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2024-08-24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精选12篇)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篇1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很有必要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好的现象, 所以怎样科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丰富初中语文学习的资源, 使学生获取更多知识, 优化初中语文课堂, 是需要初中语文教师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兴趣

目前, 多媒体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 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 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 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 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 同时也整理了教学资源的多种渠道, 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还满足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 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 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一、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

(一) 丰富学习资源, 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

在初中阶段,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很紧密。语文的知识面很广,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相关知识材料。但是我们也发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一些相关课堂教学的资料和信息是很少的, 教师只有通过教材和教案书籍来获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只能无可奈何。多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语文教师解决了很大的困难, 因为多媒体可以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 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找到, 很好地解决了语文教师查找资料难的问题。

(二) 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 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 缺乏生机和活力, 而多媒体的出现, 使语文教学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 学生会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成长, 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语文课堂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实践证明, 多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使教学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并且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 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 对于学生想象力丰富性的提高和发展很有帮助。多媒体不仅可将历史人物、世界各地的景观、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展现出来, 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内容形式明朗化。多媒体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 展现了教学资源, 也采用多种形式同时传播名师讲座、教研与交流, 实行资源共享, 有效地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 从事教育的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技术, 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就会更加适应社会, 就会更加先进。其实这是思想上的一种误区, 也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浅显认识, 是教师对多媒体融入到教学中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一) 过多运用多媒体, 就会削弱教师的示范作用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的优势, 于是就把多媒体作为一个常态教学手段, 甚至是把平时的板书毫不保留地搬上了多媒体, 一节课下来, 教师没有写一点板书。这种做法很明显欠妥了, 失去了教师本应该具有的示范书写的作用, 这样一来时间久了, 教师的教学个性、经验的积累就越来越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也不会体现出对自己学生的引导与示范的作用。

(二) 多媒体的无节制应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某些教师在备课时就把答案输入自己上课用的计算机, 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最佳的答案, 就会把学生引向教师既定的固化思路上, 结果就把应该积极讨论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被动地听写僵化教学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原则

笔者认为, 要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的, 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 才能使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中, 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 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进而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传授的过程中, 教师一定要研究本学科的特点, 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 关键是教学步骤的制定, 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 在讲授一篇故事的时候, 教师可以在熟知教材的基础上, 根据在网络上搜索到的相关知识, 如作者的图像、作者的出生年代、作品, 每一句诗句的解释与分析, 还有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 然后再把这些材料制成PPT, 这样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兴趣就会大增, 他们会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积极探索、大胆想象, 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益处。

总之, 作为教学的实施者, 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 把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中,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我相信只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媒体资源, 随着教学的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的辛勤探索, 多媒体教学一定会日趋完善, 它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韩莉.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 2011 (9) .

[2]李春燕.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4 (27) .

[3]王志军.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飞:素质教育版, 2013 (7) .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篇2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以其思想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结合,在众多学科中独占鳌头。多媒体的运用,使语文教学更具优势,能将文章中蕴涵的创作背景,思想内容,文化知识等等展示给学生,并借助音乐、电视等艺术手段,创造一种特殊的学习氛围。

使其在美的熏陶和情的兴奋中接受知识,陶冶情操。下面结合初中语文的教学,谈谈如何多媒体技术与初中语文教学巧妙整合的一点教学体会。

一、让学生走进精彩的世界

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早已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是教学的基础,借助计算机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者对理解课文起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感官刺激,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全方面感知更多的信息,提高教学效率,激活学习的内因。

如教学朱自清学生的《春》,这一课的朗读配有音乐、文字、图片,文字根据朗读速度滚动,图片根据课文朗读的进度而自动切换,朗读声情并茂,音乐灵动,使人仿佛感受到春的活力,这对理解课文的主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学生有了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讲的 轻松,学生学的自如,在教学中遇到很多困难也就迎刃而解了。2.利用多媒体教学,在教学中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可以比较直观 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有助于加快教学速度,在课堂上有足够的 时间让学生练习巩固,在普通的课堂上,老师要用粉笔板书,这样浪费时间,教学中常常出现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利用多媒体充分利用时间,也有效利用时间更好完成教学任务。

4.通过多媒体教学,深刻体会;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从而促使我 去认真学习计算机操作,学习制作课件,在网上收集与教学相关的资料,以便于提高教学成绩。

五、多媒体教学存在的不足

多媒体教学像放电影一样,知识点没有特别突出。老师讲解、板书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灵感、思想、相互碰撞和形成的过程,而多媒体没有学生思想的形成过程。学生感受不到教师的思想。多媒体教学中课件的使用在一定的程度上是流于形式。是教师自己尽心设计、自己导演的一出精彩的教的画面,虽然知识之间环环相扣。

建构致以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以思维为中介的,为了更直接的影响学习进程应减少对传递技术的过分关注,而更多的关心在完成不同任务中如何要求学习者思维的技术。计算机多媒体是知识建构的辅助工具。学生在建构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多媒体只是助成认知的工具。情感、态度、价值的形成需要助成认知工具,同时也需要教师的恰当讲解、学生的思考三方面的共同完成。这也正符合构建自己专家

系统所说的“学生必须界定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分析因果关系,构建逻辑关系规则库。”因此,在一节课中,课件放映时间、速度、方式、教师的讲解、板书要与学生视觉、听觉、思考进行恰到好处的衔接,不能违背学生认知生理规律。实质就是要解决多媒体课堂中的师生有机互动问题。由此两个教学理论就是把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粉笔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有机的结合。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和实施,作为在第一线的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教学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组织形式、教学手段等方面。随着信息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教育教学也借助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为优化初中语文教学架设了一座平台,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开拓学生视野、加大教学容量等方面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理解力和记忆力,提高教学效果。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以呈现事物现象的本质属性,美妙的自然风光,奇特的自然现象,事物的本质特征,事件过程的演绎„„还可以运用各种技巧,如对比、叠合、拖移、夸张,以及将事物变大为小,变小为大,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等等,使学生对事物的本质,事件的发展有直观的感受,清晰的逻辑,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教学《小石潭记》时,从网上搜集了大量能表现小石潭美景的古画、摄影等图片,用power point制作精美的课件,运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把小石潭这一优美的景象展现在学生面前,通过视觉和听觉综合形象,声像兼备,使学生从活泼、生动、直观的画面去感受小石潭的清、幽、雅的景致,体味作者在小石潭边时那乐忧

相间的心情,为学生创设出了一个极为生动的情境,提供了丰富的外部刺激,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变枯燥无味为生动有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就产生了学习的动力,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初中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场所。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这一总过程,大都缺乏学习兴趣,师生间也缺乏更多的互动与交流。而现在,由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这一状况得到了很大改观。不仅如此,利用多媒体在讲授同样的内容时,所花的时间比原来少很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以往在讲解一些抽象的写景散文时,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对书中描绘的景象,感觉也总是似懂非懂、模糊不清。现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授这类课文,就方便、实效多了。仍然以讲授《小石潭记》为例,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手段,让学生先欣赏一幅幅利用powerpoint制作的小石潭美景的图片,再让学生用语言来描述自己喜欢的景象,说一说他们对所见景物的感受,然后再结合音乐、动画与文章进行学习。学生既清楚的感知到了潭周围的景致美,又真正的体悟到了文字的韵味美,也对理解作者情感变化奠定了基础,朗读起来还声情并茂,兴趣盎然。一堂可能枯燥的说教课亦因创设了良好的情境,引起了学生的愉悦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兴趣,从而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优化课堂教学,突破重难点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般只是在教案中注明教学难点和重点,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直观地看到这一点。在现代文的教学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味和理解重要词语的意义和作用,这正是学生难以突破的一关,利用多媒体教学则能直观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使学生攻破学习难关。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艰难的国运和雄健的国民》一文时,课文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是理解本文中精彩的比喻句中所蕴含的哲理及洋溢的情感。理解含义深刻的一些句子。在多媒体教学中利用课件把教学中的重点语句,如:“走到崎岖的境界,愈是奇趣横生,觉得在此奇绝壮绝的境界,愈能感到一种冒险的美趣。”等,一一表列出来,逐一解决,则能更好的实现学生在重点难点上的突破。

采用多媒体手段教学,可以视听并用,变静为动,充分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能更好的突破重难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有效配置时间,加大教学容量语文教学,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加大学生的阅读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众所周知,现在的初中教育,实际上更多的还是围绕中、中考来学习,这种情况势必造成学生学习的狭隘性,学生除了从书本上获取知识之外,没有更多更好的途径去阅读,获取更多的知识,而多媒体教学则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为学生赢得了更多的时间,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扩大了知识面。

总之,合理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的需要。多媒体课堂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更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我们

每位教师要根据语文教学的需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合时宜,使其真正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六、总结

多媒体介入教学,为语文教学开创了新天地。当然,计算机只是 一种辅助工具,并不能取代师生间的交流,不能取代教师对学生诸方面影响。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会为语文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空间,为培养学生语文教学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总之,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的形象,为学生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形神兼备,静动结合的优秀平台。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在相同的时间中学习更多的知识。有利于促进我们老师学习,提高教学能力。

2010年7月8日

浅谈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优和劣

——以成安县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为例

摘要: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 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更有效的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关键字:语文; 多媒体; 想象力; 兴趣; 课堂气氛 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现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语文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运用多媒体课程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内容,改变教学的呈现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然而,正如任何新生事物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一样,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使用可谓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语文教师要把握语文学科自身的特殊性,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使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让多媒体技术真正服务于中学语

文教学。

首先,我谈一下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应用能提供更丰富的课堂教学信息容量。

语文课是进行语言信息输入(吸收)和输出(表达)的课,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个信息传导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一定的信息传递、交换、储存、处理而实现的。语文教学要提高质量,就是要大面积、大容量、高速率地使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从而发展智力、形成能力。用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就是要在一定时间内为学生传导最多的信息,使他们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运用,应尽可能地扩大课堂

信息传递的通道,提高单位时问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快信息传递、知识整合的速度,以增加课堂的密度。

二、运用多媒体可以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语文课教学中,教师要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灵感。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的想象力,达到理解知识的目的。多媒体教学就是把抽象的文字信息转化为形象的图像、感性的音乐,从而使学生把握教材的内涵,理解其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我在教《海燕》这首散文诗的时候,考虑到教材通篇运用了象征手法,学生比较难于把握持的主题。于是采用多媒体循图入文:让学生观看海燕在风卷云集的海面上高翔的画面,感受到海燕矫健、勇猛、不畏强暴、勇于博击的雄姿。同时,播放朗诵录音,用形象的图像和富于感染力的音乐语言去调动学生感官,启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多媒体教学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语文学习兴趣是指学习者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力求探究语文知识和技能、带有强烈愉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来,也在学习活动中生成与发展,它可以成为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苏霍姆林斯基指出:认识本身就是一个激发生动的、不可熄灭的兴趣的最令人赞叹、惊奇的奇异的过程。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

兴趣。作为一种新型、先进的教学方式,教师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生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

四、利用多媒体能活跃课堂气氛。

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将无声的语言和有声的口头语言及文字、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有机统一起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学内容中涉及的事物、现象或过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并将教学中无法展现出来的东西呈现在学生面前,将文字、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融于一体,把学生的各种感官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拨动他们的心弦、使之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用多媒体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欣赏力。

(一)、利用动画功能进行教学。在多媒体动画功能的辅助下,我对输入和修饰好的诗词及有关解释,逐字逐句进行动画效果设置,将文字的动画效果与教师的朗诵速度保持一致,让文字产生动感。

(二)、用图像背景进行教学。图像背景设置是将一个图像文件设置为一幅幻灯片的背景。让幻灯片具有形象生动的画面和文字,以求诗词互为衬托,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图像背景可以是一幅国画,画中突出当时的细雨的景色和依依惜别的气氛。画中还有两个表情愁苦的人正在持酒对饮。此情此景,最能体现王维当时内心对元二的牵挂与担忧。这就为学生深层理解王维诗歌的诗歌内涵和艺术特色起到

烘托作用。

(三)、必要时配置音乐进行教学。音乐是流动的画面,悦耳的诗篇。给古诗词配置音乐,使欣赏古诗词真正成为图、文、声并茂的整体,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如《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配乐可以是萨克斯的

曲《送别》。曲中描绘的意境与《送元二使安西》恰有异曲同工之感,让人产生联想,情不自禁进入到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中,这正是本课最牵动人心的地方。借助多媒体手段,与古诗词欣赏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对平时感到乏味的诗词有一种全新的感受,似乎在学生的思维中注入了“兴奋剂”,让他们紧跟着“感觉”走,眼前会浮现出丰富多彩的画面。这样一来,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文化素养和阅读欣赏水平,激发了创造思维,提高了创新能力,并能促进

身心健康。

其次,多媒体也有它的劣势:

一、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忽视了教学的实际效果

多媒体一大优势就是可以模拟现实环境,适当巧妙的利用计算机图、文、声、像、动等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达到突破教学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却片面利用这一优势,走入一个极端,过于注重课件的动画、色彩、音响的效果,认为设计课件就是让学生感到花哨、有趣、热闹,认为这样就是课堂气氛活跃。而结果恰恰相反,这样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在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成了旁观者,违背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有些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和环节都做在课件中,把整堂课用多媒体课件控制了起来,而没有学生独立思考和动手的环节,其结果是课堂教学活动呈流水线式的程序化模式,教师成了实现这一模式的

“机器操作工”,学生成了观看屏幕的观众,整个课堂的主体既不是老师,也不是学生,而是多媒体和课件。这就违背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原则,也违背了现代教育应遵循的“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学过程中只有充分调动和协调学生多种分析的活动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课件时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和具体授课内容出发来运用多媒体,使多媒体真正服务于学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高效的教学。

三、只重视课件教学,而忽视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有些教师认为,只要使用了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就是一堂高质量的课,就能体现教学的先进性,这种观点过于片面。教案及课件是由教师设计的,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安排下进行的,学生学习收获的大小与教师的指导密切相关。因此,多媒体教学不能只是把多媒体当作教学的指挥棒,让老师与学生一起跟着多媒体走,减少了学生自己思考的时间,甚至抑制了他们思考的欲望,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让教师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工具更生动地讲授课

程。

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些误区,并提供一些方式、方法来规避这些误区,才能让多媒体教学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多媒体课件教学是为实现课堂教学的目的而服务的,应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为第一要素,不能刻意追求动画的演示,否则可能会舍本逐末。在设计制作过程中,界面要突出教学内容,背景不能过于花哨,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动起来。有效的学习应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现代化的课堂结构更

浅析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    多媒体  兴趣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08.100

目前,多媒體技术走进了各科的教学中,给教育教学带来了新的气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以其特有的新鲜感,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多媒体具有鲜明的人机交互、图文、声像紧密结合的特点,为教师进行教学带来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整理了教学资源的多种渠道,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还满足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使语文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高了。

一、将多媒体运用到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

(一)丰富学习资源,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加

在初中阶段,语文作为基础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很紧密。语文的知识面很广,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准备大量的相关知识材料。但是我们也发现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一些相关课堂教学的资料和信息是很少的,教师只有通过教材和教案书籍来获取。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有时只能无可奈何。多媒体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帮语文教师解决了很大的困难,因为多媒体可以整合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所需的资源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找到,很好地解决了语文教师查找资料难的问题。

(二)语文课堂教学得到优化,课堂效率进一步提高

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缺乏生机和活力,而多媒体的出现,使语文教学有了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会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中学习、成长,所以多媒体技术的引入为语文课堂创设一个轻松的教学环境。实践证明,多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使教学的内容逐渐丰富起来并且表现方式也越来越多样化,很好地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对于学生想象力丰富性的提高和发展很有帮助。多媒体不仅可将历史人物、世界各地的景观、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等展现出来,还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内容形式明朗化。多媒体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展现了教学资源,也采用多种形式同时传播名师讲座、教研与交流,实行资源共享,有效地提高了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二、在语文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在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从事教育的一些教师单纯地认为在教学中多使用多媒体技术,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方式方法就会更加适应社会,就会更加先进。其实这是思想上的一种误区,也是对多媒体技术的浅显认识,是教师对多媒体融入到教学中的认识产生了偏差。

(一)过多运用多媒体,就会削弱教师的示范作用

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的优势,于是就把多媒体作为一个常态教学手段,甚至是把平时的板书毫不保留地搬上了多媒体,一节课下来,教师没有写一点板书。这种做法很明显欠妥了,失去了教师本应该具有的示范书写的作用,这样一来时间久了,教师的教学个性、经验的积累就越来越不足,在课堂教学中也不会体现出对自己学生的引导与示范的作用。

(二)多媒体的无节制应用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创新

某些教师在备课时就把答案输入自己上课用的计算机,为了让学生在学习中掌握最佳的答案,就会把学生引向教师既定的固化思路上,结果就把应该积极讨论的教学模式变成了学生被动地听写僵化教学现象。

三、多媒体技术在语文学科中的应用原则

笔者认为,要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任何一门学科都不可能完全独立于其他学科的,语文学科也不例外。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必须进行有机整合,才能使语文教学具有强烈的时代特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改革中,语文作为基础性学科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研究如何更好地把本学科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进而促进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这个传授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研究本学科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目标,关键是教学步骤的制定,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语文教学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授一篇故事的时候,教师可以在熟知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在网络上搜索到的相关知识,如作者的图像、作者的出生年代、作品,每一句诗句的解释与分析,还有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然后再把这些材料制成PPT,这样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现给学生。学生们在声情并茂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兴趣就会大增,他们会在学习兴趣的支配下积极探索、大胆想象,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很有益处。

总之,作为教学的实施者,我们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良好的教学计划和教学目的,把多媒体技术合理地运用到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功用。我相信只要科学合理地整合媒体资源,随着教学的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师的辛勤探索,多媒体教学一定会日趋完善,它必将成为新课程改革的一朵奇葩。

参考文献:

[1]韩莉.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文理导航,2011(9).

[2]李春燕.浅析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7).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误区分析 篇4

●多媒体教学中语文特色缺失

首先,多媒体教学使得语文教学特色逐渐缺失。初中语文教学主要培养语言表达能力和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对于母语的思想感情。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虽然图片、声音以及影视资料组成的多媒体课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初中语文课堂的难点和重点,但是多媒体的图片、影音不能够取代传统纸质教学资料和文字而成为课堂的全部。甚至,在一些语文教学中,大量歌曲、影视作品、图片等充斥着课堂,表达的思想千奇百怪,使得课堂教学严重偏离了教学初衷。语文课堂不是影视欣赏课堂,多媒体教学应把学生确立为课堂主体地位,将教师和多媒体确立为辅助地位,合理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多媒体教学应该以语文教学为中心,服务于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其核心是培养语感。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激发兴趣,但不能让多媒体代替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其次,语文讲究语言的品味。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春》这篇文章时,很多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课件制作方面,在课件制作上花了很多心思,也的确取得了很好效果,所选图片很有特点。但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忽视了文字自然之美,没能带领学生仔细品味文章语言,更不能感悟字里行间的形象美、意境美,让一篇优美的文章变成了图片欣赏课,丧失了语言的魅力。再次,在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容易忽视学生的人文精神的培养。语文具有很强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思想感情、意志品格、审美观等。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在培养学生文学修养、人文素质等方面仅靠多媒体教学手段很难达到目的,只有教师牵引学生的灵魂沉醉于字里行间,留恋于墨韵书香,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多媒体教学限制了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引导他们通过语言文字的阅读,理解作品表达的意境和美感。多媒体提供生动具体的形象,在方便学生理解的同时却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例如,一些教师在多媒体教学中刻意追求感官冲击,忽视内在意境理解,将具有内涵的作品简化为一些图片、视频的组合,使文章变得索然无味。初中是发展学生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过多的多媒体展示会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发展遭到限制,参与审美的主动性、积极性大大降低,更谈不上文学欣赏的共鸣。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篇5

杨柳中学:马桂芳

摘 要:语文多媒体教学是传统黑板板书式教学的必要补充,它有其独特的优点,也存在诸多不足。我认为要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选择,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

关键词:语文;多媒体教学;反思

在轰轰烈烈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多媒体教学以其它教学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正逐步走进课堂,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语文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显示出语文教育改革的美好前景。

然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听到了一些异样的声音:很多教师不喜欢这种教学方式。通过调查发现:目前我国语文多媒体教学确实存在诸多问题。这到底是多媒体教学本身的问题,还是在应用时出现了偏差?

本文针对语文多媒体教学,深入分析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的优势及弊端,努力为语文多媒体教学寻找创新点和突破口,以期对多媒体教学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多媒体语文教学的优势

(一)能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传统中学语文教学属于语文知识层面教学,教师采用唇耕舌耘、粉笔加黑板的单一教学手段。由于语文本身包罗万象的特性和学生认知心理尚未成熟, 课堂里经常出现教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学生却听得兴味索然的景象。

—1— 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能把声音、图像、文字、视频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化静为动,变枯燥为生动,变抽象为形象,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创设一个更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这样,直观形象与联想、想象相结合,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去体味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迅速而正确地把握文章的内涵。例如教《听潮》时,上课伊始,切入大海涨潮的一段录像,那波澜壮阔的画面和呼啸而至的潮汐声,能让没有见过大海的同学耳目为之一新;又比如学生学习鲁迅作品普遍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作品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如果在教《祝福》时先让学生预习,上课再放一些背景知识,课件中再以图片展示祥林嫂三次不同的肖像。通过比较,学生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变化,体会人物所遭受的惨重打击,理解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对她的迫害。

(二)有利于优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传统的语文课,一篇课文至少要用两节课才能完成,长一些深一些的课甚至要讲一个星期,而老师仍然觉得没讲透,学生仍然难以理解。运用多媒体上语文课则不同,它打破了课堂45分钟的时空限制,纵贯古今,横跨中外,节省大量的时间,而且借助于直观的形象,有些内容无需长篇大论,学生已了然在胸了。比如上《景泰蓝的制作》,因涉及的是工艺品的制作流程,如果仅用语言表达,学生怎么都只能是一种理性的认识,但一旦运用多媒体将景泰蓝制作过程显示出来,学生就很容易得到感性的了解,并且能省去教师很多不必要的语言解释。

(三)有利于开拓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2— 如何培养创新精神呢?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机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在用多媒体进行语文教学中,可将声像图文等各种教学信息有机地组合在一起, 构造特定的教学情境,它丰富的表现力可引发学生无限的遐想,激发学生无穷的联想和想象,从而使他们思维高度活跃而引发创新的火花,产生出前所未有的思维空间与创造灵感。

(四)有利于实现个性化教学

传统教学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存在较大差异,但由于教师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不可能在课堂45分钟之内给每一位学生进行纠错和辅导。因而,语文教学与学生的个体需求存在矛盾。现在,网络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教师利用多媒体的超文本技术对教学信息按联想思维方式进行非线性地组织与管理,将教学内容变成一个个单元体系,实施柔性的教学计划,由于这些单元是可以互相调整和调换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合理分配时间,利用网络资源,选择一条最适宜的发展途径,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语文教学的弊端

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计算机应用于教育领域创造了广阔的天地.然而在多媒体课件广泛运用于教学的同时,一些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也随之产生,关于这方面目前讨论已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本文将着重点放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局限性:

(一)多媒体不能取代语文个性化教学

—3— 众所周知,语文教学不单是认知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语文课的特质要求语文教师用优美的语言,通过生动富于魅力的朗读,去诱发课文中的美,去感受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以诗人般的激情,创设课堂的美的氛围,同时将自己感受到的美去感染学生,并通过师生的思维互动,碰撞出心灵的火花。而这一切,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代的。但是,目前大多数语文课,由于多媒体技术的介入,语文教师注意的是多媒体的操作和教学内容的演示,学生眼睛盯的是多媒体的演示屏幕。在这样的被多媒体“统治”了的课堂里,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目中无人”,人性化的师生人际情感交流已被冷冰冰的“人机交流”所取代,哪里还谈得上语文个性化教学?

(二)多媒体的滥用与误用,直接导致了语文课教学诗意的苍白

在中小学教学中,数学、物理、化学等属于认知学科,认知学科很多情况上问题是确定的,结果是唯一的,教师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这一点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使问题形象、直观,重点难点突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但语文不同,它的丰富性和复杂性是其他学科所不能比拟的。我们知道,文学语言就不同于其他语言,它具有含蓄性、情感性、隐喻性、象征性、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特点。因而采用多媒体的直观视觉形象是难以传达文学语言的内涵的。

试想,朱自清的《春》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那“ 偷偷地”和“ 钻”其情味又岂能用直观的视像来传达?“ 风轻悄悄的,—4— 草软绵绵的”,其用词之妙又有哪位摄影师能用画面来表现?试想,如果哈姆雷特只剩下影视屏幕或图片上的一个形象,那么“ 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又从何谈起?

因此,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韵味是网络或一个课件难以演绎的,绝不能以生动的图像和音乐来替代学生自己对语言的领悟。教师不能过于依赖以声像功能为主的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而应该让师生之间面对面的共同研读与欣赏,领悟语言运用的规范、准确和意蕴丰富等,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走出困惑的选择

多媒体发展到现在,就面临着困惑,多媒体应用于语文教学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我们应该如何取舍?首先,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抛弃那种“非此即彼”的极端思维方式,针对不同对象做出切实有效的选择。其次,为了让多媒体技术在语文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其功效,笔者建议在制作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不妨遵循以下原则和对策:

(一)原则

第一,以教学性为出发点。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主要目标。使用多媒体与否,关键是看能否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能否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即以教学性为出发点。如果不根据实际,只是一味地赶时髦,不仅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反而会起到画蛇添足的效果。

—5— 第二,以学生为中心。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究竟是为了促进教还是为了促进学?目前,人们在多媒体语文教学中较多考虑的是教的因素,即如何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教师教的质量。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把重点放在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提高学习效果上,也就是说,要以学生为中心,比如:课件制作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课件制作应充分考虑学生可能提出的一切问题;比如前文提到的学习《 听潮》等文章,对于大多未见过大海的内地学生,提供一些关于大海的视听形象是很有必要的,但对生长在沿海对大海司空见惯的学生,播放这些视听形象就可能产生负效应,禁锢他们的思想,抑制他们的想象。

第三,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语文学科不同于数学、物理等学科,语文教学更是一种情感教育。如果语文课上没有了语文教师富有激情、充满个性化的声音。那么,这样的语文课就必定索然寡味,学生的积极性又从何而来?因而,我们必须尊重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切忌滥用或不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否则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只能是穿新鞋走老路,甚至将原来的优良传统也丢掉了。

(二)对策

1、维持策略。在语文教学中,对于某些问题,用传统的语言、文字等形式已能表达得十分清楚,如果单纯为了追求形式的多和全,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制作影像资料,必定得不偿失;另外,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利用多媒体直观的视觉形象有时是难以传达文学语 —6— 言的丰富内涵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相反,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最佳选择。

2、折衷策略。多媒体教学与众多其他教学手段相比有着独特的优点,但是多媒体并不是全能媒体,并非所有课程的所有教学都必须使用或适宜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因此,把多媒体与其它多种媒体同样看待,研究多媒体与其它媒体的有机组合,在教学中合理设计、搭配、应用多媒体和其它媒体,共同发挥出综合效益。特别是选择适合发挥多媒体特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制作多媒体教材,把有限的制作能力用在关键的地方,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3、摒弃策略。对于某些需要创设情景或是随时需要在教学中更新知识和增补学术前沿内容等的教学内容,不妨暂时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来一堂现代化教学,利用网络多媒体技术创建新的语文教学环境,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所展现出的诱人魅力。也让作为信息时代的语文教师,按照新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努力掌握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总之,语文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语文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

浅析初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 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 多媒体教学 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人们普遍存在教育就是“一个老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观念,对教师的印象也是笔耕不辍、满身粉笔末。但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不断受到挑战,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以其形式新颖、音像文字相结合等优点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这给我们解决传统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信息量小、效率低下以及难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等问题提供了良好的途径。

一、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初中语文的优势

首先,多媒体教学可以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将教材中的内容通过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把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恰当地运用音频、视频信息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形成学习语文的动机。

其次,多媒体的内容是教师提前准备好的,需要展示时一点鼠标即可展现在学生面前,不必费劲地板书,大大节省了上课的时间,提高了课堂的信息量和效率,同时也避免了教师板书时因字体差异给学生在识别文字时带来的麻烦。

再次,多媒体通过模拟现实环境能为学生进行语言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与条件。在这种美妙的氛围下,学生会有耳目一新的感觉,通过饱含感情的朗读、角色扮演表演节目以及编排舞台剧等形式能使学生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

二、多媒体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虽然多媒体语文教学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它自身也有许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方面,多媒体语文教学需要制作课件,这就对教师制作课件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课件是怎么来的,怎样修改才能适合学生的需要,课件的质量如何,这些都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地利用课件进行教学也存在很多问题,如讲解速度、讲解内容的语言等。

三、多媒体语文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在课件制作方面,教师可以自己制作,但要制作出内容恰當、形式美观、适合学生的课件并不容易。当然教师也可以先从网上下载相关内容,然后进行适当的修改,但是决不能直接运用下载的课件,照搬别人讲课的模式与内容,忽略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情况。那样会使课堂上教师的讲课很生硬,环节不够流畅,学生掌握的效果也不好。同时,每一个课件都包含着制作者独特的风格,如果不加以改变就直接套用,会使教师本人的风格无法展现。学生也会对多变的课件风格难以适应。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不利于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掌握制作课件的技术,制作出适合自己和学生的精美课件。教师在制作时要选好要讲的内容,这必须建立在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材、辅导资料的基础上,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好要讲解的知识内容,然后将这些知识图文并茂地呈现在课件上。教师制作课件时还要注意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不要采用过多的点缀,否则会使人产生喧宾夺主的感觉,也要注意选取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学生难以透彻的理解,还要注意字体大小和颜色,不要让学生看得费劲,因为长时间看课件很容易产生视觉疲劳。

在课堂上使用课件讲课时,教师需要注意不要频繁地点击课件,需要处理好教师讲解、学生思考和记录内容的关系,否则学生可能会把这堂课当作电影看,只顾看课件上的内容而无暇思考和听讲,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即使有的学生想记录下来也没有足够的时间,长此以往,学生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束语

运用多媒体进行初中语文教学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多媒体和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可以实现教学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能够有机地将学生与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强大的推动作用。多媒体参与的语文课堂,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挖掘学生的潜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结合,有助于他们真正地掌握语文知识,并学会运用,提升语文的综合运用能力。

总之,多媒体语文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新趋势,是实现初中语文教学模式突破的新思路。在初中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多使用、多钻研多媒体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将极大地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冯颖.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中学语文教学实践[J].语文教学,2007.

[2] 刘善循.高效率学习与心理素质的训练[M].商务印书馆,2007.

[3] 杨洋,马颖,张莉沙.合作学习的条件及其创设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5(2).

[4] 朱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山版社,2002.

(责编 潘冰)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之我见 篇7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进行艺术再创作来完成教学任务。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使课堂教学声情并茂,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利用录音、幻灯、投影、电脑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能够形象地表现教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教学用大屏幕基本取代了传统教学中的黑板,省却了用粉笔书写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多屏信息的展示,信息量之大、转变速度之快、清晰度之高,更是黑板教学所无法比拟的。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还可以实现学生动手操作直接参与学习过程,在“做”中学,以“做”求发展,从根本上打破了课堂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备课时要注重教材与学生的实际相结合,注重选用不同的教学媒体和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供更多直观形象的审美对象,帮助学生更快捷地掌握学习方法。备课的方法和形式也从传统意义上的“备课”中走了出来,它更注意改变备课本身的方式,注意从课堂教学的目的出发改变备课的方式。多媒体备课就是结合多媒体技术进行备课改革的一种。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播放录音或影视图像,播放前、播放中、播放后要进行哪些工作,什么时候播放什么,放在哪个环节播放,以及要综合运用哪些媒体使其有机结合,教师都要事先设计安排,全面考虑,恰当组合,以保证教学效果。特别是所采用的电教媒体,应是整体性、科学性、艺术性和技术性的统一结合。

另外,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教师要给学生留下创造思维发展的空间。为了使多媒体教学不束缚学生的思维,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还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供学生探讨,启发学生积极地思考,开拓思维空间,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所有这些都要求语文教师更加重视备课,因为只有备课,设计好教学过程,才能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才能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

●将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运用多媒体教学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所表现出来的听、说、读、写方面的基本功,以及教师对文章的感悟、理解后表现出的一颦一笑,都将永远是教师言传身教的好材料。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其实是不必要进入课件的。比如,教学目标、生字词及相关解释等教学任务,完全可以在学生熟悉课文的同时完成。有些需要补充介绍与讲解的文化常识和文学常识则应简明扼要,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做笔记,切不可一味将大容量的文字资料尽数搬上屏幕。教师讲课时由于受课时安排的限制,有些地方往往一读而过,致使学生只能费劲地辨认并判断所需的有效信息,而没有时间做笔记。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声色俱佳的论述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谈多媒体初中语文教学应用 篇8

1. 多媒体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想象力。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篇目都文质兼美, 尤其是那些诗词散文所描绘的意境更是令人心驰神往。在教学中, 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 做到动静结合, 图文并茂, 声情兼备, 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如在教学《蓝蓝的威尼斯》一文时, 借助多媒体课件演示遥远的威尼斯梦幻般迷人的景色, 通过听、读、想、悟, 散文的那种形象美、绘画美、音乐美、含蓄美便会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2. 多媒体能由静变动、化抽象为形象, 突破教学重难点。

多媒体利用虚拟技术能超越时空, 适时使用, 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实现由符号到心象的转换。非常切合初中学生的心智特质。比如教学《林中小溪》一课, 通过播放林涛与鸟语为背景音乐的范读录音, 学生充分调动起自己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并将获得的信息在大脑中汇聚成对林海的立体感性印象。

3. 多媒体能扩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多媒体大大提高了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 能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 减少信息在大脑中转换时间, 多管齐下, 强化记忆。同时多媒体可以整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 突破偏处农村的地域限制, 为孩子们呈现最优最新的课程资源, 能为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学情境。

二、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的原则

1. 符合语文认知规律原则。

语文多媒体课件作为一种教学呈现形式, 它应该符合语文教育教学规律, 符合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及语文认知规律。

2. 辅助性教学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辅助性的教学手段, 不能代替一切, 不能滥用, 那些要么整节课全然不用, 要么仅靠它替代板书, 充当幻灯机的做法都是不妥当的。

3. 适合性原则。

多媒体手段的使用不仅要适时, 更要适当。传统教学媒体难以解决或解决效果不够理想的问题, 应是多媒体使用的理想选题。比如《看云识天气》, 教学中如果能借助多媒体手段, 适当地展示云及天气的有关图片、录像, 或用动画制作模拟显示, 便可使之形象具体真切可感。

三、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体现语文味

1. 确保语言文字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要借助多媒体手段, 进行字词句篇的教学, 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 体现语文的学科特点。余映潮老师开设的《济南的冬天》一课, 极简单的一个课件:只是几个文字画面。文字是课文中的重要语段的阅读提示, 是为了解决教学中的难点服务的。课件的出现没有影响阅读训练, 而且和训练融为一体, 确保了语文课的本真面目。

2. 把握多媒体资源介入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采用多媒体手段要本着语文特点把握四个要点:其一, 用于增大语文课堂容量之需要;其二, 用于提升学生人文情感之需要;其三, 作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之手段;其四, 着力构建符合语文特点的、合乎学生实际的课堂模式。

3. 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使用不能代替学生品悟思考的过程。

语文课使用多媒体, 要留足学生读悟文本的时间, 注意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如同绘画一样, 要留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留有飞白。

4. 要有语文教育资源整合和开发意识。

多媒体课件资源要符合学生实际, 便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 尤其要注意学生身边的语文资源, 善于开发, 拓展语文教学资源的同时, 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品质, 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得到发展。

四、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的流程和注意点

制作语文多媒体课件一般要有以下几个基本流程:准备教案, 合理设计教学清节;编制语文课件脚本;选择语文课件的素材;对语文课件素材进行处理;制作不同音效的语文课件;语文课件打包或制成可执行文件。

语文课件制作过程中还应注意不同内容运用不同表现手段及制作技术。1.文章题目一般位于语文课件首屏, 并选用表现文章主题的图片作底图或配图, 题目文字以大字为主, 可选用文字动画使其生动, 另外可加配乐。2.目录与标题以文字效果为主, 加底图, 尽量不加配图, 以防冲淡主题。3.记述情节以文字和图片为主, 图片要处理成抠图后的柔化边缘图像, 以实现与背景的融合。4.原理情节以动画为主, 将事物内部组成、运动路线分解显示。5.历史资料以录像、照片为主, 加配说明文字, 突出事实感。6.抒情与议论情节以淡化的底图配文字为主, 突出文字效果。7.课文学习情节以文字加朗读声音为主, 加配背景音乐。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一切学习活动包括语文学习活动在内都应该有浓厚的兴趣伴随。只要我们在中语文教学中正确利用多媒体, 相信语文的教与学都会是愉快的事情, 而愉快学习正是课程改革的初衷。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 在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大背景下, 多媒体辅助教学系统已经是普遍学校的课堂应用, 受到越来越老师和学生的欢迎, 它为处于课改深水区的初中语文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也对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 篇9

关键词:多媒体,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我们正处在信息化时代, 新的课堂教学理念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们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培养语文学习能力, 这是新时期对我们语文教师的新要求。

一、充分认识多媒体课件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 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语文是学好其他各门功课的工具, 运用语言可以表达我们的思想。初中语文课堂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就会使课堂内容更加丰富, 形式丰富多彩。例如可以运用图像、图片、动画、声音等媒体形式进行课堂教学, 让学生既动嘴、动手、动眼, 又动脑, 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学朱自清的散文《春》这一课, 文中优美的语言, 为我们描绘了三幅春景图, 即春风图、春草图、春雨图, 文中运用了多种贴切的修辞手法, 为我们绘制一幅优美动人、热情奔放的春天的图景。因此, 我课前精心制作了多媒体课件, 在网络上搜索一些春天美景图, 再配上轻松愉快的乐曲, 让学生耳目一新!还下载了配乐朗诵的视频, 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陶冶情操,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尽情享受课文的美感, 领会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为达到以上目的, 完成教学任务, 我充分发挥了多媒体的优势, 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 形象、具体地把春天的美展现出来, 创设了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 使知识、情感、能力和谐统一,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具体过程与方法如下:把握重点, 情景交融;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回归自然, 享受美景。

(二)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为学生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 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 应用网络丰富的资源, 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媒体, 直观形象地展示所授内容,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突出本节课的中心,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又陶冶了情操, 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寓教于乐,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例如在上《三峡》这一课时, 因为这是一篇文言文, 学生不容易理解。我就抓住本文以“美”为情感主线展开教学活动, 并利用电教多媒体从网络下载三峡不同风光的画面, 引导学生去感受三峡的景色美, 揣摩描写的生动美, 分析结构的层次美, 品味语言的简约美, 体会情感的变化美。如果学生能感知这些美, 其兴趣一定会高涨, 从而主动地去探究“美”。

(三) 运用多媒体教学, 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运用多媒体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 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形象展示所授内容, 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 让所有学生自觉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

巧妙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创设优良的教学环境, 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上《七律·长征》这一课时, 课前利用网络认真搜集资料, 了解长征的有关背景, 让学生课前看有关长征的影片, 对长征有一些感性的了解, 我还组织学生配乐朗诵, 认真领会课文的内涵, 领会字里行间表达的情感。感受革命前辈以苦为荣、以苦为乐、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我抓住文中的重点句, 用课件形象再现文中所描写的句子, 让学生领会其中所用的修辞手法。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我播放了高大的山和小泥丸的图片, 让学生形象地进行感受, 了解作者所有的比喻手法。

(四) 运用多媒体教学打造高效课堂

教师要依据大纲要求、教材内容、学生情况等制作切实可行的多媒体课件, 不能简单从网上下载一个课件直接应用, 课前要精心准备, 对现成课件要认真修改, 内容要精心安排, 形式要新颖别致, 要让学生能感觉耳目一新, 能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做到知识、情感、能力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让学生始终处在课堂学习的状态。

二、初中语文课堂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一) 运用多媒体课件优化教学环境

多媒体课件由各种媒体组成, 图文并茂、音韵和谐, 能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觉, 能够大大调动学生各种感官,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合理利用多媒体课件, 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优化教学环境,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觉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比如上《背影》这一课时, 上课之前, 我先让欣赏一首动听的歌曲《父亲》, 并配以饱满感情的朗诵:我们在父母的呵护下, 快乐地成长, 可父母的白发一天天增多, 同学们, 你看到了吗?皱纹正一天天地爬上了父母的额头;父母为了我们累弯了腰。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普通的父亲, 认识父亲那高大、感人的背影, 感受浓浓的父子亲情。

(二) 多媒体课件要做到知识与能力相结合

初中语文运用多媒体教学, 要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 不能顾此失彼, 只讲究形式的热闹, 而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 课堂教学要切合教学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 既重视知识的传授, 也强调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让学生在愉快中学习, 让学生想学、会学,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让学生唱主角, 教师做好导演, 让多媒体教学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总之, 初中语文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 让初中语文课堂增添新的血液, 切实推进素质教育, 让初中语文课堂放射出灿烂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张敬国.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创造力[M].北京:现代语文教育出版社, 2003.

[2]郭丽娟.在课堂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8 (20) .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 篇10

●缩短空间距离,让学生亲历过程

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极丰富的表现手法,能够具体形象地再现各种事物、现象、情境、过程,有效地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在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受教学手段的限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能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对学生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实行多媒体教学以后,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课件,有效缩短空间距离,加深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让学生在电子课件中亲身经历课文情境,为构建课堂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例如,在《济南的冬天》-课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模拟出济南冬天的景象,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济南冬天的情境,并理解作者老舍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做到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由此可见,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对构建教学情境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再现课文内容,促进学生理解

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指在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它包括学习目的、动机和兴趣等心理因素。由于初中学生的学习动机与兴趣往往是直接受外界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我们必须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选择恰当的媒体,突出课文的重点内容以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使学生既对学习语文产生兴趣,又能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初中语文课文内容,多媒体教学应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加入新鲜的素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想象空间,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供有力支持。所以,对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对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具有较强的推动作用,我们应对多媒体教学有正确的认识,并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提高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例如,在《看云识天气》一课中,教师应该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认识。从目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开展来看,多媒体教学对再现课文内容、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具有重要作用。

●丰富语感,增强直观性

在初中语文课文中,有些文章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多媒体教学手段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从对目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际开展情况来看,多媒体教学的运用对丰富语感和增强直观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例如,《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科学小品。为了使学生懂得大自然的季节变化规律,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了线叠动片。通过演示,教师使学生看到一年四季是如何变化的,以及大自然的其他规律。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的语感得到了丰富,对课文的理解也更具有直观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只有积极依靠多媒体教学手段,并做好多媒体的应用,才能保证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得到全面提高,进而达到推动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研究 篇11

关键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2-01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2.072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走进了学校,走入了课堂,成为了广大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为各科教学尤其是语文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多媒体是一种现代教学媒体,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视频于一体,具有直观形象、活泼生动、信息量大的特点,将其引入课堂,不仅能够将抽象的语文知识形象化,将静态的展示变为动态的演示,还能突破课堂中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扩大课堂容量,有效解决教学难点,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因此,语文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但目前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却不容乐观,课堂上不用或滥用多媒体的情况严重,导致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不能得以真正发挥,影响了语文教学效果。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部分老教师已经习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不愿意接受多媒体这一新事物,生怕眼花缭乱的多媒体课件影响学生的学习;部分新教师接受新鲜事物快,愿意尝试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却没有找对方法,完全用多媒体代替了自己的讲解,以至于适得其反,事倍功半。那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呢?下面笔者对此进行了具体分析。

一、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乐于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主动去学习。反之,缺乏兴趣,他们就不愿学习,极易产生厌学情绪。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始终占据着主体位置,往往采用“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将知识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对学习不能产生丝毫兴趣。在这种情况下,多媒体教学应运而生。它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具有直观性强的特点,能从听觉、视觉等方面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变苦学为乐学。因此,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将语文课堂引入新的境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海燕》时,为了上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教师可在介绍背景的同时,播放视频课件:在苍茫的大海上,雷声轰响,闪电蜿蜒游动,勇敢的海燕高傲地飞翔,越飞越高。这样,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无声的教学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就能将学生带入课文的情景之中,使他们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兴奋的状态,进而积极地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去。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亚里斯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爱因斯坦也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由此可见,想象力的重要性。语文学习,需要学生有丰富的想象力。但想象力并不是凭空的,它需要有所依托,需要不断地刺激。多媒体具有高度的再现性,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更好地刺激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有效地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借助多媒体,创设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启发学生想象,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如教学朱自清的《春》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制作五幅美丽的图画,即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展示春天的美景,并配上音乐,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春天来了,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样教学,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另外,教材中有些文章言虽尽却意未完,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引入多媒体,引导学生按照文章的思路进行合理的想象。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扩大课堂容量

语文教学内容复杂且多,基本上每一课都需要至少2—3个课时才能完成,要想缩短课堂授课时间,让学生在短短的45分钟内掌握更多的语文知识,教师就必须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具有容量大、传输速度快的特点,既可以把一些分散的基础知识形成系统,揭示给学生,帮助他们快速掌握语文知识,又可以化整为零,把文章结构、各部分的关系集中在多媒体投影上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形成整体认知。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特点,将教学内容制成课件,并进行拓展,以展示给学生。这样做,不仅能够减少教师讲述及写板书的时间,还能拓展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让学生掌握更多课本之外的知识,开拓他们的视野。如在学习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体会到杜甫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笔者通过网络搜集了杜甫其他能体现这一思想情感的诗篇,如《春望》《石壕吏》等,并通过多媒体将这些诗进行了一一展示,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提高了单位时间内传递信息的容量,加深了学生对杜甫忧国忧民这一思想情感的理解,还拓展了教学内容,使学生在最大程度上拓宽了知识面,丰富了知识储备。

四、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解决教学难点

语文学科中很多内容比较抽象,若教师仅利用语言来描述与解释,不易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而多媒体能模拟仿真,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大大减轻学生认识的难度,使学生加深对事物的理解,轻松掌握语文知识。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利用网络中的信息资源,调用素材库中现存的资料(影片、动画、图片等),并制成多媒体课件,将语文课文中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将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从而突破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提高教学效率。如《陋室铭》一课中“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意境的理解是一大难点,教师可在素材库中选取若干幅与之相关的中国国画作为课件的背景或插图,通过直观的展示,给学生以视觉刺激,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又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很多学生没有亲眼见过安塞腰鼓,不清楚它的外形和特点,更别提从中感受到什么了,为了让学生对安塞腰鼓有一个清晰、直观的认识,我利用PhotoShop制作了一个有关安塞腰鼓的视频,变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安塞腰鼓的魅力,解决了教学难点。

五、结语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我们在教学时应把握好多媒体教学的利与弊,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用,适时切入,使之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从而优化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沈福杰.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应用策略[J].新课程:上,2012(9).

[2] 金海燕.试论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育界,2015(22).

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再思考 篇12

近年来由于政府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极大改善, 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兴未艾。评价一堂语文课的标准很多, 就教学手段而言, 运用了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是否就是一堂好课呢?

诚然, 语文新课标明确强调:教师要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 努力探索网络环境下新的教学方式。而多媒体教学, 使语文课程资源由课本、课堂和校园, 扩展到社会、网络, 学生不受时空约束能自主地进行阅读与交流。而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确实也有传统教学手段不可比拟的优势, 它将声音、图像、视频、文字整合在一起, 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了学生主体意识, 促使他们在语文学习中放飞想象, 提升情趣, 陶冶情操。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看, 我们感受到了多媒体教学的很多优势, 但教学成效似乎并不显著。那么, 多媒体的不当运用对语文教学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笔者认为以下四个方面值得我们冷静思考。

一、想象受压制, 思维被固化

新课标指出, “语文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语文课要学生阅读文本放飞想象, 通过融入自己的情感体验、人生感悟, 把语言文字“解码”, 将文本形象“再塑”, 做到如见其人, 如闻其声, 如临其境。而反观当下部分语文课, 一段段文字解读成一张张直观画面, 多媒体演示“包办”了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力受压制, 学生的思维被固化。

在学校组织的“同题异构”教学活动中, 两位教师都执教梁衡的《夏》, 一位教师用多媒体逐一呈现了夏天万物生长、太阳烘烤、麦浪翻滚、农民劳作的画面。然后结合画面依次进行启发、讨论、交流。而另一位教师让学生首先深入阅读文本, 然后根据文字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自己想象的画面。两位教师教法不一, 前者看似“现代”, 后者感觉“传统”, 但效果如何呢?就学生对文本理解而言, 前者剥夺了学生的想象, 让学生“踏着别人的脚印”, 试问:多媒体呈现的画面就是学生想象的景致吗?其实, 由文字转化为画面, 它已深深烙上了画家主观情感的印记。这样的课堂, 必然导致学生思维的“动车”熄火, 想象的“飞鸟”折翼。而后者是“穿旧鞋走新路”, 通过文本阅读激活思维, 激发想象, 让学生在同样的文字中感受、触摸到异样的世界。两相比较, 效果好坏, 不言自明。

二、文本边缘化, 阅读形式化

新课标强调,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 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 提倡学生与文本对话, 学生要充分感悟文中的思想, 体会文章的感情”。语文教学只有做到了让学生走进文本, 潜心阅读, 学生才可能和贤人先哲进行真正的对话。而反观当下语文多媒体教学, 常常本末倒置, 语文课上成了欣赏歌曲的音乐课, 鉴赏图画的美术课, 研究生命的生物课, 朗朗的读书声被悦耳的乐曲声取代。语文真的“无语”亦“无文”。

一位教师执教老舍的《济南的冬天》, 他精心设计了课件:“摇篮里的济南”、“白雪覆盖下的山”……逼真的画面、优美的配乐展现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学生徜徉在一幅幅唯美的画面里, 沉浸在优美的乐曲中, 早把原本该细细品读、玩味的优美隽永的文本置于一旁, 学生花在文本阅读上的时间还不到十分钟。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后出现文本边缘化、阅读形式化的“去语文味”现象值得我们语文老师警惕、反思。

三、以机代师, 阻碍师生对话

教师和学生都是生命体, 在课上都应该“生命在场”。教学双向互动的, 不仅有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有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更要有师生间的对话。通过对话促进彼此心灵的沟通、思想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反思如今语文多媒体课堂, 老师“低头点鼠标”, 学生“举头望屏幕”, 师生“各干各的活”, 以“机”代“师”, 阻碍了师生对话。新课标明确, 语文教师充当的是合理组织、正确引导、相机点拨的角色, 而非“鼠标控”, 教师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 应以自己的激情, 点燃学生的热情, 引领学生体验、感悟、表达, 在师生对话中实现共同成长。

四、教学程式化, 流程模板化

语文课运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往往要预设课件, 按程序在课堂中一一出示, 然后诱导学生按预设的课堂路径走, 决不能改变。事实上, 教学是师生双向互动的, 课上常会出现教师无法预设的而在教学中动态生成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相机调整, 而不能照搬原先的教学预设。

一位教师执教《鼎湖山听泉》一文时, 原设想让学生自由读完课文, 圈出自认为描写优美的语段后, 再用多媒体出示这几段文字。但在课堂交流时, 有一学生, 圈出的一段, 偏偏是教师没有准备的, 于是教师千方百计把这位学生引入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上来。其实, 这位学生找的那一语段, 文字也非常优美, 教师却死守多媒体预设的语段。很显然, 多媒体教学程式化、流程模板化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

上一篇:保险公司的保险投资下一篇:城镇化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