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要性和紧迫性

2024-10-18

必要性和紧迫性(精选11篇)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1

一、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概述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中国共产党组织和动员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 民族资产阶级等阶级, 并且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 对其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灌输;同时批判敌对的资本主义等意识形态, 并且在思想政治领域与其进行意识形态的斗争。

科学界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界定包含两个方面,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既指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体现在教育领域为学校德育等等。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绝不仅仅指的是学校德育。决不能窄化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范围。其次、对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的概括总结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理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首先、广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是指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和一般性内容的活动。前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党性, 后者则不然。而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则只包括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实践活动。其次、广义的理论就是指对于广义实践的概括和总结, 狭义的理论就是对于狭义的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其中狭义的思想政治教育为核心重点, 包含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等。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最高层次内容。

党的执政时期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分界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为建设时期, 之后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不同时期,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理念、整体系统、环境、对象等都有所不同。在党的执政时期:首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合法的, 强势的, 多种多样, 复合的。例如学校必修课程, 各种考试, 最低分数线的设定等等。其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强力的经济支撑, 甚至有固定的经济支出。例如在学校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经费具体到每生固定拨款, 以及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和行政学院的经费支出等等。第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和谐理念的教育, 运用的是和谐建设理论, 注重整体利益、长远利益。与建设时期相比较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首先、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个体系发生了变化, 既讲求整体利益、长远利益, 也将个人利益, 只是在两者冲突时, 强调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长远利益。例如如何处理个人美德与社会公正的, 改革开放新时期更加注重社会公正。其次、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方式发生变化, 从强硬的灌输走向人文色彩加重。第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发生变化, 由单一走向复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不接受国外信息到反马克思主义信息的进入。第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发生变化, 由简单到复杂。例如由工人、农民、学生、干部发展到新加入了民营科技企业创业技术人员、自由职业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等。

通过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可以得出一个规律性的结论如果前一段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进行的比较顺利则下一阶段就容易不顺。反之, 如果前一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不顺利, 则下一阶段可能很成功。例如建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太辉煌, 则改革开放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容易受到上一时期的影响, 而忽视了工作的中心任务已发生变化。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紧紧围绕并且服务于中心工作, 引导保证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心工作的生命线。因此中心任务发生变化,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有所改进和加强。

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推进, 西方文化思潮、价值观念以及生活方式的涌入都对我国各阶层人员的思想观念形成了一定的冲击, 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不良影响。面对这些新形势、新任务,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已成为一项必要而紧迫的工作。

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加强。

首先、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的需要。只有把灌输自己的意识形态、批判敌对的意识形态的工作做好, 才能有力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做好灌输工作就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各种社会思潮中, 中国人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严密的科学体系, 是反映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是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捍卫自身利益的有力武器;马克思主义对于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就是最好的体现。

其次、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引领各种社会思潮的需要。当今社会,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 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文化在全球范围内传播迅速, 各种社会思潮异常活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思想观念有积极正面的、中性的、也有消极负面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适应新情况, 解决新问题。鼓励提倡积极正面的思想, 引导中兴思想, 批判、揭露、制止消极负面的思想。例如提倡节欲、守时、开拓进取, 引导竞争, 批判利己主义、拜金主义、民族分裂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思潮。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频繁发生, 如贵州瓮安事件、云南孟连“7.19”暴力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等都不同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社会正处于矛盾凸显时期。普通百姓与警察、干部、政府的矛盾有所显现。民警关系、干群关系问题严峻。百姓心里可能已经积压了怨气, 借机发泄。而对于这种人民内部矛盾, 既是非矛盾或者物质利益矛盾不应该用强硬手段解决。应该在事件出现之前运用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进行引导配合以必要的经济办法。综合各种有效方法让不明真相的群众明了真想, 惩治必要的煽动者, 积累吸取经验教训。综上所述, 只有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才能建设好和谐社会。

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与信息时代紧密结合。在改革开放、科技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年轻人对于对于传统方式的接受程度比较低, 各种与红色网站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应该做好、做强、做大。

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改进。

首先、过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应于现在人们的开放的思想。深圳“蛇口风波”将这一冲突现实化, 之后出版报道的《陈腐说教与现代意识的剧烈交锋》也证明传统教育方式需要改进。我国的确存在一些无用的教育工作者。例如故作高深型, 他们乐于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最后的结果是大家都不懂。照本宣科型, 他们乐于按照教科书上一字不落的宣讲。言之无误型, 他们乐于说教空洞的、无用的, 但是绝对没有错误的话。但是只是少数, 不能因此取消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而应该在此基础上改进。

其次、党的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一是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小节抓的不够紧。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关注马克思主义理论这样的大节, 还应该关注生活小节问题;例如插队, 公众场合大声喧哗, 浪费等小节问题。二是具体的党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过于生硬。应该多体现人文关怀, 有人情味, 注重心理疏导, 尽量避免强制的生硬的灌输;例如各机关部门张贴的条幅中尽量避免粉碎、打击、严禁等字眼可以转换成温馨提示等等。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解决实际问题有所欠缺。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结合经济工作、业务工作, 同时展开, 以便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业务、经济工作之前进行思想动员, 在工作中进行思想鼓动, 在工作后进行总结表彰等等。现今大部分中国人民的就业压力, 住房压力, 心里压力都很大, 需要排解, 思想政治教育就应该在这时跟上步伐, 帮助解决实际问题。

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特别注意不要搞思想禁锢, 也不能对文化放任自流。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2

【摘要】政治体制的改革是当下中国面临的最大的一项课题。改革开放3O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初步建立和完善,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存在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和社会矛盾,反过来倒逼政治体制改革。中国现代化的转型不只需要经济体制的改革,更是要在市场经济的时代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政治体制的改革就是要建设一个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应该走一条既要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践的改革路径。但是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双重特征。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认识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的关系,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必要性;紧迫性

胡锦涛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要把制度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积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模式。”[1]

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当下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我们必须要明晰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认识改革的紧迫性与必要性的关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

十八大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定位和重点任务,并突破性地将“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写进了小标题应该说是水到渠成的。

毫无疑问,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那么,在现代化这个大背景下,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否涵盖了现代化的全部内涵?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复杂关系?对于这两个问题目前恐怕还很难形成紧密一致的看法,反倒是关于经济体制改革早已达成共识了,那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不可否认的是,我们所处的时代是市场经济的时代,市场经济作为当下资源配置的最有效率的机制,是我们今天一代中国人无可回避的选择。

然而,现代化的内容并非仅指经济的现代化,它意味着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变:政治的现代化、都市化、世俗化、社会分工的专门化、结构化等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整个社会必须在文化、体制、思想、观念、传统、习俗等方面做出重大的结构性调整以适应商品经济这一物质性、经济性的基础。但是,这也绝非意味着一发展市场经济就会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建设。按照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在《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的看法,经济的快速发展确实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

要原因,但是“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是两个相互独立的目标,在二者的进展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经济发展不一定导致政治的稳定,也可能成为阻碍社会前进的负面因素,这是由“社会急剧变革、新的社会集团被迅速动员起来卷入政治,而同时政治体制的发展却又步伐缓慢所造成的”[2]4-5。现代系统科学的最新发展也表明,社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任何一个子系统的变化都离不开其他子系统的相互支和耦合,这样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避免社会深层次矛盾的积聚和爆发。这样看来,经济发展与政治发展并不是一种线性的发展关系,经济水平提高了,不一定能实现政治的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成功了并非意味着就不需要政治体制改革了。况且经济在发展中也会出现“拐点”,如果没有相应的政治、文化的支撑,经济发展也会出现瓶颈,引发潜在的社会政治性的危机与冲突。

改革开放3O多年来,我国已基本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给我们带来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化,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各项事业欣欣向荣。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政治体制的改革仍然相对滞后,裹足不前。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经济驱动的利益纷争、欲望毫无约束,社会结构性的矛盾与冲突就会不断积聚,并以各种形式在社会中凸现出来,诸如诚信危机、群体性事件等等。当今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于这样的一个瓶颈期。

在深圳特区创建3O周年之际,温家宝视察深圳建设时又重申了政改的重要性,引发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法国的《欧洲时报》就曾刊发题为《中国政改在路上》的文章,美国《侨报》也刊登了《保障经改成果中国政改箭在弦上》的文章。温家宝在深圳讲话中指出,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在改革初期,“中国的现代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是搞经济建设这件事情,政治体制改革也要围绕发展经济这件事来进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础,要求我们现在不能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和政治发展抱不合实际的过高奢求,不能用最发达国家的社会条件来考虑中国的政治改革和发展问题,中国必须从自身的经济社会基础出发,考虑怎么做才是现实的可行的才能取得我们希望的成效。”[3]所以,我们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将发展的中心放在经济体制改革是现实的选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成和完善,尤其是市场经济带来的一些列问题将政治体制改革提上了日程,我们不仅要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还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得而复失,现代化建设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正如邓小平指出的那样,“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的改革。[4]164“如果我们盲目乐观不下决心切实解决这些问题,确实可能危及我国整个的社会主义事业,发生邓小平警告的党和国家改变面貌的问题,可能使我国改革开放取得的成就得而失。”[5]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性不断提上日程。那么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什么?通过何种路径来完成政治体制的改革?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方向

胡锦涛2006年4月在美国耶鲁大学进行演讲时,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现代化”。后来,他又多次强调,中国共产党要民主执政。他指出,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人民执政、靠人民执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

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要牢牢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真正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进一步健全民主制度,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共同做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要不断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6]。

2010年9月,在纽约与美国华人媒体负责人的座谈会上,温家宝回答《侨报》负责人的提问时,指出:“中国要建设一个民主和法治社会,法治就是当一个政党执政以后,应当按照宪法和法律办事,党的意志和主张也应当通过法定程序来变为宪法和法律的条文,所有组织都要在宪法和法律下行动,这才叫依法治国。我以为要做到这点,还需要一定的时间,但这是现代文明和现代政治所必需的,我们应该朝此而努力。”以此为基础,“最重要的就是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的各项自由和权利,就是要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是要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使人们能够更好发挥独立精神和创造思维,就是要使人民能得到自由和全面发展,这应当是民主和自由的主要内涵.”[7]

胡锦涛和温家宝数次对于民主法治的阐述,较为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大方向:那就是要建设一个民主与法治的社会,在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下,依靠依法治国来保障人民的各项权利与自由,达到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其核心在于权力的规范。进一步说就是要规制权力运行,不得滥用权力,让权力得到有效的监督,只有权力透明,才能确保民主与法治,做到权为民所用。在十八大报告中,将政治体制改革单列为小标题,更是明确地指出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大方向下具体的任务:“一是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二是要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三是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四是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五是要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六是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七是要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

总而言之,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存在着一个单一的改革任务。改革是渐进的,通过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实现一个又一个的阶段性目标,最终“形成一个初步发达的成熟的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8]。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

明确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之后,我们怎样能够更好地实现政治体制改革,就涉及改革的路径问题。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着两条不同的路径:一是自上而下的推动;二是自下而上的探索和实践。

影响政治体制改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不只是有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因素。特定社会的政治体制改革是在各种因素的交织互动的影响下才探索出自己特有的变革之路。中国3O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似乎向我们传达着一个宝贵的经验:那就是治理模式的创新对于一个社会的顺利、平稳的改革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在这个意义上,模式探索与创新对于政治体制改革便具有了非同寻常的意义。

对于自上而下的改革来说,成本太大,容易“一刀切”,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容易统一模式,就会出现较多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30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已经为政治体制改革营造了一种宽松的社会环境,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改革之初的自上而下的各种“特区”的试点和推行为后来自下而上的地方自主摸索奠定了基础,打开了政治体制改革的道路。现今,中国大地上涌现出了诸如南街模式、华西模式、苏南模式、希森模式等探索性的改革。尽管这些模式的重点、方向、层次和意义上各具特色、很难统一,但是这为中国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开辟了独

具特色的地方发展、治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特区的开辟,为政治体制的改革提供了基础和经验。“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的试验场和开放的窗口,是分级式政策试验的一个重要制度设计,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进行了多项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的改革试验开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在中国的治理试验中曾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创新实践为推进中国的改革政策探索了新路提供了宝贵经验。”[5]

这种自下而上式的地方治理探索已成为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先导,也必然将会成为今后政治体制改革的主流模式。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宏大的事业,地方治理模式的探索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然而,如何去推动、保障地方的这些改革,带动将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回答的问题。上层的自我转向是关键,顶层的设计是重点。如果上层能够意识到问题的所在,主动“出击”,推动地方的探索,那么我们就能逐渐摸索出自己特有的政治体制变革的具体路径与模式。而近年来上层频繁的谈论政改问题,就充分说明了上层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2010年8~9月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先后考察深圳,对深圳等经济特区新时期改革开放提出了新的要求。胡锦涛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O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经济特区不仅应该继续办下去而且应该办得更好。中央将一如既往支持经济特区大胆探索、先行先试、[5]发挥作用,并从五个方面对经济特区下一步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要求。”因此,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既应该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又应该有自下而上的探索与实践。

落实到具体的实践中来,政府应该主动转向,政逐步退出直接控制的社会领域,从全能型政府逐步过渡到真正的服务型监管型政府。实行党政分开、进一步下放权力、改革政府工作机构、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若干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此基础上,支持地方自主探索本地区的治理模式,在资金与制度上予以支持,及时以制度形式来保障巩固探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最重要的是要鼓励公民社会的壮大,支持自治组织的成立与发展,推进地方自治。然后逐步扩大试点,共享成功模式与经验。走一条先上而下,后下而上的发展道路。当然,政治体制改革的总的指导方针应该是谨慎、渐进,“一步一个脚印”,避免急躁、冒进的作风。

二、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

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纵深发展时期,政治体制改革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

(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其中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是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改革实践证明,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相辅相成。能否正确处理两大改革之间的相互关系,直接决定着改革的成败。

3O多年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之所以进展顺利并取得成效,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的密切配合与同步推进。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已经成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条件。邓小平在1986年的多次谈话中反复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他指出:“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9](p.176)他还指出:“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赖,相互配合。只搞经济体制改革,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也搞不通,因为首先遇到人的障碍。”

[9](p.164)“我们所有的改革最终能不能成功,还是决定于政治体制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但在很多方面还严重滞后于日益深入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的协调发展。

(二)遏制权力腐败现象的必然要求

腐败现象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没有建立起有效防治权力腐败的监督制约机制,是造成腐败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政治体制的弊端集中到一点就是权力过分集中。高度集中的权力得不到有效地监督和制约,导致政治权力对经济运行的非正常渗透,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遏制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腐败现象,仅仅靠市场经济自身的发展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不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不建立新的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并实行权力合理配置,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权力腐败现象就不可能得到有效根治。

反腐倡廉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当前,党政官员中存在的腐败现象,不仅严重破坏了我们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而且沉重打击着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赖。人民对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遏制权力腐败现象的必然要求。只有顺应时代发展的规律,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地解决旧体制的弊端,从根本上遏制腐败现象,保障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展现出更加旺盛的生命力。”[1](p.9)由此可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然选择。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政治发展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水平还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也必须看到,人民群众的民主观念和参政意识也伴随着我国民主制度的逐步完善而不断提高。我国现行政治体制还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诉求。所以,进一步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当务之急。我们必须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丰富民主形式、拓展民主渠道,为公众政治参与提供体制保障。反之,如果不适时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不能为公众参政排除体制障碍、提供合法渠道,就会导致非制度化参与,破坏社会和谐与稳定。

总之,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必由之路。只有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使党和国家更具活力,形成巨大的推动力,才能建立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

三、正确认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关系

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具有必要性双重特征。在当前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如何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关系,直接影响着改革的进程和成效.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性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把握时机、大胆探索,加快政治体制改革的步伐。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紧迫性启示我们,这场改革关乎民族的前途和未来,执政党的地位。逐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只看到改革的必要性而忽视改革的紧迫性,或只看到改革的必要性而忽视改革的紧迫性,有意推诿,都是错

误的认识。因此,我们必须正确认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之间的辩证关系。既要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又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在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前提下,循序渐进,逐步加以完善。在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该把改革的必要性与紧迫性统一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改革的顺利和成功。

总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任重而道远,深化政治体制改革是一个既积极主动又稳步推进的发展过程,也是对党的执政能力的考验。我们相信,在党的坚强领导和有力推动下,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必将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突破。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FEB/OL].

http://news.xinhuanet.com/18cpcnc/2012—11/17/c一113711665—

6.htm.

[2]塞缪尔·P·亨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EM].王冠华,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3]陈红太.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状和趋势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0(3).

[4]邓小平文选.第3卷E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5]谢志岿.转型期社会问题与国家治理创新:兼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内涵与路径选择[J].理论与改革,2011(4).

[6]胡锦涛.完善和扩大党内民主,加强对权力的监督[DB/OL-].

http://news.sina.corn.cn/c/2006—07—03/***2.shtm1. FT]温家宝总理与美国华文媒体和港澳媒体负责人座谈[-DB/OL].

http }} .gov.cn/Idhd/2010-09/23/content一1708192.htm.

[7]“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组.建设一个民主和法治的现代化国家: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报告总论[J].经济研究

[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

[9].[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 中等职业学校 综合素质档案

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内容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学生人事档案,一类是素质拓展档案。这两项内容涉及学生在校期间各方面的记录。只有建立内容丰富,结构合理的综合素质档案,才能表现出学生的个性、才能、实力,既能表现出学生的智力水平又能反映出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指导中职学生的成人、成才和劳动就业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需要

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容包括道德品质、各种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方面。为了对每一名学生负责,让每一位家长放心,使每一个学子健康成长和成才。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实质上是展示其自身价值、努力过程、素质水平的一种凭证。这种凭证在学生间的“传播”,无疑会激励着学生朝“前”发展,使学生明了自己的发展情况,并不断地了解自己的优势,克服和改进不足之处,使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在三年的中职学生涯中不断提高。

二、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

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文化智能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特长,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全面和谐发展。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使学生在他个人档案材料收集整理过程中激活内驱动力,自觉地参加丰富多彩的中专学习与实践,这样就会有效地推行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此外,详尽、准确、真实的学生综合素质档案也是对学生评价的最原始的依据,使学生工作能在公平、公正中进行。

三、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真实情况的需要

中专学校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建立,其最终目的除了真实反应学生在学基本情况外,还得为学生向用人单位展示学生的才能服务,而用人单位是如何看中专生的综合素质的:

1.吃苦耐劳,献身敬业。用人单位很反感毕业生动不动就问条件,提要求,他们需要毕业生为他们做贡献、创财富,并不是不考虑你的生活条件、报酬待遇,只是有主有次的问题。

2.知识面廣,适应性强。用人单位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一专多能,要求毕业生努力学好专业基础知识,注意培养自己的特长。

3.外语和计算机成为必备的附加技能。毕业生应该认识到:对外语和计算机的学习,不仅是学校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是现代复合性人才的内在要求。

4.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很多用人单位看重党员、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用人单位认为这些体现了一种社会责任心,代表了一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能力。

由于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见面礼”——推荐表只提供部分成绩数值、学校笼统的鉴定和学生自我介绍等,未能全面反映毕业生的真实情况。意大利著名档案学家埃·卡萨诺瓦在他的《档案学》中明确指出:“档案的保存适合于一个人所生而固有的需要,这种需要虽然为无所者轻视,但是永远不能把它压制下去。”由此可知,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工作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的根本依据。从档案学的角度讲,档案的作用与价值是由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决定的。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可以使用人单位能清楚地了解学生在校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技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情况,做到知人善任,用贤举能。

四、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有助于为人事部门提供人才资源配置的信息和数据

人力资源管理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人事相宜,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当前,全国就业政策相当宽松,人才流动非常频繁,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方式绝大部分为合同性质。他们的人事档案绝大多数放在政府人事部门进行管理。“任何档案中都承载着一定的信息,档案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中专学生的人事档案为人事部门开发人才提供可靠、详实的信息和数据。人事部门可以通过使用中专生的人事档案,能从中探索人才成长的规律,更好地研究社会人才资源配置。现在,由于国内多数企业在招聘中专学生的时候,缺少科学的工作分析和人才测评手段,使得工作职责、任务及岗位对人员的要求不清楚,同时,由于应聘者的应聘资料不能从其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进行全面整体的展示,使得企业对中专学生在招聘阶段就很难达到个人与岗位的匹配。而把人才招进来后,好多企业又对其实行静态的管理,忽视对现有人才的培训与开发,使个人与岗位的不匹配问题持续存在。所以,建立一份完整、真实、健全的自身综合素质档案,为学生的就业服务,显得尤其重要。

五、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是实现档案自身价值的需要

今天,随着学生档案管理、利用力度的加大,用档案记载来评价毕业生已形成气候。档案的利用,就像一些名作家、编剧、导演。它们从档案资料中寻到创作素材,世界名作《悲惨世界》便是雨果从一份警察局档案中受到启发而创作的。然而,遗憾的是,社会大众在欣赏这些文艺作品并为其赞叹之余,有谁知道作品中某些素材是源自深藏不露的档案库房呢?档案,何时才能是“天下谁人不识君”,那么就必须注重传播机制和传播途径,在最大范围内开放利用档案。所以,我们建立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其最终目的了为了充分利用这份档案。

我国著名的档案学家吴宝康教授曾经说过,“档案必须利用,通过利用来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服务,并同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教育等各方面紧密的联系起来,实现档案的自身价值。”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将学生的个人信息资料储存在计算机中,日常管理中可运用电脑进行学生个人信息的查询、统计、服务等,用人单位来校考察学生时,电脑将会及时为其提供或打印准确的个人信息资料,从而减少了手工查阅档案的繁杂工序,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并能更好地利用学生档案。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1996年5月15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公布,自1996年9月1日起施行.

[2]吴宝康.档案学研究中的一些想法[M].档案学通讯,1996,3.

[3]知识经济需要知识和人才.中国档案,1998,6.

[4]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2001-10-24.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2004-2-26.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4

1 无偿献血现状

丹东地区2015年用血量7.0吨,较2008年4.3吨增长63%。2015年献血总19803人次,较2008年的献血总人次13426增长47%,献血总人次增长率明显滞后于临床医疗发展用血的需要。目前丹东地区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于街头无偿献血,供血保障体系是依靠80%以上的400毫升献血率来实现的。近几年季节性、阶段性、突发性缺血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且有频次增加的态势。

2 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开展情况

《献血法》第七条:国家鼓励国家工作人员、现役军人和高等学校在校学生率先献血,为树立社会新风尚作表率。丹东地区部队和高校是应急献血队伍的主力军,加之军人和学生平日到街头参加献血的热情很好,故军人和学生的献血率较高。丹东地区献血者职业分布统计显示:工人、学生、农民、职员、军人比例较高,公务员和干部等的献血比例与部分文献报道[2,3]数据结果类似。

现阶段丹东团体献血单位主要是部队、高校和极少数企事业单位,其他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宣传人员到团招单位经常被拒绝或只停留在简单宣传阶段,很多实质性的献血活动开展不起来。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前几年街头无偿献血可以满足临床供应,血站对于团体无偿献血的管理工作有所松懈。二是2005年取消团体单位献血计划后,各单位对于无偿献血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处于无人管理,无人组织的状态。近两三年血液供求矛盾日益加剧后,想重新恢复团体无偿献血工作并将其由计划性指标行为转变为自发性奉献行为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

3 团体无偿献血的意义

血液的来源和临床使用有着严格的专用性,同时也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需求、供应、经济、文化、医疗水平等。而血液需求具有不确定性,血液供应也具有波动性,夏冬两季往往容易出现短缺。

街头献血形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是应急性差,天气异常导致血液采集量下滑或医院用血量大幅度增加时,很难通过街头无偿献血来快速的进行调节和改变,无法及时满足临床用血需求[4,5,6,7]。

相对于街头献血“靠天吃饭”的特点,团体献血能够在采血淡季进行调配,更好地保证血液供应。同时团体献血由于可调节、可预见,在血液偏型时可以进行献血者血型选择。

4 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随着临床用血的持续增加,今后的供血保障压力会更大,团体无偿献血工作的启动势在必行且迫在眉睫。为了保证丹东市在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治安事件发生时的抢救治疗用血,保障伤员的生命与健康,我们必须建立一支稳定的招之能来,来之能献的无偿献血应急保障队伍。

早在2011年卫生部就提出建立无偿献血的应急队伍的要求。2014年5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全国无偿献血表彰奖励办法(2014年修订)》版,本次修订鼓励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无偿献血活动,并将单位奖的评奖标准,由捐款、捐物调整为组织员工参加无偿献血。这一改变,被业界认为是鼓励发展团体自愿无偿献血的信号。

团体献血是一项跨系统工作,单靠卫计系统动员存在很多困难。要推动团体献血工作,需要政府主导、多部门支持。丹东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也意识到目前无偿献血招募工作进入发展平台期,在保持街头自愿无偿献血稳步发展的同时,加大团体献血的工作力度,可以进一步提高血液供应的能力。2013年,通过政协提案,人大视察等形式调研无偿献血工作后,于2014年1月出台下发《丹东市公民无偿献血与用血管理办法》,随后在2014年8月下发《关于做好我市政府机关、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自愿无偿献血工作的通知》,两个文件对丹东市的团体献血工作进行了细化,要求相关单位建立健全无偿献血机构,有无偿献血工作负责人,并明确提出各单位要建立应急献血队伍,保障血液供应。

下一步,丹东献血办工作人员也将深入各相关单位进行宣传动员,将两个文件的精神落实到实处,建立起一支有效的应急保障献血队伍。形成街头自愿无偿献血为基础保障,团体献血为有效补充和应急保障的无偿献血新格局。团体献血与街头采血有机互补,优化采供血结构,保证血液供需动态平衡。

关键词:团体应急保障献血队伍,必要性,紧迫性

参考文献

[1]安万新,梁晓华,孟庆丽,等.全国无偿献血工作现状的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1,24(3):179-182.

[2]赵志坚,李玉生.漳州地区献血人群特征分布变化分析[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8):778-779.

[3]谢云,冯惟萍,张伊娜,等.兰州地区无偿献血人群分布调查[J].中国输血杂志,2013,26(4):378-379.

[4]李景梅.浅谈校园的无偿献血招募文化[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7):136-138.

[5]夏兵.鞍山市3类献血人群淘汰率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3):314-315.

[6]郭喜业.新形势下巩固和扩大献血队伍的初步设想[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6,33(1):68.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5

答:

1、提供先进的农业技术装备,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农业科技进步,可不断为农业提供大量先进的各类农具、农业机械、运输工具、生产性建筑设施等,从而改善和提高现有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规模效益化,成本降低,提高投入产出率。

2、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农产品质量:技术进步,一可为农业不断开发和提供高质量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地膜等,提高生产效率;二可为农业培育和提供动植物新品种,提高投入产出比;三可为农业提供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等,改善和提高各种农艺技术水品。这样就可大大提高土地生产率或投入产出比率,改善和提高农产品质量。

3、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技术进步可扩大农业资源的利用范围,提高农业资源的质量和单位资源的利用效率,使有限的农业资源能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用;还可促进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的统一和协调,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优化农业资源配置,以充分发挥农业生产的地域优势,从而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

4、可以改善和提高宏观经济管理水平:国家通过有效的宏观调控,可以正确引导农业生产经营活动,减少或避免农业生产经营的盲目性;采取现代化科学管理手段提高农业生产单位的经营管理水平从而保障农业生产经营活动高效健康的进行。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6

摘 要:师德师风,即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及其表现出来的思想和工作作风,良好的师德师风是高挍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是高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是高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也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本质需要,师德师风决定着一个学校的学风和校风,决定着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新形势下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关键词:师德师风;新形势;工作内容;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5)05-149-01

众所周知,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快速发展,在校生人数己达二千多万,办学层次、办学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但师资队伍数量还跟不上形势的发展,这无疑会增大教师的工作量,另外由于我国现正处于经济转型期,市场经济对教师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这就使一些教师一定程度上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敬业精神不够,育人意识淡泊、学术风气不正、追求名利等等。影响了高校的教学质量,因此,分析当前形势下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不足,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势在必行。

一、当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精力投入不足,缺乏爱岗敬业精神

一些教师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使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强,把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仅仅当作谋生的手段,缺乏奉献精神。

(二)只注重教书本知识,轻视学生素质培养

一些教师缺乏教书育人的责任意识,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往往不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认为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培养是学校领导、专职学生辅导员和班主任的事,与己无关。

(三)对学生缺乏爱心,工作作风生硬

目前在日常教育工作中,少数教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漠不关心,对学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更是一无所知。

(四)思想认识跟不上形势,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有些教师不去研究新形势下的教学规律,仍安于现状,套用旧的思维模式,不重视学科研究和专业素质的提高,学术风气不正,弄虚作假,急功近利,学术腐败,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刻不容缓

(一)提高对师德师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学校应该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教师工作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保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财力。学校要从对教师关入怀手,从解决教师的实际困难入手,注重与教师的思想和情感交流,制定出各种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具有人性化的实施方案。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以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核心,以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为基本准则。要加大师德师风的宣传和引导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形成人人关注师德、宣传师德的共识,大力宣传人民教师的先进典型和模范事迹,造就尊师重教的社会环境。作为学校,要在学报、校报、宣传栏上开设“名师”专栏,建立师德师风教育网站,扩大师德师风宣传网络的覆盖,每年利用教师节组织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报告会、师生座谈会,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宣传活动,通过“优秀教师”、“师德标兵”、“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在全校积极宣传和推广师德先进典型,营造出良好的崇尚师德的环境。

(二)必须构建师德师风建设的长效机制,加强制度建设

良好师德师风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建章立制,完善体系,实行长效管理。

国家要科学制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教师的评定标准,要真正体现德育为首的地位。要强化政策的导向作用,使高校在盖大楼、引大师,教师在讲课、搞科研、写文章的同时,关注师德师风建没,关注教师自身思想品德的提升。

学校要建立多渠道、多层次的教师岗前、岗位一体化的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机制,坚持岗前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的师德师风教育制度。岗前培训主要对新教师进行培训,严格考核,合格后才能上岗;岗位培训主要针对年轻教师,除专业进修外,请名师作重点培养;严格教师岗位的聘任与考核,加强教师的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把师德师风教育作为教师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

另外要建立和完善师德师风建设考核机制。对教师的考核应突出教书育人的实绩,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学校要制定可操作的师德师风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师风考评机制。把师德师风考核结果作为教师奖惩、进修、聘任、辞退、职称评定和职务晋升的重要依据,在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方面应当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对违反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应给予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情节严重的应撤销其教师资格。

高校的教师担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高技术专门人才的重任,在新形势下如何使教师具备高尚的道德和人格力量,如何以崇高的品德、渊博的学识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即是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总之,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項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

参考文献:

[1] 龚乐进等.教师职业道德[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

[2] 范茂盛.浅谈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J].世纪桥,2007(7).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7

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必要性

首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流传下来的珍贵的无形财富,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我国传统文化结构和世界文化结构的多样性。2001年11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 第31届大会在巴黎总部通过了《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 。宣言指出, 就像维护生物多样性一样, 尊重和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不仅是人类文化可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也是保证世界各国之间和平对话、安全共处的最佳途径之一。高度的个性和民族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特征, 她承载和体现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特有的想象力、创造力、思维方式、生活习俗、价值取向和文化内涵。

在人类文明信息化和全球化的时代, 国与国之间的差异在急剧缩小, 世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地球村”。无论是有形的服饰、建筑、语言文字还是无形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 都在“全球一体化”。而在一个国家内部, 亦是如此。如果世界各国人民都穿着同样的服饰、住着同样风格的房屋、用同一种语言和文字交流着同一部电影或者唱着同一首歌, 那么, 世界将会变成黑白色, 不再五彩斑斓, 人类也很可能将止步不前。哈佛大学著名经济学家斯蒂芬·玛格林曾断言:“文化多样性可能是人类这一物种继续生存下去的关键”。因此,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即是保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维护人类文化可持续的重要举措。

其次,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维护我国在世界文化中的话语权, 有利于构建国家形象、巩固国家的文化主权和地位。文化主权包括普通意义上的文化主权和抽象意义上的文化主权。前者主要指国家在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本国或本民族文化特性、处理决定自身文化领域一切事务等方面所拥有的排他性的最高权力, 后者则主要指不同文化形态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权力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我国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精神, 是区别于他国文化的象征。与上世纪的武力扩张不同, 在信息化、市场化的现代社会, 当今发达国家都使用经济扩张和文化殖民的方式来对弱势文化国家进行“无硝烟”式的挤压。文化殖民通过宣传、引诱等手段, 悄无声息、潜移默化地使一个民族“发自内心”地接受和认同外来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并使该民族丧失甚至诋毁本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信仰, 丧失一个民族本该特有的民族灵魂。因此, 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民族文化的根, 是保证民族文化自强繁荣的根本大事, 是维系国民文化认同和提升民族自豪感的重要手段, 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掌握国家文化主要的有利途径。

二、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虽然通过十余年的抢救挖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取得丰硕成果, 保护范围不仅涵盖了传统戏剧、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十大门类, 还建立起较为完备的保护与传承体系, 同时也颁布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保护名录》等等。但即便如此,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仍不可有一丝怠慢。

第一, 在政府、媒体、学者等多方面的大力宣传推广下, 近年来大众传统文化保护意识逐步增强, 然而, 依然有大部分国民的文化保护意识和自觉性依然有待提高。一个民族或国家的“文化自觉”要有三个阶段:一、首先认识本民族的文化形态, 认识文化的“我”, 建立“我”文化的基本结构。二、明了本名族文化的精神、价值、特异性并能够在人类整体文化中定位。三、在有这样一个“立脚点”的情况下虚心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 建立一个开放的、有独特性的大文化。目前, 多数人都处于第一、第二阶段, 甚至少数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连第一阶段都还没有达到。就音乐方面来说, 西方乐器学童的数量以及古典音乐会的火爆都与冷清的中国传统音乐形成鲜明对比, 且多数家长、琴童都认为西方古典音乐比民族音乐“高雅”。

要想使国民的传统文化保护意识整体提高, 教育是最有力的手段。首先是要加强政府官员的教育, 在政府官员文化自觉意识提高的前提下, 才能更好地制定出有利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文化政策和文化战略;其次是要加强青少年的教育, 让祖国的下一代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结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精神价值, 增强自我的民族文化自豪感和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程度;第三, 加强对媒体界、学术界的教育, 让国内各大媒体和相关学者都能起到模范、宣传的作用。

第二, 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民族文化资源流失严重, 都说明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紧迫性。孙家正在《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丛书》总序中指出:“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发展, 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各国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损毁和加速消失, 这会像许多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 而且还将束缚人类思想的创造性, 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社会的全面进步。”在外来文化的强烈冲击下, 许多“垂垂老矣”的传统文化迅速濒临消失的边缘, 在一些偏远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 由于村民对本地区文化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不足, 导致大量珍贵的民族特色文化资源流失。

第三, 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因素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进程, 这在传承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我国许多古老技艺的传承方式和准则, 都是依靠口传心授, 并且大多传男不传女、传族内人不传族外人或者师徒关系传承等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精神文化的体现, 是各族人民劳动与智慧的结晶, 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维护国家文化主权、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和自豪感的重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 在未来文化强势入侵下, 亦显得异常脆弱、不堪一击, 因此, 无论是出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可持续性发展, 还是为了保护有着几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灿烂文化遗产, 保护、传承和弘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全社会、全民族必须肩负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报告2000: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2]刘杰.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M].北京:长征出版社, 2001.

[3]田青, 著.我们拥有足够的“文化自觉”吗?——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选自《捡起金叶:田青非物质·原生态文论集》[M].文化艺术出版社, 2010.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8

一、意外社会保障的涵义界定

意外社会保障就是指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 对劳动者因遭受意外伤害事故致使受害人丧失部分或全部劳动能力或者死亡, 按规定受害人及其家属能够从国家或社会获得必要的物质补偿, 保障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制度。

意外伤害应包括意外和伤害两层意思, 意外是指侵害的发生是受害人事先没有预见到的, 是违背受害人主观愿望的;伤害是指人的身体受到伤害。因此, 意外伤害是指受害人在没有预见或违背受害人意愿的情况下, 突然发生的外来致害物对受害人的身体明显、剧烈地侵害的客观事实。意外伤害中的意外与伤害互为条件、缺一不可。

二、建立农村意外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一) 农民面临巨大意外风险的需要

现在, 随着交通、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 人流、物流速度不断加快, 个体的交往半径不断在扩大, 意外事故发生的数量、强度和频率呈日益上升趋势, 风险也随之增加;再加上近年来, 气候变化越来越恶劣, 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损害和破坏越来越广泛、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 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伤残和死亡的风险。农村有一种说法, “辛辛苦苦奔小康、一次意外全泡汤”, 就是对农民应对意外伤害实行家庭自我保障方式缺陷的一种经验性概括, 也是其对未来风险恐惧心理的真实写照。然而不容忽视的是, 目前农村家庭主要收入成员遭受意外事故发生比例还比较高。

一方面, 大批农民 (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 涌入城市, 从事城市居民不愿从事的苦、脏、累、风险高的行业, 由于缺乏足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技能, 使得工伤事故和职业伤害不断发生。据统计, 2004年共有10.8万农民工因生产意外致死, 死亡率0.08%、伤残率高达0.5%。 (1) 然而, 目前农民工几乎没有工伤保险, 绝大多数是自费医疗。这就使他们在遭遇意外人身伤害影响到劳动能力时, 如果利益得不到补偿, 将使其家庭经济状况严重恶化, 一些家庭因此重返贫困。

另一方面, 在农村从事农副业活动人员, 由于从事活动种类繁杂, 专业化程度不高, 劳动保护措施缺乏, 导致意外事故发生频繁。

对个人和家庭而言, 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不确定性将影响到他们对经济利益稳定性的预期, 家庭收入结构中主要收入来源家庭成员的伤残或死亡对家庭财富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这就迫切需要建立一种社会化的意外保障制度来化解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带来的伤害, 使人们规避风险和减少未来发展不确定性。

(二) 建设和谐家庭、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青壮年劳动力是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无论是从事农牧业生产还是进城务工, 他们都肩负着支撑、养育全家的重任。而农村家庭小型化、农村人口老龄化更突出了主劳力在保障家庭收入和稳定中的作用。农村生活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所发挥的作用。因而, 农村劳动力一旦遭遇疾病或者意外人身伤害而死亡或伤残, 不仅需要大笔医疗费, 还会减少劳动力, 不仅增加额外开支, 还会减少经济收入, 由于缺乏基本保障很大程度上将导致老少无依、负债累累生活陷于贫困甚至造成家庭的破裂, 对整个家庭成员将是致命打击。在巨大的生存压力下, 一些人就难免会以非法之途获取基本生活所需, 从而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 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

(三)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需要

我国目前农村实行的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为农民基本生活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但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时至今日,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仍然没有得到改善,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仍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首先, 我国农村社会保险的资金筹集模式采取“资金筹集坚持个人交纳为主, 集体补助为辅, 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原则”, 而且医疗费用受起、封线的限制, 报销比例比较低, 实际完全依赖于农民自身和家庭。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因此, 这就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中的医疗保障、养老保障以及意外保障的资金来源和医疗费用的大部分最终都落到家庭主要收入劳动力的身上。

其次,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功能上是十分有限的, 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帮助农民解除无钱治大病的担忧以及因病返贫、因病致贫的困境, 受益对象一般是身体欠佳的老年人, 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基本上受益很少, 缺少有效的保障, 他们所面临的更大问题却是意外伤害, 然而, 意外伤害治疗却被排斥在新农合之外。

再次, 由于严重的失地情况、土地保障功能的弱化、家庭小型化以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 农村原有的风险保障机制逐渐减弱并正在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 而政府提供的社会救济体系则覆盖不足, 而且面对庞大的人口基数, 其作用也往往是杯水车薪, 对遭受意外伤害的家庭而言, 仅仅起到补充作用, 根本起不到保障作用。

(四) 维护农民平等权益, 实现社会公平的需要

社会保障的直接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不因特殊事件 (如伤残、疾病、年老) 而受到损害, 满足需要援助的社会成员的生存需要。享有社会保险是宪法赋予所有劳动者———包括农民在内的一项基本权利。我国《宪法》第4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 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显然, 宪法中所说的公民也包括农民在内, 农民作为劳动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劳动岗位上同城镇居民一样, 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当然他们在生产、生活中也有因意外伤害而死亡、伤残或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的可能。所以, 当国家进行社会产品分配时, 应该考虑到农民意外风险保障的需要, 理应与其他劳动者一样, 享受平等的社会保障权利, 没有理由将农民排斥在社会保障之外, 让城乡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保障无疑是全体人民共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五) 是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的需要

扩大内需不是权宜之计, 而是需要长期实行的基本战略。从国际经验看, 大国通常以内需为主, 中国作为一个“超级规模”的经济体, 内需的重要性更为突出。社会有效需求不足, 经济增长拉力就会减弱, 容易导致经济萎缩。

实现“生 (存) 有所靠,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虽然农村医疗、养老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我国农村实施并全面开展;农民纯收入增长也比较快, 2007年达到4140元, 比2006年3587元增加约15.42%, (2) 但由于农民收入总体上比较低且不稳定, 抗风险能力还比较脆弱, 一旦遭遇“天灾人祸”便难以维持, 极易产生返贫现象。这就必然使人们对未来失去了安全感, 对未来收入的预期下降, 造成即期消费不足, 从而压低消费倾向, 增加储蓄。我国目前有13亿人口, 其中有9.4亿为农业人口, 有2亿多农民工在城镇就业, (3) 农村消费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只要农民收入能稳步增长, 有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以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农村购买力就会较快增加, 农村消费市场也会随之不断扩大。这样就会提高现期的消费倾向、降低现期的储蓄倾向, 从而扩大有效需求, 克服需求不足, 拉动经济增长。

总之, 无论是从抵御风险、公民权利或是社会公平的角度, 还是从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来看, 农民都应受到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的保护。建立农村意外保障制度都是我国面临的一项十分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必须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 尽快建立农村意外保障制度, 加强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摘要:目前, 农村社会保障在我国各地相继实施, 然而对农民的人身安全却缺少有效的保障, 尤其是青壮年劳动力面临着意外伤害的风险。本文就这方面问题从农民面临的意外风险、维护家庭与社会稳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维护农民平等权益实现社会公平以及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强调了建立农村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意外社会保障制度,紧迫性,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郑功成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国力的社会保障制度湖北社会科学[J]1990.9.29~31

[2]郑功成论我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衔接的必要性和对策《学习与探索》[J], 2007.3.16-28

[3]郑功成农民权益需要用法律制度来维护《社会保障制度》[J], 2007.9, P3-8

[4]郑功成民生问题为什么如此重要:郑功成教授再人大的演讲 (节选) 《文汇报》 (沪) [N]2004.12.5, ⑥

[5]谢宝康建立"农村意外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经济时报[N]2006-10-18

[6]刘京生《中国农村保险制度论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0.8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9

关键词:职业规划,大学一年级,必要性,紧迫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高校的选修课程,其组织开设时间,一般为大学期间的最后一年,也即毕业的时候,在这个时间段开设,因为大多数学生面临工作以及考研阶段,为此,大四开设有必然的矛盾性,这会使很多学生在真正需要参加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职业前景深感迷茫,同时也会导致很多由于工作失利而抑郁,更甚者,会发生其他更严重的事情。究其原因,是大多数学生在毕业的时候,还无法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社会,就连毕业的时候是工作还是继续深造等大众性问题,在毕业之后都深感迷茫,为此,为了使得大学生提前树立职业角色意识、有目的地培养自我职业能力,应尝试在大学一年级就开始职业规划课程。该课程的开始,一方面是当今社会形势下对大学生提前适应社会、明确职业规划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大学新生自身树立职业方向、提高自我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自我潜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诉求,为此,本文从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必修课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两方面进行阐述,期望该课程能够惠及学生,同时对学校在后期课程不断创新和尝试的过程中,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或者建议。

1 职业规划的内涵及意义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通过学校和学生个人相结合,对大学生个体的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和总结,其主客观条件主要包括诸如自己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价值观以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研究,最终使得每位大学生都能够确定自己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做出行之有效的课程安排。对高校来说,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的安排,一方面,使得大学在课程设计方面相对更加完善,从而对于大学教育大纲的安排,能够具体落实到实处,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大学开设职业规划课程,能够根据市场的一些变化,加强学校自身在以后的专业设置等方面进行一些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这样对于学校后期的就业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铺垫作用,对于后续学生的择校、择业等方面都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1]更值得一提的是,让更多的大学生学习与自身智慧潜力相匹配的专业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培养出社会和院校更多的顶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以及学科带头人。对大学生自身而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或者说是职业规划课程,其开设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在认识自我、剖析自我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以及专业特长,结合市场环境的需要,制订相对完善的有关方向性的计划,这样对于学生自己的发展来说,也具有很好的作用。简而言之,大学生入学时期正是其处于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在此阶段,每位大学生都需要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出关键性的决策,对其未来职业方向和职业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明确的职业目标,增强其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真正实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同时,在很大程度上,还能够增强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力,使其走向工作岗位之后,不会碌碌无为,而会在工作当中取得一个又一个的小小成就,从而建立自信并取得最后的成功。

2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

依据现有的大学教育体制,高校一年级新生对专业的选择是没有主动权的,所学专业是否是自己智慧潜力所在是不确定的,是否可以针对大学一年级新生做职业测试和职业规划,发掘个人的潜力所在(国内一些中学开设的特长班就是为了发掘学生的潜力所在),让天生我材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让人才喷涌而出。笔者的建议是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基础课程,这为大一新生开设任何一门选修课程,都增加了极大的便利。但是,真正意义上,在大一时期就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其很大的必要性,主要是囿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据权威资料统计,现在大学毕业生,5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50%,10年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的人数可能不到20%,通过进一步采访,发现绝大多数原因,是由于职业规划不清楚,而且这种不清楚往往是在进入大学的伊始,因为缺乏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得其无法对于未来职业市场的前景以及自己的职业方向,有一定程度的把握。[2]第二,相关资料进一步显示,大学应届毕业生首选的职业是与本专业相关的一部分学生,后来有很多转到非本专业岗位,究其原因,都是因为没有在本专业相关岗位上做出较好成绩来的人。第三,目前一些大学开设的职业规划课程,由于开设时间一般都在大四,开设时间短,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实质性地为大学生真正找到自己可以为之奋斗一生的职业方向,更多的人可能终其一生,做了很多的职业,考了很多的职称,但是到头来最多只能做一个基层管理人员,但是,戏剧性的一幕往往是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却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这三个现状,使得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了很大的必要性,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1)当今社会就业形势的新要求。随着我国大众化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开始大幅增长,就业形势严峻,社会可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满足现有毕业生的需求,迫使学校用科学的发展观念,进行就业指导的创新,高校就业指导方面的创新,无外乎工作机制的创新和教学内容的创新两个方面。工作机制的创新,主要是针对高校管理阶层,真正能对大学生后期就业有帮助的,主要是教学内容的创新,这方面最核心的变化是由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为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咨询和服务,培养他们对职业的认知能力,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3]因此,单纯的就业指导向学生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方向转化,势必会在高校构建相对完善的职业规划课程体系,为此,当今社会就业形势,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意义重大。

(2)社会的需要要求对大学生职业能力不断提高。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生产集约化程度越来越高,对各行各业的员工的诸多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例如员工的管理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等,其要求也就越来越高。然而,大学生主要是基础课程的学习,教会其学习和思考的方法,但是相关的专业知识,早已跟不上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针对大多数企业在具体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讲求效率的原则,无形当中对大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也会增加,因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根本不了解自己的专业,对于自己的专业将来所从事的行业,也不是很清楚,更别说对相关技能的熟练程度了,因此,现有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基本上是无法胜任相关工作的,可见,在当今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提前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大学生,能够掌握相关的技术和能力,认清职业环境,从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这样,大一新生开设职业生涯规划,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的关键正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举措;另一方面,该课程的开设能够使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提前进入工作状态,熟悉工种。总之,基于社会对大学生职业能力要求的提高,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能够使学生适应市场需要,意义重大。

(3)大学生提前实现自我发展的必然要求。上述存在的问题方面,也指出,一些从事着非本专业的工作,走到了职业的巅峰,而从事本专业的大学生,往往只是中层或者基层管理人员甚至是普工级别,因为,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这些结果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大学生对自身职业潜能和职业前景不明朗。据调查显示,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就存在学习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同时又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职业目标的规划。因此,要从大一开始通过职业规划课程,能够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又能够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从而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合理规划职业发展,充分发掘各自的职业潜能,努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3 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

上述也有涉及,建议高校在大学一年级不分专业,只修一些基础课程,而到下学期开始由学生申请专业,大二再进入专业课程的选择和学习。这样的一种学习状态,使得在大一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带来了时间上的紧迫性,正是只有大学一年级不开设专业课,所以才有时间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了解社会发展的需要,并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使大学一年级提前进入工作状态,了解到相关行业的市场需求情况以及专业技能方面的需要。[4]另外,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紧迫性,也来源于当下有的大学生,在进入到大学开始,就放弃了学习的兴趣,沉迷游戏或者不断兼职,这些都是目前较为严重的现状,为此,应该及时解决这些问题。目前,应届大学毕业生在应聘过程中紧张、语无伦次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表现出不理想的状态,为此,针对职业生涯课程重点培养学生这些方面的能力,也有较强的紧迫性。

4 结论

面对人生大舞台,追求成功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校大学生,由于其接受过高等教育,对未来的事业充满期待,并愿意努力,但是成功仅有主观努力是不够的,还需正确的择业方向。针对大学一年级特殊的心理状态以及课程安排时间的特殊性,在大学一年级开设职业规划课程有很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为此,本文从高校开设职业规划内涵和意义,以及大一新生开设职业规划课程的必要性、紧迫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而使大学生能够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让大学生在毕业后,一上岗就能熟练地为企业创造效益,也给自己的成长插上翅膀。更能让高校培养出更多的各学科领军人才和社会各阶层的高精尖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吴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调研及应对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09(5):35-39.

[2]向欣.当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思考[J].现代教育科学,2008(9):39-43.

[3]刘献文,李少芬.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本土化研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7(5):93-96.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10

基础产业的发展是一个国家其他产业发展和转型的重要依托和基础, 也日渐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良性发展的一个重要国际标准。我国高职教育的主要教育目标是培养具有高级职业技能和专业素质的未来基础产业劳动者, 高职教育发展的好坏和高职教育培养质量的高低对我国未来基础产业的发展或多或少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作用。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2006) 文件中, 明确规定, 我国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注意建设者和接班人, 着力增强学生体质, 突出高职体育教育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虽然我国职业教育在3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取得了不小的成绩, 但是根据近10年的我国高职学生体质测试的相关数据分析, 不难发现该群体的男女生在身体机能和心肺功能等重要方面的指标并不理想, 造成这一结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日常锻炼时间不足, 绝大部分院校每周学生的锻炼时间仅有1.5小时, 未建立具有约束机制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 加上学当今高职学生本身并未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缺乏持续性的锻炼意识, 学生身体机能未获得有效开发, 学生体质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因此, 如何全方位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探索具有普遍意义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在当今高职教育中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

1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现状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普遍采用的体质测试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立定跳远、实心球、耐久跑等项目作为标准测试项目。主要评测指标为能够较为真实地反映当今我国高职学生群体整体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存在问题的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及心肺功能指标。在身体形态指标方面, 男女生平均身高、体重较10年前有所上升, 肥胖检出率男生普遍高于女生, 女生体重偏轻检出率高于男生;在心肺功能指标方面, 男女生肺活量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 其中大一男女生肺活量最低;在身体机能方面, 我国高职学生体质测试总平均分为76.23分, 体质健康等级评定良好。

2 我国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制情况及制约因素分析

2.1 相关法规执行力差, 在意识上缺乏正确认识, 未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精神

由于我国高职学生的专业特殊性和我国正处于产业升级及转型的关键历史时期的特殊性, 国家和教育部相关部门向来就很重视高职学生的素质培养问题, 并就关于促进大学生健身意识和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这一问题制定颁发了一系列相关的政策和体育条例, 通过法规的形式来强化高职学生的体质素质锻炼, 增强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 由于当今职场需求的畸形化发展和目前执行的功利性的高职院校考核指标, 致使当今高职院校普遍最大化地追求就业率等能够短期提升学校办学形象的指标上, 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人为地削减体育课课时, 甚至挤占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进行实践性练习, 真正能达到要求, 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的学校凤毛麟角, 不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精神, 因此给学校教师课外活动的开展和学生自觉开展课外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带来较大打击。

2.2 缺乏经费基础, 得不到相关部门的支持, 无法改善课外活动锻炼条件

由于国家教育部门长期坚持本科培养和职业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导致高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比省属本科院校低, 相对于本科12000元的人均培养经费而言, 高职学生人均经费只有2000多元, 远远无法满足高职学校生存需求, 能够运用到体育课程的经费寥寥无几, 更不用提去改善课外活动开展条件, 对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开展造成了极大的制约, 特别是对场地及器材有要求的球类运动及形体训练, 严重制约了学生的锻炼选择和参与兴趣。

2.3 缺乏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 未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学校课外活动是体育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形式和延续, 如果能够较好地得到开展, 不仅能够让学生及时消化上课所学的专业运动技能, 更能创设积极的校园运动氛围, 更多、更广地影响学生, 有利于良好校园氛围建设。但是课外活动是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开展的一种以学生群体为主的, 学生自主参加的体育活动形式, 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的主体是学生, 但是由于学生团体其自身的组织能力和执行能力, 并不能单独地承担起体育课外活动运转工作, 必须通过学校、学生及相关教师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然而由于学生群体和学校并不是处在一个对等的地位上, 虽然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 自发地去组织一些活动, 甚至成立各种运动俱乐部, 但是学生群体并不能有足够的能力去协调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所需的各方力量, 因此迫切需要建立相应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只有通过学校机制的建立, 才能对各方力量产生一定的约束力, 要求其贯彻落实, 最终顺畅地执行下去。

3 我国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建议

3.1 国家相关部门加强立法建设, 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正确认识, 并认真贯彻落实, 加强执行力和处罚力度

根据运动人体科学的相关研究, 人只有每天锻炼时间在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体育锻炼, 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得到加强, 身体素质才能得以提高, 并且能延缓器官机能衰老进程, 减少社会医疗负担。高职学生由于其特殊的职业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 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相对较高, 身体磨损速度较大, 只有年轻时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 才能胜任将来高强度的劳动需求。鉴于我国高职院校学生体质测试的结果来说, 高职院校必须要扭转以往的功利性培养目标和手段, 必须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务必加强相关立法工作的论证, 尽快建立相关法制法规, 并形成强制执行措施, 加强学校相关部门的正确认识, 加强执行力和处罚力度, 以此来确保高职院校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机制的建立和良性发展。

3.2 改变本科、高职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支持力度, 改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条件

由于近几年我国职业需求盲目追求高学历的不良氛围的长期影响, 学生家长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缺乏理性认识, 招生难的问题和办学规模的缩小成了当今高职院校特别是条件不好的民办高职院校生存的一大障碍, 由于我国教育部对高职院校的教育经费拨款是按照学生总数按一定比例下拨资金, 导致高职学生人均财政拨款比省属本科院校低, 相对于本科12000元的人均培养经费而言, 高职学生人均经费只有2000多元, 连基本的上课都难以满足, 更不用提课外体育活动的经费投入了。根据实际走访的几十所高职院校, 不少院校的基础体育设施配备不全, 室外三大球活动场所更是破败不堪, 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愿非常低, 很少能见到主动并且长期坚持体育运动的学生。

因此, 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改变本科高职培养经费拨款二元制, 实现教育权平等, 加强对高职院校的学生培养支持力度, 改善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条件。可适当向高职院校倾斜, 保证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基础硬件设施建设。

3.3 加快建设高职院校课外活动开展机制, 加强相关人员的执行力, 并形成有效的约束机制

学校是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实施者, 特别是课外活动这样一种涉及多方面利益的活动的开展, 必须要依靠多方面的合力才能得以顺利开展, 因此, 通过学校、学生及相关教师和学校相关教育部门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高职体育教师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组织者, 学生锻炼意识及学习的积极性能否有效被激发, 很大程度上和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有着较大的关联。因此学校可加快建立高职院校课外活动的开展机制, 明确各方面责任, 特别是高职体育教师的责任和义务及相关奖惩制度, 从而从最大限度直接地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和爱好。并将课外体育锻炼纳入学分考核机制, 通过一些强制性措施, 在保证学生足够锻炼时间的基础上, 再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 着力培养其运动技能, 从而最终将体育课外活动的开展落到实处, 最终形成适合高职院校开展的课外活动开展机制建设。

参考文献

必要性和紧迫性 篇11

1.1 有助于转变政府职能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职能的拥有者,事业单位不能够脱离政府而独立存在,这就出现了事业单位机构臃肿、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的问题,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这种政府掌管一切职能的发展体制已经不适应市场的发展,因此国家积极推动机构改革,实现政企分离,但这只是政府职能转变的第一步,事业单位还没有完全摆脱政府的管制[1]。事业单位改制能够实现事业单位职能的分类,将事业单位真正的从政府中脱离开来,使得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各司其职,政府是管理型组织,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组织,企业是营利性组织,这种职能的明确划分使得政府更加从容地去行使自己市场调节、宏观调控等方面的职能,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1.2 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活力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事业单位与政府不可分割,在很多方面事业单位都依赖于政府,这就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失去动力,失去创新意识,且受制于政府的管制,事业单位也没有足够的空间和平台去发展实践。

事业单位改制能够降低这种对政府的依赖感,减少对事业单位财政的支出,将事业单位真正的推向市场,在市场优胜劣汰的法则中进行磨炼,这就提升了事业单位自身的竞争意识,在市场中为了不被淘汰势必会提升事业单位资源的利用率,提升事业单位发展的活力与动力,从而更大程度地发挥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2]。

在改制之后,政府对于事业单位的支持转变了形式,这就需要事业单位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树立服务意识,争取社会公众的认可,只有这样才能够争取到政府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事业单位改制必定会提升事业单位自身的活力,促进其有动力的向前发展。

1.3 有助于职业型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形成

在改制实施之前,事业单位领导在工作的过程中往往注重管理而轻视经营,注重手中的权力而轻视自身能力,注重官员作风而轻视自身管理意识,这种现象不仅会制约事业单位自身发展,同时也不利于国家人才结构的建立。此外,传统的事业单位工资比公务员还高,这虽然保障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资水平,却失去了对员工的激励作用,而事业单位改制过程中会对人事制度积极变革,管理人员的工资与其管理贡献息息相关,这就实现了有效的激励作用,吸引了人才,促进了职业型事业单位领导者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事业单位自身社会效益的实现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1.4 有助于社会人力资源的共享

事业单位是人才的重要集中地,高素质的精英人才云集,但许多事业单位将自己的人才视为自身的“私有财产”,不鼓励也不允许这些人才兼职,大大弱化了人力资源效益的发挥。在事业单位改制之后,应对员工的管理更加开放,满足社会对人才流动的需求,这对于我国市场经济人力资源的共享有着积极的作用,人才实现了共享有助于充分发挥人才的知识能力,从而促进我国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和进步[3]。

2 事业单位改制的紧迫性分析

2.1 组织不分

从法律的层面来讲,事业单位与政府是行使不同职能的两种组织,但就目前来看,事业单位的法人制度由于各种因素还没有完全建立,政府通过各种形式对事业单位进行直接管理,有些事业单位机构依附于政府的相关部门,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运作模式过于行政化、官僚化,事业单位职能的行使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受到制约,从这个角度来看,由于政事组织不分,事业单位迫切的需要改制来与政府进行脱离。

2.2 产权不分

事业单位的建设资金以及经营资金大部分来自于政府的财政拨款,大多事业单位并没有自身赢利的能力,这就使得其在资金上十分依赖政府,财产独立性较差[4]。此外,一些政府机关与事业单位进行一体化的管理,长此以往,势必会导致事业单位与行政单位资产分离困难,且这种管理方式不利于事业单位资产的有效运作,而一些主管部门利用事业单位进行敛财的行为也屡见不鲜。

2.3 缺乏约束机制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就对事业单位的管理体制进行探索和改进,改进的主要内容是充分实现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和业务活动的自主权,允许事业单位应用自身的资源和业务进行创收赢利,且赢利资金可自行支配。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计划经济体制留存下来的政府管理事业单位的现象还在,这种体制的僵化使得事业单位缺乏发展的积极动力,使得事业单位工作效率下降。从这个方面来看,事业单位改制符合当前事业单位发展的迫切要求。

2.4 体制僵化

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人们对于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形成了根深蒂固的落后观念,例如人们对事业的认识还比较落后,认为科学、卫生、教育、体育、文化、城市管理等各个方面的各种活动都属于“事业”,这些“事业”活动的举办者应当是政府,政府就必须为事业活动的开展和举办提供资金,这些都是计划经济体制留下的“后遗症”[5]。此外,长期以来,我国对于事业单位资源配置还没有明确具体的方向,这使得事业单位之间相互封闭,缺乏开放,事业单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资源共享程度低,大量的基础建设重复,资源浪费问题十分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事业单位改制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迫切的。

3 事业单位改制思路

上文中我们明确了事业单位改制的迫切性和重要性,而要想实现事业单位改制,破除改制阻力,则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应当积极实行政事分开,明确政府与事业单位的职能范围,避免机构混乱,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和制度,真正将事业单位脱离政府;第二,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让事业单位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领域,例如科教市场、体育市场、文化市场等,以市场的发展来优化事业单位的发展,实现改制[6];第三,要加强对事业单位的积极监督,建立自律监管机制,引入科学的评价机制,以此来提升事业单位改制的内在动力。

4 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的事业单位管理体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国尽快完成事业单位改制,以此来充分实现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本文分析了事业单位改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探讨了事业单位改制的思路,旨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项继权,罗峰,许远旺.构建新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湖北省乡镇事业单位改革调查与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5):2-11.

[2]赵桂芹.事业单位改革渐入“深水区”[J].招商周刊,2006(16):36-41.

[3]张帆,张耀华.经营性事业单位改制转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5(3):20-21.

[4]陈少静.对区属事业单位改革改制难点的调研与思考[J].改革与开放,2007(12):38-39.

[5]张翠翠,孙丽娜.经营性事业单位转制改企薪酬体系设计[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1):43-44.

上一篇:三角函数的最值求法下一篇:检测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