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应用(共12篇)
渗透应用 篇1
在运营商与产业链企业主打的各类移动应用中, 云计算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环节。在运营商展台演示的“云备份”、“企业云+”、“智慧云”、“云教育”等多款基于云计算的智慧应用, 已经在多个企业和教育单位中应用。其中, 基于iPad平台开发的iCourse课件“云教育”以图文并茂、三维立体的网上教学模式替代了厚实沉重的教科书, 已经应用于中欧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本届展会上, 上海联通还首度采用移动客户端同步直播的形式, 联合上海医联中心、泰福健康发布了面向“智慧医疗”的“云健康”产品, 包括预约挂号、医院导航、健康资讯、检查报告、分诊咨询、专病专区、报告解读和健康讲座8个模块。 (鲁义轩)
渗透应用 篇2
关键词:反渗透,化学清洗,双层滤料过滤器
反渗透(RO)作为一种简易、实用的水处理方式在电厂应用中已由全套进口逐步发展到国产化,其设计和运行也从原来的照抄照搬到国内独立完成。可以说在国内的电站水处理行业,对RO的应用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但是我国电力行业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关于RO设计、施工和运行的规程。RO用户虽然众多,但管理上不统一,并且在设备及技术上受制于外国膜制造公司。为从根本上扭转这一局面,以国内RO应用情况为依据,完善出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RO设计、施工和运行方案是当务之急。
笔者调研了国内RO用户的应用状况,结合应用中出现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就系统中几个环节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认识。RO水处理方式是通过给水加压使水分子通过膜元件,把溶解盐类的水化离子或大分子阻留在浓水侧。因水质浓缩,为防止CaCO3、CaSO4、BaSO4、SrSO4等难溶物质结垢要有加酸系统和阻垢剂加药系统;为保证RO入水不损坏膜元件,前面有预处理;后面可加离子交换(IEX)以进一步提高水质标准。RO单元应包括:保安过滤器、高压泵、RO膜组件、化学清洗系统、加药系统、检测仪表及连接管线、辅助安全系统等设备。其典型系统见图1。
实际应用中,电站RO脱盐系统回收率大都为75%;常见的两段系统,前后段膜元件比例约为2:1,三段系统则前后段膜元件比例约为3:2,RO单元差别不大。其他方面因原水条件、出力、出水水质等要求不同会有较大差别,因此RO的设计、施工与运行不可千篇一律,其各个环节值得探讨研究。1 预处理部分的几点建议
尽管在RO入口前有保安过滤器(又称精密过滤器或5μ过滤器)以保证膜元件不被划伤或污堵,但前面的预处理系统合理设计与平稳运行对RO至关重要。国内电厂RO应用事故中70%以上与预处理有关。通过调研提出以下建议。
1)对于地表水源的RO脱盐系统,两层滤料过滤器(一般为无烟煤和石英砂)值得推广。华东地区五个RO用户均采用此设备,华北有RO水处理系统的电厂双层滤料过滤器的用户也不少。两层滤料过滤器截污能力大,运行周期长,运行中水头损失增长较慢,实践中应用效果良好,保证了RO入口水符合要求。
2)预处理中加药的选择:预处理中加入各种混凝剂,可以除去水中悬浮物,胶体等杂质。但如果不根据水源实情,一味地添加,不仅改善不了水质,相反会因药剂本身或药剂中所含杂质,而使水中带入对RO膜元件有害的物质。国内电厂RO事故中以此为因的不乏其例。轻则减短膜元件寿命,重则使部分膜元件报废。同时药剂之间的兼容性也不容忽视。如:使用六偏或聚丙烯酸为阻垢剂时,则混凝过程中不应使用阳离子型聚电解质作助凝剂。
3)活性炭过滤器的作用:活性炭可以除去水中有机物、余氯等有害于膜元件的杂质。对于CA膜,因其耐氯性强,抗有机污染性差,为防止微生物应在前处理中加入CL2或NaOCL,一般不再加活性炭过滤,国内许多RO用户,如:杨树浦电厂、宝钢电厂、郑热五期等均如此。
上海石洞口电厂虽为CA膜,但预处理中加有活性炭过滤。结果为保证RO入口水含有一定余氯,不得不二次加氯;对于TFC膜,怕CL2,而耐有机污染能力稍强,常加活性炭过滤以使RO入口水余氯为零。因此维护活性炭过滤器的正常运行十分关键。如某电厂RO系统由于活性炭运行欠佳,活性炭出水COD反而增大,并且实测中没有活性炭过滤已能保证RO入口水质,使得活性炭过滤不仅形同虚设,反而成为事故的潜在隐患。另外,对于活性炭滤料的选择应注重实用效果,有些RO用户由于活性炭过滤器滤料的因素而出现运行事故应引以为诫。
4)保安过滤器运行良好的重要性:保安过滤器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RO进水不损坏膜组件,按运行方式可分为反洗型和不可反洗型。不可反洗型滤元为一次性,运行费用高,但效果好。国内电厂中后期投产的郑热六期、石洞口二厂、外高桥电厂、北京三热及衡水电厂的RO系统中均采用此种保安过滤器。尤其是石洞口二厂应用国内滤元,费用低而且运行良好,值得推广。而国内早期投产的电厂,保安过滤器多为可反洗型,操作上复杂些。例如宝钢电厂由于预处理欠佳,须每天反洗一次,而且还定期超声波清洗,石洞口电厂每周反洗一次,运行较好。但是,对于复合膜,不允许含余氯。保安过滤器则成为系统中细菌滋生及污物沉积的主要隐患。因此,滤元使用时间不宜过长,并且可以选择较高的滤速,建议采用15t/(h·m2)滤元过滤面积,以便减少更换周期。这样,每次更换滤元的数量少,同时降低投资,防止了细菌滋生等隐患。2 RO附属系统的再讨论 2.1 RO系统加酸量
RO系统加酸调节入口水PH值,其剂量不仅要保证防止CaCO3垢,还要考虑膜元件的最佳运行PH值。对于CA膜其最佳运行PH值在5.5左右,对于TFC膜则在6~7左右(不同公司的膜的最佳运行PH值范围有所差别)。对于RO用户应根据实践经验进行调整,如上海石洞口二厂(采用聚酰氨复合膜)RO入口PH值为5.7,运行情况较好。但是PH值如果调得过低,不仅浪费酸,而且对膜性能的发挥不利。
为了保证RO系统的实际运行,根据用户水质特点及设备情况,甚至可以不加酸。如衡水电厂采用少加酸、不加阻垢剂的方式,不但降解了过去的污染,而且目前运行稳定,带来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2 阻垢剂的必要性
加阻垢剂如六偏磷酸钠,旨在防止CaCO3等物质结垢。如果水质良好,完全可以不加阻垢剂。RO水处理系统的大部分用户在实际运行中都没有加,但却都有此加药系统。这不能否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资金占用,因此在RO设计中对于确实水质良好,可以大胆地不上阻垢剂加药系统。2.3 关于冲洗系统
国外资料报导,500×10-6以下含盐量的水质可以用原水冲洗,即低压冲洗而不再另加冲洗设备,如果水质含盐量较高则必须用RO出水冲洗,需专门配置RO冲洗系统。实际上,许多电厂全套引进国外设备,有冲洗系统且为程序控制,即RO停运后自动由淡水箱送水入RO入口冲洗一段时间。这些电厂多数并没有投运此系统。如军粮城电厂原设计有,但投产以来没有用淡水冲洗,情况良好。笔者认为在RO设计时,如果水源水质良好(含盐量低),应省去额外的冲洗系统。低压冲洗即可满足RO膜元件的要求。2.4 关于化学清洗
如何在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应用意识 篇3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渗透;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170-01
“数和形的概念不是从其他任何地方,而是从现实世界上得来的。”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为实践服务。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学广泛的应用性日愈显示出其特有的魅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小就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一、从生活实际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人的思维活动是由客观存在所引起的,是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开始的。”所以,以真实、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入课题,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过来,学生情绪,课堂气氛调控到最佳状态,为新课的开展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同时也形成学生学习数学的迫切性。
例如,学习a=bc型数量关系时,对课本的一个开放型问题作如下改编导入新课:小斌家房屋进行装修,买来一大捆粗细均匀的电线,现要确定其总长度的值,怎样做比较简捷?(使用的工具不限,可以从中先取一小段作为检验样品)学生讨论热烈,兴趣很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多种方案中,引导学生分析其中一种较简捷的方法,抽象得出a=bc型数量关系,然后再结合其它生活实例探究,发现a=bc型数量关系中,b、c和a的倍数关系的规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a=bc型数量关系加深了理解,并深刻体会到其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另外, 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通过逼真的造型、丰富的色彩、生动的形象、活泼的形式来创设情境,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和注意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创设有效的问题活动情景,展示数学趣味性和奇异美
在教学中要紧扣教材,多设计或引用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新颖有趣而富于思考的问题,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富有吸引力。在教学中还可结合教材设计一些形式新颖、引人入胜、富有智力价值的数学游戏,它有利于培养数学意识和数学观念,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如在讲授圆的有关性质前,提出问题:车轮为什么是圆的?电脑分别模拟安装有三角形轮子、正方形轮子、椭圆形轮子和圆形轮子的汽车行驶的状态,并分别配各种颠跛沉重的声音及轻快的声音。在生动活泼有趣的氛围中,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圆形轮子能使汽车平稳地前进,这是“圆”这种形状所特有的性质决定的。然后指出:人们在生活中发现了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然后把这些特殊性质运用到运输工具上,这样制造了圆形轮子,轮子的形状与生产以及日常生活实际有着紧密的联系,学生可初步体会科学来源于实践又还原于实际生活的道理。
因此,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创设有效的问题活动情景,才能有效展示数学外在形式与内在结构的和谐美、奇异美,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体验到数学学科的价值。
三、精心编制习题,让学生认识数学的“工具性”
数学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和学习,研究现代科学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因此,教师可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的前提下,根据当地实际,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教学中。学生可以看到,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述函数内容时,可编写投资与消费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例3:西湖中学计划购置一批某型号电脑,市场价每台5800元,现有甲、乙两电脑商家竞标,甲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购买10台以上,从第11台开始每台按70%计价;乙商报出的优惠条件是每台均按85%计价,两家的品牌、质量、售后服务均相同,假如你是负责人,你选择哪家?请说明理由。让学生了解如何提高经营和消费的决策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编发展题,从中选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全体学生解答,逐步形成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四、重视实习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学以致用
数学并非仅仅是一堆知识,它更是一门活生生的学科,应把学数学作为一种过程。学生只有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概念与过程的相互作用后才能真正理解数学,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例如:让学生设计并剪制匀称美观的轴对称及中心对称图案,适当地用在黑板报、宣传栏、笔记本上,用在联欢会、文艺晚会的布景上,或运用轴对称及中心对称知识设计建筑物造型、家居饰物,改变自己房间的局部布局等。又如综合运用长方体表面积展开图的知识,美术、生产常识等知识,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多种多样、经济美观实用的长方体形状包装纸盒,将所学知识变成“产品”。开展“奇妙的黄金矩形”活动课,学生通过画、剪、折等实际操作,感到数学的美,并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用计算机动手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应用软件。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让学生测量底部可以到达的旗杆高等,当他们需要解决一些感兴趣的又与他们的实际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时,他们便发现需要数学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抓住学习要点,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辅导支持学生以科学研究的方法,应用网络作为学生阅读或查找大量的资料来进行学习的工具,学会大量信息的收集,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渗透思想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篇4
一、初中数学中的数学思想方法
1. 整体思想。
整体思想就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某一项或某一类问题看成一个整体, 从整体上把握解决问题的方向, 这样往往能使问题的解答变得简便。
2. 化归思想。
化归思想是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对所求问题进行转化, 使之成为简单、熟知的问题的基本解题模式, 它是使一种数学对象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另一种数学对象的思想方法。
3. 方程思想。
方程思想是对所求问题通过列方程求解的一种思想方法。学生先要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寻找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等量关系, 并通过适当设元, 列出方程或方程组, 从而解决问题。这一思想在初中数学的多个知识点中均有体现。
4. 数形结合思想。
常言道:“数以形而直观, 形以数而入微”, 数形结合思想是通过数形间的对应与互助来研究解决问题的思想。通过数形结合, 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 化繁为简。这一思想是最基本的数学思想, 在初中数学中有较为广泛的应用。
5. 分类讨论思想。
有一些数学问题在解答过程中, 条件或结论不唯一, 会产生多种可能性, 这时就需分类讨论, 从而得出符合题意的结论, 这种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就是分类讨论思想。
二、数学思想方法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
1. 提高渗透的自觉性。
数学概念、法则、公式、性质等知识明显地写在教材中, 是有“形”的, 而数学思想方法则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里, 是无“形”的。教师讲不讲、讲多少, 随意性较大。因此, 作为教师首先要更新观念, 从思想上不断提高数学思想方法重要性的认识, 把掌握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纳入教学目标, 把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要求融入备课环节。其次要深入钻研教材, 努力把握教学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每个环节。对于每一章每一节, 都要考虑如何结合具体内容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 渗透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怎么渗透, 渗透到什么程度, 对这些应有一个总体设计, 要提出不同阶段的具体教学要求。
2. 把握渗透的可行性。
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必须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加以实现, 因此, 必须把握好教学过程中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契机———概念形成的过程、结论推导的过程、方法思考的过程、思路探索的过程、规律揭示的过程等。同时, 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要注意有机结合、自然渗透, 要有意识、潜移默化地启发学生领悟蕴涵于数学知识之中的种种数学思想方法, 切忌生搬硬套、和盘托出、脱离实际。
3. 注重渗透的渐进性和反复性。
在教学中, 首先要特别强调解决问题以后的反思。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提炼出来的数学思想方法, 对学生来说才是易于体会、接受的。其次要注意渗透的长期性。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不是讲几道经典例题就能实现的, 它需要在日常作业与考试中长期渗透。
渗透应用 篇5
营11断块沙三段为东辛油田高压低渗透油藏.开发初期大部分油井都实施了水力压裂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效果,然而随着开发时问的延长,由于人工裂缝闭合,加上前期注入水质不舍格,地层堵塞伤害严童,注水井欠注,注水艘率低,地层能量下降大,导致油井产量低,区块“注不进,采不出”的生产矛盾突出,开发效果不理想.针对以上问题,近年来通过开展精细过滤深度处理水质、高压注水、酸化解堵增注、水力压裂增产、小泵深抽和井网加密等工艺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应用,为油藏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单元区块的采油速度由原来的0.56%提高到目前的1.53%以上,实现了低渗透油藏的高效开发.
作 者:张霞 覃忠校 苗勇 作者单位:张霞(长江大学研究生院;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
覃忠校,苗勇(中石化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
渗透应用 篇6
【关键词】低渗透;酸化工艺;改造;高温
1.低渗透油田储层的特点
低渗透油藏的孔喉细小,油水流动阻力大,且一般呈现水湿特征。原油在地层孔隙的流动过程中极容易发生卡断,形成孤立的油珠,贾敏效应较明显。贾敏效应不仅在井底附近造成水锁现象发生,在地层中同样比较严重。油珠的形成虽然阻止了油流的通道,由于润湿性的差异,水则可以通过岩石的表面以水膜的形式流动。同时在一些比较细小的孔道中主要是水在流动,因此,造成生产井开井的含水率较高。
低渗透油藏中一般都存在 天然微裂缝,由于低渗透油藏的地层导流能力低,加之井底附近存在贾敏效应,因此,注水井井底压力异常高。在异常高压作用下微裂缝开启,由于微裂缝的导流能力高于地层孔隙基质的导流能力,因此,注入水可以沿地层微裂缝向远处传播,其传播的范围和速度要大于基质孔隙传播水的范围和速度。这样,地层微裂缝中存储了部分注入水,造成微裂缝中的地层压力相对高于基质部分的压力,因此,微裂缝中的水在压差作用下,还要逐渐地向基质孔隙中渗流,改变微裂缝周围地层中的油水原始分布特征,使含水饱和度上升,同时还会发生贾敏效应和水锁效应。但是能过微裂缝传输的水量是有限的,微裂缝发育程度高,传输的水量大,反之,传输的水量小。
低渗透油藏的岩石颗粒比较细小,储层孔喉小,流体流动阻力大。根据成藏理论,地层在初始状态下主要被地层水所饱和,原油经过运移到达储层,将地层水驱走,形成油藏。由于特低渗透油藏的孔喉细小,在油驱水的过程中,原油首先进入较大的孔喉空间,对于较小的孔喉空间则由于毛细管压力大,储存的流体主要还是地层水。因此,与中高渗透油藏相比,低渗透油藏的初始含水饱和度都比较高,且高于束缚水饱和度。根据分流量方程,初始含水饱和度高,导致初始含水率也比较高。
低渗透油田于渗流阻力大,能量消耗多,地层压力和流动压力低,继续加大生产压差的潜力小,油井减税后,一般产液量和产油量均达幅度下降,保持稳产难度大。低渗透地层的改造常采用酸化措施,但由于酸岩反应速度块和穿透距离短,致使酸化效果较差。近年来,随着对地层损害原因和地层特征认识的不断深入,许多新型酸液和添加剂以及酸化工艺相继出现并应用 ,现场施工成功率不断提高 , 酸化效果逐渐变好。
2.酸化工艺种类
砂岩基质酸化的供需为: 前置液一处理液一后置液.前置液的目的是驱替地层水,井和大多数的碳酸盐反应以及降低井底温度。后置液的作用是继续将氧廃酸向地层推进直到其完全没有反应,解除损害为止。应为氧廃酸与含有钾 纳 或钙等离子的矿物发生反应会产生沉淀,所以须慎重重选择前置液。
前置液一般为5%~15%的盐酸、有机酸(10%的甲酸或醋酸)或者有机酸与盐酸的混合酸。当有机酸被用作前置液时,必须加入5%的NHCI以保护粘土。SHUCHART等研究表明,含有甲酸或啦算的氧廃酸会导致沉淀。故在氧廃酸中须加入适当的有机酸,主要是因为铝哇酸钾对盐酸敏感。SIMOM JUNTAK和HAYNES研究得出:要在醋酸于氧廃酸的混合酸中加入0.3%的柠檬酸洛合铝,只有这样才允许使用醋酸和氧廃酸。混合酸中氧廃的浓度越低,地层损害的机会就越少。使用氧廃酸的地层须做详细的铝锭评价。前置液体体积应等于或大于氧廃酸体积,至少应当达到地层半径0.6m的地方。前置液中酸浓度应根据地层中碳酸岩的含量以及铝哇酸盐的敏捷感性二变化。一般说来,当地层中碳酸盐岩含量过高时,很难保持足够低的PH值,使向前移动的氧廃酸及其反应生成物不会产生沉淀,采用氧廃酸酸化可以接受的最大碳酸钙量要低于15%~20%。后置液可以把反应过得地层及附近的PH值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并且可用来除掉近井地带的缓洙剂。糖厂前置液的体积与后置液的体积大致相同。此外,添加剂如互溶剂有利于流体反排和去除换洙剂。
前置液酸压首2首先用高粘度压裂液压开储层,形成一地你尺寸的压裂裂缝,然后注入酸液酸压。由于前置液度高,能形成较宽的动态裂缝;同时,前置液可降低缝壁温度且减少酸液 滤失,因而酸液有效作用距离较大。在前置液酸压中,酸液顶替高粘度压裂液时会产生粘性指进效应,酸液对裂缝缝壁面产生不均匀刻浊,形成沟槽,使裂缝具有较高的导流能力。前置液酸压工艺要求前置液遇酸不立即 前置液用量通常占总液量的33%~50%。酸液可用盐酸或调化酸,常用浓度为15%~28%。
該工艺使用于中、低渗透且污染较严重的储层,能对储层实现一定程度的深穿透改造。对于中、高渗透储层,用前置液酸压施工能解决好反排问题,获得较好的增产效果;对于天然裂缝储层,前置液中长加入100目的粉沙。哇粉或油溶性树脂帮助控制滤失。目前,该工以前置页液粘性指进酸压为主。为实现指进酸压,多采用宽间距和稀孔密射孔技术,并要求前置液和酸液的粘度比为200:600:1,至少为150:1,若粘度比小于50:1则酸液流比前置液块2.7倍,酸液会很快穿过前置液,失去指进酸压的作用。现场使用的高粘前置液一般有胶凝水(香豆胶或改性瓜胶)、水外相乳状液和油外相乳状液等。胶凝水一硼砂(中。低温地层)或有机棚(高温地层)作为交联剂,要求初始粘度较高,施工结束时坡胶顺利。酸液以无机酸9HCI)为主,加入缓洙剂、缓速剂、转向剂、降滤剂和主排剂等添加剂。前置液于液酸的用量一般为1:1~1:3。采用前置液加普通酸工艺酸压,有效酸洙缝长为17~50:采用前置液加调化酸工艺酸压,有效酸洙缝长一般为:20~27m。
为了更有效的控制滤失,在前置液酸压的基础上,发展了交替注前置液一酸液酸压工艺。施工时,后继注入的前置液一酸液压工艺。施工时,后继注入的前置液充填并封堵前面的酸液溶洙壁面形成的蛀孔,从而控制滤失,使裂缝进一步延伸。为获得理想的酸液有效作用距离,有时交替注前置液一酸液过程多大10次。将交替注前置液一酸液酸压工艺用于裂缝不太发育的中、低渗透储层,增产效果较为明显。美国使用该工艺在棉花谷低渗透白云岩储层进行酸压和重复酸压均获得了较好的增产效果。
泡沫酸酸压是将加入了气泡剂和稳定剂等添加剂的酸液于氧气在地面泡沫发生器中充分混合,形成稳定泡沫随即注入井内,以高压水力和酸液的化学溶注作用于储层,达到改造储层的目的。现场施工要求泡沫特征值控制在75%~85%,施工井深一般为1500~2500m。国外过去应用较多,目前多用于多层基质转向酸化。
泡沫的携带能力较强,利于将酸岩反应生成的微粒和岩屑带到地面,带出的微粒量通常比普通酸高7倍以上:在返排到达井口时 ,由于压力突降,泡沫迅速膨胀,在井筒内形成高压并产生回流,利于发酸返排。因泡沫酸中的气体油助排作用,该工艺特别适合用低压低渗透排液困难的储层改造以及老井挖潜和低压井的增产,并能有效解决排液难和水敏性储层等特殊矛盾井的作业。由于泡沫具有良好的控滤失性能,对于低渗透储层,施工时不需加降滤剂就能达到较好的将滤效果。在高渗透及高压差储层中须加入常规液体降滤剂控制滤失。泡沫含酸液量低助排性好,采用泡沫酸中的泡沫可阻止H+向岩石表面的传递,降低酸岩反应速度,还可获得较大的酸液有效作用距离。
泡沫酸酸化现场施工工艺如下:起初井下生产管柱一下光有管至油层底界一挤人前置泡沫段一正挤前置泡沫酸一正挤后置顶替液,并井反应1~2h,反挤企划排酸液,放喷,排除泛酸。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 篇7
一、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 (简称RO) , 是一种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膜两侧的压力差为动力, 使溶液中的溶剂透过反渗透膜分离出来。反渗透装置的膜组件是一种精细元件, 它易受机械损伤、污染和堵塞, 对进水水质要求非常高, 必须根据水质特点对原水进行预处理, 才能保证反渗透装置的正常运行。预处理的去除对象一般为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和铁。反渗透膜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
二、反渗透膜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1. 反渗透膜在常规饮用水方面的应用。
在我国南方的部分地区, 所取水源多数为江河水, 原水电导一般在500us/cm, 所以采用反渗透法就可将水中离子去除至国家标准。但在长江以北的许多地区, 取水多为地下水, 含盐量较高, 用一级反渗透工艺不能使产水电导降至10以下, 需要采用二级反渗透工艺才能达到, 日本采用节能海水淡化技术, 使用8英寸中空纤维组件, 透过水水质200ppm左右, 水回收率40%, 性能稳定可靠;我国甘肃苦咸水淡化研究所研制的登攀-1型反渗透淡化装置, 采用醋酸纤维素膜, 对Ca2+、Mg2+、SO42-有较高的脱除率, 这套装置对西北地区3g/L~10g/L的苦咸水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我国国家海洋局与中科院上海冶金研究所合作, 研制成功的醋酸纤维素膜与玻璃钢承压板组装的圆板式反渗透淡化器, 用于制备纯水, 其操作参数为:压力30kg/cm2~50kg/cm2, 进水温度7℃~39℃, 进水流速约0.32m/s, 淡水产量8t/d~11.5t/d, 淡水电阻率150kΩ·cm~300kΩ·cm, 水回收率70%, 膜面积12.5m2。
2. 反渗透膜在城市污水方面的应用。
目前, 反渗透在城市污水深度处理方面的应用受到了高度重视, 包括中水回用和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的深度处理制取优质淡水。中东不少缺水国家引入反渗透技术处理二级污水, 一级反渗透出水水质含盐80mg/L, 二级反渗透出水达到10mg/L;新加坡某工业区的反渗透污水处理厂, 以三级生化处理的城市废水为原水, 用反渗透系统制取高级工业用水, 采用二级双介质滤-反渗透系统, 处理厂同FLMTETM生产的抗污染膜元件BW30-365FR2184支一级三段排列, 日产水量30kt, 水回收率高达85%, 产水电导率66LS/cm~133LS/cm。
3. 反渗透膜在垃圾填埋场的应用。
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水质非常复杂, 不仅含有各种有机物, 还含有高浓度氨氮和各种重金属离子, 其可生化性随填埋时间而变化, 至今国内尚无经济可行的处理技术。国外将反渗透膜分离与常规污水处理技术相结合对渗滤液废水进行了处理的应用研究和工程实践, 处理的研究情况见表1。
4. 反渗透膜在重金属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
国内外均对反渗透法处理重金属废水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目前, 我国约有100套反渗透装置应用于电镀废水的治理, 组件多采用内压管式或卷式。采用内压管式组件, 在操作压力为217MPa时, Ni3+分离率在97.12%~97.17%, 水通量为0.14m3/ (m2·d) , 镍回收率大于99%。有人采用复合低压反渗透膜对含Zn2+和Cu2+的废水进行处理研究, 不投加EDTA, 进水p H在3~5之间, 水温25℃, 水回收率为40%, 操作压力450k Pa时, Zn2+和Cu2+的去除率为93%~96%, 投加EDTA后, 由于与Zn和Cu形成络合离子, 在其它条件相同时, 反渗透膜对Zn2+和Cu2+的截留率稳定在95%, 当投加EDTA适宜时, 二者的截留率均达到99%以上。研究还发现, 对Zn2+的截留率略高于Cu2+。
注:A, 管式醋酸纤维素膜 (膜面积为619m2) ;B, 平板式复合膜 (膜面积为716m2) ;C, 管式复合膜 (膜面积为019m2) ;L1, 渗滤液先经过生物处理 (不进行生物硝化) ;L2, 渗滤液先经过包括生物硝化的生物处理;L3, 渗滤液原水。
5. 渗透膜在含油废水方面的应用。
反渗透法处理乳化油废水, 不需破坏乳化液进行浓缩分离, 浓缩液焚烧处理, 渗透液可回用或排放处理。Koch膜系统公司采用超滤/反渗透集成工艺处理含油废水, 有关参数见表2。
6. 反渗透膜在食品和制药工业领域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用于食品工业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 反渗透主要用于牛奶的浓缩和乳清蛋白的回收, 可大量节省能量, 提高产品质量, 获得多种乳制品;反渗透还可制造低度啤酒、浓缩啤酒或反渗透复合膜浓缩啤酒;在果汁加工中, 反渗透浓缩苹果汁可获得40Brix~45Brix的高浓度苹果汁。我国用反渗透和超滤对山楂进行加工, 可从新果中获得占鲜果质量3%的果胶干粉和占鲜果质量40%的20Brix山楂浓缩汁;美国Du Pont公司出售的中空纤维反渗透组件可将橘子汁浓缩到55Brix;用超滤和反渗透浓缩茶叶抽提汁生产速溶茶。
在制药方面, 乌洛托品废水经预处理去氨和醛后, 用RO法可将HA废水浓缩6~7倍, 渗透通量达0.82m3/ (m2·d) , 浓缩过程中, 透过水中HA含量始终小于0.20%, 浓缩液作为产物回收, 渗透水可回用于生产。RO法处理土霉素结晶母液, 对CODcr、BOD5的去除率大于99%, SS去除率为98.95%, 透过液中土霉素浓度为零, 全部为RO膜截留, 透过水回用到发酵过滤工段顶洗水, 浓缩液中的土霉素和草酸经进一步处理后回收。
三、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反渗透膜在运行过程中易受水中悬浮物、胶体、生物、结垢物以及有机物等引起的膜污染, 造成膜性能下降进而影响处理能力。因此, 反渗透膜分离技术要在水处理领域中获得大规模应用尚需解决一些基本问题:如何衡量允许进入反渗透膜组件的进水水质, SDI值是否同样适用于废水处理;开发适用于不同废水处理的各种抗污染、预处理要求低的反渗透膜组件;解决实验室研究和实际规模应用的放大问题。随着水污染控制形势的日益紧迫, 反渗透膜分离在国内各种工业部门的清洁生产、缺水地区的废水处理回用、农村微污染原水饮用水处理、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处理领域将获得突破。
四、反渗透膜的发展趋势
反渗透膜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发展方向主要集中于研究开发具有低能耗、抗污染、耐高温、高压和特种分离等性能的反渗透膜组器。超低压反渗透膜能在保持原脱盐率的情况下, 操作压力下降25%~40%, 从而降低了系统的能耗和设备材料的要求。抗污染反渗透膜的开发, 减少了膜清洗的药耗, 延长了膜的使用寿命, 广泛地应用于污水回用和化工原材料的浓缩提纯。带正电荷反渗透膜可直接应用于二级、三级反渗透系统制备纯水、超纯水, 实现无酸碱废水污染的洁净工艺。耐高温反渗透膜具有90℃耐温性能, 可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需采用高温杀菌消毒的反渗透装置。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 篇8
一、创设应用性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地激发并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为稳定的学习动机, 以使他们树立自信心, 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所以我们要把具体而又接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引进课堂, 要把学生的思维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起来, 把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 使课堂氛围达到良好的状态, 并且使学生也具备想要学习数学的心理.
比如,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章教学中, 我们可以将校园的建筑物用点来表示, 在绘制校园的平面图的时候,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确定了建筑物的位置, 有的学生以操场为原点, 有的学生以旗台为原点, 学生很快认识到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 它不仅可以帮助他们确定地理位置, 而且能成功地架起数与形之间的桥梁, 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二、认真钻研数学的知识点,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数学教学中要抓住教材不放, 提出一些与数学教学内容有关的有趣问题, 从而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在学习“四边形”这一章时, 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小区的伸缩门是什么形状的图形?为什么不是三角形而如此设计呢?在小学已经学过一些特殊的四边形, 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等.人们从生活中发现了四边形的一些特殊性质, 反过来把这些特殊性质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上, 这样就制造了推拉门、衣帽架等与四边形特殊性质密切相关的物品.这样也让学生明白了原来科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生活的道理.
又如, 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章时, 提出中国古代的《孙子算经》一书中的“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 上有三十五头, 下有九十四足, 问鸡兔各几何?学生纷纷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并引导学生求出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了铺垫.同时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了数学的乐
三、在设计课堂习题的过程中, 要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可操作性
数学无时无刻不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我们每天都和数学打交道.所以, 我们在遵循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前提下, 根据学生的年龄情况和生活实际, 把与具体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内容恰当地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一步亲身感受到, 他们所学的数学知识能解决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 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应用.
在讲述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不等式时, 可设计消费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问题.例:甲、乙两商店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同样的产品, 并且又各自推出不同的优惠方案:在甲店累计购买100元商品后, 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0%收费;在乙店累计购买50元商品后, 再购买的商品按原价的95%收费.顾客怎样选择购物能获得更大优惠?从上面问题可以看出, 由实际问题中的不等关系列出不等式, 就是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这样学生就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可操作性.在相似的数学教学中, 可以先让学生自己编写一些题目, 再让数学课代表选出几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分小组讨论, 逐步形成学数学的良好习惯, 并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四、多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 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 篇9
关键词:反渗透膜,技术,工业应用
20世纪80年代反渗透膜技术已在欧美国家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活用水的净化处理,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反渗透膜技术开始在国内得到大规模的应用, 它主要集中用于电厂锅炉补给水处理、食品医药用水处理和瓶装饮用水处理[1]。近年来新兴的工业污水回用装置和化工行业工艺用水都将反渗透膜技术作为核心工艺。
1 反渗透膜分离原理
当半透膜稀溶液侧与浓溶液侧压力相同时, 稀溶液中的水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使浓溶液浓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渗透。此时, 单位时间内从稀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多于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的水分子数, 使得浓溶液浓度降低。当单位时间内, 从两个方向透过半透膜的水分子数相等时, 渗透即达到平衡[2]。若在浓溶液侧外加一定的压力, 恰好能使稀溶液侧和浓溶液侧的渗透达到平衡, 这个外加的压力即称为渗透压。渗透压的大小不仅取决于溶液系统, 且与溶质浓度及温度有关, 若在浓溶液侧的外加压力超过了渗透压, 则会使单位时间内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的水分子数多于从稀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浓溶液侧的水分子数, 此过程称为反渗透。
反渗透膜技术的分离过程是利用半透膜只允许水通过而截留溶解固形物的性质, 以膜两侧的渗透压差为推动力, 使水从浓溶液侧透过半透膜进入稀溶液侧从而实现浓溶液侧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的膜过程[3]。因此, 反渗透膜技术的分离过程应具备如下条件:一是所用的半透膜应具有渗透性高和选择性高的特性, 二是半透膜两侧的净压差大于零。
2 反渗透膜技术的特点[4]
(1) 具有较高的盐脱除率和水回用率。
(2) 膜分离装置简单且便于实现自动化。
(3) 分离过程中, 易产生膜污染, 因此需定期对膜进行清洗。
(4) 反渗透膜分离过程需在高压下进行, 因此工艺流程中要配备高压泵与高压管路。
(5) 为防止膜污染, 原水需进行一定的预处理各项指标达标后进入反渗透膜分离装置。
(6) 反渗透膜分离过程能耗低、无变相, 可在常温下进行, 因此可较好地用于热敏感性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7) 采用反渗透膜分离技术, 能有效去除水中的离子、分子、有机胶体、细菌等, 因此它是一种高效、低能耗、无污染的水处理技术, 适合处理含盐量较高的水质。
3 反渗透膜技术的工业应用
3.1 反渗透膜技术制备高纯水的工业应用
(1) 锅炉用水。反渗透膜技术可生产高纯水为锅炉供水, 将高纯水加入锅炉, 锅炉通过燃烧油、煤、天然气或利用核能将水转化为蒸汽, 然后将有压蒸汽输送至汽轮机, 汽轮机通过消耗蒸汽的部分热能, 将其转化为轴转动形式的机械能, 机械能被送往发电装置, 转化为电能。在此应用中, 锅炉用水需采用高纯水的主要原因是蒸汽中如有钠、氯化物或二氧化硅等污染物, 能引起汽轮机叶片的腐蚀或污染。
(2) 电子工业。电子工业用水需考虑水中的各种污染物, 包括离子、粒子、二氧化硅和有机物。通常电子工业用高纯水作表面清洗。在集成电路生产过程中, 裸露的硅经历多达30~40道生产工序, 且在每一道工序中, 导电的或绝缘的材料层均需加到硅的表面, 因此在下一层加到硅的表面之前, 需采用腐蚀性的化学药品蚀刻掉表面的一部分。为了保证硅片表面的化学药物被彻底移除, 在整个化学蚀刻过程中的各个工序都需用高纯水[5]。
(3) 金属饰面。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用品都需采用金属电镀来提高其美感和耐用度, 在电镀作业前, 一般采用高纯水来漂洗最初的表面, 清洗掉影响电镀效果的脏物和化学药品, 以确保镀层能更好地粘附于表面。在电镀镀层干燥前, 用高纯水漂洗掉过量的电镀溶液[5], 而用劣质水漂洗或漂洗不当都会减少镀层的光泽或弄污表面。
(4) 封装。许多家用产品需要用高纯水稀释, 这是由于大多数自来水中的离子能和产品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反应产生沉淀, 影响其性能和外观。如织物柔软剂、窗户清洗剂和洗发香波等的生产均采用高纯水稀释[5]。
3.2 反渗透膜技术在工业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工业污水的各个组分可视作污染物, 也可视作资源, 其所含组分常常具有可利用价值, 所以工业污水的处理不仅要降低排放量, 还要考虑资源的重复利用。
(1) 电镀行业产生的污水。电镀行业产生的电镀废水一般含有大量的有害重金属离子, 采用一般处理方法很难去除, 造成环境污染, 但反渗透膜技术却能很好地去除电镀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并且离子价数越高越易被去除, 而分离出的重金属能够被回收利用, 处理后的达标水即排放, 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2) 电厂污水。火力发电厂中产生的污水量最大的是冷却塔排污, 若将冷却塔循环排污水直接排放, 极大地浪费水资源, 由于冷却塔循环用水量很大, 若将冷却塔循环排污水采用反渗透膜技术进行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循环水系统, 可节约资源、提高水利用率。
(3) 纸浆及造纸工业产生的废水。纸浆及造纸工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具有高浓度、高色度、高生化需氧量等特性, 且通常含有害杂质, 对环境影响极大。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处理纸浆及造纸工业产生的废水, 可有效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 也可提取其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6]。
(4) 放射性废水。核电厂废水与火力发电厂废水都具有水量大的特点, 但因核电厂以放射性核燃料为能量来源, 其废水还具有放射性。由于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废水的效果与废水中金属盐是否具有放射性无关, 因此反渗透膜技术非常适合处理此类废水。另外, 反渗透膜技术处理核电厂加压水反应堆操作中的蒸汽发生器的排污水, 能显著减少其排污量[6]。
3.3 反渗透膜技术在海水脱盐和苦咸水淡化领域的应用
(1) 在海水脱盐中的应用。随着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 很多国家尤其是严重缺水的中东地区已将海水脱盐作为其取得淡水的重要途径。由于海水含盐量较高, 用反渗透膜技术进行海水脱盐时, 一般均需采用两级反渗透系统, 因此海水脱盐成本费用较高, 但其处理后的水可达到饮用级标准。海水在进反渗透装置之前, 需经杀菌、凝聚及过滤等处理流程, 并需将p H值调节至6左右, 如果采用氯杀菌, 对耐氯性能差的膜组件, 还需用活性炭去除余氯或用亚硫酸氢钠进行还原处理[6]。
(2) 在苦咸水淡化中的应用。与海水相比, 苦咸水含盐量一般低很多, 通常是指含盐量在1500~5000mg/L的天然水、地表水和自流井水。在世界很多缺水地区, 苦咸水通常是可利用水的主要部分。
3.4 反渗透膜技术在食品工业用水中的应用
(1) 在奶制品加工中的应用。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处理分出奶酪后的乳浆, 可将乳浆中的溶质和溶剂进行分离, 得到含有蛋白质、乳糖和乳酸等成份的浓缩组分, 同时也对乳清进行脱盐处理, 减少了环境污染。
(2) 在果汁和蔬菜汁加工中的应用。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可对果汁和蔬菜汁在常温下加工浓缩, 浓缩后的果汁和蔬菜汁仍具有原有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特征, 而采用其它处理方法, 如蒸发法浓缩果汁和蔬菜汁会造成各种营养物质流失, 使得浓缩汁质量降低。
3.5 反渗透膜技术在油水分离中的应用
在加工金属的过程中, 需采用油水乳液润滑和冷却加工工具及工作台面。采用反渗透膜技术处理油水乳液时, 不仅可使排放水达标, 还可得到浓缩的油相[4]。浓缩的油相可焚烧处理也可经精练制得能回用的油, 这样既降低了环境污染, 又提高了乳液中油的利用率。
4 结语
反渗透膜技术在制备高纯水、工业污水处理、海水脱盐和苦咸水淡化、食品工业用水、油水乳液分离等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由此可见反渗透膜技术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梁艳华, 孙彦辉.反渗透技术在纯水制备中的应用[J].聚氯乙烯, 2008, 36 (05) .
[2]张菊青, 靳玉川, 王小敏.反渗透膜在高纯水制备中的应用[J].氯碱工业, 2008, 44 (02) .
[3]徐绍东, 安占强, 张志岭.反渗透制取纯水技术[J].中国氯碱, 2008 (02) .
[4]李海凤, 孙艳荣.反渗透水处理技术的应用[J].北京航天工业学院学报, 2008, 18 (05) .
[5]殷琦, 华耀祖.反渗透—膜技术.水化学和工业应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8 (03) .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应用意识 篇10
关键词:应用意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师在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将知识性、应用性、趣味性和谐地结合起来,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向学生渗透应用意识, 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那么, 在数学教学中, 如何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呢?下面仅谈谈我个人的一些认识和做法。
一、让学生感觉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的形成源于实际的需要和数学内部的需要。由于学生学习的大量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 这就为我们努力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入新知识提供了大量的背景材料。例如, 计算银行存款利息, 为我们引入方程式的概念。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 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问题提供示范。
如果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让数学教学经历“从实际中来, 到实际中去”的过程, 不仅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 而且可以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身边, 能积极主动地尝试着从数学角度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要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还应注意在教学中多创设有利于解决问题的课堂气氛, 提供有趣的数学应用问题。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应用意识, 经过渗透、反复、交叉、逐级递进、螺旋上升、不断深化的过程, 使学生的应用意识逐步由不自觉或无目的状态, 进而发展成为有意识有目的的应用。
二、立足实际问题,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良好的问题情境, 可以使学生产生一种心理上的期待或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意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必须扎根于生活, 并且应用于生活。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离开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将成为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因此,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当从实际出发, 努力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 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既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 又要靠近课本, 这样既能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又能激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愿望, 使学生能主动地参与其中。
三、开展活动, 鼓励学生应用数学去解决问题
1.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现象, 勤于思考, 解决生活问题。
心理学家奥苏贝尔认为动机是驱使人们行动的内部力量, 即内驱力。内驱力是指要获得知识, 了解周围世界、阐明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与动机。这种内驱力从求知活动本身得到满足。学生生来就有好奇心, 他们越是不断探索周围世界、了解周围世界, 就越能从中获得满足。这种“满足感”又会进一步强化他们的求知欲, 即增强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在教学时, 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 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 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 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 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下第七章《三角形》中的“多边形”这一节课讲解了大量的概念, 学生认为这些内容很枯燥、繁杂, 讲课时, 我请学生们自己找周围有哪些多边形。学生七嘴八舌讲了很多, 如讲台面是四边形、凳子腿组成了梯形、墨水瓶底是六边形、五角星是十边形等。学生通过对生活中物体的了解, 加深了对概念的理解。
2. 运用获得的新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获得新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并把它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之中, 当学生在探索学习的过程当中掌握了这些新思想、新方法后, 老师应当引导他们用这些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 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四、精心命制试题, 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学科, 所学知识最终要体现到实际应用当中。以往的考试, 考察学生死记硬背的知识多, 灵活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少, 因而学生的精力主要放在死记公式、法则和概念上, 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应用能力。教师可在遵循教法大纲和教法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当地实际, 适时地编写与生活、市场经济等有关的例题, 融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可以看到, 利用所学数学知识可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进而体会到数学应用的重要性。
渗透应用 篇11
关键词:初中数学;渗透;数学应用意识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24-001-01
由于应试教育的扭曲使我国的数学教育形成了一种封闭系统,导致在很多初中数学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同一班级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基础较弱的学生几乎对学习数学失去了兴趣和信心,进而导致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应用意识薄弱。因此,教师除了要在课堂上传授数学知识外,还应培养学生学生数学应用意识,要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从而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真正做到学有所用。
1.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鉴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主要是靠直接兴趣而引发,因此,教师可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设定生活情境来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从学生周围熟悉的环境和教学内容入手,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在进行《旋转》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举例生活中的旋转现象,如:不断转动的电风扇叶片、钟表的时针、分针、秒针每时每刻均绕着钟表的中心转动、自行车轮子(前轮和后轮)均绕着中轴转动等。然后提出“电风扇正常工作时,叶片在作旋转运动,指出它的旋转中心”、“当时针转到相同的时刻时,它转了多少度”、“在自行车轮子转动时,前轮和后轮的大小和形状有无发生变化”等问题。学生在观察、发现及探究的过程中可完成对旋转这一图像变化从从直观到抽象、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的转变。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能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2. 结合生活实际创设问题,强调数学的应用性和工具性
教师可在遵循教学要求的前提下,精心编制一些与生活、科学相关的问题,使学生感到自己生活的周围处处有数学,从而使学生萌发要学好数学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决心,把学和用结合起来,进而达到提高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进行《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编题一道这样的题目:小红的家距离公路有20米,为了出行更加方便,小红的爸爸想修一条水泥路直通公路,如何修才能使路程最短,请在图上画出并说明理由。通过说题,让学生在对问题所呈现的材料进行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将问题的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条件、所涉及的数学知识等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明白“从直线外一点到直线上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这一概念。这不仅有助于加深学生的理解,把握问题的深层结构,还使学生学到了运用垂线段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不断地涌现出新的传播媒介,而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正逐渐渗透到教育的各个领域中,为我国初中各门课程教学手段的创新提供了便利的条件。因此,教师可应用多媒体来充分展示数学的趣味性和奇异美。例如在进行《轴对称》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可在课时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生活中轴对称图形的动画资料,如随风飘落的树叶、体现中华民族文化国粹之一的戏曲脸谱和剪纸艺术作品、有着对称理念的建筑设计、各种银行标志等,重点展示以上图形的折叠和重合过程。学生通过观看并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后,能轻松地总结出轴对称的概念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本次课中教师利用多媒体静中求动,并以鲜明的色彩、活动的画面将种种轴对称现象展现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有模糊变得清晰,从而能快速理解“完全重合”这一词的含义,进而能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轴对称现象时便能回忆其相关的数学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4. 重视实践作业,开展探究性活动
由于初中生的思维水平有限,部分学生不能在高密度和快节奏的课堂教学中完全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即使是通过学生间合作与交流,也不一定能做到灵活运用。鉴于实践作业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着独特地位,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挖掘新潜能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应重视实践作业,积极开展探究性活动,使学生通过亲身经历概念和过程的相互作用后真正理解数学,从而进一步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三角形》这一内容的学习时,教师在完成课堂教学后,让学生在教室内或教室外一定的范围内寻找三角形,并通过观察、摸一摸、量一量、记一记等实际操作来探究并掌握三角形的分类标准和方法,体会每类三角形的特征,并能够识别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这样的实践作业摆脱了传统的教学练习方式,与其注重搞“题海”战术,使学生被无穷无尽、机械的练习埋没,还不如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将现实的、有意义的实践内容呈现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归纳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5. 小结
渗透应用 篇12
对于超低渗透油藏, 采用超前注水, 在超前时间只注不采, 提高了地层压力, 当油井投产时, 可以建立较高的压力梯度, 当超前注水时间达到一定值后, 油层中任一点的压力梯度大于启动压力梯度, 此时便建立了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边界条件:
p (r, t=0) =pi初始条件:
在非达西流、超前注水条件下, 其压力分布规律为:
二、注采参数对压力场的影响分析
1. 累计注入量对压力场的影响
从图2可以看出, 随着累计注入量的增加, 油水井间的压力剖面向上平移并趋于平缓;
从图3可以看出, 相同累计注入量时, 平均地层压力>油井压力;即超前注水压力的波及需要一定的时间。
2. 超前注水时机对压力场的影响
从图4可以看出, 随着超前注水时间的增加, 地层压力提高幅度越大, 考虑到经济因素的影响, 超前注水存在最佳超前注水时间。
三、应用效果评价
利用注水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图版, 得到了xx油田xx区块超前注水参数:累计注水量0.7%PV;合理的注水时机为超前6个月, 合理的注水强度为1.5m/ (d.m) , 单井日注水为20-25m3。
1. 压力保持水平高
xx油田通过整体超前注水, 地层能量保持较好, 地层压力变化有以下两个特征。
(1) 超前注水油井初期地层压力较高, 压力保持水平高。xx区2003-2004年实施超前注水油井, 压力保持水平达到110%以上。 (图5)
2.单井产量高, 产量递减慢
超前注水油井单井产量高, 产量递减慢, 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生产 (图6) 。超前注水油井初期产量递减小, 仅9.6%;而同步注水和自然能量开发井初期递减较大, 分别达到35.8%和44.16%。
3.油井见效明显
xx油田通过整体超前注水, 油井见效周期短, 油井见效后产
量上升, 含水稳定, 有以下两个特征。
(1) 超前注水油井见效后产液量和产油量上升, 含水保持稳定 (表1)
(2) 超前注水油井见效周期较短, 见效后产量上升幅度大xx区块, 超前注水曲线来看, 超前注水油井见效时间较短, 3-6个月后油井开始见效, 油井见效后最高产量达到初期产量的98.45%;而同步注水和自然能量见效时间较长, 分别达到5-7月和9-12月, 油井见效后最高产量分别达到初期产量的72.53%和74.48% (图7)
结论及认识
1.超前注水能提高地层压力, 有利于超低渗透油藏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
2.本文通过数值模拟分析, 累计注入量, 超前注水时机, 注水强度, 注水方式对超低渗透油藏压力场影响显著。
3.利用注水参数计算公式以及图版, 得到了xx油田超前注水参数:累计注水量0.7%PV;合理的注水时机为超前6个月, 合理的注水强度为1.5m/ (d.m) , 单井日注水为20-25m3。
4.上述参数对xx油田适应性较好, 压力保持水平高达到110%以上;单井产量高, 产量递减慢;油井见效明显。
摘要:为了提高超低渗透油藏的单井产能和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xx油田创造性的提出了超前注水技术即在超前注水的时间内, 只注不采, 提高地层压力, 在开发之前就建立起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 达到高效开发的目的。本文给出了超前注水的数学模型, 并从数值模拟的角度分析了各参数对压力场的影响, 并在xx油田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对其它油田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超低渗透,超前注水,机理,注水参数,效果评价
参考文献
[1]李忠兴赵继勇等.低渗透油藏超前注水理论及其应用.石油学报, 2007.11, 28 (6) :78~86.
[2]孙丽颍杨冬梅.超前注水技术在低渗透油田的应用.吉林石油科技, 2004.2, 23 (1) :34~36.
【渗透应用】推荐阅读:
渗透及应用06-25
反渗透工艺技术应用08-23
双级反渗透设备的应用07-10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应用05-08
数学思想在因式分解教学中的渗透与应用12-08
XCT扫描成像技术在特低渗透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机理研究中的应用09-10
渗透发展07-20
深度渗透10-14
渗透路径10-16
科学渗透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