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模式

2024-05-12

贸易模式(共12篇)

贸易模式 篇1

贸易模式是指对一国国际贸易的现状特征的抽象概括。从理论上说, 贸易模式既是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反映, 又在一定程度上是经济政策导向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程度, 从根本上决定了一国能够出口什么样的产品, 需要进口什么样的商品, 以及从事对外贸易活动时各种制度的制定。另外政府的宏观经济政策, 往往是导致一国选择什么样的贸易模式的直接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加强, 贸易模式也呈现出新变化。传统的贸易模式已经不适应世界经济的发展, 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以及对外贸易中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为了适应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 各国必然改变原有的、落后的贸易模式, 从而, 新的贸易模式便由此产生了。因此, 贸易模式的变化是必然的。新模式冲击着旧模式, 新格局冲击着旧格局。贸易模式的转变对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乃至各国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贸易模式的转变已经成为各国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针对各国的现状进行分析, 找出适合本国国家经济发展的贸易模式, 才能使各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健康的发展。

一、贸易模式的变化

1.国际贸易模式的变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各国的对外贸易不断的加强, 贸易模式也随之变化, 在过去的20年中, 国际贸易模式发生两大变化:一是服务贸易的发展速度不再明显优于货物贸易;二是已加工产品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服务贸易在80年代占世界贸易的主要部分, 发展速度较农产品贸易的发展速度快, 但是在90年代以后, 二者增长的速度相当。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也始终保持在20%左右。在货物贸易中增幅最大的是工业制成品, 降幅最大的是矿产品和农产品。服务贸易中, 交通运输和旅游业以外的其他服务业增幅最大, 降幅最大的是交通运输业。

2.我国贸易模式的变化。

在我国传统的贸易模式下, 我国经济和贸易的快速增长带来很多负面效应, 中国的传统贸易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经济的发展, 使中国的经济处于不利地位。因此, 我国需要把传统的贸易模式转化为新的传统模式。针对我国贸易模式的现状, 我国采取的措施是:首先, 加大出口贸易可以增加我国劳动力的就业。每出口l亿元的产品可为1.2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其次, 我国的加工贸易开始从低层次加工向高层次加工提升。引入企业准入机制, 有效地将资金和资源引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同时, 政府在给予政策优惠之外, 还可给予高新技术行业、高附加值加工贸易企业管理上的优惠。我国在进行贸易转变的过程中改正了不惜代价追求扩大出口的传统战略的错误方式, 实现了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变。另外,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 坚持了以科技取胜的原则。

二、贸易模式的新变化的原因

1.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的进步, 贸易模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由于经济全球化不断的发展, 一个统一的全球经济系统正在逐步形成。各国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利益错综交织, 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传统的贸易模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经济的发展, 并在一定程度对经济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 任何一个国家, 无论其经济实力多么强大, 都不能我行我素。各国, 尤其是各大国, 在处理相互关系和国际关系时客观要求相互沟通, 相互妥协。另外, 就世界贸易的实体数量而言, 世界贸易比世界商品生产增量更快 。 具体来说, 当国际贸易的壁垒进一步下降后, 商品价格也越来越由国际市场决定。为能在全球竞争中生存, 企业不得不在全球范围中寻找最便宜最有效率的资源。因此, 世界贸易各国为了发展本国的经济, 改变了传统的贸易模式, 在本国经济优势的基础上建立适合于本国经济发展的新型贸易模式。

2.贸易商品类型变化大。

贸易商品类型的变化也是贸易模式变化的重要原因。石油是价值增长最大的得利者。制成品早已是世界贸易的最大组成部分, 约占世界贸易的60%。数据表明制成品尤其是机械与运输设备占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农产品出口的类型变化大, 由于世界商品的类型不断的变化, 为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需要, 世界各国的贸易模式也随之变化。

3.世界贸易网络的影响。

世界贸易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贸易模式的变化。1990年以来, 世界贸易模式发生很大的变化, 在一些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 他们在利用本 国资源优势的基础上来进行对外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贸易模式的转变。

4.科学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贸易模式的变化。

一般的跨国企业都具有强大的经济和技术实力, 有快速的信息传递, 以及资金快速跨国转移等方面的优势, 所以在国际上都有较强的竞争力;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强以及各国的贸易往来不断的密切, 许多企业通过出口来开发国外市场的需求, 扩大国内和国外市场, 以开创他们从事的国际化生产经营。

三、我国贸易模式动态演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我国的贸易模式相对落后, 我国是资源和劳动力比较密集的国家, 但是资本、技术以及产品的科技含量比较低, 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我国在研发和经费的投入量少, 以及在科学技术的投入量也比较少, 因此, 我国不仅要引进国外的资本, 而且还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在本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加大研发经费和科学技术的投入量。在引进国外的资本和技术同时, 利用本国的资源优势进行技术创新, 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上进行创新, 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在本国技术创新的基础上形成本国自己的新型贸易模式。我国是劳动和资源密集型的国家, 而发达国家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国家。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生产的主要是劳动密集和科技含量比较低的产品, 生产率比较低, 与发达国家的经济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要发展本国的经济, 就要改变原有的贸易模式, 在资源优势的基础上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发展本国经济的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提高我国的劳动生产率, 使我国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产品转变, 加大R&D投入, 进行技术创新, 促进我国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由于我国的贸易模式相对落后, 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 要根据本国资源优势的来发展经济。要不断的进行技术创新, 改变我国传统的贸易模式, 促进我国贸易模式的动态演进。

参考文献

[1]陈国宏.经济全球化与我国的技术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2.

[2]俞文华.加入WTO对我国若干技术创新支持政策的冲击及其政策含义[J].科研管理, 2001, (2) .

[3]薛荣久.国际贸易[M].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0.

[4]尹翔硕.中国对外贸易改革的进程和效果[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

[5]徐晓玲.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 2004, (12) .

[6]曲建.从经济发展战略高度正确认识我国的加工贸易[J].特区经济, 1999.

[7]吴琅.现阶段中国贸易模式的转换路径与政策建议[M].经济论坛, 2006, (11) .

[8]杜哲俊.中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与问题分析[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5, (6) .

贸易模式 篇2

本文作者:曹国岭高级教授(caoguoling)

一、跨境人民币结算 跨境人民币结构性融资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跨境人民币结构性融资是指银行为商品的出口商以其已经持有的或者未来将要持有的商品权利作为担保,以抵押或者质押的方式发放的短期融资。2.产品特点

1)以人民币计价,规避汇率风险,节约财务成本; 2)多币种计价,获取更多的贸易机会; 3)简化跨境贸易融资手续,降低交易成本; 3.适用范围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 4.业务流程 ·在跨境贸易项下:

1)借款人与境外交易方签订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贸易合同,并按合同约定进行生产和交货;

2)借款人按合同规定及货物装船到(发)货的情况,以人民币向海关报关; 3)借款人凭发票、增值税发票和出口报关单退税联(需要退税的需在海关打印)向当地税务机关办理出口免抵退税的申报;

4)借款人向银行提供合同、发票、进(出)口收(付)款说明,在银行办理收款入账或付款;

5)银行按人民银行规定将相关信息通过跨境人民币收付信息管理系统报送人行。· 在直接投资项下:

1)借款人向商务主管部门等政府主管部门提交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审批资料; 2)借款人向银行提交政府主管部门的跨境人民币直接投资批准文件; 3)银行按相关政策规定为您办理跨境直接投资项下的人民币汇出与汇入。【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D集团为山西一家国有矿产集团,主要从事矿产的开采、进口、加工等。它在香港成立了一家矿产进出口贸易的子公司(E公司),E公司具有作为离岸资金平台的作用。

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D集团的情况,F银行是总部设在香港的一家外资银行,它为D集团设计了跨境人民币替供TT支付的结构性融资方案,为企业节省财务成本,取得了不错的综合收益。(1)D集团将原来应用于购汇付货款的人民币资金存入F银行北京分行作为人民币保证金,其香港子公司E公司从F银行总行获取美元贷款完成货款支付。(2)D集团50%的保证金用于购买F银行北京分行1年期限理财产品(收益率5.3%)、50%保证金存放1年期定期存款(收益率3.5%),境内存款综合收益率4.45%。(3)D集团在香港的关联公司E公司从F银行总行取得美元贷款成本为2.6%。(4)E公司在F银行锁定1年期NDF价格、IRS利率掉期以锁定汇率风险,降低财务成本,并取得综合收益(收益率为2.33%)。

该方案为D集团节省了大量的财务成本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综合收益。经计算,若D集团对外支付1000万元美元,通过本方案可取得147.9万元人民币收益。按D集团全年进口量5亿美元计算,则集团可取得7395万元的综合收益。

二、基于海外代付的协议付款融资创新 人民币协议付款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人民币协议付款指境内银行代理境外银行与境内进口商签订融资合同后,以加押电文方式向境外银行发出《协议付款指示电》,请求境外银行对进口商外币应付业务叙做人民币协议付款融资,同时按起息日当日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确定的汇率,将人民币融资本金折算成指定金额的外币款项支付给收款行,境内银行承诺在融资到期限日向境外银行支付人民币本息的资金融通业务。2.产品功能

1)对于借款者而言,当遇到开户行自身融资额度和外债额度不足时,仍然能即使获得资金支持;

2)境外借款者能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节约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3.产品特点

1)该产品能为借款人提供资金保障,在开户行不能即使提供资金支持的情况下,仍然能通过国外银行得到及时的资金帮助和低成本的融资; 2)有效规避了因汇率波动给客户带来的汇率损失;

3)不占用短期外债指标,无须进行外债登记,满足客户较长期限的融资需求。4.适用条件

开展跨境人民币结算的企业,且国内开户行存在由于宏观微调导致的资金和贷款规模上得紧张,无法为借款企业提供及时的资金支持。5.业务流程

1)境内银行代理境外银行与境内进口商签订融资合同;

2)当境内银行遇到资金和贷款规模上的紧张时,境内银行以加押电文方式向境外银行发出《协议付款指示电》,请求境外银行对进口商外币应付业务叙做人民币协议付款融资,同时按起息日当日境内银行与境外银行确定的汇率,将人民币融资本金折算成指定金额的外币款项支付给收款行;

3)境外行收到相关融资信息后,根据约定进行人民币融资款项资金汇入; 4)境外进口企业向境内出口企业结算,支付货物应付款,进行人民币资金汇入; 5)融资到期后,境内银行向境外银行支付人民币本息。【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境内A银行原来与境内进口商C公司合作TT项下外币融资,但由于短期内受到贷款额度规模和短期外债规模限制,未能为客户提供融资服务,也未能采取正常的海外代付方式(海外代付需要占用A银行短期外债额度)满足客户的资金需求。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情况,A银行采取了跨境人民币协议付款的方式为C公司提供资金支持: A银行联系境外代理行B银行与C公司签订融资合同,由B银行为C公司垫付外币进口货款,A银行在融资到期日前向B银行支付按约定汇率计算外币贷款的应付人民币本息。

在本案例中,对于A银行而言,当国内分行资金和贷款规模因宏观调控而紧张时,可借助跨境人民币业务,由海外分行代替国内分行在客户进口付汇业务项下进行融资;对于C公司而言,其融资需求得到了保障,可在约定期限内得到资金支持,并可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如按1亿美元利率降低2个百分点计算,约节省200万美元财务费用)。

三、上海自贸区内的跨境融资创新 自贸区境外银团贷款 【产品分析】 1.产品说明

自贸区境外银团贷款指由两家或两家以上境外银行基于相同贷款条件,依据同一贷款协议,按约定时间和比例,通过代理行向借款人提供的本外币贷款。境外银团直接给予境内企业信用贷款,而不必再借助内保外贷工具进行资金的筹集。2.产品功能

1)对于借款者而言,当遇到开户行自身融资额度和外债额度不足时,仍然能即使获得资金支持;

2)境外借款者能享受境外外币贷款较低的利率节约了融资成本和财务费用。3.产品特点

1)企业办理跨境银团融资的成本较内保外贷更低;

2)企业境外借款是自贸区跨境融资的创新模式,该模式能够帮助企业从境外获得低价资金;

3)能帮助自贸区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扩展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范围。4.适用条件

根据具体贷款性质,适用相应的流动资金贷款、固定资产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等贷款品种的准入条件。5.业务流程 ·发起行的业务流程

1)项目发起:调查了解客户基本情况,确立合作意向;

2)银团设计:开展初步尽职调查,形成银团贷款方案,向客户提交融资方案建议书; 3)客户委托:客户出具《银团贷款委托书》,授信方案经发起行信贷审批通过后,承办分行出具《银团贷款委托书复函》;

4)银团分销:制作《信息备忘录》、贷款条件清单、保密承诺函、贷款承诺函等文件,向潜在参加行发出《银团贷款邀请函》;

5)额度分配:各潜在参加行向发起行出具贷款承诺函;承办分行根据反馈的情况,确定各银团成员的贷款份额;

6)银团签约:商定银团贷款具体条款,组织正式签约仪式;

7)银团放款:承办分行办理担保手续,在满足监管要求前提下,办理放款手续; 8)日常管理。

·参加行的业务流程

1)参加行总行收到银团贷款邀请函,由总行根据属地原则,联系相关分行; 2)参加行分行在收到银团贷款邀请函后,按照信贷审批程序报批;

3)参加行分行根据信贷条线终审意见,出具贷款承诺函;

4)按照银团贷款合同约定,参加行分行作为参加行参与额度分配、签约、放款、贷后管理各环节。【案例分析】 客户概述及需求:

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唯一以保税区开发建设为主营业务的上市公司,公司承载着自贸区内外开发的重要任务,公司的性质决定了其在国外并购上有较大的的资金需求。融资解决方案:

针对以上情况,上海银行为该公司设计了跨境银团融资方案:

上海银行作为中间协调者,借助其“沪、港、台”合作平台,协调台湾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及香港上海商业银行、上海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在境外组成银团,为该行客户外高桥保税区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跨境人民币贷款,第一笔共同出资人民币3000万元。

钢铁贸易后融资时代融资模式探讨 篇3

【关键词】钢铁贸易;融资模式;创新分析

一、“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

据调查结果显示,当前,我国的钢贸业面临的深层次发展问题主要集中在“融资难”、“赢利模式单一,管理方式粗放”、“人才流失严重”、“厂商关系不对等”、“服务意识淡薄”等方面。

在本次调查中,有97.9%的受访者认为,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影响钢贸行业发展的首要问题。作为钢贸企业来说,按照资金“1:3”配比规则来看,做一单生意就需要3倍的资金:向钢厂订货的资金,放在仓库里的钢材占用资金,为下游终端用户的垫付资金。但是目前钢铁贸易企业对钢厂提货需要付全款、对下游企业却是应收款,因此融资成本一直以来都是钢贸商的一大块支出。而近年来急剧攀升的融资成本实在让其无法承受,资金紧张使钢贸业在整个钢铁产业链上的“蓄水池”功能基本丧失。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多贸易商手里都没有多少库存,有的几乎是零库存,不备货、不建库、不囤货,出现了“社会库存量持续降低,钢厂产能的连续释放”怪象。这对整个钢铁供应链势必形成不利影响。行业内外都在呼吁相关单位应加快钢铁流通领域金融服务创新。

二、三种融资模式介绍

1.多元化融资模式

部分钢贸商经营着众多副业,在周转贸易资金时会对自有财产进行整合、调动。据了解,在广东,许多钢贸商并没有过多地从银行借贷,而是以PVC (聚氯乙稀)塑胶管道等制造业的实体经济着手,兼营餐饮等行业,从中赚取利润用以满足钢材贸易方面的资金需求。又如上海某家已经将生意发展到国外的的钢铁贸企业将公司经营的领域分为4大板块,包括以收取服务费为主的工程物流板块、以生产电脑芯片为主的电子高科技板块、以大宗物资的基础原料配送板块和农产品进出口的贸易板块,经营钢材贸易的资金是通过这几个盈利板块之间的相互调动而实现的。

2.电商融资模式

钢铁电商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其融资功能正逐渐受到业内的重视。除了向银行直接贷款,和银行方联手创新的电子金融在线融资平台也陆续上线。对于银行之前对小微企业贷款无法落地、对钢贸业无法掌控真实交易货源的“风控”问题,电商也具有一定的管控作用。与传统的钢贸融资相比,电商平台不仅信用更加透明,更加有助于降低融资风险,而且信用度也比单个贸易商高。据了解,当前,钢铁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一般来说,利率比基准利率要高30%,而电子商务作为高端服务业向银行贷款,一般只比基准利率高15%~20%。银行与电商的联合也为钢贸商增加了新的融资方式,钢贸商融资方式愈发多样化。钢贸业曾是银行信贷风险的重灾区,饱受虚假仓单、重复质押、仓库人员监守自盗等失信行为之苦。而钢铁电商平台就可以通过物流仓储环节管理和大数据共享,避免了虚假仓单和重复质押等失信行为的发生,对动产质押业务的持续、健康开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3.委托代理订货模式

钢贸公司委托大型央企、国企代理订货模式,行业内称之为“托盘”业务,间接解决订货资金问题。订货模式是钢贸企业委托大型央企、国企到钢厂订货,只要支付一定比例的货款保证金(一般在10%~20%,钢贸公司根据市场行情灵活控制),就可以委托代订货公司将货款全额打入钢厂锁定资源。然后钢贸公司要在大型央企、国企向生产厂家付货款之日起一定期限内(一般在45—60天),一次或几次提货完毕。最后代订货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续费。因为我国金融体制不够完善,并且金融业发展未完全适应和匹配我国实体经济的需求,所以这种以贸易为形式,资金融通为目的代理业务,能够给钢贸企业缓解流动资金的压力。同时,因为代订货公司对钢铁市场的熟悉和渠道的把握,这种方式对于代订货公司来讲也是相对安全和可控。

三、总结

在钢贸信贷危机率先爆发的华东地区,经过几年的提前预警、化解和处置,初步实现了去杠杆化和维持较低不良贷款率的目标,阶段性实现了钢贸信贷风险“软着陆”。近年来,许多钢贸企业都在不断探索更多融资模式。希望广大钢贸商把更多精力花在如何把企业做好,把品牌做起来,这样银行会就会主动上门。也希望钢贸商与银行多进行沟通交流,共同开发更多贸易融资产品,最终实现安全共赢。

参考文献:

[1] 方晓蓉.论钢铁产业政策与钢材贸易企业经营策略的调整[J].南方金属.2006(01).

[2] 包斯文.金融危机下钢贸企业生存之道[J].冶金物资,2009,(3).

[3] 张晓东,路宁.钢贸企业创新经营模式之求索.现代物流报,2010.10.25.

作者简介:

贸易模式 篇4

1 文献综述

从现有关于贸易“新常态”的研究文献来看,主要侧重于两个方面:一是侧重从宏观角度分析中国贸易发展“新常态”的表现及成因。中国贸易的“新常态”不仅表现为对外贸易增速放缓,出口贸易的中低速的增长,还意味着发展贸易的比较优势从依靠廉价劳动力和资源要素投入向创新驱动进行转变,由依托低端制造业向依靠高端生产者服务业进行转变,由依靠“政策红利”向依靠“制度红利”进行转变,由追求GDP增长的速度向追求经济发展的质量进行转变[1]。其研究认为,在外部经济环境的改变,国际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庞大体量,要素比较优势的弱化等综合因素的作用下,贸易的超高速增长不可持续,亦不符合我国经济的现实,进入“新常态”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2]。另一方面是侧重于从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视角分析全球贸易放缓的大环境,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外部挑战,注重分析贸易“新常态”的外部因素。这种外部环境因素存在阶段性分化和区域性融合的特征,各国在摆脱危机的过程中,经济增速的分化导致了经济政策的分化,而危机后区域经济则出现新的融合,区域经济一体化和集团化趋势进一步深化,世界经济结构由传统以“中心—外围”结构向以美国等发达国家为中心的循环及以中国等新兴经济体为中心循环的“双循环”模式转变[3]。

回顾以往的研究,可以看出关于贸易“新常态”的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从宏观角度的分析,缺乏微观方面的研究,研究的方向立足于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研究较多,对于内部经济结构的变化关注较少且缺乏具体微观数据的支持。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通过微观层面的数据,分析了不同因素造成的贸易成本变化对于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同时,将微观计量分析与宏观理论相结合,以此来说明贸易“新常态”形成的内在机制。

2 出口贸易向“新常态”转型的内在机制剖析

从加入WTO到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时期内,我国对外贸易企业虽然依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规模经济以及劳动力禀赋的优势快速发展了起来,但却一直维持着粗放式、低技术的发展模式,这种模式导致了我国出口贸易企业长期低效率运行,行业的生产率水平低下。在后危机时期,在外部需求不足,出口贸易的劳动力要素禀赋优势逐渐丧失,以及规模经济所带来的成本优势不断弱化的背景下,生产率滞后的瓶颈开始凸显,贸易增速放缓便是粗放型的外贸发展模式所产生弊端的一种表现,其内在形成机制可以由图1和图2加以解释。

如图1所示,一方面,中国加入WTO后的一系列促进对外开放政策形成了有利于外贸发展的“政策红利”,而外部良好的国际经济环境带来了旺盛的外部需求,内外两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大大降低了该时期内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成本,外贸企业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只需要支付较低的固定成本便可以进入国际市场,开展外贸业务。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不断开放,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劳动力由农村向城市转移,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是这一阶段城市化进程的特点。而劳动力市场旺盛的供给必然导致劳动力成本的降低,劳动力成本的降低使得加工贸易企业可以以较低的生产成本进行生产和销售,从而提高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随着外贸产业的发展和各生产厂商规模的扩大,外贸企业开始进入规模报酬递增的阶段,而伴随这种过程的产业集中和产业集聚最终又形成了外部经济,进一步降低了厂商的生产成本。在较低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综合作用下,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迅速成长起来,虽然这一阶段外贸厂商的产品附加值较低,但依托国内外良好的经济环境和低成本,凭借薄利多销,我国的出口贸易并没有受到生产率水平的限制,换言之,低生产成本和低贸易成本的优势弥补了低生产率和低附加值的劣势。

图1的外贸发展模式得以维持的基本条件可以归纳为两点:一是贸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优势必须能够弥补低生产率所造成的劣势。二是外部需求必须十分充足,从而使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得以持续。而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我国出口贸易的超高速增长的基础,其影响机制如图2所示,一方面2008年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经济受到了严重打击,外部需求受金融危机冲击而减弱的同时,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产业,纷纷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更增加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贸易成本。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要素价格均等化过程使得我国的劳动力要素价格不断提高,厂商的生产成本逐年攀升,而规模经济所形成的成本优势不可能无限扩大,它会随着各地区产业发展的不断成熟而逐渐减弱,而厂商和产业规模的臃肿也减慢了技术更新的速度,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无法及时更新生产线,依旧需要依靠大量的劳动力进行生产。高生产成本和低附加值的生产模式大大压低了厂商的利润,而外部需求的不足使得薄利多销的经营模式无法持续,此时低生产率的瓶颈便凸显出来。在高贸易成本的作用下,大量低生产率企业的利润根本无法维持进入国际市场所需的成本,从而大量的外贸企业便纷纷退出国际市场,这便造成了2008年之后我国贸易中低速增长的“新常态”。

根据以上理论分析,本文认为在危机前的阶段,由于外贸发展初期对于劳动力需求旺盛,而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要素价格的上升有利于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所以该阶段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有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而后危机时期内,由于外需的不足和规模经济优势的弱化,劳动力成本上升到一定的水平后,进一步提高的劳动力要素价格会对出口贸易的发展存在消极影响。而企业规模的扩大会形成规模经济,在规模报酬递减过程开始之前,其对于出口贸易的发展都是有利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会增加厂商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其对于出口贸易的发展应存在积极影响。为了验证以上的理论分析,本文运用行业的面板数据对于以上理论进行了实证检验。

3 实证分析

3.1 模型设定

本文基于2003年至2007年和2008年至2013年两个时间段27个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为了验证出口贸易向“新常态”转型的机理,本文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于行业的出口数据、行业的劳动力成本、企业规模以及劳动生产率等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设定面板数据模型如下:

其中企业出口交货值(ex)作为被解释变量,劳动生产率(lp)、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和行业的平均工资(wage)作为被解释变量;εit为误差项;i和t分别表示行业和时间。

其中对于平均劳动生产率(lp),本文采取行业的总产值除以行业的从业人数来表示行业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作为衡量企业规模的替代变量,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越大,代表企业规模越大,数据均来源于中经网数据库,并进行了季节调整。

3.2 回归分析

本文分别基于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面板的固定效用和面板的随机效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于方程(1)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结果为表1,其中模型(1)和模型(2)分别表示2003年至2007年和2008年至2013年两个不同的时间段,以此来区分和比较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两个经济时期的贸易状况。

注:***、**和*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静态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回归,可能会由于内生性问题而使得估计结果出现有偏和非一致性。为此本文采用GMM方法(广义矩估计法)来克服内生性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选取inv的一期滞后作为相应的工具变量进行估计,估计结果为表2。由表1固定效应模型和表2进行比较可知,除了模型(1)的lp和wage的显著性增加之外,回归结果基本相同。

由表1和表2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模型(1)中行业的平均工资与出口贸易呈正向相关关系,观察其显著性发现,在GMM和混合回归的PCSE方法下其影响显著,在固定效应与随机效用模型中不显著。综合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于出口贸易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观察模型(2),可以看出以四种方法计算的平均工资的回归系数均为负值,且均具有较好的显著性,这说明了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对于出口贸易的发展具有明显的负面影响。

这种结果基本符合理论分析的预期。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时期,中国正处于外贸发展的黄金期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阶段。加入WTO后,外商直接投资与本国的“政策红利”等因素形成的开放效应极大的促进了出口贸易特别是加工贸易的飞速发展,从而形成了旺盛的劳动力需求,而经济危机前中国的平均工资尚处于较低的水平,平均工资的上升吸引了大量的劳动力从中西部地区向沿海开放城市转移,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加工贸易的发展,所以金融危机前的劳动力的成本上升对于出口贸易不但不会存在明显的负面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出口贸易的发展。2008年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方面外部需求的不足使传统上以“量”取胜的加工贸易企业的利润不断下降,另一方面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逐渐丧失,来自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竞争不断增强,加工贸易开始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转移,而国内的许多出口企业在技术更新和产业升级方面仍然落后,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性依然很强,不断攀升的劳动力成本更加剧了这些企业的倒闭,从而使劳动力成本的增加对于出口贸易呈现出很强的负面效应。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2008年后贸易的减速,与劳动力成本优势的丧失存在密切的联系。

注:***、**和*分别表示回归系数在1%、5%和10%水平上显著。

由表1和表2中对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inv)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四种方法下模型(1)和模型(2)的回归结果均为正值且具有较好的显著性。这说明,企业规模在经济危机前后对于出口贸易都存在积极影响。一方面,行业企业规模的扩大可以带来规模经济,对于由封闭到不断开放发展的中国来说,正处于规模报酬递增阶段的企业较多,企业的规模经济对于出口贸易存在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较大规模的企业更容易对于市场形成垄断,在经济危机到来而导致外需不足的前提下,其竞争力较强,抵御危机的能力也较强,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回归分析的结果也证明了,行业企业规模对于出口贸易的促进作用。但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规模经济所主导的外贸发展模式,并不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贸易之路。

观察表1和表2中平均劳动生产率(lp)的回归结果可以发现模型(1)的回归结果均为负值且在GMM和PCSE方法下显著。模型(2)的回归结果中PCSE和面板的固定效用下为正值,面板的随机效用和GMM下为负,且均不显著。回归结果表明在金融危机前,生产率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甚至出现负面影响。在金融危机后的时期内,劳动生产率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这种结果与经典的异质性企业理论并不相符。异质性企业理论认为,由于出口企业的“自我选择”效应和“出口学习”效应,出口企业的生产率应高于非出口企业,由此企业平均生产率与出口贸易应该存在正向关系。近年来李春顶等学者的研究也发现,中国的出口企业比内销企业存在更低的生产率的现象[4]。对于以上现象,本文认为生产率对于出口不显著甚至存在负面影响的情况,是由于经济结构和贸易方式不合理所造成的。

2008年之前,中国出口贸易处于爆发式增长阶段,劳动力禀赋优势和国家政策的扶持降低了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成本,同时,在良好的国家经济环境、稳定的外部需求以及外商直接投资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大量的加工贸易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这些加工贸易企业的生产率较低,但却在这种环境下不断壮大,不断占领市场,其竞争力甚至强于技术型的企业。李春顶、戴觅等学者的研究也发现,剔除加工贸易企业后“生产率悖论”消失[5,6]。2008年之后虽然外部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结构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缺乏技术创新的国内大型出口企业依然凭借着规模经济的优势占领着国际市场,生产率的提高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依然不显著,由上文对于企业规模的分析也可以很好的佐证这一点。

4 简要结论及启示

2008年金融危机打断了全球贸易“大稳定”的繁荣进程,中国的出口贸易开始由超高速增长向低速增长转变,出口贸易的“新常态”作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的一个侧面,正逐渐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2003年至2013年制造业行业的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校正标准误(PCSE)、面板的固定效用、面板的随机效用以及广义据估计(GMM)等方法对于金融危机前后的数据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

第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是影响我国出口贸易向贸易“新常态”转变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前,劳动力成本即平均工资的提高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是正向的,这种正向影响之所以能够实现,是当时良好的外需环境与外贸起步阶段劳动密集型加工贸易的发展需求综合作用的结果。金融危机后随着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深化,中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不断突出。外部需求的不足、劳动力成本优势的消失、新兴经济体的竞争等因素使中国的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劳动力成本对于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逐渐开始凸显。贸易“新常态”既是对于劳动力成本优势丧失的一种反应,也是对于经济新形势所提出要求的一种调整。

第二,企业的规模经济是促进中国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规模经济的弱化是形成贸易发展“新常态”的重要原因。金融危机前后,企业规模对于中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均呈显著的正向影响。规模较大的企业对国际市场的统治力较强,同时也拥有较强的抵御风险的能力,但随着全球价值链的不断深化,企业的创新和技术升级成为企业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企业的发展,规模经济优势也将不断的弱化,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转型中的难度也较大,贸易的中低速增长正是我国经济转型阶段,贸易发展与转型过程的写照。

第三,企业平均生产率的提高是贸易“新常态”下推动出口贸易增长的新动力。平均生产率对于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甚至存在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是贸易的超高速增长的特殊时期内,中国过度依赖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规模优势的结果。粗放型低技术,重“量”而轻“质”的贸易发展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出口贸易的飞速发展,但随着国家经济环境的改变,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政策红利不断消失,中国的出口贸易必然要顺应产业结构升级的要求,不断追求对于出口产品附加值的提升。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和规模经济的弱化,传统的依赖低成本劳动力的加工贸易企业将很难生存下去。优质的高生产率企业,更为合理的贸易结构才是贸易“新常态”的未来,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贸易的中低速增长也是对于不重效率的贸易方式和不合理的贸易结构的反映。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篇5

摘要:我国日益发展的国际贸易活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建立高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关健所在。本文从人才培养定位和社会岗位需求出发,提出了从教学改革、校企合作、双证制度、实验实训和师资队伍建设五个方面,构建国际贾易专业技能培养体系的新思路。

一、准确定位是人才培养的前提

(一)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院校数量和在校生规模年均递增速度均在20%以上。我国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全国共有高职高专院校1036所,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均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全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还远未到位,现行的高考制度在政策导向上也轻视高职院校,大部分高中毕业生选择高等职业院校实属出于无奈,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在”本科压缩型”和”岗位技能型”中取得平衡,既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还注重学生后续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是探索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问题。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国际经济与贸易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专业,目前,我国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院校(本科)约38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高等职业院校约490所,设有国际贸易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约510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根据对相关用人单位的调查得知,吸收国际贸易专业的用人单位都希望录用能力强、上手快、综合素质较高的毕业生。因此,应该以职业岗位来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贸易的基本技能,增强动手能力,缩短上岗周期,并兼顾学生的后续职业发展道路,才能真正增强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该培养目标可以简要概括为:基本知识够,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好,可以直接从事国际商务的高级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把握市场需求是人才培养的方向

(一)国际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加入WTO《新外贸法》的颁布,都促进了我国国际贸易业务的迅猛增长,从贸易总量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再加上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都选择来华投资,据保守估计,在未来几年内,我国需要150一200万的外贸人才,而从教育部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统计数据来看,我国每年高校经济类毕业生在 13万人左右,即使全部从事外贸工作,尚有100多万人才的巨大缺口。但市场的现实情况却是,外贸企业招工和毕业生找工作双难的局面,这就充分说明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毕业生在能力、素质上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断层和偏差。因此,我国引入了“职业能力本位”的指一导思想,提出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思路。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岗位(群)分析

由表1所示可知,国际贸易工作岗位的职位能力和素质要求可以简单的表示为:国际贸易基础知识十国际贸易单证等实务技能+国际货运知识十报检、关务知识+相应的外语和计算机操作能力+一定的工作经验十学历。

三、教学改革是人才培养的手段

(一)教学模块是载体

国际贸易教学应该摆脱原来的”大纲本位”的思想,建立起”以职业分析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体系。综合考虑职位的具体要求可以将国际贸易能力分为专业基础知识能力、外贸单证能为和综合应用能力三大模块。

(二)校企合作是趋势

国内外的职业教育实践都说明,校企合作是体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和模式.学校作为人才的输送方,企业作为人才的需求方,只有二者真正接轨,才能保证学校培养的人才正是企业所需要的。校企合作中,企业可参与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教材(尤其是实训教材)的编写,担任实验及部分实践性强的课程的教授,提供实习机会等:校方也可指导企业的生产实践,选派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三)面向双证是关键

由于财经类专业实施资格证书制度的范围较广,与财经类专业相对应的职业标准齐全,因此职业资格标准融入院校专业教学计划的可操作性较强。与国际贸易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如表3所示,各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方式,推行”双证课程”,即将职业资格证书的获取与学校的日常教学、考核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不延长学制的情况下,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

(四)加强实训是突破

实验实训模式的改革既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亮点,也是突破点,更是难点。具体而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由课堂实践教学、校内模拟仿真训练和校外实训基地实习,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四大块组成。

1、课堂实践教学。因课程而异,可以通过设计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分组讨论、读书报告等形式,结合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2、校内模拟仿真训练。依靠专业实验室和教学软件,构建”国际贸易模拟实习的平台“外贸单证制作平台”、”外贸模拟练习系统”、’.进出口实务操作题库”等仿真模拟实训,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和一系列进出口单证的缮制和修改以及海关、银行、货运代理、船运公司、保险公司、商检部门等在国际贸易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职责,培养学生胜任国际商务各岗位的职业能力。

3、课外社会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性教学旨在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例如通过举办英语技能大赛,商务谈判大赛等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调查,撰写实践报告等形式,帮助学生将课堂、校内、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适应社会需要的综合能力,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帮助学生明确其未来职业选择的有效途径.

4、校外实习。将毕业论文和毕业实习相结合,指定经验丰富的实习指导老师跟踪指导,提高学生实习质量和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并以实习带动就业,提升实习留用就业率,从而提高本专业的总体就业水平。

(五)提升师资是保障

贸易模式 篇6

关键词:自然人流动;利益冲突;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7-0047-02

一、“自然人流动”的概念

乌拉圭回合启动了第一个多边的服务贸易谈判,并达成了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GATS把服务贸易分为四种模式--第一种模式是跨境交付,第二种模式是境外消费,第三种模式是商业存在,第四种模式是自然人流动。GATS第1条第2款(d)规定:“自然人流动是指一成员方的服务提供者在任何其他成员方境内以自然人存在提供服务。” 一般来说,自然人流动主要包括两种情况 [1]:1、一成员方的自然人作为自营服务者,在其它成员方境内以自己的名义提供服务,例如大量菲律宾妇女以个人身份,受雇于中国香港地区从事女佣工作;2、受雇于一成员方服务提供者的自然人在其他成员方境内提供服务,例如美国戴尔公司的外国员工来中国提供技术管理服务。另外,受雇于东道国公司的外国人在当地提供服务,如中国人受雇于微软在美国从事技术开发工作,是否属于自然人流动,还不确定,不过有些成员国的具体承诺中包括了这种形式。

与GATS下的其他服务贸易模式相比,自然人流动的谈判过程十分艰难,最终取得的成果也不尽如人意,规模不大,自由化程度低,而且很大程度上向发达国家的要求倾斜,因此自然人流动在现实中发展缓慢。这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人流动问题上存在严重的分歧和利益冲突决定的。

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各自利益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自然人流动的实施能带来如下利益:1、发挥充裕的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但又缺乏资金和技术,因而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2、缓解就业压力。发展中国家大多为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国家,但缺乏资金和技术,导致经济增长能力有限,每年创造的就业岗位不足,就业压力较大。3、出口创汇。发展中国家商品贸易地位往往不佳,通过自然人国际流动,可以增加外汇收入、平衡国际收支。[2]4、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自然人回国之后可以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引入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建设中,为他们的经济发展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动力,从而促进本国经济的发展。自然人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带来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本国人才的流失上,但可以说自然人流动对于发展中国家绝对是利大于弊。

对于发达国家,自然人流动能带来的利益主要是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缓慢甚至出现负增长,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3],人口结构严重失衡,加上本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存在对国外劳务服务的大量需求。实际上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为发达国家的经济作出了很大的贡献。据悉,美国每吸收一个墨西哥移民,就相当于对美国经济间接补贴4万美元。[4]但是,自然人流动给发达国家可能带来的问题也不能忽视:1、冲击本地劳动力市场。大量外国自然人的涌入,会使劳动力价格下降,本地劳动者的收入减少、地位下降。而且,外来者会抢占廉租房、社会福利等社会资源,造成本地人生活水平下降。2、影响社会安全。放开对自然人流动的限制会增加不安全因素,不利于边境管理,带来犯罪率提高、恐怖主义威胁等问题。3、对外国自然人寻求移民带来更多问题的担忧。

三、双方利益冲突导致的分歧

双方的利益冲突表现在实实在在的规则制定上。

(一)对 “自然人流动”的解释

焦点主要集中在“自然人”应拥有的技术水平,发展中国家坚持认为 “自然人”应包括具有各类技术水平的工人,亦即高级、中级和低级技术工人,发达国家则认为服务提供者通常仅指:公司内部的被调任人员、执行特别任务的个体服务提供者和专家、短期访问者或商务访问者等,从而将发展中国家占优势的低级技术工人排除在GATS自然人流动的范围外。

(二) 以“自然人存在”的方式提供服务时,外国自然人必须作为独立的服务提供者还是可以作为提供服务企业的雇员

发展中国主张自然人提供服务既包括以雇用关系为基础,也包括以合同为基础的单独的人员流动。而发达国家则认为 “自然人存在”应主要是公司内部人员的跨界流动,这样就强化了自然人流动同GATS模式三“商业存在”的关系,也就是说自然人提供的服务没有在事实上被当作独立存在的服务贸易形式,而仅作为“商业存在”的补充。这种解释对有更大能力实现商业存在的发达国家来说是有利的,因为发展中国家对外投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他们不可能依赖于在外国设立机构。

(三) 各成员国具体承诺上

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作了各种各样的限制,其中包括但不限于:

1.对服务提供者的人数及在本国工作的期限和报酬的限制 [5]。

2.对服务提供者的专业资格(这道门槛限制我国人员获得市场准入机会。导致了我国劳务人员即使是得到工作签证,往往也只能高职低就。)、语言能力(例如,英国对来自我国的护士和护工,要求英语水平必须达到雅思6分或6. 5分以上。)[6]等限制。

3.要求提供的服务必须是本国经济发展所需要、本国劳动市场不能提供的(经济需求测试)。

实际上,各国都对自然人流动做了不同的限制,不单纯指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但发达国家在这里的限制特别明显,使得发展中国家的劳动者较难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四、结语

国际上对自然人流动问题矛盾冲突不可避免,这是由他们的利益分歧决定的,面对这种情况,我国应采取多项应对政策,如:积极参与国际服务贸易规则的制定,为中国争取更多的利益;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磋商机制,加强政府谈判力度,开拓海外市场;加强人才培养,提高我国自然人的国际竞争力;为出国服务者提供货币汇兑、人身安全方面的保障机制。

参考文献:

[1]李琴:《浅析我国国际劳务输出与GATS下的自然人流动的关系》,载《世界贸易组织动态与研究》2007年 第3期。

[2]菲律宾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有大约150万人分布在全球130多个国家工作,每年汇回20多亿美元,相当于贸易出口的1/4。参见李伍荣、罗启发、胡德宝:《GATS框架下自然人流动自由化:发展中国家观点》,载《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

[3]据统计,1987年美国16-24岁就业人数为2340万,到上世纪末降至2000万。欧共体12国的人口1993年为3.21亿,估计2025年降至3.15亿,但65岁以上的退休人员将由4310万增至6410万,其他国家如日本、澳大利亚和东欧各国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参见王铁山、冯宗宪:《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的管制:动因、变革与启示》,载《国际贸易》 2008年第10期。

[4]王铁山、冯宗宪:《服务贸易中发达国家对自然人流动的管制:动因、变革与启示》,载《国际贸易》2008年第10期。

[5]例如,美国所作的承诺中规定每年进入美国的时装模特和专业人士不超过65 000名,参见张若思:《不难理解的难题--WTO新一轮服务贸易谈判中的人员跨界流动》,载《国际贸易》2003年 第4期 。

[6]例如,英国对来自我国的护士和护工,要求英语水平必须达到雅思6分或6. 5分以上。参见徐琼:《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载《中外企业家》2006年第4期 。

贸易模式 篇7

1.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产业发展和贸易模式的概念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 即某大类或某种商品进出口贸易与整个进出口贸易额之比, 以份额表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主要以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为主。

产业发展是指产业的产生、成长和进化过程, 既包括单个产业的进化过程, 又包括产业总体, 即整个国民经济的进化过程。而进化过程既包括某一产业中企业数量、产品或者服务产量等数量上的变化, 也包括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更替和产业主导位置等质量上的变化, 而且主要以结构变化为核心, 以产业结构优化为发展方向。因此, 产业发展包括量的增加和质的飞跃, 包括绝对的增长和相对的增长。

贸易模式一般指的是正在作层面上的业务流程设想, 也称为贸易发展战略。国际上通常将贸易战略分为外向型战略和外向型战略, 内向型战略又被称为进口替代战略, 外向型战略又被称为出口导向战略。建国以来, 我国对外贸易模式经历了多次调整和改变。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对外贸易模式逐渐由进口替代战略向出口导向战略转变。

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之间的关系

通过以上定义分析, 我们不难发现, 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 决定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而每种贸易模式下又有与之相对应的商品结构。总之, 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如下图:

上图展示的是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和贸易模式三者之间的关系, 由图示, 我们可以将其分为 (1) (2) (3) 三层关系, 下面, 我们分别对其关系进行阐释。

首先,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与产业的关系来说, 商品结构的调整和改善对产业的发展具有带动作用, 而产业的发展又可以反过来推动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也可以说, 产业水平决定了贸易水平。

其次, 从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贸易模式决定商品结构, 什么样的贸易模式下, 就有什么样的商品结构与之相对应。分工模式决定贸易模式, 贸易模式对促进分工的深化具有推动作用。

最后, 从产业和对外贸易模式的关系来说, 参与国际分工的产业选择主要受产业特征和利益取向等相关因素的影响, 它对商品结构和产业发展之间的互动效果起着重要作用。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以临界产业参与国际分工, 既可以打破国内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又可以强化产业结构的转换能力推动产业结构高级化。

二、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主要对策

1. 继续优化产业结构,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优化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第一产业比重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上升。因此, 要促使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不断优化, 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应该继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因而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加强对高新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加速科技资源向企业流动, 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从而努力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2. 促进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从技术水平和科技实力上, 我国与其它发达国家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直以来, 我国都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对很多工业企业来说, 技术水平低、资源使用率差等都是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巨大问题, 这使得我国工业制成品的等级还比较低, 主要依靠从外国进口。因此, 我国应该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转变的步伐, 减少工业制成品的进口, 增加企业生产所需的关键设备和优质原料, 自主研发新产品, 促使工业制成品的升级换代, 进而加快工业制成品的结构调整。

3. 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人口多, 劳动力充足, 我国具有竞争优势的产品主要是一些低技术构成的产品 (或者说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和部分技术密集型产品, 比较优势十分明显。而比较劣势的产品主要是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因此, 我国应该继续发挥比较优势的作用, 并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质量水平和技术层次, 将我国产品不断推向国际市场, 尽可能多的占据市场份额。

4. 充分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优化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 因此, 国家应充分发挥其职能, 为我国进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 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 促进我国对外贸易商品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具体做法主要有:建立有效的市场运行机制, 消除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 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加快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 深化税法改革, 对于产品进出口的关税问题, 要合理调整税率, 鼓励优势产品的出口, 限制奢侈品的进口;对于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国家应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洪艳.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吉林财经大学, 2010.

贸易模式的测度和演变规律综述 篇8

一、贸易模式测度指标的总结和评价

1、贸易模式的概念界定

虽然“贸易模式”这一概念频繁出现在国内外文献中, 但很少有作者给出非常确切的定义。D om inick Salvatore的《国际经济学》 (第五版) 将贸易模式表述为“一个国家出口、进口何种商品”。从本意上看, 贸易模式是指一国“是否”和“如何”进行贸易。张曙霄、孙莉莉 (2003) 将一国的对外贸易结构 (Structure of Foreign T rade) 概括为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贸易模式结构和贸易区域结构四个方面, 具体如图1所示。

(注:资料来源:张瞩霄:中国对外贸易结构论[M].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2、贸易模式测度指标的总结和评价

对于贸易模式的测度主要集中在贸易商品结构和贸易模式结构上。贸易商品结构主要对各种商品占总出口或总进口的比重及其变化进行描述;贸易模式结构则对产业内贸易 (Intra-Industry T rade) 和产业间贸易 (Inter-Industry T rade) 作出区分。伴随着国际贸易的深化和广化, 也出现了产品内贸易 (Intra-product T rade) 、贸易复杂度 (Sophistication) 和贸易多样化 (D iversification) 等一些新的指标。

(1) 贸易商品结构测度指标。表1为测算出口商品结构的传统贸易指标, 这些指标都建立在比较优势论和要素禀赋论的基础之上。其中, 显示性比较优势是最常用的描述比较优势的指标;对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则在显示性比较优势的基础上, 利用数学办法将该指标值域规范到-1到1之间;贸易出口份额用出口份额表示贸易集中的程度;贸易强度指数、出口相似性指数和贸易互补性指数常用于刻画两国间贸易特征;结构变化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和Bray-C urtis非相似系数主要从统计角度发掘数据之间的相关关系。

(2) 贸易技术结构测度指标。“复杂度” (Sophistication) 这一概念最早由Lall (2000) 提出, 用于描述出口商品的技术结构 (T echnological Structure) 。关志雄 (2002) 在这一概念的基础上提出“出口复杂度” (Export Sophistication) 指标。该指标首先计算整个世界各种产品的附加值, 即用各出口国占该产品世界市场份额作为权重计算得出人均G D P加权平均数;然后用各种产品占一国总出口的份额作为权重计算该国所有出口产品附加值的加权平均值, 以此作为一国出口结构的高度化指标。后来, 陆续有一些学者对该指标进行了改进。樊纲、关志雄、姚仲枝 (2006) 对该指标的权重进行了改进, 使用R C A作为产品附加值的权重。杜修立、王维国 (2007) 将附加值的权重改用生产份额所占比重, 具体使用贸易依存度作为生产份额替代。R odrik (2006) 和Lall (2006) 也提出类似的指标, 只是在权重和人均G D P的处理上略有不同, 前者的附加值计算, 权重使用1999—2001的比较优势份额平均值, 人均G D P用该产品的出口额代替;后者的附加值计算, 权重和人均G D P均都进行了排序分组处理。目前普遍使用的是H ausm ann, H w ang and R odrik (2007) 提出的计算办法:

其中, PR O D Yk是产品k的复杂度, 代表产品k在世界水平下的整体附加值或国家整体技术含量;EX PYj代表j国的出口复杂度, 代表该国所有出口产品的总体技术含量或水平。xjk为j国产品k的出口额, Xi为j国的总出口额, Yj为j国的实际人均G D P。二者值越大, 说明该产品或该国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或水平越高。

一些学者 (H ausm ann, H w ang and R odrik, 2007;杜修立、王维国, 2007;R odrik, 2006) 根据PR O D Yk的大小, 将产品划分为不同的技术分类, 并对一国的技术结构做出讨论。此外, 对于贸易商品的“技术”或“质量”, 也有学者使用出口产品的单位价值 (U nit V alue) 进行讨论 (R odrik, 2006;Schott, 2008;Fernandes and Paunov, 2009) , 该值用产品出口额除以出口数量计算得出。但无论是出口复杂度还是单位价值, 都不是对商品技术含量的真实测度, 而是对其技术含量高低的一种替代指标, 因此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足。例如, 出口复杂度建立在“越是来自高收入国家的产品, 其附加值或技术含量就越高”的假设上。单位价值虽然能够很好的反映商品质量升级的变化, 但由于单位不同, 在不同产品之间不具有可比性 (何敏、田维明, 2012) 。

(3) 贸易模式结构测度指标。贸易模式结构的测度主要对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测算, 目前最常使用的是G rubel和Lloyd (1975) 在Balassa (1966) 的基础上提出的G L-IIT指数。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 IITi为一国产业i的产业内贸易程度, k表示产业i下的不同行业。该指数取值为0到1之间。越接近1, 说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越大, 当该值等于1时, 说明该产业的贸易完全是产业内贸易;指数越接近0, 说明该产业的产业内贸易占总贸易的比重越低, 等于0时, 说明产业的贸易都是产业间贸易。学者们常用百分比的形式来表示产业内贸易, 用其代表在贸易模式结构中产业内贸易所占比重。

也有学者 (Falvey etal, 1981) 认为, 产业内贸易不仅发生在特色或花样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 也发生在质量档次存在差异的产品之间, 将前者称为“水平产业内贸易”, 后者称为“垂直产业内贸易”。根据这一分类, G reenw ay等 (1995) 利用商品的进出口单位价格对以上两种形式的产业内贸易形式作出区分。假设产品的档次反映在产品的单位价价值上, 对于一个给定的价格范围, 垂直产业内贸易为进出口单位价格在此范围之外的产品双向贸易, 而水平产业内贸易则为在此范围之内的产品双向贸易。这一概念和方法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H u and M a, 1999;D avidson, 2003;Sharm a, 2002) 。

(4) 产品内贸易的测度。产品内贸易是指由产品内分工所引起的中间投入品贸易。产品内分工是指特定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工序、不同区段、不同零部件在空间上分布到不同国家, 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生产价值链的特定环节进行生产的现象 (田文, 2005) 。H um m els等 (1998, 2001) 建立的垂直专业化指标 (V ertical Specialization) 是目前考量产品内贸易较常用的指标, 主要依据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

其中, Mi是部门i使用的进口中间产品的价值, Yi是部门i的国内总产出, Xi是部门i的出口值。V Si表示部门i的出口中所包含的进口中间投入。V S表示一国所有产业的“产品内贸易”总额, V SS为当年“产品内贸易”比重。由于这一指标需要对投入产出表中进口中间产品在各部门的价值进行分离, 而各国投入产出表在产业分类上有较大差异, 与贸易数据的产业分类也存在差异, 因此, 对这一指标的测算及国际比较相对较少, 但仍有学者对这一指标做出测算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2006) 。

(5) 贸易多样化的测度。有关贸易多样化的讨论主要来自国外研究, 常用的指标有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 (H erfindahl-H irschm an Index, 简称H H I) 、泰尔指数 (T heil Index) 和基尼系数 (G ini Index) 等, 其中H H I最为常用,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i表示第i种商品, n为所有商品种类, xi表示第i种商品的出口额。H H I=1时, 仅出口一种商品;当出口的商品数目接近无限多时, H H I趋近于0。H H I越大, 说明贸易结构越集中, 反之, 说明贸易结构越分散多样。一般的, H H I燮0.05为高度多样化;0.05<H H I燮0.1为轻度多样化;0.1<H H I燮0.4为轻度集中;H H I>0.4为高度集中 (C handra etal, 2007) 。

二、贸易模式演变规律实证研究

1、贸易商品结构演变

对贸易商品结构演变的描述主要是按照要素密集度、产品和部门等分类, 比较各部分增长及关系演变 (Bora, 1996;A dam s and Shachm urove, 1997;Proudm an and R edding, 1997;Lall, 2000;Brasili等, 2000;Y ilm az, 2003;彭磊, 2004;李博等, 2008) 。最常用的是从要素禀赋论出发, 将商品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 分别计算其显示性比较优势等指标, 讨论其变化特点和趋势。相关的实证文献主要通过研究描述贸易比较优势变化指标的稳定性与流动性来说明贸易模式的演进问题。其中, Proudm an和R edding (1997) 做出了开创性工作:通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的转换矩阵来分析1970—1993年英国和德国的贸易模式的演化, 结果表明, 两国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流动性均较大, 并且英国比德国流动性大。这些实证研究呈现出一些共同的特征: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相对稳定, 经济增长快的新兴工业国家贸易模式转变较快, 基本遵循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路径变化 (Proudm an and R edding, 1997;A dam s and Shachm urove, 1997;Brasili, 2000) 。Brasili等 (2000) 运用1970—1995年的数据, 分析了6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 (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 和8个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 (台湾、韩国、香港和新加坡;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 贸易模式的动态演变情况。实证分析表明, 6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的贸易模式相对稳定, 而8个经济增长最快的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贸易模式迅速演变。A dam s和Shachm urove (1997) 研究了1980—1992年东亚发展中国家与美国、欧盟和日本的贸易模式的变化, 发现收入水平的上升导致东亚国家的出口产品经历了从初级资源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到高技术产品的变化。二是贸易模式存在趋同, 具体表现在落后国家的贸易模式对发达国家的贸易模式存在“赶超” (Promfret, 1981;N oland, 1997;许心鹏等, 2002;Luca D e Benedictis和Lucia T ajoli, 2007;W ai-H eng Loke, 2009) 。N oland (1997) 试图从亚洲发展迅速的地区 (包括日本、香港、新加坡、台湾、韩国、马来西亚、泰国和印度尼西亚) 的出口贸易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 日本的出口模式与一些西欧国家相似, 香港、台湾和韩国的出口模式类似, 马来西亚、泰国和菲律宾的出口模式类似, 并且随着时间越来越相似。许心鹏和宋立刚 (2002) 利用出口相似性指数 (F-K Index) 分析了日本与N IEs (包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 、A SEA N (包括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 之间出口商品结构的相似性, 结论表明, N IEs和A SEA N国家的出口结构在向日本的出口结构收敛, 呈现出“雁型模式”。Fert (2007) 利用1993—2002年的数据考察了中东欧8个国家贸易模式的变化。实证分析表明, 捷克、匈牙利、波兰、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亚等国家在高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上正逐步向欧盟靠近。

2、贸易技术结构演变

对贸易技术结构演变的考察主要从贸易品的“技术含量” (T echnology C ontent) 出发, 对贸易复杂度进行测算, 描述一国贸易品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技术结构构成 (关志雄, 2002;Lall, 2006;樊纲、关志雄、姚仲枝, 2006;杜修立、王维国, 2007;R odrik, 2006;Schott, 2008;黄先海、陈晓华、刘慧, 2010) 。这一研究主要针对中国贸易的飞速发展和质量升级展开。Lall (2006) 和R odrik (2006) 通过对出口复杂度的测算得出, 虽然中国仍属于发展中国家, 但其出口的一些产品的技术含量已经超过了欧洲的一些发达国家。樊纲等 (2006) 对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测度得出, 中国已经从低技术附加值出口为主转变到了以中等技术附加值出口为主的出口结构;高技术产品出口有所增加, 但还没有成为最重要组成部分, 也不是中国出口增长最快的部分;而进口仍然以中高技术产品为主。

3、贸易多样化

有关贸易多样化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出口多样化 (Export D iversification) 和出口集中化 (Export concentration) 与人均G D P和经济增长率之间的关系研究 (Im bs and W acziarg, 2003;Lederm an and M aloney, 2003;Bebczuk etal, 2006;C handra etal, 2007;C arrère etal, 2007;H esse, 2008;Bagci, 2010) 。已有研究表明:出口多样化和人均G D P之间呈现U型变化趋势。Im bs and W acziarg (2003) 对韩国、香港和O EC D等中高收入国家和地区的实证研究表明, 当人均收入小于10000美元 (2000年美元不变价) 时, 出口多样化与人均G D P正相关;当人均收入大于10000美元时, 一国倾向于出口集中化。C arrère etal (2007) 对159个国家1988—2004年的出口多样化和人均G D P之间进行非参数估计拟合, 也得出二者之间呈U型变化, 且拐点在人均20000—22000美元 (PPP) 之间。

4、贸易模式结构演变

针对贸易模式结构演变描述主要对对一国产业内贸易指数 (G L-IIT) 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 (V SS) 进行测算 (Loertscher and W olter, 1980;A m iti, 1999;Bastos and C abral, 2007;Foster and Stehrer, 2011;马征、李芬, 2006;Y am ashita, 2008) 。这些研究表明:随着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 总体来讲, 产业内贸易和中间产品贸易增加;但在不同的产业表现有所不同。Loertscher and W olter (1980) 对O EC D国家双边贸易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进行了研究, 结果得出:在国家层面, 发展水平差异、市场规模差异、地理距离越小, 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越高;在产业层面, 交易成本、产业加总水平 (the level of aggregation) 和规模经济程度不同, 产业内贸易水平也有所不同。Y am ashita (2008) 则用日本1980—2000的数据对于不同产品的生产可分性 (Production Fragm entation) 进行考察, 研究表明, 生产可分性程度越高, 产业内贸易和垂直专业化分工程度就高。马征、李芬 (2006) 通过对中国1992—2003年的数据测算得出, 中国贸易结构以垂直产业内贸易为主, 其次为产业间贸易, 水平产业内贸易比重较小。北京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2006) 使用中国1992、1997、2000年的投入产出表测算得出, 中国的出口贸易垂直专门化的比例已从14%上升至21.8%。

三、研究述评和启示

1、研究述评

从以上对贸易结构测度指标和演变规律的总结和分析中可以看出, 随着产品的全球生产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世界贸易模式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不同分工形式共存、国际贸易不断深化、技术不断进步的新形势下, 对于贸易结构的测定不仅包括商品数量结构, 还包括了商品技术结构、贸易模式结构、贸易多样化等。针对这些贸易结构的新特征, 学者们构建了对应的指标, 并且随着指标的不断完善和各国数据的透明化和细化, 这些测度指标越来越准确、全面地对实际情况做出了描述。但随着全球化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贸易模式又呈现出一些新特点:伴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内部和区域外部的国际贸易结构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有关这方面的关注较少;贸易外部市场结构随产业的国际转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对这方面的描述也不多;以往的描述侧重对工业制造品的描述, 对农产品和服务贸易模式演变的关注较少;对于贸易结构的描述主要集中在出口流向, 对进口贸易结构的分析不多。

2、启示

虽然这些测度指标和演变规律研究多源自发达国家, 但对我国贸易模式的测度和演变规律描述基本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和贸易结构演变的实际, 并且我国贸易模式的演进基本遵循了国际贸易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 在我国贸易模式的发展过程中, 应充分借鉴已有的贸易模式演变和影响因素的国际经验研究, 在充分理解和全面考虑复杂性的基础上因势利导, 前瞻性地做出制度和政策安排, 引导贸易模式平稳转变。

参考文献

[1]Brasili, Andrea, Paolo Epifani and Rodolfo Helg.On the dynamics of trade pattern[J].De Economist, 2000 (2) .

[2]Greenaway, D., R.Hine, C.Milner,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intra-industry trade:a cross industry analysis for the United Kingdom[J].The Economic Journal, 1995 (15) .

[3]Hausmann, Ricardo, Jason Hwang and Dani Rodrik.What you export matters[J].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007, 12 (1) .

[4]田文:产品内贸易的定义、计量及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 2005 (5) .

[5]杜修立、王维国:中国出口贸易的技术结构及其变迁:19802003[J].经济研究, 2007 (7) .

[6]樊纲、关志雄、姚仲枝:国际贸易结构分析:贸易品的技术分布[J].经济研究, 2006 (8) .

[7]关志雄:从美国市场看中国制造的实力——以信息技术产品为中心[J].国际经济评论, 2002 (4) .

[8]许心鹏、宋立刚:出口相似性与东亚发展模式[J].世界经济文汇, 2002 (5) .

[9]黄先海、陈晓华、刘慧:产业出口复杂度的测度及其动态演进机理分析[J].管理世界, 2010 (3) .

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模式的冲击 篇9

国际贸易的模式即谁把什么卖给了谁 (克鲁格曼) 。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一国当出口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 例如:中东国家出口石油是因为在这里盛产石油。但是, 我们观察到的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大多不能用比较优势的理论进行解释。因为比较优势理论只能解释完全竞争情况下的贸易模式, 当规模经济产生以后, 完全竞争变得不再可能。在规模经济基础上, 发达国家生产差异性产品进行产业内贸易, 获得垄断的超额利润。

我国一直奉行出口导向型的贸易政策, 以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引进先进的技术及管理经验, 实现我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 并提高我国出口产品的附加值, 逐步实现规模经济。只有实现了规模经济, 才能通过产业内贸易及一体化的方式改善我国的贸易结构。

二、基于贸易竞争指数的中国出口产品相对竞争优势分析

贸易竞争指数又称为净出口指数法 (Net Exports, NX) , 它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一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比较简单的度量指数, 其计算公式为:

在该模型中NX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X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出口值;Mij为i国第j种产品的进口值。

如果NXij的值大于0, 则表示i国是第j种产品的净出口国, 表明该国这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 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且数值越大, 优势越大;如果NXij的值小于0, 则表明i国为第j种产品的净进口国, i国的第j种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 处于竞争劣势, 绝对值较大, 劣势越大。

本文以1980-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为基础, 分析得出1980年以来我国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相对竞争优势的变化。其中:X1、X2、X3、X4、X5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化工产品、轻工业产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本文以1980-2007年的进出口数据为基础, 分析得出1980年以来我国不同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相对竞争优势的变化。其中:X1、X2、X3、X4、X5分别表示初级产品、工业制成品、化工产品、轻工业产品、机电产品的贸易竞争指数。

从初级产品及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对比中可以看出:1994年及以前初级产品的出口额大于其进口额在国际市场上具备相对贸易竞争优势, 1985年初级产品贸易竞争指数达到0.44667050269, 之后逐年下降, 直到1995年, 初级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比较竞争优势逐渐消失贸易竞争指数降为-0.063875212409;工业制成品的国际市场的贸易竞争指数在1980-1982年间有小幅上升, 但之后急剧下降, 1985年达到最低点, 之后工业制成品的贸易竞争指数逐年上升, 但仍不具有贸易竞争优势, 直到199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在国际市场上才显示出竞争优势, 且总体而言这种贸易竞争优势有逐年增长的趋势。

从具体的产品分类来看:第一阶段, 初级产品的出口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第二阶段, 轻工业产品的相对比较优势超过初级产品的比较优势, 在该阶段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的产品, 如服装, 食品及一般家电等的出口;第三阶段, 机电产品等资本密集型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现实出来。我国现在正处在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的过渡时期, 虽然机电产品的出口总值占出口总量的比重最大, 但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竞争优势仍然不明显。

三、金融危机对我国贸易模式的冲击

2008年1-10月主要出口产品数量及同比变化显示:1-10月出口数量减少的产品主要有玉米、原油、煤、塑料制品、棉纱线、鞋、照相机、钢材、自行车, 同比减少比例分别为:95.5%、15.8%、11.5%、4.6%、2.3%、1.5%、1.5%、1.2%、0.8%, 减少比例最多的为玉米、煤、原油等初级产品, 塑料制品、棉纱线、鞋、照相机、钢材、自行车等工业制成品减少的比例较少;而同比增加的有自动数据处理设备极其部件、成品油、电视机、集装箱、录、放像机、摩托车、棉机织物、手持或车载无线电话、汽车 (包括整套散件) , 增加比例分别为:2.6%、6%、8.3%、10.8%、11.9%、13.8%、15.4%、17.9%、27.9%。从以上变化可以看出, 受到冲击最大的是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附加值较高的的工业制成品受到的冲击很小。这与我国处于从轻工业品出口到机电产品出口的阶段还是吻合的。说明金融危机并未对我国的贸易模式形成巨大冲击。

综上所述, 我国的贸易模式正随着我国出口导向型贸易政策的推进而不断优化, 但我国的贸易模式容易受到外部不确定性的冲击, 初级产品及劳动密集型轻工业产品的出口受到冲击将影响到我国就业问题,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城市化进程, 进而影响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不是改变我国出口导向的贸易政策而是在坚持这以政策的前提下将我国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相对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

四、实现相对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的转化

(一) 我国实现由相对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化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从上面的论证可以看出, 我国目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品主要是轻工业产品及及机电产品。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小的是机电产品的出口, 机电产品从出口增长中获得了更多资本的积累, 但其成本极容易受原材料价格、人民币汇率及劳动力成本变化的影响, 只有进一步加强自身竞争优势、实现规模经济, 这种不确定性才可能降低。轻工业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 很容易受到不确定因素的冲击, 因此增强轻工业产品的竞争力是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的必要途径。同时, 由于轻工业产品生产领域的劳动力成本仍然能使企业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 解决轻工也产品的问题, 关键是解决需求的问题。在国际需求紧缩的情况下, 轻工生产企业应当在国内市场寻求新的机会, 并适时地改善自身技术效率、配置效率,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增强其国际竞争优势。

(二) 增强我国企业竞争优势的途径:

1、提高技术效率。

我国轻工业产品之所以不具备竞争优势, 关键在于产品技术含量较低, 技术水平提高对于产值增加的贡献较小。但轻工企业大多不愿为科技创新投入更多的研发费用, 而愿意进行低成本的模仿, 扩大产品销售量。长期以来, 产学研的结合以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便因脱离了企业这一链条而缺乏生命力。

2、提高配置效率。

较高的技术水平只有以恰当的比例与熟练的工人相结合, 才能真正提高产值。因此, 对于工人的培训将成为实现配置效率的必要条件。

3、推进规模经济的实现。

我国企业之所以不愿意选择自行研发新技术, 而选择低成本模仿的原因在于:我国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 数量较多, 国内外同一行业竞争非常激烈, 产品差异性较小, 议价能力弱, 在谈判中常处于被动地位。因此, 企业可以适时地通过在国内进行横向并购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纵向并购控制原材料成本, 扩大产品的销路或使用。并且, 在并购过程中, 不具竞争优势的企业可以通过被并购回笼资金参与新的领域的投资。

4、推进范围经济的实现。

企业资产的专用性会增加企业经营的风险, 多元化的生产将可以分散经营风险。欲实现范围经济, 企业可以通过自行开发新产品来实现或者通过混合并购直接增加企业经营产品的类型, 降低生产成本, 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

总之, 我们只有在坚持目前贸易政策及发展目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的基础上, 将产品的比较优势逐步转化为竞争优势, 才能逐步实现从产业间贸易到产业内贸易及一体化的目标, 我国的贸易环境也只有在逐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得到改善。

参考文献

[1]Andersen, O.1993.On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process of firms:A critical analysis.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 24 (2) :209-231

[2]Gatignon, H.E.Anderson, The multinational corporation's degree of control over foreign subsidiaries:An empirical test of transaction cost explanation, 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and Organization, Fall:05-336, 1988

[3]肖文, 陈益君.企业国际化的影响因素:一个文献述评[J].中南大学学报, 2008

[4]樊增强, 宋雅楠.企业国际化动因理论评述[J].当代经济研究, 2005

贸易模式 篇10

一、贸易融资业务套利模式研究

(一)构造转口贸易背景,通过“即收远付”获取海外银行融资套利。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购买货权凭证构造转口贸易背景,同时备齐全套买卖合同、发票等商业单据;2.根据采购合同,境内A公司开出一定期限的远期信用证;3.上游企业交单以完成对该信用证的承兑,并在境外获得该信用证项下贸易融资款项;4.上游企业将资金转至下游企业,下游企业将资金作为货款支付给境内A公司;5.信用证到期,境内企业进行付款操作。通过上述操作,境内A公司从海外银行获得了一笔期限约同信用证期限的贸易融资款。

(二)借助出口风险参与业务构造“融资背景”进行跨境循环套利。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向境外B公司出口;2.境内A公司在境内Z银行存入一笔美元定期存款作为保证金,申请办理出口风险参与业务;3.境内Z银行与香港H银行开展出口风险参与融资合作,香港H银行向境内A公司发放1年期贷款,境内A公司可获取境内外利差收益;4.境内A公司以进料款名义将融资款支付给境外C公司NRA账户,然后又以出口名义收回该笔资金;5.境内A公司再以该笔资金作保证金循环开展出口风险参与业务。

(三)以贵金属为媒介进行循环融资套利。操作步骤:1.第一天上午,境内A公司向香港B公司购买数量不等规格不等的金块,通过自带空运报关进入加工区,晚上对黄金进行简单切块加工;2.第二天上午,将简单加工的金块报关出境;3.利用出口业务,境内A公司通过人民币存单为质押,向境内G银行办理1年期美元出口商票融资;4.同日将融资款转至境内N银行结汇后作为保证金,办理第2笔1年期美元出口商票融资。通过多次循环操作,境内A公司融资额可达几千万美元,短期内可赚取利差数百万元人民币。

(四)出口信用保险项下重复融资套汇。出口信保融资系指外贸公司在出口货物或提供服务并办理了出口信用保险后,将保险权益转让银行,银行向出口商提供的短期贸易融资业务。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在某一个时段内,只有出口和收汇,无进口及付汇;2.A公司在境内办理出口信保融资,融资额为其出口额的1.5-2倍。其中,20%的贸易融资在B银行办理,80%的融资在C银行办理;3.因不同银行信息不共享,A公司在办理融资时使用同一份报关单进行重复融资。

(五)出口汇款融资模式。出口汇款融资(T/T融资)是指在汇款结算方式下,出口商出口货物之后,收到国外进口商货款之前,向银行申请资金融通的业务。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向境外B公司出口商品,约定T/T结算方式,但不收汇;2.A公司向境内Z银行申请资金融通,Z银行向A公司发放贷款;3.贷款到期,A公司以自有资金购汇归还贷款和利息。

(六)出口保理加保联璧业务模式。出口保理业务是一项以债权人转让其应收账款为前提,集融资(发票项下融资)、应收账款催收、管理及坏账担保于一体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保联璧业务是指境内银行办理出口保理业务之后,以未到期应收账款转让的方式与境外分行(含离岸部)或其他金融同业(以下统称“买入行”)合作,买入行向卖出行支付应收账款承购款的交易。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向境外B公司出口商品,约定180天者360天后付款;2.A公司向境内Z银行转让应收账款办理出口保理业务,Z银行向公司支付相关的承购款;3.境内Z银行向Z银行总行离岸部转让应收账款;4.到期后,A公司购汇向Z银行还款,Z银行向其境内总行离岸部结清承购款和利息。

(七)“内保外贷”下融资组合产品。该产品由理财产品质押、开立备付信用证、贸易融资、融资以出口收汇形式返回、再开立保函或备付信用证等五项业务组成。操作步骤:1.某境内A公司企业向境内Y银行办理存款业务,Y银行为其开出人民币备付信用证;2.境内A公司向香港关联企业B公司买入商品,信用证交付给B公司,B公司凭借信用证从香港H银行获取融资款;3.香港B公司再从境内A公司手中买回货物,货物再出口香港一次,B公司再将相应款项付给境内A公司。至此,完成一个套利周期,一般为期15天左右,套和在1.5%,一2%,之间。

(八)运用银行创新融资产“海外直贷”,重构贸易背景违规结汇。操作步骤:1.境内A公司与境内Z银行签订协议约定境内Z银行作为中介方向其海外分行申请外汇贷款给境内A公司,且境内银行承担第二性还款责任。2.境内A公司将贷款资金在境内Z银行办理结汇。结汇后,Z银行负责贷后管理并代其海外分行行使资料审查和贷后管理职责;3.境内A公司向境内Z银行存入全额人民币保证金(定期1年存款);4.境内A公司根据“投注差”剔除已借用的短期外债余额和中长期外债发生额,估算其可借用外债规模,与Z银行海外分行签订借贷协议;5.在外债签约后15个工作日内,到所在地外汇局办理外债签约登记手续;6.根据外债管理规定办理办理结汇。

(九)出口结汇组合产品套利。该组合贸易融资产品由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人民币理财三项业务组合完成。操作步骤如下:1.境内A公司向境内B银行提交货物贸易项下合同、发票、报关单等单证用于申请出口贸易融资(美元);2.境内B银行向A公司发放贸易融资款,期限181天;3.发放贸易融资款当日,B银行为A公司叙做了一笔近结远购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近端结汇后全额存入A公司保证金账户,A公司并购买了B银行的保本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期限6个月;4.理财产品到期,A公司收到本金及收益并于当日办理掉期的远购交割,远端购汇后归还融资本金和利息。

(十)出口代付组合融资产品套利。该产品由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跨境风险参与、人民币与外币掉期、外币定期存款四项业务组合完成。操作步骤如下:1.境内A公司向境内B银行提交货物贸易项下合同、发票、报关单等单证用于申请出口应收账款贸易融资(美元);2.境内B银行指示海外风险参与C银行向A企业发放贸易融资款,并在海外结汇后以跨境人民币汇入,期限184天;3.发放贸易融资款当日,境内B银行为A银行叙做了一笔等额的近购远结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交易,近端购汇后全额存入保证金账户,并于当日办理了6个月外币定期存款;4.到期后,企业以定期存款办理美元掉期的远结交割,归还贸易融资本金和利息,结余为企业获利。

二、原因分析

(一)贸易融资成为企业跨境套利的重要渠道或媒介。由于境内外利差和汇差的客观存在,出于逐利的目的,企业通过贸易融资进行无风险跨境套利就成为必然。

(二)银行对企业贸易真实性审核存在漏洞。银行在收取100%保证金的情况下,在展业调查调查方面,对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上下游客户、异变产品的了解均存在未尽职的现象;在单笔业务的审核方面,未通过合格第三方对相关单据的真实性进行核实,也未对货物流与资金流是否匹配进行查证。

(三)银行在单据的核验方面缺乏有效手段。货物贸易改革后,银行缺乏有效手段对提单、仓单、报关单等物权凭证的真实性进行确认,也无法核实相关单据是否已用于融资业务。

三、政策建议

(一)督促银行加强“展业三原则”落实。“了解你的客户、了解你的业务、合理尽职”是银行办理业务的国际惯例,督促银行将“展业三原则”落实到外汇业务操作的每个环节,并加大对银行办理外汇业务的核查力度。

(二)加强对违规主体的惩罚力度。无真实贸易背景的融资存在明显的不合理性,严重扰乱了外汇市场秩序,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产生挤出效应,应加大对银行和企业的处罚力度,杜绝纯粹套利的贸易融资行为。

(三)加强对银行创新贸易融资产品的监管。建议加强对银行创新的融资产品的监管,引导银行审慎办理贸易融资业务,防范境内外融资工具的大规模使用而引起的套利资金的频繁进出,有效防范跨境资金的异常流动。

(四)建立贸易融资信息共享平台。建议构建贸易融资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共享,避免同一企业使用已失效单证在银行重复收付汇,提高银行对贸易背景真实性、合理性的把控能力。

参考文献

[1]吴迪.浅析虚假转口贸易融资套利及应对措施[J].吉林金融研究,2014.

[2]刘旭.关注无真实贸易背景融资问题[J].中国外汇,2014.

[3]辛媛媛.中国转口贸易项下的融资风险与银行的风控措施[J].时代金融(下旬),2015.

[4]张旻.陈孟.构造贸易:面具下的假象[J].中国外汇,2013.

贸易模式 篇11

【关键词】:钢铁贸易 融资模式 风险分析

一、钢铁贸易融资的主要风险

目前多数钢材贸易企业实力较弱,融资问题成为制约钢铁贸易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经过对目前市场的调查了解,商业银行已经根据钢铁行业的发展需要,在与担保公司、监管公司、钢材现货交易市场以及仓储物流公司紧密合作的基础上,针对钢材贸易企业的特点开发出适合的融资模式,并且经过多年的不断发展,逐渐衍生出形式多样,纷繁复杂的钢贸融资产品。但是随着钢材价格下跌,销售量减少,应收账款增加等市场风险增加,同时也加剧了商业银行钢铁贸易融资的风险。

本文主要分析钢贸圈内使用较多、和商业银行供应链融资业务关系密切、市场认可度较高的两种主要融资模式进行了阐述,分别是厂商银融资模式和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模式。

二、钢铁经销商厂商银融资模式

厂商银融资模式首先由钢贸企业和钢厂签订排产和订货协议,然后钢铁贸易企业提出融资申请,银行撮合钢铁贸易企业、钢厂、银行、仓储公司签订四方协议,钢铁贸易企业和银行约定把钢铁贸易向钢厂购买的钢材作为银行授信的质押物。接着钢铁贸易企业(借款人)向银行缴纳一定比例保证金(通常30-50%)。商业银行收到保证金后开具以钢厂为收款人承兑汇票,并向钢厂支付货款,通知钢厂开始发货到银行指定仓库。由物流仓储公司根据与银行、钢铁贸易签定的相关协议,对货物进行运输和监管。最后钢材到达指定地点后,在钢铁贸易企业向银行交齐货款后即可提货,也可分步交款,分步提货,钢铁贸易企业必须在票据到期前交款提货完毕。

三、应收账款质押模式

应收账款融资是指企业以自己的应收账款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银行的贷款额一般为应收账款面值的50%-90%。钢铁贸易企业应收款融资是以供应链中的产品供应商/钢厂为中心,针对其客户(钢铁贸易企业)的应收款为其提供折扣融资,从而将贸易与付款周期中的应收款转换成运营资金,也有的银行将其称为保理服务。应收款融资是一种资产抵押贷款,允许钢厂通过卖出未完成贸易周期的产品或服务来提前获得收入,从而降低回款周期。此过程可以通过银行从钢厂买入折扣发票或提供应收款融资服务来完成。对于每一种方式,银行都会从交易中获得收益。作为获利的条件,银行承担服务和收集到期发票的责任。

四、二种主要融资模式的风险对比分析

(一) 厂商银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1.厂商银融资模式进行资金的融通,虽然有动产质押物提供质押担保,但参与各方特别是贷款银行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还是应注意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问题。在贷款银行方面,风险存在于钢厂和钢铁贸易企业的合谋骗贷的可能。虽然钢铁贸易企业有向银行缴纳保证金,钢厂对差额的担保,但对于最为重要的提货权目前是定义为物权还是债权的争议比较激烈。作为物权的话,银行就有无限追溯权和排他权,但如果作为债权,银行的保障力量就大大减弱,仅限于普通的债的请求权。因此商业银行在业务操作前应对承担厂商银业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申请厂商银业务的钢铁贸易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必要的考核,确保融资企业有较大规模和实力,要和有较高信用等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同时在业务操作过程中应对厂商营业务各环节,特别是质押钢材价格的评估、入库、出库、货款结算等环节实施适度的监控,并特别注意防范第三方物流企业与钢贸企业串谋骗贷行为;融资业务结束后还需要对该厂商银业务案例进行经验总结,对参与企业的信用状况进行评估、记录,并以此作为将来合作的参考。

而在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和钢厂方面,第三方物流企业风险的控制与管理主要体现在对钢厂的信用状况评估,对入库钢材的价值评估、对钢材和结算货款的去向的跟踪与监控等环节上。在钢厂方面,其风险显然来于经销商的失信和销售不力。在银行承兑汇票到期后,如果买方缴付的保证金余额低于银行承兑汇票的金额时,即买方不能完全实现销售,则卖方就必须将承兑汇票于保证金的差额部分以现款支付给银行。最后在钢铁贸易企业方面主要应考虑自身的还贷能力和获取贷款资金的投资合理性问题。只有参与各方都注意风险的防范、控制,加强管理,厂商银业务才能真正起到融资桥梁的作用。

(二) 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风险分析

绝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企业都会有一定的应收账款,所以应收账款质押融资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对于钢铁贸易企业来说,可以以应收账款第三方付款人较高的信用弥补出质人自身信用的不足,获得银行等债权人的信任,这就能使企业更好地用活应收账款资源,解决企业发展中的资金问题。而对具有下列特征的企业,应收账款质押融资更能为企业融资带来生机:①有相对稳定的付款群体;②以信誉良好的大集团公司为交易对象的;③本身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不动产相对匮乏的;④所处行业属于波动性高、季节性强的;⑤新办的生产型或贸易型钢铁贸易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模式的主要风险点在于:1.买卖双方的贸易背景的真实性。2.应收账款的存在性和可实现性。3.应收账款转让手续的合法性、有效性。4.回款账户的锁定等方面。

贸易模式 篇12

1 目前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我校和海南省各外贸公司、外企、国际航运公司、商业银行国际结算部、保险公司国际业务部等各类主要涉外机构缺乏沟通, 不太了解目前外贸人才的实际需求状况。缺乏校企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几乎没有, 缺乏海南外贸企业知名人士和进出口相关部门领导的支持。

国际贸易包括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随着我国加入WTO, 在货物贸易保持快速发展的同时, 服务贸易在我国的影响与日俱增, 但发展服务贸易我们并不具备人力资本的比较优势。长期以来, 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教学局限于“货物贸易”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与我国国际服务贸易人才需求紧迫性要求极不适应, 而海南要建设成为一流的国际旅游岛, 更需要大量精通国际服务贸易的人才。

因此, 为了使我校培养的外贸人才更符合社会的需要,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势在必行。

2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模式改革的措施

对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手段、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建设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主要包括五方面:

2.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规划与改革

2.1.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研究

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积极吸纳校外实训基地或企业知名人士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 力争在课程体系的构建和有效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实施的有效联动上形成亮点、创建特色。

2.1.2 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能力与课程体系、教育活动作业体系、教育保障体系三部分构成。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

2.1.3 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

2.1.4 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

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实施全过程教育,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双方协同完成。

2.1.5 加强教育保障体系

包括人力资源 (团队建设) 、后勤保障、基础管理三个方面的保障。

2.2 管理和评估———质量控制体系规划与改革

2.2.1 教学组织与管理

在能力模块课程体系内, 依据“理实一体教学、校内任务仿真设计式教学、校外实操实习教学”指导思想,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小组式教学组织模式。

具体由主讲教师划分任务模块, 设计课程实施方案, 运用“资讯、决策、设计、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步骤组织教学。教学地点包括教室、图书馆IC、实习实验室、业务现场等。

校内任务仿真实习项目模拟方式在校内实习实验室、图书馆IC等地点完成。

校外实操实习通过在相关机构实践, 完成实际项目组织教学。

2.2.2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包括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 形成性评价:在学习过程中, 以任务设计式方式检查学生对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掌握情况。分阶段、单元进行考核评价。

2) 诊断性评价:针对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 并制订修正方案。

3) 总结性评价:在学习 (阶段单元) 结束后, 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

2.2.3 考核方法

加强考核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及课程的特点, 改革考核方式、方法, 做到开卷考试与闭卷考试相结合、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查相结合、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核相结合, 形成各具特色的考核体系。

2.2.4 成果质量:以能否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准

构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包括合标性、适用性等指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社会及用人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用人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2.3 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革

2.3.1 建立基于信息共享空间的教学组织模式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3.2 教学方式:运用谈话式、讲授式、实践活动式等教学方式。

2.3.3 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

参观法、讨论法、讲授法、启发式、发现式、实习作业法、设计法、研究法、现场示范教学、模拟教学法等。

2.3.4 专业实践课教学方法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模式。

1) 进一步争取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对学院的支持, 建立共同参与的机制。选准专业项目, 按照学校出场地、企业出设备的模式, 建设既与学校教学组织相协调, 又与企业生产研发相配套;既能供学院专业教学需要, 又能满足企业服务社会需要的合作机制建设, 最终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目的。

2) 结合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际, 以专业或专业群为组织单元, 以实用操作技能为载体, 开展专业技能训练与比赛活动, 力争在培养专业技能人才上形成特色。

3) 开展任务式、模拟实习式、现场运作等教学方法。

2.3.5 公共基础课教学方法

讲授法、启发式、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讨论法等。

2.4 运行机制与保障

2.4.1 组织机构

1) 教学组织机构

2) 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3) 专家咨询委员会

2.4.2 教学组织与管理运行机制

1) 教学管理制度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4.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

1) 组建专家委员会

2) 校企双方相互兼职

3) 聘请企业有关专家为特聘教授

2.4.4 建立全过程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的信息共享空间。

2.5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园文化建设

2.5.1 加强学生素质拓展的体系研究, 构建新的第二课堂活动载体

加强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竞赛, 创建以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

研究和创新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内容, 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记入学生的必修学分。

2.5.2发挥专业优势,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在举办“校园文化节”活动的基础上, 不断总结经验, 丰富活动内容, 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参与其中。

从服务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视角, 结合调查研究, 对专业教学、运行机制和校园文化进行归纳总结、分析评价和创新。重构能力———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建设, 由专业能力-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公共课程两部分组成, 特别要研究国际服务贸易。在设计实施性教学计划、重构教育活动作业体系上, 从制订教学计划、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毕业指导、就业后辅导各个环节都由学校和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双方协同完成, 从而达到改革目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吸纳海南外经贸相关主管部门及外贸企业等涉外单位参与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 构建校内考核、社会反馈及相关单位共同参与评价的有效机制。

重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研究, 创建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背景的报刊橱窗文化、楼道文化和寝室文化特色, 举办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竞赛, 培育学生独立的创新意识和组织策划能力, 让学生在紧张的课程中感受到轻松的专业文化熏陶。作为学生的素质拓展体系, 创立专业实践平台。

摘要:基于国际服务贸易迅猛发展和海南省大力建设“国际旅游岛”的背景下, 针对海口经济学院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并根据调查中师生反映的意见以及在教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 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模式提出了一些建议, 实现培养模式与市场的对接。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服务贸易,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王涛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与改革[J].大学教育科学, 2008 (5) .

上一篇:日本文学史教学下一篇:写作教学的分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