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原则

2024-06-06

制度原则(共12篇)

制度原则 篇1

一、关于刑事和解制度适用原则的观点概述

目前我国刑事法学界对刑事和解制度适用原则的论述并不多, 主要见于地方性司法机关制定的刑事和解制度的法律文件。简要综述如下: (1) 自愿原则。强调刑事和解中当事人双方的自愿参与、自愿决定权, 并采取相应制度予以保障, 例如, 要告知当事人和解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 在审判阶段实行调解法官与审判法官的分离。 (2) 公平正义原则、均衡原则、双向保护原则、注重社会效果的原则。强调维持加害人、被害人和公共利益的平衡, 防止以钱买刑、漫天要价, 防止犯罪人过分承担惩罚性赔偿而忽视其权益的保障。 (3) 禁止不当差别原则。强调同样情况同样对待, 对不同案件的行为人和同一案件的不同犯罪人平等对待。 (4) 公权介入原则、有限和解原则。和解程序和内容受司法机关的监督控制, 公权启动原则即强调刑事和解程序必须由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在办案过程中根据需要启动。 (5) 合法原则、合法守德原则。这也是被学界和实务界广泛接受的原则。 (6) 正当程序原则。包括国家专门机关中立原则, 应委托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遵循程序规范的原则, 坚持执法的规范化, 实行内部的监督制约规范, 这既是保护检察干警的需求, 另一方面也是防止司法不公的需要, 规范合法原则即刑事和解必须遵循一定的程序, 规范进行;各司其职原则即在和解的过程中, 将民事调解交由专门的人民调解委员会负责, 和解后犯罪嫌疑人的矫治由社区负责;坚持公开原则。 (7) 确保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保密性原则。

二、刑事和解制度应确立的基本原则

作为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 至少应满足两个要求:第一, 必须是在整个刑事和解过程中或大部分刑事和解过程中都始终贯彻、必须得到普遍遵循的原则, 适用阶段上具有全局性。第二, 必须是效力上具有根本性地位的原则, 是作为具体制度指导依据而非具体制度本身的原则。基于这两点限制, 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适用的基本原则应包括:

(一) 平等自愿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是指, 加害人和被害人参与刑事和解整个过程的行为出于自己的意愿, 具有平等的地位, 其他个人和单位不得对当事人施加不正当的强制和影响, 司法机关应当采取必要措施尊重和保障当事人的自愿选择和决定行为。加害人和负有赔偿责任的其他人、被害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要有真实意思表示;加害人的悔罪和赔偿必须出于自愿、真诚;被害人接受和解协议时, 对加害人的刑事责任的意见, 必须出于真实意愿。

自愿原则对刑事和解程序有以下要求: (1) 第三方应以公正的方式行使职责, 适当尊重当事方的尊严, 确保当事人相互尊重并自行找出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2) 随时退出机制。为了保障当事人能够自由真诚地表达交流, 当事人有随时退出调解程序的权利。调解人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这一自由。 (3) 有效的信息保障。应当保障当事人能够尽可能全面准确, 尽可能及时地获得案件信息, 而且要保证双方当事人能够平等获得。在同意参加刑事和解程序之前, 当事人应能够完全获知本人的权利、程序的性质和当事方的决定可能产生的后果, 以便自由做出是否参加刑事和解的决定, 司法机关或调解人有义务保障当事人的这些权利。 (4) 刑事和解制度的第三方保持中立。调解人在刑事和解程序中必须基于中立的态度行事, 不能偏向任何一方, 应当具有一颗公正而平等的心。程序的公正性要求是中立原则的依据之一, 公正是程序的生命所在, 为了双方当事人自愿平等, 第三方必须保持中立, 不得偏袒任何一方。

(二) 合法原则

合法原则是指和解协议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国家政策和公序良俗。和解协议虽然是当事人双方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而达成的合意, 但这种个人之间的合意不得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在我国这样一个法治发展中国家, 建设国家中心主义的形式法治是最重要的国家目标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建构刑事和解, 为了避免对正在进行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构成障碍, 就必须将其与国家的法治建设结合起来, 就必然要求在合法性原则下进行刑事和解。

(三) 和解宽缓原则

和解宽缓原则是指,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给予加害人刑事处遇。这里包括两层意思: (1) 当事人之间达成刑事和解的, 原则上应当给予加害人宽缓化处遇, 除非法律另有规定的。虽然司法裁量权属于司法机关, 但是必须依法裁量, 在加害人符合刑事和解制度要求并履行全部义务的, 没有特别理由的, 司法机关应当从宽处理。 (2) 司法机关必须依法从宽处理, 不得超出法律的界限, 禁止法外开恩。不得因为达成了刑事和解协议, 而超出法定幅度和法定条件给予加害人额外的刑事实体处遇或刑事程序处遇。当然, 依法从宽并不意味着只能对法定刑较轻的罪行免于刑事处罚。例如未成年人故意致人重伤后, 自首并有重大立功表现的, 如果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协议, 并非没有被免除刑事责任或判处缓刑的可能。只是对于法定刑较重的犯罪经和解后要免于刑事追究的, 宜采用更严格的程序予以控制, 以防止权力被滥用。

摘要:刑事和解制度, 充分尊重加害人与受害人的人权及其主体地位, 在不影响普遍公正的前提下化解社会纠纷与冲突, 恢复被犯罪行为破坏的社会关系。当今社会, 是一个利益多元化的共同体, 民主、公正、以人为本的法律理念地位不断提升, 人权、民主概念深入民心。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原则是刑事和解制度的基础, 它主要包括平等自愿原则、合法原则、司法确认原则和不得妨害国家的司法权原则、以刑事被害人利益保护为导向原则、平等保护原则、正当程序原则和和解宽缓原则。在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 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政策下, 刑事和解制度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关键词:刑事和解,合法原则,和解宽缓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昌.比较刑法原理[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4.

[2]张明楷.刑法分则的解释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3]张明楷.刑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4]高铭暄, 马克昌.刑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5]刘宪权.刑法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6]陈光中.刑事诉讼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制度原则 篇2

1

规范性

管理制度的最大特点是规范性,呈现在稳定和动态变化相统一的过程中。对项目管理来说,长久不变的规范不一定是适应的规范,经常变化的规范也不一定是好规范,应该根据项目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相对的稳定和动态的变化。在项目的发展过程中,管理制度应是具有相应的与项目生命周期对应的稳定周期与动态的时期,这种稳定周期与动态时期是受项目的行业性质、产业特征、团队人员素质、项目环境、项目经理的个人因素等相关因素综合影响的。

项目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客观事物、自然规律本身的规范性和科学性;二是特定管理活动所决定的规范性。

2

层次性

管理是有层次性的,制订项目管理制度也要有层次性。通常的管理制度可以分为责权利制度、岗位职能制度和作业基础制度三个层次。各层次的管理制度包含不同的管理要素。前两个制度包含更多的管理哲学理念与管理艺术的要素,后一个属于操作和执行层面,强调执行,具有更多的科学和硬技术要素的内容。

3

适应性

实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多、快、好、省地实现项目目标,是使项目团队和项目各个利益相关方尽量满意。不是为了制度而制订制度。制订制度要结合项目管理的实际,既要学习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又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要适应我国先进的文化(注意不是落后的陋习)。

泽亚管理咨询顾问认为项目管理制度应该简洁明了,便于理解和执行,便于检查考核。

4

有效性

制定出的制度要对管理有效。要注意团队人员的认同感。在制订制度的时候,是上级定了下级无条件执行,还是在制订的时候大家一起参与讨论?区别很大。制度的制订是为了项目管理的效率,而非简单地制约员工。管理制度必须在社会规范、国际标准、人性化尊重之间取得一个平衡。

管理制度如果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就失去了对员工行为约束的效力;管理制度如果不能确保组织经营管理的正常有序和效率,就说明存在缺陷。管理制度没有明确的奖惩内容,员工的差错就不能简单地由员工承担责任,主要责任在管理者。反过来,尊重也不是放任,制度的存在价值在于其具有权威性与合理性,不合理可以修改,但不能形同虚设。尊重,是要面对人性和社会规范的。我们提倡人性化管理,但不是人情化管理。该管的一定要管,该遵守的原则一定要遵守,管理者不能将破坏组织的规章制度、损坏组织利益作为换取人情的筹码。即使组织现有的制度确实不合理,也要通过正当途径反馈给决策者,严格按照程序来变更或废除。将不合理的制度置若罔闻而我行我素,这种危害远大于不合理制度存在所产生的危害,这将直接导致员工对整个制度的不重视,从而使得组织上下缺乏执行力。

5

创新性

项目管理制度的动态变化需要组织进行有效的创新,项目本身就是创新活动的载体,也只有创新才能保证项目管理制度具有适应项目的相对稳定性、规范性,合理、科学、把握好或利用好时机的创新是保持项目管理制度规范性的重要途径。

项目管理制度是管理制度的规范性实施与创新活动的产物。有人认为,管理制度=规范+规则+创新,有一定的道理。这是因为:一方面,项目管理制度的编制需按照一定的规范来编制,项目管理制度的编制在一定意义上讲,是项目管理制度的创新,项目管理制度创新过程就是项目管理制度的设计、编制,这种设计或创新是有其相应的规则或规范的;另一方面,项目管理制度的编制或创新是具有规则的,起码的规则就是结合项目实际,按照事物的演变过程依循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在的本质规律,依据项目管理的基本原理,实施创新的方法或原则,进行编制或创新,形成规范。

项目管理制度的规范性与创新性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为基础、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关系,是一种良性的螺旋式上升的关系,规范与创新能够使两者保持统一、和谐、互相促进的关系,非良性的关系则会使两者割裂甚至出现矛盾。

浅议会计制度基本原则的完善 篇3

摘 要 为了规范国内会计行业管理,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我国于2002年12月在总结国内会计工作经验和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自《企业会计制度》实施以来,我国的会计行业日渐成熟,越来越显示出新会计制度的优点。究竟新的会计制度和旧的会计制度在基本原则方面有什么不同呢?本文通过新旧会计制度的比较,谈一谈会计制度基本原则的发展。

关键词 会计制度 基本原则 完善

新的会计制度自2002年12月29日发布,截至2004年,彻底废除旧的会计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已经有几年的时间了,新旧制度相比,在基本原则方面新制度显得更加完善。对新旧会计制度的基本原则进行比较分析,深刻领会基本原则发展背后的精神实质,以便更好地做好会计工作。

一、新提出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把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会计人员在这个原则要求下,就要进行专业的分析和判断,充分尊重经济实质,保证会计核算信息与客观上的经济事实相一致。虽然经济多元化了,表现形式也相对复杂了很多,但是,我们在进行会计核算的时候,其信息实质上是反映经济事实,不是反映这种现象代表的经济形式,我们会计事务中涉及的权益法、合并会计报表就是例证,也就是母公司在子公司拥有的权益资本虽没有超过半数,但是,母公司通过其他方式对子公司或者被投资的经济实体实施控制时,被控制的企业也被纳人合并会计报表的范围。

二、谨慎性原则进一步加强

在原来的会计制度中,对于谨慎性原则的要求是这样的:会计核算应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然而,在新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中的规定是: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但不得秘密准备。两者比较,我们不难看出,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更加具体和细致。体现在具体会计核算中就是对或有事项中的负债进行确认,计提各种资产减值准备,不得滥用谨慎性原则。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计提各种财产减值准备。主要是做好计提存货、短期投资跌价准备以及应收款项的坏账、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减值方面的准备。二是谨慎对待或有负债情况。在日常工作中要特别关注并及时反映或有负债的相关情况,《企业会计制度》中专门针对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工作做出了一系列的规定。三是对固定资产折旧方法进行了调整,可以使用加速折旧的方法进行计算。四是根据物价上涨情况,可以在发出库存货物计价时采用后进先出法。我们实行谨慎原则,是要对不确定的因素做出合理的、科学的估计,在估算的时候要特别谨慎,保证既不要忽视一些因素对资产的影响,也要做到不多计资产或者收益,对企业的负债情况和费用情况也要如实计提,不能少计。在具体工作中,绝不能滥用谨慎原则,要有效地防止以谨慎性原则为名,任意计提各种准备。

三、重新修正了历史成本原则

新的会计制度中是这样规定的:“各项资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这样把对各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明确地提出来,其本质上是对历史成本原则的进一步完善,因此可以运用“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对企业的资产或者收益进行计价。企业的工会制度中仅仅对计提应收帐款的坏帐准备做出了一些规定,企业的股东大会制度对收款坏帐、短期投、长期投资减值等方面做了相应的规定。新的会计制度对历史成本原则进行了重新修正,也是目前会计工作的客观情况的必然要求,是为了更加真实地反映企业的经济状况,为企业的更好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信息保障。我们知道,当企业的一项资本发生减值,发生减值的部分就不能给投资者或者企业带来预期的经济效益,从这方面来看,这部分资产已经不能算作资产了,因此,应该及时的计提减值准备。这是谨慎性原则以及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要求,是准确、客观放映经济状况的实际要求。

四、相关性原则进一步完善

原来的会计制度中规定:“会计信息应当符合国家经济管理的要求,满足有关各方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新的企业会计制度就这一问题的规定是:“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这样的规定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体现了提供企业会计信息的真正目标是为决策服务的,也就是提供的信息要对决策有用,不是满足某个方面的要求,其需要是更加广泛的。会计信息使用者也是包括多个方面的,不仅是企业的管理者,也包括与企业相关的单位或者个人,政府部门、投资者、企业职工、社会公众都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因此,要求我们在进行会计信息采集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的全面,尽量使所提供的数据能够满足各个方面的需求。

五、进一步强调重要性原则

新的会计制度强调重要性原则,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和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在很多会计实务中都运用到重要性原则,重要性原则要求每个企业确定自己的重要事项,进行核算和披露,而对重要事项的判断,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也给会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六、结束语

会计制度中,基本原则是指导各项工作的重要规范,在新的会计制度中,对原来的基本原则进行修改、补充和加强,是为了更加适应当前的经济状况。我们只有充分把握了会计制度中基本原则的实质,才能把会计工作做得更好,从而为企业发展和管理者进行决策提供更加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冯义秀.企业会计制度导读.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8.

[2]谢华.谈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变化.四川会计.2008(10).

大学学术制度变革原则刍议 篇4

一、经济理性与意识形态相结合

学术制度虽然是关于学术的制度,但同样要遵循制度变革的基本经济规律,那就是在制度变革中具有经济理性,即只有当预期的净收益大于预期的成本时,制度变革才有可能发生。制度对人类社会具有重要的经济功能,如制度有利于克服外部性,可以帮助克服市场失灵,帮助人们规避经济风险等。制度变革的重要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制度的经济功能。但是,经济功能并不是制度的唯一功能,制度还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行动团体的经济计算并不是制度变迁的唯一动力,价值观、道德规范的权衡也是制度变革的重要动力。制度的经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是相互补充的,“意识形态努力使个人和团体行为理性化。”[1]如果人们对现有制度持支持和认可态度,那么即使个人可以从制度变迁中获利也不会去改变现有制度;如果对现有制度不满,怀疑它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即使个人在制度变迁中可能遭受损失也会参与制度变迁。这说明意识形态对制度的维持和变迁有很大的影响。

大学学术制度由于其学术特性的缘故具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如对科学的“无私利性”的追求。但学术活动在经济学意义上也是一种经济活动,经济学中的“学术人”也是“经济人”,而“经济人”是要追求个人私利的。这二者不是矛盾了吗?其实不然,大学教师为了全人类的幸福而无私地追求真理,但他们在转让自己的专利时也会讨价还价;他们在取得学术荣誉时,也会抱怨自己的工资待遇太低,但我们并未觉得这有什么不对的。可以说,“学术人”既是“经济人”,也是“道德人”。在大学学术制度的变革中只有记住这一点,只有将学术制度的经济功能和意识形态功能结合起来,才可能最终实现制度变革的目的。

二、目的性与规律性相统一

大学学术制度的目的有很多层次,如对国家而言是为提升国家的整体科学技术水平和在国际上的学术竞争力服务,为解决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服务;对大学而言是为学校的学术声誉、学术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服务;对某一学科的学术“行会”来说是为了提升本专业或学科的知识增量,开拓新的学术领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提高本专业或学科的学术地位和声誉;对大学教师而言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学术素养和能力,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和社会地位,增进自己的学术自由等等。这些目的从社会活动的性质来看,又可以分为学术本身的目的、经济的目的、政治的目的、意识形态的目的等。

但是,不管从哪个角度看,我们都不能忘记大学学术制度的最根本和原初的目的。笔者认为,这个目的是“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这里的“人”包括学生、教师、管理人员,社会的其他人员,甚至政府官员等。“全面和谐发展”是人的发展既要全面,又要和谐。如既促进人的抽象思维,也促进人的形象思维;既发展人的工具理性,也发展人的目的理性;既磨炼人的科学精神,也塑造人的人文精神;既重视学理,也重视应用,等等。这个根本目的又表现为人类的一些普遍价值追求,如自由与秩序,公平与效率,以及其他的价值追求,如诚信、安全、和平和繁荣等。这些目的也应是统一与和谐的,它们最终也是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这一根本目的服务的。

同时,目的与规律相统一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实现大学学术活动的目的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正如大学学术制度的目的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性质,大学学术制度的规律也具有不同的层次和性质。这些规律主要有:学术规律、经济规律、政治规律、道德规律等。在这些规律或法则中,学术法则、利益法则、道德法则是最基本的三条。大学学术制度变革既要为实现以上的各种目的服务,又要遵循以上的各种规律,应把这二者结合起来。最根本的一点可以总结为:大学学术制度变革应该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服务,同时应该遵循基本的学术法则、利益法则和道德法则。

三、核心制度与配套制度相配合

制度安排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服务的,但制度安排在实现制度目的时可能是有效率的,也可能是无效率的。同时,每一项制度安排都内在地联结着其他制度安排,共同“嵌在”制度结构中,某项制度安排的效率还取决于其他制度安排与它们之间的联结的完善程度[2]。一项制度安排的变迁,有可能引致其他制度安排乃至制度结构的效率发生变化。但是,各项制度安排的这种引致作用并不完全相同,其中必有一项或一组制度安排的引致作用最为重要,可以称之为核心制度;其余的制度安排的引致作用相对较弱,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核心制度的控制,可以称为配套制度。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实现制度目的的作用和控制、影响其他制度安排的程度虽然不一样,但在整个制度结构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制度结构的变迁应该是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共同推进、相互配合的制度变迁。如果只有某项制度安排的变迁,而不注意其他相关制度的变迁,则制度变迁能否实现目的,实现目的的效率是很成问题的。

大学学术制度的变革也是一样,只有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相互配合才能很好地实现制度变革的目的。例如,在大学教师配置制度的结构中,如果说教师职务合同聘任制度是一项核心制度的话,则相关的教师人事代理制度、社会医疗保险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以及国家对教师和大学的人事自主权的相关保障制度都是配套制度。要改革传统的大学教师聘用制度,就必须同时改革传统的大学教师管理制度、户籍制度、工资制度,以及国家的相关人事制度。在现实中,我们可以发现很多知名大学所发起的具有首创精神的某项学术制度的变革,其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注意或没能对相关的配套制度进行变革。在制度变革中注意核心制度和配套制度相互配合,近于我们常说的加强制度环境建设,即制度变革要统筹兼顾,不能有所偏颇,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四、稳定与变革相协调

稳定和变革是大学的两个相辅相成的特征,也是大学制度的两个相关特征。20世纪60、70年代,美国杰出教育家赫斯伯格(Hteodore M.Hesburgh)曾经说:“大学是所有社会机构中最保守的机构之一;同时,它又是人类有史以来最能促进社会变革的机构。”[3]国外著名的大学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甚至保守性,同时具有适应新的需求和方向的调节能力,这是一种独特的结合。在美国,这种状况不是政府进行周密规划的结果,是大学自然发展所形成的“自发秩序”。国家没有关于高等教育的总体规划,大学享有相当大的自治权,研究型大学享有的自治权就更大。因此改革是多样和自发的。“大学极力抵制根本的变革,然而它们能够相当容易地增加新的专业并适应不断变化的职能。大规模的制度改革是相当罕见的,但在周边的变化是很大的。”[4]变革的基本模式是简单地给现有的大学、院系、学科增加新的职能,通过这种自然增加来实现变革。这样,就不必严重打乱或改变现有秩序而实现改进,适应环境,而且可以用较低的成本适应新的需求。可见,大学制度的变革所引发的变动最好尊重大学原有的稳定,这样变革所遇到的阻力最小,变革成功的可能性也最大。对于大学改革的领导者而言,大学制度的变革实际上就是要保持大学的动态平衡,这正如阿什比所言,“一所健全的大学总是处于不稳定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不断地受到来自教职员的力量与热情的干扰,而大学行政的回转仪就要不断地予以调整。”[5]

大学学术制度的变革也必须是尊重和保持稳定性的变革。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没有运用彻底颠覆原有体制结构的“休克疗法”,而是进行由外围到核心、保持稳定的“软着陆”式变革,取得了较大的成功。我国大学学术制度也不能采取“革命式”的“休克疗法”,而应在尊重原有权力和利益结构的基础上进行稳定的渐进式变革。即使是由政府推行的强制性制度变革,也应注意保持稳定性。

五、变革与开放并行

我们知道,一个国家,一个组织的“改革”总是与“开放”联系在一起,二者几乎总是并行的,常被合称为“改革开放”。任何组织的制度在变革的同时应该加强开放性。在知识经济和学科日益交叉融合的“大科学”时代,大学学术活动必须走出象牙塔,走向社会,走向国际,保持适当的开放性。大学学术制度在变革的同时也应当保持开放的姿态。大学应该成为具有自由、多样化、开放精神的大“社区”[6];大学应该成为具有开放性和合作精神的“柔性大学”(Flexi-university)[7]。大学学术应该打破学科界限,树立合作与开放的观念。大学学术和大学学术制度变革的开放性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

首先,在大学层次上,研究应当向教学开放。“大学独特的结构使它适合承担的角色是在研究中进行教学或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或者换句话说就是进行那种和教室和讲座不分离的研究。”[8]大学与其他研究机构的区别在于它既进行学术研究,也培养人才,而且这二者是内在统一的。其中,研究型大学虽然以科学研究为主要任务,但教学的职能仍然很重要。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学除了本科生教学,还有分量很重的研究生教学。研究型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结合主要是指本科高年级和研究生层次的教学以科研为基础进行,研究与人才培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二者结合是优化资源配置,发展科技、教育的最佳途径。“高质量的研究生教育毫无置疑地与研究联系在一起”[9],科研对教学的开放和统一应当成为变革大学学术制度的一条重要原则。

其次,在国家或社会的层面,大学学术应当向社会或市场开放。在现代社会,大学学术虽然有着自身的发展逻辑,对政治干预和社会控制具有天然的排斥倾向,但在科技发展的社会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的今天,大学学术不可能再呆在“象牙塔”中,相反,“大学须深涉世事”(University must indeed be in the Thick of Things)[8];大学学术要有“为科学而科学”的品格,要与社会保持适当的距离,但大学学术不能完全自外于社会,保持距离并不意味着隔绝,大学学术不能对社会事务和社会发展漠不关心。在遵循学术逻辑的前提下,大学学术对社会的合作与开放完全可以增进大学学术的自由。增进大学学术对社会或市场的开放性,政府应当承担应有的责任。政府应该通过目标设定、设定绩效标准、投标合同、对结果的评估等“从远处掌舵”[11],为大学学术创建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应当建立一个良性的大学学术市场竞争机制。应当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努力构建一个“学术—工业—政府”紧密结合的“三重螺旋”(Triple Helix)[11]或“大学—工业—政府—社会”紧密结合的“四重螺旋”[13]。

最后,在国际层面上,大学学术应该向国际社会开放。学术交流是学术界的生命线[11]。大学学术应该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国际性。可以通过加强大学教师的国际交流,开展国际学术合作,发展和利用好各种学术国际化的载体和平台,增强大学学术向国际学术界和国际社会的开放。但是,与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一样,目前的国际学术秩序是一个西方世界占据绝对优势的极度不均衡的学术秩序。我们在向西方世界进行学术的开放、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盲目崇洋,避免被“学术殖民”。但是,在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于世界知识系统之外。”[4]我们应该认识到,大学学术的国际化是我们必须作出的选择,开放和合作是我们必须采取的姿态。我们应该在保持主体性、独立性的前提下融入国际知识网络,向国外学习,但同时要争取改变不利于自身的国际学术秩序。

参考文献

[1][美]诺斯(陈郁,罗华平,等译).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4.

[2]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A].科斯,等(刘守英,等译).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和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383.

[3][美]伯顿·R·克拉克(王承绪,等译).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203.

[4][15][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人民教育出版社教育室,译).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93.184.186.

[5][英]阿什比(腾大春,腾大生,译).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99.

[6]Bernard E.Whitley,Jr.,and Patricia Keith-Spiegel.Academic Dishonesty:an Educator's Guide[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2,p146-147.

[7]David Famham.Managing Academic Staff in Changing University System:International Trends and Comparisons[M].Suffolk:St Edmundsbury Press Ltd,1999,p343.

[8][10]Robert A.Nisbet.The Degradation of Academic Dogma[M]. New Jersey:Transaction Publisher,1997,p178.p188.

[9][美]杰恩,等(柳御林,等译)研发组织管理:用好天才团队[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331.

[11][12][14]Tony Becher and Paul R.Trowler.Academic Tribes and Territories:Intellectual Enquiry and the Culture of Disciplines [M].Buchingham:Edmundsbury Press,2001,p11.8.104.

选举制度的原则 篇5

普遍选举

凡达到选举年龄的公民,除被剥夺政治权利者外, 普遍享有选举权。 资产阶级虽然最早提出“普遍选举”的口号,用来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反封建专制的斗争。但是在他们夺取政权后,却严格限制选举权,规定了诸如居住期限、财产资格、教育程度、性别、种族等选举资格的限制,直到20世纪初,普遍选举才成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的选举原则(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制度规定,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享有选举权,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

平等选举

选民在平等的基础上参加选举。每个选民在一次选举中只有一个投票权,每张选票的效力相等。西方国家曾实行过一人多票原则。如英国曾实行复数选票制,即选举人除可在其住地选区投票外,如占有一定数量的财产或达到一定学历,还可在其营业地选区或大学选区再次投票。这种不平等的选举资格直到1948年才废除。“一人一票,一票一价”已成为各国普遍采用的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选举制度也采用这一原则。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直接选举指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议员)或其他公职人员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间接选举指先由选民选出代表或选举人,再由代表或选举人选出上一级代表或国家公职人员。西方国家的议会,下院议员一般由选民直接投票选出;上院议员或总统,有的国家采用直接选举,有的国家采用间接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土地辽阔、人口众多、交通不便、经济文化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等国情,采取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并用的选举制度。即县级及其以下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直接选举,县级以上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实行间接选举。这种制度有利于人民能真正选出自己了解的、信得过的代表。

秘密投票

制度原则 篇6

一、高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

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领导班子集体议事的会议形式,即领导班子通过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并决定院(系)工作内容。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高校管理现状的尝试创新,“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专业设置日渐完善,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并积极引进国外优秀人才。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高校院系的领导体制也必须不断创新发展,才能适应时代的潮流和新思想的发展,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就是在新形势下产生的全新的决策形式。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一种把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结合在一起的全新制度,它不仅可以把院系领导班子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结合体,调动院(系)总支和行政两方面的积极性,还能够倾听到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的意见,将各种不同的优秀意见运用到日常管理和教学工作中。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利于保证院(系)各项工作协调一致地健康运行,并且防止以党代政或者以政代党现象的产生,从而保证政治决策的科学性、客观性和正确性。

二、高校院(系)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重大意义

1、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要求

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显著特征是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和民主管理,主要内容包括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术组织建设和探索民主管理的有效途径等。因此,建立高校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根本保证

当前,在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中,还存在着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校院两级管理的工作职责不够清晰、权责利不明晰、二级学院的管理不够规范、二级学院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规定“三重一大”事项必须通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进行集体研究,形成决定,达成共识,保证了重大事项的决策经过充分集体研究和个人民主协商。同时,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这个议事平台能有效规范防止二级学院党政负责人的个人专断行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有利于形成书记与院长平等协商、共同处理学院工作的良好工作氛围,有利于协调党政关系,形成工作合力。

3、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加强二级学院党组织建设、促进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二级学院党组织在高校党组织机构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位置,是教育和团结广大师生员工的政治核心,是党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第一线的战斗堡垒。通过实现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二级学院党组织管思想、管干部、管人才、管政策,保证了党的工作与行政工作有机结合,有利于确保党对高校的领导地位,有利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完成。

三、高校实施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过程中应坚持的原则

1、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原则

高校二级学院承担着人才培养的具体职能, 二级学院党组织是党的教育方针在高校最直接!、最具体的执行者。要确立二级学院党委在学院事业发展中的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决定在学院贯彻实施的精神和措施。二级学院党委要在校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与学院行政各司其职,共同负责贯彻执行校党委、校行政的各项决定和决议。学院党委和行政之间既要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又要密切配合,相互合作。

2、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

民主集中制是党和国家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章》规定,党的各级委员会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学院领导班子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加强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具体到高校二级学院、凡属学院“三重一大”事项都要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通过党政联席会议、由学院党政领导班子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学院班子成员根据集体的决定和分工,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

3. 遵守依法议事原则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其中全面依法治国落实到学院党政联席会议中就是要制定全面的议事规则,并严格执行。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在具体实施与操作过程中,对重大事项的决策、会议决议的变更、议定内容的落实及监督检查等都要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确保党政联席会议有规可依、有规必依、违者必究。

四、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的有效机制

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首先要有一套好的议事规则,明确议事范围,严格执行议事程序。其次要有一套相应的运行机制作保障,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自觉执行会议的决议,保证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有效运行、发挥作用。

1、建立沟通协调机制

建立高效统一的沟通协调机制,是推进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顺利实施,增强党政之间密切配合、发挥合力,推进学院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 要加强工作的经常性沟通,特别是提交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决策的重大议题,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要进行充分酝酿和沟通交流,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对有分歧的重大事项、重大问题要暂缓提交讨论决策,进一步酝酿沟通。

2、建立分工协作机制

集体分工协作机制是指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从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出发,既分别代表不同机构、分管不同工作,同时又协调合力进行学院重大决策的运行机制。要正确处理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关系、明确学院党委和行政的职责。学院党委负有政治领导、共同决策、保证监督、凝聚力量的责任,要积极支持配合学院行政工作,保证学院行政履行职责、顺利开展工作。

3、建立共同决策机制

共同决策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确保了学院发展的方向正确,决策准确,成效明显。建立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构建共同决策机制的有效保证。会前要充分酝酿和沟通。书记和院长要对议题进行充分沟通,形成共识。 没有形成一致意见的,不能上会研究。会上要充分讨论。每个班子成员都要发表意见,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书记、院长要善于集中大家的意见,不能搞一言堂、家长制。在集体讨论问题时,都要平等和充分地发表各自意见。要实行票决制,在对重大问题进行集体讨论和决定时,要严格实行少数服从多数,一人一票。 要实行分工落实,对经集体讨论后做出的决定,必须坚决贯彻落实。

4、建立政治保障机制

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学院党委是学院的政治核心,要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学院的贯彻执行,实现对学院的政治领导。积极主动参与学院重大事项决策。不断加强学院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各基层党组织的思想工作、组织工作、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群众工作,把学院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发挥党组织对本单位的政治导向作用,实现党政目标一致,协调配合。

5、构建监督、惩处机制

要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院(系)党政领导在谋事与用人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并严格予以追究。

6、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如何调动院(系)党政工作的积极性,达到分工合作、共同负责,增强班子活力是建立和完善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重要内容。学校党委要对院(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情况每年检查一次,并把执行情况列为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院(系)领导班子要及时总结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情况,并将其作为班子述职和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内容。

学校制度文化构建应遵循的原则 篇7

以教师为本

学校的中心工作就是教学,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这一中心服务的,教学质量的好坏决定了一所学校的发展。要想搞好教学,必须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而做到调动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就必须有相关方面的学校制度。建设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首先要以教师为本。教师是育人的导师,他们用人类高尚的道德去塑造学生的灵魂,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对学生传授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全体教师素质的提高。在学校管理中,我们要充分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发挥教师在学校管理中的主导作用,真正树立起以教师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教师为本,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营造宽松民主的管理氛围,让广大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增强教职员工作为主人翁的责任感、紧迫感和荣誉感。只有在学校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才能使领导与群众的关系更加和谐,广大教师才能在自由、民主、平等的环境中舒心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以教师为本,要求管理者注重学校管理的激励功能,强化教师队伍中有益的、积极的行为,采取多种有效的激励方式,尽可能调动每个教师的积极性。同时,还应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条件,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保证激励功能发挥持久作用。

以教师为本,要求学校管理者注重学习型团队的建设。学校要适应未来的挑战,必须重视培养教师的业务能力,更新教师的知识,挖掘教师的潜力,就必须建立一支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学习型团队的建设能够提升教师的团队精神,确立团队的共同价值取向,为实现学校的目标远景而奋斗。建立学习型团队既是实现学校人本管理的需要,也是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

以学生为本

以人为本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传统的学校管理关注的是学校近期目标的实现,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是发展的社会个体,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认知水平能力上均尚未定型,各方面还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中,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和潜在的发展能力。他们有丰富的思想感情,有自己的人格与尊严,有与周围人之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学生是学校实施人本管理的客体,又是认识发展和创新教育的主体。通过对学生全面的认识,我们才能根据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关心爱护学生,一切为了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本,要摒弃传统教育重智轻德的错误思想。要克服学校德育简单化、形式化、表面化的倾向,通过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让他们学会如何做人,懂得该做什么样的人。

以学生为本,要求学校树立尊师爱生的良好风气。尊师与爱生是相互促进的两个方面,教师通过对学生的尊重与关爱赢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信赖,而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信赖,又可以激发教师更加努力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气氛和学习条件。学校要在管理中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平等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绝不能像传统做法那样对学生的人格妄加伤害。

以学生为本,要求学校管理者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指的是个性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独特个性两个方面。我们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的全面性,避免对学生求全责备,全面发展不同于同步发展,在较短时间里掌握所有的知识技能,发掘个体的所有潜能那是不现实的。我们应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充分培养和发挥个性特长。

学校制度建设要发扬民主,让学生参与各种目标、计划、规则等制定,使制度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学生民主参与制度的制定和学校管理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正确引导学生参与制定制度和学校管理,这样的学校制度才是民主的、现实的,是学生自主要求的反映,而不是学校单方面意志的表达。更为重要的是,在参与过程中,有利于学生形成对学校制度的正确情感态度和持久的心理定式。

以校为本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 篇8

由于法律传统的不同,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在大陆法系国家表现为“一事不再理”原则, 而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表现为“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一事不再理”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后为大陆法系一些国家所继承, 成为刑事诉讼法中的一项重要原则。我国法学界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确切含义一直存在争议, 目前主要存在狭义说和广义说两种观点。狭义说认为: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法院对于任何已经生效裁判加以处理的案件, 不得再行审判;对于所有已被生效法律裁判确定为有罪或无罪的被告人, 法院不得再予审判或科刑”。这一原则只包含一层含义, 即判决的既判力。广义说认为:一事不再理原则是指“一个案件经法院审判后, 除法律另有规定外, 当事人不得再行起诉, 法院不得再行处理。”这一原则包含两层含义, 即判决的既判力和诉讼系属效力。

与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相对应的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它被定义为:禁止在同一司法管辖区域内就同一罪行对一名被告人连续起诉。用联邦最高法院的话来说:“它保护被告人在被宣判无罪以后不会因相同的罪行而受到第二次起诉, 也保护被告人在判决有罪以后不会因相同的罪行受到第二次起诉。” (1)

二、“一事不再理”原则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异同

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与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都属于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有许多相通之处:首先, 它们在思想起源上都来源于古罗马法的相关规定, 核心内容都是“不允许无故重新起诉和审判”, 从而有利于维护判决的严肃性和法的安定性。其次, 两原则均蕴含着保障人权和维持控辩双方地位平衡这一核心理念。再次, “一事不再理”原则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都符合诉讼经济的要求, 通过维持判决的终局性而有利于降低诉讼成本, 快速解决冲突。 (2) 但二者仍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绝不能盲目地将二者完全等同起来:

第一, 从价值取向上看, 两项原则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大陆法系崇尚安全和集体人权, 更多追求实体正义, 因此“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强调司法的权威性, 避免就同一法律关系做出相互矛盾的裁判, 以实现诉讼经济。英美法系崇尚自由和个体人权, 正如美国宪法修正案第5条规定“任何人均不得因同一罪行而受到生命或身体上的危险” (3)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更多地站在被告人的立场上, 追求程序正义, 限制国家权力的无限扩张。

第二, 适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大陆法系“一事不再理”原则只能针对法院作出的已经具有既判力的判决, 如果裁判尚未具备既判力, “一事不再理”原则就不会对检察官的重复追诉行为产生任何约束力, 是一种“相对的一事不再理”。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适用的前提条件是“危险已经构成”, 以美国为例, 当陪审团一经选定并宣誓后或检察官在第一份证据出示后不得撤诉, 也不得再行或补充起诉, 是一种“绝对的一事不再理”。

第三, 对“一事”的理解不同。目前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中, “一事”事实上指的仅是“同一犯罪行为”, 即事实行为, 而不涉及法律评价。被追诉者实施的任何一项违法行为, 只要法院已经对此作出生效判决, 追诉方就不得以任何其他罪名另行起诉。而英美法系实行诉因制度, 包括事实行为与法律评价两个方面。因此无论是控诉方两次起诉的罪名不一致就不被认为违反了“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第四, 对控诉方的上诉权限制程度不同。在大陆法系国家, 只要上诉期限尚未届满即不具备既判力的刑事判决, “一事不再理”原则对控诉方的上诉权限没有任何限制, 控诉方拥有与被告方完全相同的上诉权利。而在英美法系国家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中, 通常不允许控诉方提出上诉, 对一审有罪判决的上诉权专属被告人一方, 特别是针对一审的无罪判决, 一般一经作出即发生法律效力, 控诉方不得提出上诉, 但允许检控方提起中间上诉或针对无罪判决以原审法院犯了对控方不利的法律错误为由提起上诉。

第五, 对于启动变更生效裁判的特殊救济程序的规定不同。在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中, 设立了旨在纠正原生效判决中存在的事实或法律错误的再审程序, 本质上是一种纠错程序。在英美法系国家则设立了旨在保障被追诉人权利的人身保护令程序, 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救济程序。

三、我国现行刑事再审制度存在的问题

无论是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 还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禁止重复追诉原则在两大法系都有所规定, 已经成为国际上衡量刑事诉讼是否科学、民主和人道的重要指标, 而我国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该项原则却基本上未作规定, 导致刑事诉讼过程中控方具有绝对的优势和特权, 被告人的基本人权难以得到保障, 一个刑事案件往往会经历几次起诉和审理而得不到终局解决, 严重影响了人权保障、法院权威和法制进程。

由于未确立禁止重复追诉原则, 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具体制度设计上存在较多不合理现象, 主要表现在:第一, 法院可以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有违“控审分离, 不告不理”的原则, 不但使法院由居中裁判者沦为追诉者, 而且极易使当事人遭受反复追诉。第二, 检察院抗诉必然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等都使法院的生效判决处于不稳定状态, 使法院裁决的终局性受到挑战, 也使被告人处于无休止地遭受追诉和审判的危险境地。第三, 申诉主体、时间、次数、审级、再审理由等诸多方面毫无限制, 导致诉讼秩序混乱, 两审终审制形同虚设, 造成诉讼和司法资源的大量浪费。

四、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应适用“一事不再理”原则

我国迫切需要改革审判监督程序, 确立禁止重复追诉原则。那么, 我国应该采取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立法模式还是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立法模式呢?在笔者看来, 考虑到我国刑事审判的实际情况, 借鉴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更为妥当, 原因如下:

首先, 我国的刑事诉讼理念与大陆法系更为接近, 追求的是实体真实, 以准确的实现刑罚权为诉讼目的, 为了有效地维护社会安全, 程序的设计更多地考虑如何查清事实真相, 惩罚犯罪。确立我国这一刑事诉讼目的体系的基础有三个方面:第一, 奉行积极的国家观。国家权力由人民掌握, 信任而非怀疑国家权力是我国刑事诉讼设计的首要前提。公众亦因此能容忍国家权力对个人权利在一定程序上的干预和限制。其二, 推崇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具有一致性且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利益观。其三, 从社会和文化传统来看, 我国公众出于文化传统, 对司法机关惩罚犯罪采取的一系列行为包括限制涉诉公民各种权利在内, 一般都持支持或默许态度。 (4)

其次, 从我国的宪政体制来看, 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的立法模式与我国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者的地位不相符合。我国的检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主要是通过抗诉来实现。如果选择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作为立法模式, 就意味着检察院既不能对一审尚未生效的判决提起抗诉, 也不能对已生效的判决抗诉启动审判监督程序, 而选择一事不再理原则的立法模式则不会对我国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者地位造成太大影响。

再次, 我国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出发点和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不一致。在我国司法实践中, 提起再审程序的主要是不利于被告人的情况。据相关统计资料,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再审案件, 90%左右都是不利于被告人的。然而,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所强调的是权利保障和规范职权行为, 禁止职权机关在纠正错误时的任意性, 强调保护被告人的权利。

最后, 从我国的国民心理来看, 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我们的有错必纠的观念存在较大的冲突。我国传统观念认为, 诉讼只要存在着错误, 尤其是存在有利于被告人的错误, 就应当予以纠正。这样的观念并不仅仅是立法者、执法者的观念, 事实上也是广大民众的普遍观念。而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在判决生效之后发生效力, 其强度要弱于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更能控制犯罪, 保障安全, 在我国国民追求安稳的心理有大的转变之前, 更易于为国民所接受。

五、我国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

基于上述观点, 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审判监督程序进行改革:

第一, 在宪法中确立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基础性地位。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规定的是基础性的根本性的事项, 而一事不再理原则无疑也是诉讼中的一项基础性原则, 应当在宪法中增加对一事不再理原则的规定。于此相适应, 还需要在刑事诉讼中规定一事不再理原则, 把它作为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贯穿于刑事诉讼的整个过程中。

第二, 规范再审程序的启动主体。现行刑事诉讼法把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权赋予法院和检察院, 而将当事人排除在外, 当事人的申诉并不必然引起审判监督程序。而法院应遵循“无利益无诉讼”和控审分离原则, 不能任意自行更改已作出的生效判决, 因此应当取消法院自行启动审判监督程序的权力, 而赋予当事人申请启动程序的权利。

第三, 划分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和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5) 实践中检察机关为维护其控诉之主张, 往往提起不利于原审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人民法院为将原来被判无罪的被告改判有罪或者加重被告人刑罚, 或者为报复被告人的上诉行为, 也往往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再加上被害人、自诉人还可以通过申诉提出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请, 这样一来, 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启动要容易得多。相反, 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需要由被告人通过申诉直接向原审法院提出, 而原审法院害怕自己受到消极评价, 往往置被告人申诉不理。因此应当区分不利于被告人和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一般情况下, 检察机关不能以事后发现的新事实或新证据提起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 并且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应有次数和追诉时限的限制。相反, 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只要有新事实或新证据就可以提起, 且不受次数和时效的限制。

第四, 明确审判监督程序提起的理由。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理由是判决和裁定“确有错误”, 过于笼统, 可操作性差, 应当对不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和有利于被告人的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理由分别进行规定。

第五, 确立再审不加刑原则 (6) 。我国刑事诉讼法为保障被告人的权利, 规定了上诉不加刑原则, 但未规定再审不加刑原则, 这使得通过再审程序规避二审上诉不加刑原则成为可能, 削弱了上诉不加刑对被告人利益的保护效果。从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 重视人权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而通过再审不加刑可以保护被告人的申诉权利。因此, 为防止对被告人进行双重追究, 应当禁止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加重被告人的刑罚。

综上所述, 审判监督程序好比一把双刃剑, 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重新构建我国的审判监督程序时, 应当确立大陆法系的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基础性地位, 有限地引入英美法系的禁止双重危险原则, 确保实体正义与程序正义、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的平衡。

参考文献

①【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①【美】罗纳尔多.V.戴尔卡门《美国刑事诉讼》【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陈群《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造》【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第27卷第1期②陈群《禁止重复追诉原则与我国刑事再审制度改造》【N】盐城师范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年2月第27卷第1期

③【美】杰罗姆·巴伦, 托马斯·迪恩斯《美国宪法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26③【美】杰罗姆·巴伦, 托马斯·迪恩斯《美国宪法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326

④马力, 吕洪民《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9卷第4期④马力, 吕洪民《禁止双重危险原则与刑事再审制度的改革》【N】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1年11月第9卷第4期

⑤柴艳茹《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⑤柴艳茹《关于完善我国刑事再审程序的思考》【J】《政法学刊》2006年10月第23卷第5期

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的应用 篇9

一、谨慎性原则的涵义

谨慎性原则又称稳健性原则, 是指会计人员对某些经济业务存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可供选择时, 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 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所有者权益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进行会计处理, 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谨慎性原则的本质就是资本保持或资本维持。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原则的修正, 对减少企业风险和经营的不确定性具有重大意义。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是有必要的, 它是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的必要补充, 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因素, 会计人员不得不经常面对它, 并根据一定的标准对这些不确定因素进行估计。当企业面临着一个有风险的市场, 如金融风波、债务人的死亡、破产、竞争、新技术的使用等情况, 企业必须谨慎处理一切经济业务, 以保证在市场的竞争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二、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制度的运用

1. 在资产的定义上。

资产是指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资源, 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企业的资产应具有实体的控制性、计量的准确性、潜在的利益性等特点。这样不符合资产定义的虚资产就不得列入资产负债表项目, 如“待处理财产损益”项目如果在期末结账前未经有关部门批准处理的, 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转入当期损益, 并在报表附注中做说明。

2. 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上。

谨慎性原则是对历史性计价原则的修正。根据历史性计价原则, 虽然可能会存在记账简单和验证性等优点, 但是随着通货膨胀会计的出现和金融交易等业务的出现, 历史成本计价原则已不能完全满足会计信息相关性的需要, 所以要求企业应当定期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 既是谨慎性原则的体现, 又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新制度中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基本上包括了资产负债表上的所有非现金类资产。

3.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的选择上。

我国不少企业过去一般选择了直线法, 折旧率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不能适应企业技术更新、发展生产的内在要求。新企业会计准则允许企业从实际情况出发, 根据自身的需要, 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 选择加速折旧法, 加快固定资产折旧速度, 让企业早日收回投资,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进步,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4. 或有事项的处理上。

新或有事项准则规定, 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只有同时满足三个同时条件的, 应当确认为预计负债, 并将预计负债表上单独列项反映。另外, 企业应当在报表附注中披露或有负债形成的原因, 而对于或有资产企业不予以确认, 一般也不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5.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处理。

新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规定, 同时满足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这个条件的, 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才能计入当期损益, 即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 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而且对商业实质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确认, 充分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也就是可以预计将发生的费用和损失, 但不能预计资产和收益。

还有对于对外投资除非现金资产评估价高于账面价值, 不确认为收益;企业收到短期投资的股利或利息时, 也不确认收益, 而是在处置时再体现在净收益里;除此之外, 会计假设的基础、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算费用和收入、按配比原则计算损益, 这些假设和原则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是通用的, 在这样的会计结构中, 实际浸透着谨慎性思想。

三、完善会计准则, 是贯彻谨慎性原则的前提

实际上, 新会计准则中有些谨慎性原则的具体操作方法尚不够明确, 应逐步对谨慎性原则的运用范围、比例或相关数据进行规范, 制定具体可操作性的指南, 让会计有章可循, 避免了个人的主观性, 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1. 加强审计监督, 强化内在约束机制, 是贯彻谨慎性原则的保障。

为了避免企业以应用谨慎性原则为借口, 随意变更会计核算方法, 高估损失, 低估收入, 虚列成本费用, 歪曲真实的经营成果, 把谨慎性原则当作成本、利润的调节器, 就必须加强审计监督, 防止滥用和曲解谨慎性原则, 避免人为地加剧滥用这一原则。同时, 应强化企业内在约束机制, 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 优化会计行为, 从而使谨慎性原则得到合理的应用。

2. 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是贯彻谨慎性原则的关键。

制度原则 篇10

一、选课指导制度的内容

1. 成立选课指导委员会。

学校选课指导委员会的成员构成应包括学校主管教学的领导、学科或年级组的组长、班主任、任课教师、部分优秀学生和学生家长等。其职能为设计适合本校实际的《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和各科的选课指导方案, 并负责组织教师依据《学生选课指导手册》对学生进行具体指导;确立选修课及其学分设置;制订导师制及导师的任务分配;课程模块的设计和整合;学校内外教育资源的协调和配置;监督课程的实施和评价;制订教师的监督和评价标准等。

2. 编印学生选课指导手册。

《学生选课指导手册》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选课的目的和意义, 《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规定的普通高中课程总体结构简介, 普通高中各学科的选课指导, 各科目的课程结构简介、课程设计方案、学分设置、选课指导建议、学校三年的课程设计总表等等。

3. 实行学生选课指导导师制。

导师指导学生了解学校选修课开设计划, 认识选课与将来发展方向的关系, 选好课程, 规划人生, 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程修习计划。

4. 制订选课的程序和规则, 严格按照选课流程有序地进行选课。

完成选课清单和学生个性化课表。

5. 依托校园网、学校逐步开发选课软件和数字化的课程管理与评价系统。

为学生的选课提供帮助。汇总学生选课情况, 进行课程编排, 并为师生和家长提供查询和互动的平台。

二、选课指导制度的原则

1. 主体性原则。

选课指导应充分体现平等的师生关系, 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应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 不能包办代替。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课程, 学会规划自己的人生发展。

2. 全面性原则。

选课指导应充分依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业成绩、成长记录、特长与潜能等不同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并指导学生的重大选择必须由父母或者其他合法监护人同意, 参考学生家长的意见。学校的任何老师、高年级学生、家长和社区人员都要为学生选课提供指导和咨询。

3.科学性原则。

指导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基本发展状况的基础上, 必须对国家所规定的课程方案及所指导的学科有足够的掌握, 同时要对社会未来的人才需求有预见性的把握。教师根据学校实际、高校招生动向、将来学生就业状况等社会因素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选课能力, 使学生在选择中学会选择。

三、选课指导制度的模式

1. 学习咨询员模式。

学校设立独立编制的、具有一定资格的学习咨询员, 由专人专门负责对学生进行选课指导。班主任和其他教师进行协作指导。

2. 任课教师包班模式。

由班主任和学科教师共同担负选课指导的责任。方案一是由本年级的老师分派指导本年级的学生。方案二是所有的教师都担任高一年级学生的指导教师, 新一届学生进来之后, 又将学生分配到所有老师的名下, 以后以此类推。

3. 学生选课指导中心模式。

学校在教务处下设一个学生选课指导中心, 由各学科教研组长组成, 负责制订全校统一的学生选课的各种具体政策。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自主地选课。

四、选课指导制度的实施

新方案实施后, 学校选课指导实行导师制。导师制的确立是高中新课程方案下的一种管理创新, 甚至是制度创新。

1. 学校选课指导实行导师制 (承包制) , 所有学生进入高中后都有一个保持长期联系的选课导师。导师一般由本班任课教师担任, 学生入校后经双向选择, 最终由学校确认。

2. 导师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合理分配学分, 并为学生建立选课档案等。

制度原则 篇11

【关键词】 谨慎性原则 理念 重要性 发展阶段 应用 完善 注意事项

1.谨慎性原则的理念及重要性

谨慎性原则,指的就是企业在对不确定经济业务的估计时,凡是可以预见的负债、损失、费用都应当确认入账,相反,对于某些项目,如资产和收入等,如果没有充足的把握,则不予以确认入账,这就是谨慎性原则。谨慎性原则并不是一条中心性的原则,它是对其他的一般性原则的补充,主要是企业为了净化其资产和损益,不少纪录负债、损失和费用,也不多纪录资产和收益,最终真实的体现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减少人为控制的不良记录行为。

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的意义不可忽视,它可以使企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满足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从而提高企业的外部竞争力。这个原则就是使企业对风险及时做出合理估计,正确的评估企业的资产和负债,如果不能够严格的遵循谨慎性原则,企业很容易在发展过程中出现重大的风险,甚至会使企业破产,从整个市场角度考虑,谨慎性原则的普遍应用也能够使整个经济秩序得到合理有序地进行。

谨慎性原则是针对经济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因素,要求人们充分估计可能发生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少计或不计可能发生的收益,在会计核算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使会计信息使用者、决策者保持警惕,应对纷繁复杂的外部经济环境变化,把风险损失缩小或限制在一定的范围。谨慎性原则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相当程度的主观随意性,所以研究该原则如何进行把握和运用,能够较好的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谨慎性原则在我国发展的三个阶段

2.1 1993年7月1日起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首次明确了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核算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即存货计价方法采用后进先出法、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固定资产折旧采用加速折旧法。

2.2 1998年陆续颁布的《投资》等一系列具体会计准则及《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中,谨慎性原则得到进一步的运用,具体包括:计提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和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扩大了坏账准备的提取范围,放松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加速折旧法的应用条件。对无形资产、开办费的摊销期限作了修订,对结果具有不确定性的或有事项的会计核算及信息披露作出了规范,规定或有资产和或有利得不予确认,一般也不予披露,或有负债不予确认,但应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披露。

2.3 2001年1月和11月财政部颁布了六个新的具体会计准则,并同时修订了五项准则;2001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制度》。在这些新的准则和制度中,谨慎性原则体现为:全面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中期期末和年末除了计提原有的“四项准备”外,还应计提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改变了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标准,并明确了暂停资本化的条件,避免固定资产价值虚计。改变了融资租赁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方法,改变了以租赁协议确定的设备价款、发生的运输费、途中保险费、安装调试费等支出确定租入固定资产价值的方法。租赁过程中发生的或有租金一律计入当期损益。

3.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实际应用

3.1要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为谨慎性原则的正确运用提供必要条件。必须培养和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能力,加强会计人员在工作中的不断学习和职业培训。

3.2把谨慎性原则对会计信息的及时披露有效的联系起来,并且要合理的增加财务报表的附注。另外在财务报表附注的利用中,不要仅仅局限在一些报表数据的延伸,还应该加入更多的不依附于报表的信息。应将谨慎性原则对有可能影响投资者和债权人的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的判断信息都全面表述在财务报表之中。

3.3要加强企业内部的会计审计力度,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充分发挥审计的监督功能,要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题,防止企业基于一些自身利益的考虑而将谨慎性原则滥用,或者钻一些空子,保障会计信息的公允性与谨慎性原则恰当合理的运用。

3.4要不断扩大谨慎性原则在企业中的运用,企业实施谨慎性原则的基础上,逐步扩大谨慎性原则的试用范围,促进各种类型的企业在同一市场上进行竞争,最终使得投资者和债权人对企业的分析有着较强的可比性,从而使会计信息成为真正有效的决策信息。

3.5新会计制度规定将债务重组收益及确实无法支付的债务不再计入企业损益,对于债务重组损失,则记入营业外支出,这使企业的会计利润真实性加强,避免了企业通过债务重组获取不良利润。

4.谨慎性原则的注意事项

4.1制定涉及到谨慎性原则的会计确认、会计计量和会计报告的规定时尽可能采用一些定量描述,避免定性描述。定量描述清楚明了,没有余地,而定性描述弹性较大,主观操控的空间过大,为粉饰会计信息留下空子。当然,这会受到技术、成本和效果等方面的制约。

4.2尽量细化与谨慎性原则相关的其他会计准则的具体操作程序。如对存货发出计价方法、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方法、无形资产摊销年限等规定操作性就很强,不容易出现漏洞。

4.3加强社会审计和完善内部审计的监督。为防止企业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不用或滥用谨慎性原则,应加强以独立审计为核心的外部监督体系,强化内在约束机制,确保会计信息的公允性和谨慎性原则的合理运用。

4.4实施会计信息充分披露原则。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首先是对会计领域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事项进行判断时所体现的一种态度;其次,才表现为一系列的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因此,凡是与谨慎性原则运用有关的、会影响投资人和债权人等信息使用者对目前和未来理性判断的信息都应在财务报告中作出全面陈述,包括体现谨慎性原则的若干具体会计处理方法应用的背景、产生的影响等。

5.对谨慎性原则在会计工作中的发展和完善

5.1谨慎性原则受到市场价格机制的约束,目前很多商品及股權难以确定其公允价格,较难确定资产的可变现价值,只有少数商品在市场上和有关部门颁布的价格信息除外,这样可以看出,其应收账款的回收率是目前制度下会计人员难以把握的,这使得谨慎性原则难以得到适当的运用,所以应该进行一些改进,是谨慎性原则减少对市场价格机制的约束。

5.2谨慎性原则在实践运用中并不对所有的企业同等对待,在企业会计制度中规定对于境外上市公司、境内发行外资股和香港上市公司必选招上面的方法进行计提准备金,对其他的上市公司并无严格规定,这使得在同一市场竞争环境中的企业受到不平等的“待遇”,使谨慎性原则的运用存在着不少遗憾。

制度原则 篇12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我国的法律法规在各单位的具体体现, 单位在制订、修改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 理应以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但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千差万别, 面临的外部环境也不相同, 不会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内部控制模式。因此, 在制订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循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和符合单位实际情况的原则

应该了解、分析各单位内部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对会计控制的影响。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切不可照搬照抄其他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特别需要说明的是, 设计的制度首先要适合经营目标, 促进单位经营目标的实现。其次要适合单位组织结构, 有效的制度要使单位会计信息迅速地上传下达, 保证联络渠道的畅通, 要做到责权分明, 对组织中每个部门、每个人实现有效会计控制, 都需要组织结构来保证。任何一个单位总是处于一定的经营环境之中, 经营环境的变化必然会对单位形成一定的外部机会与外部威胁。尽管外部机会与威胁不在单位内部控制范围之内, 但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前对经营环境特点及其发展规律进行了解和分析, 这样设计出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才能有效规避外部风险, 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2 全面性和系统性的原则

全面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触角渗透到单位各项业务过程和各个操作环节, 覆盖所有的部门和岗位。由于会计工作贯穿于单位整个经济活动, 是对单位整个经营管理活动进行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 因此制定会计控制制度要求全面。二是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全体员工都有约束力, 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也指在设计过程中, 充分听取和吸取执行人员的意见和建议, 发挥员工的积极性, 使员工自觉执行制度。由于单位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 因此, 制度设计要有系统论的观点, 即把单位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要将各部门和各岗位形成既相互制约又具有纵横交错关系的统一整体, 以保证各部门和各岗位均能按照单位的目标相互协调地发挥作用。同时,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要与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相互衔接, 形成目标统一的内部控制制度, 从而发挥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总体功能, 实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总体目标。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 运用系统论的观点与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全面性、层次性、相关性和动态平衡性等特征, 设计出纵横交错的内部会计控制网络与点面结合的控制系统。

3 体现内部牵制的原则

内部牵制是指在部门与部门、员工与员工及各岗位间所建立的互相验证、互相制约的关系, 其主要牲是将有关责任进行分配, 使单独的一个人或一个部门对任何一项或多项经济业务活动无完全的处理权, 必须经过其他部门或人员的查证核对。从纵向来说, 至少要经过上下两级, 使下级受上级的监督, 上级受下级的牵制, 各有顾忌, 不敢随意妄为;从横向来说, 至少要经过两个互相不隶属的部门或岗位, 使一个部门的工作或记录受另一个部门工作或记录的牵制, 借以相互制约。在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过程中, 一项经济业务活动各项环节尽量由不同部门处理, 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 发挥其比较客观、公正的作用。比如, 在工程项目业务中, 委托具有相应资质和专业能力的社会中介组织编报项目建议书等;在销售业务活动中发票的开具环节由财务部门的人员处理而不是由销售部门的人员处理, 目的在于增强牵制作用。坚持牵制制度, 需要明确各单位和部门的职能与性质, 明确各部门及人员应承担的责任范围, 赋予其相应的权限, 职责与权力必须尽可能以规范文件的方式明确地授予具体的部门、岗位和人员, 以免发生越权或在出现错误或舞弊时相互推诿扯皮。

4 讲究成本效益原则

实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本身就是通过完善的内部控制, 降低成本和人为因素, 最在限度地提高单位的经济效益。如果实行这项制度所花费的成本大于其本身所能带来的效益, 就不存在实行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因此, 对重要经济业务活动要进行重点控制, 对一项经济业务活动的关键环节实行重点控制。选择关键控制点, 是实现少花费而高效率控制的重要途径。

对关键控制点的选择, 应该统筹考虑如下三个方面:

4.1 会影响整个会计工作运行过程的重要操作与事项。

4.2 能在重要损失出现之前显示差异的事项, 有利于对问题作出及时、灵敏反应。

4.3 若干能反映单位主要目标的时间与空间分布均衡的控制点, 目的在于实现全面控制。

5 动态反馈和前瞻性相结合的原则

单位的会计机构要积极修订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与时俱进, 不断修订和完善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 以始终保证内部会计控制的适应力和活力。同时, 由于各个单位的内部实际情况是不断变化的、发展的、面临的外部环境也是随着社会进步而变化和发展, 但是,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又是相对稳定。为了既要符合现时需要, 又要与未来发展相结合, 保证在一定时期内的适应力和活力, 在设计时要有一定的前瞻性。

6 实用性原则

设计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目的是为了实际应用。因此, 不应过于强调其严密性和完整性。应尽量精简机构和人员, 选择恰当控制方法和手段, 减少过繁的手续和程序, 避免重复劳动, 使内部控制制度简化且高效率;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文字说明要简洁明了, 条理清楚, 使大家一看就懂, 且容易记住、掌握和执行;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不仅仅是监督, 更重要的是指导和帮助。因此, 要求制度具体, 可操作性强。

7 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控制的原则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坚持以预防为主, 对经营活动过程的重要活动、关键环节进行控制, 并采取内部稽核、审计和书面报告等方式进行检查。如在企业工程项目内部会计控制过程中, 可事先根据公司战略目标及年度计划, 提出项目建议, 指定专门部门或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报项目建议书, 由会计部门对项目建议书中财务分析和预测结论的可靠性发表具体的局面意见。重大工程项目决策经董事会讨论决定。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组织编制工程概预算。会计部门对招标文件中关于审查投票人资格的财务标准和投票报价要求等内容进行审核。对潜在投票人的财务情况进行综合审查。会计部门审核标底计价内容, 计价依据的准确性和合理性, 以及标底价格是否在经批准的投资限额内。会计部门还可参与合同的签订、审核合同的金额、支付条件、结算方式、支付时间等内容。在企业日常的管理活动中, 会计部门负责管理工程项目成本。如:正确核算工程成本、计算交付使用的财产价值和反映年度工程项目投资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促使工程项目按计划完成;控制预算执行情况, 查究预算项目以外的支出等。在工程竣工后, 会计部门及时开展各项清理工作。此时, 也可以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对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书进行审核, 以审定金额作为工程款结算的依据, 组织分析概算、预算执行情况及差异产生的原因。对投入使用工程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对监督检查进程中发现的工程项目内部控制中的薄弱环节, 及时采取措施, 加以纠正和完善。

上一篇:电影类图书下一篇:孩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