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文明

2024-10-08

道德文明(共12篇)

道德文明 篇1

生态文明,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它不同于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 更关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更关注自然的价值与权利, 更关注在改造自然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可以说, 生态文明产生于人与自然的矛盾, 它要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 遵循自然规律, 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这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庞大系统工程, 不仅需要科技、体制、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准备, 更需要人类从道德维度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1 环境 (或生态) 伦理的确立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

生态伦理思想源于人类对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问题的反思, 是在生态学发展和人类伦理进化的基础上提出的。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人、生物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协同发展,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流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系统。人们普遍认为, 要将道德关怀的范围从人类共同体扩展到“人———自然”共同体, 即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伦理关系。傅华认为, 生态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自然为“中介”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即由人们改造自然的行为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伦理关系。 (1) 也就是, 在自然生态环境问题之下, 掩盖着人与人的伦理关系, 即自然价值在人与人之间、一部分人与别一部分人之间、前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进行分配的原则问题。

生态伦理学本质上是一种伦理学, 这种新型的伦理关系不同于人类现有的伦理关系, 需要制定道德规范, 指导人们依据客观规律保护或改造生态环境, 用道德手段调节在自然界领域人与人的利益关系。当今世界的生态危机是人们之间利益冲突的反映和表现, 也就是说, 人与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决定着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伦理学的特殊性在于追求生态平衡与人的利益的统一, 实现合自然发展的规律性与合人类发展的目的性的统一。” (1) 因此, 从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 调整和重建人们的社会关系, 是生态伦理学研究的根本任务, 也是生态文明社会道德建设的前提。

2 以新的世界观、价值观指导道德建设

从对工业文明“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中, 我们发现:纯粹从人类利益的角度来判定世间一切事物的价值是错误的。人不是宇宙的中心, 也不是一切事物的尺度, 更不能根据人类价值和经验解释或认知世界。因此, 要树立新的世界观和价值观, 以正确的立场和科学的态度认识世界、认识自我, 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一个新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 就是要使人类从世界观、价值观上摆正位置, 从部分与整体、眼前与长远的利益出发,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道德”系统, 增强人的主体意识和选择能力, 发挥道德的认识和调节功能, 明确人类自身应当如何行动, 如何在科学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道德“善”的完成, 以自觉的道德追求和自觉行为, 使人类的行为由“实然”走向“应然”, 使生态文明建设由理想走向现实。

2.1 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 (2)

人类是自然进化的产物之一, 人类的发展与自然的发展是统一的过程。韩民青在《从宇宙观、人类观到发展观》一文中提出:“人类是宇宙进化的果实”, “人类及其意识是新宇宙的种子”。人类以其主观能动性, 在自然中承担特殊责任和使命, 通过不断的生产实践活动, 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人类的“自我意识”不仅仅是一种认识, 还包含自我调节、自我控制, 把握并适应自然规律, 在自然中发挥主导、调控作用, 创设出自然进化所无法形成的新事物, 并以此不断认识发展自我, 实现“自我改造”, 实现着“人化自然”和“自然化人”。因此, 人与自然不是割裂关系, 而是协同进化的生态关系, “人与自然在更高的相互作用水平上协同进化”。 (2) 在此, 强调一下人的特殊性:人之“小”与人之“贵”。

2.1.1 人之“小”。

人是自然之子, 依赖自然生存, 这是人类存在的现实基础。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人类同其他生物种一样, 仅占有一个生态位, 是有限的存在。自然是没有意志的客观存在, 表现为“天行有常, 不为尧存, 不为桀亡”, 但其运行变化却有着一定的规律。18世纪末, 英国工业革命以来, 人与自然的相互作用加剧, 人类成为影响环境演化的重要力量。不断增长的世界人口和经济发展活动威胁着地球生态系统的同化能力, 生物圈发生不可逆的变化, 表现为人对自然的掠夺及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这意味着, 虽然人类拥有自我意识, 但是, 人类无法凌驾自然之上, 必须以科学的方式对待自然存在物和整个生态系统, “人类的生存有赖于整个体系的平衡和健全”。 (3) 人类要重新认识人天关系, 要明确人之“小”, 能力的有限, 要回归自然, 尊重自然, 顺应自然, 按照自然规律办事, 保持人与自然“整体”的协调和谐。

2.1.2 人之“贵”。

人是自然进化的产物, 有主观能动性, 具备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 以此改造世界进而改造自我, 通过不断的自我修正, 实现人之“贵”。也就是, 在自然生态系统中, 人应体现出“人”这个生态位主体应有的伦理思想, 即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古语讲, “制天命而用之”就是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顺应自然、利用自然, 彰显自然的功能, 更好地为人服务。“人应该意识到自己对生物圈的进一步的命运负有责任。这是文明发展的必要条件”。 (4) 人在自然中的特殊性决定了人是责任和义务的主体, 要承担起自然道德代理人的角色, 促进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人是一切活动的核心,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基础上, 实现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当然, 人之“贵”不是说人可以“为所欲为”地改变自然, 而是要学会最大限度地与自然和谐共生。

2.2 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

人类对生态环境恣意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过于强调人类自身的价值, 无视或否定整个系统的生态价值。按照生态位理论, 每一物种在长期的生存进化过程中都会在所处的群落环境中拥有一个特有的生态位。也就是, 人和万物都在这个自然生态系统中按照自身的性质和世界秩序中的价值关系相互作用, 各个生态位的个体之间是相互转化、密切联系、互为支撑。这是一个事实的世界, 一个价值的世界, 人和万物各安其位, 无论是动物、植物, 还是森林、山地、湖泊, 它们都与人类共存于一个自然生态系统, 是支撑整个系统健康存在的前提。因此, 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最根本的价值。人类可以利用自然物的价值, 但必须遵循自然规律, 给予必要、适当的尊重和保护, 要考虑这些自然物对整个生态系统的支撑作用, 即其内在价值。树立人与自然和谐论的生态价值观, 要注意处理好以下两个问题。

2.2.1 人类价值取向问题。

首先, 前文论述了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是最根本的价值, 它是人类生命支持系统, 人类的健康生存和持续发展都依赖于这个系统的平衡, 依赖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稳定。因此, 要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价值置于整个生态系统价值的维持和进化之中考虑, 在承认社会需要的同时, 更要从自然价值理性对社会需要的合理性进行评价。尊重自然价值规律, 合理利用自然、改造自然, 维持整个系统的稳定与和谐。其次, 人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有优先地位和目的地位。在承认自然权利、价值的同时, 我们并不否定人类的主体地位和社会需要。人的生存与发展仍是价值观的核心, “关心自然”的实质仍然是为了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第三, 人类所关心的最终价值目标是人类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 而不再是个人或小团体的局部利益。地球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要求人类要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自然的开发问题, 要考虑人类整体的生态效益, 那种认为价值只在于客体对于主体需要满足的观点是片面的, 因为即使是主体需要还存在近期与长期之分, 潜在与现实之分, 而且, 人类社会系统中仍然存在生态位概念, 仍然需要维持这个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由全球的生态平衡所决定的人类的这个整体利益, 不是各个群体利益和各个个体利益的机械总和, 而是实现全球社会总体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全人类生存和发展根本基础, 是不可分割的”。 (1)

2.2.2 所取与所予适度问题。

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生命物质都是利益主体, 有客观存在价值, 体现着不同程度的主体性。也就是, “天人职分”, 每一个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自己的生态位, 有它存在的理由和目的, 有人把生境比作生物“住址”, 把生态位比作生物的“职业”, 自然存在物都在共享同一个地球, 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它们既在追求自己的生存, 又在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索取也有给予。由于地球资源的有限性, 必然要求所“取”与所“予”适度, 维护系统平衡, 以实现人与自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3 生态文明的道德维度建设

道德从本质上而言, 是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各种关系的方式。根据这一理解及前面所述, 认为, 在生态文明建设中, 具有实践意义的道德构成, 关键是区分人的类内关系和类外关系两大维度, 具体说, 是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关系时的生态觉悟, 即由生态伦理、世界观、价值观所导出的道德内涵。道德实践内容要紧紧围绕维护生态稳定这一核心展开, 形成从个人到社会再到整个人类的三个层次一体的维护生态稳定的道德实践体系。

3.1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作为道德主体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应持的基本态度和方式包括:

3.1.1 尊重自然, 保护自然。

规律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生态系统有规律可循。以人的主观能动性而言, 人类应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进一步把握自然规律, 尊重规律, 更好地接近自然, 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 利用自然资源去创造人类生活。

3.1.2 尊重生态过程。

人们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中, 要珍惜自然界生物圈的生态稳定机制, 维护生态系统的物种复杂性和子系统的多样性, 维护保证自然界生物生态功能得以实现的健康环境。如控制使用那些对生物圈物流循环有害的物质, 谨慎地研究和发现自然生态系统中维护生态稳定的基本自然结构和内在关系, 最大限度地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物流多层次性等。

3.2 人与人的关系

生态文明的道德建设就是要以人类特有的道德自觉精神来主动调节人类自身的行为, 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协调人与自然关系背后人与人的利益关系。生态伦理学的价值主体是人类整体, 而不是人类的某一部分, 更不是个别人。但是, 面对当今世界阶级斗争和不同群体的利害冲突, 人们还是很难彻底地从人类的整体利益出发。因此, 要在传统道德基础上, 重新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的道德关系。

3.2.1 公平正义, 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使人类认识到珍视地球, 珍视地球上的所有人, 这意味着要奉行社会正义和环境正义。社会正义即每个人、每个社群、每个民族都有权享受社会报酬、生活机会, 以及平等地自由表达和拥有政治权力。环境正义包括环境保护中的正义和生态资源分配的正义。从人类生存和发展来看, 面对生态环境问题“谁都无可逃遁”, 人类要承担全球责任。美国的丹尼尔·A.科尔曼认为:“反对对任何地区的人民进行经济的或政治的剥削, 发达国家的富裕生活和清洁环境不能建立在他人的脊背上”。 (5) 只有改变对待世界的根本态度, 保证人人都能追求一种健康、愉快、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社会才能和谐, 人们才会关心整个人类的前途, 才会处理好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团体以及人类代际之间的利益平衡, 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反之, 人类社会的暴力行为会加速地球生态系统的恶化。

3.2.2 统一发展, 利益兼顾。

人的发展与自然发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只有个人的发展统一于社会, 社会发展统一于整个人类, 人类发展才能统一于自然, 这是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因此, 在考虑个人或集体的全面发展时, 更要统一考虑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与社会三种关系的发展, 兼顾其各自利益, 要消除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对抗, 整合不同群体利益, 寻求和扩大人类整体的共同利益, 不以眼前发展损害长远利益, 不以局部发展损害全局利益, 建立和维护人类整体利益与自然相对平衡的关系。

3.3 人类的自我关系

当代世界人类文明发展的总体趋势是, 由注重“物”到注重“人”, 由经济发展到社会发展、可持续发展、人自身的发展。而在人的自身发展中, 包括要知道如何行动, 如何存在, 如何认识自身和自身所寄居的世界等。人类在改造自然中不断认识改造自己, 也可以主动地改造自己, 主要表现为:

一是物质生活方面, 要取舍有度, 文明消费。以合理性为条件, 节制物欲, 降低消耗;提倡节育, 控制人口。从而有效控制资源开发、节约能源使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形成有利于生态环境和生产持续发展的物质生活消费体系, 实现人类消费与自然物质系统的平衡。

二是精神生活方面, 追求精神价值, 实现理想。人对精神的追求, 表现在勇于超越自我, 不陷入个人享乐和自我中心主义, 不断实现自我人格完善。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对人的成长提出了一个公式:成长=经验+反思。反思、内省都是人的一种自觉行为, 是加强自身修养的必经之路, 这有助于尊重人、尊重自然等系列正确伦理态度的确立。印度的圣雄甘地曾说, “地球可以满足人类的需要, 但无法满足人类的贪婪”。物欲的贪婪常常蒙蔽人的双眼, 因此, 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 把个人的自我意识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融入对人类社会的爱与奉献以及对人性的修炼和完善之中, 以此来处理资源有限性与人的欲望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促进对人与自然这个整体共同利益的认同。而内在精神的愉悦与满足, 才是幸福的根本, 才有可能激发出人的潜能, 促进道德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叶平.生态伦理学[M].北京: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1994, 12.

[2]佘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2.

[3]傅华.生态伦理学探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2.

[4]余谋昌, 王耀先.环境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7.

[5]郑慧子.走向自然的伦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12.

[6]杨通进, 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M].重庆:重庆出版社, 2007.

[7]曹海英.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2006 (2) .

[8]樊浩.“生态文明”的道德哲学形态[J].天津社会科学, 2008 (5) .

道德文明 篇2

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

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

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

我们不必埋怨这个社会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单薄,对社会的影响不大。试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吗?可是,单凭这一点酵母,不是就把面包发起来了么。

我们每一位同学都应该做这个时代的酵母,让自己的酵素,在这个社会起到应有的作用。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新世纪新时代,新国家新文明”,不要让文明下,不要让文明只在纸上出现,要让它活跃在我们当中,让文明无所不在,让我们做文明的主人,让“文明与我同行”!

谢谢大家!最新关于文明道德演讲稿范文样本

弹指一挥间,一年的岁月就在绘声绘色的讲课声中,就在埋头批改作业的笔尖中,就在上课铃与下课铃的交替中滑过。我不是诗人,不能用优美的诗句来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没有动听的歌喉来颂咏我的岗位。然而,我要在知识的宝库里采撷如花的词语,构筑我心中最美好的诗篇,我要用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优美的赞歌——因为热爱,所以选择;既然选择了,就要全力以赴。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表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能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和学生贴心。

但是教师的爱也不是盲目的,爱是一门艺术,我们不仅要能爱,而且要善爱。“爱”要一视同仁。学生没有贫富之分,他们有一样的智慧和热情,有一样被爱护的权利,我们应该用一样的心去关爱他们。这点上咱们学校很多老师为我树立了榜样,指明了方向,付出爱的过程是甜美的,付出爱的道路是艰辛的。我曾为学生不学习而大动肝火,曾为做通学生的思想工作而绞尽脑汁;曾为学生的不理解而心酸流泪。我犹豫过、消沉过,有时候问自己,是不是太累了。但是当看到学生们体会到老师的苦心奋起直追,成绩进步时,当生病时看到学生关切的目光,听到他们的问候时,这是我又燃起了工作的热情,又充满了对事业的执着。

“严在该严处,爱在细微处”,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高尔基说:“只有热爱孩子的人,才能配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因为,为了学生,教师必然要注重和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会在实践中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从而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形象。

道德文明 篇3

关键词:课堂传授 岗位监督 社会实践 家长引领

一、课堂传授,掌握礼仪规范,积淀道德文化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文明礼仪规范是学生基本素养,有了文明礼仪规范的保障才有可能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习惯。学校是对学生开展文明礼仪教育的主战场,课堂是学生学习礼仪规范的重要场所,学校应当立足课堂,发挥教学智慧,使学生主动掌握礼仪规范,积淀道德文化。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除了通过品德课专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教学外,还可以在语文、数学、音乐等学科教学中有机渗透,还可以利用班队会、晨会等开办专题知识讲座。可以利用每周一次的班队会举行文明知识系列讲座,专门向学生宣讲有关个人礼仪规范:个人着装得体、坐立行走姿势端庄等形象礼仪,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等文明守纪礼仪,遵守交规、爱护公物等社会礼仪。还可以给学生印制“我是小小文明人”规范小册子,让他们在课余时间进行学唱、背诵,还可以利用每天的展会给学生讲授一些文明小故事,传授一些他人遵守礼仪规范的经验,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从而使学生将有关礼仪规范细则熟记于心,积累一定的文明知识,用以指导自己的行动。

礼仪规范是一种行为准绳和方向,学生掌握了规范知识,才会懂得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塑造优良形象,将礼仪规范言传身教给学生,让他们积淀一定的道德文化,提升自身内涵素养。

二、岗位监督。执行礼仪要求。规范道德行为

小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礼仪规范难以自觉执行,在落实规范中往往会不断反复,这就需要教师和同伴的监督互助,因此,笔者在班级中专门设立了文明监督岗、互助互学岗,以监督和帮助那些自觉性不强、文明行为表现有偏差的学生,以促进道德行为的规范化。

可以组建“小红帽”规范监督帮扶队,成员由一些文明素质较高的学生骨干组成,队员们在课间巡逻监督,检查督促全班学生的行为表现,并且还有权监督老师的言行,检查记录全班礼仪规范执行情况,对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制止,提出批评和建议。监督队每周重点针对一个专项规范进行监督,检查该项礼仪规范的落实状况,然后利用每周五的班会时间进行通报,汇报一周执行情况,对表现优异的现象进行表扬,对表现较差的个人进行点评,提出改进意见,做到奖惩分明,公正无私。帮扶队成员还负责特殊学生的辅导帮扶,对他们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如班上有位叫小辉的学生特别顽皮,个人行为习惯较差,学习用品摆放无序,乱丢垃圾,为了帮助他改掉这些坏毛病,帮扶队的两位成员不辞辛苦,经常帮助小辉整理抽屉、书包,教他如何摆放物品,做到整齐美观。为了帮助小辉彻底改掉乱丢垃圾的坏习惯,他们想尽办法,专门用包装盒给小辉制作了一个精美的垃圾箱让他放置垃圾。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儿童的行为各有千秋,他们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耐心帮扶,小小监督岗发挥了大作用,让学生在约束中学会自律,逐渐规范自己的道德行为。

三、社会实践。历练礼仪行为。提高道德品质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要有效培养学生的礼仪规范,真正树立优秀的道德观,必须把学生纳入社会,让他们在社会这个大熔炉中历练、洗礼,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品质。

社会实践是检阅和历练学生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途径,可以组织学生踏青、春游、看电影等实践活动,利用这些机会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文明行为。在踏青和春游时,可以教育规范他们的行走礼仪,培养他们不攀折花草树木、不乱扔垃圾、不乱涂乱刻、爱护公物等公共社会礼仪,在看电影时养成有序入场,不大声喧哗,不影响他人观看电影,努力控制好自己的言行,遵守公共秩序,提高文明程度。记得在一次看电影的过程中,本班的小丽同学由于感冒咳嗽,她为了不影响其他人看电影,努力控制自己不咳嗽,但无法做到不咳嗽,邻旁的小敏从自己的袋子里掏出一块洁白的手帕递给小丽,让小丽咳嗽时就用手帕捂住嘴,说这样声音会小一些,对别人不会有多大影响。小丽接过手帕,一试还真管用,连声说谢谢。笔者看在眼里喜在心上,没想到这次看电影活动还给孩子们提供了如此锻炼的好机会,让他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

从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觉行为,上升到道德品质,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而真正能有效实现该理想的途径还是社会,要多让学生融入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考验他们的行为,锻炼他们的道德意志,真切提高道德品质。

四、家长引领。深化礼仪规范,提升道德素养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巨大。常听到一些教师发牢骚:“我们的教育工作白做了,学生在学校里表现挺好的,可是一回到家就被父母给改造回去了!”其实这些教师说得不错,不是学校的教育苍白无力,而是孩子的规范养成离不开家长的配合。

主动联系家长,利用家长的力量,共同教育孩子,让家长做好孩子的领路人,请家长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领孩子深化礼仪规范,提升道德素养,促进孩子健康和谐发展。

开学初,笔者给每位学生家长发了一本“家校联系本”,请家长记录孩子在家的礼仪规范执行情况以及学习情况,同时也请学生记录家长在家的文明行为表现,利用每周一晨会时间交流前一周记录情况。开始时,多数家长的记录是:“我儿子今天吃饭不文明,吃饭时咂嘴,碗中有剩饭剩菜。”“我女儿今天不尊敬长辈,对奶奶说粗话了。”孩子们对家长的记录则是:“爸爸太凶了,讲话不文明,还打妈妈。”“妈妈今天可能打牌输了钱,对奶奶又是发火又是辱骂。”看到联系本中真实的记录,笔者既担忧又高兴,担忧的是有些家庭缺乏文明和谐的氛围,一些家长的道德素养较差;高兴的是知道了孩子产生问题的根源,让笔者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有其父必有其子,要使学生在学校的教育效果得到巩固,必须改变家长的行为规范,营造文明的家庭气氛。为了取得家长的支持,在期中考试后召开了一次家长会,家长会上,首先向家长汇报了开学以来学生的学习情况,接着安排观看我班的文明礼仪教育特色成果展示,表扬了本班孩子争做文明人的优秀表现,最后,真诚邀请家长做我的坚强后盾,一起做好孩子的文明礼仪教育工作,笔者宣布在学期结束时,将评选出“文明家庭”“杰出爸爸”“最佳妈妈”。家长们都点头赞同,纷纷表态:为了孩子,愿意积极配合学校开展好这项工作。

家校合力的效果可想而知,孩子们在学校的优良行为不再受到家长的反面影响,反而转变了父母的思想,规范了父母的言行,家长的正面引领促使孩子的道德素养不断攀升。文明礼仪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让我们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健全学生人格,提升道德素养,创造理想人生。

道德文明 篇4

一、“环境道德”的内涵

道德, 原本是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 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与规范, 一般情况下, 道德被认为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种约束。随着社会的发展, 在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迫切的今天, 有必要把传统的道德约束力, 延伸到自然环境的保护领域, 促使人们建立起环境道德体系, 以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观念。

所谓环境道德就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环境道德规范的核心主要是人类应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共同发展。环境道德的建立把道德行为的领域从人与人、人与社会扩展到人与自然之间, 将善恶、良心、正义、义务等道德观念应用到处理人与自然、生态关系中去, 从人类能动性的角度出发, 倡导人们主动承担起对自然界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它是新形势下人类道德的进步和完善。

环境道德观念要求遵守两条环境道德原则: (1) 平等互爱, 即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 保证健康自下而上和持续发展的权利; (2) 保持互利, 人类每一个成员都应保护生存环境, 保证地球上所有成员的和谐共处, 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 我们认为环境道德的本质, 就是人们在生存发展过程中, 在感知自然界和他人的生存价值和生存权利后, 自觉约束自己的物质贪欲, 善待自然环境, 协调人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关系, 达到人与社会环境及人与自然环境长久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良知和伦理道德规范。

二、环境道德建设现状及保障体系的建立

环境是人类从事生产的共同物质基础。一个地区、一家企业乃至一个人, 如果只图眼前局部的经济利益, 只图个人的某些方便, 而不注重环境保护, 尽管只是单方面的行为, 但集中起来, 就会增大对环境的破坏力, 损害环境有限的承载能力, 制约可持续发展。

(一) 环境道德建设现状

环境道德中的环境道德规范有如下几条:

(1) 自觉防止和消除人类活动对环境的损害, 采取有利于环境的行为; (2) 从局部入手, 自觉服从全局对环境保护的需要; (3) 在合理开发利用资源的同时, 自觉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行动; (4) 支持和维护有利于环境的公共行为, 批评和抑制破坏环境的言论和行为。

可惜的是, 这种环境道德观念, 在近些年不但没有得到强化, 反而在不少人的头脑里荡然无存了。为了一些眼前的利益, 把好端端的环境弄得满目疮痍, 破败不堪。市民在街道和公共场所乱扔垃圾 ;大排挡、小摊点占道经营, 污水随地泼洒;小商店店主在路边乱烧废纸和塑料包装袋, 怪味刺鼻难闻;收获时节焚烧秸秆, 烟雾弥漫……种种危害生活环境的陋习在城镇随处可见。有些企业的社会责任观念令人担忧, “白天不排, 晚上排;晴天不排, 雨天排;检查不排, 事后排。”这样的谚语便是目前企业对待环境态度的生动写照。 排污企业在对国家的环保法律法规有所了解的情况下, 与环保部门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我们姑且不去谈论其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 但不能不令人掂量这些企业的环境道德水准。这些年各地都在加快经济建设, 大力推进工业化进程, 这是求发展的大好事。但是, 就有部分地方惟GDP为上, 一些企业惟经济利益为上, 认为只要经济发展了, 以后再拿钱来补环境破坏之“火”, 于是置国家法律于不顾, 肆意排污, 环境建设出现了“寅吃卯粮”的现象。这些年, 不少地方都走过“为了银子污染环境, 花费金子治理污染”的弯路, 这样的教训值得世人警醒。

(二) 构建环境道德保障体系

环境道德是企业或个人必须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之一。环境道德要求企业转变传统的经营理念, 树立新的行为准则。企业和个人在经营和社会生活中, 要摒弃“重利轻义”的义利观, 树立“以义取利, 义利并重”的义利观, 在谋取自己利益的同时, 要考虑他人关系及社会的综合效益;在追求企业效率的同时, 要多考虑经济行为的实际影响和对环境的损害程度;在追求家庭和个人生活质量的同时, 要顾及周围环境和公众的利益。从环境道德角度讲, 企业不排放废水、废气和废渣, 个人不随地吐痰、不乱抛瓜皮果壳、不乱倒垃圾等, 都是最基本的要求。

1.企业的环境道德建设始终是环境道德体系建设的主体。

一方面, 任何企业都存在着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本能, 而污染治理又需要成本甚至是高成本, 这就导致环保执法刚性不足、手段不硬。企业这种逐利的本能在急欲摆脱贫困的背景下, 得到了放大。企业粗放经营和肆意排污, 将环境成本社会化, 让公众和企业周边居民忍受和承担污染, 这就缺乏起码的环境道德责任。

另一方面, 企业始终是环境保护的主体, 控制污染必须发挥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企业最熟悉生产工艺, 最明白自身环保的软肋在哪里, 什么地方存在大的环境隐患, 采用什么方法最能解决企业环境污染问题等等。这就要求我们在环境监管和执法中, 一方面强调企业的环保责任, 同时也要注意调动企业实施环境治理的积极性。我们要充分肯定和维护企业的环境道德, 倡导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自觉承担环境责任。

2.消费者的环保素质高低, 是企业等社会组织环保素质的基础。

公民或者说普通消费者的“环境道德”, 能通过消费关系, 直接的影响或匡正一些企业的“环境道德”, 使他们能够认识到其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一旦企业的某些认识偏离了消费者的道德和社会企盼, 那么消费者完全可以通过消费的形式, 通过市场行为的方式予以惩罚。任何一个企业, 如果不能肩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 如果不能正视其责任, 而一味地钻在钱眼里, 那么也必将得不到社会大众和消费者信赖, 也就不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3.广大市民应当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 树立一种努力改善和爱护环境的信念和责任心。

加强环境道德建设必须大力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逐步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处处讲环境道德的大环境。同时, 还要引导公众把环保意识自觉融入到自己日常的生活当中, 从我做起, 从现在做起, 从每一件小事、每一个细节做起,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环境, 保护人类自身, 克服破坏环境的陋习, 进而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三、加强环境道德教育, 促进环境道德建设

要将环境道德观付诸实践, 环境道德教育是一个首要和必要的有效途径。要把随着环境问题的突出而提出的环境道德标准, 普及到每个人的心灵深处, 内化为每个人的“良心”, 内化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从娃娃抓起, 从领导抓起, 确立信念, 培养习惯。努力把保护、改造、建设宜人的环境形成社会舆论, 变成大家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

1.树立全新的道德价值观念

道德对象从人与人扩展到人与自然,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 大大拓展了传统价值观的内涵。首先要向人们揭示自然的内在价值, 使人们能够将自然视为人类的伙伴, 并产生一种尊重自然的态度, 产生对自然的亲近感情和关怀。其次引导当代人要自觉维护下一代的发展权利, 学会正确处理当代人之间、当代人与子孙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利益关系, 从而在平等的基础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2.树立合理的利益理念

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道德与利益是统一的。正确对待利益问题也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环境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于生态环境利益关系的规范, 其基本原则就是生态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高于一切。在利用和改进自然引导各种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 要注重自然界各个要素的互利共生、协调发展。培育环境道德并非是可有可无的精神游戏。人类应重新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利益分配, 以生态优先的原则重新定位一些产业。这就要求我们抛弃一些物质理想, 即我们的生活应达到一定的水准以及为了维持这种水准应该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3.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环境道德作为人类道德整体的一部分, 从表面上看, 是人与自然之间的道德, 着重强调人对自然界的态度, 实际效果却是对人类的保护。现代社会需要培育环境道德, 这不仅是道德自身的要求, 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持。人们应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了解自然, 与自然为友;只有掌握了自然规律, 才有可能正确利用规律, 满足人类自身需求, 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4.建立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观念

在消费中考虑对资源环境的影响, 以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的适度消费和绿色消费应作为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人类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必须考虑它们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即使可以再生, 也必须给它以喘息的机会, 让其能够休养生息, 否则人就在吃子孙饭、断自己后代的生路。我们应大力宣传和引导人们购买那些生产使用中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符合环保要求的绿色产品, 培育绿色消费的情感和市场, 从根本上杜绝一次性的消费。

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首先是社会与自然的关系, 其次是在处理自然关系时, 引发的社会内部的各种矛盾和关系。对这些矛盾和关系, 无疑要用法律来规范, 但是大量的矛盾和关系不能用法律, 而需要用道德来规范。这就是说, 在处理环境问题时, 要讲究“环境道德”, 要建立“环境道德体系”, 用“环境道德”来为人类建立一个宜人环境的目的服务。当前, 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是提高全社会的环境道德意识。要通过大量的道德活动, 形成人人都能接受的道德认识、道德理想、道德情感, 使“环保”不再被视为单纯的技术问题, 不再是单纯的生产活动, 甚至也不再是单纯的政府行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人类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新文明, 我们的居住地, 我们的地球, 我们的家园, 我们的环境才会更安全、更美丽、更繁荣, 我们建立生态文明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桂新.环境道德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6.

[2]徐冬青.环境问题:21世纪中国面临的严峻挑战[J].学海, 2002, (5) , 184-187.

[3]曾建平.试论环境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J].道德与文明, 2003, (3) , 60-63.

文明道德的标语 篇5

1、爱护城市环境,请您手下留情。

2、爱护公物,你我自律。

3、爱护公物从我始,倡导文明我先行。

4、爱护美丽城市,共建大家、小家。

5、爱护我们的地球,从点点滴滴做起。

6、爱荣文明行,弃耻幸福生。陈廷良

7、爱我哈市,添彩;同心维护,出彩。

8、爱我家园人人参与,美好家园共建共享。

9、爱无限,绿无边。

10、爱心,从点滴开始;文明,让城市更美。

11、把垃圾带走,将美德留下。

12、保护环境你我有约,爱护家园文明无限。

13、保护绿色是责任,爱护绿色是美德。

14、保护西枝江,关爱母亲河。

15、编织爱心,保护环境。

16、别让你的文明遗失在公共场所。

17、不开争强斗气车,争做礼让文明人。

18、城市是窗口,文明是风景。

19、崇敬文明者,鄙视陋习人。

20、处处是文明风景,人人是城市形象。

21、传递文明,温馨家园。

22、创建文明城市,争当文明市民。

23、创建也是生产力,文明需要我和你。

24、创一流文明环境,展名都城市风采。

25、从里到外是道德界线爱护环境如爱家。

26、从上到下是文明落差请勿高空抛物。

27、带文明上路,携平安回家。

28、都说城市风光好,最美都市文明人。

29、恶语相向伤和气,语言文明润人心。

30、改掉陋习,留住文明,明天会更好。

31、个人小家竞风采,三尺门外更要爱。

32、给花木一点爱意,给心灵一份慰藉。

33、给力哈尔滨,俯拾皆文明。

34、公德始于心,文明践于行。

35、公德在我心,文明伴我行。

36、公交车内小天地,文明公德大舞台。

37、共建洁净城市,做个文明市民。

38、共建文明城市,共享县城文明。

39、弘扬社会公德,爱护公共环境。

40、红灯停,绿灯行,斑马线上守文明。

41、红绿灯前见文明,斑马线上现公德。

42、花草是我的朋友,请多一份爱护。

43、花莫摘,树莫刻,逛游公园讲公德。

44、花木有情报春晖,同学爱护喜心扉。

45、花缘芳香而美丽,人因文明有魅力。

46、环境卫生人人有责,文明城市你我共享。

47、讲社会公德,受社会尊敬。

48、讲文明从你我做起,除陋习靠大家监督。

49、讲文明话,行文明事,做文明人。

50、讲文明天长地久,除陋习常抓不懈。

51、净化城市空间,尽享文明阳光。

52、举止文雅不喧哗,文明餐饮靠大家。

53、开文明车、行平安路、做文明人。

54、垃圾不乱扔,举止显文明。

55、礼貌让座,彰显文明。

56、礼为先,德为美,和为贵,爱为本。

57、乱画乱贴欠公德,乱吐乱扔不文明。

58、美德行天下,好言暖人间。

59、你我文明上网,网上文明共享。

60、宁做文明事三千,不做陋习一点。

61、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62、请您珍惜他人劳动成果,争做文明市民。

63、让座妇孺老弱,树立个人美德。

64、人人树立公德形象,处处都是文明考场。

65、善待环境,关爱自然。

66、上公交,按序坐,尊老爱幼先让座。

67、水是生命之源,德是做人之本。

68、提升市民素质,共建文明城市。

69、同创文明景区,共建美好家园。

70、文明出行一小步,和谐城市一大步。

71、文明点菜,礼貌用餐。

72、文明给社会添福,陋习为自己抹黑。

73、文明就在举手之间,幸福流淌万家心头。

74、文明没有旁观者,你我都是践行人。

75、文明莫论事大小,素质不在位高低。

76、文明人不闯红灯,高尚者不跨护栏。

77、文明社会始于心,遵纪守法践于行。

78、文明圣地文明风,文明城市文明人。

79、文明是城市之魂,美德是立身之本。

80、文明无处不在,生活格外精彩。

81、文明无小事,小事显文明。

82、文明行车,路路通;守规则,好轻松。

83、文明一语三冬暖,恶言半句六月寒。

84、问坛哪得绿如许,为有大家来爱护。

85、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86、我参与,我文明,城市因我而美丽。

87、我以我心爱城市,我以我行践文明。

88、勿忘带走您的`垃圾,记得践行您的公德。

89、献爱心真情无价;送温暖道德高尚。

90、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91、心文明,新城市,馨环境。

92、修德于细微之际,文明从点滴做起。

93、学校是我家,人人都爱它。

94、烟头乱扔,烫伤文明。

95、一份公德心,千层邻里情。

96、一个文明举止,一张城市名片。

97、一言一行塑形象,一举一动显文明。

98、一言一行知荣辱,一点一滴见文明。

99、一言一行总关情,携手共创文明城。

100、义务献血,大爱无声。

101、用爱心呵护每一片绿色。

102、用公德规范言行,用文明点亮城市。

103、用文明装点城市,用爱心照亮家园。

104、与文明同行,展城市风采。

105、争做文明市民,共创美好家园。

106、知荣明耻,以德律己。

107、中华文明五千年,礼仪展现一瞬间。

108、走进哈市是主人,爱护家园有责任。

109、尊老爱幼是美德,扶贫济困是功德。

道德文明 篇6

关键词:校园道德;教育力度;精神文明建设;实践路径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高校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开始建设大学生道德精神文明。大学生文化知识储备是其进入社会的硬件,而道德精神文明则为软件,只有在硬件设施完善、软件配套的情况下,大学生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要求,为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添砖加瓦,作出贡献。

一、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内涵

1.道德精神文明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形态。道德精神文明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交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社会价值观载体。道德精神文明是人在自然、社会中形成和不断变化的产物,不同时期对道德文明的要求不同。在广义的文化范畴中,道德精神文明具有相对的文化独立性,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指导性作用。它可以很好地解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如何,对人类的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样的价值观进行评价,甚至它可以从价值标准上对不同的人类群体形成软约束力。综上所述,道德精神文明是一种人际化、指导性的文化载体,是极具价值的文化形态。

2.道德精神文明是高校生活的规范。道德文化反映的是一个时期内大多数人们对不同事物共同的价值认同。道德文化的形成和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所以道德精神文明一旦形成,就会对集体、个人起到较强的规范作用,对人们的行为举止进行约束,使得他们严格遵守既定的价值认同感。在大学生进行文化知识学习的过程当中,除了学校成文的规章制度以外,每个人必须遵守道德规范的制约。道德精神文明和文化知识同样重要,是高校进行教学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现状

高校在经过一段快速发展时期后,各项水平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但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这些现象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由于大学生的知行不一,而知行不一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到位。当前高校道德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大学生道德素质低下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道德精神文明的建设。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形成主要受成长环境的影响。在进入大学以后,一些较为偏激的道德观念不仅会对其他学生产生不良影响,也会使得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模式、价值取向、人生态度等方面认识上产生矛盾心理。其次,高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缺乏明确的道德文化观念。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道德精神文明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大学生在高校是其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重要时期,如果缺乏明确的道德文化观念,则会使大学生缺乏对现实问题的判断能力,从而失去道德观念的归属感。最后,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缺乏实践的路径。有效的实践路径是高校进行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质方法。多数高校从一定程度上重视知识的培养而放松对精神文明的建设,机械地依据科学知识教学的培养手段进行道德文明建设,严重制约了校园道德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三、高校实行校园道德精神文明的实践改革方法

1.以校内媒体作为平台,提升价值认同感。高校道德文明建设需要大学生极强的价值认同感作为基础。通过校内传媒手段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提高对价值的认同感。在进行媒体传播的过程中应注意两点。首先要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时代精神的高尚品质,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大学生遵循道德规范的意愿。其次,做好对大学生道德行为的监督、指导,培养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独立做出道德判断,对其道德评价及时监督,并给予指导性建议。

2.丰富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建立道德标准。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大学生形成良好道德观念的必要环节,是道德思想转换为个人道德标准的重要途径。高校在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为大学生对道德思想体系的认识提供了基础。实践活动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掌握的思想体系,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实现学以致用。因此,高校在道德精神文明建设中应重视实践活动的作用和功效,充分利用学校资源,从学生的角度思考,举行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道德意识,建立道德标准。

高校进行道德精神文明建设刻不容缓,但在建设的过程当中应充分认识到当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并配以实践进行道德培养,才能真正促使高校建立大学生知性统一的教学系统,培养复合型人才,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建新.试论当代高校校园道德文化的建构[J].教学与研究,2008(4):91-94.

道德文明 篇7

休闲道德是调节人们休闲活动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它反映着人们对休闲时间的安排, 对休闲活动的选择和评价以及对休闲活动意义的认识和态度。建立和培养休闲道德观对于推进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 休闲道德对于公民道德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公民道德教育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方面, 是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 是实施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所要面临的重大问题, 是治国安邦的大事。休闲道德肯定不是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惟一领域, 但却是对全体公民进行长期有效的道德教育的重要领域。“道德没有渗透到闲暇生活中, 说明道德的力量是软弱的, 道德导向是没有全胜的。即使道德在非闲暇生活中已经取得了胜利, 也会因为闲暇生活中的不道德倾向而对那种胜利进行冲击甚至抵消。”[2] 休闲道德对于促进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很多, 例如: (1) 通过休闲道德帮助人们陶冶情操, 提高社会成员的文化审美修养从而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 促进社会道德建设。 (2) 帮助人们选择健康适宜的休闲方式, 防止道德失范, 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3) 帮助人们合理安排休闲时间来减少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促进道德建设。 (4) 通过休闲道德实现公民道德教育方法的创新, 使公民道德教育走出新思路, 上一个新台阶。休闲道德在促进公民道德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和独特的地位和作用, 应当引起重视。

第二, 休闲道德对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重视政治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也是革命导师和党的历代领导人的一贯思想。当前, 国际战略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我国社会正处在重大转折时期, 思想政治领域存在着复杂的矛盾和斗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对于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休闲道德当然不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领域, 但却是一种值得重视的全新领域。思想政治工作完全可以依靠丰富多彩的休闲活动来进行。例如: (1) 通过企业文化、社区文化、乡镇文化、校园文化以及军营文化建设开展覆盖面广、参与人数多、隐含教育意义的休闲活动, 大面积地渗透思想政治教育, 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 (2) 通过影视广播、文艺演出、娱乐活动和持续升温的旅游活动等人们喜爱的休闲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增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意识, 寓教于乐、寓教于闲, 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项受人欢迎的、收效良好的愉快工作。

第三, 休闲道德对于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社会稳定是坚持改革开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稳定压倒一切”, 然而当前国际局势动荡不安, 国内也存在很多不稳定的因素。休闲道德虽然不是实现社会稳定的根本方法, 但却是协调社会各方面利益, 维持和促进社会稳定的有效良药, 是社会稳定的减压器和催化剂, 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思想稳定和经济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休闲道德可以通过这样一些方式促进社会稳定: (1) 通过帮助人们寻找健康有益的休闲方式积极地渲泄释放情绪来平和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 达到稳定的目的。 (2) 帮助人们颐情养性, 通过提高个人文化道德修养来融洽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稳定。 (3) 通过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与生活品味, 提高国民素质来帮助实现社会稳定。休闲道德在促进社会稳定中具有不可忽视、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托马斯古德尔 (美) .人类思想史中的休闲[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2000.262.

道德文明 篇8

一、新时期大学生传统道德文明的偏离内容

大学生们的道德文明程度直接反映出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及日常行为表现, 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其一, 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偏离。在各种学生中, 有些学生的道德文明程度较高, 但是有些学生的强调过分强调自我的个性, 误将一些偏离的道德行为理解为个性, 从而导致一些不文明的行为发生。例如一些恶性的奖学金竞争、宿舍的矛盾、考试作弊、打架斗殴、不服从学校管理等。这些不良行为的产生, 其实就是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偏离, 这些现象的产生是纯净的校园生活中的一抹黑色, 也是学生大学生活中的一个污点。

其二, 价值观的偏离。大学时期是学生价值观波动的重要时期, 他们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干扰。一些自制力较弱的学生, 重视个人价值的满足感和物质生活的优越感, 盲目的追求一些东西, 看重索取, 忽略奉献, 对传统道德文化缺乏学习和继承。

二、新时期大学生传承道德文明的原因

我国的悠悠历史长河中, 代产生的大量优秀的人类文明, 许多文明至今仍旧无法超越, 这样的事实亦是新旧道德文明的写照。当新道德现象折射出的新的道德文明时候, 也要看到了传统道德文明中所含有的先进道德文明因素。传统的道德文明必然含有先进道德文明的因素, 我们不能一味的抛弃, 而应该适当的传承下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 事物发展的后前段是对前一阶段的否定, 同时它也会被它的后一阶段否定。经过否定之否定, 道德文明的运动就表现为一个周期, 由此构成道德文明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周期性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发展过程。不管道德文明如何演变, 都无法取代它的地位。每个时代的道德都有它历史的可取性。

道德文明不断的进行更替, 高校学生作为新时期的接班人, 不因仅仅追求新的道德文明, 应学会包容兼并的看问题, 强调个性, 也要注重共性, 这是传承道德文明十分必要的认识。在分析和探索道德文明的时候, 应该多学习、多思考, 将传统的道德文明细细咀嚼、斟酌。不对旧道德文明的简单抛弃, 而是变革和继承相统一的扬弃。

三、高校学生传承道德文明的方式

1、注重道德实践的开展。

道德实践是大学生道德思想、道德文明的外化为行动的过程, 是大学生道德文明程度的直观反映。想要查看道德文明的成效其实就是观察道德实践开展的情况。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现在, 大学生们的道德实践也是具有较强的个人主义色彩。许多传统的优秀的道德文明与他们现在的价值观所背离, 因而不为年轻人所接受。但是实践出真知, 道德文明具有教育、指引、规范等作用, 高校学生需要在道德实践中不断地检验自己的道德文明, 从而反省、改正。要学会内省、自律、他律, 从而更好地完善自我。

2、营造良好氛围。

道德作为一种能动的精神力量, 本质上是人类社会的自律和进化机制。环境是人实现价值的载体, 强化校园环境, 突出校园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校风、班风、宿风的塑造。定期开展特色活动, 针对不同的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校领导、老师、学生的作用, 不可忽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相影响的力量, 为德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 从而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3、调整学生的自我认识。

笔者认为高校教师和家长应引导学生主动找出始终对人类进步产生积极意义的道德文明, 帮助和指引学生养成思辨能力、认知能力、实践能力, 充分挖据和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 让学生能够自觉定位价值观, 在日程学校生活中能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 增强判断力。

总而言之, 道德文明重在建设和塑造, 高校学生的道德品质和言谈举止都是道德文明的产物, 作为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 高校应该认清职责, 加强德育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引导和教育学生不断调整对传统道德文明的认识, 提升他们的心智, 当他们面临选择、遭遇困顿时, 可以明是非、辨真伪、记初心。唯有这样, 才能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加强大学生道德文明建设是新时期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是社会发展的需求, 本文结合中的道德文化传承内容, 通过分析大学生道德文明现状, 浅析如何建立道德文明的规范的必要性。

关键词:高校学生,传承,道德文明,必要性

参考文献

[1]窦炎国.伦理学原理.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上卷) .商务印书馆, 1964.

[4]罗国杰等编.伦理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5.

道德文明 篇9

一、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生态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互相依存、和谐发展的生态道德观出发, 通过传授生态环境基础知识, 从而引导、启发受教育者树立生态道德意识, 形成生态道德情感, 提高生态道德素质的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由此可见,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具有重大意义。

(一)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需要。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 注重人类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正如《联合国可持续发展二十一世纪议程》指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的关键。教育对于改变人们的态度是不可缺少的, 对于培养环境意识和道德意识, 对于培养符合可持续发展和公众有效参与决策的价值观与态度、技术、行为也是必不可少的。”[1]因此,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文明不仅需要有效的科学技术手段和法律保障制度的支持, 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支撑。

(二)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我国高校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是高校育人育才的一项重要工作。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德育的内容比较传统、单一, 主要围绕如何处理人与他人、集体、社会的关系开展, 却相对忽略了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教育内容。在这种德育内容缺失的情况下, 某些人对生态环境缺乏深刻的认识, 导致自身生态意识淡薄, 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甚至做出危害生态环境的行为, 引发一系列生态危机。因此, 高校德育应该对现有的德育内容进行重新审视, 在德育中增加并强调生态道德教育, 促使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态道德观念, 着力提高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 促使大学生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

(三)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大学生朝气蓬勃, 个性较强, 某些人往往习惯以自我为中心, 容易忽视外界事物的存在价值, 因而对自然、社会没有形成全面、系统的认识, 不懂得如何正确地与自然相处。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推行生态道德教育, 通过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升学生的生态道德认知, 使学生自觉承担起对自然环境的道德责任, 有利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人格,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生态文明视野下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生态道德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道德教育, 它紧紧围绕人与自然的关系, 把生态道德意识植入人的头脑中, 并内化成人的道德品质。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注重学生的生态科学知识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应在生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受教育者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 从而使学生形成牢固的生态道德信念和道德意志。因此, 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科学知识的传授和灌输是基础的。从基本知识的角度, 要强化大学生的生态和环境科学基本知识教育、生态和环境系统基本规律教育、群落与生态系统基本生态过程教育。生态学不仅是一门了解自然、认识自然规律、阐明生物发展进化与环境适应的学科, 更以一种整体和系统的思维方式, 向我们描述生命在地球上的生存状态, 明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2]。在生态学科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恰好能够在获得生态科学知识的基础上, 不知不觉地把生态学知识转化为生态道德知识, 并最终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观念。

(二)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生态观念是人们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是非、善恶、荣辱的判断和评价, 它以一定的善恶评价为标准约束人的生态行为, 从而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 促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些观念具体表现为:科学的消费观念、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技术生态观念。其中科学消费观念包括生态消费、适度消费与可持续消费三方面的内容, 是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观念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的关键。可持续发展观念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 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3], 这是我国对可持续发展最直接的解释。此外, 我们推崇一种技术生态观念, 在发展科学技术时要基于“天人合一”的思想,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而并不是单纯地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危害生态环境。

(三) 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情感。

生态道德情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生态道德观念, 在处理生态道德关系、评价生态道德行为时所产生的一种爱憎、好恶的心理体验。哲学家休谟曾说:“没有道德情感, 就没有道德行为, 只有当下的、直接的情感才能激发意志, 产生行动。”[4]因此, 培养生态道德情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没有高尚的生态道德情感的支持, 就不会产生履行生态道德规范的道德需要, 也不会产生自觉的生态道德行为。培养大学生生态道德情感包括以下两方面的任务:

1. 稳定并强化已有的生态道德情感。

一个人的生态道德情感是具有不稳定性的, 面对现实中复杂、繁多的环境问题, 学生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困惑, 甚至对自己之前的正确认识和行为产生怀疑。所以在日常生活中, 大学生应该积极地、经常性地参与到各种生态实践中, 逐步积累自我的体验, 慢慢形成稳定、鲜明的生态道德情感。

2. 改变那些与生态道德不相符合, 甚至相抵触的情感因素。

由于某些大学生的个性较强, 情绪倾向比较明显, 对事物的认同感可能需要一个较长的形成时间。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 某些人往往只重视自身的感受, 忽略并漠视周围的环境及其他生命体的存在, 在不知不觉中造成破坏生态环境、伤害其他生命体的行为。一些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做出的铺张浪费、乱扔乱丢、奢侈腐化的行为折射出他们的生态意识相对薄弱, 更没有形成良好的生态道德情感。要改变这种情况, 需要清楚意识到自身的错误, 通过更多的生态理论学习、实践体验逐渐培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在情感。

(四)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行为指导。

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行为上的指导, 只有落实到行动上的生态环境保护才是衡量一个人生态道德素质的标准。我国政府批准发布的《中国21世纪议程》论述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 界定为:所有人享有生存环境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 并承担保护子孙后代, 满足其生存需要的责任;地球上所有的生物物种享有其栖息地不受污染和破坏的权利, 人类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义务关心他人和其他生命, 破坏、侵犯他人和生物物种生存权利的行为是违背人类责任的行为, 要禁止这种不道德的行为[5]。以上内容不仅规范了我国公民的生态道德行为, 而且为大学生生态道德行为教育提供了现实、有效的指导。

三、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

学校所建设的德育体系, 所提供的文化环境、所推崇的价值观念、所熔铸的行为模式, 等等, 构成学生个体的学习情境, 它们对学生的学习行为造成了明显的影响, 所以要更好地对大学生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学校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 重构学校道德教育体系, 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生态道德教育不是单一、简单的, 而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通过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才能健全生态道德教育机制, 有效增强教育效果。

首先要优化学生的课程设置。这要求学校把生态伦理知识与德育课程相结合, 将生态道德教育渗透到各个专业学科中。学校不仅应该把生态道德教育引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教育课程中, 还应该在不同学科专业的课程中普遍渗透生态道德教育。如对理工科专业的学生进行生态城市规划、环境工程学等学科教育, 对文科学生进行环境伦理学、生活与环境等学科教育, 并在全校开展多种有关生态环境的公共选修课, 让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生态课程, 提高学习积极性。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目前, 我国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缺乏一定的师资力量, 因此学校应培养一支专门的教师队伍进行深入的生态道德理论研究, 经常性地开展相关的教研活动, 并在教师之间营造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的良好氛围, 让教师在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的同时, 共同对现有的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等进行创新。只有培养教师健全的生态道德人格和较高的生态道德素质, 才能发挥好教师在学生生态道德教育中的龙头作用, 为学生树立标榜, 加强学生的生态道德学习。

(二) 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生态道德教育只有通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指导作用, 才能使学生更容易、更深刻地获取有关生态环境问题的知识, 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保护环境的重要责任。

在课堂教学中, 科学的、有趣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帮助学生理解并接受知识。单纯的“填鸭式”知识灌输, 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不仅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反而容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一定的抗拒感, 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吸收。因此,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技术, 在讲授有关生态问题的知识时, 播放相关新闻视频、展示反映生态危机的图片,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并提出观点。还要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空间, 引导学生主动探讨自然规律。此外, 在各种专业的学科教材中, 可能或多或少存在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 但这些内容并不明显, 这就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生态德育因素, 进而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生态道德教育。

(三) 构建校园生态文化, 营造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氛围。

首先, 合理的校园规划、整齐的教学建筑、干净的校道走廊、大面积的草木绿化等看似毫无感情的物质环境, 其实在无形中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道德行为。因此, 要营造环境优美、人文与自然和谐、传统与现代交融的现代化大学校园。其次, 要加强校园的人文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的生态校园氛围。高校要在校内进行广泛的生态文化宣传, 增强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例如在校园各处的宣传栏张贴关于环境保护的海报, 开展环保主题征文比赛, 制作关于生态环保的主题广播节目, 建立绿色生态校园网等。此外, 学校还应该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 利用法律法规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生态道德教育。大力宣扬在环保和节约资源方面的先进典型, 曝光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行为, 营造学生互相监督、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

(四)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

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还可以增强学生的生态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生态道德教育过程中, 学校应该定期组织学生进行生态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参与野外考察, 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校外的一些森林公园、生物园等生态园林观察各种动植物的现状, 了解其生存的环境条件;组织城市学生进行下乡务农实践, 让学生了解关于生态农业的知识, 并能亲自体验;开展创建绿色校园活动, 提倡学生的环保行为, 动员学生积极参与校园绿化, 组织好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处置、废旧电池分类回收等工作;开展环境文化节,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爱护环境等行为。

四、结语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培养大学生正确的生态道德观念、意识、情感和行为, 能够促使大学生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倡导者和先行者。为了更好地落实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 国家和高校都应该对此予以高度的重视, 并为生态道德教育创造更有利的条件。只有促使生态道德教育成为一种全民教育、终身教育, 才能更好地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 大力推进我国生态文明社会与现代化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国家环保局.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1993:297.

[2]雷毅.生态伦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269.

[3]慕海平.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J].中国共产党, 2004 (9) :16-18.

[4]大卫·休谟.人类理智研究道德原理研究[M].沈阳:沈阳出版社, 2001:274.

道德文明 篇10

一、以孝为本, 以爱为要的家庭关系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袁采在《袁氏世范》中系统地分析论述了以孝为本, 以爱为要的家庭关系;论述了家庭主要成员夫妇、父子、兄弟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

夫妻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袁采认为, 在家庭关系中, 夫妻如同琴瑟合鸣, 因此, 应相爱以敬, 相扶到老, 携手共同创造美满和谐的家庭关系。在《袁氏世范》中, 袁采还列举了西晋时期何曾与妻子相濡以沫、相敬如宾的生动事例, 袁采指出:夫妻之间应以礼相待, 强调“以宾礼行于夫妇间, 虽老而谨”。在传统伦理中, 由于受封建思想的影响, 家庭中夫妇二人一般情况下是妇为内辅, 夫为户主, 妻子必须听从丈夫的意图行事。在《袁氏世范》中, 袁采却提出了夫妻平等的观点。袁采指出, 在管理家务、教养子女方面, 一些贤能的妻子往往会优于丈夫, 因此, 如果让这样的妻子主持家业, 一定会家业昌盛[1]85。在袁采看来, 丈夫如果“蠢懦不肖”, 兴业持家的能力有限, 管理家事的重任就应该由贤能的妻子来担当, 只有这样, 才能够维护家业的稳固, 在这样的家庭中, 妻子主动担当, 不仅无妨“妇道”, 还能够有效的体现“内助之功”。在八百多年前的宋代, 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 袁采能够提出如此进步观点, 值得钦佩。

父母与子女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在《袁氏世范》中, 袁采详尽地论述了父母子女之间家庭伦理规范。袁采认为, 父母对子女的爱要均平, 父母对长幼兄弟爱憎不均容易造成家庭中兄弟之间的不和, 如果父母在日常生活, 衣服饮食、言谈举止等方面厚于所爱而薄于所憎, 就会导致兄弟间的积怨, “积而久之。遂成深仇”。为防止此种情形的发生, 父母对子女应一视同仁。《袁氏世范》中指出, 在子女年幼时, 父母往往由于子女乖巧可爱而忽略了他们的缺点, 并对其特别的疼爱、溺爱。“恣其所求, 恣其所为”, 日积月累终究养成大恶。所以, 袁采特别强调:“为了防止有悖于长幼伦理的行为, 在子女幼年时就要对子女进行严格的教诲规诫, 以此来杜绝以少犯长、以长陵少等现象的发生。同时, 《袁氏世范》中指出, 子女要婉言规劝父母的言行过失, 要懂得敬爱父母。子女敬爱父母要发于诚心, 要恭敬诚笃, 不能内心存有怨恨, 表面上勉强迎合。子女耐心劝谏父母的过失, 也是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

在现代家庭中, 一些父母与子女之间没有遵循《袁氏世范》中提出的应有的道德原则, 在子女年幼时, 父母常常娇惯子女性情, 极力满足他们所求, 导致子女长大以后, 不懂得如何体贴、关爱父母, 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履行孝敬父母的义务, 更有甚者一些子女不去赡养照料年迈体弱的父母。所以, 父母子女之间要遵循《袁氏世范》中所提倡的道德原则, 子女年幼时, 父母要严格的教诲规诫子女的言行, 教会子女怎样爱护别人, 照顾别人, 关心别人。培养孩子的责任心, 使其长大以后懂得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懂得孝敬之道[2]53。

兄弟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在《袁氏世范》中, 还详细论述了兄弟之间所应遵循的道德原则。兄弟之间的道德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 兄弟之间要互相关爱。如果长者不能够关爱幼者, “长者恃其长, 陵压卑幼”, 而幼者不能承顺, 就会影响和睦。为了规范兄弟关系, 使其能够和睦相处, 缓解兄弟之间的矛盾, 袁采提出家庭兄长谋划决策, 幼者分担细务的观点, 这样, 就可以巧妙地解决了两者间的矛盾, 使兄弟之间产生敬爱和睦之情。其次, 《袁氏世范》中指出, 兄弟间财产分配应当公平, 不要因贪图小利而影响兄弟间和睦, 贪心过重, 计较蝇头小利, 必会导致兄弟间的怨恨[3]61。《袁氏世范》中还指出, 兄弟之间最好分居分产, 家产应提早分配, 这样, 既可以维护兄弟之间的利益, 也可以保证兄弟和睦。这一点, 对于当今社会家庭兄弟之间的和睦相处也有所启迪。

二、加强自身修养, 完善个体人格

《袁氏世范》中特别强调修身向善, 克己持德, 觉得这一点完善个体人格的基础。袁采认为:“人之性行, 虽有所短, 必有所长。与人交游, 若常见其短而不见其长, 则时日不可同处;若常念其长而不顾其短, 虽终身与之交游可也”。由于人的性格品行各不相同, 我们与人交往不可妄自尊大, 当以平易之心相待。在待人接物时, 我们要言忠信, 行笃敬, 不损人而益己, 有所许诺, 纤毫必偿, 处事近厚, 处心诚实, 礼貌卑下, 言辞谦恭, 要学人之长, 克己之短。如果我们怀着伪心、妒心、疑心与人交往, 就会取辱于人, 只有心诚意切, 尊敬和感化他人, 才能够与外界环境和谐相处, 忠信笃敬才是做人基本准则。正人先正己, 只有严于律己, 做到诚意正心, 才能够去要求他人。《袁氏世范》的“现存其在己者, 然后望其在人”这一观点与《大学》“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观点相一致,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袁采将家庭道德建设与儒家的基本伦理原则有机的结合, 表现出袁采对完善个体人格的深刻见解。

悔过自省, 改过迁善, 也是《袁氏世范》中特别强调的。袁采指出:“人非圣贤, 不可能每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 就算是圣贤也不可能不犯错误”, 因此, 只有不断省察自己, 使自己不断提高, 才会少犯错误。如果人们都能够不断地进行自我省察, 时时反省往事之非, 反省已往知识之不足, 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自己道德水准和才识水平有所提升。如果我们不检点自身, 不先正己即先正人, 并且指责别人, 就会被别人耻笑。只有自己以身作则, 做到正人先正己, 才有资格去教导别人, 说服别人, 别人才能够信服。

以恶事为戒, 从中吸取教训, 在《袁氏世范》中也有强调。袁采指出:“不善人虽人所共恶, 然亦有益于人。大抵见不善人则警惧, 不至自为不善”。意思是遇到不善的人和事, 我们可以以此为鉴, 吸取其教训, 将其作为反面教材, 不至重蹈覆辙。《老子》中曾经提到了“不善人乃善人之资”的思想, 袁采将这一思想进行了拓展和发挥, 用以警策后人。

《袁氏世范》中还强调仪范庄重, 循理制欲。袁采指出, 个人的威望不在于言语的超凡脱俗和衣饰的华丽。言貌庄重, 得体与恰到好处则有威。因此, 袁采反对荒怠淫逸的生活和“为情惑而忘返”, 他反复强调“居于乡曲, 舆马衣服不可鲜华”, “衣服不可侈异”, “妇女衣饰务洁净”, 袁采并不是否定人们正常欲求, 他只不过强调人的需求要符合常理和道义。在《袁氏世范》中, 袁采指出:“饮食, 人之所欲, 而不可无也, 非理求之, 则为婆为馋;男女, 人之所欲, 而不可无也, 非理押之, 则为奸为滥;财物, 人之所欲, 而不可无也, 非理得之, 则为盗为贼。人惟纵欲, 则争端起而狱讼兴。”[4]119在南宋初期, 袁采能够有这一认识, 应该说是比较积极的。这与具有浓厚禁欲主义色彩的程朱理学家“存天理, 灭人欲”道德理念相比较, 更具人道主义。

三、忠信笃敬,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处世原则

袁采认为, “忠信笃敬”是人最可贵的品质, 人只有做到了“忠信笃敬”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在《袁氏世范》中, 袁采对“忠信笃敬”也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所谓的“忠”, 就是与人交往过程中, 不损人益己, 不妨人利己;所谓的“信”, 就是跟别人有约定, 守时不爽约, 答应别人的事, 尽全力去做;所谓的“笃”, 就是人诚实厚道, 不矫揉造作, 所谓的“敬”, 就是以礼待人, 谦虚谨慎。

袁采还提出了做人的“四忌”, 那就是傲慢、虚伪、忌妒、多疑。在他看来, 傲慢的人是无知的表现, 一个人无论地位多高, 有多少财富, 都不应该轻薄无礼, 骄狂自大;虚伪是人生需要禁忌的, 做人不能够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虚伪的人时间久了自然会被识破;忌妒也是人生需要禁忌的, 嫉妒他人, 看到别人的优点就愤愤不平, 是不良心态的表现, 不利于与人相处以及家庭和睦;在与人交往过程中, 疑心也要不得, 与人交往或者做事总是疑神疑鬼, 怀疑他人难免会跟人口角结怨, 因此, 我们要摈弃这些不良的习惯,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5]78。要懂得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会有缺点和弱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与人交往, 要多看到别人的长处, 肯定别人的优点, 在交往过程中不能够太过挑剔他人, 傲慢无礼、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斤斤计较, 疑神疑鬼等处事原则都是不可取的。要学会与人和睦相处, 闻过则喜是大智慧, “忠信笃敬”才会获得别人的尊敬。

综上所述, 《袁氏世范》是一部影响深远“厚人伦而美习俗”的家训著作, 书中不少做人与处世的观点, 对当今道德文明建设仍有重要的启示价值。《袁氏世范》不仅讲述了家庭和睦相处的道理, 还对人生富贵贫贱、成败得失、为人处世之道以及个人修养等作了哲理性的阐述, 对当今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袁采的《袁氏世范》是南宋初年家训著作的典型代表之一。堪与《颜氏家训》相媲美。《袁氏世范》不仅讲述了家庭和睦相处的道理, 还对加强自身修养, 完善个体人格等作了哲理性的阐述, 丰富了传统家训伦理道德以及个性人格的培养。

关键词:《袁氏世范》,传统家训,道德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朱均灵.论袁采的女性观[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0 (4) .

[2]陈延斌.传统家训的处世之道与中国现阶段的道德建设[J].道德与文明, 2001 (4) .

[3]赵忠祥.《袁氏世范》的家庭教育思想及现代价值[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2005, 7 (1) .

[4]佘双好.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优良传统和方法探析:从家训看我国古代家庭教育传统和方法[J].武汉大学学报, 200l, 54 (1) .

道德文明 篇11

精神文明是由“精神”和“文明”两个范畴组成的概念。它的表象特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精神文明的精神性,二是精神文明的文明性。精神文明是人类精神自由状态的反映,是人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己主观世界的丰硕成果。精神文明的主体价值是和谐、有序、文明、进步。

职业道德修养特点主要表现:

1.“内省”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过程中进行的自我教育、自我改善、自我斗争,不是来自外界的影响,也不是教师对外界施加影响,而是教师对自己施加影响,在内心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及其行为进行反省、检查、解剖,也就是对自己进行自我“审判”,把自己当成“被告”,同自己打“官司”,同自己“辩论”,审视自己的言行。“原告”“被告”,甚至“法官”“律师”都是自己。因此教师要具有很强的“内省”性。

2.自主性。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己进行的自己改造、自我磨炼、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教育的活动。没有外界施加的直接影响,也没外界的直接监督,教师是否进行修养、修养到什么程度、在哪些方面进行修养以及采用什么方式进行修养完全取决于教师自己。因此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具有很强的自主性。

3.实践性。任何修养都不能只停留在认识阶段,不能只是“坐而论道”,而必须用自己积累的知识、认识、体会去指导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这种修养才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个体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提高。因此,教师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主义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指导下,积极地、自觉地参与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并通过这一实践活动,不断地反省、培养和提高自己,才能逐步形成优良的道德品质。

4.持衡性。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是在短时期内就能实现的,而必须经历一个复杂而长期的奋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会受到现实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消极思想的影响,自己的思想、言行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坚持不懈地强化思想品德方面的改造、锻炼和修养,提高自己的道德认识能力,才能抵制落后职业道德观的影响,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品质。

师德的具体表现为职业态度、职业操守、职业行为。态度决定选择,态度决定思路,态度对行为结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不重要的工作,只有不重视工作的人。构建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設,让教师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首要的是文明建设,它是学校的本质、个性、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校园建设的核心,是学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作者单位 重庆市忠县石黄镇中心小学)

道德文明 篇12

然而, 在众多真知灼见中, 对促进“低碳经济”至关重要的道德却少有关注, 不能不说是一大遗憾。因为, “低碳经济”固然离不开政策的引导、资金的保障、技术的支撑、法律的监督, 但如果没有道德的内生驱动, 所有这些外部措施都会大打折扣。本文针对这种背景, 顺应长株潭城市群正在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两型社会”) 的形势, 对“株洲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进行初步的探索, 以期迎合时代的要求。

一、低碳经济与道德文明建设必然相关

低碳经济是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也是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点。低碳经济是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低碳经济社会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离不开道德建设。创造一个具有良好伦理秩序和道德风尚的社会环境, 既是建设社会主义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内容, 也是建设社会主义低碳经济社会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任何社会的发展离不开道德, 道德虽然属于上层建筑, 但对经济基础的促进作用无庸置疑。株洲是一个工业化程度达55%的城市, 是一个“高碳”企业占多数的城市, 虽然通过近几年的努力, 环境得到了卓有成效的改善, 但总体来说, 道德文明对社会和经济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至于道德文明建设对“低碳”经济社会的作用, 从交通工具的选择上就可见一斑。比如, 随着私家车的快速进入家庭, 轿车所排放的二氧化碳, 在温室气体中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加, 已成为减排的重要对象。在笔者居住地———株洲, 不仅私家车的数量迅猛增加, 而且在新增的私家车中, 越野车、跑车等大排量汽车也占了不少比例。大排量汽车之所以大行其道, 与相当一部分车主的生态道德观念薄弱、缺失不无关系。试想, 一个从内心深处珍爱自然、尊重生命的人, 会因为“爱面子”而开着大排量车招摇过市、污染环境吗?只有“低碳道德”深入人心, 绿色出行、节俭消费等低碳生活才能成为人们的自觉选择。如果低碳生活成为社会的主流, 就会反过来影响、引导、促进低碳经济, 从而加快建设低碳社会的进程。

二、“两型”社会视野下的株洲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建设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是我国正在进行的一项重大实践, 尤其是株洲作为一座充满活力的老城市, 低碳经济社会是其必然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是“两型”社会建设的切入口, 它的道德建设必然归于“两型”社会的视阈中。“两型”社会以和谐文化为底蕴, 需要我们深度反思:在共同的生活空间中, 人与人、人与自然、整个群体社会应当遵循和体现什么样的道德文明精神;在实践中, 我们应该有什么样的道德文明制度促使我们在共同的空间里获得个体和整体的共同发展。

“低碳”经济的提出, 就是基于以上考虑, 因而责任、公平、和谐是低碳经济社会道德的核心原则。低碳经济社会道德主张是:人类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和义务, 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环境;每个人、每一代人、每个国家, 都有享受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平等权利;人类应该和谐相处、共存共荣。

低碳经济社会, 首先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社会。每个人对自己、对社会和对现在、对将来都应当负责。既不以自己的发展来损害他人的发展, 也不以当代的发展来损害子孙下一代的发展。只有人人力图做到, 或者已经做到, “低碳”才可能落到实处。其次, 低碳经济社会应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维护和实现社会正义是贯穿于和谐社会各个层面的核心价值理念。公平正义的贯彻和实现, 有利于社会整体全面和谐的实现, 它是在经济、法律、道德等层面, 维护不同利益阶层的利益, 协调不同利益阶层之间的关系, 从而使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的保障。最后, 低碳经济社会还应当是一个和谐的社会。和谐既是低碳经济社会的目标也是手段。只有通过协调各种关系和矛盾, 才能达到我们的美好目标。

总之, 低碳经济是“生态文明”、“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的要求, 也是中华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仁信礼德”与当代社会经济发展的价值通道。

三、株洲的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建设的基本现状

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文明建设是建立在已有的社会道德的基础之上, 并同时具有自身鲜明特色的社会道德。至于株洲这个地处国家中部的中等城市, 通过笔者的亲身体会和对相关部门的采访了解发现, 道德建设处于有利和不利的局势之中。

株洲是一个交通枢纽, 人口流动性大, 人口素质相对偏低。但经过市政府的倡导和努力, 通过近几年的“创建卫生文明城市”等一系列举措, 从整体上看, 现今株洲的社会风尚处于一个较高水平, 在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各个方面有着比较好的风气。但是, 有少数人会存在“搭便车”的心理, 严以律他, 宽以对己, 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 满足个人私欲。另外, 对较高层次的道德要求, 民众的接受能力和响应能力比较弱, 需要外在的力量引导和教育。比如, 对于低碳社会的理念, 民众自身难以意识和理解, 就需要由外向内地灌输到人们的思想中去。针对这种情况, 我们应当利用可利用的条件, 进一步强化社会的良性基础, 对不利的方面, 我们应当运用法律、行政和社会舆论等手段尽力克服, 使其符合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文明的建设。

四、“两型”社会视野下株洲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建设的方法和途径

株洲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建设是一个全民皆需要参与的一个工程, 无论是政府的决策者, 还是普通老百姓。如何充分调动各个阶层的积极性, 全面参与到低碳经济建设中来, 其方法必然是多层次、多方位的。

首先, 注重道德建设的层次性, 有针对性地对社会人群提出道德要求。在现实社会中, 不同社会阶层的人所具有的能力和职责必然不同。处于领导地位的人, 其道德素养应当具有先进性;而处于百姓地位的人, 应当注重自己日常的行为举止, 使之符合社会的、时代的要求。第一, 作为上层建筑的执行者和决策者, 在管理国家事务, 统筹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上都起着关键性作用。“低碳”道德是新时代对干部素质提出的一个新要求。现阶段, 一个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除了必须具备的知识素质以外, 更重要的是要有高瞻远瞩的道德意识,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有长远观念和整体观念, 在决策和执行的过程中, 把“低碳”道德意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 着眼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 不断变革政治行为模式, 坚持科学执政, 不断增强和提升民主政治能力。第二, 作为普通百姓, 是社会的组成细胞, 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低碳经济的生活方式要渗透到日常生活当中去。从小事做起, 从身边事做起, 这是每个人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例如, 下班时关掉饮水机、停车等人时将车熄火;“绿色出行”———能走路或坐公交, 就尽量不开车;少使用一次性的筷子, 可以保护许多树木免于砍伐, 等等。

其次, 注重道德建设的多途径, 把低碳经济道德渗透到人们的头脑中去。道德教育途径是多样的, 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 形成良好的低碳社会的道德风尚, 让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内涵由他律自律转化。

第一, 普及“低碳”道德教育, 创造良好的社会风尚。株洲是一个交通发达、信息流通快速的城市, 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化, 甚至相当的人群追求时尚的生活方式。而“低碳”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 其实对老百姓来讲, 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 可以通过加强社会舆论力度, 创造“低碳”行为的氛围。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对道德的培养与提高起着重要作用。社会可以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计算机网络等多种大众传媒方式和手段, 大力宣传“低碳”经济的知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知识等。文艺界和文学界应积极参与“低碳”的宣传, 多出些有关的优秀作品:科普类、艺术类等, 积极配合教育。此外, 社会还有必要树立一些涌现出来的典型的人和事, 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大力宣传, 形成新时期具有时代精神的先进范式, 为人们提供学习的榜样。

第二, 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道德约束”与“法律规则”是调整人们行为选择的不同范畴, 二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作用的。“低碳”道德教育必须以法治化为保障, 否则“低碳”道德建设的大厦必将是空中楼阁。人们的道德行为选择, 仅仅依靠道德的培养是不够的, 还必须发挥法律的震慑作用。因此, 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中, 应创建与“低碳”保护相关的法律、法规, 把社会上一些道德约束难以奏效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失德”行为, 纳入到法律规范调整的范围内, 充分发挥法律的社会效力。

总之, 株洲“低碳”经济社会离不开道德文明建设, 道德文明建设的不断完善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

摘要:“低碳”经济社会的建设是新时期的新任务, 但人们对它的研究和实践往往忽略了道德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通过对株洲的考察认为, 低碳经济的建设与道德文明建设必然相关, 由此, 提出了建设低碳经济社会的道德文明的内容、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低碳经济社会,道德文明建设,株洲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当前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与政策建议[J].政策瞭望, 2010, (2) .

上一篇:电厂网络下一篇:历史教学的艺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