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高中语文

2024-08-12

多媒体高中语文(精选12篇)

多媒体高中语文 篇1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教育也做出了适当改革,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整合教学实践课改。近年来,高中语文教学领域逐渐引入并普及多媒体教学模式,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和青睐。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制作课堂教学课件,设计课堂教学活动,评价课堂教学效果,成为课程教学信息技术应用主流。笔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顺应多媒体教育应用趋势,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立足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把握多媒体技术应用技巧,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开展高中语文教学活动,讲授语文知识。在本文中,探讨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应用技巧,实现课堂教学多媒体作用,建设高中语文高效教学课堂。

1.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技巧

1.1语文教学内容动画展示

语文教学内容作为高中语文课堂基本内容,是高中生最难理解和学习的内容。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直接讲述教材中的内容,高中生很难理解教材内容,也难以真正体会教材内容真谛,高中生难以掌握语文教学内容的要领。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动画展示语文教学内容,高中生能够直观接触教材内容,增强高中生对语文教学内容的体验和感悟。通过多媒体应用教学,高中生能够准确把握语文教学内容重点,调整语文学习思路,较快掌握语文教学内容。

1.2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帮助高中生录制阅读内容,发现自己在语文阅读中存在的情感把握、节奏不明、词句不清等毛病问题,应用多媒体技术录制高中生语文阅读状况,然后再播放给高中生自己听,让高中生自己发现阅读问题,高中生直观体会阅读存在的问题,也能够更直观和深刻的理解阅读要求。将高中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后,反复研习语文阅读内容,对比分析精准阅读,不断校正阅读内容,直至阅读标准为止。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对高中生语文阅读学习有积极作用。

1.3录像功能培养课堂生机

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也是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对象,在传统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很难全面掌握课堂教学状况,难以全面衡量高中生课堂表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对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像,并将高中生课堂表现进行录制,在适当的时候给高中生逐一播放并分析,高中生可以直观剖析自己在课堂表现不足,结合教师的指正慢慢纠正和调整,力求达到最佳的课堂表现,提高高中生语文课堂表现活力。另外,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录制功能,高中生也可以把握整堂课的教学节奏,不断调整和纠正学习状态,提高课堂表现活力。

2.高中语文多媒体作用分析

2.1目的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高中生语文基础理论、理解能力、推理论证能力等全面素质,这就要求高中生具有极强的口头表达能力、品读鉴赏能力等,掌握对语文作品的研读方法,具有较高的语文学习能力。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的性。在高中语文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语文教学实际进度,选择有效多媒体技术,强化多媒体应用,增强语文课堂教学趣味,紧扣语文教学目标和内容,打造高效语文课堂教学。

2.2交互性

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应用创设多媒体教学氛围,以文字、图像、声音、视频等多样化形式增强高中生体验和感悟,能够在课堂学习中参与体会,身临其境的感受语文作品中的场景,让高中生在学习中更加贴切的接近语文作品,并且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及时掌握反馈信息,针对学习问题及时纠正,取得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成效。

2.3感染性

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更好的融入情感元素,彻底改变传统语文枯燥教学现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查阅语文教学素材,对其加工处理后以语文知识点的形式呈现给高中生,同时要着重讲解语文作品中的情感元素,将作品的背景知识、写实手法呈现给高中生,帮助高中生理解作者内心情感和思想。高中语文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教学内容,也让高中生学会抒发自己的情感、思想和想法,增强语文作品感染力。

总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整合多媒体技术和语文教学实践,教师也应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适当改变课堂教学状况,引入多媒体技术建设语文生态教学环境。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把握多媒体应用技巧,做到语文教学内容动画展示、语文阅读内容录制分析、录像功能培养课堂生机,整合多媒体技术优势,发挥多媒体技术目的性、交互性、感染性作用,对多媒体课堂教学适当干预,扬长避短,建设高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多媒体高中语文 篇2

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多媒体特点的多样性,由于多媒体教学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给我们当前的语文教学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天窗”用它作为教学手段有非常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更能提高教师的综合教学水平。因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运用多媒体不断探索,不断更新,让它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发挥更大更积极的作用。

一、多媒体教学能充分拓展学生思维,丰富教学信息。

传统教学“封闭式”的教学弊端之一,是就课文讲课文,跳不出“书本”,教学缺乏应有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提高教学效率。当今时代,知识激增,信息爆炸,要获取丰富的知识,就必须拥有丰富的信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开发课程资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不受时间、空间、微观、宏观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到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再现于课堂,提供丰富的教学信息,让学生透过事物固有的信息,通过事物的形、声、色、变化和发展等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多媒体成为实现学生素质教育这一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和工具。要让学生能放飞自己的想象,不局限于老师的讲评,多媒体成为了重要的手段。例如在讲评《山行》一文时,多媒体展示出原文的重难点,让学生观赏诗人笔下的秋景。然后再展示历来古人笔下的秋思。让学生各抒己见,联系到关于秋的诗,比如《宿建德江》、《枫桥夜泊》等。由此可见,多媒体对拓展孩子的思维确实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情感

小学语文课文,课文内容的趣味性与语文知识的枯燥性构成了一对矛盾。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教学情境,则能通过综合利用图像、声音色彩等直观、形象的再现事物的存在及其变化的过程。那生动有趣的动画演示和声情并茂的朗读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审美能力,并使表现言语内容的言语形式产生直观形象的感知效果,是枯燥的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化。如《望庐山瀑布》一文课件制作,教师运用图像显示“红日”、“香炉峰”、“紫烟”和“瀑布”这些视觉形象,展示红日照射下香炉峰的美丽景象。这样,以诗入画,使学生在那逼真的画面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引导学生在读书时自觉地入情入境,完成品词学句、体会意境的思维过程达到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的读书目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学习兴趣的作用是巨大的。多媒体的运用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浓厚的兴趣的引导下去体会、理解知识。例如我在讲解《离骚》一课时,要让学生理解屈原的生辰,原文“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等古汉语,光靠老师讲,学生始终无法理解,单纯的翻译始终有些枯燥,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不高,教学效果自然不好。运用多媒体,就容易的多了,播放《百家讲堂》中的一期节目,对屈原生平的介绍,再配合适当的讲解,学生在历史史实的图片和故事中,生动具体的感受到屈原的人格魅力。至于古汉语词句也就迎刃而解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构建语文阅读的情境

阅读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特别注意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软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

朱自清《春》一课教学时,作者对初春的山、水、虫、鸟、草、树、风、雨、人,写得何等全面而仔细。在课文中他巧妙把感受描绘城一副新鲜、活泼的春景图。这时我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在学习小组中提供给学生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浏览“聆听春天的故事”教学网站,让学生了解有关知识,如春天的景物、春天的摄影、春天的童话等等,为学生体会诗情画意的情境提供了充分的资料。学生在学习小组内有兴趣的自主浏览,从而熟悉、感悟春天,拉近与课文《春》的距离。在网站中我将描写春的重点词语,如欣欣然、朗润、赶趟儿、舒活、一年之计在于春等做成闪烁的文字。这样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兴趣选择重点感悟,感悟时将计算机提供的资料与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相结合,教学软件中的资料很好的帮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自主的进行学习活动,从而感悟了重点,领会了中心思想。

四、丰富想象,发展思维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拓展儿童的想象力,涵养儿童的美感。”人们学习任何知识,都是离不开想象的。阅读教学更是这样,必须重视启发和引导学生去想象,去思维。心理学家研究也告诉我们:想象水平依赖表象的质量和数量,表象越丰富,想象就越开阔、越深刻。在阅读教学中运用投影,可以帮助学生仔细、全面、深刻地体验课文内容,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形象的画面,为想象思维提供丰富的表象。这不仅有利于对课文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想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教学《桂林山水》一课,为了使学生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我利用七张幻灯片进行演讲。让学生清楚的看到漓江水平的像一面镜子,有跟前一直伸向远方。近处,小船荡游漓江上,水流无浪,倒影不曲,真可谓是静啊!接着指导学生继续看幻灯片,让学生说出水中的鱼儿游来游去,水底的沙石清楚可见,倒映的树木像在镜子里一般„„水真清啊!漓江的水是什么颜色的呢?学生又从投影的色彩中理解,“犹如一块无暇的翡翠”。这样通过幻灯片的演示,使学生对桂林水“静、清、绿”的特点有了正确形象的认识,犹如身临漓江。

在学生关上桂林水之后,接着引导学生游览桂林的山。为了有利于学生体会桂林山的奇、秀、险,我分别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观赏桂林山的多姿多彩,学生不由的说:“一座座山拔地而起„„形态万千”。我又引导学生用一个“奇”字概括这个特点。紧接着我又出示幻灯片,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座座山排列着,一个个山峰耸立着,真石奇峰罗列。当演示很陡的山时,学生脱口而出:“好险啊!”“一不小心准会栽倒下来”从而也很好的理解了“危峰兀立,怪石嶙峋”的意思。接着我又引导学生想象出桂林山的“秀”,像碧绿的屏障,似新生的竹笋。这样学生既理解了课文又觉得像观光一样热闹有趣。再讲课文最后一节时,我又用上了动画,使银幕上出现了这样的美丽的画面。静止的是小船上站着游人。动的是岸边奇峰罗列,山间绿树红花,云雾迷蒙。这样人静止不动,但由于风景在进行变换,产生了“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的动感效果,使学生自然理解了这两句的意思。学生仿佛置身漓江,融入诗句,在画中吟,并沉浸在祖国美的幸福之中。

以上的教学实例让我们看到,现代信息技术步入语文课堂教学中,它对传统课堂教学所带来的强大冲击,它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所不能比拟的种种优势。课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不仅有利于操作,帮助学生突破学习中的重难点,加深学习内容的理解,做到读写结合,还 2

高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整合 篇3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课件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注重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能够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在新的教育形势下,若能根据素质教育和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定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育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于是,代表先进教学手段的多媒体就应运而生,它以新颖的形式、强大的功能、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教师的青睐,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本文就高中语文教学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一问题阐述笔者的观点。

1 利用多媒体,实现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

语文课程标准将语文定义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一门人文性极强的学科,它更强调的是一种“交际”,而这种“交际”实际上正是人与人之间一种互动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便体现为师生间的互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学生如果始终处于比较被动的地位,肯定难以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更不可能培养出创造型人才。那么,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改变这一弊端,实现师生间真正的教学互动呢?

首先,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角色转变。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师可以更多地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即以引导为轴线,以知识传授为内容。也就是说,语文教师在传授知识方面的作用可以从提供者和传授者逐步过渡为知识的导航者。一方面,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查阅和掌握有关的语文知识;另一方面,学生可以借助网络,获得一些教师也不曾掌握的知识。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与远在天边的人进行特定内容的交流,获取对学习的有益指导;通过网络,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训练出良好的信息素质。总而言之,在网络媒体提供的条件下,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与传统教学相比发生很大改变,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与灌输,教师的角色主要是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表现主要是从前台走到了后台。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网站的BBS、社区论坛、聊天室、在线QQ等渠道或者发E-mail与学生进行同步或异步沟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某问题进行网上讨论,可以与学生进行情感与思想的沟通,也可以在网上进行教学,等等。学生也可以通过QQ、E-mail等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及思想动态,及时调整教育教学内容与方法,从而实现师生间真正的双向互动。而借助传统媒体实现的师生沟通大多数是单向交互的,是教师到学生的,学生的反馈行为一般并不通过传统媒体来实现。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借助网络可以实现师生间的双向交互,甚至可以方便地实现学生与校园围墙以外世界的双向交流。

2 利用多媒体,可以采用更多的形式来训练学生

的表达能力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交际能力相当重要,尤其是一个人的口语表达能力更是如此。然而,在以往的高中教学中,由于各种原因,“说”被无情地忽略了。而多媒体则为“说”提供了广阔的“战场”,使其“英雄”有了“用武之地”。

2.1 结合音乐画面,配解说词

科技说明文大多介绍科普知识,缺少文采,读起来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学起来也往往没精打采,如果改为在阅读理解课文的基础上配解说词,那效果就截然不同了。笔者在教这类文章时选择了这一方法。首先全面阅读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利用科教片,通过电脑截取有用片断,删去声音,让学生结合画面配解说词,而且解说词还得自己从课文中归纳总结。这样图文并茂、声情并举,学生学得饶有兴趣,大大地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训练了提取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说”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一举三得。

2.2 结合教材,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配音

教材中的小说、戏剧多为经典名篇,它们大多拍摄过电影、电视,从中选取所需要的片断通过多媒体播放出来,先让学生欣赏一遍,然后隐去其声音,让学生分角色配音,学生往往情绪高涨,争先恐后。笔者教《雷雨》时就采用了此法,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不仅使学生理解了人物形象,戏剧主题,加深了印象,还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

3 调动感官,提高审美情趣

语文课文大多数又包含了语言美、自然美、色彩美、音乐美和人格美等美的因素。但由于学生阅历有限,知识面不甚宽广,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因而对审美对象的鉴赏能力较差,对课文中蕴涵的美很难准确地把握和感受。运用多媒体电脑进行语文辅助教学,可将这些美的因素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抽象的语言具体化,让他们迅速而准确地把握内容及主旨,从中受到美的陶冶,提高审美鉴赏能力。

在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或多媒体语文课的教学设计中,笔者首先利用计算机媒体调控自如的优势,将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内容变成形声结合的立体交叉,以造成特殊的情境,叩击学生心灵,将学生的情感流向引入文章主体,以期产生审美共振。

4 使用多媒体的几个误区

4.1 上公开课、评优课一定要用多媒体

在许多地区、学校片面追求多媒体辅助教学,形成“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有没有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成了评选优秀课例及说课必不可少的条件。为在各种公开课、评优课中使用多媒体,教师花大量时间或请人制作或大多数教师合作一个课件,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4.2 制作课件即备课

制作课件须花费很多时间,有的教师一味地花时间在课件制作上,忽略了备课,认为制作课件的过程便是备课的过程,编写和制作课件就等于把一堂课备好了。该观点以黄祖训为代表。

4.3 固定的程序控制导致教学过程的僵化

多媒体的制作都有一个固定的程序,一旦制作成功,其内容、程序就固定不变,教师只能按照课件的固定程序进行演示,不能随着课堂教学的过程的变化而灵活调整。该观点以陈宇为代表。

4.4 课件过于花俏,学生的注意力易被分散

个别教师不顾教学效果,盲目追求视听刺激,课件里有鲜艳的图片、动听的音乐、会动的动画等,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被提高了,但往往只注意这些动画和音乐,无心听讲,注意力被分散了。

(作者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建昌营高级中学)

多媒体高中语文 篇4

一、对当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问题现象的简析

一是用直观视觉限制学生的思维想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集多种信息于一体,把音图文等综合效果形象直观地演示出来,以满足学生的视听需求。然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蕴藏于字里行间的语言美、形象美和意境美正因直观演示而使得学生的思绪无法放飞,从而较大程度地丧失了“感悟”功能。二是用多媒体替代教师的范读、讲解和板书。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相对于“机读”而言,教师的范读更能诱发学生的情感。因为范读不仅浓缩了教师对文本领悟的深刻体会,而且教师范读时所流露出来的表情和体态语言等也能生动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产生比较深刻的综合性影响,这是录音范读所不具备的功能。而且课堂教学中的变数比较大,如果缺少教师的现场板书而一味地使用预设投影,则会使得师生之间的现场互动显得僵化。三是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过程趋向机械程式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多媒体“喧宾夺主”,以机械性的预设问题和答案去“引导”甚至“限制”学生,则会严重地阻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并扼杀学生的活性思维和创造心理。四是影响师生的情感互动,不利于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是情感互动和艺术交流活动,尤其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能体现其情感魅力,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而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听的是音箱里的声音,看的是荧屏上的图像。长此以往,师生之间的关系日渐疏远,这是违背教学发展规律的现象。

二、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简要思考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本着适度高效、科学合理的原则,积极运用多媒体技术来有效辅助教学活动。

1.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激发语文学习情趣。

实践表明,积极开展多媒体语文教学活动,可以为学生快速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映成趣的立体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欲望。如在教学李煜的《虞美人》时,可以给学生适时播放一段邓丽君的《几多愁》歌曲,那缠绵悱恻的旋律、愁肠百结的内容和美妙动人的歌喉,能够创设出一种令人心驰神往而又挥之不去的情境,营造出和谐共振的诗词氛围。又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设备,生动形象地展示一幅幅与之相应的连环画,再引导学生根据连环画中所叙述的故事情节,使原本比较枯燥的文字自然生动起来,把学生吸引到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之中。尤其对于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内容的学习和理解,多媒体可以化静态为动态,化抽象为具体,化无趣为有趣,使教学活动生动活泼。

2.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想象是创造之母”。在学校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是语文创新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任务。然而想象不是凭空而来的,更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经过对人体视听感官的有效刺激,在直观形象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思维综合效应。多媒体技术为增强直观性和培养想象力提供良好的支撑。如在教学《故都的秋》内容时,假使只是让学生阅读课文内容,他们则很难进入文中描绘的意境。有鉴于此,如果借助多媒体,把牵牛花与秋雨图、落叶图等综合而成一种形象性画面,再配置与文段相应的朗读录音;或者给出一个简单“留白”的画面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自行添加一些内容创设完整意境并用文字表述出来,如此不仅能够大大增强文本内容的直观性,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是极为有益的。

3. 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有效化解语文教学难点。

传统教学设备的“大体积小容量”与多媒体技术的“小体积大容量”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把相关知识贮存于多媒体设备中让学生认真阅读赏析,不仅可以从中获得更为广泛的信息资源,而且能够化难为易。如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环境描写是一大难点,如果只是口头描述,那么对贾府内外那气势雄伟的外观环境、精致讲究的摆设布局及不同凡响的吃穿用度等,则学生难以理解。而如果把电视剧《红楼梦》的相关片断制作成课件进行演示,学生就能够比较深刻地理解林黛玉那“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的外貌描写,并在追寻黛玉行踪和移步观赏之中“切身体会”贵族贾府的煊赫家世。这也是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巨大魅力之所在。

摘要:任何科学技术及其产品都有着双刃剑的功能属性, 随着运用广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 多媒体教学活动的负面效应日益显现, 不可避免地形成教学上的模糊思想和错误行为。为了澄清和减少诸如此类的意识行为, 在一定的教学时期和范围内, 有必要把多媒体教学活动作为一个发展性课题予以深入探究。本文就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多媒体下的高中语文教学 篇5

〔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我国的教育思想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并在课堂教学中显示出巨大的作用。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进行教学,面对教学环境的深刻变化,我们必须转变过去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式。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利用多媒体等先进技术为基础教育事业服务呢?本文试以高中语文教学为例,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这一问题作一些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当今社会正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对语文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握时代的脉搏,具体探究:什么是多媒体教学;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需要多媒体教学;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最大限度的优化高中语文教学;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未来等方面对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什么需要多媒体教学

杨东平在《中国传统教育的现代命运》一文中如是说:“我们只有以开放、自由的心态吸收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才能够站在21世纪现代教育的高度上,促进传统语文教学的更新转化,形成现代中国新的教育文化”。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自觉而积极地吸纳现代文明中切实可行的成果,比如多媒体技术等,加以改造、整合,让现代文明成果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以推进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进程。这主要是因为:

1.1 社会的日益信息化客观上要求我们的高中语文教学必须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是社会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时代的客观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引进信息化教育教学机制,通过多媒体教学,积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资源来充实自己、培养学生自学的兴趣。作为“基础中的基础”,语文教学首当其冲,尤其应该走在各学科的前面,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我们的教学。

1.2 “大语文”教学客观上要求高中语文教学信息化。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告诉我们,完全可以在搜寻更适合教学的好例子克服仅仅依靠纸质教材中的资料,而是可以直接选取更适用的课程资源运用于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接指导阅读或写作等方法与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实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对知识信息要加工,经过系统整理、结构性整合过程,有助于知识的识记、理解、保持和提取,有助于知识内化与能力的形成。

1.3 多维互动的创新性课堂教学需要多媒体。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核心的多媒体教学,正在改变学校教学的面貌,为改变落后的传统的教学技术和手段、激活课堂教学提供了现实可能性。从教学实践来看,主要表现为:①学习内容的鲜活化。这就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提供了物质上的支持。①教学过程灵活化。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将被充满个性的教学方法所代替,真正体现教师对学习者的智力、性格、兴趣、需求的尊重。如何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最大限度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华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李克东认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指课堂教学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的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的一种新型方式。”即把计算机及网络作为学习的工具,把它作为教学的媒体,实现教学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从而培养具有创新型和实践型的能适应时代生产力发展的建没者。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其真正的目的是充分调动并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新性,激发、促进、锻炼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1 课件制作、设计是开展多媒体教学的前提。现代化教育技术与中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具体就体现在语文教师要能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前提在于课件。教师要具备现代的媒体技术理念、精湛完备的媒体设计与操作技能,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教学风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而且会把学生引入一个探索和创造的新天地。

2.2 掌握多媒体课堂驾驭能力。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课堂中,教师仍应发挥其主导作用。多媒体仅仅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它不可能完全替代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语文教师要科学掌握多媒体运用的频率,要以人为本,以设置利于学生表现自我、完善自我为本。关于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具体教学应用,形式多样。而教法的优劣成败,关键在于是否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否把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I生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放在第一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和未来

信息化使高中语文教学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贴近现实,更加生动活泼利用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来改造我们的教学,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愿望。但是,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在《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一文中告诫说:“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信息技术带来的不只是积极的效应,也给我们带来了消极的影响和问题。”

归纳以来,多媒体教学存在的误区主要表现为:①“唯技术论”观点。认为应用媒体技术就是以机器代替教师,盲目追求教学媒体高档次,以为教学媒体的现代化就是教学的现代化。②简单地认为现代物质技术的引入过程就是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过程,忽略了通过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某种交互作用而体现的语文教学模式。⑧笼统、抽象地认为中学语文学科的特殊性质与媒体技术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现代教育媒体对于语言积累、语言艺术的理解和感悟,对联想和想象的培养无能为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 篇6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多媒体;积极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采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成为学校教育的基本教学任务。而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而是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审美能力、鉴赏能力等,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学生成为新时代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信息化的时代形势下,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是增强语文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巨大的高考压力和繁重的学习任务,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甚至抵触情绪,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使语文教学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把声音、视频、图片等融合为一体,通过动态的展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满足了高中生的心理需求。例如,在讲解毛泽东诗词时,语文教师可以下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图片、声频等,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演示,以增强教学效果。

2.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是师生所头痛的问题之一,单纯的依靠传统的口头讲授的教学方式,不能够清晰、准确的讲解重难点知识,因此,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直观、形象的展示出重难点,可以让学生更加容易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例如,古诗词教学历来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统的依靠教师口头讲解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掌握教学内容,然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可以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理解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语文学科涵盖了天文地理、人文历史、自然社会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在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利用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在传统的教学环境中,语文教师把教材作为唯一的教学资源,在有限的语文教学时间里,把教学信息灌输给学生,让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致使教学效果较低。而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有效的整合教学内容,可以节省大量的教学时间,通过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了解和掌握丰富的课内知识和课外信息,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4.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语文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语文教学不仅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而且应该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等。但是,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限制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而多媒体教学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多重感官刺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例如,在讲解《望海潮》一文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出精美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让学生欣赏杭州的美景、钱塘大潮的壮观景象,通过播放优美、舒缓的音乐,使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课堂环境里,领略作者的感受,理解文学意象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艺术境界,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二、总结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担,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成忠.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利弊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4,07:63-64.

[2]段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用的反思[J].成功(教育),2011,05:261.

[3]刘新丽.多媒体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3,04:172.

[4]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176.

作者简介: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分析 篇7

一、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挑战。多媒体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是优化语文课堂的一个热点, 现代教育技术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 充分展示出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 给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因此, 很多一线教师都在进行有益的尝试与探讨, 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1. 尽快让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情境是正确理解一篇课文的关键。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材, 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让学生进行分角色配音以情境再现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这样可以使学生情绪高涨, 对课堂教学充满兴趣。例如, 教《红楼梦》时, 教师可以采用此法,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不仅理解了人物形象和小说的主题, 加深了印象, 还训练了口头表达能力。在充满美感和智慧的环境中,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加深学生对情境中情感的体验, 充实语文课堂的内涵。

2. 图像、视频加解说, 促进学生品味文学魅力。

只要学生能细细品读语文课文, 都会深深体会到其中那回味无尽的艺术魅力。例如, 在讲《蜀道难》一课时, 教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边欣赏栈道的惊险和剑门关的雄奇高耸, 边聆听高亢急促的配乐课文范读, 真正感受到蜀道之高、蜀道之险。因此,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有助于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同时能促进学生语文知识和综合素养的提高。

3. 有利于突破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多媒体技术融图、文、声、像于一体, 使教学形象化, 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 用计算机展现出来, 给学生留出一些自学的时间,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能动性、创造性。这样也便于教师最圆满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使学生感觉语文知识“学无止境, 其乐无穷”。

4. 为语文教学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

教师在上课时, 采用让学生观看图片资料的方式, 既唤起学生对于文章的兴趣, 又使学生获得了美的熏陶, 愉悦了性情。在讲课文的某一重点片段时, 教师可以制作课件, 用图片、视频相结合的方式把精彩情节播放出来, 再现当时的情景, 教师要适时点评, 这样, 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会立刻被波澜起伏的情景教学带动起来。

5. 可以营造愉快氛围, 引导学生进行积极探求。

例如, 教《望海潮》时, 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将其描绘的景观展示出来, 从视觉和听觉上引起学生们审美的兴奋, 再结合诗歌的创作大背景, 让学生体会诗人的感情, 获得审美的愉悦。这既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又引导了学生进行积极的探求。

二、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多媒体的运用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使学生缺少了思维活动的感悟过程, 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多媒体教学导致教师不能做到有效的因材施教, 师生难以有效交流。

1. 片面强调直观形象, 采用“以看代思”。

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对文本语言的品味, 用观看课件代替了学生思考和想象, 不能引导学生品赏作品语言, 不能调动学生想象和联想。

2. 一概否定传统手段, 提倡“以机代人”。

在当前的高中语文教学中, 不少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多媒体的实用性, 而是追求形式。多媒体教学使教师失去了书写示范的作用, 使教师的个性很难发挥出来。教师完全按照预先设计的流程播放多媒体, 而不能够采取有效手段对课堂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变少, 不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3. 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挥。

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 在教学《荷塘月色》时,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文中描写的景物, “月光如流水一般, 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这使得学生也只是局限于欣赏“美”这一层面上, 因此, 对文中的有关动作描写的词语难以理解和掌握, 这样必会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4. 多媒体教学的容量安排不当, 易导致学生精神疲劳, 学习效率降低。

多媒体教学的恰当运用可增加教学容量, 但凡事都有个度, 如果容量超出一定的限度, 就会适得其反。有的教师在讲课过程中, 播放大量幻灯片, 导致学生审美疲劳, 不能很好地记住相关的课本知识, 这样的教学效果也会很不好。

5. 多媒体教学过程易于程序化。

一堂课不能仅仅依靠某一种教学手段, 如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势必会使教学过程趋于程序化, 严重阻碍师生课堂情感的交流, 使教学失去了“弹性空间”。这样既不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 也不利于教学最终目的的实现。

好的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展现其特有的魅力与作用。但是多媒体也有不足, 弥补其不足、发扬其优势是我们共同的追求。我们只有从语文学科的实际出发, 正确对待多媒体,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语文多媒体教学。

摘要:多媒体课件以其巨大的容量、更丰富的表现形式、更直观的感受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多媒体技术的使用使课堂教学完成了从“静”到“动”的蜕变, 大大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多媒体教学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教师在教课过程中对多媒体教学理念的理解有较大的偏差, 导致在实际应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世群.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校外教育, 2009 (S5) .

[2]于晨星.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感悟[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 2012 (7) .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研究 篇8

一、高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 创新教学模式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 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优势, 整合教学资源, 适当拓展教学内容。同时, 多媒体教学是对传统的通过黑板板书讲授知识的教学模式的创新, 为这种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模式注入了新的活力, 提高了高中语文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学习《再别康桥》时, 不再是按部就班的通过阅读、讲解和背诵的模式课堂教学, 可以利用网络下载相关的图片和音乐, 渲染和营造优美的氛围和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的这种多媒体教学方式。

二、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在高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过程中, 仍然存在教学内容不合理和课堂教学未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等多媒体技术利用不合理的问题。一方面,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存在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 未坚持在教材基本内容为导向的基础上制作教学课件和课程设计。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最常见的应用方式, 就是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在课堂上展示。在高中语文多媒体课件拓展太多课外内容问题, 不利于学生对教材基本内容的把握。而多媒体教学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的问题, 也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另一方面, 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活动中, 未充分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无法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在学习戏剧经典作品《哈姆雷特》时, 若超出教材内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特征的课程安排过多, 可能造成学生沉迷于拓展的课外知识, 无法恰当把握对教材基本内容的学习、分析和理解。

三、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由于高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存在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和未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等问题。因此, 应以建材内容为基本导向, 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进一步推动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的有效结合。

第一, 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导向。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课件制作和课程设计, 应坚持以教材内容以基本导向。一方面, 应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导向, 指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课程设计不应过度超越教材基本内容, 多度拓展课外知识, 以保证学生对教材基本内容的探究、分析和理解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 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导向, 并不是要求课件的之多和课程的设计仅仅局限于课教材内容和拘泥于课本知识, 应根据具体教学内容, 适当拓展课外知识, 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例如, 在学习李白的《蜀道难》时, 可以利用多媒体和网络将《行路难》、《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等作品设计一个“李白专题”;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在以《蜀道难》为学习和讲解重点的基础上, 以专题形式适当拓展学生知识面和回顾学过的知识。

第二, 重视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新课程改革, 不仅推动了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 也强调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为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应对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予以足够的重视,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实践中的主体性。多媒体课件并不是黑板板书的替代, 也不是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的翻版, 而是对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补充。因此, 在高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通过小组学习和情景再现等形式, 引导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思考、交流和谈论, 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例如, 在学习曹禺的《雷雨》时, 在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情感的基础上, 可以利用相关视频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再现, 分角色对特定情节对白进行演绎。

多媒体技术体现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和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要求, 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为重要的是, 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被动性的教学模式的限制, 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因此, 针对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高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中应坚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导向, 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实现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合理利用。

摘要:本文在分析多媒体教学的重要意义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 从教材内容和学生主体地位两方面探究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主体性,教学内容

参考文献

[1]顾成军.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外语文, 2014 (1) :21.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多媒体应用 篇9

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思想认为, 老师是传播道理、传授学业、解疑答难的人。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以老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充满校园。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会按部就班继承前人的知识, 却缺乏创新精神。

现在信息的数字化已成为现实, 它必将带来教育方式、方法的重大变革。在过去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的潜在能力并未得到充分的发挥, 从而影响到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知。而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将有力地改变这种不良局面。因此, 我在教学活动中就有意尝试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

一、展示范读, 调动情感

课堂教学是一个由教学目标、教师、学生、媒体等构成的相互作用的运动整体。把多媒体引入语文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其优势, 能收到渲染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增加教学的密度和容量、加速教学信息传递、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优化效果。

虽然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是以完成学习目标为目的, 但精心设计的教学多媒体课件, 仍具备其媒体本身的特点, 尤其是视听类媒体, 适当地发挥其逼真的声色效果, 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播放语言标准且有感情的视频课文朗读, 让学生边看边听, 当学生的情弦被拨动起来后, 对课文具体而真切的美感体验就油然而生了。

二、以“媒”设景, 情境交融

多媒体教学在再现形象方面独具优势。如果在教学时根据需要依“媒”设景, 则可将学生带入声情并茂的情境中去, 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 于不知不觉中得到感悟能力的培养。教学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现“亭亭的舞女的裙”般的荷叶, “袅娜地开着的”、“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荷花;“含蓄而有风度”的小屋, 光线形成的“花蕊”般的群山。这一幅幅画面风光秀丽、美妙自然, 让散文的神韵出神入化地感染了学生, 学生的情思自然会飞向文学的自由王国。这样的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领略到自然风光的秀丽, 而且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进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加强科学性, 注重实效性

多媒体教学要以研究运用多种媒体、优化学习目标、提高教学效益为宗旨, 而不是研究用更多的媒体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在媒体的运用和操作上要加强科学性, 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 不同的教学重、难点来选择最合适的课件。要力求切题、重点分明、难点突出, 要把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

多媒体高中语文 篇10

关键词:学生成才,高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一、多媒体辅助环境下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正确定位

多媒体时代的到来为高中语文教学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真正确立了学生的主体位置, 实现多媒体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有机整个不仅仅需要停留在传统的工具教学上, 还需要深入到教学策略、教学设计等多个阶段之中。

多媒体辅助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也展现出了新的生机, 有学者曾经对此进行过深入的研究, 结果显示, 新时期的阅读活动更加注重快读和略读。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明确提出, 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施需要强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并重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交流能力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在新时期下, 需要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模式变为教师——媒体——学生的模式, 在该种模式中, 教师是设计人员、学生是学习的主导者, 多媒体则联系着两者之间的教与学。利用多媒体来开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可以起到良好的效应, 作为一种有效的现代化信息技术, 多媒体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 但是这并非是阅读教学活动的全部, 而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 协助教师来完成传统教学模式中无法完成的任务。

二、多媒体辅助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

不同于传统高中语文教学, 多媒体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是多方面的, 既可以通过网络来增加阅读容量, 也可以将多媒体教学变成活动的载体, 开展多样化的阅读活动, 具体的讲, 高中语文阅读多媒体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利用多媒体来增加阅读文本量。

在时代的发展之下, 人们已经开始步入互联网社会, 在这一背景下, 我国教育事业也得到了繁荣的发展, 全面应用现代化的技术。为了应对素质教育的要求, 语文教学活动需要打破传统应试化的教学模式, 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更新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活动属于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内容, 必须要走出枯燥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素材, 帮助学生把握好各类作家的创作风格, 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 并建立起相关的资料库。

2、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对比阅读活动。

对比阅读是提升学生阅读水平的有效手段之一, 对比式阅读, 顾名思义, 就是将阅读文本与视频资料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两者之间的差别, 这种声情并茂的阅读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对素材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帮助学生理清文本脉络, 锻炼学生动手能力。

文本脉络就是作者在表达思想时的一种思维模式, 指导学生来分析文本脉络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结构和艺术构思。在利用多媒体收集到相关的信息之后, 可以让学生来整理资料, 寻找出答案, 挖掘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学生的工作完成后, 教师则可以及时的与之进行交流和讨论, 了解学生的分析过程, 并为其留出足够的思维空间, 让学生在课后通过网络来寻找资源, 进一步扩展课堂阅读内容。

同时,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生, 需要熟悉各个电脑软件的使用方式, 并学会制作简单的课件。在多媒体教学活动中,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些课件。具体的阅读篇目可以由教师指定,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在网络上寻找, 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对阅读文本进行筛选, 下载出合适的图片和音乐, 利用软件进行二次加工, 再拿到课堂上进行分享。在学生制作课件的过程中, 教师需要予以适当的指导, 有效的将视频、音频和三维图象合理应用起来, 发挥出学生的想象力, 这对于学生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4、利用电子图书馆来扩展学生的阅读渠道。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需要充分发挥出远程教育的优势, 将学校图书馆、阅览室、阅报栏充分利用起来, 实现各种阅读资源的有机整合, 利用多元化的模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此外, 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收集多元化的阅读资源, 由于语言篇幅的限制, 教材中的课文往往都较为简单, 没有过多的资料, 特别是针对科学知识、历史事件等, 教材上的介绍是非常少的。针对这一不足, 教师就可以将网络资源利用起来, 鼓励学生自己进行收集, 既能够开阔高中生的视野, 还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三、结语

总而言之, 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 发挥出多媒体资源的情感作用和认知作用, 这能够促进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 让多媒体技术与课文内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 教师需要把握好多媒体的使用时机, 只有张弛有度, 才能够为阅读教学活动开辟出新天地。

参考文献

[1]谢汶欣.关于多媒体提升高中语文教学的分析[J].语数外学习 (语文教育) .2013 (01)

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篇1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高中语文 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104-02

一、多媒体技术概要

1.多媒体技术的含义所谓多媒体技术,就是指通过充分地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将计算机中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图形内容、图像内容、声音内容、动画内容、视屏内容等多种不同领域的信息数据进行综合性的处理,使两者之间建立起一定程度的逻辑关系,从而达到让其与其使用者之间进行信息相互交换的目的。在多媒体的技术中,所涉及的对象只有计算机内部的产物,它是一种可以产生信息交流的辅助手段,广受现代社会中各领域群体的青睐。

2.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交流式传播媒体,是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一种具体体现形式,它具有载体多、内容丰富、应用广泛等特点,现做出如下说明。(1)信息的载体多多媒体技术中所涉及的各种不同方面的内容如文本、图形、静态图像及动态图像、视频等,均需要不同的載体对其进行处理,最常用的处理方式有显示、播放等,而实现上述功能的常用载体有计算机、视频或音频播放器、投影仪等。(2)交互性能强计算机技术中的信息内容,可以通过多种信息方面的媒体对其进行传播,同时,还可以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共享等多种方面的操作,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方面的控制以及对信息的使用。

二、多媒体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的特点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教学枯燥、索然无味,使得学生完全没有学习的兴趣,学生不能快乐地学习,教师也不能快乐地教学,那么这样的课堂就是失败的。将教学课程与多媒体技术整合在一起,通过多媒体技术的文字、声音、图画等多角度展现所要教授的内容,动静态地、逼真地吸引学生的眼球,不再让学生的思维拘泥于文字,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思考。

2、更易突破教学难点学科中的许多定律与知识往往是学生学习中的难点与重点,许多学生学习时计算机可以将这些无法直观认识的定律与知识形象化,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与接受,将难点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与信息技术整合在一起,免去了许多无用功,使老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资料与素材,可以说明对象的功能、结构以及相关的地理、历史背景,不受到时空与地域的束缚,将抽象难懂的原理、细微罕见的事物、转瞬即逝的现象、异时异域的事件展现给学生。

3、更容易实现理论联系实际因多媒体技术有着图文声并茂的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功能各异、形式多样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结合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很容易就将学生引领到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中。以浓厚学习氛围中,拨动学生学习的心弦,擦出思维的火花,推动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使其更容易实现,因为多媒体技术本身就是一种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的很有效的工具。1.4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技术对于提高教学效率来说是广大学生与教师都认可的,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从耳、目、口、手、脑各种感官多角度、个方位地的接受与感知老师教授的内容,短时间内可以收到到大量的信息,这是传统板书的教学模式无可比拟的。

三、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原则一是适用性原则。多媒体技术仅仅是一种教辅工具。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程相比较,主体是语文课程,教学的最终是关注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思考,教学的方式是否有效地传递语文教学知识,是否能够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选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减少对多媒体技术的过分关注和依赖。二是实际性原则。教师要结合高中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的重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使用,要注意突出在使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讲解、板书、多媒体课件的放映时间、放映速度要与学生的视听和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是自主性原则。高中语文教师在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方式上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学习,随着新课标的贯彻执行,教师要让学生形成以自身为主体的观念,因此,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并不只是单纯地辅助教师讲解。

2、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技术应用的重视程度教育模式的不断改革促使着教师们不断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当中,这也迎合了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潮流。因此,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优势。其次,努力转变教师的传统教育观念,通过不断对教师进行宣传和了解信息化、网络化的知识,让他们认识到多媒体技术教学带来的好处。最后,教师在生活中要不断加强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学习,以积极的态度转变教育观念,提高对多媒体技术的认识。

3、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教学领域中,这是一种通过多媒体技术来进行语言形式教学的方法和过程,让学生在面对相关方面的学习内容时,可以更好的把握学习内容,并对学习内容进行快速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从中掌握到语言方面的学习信息以及通过语言进行实际上的交流,加大课堂上的教学互动,大力的调动起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在学习《胡同文化》这篇课文时,教师们可以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有关于胡同的图片、视频以及胡同的发展史等资料通过幻灯片、视频播放等载体直观的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这种“图文并茂”的教学方式,为学生们营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使其充分感受到胡同文化的影响力,从而加深其对课文的理解。

总之,多媒体教学有利也有弊,应首先认清多媒体教学课的实质、精髓,努力克服它的缺点与不足,真正科学地把多媒体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整合起来,加快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高中语文教学的现代化。

参考文献

[1]王丽莉.高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16)

多媒体高中语文 篇12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堂课成功与否, 不在于老师讲得多么精彩, 而在于学生感兴趣的东西有多少。特别是对于高中生而言, 数理化是灰色的, 而语文是彩色的, 借助多媒体, 我向学生呈现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

例如, 在讲郁达夫《江南的冬景》时, 生为北方的孩子, 只能想象到“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的景象, 而对于江南, 没有太多认识, 我于是给学生播放了一组图片, 苏州园林、江南水乡———周庄、乌镇、杭州西湖等等, 甚至还有自己旅游时的一些照片, 学生非常感兴趣, 领略了江南“小桥、流水、人家”的秀美, 自然就能体会到江南的冬景和北方是有所不同的, 从而把握了江南冬景“明朗”的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 情境的创设就更加重要了, 比如, 在讲柳永的《雨霖铃》时, 离别之情融于景中, 而此景又与李叔同的那首《长亭送别》有异曲同工之处, 于是我给学生播放了一段视频“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然后再让学生读此词, 学生很自然地体会出了离别难、相思苦的情感。

二、加大容量, 提高效率

在语文课堂中, 我们永远要“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注重它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利用多媒体, 加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我们在讲每篇课文时, 都要有作者、背景简介, 对于文学常识, 很多老师都是一带而过, 甚至不讲, 因为高考不考。但我认为这浪费了一个很好的资源, 一是知人论世对于理解文章非常重要, 二是课内文学常识是我们积累写作素材的一个有效手段。

多媒体在知识拓展积累上它的优势更是显而易见。比如, 在学《沁园春·长沙》时, 必然要让学生积累一些描写“秋景”的诗句;在学李煜的《虞美人》时, 就要积累一些关于“愁”的诗句。如果只是“一支粉笔, 一张嘴”的传统课堂, 那效率就要大打折扣了, 而多媒体一张幻灯片就可以一目了然了。

三、调动学生, 主动参与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是教师追求的目标。在一些容易上“死”的课上, 利用多媒体, 我尝试了一些新的做法。

1. 文言文教学———“我的地盘我做主”。

我做过一个调查, 学生最不喜欢上的语文课就是文言文, 为什么呢?看不懂, 枯燥无味。确实如此, 大部分的语文老师会把文言文做尸解处理, 甚至细微到每一根毛发的作用是什么, 这又怎么能让学生体会到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呢?难道文言文课堂就是老师傻傻地讲, 学生呆呆地听?面对这种情况, 在困惑中我突然灵感焕发, 要想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讲不就行了嘛!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这样较长的课文时, 我作了这样的尝试:课前,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结合参考资料, 疏通课文, 可以留下疑问上课提出;课上, 我把课文做成幻灯片, 并把重点的诸如如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重要句式等文言知识点用红笔标注出来, 以抽签的形式轮流抽出下一位讲解人, 先整段通译, 再重点翻译, 边讲边给出答案。这样的形式充满了刺激, 谁都不知道下一位中奖者是谁, 学生充满了新鲜感, 每一位同学都很兴奋, 但也有压力, 所以大部分同学课前都准备得非常充分, 只需老师适时点拨一下即可;课后的巩固复习, 学生直接看幻灯片抢答知识点, 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采用这种“三遍式”文言文学习方法, 把文言文课堂的一潭死水变成了一江春水, 真正做到了“我的地盘我做主”。

2. 戏剧、小说———人人都是主角。

对于学生而言, 戏剧小说是他们感兴趣的, 但存在一个问题, 课本中大多都是节选, 很多学生又没看过原著, 对文章内容只是一知半解, 谈不出深度, 把握不了主题。这时要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了, 可以先播放影视作品, 让学生有一个初步感性的认识。如在上《雷雨》时, 鲁侍萍的那句:“命!不公平的命指使我来的。”学生觉得很假, 甚至很多学生边笑边读, 但当看完电影, 了解了时代背景及鲁侍萍苦难的一生时, 我让学生节选其中的段落进行表演, 那种悲愤之情甚至比演员表演得还要好, 很多学生热情高涨, 对于人物的揣摩也非常到位。

3. 试卷讲评———我为自己打个分。

我认为试卷讲评的重点不仅仅在于告诉学生正确答案是什么, 更重要的是使他们知道自己与参考答案的差距, 逐渐规范答题。每次阅卷后我都会把错误率较高的题目统计出来, 并把具有代表性的错误答案做成幻灯片, 让学生自己打分。例如, 在讲评周测试卷欧阳修的《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中的一句翻译时, 很多学生把“殓以嫁时之衣”翻译成“火化时穿着出嫁时的衣服”, 我让学生先查一下“殓”字的意思, 学生说“入棺”翻译成“火化”不得分。那这句话含有什么句式呢?学生看出来正常语序是“以嫁时之衣殓”状语后置, 那应翻译成“用出嫁时的衣服 (给她) 穿上入棺”, 学生给自己打出了分数并了解了原委, 在下一次的做题当中自然就有所注意了。

上一篇:阅读欣赏课的开展方法下一篇:低年级学生自主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