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区空调系统

2024-08-14

公共区空调系统(通用10篇)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1

地铁车站站厅、站台等公共区的通风空调系统一般称为“大系统”。就地铁车站这种特殊的公共建筑而言,由于其内部的巨大空间和设备人员负荷,常规的地铁大系统设计思路基本上都是采用全空气系统。风管、空调机房占用大量地下空间,导致土建成本增加;采用空气长距离输送冷量,效率低,导致运行能耗巨大。据称广州地铁1号线1999年夏季营运收入的2/3 用于交电费,而其中环控系统能耗在总能耗中占相当大的比例[1]。这些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地铁的建设和运营,合理的通风空调系统设计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行业同仁的重视。本文对目前国内外地铁大系统中经常使用的通风空调系统形式进行了调研,对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系统以及VRV系统等几种空调方式进行分析比较。

1空调系统的几种形式及分析

1)全空气系统。

全空气系统的布置形式如图1 所示,系统由空调机组、最小新风机、回/ 排风机(兼排烟风机) 、送风管、回风管及众多的阀门、风口等组成。图2为全空气系统在焓湿图上表示的热湿处理过程,大部分的地铁车站均采用这种系统形式,其突出的优点是能够实现全新风的空调工况及通风工况。这2种工况可利用室外空气相对于室内空气较低的焓值消除室内负荷而节能;当全空气系统处于全新风的空调或通风工况时还可以大大改善地下空间的空气品质;此外,全空气系统能够兼容排烟工况。这些都是全空气系统独有的优势,也是它在地铁中被普遍采用的最主要原因。

2)风机盘管系统。

风机盘管系统在地铁车站工程实践中使用较少,如在广州地铁2号线的江南西站[1,2],实际使用节省通风空调机房面积>500 m2,车站结构断面从90 m2减少至50 m2,节省土建初投资300万元。自2002年6月开通,2003年8月对车站进行了实际测试,分析对比表明,该系统的控制效果很好,车站全年运行费用比应用传统全空气系统节省约70多万元,由于其取得的成功可靠的运营效果,广州5号线已经在所有的暗挖地下车站中全部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另外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张杨路沿线的7座半敞开式地下车站都采用了这种形式。

3)VRV系统。

VRV系统在地下车站几乎没有应用的实例,但是在一些半地下的车站中有过尝试,如上海市轨道交通11号线北段一期的赛车场站。另外,我国原已运行的地铁线路中,如北京地铁1、2号线、天津地铁等,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均未设置通风空调系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和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地铁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进行通风空调系统的改造,传统系统的实施难度很大,但由于VRV系统所独有的布置灵活、施工方便、有效节省空间等特点,使它能够很好地胜任这类改造项目。

其中,风机盘管系统和VRV系统均属于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其系统原理图比较类似,均需要另外设置空调季的新风处理机组、通风季的通风设备以及排烟设备(见图3)。图4为这2种系统在焓湿图上表示的热湿处理过程,能保证最小新风量送入室内,采用水或冷媒代替空气输送冷量,可大幅度地提高输送效率,实现不同季节和不同客流量的逐时分级调节。

2各种空调系统形式在地铁车站大系统中应用的适用性分析

2.1各种系统形式设备能耗比较

以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南陈路站大系统(全空气系统)为例,首先就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采用的空调末端装置进行比较。其空调机组送风机功率为37 kW,回排风机功率为22 kW,小新风机功率为2.2 kW,末端设备总功率为(37+22+2.2)×2台=122.4 kW;如果改为风机盘管系统,其盘管用电总功率为0.37×2×30台=22.2 kW,空调新风机组功率为1.5×2台=3.0 kW,末端装置运行总功率为25.2 kW,后者明显节电。其次,就2种系统的冷冻水系统进行比较,虽然风机盘管系统水管路较全空气系统复杂,但在地铁中一般大系统与小系统共用冷冻水系统,水系统最不利点一般在冷水机组远端的小系统处,改用风机盘管系统以后系统管路阻力因为公共区设了较多支管后会有一些变化,水泵安装功率会稍微增加。南陈路站改用风机盘管系统以后比全空气系统时水系统管路阻力增加约4 mH2O,但最后选型水泵功率仍为15 kW,对冷冻水系统运行总功率无影响。另外2台螺杆式冷水机组的用电量为124 ×2台=248 kW,2台冷却水泵的用电量为22×2台=44 kW,2台冷却塔用电量为7.5×2台=15 kW,这样就得到了大系统采用全空气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时公共区部分总的设备用电量分别为459 kW和362 kW。

如果采用VRV系统,同样对于南陈路站而言,大系统冷源采用6台42匹的VRV室外机组,其用电量为36.74×6台=220.44 kW,末端选用38台VRV室内机组用电量为0.112×38台=4.256 kW,再加上空调新风机组功率为1.5×2台=3.0 kW,大系统采用VRV系统时总的设备用电量为228 kW。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空调季小新风空调工况下运行时,VRV系统用电量最小,全空气系统最大,风机盘管系统位于两者之间。但当室外空气焓值低于室内空气焓值时,全空气系统能够实现全新风的空调工况及通风工况,这时可利用室外空气相对于室内空气较低的焓值消除室内负荷,这是其他两种空调系统形式无法做到的。因此,对地铁车站来讲,只有小新风空调工况运行时间在一年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如一年四季比较炎热的地区,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和VRV系统才有节能优势可言。

2.2管线安装空间比较

车站内的综合管线,无论在设计阶段还是在施工后期装修阶段都是工程进程中问题最多的内容。根据以往已建成线路的管线安装经验,公共区尤其是站台层公共区,采用全空气系统时布置非常困难,这也是地铁车站管线安装的老大难问题。若采用风机盘管系统需设置独立的新风系统及独立的排烟系统,虽然需要增加新风送风管道、排烟管道及空调水管,再加上风机盘管机组,似乎与全空气系统相比节省空间并不显著,但是设备可以避开公共区楼梯口等局部管线比较集中的地方布置,可有效利用吊顶内的有限空间。采用的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在管线综合上具有很大的优势。VRV系统也是如此。因此,对地铁来讲,在土建高度受限的地方,比如象暗挖法施工的公共区部分,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和VRV系统往往能收到很好的建筑装饰效果。

3结语

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和VRV 系统在地铁大系统中均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而且在一些在建及已建的地铁车站中也有成功使用案例。各种空调系统形式在地铁车站中应用时的优缺点简单列表如表1所示。

1)地铁中通风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节能是首要考虑的问题,这方面全空气系统最具优势;其次是VRV系统,风机盘管系统只有在四季比较炎热地区,空调季节较长时使用才有节能优势可言。

2)从节省机房面积的角度讲,VRV系统最具优势,其次是风机盘管系统,全空气系统占用土建空间最大。

3)空调季节,3种空调系统都能保证最小新风量和室内空气品质;空调过渡季和通风季,风机盘管和VRV系统可提供一定的新风换气量,但是只有全空气系统能提供100%新风,室内空气品质会有较大提高。

4)对于改造的地铁项目,宜采用VRV系统,风机盘管和全空气系统实施难度较大。

综上所述,在新建地铁项目的公共区通风空调系统中仍然推荐采用全空气系统,VRV系统在地下车站可考虑试点采用,风机盘管系统只有经综合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才宜采用。对于一些土建高度受限的地方,采用风机盘管和VRV系统具有较大的优势,可推广采用。

摘要:对已建地铁车站公共区的几种空调系统形式进行比较,阐述各种空调系统形式在地铁车站公共区的适用性。以上海市轨道交通7号线工程南陈路站为例,通过对这座标准地下2层车站公共区分别采用几种空调系统时设备能耗以及管线综合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后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地铁车站,公共区空调系统,全空气系统,风机盘管系统,VRV系统,节能

参考文献

[1]张梅,朱奋飞,颜承初,等.风机盘管系统在地铁空调中的应用[J].制冷空调与电力机械,2009(5):61-63.

[2]李国庆.城市轨道交通通风空调系统技术发展新趋势[J].都市快轨交通,2004(6):5-7.

[3]孙兆军.地铁车站设备管理用房空调系统探讨[J].铁道标准设计,2004(6):111-113.

[4]陆耀庆主编.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M].2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1 676-1 678.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2

试运营档案验收

望春桥站

公共区装修工程档案情况报告

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四月二日

望春桥站公共区装修工程档案情况报告

为认真贯彻落实指挥部档案管理的有关通知及规定,切实抓好我部的档案整理及编制工作,提高我部的档案管理及竣工档案编制水平,提升项目部管理人员档案收集意识,依据指挥部甬轨【2013】60号文件《关于要求落实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竣工档案归档工作安排的通知》的精神,围绕宁波市轨道交通的档案编制特点,并结合我司及我部的实际情况,目前望春桥站竣工档案已初步整理完毕,现把档案组卷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程概况: 望春桥站位于望春路与规划支路的十字路口东侧,沿着望春路东西走向。望春桥站为双层岛式车站,其中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本站为1号线与规划的6号线的换乘站。本站共设有3个出入口和一个换乘接口,车站公共区装修面积2623.2㎡(其中站厅1513.9㎡,站台1109.3㎡)。我部施工范围为公共区所有装修内容、附属地面建筑及结构,工程于2012年12月5日开工,2013年7月10日通过了装修分部工程验收;2013年10月18日通过了子单位工程验收,2014年1月6日,望春桥站完成了单位工程验收。

建设单位:宁波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

监理单位:乌鲁木齐铁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蓝天房屋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二、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档案整理标准(CJJ/T180-2012)2.DA/T28-2002 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答案整理规范;

3.GB/T11822-2008 科学技术答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 4.GB/0609.3-89 技术制图—复制图的折叠方法。5.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甬轨指„2011‟32号文“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编制管理暂行办法”;

6.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的甬轨„2010‟5号文“关于印发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档案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7.宁波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发甬轨„2013‟17号“关于印发《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的通知”;

三、编制标准:

1、档案文件完整、准确。归档的范围按照“宁波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归档文件编制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归档文件的范围与目录编制”要求凡与本项目所涉及的内容按文件形成先后顺序、施工项目等分类组成一定的单位,做到分类科学,组卷合理。

2、竣工文件档案的准确性。

⑴、竣工图与工程实体一致;所编制竣工文件做到全面反映

工程实际情况,⑵、记录的数据与施工一致;内容真实、准确、有效,完整齐全、图物相符,字迹清楚、图样清晰、图表整洁。

⑶、签字手续完备。

3、凡由本单位编制的竣工文件部分全部用A4(竣工图折叠成A4规格)

本工程在收集整理档案的过程中,坚持与工程进度同步的原则,施工前完成各项技术交底记录,现场基层隐蔽验收以及材质证明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等。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如实地填写各项施工记录,隐蔽验收记录和检查记录,按照规范要求进行了各项测试,并对记录及时整理,所有记录均完整及时,数据准确、内容真实。在编制竣工图时,及时依据设计下发的设计变更通知单和技术变更洽商文件进行编制,做到竣工图能看得见、摸得着,记忆清楚,编制准确,保证了工程竣工图的内在质量准确性、及时性、系统性和真实有效。在进行档案资料收集、整理、汇总、装订时,严格按照宁波市城建档案及宁波市轨道教团集团有限公司的有关要求进行,做到档案资料完整、准确、真实、齐全。

四、工程档案组成部分内容:

1、工程档案组成部分:

(1)装饰装修工程验收文件;(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一册,主要为单位及子单位工程验收记录、资料核查意见书、施工单位自评报告、设计质量报告、施工总结、相关验收会议纪要及整改回复单等)

(2)装饰装修工程进度控制文件;(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二、三、四册,主要内容为:开工报审、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技术交底、设计交底、施工组织设计及各项施工方案等)

(3)装修装修工程原材料验收及检测资料;(主要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五、六、七册,其中第五册和第六册为望春桥站顶面天花、墙面铝板、地面石材、灯箱、灯具及导向标识等材料合格证、检测报告、检查记录汇总表等,第七册为我部对现场材料送至第三方检测站进行复试报告汇总);

(4)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原始记录、现场试验资料及相关质量检查验收文件;(主要在本工程档案编制的第八、九、十册,其中第八册主要为地面石材铺贴、墙面饰面板安装、顶面吊顶安装等检验批验收记录,第九册主要为现场试验记录、顶面吊顶及墙面饰面板等隐蔽验收记录,第十册主要为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记录)。

(5)装饰装修声像资料;(主要为反应工程实体施工进度有纪念性意义的照片等)

(6)装饰装修竣工图;(一共为8卷内容,分别为:望春桥站公共区装修竣工图、装修I标通用竣工图、望春桥站附属地面结构竣工图、望春桥站附属地面建筑竣工图、望春桥站公共区电气竣工图、装修I标导向点位定位竣工图、装修I标标准出入口竣工图)

2、工程档案内容:

宁波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地下车站公共区装修施工项目(I标段)望春桥站为1个分部,即公共区装修。望春桥站共收

集档案资料19卷,其中文字资料10卷,声像档案1卷,图纸8卷。(具体详见档案目录)

竣工档案整理收集过程中,我部虽对档案编制工作各方面严格控制,但不免有疏漏及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专家及同仁能批评指正,以便我部档案编制水平能不断提高。在今后的档案工作中,我部会一如既往的服从档案馆、指挥部安臵处的领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严格按档案室的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整理,优质高效推进我部的档案编制工作,争取早日完成档案编制整理及移交工作。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3

关键词:南溪区;公共气象服务;对策研究

一、引言

快速稳健的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事业深远的战略决策,也是南溪区气象局的最终目标。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公共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我们需要及时的认识到我区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在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不足,并构思出相应的对策以促进南溪区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和完善。完善的公共气象服务不仅仅包括日常天气预报、气象灾害的预警、森林防灾预警、空气质量指数,还包括农业生产的天气建议,居民出行的天气建议等等人性化的服务,并且对于不同时段的天气情况及时更新并尽量保证天气预报的准确性。接下来我们通过对南溪区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以及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改进对策,以推进我区公共气象服务事业的良好发展。

二、现状及不足

1.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覆盖面存在空隙

我区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停留在基本的层面,尚且不能满足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对于气象防灾减灾等的需求。相关信息表明,我區仍然有少部分民众无法收到及时的气象信息,而这些人大多分布在我区经济相对落后,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严重滞后的乡村,而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最难覆盖的群里就是这样相对落后地区的人,而他们又是最需要气象预报来防御灾害,判断农作物耕种方法的弱势群体,另外大多数人对于突发气象灾害的防御意识并不足,这也是宣传不到位所造成的。

2.气象信息的准确度不高且服务不全面

基本公共气象的预报以及危险气象的预警存在许多问题,首先对于基本气象信息的预报技术还有待提高,时常出现预报错的情况,这给普通民众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不变甚至是困扰;其次,对于危险气象灾害的预警也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有时并没有及时将预警信息广泛详细的传达给所服务的对象;再次,对于危险气象所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并没有传达各级部门需要作出哪些预防措施,给人们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3.服务手段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多元化的公共服务需求

我区的公共气象服务手段较为落后,不能满足人们对气象信息多元化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下几点,其一,我区的基础服务设施,服务能力以及对于气象风险的预防能力均存在不足;其二,我区没能解决好气象服务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气象服务在被服务对象利用其产生价值方面,仅仅是将气象信息告知对方而没有将其作为一种服务产品更好的为需求者服务,既没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服务更没有科学的建议去辅助服务;其三,我们预报的很多指标实际上对人们特别是农民的劳作没有任何帮助,而农业方面的一些重要指标我们并未进行预报。

三、增强我区公共气象服务的对策

1.增强公共气象服务的覆盖范围

对于公共气象服务覆盖范围不够全面的问题,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解决。第一,在各个村设立气象服务站,由服务站通过广播将气象信息和气象预警及时的传播给村民,对于极其偏远的山区应该由管辖此山区的气象站派专员将危险的气象预警传播到山区;第二,对于气象预警传递不及时的气象服务站应该马上问责,以免因为此原因造成重大损失;第三,对于无法避免的气象灾害而造成的损失,应该研究接下来如何改革将下一次不可避免的灾害损失减小。

2.提高气象信息的准确度并加强服务

提高气象预报的准确性是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的基本要求,所以我们应该用科学的态度来进行天气的预报,努力加强天气预报的准确度,为人们的出行劳作提供基本的帮助;其次对于危险气象的预警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系统对其进行分析,从各个方面指导服务对象如何科学有效的预防不同的气象灾害,而不仅仅是停留在表面;最后未雨绸缪,在平时加强各个村和辖区的宣传教育,传授给大家如何在气象灾害面前保护自己的人身及财产安全。

3.提升服务水平以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

为了满足多元化的公共气象服务需求,我们应当第一,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信息技术丰富我们的服务形式,加强我们基础设施以及服务能力的建设;第二,应该将气象信息的预报和预警及时的以语言的形式快速的传播,并且对于气象灾害的预防利用科学的方法给与指导,建立一个完善的服务体系;第三,针对对于天气的依赖程度较高的农村,应该设立专门的针对农村的天气预报预警和技术指导,保证农民不收到天气灾害的过分影响。

四、结语

在气象事业中,公共气象是极其重要的内容,是气象事业的核心,对于改善和提高南溪人民的生活水平、维护地区安全、减灾防灾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于大力发展我区经济、社会、生态,实现全面可持续发展,最终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也有着重要意义。所以我们应当着手加强公共气象服务能力的建设,为快速发展的南溪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陆林.我国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研究[C].云南大学,2013,12-18.

[2]王少梅.县级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模式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5(17).

地铁车站公共区设计研究 篇4

车站公共区是能供乘客乘降, 换乘和候车的场所, 应保证旅客使用方便, 安全, 迅速地进出车站。车站的公共区包括站厅层公共区及站台层公共区, 站厅层公共区是乘客由地面进入地下车站或者由站台上至站厅的集散空间, 又分为付费区和付费区, 在付费区内主要布置楼梯、自动扶梯和电梯等垂直交通工具, 在非付费区内布置自动售票机、自动验票机, 在付费区与非付费区分界之间布置栏杆和进、出站闸机, 在出站闸机位置设置票务处, 供乘客补票或者售票[1]。现就对公共区的布置做以下方面的研究。

1 车站公共区柱网布置研究

车站公共区柱网的布置需考虑公共区楼扶梯、电梯的位置;站台的长度;单、双柱布置形式;屏蔽门的设置;结构的经济合理要求等[2]。根据大量的车站建筑设计实践证明, 在10m宽的岛式站台中采用单柱布置形式, 在12m以上的岛式站台中采用双柱布置形式。近年来我国地铁建设工程中, 车站站台广泛使用屏蔽门系统, 为了使车站中的柱子不正对站台屏蔽门的开启扇, 10m单柱岛式车站柱距宜为8m, 12m双柱岛式站台柱距宜为9.75m, 从而减小柱子对上下车的客流的影响。8m柱距及9.75m柱距在实际工程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3], 如图1、2所示。

2 车站公共区楼扶梯、电梯的布置形式研究

目前国内车站的地铁设计楼扶梯、垂直电梯的布置主要有两种布置形式。

2.1 采用两部扶梯、两部楼梯位于付费区, 垂直电梯位于非付费区

此布置特点为:在非付费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付费区规模较小, 扶梯数量少, 运营成本较低, 同时符合常规建筑利用楼梯进行疏散的理念, 但垂直电梯位于非付费区, 不能兼顾携带大件行李等人员使用, 功能单一, 管理不便, 扶梯数量少, 乘客舒适性较低, 如图3所示。

3.2采用三部扶梯、一部楼梯、垂直电梯均位于付费区

此布置特点为:垂直电梯位于付费区, 可兼顾携带大件行李等人员使用, 管理便利, 扶梯数量多, 乘客舒适性高, 但在非付费区规模一定的情况下, 付费区规模较大, 投资较大, 不符合常规建筑利用楼梯进行疏散的理念, 如图4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 采用三扶一楼、垂直电梯位于付费区的布置形式以人为本, 方便乘客, 虽然不符合常规建筑利用楼梯进行疏散的理念, 但在地铁两层空间中, 疏散导向性明确, 提升高度小[4], 楼扶梯口部采用满足一定风量要求的加压送风, 同时, 地铁规范中规定扶梯可参与消防疏散, 因此对疏散的影响较小。所以三扶一楼、垂直电梯位于付费区的付费区布置形式要优于两扶、两楼、垂直电梯位于非付费区的布置形式[5]。

3车站公共区客流组织及售、检票机布置研究

正确的组织客流流线, 有利于顺利快捷的引导和组织乘客进、出站, 并且在紧急事故状态下, 可以引导和组织乘客安全快速的疏散、逃离事故现场[6]。车站内的客流组织主要是通过车站内的导向指示标志或者车站内的工作人员引导。进站的客流是指乘客在站厅层买票※通过进闸机※车站内设置的楼扶梯、电梯※站台层候车、乘车;出站的客流是指乘客下车后通过站台上的导向指示标志※车站内设置的楼扶梯、电梯※通过站厅层的出站闸机※根据出站的导向指示标志选择出地面的方位※由出入口通道设置的楼、扶梯出站[7]。

车站站厅层乘客流线有如下3种方式, 如图5所示。

方式一:进出站客流流线清晰但购票客流与通过客流略有交叉。

方式二:进出站客流流线清晰有序但不利于出站乘客补票。

方式三:进出站流线、售检票流线、通过流线清晰, 互相干扰小;票务室位置布置合理, 方便乘客充值、补票, 公共区按此方式布置售、检票机及票务室是最优的布置方式。

4 商铺、银行等服务设施的布置研究

在地铁车站内设置商铺、银行等服务设施, 既可以方便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需要又可以为地铁公司创造收入, 以弥补地铁初期运营的亏损。因此在满足地铁车站使用功能和消防疏散的前提下, 应积极地在地铁车站内设置商铺和银行等服务设施。商铺和银行等服务设施根据近年来各个城市地铁建设的经验, 银行一般设置在靠近地铁公共区非付费区的一端或者靠近车站出入口, 如图6所示。商铺的设置可以利用出入口通道与主体建筑或者与风道之间所夹的区域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也可以在公共区的非付费区设活动的标准小店铺, 但应注意商铺的性质必须为不存在火灾危险、服务于人民群众生活的商业店铺, 如报刊亭、旅游纪念品店、洗衣店、医药用品店、杂货店等[8]。

5 结束语

为了更好的发挥地铁的集散功能, 为广大乘客提供便捷、舒适的环境, 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地铁车站公共区的规模, 因此合理利用公共区面积、功能布局模块化、乘客服务界面标准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项研究工作。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得出一些公共区布置的结论, 公共区柱网跨度宜采用, 单柱时8m或双柱时9.75m;售、检票机, 票务室均匀设置在公共区的两端。

在客流量不是特别大的车站宜采用三部扶梯加一部楼梯, 在公共区中间设置残疾人电梯的布置方式;在不影响进出站客流的前提下, 适当在站厅层公共区布置小商铺, 是目前地铁公共区布局中比较合理的一种布局方式。

参考文献

[1]施仲衡.地下铁道设计与施工[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GB50490-2009,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9.

[3]耿永常, 赵晓红.城市地下空间建筑[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2001.

[4]建设部.GB50157-2003, 地铁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3.

[5]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规划与设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6.

[6]渡道健.渡道时男, 市川秀.地下铁道设计[M].东京:1963.

[7]崔之鉴.地下铁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1984.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5

【关键词】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调查和防控

【中国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400-01

公共场所的女性服务人员是传播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艾滋病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全球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约有75%是通过性接触途径感染,中国自1997年起,经性传播HIV的例数逐年上升[1]。我中心于2009年10月~2010年9月对本地区公共场所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知信行进行调查和干预防控,总结报告如下:

1 调查资料

1.1 调查对象:将本地区内所有的洗浴场所、歌舞厅、酒吧、洗头房、按摩室等可能具有从事商业性性行为的公共场所列出,将其中工作的女性服务人员列为高危人群,运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目标选择24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①以我中心牵头,先调查摸底,制订行动方案;对相关专业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并印制调查问卷。②在辖区派出所的配合下,随机对各公共场所的调查对象进行个别访谈和匿名答卷式调查,允许被调查对象回避相关问题;在征得调查对象的同意的前提下,抽取血样进行HIV抗体检测并署名。

1.3 统计分析 :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回238份,有效问卷235份(有效应答率为97.9%);所有数据用Epidata3.0数据库进行双录入,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算各种指标的频数及比例和行为进行描述性分析。

2 调查结果

2.1 调查对象的一般社会学特征,年龄<22岁的比例最高,其次是23~30歲;农村和城镇出生的女性比例较高,对从事该工作一般抱有无所谓的态度,未婚女青年和初中文化水平占比例较高,进入本行业时间以1~5年为最多见。

2.2 对艾滋病的相关知晓和认知情况为:大多人为一般了解,认为是性病没事右性接触引起的;较多人承认有叫频繁的不洁性交史,经常使用防护措施;大多数人知道是由性途径、血液污染和母婴垂直传播三个主要传播途径引起的,也有部分认为是其他途径引起的;认为可以治疗和不治之症占绝大多数。

2.3 患病后的态度为:本组资料中HIV抗体阳性率为1.28%,大多人的态度是听天由命;朋友患病后的态度主要是避而远之,而且回避该类问题的人较多。

3 分析和干预

3.1 活动宗旨 江苏省海安县地处苏中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高、人员流动大,艾滋病发病率在百万分之十五左右,虽在较低水平,但防控工作刻不容缓;公共娱乐场所的服务小姐以年轻未婚妇女为主、处于性活跃期、文化层次较低、性观念较开放、对艾滋病知识掌握不够、自身防范意识较差;且因其行业的特点,女性商业性行为者是用自己的身体向别人提供性服务而换取金钱的人,她们被认为是一个地区艾滋病传播的放大器,加快了艾滋病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的扩散[2],故她们在传播艾滋病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对该人群开展艾滋病调查和检测,了解其对艾滋病的认识、态度和行为改变,探讨影响其改变的有关因素,目的在于准确掌握该人群的艾滋病认知及相关行为的基线情况,为对该人群采取科学的行为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对干预防控工作有指导性意义。

3.2 干预措施 有研究表明,通过开展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健康教育方法,可以提高流动人口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了解[3]。我们制定详细的方案和目标,对此类高危人群积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包括毒品危害、艾滋病防治、性行为学、妇产科等相关知识培训;组织观看影像资料,发放小册子、宣传单、画册,张贴标语、宣传画,手机短信,发放安全套和药液等;做好此类人员上岗前健康体检和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时隔离就诊;设置求助热线电话,提供主动可及性服务;通过部分目标人群促进同伴教育、扩大干预效果。

3.3 初见成效 通过一年的调查和干预行动,本地区公共场所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的知晓率有所提高、特别是认知和态度较前明显改善,该类人员参与艾滋病防控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虽然该类人员对艾滋病的态度、行为的改变不是短期的教育就能做到的,但在本地区的患病率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未出项上升趋势。

因此,只要加大对我县公共场所高危人群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的力度,可切实有效地预防控制艾滋病在本地区的传播和流行。

参考文献

[1]羊海涛,等. 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性病/艾滋病可行性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5,16(1):1-4.

[2]陈刚,等.浙江省某地美容美发中心暗娼艾滋病知识与态度调查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07,13(4):372-373.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6

1 车站公共区冷负荷计算

在确定空气处理过程前,首先进行车站公共区冷负荷计算,确定站厅、站台层冷负荷、湿负荷,热湿比等。

地下车站的负荷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不需要考虑建筑物围护结构对负荷的影响,其主要来源于车站的人员、设备、车站与隧道区间的热交换、车站与出入口之间的热交换等。关于冷负荷计算的内容在参考文献[1]中详细论述,不再赘述。

2 确定空调系统送风量

2.1 送风温差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7.4.10规定:舒适性空调送风温差不宜大于10℃(送风口高度不大于5 m时),所以计算将送风温差设定为10℃。

设定厅台混合状态点为29℃,送风状态点为19℃,对于站厅层送风温差为11℃,站台层送风温差为9℃。

2.2 送风量

首先根据负荷计算及相关规范确定以下风量:

G1——送风量,m3/s;

G2——自然进风风量,m3/s;

G3——回风风量,m3/s;

G4——屏蔽门漏风量,m3/s;

G5——空调新风量,m3/s。

2.2.1 送风量G1

利用显冷负荷及送风温差,分别计算站厅及站台层送风量:

式中:Q显为显冷负荷,k W;Δt为送风温差,℃。

2.2.2 空调新风量G5

确定空调新风量需要考虑3个因素。

(1)满足人员要求[3]:公共区空调季小新风量运行时,新风量每位乘客按≥20 m3/h计算;非空调季新风量每位乘客按≥30 m3/h计算,且换气次数≥5次/h。

(2)空调系统新风量不小于总风量10%[4]。

(3)屏蔽门漏风量。

一般新风量计算有2种,即在以上3者取最大值计算,或以(1)(2)项中取两者最大值计算。

由于屏蔽门漏风量随着行车间隔呈脉冲性变化,在其开启期间达到峰值,关闭后,漏风量趋近于零。新风机的风量是稳定的,无法随着这种波动而变化,所以车站内的压力变化无法避免。因此,建议新风量按照(1)(2)项中取两者最大值计算,而与屏蔽门漏风量的差值按照由出入口车站自然进风考虑,并将这部分负荷计入车站。

2.2.3 回风风量G3

回风风量=送风量G1-空调新风量G5。

2.2.4 屏蔽门漏风量G4

屏蔽门漏风量,一般可取7.5~10.0 m3/s[1]。

2.2.5 自然进风风量G2

自然进风风量G2=屏蔽门漏风量G4-空调新风量G5。

3 空气处理过程及处理状态参数

3.1 绘制焓湿图

根据车站空气处理过程,绘制焓湿图(见图1)。由于参数尚未确定,此时是根据已知的空气状态点温度及热湿比绘制的示意图,室内空气状态点湿度控制在40%~70%。

站厅站台回风N经风机及管道温升达N',与新风在H点混合后,经表冷器进行降温减湿处理至状态点S',经风机及管道温升达到S,并由管道送至站厅及站台,送至站厅及站台的空气分别吸收余热余湿,并沿热湿比线ε1、ε2到达站厅及站台的设计参数N1、N2,站厅空气N1与站台空气N2混合后达到回风状态点N。空气处理过程状态点见表1,碧海站空气处理过程见表2。

3.2 空气处理过程的确定和校核

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确定送风状态点的参数,设定其相对湿度,由此计算出其他状态点参数;判别站厅和站台的相对湿度是否满足40%~70%的要求,同时表冷器出风状态点应尽量使接近机器露点(90%~95%);如果满足,则计算结束,否则需要重新调整送风状态点参数计算。具体步骤如下:

(1)确定站厅N1、站台N2、室外W、送风状态点S、表冷器出风状态点S'的温度。

(2)根据温度查表得到该温度下饱和分压力Pgb。

(3)试输入送风状态S点相对湿度φ为85%。

(4)计算送风状态点的焓湿量:

式中:B为标准大气压,101 300 Pa。

(5)计算站台站厅、空气状态点的焓湿量及相对湿度:

将式(5)代入式(4),可得到:

式中:站厅层送风温差Δt为11℃,站台层送风温差Δt为9℃。

(6)计算表冷器出风状态点S'的温度及相对湿度。

风机和管道温升使表冷器出风状态点S'沿等湿线到达送风状态点S,确定S'点的状态,需要确定风机和送风管道产生温升。

(1)风机温升及由此产生的冷负荷[5]。

风机机械能转化成热能,造成空气温度升高(该温升并不是由电机散热产生,即使空气不流经电机,仍会使空气温度升高)。空气通过风机的温升计算可以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2.5,记做Δt1:

式中:QF为风机负荷,k W;H为风机风压,Pa;G1为风量,m3/s;η为电机安装位置系数,当电机安装在气流内时,η=1,否则η=η2;η1为风机效率;η2为电机效率,取0.8~0.9。

式(10)所计算结果即为空气通过风机时由温升引起的冷负荷。

由式(9)、式(10)可得:

(2)管道温升及由此产生的冷负荷[5]。

空调送回风管的温升可以参照《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5.2.6,记做Δt2。

采用式(9)可计算空气由管道温升引起的冷负荷。

例空调箱风机风量为80 000 m3/s,压头为600 Pa,风机效率80%,电机效率85%,车站两端各设置空调箱1台,则Δt1=0.71℃(空调箱η=1),单台发热量为19 k W,总发热量38 k W。

管道平均长度100 m,则Δt2=0.8℃,发热量43 k W。

S'—S的温升为Δt1+Δt2,则S'的温度为17.5℃,ds'=ds。

(7)根据式(8)计算相对湿度,判别站厅和站台的相对湿度是否满足40%~70%,同时表冷器出风状态点应尽量接近机器露点(90%~95%)。

不满足以上条件时,应重复步骤(3),直到满足要求为止。

(8)碧海站空气处理过程及校核见表3。

3.3 计算空气处理过程状态点参数

3.3.1 计算流程

(1)焓值。利用式(5)计算N1、N2、S、S'的焓值。

(2)混合状态N点。

N点为N1、N2的混合状态点,

式中:G厅、G台、G分别为站厅、站台的送风量及总送风量,m3/s。

(3)混合状态N'点。

N—N'为等湿过程,dN'=dN。

风机及管道温升计算同上所述,因管道与环境温差很小,按0.5℃计算。

tN'=tN-0.5,用式(5)计算焓值。

(4)室外空气状态W点。

W点为室外空气状态点,参数可查表得到。

(5)送风状态S点。

S点已经设定。

(6)表冷器出风状态S'点。

S'—S为等湿过程,dS'=dS。

i=1.01t+d(2 500+1.84)t。

(7)新回风混合状态H点,计算同N。

式中:G3、G5、G1分别为回风量、新风量及总送风量,m3/s。

(8)根据计算结果,校正焓湿图[6]。

3.3.2 碧海站空气处理过程计算

碧海站空气处理状态点主要参数表见表4。

4 确定空调风量及冷量

组合式空调箱:风量G=(1.05~1.10)G1。

冷水机组冷量:Q=G1ρ(iH-iS'),一般冷水机组选型不再考虑冷量附加值。

5 结束语

以深圳地铁11号线碧海站为例对空气处理过程进行系统梳理,列出常用的经验数据、计算公式及算法。采用循环迭代的方式,简单实用,为地下车站公共区空气处理过程的设计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杨宁.深圳地铁地下车站公共区冷负荷计算[J].铁路技术创新,2016(4):20-23.

[2]GB 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

[3]WS 394—2012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S].

[4]GB 50157—2013地铁设计规范[S].

[5]陈重.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9.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7

公共空间, 一般是指能够容纳人们的公共生活以及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物质空间。其作为村民交流活动发生的载体, 直接关系着村庄生态环境的优劣和村民公共精神的丰富程度, 体现了村庄的文化内涵和村民的生活质量。

自我国在“十一五”规划中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以来, 至今已有3年之久, 农村的人居环境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按照“农民居住集中导向”的要求, 本着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我国各地已经率先完成了一大批新农村建设的试点工程, 在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环境的同时也产生了各种问题, 如:农村集聚区大多异化为城镇新小区建设, 缺乏自身特色;住房形式单一, 功能落后;住房建筑本身形式单调, 不具有特色;规划设计落后, 缺乏公共空间及其景观特色;村民的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缺失等。

2008年对于中国景观界而言, 注定是具有标志性的一年, 北京奥运的召开, 回归传统、讲求特色的奥运景观设计理念及方式由北京推广至全国范围, 那么就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而言, 如何延续传统, 以人为本地为村民服务, 同时彰显自身的特色, 创造出不同于城市住宅区的景观就显得尤为必要了。

正如学者M·Antrop所说:“传统景观是在大范围的快速现代化之前, 经过几个世纪的历史时期发展变迁逐步形成的, 为广大市民所熟悉的景观, 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等各种活动中, 在与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过程中不断优化选择的结果, 也是大自然环境多样性和人类各个民族、社会文化多样性的作用结果, 它不同于人文景观, 而是指那些历史悠久、变化缓慢, 历经数个世纪形成的, 反映自然人文和谐统一的特征结构的景观”。虽然我国当前新农村建设集聚区的公共空间与传统村落的形成已大有不同, 但对后者内在景观特质的分析, 可以在更深层次上挖掘这种传统规律, 从中找出可供当前新农村建设参考和指导的对应要点, 从而创造出具有人性化的、有益于人们交往的空间形式。

作为有着悠久历史的徽州古村落, 它的意义己不仅仅在于其一砖一瓦, 一草一木, 它呈现出数百年前中国古村落景观的遗韵, 更多的是一种民俗和生活方式的记录和体现。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在中国古典园林天地中, 是独具特色的。它具有分布于城镇中的古典园林所不具备的特性, 可以说与当地的人文历史和村民的风俗习惯、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以及生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 是当地乡土文化和乡土生活的集中体现。它在有机的生长过程中形成了与当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良好的协调关系, 给人以多层次的空间体验, 具有丰富的生态学内涵。它是自然经济时期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和自然环境达到整体协调而呈现出的一种“天人合一”的生态人居形式。探索徽州古村落的空间环境不仅是对地域文脉的延续和传承, 同时对于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方面更加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二、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界定及其类型

徽州古村落中的公共空间形态丰富、尺度多样, 既包括部分建筑空间, 又包括外部空间, 体现着徽州人的生活状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点状空间, 如古树、公用水井等;线状空间, 如街巷等;面状空间, 如池塘、广场等;点线面混合状空间, 如水口;公共建筑, 如祠堂、戏台、书院等。如果将公共建筑看成是整体聚落空间中的节点, 那么, 也可将其归入点状空间。如果将公共空间按形式分类, 主要有水口、水井、池塘、巷弄、祠堂、街道、周边环境等。

三、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

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作为古村落审美内涵的精华所在, 其中蕴藏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内涵, 透射出中华先民的价值取向、民族心理、思维方式和审美理想。那种浓郁而又淳朴的乡村民俗风味, 是徽州古村落景观特质的浓缩, 表现出自然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和人文适应性等景观化特征。

(一) 自然的适应性

道家的“不以人助天”, “无以人灭天”的观点, 表达了其思想中对自然的尊崇和顺应, 强调一种淡雅质朴的自然美。这种对自然的因借和山水的契合主要表现在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水口、溪流、水塘和周边环境中。

水口是村落空间序列的开端, 明代风水师缪希雍作出定义:“水口者, 一方众水总出口也。”其方位在村落下水口。风水术认为“山发人丁, 水聚财”, 故要求水口要锁闭。水口依据自然地形一般多选在山脉转折或两山夹峙, 溪流左环右绕之处, 构成围合封闭的景观。以水口山为障景、为屏挡, 使村基址内外有所隔离, 形成空间对比, 达到入水口后豁然开朗, 别有洞天的景观效果 (见图1) 。

溪流与村落的关系不外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沿着村落的边缘涓涓地流过, 另一种是贯穿于村落的中间。民居建筑多依溪流而建, 濒临于溪边的人家不仅可以充分地利用溪水来方便生活, 而且还可以使生活更加接近于自然, 而溪流也成为村民活动的公共空间, 在这里浣衣洗菜的农妇, 一边忙着手头的事情, 一边闲话着家常 (见图2) 。

出于对水的向往, 在许多村落中, 都力求借助于地形的起伏, 灌水于低洼处而形成池塘。有的甚至把宗祠、寺庙、书院等少有的公共性建筑环列于其四周, 从而形成为村落的中心公共空间。例如皖南黔县的宏村, 这是一个规模宏大、布局井然有序的明代遗留下来的村落。这个村的中心部分景观极佳, 以一个半圆形的“月塘”代替广场, 于月塘的北面安排了宗祠、书院等体量高大的公共性建筑作为背景, 其它三面则以民居建筑为主, 并自水池开始逐步转化成为市俗的市场氛围。

由于古村落的选址注重对自然的因借和山水的契合, 强调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及其天然真趣的境界, 所以其周边环境可以概括为“山环水绕”, 这些公共空间都有较好的生态环境, 植被郁郁葱葱, 体现了对大自然的尊重和适应。

(二) 社会的适应性

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往往表现出有寓意的布局方式。例如受中国传统文化重血缘关系、宗族聚居思想的影响, 公共空间常常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公共空间层层展开, 主次分明, 分区明显。如安徽省黟县古民居建筑群, 建筑布局以祠堂为中心, 其中又以“支祠”围绕“宗祠”, “家祠”围绕“支祠”而建的方式展开。宗祠是举行各种公共活动的重要场所, 如祭祀、决策宗族内部大事等。作为徽州聚落公共建筑的一类, 宗祠并不是唯一的, 它与戏台、书院等建筑一起, 充实了乡民生活的文化、娱乐空间。如果从整个聚落的空间形态的角度来分析, 也可将宗祠看作是节点类型的一种, 它常与池塘、广场类公共空间有机地组合, 形成一个公共景观与公共生活的区域中心 (见图3) 。

徽州古村落的街是人们进行交往和活动的空间, 街通常与市联系在一起。街道的空间往往忽宽忽窄并时而具有某些小的转折, 这些宽的或转折的位置常常可能被放大, 形成居民茶余饭后聚会的场所。

巷与街共同组成为交通网络, 密如蛛网似地延伸到村镇的各个角落, 连接千家万户。通常所说的“大街小巷”, 即意指街道宽、巷道窄, 前者为主, 可以容纳许多人在其中进行各种交往活动;后者为辅, 起着分散人流的交通联系作用。它对于我国传统的生活环境具有特殊的功能和审美意义 (见图4) 。

人们由村外经村口而进至街道空间, 再由街道空间转入巷道空间, 最终走到自己的宅院, 可以说是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序列。这个序列从空间的形态看可以说是由漫无边际的自然空间进到经由人工限定的街、巷空间, 从深层结构上十分深刻地体现出一种受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所左右的社会性意识。

(三) 人文的适应性

徽州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 以“东南邹鲁”自喻。徽州民风的理性因素正是长期受儒家文化“不以力服而易以理胜”熏陶的结果。这种理学精神就是徽州村落的灵魂, 从空间中的各类建筑物到门楣题额、厅堂楹联字画, 随处显现。程朱理学以宣传忠孝节义为根本, 而且在徽州盛传不衰。徽州的宗族观念浓厚, 家族制度盛行, 为了敬宗睦族, 除了勤修家谱, 最重要的举措就是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选村中最好的风水地建造富丽堂皇、布局谨严的祠堂。为了旌表成功人士, 标榜“忠、孝、节、义”, 以强化封建时代的最高道德, 徽州村中矗立起座座牌坊, 甚至蔚为壮观的牌坊林, 这对于村民是无声的说教和心灵的感召 (见图5) 。为了给子孙创造良好的读书习礼环境, 徽州兴建了大量的书院, 具有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徽州古村落中对公共空间环境的点缀独具匠心, 空间中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不自觉纳入到人们对住区环境的整体规划中。这些自然之物的点缀、文墨的点缀、修饰物的点缀都深刻地反映着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美学素有“仁者乐山, 智者乐水”之说, 并由此开启了以自然之物比德的审美情趣。反映到公共空间环境中, 常以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属性喻清正廉洁的品德, 以青松翠柏岁寒不凋的属性喻坚贞不屈的精神。文墨的点缀, 从题字、绘画到工整的对联, 无一不是人们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的体现。徽州精美的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也都取材广泛, 囊括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民间习俗各个方面, 形象生动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展望。

四、徽州古村落公共空间的景观特质对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建设的启示

(一) 体现和谐的生态

在越来越讲求生态环境的今天, 农村的环境整治一直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 集聚区公共空间的生态环境与村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主要反映为与外部环境的和谐, 自身环境的营造以及各类生态措施的运用等方面。

古徽州风水学兴盛, 传统风水理论虽然有其自身的局限性, 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在人居环境空间的择址、营造上有一定的合理成分,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因此, 现代新农村的规划择址、整体构筑乃至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与设计, 都应考虑与当地环境的整体和谐性, 尊重自然、保护自然、顺应自然, 尽量避免对现有环境和周边环境的破环。例如公共空间的营造可利用村落内现有的地形、水系、植物, 少占或不占耕地, 规划设计适宜规模的硬质铺装地、绿地, 配植合理的植物。同时通过点景、借景, 将赖以生存的自然和谐地引入公共空间之中, 满足人们的基本需求, 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生态措施的运用是现今十分倡导的做法, 主要包括生态住宅、雨污分流、节能设计、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生活粪便无害化处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等。可用于公共空间建设的生态措施主要有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 这种利用植物特性处理污水的方式不仅能有效地节约资源, 而且营造出别具特色的公共空间。

(二) 体现人性化的设计

无论是在受程朱理学影响的古徽州时代, 还是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 村落的建设都与时代的特征一脉相承。在一项关于“农民观念中的乡村发展及其公共性问题”的调查中显示:农村居民的社区文化和公共精神生活缺乏。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目标是为村民提供休闲、放松、交往的场所, 满足大众的物质、精神、心理行为等方面的需求。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宜人的尺度, 即控制各种类型空间的规模、控制硬质场地和绿地的规模, 避免过大空洞空间的出现;2.丰富的空间层次,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主要有水口、水井、池塘、巷弄、祠堂、街道、周边环境等, 大空间和小空间有机结合, 为村民提供不同类型、不同方式的交流场所, 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建设与此相类似, 可由此借鉴;3.公共空间的景观塑造, 可利用景观的组织和小品的塑造形成凸凹的空间, 为人们提供轻松的交往场所, 以增进人们的心理安逸感, 并利用过渡空间造成内外空间的延续和交往的继续。

此外, 徽州古村落的公共空间常常表现为以宗祠为中心的布局形式, 体现了尊者居中的思想。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现代农村, 这种宗族聚居的现象依旧存在, 并且在体现村落特色, 增加村民归属感思想的主导下, 修建祠堂、修缮族谱的现象重新开始增多。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可以考虑融合这一现象, 既能延续传统, 满足村民内心的要求, 又能体现农村集聚区不同于城市居住区的特色。

(三) 体现自身的特色

徽州古村落作为传统景观, 以其自身独具特色的景观特质申报为世界文化遗产, 成为中国的旅游胜地。2008北京奥运的召开, 回归传统、讲求特色的奥运景观设计理念被大加提倡。没有特色, 一个村落也就失去了活力, 村民也就失去了归属感。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或许不能体现村落所有的特色, 但由于其公共的特性, 必然承载了部分或大部分的特色景观, 这其中又包括了体现当地的特色和体现自身的特色。

体现当地特色表现为区域性景观的融合。徽州是一个古老的地理概念, 它包括绩溪、歙县、黟县、祁门、休宁, 以及现在划归江西的婺源, 这种一府六邑格局形成了稳固一体化的地域历史文化圈, 并对周边区域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 而这个区域内的村落都有着高度的共性。现代新农村集聚区公共空间的营造必须着重对当地文化脉络的整理, 使之一脉相承, 体现地域性的特色。

徽州古村落宏村中心的“月沼”空间成为其标志所在, 晓起以其“天人合一”的思想观保护了村落周边的古香樟树, 营造了丰富的生态外环境空间, 李坑以其“小桥流水人家”的布局形式, 形成了以水系为纽带的公共空间。现代新农村集聚区的公共空间应整合村落内的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 加以提炼或浓缩, 彰显村落特色。

五、结语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8

资料与方法

对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信息月报进行汇总分析;收集辖区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定期报告的年度所有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监测报表。

参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考核方案, 结合辖区实际情况, 制定辖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督导考核指标体系, 成立项目考核督导工作专家库, 在考核前进行集中培训, 统一考核方法和流程[1], 采取查看卷宗、随机抽查健康档案、现场调查、电话随访的方式进行。

资料整理与分析:对本年度考核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定性资料进行归纳总结, 定量资料录入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通过统计分析, 某区已经建立464727例电子档案, 总体合格率94.14%, 使用率24.57%。去除大学生计算各类重点人群完成数量:高血压建档32 878例, 年内管理27 750例, 规范管理21564例, 血压控制人数17 637例, 健康管理率31.39%, 规范管理率65.59%, 控制率63.56%;糖尿病建档10 016例, 年内管理8 367例, 规范管理6 485例, 血糖控制人数5 303例, 健康管理率57.76%, 规范管理率43.28%, 控制率63.37%;老年人电子档案38 958例, 年内管理19 376例, 老年人查体15 343例,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30.86%;重性精神病患者管理847例, 规范管理222例, 病情稳定466例, 规范管理率26.21%, 控制率55.02%。

讨论

本次调查将辖区内各管理项目的合格活动的电子档案进行等距抽样, 抽取各单位一般人群、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档案各10例总计50例档案, 其中一般人群健康档案为年内新建档案。对档案的真实性规范性进行核查, 并对所有档案进行电话核访。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患者规范管理率、控制率较高;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扎实开展老年人查体工作, 老年人健康管理率高, 电话真实性、群众满意度高。

经过近两年的产后访视服务强化培训和督导, 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产后访视服务质量得到明显提升, 服务满意度较好。入户时间方面, 产后访视新模式成功运转后, 产后访视入户时间明显提前, 电话随访平均入户时间在产妇出院后8 d。调查发现, 全区0~1岁儿童基本能够按照计划免疫时间按时参与查体, 全区1岁以内小龄儿童系统查体较规范, 管理较好。3~6岁儿童健康管理逐步规范;全区儿童保健健康管理工作正有序进行, 儿童保健工作覆盖率符合工作规范。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工作站均按照文件要求和各项规定, 积极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建设和管理工作, 卫生监督协管档案全部建立, 整理比较规范, 资料较齐全, 各类相关表格填写及时, 信息上报较及时, 上报率100%。

调查发现电子系统内存在重复档案及使用率很低的旧档案, 档案更新不及时, 导致无法联系本人或家属;高血压、糖尿病、重性精神病档案需继续梳理, 不同程度地存在重点人群电子档案数量与实际数量不符的情况;存在部分重复档案、旧档案, 导致系统内重点人群数量虚高;精神病患者、老年人查体各单位开展参差不齐, 部分单位重点人群的查体、随访尚未录入完毕。个别工作人员对新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不熟悉, 对系统使用不熟练, 不规范档案较多, 导入的数据存在问题, 需要继续核实更新。建册孕妇系统管理不到位, 各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建册孕妇系统管理不到位问题, 缺少对孕妇的健康随访及检查记录。早孕建册率仍偏低, 对群众针对性宣教及村 (居) 摸底工作落实不好。存在流动儿童管理不到位问题, 多数流动儿童健康档案由于儿童住所变更, 未及时参与查体, 也未进行电话随访, 无结案记录。部分单位缺少对卫生监督协管员的定期考核, 或者考核资料过于简单, 缺少考核细节, 考核次数过少。

建议基层单位要高度重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 增加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人员数量, 重视技术指导单位的意见建议, 技术部门要定期培训与指导, 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规范的要求, 实事求是地做好重点人群的查体及随访工作, 尤其是老年人、精神病患者的健康查体工作, 以提高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率、规范管理率;进一步提高建档质量, 定期更新档案, 梳理系统内重点人群, 将旧档、死档、假档尽快删除, 已经完成的随访要及时录入, 避免缺项漏项、逻辑错误等问题。加强建册孕妇系统管理, 采取各类适合本辖区服务条件的途径加强孕期系统管理。加强1~3岁儿童健康系统管理, 配备合理的工作人员, 对该年龄段未进行及时健康查体的儿童进行电话提醒。对于拒绝及时参与查体的儿童应电话了解儿童近期身高体重及健康情况, 并进行相应登记;可以通过群发信息缩小电话随访范围, 对于仍未按时返回查体的儿童进行进一步电话随访。

摘要:目的:通过对某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工作调查分析, 总结实施经验, 提出措施建议。方法:采用现况调查方法, 对项目实施情况和效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某地区在开展项目工作中, 组织管理和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机构建设得到加强, 为辖区居民提供了全面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论: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实施遇到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剖析, 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调查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9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但是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一些问题也不断地浮现出来。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发展延续的是一种摊大饼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有着开发成本低,开发周期短的优点,但是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对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之外,对传统社会中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造成了极大破坏。城市新区大多通过宽阔的大马路交织连接,宜人的适合步行的街道荡然无存,同时消失的还有人们对所居城市的归属感[1]。旧区相对于新区而言,“旧”代表着基础设施的陈旧与老化,但并不代表要遗弃旧区,相反,在中国的大多数城市中,旧区代表着城市发展的历史,是城市魅力所在,也是城市活力最为集中的地方,其间附着了居于其中的人们太多的情感,在注重城市发展软环境的今天,旧区丰富的历史内涵、优越的人文环境都是不可替代的,通过对旧区基础配套设施的更新与完善,旧区完全可以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

1 城市公共空间与旧区公共空间更新

公共空间的概念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古希腊时期,人们通常在主干道的交汇处建造一个规模宏大的广场,周围环绕有柱廊和宗教建筑,其主要功能是社交活动、宗教祭祀和市民娱乐休闲等。现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内容十分宽泛,不同学科定义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内涵也不尽相同。在城市规划中,城市公共空间通常被定义为“开放空间”,是指那些供城市居民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公共使用的室外空间,它包括街道、广场、居住区户外场地、公园和体育场地等。根据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城市公共空间可以进行交通、商业交易、表演、展览、体育竞技、运动健身、休闲、观光游览、节日集会及人际交往等各类活动[2]。

城市旧区大多位于传统的城市中心,是城市历史人文环境的承载者,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商业文化活动中心,人们习惯生活于城市旧区,不仅仅是因为经济原因,更多的是因为情感上的需要。

城市旧区的公共空间大多有着宜人的尺度,适合人们参与其中进行各种活动,人际间的交往十分随意和自然。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旧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已经不能够适应不断增加的人口,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交通拥挤,城市环境脏乱差,公共配套设施陈旧老化[3]。人们渴望着回归,但现实却逼着人们离开这里。在当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城市旧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势在必行。

2 城市旧区用地布局现状

城市中人们的各项经济社会活动最终都要落实到土地上,因此,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通过分析城市功能和城市发展预期,对城市土地利用及其强度分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1933年的《雅典宪章》提出城市应按居住、工作、游憩进行分区和平衡布置,通过建立起把三者联系起来的交通网,保证人们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中国,早期的城市大都没有进行过专业的规划,没有严格的功能分区与用地布局,城市的布局往往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自然形成,与当地的地域特点和气候相适应,可以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根据人们的需要作出适当调整。也因此,传统的城市往往更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发展速度已经超出了城市对其功能变化做出反应的能力,此时完全依靠城市的自我反应能力则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对城市旧区这种传统的城市中心来说,则需要通过对其功能细致深入的分析,进行适当的用地功能置换与更新[4]。

对于城市旧区而言,其用地现状大多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是用地属性不清晰,布局混杂。

城市旧区大多为早期发展起来的城市,在过去小农经济的社会体系下,其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用地构成也比较单一,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形态相适应。随着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去较小的城市规模与比较单一的用地构成已经不足以支持城市的发展,城市的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和用地构成也日趋复杂,城市旧区也在发生着变化。随着城市人口不断增多,工业用地逐渐外迁,城市旧区优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多以发展商业、文化娱乐和行政办公活动为主,相应的用地性质也发生了变化,但由于现实条件的限制,用地属性并不能够实时的进行变更,同时由于土地的稀缺性和级差效应,城市旧区用地布局极为混杂。

其次是用地构成比例失调,功能不完善。

城市旧区的地理位置与自身的物质文化条件决定了城市旧区多以第三产业,文化娱乐以及行政办公用地为主,旧区原有的公共用地多数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自发形成的,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公共用地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用地构成比较单一的城市旧区各功能用地比例失调,急需不断丰富与拓展;同时也要不断丰富城市旧区的功能,完善其作为城市中心的地位和作用。

最后是用地潜力开发不足,集约化利用有限。

当前大多数城市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一个误区,那就是一味地贪大求全,不考虑城市在我国城镇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不能够从实际需求出发,找到一条适合自身条件的发展之路。贪大求全的后果就是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土地潜力开发不足,集约化利用十分有限。当前中国日渐枯竭的土地资源要求我们必须进行土地潜力的深开发,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将是中国未来各类城市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正因为如此,土地利用比较成熟,易于进行土地潜力深开发的城市旧区优势十分明显。

对城市旧区土地利用现状布局的分析为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奠定了基础,因为只有对旧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全面细致的分析,才能从更宽的视角对旧区公共空间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及更新的目标有一个全局的了解,才能为进一步在微观层面上对旧区公共空间进行相应的调整,功能置换以及充实完善。

3 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和用地布局的相互关系

土地是一切经济社会活动的承载体,从物质形态来看,公共空间主要包括街道、广场和绿地,这些都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城市的用地布局并不仅仅在宏观层面上对公共空间的配置起到指导作用,在微观层面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同时,宜居城市永远是城市发展追求的目标,这就要求公共空间的配置与变化要以人的需求为前提,这就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在用地布局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反作用。

3.1 用地布局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配置起决定性作用

城市用地类型大致可以分成居住用地,工商业用地和公共用地三类,不同的用地类型和构成对城市公共空间的配置要求各不相同[5]。对于城市旧区来说,由于原有的城市纹理和脉络比较完整,地理位置优势明显,其主要功能是作为城市的商业文化和行政办公中心,要求有配套比较完整的公共空间,为市民的各种经济文化活动提供足够的场地。城市旧区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的重点也在于此。

3.2 城市公共空间丰富与完善需要保证足够的土地供应

城市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的重点在于构建功能齐全、结构完善的公共空间系统,既要求有种类丰富的公园、广场和绿地,也要求有完善的交通网络将各类公共空间系统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能够满足各类需求的网络[6]。不论是各类公共空间节点还是线状的道路交通,都需要有相应的土地供应作为支撑,需要对城市用地进行合理的布局。对于城市旧区来说,更多的不是机械化的功能分区,而是通过对土地资源潜力的深开发,以达到土地集约化利用的目的。

4 结语

城市公共空间是一个城市外在魅力所在,同时也是一个城市的活力之源。对于城市旧区而言,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更为方便完善的公共活动空间,更重要的是激发城市旧区活力,重塑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也基于此,城市旧区公共空间的改造与更新要与城市用地布局的变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节约改造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保护城市旧区的历史人文环境与城市文脉,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城市。

摘要:对城市公共空间与旧区公共空间更新作了初步叙述,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城市旧区用地布局现状,分析了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和用地布局的相互关系,并通过对旧区基础设施的更新和完善,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激发旧城活力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旧区,公共空间,更新,用地布局

参考文献

[1]杨保军.城市公共空间的失落与新生[J].城市规划学刊,2006(6):9-15.

[2]阳建强,吴明伟.现代城市更新[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陈韦.不要让城市空间一再退缩[J].中华建筑报,2010(8):41-42.

[4]方可.当代北京旧城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5]丁成日.城市土地需求分析[J].国外城市规划,2005(4):27-28.

公共区空调系统 篇10

关键词:性能驱动设计,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建筑,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平台

1 低能耗公共建筑设计现状

我国公共建筑空间面积增长迅速且单位面积能耗巨大。据统计,2000~2010年公共建筑空间面积增加了1.4倍,平均单位面积能耗从2001年的18.3kgce/m2增加到2010年的22.1kgce/m2,增长了1.2倍[1]。2011年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颁发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公共建筑空间节能工作的通知》(财建[2011]207号)[2],提出强化公共建筑空间的能耗指标控制,并要求在规划、设计阶段引入分项能耗指标,约束建筑体形系数,避免建筑空间设计不合理引发的高能耗现象。可见,公共建筑空间的节能研究十分紧迫。

低能耗建筑设计是指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在满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大幅度降低建筑物对常规能源的消耗,从而缓解建筑耗能问题,提高建筑室内环境舒适度的设计方法。目前实践项目中对于建筑能耗的控制多依赖于建筑设备等主动式节能措施。主动节能措施虽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运营能耗问题,但因其自身成本与能耗,使得建筑总体能耗并未能大幅削减。因此,降低公共建筑能耗应从设计阶段入手,关注公共建筑的空间组织关系、尺度控制和空间界面设计方法与策略。这一点在寒冷气候区显得尤为突出。由于寒地城市气候恶劣,公共建筑空间冬季采暖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巧妙的空间组织关系可以避免冷风对流,减少热损失;适宜的空间尺度能够保证公共建筑体形系数的合理性,降低建筑空间采暖能耗;合理的空间界面设计则能减少自遮挡引发的日照得热过低等问题,提高对太阳能的利用。因此,有针对性地展开寒地低能耗建筑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时,我国寒地公共建筑日益呈现出复合化、大型化的发展趋势,建筑空间规模激增,建筑功能构成、空间组织等日趋复杂。公共建筑空间的能耗也呈现出明显的二元分布结构,即大多数公共建筑空间能耗集中于50~70k Wh/(m2·a)较低的能耗水平,但是规模较大、功能组织复杂的公共建筑空间能耗则集中分布于120~150k Wh/(m2·a)的较高能耗水平[3]。二元分布结构一方面说明低能耗设计方法在建筑能耗控制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能够控制规模较小或空间组织较简单的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对于规模较大、功能组织相对复杂的公共建筑空间缺乏有力的低能耗设计手段,暴露出我国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仍存在结构缺失和技术瓶颈。首先,能耗模拟数据未量化地作用于决策制定过程,导致设计决策过于主观化;同时,设计过程中的多项能耗指标难以兼顾,使得低能耗设计策略孤立展开,未实现多性能指标协同考虑;最后,设计过程与评价过程相对分离,缺乏互动,影响了低能耗设计决策的落实。

2 引入性能驱动设计理论的必要性

在低能耗建筑设计过程中,仅仅应用建筑性能模拟软件对建筑能耗情况进行模拟是远远不够的,低能耗建筑设计的发展不仅是技术平台的更新,更是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的交叉衍化和低能耗设计方法、流程的重构。因此,为了使模拟过程能够切实影响到低能耗建筑设计决策的制定和实施,设计者需要从理论思想、流程方法和技术平台三方面进行研究,通过与相关科学领域的学科交叉,丰富低能耗设计理论体系,进一步在理论体系指导下重构设计流程,结合设计流程优化设计平台,实现设计决策与建筑性能模拟的紧密结合。

性能驱动设计是一种用于研发工业和消费级产品的设计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基于单个或多个准则的设计效率,生成多种可行方案,并根据性能评价条件来选取相对最优方案,达成对可衡量效益的内在量化过程[4]。通过组合筛选,性能驱动设计极大地扩展了问题求解空间,使得设计问题的解决更加全面[5]。目前,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和工业设计领域,其核心理念、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对于低能耗建筑设计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首先,性能驱动设计以性能要素为驱动力,在综合满足各项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创作出多样的空间形态和功能解决方案,由设计者从中选择出最佳方案,实现对多目标问题的优化求解。另一方面,性能驱动设计过程可以将性能指标对设计方案的推动效应发挥到最大,提高设计决策对寒地环境影响的响应精度,实现设计深化与性能评价过程的有机整合,避免由于设计方案能耗性能不达标而带来的返工,提高了设计效率。可见,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与方法对解决当前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面临的瓶颈问题有着重要作用。

因此,笔者提出了从寒冷气候区环境条件入手,以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与性能驱动设计理论的学科交叉体系为理论基础的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体系。该体系强调对地域性特征的关注,能够基于总体能耗控制指标和采暖、空调、照明等分项能耗控制指标,结合参数化技术构建数形关联模型,提升低能耗建筑空间设计的环境响应精度;通过对性能驱动设计流程的重构,形成设计评价一体化工作模式与技术平台,提高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的环境响应效率,进一步应用遗传优化技术来平衡低能耗设计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达成基于能耗结构分析的整体低能耗目标。

3 寒地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体系架构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体系是以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性能驱动设计原理、建筑热工学、CFD流体力学等原理为基础,以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气象数据、地貌情况为边界条件,以满足建筑空间舒适度为前提,通过公共建筑空间组合制定、界面设计和尺度控制来降低建筑全生命周期整体能耗的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通过性能驱动设计理论、寒地公共建筑空间建筑设计理论和低能耗建筑设计理论的整合,揭示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能耗客观规律,建立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体系。随后,在理论体系指导下,对寒地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方法的流程框架进行重构,提出寒地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和设计策略。最后,根据设计方法应用编程技术编写相关程序,对现有设计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与集成,搭建寒地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平台。因此,寒地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体系包括了宏观层面理论、中观层面方法与策略探讨和微观层面的技术平台研发三个层次(图1)。

3.1 宏观层面的理论模型构建

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以性能指标要素为核心[6]。Kalay将性能定义为某一产品对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度量条件[7],Ullman认为性能是产品功能与行为的度量[8]。浙江大学的冯培恩[9、10]、谭建荣[11、12],东北大学的闻邦椿院士[13、14],上海交通大学的谢友柏[15]也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性能指标在性能驱动设计中的核心作用。

在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中,寒地低能耗建筑性能指标要素是设计过程的驱动力和评价条件。因此,在展开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方法重构与技术平台编写前需要选取相应的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物理性能指标,将其转化为性能驱动与评价要素,并建立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性能模型(图2)。

3.1.1 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与评价要素

在寒地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性能要素是空间设计的起点和完成的标志,贯穿空间设计的整个过程,包含性能需求、性能特征两方面内容。性能需求是对空间要求的核心内容,是设计过程顺利向前推进的根本出发点,在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则反映为使用舒适度要求,具体包括热舒适度、光环境舒适度和声环境舒适度性能指标;性能特征是设计产品所呈现的属性状态,是空间的功能特征、结构特征及工艺特征之间的反复映射,是设计活动的调控对象,在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反映为建筑空间的几何参数、围护结构热工系数和公共建筑空间能耗等性能指标。

在实际设计过程中,性能需求和性能特征均以性能指标要素的形式来量化呈现。因此,性能指标是在建筑空间设计过程中实现方案设计、优化、评价与决策的基本要素,是设计流程实现多目标控制与动态数据管理的核心内容。性能指标包含了指标类型和指标参数两个属性。一方面需要通过对能耗实测数据与舒适度要求的比对分析,明晰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的总体能耗控制指标和采暖、空调、照明等分项能耗控制指标类型。另一方面则要提出相关性能指标的统计和测定方法,从而为寒冷气候地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提供参考量度和优化评价标准。

3.1.2 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性能模型建构

在现代设计理论中,性能模型(Performance Model,PM)是针对产品性能指标,结合原理知识与产品主结构,构建用来描述性能参数与产品设计参数之间关系的一类系统工程模型(SEM)。因此,性能模型与性能指标是紧密关联的,以性能指标为核心对象构建的,其可用系统的描述方法进行描述。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性能模型是针对公共建筑空间性能指标,结合寒冷地区地域气候条件、舒适度要求和公共建筑空间特征,应用MATLAB平台构建的用来描述公共建筑能耗参数与界面设计、尺度控制和空间组合制定等相互关系的理论模型。

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性能模型能够动态地反映出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能耗特征,揭示空间设计措施引发的建筑能耗变化,并且通过与公共建筑空间能耗的实测数据的相互比对,一方面检验能耗测定方法的准确性,同时又能反过来验证性能模型的科学性,形成自我评价的数学模型与实测数据体系,从而揭示出能耗数据背后隐藏的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能耗客观规律,为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体系的建构提供量化数据支持。

3.2 中观层面方法与策略探讨

中观方法层面是针对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方法流程框架及设计策略的研究,旨在阐释性能驱动下的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过程,揭示性能驱动理论与方法在设计过程中的运作机制,提出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策略,建立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方法体系,具体包括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方法流程框架研究和设计策略研究两方面内容。

3.2.1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研究

结合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体系提出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流程框架是性能指标驱动公共建筑空间设计过程的技术路线,指导设计的全过程,能够适用于多样化的设计条件。流程框架包含流程内核与技术外延两方面内容。流程内核是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过程的技术路线,是具有普遍性的设计步骤,能够适用于多样化的设计条件。技术外延则是形态生成过程中需要应用的外部技术手段,可随相关技术更新而不断拓展,包含Energy Plus建筑能耗模拟技术、Ecotect日照辐射环境性能模拟、Win Air风环境性能模拟、Grasshopper可视化参数编程、Galapagos遗传优化搜索、Rhinoceros参数化建模和Revit建筑信息建模等多项技术。

3.2.2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策略研究

依据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从空间组合制定、界面设计和尺度控制三方面来探讨公共建筑空间的低能耗设计策略,同时结合不同类型公共建筑所具有的在舒适度要求、空间形态、使用功能等方面的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当前寒地建设量大、有代表性的公共建筑类型设计过程中的具体低能耗空间设计策略与方法。

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策略的制定包含建筑环境模拟实验、实验数据分析、低能耗设计策略验证3个过程(图3)。首先,根据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以及控制变量法对不同设计方案进行比较,得出它们的能耗性能评价数据,从中发现建筑设计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其次,对得出的建筑节能评价数据进行分析,提出可能的解决策略;最后,在设计中应用所提出的策略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再应用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平台进行检测,得到新的建筑能耗评价数据,分析数据来验证节能策略是否有效,从而形成科学的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策略。

3.3 微观层面的设计平台研发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平台是根据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理论,基于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流程框架的软件操作系统。通过编写接口程序,对参数化编程软件、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软件、建筑信息建模软件进行集成开发,从而形成具有渐进式数据输入特点,能够自主识别上游数据格式,包含遗传优化搜索引擎和性能评价模块的性能驱动设计平台,能够实现建筑环境性能模拟过程、建筑信息建模过程与建筑形态建模过程之间的数据共享与交互。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平台主要包括建筑性能模拟平台、建筑信息建模平台和参数化编程平台三类。建筑性能模拟平台包括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和Energy Plus;建筑信息建模平台包括Rhinoceros、Autodesk Revit;参数化编程软件包括Grasshopper、Rhinoscript。同时,编写部分接口程序,用于建筑环境模拟数据的交互,使数据顺畅导入各个设计平台中,例如Geco程序和API二次开发接口程序,前者将Ecotect信息导入到Grasshopper中,而API二次开发程序则将Rhino中的模型数据导入到建筑信息集成平台Autodesk Revit中(表1)。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平台集成了热环境、风环境和光环境等模拟分析引擎来系统化地采集和分析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数据,揭示能耗构成影响因素及建筑环境动态作用规律,使得“从数据出发”的研究具有真正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4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的技术特征

4.1 数形关联

传统设计过程中,建筑性能模拟结果多以分析图的形式出现,设计中对模拟分析结果的应用停留在辅助参考层面,设计信息的提取需要建筑师的主观转译,设计策略的制定依赖于设计者对性能模拟数据的主观分析。限于建筑师的数据处理能力,往往应用简单还原的方法将设计信息简化,使得从模拟数据中提取出的设计信息大大减少,性能模拟数据并没有量化地影响到设计决策。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方法将根据性能驱动设计理论与机制,应用参数化编程等技术建立环境性能模拟平台与建筑信息建模平台之间的数形关联模型,实现性能模拟数据为低能耗建筑空间设计决策提供量化数据支持。设计过程中,设计信息不再被简单还原为几个孤立元素,而是将信息中的差异性大量保留,将原本孤立简单的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问题处理转化为具有关联性的低能耗建筑设计过程,从而实现了复杂性数据的高效率信息提取,为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理论与方法提供技术保障,促进理论方法的实践性推广。

4.2 多性能指标优化

寒冷气候区公共建筑空间能耗源于采暖、照明、通风等多个方面,因此在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设计中,设计者需要对多个性能目标进行权衡,选择多个组合中的相对最优解。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性能驱动设计方法采用遗传算法进行多性能指标的寻优。遗传优化搜索技术是基于生物学与信息技术的重要寻优技术[16],能够应用于多目标优化、空间规划布局、建筑能耗控制等问题中,并因其迭代优化的特征而特别适用于解决优化求解问题[17]。

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首先根据能耗性能指标设定初始种群数量以及进行优化计算的筛选代数,由节能控制参数生成第一代公共建筑空间设计方案个体,生成的性能指标组合数量为初始种群数量。随后,将多环境性能指标通过能耗性能模型转化为性能评价标准,并以此来对第一代节能方案个体进行评价,选择出第一代个体中能够用于繁殖的基因,即与性能驱动评价标准接近的公共建筑空间节能参数。第二代个体重复上一选择繁殖流程,完成一次优化迭代计算,生成下一代与建筑性能评价标准更为接近的公共建筑空间节能方案个体。当得到的个体性能与评价标准一致或相对接近时,优化搜索过程结束(图4)。多性能指标寻优过程实质上是消除个体元素差异性的过程。从优化图谱中我们可以看到,元素个体相似性不断升高,个体之间的差异性逐渐弱化(图5)。

4.3 设计评价一体化

传统设计过程中,公共建筑空间的能耗性能评价多是对阶段成果或最终成果进行检验,确定其是否符合建筑低能耗性能要求。这一评价方式经常会引起设计者的重复创作,造成设计过程的反复,同时由于建筑设计过程已经完成,如果性能评价结果不佳也多会通过设备手段予以弥补,从而降低了建筑设计过程对能耗性能的回应深度。

在寒冷气候区低能耗公共建筑空间性能驱动设计过程中,设计者应用性能评价平台与设计建模平台之间的数据接口程序,不仅能实现建筑环境性能模拟数据在设计平台与模拟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保障性能模拟数据对设计决策的量化支持,增强设计决策的客观性;同时为设计过程与评价过程的一体化融合搭建技术平台,构成具有自我修正功能的设计系统,提升低能耗建筑空间设计效率。

5 总结

上一篇:远动装置下一篇:县级中低压配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