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改革

2024-10-10

英语考试改革(精选12篇)

英语考试改革 篇1

一、改革背景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要, 从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科学选拔各类人才和维护社会公平出发, 实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 构建更加公平公正、科学高效和灵活多样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 浙江省人民政府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国发〔2014〕35号) 要求, 结合本省实际, 于2014年9月9日印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浙政发〔2014〕37号) 。通知要求这一改革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改革着力点, 有利于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和多元录取机制, 增加学生的选择性, 分散学生的考试压力。加强政府宏观管理, 健全社会监督机制, 确保高校考试招生公平公正。

就外语学科而言, 从2016年10月起, 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 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 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 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 选用其中1次成绩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 。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 浙江省作为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 将从2016年10月起实行英语高考的“一年两考”改革, 高考英语试卷的结构也将作重大调整。新的英语高考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 依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 》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 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 (实验) 》而制定, 又希望“能够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1) 。

二、浙江省现行高考英语试卷与英语新高考试卷的主要变化

(一) 浙江省现行高考英语试卷的主要特点

浙江省现行高考由浙江省教育考试院组织命题, 满分150分。其主要特点有:

1.词汇量要求:2800。

2.听力测试满分30分, 在每年4月和10月与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 (二级) 同时开考, 也使用相同的试卷。考生可以在其高二和高三两个学年的4次机会中参加任意1~2次考试, 按较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高三6月份参加的英语考试, 卷面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正因为如此, 试卷总题量明显较全国听力非单考的试卷大很多。

4.选择题共计110分 (听力30+其他80, 73.33%) , 非选择题占40分 (26.67%) 。

5.6月份的试卷结构见表1。

(二) 英语新高考试卷的主要特点

2016年10月起实施的英语新高考将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题, 满分150分。其主要特点有:

1.词汇量要求:《课程标准》中八级目标的要求 (即3500左右) 。

2.考生可以在高三年级时的10月和6月共两次机会中选择参加任意一次考试或者两次都参加, 按较高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3.听力满分30分, 与其他部分的考试同时进行, 不再单独安排。

4.考试时长没有在考试说明中注明。一般应为120分钟。

5.选择题共计95分 (63.33%) , 非选择题占55分 (36.67%) 。

6.试卷结构见表2。

(三) 主要变化

两类试卷在题型上有同有异。听力、阅读理解、完形填空和第一节的写作题型相同或相似。主要变化表现在终止使用两种题型和引入三种题型。

1.试卷编排顺序上。由于新高考试卷的英语知识运用部分的第二节为非选择题, 故其阅读理解题前置, 被列为第二部分, 而英语知识运用题被列为第三部分。

2.现行浙江省高考英语试卷中的单项选择题和短文改错题型将不再使用。英语新高考中将引入语法填空和读后续写、概要写作三种题型, 其中读后续写和概要写作将“在不同考次不定期交替使用”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6) 。

3.阅读理解、原有写作题型在题量或具体要求上有些许调整。

除题型方面的变化外, 净增700词汇量的变化对考生来说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三、英语新高考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 立足“传承”

英语新高考仍然以考查语言知识运用为首要任务, 表现在对听、读理解能力的测试、完形填空能力的测试和基本的语法与词汇运用的测试上。整卷中, 听力、阅读和完形填空这三项“传统”题型, 总分总计95分。如果再加上第一节的写作15分, 那么, 整份试卷仅有“语法填空”和“概要或续写”两个大题属于“新题型”。所以, 教师需要在摒弃机械、费时、低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同时, 总结、传承以往好的做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 语篇始终是最值得关注的选项, 语境始终是语言学习最重要的土壤。在复习的过程中, 要为学生提供新的语料, 以便帮助他们更高效地复习旧的知识。

(二) 理解变革

语言知识的直接考查不再使用单项题型, 而是引入了“语法填空”;写作任务由一个变为两个, 而“概要或续写”都属于读后写作任务, 其难度很高:理解是起点, 表达更挑战。这两个变化, 使得英语并报高考中对写的要求大幅度提高, 而且这必将使得试卷总体难度也随之增大。

“语法填空”题使得对相关语言知识“一知半解”的考生不再能够“拿分”,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成为“铁律”, 考生再也没有“撞大运”的机会。这一试题的引入, 必将要求教师重新审视“理解语言现象”的重要性, 让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有机的整合起来。

“读后续写”或“概要写作”均需要在完全理解所读的350词以内的材料后才能开始写作。写作中, 考生不仅仅要关注所写内容的相关性, 而且还要考虑与原文在逻辑、文体、语言等方面的一致性。“读后续写题”要求考生依据所读材料内容、“所给段落开头语和所标示关键词进行续写 (150词左右) , 将其发展成一篇与给定材料有逻辑衔接、情节和结构完整的短文”, 并将根据其所写内容“与所给短文及段落开头语的衔接程度、内容的丰富性和对所给关键词语的覆盖情况、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丰富性和准确性、上下文的逻辑性”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6-7) 进行评分。“概要写作题”要求考生基于所读短文“写出一篇60词左右的内容概要”, 并将根据其所写内容显示的考生“对原文要点的理解和呈现情况、应用语法结构和词汇的准确性、上下文的连续性、对各要点表达的独立性情况” (同上:7) 进行评分。

之所以设置这样的题型, 是因为考查阅读理解与笔头表达能力之间紧密联系。例如, 就读后续写而言, 它“是一种将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考查形式, 旨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主要聚焦“把握短文关键信息和语言特点”“语言运用的准确性和丰富性”“对语篇结构的把控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刘庆思、陈康2016:2) , 其中包括了对语言运用是否准确、丰富、得体, 逻辑关系是否顺畅、严密, 内容是否相关、是否有延伸、是否有创新等方面的考查, 涉及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内容理解和阅读策略等方面。

理解一个题型“背后”的考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益。

(三) 努力适应

对教师而言, 面对新高考, 教师要创设机会让考生早日了解题型, 并适当进行适应性训练。但是, 教师必须充分研究新高考对日常教学的反拨作用。应当认真思考“后单项选择时代”的语法和词汇教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在不再是“非A即B”的被动学习的教学环境里, 教师应该如何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学有所获?答案是:让语言教学回归本真———用中学。凸现阅读与写作有机整合的日常教学实践, 一定会成为今后中学英语课堂的主流。

另外, 高中英语教学应该更关注语言综合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更关注语篇, 特别关注修辞和语用。阅读教学依然是高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选项, 但其中仅仅有语言和词汇的教学是不够的, 思维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在这个过程中, 选择适合学生又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欣赏性和思想性的语言材料, 加强美文诵读, 强化语感培养, 深度解读文本, 研究基于语篇的教学, 整合读与写的教学, 平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使高中英语教学更加有效。从这个意义上讲, 认真解读教学材料, 研究阅读教学的根本问题等就显得更加重要。

就考生而言, 牢牢抓住语篇, 背诵、模仿、创写, 重视积累, 主动运用, 都是必不可少的语言学习方式。词汇量及听、说、读、写各方面的能力, 都需要通过平时的积累得以提升。阅读测试在考查考生理解细节的基础上, 会更加重视考查他们对篇章知识、理解通篇文章和推测深层含义的能力, 理解文章的主旨要义, 重视语篇中所蕴含的作者意图、观点和态度, 品味字里行间蕴含的深刻含义等。强化语境意识, 突出语篇整体感知和局部信息处理能力就显得至关重要。

另外, 由于写作能力的测试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所以, 除了通过阅读, 考生应当重视通过写作去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平时要加强对所读文本的解读、阐释、拓展、概括的训练, 综合发展听、说、看、读、写等语言技能, 促进语言学习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教育部考试中心.2015.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科考试说明 (高考综合改革试验省份试用) (第一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刘庆思, 陈康.2016.关于一年两考高考英语试卷中读后续写设计的研究[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39 (1) :1-5.

浙江省人民政府.2014.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深化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 (浙政发〔2014〕37号) [Z].2014年9月9日印发.http://www.zjedu.gov.cn/news/26772.html.

英语考试改革 篇2

今年高考录取率约80%

据介绍,今年北京的高考报名总数为72736人,报名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市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学校招生计划情况正在进一步统计汇总。

据初步预测,今年的录取率仍将稳定在80%左右。招生专业目录将于5月初发放到考生手中。

今年启动四项高考改革

据悉,今年北京将对四项涉及高考高招内容进行改革,包括从考试评价的角度营造减轻学生负担的良好环境;研究制定北京市艺术学门类统一测试工作方案;研究 制定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职考试录取及高考文化课借考工作实施细则;拟定高考英语科目考试改革方案,适时开展试测。

【高招时间表】

4月,通过北京城市服务管理广播“教育面对面”栏目,进行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招生部分)广播咨询,在京普通高校及部分外地在京招生高校 招办负责人,将介绍学校办学和招生等方面情况。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高职(专科)招生部分)广播咨询将于6月24日至7月7日进行。

4月14日至18日,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网站,举办北京市2012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部分)网上咨询活动,在京普通高校招生负责人,将在线回答考生及家长关心的问题。6月29日,将举办北京市2013年普通高校招生(专科部分)网上咨询活动。

4月至5月,在京普通高校将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部分高校还将举行联合咨询活动。

英语考试改革 篇3

关键词:高考英语改革;大学英语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H319

一、高考英语改革的举措

早在2013年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启动的关于《2014-2016年高考改革框架方案》中就指出,北京市将在2016年的高考中将英语学科的总分从150分调整到100分,英语考试文理同卷,实行社会化考试,一年两次考试,学生可以多次参加,最后按照最好的成绩计入高考总分,成绩3年有效。英语的命题原则为:英语学科要突出语言的实际应用,回归到英语学科应有的位置上,降低英语学科分数在高考招生中的权重。英语学科的考查限于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1]

对于这一方案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各界学者及社会人士的强烈反响,不同学者和学术人士对该方案有着不同的见解,有些极端的学者认为这一举措意味着对英语的放弃,甚至是出局,有的学者对这一举措则持赞同态度,认为这是对前面几年英语热的一种有力回击,总之,社会上充斥着两类完全不同的观点。

二、高考英语改革对大学英语教育改革的影响

大学英语是在大学期间非英语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这一门课程的开设历经几十年的历史,目前各个高校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教育、教学、学习体系。大学英语课程的之所以成为每个大学生必修的课程是符合通识教育理念的,面对我国逐步走向世界并拥有着大国、强国地位,作为一名大学生,英语的学习有助于大学生开拓知识面、有助于国际化思维的熏陶,也满足目前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面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举措,对大学英语的教学而言,需要重新反思自身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课程,以适应学生和社会的需要。高考英语的改革对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并不意味着盲目的减少权重或者直接取消大学英语教学,相反,更应该注重调节大学英语课程与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应用能力和社会的需要。 在我国,各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在认真调查了学生的水平基础上,结合自己高校的办学特点,适时的进行调节本校的大学英语教学和课程设置。

首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构建完善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通常我国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三类:通用英语、专门用途英语和通识教育类英语。[2]其中,通用英语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提高其英语词汇的掌握,提高其阅读水平,提高其写作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英语语言知识水平。专门用途英语主要是跟各个学科专业相关联的,这种英语教学是个性化英语学习的过程,但是专业英语课程必须是以普通英语为基础的,倘若学生普通英语水平不够的话,进行专业英语教学是很困难的,学生接受起来也是吃力的。同时教育类英语旨在实现“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这一英语教学目标。它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英语言国家的文化、历史、地理、风俗及人情等,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作为一个大学生应有的综合素养。鉴于此,各个高校应该在结合学生英语水平的基础上,再根据自身学校的情况,对学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进行适时调整,或者分为不同类别的大学英语教学班,以满足不同类比的学生实现其学习英语的目标。

其次,每一类别的英语课程的改革都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分级教学。对于大学生而言,大学英语课程的意义会根据学生各自学习英语的目的不同而异。有些学生在中学期间已经有了很高的英语水准,到了大学期间更多的是进一步对这一语言的巩固、对英语国家的实时关注、以及发挥自身英语优势去阅读本学科领域国外的研究历史、研究现状以有助于自身科研成果的提高,这时学生需要的就是高水准的专业英语教学。而对于那些在中学期间英语学习水平不太好的学生,大学期间仍要以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为基点,在掌握了基本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再进行专业英语的学习,这就需要学生首先选择普通英语课程进行学习。因此,为了保证不同程度的学生能够接受不同程度的课程,高校应该做到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分级教学。[3]除此之外,在网络如此发达的社会,大学生要自觉有效利用今天的网络体系,积极主动的去进行英语学习。此外,要形成合作式学习,在与不同的学生、老师交流的过程中学会不同的英语表达,进而有利于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其次,高校要不断提高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师资筛选水平。目前我国高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大多是由本学科内的老师来讲授,在其教学中更多的是侧重于专业而非英语能力的提高。而高校要加强大学生的专业英语水平,必须要求专业英语教授既要具备本科学的专业知识,又要求有很高的专业英语水平,这样才有能力驾驭专业英语教学这一个性化英语教学课程,专业英语课程的开设旨在提高学生阅读本专业领域的外文文献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本学科领域国外的研究历史与现状,有助于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和研究。因此,高校要注重大学英语教师师资队伍建设,积极鼓励高校英语教师进行深造以培养更高水准的大学英语教师。

三、总结

面對当前社会发展的国际化,高考英语虽然进行了改革,但是高校作为社会输出人才的基地,其大学英语教学并不能将高考改革作为大学进行课程建设的唯一风向标,更不能一味的跟风或者取消大学英语教育以“减轻”学生的负担,这样不仅不能够满足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更不利于大学毕业生走出大学去应对国际化的社会。因此,高校要在进行理智分析本校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对大学英语课程进行适时调整,以满足为社会培养全面综合性人才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张玉青.高考英语改革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更加重要[J].赤子(中旬),2013,10:145.

[2]王守仁,王海啸.我国高校大学英语教学现状调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方向[J].中国外语,2011,05:4-11+17.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与高考英语改革 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课程改革,高考,英语改革,成效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及高考英语改革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语学习观念,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英语学习上的进步。 因此,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响应高中英语课程改革及高考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做好高中英语教学工作,以提高高中英语的教学水平,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教学与有效教学。

一、高中英语课程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1.建立新的高中英语教学观念。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建立新的高中英语教学观念。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对高中英语这门学科进行准确的定位,并且对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查。 将传统的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为主的教学观念转变成为一方面确保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另外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并且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策略,对学生的英语能力进行培养,以满足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要求,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

2.丰富高中英语课程内容。

在过去的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主要的教学依据就是教材,但是,由于教材存在着滞后性,无法满足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造成影响。 而高中英语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在依据教材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丰富高中英语课程的内容。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兴趣、学习需求进行调查,将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英语课外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进一步丰富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 此外,教师还应该对教材进行细致的研究,将一些已经过时的英语知识剔除掉, 并且补充新的英语知识, 确保对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及针对性。

3.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还应该积极地响 应高中英 语课程改 革的要求 ,结合高中英语实际的教学情况,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在课改前,教师对学生的学习的评价主要采用笔试的方式, 根据学生学 习成绩了 解学生的 学习情况 ,进而对学生做出评价。 而在课改后,要求教师一方面采取笔试的方式了解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另外一方面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进行评价。 例如: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可以与学生用英语交流, 进而了解学生的口语水平,通过听力测试,了解学生的听力水平。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等等。 教师通过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科学的评价, 进而学生根据教师的评价结果改正学习上的不足, 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二、高考英语改革下高中英语教学策略

1.分析高考命题指导思想,并在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其最终的目标就是迎战高考,而教师只有充分地分析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才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在高考英语改革后,其高考命题指导思想也在不断的变化,教师应该对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进行细致的分析,并且在实际的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渗透,进而使学生能够了解高考具体考什么, 其命题中心在哪里,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 才更加有重点, 才能够更好地迎战高考,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2.充分分析高考英语题型结构的配置。

在高考英语改革之后,其题型的结构配置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也只有对高考英语改革要求进行研究,并且对高考英语题型结构的配置进行充分的调查,才能够确保英语教学的针对性。 通过对历年高考英语试卷的分析发现, 在近十年来,其英语考试题型发生了较为的变化, 如果在平时的教学中, 教师没有对相应的题型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学生在高考的时候将会手足无措, 影响到学生高考时的发挥,造成高考成绩不理想。 因此, 对高考英语题型结构配置进行有效的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3.对高考考核学生多方面能力进行调查。

在高考英语改革后,高考在考查学生能力方面更加地注重,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考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听力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变通能力。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 教师也应该采取有效的策略,注重对学生分析能力、听力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变通能力的培养,以满足高考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要求, 使学生更好地迎战高考,促进学生高考的顺利完成。

高考英语改革 让英语变得更有用 篇5

北京高考方案英语分值由原来的150分调整为100分,而江苏高考英语前段时间也有酝酿将换等级的说法;这一阶段,围绕英语怎么考试的话题让家长,特别是高中生家长特别不淡定,这英语考试到底将怎么变,而我们的孩子要适应这种变化,应当怎么提早作准备?而变化还引起了社会上很多人的疑问:今后英语的比重轻了,是否意味着学英语可以不必费那么大力气,由此英语培训市场是否降温? 围绕这些困惑,记者分别采访了本市一线老师、培训机构、学生家长,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这一变化的。

一线教师及专家

变化旨在强化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 不是“无用”,是让英语变得更“有用”了 市一中高三英语教师姚奕:

针对这一变化,我们一线老师在办公室讨论蛮多,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在弱化英语作为考试科目的功能,而强化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应该说大方向是好的。

但也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些英语学习有潜力的学生,因为考试地位的下降,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不能使潜力发挥。英语人才还是需要的,但是兴趣培养是关键。如果变成不重视英语了,那么这种人才就很难培养了。

还有到大学也是需要学习英语的,如果高中的英语水平大大降低,那到大学会形成断层,难上加难。

常州市英语学科教研员黄小燕:

北京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英语课,江苏高考英语酝酿换等级,这一系列变化,是否会影响我市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我们常州所处的地区来看,不会。我市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对英语重要性的认同不会因此而减弱。

个人认为,高考降低英语比重,对英语教学是好事,是还原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性,让英语从应试的误区中摆脱出来。以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试层面重了一些,而江苏高考从其变化路径来看,在慢慢调整,降低了语言知识考察的比重,突显了“语用”,即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讲,高考英语分值的变化,不是让英语像外界所传闻的那样,变得无用了,而是让英语变得更有用了。

围绕这些困惑,记者分别采访了本市一线老师、培训机构、学生家长,看看他们是如何解读这一变化的。

一线教师及专家

变化旨在强化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 不是“无用”,是让英语变得更“有用”了 市一中高三英语教师姚奕:

针对这一变化,我们一线老师在办公室讨论蛮多,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在弱化英语作为考试科目的功能,而强化英语作为交流工具的功能。应该说大方向是好的。

但也要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到另外一个极端,比如有些英语学习有潜力的学生,因为考试地位的下降,就放松对自己的要求,而不能使潜力发挥。英语人才还是需要的,但是兴趣培养是关键。如果变成不重视英语了,那么这种人才就很难培养了。

还有到大学也是需要学习英语的,如果高中的英语水平大大降低,那到大学会形成断层,难上加难。

常州市英语学科教研员黄小燕:

北京高考英语分值降低,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英语课,江苏高考英语酝酿换等级,这一系列变化,是否会影响我市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从我们常州所处的地区来看,不会。我市属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家长对英语重要性的认同不会因此而减弱。

个人认为,高考降低英语比重,对英语教学是好事,是还原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性,让英语从应试的误区中摆脱出来。以前我们的英语教学应试层面重了一些,而江苏高考从其变化路径来看,在慢慢调整,降低了语言知识考察的比重,突显了“语用”,即语言的应用能力。从这个意义来讲,高考英语分值的变化,不是让英语像外界所传闻的那样,变得无用了,而是让英语变得更有用了。

培训机构

注重应用能力的会胜出 那些传统的应试类家教会受打击 英孚教育常州校负责人:

高考英语考试方式的改变对英孚教育的业务没有影响。英孚全球对这种改变感到欢欣鼓舞。因为从长远来看,这种变化对英孚教育的业务会有很大促进。

原因:中国对以考试成绩为标杆的学生考核方式作出了方向性调整,分数不再是唯一标准。开始注重英语听力、口语、语言应用能力和学生个性,并尝试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英孚教育一直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英孚认为有了好的语言环境和学习兴趣,将来孩子在考试、工作、生活上都会终身受益无穷。所以投资英语仍然是最保值的投资。

我个人的观点:语言可以认为是孩子走路的腿;而考试只能算一种公共交通工具;交通工具可以在某个时段带孩子到达某个地方,但孩子一辈子也离不开腿。

昂立教育常州校苏进校长:

我关注了最近北京中考的新政策,英语从原来的120分降到100分,100分怎么考,北京中考作出重大调整,50分笔试,50分听力。从分值转化中,我体验到英语改革的风向是考试越来越能力化,试图首先从听力上去突破改变原先的哑巴英语现象。从以前的英语学习重“读、写”上,现在转向“听、说”的语言本质。

听力培养需从小下功夫,只有建立在大规模的听的基础上,你才能具备能力。这在英语新课标中也有所体现,新课程要求一分钟听120个词,是对初中生的要求,以前我们读大一时才有这个要求,这对孩子来说,英语学习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整体难度提升了。

这一转变,与我们很契合,我们一直强调全英文课堂。所以我认为这是个利好,我们认为注重能力培养的机构会在这一变化中胜出,甚至得到一个机遇式发展,而相反那些一对一,传统的应试类家教会受到打击。像有的作坊式的家教老师,只针对考的内容练和背,以前分数是会有上升,新变化下可能就没有用武之地了。学生依靠以前的死做题没有多少用了。

学生家长

英语作为技能,学到了是他自己的 不会因为考试占比下降就放松要求

上初一的任翼帆今年刚上昂立外语培训班。任妈妈说是因为孩子自己对英语比较感兴趣,“孩子自己想学,我们家长当然支持。”而高考方案英语上的变化,任妈妈持开放态度。“英语本身是一门应该口语化的技能,学到了就是自己的,我们不会因为在高考中比重下降就不鼓励他去学习英语。而且英语在以后工作生活中还是有用的,那时要用到不是还得去学嘛。”

从事外贸工作的周女士两个孩子都是英孚常州校的老学员,儿子从3岁就开始学英语,女儿现在五年级,英语级别却已达到了初二水平。两个孩子都是上海户口,她说上海的英语从一年级就开设,有的幼儿园也开,所以她不想让孩子们等到三年级才开始学英语。还有一个因素是,常州这边的功课还是有点压力的,她担心到了三年级再学英语,让孩子把对英语的感觉等同于语数,提前学,可以让他们先对这门语言产生兴趣。

经常出差国外的周女士表示,英语现在你在家门口似乎感觉不到必要性,可是一出门就不一样了,它是一门生存技能。我本来就不是因为学校考试要求而让孩子在外学英语的。

北京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英语课 本市小学少数学校一二年级设校本英语 侧重口语与兴趣培养 北京小学一二年级取消英语课

本市小学少数学校一二年级设校本英语(组二)侧重口语与兴趣培养

近日,北京市教委提出改进英语教学的措施,小学一、二年级不再开设英语类的相关课程,今后北京将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零起点”开设外语课。北京的小学英语课程改革,对常州小学英语教学会有什么影响? 在常州市教科院小学英语教研员黄小燕的印象里,现在常州一、二年级开设英语课的学校不多,分布在一些民办学校,如武进的星辰实验学校、清英外国语学校,本市以英语为特色的公办学校,如常州市浦前中心小学,来自晚报家长QQ群的爆料,新北区圩塘中心小学一、二年级也开设英语口语课。教材多为自选。我市小学生普遍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国家课程。

常州几所一、二年级开设英语口语课的英语老师表示,其实我们的口语课更多是偏向生活中的英语,让孩子在游戏中说英语,不作考试要求,不过英语改革的风向在新课标里已突显,更关注英语作为语言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对三至六年级的英语教学将起到引领作用。不让孩子过早接触字母 生活中的英语说错了不要紧

常州浦前中心小学的孩子一年级开始上英语课,曾经一周两节,目前为一周一节。分管英语教学的副校长吴珍霞说,有些人担心一年级的孩子学英语,会跟拼音混淆,我们实践下来倒用不着为此担忧。因为一年级的英语,刚开始是不教孩子字母的,更多是通过做游戏等让孩子接触英语口语,让他们体验一门新的语言。

本周二,市教科院、区教师发展中心至浦小联合教研,执教一(3)班英语口语的王婧老师刚好向专家开了一堂课。这堂课前后设计穿插了五六个游戏,比如,“比比谁的反应快”,“发口令,做动作”,有时是教师根据情境表演,让同学猜,有时是A学生说单词,让B同学表演动作对不对,课堂参与性极强。课上,draw这个单词,有同学作跳(jump)的动作,立刻招来更多同学更正,踊跃起来表演。

评课老师笑言,教这个课的老师真辛苦,得会蹦会跳会唱歌,一堂课使尽浑身解数让孩子保持持续的热情。而王婧说,辛苦归辛苦,但是一二年级的孩子也有优势,就是他们敢于表达,不管有没有错,他们都很积极,这对英语口语帮助很大。孩子们喜欢上这个课情感不加掩饰,她经过教室,孩子们看到她会全上来抱住她。今年是王婧老师在浦小教英语的第十年,她说刚来的前两年口语课是部分班级开,后来就一直全年级开了。口语课选用的教材,目前是上海版牛津英语。

“零起点”开设外语课,在目前的环境下不现实

浦前中心小学的英语学习,从外部环境来看并不是太好,学生多为新市民子女,但学校英语师资及教研实力强是不争的事实,学校目前有6名在岗英语老师,校长缪亚芬透露,当天的联合教研后,学校正在探讨,兼顾学龄低的孩子的专注力,是否由目前的一周一节40分钟的课调整为一周2节,每节课20分钟的小课。

学生评价改革须与考试改革牵手 篇6

众所周知,评价就是“指挥棒”,具有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如果评价看重考试成绩,那么教师、学生、家长就不大会在考试之外下工夫。这次评价改革,“棒”指何方呢?按照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司长郑富芝所说,是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扭转单纯以学生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评价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倾向,扭转‘评学生看分数,评学校看升学率’的倾向”。也就是说,是要通过评价改革,引导学生、教师、家长改变观念和做法,注重孩子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过去,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学校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但是由于评价体系、内容与方式方法没有实质性的改革,造成“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现在,教育部决心改变这种情况,这是一件大好事。

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要落到实处,必须从学生评价入手,且要与考试改革特别是升学考试改革 相结合。因为,如果只对学生评价改革,而考试的依据却不改革,还是过去的老一套,那么这项改革就难以深入进行下去,即便迫于上级的检查、督导,学校也会“阳奉阴违”,比如造“阴阳课表”。这样,就会“雷声大,雨点小”,或者“穿新鞋,走旧路”。

升学考试改革,小学升初中好办,因为小学和初中阶段教育属于义务教育,要无条件让所有孩子都从小学升到初中。初中升高中、高中升大学则不同。由于高中和大学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且具有一定的筛选性,因此,初中和高中的学生评价改革同所对应的初中升高中和高中升大学的改革配套就比较难。比如,对于大学来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很重要,但学术潜能也不可忽视。通常,好大学不会因为某考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好,就不管其学术潜能水平,直接录取—今年高考所涌现出的“中国好考生”黄子恒就是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

总而言之,如何把学生评价改革与考试改革,尤其是和中考和高考改革紧密结合起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难题。在我看来,高中纳入义务教育范畴应该提上日程。这样才能让初中生评价改革与初中升高中考试改革顺畅衔接起来。

英语考试改革 篇7

1 关于英语高考改革的讨论

英语高考改革引发了大学英语教学界的大讨论, 多数学者指出英语高考改革对高校和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英语社会化考试可能出现学生对英语的重视度下降, 学生整体的英语水平会下降。[1]英语高考分值要不要降低以及降多少的问题, 需要有科学的依据, [2]不能单纯以实用价值来判断一个学科的重要性。[3]

目前社会上对英语教学批评颇多, 把母语水平下降归咎于英语学习。“汉语热”与“英语降温”既不是矛盾, 也不成问题。[4,5]第一, 外语学习能够促进母语学习的。第二, 语言运用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 通过外语学习获得的其他知识和情感体验会促进学生对母语的感悟和使用能力。外语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

陈琳提出在高考英语中加大阅读理解和写作的分数权重, 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不能取消听力测试;实行英语“一年多考”则有关部门可考虑增加口试的可能性等一系列建议。[6]龚亚夫指出, 外语界也应反思目前的教育理念、课程设计和教材编写等方面的深层问题。外语高考改革的初衷是减负, 但在改革的过程中需统一外语水平认定标准;降低外语提前考试对课堂教学的冲击。[7]有的学者指出了英语社会化考试可能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认为不论英语考试如何改革, 英语的重要性都不容忽视。[8,9]

2 高考改革缘何拿英语“开刀”

英语高考改革的争议由来已久, 英语教学效率不高、“费时低效”是其症结所在。升井华认为中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是, (1) 教学大纲所依附词表的滞后。大学词表所收部分词汇在一定程度上停留在低层次重复上, 所收词汇与实际应用脱节或在形成词表时编者根本不考虑交往中的实际应用。 (2) 教学内容的滞后。只追求教学内容“选自名家”, 有“可教性与可学性”, 而忽略最重要的实用性。[10]

戴炜栋则认为造成我国外语教学“费时低效”的原因:其一, 将外语课视作知识课, 把语言知识当成语言能力, 以讲授为主,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落后, 不重视学生的外语交际能力。其二,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英语教育和基础阶段的英语教育衔接不紧密, 基础阶段的教育重视语法和词汇的教学, 忽视了口语和写作的练习。[11]

赵忠德也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我国英语教学的症结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1) 英语教学是外语教学; (2) 英语教师也是学得者; (3) 英语课是技能课; (4) 英语学成功夫在课外。[12]在外语学习中, 时间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成功的外语学习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13]“外语学习不仅需要投入相当多的时间, 而且还要最好地利用这些时间”。[14]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 而课外时间是无限的。在中国学习英语的功夫在课外。我们不应该只看学生从开始学习英语到现在已经有多少年, 然后就说它“费时”, 而应该算一算他们真正投入英语学习的时间是多少。[15]就目前外语教学现状而言, 效率的提高主要取决于以下四个条件: (1) 学习者的积极情感; (2) 正确的外语学习理念; (3) 通晓外语教学和学习手段的有性; (4) 彻底丢掉以考促学的幻想。[16]

我国的英语教学“费事低效”, 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 不能简单地把这个责任归结于英语教师, 或者一味相信“英语无用论”, “英语退出高考”等言论。降低英语在高考中的权重, 不会引起社会不学英语。当前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通过高考转变当前“费时低效”的英语教学现状, 如何以英语高考改革为契机,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的教学改革。

3 以英语高考改革为契机, 积极推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中国人在中国境内学习其他国家的语言, 应称之为外语”。[17]外语是在非目的语国家的语言环境中学得的, 完全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的过程。而在我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里, 各少数民族的外语学习, 大部分都是经历了母语、汉语再到英语这样一个三语习得的过程。长期以来, 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教育资源匮乏, 英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却又面临着不同于汉族学生的众多困难。[18,19,20,21]语言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少数民族学生必须要有更加强烈的学习外语的动机、学习自主性, 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才能学好外语。

英语高考改革是机遇, 不是英语教与学的危机。民族地区高校应该以更加积极的态度, 改变“费时低效”的教学现状。高考英语改革逐步在全国展开已成态势, 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要契合这次改革把“传授语言知识”这个观念, 回归到语言工具的本质。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也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 我们在强调英语工具性, 不能忽视其人文性。推进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 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 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语言是学生学习和模仿的对象。然而, 民族地区师资问题较为突出。民族地区高校可以通过职前培训和职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师素质。职前培训注重理论提升, 加强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三语习得等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通过培训, 加深教师对在少数民族学生认知状况、认知特征的差异和第三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等的了解。鉴于民族地区的三语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的问题, 职后培养则因加强学历教育, 结合民族地区三语教育现状的需求, 开展短期培训, 教学互评, 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 拓展和提高教师理论素养。通过加强教师培训力度, 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外语教师教育理论知识水平和能力, 有针对性地因材施教, 这将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三语外语教育落后的关键之所在。

3.2 着力探索外语/三语理论研究, 找准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特点

(教学应该是教会学生如何学, 而不是只教书。民族地区教师对外语教学的理论研究不够重视, 许多教师仅凭经验教学, 制约了外语教学总体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区教师的英语教师可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理论、第二语言习得和第三语言习得等相关理论, 对比国内针对汉族学生开展的有关外语教学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发展和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英语教学理论、教学策略等, 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 在系统、合理地进行语言知识教学的同时促进学生外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同时, 教师可以在教学实践中注重教学反思、行动研究、研究、跟踪研究、历时研究等途径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疑问, 在提升科学研究的能力的同时, 对实际的教学实践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3.3 着力编写适合民族学生实际的本土化补充教材, 提高教学质量

目前民族地区英语教学在教材使用的是全国统编教材, 其中有很多内容与少数民族地区实际生活不符。针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三语学习者的特殊性, 省、市自治区和高校可以组织一批对少数民族地区情况了解, 对外语也精通的专家专门编写本土化教材、校本教材既要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 又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外国文化的精华, 适合少数民族学生使用的外语教材。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设置尽量真实的语言运用情景, 组织具有交际意义的语言实践活动。内容除了介绍西方文化知识, 还应包括国内的农村生活, 少数民族的经典文化、人文景观、风土人情、民族歌舞等。总之, 要通过本土化、校本教材的开发, 使民族地区学生有适合自身英语学习的教材, 使教材民族化、实用化、现代化。

4 结束语

如何转变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本次高考英语改革向我们提出更高的要求。民族地区应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 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子, 努力从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 加强大学英语教师理论学习与科研能力和开发本土化教材入手, 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以此次英语高考改革为契机, 逐渐改变“费时低效”的教学现状, 破解制约民族地区大学英语教育的瓶颈, 逐步实现英语教育从传统的“知识课”向注重方法和能力培养的“技能课”转变, 提高英语教育的效率, 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摘要:该文以英语高考改革入手, 探讨了民族地区英语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认为民族地区应该以英语高考改革为契机, 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度, 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用教学改革推动考试改革 篇8

2010年9月, 我在开展VB教学时, 将作品教学引入到VB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教学中, 用一个个有趣的教学范例来提升学习VB的兴趣, 如用“猜数游戏”的作品来开展随机函数、条件语句的教学, 作品的界面如图1。该作品的功能是单击“请点击产生随机数”按钮, 程序会自动产生一个0~99之间的整数, 在相应的文本框中输入你猜的数字, 如果不正确, 程序会输出“太大”或“太小”的判断结果, 同时在猜测次数中加1, 如果正确, 程序会输出“正确”, 同时输出猜的总次数。

又如, 用VB制作“拍篮球”的动画作品。开展时钟控件、图像控件加载图片及条件语句的教学, 来引导学生运用VB制作动画, 作品的界面如图2。该作品的功能是:运行程序后, 单击“加快”按钮, 手拍球的速度也会加快;单击“减慢”按钮, 手拍球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单击“退出”按钮, 结束并退出程序。

通过这样的作品教学, 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VB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到了运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但是由于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一些历史原因, 会考或学业水平考试的命题人员往往会出一些判断题、选择题或填空题, 较多地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但不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程序调试能力等。

那么, 能否将学生喜欢的VB作品引入并改造成能考查学生动手能力的题目呢?我对相应的考试命题做了探索。例如, 下面是一道对实际课堂教学作品进行改造后的某年浙江省学业水平考试题。

试题类型:上机操作题。

素材准备:在VB文件夹中存有test.frm, test.vbp,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打开“VB”文件夹中的“test.vbp”, 该VB程序的功能是:单击“加快”按钮Command1;手拍球的速度就会加快;单击“减慢”按钮Command2, 手拍球的速度就会慢下来;单击“退出”按钮, 结束并退出程序。

完成以下操作:

(1) 将命令按钮Command1的Caption属性值设置为“加快”;

(2) 运行程序, 发现篮球只拍了一次就停止, 单击“加快”或“减慢”按钮, 篮球也没有动。要求:检查程序, 修改该语句, 使程序能正确运行。最后, 保存窗体文件test.frm和工程文件test.vbp。

这道改造试题, 其第 (1) 小题考查学生对VB控件的属性设置能力;第 (2) 小题考查学生VB程序设计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这样的考查避免了学生在学习VB过程中的死记硬背, 达到了将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初衷。

浅谈高职高专英语考试改革 篇9

1 从教学对象的角度

传统英语的测试方法有诸多弊端, 已经违背了学生走向社会服务社会的宗旨。要改革高职高专英语考试方法需要在考试过程中创新考核机制, 突破教材的局限性单一性, 转变单一的传统的考核模式, 不能单靠卷面成绩来决定学生的实际能力, 而是要最大程度的挖掘学生的潜力。目前, 高职高专一般采用新编大学英语这部教材, 但事实上每个专业的学生对英语的需求也不尽相同, 我们应该针对所学专业选择适合他们的英语教材, 让学生能够掌握自己专业的英语并且能够独立的解决问题, 这样才能够实现英语测试从以教师为主到以学生为主体的转变, 使学生成为学习和考试的主体,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并且能够独当一面, 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所以, 要改革高职英语考试的方法必须不断促进高职办学观念的开放, 使其由重视单一的考试形式转变为服从高职高专的教学目标培养目标上来。

另外, 要转变学生的英语学习观念, 很多学生认为, 既然选择了专科院校, 学好相应的专业技能才重要, 学习英语对以后工作没有什么帮助, 甚至觉得用不上, 不如把精力用在专业课上。从课堂表现中也可以看出有不少学生存在着对英语学习兴趣很淡, 甚至比较抗拒的心理。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转变学生的消极心理, 培养对英语的学习兴趣, 可以通过组织英语知识竞赛, 英语歌曲比赛、演讲比赛等趣味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在玩的过程中感受到英语的乐趣, 激发其兴趣。

最后, 《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对应用能力考试A级也就是三级考试的要求是“能够用英语进行一般的交际, 并能在日常和涉外活动中进行简单交流”。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必须改变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这种一边倒的教学方式, 多采取其他一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比如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等, 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因为到了二年级, 学校基本不开设英语课, 要想通过四六级考试只能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所以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2 从教师自身的角度

很多教师“考什么, 教什么”纯粹为了考试而教, 这种不利的局面, 违背了考试是为教学服务的主旨。很多英语教师对高职高专英语考试缺乏比较系统的研究, 没有深刻的理会高职高专教学目标及要求, 认为传道授业解惑只是单纯的教好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注重能力的培养, 认识上也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束缚, 缺乏科学考试观的理论指导;实践上也没有真正构建起与高职高专教育的人才观、价值观相适应的考试模式。考试的内容结构不尽合理, 重理论知识轻实践能力的考核, 造成了考试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的要求脱节更与社会需求脱节。另一方面, 教师的素质也是参差不齐, 专业素质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很多教师一毕业就踏入了工作岗位, 专业知识虽然比较扎实, 但是职教意识相对淡薄, 没有搞清楚高职高专的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 把英语教学和学生未来职业需求相结合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因此, 教师必须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高职高专的办学目标, 一定要切实转变教学观念教学思想, 努力提高职教意识形成适合社会发展的教育发展观, 坚持从英语教学的实际需求和学生就业需要以及社会发展个方面统筹考虑, 使英语能够成为学生以后工作岗位上的有利工具甚至可以成为学生谋生的手段。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创新, 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并且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非常有必要。转变英语教学评价方式, 激发学生用英语交流的热情。从教师自身的角度, 一支优秀的高职高专教师团队是重中之重, 一名合格的高职教师, 不仅要具备精湛的理论专业知识, 更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鱼, 教给学生学习的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未来岗位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总之, 改革高职高专英语考试方式应结合其相应的办学目标教学目标以及教育考试的实际情况, 统筹各方面的意见建议, 采取切实可行的改革方法, 在人才培养中真正起到教育、管理、激励和导向的作用。只有不断深化英语考试改革, 中职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得到切实提高, 英语才有可能成为学生除了专业以外的一技之长, 高职高专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不断为社会输入新型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 (试行)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2]、王建华.浅议高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J].华东交通大学报, 2003 (10) .

[3]、王义平.改革教育观念, 发展高职教育[J].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2004 (2) .

浅谈考试方式与考试改革 篇10

一、考试模式现状

从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和调动积极性出发, 部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适当提高了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 更有利于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 部分任课教师对平时成绩考查和记载的随意性较大, 有的教师仅凭考勤次数记载平时成绩,或者以实验报告的成绩作为平时成绩,学生普遍认为这样的平时成绩水分较大,有失公平。个别老师对考试重视不够,命题不够准确,甚至脱离教学大纲,或命题数量过少,达不到检查教学质量的目的。除以上情况外,笔者通过对长江大学目前考试情况的调查,认为普遍性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命题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命题方式主要有试题库命题、命题组集体命题和教师个人命题等。试题库命题具有客观公正的优点,不受教师个人主观因素的影响,实现教考分离,比较容易进行,但是试题库命题有着重要缺陷,这一命题方式容易脱离课堂教学实际,不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扬个性, 对实现课堂教学的多样化有抑制作用。试题库更新工作量较大,容易造成更新困难,导致内容陈旧,这种命题方式比较适合公共基础课考试。命题组集体命题和教师个人命题两种命题方式虽然紧密联系课堂实际,发挥教师的自主性,但为了评阅方便快捷,命题中客观题的比例明显偏高,客观题的优点十分明显。由于客观题在答题中所花时间较少, 考核量可以相对较大。由于答案统一明确,可以排除评阅人主观上的因素,因此其评定成绩的客观公正性较好,成绩可信度较高。答案统一明确,教师阅卷工作量较少,考试组织成本较轻。但是客观题所考的知识几乎全部局限于教科书和课堂笔记, 这种知识再现式的考试内容制约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很难考核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深度和深层应用能力,不利于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准确性,学生学习完全是为了考试, 考前死记硬背, 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现象,不能全面、客观地衡量学生的真实水平。

2.考试方式中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闭卷考试一直占据考试方式的中心地位,只有少部分选修课和考查课选择开卷形式, 往往让学生误认为采用开卷形式考试的课程就是不重要的课程, 这种长期习惯的影响是巨大的。绝大多数任课教师并不是依据课程体系、内容、性质及要求,经过深思熟虑,慎重选择考试形式,而是盲目地选择闭卷笔试的考试形式。闭卷考试对严肃教学纪律、保证教学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对多数公共基础课程而言无疑是合适的,如高等数学、化学、政治等。但对专业课程、某些实验、实习占有较大比重的课程, 这种考试方式会忽视对学生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引导学生把大量精力放在对知识的记忆上,增加学生应考的压力和负担,迫使学生死记硬背或猜题,尽量缩小复习范围,形成读死书、死读书的应试学习方式。考试形式的单一严重地扼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

3.考试工作量核定中存在的问题

采取不同考试方式,工作量考核很少有区别。采取不同考试方式,教师付出的劳动是有很大差异的。如采取口试或实际操作方式,教师必须对每一个学生进行逐一测试,即使在每个学生身上花费的时间并不太多,但总时间量是相当大的。开卷考试和研究报告等考试方式要花费的精力也是相当大的,在这种考试方式下,学生个性发扬,答案不统一,方法多样化,教师逐一审阅过程中付出的劳动量是巨大的。相对而言,在相同课程和学生数量的条件下, 闭卷笔试方式由于题目答案比较一致,使用的方法有限,学生在教师事先决定的框架内完成考试,这种答案的统一性、解题方法的有限性给阅卷带来一定的便利性,尤其是客观题,虽然命题工作量会加大,但阅卷工作量明显减少,总工作量减少。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教师广泛采用闭卷考试这一考试方式, 对于其他考试方式则不是很愿意尝试。

二、关于考试改革的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改革现行考试制度有着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整个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1.提高考试命题的科学性

命题是考核的关键, 各种考核的目的和作用都要通过试题实现。命题要体现考试目的, 覆盖课程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试题难易度要适当,分量要适中,试题构成比例为:基本题占60%,综合题占25%~30%,提高题占15%~10%,考试内容不仅局限于教材,更多的是与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题,考试时可提供必要的公式和常量,考试题目不是很多,但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实用性和综合性,以考核学生能力和智力,有助于发展求异思维。

2.考试方式实现多元化

建立多样化考试形式,合理设计成绩评价体系,采用多样化、切实可行的考试模式是推进考试方式改革的有效手段。考试方式包括闭卷、开卷、半开卷、口试、小论文、课程设计、文献综述等。本科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均应采取闭卷考试方式,目的在于学校和院(系)得以全面保证教学质量,并使考试本身保持权威性和有效性。对于专业课、考查选修课等的考试方式,可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要求,由主讲教师与教研室研究商定,并报院(系)主任批准,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考试。

3.改革工作量考核办法

不同考试方式需要教师付出的劳动是不同的。不同的劳动付出需要不同的回报,没有劳动回报,考试方式改革是难以推进的。因此,改革工作量考核办法是进行考试方式改革的重要条件,需根据不同考试方式中教师的工作量,合理地给予回报,不但要考核教师的工作量,还要把这种回报与工作质量相联系,体现多劳多得、优劳优酬的原则。这一方面,目前研究还比较少,办法不多,但这是十分急需的。

考试必须改革 篇11

正由于以上那些不正确的看法和做法,使得我们有些老师及学生在考试中出了一些不该出现的事情。在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屡见不鲜,使得考试完全失去了原本的目的和作用。

因此,我要大呼一声:考试必须改革了!

那么,考试又该怎样进行改革呢?笔者认为:对于这个问题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就目前来说。哪些考试还必须举行

1,为检查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所举行的期中与期末考试还必须进行。因为这两次考试,教师可通过对学生试卷进行卷面分析,从中找出学生在学习上的一些薄弱环节,从而改进教育教学上的一些方式与方法,最后达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之目的。

2,从目前我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中考还必须进行。因为我们还没有普及高中教育,还有部分初中毕业生不能升入高中。为选拔优秀生,必须进行中考。待普及高中后可取消。

3,至于高考就不用说了。高考不但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进行。因为目前能够进入大学读书的人数毕竟还是少数。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方面人才,必须进行高考。

二、哪些考试现在可以不考

1,小学升初中的升学考试——小考,完全可以取消。这是因为现在我们已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每一个小学生都可以而且是都必须升入初中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考试又有什么作用呢?也许有人要说:不考,又怎样编班呢?这就涉及考试改革的另一面。我认为:这一问题非常好解决,这就是:待学生进入初中后,由初中教师或者上级教育部门出题,再进行考试。

2,平时的单元测试可以取消。就拿我校上学期初一英语这一科来说:有单元测试卷14套(14个模块,每一模块各一套)。再加上期中测试A、B卷共两套,还有期末测试A、B卷,总计共有测试卷18套。就算一节考一套,共需18节课,按周课时5节计算,需要3,5周。学生除了这些考试时间还有多少时间去学习?老师一节课批改一套试卷共需18节课。除了这些时间,老师还有多少时间用来备课呢?读者可能要问:不进行单元测试又怎样考查学生对本单元的一些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呢?我想:这可通过其它形式如课堂提问等去进行。

三、考试中的细节改革

下面,我想谈谈我对考试中的细节改革的一些看法。

1,试题要改革

就英语试题来说,笔者认为:目前的英语试题,客观题太多,主观题偏少。比如说:选择填空(把正确答案的编号填入题前括号内)。又比如说:阅读理解题的判断正(T)、误(F)。这样的考题不易于考出学生的真实成绩。笔者建议:把这类题目统统改为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2,考场安排及监考

考场安排时,不应该跨年级搭配,也不要跨班就座,就在原班原教室考试。

对于监考,很多学校的做法是:监考教师不监本人所任教的年级和班级。这就出现了反正不是自己所代的年级与班级,与自己无关而不认真监考的现象。这难道还不需要进行改革吗?笔者认为:监考就要监本人所上的年级和班级。

3,批改试卷

在批改试卷这一问题上出现的问题有:(1)教师跨年级批改。(2)教师跨科目批改试卷。比如说:体育教师批改英语试卷等等,出现了不负责任的现象。笔者建议:还是由本年级本班的本科教师批改自己学生的试卷。

英语考试改革 篇12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以及中小学英语教育的不断提高,相应地对大学英语教育的目标也在不断上升,与此相适应的大学英语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教育部2004年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为此,2006年6月,新题型的大学英语考试在全国180所院校进行了试点;从2006年12月份开始,它已经在全国展开。与以往的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相比,新题型取消了词汇选择题,加大了听力测试的比例,增加了快速阅读、选词填空和翻译(或改错)等题型,由客观题向主观题倾斜,加大了考试的难度,也更能体现受试者的英语应用能力。词汇选择题是取消了,可对学生词汇量的要求并没有随着词汇题的消失而消失,相反,四六级考试对词汇的要求更严。《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本)对大学阶段学生应该掌握的词汇量作了明确要求: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要求掌握的词约有5500个,其中包括1—4级应掌握的词约4200个,5—6级应掌握的词约1300个,高级阶段应掌握的六级单词约1000个,合计约6500个。

二、当前词汇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四六级阅卷和成绩研究表明,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所学单词记不牢,理解不透,难以消化吸收,所以在使用中,乱拼误用的现象很严重。无论是在听力或阅读的测试中,还是在写作或翻译的测试中,词汇量不足,对词汇的熟悉程度不够,都已经成为制约学生应试能力的主要的因素。“学生在四级作文中的通病是道理全懂,语言不通,从作文的用词看,大多数学生用的词汇量不超过一千五这暴露了学生平时在同义词、反义词、近义词及同一个意思的不同表达法等方面缺乏积累,不能够得心应手地表达自己”(潘家云,1996)。学生英语词汇运用能力的欠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使用时搜索不到所要的词汇;2)词汇使用不符合语言习惯;3)词汇使用不恰当;4)词汇使用不得体(蔡基刚,2002)。教与学是一个双向的问题,这些学生暴露出的问题其实也反映出教师在平时的词汇教学中需要思考和改善的地方。

多年来,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已经认识到英语词汇学习在整个英语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对词汇的教学认识有些片面,认为词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认为学生只要记住单词的发音、拼写及词义就足够了。而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背诵课文后词汇表中的每个英语单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汉语解释。学生基本上都是为了考试的需要而背词汇,他们学习词汇的方式依旧停留在传统的“读音+拼写+词义”三者相结合上,以为掌握了这三者便掌握了单词的一切。这样做使得学生认为词汇是静止的单个词语的总和,词汇的习得就是认得单个的词语。这种“认得”其实是很局限的,谈不上真正的掌握,导致学生在遣词造句时生搬硬套,逐字逐句地别扭翻译,几乎没有意识到词汇的其他方面,如语法和语用的知识,使用时更加不会考虑词语运用的语境、语气、语体等因素,想到什么就用什么,其语言行为的效果也就难以尽如人意。

三、应对的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构筑语言大厦的基石。学习词汇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手段,也是运用语言的先决条件。一定的词汇量是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的基础。“如果说结构是语言的骨骼,词汇就是最重要的器官和血肉”(Hammer, 1991:153)。没有词汇,就无法实现语言的交际功能,没有一定的词汇量,就无法进行语言学习。词汇在语言技能的发展中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语言学认为无论是人类的思维活动,还是交际活动都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而词汇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因此,词汇的掌握和运用的能力不仅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影响着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从这一点来说,虽然不能说掌握了足够的词汇就具有了语言运用能力,但是,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掌握了大量的词汇就等于掌握了语言中最基本的、最主要的要素,这一要素对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实际上,在大学公共英语教学中,无论是语言知识的学习或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词汇教学都是关键的一环。

固然传统的“读音+拼写+词义”三者相结合的学习词汇的方法有它的益处,毕竟学语言是要记忆的,一句话也好、一篇文章也好都是由一个个单词构成的,这就要求语言使用者能够正确地发音和拼写,这是第一步,在这之外还有许多与这个词汇相关的内涵、外延需要掌握。

Wallace (1982)认为,像本族语者那样认识一个目的语词汇就意味着能够(1)识别其书面和口头形式;(2)随时回忆起来;(3)与适当的物体或概念联系起来;(4)以适当的语法形式使用它;(5)口头上清晰地发音;(6)书写中正确地拼写;(7)按正确的搭配使用它;(8)按其适当的正式程度运用它;(9)意识到词的内涵意义与联想意义。

按照Wallace的要求,教师在教词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词的语义和它们使用的语境。语义场分析是语义特征分析的扩展,它运用语义特征揭示在某一范畴或语义场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进而揭示语义场的构造。语义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对语义场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将许多相互关联的词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和联想。教师可根据词的语义关系模式,某些词与词之间具有近义关系、上下义关系、反向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语法关系等指导学生使用比较法、分类法和联想法记忆词汇。例如:在四六级考试中经常出现猜测单词或词组含义的题型,而往往给出的选项中的意思在字典中都存在,这个时候考生要作出正确的选择,就应该根据这个词汇出现的语境来判断。

为了做到在语境中教授词汇,我们就不得不注意词汇的搭配。英国应用语言学者Lewis认为“语言不是由传统的语法和词汇构成,而经常是由现成的多词词块(multi-word prefabricated chunks)构成”(Lewis, 1997)。词块包括各种强弱搭配(strong and weak collocations)、词汇短语(lexical phrases or items)、成语(idioms),以及固定和半固定的习惯表达法(fixed and semi-fixed expressions) (Gairns&Redman, 1986;Nattinger, 1992;Lewis, 1997),其中搭配和习惯表达法是词块中最重要的类型。在他看来,这些词块一经组合就能形成连续而联贯的语言产出。预制词块在促进语言产出活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把语言产出活动比做建房子的话,预制词块就像建筑用的水泥预制板。事先预备好的预制板可以大大减少房屋建筑过程中的工作量,加快修建速度。同样,预制词块可减少记忆单位,降低学习者的记忆负荷,使产出时的提取速度大大加快。相反,完全以单个的词为记忆单位的学习者在表达时将付出多得多的时间与努力。另外,由于词块的构成成分之间受到语法结构和语义搭配的双重限制,如果学习者在进行语言产出时所提取的是词块,比起全部由自己造句,犯错误的可能性就小得多,从而大大提高语言使用的准确性。

在现行的四六级考试中,对词块的考查是很明显的。在选词填空和完型填空中有不少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词汇的搭配、习惯表达及使用语境的掌握程度;在复合式听写里的句子听写的评分标准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看答题中有没有可以表达一个独立完整的词块;至于翻译和写作对词块的运用就更不言而喻了。

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缺乏英语学习环境和实践,学会了的词也会很容易被逐渐遗忘。为了人为地造就一个用英语思维、表达、交流的小环境,避免遗忘或尽量少忘,教师可以通过会话、作文和多媒体等各种措施,使枯燥无味的词汇变得生动有趣起来,从而实现反复运用,巩固对所学词汇的记忆。笔者经常在上完一课后让学生用学过的词汇造句,或者连成一篇短文,以期激活学生学过的词汇,让记忆中的消极词汇成为积极词汇。

当然,我们的教学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让学生掌握词汇学习的能力无疑也是这种综合能力的重要一环,从而更好地促进听、说、读、写、译等语言综合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Lewis, M.The Lexical Approach[M].Hove, England:Lan-guage Teaching Publications, 1993.

[2]Wallace, M.J.Teaching Vocabulary[M].London:Heine-mann Educational Books, 1982.

[3]陈光伟.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语段途径[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3, (3) .

[4]邓联健.论大学英语词汇直接学习和教学[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6, (4) .

[5]潘家云.提高作文的表达能力[J].大学英语, 1996, (5) .

[6]杨志豪.新题型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与英语词汇教学[J].邵阳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8) .

[7]蔡基刚.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与思考[C].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

上一篇:资本定价下一篇:动机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