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教技术(精选12篇)
电教技术 篇1
电教媒体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已经被很多老师所接受, 其形象生动地向学生展示了基本的体育知识、技能, 帮助教师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深入浅出地表现了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 培养了小学生的学科素养, 成为了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一、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天性好动的小学生, 对体育课的热爱也仅仅是停留在“玩”的基础上, 对于完整的、程序化的体育训练, 学生却热情不高, 有些有难度的动作学生更是不愿一遍一遍地去重复训练, 特别是对小学生在体育上有“三基”的要求, 学生很难耐下性子, 积极地锻炼基本功。这就需要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让学生能够被体育魅力所吸引, 在兴趣的驱动下, 主动积极地去锻炼每一个动作, 这时我们可以很好地借助电教媒体的力量。例如, 给学生展示国际级的体操比赛, 让学生被优美的体操所吸引, 然后向学生展示一些基本的动作, 小学生就会主动地伸手伸腿去模仿, 加上老师的积极鼓励指导, 学生会逐渐学得有模有样, 顺利地带领学生完成这节课的训练。通过这样的引入, 将枯燥的抬手、踢腿等动作用电教媒体的形式展示给大家看, 让大家感觉自己也能成为世界冠军, 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在这种自豪感的促使下, 学生的每一个小小的动作都会觉得自己有世界水平的标准, 积极地配合老师完成每一个动作。
二、形象具体的详细展示, 突出教学的重点难点
对于有些动作, 教师不能用慢动作给学生示范, 学生在观摩时由于所处的位置和角度不同, 对动作的认识不够全面, 必然会影响学生对动作要领的理解, 从而很难达到要求, 学生也会由于没有掌握要领而不愿去做, 通过电教媒体, 老师就可以一边讲解, 一边展示, 让学生形象清楚地观看每一个动作。
(一) 电教媒体对技术动作原理的展示
在动作的讲解过程中, 每一个肢体的动作都要讲到, 手要怎么去做, 脚要怎么协调, 由于有些动作过快学生很难准确地掌握要领, 不能将每一个步骤看清楚,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电教媒体中的慢动作向学生展示技术动作的关键状态, 教师的瞬间动作可以在电教媒体中变成静止的, 用分解的步骤让学生认真地研究动作原理, 准确地把握每一个环节。例如, 在给学生讲授投篮动作时, 要求学生掌握单手肩上投球, 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将标准的动作分解成几个重要的环节, 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持球方法、球出手的姿势、球与篮的角度, 还有臂、手和脚等运动时状态与配合, 将整个技术动作的原理很好地展示出来, 先分解后整体, 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动作的规范性, 同时老师还可以在一旁进行指导练习, 大大的提高了学生掌握动作的效率。
(二) 电教媒体对技术动作过程的展示
对于几个动作的组合, 连贯性的动作, 学生可能不能很好地记忆, 从而在演练的时候不是忘了这一步就是掉了另一步, 学生不能快速地掌握动作的连贯性, 同时还增加了学生的挫败感。这时我们就可以利用电教媒体, 使用课件将整个动作套路结合音乐一气呵成, 使学生在“叫好”的同时, 自己也想拥有这个本事, 我们还可以将整套动作“慢放”, 老师指导各个分解动作的要领, 突出在动作之间关键的转弯、过渡, 让学生形象地认识到动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例如, 在讲解背越式跳高时, 学生很难从老师快速的动作中领悟要领, 而老师也不能在示范中讲解, 我们首先通过多媒体让学生观看整个动作流程, 然后再采用慢镜头观看运动员的头、颈、肩、背、臀、腿一次过杆的动作, 让学生在观看运动员动作的同时体会用力点和起跳感觉, 不但规范了学生的动作, 还能够利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去拼搏, 发掘学生内心的潜动力。
三、精彩纷呈的感知体验, 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让学生成为体育课的主体, 在感知每一个体育动作的同时, 学生还能领悟一种体育精神, 注重对学生的养成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增加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 电教媒体对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
体育竞技是学生们最喜爱的节目之一。学生不仅在其中体会胜利的喜悦, 同时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 生动形象地给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例如, 在观看4×100接力赛、足球、篮球等团体项目的比赛时, 老师在讲解每个位置重要性时, 尤其要让学生知道团结的力量, 强调团队精神, 任何一个球队都要靠每一队员相互默契配合。通过让学生观看奥运会等国际级的比赛, 让学生体会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自豪感, 通过小组谈论将来为国争光的话题,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更培养学生积极奋进、团结一致的品质。
(二) 电教媒体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体育竞技中那优美的体操, 干脆爽快的扣球, 一气呵成的武术, 强烈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 不像是一场竞赛, 更是美的盛宴, 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去欣赏高水平运动员的娴熟技巧。例如, 学生对韵律操的观赏, 让学生在观看中体会运动员的规范动作, 学生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去做, 伸长脖子, 昂首挺胸, 让学生置身于竞赛场上, 体会那一挥手, 一投足的美。学生模仿的不仅仅是运动员的动作, 更领悟到了那种体育精神。通过这样的教学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信心, 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学生自身的动作也会更大方富有韵味。
总之, 在体育教学中引入电教媒体, 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更拉近了学生与体育之间的距离, 让学生深刻地理解了体育的含义, 领会了体育精神, 使我们的体育课堂变得丰富生动、富有美感, 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效率。
电教技术 篇2
为规范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管理使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作用,推进我校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顺利完成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就进一步加强我校信息技术教育费、电教费的管理使用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一、标准和来源渠道
1、标准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是为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开展信息技术教育而设立的专项费用。其中信息技术教育费标准为:每生每学期小学50元;电教费标准为:每生每学期小学16元。
2、来源渠道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文件规定按“一费制”标准已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包含在杂费中由财政拨款。
二、管理使用办法
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总体管理使用办法是:由区教育局统一管理,各学校经审批使用,具体使用办法规定如下:
1、信息技术教育费管理使用办法
信息技术教育费专款用于学校信息化设备更新配备、校园网络运行维护、多媒体教室等硬件设备的维修升级、技术维护人员培训等。
信息技术教育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学校按照教育信息化建设规划标准配备要求,结合学校信息技术教育费拨付总额,统计学校招标采购配备需求,经电教仪器站审核,分管局长及局长签字审批后,由采购单位将采购申请报送区教育局采购办公室,招标采购后,与中标企业签订采购合同,完成设备安装,经电教仪器站验收合格,主要领导签字后,义务教育段学校报会计核算中心结算。
2、电教费管理使用办法
电教费主要用于电教教材、计算机安全等电教软件的购买和升级更新,必须专项足额从省教育厅审查推荐的电教软件目录中选订。严格执行《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试行“一费制”收费办法的意见》精神,严禁任何部门、单位或个人以任何理由截留、挪用、平调、挤占电教费。为确保电教费统一管理、使用,专款专用,用于中小学教学软件与资源建设,确保进入中小学的电教软件正版、优质、低价,电教费实行统一管理,市县统一推荐,学校自主征订,市县统一配送,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结算的办法。电教费具体使用工作流程是:由各学校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依据《山东省中小学电教软件推荐目录》,每个学期初统计一次所订购电教软件,上报电教仪器站汇总审核,经分管局长及局长签字审批后,由电教仪器站上报市教育局统一征订,市教育局统一采购后发放到征订学校,发放完成经学校验收无误后,义务教育段由单位报账员到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结算,非义务教育段学校将征订款项上缴教体局会计核算中心,会计核算中心向市教育局计财科付款。各学校要根据教学需要,结合学校实际,严肃认真地做好电教软件的选购及相关工作,确保专款专用,并在人员培训、设备保障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使电教软件发挥应有作用。
三、保障措施
1、加强预算审批管理
各中小学校要在每年制定下预算时,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列入学校部门预算。
学校要建立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记录台帐,详细反映支出项目、金额、时间,物品数量、价格等。电教仪器站要建立各学校电教教材、电教设备软硬件购置记录台帐,准确按时统计出各学校每学期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数据。
学校使用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必须按年初制定的计划填写《沂源县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支出审批表》(附件),经审核备案后,按县财政有关规定实施招标采购。
结束后,各学校要将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开支情况以列表方式报电教仪器站。信息技术教育费和电教费当年有结余的学校,将当年结余资金结转到下年继续使用。
2、加强监督检查
多媒体电教技术与高中语文教学 篇3
关键词:多媒体;电教技术;高中语文教学;学习兴趣
如今身处迅猛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现代电教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多媒体电教手段在教学领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不可替代的桥梁,对新一轮课程改革起到了明显的推进作用。应用电教媒体辅助语文教学时一种高效率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教学上运用电教媒体究竟有怎样的优势呢?
1 氛围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我国古代教育家荀子曾提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由此可见,闻见是教学的基础。
利用多媒体电教手段教学能有效地化抽象为具体,把难以想象、理解的课程或者对理解课文起到重要作用的内容,用计算机、投影、屏幕展现出来,调动学生视觉功能,通过直观、形象的感官体会,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这样,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全方位地借助有用信息,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在高中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经典传世之作,如《兰亭集序》、《项脊轩志》、《滕王阁序》、《阿房宫赋》、《再别康桥》、《世界最美的坟墓》、《断臂的维纳斯》等等,对这些古今中外的诗词文赋,要进行咀嚼鉴赏,品味其中的美,美的氛围和背景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教学,只能在局部应用音乐来渲染,利用图像来显示,运用文字来诠释,却不容易把它们有机地结合,且费时费劲,收效甚微,而用网络的超时空性,下载适合的声音和图像,利用多媒体链接,会令意境全出。在美的氛围中更能体味文本的内涵和美,这是一种惬意的、赏心悦目的教学境界,一种教学艺术化和教学科学化完美结合的体验。在这种境界中,学生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怎么会不提高呢?学习语文的兴趣怎么会不大增呢?如教学《滕王阁序》,学生预习全文后,会感到文字很生疏,不能感受其美,这时播放著名表演艺术家孙道临在滕王阁录制的现场配乐朗诵,再通过多媒体让学生看到滕王阁的壮丽景色,从视觉、听觉上引起审美的兴奋,获得审美的愉悦,学生会产生很大的兴趣去背诵体悟;也可用于加深学生理解,在涵咏文字后,再播放。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课堂上通过多媒体电教技术让学生的思想高度集中,而且在它营造的情与境中情绪高涨起来,这是使得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望和审美需求的前提。一堂课程,有了好的氛围,便能顺畅地引导学生分步深究,挖掘内涵,让学生富有情感的回答问题,领略到课文的美,进而做到文意理解的升华。运用在美丽的艺术享受中教授、学习和理解课文的方式,使得学生的情感、乐趣和作者融为一体,课堂教学的氛围焕然一新,一改沉闷,变得活泼而有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才能获得有效的认识,多媒体电教技术手段的运用,就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从而让学生能真正地体会学习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进一步把投影屏幕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互动教学手段,而且在课堂上还能得到学生在感知课程后的立即反馈。如此现代化的教育交互方式,对于课堂教学过程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顺畅地引导学生进入课程学习,又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最终地促成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动机,达到使学生主动去学的目的。
2 情境与思考
人的感官是丰富的,立体的,在传统语文教学中往往抓住的是单一文字材料开展的读、听、写的课堂活动,缺少的是用丰富的、形象的、可感的视听材料去提升学生思考能力的教学手段。如此一来,语文的课堂教学就变得沉闷而费力,要想摆脱这样的困境,其实很简单。
因为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产生的,要是借助图片烘托、音乐渲染、影像展现等方式促使学生进入课本,置身于教材所描写的特定情境里,所以,与传统的语文课堂实践中的单一文字材料相比较,多媒体电教技术运用的这些视听材料肯定更能使学生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入境生情。学生对事物的感知和理解便越真切,对课文的思想和情感体验越深刻,对作者创作意图和目的的思考、分析也就越透彻。
现在的学习主体是成长在21世纪的高中生,阶级矛盾、国难家恨、门第身份等这些特定时期的社会产物,就给我们老师授课、学生学习设置了诸多障碍。所以,要感知到那个时代的特殊景象和社会状况,运用多媒体电教技术是首选。影片中旧时代中国的人物、环境、事件都会变得具体而形象,不再只是存在于课本中的文字描绘,这就能为学习提供书本之外更广阔的空间。而且边看边探讨课文内容,带着观赏后的个人体会和情感去学习,就会不知不觉地进行一番深入研究,理解和思考自然就会更透彻。
这样,将现代的多媒体电教技术引入语文教学领域,加强语文的情境学习,既培养起学生的立体的形象思维能力,使他们全面、深入地掌握教材内容,又大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易于讲解,学生易于理解,难题不再,课堂也灵动起来。
3 想象与创造
由于多媒体声色兼备、动静结合,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多媒体电教技术的运用,就是用外界媒体来引导、启迪学生由眼前的景象入手,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以达到豁然开朗、顿悟的效果。
想象,是借助外物在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面对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的小学生、初中生了,都是已经有了独立感知、解析事物能力的准成人,而多媒体电教技术可以为他们提供生动的表象,鲜活的内容,让大家都能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主动去思索、去创造。
时代需要创新,国家需要创新,我们语文课堂教学也需要创新,而学生们更需要拥有创新的热情。这一点,我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感受最深的就是作文的练习和讲解。
现在的学生似乎都怕写作文,常常是敲脑袋,皱眉头,咬笔杆,好半天也开不了头,即使写了,也是东拉西扯地敷衍了事,不是字数不够,就是错字病句连篇。我仔细做过询问和调查,学生们的写作困难绝大部分都是源于素材积累不够、体察事物模糊。于是针对这种情况,我就利用起多媒体电教技术,来促成学生的情感体验,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作文课上,首先提出常规的写作要求,选取《人与自然》这一经典节目的片段给大家欣赏之后,要求学生立即确定自己的写作对象,这样之后,再让学生对片段里的镜头仔细观察,联系生活进行丰富的想象,完成一篇关于这段有声材料的课堂作文。而这次创新教学最终的效果,远远超出了我的预期,也验证了我关于学生作文难下笔原因的推测。写作训练越是直观、明确,越是收效巨大,学生不但能主动攻克高中重描写的关卡,而且还能融合观察与想象的新思维。所以,运用多媒体电教技术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有助于化解学习中的难点,提升学生的感知和观察能力,教得生动活泼的同时也学得兴趣盎然。
4 结语
我们应当要注意高中语文,毕竟不是现代教学手段的展示课,视听材料并不能够彻底代替基本的文字教学,多媒体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都是被教师诠释过了的材料,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学习。
另外,新《语文课程标准》在论述语文教育的特点一节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即语言文字,而且我们的汉语特别具有灵性,是具象的、灵活的、富有弹性的,创造的空间特别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们在语文课堂上,以这一点作为指导思想,在充分挖掘语言文字本身内涵的基础上,再运用辅助手段去弥补教学单一的缺陷,当然这不仅仅只是指多媒体电教技术。
语文学习是目的,教学手段是方法,那么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一的多媒体电教技术,我们需要的是合理而科学地运用起来。
电教技术 篇4
近日, 河北省电教技术学会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唐山召开, 索贝应邀参加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研讨会上, 索贝技术专家结合现代化教育的实际需求, 对公司开发的多款产品和解决方案进行了讲解和演示, 带来了有关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方面的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成果。索贝MRC媒体资料管理中心、Enet教学网络系统、eWebTV网络电视台、iOffer全向内容汇聚平台、T7专业级高标清非线性编辑系统、Showtime全媒体交互式展现系统等都在院校得到良好应用。
浅谈电教技术在幼儿园的有效应用 篇5
摘要:在应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的基础上,从分析本幼儿园课件制作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着手,对如何进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提高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各个幼儿园基本上都已经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为了满足这种教学的需要,多媒体课件得到了广泛的开发与利用。由于多媒体课件具有超文本、超媒体的功能,集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于一体,因而具有传统教学手段所没有的趣味性、直观性,可以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但目前大多数多媒体教学课件在制作和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误区,导致多媒体教学的价值并未得到充分的体现。本文在分析目前本幼儿园教师在多媒体课件制作和使用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及使用方法进行了探讨
一、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满足不了教学的需要
1、目前许多一线的教师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不是很熟悉,往往只能依赖一些网上的课件进行一些自己的修改,大部分为ppt格式,而稍难的flash课件,基本无法涉及,然而幼儿的年龄特点要求课件直观,新颖,简单,这对幼儿教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比如《动物的伞》,小班的教学内容,动物的伞是一个理解性的诗歌欣赏,但里面很多实物比较抽象,如果直接讲解,幼儿可能兴趣比较低,也很难保持吸引力。教师选择了利用flash课件,老方法,百度一搜,果然有,但遗憾的是,他的画面是组合在一起的,没有很好的做到直观、简单。小班幼儿看画面很难分清哪个是那个,用了课件跟没有用是一样的,幼儿的吸引力还是得靠教师的语言吸引。这就没有很好的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多媒体教学只是一个形式。
2、教师上课受制于已有的课件,多媒体不是用于解决重难点,使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使课堂高效化,相反,教师根据课件制定教案。这样就出现了一些教学目标不合理、教学过程时间分配不当的现象。
(二)为运用多媒体而运用多媒体
教师上多媒体课不是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效果,更好的解决重难点,而是为了应付硬性的规定,为了完成上级的检查,比如《比高矮》。数学的概念要求比较严格,视频是无法很好先呈现这一内容,但由于网上有这一完整内容,一些教师就运用视频来进行教学以完成多媒体的教学任务。高和矮的比较这节课如果运用教具的直观讲解,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高矮,而且会使概念更加严格清楚,不至于误导幼儿。
(三)制作课件时没有考虑课程的特点。
制作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任何课程中的任何章节都适合,而是要经过筛选,选择那些不易用语言文字或其他形式表达的教学章节,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而对于一些易于用语言表达的,或比较抽象的、无法用图片、动画或视频文件表现的,则不适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上面讲到的《比高矮》就是此例。
(四)制作课件时误认为各种媒体应用越全越好。多种媒体只是为教学的手段,包括文本、声音、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从理论上说,媒体应用越多,其所要表现的内容就越丰富,其效果就越好,但要考虑一个度的问题。有时,过多的媒体刺激会引起幼儿的心理疲劳,反而会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干扰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所以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决不能照搬课堂,也不能把各种媒体无原则地组合,而应该在充分考虑其教学特性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还有一些与教学内容无关,又很容易分散幼儿注意的东西最好不要,一些教师为了让课件充满动感,故意用一些闪图,或跳跃的动物图片应特别注意避免。
(五)偏重课件制作的技术质量,而忽视了教学质量,有些教师做的课件可能界面美观、条理清晰、环节俱全,且操作简便灵活,技术质量很高,但忽略了课件的教学质量,特别是讲授新课部分,很少的几页就过去了,并未透彻讲解,未全面体现教材内容和教学过程,未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样就没有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对于新课应多一些教授,复习内容应一笔带过,还有就是课件可能是一个共享资源,也可能是别人帮助你操作,所以课件必须黄杰清楚脉络清晰,让人一目了然。
二、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采取的措施
(一)课件制作要以教学目标为依据,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有明确的教学目的,要以教材内容为基本依据,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每个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有助于学生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以及用语言、文字难以说清的问题。比如《野猫的城市》课件的制作解决了抽象的难题,如叠在一起,这个问题幼儿很难想象,课件使问题很好的得到解决。也加深了幼儿理解。
(二)课件制作合理利用各种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制作中要充分地利用各种多媒体素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在课件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各种多媒体素材的合理搭配,如果过多利用多媒体素材,比如把大量的文本、图像、图形、动画和视频集成在一起,反而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计算机多媒体的神奇上,忽视了教学内容的本质,影响教学的实际效果。所以在制作课件时不能只片面追求多媒体形式的多而全,而不考虑教学内容的特性。
三、让多媒体教学发挥真正的效应
(一)尽量避免硬性的规定,鼓励教师运用先进的教学手段解决重难点,但不是规定教师该上几次多媒体课,真正调动教师使用多媒体的积极性。
(二)幼儿园提供教师学习的机会,提高教师制作课件的水平,使乐见成为辅助手段,而不是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
电教技术 篇6
【关键词】电教教材;电教事业;建设
随着不断发展的教育形势,电教教材已经逐渐成为现今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全方位地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教育时评不断提高,电教教材在其中起到了极大的推进作用。电教教材质量的高低,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因此,注重电教教材的建设是重中之重,是能否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
1.认识到电教教材的作用及具体意义
电教教材直观、形象、活动变化、声像并茂,因为其具备的显著特点,使得电教教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而且还超出了仅提供形象化具体化的相关资料的范围。因为电教教材能够展示出非常逼真的道德情境,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意境感,因此能够感染到良好的道德情感,使得教学课堂不仅仅是完成了教学任务,同时还使得学生置身在第二课堂。电教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而且形式多种多样,因此,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课堂知识,加上电教教材本身的特点,学生眼界将更加开阔,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用武之地。
2.注重电教教材建设的具体做法
2.1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
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并且掌握电化教育的规律,帮助他们能够熟悉地运用当前所拥有的电教教材,从而为以后可以直接的进行教材制作做好基础工作。但是,基于教学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许多的教员一时很难接受电教教材的大幅度运用,他们将传统教材和电教教材进行联合起来的能力尚且比较薄弱,因此,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要经常对教员进行使用电教教材的宣传,令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逐步提高,并且能够逐渐的习惯电教教材的授课方式,不断地提高主动制作教材的能力。
2.2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因为电化教育的实践问题就是将电教教材的相关建设在各个学科之间加以运用,充分的调动起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使得电教教材可以在学科之间形成一种风气。因为党校的教学需要,包括电教教育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才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针对这一形势,需要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譬如奖惩制度、宣传力度等方式,充分的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结合教学经验,有机的结合,来编制电教教材,全面注重电教教材的建设问题。
2.3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有资源大部分是指影视中的软件资源,充分的对其加以利用,从而进行电教教材的编制。除此之外,还会有一些电视台,类似于中央以及省市的电视节目,会经常性的播出一些教育性质的节目,这些节目可以担当非常好的电教教材原材料或者是直接材料,它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所有的电教工作者应当充分的对现有资源加以利用,注重对于党校教学或是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资料积攒,利用这些信息编制电教教材,或者直接采取形式转化的方式,将其转化为电教教材,总而言之,这些现有资源的利用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价值。
3.发挥电教教材功能,保障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
3.1明确目的
教师在使用电教教材时,要有明确的目的,全方位的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学环节部分,利用幻灯片以及投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可以放大,可以活动,录音的部分可以是单独播放,也可以是通过与幻灯片的组合进行使用。教师的录像内容领域广阔,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的限制,都可以有所突破,而且还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所有教学手段不能展示的事实以及场景,真实,可靠,有很高的可信度。总之,无论什么形式的电教教材,还是什么样的组合形式,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总体设计,要目的明确。
3.2注重讲解与演示的结合
注重讲解与演示相互结合是非常有利的,因为演示可以为学生展示出非常丰富的感知材料,演示时机同样需要正确的把握,综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相关演示。讲解可以使学生将支离破碎的感知内容联合起来,可以把纷乱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道德观念,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学生的学习才可以笼统起来,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的,有层次的,并且重点明确,可以从中深入的进行思考,将演示的内容、感知到的内容系统起来,加工处理成自己的认识。
3.3大力提高电教教材质量
电教教材的质量对于教学的总质量问题是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因此电教教材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并且不能过分的苛求。电教教材从数量上而言,要有一个在从无到有积累过程,从质量上而言,要注重对教材质量不断地提高,逐步的进行完善。无论什么事物,都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电教教材的编制过程和编制环节同样也是这样。
4.结语
总而言之,电教教材对于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注重电教教材建设,把这一内容作为电教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的加强在整体领导力度,统一的进行相关规划,采用分工制作的方式,进行严格的审查,并且要积极的发行,从而全面的而科学的发展电教教材建设,旨在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模式,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李运林,祝智庭.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21-40.
[2]刘雁军.关于院校实施电化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2013,(02):12-13.
[3]张春荣.电教教材研究[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12,(08):23-24.
电教技术 篇7
一、浓厚课堂氛围, 激发学习兴趣
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浓厚的课堂氛围, 能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倾注全部热情, 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电教媒体技术具有趣味、形象、直观、生动, 声、 色、光、形兼备, 动静结合等优点。利用电教媒体创设兴趣浓厚的课堂教学氛围, 使枯燥的数学趣味化, 抽象的数学具体化, 静止的画面生动化, 能使知识点化深奥为浅显, 化繁杂为简单。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又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例如二年级的《轴对称图形》一课, 课本提供了三幅图例:蜻蜓、天平和枫叶。教师可以根据本课内容制作丰富多彩的课件, 将蜻蜓、蝴蝶、小鸟、飞机制作成动画, 将音乐、旁白插入到画面中, 使学生的情操在优美的音乐、多彩的画面中得到陶冶。再将实物图抽象成轴对称图形。这样既闻其声, 又观其形, 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协同利用起来, 使索然无味的知识变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在动中求知, 在喜悦中探索, 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 思维得到激活, 把 “要我学”自然而然转变成“我要学”, 从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加大“课堂容量”, 提高课堂效率
所谓课堂容量是指单位时间内学生是否能获得更多的东西 (知识和能力方面的) 。加大课堂容量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
现代电教媒体技术具有传输信息量大、形式多样的特点, 它可以使知识的信息量加大输出, 又可以使思维信息量加大反馈。因为教师可根据需要利用电教平台把一些图形、题目、题目的分析、解答过程以及图形的转化、公式的推导过程预先存储在电脑当中, 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能将这些内容适时再现出来。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特点, 在课堂上快速、准确地进行作图, 使得在板书、绘图以及不必要的讲解上的时间大大减少, 提高课堂教学时间的利用率。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还有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纵横联系、展开联想, 多方面、多角度地认识问题和思考问题, 从而加大课堂密度, 节省课时, 最大限度地取得最佳效果。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 先让学生利用学具在小组内操作、交流、讨论、推导公式。集体汇报时, 总结出如下推导过程:把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 进行转化后, 有的组拼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有的组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梯形、三角形, 从而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 如果只是分组描述、演示, 其他组的同学很难看清楚, 并且明白、领悟。这时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辅助教学, 就能直观、形象、连续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使学生易于理解。公式推导过程如下:
①把圆转化成近似的平行四边形:
②把圆转化成近似的长方形:
③把圆转化成近似的梯形:
④把圆转化成近似三角形 (把圆平均分成10份) :
这种转化、推导的过程如果不借助电教媒体技术很难在一节课内完成。而应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使每个学生都能清楚地看出圆与转化后的图形之间的内在联系, 突出了这些图形之间的本质属性, 化静为动, 变抽象为具体, 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圆的面积公式推导的不同方法而得到相同的结果。不仅使学生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获取了更多的信息, 减少了信息在大脑中的转换时间, 还发展了学生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经过自己观察、探索、概括的知识, 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到深刻的理解记忆, 这无疑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三、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生在遇到知识的重难点时, 如果只通过教师简单的讲述很难在头脑中形成表象, 理解掌握知识。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 应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制作课件, 直观、形象、连续地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演示时对屏幕上出现的运动对象随时进行操控, 以便对某些需要强调、需要突出的对象进行特写。这样可以把复杂的内容简单化, 把深奥的内容通俗化, 使学生豁然开朗。
例如在教学《圆柱的体积计算》时, 为了推导出体积计算公式, 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进行演示:把圆柱沿着直径切成若干等份, 并转化成近似的长方体, 学生能非常清楚地观察到“切割”和“插拼”的全过程, 并将转化前后两者的体积、底面积、高进行对比, 使之概括出转化后的长方体体积等于原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原圆柱的底面积, 长方体的高等于原圆柱的高, 从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这样通过电化媒体的形象演示, 使学生认识到形变质没变的辩证关系, 轻而易举地突破了这堂课的重难点, 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启迪学生思维, 提高数学素质
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 不善于观察生活中出现的一些事物和现象。运用电教媒体技术能把生活中常见的或不易观察到的现象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 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理论的问题具体化, 从而发现问题, 揭示事物的现象、本质特征或规律。
如《圆的认识》一课的教学中, 为了使学生牢固掌握圆的特征, 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车轮都要做成圆形的?车轴应装在哪里?如果车轮做成其他形状 (椭圆、长方形、三角形等) 行不行?为什么?如果只凭教师的讲解, 学生很难理解接受, 在现实生活中车轮只有圆形的, 为什么不做成其他形状, 学生没有直接经验, 而运用电教媒体的演示, 学生很快得出结论: 若是椭圆形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忽高忽低, 无法保持稳定;若是长方形、三角形等车轮, 在行使过程中是跳跃式前进的。如果车轴不在圆心的车轮在行驶过程中则歪歪斜斜地前进。这样借助多媒体进行对比, 使学生感受到了车轮要做成圆的, 车轴应装在圆心位置的道理, 对圆的特征有了深刻的表象认识, 也为后面的例题提供丰富的信息。因此, 利用电教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能突破时空限制, 扩大观察范围, 能帮助学生从具体表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这样学生的观察、想象、 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 电教媒体技术运用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是一项革命性的进步, 真正使教师教得省力, 学生学得轻松, 极大地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这一美好愿望。
摘要:电教媒体技术是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模式, 它是采用先进的视听手段来进行教育活动的。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声像同步的情境、悦耳动听的音乐、言简意赅的解说, 让学生亲耳倾听, 亲眼目睹, 亲身感受, 更能多渠道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运用电教媒体技术有利于激情、引趣、明理、导行, 能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 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 实现让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的美好愿望。
关键词:电教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发挥电教媒体优势优化小学数学课堂[DB/OL].教育资源网.
[2]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探索[M].人民教育出版社.
[3]利用电教媒体优化小学数学教学[J].湖北教育.
电教技术 篇8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使课堂气氛活跃
1.激发兴趣,创造氛围。
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如在讲《小鸟的家》一课,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打开电脑播放小鸟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小鸟为什么哭得这样的伤心,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一口同声的回答到:“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故事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的融进故事情节中。
2.开阔视野,激发创作欲望。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形显示在同学们眼前,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题材要奇,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效果要好很多。根据有关专家科学实验的结果,人类感官对信息的理解程度因刺激的方式不同而不同,视觉83%,听觉11%,触觉3%,味觉2%,嗅觉1%,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上《用彩墨画鱼》这节课时用电脑出示各种鱼图,开拓学生的创作思路。强调自己创作,可以任意想象鱼的形状、颜色等。通过多媒体电教手段的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造型的创造能力。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
1.“导”和“学”的最佳组合。
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个性发展的主体。教师的作用是致力于“导”,千方百计使学生自学得之。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与学生协调一致,相互默契,积极配合,最佳结合形式教学合力才能使教学理想的进行。利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环节能促使教与学的共振,使教师的“导”与学生的“学”最佳结合。如在《美丽的花伞》一课,我有目的的让学生通过观察组合的步骤分析,认识规律,并找出规律。课件的介入,使学生如同教师的设计引导,主动动脑,思考,完成本课的重难点。使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了出来。
2. 多媒体教学能适时反馈,有效调控。
教学过程的控制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反馈的基本方式来实现的。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控制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偏差,采取补救措施,才能使之有序的直至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对学生而言,可以使其认清自己的学习状态,以便及时调节学习步伐,提高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教学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按照常规,学生要进行设计实践必须学习过基础造型,否则学生有了好的创意是没法将其表现出来的。现在有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帮助,电脑绘画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绘画表现技巧的不足。教学中,我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用电脑设计《我的小天地》他们将自己的创意通过鼠标操作,命令输入,资料复制等手段正确表现出来,并且快速地、不留痕迹地进行多次修改,使作业完成得既有创意又有技巧,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用电脑设计的方法减轻了学生的负担,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勤于观察思考,善于创新和勇于实践的心理品质。
可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必将在改革美术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质量,培养跨世纪人才等方面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我们美术教师来讲,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多媒体电脑技术,及其它教学手段的使用;抓住青少年的心理特点,深入钻研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紧扣教材选择恰当而新颖的事例,依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电教软件,创设逼真的教学情景,把传统的教学形式和计算机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让美术课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摘要: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重视。教师不仅是审美的启蒙者,还应是设计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的教育水平及教育手段也在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正逐步走进课堂。一种以鲜明的教学特点,丰富的教学内容,形象生动的教学情境为特征的新型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正日益显示出其独特作用。
电教技术 篇9
1.认识到电教教材的作用及具体意义
电教教材直观、形象、活动变化、声像并茂, 因为其具备的显著特点, 使得电教教材的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教育上, 而且还超出了仅提供形象化具体化的相关资料的范围。因为电教教材能够展示出非常逼真的道德情境, 学生很容易产生身临其境的意境感, 因此能够感染到良好的道德情感, 使得教学课堂不仅仅是完成了教学任务, 同时还使得学生置身在第二课堂。电教教材的内容非常丰富, 而且形式多种多样, 因此, 学生能够更加有兴趣的学习课堂知识, 加上电教教材本身的特点, 学生眼界将更加开阔, 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在现代的社会生活中发挥出更大的用武之地。
2.注重电教教材建设的具体做法
2.1 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
提高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最直接的做法就是帮助他们理解并且掌握电化教育的规律, 帮助他们能够熟悉地运用当前所拥有的电教教材, 从而为以后可以直接的进行教材制作做好基础工作。但是, 基于教学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根深蒂固, 许多的教员一时很难接受电教教材的大幅度运用, 他们将传统教材和电教教材进行联合起来的能力尚且比较薄弱, 因此, 高校或者是教育机构要经常对教员进行使用电教教材的宣传, 令教员的电教教育素质逐步提高, 并且能够逐渐的习惯电教教材的授课方式, 不断地提高主动制作教材的能力。
2.2 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因为电化教育的实践问题就是将电教教材的相关建设在各个学科之间加以运用, 充分的调动起教师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使得电教教材可以在学科之间形成一种风气。因为党校的教学需要, 包括电教教育以及传统的教学方法, 两种方式的有效结合, 才会取得更加显著的教学效果。因此, 针对这一形势, 需要采用各式各样的方式, 譬如奖惩制度、宣传力度等方式, 充分的调动起教师们的积极性以及创造力, 结合教学经验, 有机的结合, 来编制电教教材, 全面注重电教教材的建设问题。
2.3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现有资源大部分是指影视中的软件资源, 充分的对其加以利用, 从而进行电教教材的编制。除此之外, 还会有一些电视台, 类似于中央以及省市的电视节目, 会经常性的播出一些教育性质的节目, 这些节目可以担当非常好的电教教材原材料或者是直接材料, 它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因此, 所有的电教工作者应当充分的对现有资源加以利用, 注重对于党校教学或是教学改革等多方面资料积攒, 利用这些信息编制电教教材, 或者直接采取形式转化的方式, 将其转化为电教教材, 总而言之, 这些现有资源的利用对于电教教材的编制有很大的价值。
3.发挥电教教材功能, 保障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
3.1 明确目的
教师在使用电教教材时, 要有明确的目的, 全方位的发挥各自的特长。教学环节部分, 利用幻灯片以及投影片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 可以放大, 可以活动, 录音的部分可以是单独播放, 也可以是通过与幻灯片的组合进行使用。教师的录像内容领域广阔, 无论时间还是空间的限制, 都可以有所突破, 而且还可以全方位地展现出所有教学手段不能展示的事实以及场景, 真实, 可靠, 有很高的可信度。总之, 无论什么形式的电教教材, 还是什么样的组合形式, 都需要教师进行相关的总体设计, 要目的明确。
3.2 注重讲解与演示的结合
注重讲解与演示相互结合是非常有利的, 因为演示可以为学生展示出非常丰富的感知材料, 演示时机同样需要正确的把握, 综合学生的心理活动、教学过程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相关演示。讲解可以使学生将支离破碎的感知内容联合起来, 可以把纷乱的思路形成完整的、科学合理的道德观念, 教师的引导和启发, 学生的学习才可以笼统起来, 学生的学习是有目的的, 有层次的, 并且重点明确, 可以从中深入的进行思考, 将演示的内容、感知到的内容系统起来, 加工处理成自己的认识。
3.3 大力提高电教教材质量
电教教材的质量对于教学的总质量问题是有很大的影响作用的, 因此电教教材的质量问题不容忽视, 并且不能过分的苛求。电教教材从数量上而言, 要有一个在从无到有积累过程, 从质量上而言, 要注重对教材质量不断地提高, 逐步的进行完善。无论什么事物, 都必须经历一个从无到有、从低到高的过程,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步骤, 电教教材的编制过程和编制环节同样也是这样。
4.结语
总而言之, 电教教材对于电教事业的稳定发展有很大的决定作用, 注重电教教材建设, 把这一内容作为电教工作的首要任务, 全面的加强在整体领导力度, 统一的进行相关规划, 采用分工制作的方式, 进行严格的审查, 并且要积极的发行, 从而全面的而科学的发展电教教材建设, 旨在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教育模式, 满足信息化发展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南国农, 李运林, 祝智庭.信息化教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21-40.
[2]刘雁军.关于院校实施电化教育的几个现实问题[J].电化教育研究, 2013, (02) :12-13.
电教技术 篇10
众所周知,电教手段可以把书本上枯燥的数字变成集图象、声音、动画的动态故事,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故事和生活问题情境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一年级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时,根据本校学生周六乘校车回家的生活实际,创设了学生乘校车的情境,把数学问题结合生活情境展现出来,学生很容易联系到生活实际明白有人上车就是人数增多了要用加法,下车时有人走了车里的人就少了用减法。在小学计算类内容中,运算律的知识是枯燥而又抽象的知识,而“乘法分配律”又是学生特别难理解并掌握好的内容之一,如果教学时只是让学生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形式而非本质的理解,学生在应用是就很难正确、灵活应用。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创设在商场买东西的生活情境,利用动画模拟现场买东西时计算价钱的过程,让学生有趣又有味。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抽象思维还很弱,如果能用有效的情境设置达到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的作用,那课堂就成功了一半。但有些电教课件做得过于花哨,声、电、光、图非常丰富,可谓是五光十色,学生的注意力多在看漂亮的图画上,对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反而没有注意,淡化了数学课的教学目标,反而降低了课堂效率。数学知识中还有一些知识原本是不需要设置情境的,但有些教师为了让自己的课件看起来丰富些,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开始就情境出来,不但浪费了宝贵的上课时间,还容易画蛇添足,实不足取。
二、在知识点的选择上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想象力比较丰富,但抽象思维能力很弱,在小学数学的这几大知识体系中 (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很多是需要借助学生熟悉的具体形象,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经验出发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一部分知识是需要借助课件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如空间与图形类知识,但也有一部分知识如果过多应用课件,不但不能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反而会削弱这些能力的提高。
三、在培养学生能力上
一方面,电教课件可以很好的帮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比如,在教学圆的面积公式推导时,把一张圆形纸片进行若干等份后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宽就是圆的半径,长就是圆的周长的一半。在多媒体课件的演示下,可以把这个圆进行最大限度的切割拼补,得到一个非常近似的长方形,在整个演示过程中,学生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把圆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从而很容易把圆的面积与长方形的面积联系起来,从而得到圆的面积公式。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我们是让学生动手折圆形纸片,以圆的直径进行对折,进行8次左右的等份,再把这些等份后的小扇形剪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然后再让学生进行推理想象进行若干次等份之后拼成的图形非常的接近长方形了,由于小学生的推理想像思维还非常有限,一部分学生很难把有限的几次等份后的扇形拼补之后与长方形联系起来。这两种操作方式一对比,很显然借助多媒体进行演示这种教学更加直观形象,可以更有效的帮助学生进行观察和联想,最后找到所需要的结论。在数学知识中有很多概念类知识如认识分数、几何图形类知识等,由于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很弱,抽象思维水平还比较低,理解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这时,通过投影在银幕呈现“切割”“旋转”“提取”“拼摆”“组合”等动态过程,使学生一目了然,这其间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另一方面,由于电教课件在教学使用时美观、方便、省事,课堂教学也容易调控,有时教师干脆课堂完全电教化,教师放着画面,学生只是有趣的观看,看的时候都觉得懂了,但如果缺乏真正的动手操作,有时理解还只是表面,很容易遗忘,而且思维容易受到限制,容易造成学习上的眼高手低。
四、在教学艺术上
尽管电教课件辅助教学有着强劲的优势,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富有情趣的讲解、有效的板书、师生之间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对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的作用是任何现代化手段都替代不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是不可改变的,如果一味的跟着课件走,让课件成了教师和学生上课注意的焦点,不但失去了课堂中情感互动的平台,还会失去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感染,从而让学生的学习变成没有感情付出的劳动。教师应在传统数学教学的基础上,精心备课,准确地、恰到好处地运用电教课件,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
策略的使用电教手段 篇11
由于多媒体的参与,使课堂教育信息的传播形式有新的变化。作为教师,怎样利用电教媒体传播教育信息,这就需要精心设计教学计划,科学安排教学过程,即电教媒体怎么应用,应用其解决什么问题,这是教学设计的关键。要想上好一堂多媒体课,充分发挥电教媒体的优势,就必须认真设计教学的全过程,这样才能使电教课更精确、更科学、更完善。但有不少电教课效果欠佳,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抓住电教媒体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点。下面,我就谈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的作用。
一、运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教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初中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加上历史课中重点、难点较多,有时单靠教师讲解,学生理解起来也很费力。如果教师适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既可增强授课的生动感,又容易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用多媒体引入历史课,能更好地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第一任教師”。多媒体为教师提供了新式有效的教学手段,还可创造新的教学环境,使“激趣”不再成为难题。农村的学生对多媒体有很大的好奇心,为了使其好奇心能够转化为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了使电子板书上的文字出现活泼的动感,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我在课件中运用了动画效果。
三、恰当地使用多媒体,能加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在信息化社会中,合作能力是人的一种基本素质。因此,我们必须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协作式学习,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协作能力。计算机网络在沟通、交流方面具有直接、方便、快捷等特性,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的这种特性,组织学生在因特网、局域网、校园网的硬环境下,进行讨论、咨询、协商,完成情感与信息的交流。这种交流与沟通的方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可以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进行,也可以延伸到校外并且随时随地进行。学生在这样一个没有围墙限制的网络空间里学习,可以从中体验到合作学习带来的丰硕成果,从而促进学生和合作能力的发展。
四、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历史课程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这里所说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识,说到底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培养。而多媒体技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教师在课堂上处于中心位置,而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多媒体技术正是学生由听讲者变成参与者的真正媒介。因为,多媒体技术将媒体策略与音频、视频、字符、叙述、游戏、地图和其他各种介质元素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可由学生控制学习工具,学生可以得到某些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的全方位信息。每一项差导图符都可以使学生实现一种不同的功能。因此,无论学生选择哪一项,他们都能得到相应的知识。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想采取的模式,然后重建自己的学习序列。这些序列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学到比传统历史课堂教学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东西。信息量的扩大,以及对各种信息之间联系的了解与掌握,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与信息内容互相渗透,在此基础上便会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新的学习方法,这就是一种独立性和创造性。
五、多媒体教学,能更好实施分层教学
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真正落实分层次教学。而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可以设置一些不同层次的问题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学生在掌握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可以各取所需,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继续自己的学习。历史教学在现代教学技术的帮助下,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需要、兴趣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潜能,孔夫子强调的“因材施教”在当代的教育中可以发挥得淋漓尽致。
六、多媒体网络技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学习历史的目的不在于单纯地记忆一些历史知识,知道一些表面现象,而在于通过资料、证据和推理、形成综合、分析、运用史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意识,真正逐步使学生“懂得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解释各种历史现象”。这种能力的形成,仅靠薄薄的一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而现代信息技术为实现这个目的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众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扩展思维空间,为学生比较辨别、思维、综合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七、多媒体技术有利于强化对历史课教学的德育功能
初中学生正处于过渡时期,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历史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大纲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使学生成为德、智、体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历史教师应该充分依据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使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借助电教媒体提高教学效率 篇12
一、借助电教媒体, 创设课文情境, 激发情感
小学语文课本为学生展现了丰富的情感世界, 教学时, 只有让学生进入课文所描绘的情境, 去体验作品的情感历程, 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 才能让他们真正受到熏陶和感染, 形成内在的精神力量。北京举办奥运会时, 学生们还小, 所以我在课始就借助多媒体课件, 出示鸟巢图片, 引导学生观察, 说说这是什么样的鸟巢。学生对鸟巢的兴趣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 一开始就很好地进入了课文的情境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又创设了多个情境来调动学生的情感。闭幕式上场景的再现, 配以动听的音乐, 情境的渲染, 让学生插上了想象的翅膀, 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来到了闭幕式的现场, 自己变成了三名运动员中的一名, 想象出了从来到奥运村到外出游玩, 从参加比赛到站在领奖台上, 这一切给他们留下的美好回忆。
二、借助电教媒体, 帮助学生感悟语言, 理解字词
语文教学具有显著的工具性特点, 教师在教学时要从理解、体会语言文字入手。本课以“留恋与不舍”为情感主线, 这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 我播放了圣火熄灭时的视频, 让学生自己从外国运动员回望圣火、歌曲《我和你》中读出其中所蕴含的“留恋与不舍”的情感。这无尽的留恋与不舍, 在五环旗的缓缓下降中, 在外国运动员的深情回望中, 在奥运圣火的渐渐熄灭中, 也在各国人民尽情的狂欢中。
“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通过让学生回忆闭幕式上不同肤色和不同年龄的人在一起联欢时的场景, 从而真正体会到, 卓越、友谊和尊重是北京奥运会的精神, 也是世界人民对办好奥运会的永远追求, 这是一场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教学中, 我紧扣语言文字, 结合图片、视频, 来还原北京奥运会闭幕时的情景, 并以此训练学生的语感。
三、借助电教媒体, 抓住有效训练点, 拓展延伸
本课教学中, 我还充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以课文学习为生长点, 促使学生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 在亲身经历中获取知识。在学生充分体会了“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后, 我出示了一组小练笔:“国际奥委会的领导竖起大拇指, 说:‘____。’黑人运动员看着手中的奖牌, 说:‘____。’”学生的发言非常精彩, 师生间平等对话, 配合非常默契。
生:中国举办的这次奥运会真是太成功了!
师:是啊, 这是一届真正的无与伦比的奥运会。
师:是啊, 所有的人都不会忘记这届奥运会。
生:在这里, 我们得到了公平的待遇。
师:是的, 他们在中国得到了和白人运动员一样的待遇, 怎么会不高兴呢?
师:的确是这样。在中国, 不分肤色, 不分年龄, 不分国籍, 他们都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在北京, 在鸟巢, 大家手拉手、心连心, 就像一家人, 留下了珍贵的友谊。
通过这一练笔设计, 让学生在平等对话中读懂了“卓越、友谊和尊重的奥运精神”, 有效地突破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