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货贸易

2024-09-13

易货贸易(精选12篇)

易货贸易 篇1

一、引言

易货贸易(Barter Trade)是指无需借助货币实现的、以货物或服务交换货物或服务的经济活动。广义易货贸易是指不用货币结算的、以物(或服务)易物(或服务)的交易;狭义易货贸易通常是国际间由于交易双方缺乏硬通货,确定第三国的硬通货作为记账货币的以物易物的交易。现代易货交易借助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的发展,通过易货元(Trade Dollar)等虚拟货币,将传统易货贸易进行升级,实现了“鼠标+水泥”的跨越。较之于货币经济,现代易货贸易改变了货物运动模式,由“货物→等价物货币→货物”转变为“货物信息→易货额度→货物”。

易货贸易在二战以后再度兴起,德国、芬兰、前苏联等中央经济体甚至鼓励本国涉外部门开展易货贸易。1973年,从事易货贸易的国家只有13个,到20世纪90年代初,从事易货贸易(及其派生方式)的国家约有90个,贸易额约占世界贸易总额的30%,且该比重还在继续增加[1]。我国开展的易货贸易主要是国家间的易货贸易,通过两国间签订交换货物和付款协定进行[2]。洪涛认为,现代易货贸易兴起的原因主要有:电子商务技术日臻成熟、全球经济进入过剩时代、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现代企业转变经营理念等[3]。韦尔特(Welt)、孙刚和王晓平认为,不发达国家从事易货贸易主要是为了保存硬通货、改善贸易平衡、冲破壁垒进入新市场、提高制造能力、维持出口商品的价格等;西方发达国家从事易货贸易主要是为了争取销售机会、稳定供应来源、建立新市场网络。

概括而言,现代易货贸易兴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六点:(1)互联网络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实现了多边的、网络化的自由交易,克服了传统易货难以实现需求双重偶合(Double Coincidence of Wants)的低效率,降低商品搜寻成本;(2)二战以后,全球经济告别短缺时代进入过剩时代,买方市场已是世界经济常态,大量库存商品积压,无法回收现金流,出现“有货无币”的窘境,企业为避免资金链断裂尝试开展易货贸易;(3)世界经济面临更多不确定性,国际易货贸易发展总是与特定事件紧密相关,比如美国“9.11”事件、阿根廷经济危机、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伊朗面临全面经济制裁等;(4)企业转变经营理念,通过现代易货实现销售和采购一体化,融资效果较好;(5)通过易货建立稳固的国际贸易关系,许多国家和地区愿意推动易货贸易深化国际分工,如北美、澳洲、西欧和中东地区;(6)规避金融风险,现代易货贸易不涉及货币,可以较好规避汇率波动风险。

(二)易货贸易的收益与局限

C.普林徳加斯特和L.斯托尔(Canice Prendergast,Lars Stole)认为,即便在货币经济中,易货贸易仍能带来不可小视的收益。易货贸易通过为资金短缺的企业提供流动性、将市场分割成高需求和低需求两种类别使企业通过价格歧视获得垄断利润而备受企业青睐[4]。赵忠秀认为,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电子商务模式的日臻成熟为建立国际易货贸易新格局提供条件,也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带来新机遇[5]。洪涛基于现代易货贸易50多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易货贸易发展因素和优势特点,指出加快我国易货贸易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顺畅运行。在企业层面上,易货贸易在下列情形下优势明显:(l)服务业出现剩余;(2)亟需建立新市场;(3)清理积压库存;(4)设备利用率不足;(5)资金链断裂;(6)融资困难。在国家层面上,易货贸易的优点主要有:(1)基本不动用外汇,有利于贸易双方避免因国际货币市场动荡而造成的货币风险和信用风险;(2)有利于国家平衡国际收支,避免因外汇不足而影响进出口业务,又为出口提供更多机会;(3)有利于贸易双方以进口为筹码,冲破对方的贸易壁垒,巩固老市场,开拓新市场;(4)有利于进出结合,统筹安排、避免盲目性;(5)冲破经济封锁,维持贸易关系。

易货贸易也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易货贸易的风险方面。韦尔特认为,由于货物贸易所承担的义务经常不遵照供求规律,易货产品质量的不匹配也使得公司缺乏积极性,公司很少真正经营没有货币交换的对等贸易,纯易货贸易并不普遍[6]。蔡珍贵(2004)认为,由于交换货物的种类及定价标准可能相差很大,品质标准较为复杂,因而交易双方在签约时很难确定货物的品质及相应的数量。在易货贸易方式下,最大的风险就是已交付货物的一方可能收不到另一方应交付的货物[7]。总体上,易货贸易风险表现形式有以下三种:(1)“价虚”,是指易货贸易的双方都高估各自所供应商品的价格,造成“高来高往”。(2)“货虚”,是指在数量较大的易货贸易中,易货商品的品质、数量与合同规定不相等的情况。(3)“人虚”,是指在易货贸易中鱼龙混杂,一些未经国际贸易业务专门训练、市场意识淡薄、职业道德水平较低、商业信誉不好的个人或公司在交易中弄虚作假。此外,国家内部易货贸易还会产生偷税漏税,贪污寻租,激化社会矛盾等消极影响;跨国公司之间的易货安排往往涉及商业秘密,如商品作价、技术转让,销售渠道等,容易被跨国公司垄断资本操纵把持,影响正常贸易渠道。

(三)易货贸易与现汇贸易的关系

支付是伴随交易过程的一种必然现象,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行为之一。与支付紧密相关的概念是支付工具,大抵可分为实物和货币两类,分别对应于易货贸易和现汇贸易。易货贸易和现汇贸易之间存在什么关系?是相互补充,还是相互排斥,抑或二者的关系应视不同经济环境而定?国内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研究和探索。

清泷和赖特(Kiyotaki,Wright),特瑞乔斯和赖特(Trejos,Wright),松山(Matsuyama),威廉斯和赖特(Williams,Wright),班纳吉和马斯金(Banerjee,Maskin)等学者研究发现,当市场充斥着劣质货币时,易货贸易会重新出现,但是当市场重新找到一种被广泛接受的货币之后,这种低效率的交易方式就会淡出经济舞台[8,9,10,11,12,13,14]。科朗童(R.E.Kranton)认为,随着易货市场搜寻成本的上升,互惠易货贸易合同就有自我强化机制,给易货商带来更高的效用水平,即便这种交易方式缺乏效率。但是,一个有序运行的易货贸易制度仍会被大市场打破和取代[15]。C.普林徳加斯特和L.斯托尔以货币市场资源配置为参照基准,建立博弈论模型研究易货市场是否能够实现效率状态,他们发现,只有当易货贸易足够频繁,信任得以建立时,易货贸易的资源配置才会趋近于货币市场的效率状态[16]。郑先炳认为,持续恶性通货膨胀使货币丧失价值储藏功能,最后连交易媒介功能也不复存在。这时人们开始以物易物,仿佛又回到原始商业经济时代[17]。邹根宝认为,易货贸易大多起因于易货国外汇不足,无法以现汇支付方式与他国进行交易。在用外汇支付不成问题的情况下,易货贸易较少被采用[18]。石丁认为,以物易物缺乏通用标准衡量商品价值,交换不便,也不公平,货币应运而生是社会的进步[19]。崔有祥等认为,现代易货在中国是一种新型的贸易方式,是对现汇贸易的补充[20]。俞荣根,丁新正认为,电子商务与传统易货概念的结合成为以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典范,现代易货作为一种全新的营销方式,正成为现金交易的有益补充[21]。梁士伦认为,以货易货只能作为企业在特殊时期的短期应急方式,从长远来看并不能根本解决商品流通和企业发展问题。企业要真正发展壮大,只能靠积极开拓销售市场,并非靠以货易货[22]。帖木尔·纳兹罕诺夫面对哈萨克斯坦再度出现的易货贸易,推断当国家克服经济危机的影响之后,市场经济秩序重新恢复,经济得到发展,易货贸易及其俱乐部也就失去意义[23]。

全球经济因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兴起而变得更加扁平,尤其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阴霾不散、欧债危机、局部地区冲突不断的背景下,现代易货贸易制度凭借自身优势,重新获得青睐。然而,由于本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易货贸易难以取得正常现汇贸易的高效率。本文试图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讨论易货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并分析其对我国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有益启示。

三、易货贸易资源配置效率考察

前文有关易货贸易局限性的总结蕴含着一个事实:易货商对彼此拥有不对称信息,持有货物方对自己的货物和资信拥有完全的信息,而对交易伙伴的货物和资信则拥有有限信息,易货双方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作出能让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行为选择。借鉴C.普林徳加斯特和L.斯托尔的重复博弈模型,下文将对易货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考察。

(一)对称易货贸易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

基本假设:[24],而如今中国与中亚贸易已经过渡到现汇贸易,且大量边境贸易采用人民币结算。1993年之后,由于俄方物价、关税不断上调,卢布大幅波动,中俄边境贸易现汇贸易正在逐步取代易货贸易。20世纪80到90年代,缅甸货币极其不稳定,人民币备受缅甸居民欢迎,缅甸政府于1992年底决定,允许缅商携带人民币入境,人民币在缅方边贸区内视为合法,中缅边境贸易由易货贸易转向人民币结算的现汇贸易。

在易货贸易大户中,伊朗长期受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对外经贸往来受到全面抑制,2011年11月21日,美国对伊朗发动新一轮金融和能源制裁,2012年4月17日欧盟禁止成员国为伊朗石油贸易提供金融服务的决定正式生效,致使很多国家无法向伊朗支付进口原油的硬通货,伊朗也与土耳其、印度、巴基斯坦、叙利亚等国开展易货贸易以应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中国也与伊朗开始酝酿易货贸易,以支付300多亿美元的石油欠款。2012年5月7日,伊朗政府宣布与我国的部分石油贸易将采用人民币结算[25]。伊朗对人民币的接受欢迎态度,更显示了人民币结算对转变易货贸易的可能性[26]。

五、结论

上文通过建立易货贸易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对易货贸易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行模型推导,并讨论了易货贸易与现汇贸易的关系及其对我国推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启示。我们得出以下三点基本结论:

(一)易货贸易是在特定情况下对现汇贸易的有益补充

易货贸易虽然古老,且绝大多数早已被现汇贸易取代,却依然能在特殊情况下继续发挥资源配置功能。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国际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增大,许多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融资约束、销路不畅、库存积压等问题,易货贸易“以买促卖”,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企业面临的上述难题,有利于企业危机中求生存;局部地区局势紧张,资金流通渠道受阻,也需要借助易货贸易实现商品流动;伊朗、朝鲜面临经济制裁,外汇又极其短缺,现汇贸易也无法正常展开,易货贸易成为它们的无奈选择。这些特定情况使得现汇贸易无法覆盖所有商品交换活动,易货贸易成为一种有益补充。尤其借助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推动现代易货贸易的重要力量。中国应充分理解现代易货贸易兴起的原因和趋势,鼓励我国企业有效利用现代易货贸易的优势以加强对外经贸联系。

(二)现汇贸易终将取代易货贸易并巩固开拓市场关系网络

易货贸易作为现汇贸易的补充,只在特定情况下才会重新出现,当这些情况消失,市场又出现被广泛接受的货币时,现汇贸易终究取代易货贸易。现代易货贸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却仍需借助易货额度作为交易媒介,以国际硬通货为单位的价格来衡量商品相对价值,这说明易货贸易仍无法完全摆脱货币因素。现汇贸易取代易货贸易之后,先前通过易货贸易构建的商业网络继续得以维持,并进一步节约交易成本;现汇贸易还有利于寻找新市场,扩宽商业网络。

(三)中国应尽可能争取易货贸易过渡到人民币结算

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开展易货贸易,强化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巩固好市场关系网络;积极争取与自身实力相一致的人民币国际地位,积极推动国际能源贸易的结算制度改革,推动世界贸易结算货币多元化。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不应盲目求快,而应客观理性分析现汇贸易取代条件是否成熟,人民币结算是否具备市场基础,这些都依赖于中国在易货贸易阶段构建市场网络的成果。

易货贸易 篇2

国际贸易中绿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摘要:

随着近年来新一轮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贸易保护措施,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对发展中国家极具不平等性,尤其是对我国外贸的影响,致使我国创外汇较高的几个行业在国际贸易中因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制约而面临的严峻考验,如何应对绿色壁垒,促进出口贸易,是我国贸易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界定了绿色壁垒的涵义,分析了绿色壁垒所采取的具体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应对措施。

关键词:国际贸易;绿色;贸易壁垒;影响;对策

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各国贸易空前开放,加上一些贸易条约、协定和贸易组织的影响,贸易中关税壁垒的保护作用逐渐减弱。在传统的关税壁垒起不到较好作用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倾向于采用非关税壁垒来保护本国的生产与经济发展,绿色壁垒作为一种新兴的、隐蔽的、灵活多变的非关税壁垒贸易措施应运而生。众所周知,我国环境破坏已经危机到外贸及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绿色贸易壁垒极大的影响着我国的外贸出口,如何跨越国际贸易领域中绿色贸易壁垒这个障碍,确保我国外贸持续、稳定发展,须探讨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减少以所谓的绿色环保为借口的绿色贸易壁垒所带来的影响。

一、绿色壁垒的涵义。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贸易壁垒,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最典型的是1991年美国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其理由是为了“保护”海豚的生存,自此后许多国家开始仿效。绿色壁垒是国际贸易中某些国家借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类健康所制定的一系列苛刻的、高于国际公认或绝大多数国家的环保标准,如制定相关的条例法规,也可以是较高的技术限制,或者是繁琐的海关检验、审批程序等,限制或禁止外国商品的进口,以达到贸易保护目的。

二、产生背景。

国际上对国际贸易中的环境问题最初是在关贸总协定时达成的决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将“保障人民、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所必须的措施” 和“有效保护可能用竭的天然资源的有关措施”列为自由贸易原则的一般例外规定。由于全球各国不同的环境标准存在的区域差异性导致了环境与贸易间的矛盾。环境与贸易矛盾在社会分工产生与交换活动伊始便存在,表现为具有增长机制的贸易活动对自然资源需求的无限性和具有稳定性机制的生态环境对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且在国际贸易活动的强化和环境与资源问题的恶化中被激化起来。各国为环保执行的限制或禁止出口的环境贸易措施直接影响国际贸易的正常发展,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更甚。

三、绿色壁垒特征。

(1)表现内容的合理性和表现形式的合法性;

(2)涉及范围的广泛性和实施中的传递性;

(3)保护方式的隐蔽性;

(4)实施效果的歧视性。

四、绿色壁垒的主要形式。

绿色壁垒的形式多种多样,且极富变化性,有关国家可根据本国经济结构、产业特征或是国际经济面临的突发性事件来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绿色壁垒以保护本国贸易。绿色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绿色关税与市场准入。

这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保护环境对一些污染环境、影响生态的进口商品征收高额的进口附加税,或者限制、禁止其产品的进口,甚至对其进行贸易制裁的做法。比如美国就对石油销售征收环境进口附加税,使进口石油比国内同类产品每桶多缴纳几美分的附加税。这种做法对保护国内环境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使生产商在控制成本的驱使下尽可能地少用进口产品。

(二)、绿色包装和标签规定。

一些国家对在本国市场销售的商品的包装进行规定,包括包装材质、包装方式、包装上的文字说明,另外还有绿色标签条例。进口商品必须符合这些规定才能进口,但这些规定无疑会增加进口商品成本,削弱其竞争力。美国从1999年开始禁止中国将未经处理的木质包装输往美国,他们认为未经薰蒸处理的木质包装会将天牛带到美国危害森林。许多国家对包装上的文字说明也有要求,如法国要求进口商品包装的说明文字必须是法文。所谓的绿色标签规定是进口商品的“绿色通行证”,它是一种印刷在商品或其包装上的图形或标志,是由进口国的相关管理部门按严格环境标准审批并颁发给制造商的,如果进口商品上无此标志则不予进口,如德国的“蓝色天使”、印度的“生态标志制度”等。

(三)绿色技术标准。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研发生产方面投入较大,科技水平较高,所以往往会利用自己的优势制定极其苛刻的技术标准,进口商品的生产过程没有达到该标准就会被限制进口或是禁止进口,而这些技术标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较难达到,或者会增加其生产成本,这就给发展中国家出口商品带来一定的困难。早在1990年美国就利用绿色技术标准与墨西哥产生过贸易纠纷:当年10月,美国政府借口墨西哥在捕捞金枪鱼的过程中没有实行保护海豚的作业规范,下令禁止进口墨西哥的金枪鱼及其制品。事实上,美国这种做法是毫无根据的且有些霸道,如果美国的这种做法能成立的话,那么任何国家就都能随便找一个理由、立一个法限制其他国家商品进口,国际贸易秩序也就乱了套。所以绿色技术标准实际上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幌子。

(四)、绿色卫生检验制度。

近几年来,随着一些全球性疾病的蔓延和贸易战的加剧,许多国家越来越重视进口商品的卫生检验,一些国家借口卫生检验来限制商品的进口。这些国家要求进行检验的商品越来越多,检验标准也越来越严,不仅增加了进口商品的检验成本,而且限制了一些国家的商品进入。比如早期对于农副产品主要是检验六六

六、滴滴涕的残留,现在则要求检验放射性污染、多氯联苯和二恶英等,且残留物不得超过百万分之几。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还对花生及其制品进行黄曲霉素检验,对化妆品进行铅、砷等元素检验,对玩具、陶瓷制品进行铅、汞含量检验,对肉类进行荷尔蒙技术检验,等等。这几年国际上又发现鸡肉中残留二恶英,再加上疯牛病、禽流感、H1N1病毒的全球性蔓延,因而各国都加强了对进口肉类的检验,甚至禁止进口病源国的肉类。

(五)、环境成本和绿色补贴制度。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借口保护资源和环境,认为有必要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在成本之内,即环境成本内在化。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因为一些中小企业自身无力承担环境治理的费用,于是形成高环境标准产品生产企业的不公平竞争。而一旦发展中国家政府给予这些生产绿色产品的中小企业环境补贴或优惠贷款的话,发达国家则会以此为名对其征收反补贴税。而与此同时,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又通过跨国公司将一些高污染产品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生产,使发展中国家商品的环境成本提高,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六)、环境贸易制裁。

环境贸易制裁指对违反国际环保、濒临绝种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保护公约等,而导致环境污染、野生动植物多样性缺失的行为所采取的一种贸易制裁措施。

五、环境贸易壁垒对我国外贸的影响。

(一)、对我国产品出口市场的影响。

我国外贸出口市场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与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其出口份额约占80%,这些国家和地区多数是世界贸易组织与环境委员会成员,现已从环保立法阶段转向了环保执法阶段。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环境技术标准比较高,如针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苛刻的环境标准,这将使我国产品出口市场范围面临着缩小的危险。

(二)、对我国产品出口增长速度的影响。

国际上针对工业品贸易、农产品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品和投资等提出了环境方面的规范,而这些贸易为我国外贸中比重较大的出口贸易,若发达国家对这些类的产品进口执行严格的环保标准,其产生的环境贸易壁垒,将严重影响我国产品出口的增长速度。

(三)、对我国出口产品成本和企业效益的影响。

环境贸易壁垒的制定影响着产品从生产到销售乃至报废处理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要求其过程为无公害、无污染的环境管理体系。我国企业缺乏资金,环保技术落后,为了达到进口国家的环境标准,不得不增加有关环保的检验、测试、认证和签订等手续并支付相关费用,还需对产品外观装潢、出口标签和商品广告做大幅度的调整,这势必将增加出口产品的各种中间费用及附加费,导致我国出口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使出口产品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

(四)、对双边或多边贸易关系的影响。

发达国家以环保为名而采取单方面的贸易措施来限制外国产品的进口,由此引发的双边与多边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其中以低于区域环境标准为由抵制来自于区域以外的产品案例甚多,这样便形成了只有发达国家存在的区域性经济组织的自由贸易区,使我国无法介入。

(五)、实例。

1、包装行业。

2006年1月开始执行的“环境包装制品的回收率要达到85%以上”这条标准,对发展中国家的包装行业冲击很大。我国的一次性餐具因没有“绿色标准”而被禁止出口欧美市场,许多商品出口欧美还要支付高额的包装废弃物处理费用等。

2、家电行业。

国际贸易中我国家电产品进口关税被削减,国内产品的价格优势降低,国外品牌在质量上的优势添补了价格上的差异,从而对我国家电产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受环境贸易壁垒影响,上海2006年8月份小家电出口欧盟呈明显下降趋势,在欧盟实施《废旧电子电气设备回收指令》后,上海小家电出口量降低到当年的最低水平。又如欧盟实施的《生态设计指令》的技术壁垒,进而对电气电子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到回收利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突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这也将对我国相关产品出口构成较大的影响。

3、纺织服装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是我国出口创汇的支柱性产业,也是外向依存度较高的行业,我国加入WTO后,该行业受惠较大,但受环境贸易壁垒的影响,我国纺织行业也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据案例了解,因服装没有达到生态纺织品标准而被处以罚款或被迫回销等情况常有发生。例如欧盟有关国家通过的OKO-TES100纺织品环保标准,就对进口服装的甲醛、重金属、防腐剂等100多种有害物质含量进行限制,这些规定对中国服装出口形成了技术性的环境贸易壁垒。

4、农业。

我国是农业大国,受环境贸易壁垒影响较大的也是农业,我国农产品出口现存问题很多,主要是国内动植物疫情、农畜药残留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发生的涉及到植物及植物产品的技术贸易壁垒有40多项,其中涉及出口问题的有17项,80%的出口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日本是中国农产品的第一大出口市场,日本政府实施了“肯定列表制”后,我国对日农产品出口量大幅下滑,因该项检测食品中农业化学品残留的制度涵盖了302种食品、799种农业化学品以及54 782个限量标准。而各项标准大约是现行全部规定的3-5倍,且限量指标更为严格。这份名单涵盖了大部分我国的输日农产品。

5、化学工业。

国际贸易中对化学工业中的化学产品与医药产品的出口有较严格的规定,此类产品的出口主要受到对危险化学品分类管理、严格的化学品管理、对进口新化学品的管理、对农药的管理、对合成洗涤剂的管理等规定的影响。例如美国在很早就开始限制和禁止中草药的进口,进口药品到美国必须经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检查,而我国国内单项品种能通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检查的生产厂家仅有20多个企业,直接影响了该行业产品出口。

6、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的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国际贸易中的可持续发展,一是经济发展,因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中产生,也只有在其中方可解决;二是经济发展过程必须考虑到来自环境与生态资源的支持与发展,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是在于谋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与贸易的关系本质上就是环境与发展的关系,只有良好的贸易和环境政策才可促使环境资源有效的配置,使环境与贸易互惠互利。

六、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

从以上几点看来,绿色壁垒一般都是打着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幌子,实施限制进口的贸易壁垒,且具有极强的隐蔽性和歧视性。它还会抓住消费者的心理,人为引导消费者对技术标准相对较低或生产消费过程不“绿色”的进口产品产生抵触心理,设置进口障碍。尽管绿色壁垒与贸易自由化相冲突,但是其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所以,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应对绿色壁垒的措施应从实际出发,一方面对以环保为借口侵害我国合法权益的绿色壁垒要坚决反对、努力消除,另一方面要实行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具体应对措施如下:

(一)、制定完善的环保法律、法规,秉承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

制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是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手段,也是应对绿色壁垒的有力武器。我国关于环保的国内法虽然对治污有一定的作用,但应对绿色壁垒还远远不够,环保法律法规的内容不应仅仅是单纯的防治污染和保护环境,还应该对企业生产全过程甚至消费过程进行监控,促使企业节约资源,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推行清洁生产、绿色消费,使之与国际接轨,更好地推动我国贸易的发展。另外要坚决贯彻“污染补偿支付”和“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原则,谁污染谁买单,使环境成本内在化。此外,我国还要积极参与国际环境公约,严格遵守公约,并使国内立法与相关公约互相呼应。

(二)、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作为WTO成员国,在面对绿色壁垒损害我国贸易利益的事件时,我国要依据WTO规则与有关方面进行磋商,或向相关组织提出抗辩。这就要求我国能利用WTO的透明度原则积极收集各国的绿色壁垒信息和相关国家对抗绿色壁垒的案例,总结别国经验,一方面为我国应对绿色壁垒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另一方面帮助我国制定有效的绿色措施和制裁手段,善于灵活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解决绿色壁垒纠纷案,在磋商、调停无效的情况下,我国也可根据WTO有关规定实施贸易报复措施,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还要培养熟悉WTO机制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企业服务,改变我国企业过去在国际贸易战中消极、不应诉的被动观念,积极应对绿色壁垒。

(三)、建立环境标志制度,构筑绿色环境标准。

环境标志已成为商品“走出去”的通行证,我国也应切实考察建立环境标志制度的可行性,尽快出台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标志制度和具体实施细则,使国内符合环境标准的产品能得到相关认证,而对进口商品实施该制度既可以进一步保证进口商品的品质,又可以为我国增加相关收入。同时,我国还要用相关法律来保障该制度的实施,以确立其权威性、可靠性,构筑绿色保障体系,保护国内绿色产业。

(四)、开发绿色产品,增强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所谓绿色产品是指从生产到使用乃至回收的整个过程都符合环保要求,对生态环境危害小或无危害,以及可回收利用的产品。我国企业必须实施绿色战略,开发绿色产品,对绿色产品进行专业化研究,使之真正有利于生态环境,注意节约资源,同时考虑回收利用,并要结合国情和消费者承受能力来确定绿色产品的“绿度”,不可盲目追求绿色而使商品成本过高失去市场。

七、结语。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并集中表现在国际贸易的绿色壁垒中,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然会受到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限制。面对不利局面,我国要积极利用WTO机制中的特殊待遇,努力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合理设置自己的绿色保护屏障,以保护和促进我国的贸易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加工贸易新政推动贸易转型 篇3

一、加工贸易转型的背景

加工贸易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启动,由于我国注意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从1981年的25亿美元增长到2006年的8319亿美元,增长333倍;同期,加工贸易占对外贸易比重从5.7%提高到48.6%,对我国出口贡献率达到60%以上。2006年,加工贸易出口占我国GDP的19%,其顺差增量拉动我国GDP增长近1.5%:2007年上半年,加工贸易进出口4409亿美元,占全国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45%,堪称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重要增长极。

加工贸易为国内企业融入国际市场提供了渠道,使我国形成了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制造业平台,特别是国内企业通过深加工结转方式为跨国公司进行配套生产,使用外方技术、营销渠道实现了“借船出海”;推动我国实现了初级产品为主向制成品为主的出口结构的转变。

与此同时,我国所面临的国内国际压力也在不断加大,环境资源保护与能源节约要求越发强烈,贸易摩擦日趋频繁,国际贸易失衡日趋严重,出口结构急需改善,外贸增长方式有待改变。当前我国加工贸易的80%由外商投资企业控制,60%以上是劳动密集型行业,我国已成为廉价供应欧美国家消费的“世界制造商”。在我国加工贸易深加工结转产业链不断延长的同时,也存在外资主导、总体处于价值链低端、国内企业获取利润较低以及监管体制不完善等问题,不过并不能因此就限制加工贸易,而应遵循经济全球化的客观趋势和规律,按照我国经济发展条件和需要,在发展中去克服和解决加工贸易转型亟待上路。

二、新政赋予加工贸易转型的新含义

从国际来看,国际产业面临从一般制造业转移向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新趋势;从国内来说,中央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和谐社会的要求,对国内资源的占用和能源消耗、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所以此次调整应是国家产业升级适应国际产业变化的一个主动调整,是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加工贸易升级。

此次新政出台赋予加工贸易转型三方面含义;一是要实现加工贸易产业和产品结构升级,提高加工贸易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关键零部件的加工制造能力;二是要优化加工贸易区域布局,引导加工贸易梯度转移,促进东、中、西部产业布局的合理调整;三是要引导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由单纯加工向设计、研发、品牌、服务等内容延伸。

调整政策不是要取消加工贸易,而恰恰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加工贸易。主要目的是为了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抑制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产品出口,减少贸易摩擦,促进贸易平衡,缓解外贸顺差过大带来的突出矛盾,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实现外贸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新政出台后的影响

1预期效应。扩大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目录属于“微调”范畴,大部分企业能够通过适当的生产和销售行为消化政策的影响,因此新政更重要的在于导向功能。政府的贸易和产业政策走向十分清晰;近期内,致力于解决贸易顺差增长过快问题,及由此引发的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压力及贸易摩擦问题;中期目标是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抑制低附加值、高能耗、高污染出口产品的过快增长,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远期目标是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从《目录》设计范围看,大部分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的企业不会有太大影响,而一批政策不鼓励、下支持发展的行业或将就此淡出加工贸易舞台。

2业界反响。新政的突出影响就是抬高了企业资金成本。政策调整之前,对于大部分依法经营、无走私违规行为的A、B类企业实行银行保证金台账“空转”;但新政出台后,一旦进口原料或者其制成品被列入限制类目录,则实行“半实转”,即A、B类企业必须缴纳保证金的50%,有违规行为的C类企业仍和以前一样全额缴纳。毋庸置疑,这一“台账实转”实则抑制了加工贸易企业的资金流转。此次限制类目录共涉及300亿美元左右的出口额,所需缴纳的保证金(按先行一年期贷款利息算)共计6亿元人民币。这一系列调整已开始发挥积极效应。广东一些加贸企业已开始调整战略布局,向“低物耗、强技术、高价值、本土化”方向拓展;各方反馈数据显示,加工贸易正初步呈现“自东向中西”的梯度转移之势。

新政不涉及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从而意味着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政策优势更加明显。目的在于针对区外加工贸易监管难度大、风险高的特点,引导区外的企业到区内经营,便于集中管理,有利于出口加工区的发展。

四、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政策建议

在保持总体政策稳定的前提下,继续稳步推进加工贸易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克服目前面临的制约因素。具体来说,运用政策手段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总体政策体系。发展加工贸易的战略定位是提高企业、产业、地区和整个国家的竞争力,因此须先建立促进加工贸易转型的总体政策体系和制度框架。针对总体目标,建立与完善有利于推动加工贸易转型的产业政策、地区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财政政策、进出口政策、保险政策、外汇政策等以及相关行政制度、程序和法规条例,并且要使这些政策和制度协调统一。

2完善加工贸易商品管理。按照国家宏观调控、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要求,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商品分类管理办法,建立产业和产品准入目录的动态调整制度,根据进出口税则目录调整情况以及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定期发布加工贸易禁止类和限制类目录。

3加强加工贸易企业管理。加强加工贸易企业准入审核,从企业的环保水平、工人最低工资、社会保险、生产设备水平等几方面完善企业准入管理。尽快解决深加工结转和使用国产原材料及零部件退税问题,鼓励加工贸易企业国内采购的积极性。

4制定优惠政策正确引资。继续改善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变劳动力成本优势为综合服务环境优势和技术支撑优势,承接外资高端产业和环节的转移。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企业在华设立研发和营销中心。

5引入供应链管理体系。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大力发展研发、金融、信息、物流供应链等各项服务,打造一批跨国公司的一级供应商,培育“全球采购、全球销售”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提高国内企业直接接单能力,推动我国加工贸易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向本土企业为主转变。

6健全加工贸易监管体制。进一步完善加工贸易监管体制,提高监管效率和便利化程度。为企业提供高效的公共服务和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坚持并完善以保税监管为主要内容的深加工结转政策;整合现有的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等特殊监管区域,以适应承接高端制造环节和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新要求。

7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建立与完善有利于促进加工贸易转型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建立健全各种行业协会、商会及其职能的基础上,针对加工贸易企业综合开展国际信息收集与提供、技术交流与推广、典型发展案例介绍与展示以及咨询与培训等工作,以推动其转型升级。

易货贸易 篇4

2004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均排名世界第3, 已跻身世界贸易大国行列, 但与此同时, 我国的服务贸易却出现了近97亿美元的逆差,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占贸易总出口9%的现有水平, 还远远低于19%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不合理性决定了我国还不是贸易强国。“要成为一个贸易强国关键要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1) 对外经济贸易规模大, 影响力强, 辐射面广, 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世界贸易和国际市场的变化以及国际资本的流动方向。 (2) 在对外经济贸易活动中占据明显的竞争优势” (魏浩, 2003) 。对于第一点, 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现状来看, 贸易大国也难逃服务贸易逆差的影响, 虽然我国在一定程度上的服务贸易逆差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但是服务贸易在较长时间内 (1997~2004) 连续在运输、保险、金融等服务行业出现较大数值逆差绝不能说明我国对外贸易影响力强, 辐射面广;对于第二点, 从传统贸易的比较优势理论出发, 我国的对外贸易在某种程度上, 规模大, 影响力强, 尤其是在L-L型 (劳动密集、低技术) 产品, 但是“只按照比较优势原理发展对外贸易的国家有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比较优势只是潜在的优势, 竞争优势才是现实的优势, 竞争优势体现为动态的比较优势” (魏浩, 2003) 。相对于货物贸易, 我国的服务贸易还比较落后, 由于服务产品主要是知识、技术密集型产品, 我国不仅不具备比较优势, 更不具备竞争优势。因此, 我们还不是贸易强国, 而从贸易大国到贸易强国的转变, 服务贸易是突破口之一。

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状况

1.我国服务贸易总体发展势态良好

从1997~2006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无论是进口、出口额还是进出口总额都呈逐年增长趋势 (见图1) 。1999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为238亿美元, 占中国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2.2%, 居世界第14位;服务贸易进口额为313亿美元, 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8.9%, 居世界第12位。2003年我国服务贸易排名已上升到第9位。2004年, 我国服务贸易进口为721.33亿美元, 增长速度为30.42%, 出口为624.34亿美元, 增长速度为33.60%, 进出口总额为1345.67亿美元, 增速为31.88%。

2.服务贸易逆差逐年增大

贸易竞争力指数 (TC指数) 是指某国产业或产品的进出口额差额与总额之比。

虽然我国的服务贸易有了较大发展, 但是自1995年以来, 我国服务贸易连年出现逆差, 并且逆差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 (见表1) 。从1995年起TC指数一直小于零, 2000年到2003年连续4年为-0.8, 到2004年达到-0.7, 2005年和2006年有所减少, 分别为-0.06和-0.04。这反映了我国服务贸易虽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 但其竞争力仍然较低。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这种比较劣势, 适当减少并扭转服务贸易逆差, 改善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 增强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 使我国早日成为贸易强国, 已经被提上日程, 并且得到了政府决策层的高度重视。

资料来源:联合国贸发会2004年统计手册

三、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相关关系分析

1989年, Waterloo大学国际贸易专家詹姆斯·梅尔文 (JamesR.Melvin) 教授通过一个模型提出, 当开展要素服务贸易时, 出口服务的国家必然会在货物贸易上出现逆差。尽管这种相关的逆差不明显, 但可以构成服务部门比较优势的一种反映。也就是说美国在其货物贸易上的逆差可能是美国在服务贸易上顺差的反映。在此意义上, 惟有减少服务贸易出口才能修正货物贸易的不平衡。从自然禀赋角度分析, 一个国家, 特别是经济大国, 在一定时期的资源是有限的, 在货物贸易顺差的同时, 服务贸易的逆差是受其内部既定数量资源限制的, 反之亦然, 因此一个国家很难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上都具有比较优势。

在我国, 这种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之间的相关关系是否存在呢?笔者收集了从1997~2006年我国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有关数据, 并且对服务贸易逆差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用计量经济学软件进行了相关、回归分析, 发现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正相关关系 (见图2) 。

资料来源: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 (BOP)

从1997~2004年我国对外服务贸易差额 (DTS) 和货物贸易出口总额 (TWE) 的波动来看, DTS和TWE的增长趋势呈现出了高度的吻合 (见图2) , 从图2我们看出DTS和TWE呈现出线形增长趋势, 笔者建立模型并利用Eviews3.0对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如下:

建立模型并估计:

DTS=A1+B1TWE+U1 ①

(其中:被解释变量DTS为服务贸易逆差, 解释变量TTW为货物贸易总额, A1为截距项, B1为斜率, U1为随机误差项) 。利用该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为:

DTS=3567853+0.007357TWE

(4.0145) (4.0683)

R2=0.66379;F=16.51497;

其中方程①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在此回归方程中, 自由度为8, 临界值F0.05 (1, 8) =5.32, 而F检验值为16.51497, F>F0.05, 说明方程①的线形关系在95%水平下显著成立;临界值tα/2 (α=0.05) =2.4469, 而t的检验值为4.0683, t>tα/2, 说明变量TWE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R2=0.66397说明DTS与TWE之间的拟合优度相对较高。这一回归方程表明, 在当前经济条件下, 假设在影响对外贸易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我国对外货物贸易出口总额每增加1000美元, 则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逆差约增加7.35美元。

四、服务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的相关分析

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是一国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两种主要策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速度加快, 这两种策略之间的联系也显得日益重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 对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把握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采用表2数据对FDI和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之间的趋势进行模拟 (见图3) , 进而建立模型并对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如下:

建立模型并估计:

TTS=A2+B2FDI+U2 ②

(其中:被解释变量TTS为服务贸易总额, 解释变量, FDI为对外直接投资, A2为截距项, B2为斜率, U2为随机误差项) 。利用Eviews3.0对表2数据进行估计的结果为:

TTS=-1803.855+5.4760FDI

(-3.9687) (6.1821)

R2=0.826907 F=38.21794

其中方程②下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回归系数的t检验值。在此回归方程中, 自由度为8, 临界值F0.05 (1, 8) =5.32, 而F检验值为38.21794, F>F0.05, 说明方程②的线形关系在95%水平下显著成立;临界值tα/2 (α=0.05) =2.4469, 而t的检验值为6.1821, t>tα/2, 说明变量FDI作为解释变量是显著的;R2=0.826907, 说明TTS与FDI之间的拟合优度也较高。该方程表明在我国当前经济条件下FDI每增加1000美元, 服务贸易总额增长5476美元。

五、对比分析及政策建议

1.我国服务贸易收支逆差5年来首次减少

2005年上半年我国服务贸易收支逆差达39亿美元, 同比减少33%, 是5年来的首次减少。中国货物出口迅猛增长, 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运输和保险收入的快速上升, 运输逆差也由上年同期的同比增长转为同比减少, 保险项目的逆差增速也有所缓解。此外,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交流的加深, 中国国际旅游收入增长迅猛, 旅游顺差的扩大已成为目前中国服务贸易逆差减少的最主要因素。中国服务行业的对外竞争力进一步加强, 但由于金融、保险、专有技术和技术咨询等高附加值服务产业的对外竞争力提高幅度有限, 因此近期内中国服务贸易总体逆差的状况仍将持续。

2.正确看待逆差, 采取科学措施

货物贸易主要是资源、能源、材料之间的贸易, 服务贸易主要是资源、技术、劳动力之间的贸易, 两者之间的交叉决定了一国在现有既定资源前提下, 很难同时在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领域出现顺差, 从这一点上来看, 我国在服务贸易领域因其在货物贸易领域的顺差而出现的逆差就可以理解, 但我国自1997年到2004年, 连续在运输、保险、金融等服务行业出现较大数值逆差却是极不合理的, 必须减少并消除这种不合理的逆差, 方法不能是让货物贸易裹足不前, 而应加快贸易增长方式的转变, 调整贸易结构, 加快实现从有形的货物贸易为主的初级贸易模式向有形的货物贸易与无形的服务贸易并重的高级贸易模式转变。第一, 加快服务业体制改革, 增加政策透明度。在不影响国家安全的前提下, 对有关国家及国内服务业的各项方针、政策、法规、措施都要予以公开, 以便国外的服务提供者更加了解中国服务市场的情况, 寻求合作机会。第二, 大力发展国内服务业, 为服务贸易奠定坚实的基础。应重点发展投资少、收效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关系密切的行业。如商业、物资业、旅游业、房地产业等。

3.外商直接投资是拓展我国服务贸易的最理想形式

通过外商投资我国服务业, 可以满足我国国内对服务的需求, 加快我国经济转轨和发展的进程;随之而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能促进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进一步开放国内服务市场, 通过外资进入形成的强大竞争压力会迫使国有服务企业提高效率, 达到国内制度难以起效的对国有企业的刺激和促进作用, 打破原有比较优势的局限, 改善自身的服务贸易状况。这是发展中国家, 特别是转型经济国家中普遍存在的市场自由化过程。应该注意的是, 过去的招商引资, 现在某种程度上是招商选资, 破坏资源、破坏环境的外资等于是人家淘汰工业的大转移, 坚决不要。同时为那些可以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外资创造更多的外部环境条件和政策条件。

参考文献

[1]黄锦明.中国迈向贸易强国的理论与政策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7.

[2]孙敬水.计量经济学教程[M].清华大学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5.

[3]高峰, 高越.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关系[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4) .

[4]史小龙, 张峰.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协整分析[J].亚太经济, 2004 (3) .

[5]郑吉昌, 夏晴.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相关因素讨论.外贸经济、国际贸易, 2005 (2) .

易货贸易 篇5

【国贸专业论文】论文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 货物损失风险 贸易政策变动风险 价格变动风险 收汇风险论文摘要:风险规避是出口企业进行国际贸易时所要考虑的重中之重的问题,贸易术语和国际贸易风险规避有着密切的关系就贸易术语和某些国际贸易风险规避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国际贸易术语是为了适应买卖双方相隔遥远,分属不同国家的特点而产生,明确了买卖双方的责任,费用,风险,合理运用各种贸易术语来规避国际贸易中的风险是出口企业风险管理的手段之~。

一、贸易术语和货物损失风险规避的关系

中国如何由贸易大国走向贸易强国 篇6

那么真正的贸易强国是怎样的呢?概括地说,判断标准至少应包括四个方面:首先应该是贸易大国;其次是经济强国;然后高度开放;最后科技文化教育高度发达,处于国际分工的主导地位。我国仅符合第一个条件,目前,随着能源环境危机越来越凸显,形势也更加严峻了。

中国与世界贸易强国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在商品和服务的质量与技术方面竞争优势不大。中国在世界名牌和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前沿科技上相当匮乏,产品质量也很难达到国际标准,因此经常因国外的贸易壁垒而遭受巨大损失。

(2)贸易条件于我不利, 出口换汇成本昂贵。一是由于国际市场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一直呈下降趋势,而初级产品在中国出口中占相当的比例。二是由于国内劳动力以及原料价格上涨,低成本优势正逐渐丧失。而同时对国外机器和交通设备等技术产品的需求量大,不可避免地使得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换价格比例差距较大,贸易条件处于不利地位。

(3)难以实现规模经济。一般来讲,资本密集型行业的规模经济效应比较明显,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规模经济不太明显。

(4)对外直接投资少,在国际融资中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是世界资本净输入大国。这也反映出中国国力较弱,缺乏建设资金,国内金融市场不完善,需要依赖国际资本帮助发展经济。

(5)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和世界知名品牌。这是中国发展对外贸易的最突出最严峻的问题。

(6)国内政治文化法律制度改革滞后,不能给予外贸企业以足够的支持。此外道德滑坡现象较严重,进入21世纪以来,许多发达国家的非政府组织、工会等都相继制定了道德贸易准则,它们很可能成为我国新的贸易壁垒。

(7)中国外贸发展还存在诸如对很多商品没有定价权、没有“游戏规则”制定权、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的问题。

此外,如果过度的依赖技术引进,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无法发挥后发优势,就只能成为依赖发达国家技术的附庸,堕入比较优势陷阱。另外还不能忽视消费示范效应对我国的影响,收入水平高的国家的消费模式及演变对收入水平较低国家的消费模式会产生引导作用。例如,在国内使用Microsoft Office 系列软件,已经成为一种消费习惯,尽管如今我国已经研发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WPS系列软件但极少有人问津。即使我国将来研发出与奔腾微处理器同技术水平 “神州龙芯”,它的境遇也不见得乐观。

那么,中国的贸易大国之路该如何去走呢?笔者认为,还是把握全局,稳步改进,在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进程中各个击破,不能冒进贪快。

(1)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扩大进口贸易规模对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来说并不是一个选项,而是一条必由之路。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不仅要转变出口贸易的增长方式,而且也要致力于转变进口贸易的增长方式。

(2)充分发挥政府作用。对国内具有发展潜力,但尚缺乏自我发展能力的幼稚工业予以适当保护,对已经相当成熟的产业引进国际竞争促使其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国际竞争力。此外,在改善进出口结构,营造优良国际贸易环境以及改革政治法律文化体制上政府还有很多事要做。

(3)科技兴贸。一是大力推动高技术产品的出口;二是运用高科技成果改造传统出口产业,提高传统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三是提高商品生产者和交易者的综合素质;四是贸易手段的现代化。政府要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同时增加教育投入,重视人力资本的积累。

(4)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扩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做到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促进服务业产业升级;发挥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提高国际竞争力。深化服务业改革,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市场,促使与国际市场接轨;服务出口坚持走质量和品牌之路。

(5)扩大对外直接投资。根据垄断优势理论,对外直接投资有独特的优势,是占领市场获取廉价原材料和资金的渠道,是成为贸易强国的必备条件,但是必须与考察国家特有优势联系起来进行。

(6)在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基础上逐步改善进出口贸易结构。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一个国家的比较利益是可以改变的。随着一个国家要素的积累和增加,其要素密集度就会改变,并导致其比较利益的变化,我国可以逐渐积累技术、资金、人力资本等要素,等到合适的程度再调整我国的生产和产业结构。

综上所述, 21世纪的中国要向着贸易强国这个目标奋斗,我们就要抓住加入WTO的机遇创造适宜的政策环境,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尽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差距,把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易货贸易 篇7

关键词:国际贸易,中国—东盟,贸易关系,贸易互补

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是双方经济关系的具体内容之一。中国和东盟的经济关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关系:贸易关系和投资关系。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对外有着较强的竞争关系,但在出口产品方面有着较强的互补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投资总量不是很大,然而发展速度喜人,这也将成为中国东盟发展深层次贸易关系与贸易产品互补的一个重要原因。分析中国与东盟成员国的国际贸易应该从竞争和互补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不仅要鼓励公开公平的产品竞争,而且要积极参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条件下的产品的内部分工和贸易互补性。就国际贸易条件下对中国东盟贸易关系与贸易互补进行分析,将两者有机结合,以互补分析为主,可以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进行深层次的贸易合作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和建议。

一、中国—东盟国际贸易的历史进程

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具有实质性的贸易发展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其中,1975年到2006年,中国与东盟贸易的年平均增长率保持了19%以上的较高速度,1975—1988年,年平均增长18.8%,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从5.24亿美元增加到49.2亿美元。为扩大双方的经贸交往,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1999年在马尼拉召开的第三次中国—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中国愿加强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联系。2000年,中国时任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新加坡举行的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上,提出在WTO承诺基础上,建设更加互惠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倡议。2001年,中国与东盟各国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在当年10+1领导人会议上,中国拿出更为充实的议案,终于与东盟达成了自贸区共识。“10+1”宣布10年内建成自由贸易区的目标。2002年,《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自贸区建设正式启动。2004年,《货物贸易协议》和《争端解决机制协议》签署,标志自贸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执行阶段。2005年,《货物贸易协议》降税计划开始实施,中国与东盟的贸易额达到1134亿美元,是2004年贸易额的1.94倍,占东盟对外贸易总额的9.3%,中国与东盟的贸易关系达到一个历史高度。2007年1月,双方又签署了自贸区《服务贸易协议》,并得以顺利实施。2009年,《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签署,标志主要谈判结束。2010年,拥有19亿人口、GDP接近6万亿美元、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立。中国—东盟18个合作项目正式签约,签约金额48.96亿美元。此后,随着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邦交的深入发展,在对话伙伴关系基础上,双方贸易进入更快发展阶段。同时,区域内部分工也为加强双方的贸易依赖,不断调整和优化双方的贸易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关系的分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扩大了对国外商品的需求,中国和东盟的贸易有了进一步的发展。2世纪90年代,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使中国和东盟的双边贸易突飞猛进。

由表1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双方每年贸易额都是2世纪80年代末的2倍以上。尤其是最近几年,双方贸易呈现几何式增长。

(单位:亿美元)

资料来源:1993 年及以前的统计数据来自东盟秘书处网站,东盟国家包括文莱、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1994 年—2005 年的数据根据相关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提供的统计数据计算得到,由于尚未加入,1994 年的东盟不包括越南、老挝、缅甸和柬埔寨,1995 年、1996 年不包括老挝、缅甸和柬埔寨,1997 年、1998 年不包括柬埔寨;2006 年、2007 年的统计数据来自中国国家商务部网站。

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来看,双边市场的扩展有以下两个特点:

1.双边贸易额基数小,但增长速度快。从表1可以看出,除个别年份外,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出口增长率都在两位数以上。近几年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比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率高,从而导致了近几年中国对东盟贸易逆差的现象。同时,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增长率远远超过东盟出口总额的增长速度,表明东盟对中国的市场扩展远比其他市场要快。相比之下,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东盟市场的扩展速度不如世界其他市场快。从2003年开始,双边贸易出现爆发式增长,其中,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速度要快于东盟对华的出口增长速度。

2.双方出口中的双边贸易比重不断上升。从表2、表3可以看出,中国和东盟在双方进出口总额中双边贸易的比重尽管还不是很高,但一直呈现上升趋势,双方的贸易伙伴关系发展迅速。根据《国际贸易统计年鉴》中描述:中国在出口方面对东盟的依赖在1970年为0.9%,1980年为1.2%,1990年为2.12%,到2000年提高到3.65%,2005年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为8.88%。比较2005年和2000年的数据,东盟对中国的出口依存度越来越大。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联合国 COMtrade 数据库,2006 年 。

(单位:亿美元)

数据来源:2001 年《中国统计年鉴》和国家商务部网站 2007 年进出口统计。

三、中国与东盟国家贸易产品互补的分析

东南亚地区属热带气候,高温多雨,土地肥沃,资源丰富。烟草、咖啡、大米、木材、蔗糖、椰产品的产量以及出口量在国际上名列前茅,木棉、柚木、橡胶、金鸡纳霜、棕榈油的产量以及出口量位居世界首位。东南亚国家矿资源富饶,有色金属蕴藏丰富,世界上1/2的锡产量来自于这些国家。中国属温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大物博,中西部地区的资源非常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人均拥有的资源量就相对稀缺。同时,中国是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因此东盟的种植业、丰富的矿产资源以及金融服务业对我国十分重要。国内能源的开发与利用远远不能满足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使得中国对各种能源和原材料供不应求。东盟成员国大多数处于热带地区,而中国大部分地区处于温带,在农产品方面,因双方主要的种植种类不同而存在很强的互补性。正是因为这种资源互补性,使资源密集型的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中国和东盟国家贸易往来的主要产品。

1. 中国与东盟双边贸易的专业分工特征。中国—东盟双边贸易快速发展存在着内在必然性,双方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和生产能力等方面各有优势,并且形成了一定的产业分工布局,贸易互补逐渐过渡到产业内的互补,因而双方在商品贸易上有着较强的互补性。

从国别专业化分工的角度分析,东盟成员国中越不发达的国家,与中国的专业化分工越明显,分工程度越高。这是因为,如印尼和菲律宾这些越不发达的国家,对本国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因此,这种以自然禀赋形成的专业化分工的比重也较大;另一方面的原因在于,东盟国家对于中国的产品需求量较大,这促使专业化分工的程度提高。具有专业化分工产品类别的减少,说明随着双方经济的发展,对资源禀赋的依赖程度降低,双边的产品结构和贸易结构会出现趋同,减少了专业化的分工,转向提高产业内分工和互补程度。

2.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互补性分工结构。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工,不仅仅是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在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中,双方逐步从传统的产业间的贸易转向产业内的贸易。产业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内的贸易互补程度与产业分类的选择密切相关,互补的产业分工结构更容易在高位的产业分类中表现出来的产业内的贸易指数中看出,且更具有说服力。产业内贸易指数越大,表明其程度越高。

3.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互补性。贸易理论研究表明:各国在进行专业化生产时应利用技术、资源或规模上的比较优势,然后通过贸易的形式满足各自需求。同时,还可以从贸易理论研究中看出,贸易如同一把双刃剑,它既然能够给一个国家带来收益,同时也会致使一部分利益阶层遭受损失。在比较优势上,东盟各国的贸易具有一定的差异,加强其相互间的贸易关系必然会加快各国产业调整。而这一调整对各国贸易在行业上的互补性以及对各国本身所造成的影响密切相关。如果两个国家的贸易具有互补性,也就是说一个国家需要进口的产品与另一个国家需要出口的产品相同,那么两国之间贸易发展将维持各自现有的生产模式,双方的收益可以通过消除贸易壁垒与实现规模化生产实现。在发展水平上,虽然具有互补性产业结构的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在某些产业上贸易有不平衡现象,但这种形式下的贸易不仅可以使各国实现优势互补,还可以减少同行业因过度竞争所引起的一系列负面影响,降低产业调整的成本。

中国与东盟主要国家和地区间的贸易互补性可以利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国家i出口与国家j进口的贸易互补性指数用Cij表示,用RCAXik表示用出口来衡量的国家i在产品k上的比较优势。其中RCAMjk=(Mjk/Mj)/(Wk/W),Mjk为j国k类产品的进口额,Mj为该国所有产品的进口总额。RCAMjk越大表示国家j进口产品k的比例越大,说明这个国家在这类产品生产上处于比较劣势。如果国家i在产品k上有明显的比较优势(RCAMjk大),则i国产品k的出口与j国的进口呈现互补性。其互补性的大小可以用RCAXjk+RCAMjk来衡量。

因此,可以推测:当一个国家集中进口产品种类与另一个国家集中出口的产品种类相同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就大,当一个国家集中进口产品种类与另一个国家集中出口的产品种类不同时,两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指数就小。该互补性指数就为1时,说明各国产品的比较优势相同。同时,互补性指数也间接地反映了产业间贸易在两国贸易往来中所占的比重。互补性指数大,表明两国间的贸易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互补性指数小,表明两国间的贸易以产业内贸易为主。

从二分位的商品来看,中国与印度尼西亚双边的贸易互补性指数较大,具有较强互补性(贸易互补性指数大于2)的比例约占商品种类的58%。分别为已加工动物油脂(43类)、金工机械(73类)、通用工业机械设备及零部件(74类)、车辆(78类)、照明器材(81类)、鞋(85类)等。除此之外,贸易互补性指数介于1和2之间的商品双方具有相对弱的互补性。中国与马来西亚的贸易互补体现在原材料矿产、初级加工品、化工类产品、机械设备、农产品及轻工业品上。中国与菲律宾贸易互补性较强的占其商品种类的44%,主要是机械设备、农产品和矿产原材料。在以自然禀赋为基础的产业间,中国和新加坡的互补性较弱,主要体现在杂项制品(8类)上,具有互补性产品占其商品种类的43%。

四、结语

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 篇8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一部贸易发展史, 也是一个国家、民族的兴衰史。我国是历史上最早开展对外贸易的国家之一, 直到明代和清代前期仍保持着经济贸易规模世界第一的位置。1840年西方用坚船利炮打开了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大门, 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对外贸易也由此丧失主权, 成为半殖民地对外贸易。新中国的成立, 摧毁了帝国主义在华特权, 对外经济贸易主导权重新回到人民手中, 对外贸易开始艰难起步。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合作, 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经贸往来, 对外贸易迸发出蓬勃生命力, 实现了新的历史跨越。

我国对外贸易始于先秦, 盛于宋元, 衰于晚清, 经过新中国成立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5年的快速发展, 又重新回到世界第一的位置, 创造了世界贸易发展史上的奇迹。30多年来, 我国对外贸易几乎每4年翻一番, 是首次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的发展中国家。

我国对外贸易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活跃力量。1978~2013年, 我国对外贸易总额从206亿美元增加到4.16万亿美元, 年均增长16.4%。近年来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平均达到18%左右, 直接和间接带动了国内1.8亿人就业, 创造了18%的全国税收。

我国对外贸易真正让13亿人的中国梦和70亿人的世界梦息息相关。我国已经是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最大贸易伙伴, 从南太岛国到非洲大陆, 从欧亚大陆东端到大西洋两岸, 全世界都在享受着质优价廉的中国制造商品。不断发展的对外贸易, 让中国发展惠及世界。中国离不开世界, 世界离不开中国, 已经真正变成现实。

实践充分证明, 我国对外贸易已经走上一条适合我国国情、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道路, 开创了发展中大国发挥后发优势、在经济全球化大潮中发展壮大的成功范例。我国对外贸易的丰富实践, 是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实现的, 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内容, 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伟大创造, 展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 凝聚了亿万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向国际社会传播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正能量, 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正视当前外贸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 在带给我们喜悦的同时, 更多的是冷静和忧思。当前, 世情、国情都在发生深刻变化。全面审视我国对外贸易, 还有很多方面不能适应新时期发展的需要。成为贸易强国, 还有很长、很艰难的路要走。

创新发展的基础亟待加强。创新是支撑对外贸易发展的活力源泉。当代国际市场竞争, 根本上是创新能力之争。长期以来, 我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主要依赖数量和价格优势,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附加价值低。2013年我国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已经达到57.3%和29.9%, 但很多商品核心技术掌握在外方手中。其中, 机电产品61.2%是外资企业生产的, 51.1%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高新技术产品73%是外资企业生产的, 65.3%是加工贸易方式出口的。

服务贸易发展比较滞后。我国虽已成为货物贸易大国, 但服务贸易发展相对滞后。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5396.4亿美元, 仅为美国的一半左右;我国是货物贸易顺差大国, 但也是世界第一服务贸易逆差大国, 2013年服务贸易逆差额达到1184.6亿美元。我国服务出口结构也不够优化, 金融、保险等技术知识密集型的服务出口占比还比较低。

贸易体制机制还不完善。多年来, 国家不断改革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和通关便利化等政策措施, 营商环境总体上有了显著改善, 但单向鼓励出口的政策手段比较多, 有促有限、有出有进的双向调控机制还未完全建立, 仍然存在片面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倾向。如何构建既符合我国国情、又符合国际高标准的贸易投资规则体系, 是对外贸易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外贸发展环境不容乐观。从外部看, 世界经济仍处于深度调整期, 总的看国际市场需求很难再回到金融危机前的持续高增长阶段。国内方面, 近年来我国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 经济发展的资源、能源、环境约束加剧, 如何在巩固传统优势基础上, 尽快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是发展对外贸易亟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开拓进取, 建设贸易强国

登顶之路, 殊为不易。要将世界第一的位置保持下去, 更加艰难。我们要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 以培育新优势为重点, 以提高综合效益为目标, 以互利共赢为宗旨, 加快调整进出口战略, 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 更好地服务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国梦。

坚持开放引领, 继续发展对外贸易不动摇。贸易强国是质和量的统一, 有量还要质, 有大还要强。要立足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紧缺的现实, 始终坚持开放发展思维, 按照布局平衡、以质取胜、多元互补、多点支撑的原则, 在保持外贸合理增长的基础上, 切实将发展目标转移到质量和效益上来, 注重在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实施创新驱动, 加快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只有夕阳产品, 没有夕阳产业。要加快运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提升劳动密集型产品科技和时尚内涵, 稳住劳动密集型产品国际市场份额。促进贸易与科技、产业融合, 鼓励外贸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贸易业态创新, 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鼓励智力、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 形成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全面深化改革, 构建外贸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完善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体现新时期外贸发展要求的外贸促进政策, 建立质量效益导向型的贸易促进体系。加快进口促进政策体系建设, 清理进口环节的不合理限制, 促进进口与出口的协调发展。统筹推进自由贸易园 (港) 区建设、投资协定谈判和涉外经贸法律法规修订, 深化财税、投资、金融、外汇、流通等领域改革, 释放制度红利, 激发外贸主体活力。健全反垄断、贸易救济和产业安全审查等工作机制,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坚持互利共赢, 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大国意味着责任, 意味着担当。今后, 我们必须更多走向国际治理前台, 发挥世界贸易大国影响力, 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 旗帜鲜明地坚持贸易自由化, 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加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 参与区域贸易合作, 发展布局全球的自贸网络。完善全球价值链, 加强贸易政策协调, 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能力建设。

雄关漫道真如铁, 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坚信, 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 经过外贸战线全体人员的不懈努力, 贸易强国目标一定能实现, 对外贸易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写下属于自己的壮丽篇章。

易货贸易 篇9

一、理论述评

在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时, 是否会出现贸易替代现象或者贸易替代大于贸易创造。首先考虑对外直接投资对出口贸易影响的是日本一桥大学小岛清教授。上个世纪7 0年代中期, 他根据日本当时对外投资情况, 提出了边际产业扩张理论。小岛清分析了美、日两种不同类型的对外投资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国经济和进出口贸易产生的影响。他认为, 美国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属于贸易替代型, 而日本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则属于贸易导向型。在美国, 从事对外直接投资的, 通常是最具垄断优势行业中的大企业。按照国际分工的原则, 美国本来可以利用垄断优势大力发展这些部门的出口生产。但这些部门大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生产基地的外移, 使美国丧失了扩大出口的收益, 甚至导致同类产品进口的增加。结果, 使国际收支状况恶化、国内就业问题趋于严重、产业结构更加不合理。而在日本, 具有技术、资金等比较优势的新兴部门是通过扩大出口来扩展国外市场的;而失去或即将失去比较优势的传统部门, 则利用其标准化的技术和雄厚的资金到国外发展。这样, 日本就可以在国内集中力量发展其具有比较优势的新兴工业部门。虽然这个理论主要反映了当时日本对外投资的特点, 但他考虑把对外直接投资分成两种类型:美国式贸易替代型的投资和日本式的贸易创造型投资, 对我国在对外投资时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二、中国的经验

目前, 我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范围从资源开发、加工制造、建筑工程和交通运输, 到金融保险、科技开发、医药卫生、房地产、旅游餐饮、信息咨询等无所不包。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对外投资主要集中在各种资源开发 (矿业开发、林业开发、远洋运输) 和一般加工业。按投资额计, 资源开发型约占3 0%, 工农业生产约占5 0%, 第三产业约占2 0%。具体来看,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类:1、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部门。主要集中在林业、渔业和矿产等行业, 以弥补国内资源短缺;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对资源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与其被动地期望从国际市场购买并承担市场风险, 不如以战略性的眼光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很明显, 这类投资不是属于贸易替代型的, 积极有效进行该类投资, 可以减少这类产品进口的支出, 这些资源型产品极有可能是国内出口型产品生产的原材料,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进口替代型的资源开发投资还是具有贸易创造效应。2、加工装配型的制造业部门。制造业层次多, 活动余地大, 附加价值高, 我国在轻纺、家电、电子、机械等一些部门有比较优势, 我国有较大规模的加工组装型制造业, 其中相当一部分产品, 技术性能和产品质量稳定, 很适合国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需求。这类对外投资大多属于市场寻找型投资, 在这些行业领域里投资, 短期内会出现贸易替代现象。因为国内企业在寻找海外投资场所时, 一般会选择原来进口该产品的国家, 此举有两个原因:一是该国有一定的市场销售基础, 公司可以利用原来的网络来经营;二是长期的出口会使该公司对进口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这样可以降低跨国经营风险。由于在原进口国开办分支企业, 原来的出口就会被当地子公司的销售所抵消。还有一点必须指出, 由于中国的产品长期受累于反倾销的指控, 如果不在当地投资建厂, 由于过高的反倾销税已经使得出口变为不可能。但在长期内, 还是有可能出现贸易创造效应。因为在长期内, 由于国外子公司的赢利汇回国内, 以及在国外市场占有率的提高, 都有助于实现我国向对外贸易强国迈进。3、劳务输出型的工程承包。毋庸质疑, 这种海外投资方式可以带动国内相关产业设备、原材料的出口, 其贸易创造效应是明显的, 而且可以促进就业。4、研究开发型的科技投资。我国的一些企业资产规模与生产规模都已较大, 但是与国外跨国公司相比, 有较大的技术差距和研发能力差距。所以, 国内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外技术资源与智力资源密集的地方设立研发机构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此举在长期来看, 贸易创造效应的效果是显著的。通过这种技术能力、管理或营销技巧和组织能力寻找型投资, 母公司可以获取先进的技术, 通过这些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可以大量出口, 而且可以帮助企业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三、启示与建议

笔者认为, 我国在向国外投资时, 应该追寻贸易创造效应大于贸易替代效应的原则, 对于有些行业的对外投资应给予一定的优惠和补助。具体有以下几个行业:1、对于资源寻找型投资, 由于它对其他出口行业的重要性, 并且关系国计民生, 其贸易创造效应是明显的, 国家应该大力支持;2、研究开发型的科技投资, 这种投资可以产生巨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但在短期内可能效果并不明显, 而且具有很大的风险, 国家可以通过设立海外风险投资基金的方式来降低企业此类投资的风险。

摘要: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政府适时提出了“走出去”战略, 本文就“走出去”战略的贸易替代性和贸易创造性结合中国的实际进行分析, 并就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走出去,贸易替代,贸易创造

参考文献

[1]邢毓静: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中的比较优势原则.国际贸易, 2002年第4期

[2]宋泓柴瑜:我国外国直接投资的性质分析.国际贸易, 2002年第10期

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蓝色贸易壁垒,贸易保护,SA8000标准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使得世界各国经济依存度不断增强。与此同时, 在商品流通、劳务交换、资本流动、技术转让等方面的贸易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关系失衡, 为了有效调整这种失衡, 一种新型且更隐蔽的蓝色贸易壁垒应运而生。自加入WTO以来, 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出口总额所创造的总体收益不容小觑。我国出口份额的快速增长, 引起了欧盟、美国为代表的新贸易保护主义者的极度不满和激烈抵制, 也就直接导致我国成为蓝色贸易壁垒的众矢之的, 遭遇蓝色贸易摩擦和制裁的事件也不断涌现。

一、蓝色贸易壁垒的含义

蓝色贸易壁垒, 又称社会壁垒, 是以维护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其源于社会条款, 社会条款不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 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标准、劳动权利等方面规定的总称, 与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息息相关。一些发达国家在进出口商品方面, 设置严格的劳工标准和社会责任标准, 并根据其自身价值作为判断, 以保护劳工权益的名义限制某些商品进口, 维护国内市场秩序。这是一种贸易保护的行为, 也是对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有力限制手段。

蓝色贸易壁垒的核心是社会责任标准SA8000。SA8000标准由美国经济优先权委员会 (简称SAI) 制定并实施, 是全球首个道德规范国际标准认证, 并成为了最重要的认证标准之一。在SA8000标准的主要内容上, 对于童工、强迫性劳动、组织工会的自由与集体谈判的权利、歧视、惩戒性措施、工作时间、工资、健康与安全、管理系统等领域都制定了最低要求。SA8000标准强调企业在赚取利润的同时, 要承担保护劳工人权的社会责任。

二、蓝色贸易壁垒的表现形式

(一) 限制或禁止严重违反劳工标准的产品进口。许多欧美发达国家要求出口商品的国家及其企业合作伙伴, 必须遵循相关的劳工法规和劳工标准, 并将劳工标准条款纳入国际投资与贸易相关的国内法律法规中。同时, 发达国家依据有关的国内法规和国际公约, 限制或禁止进口严重违反劳工标准规定的产品。

(二) 对违反国际公认劳工标准国家的产品征收附加税。进口附加税是指一国除了对其他国家的进口商品征收一般进口税外, 基于某些特殊原因和为了达成某种目的, 而征收的某些临时性的税收。进口附加税包括反倾销税、反补贴税和差价税。一些发达国家通常将违反基本劳工标准和造成市场上不公平的竞争作为征收附加税的理由。

(三) 以劳工标准为由实施贸易制裁。主要是指一国针对另一国严重违反国际劳工标准的行为所采取的强制性限制措施, 限制或禁止严重违反基本劳工标准的商品的出口。在欧美发达国家推出的普惠制和其他优惠方案中, 就纳入了有关的保护人权和劳工权利的要求, 表明若确实存在违反劳工标准的情况和问题, 就会随即终止贸易优惠和发展合作。除此之外, 国际劳工组织也在调动所有的会员国和国际组织共同采取行动, 对违反核心劳工标准的一些国家实行贸易制裁, 从而逐渐加强核心劳工标准的实施。

(四) 社会责任产品标志计划。社会责任产品标志计划是指在产品或其包装上加贴标签, 用来表明生产该产品的工作条件是符合社会责任标准的。发达国家的某些独立组织, 以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和发展中国家的制造商为对象目标, 在从发展中国家进口的产品贴上这种社会责任标志, 跟其他非标志产品相区别开来, 从而便于消费者的选择和辨识。

(五) 社会责任工厂认证。许多跨国公司基于自身贸易的需要, 在采购过程中往往会首先选择那些已经通过认证的工厂, 而有的跨国公司甚至表示只从拥有认证的一些工厂进行采购。企业依据相关的标准进行自我测评, 并对不满足标准要求的地方进行调整, 通过认证机构的严格审核及合格以后, 才能取得有关的认证证书。

(六) 跨国公司的工厂审核。跨国公司的工厂审核或客户验厂是指跨国公司在达成购买协议后, 还会任命专门的人员到合约工厂进行检验, 他们通过初次验厂、定期验厂、跟踪验厂和突袭验厂的方式, 来检验工厂是否使用童工或强迫劳动、是否强迫工人加班加点、是否拖欠工人工资、灭火器数量是否足够、安全通道是否通畅等。在欧美发达国家, 一些跨国公司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公司长远的发展考虑, 利用积极主动、迅速及时的防御措施, 制定供应商应遵守的相关社会责任准则和基本劳工标准的要求, 并通过专门的部门和机构对其合作对象、合约工厂进行监察, 以保证合作者不违反相应的劳工标准要求, 若跨国公司在监察过程中发现与其合作的工厂有违反基本劳动标准的情况出现, 就可以对此工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三、蓝色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的影响

(一) 削弱我国相关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影响出口。据有关调查表明, 若实行SA8000标准, 有超过一半的外资企业和跨国公司表示将考虑重新跟中国企业签订新的采购合同。发达国家将SA8000标准与国内出口商的订单挂钩, 并以此来作为社会责任标准的衡量尺度。目前, 国内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定竞争优势, 但仍然存在着员工待遇低、超强度工作及工作环境恶劣等情况, 为了保证国际销路和有效应对蓝色贸易壁垒给企业带来的影响, 企业增加整顿成本, 投入大量资金改善劳工条件, 以求达到所要求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 规避蓝色贸易壁垒对自身的冲击。这将导致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产品价格上升, 从而削弱了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使我国出口贸易总额萎缩, 出口创汇能力减弱。

(二) 阻碍对外贸易发展。企业不能达到国际社会责任标准的要求, 在面临劳工权益等人权问题时, 企业显然会在出口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 出口商很可能痛失贸易订单。近年来, 家乐福、耐克等多家跨国公司在我国检查的工厂已经多达十万余家, 其中超过五万多家工厂都需要随时接受检查, 一些违反劳动法规、劳工标准且劳资关系紧张的工厂会被取消供应商资格。还会被视为没有责任感和社会道德, 给消费者留下不好的印象, 致使企业国际形象和品牌受损, 这种无形地、与之相伴地负面影响, 才是企业所遭受的损失中很难挽回和补救的部分, 不利于企业对外贸易的发展。

(三) 影响国内就业。劳动密集型行业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这就为更多的人提供工作岗位, 增加了就业率, 缓解了社会矛盾。企业若为了达到规定的劳工标准, 整顿成本和认证成本必然会使经营成本增加, 转嫁到企业本身的压力也会更大, 企业将可能试图通过减少雇佣人员来解决这一问题。那么, 会致使更多的劳工失业, 激化收入差距的矛盾和产生相关的社会问题。最终国内市场势必会因此萎缩, 直接阻碍经济的发展。

(四) 影响外商对华投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迅猛, 国内市场颇具潜力, 并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 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商来华进行投资, 其产生的投资强度随之有所提高。但若将劳工标准提高到SA8000规定的水平, 会逐渐失去劳动力优势, 也就削弱了外商来华投资的吸引力, 各地所提供的优惠政策也会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基础薄弱, 跨国公司会担心其产品不符合标准, 而不愿来华开展投资业务, 进一步使得国内投资环境恶化, 导致外资外逃的情况发生。我国产业优化升级也就受到了影响, 出口贸易在中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减弱。

四、应对蓝色贸易壁垒对策分析

(一) 从政府层面出发

1、加快完善法律法规与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我国职工的劳动权益相关保护法律法规主要有《劳动法》、《公司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劳动法》和《公司法》, 分别对员工的权益和公司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作出明确规定。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较而言, 我国现行的劳工标准在非法雇佣童工、强迫劳动、自由结社权、集体谈判权和平等就业权方面的规定明显不够完善。政府应尽快修改和完善国内相关劳工立法, 提高劳动立法的实际操作性, 加强行政部门的执法力度, 严惩存在雇佣童工、违反工时及工资规定和有严重工作安全等损害劳工权益现象的企业。

2、构建SA8000标准信息平台与建立贸易壁垒预警机制。政府应发挥其服务政府的作用, 组织专家学者对SA8000标准的合理性因素进行研究分析, 尽快建立与之匹配的管理体系。与此同时, 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尽快地设立贸易壁垒的预警机制, 制定我国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可行性研究, 运用收集、追踪国外的贸易壁垒措施的方式, 构建有关国外的庞大数据库和贸易壁垒信息集合中心, 将获得的相关信息对相关部门、企业进行及时回馈。利用SA8000标准具有的民间性,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组织企业应诉、信息情报支持、增进与进口国相关组织相互沟通等方面的作用, 帮助政府和企业做好防范工作。与此同时, 认真研究贸易壁垒对我国主要出口产品的影响, 采用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 国家通过建立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和网站, 方便企业查询, 为企业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增强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应变力。

3、积极参与国际劳工组织活动与国际多边谈判。我国应该积极参加国际劳工组织的活动, 通过多方交流提升在国际劳工组织的地位和影响力。在WTO的协商机制下团结其他发展中国家据理力争, 积极参与国际立法的制定, 坚决抵制发达国家无视国别差异制定损害发展中国家权益的过高标准, 努力争取在劳工标准内容与实施方面得到对自己有利的安排。在劳工标准谈判中, 应揭露单边劳工标准的保护主义本性, 针对不公平之处提出抗辩, 处理好劳工标准与贸易挂钩的问题, 保证我国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4、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 要想保持国家经济长久增长, 关键是从产业结构调整上做文章, 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必须体现我国在全球经济中所具有的比较优势及竞争优势。我国的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然而, 受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设置蓝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我国依靠廉价劳动力发展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正逐渐丧失。随着劳工成本的提高, 企业面临更大的经营成本压力, 出口模式需要随之作出变化, 才有可能缓解这种压力。各地政府应积极指导中小型出口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并制定和实行相应的激励政策。推动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进步, 逐步改变目前以低等商品出口为主的对外贸易格局, 出口的产品由劳动密集型逐渐过渡到技术密集型, 从而实现对外贸易的粗放型增长向效益、集约型增长的过渡, 让欧美发达国家不能再用劳工倾销作为借口, 对我国实施劳工壁垒措施。

(二) 从企业层面出发

1、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应该是技术领先、管理领先并对社会负责任的企业, 是那些把对社会、环境以及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责任成功融入企业战略、组织结构和经营过程的企业。因此, 企业增强社会责任意识、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已刻不容缓。部分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承担社会责任不仅不会增加经营成本, 相反会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提升企业竞争力。基于这样的认识, 企业要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法规,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提高劳工福利待遇, 尽可能地将社会责任标准中的合理要求融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和文化中, 并把社会责任管理贯彻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与此同时, 加大SA8000标准的宣传力度, 鼓励企业有计划的改造运营流程和推进国内有关的标准认证机构的申请, 一张SA8000的认证书代表了一个企业的形象和品牌价值含量, 这是金钱之外的潜在效益。

2、建立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督体系。各级政府要加强对地区及行业企业社会责任的监管力度, 制定相应的地方和行业法规, 建立地方政府及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制, 对那些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采取必要的惩罚措施。增强企业经营行为的舆论监督、推行企业道德评价和社会信用制度, 强化对企业的社会监督, 充分发挥新闻舆论、行业组织、国际组织的作用, 形成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管体系, 以完善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社会环境, 从而为加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外部监管机制创造更好的条件。

3、提高出口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企业应该树立质量取胜的观念和增强国际营销意识, 做好对国外市场调研工作, 优化市场结构, 尽量使竞争方式从以价取胜转变到以质取胜, 提高出口产业附加值。企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 充分利用研发成果, 提升技术创新和自主品牌的能力, 扩大自身拥有的自主品牌的产品出口, 有效运用原产地标识、商标、包装等非价格竞争手段来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综合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施用海, 邵宏华.认识新贸易壁垒[J].宏观经济研究, 2009.11.

[2]张志敏.社会壁垒的合理性及对我国的积极影响[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9.7.

东南亚贸易总量及贸易结构分析 篇11

关键词:东南亚 贸易总量 贸易结构

一、影响东南亚进出口总量的因素分析

被解释变量:export(包括商品出口与服务出口,单位:百亿美元),import(包括商品进口与服务进口,单位:百亿美元);

解释变量:gro(人均GDP的年增长率,单位:%),Gper(人均实际GDP,单位:千美元),pop(人口,单位:百万人),inf(以2002年为基准单位1,每年的消费者平均价格),er(以2002年的一美元兑换的各国本币单位金额为基准单位1,计算出每年的各国本币单位的汇率情况),ar(实际利率,单位:%),unempl(失业率,单位:%),br(约束税率的简单均值,单位:%),geo(地理位置,陆地国家为0,海岛国家为1), wto(是否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否为0,是为1),gdp(国内生产总值,单位:百亿美元)。

(一)对各个变量的精确分析

当我们估计某一x对y的精确影响时我们定如下的规则进行分析:一是系数的显著性在百分之五以内,若无法调到百分之五以内,则取显著性相对最高的情况下的控制变量集作为回归方程中的变量。二是变量尽可能的数量更多,原因是随着相关变量的加入,某一x的系数一定变得更加精确。以上的规则是在进行系数的精确性和可靠性的权衡。

1、出口的面板数据回归

通过stata进行回归得到的结果如图1所示。在面板数据回归中,加入所有的自变量,进行个体与时间固定效应回归。其中对出口总量显著的自变量有人均GDP增长率、人均实际GDP、人口、实际利率以及GDP总量。

(1)人均GDP增长率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出口额减少0.166百亿美元。也就是说在经济增长率高,出口反而减少。其原因是人均GDP增加较快的国家为老挝,越南,柬埔寨等中低收入国家,但是其进出口贸易显然不如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进出口贸易活跃。

(2)人均实际GDP每增加一千美元,出口额增加2.933百亿美元。人均实际GDP对出口额的影响非常显著,推测是因为人均实际GDP较能反应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而经济发展水平能够有效推动进出口贸易,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又能再次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两者相辅相成。

(3)人口每增加一百万,出口额减少0.587百亿美元。人口的增加虽然能够影响经济规模,但是由于经济规模(GDP总量可以有效表示)这一因素被控制,所以从结果来看,人口和出口规模反而是负相关。

(4)实际利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出口额增加0.684百亿美元。我们可以从实际利率的高低与资本的流入流出有一定关系,而资本的流入流出与进出口有一定的关联中得到解释。

(5)GDP总量每上升一百亿美元,出口额增加0.461百亿美元。这个很容易理解,经济体的规模大,参与的国际贸易也会相对较多,所以其与出口总量是正相关的。

汇率、失业率、通货膨胀因素这三个自变量也可以通过调整其它变量,相对显著地估计其系数。(此处不再给出准确估计该自变量的相应表格)

(6)er调整后的系数为11.84。er这一变量系数数值的增加,代表东南亚国家货币贬值,使得出口总量增加,这符合常理。

(7)失业率调整后的系数为0.956。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出口额增加0.956百亿美元。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已经将通货膨胀的因素加入到回归中,从而消除了通货膨胀在失业率和出口两者间的传递作用。因此我们把失业率与出口正相关解释为由于失业率上升,政府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及措施刺激经济,从而带动出口上升。

(8)Inf调整后得到的系数为-7.31。由于inf的值是每年的(通货膨胀率+1)进行连乘的结果,inf越大,代表物价上升得越多。由数据可得,Inf每上升一个单位,出口额将减少7.31百亿美元。可以理解为,在汇率等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物价越高,代表本国的商品越贵,所以出口自然会受到抑制。

约束税率、地理位置是否为海岛国家,以及是否加入WTO这三个变量。由于不管怎么增减除这些以外的其他控制变量,其系数的显著性都较低,所以在东南亚国家出口总量影响因素的分析中,暂时不涉及这三个变量系数的分析。

2、进口的面板数据回归

与出口的面板数据回归类似,我们可以得到进口的面板数据回归结果。加入所有变量时,显著的系数有:人均实际GDP的回归系数为2.73;汇率变动的系数为12.45;实际利率的回归系数为0.067;GDP总量的回归系数为0.487。经过调整后显著的系数:人均GDP的增长率的回归系数为-0.229;人口总量的回归系数为-0.574;物价因素的回归系数为-8.137;失业率的回归系数为1.029。而剩余的自变量,不管怎么样调整,其系数都难以达到显著或者较为显著的水平。

(二)预测模型

预测模型的目的是根据尽可能拟合各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量,而不必细究各个自变量对进出口贸易总量的精确影响。选择自变量的标准是:自变量不一定有明确的经济意义,但在对因变量的预测过程中,系数一定要显著,且最终总体的拟合度尽可能好。

根据数据以及图2可以看出,出口数据总体的拟合度较好。以此可以类推进口数据。

二、东南亚贸易模式

(一)商品结构的分析

1、东南亚出口状况

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的贸易结构是十分相似的,在这些国家之中,占比最多的除了国际大宗商品——矿物燃料、矿物油及其蒸馏产品之外,还有橡胶及其制品、塑料及其制品、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也在其出口贸易中占据较大比重。以2012年的贸易结构为例:新加坡橡胶及其制品占比6%,光学、照相、电影、计量、检验、医疗或外科用仪器及设备、精密仪器及设备占比6%,印尼塑料及其制品占比6%,马来西亚塑料及其制品占比7%。而比较独特的是越南及菲律宾的出口情况:越南除了大宗商品的出口之外,主要集中于服装的生产出口;菲律宾主要出口大宗商品和制造业产品。

2、东南亚进口状况

东南亚的进口除了新加坡较为特殊之外,其他国家的进口结构基本一致,均以国际贸易大宗商品矿物燃料及车辆机器零件、钢铁为主,例如,仍以2012年为例,柬埔寨、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均以车辆及其零件为第二大进口产品,马来西亚、印尼、泰国以钢铁为第三大进口产品,越南以钢铁作为第三大进口产品。而对于新加坡来说,国际大宗商品的进口占据了绝大部分比例,菲律宾仍以重金属及其制品作为主要出口产品。

从原因角度分析,主要是劳动成本、地理因素及生产力水平造成的。例如:新加坡地理位置优越,作为转口港,主要从事了转口贸易,造成国际大宗商品在贸易进口中占比很大,因为基本不生产初级矿物燃料,而必须依赖进口。

(二)对进出口类型的分析

大部分的东南亚国家只有单纯的进口和出口。马来西亚、泰国、印尼具有一定比例的复进口,泰国具有一定比例的复出口。从原因分析上来说,主要是由于这一部分国家从事了一部分低端产品的生产,往往这些产品需要发还到原产国进行统一的调配,再以进口品的身份进入本国市场,造成了一定的复进口和复出口。

东南亚作为新兴贸易地区,具有将强的潜力,但是仍然可以看出这一地区的贸易结构较为低级,在国际贸易中不易占据优势地位,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但是这一地区资源丰富,未来将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注:

本文主要采用HS分类标准,菲律宾采用的是SITC分类标准。

参考文献:

[1]王勤.论东南亚贸易自由化与经济增长[J].南洋问题研究,2005(1):15—25

[2]杨济源.浅析东南亚经济中的贸易理论基础[J].东南亚研究,2000(4):34—37

[3]蒋冠,霍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贸易创造效应及贸易潜力[J].当代经济管理,2015(2):60—67

易货贸易 篇12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也日益加强。在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多边贸易谈判受阻的情况下,推进双边或区域经济自由化正成为潮流,其主要表现就是日渐兴盛的自贸区建设。自由贸易区之所以受到世界各国的青睐,不仅在于其建成之后关税减让带来的贸易创造效应,还有后续的资金、服务、人员流动等带来的诸多好处。自贸区的建立也表现出相关国家或地区加强合作的政治意愿,有助于改善政治关系,还可创造良好环境,增强成员国企业开展投资和经营活动的信心,在世界经济复苏道路曲折、各国经济政策仍需协调的背景下,这些优势显得更为突出。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进一步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济联系,利用次区域合作机制,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区域合作。”可见,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尤其是建立与发展自由贸易区,已经引起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迄今,我国已经签署或处于对外商谈阶段的双边自由贸易区共有15个,涉及到遍及世界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中国已与东盟、智利、巴基斯坦、新西兰、新加坡、秘鲁、哥斯达黎加签署并实施自贸协定。

二、文献综述

笔者通过对当前进行分析整理,发现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应用纯粹的经济理论分析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各国带来的收益和影响;二是利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拟自贸区的建立,然后由模拟结果得出各国福利的变化;三是依据不同的经济理论,建立包括自由贸易区虚拟变量的计量模型,通过计量软件进行检验和回归,以分析各因素对参与国不同程度的影响。

(一)纯经济理论分析

张蕴岭(2006)研究了紧密经济一体化导致出现两种效应:一种是经济相互依赖以及共同利益,另一种是追求市场开放以使经济交易更快、更有效。然后从这两方面分析了中国同东亚的经济一体化与合作的基础与深远意义,认为区域制度建设会为区内经济体实现最大化利益营造“公共产权”[1]。盛斌(2007)以中国的视角、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亚太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认为由于政治或外交因素,如果中国政府无法认同自贸区的某些条件和理念或者涉及中国利益的条款不具有足够的吸引力,亚太自由贸易区只将成为长期内经济上可行,但近期内不具政治现实性的方案[2]。李瑞林和骆华松(2007)则全面分析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内涵、效应与实现途径,得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成员国既有负效应又有正效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实现途径应以市场化为基础,降低交易成本为核心,有效的主体组织和适当的补偿机制为保证[3]。

(二)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

可计算一般均衡(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CGE)模型是应用于政策分析的有力工具,它通过模拟经济体内各参与者的行为,分析政策变动对整个经济及各部门供求关系的影响,测算在政策变动过程中的收益情况。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是最为广泛应用的CGE模型,它假定完全竞争条件和规模报酬不变,建立相关计算机程序,研究某项政策对一国产生的影响并找到最优应对方案。

Urata Shujiro,Kiyota(2003)用GTAP模型模拟东盟与中日韩三国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情况,得出该自由贸易区会提高三国的福利水平,而对三国之外的国家却会带来一定的福利损失[4]。Masahiro Kawai,Ganeshan Wignaraja(2007)运用CGE模型研究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建立自由贸易区、东盟+中日韩、东盟+中日韩+印度+北美+欧盟这五种情况的福利效果并进行比较,其中ASEAN+6的建立能最大幅度地提高全球福利水平(2 998亿美元),其次为ASEAN+3(2 139亿美元),而东盟分别与中日韩建立自贸区所带来的全球福利增加分别只有820亿美元、451亿美元和142亿美元[5]。

(三)实证研究

Lucian Cernat(2001)利用面板数据和引力模型对发展中国家之间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所产生的贸易影响及对签约各国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和贸易转移效应分别进行了研究[6]。

目前关于自由贸易区的研究都有其不足的地方:或者结合当前时势背景进行理论研究,缺乏实证上的检验和支持;或者是只是基于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模拟出自贸区建立后国家福利的增加或损失,缺乏对过程的解释;或者应用计量方法分析双边贸易潜力,但对影响贸易流量的因素的探究不够全面,对进口与出口两方面的影响程度未做充分的对比说明。因此,本文拟以中国和14个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运用引力模型的方法,从总贸易流量与进出口贸易流量三个角度分别建立三个回归方程,以期全面分析自由贸易协定下各因素对中国贸易流量的影响。

三、理论推导与模型建立

(一)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发展

贸易引力模型是万有引力定律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应用,考察经济规模和距离对世界贸易流量和流向的影响,最早将其运用到国际贸易领域研究当中的是Tinbergen(1962)[7]与Poyhonen(1963)[8]。他们得出两国各自的经济总量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正影响,而它们之间的距离则产生负影响,两国间的贸易阻力正体现在由距离衡量的运输成本方面。因此,贸易引力模型的基本形式可以表示为:Xij=A(YiYj)/Dij,式中Xij表示i国对j国的出口额;A表示常数项;Yi、Yj分别表示i国和j国的GDP;Dij表示两国之间的距离,表示为两国首都或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通常模型可转化为对数线性形式,即ln Xij=а+βln(YiYj)+γln Dij+uij,其中а、β、γ为回归系数,uij为随机误差项。

之后,N.D.Aitken(1973)[9]等学者将人口因素纳入模型,得出人口同贸易流量统计上呈显著负相关。但是,Josef C.Brada与Jose A.Mendez(1983)等学者得出了相反的结论,他们发现人口规模同贸易流量显著正相关[10]。Herbert Glejser(1968)则通过分析发现出口国的国民收入同贸易流量负相关[11]。后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引入新的解释变量如人均收入、关税等影响贸易额的内生变量或语言、文化、一体化组织等虚拟变量来扩展引力模型,使其能更好地解释实际贸易。本文将合理引入和剔除变量,建立适合中国双边贸易的引力模型。

(二)模型构建与变量设定

本文以2000—2010年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印度、日本、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美国、加拿大、德国、澳大利亚、巴西和智利14个经济体的双边贸易为对象,分别建立总贸易引力模型和进出口贸易引力模型,采用面板数据进行回归,解释各种可能因素对贸易流量的影响作用。之所以选择以上样本国家是考虑到样本的多样性及与中国大陆贸易关系的互补性。因此,样本选用了一些发达国家,还选择了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及韩国等新兴经济体。马来西亚、巴基斯坦、智利已与中国大陆签订FTA,也将它们纳入进样本。此外,还加入了金砖四国中的巴西和印度。

结合引力模型构造形式与变量选取方面的发展变化,考虑到同一项贸易政策对大国和小国可能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在模型中添加了贸易国经济总量与自由贸易协定虚拟变量的交叉项,确定如下对数化形式的模型方程,模型所涉及的变量如表1所示。

四、变量与数据说明

本文样本为中国与14个贸易伙伴国(地区)2000-2010年相关数据。考虑到样本的可得性和数据来源的一致性,贸易流量数据均来自联合国统计司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以购买力平价折算的各国(地区)生产总值以及总人口数均来自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年度数据库。文化虚拟变量的取值根据维基百科对于东亚文化圈的定义整理获得。文化相近、历史上受中国政治及汉文化影响、过去或现在使用汉字、受中华法系影响的东亚及东南亚部分地区的文化区域都可以认为与中国文化相近的国家或地区。FTA虚拟变量根据各国(地区)向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通报注册情况获值,两国或地区中心城市的距离数据则取自著名地理网站www.geobytes.com。各变量的描述统计量如表2所示。

五、实证结果与说明

进行计量检验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宜的面板数据模型。本文顺序使用F-统计量和hausman检验方法分别检验模型不具有固定效应和具有随机效应的两个零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首先,包括年份和国家固定效应的方程估计表明二式不具有个体效应假设下的F-统计量都远大于任何可接受的临界值即拒绝原假设,方程中必含有时间和国家的个体效应,因此不能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其次,hausman检验显示,Wald统计量小于可接受临界值,原假设随机效应成立的概率在三个模型中均大于0.1,hausman检验接受随机效应原假设,因此,三个模型方程均宜采用随机效应计量模型。

三个模型虽都基于面板数据的贸易引力模型,但因被解释变量不同,回归结果略有差异,但大体上趋势一致,即随着变量的依次引入,三个模型方程拟合优度明显增加,说明距离、文化因素、自由贸易协定及其与贸易国(地区)经济规模的交叉项对贸易流量具有一定的影响。由于加入文化变量后,距离的系数符号发生变化或不再显著,因此可以判断距离与文化变量具有多重共线性,方程(7)和(8)是分别包含距离和文化变量的回归结果,下面对不同解释变量的表现进行分析:

首先,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乘积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预期相同,说明中国与贸易伙伴国(地区)的贸易流量与双边经济总量正相关。GDP乘积增加1%,双方贸易总额、中国对其出口额及进口额1.2%左右,这表明经济规模是影响双边贸易量的重要因素,与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等人的结论相吻合。在经典的贸易引力模型中,GDP总量对贸易额产生较大的影响。各国经济越发展,贸易额也会相应增长。

其次,人口因素与双边贸易流量显著负相关。对于人口因素在一国对外贸易中发挥的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不同学者得出的结论有所不同。本文的实证结果证实了N.D.Aitken(1973)等经济学家认为人口数量在统计上与贸易流量呈显著负相关。这是因为人口因素对贸易具有双重作用:一方面,人口增加使得国内分工深化,国际贸易将减少;另一方面,人口增加扩大了市场需求,促进国际贸易的增加。而我们的估计结果中体现出来的是其总效应即负面影响强于正向效果,这说明人口增加造成的国内分工深化明显大于其创造需求的影响。

实证结果显示,引力模型中的重要变量——贸易国(地区)中心城市之间的距离与双边贸易流量显著负相关,与预期相符。距离在双边贸易中确实是“阻抗因子”,空间距离越远则运输成本越高,信息交流越困难,从而相互之间的贸易往来受到了限制。本文的实证结果也验证了这一事实,表明尽管当前国家之间制度安排日益紧密及运输物流业高速发展,空间距离的消极影响仍然存在,而且影响显著。两经济体中心城市距离增加1%,中国与其贸易总量、出口额和进口额的下降幅度分别为0.67%、0.63%和0.59%。

本文重点考察的一个因素——虚拟变量fta,它在三个模型中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与之前的预期一致,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带来2%以上的贸易额的增加,说明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双边贸易确实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这也能反映出在目前多边贸易体制毫无进展的形势下,区域经济合作发展势头却非常强劲的动力所在。自由贸易协定作为区域经济紧密合作的一种形式,通过优惠的贸易和投资条件,成员可收获巨大的经济利益。本文的实证结果也对中国开展自由贸易区战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另外,文化虚拟变量在总贸易流量模型与进口贸易流量模型中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若贸易国(地区)与中国文化接近,则中国与其总贸易额将比文化疏远的国家高出1.43%,出口额高出1.26%,进口额高出达1.50%,说明文化因素确实对双边贸易关系产生一定的正面影响,与预期相符。

最后,在考察贸易国GDP规模大小对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方面,它们的交叉项在三个模型中都显著为负,说明某国家或地区若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其经济规模越大,反而不利于双边贸易的发展。这可能是由于中国区域经济一体化起步较晚,很多贸易协定正在完善和探索期,贸易国经济规模越大,经济一体化难度就越大,很多领域都需要协调和适应,所以在现阶段,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对双边贸易流量具有负面影响,但从长远来看,这种负面影响会有所改善并转变成正面影响。

六、结论与启示

本文以2000-2010年中国与14个贸易伙伴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在传统贸易引力模型基础上扩展并建立实证模型,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方法分析了自由贸易协定下各因素对中国双边贸易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与贸易伙伴的经济总量、自由贸易区的制度安排以及相近的文化氛围都对双边贸易流量有正面影响。其中,相对于出口方面,自由贸易协定和文化相近性对进口的促进作用更大。而两国人口总量、中心城市之间的直线距离以及贸易国的经济规模则对双边贸易流量产生负面影响,其中,相对于进口方面,距离因素对出口的阻碍作用更大。

上一篇:陶瓷企业网络营销策略下一篇:复合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