在课程设计的时候,多选择一些与专业相关的课程,让学生自主的选择,只要修够足够的学分变可以获得实习的机会,今早的融入到社会的发展中。当然了,随着课程的设置增多,对于学校的师资力量便是一个硬性的要求,在职业院校的发展中,师资力量的建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四.加强职业素养培养,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现在的学生刚刚毕业之后,基本上在2-3年内十分不稳定,一直在换工作,他们对工作根本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也没有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其实这就是由于职业院校忽略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因此现在的职业院校要重视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让学生今早的认识社会的残酷,提前为学生谋划他们的职业生涯,让学生为将来走向工作更为奠定基础。

总之,职业教育作为中国教育体系的补充,现在在整个社会的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应该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在在社会上,仍然还有很多人对职业教育有一种歧视感,相关部门也应该大力的宣传职业教育在社会中占据的地位,让职业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更加顺利,为社会提供更多拥有高精尖技术的人才。

作为职业院校的创办者,也应该正视职业教育的目的,加强职业院校的管理,加大职业教育的投资,开创新型的办学模式,让职业教育与社会的发展进行有机的结合。

参考文献:

[1] 滕惠涛. 民办高职校企合作共同育人的有效实施策略初探[J]. 中国电力教育. 2013(32)

[2] 刘瑞芹.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提升及启示[J]. 广州职业教育论坛.

试论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篇12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 是在职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品质, 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和职业意识等方面。职业指导人员的角色是承当咨询者的职业生涯规划者、职业潜能开发者以及职业咨询指导者。针对职业指导人员的工作任务分析, 可以看出一个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及较好的职业行为品质三个方面 (图1) 。

一、职业指导人员的职业素养

(一) 职业指导专业知识技能

一位合格的职业指导人员应具备心理学知识、职业指导知识、劳动法律法规知识、教育学知识等方面。不少职业咨询者在进行职业指导或咨询前, 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如自信心不足等。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在进行咨询指导前, 首先应解决咨询者目前所面临的心理困境后, 才能进一步地完成职业指导。对于职业指导人员来说, 除了具备以上专业知识外, 还应掌握一定的职业素质测评技术和方法来辅助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图2)

(二) 人际沟通能力

职业指导人员是与人打交道的职业, 要顺利完成职业指导工作必须首先与咨询者建立起友好的人际关系。这就需要职业指导人员具备较强的亲和力并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职业指导人员一般情况下进行的是职业指导式的咨询工作, 因此首先应和来询者建立起良好的信任关系后, 才能够融洽地交流、会谈。职业指导人员才能掌握更多、更真实的信息, 才能让咨询者容易接受指导人员的建议和指导。

(三) 职业行为品质

职业指导人员的行为品质包括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责任心、真诚、客观以及接纳他人的态度。以人为本的服务意识是指职业指导人员应从咨询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一切以解决咨询者问题为基点。职业指导人员必须以一种服务者的态度去对待咨询者。职业指导人员是否真诚、客观, 是能否与咨询者建立起良好地沟通桥梁的重要一步。职业指导人员应客观地讨论咨询者的情感态度问题, 而不能以自己的价值观和认知观而无形地给予咨询者评价。

二、总结

职业指导是一个以帮助他人解决职业、就业问题为己任的职业, 是一个以扶助职业道路上的弱势群体为重点的工作。因此, 职业指导人员必须树立起以人为本、助人为乐的信念。做好职业指导工作, 对职业指导人员具有很高的要求。丰富、全面的专业知识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基础。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是做好职业指导工作的有力武器。具备较高的职业行为品质是从事职业指导工作的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上一篇: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下一篇:商品房定价方法与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