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与创新

2024-10-18

构建与创新(精选12篇)

构建与创新 篇1

一、合作创新的四个发展过程

(一) 封闭式创新

作为传统创新的起点, 封闭式创新试图以获得核心能力来创造竞争优势。Whelan (2011) 认为封闭式创新主要是在雇员网络中产生。企业在组织内部进行能力开发, 而这些能力对外界是完全秘密的, 具体的研发模式是封闭式的、高度集权的内部开发模式, 建立在纵深研究结构基础上的中心研发实验室模式, 研发资源自给自足。基于此, 如果创新成功, 则企业会成为市场中的先发者。

(二) 协同创新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全球市场呈现诸多变化, 加之日益复杂多样的产品, 使得组织很难期望依靠单一能力优势保持竞争优势。以自我依赖和自足性来对应全球竞争及复杂多样产品的研发来说已无法完成目标。因此, 吸纳合适的合作伙伴加入到企业创新活动中去, 联合企业核心能力与其他企业优势能力, 进而实现优势互补。市场开发和信息技术的进步能使企业在更大范围内寻求合作机会, 形成跨组织的合作关系。

(三) 开放创新

Chesbrough (2003) 提出“开放创新”这一名词作为内外合作创新以此来实现价值创造。与协作创新相同, 开放式创新表现为创新不局限于企业内部, 也包含其他合作主体不同之处是, 开放创新强调通过构建一个新的创新生态系统来建构一个覆盖世界范围的价值链。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各类元素可以组成连贯性、具备“无缝”协作安排的价值创造方案。其中, 组织自身能力与外部创新能力的集合是开放创新的核心。

(四) 合作创新

当前, 集体智慧和众包 (Crowdsourcing) 通过正式渠道或社会网络进行传播越发可能。Von Hippel (2011) 强调, 合作创新强调的是一个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新创意和方法从多元化的、内部和外部源头获得, 以此为股东、消费者来创造新价值和经验。合作创新平台有效稳定运行通常是根据合作主体之间协议、经验及合作来实现。如此, 即使通过竞争也很难实现对创新产品的模仿。

二、安徽汽车行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

在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上, Consoli, D等 (2008) 根据菲亚特汽车发展历程, 在各阶段创新模式特征的基础上, 构筑了菲亚特汽车合作创新平台。对中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构建, 朱杰 (2008) 从产业集群角度提出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的三大创新平台, 包括管理创新平台、技术创新平台和品牌创新平台。对安徽企业创新平台建设而言, 也有一些具体平台构建理论研究和实践。如解双青 (2009) 在汽车行业技术战略选择中, 构建了安徽企业产业技术创新平台;郝丹 (2011) 则更为细化地构建了汽车产业战略联盟信息服务平台。其中, 菲亚特合作创新平台搭建, 将研究视角注入到创新平台微观企业的创新行为及其交互机制上, 对于其他涉及创新行为的影响者, 特别是政府并未做到深入研究, 这可能是因为具体国情上的不同。在研究中国和安徽汽车产业具体创新过程, 均看到了政府的具体行为。其涉及内容在于创新制度环境建设和服务上, 而对于微观力量自发行为或短视特征, 有时需要政府的直接推动和主导。同时, 在安徽汽车产业创新平台建构上, 也是将创新平台建设作为一种发展战略, 对细化的合作创新平台构建, 并未涉及较多。具体实践上, 安徽汽车产业正逐步搭建技术创新平台。如2010年成立安徽省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涉及23个单位, 包括整车企业、核心部件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金融机构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目标是为推动整个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实现跨越发展, 带动省内关联企业的技术进步和效益提高。

图1为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第一, 构筑汽车产业合作创新的内部平台, 即以汽车整车企业为核心, 在各类合作伙伴 (供应商、高等院校等) 、外部者 (信息服务公司、培训公司、营销、物流等) 、政府、消费者构建外部联系, 形成集中化的内部网络体系;第二, 则强调与各类国际平台的对接, 包括国外汽车创新平台、整个创新平台上所包含主体的对外连接。第三, 上述内部创新平台和外部创新平台强调并举性, 即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内部平台与外部平台构建的同时性。

三、促进安徽汽车产业合作创新平台发展建议

(一) 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汽车产品创新平台所涉及行为者较多, 内部各创新主体, 包括整车企业、零部件供应企业、整车集成商、与汽车产品关联的电信运营商、IT服务和软件服务供应商, 都需要以自身能力开发为依托, 构建自身优长能力优势, 并结合安徽地方汽车产品实际特征, 注重能力集成, 形成能力体系。

(二) 树立开放思维, 积极探索关联渠道

要求各创新主体能够树立开放思维, 积极探索与汽车产品相关联的渠道, 注重对潜在创新主体的选择, 强调建立综合科学的评价体系来对可能的创新主体进行筛选。注重与各现有和潜在的创新主体的交互, 形成“端对端”的交互机制, 并构建相应的协议安排来维护合作创新各主体的利益。

(三) 深入研究消费者行为

注重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 区分影响国内和国际消费者行为的因素, 进行科学合理的消费市场调研, 并针对消费者行为特征开发适应当地市场的产品, 并制定适合的、有针对性的各类营销策略, 做好市场开拓和维护工作。

参考文献

[1]Von Hippel, E., Ozawa, S.and De Jong, J.The age of the consumer-innovator[M].MIT Sloan Management Review, 2011:27-35.

[2]Consoli, D.and P.P.Patrucco.Innovation platforms and the governance of knowledge:evidence from Italy and the UK[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8, 17 (6) .

[3]朱杰, 李溥.我国汽车产业集群创新平台的构建[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8 (8) .

[4]解双青.安徽汽车产业技术环境分析和技术战略选择[D].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 2009.

[5]郝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信息服务平台研究——以安徽省汽车产业为例[D].安徽大学硕士论文, 2011 (5) .

构建与创新 篇2

作者:出处:通信信息报 [ 2004-01-17 18:37 ]

摘要:

导读:中国电信构建营销服务渠道,与客户零距离接触,有力地促进了企业与客户之间最大化的信息和服务价值共享。当前,中国电信四大营销渠道已经逐步形成,中国电信的整体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我们还必须看到,中国电信渠道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

当前,电信市场竞争越来越白热化,主要表现为异质竞争日益激烈,同质竞争已经全面铺开。增量不增收的尴尬处境使得如何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已经成为电信企业竞争的焦点。2003年,中国电信通过解放思想致力于创新服务模式,构建营销服务渠道,把“用户至上,用心服务”落到实处。中国电信服务模式的创新形成了共享文化,与客户共享发展,共享信息文明成为中国电信提高客户忠诚度,赢得市场和客户的根本。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总监刘红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有效的营销服务渠道不但能够增强销售能力,提高对市场的快速反应水平,而且有助于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

中国电信与客户共享信息文明是提高客户忠诚度,保证企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而通过对市场和服务进行细分的四大营销渠道建设将促进共享价值的最大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电信己经形成了较大的规模。与此同时,电信市场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低端市场的效应开始显现,利润日趋摊薄。而且,电信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同质、异质竞争全面展开,发展的压力和难度加大。

日趋白热化的市场竞争要求电信企业以提高客户忠诚度为竞争焦点。要做到这一点,电信企业就要与客户实现信息文明共享,让客户能够同步共享企业发展。

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市场部刘总监指出,中国电信在把握电信发展新特点、新趋势的基础上,“必须从体制和机制入手,进一步改进营销服务体系,使之适应电信发展的新要求。而且,要让创新成为经营管理活动的主旋律,贯穿于经营服务的全过程,为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因此,为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最大限度地提升客户忠诚度,电信企业必然要与客户一起共同为提高信息文明而努力。2003年,中国电信通过细分市场、细分客户、细分服务构建起面向大客户的“大客户经理制”,针对商业客户和公众客户的“社区经理制”,“农村统包责任制”,以及面向所有客户的营销服务基础平台—“10000”号客户服务中心等四大营销渠道。通过四大营销渠道,中国电信能够为客户提供价值最大化的信息和服务,从而有利于拉近与客户的距离,保证了客户的价值实现,促进客户忠诚度的提升。

刘总监强调说,首先,建立面向不同客户群的四大营销服务渠道是“用户至上,用心服务”理念的具体深化,是实现“与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面向不同客户群实施差异化营销的重要举措,对于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其次,加快四大渠道建设,是中国电信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是“经营服务从产品战略向客 户群战略转变,从单纯注重客户规模向效益和规模并重转变”的迫切需要。第三,加快四大渠道建设,是实现本地网经营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举措。本地网是中国电信最基础、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中国电信本地网通过渠道建设为本地网的经营管理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从而增强中国电信的核心竞争力。

目标的实现。而且,截至2003年11月底,中国电信固定电话用户总数逾1.6亿户。而在同时,中国电信的营销渠道也正在逐步完善。而对于提升企业的发展水平、服务水平、创新水平和整体竞争力,把中国电信做大、做强、做优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电信强化创新思想,深化企业改革,加强渠道建设是为了打造与客户共享价值的商业模式,是一场真正的企业革命。

刘红建告诉记者,渠道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建设渠道本身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渠道建设实施针对性营销服务,发展业务、保存量、激增量,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客户满意度、忠诚度。

他表示:“渠道建设是电信企业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涉及面广,仅靠市场最前端几个部门的努力,不可能完全到位。”

因此,渠道建设任重道远,它是一场真正的企业革命。2003年,中国电信紧抓渠道建设,逐步完善一些关键性问题。

首先,强化企业创新思想。刘红建指出,“市场环境变了,服务的方式和内容就得变”。电信市场竞争状况瞬息万变,适应这种变化,电信企业必须时时创新思想,创新服务模式。四大渠道的建设是中国电信在营销意销意识上的重要创新,“只有实施四大渠道建设,电信企业才能创新服务模式,变被动服务为差异化的主动服务”。

其次,深化企业改革,加快企业体制和机制的转变。中国电信通过四大渠道建设与BPR流程重组战略相互衔接,共同构成后端—前端—客户的完整整体。中国电信对内部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达到适应渠道建设的目的。人员众多,人员布局和结构不合理一直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桎梏。作为国企改革的一个重点,中国电信通过渠道建设,结合营维合一、教育培训、竞争上岗等配套改革措施的推行,建成了一个遍布城乡,覆盖1亿多电话用户的强大营销网络,造就了一支懂经营、懂网络、会服务,有市场意识、有竞争意识的营销服务大军。

“这不仅将中国电信人多负担重的劣势转化为优势,而且还将为辅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开辟新的路子,探寻了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条出路。”刘总监如是强调。

中国电信不断提高经销服务水平是永恒的主题,因此,中国电信渠道建设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与客户之间的价值共享有待进一步提升。

中国电信的四大营销渠道初步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成效得以凸显。但这是一场“企业革命”,必然要伴随新旧思想碰撞,新旧矛盾演变,可以说依然是任重道远。

刘红建分析说,目前,在企业内部还存在着这样一些思想,有些人急功近利,有些人产生畏难情绪。而且,部分员工对渠道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渠道的作用不大,动摇了渠道建设的信心。因此,中国电信要进一步在集团上下进行广泛动员,进一步解放思想。要 2 让广大员工认同这样的服务价值观,就应该通过培训等措施强化服务意识,才能真正实现创新服务模式。

渠道建设确实是一项很大的系统工程,是一场企业革命。刘红建在采访中说道:“渠道既是企业面向市场的最前端,又是企业组织架构中的最基层。”当前,中国电信的体制机制、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存在部分不适应渠道建设的环节,而要对这些环节进行改革无疑将是一个“大手笔”。

刘红建指出,企业应该借渠道建设的东风推进和深化改革,把渠道建设作为提升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有利的契机,同时还要与企业改革、海外上市相结合,从而为企业渠道建设理清道路。

浅析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构建 篇3

关键词:音乐文化  创新  构建方法

钢琴授课属于艺术类范畴,有别于其他方面的教学,授课过程中除了教师的正确引导以外还要靠学生自身领悟,构建良好的思维运行模式。本文对我国钢琴教学已有模式进行浅析,并提出了创新构想,让学生翻身成为课堂的主人翁,进而使我国的钢琴教学事业合理有序的向前发展。

一、对钢琴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构建的必要意义

对钢琴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构建可以刺激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官,激发学生对于钢琴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魔力。传统教学模式带有一定局限性,教师死板、教条地传授知识,学生被迫消极地接受知识,不能激发学生对于学习的热爱,致使学生体会不到钢琴教学的深刻含义,不能将真情实感融入其中,更别说对于高山流水遇知音那种意境的体会了。伴随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越发重视,假使钢琴教学依然沿袭亘古不变的传统死教条,那么最后会导致人们越发排斥甚至厌烦,所以摆在钢琴教学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对于模式的创新构建。只有真正做到模式上创新了,才可使钢琴教学更加新颖独特,更多贝多芬一样的音乐天才被培养出来,使艺术事业持续发展下去,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二、对于模式的创新构建

所谓的教学模式指的是由一个教学思想引导,基于一定思想目标进而在心里构建的一个模型,这当中包含有针对方式方法、主旨目的等方面的研究。

(一)确立方向

目标的制定是一件事情发展的起源,可以说目标确立的好坏直接影响了这件事情的结果,而在对于钢琴教学进行创新构建的时候,对于目标的确立也是相当重要的,尤其是钢琴教学具有极强的特殊性,它对外输出的是艺术特长人才。教师教学时要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对学生审美感与节奏感的培养,不单纯是要让学生弹好曲谱上的内容,而更应该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针对钢琴教学改革教师要做到从理念上开始创新,不再霸占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将位置让给学生,从学生角度出发看问题,根据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模式,及时与学生沟通,达到互利双赢,从而使所有问题一一被攻克。确立目标与教学方向时,首先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以学生对于音乐的主观意识为基准,最后达到质的飞跃。其次除了要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外,也要对学生是否练有所成加以监督,老师要及时指正学生错误,培养学生艺术情怀,争取使学生成为一个德艺双馨的优良人才。

(二)从理念上展开创新,加强自身素质与能力的培养

要想使教学水平达到一流,光靠确定正确的教学目标及方向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为使教学水平全面提升,教师必须要做到理念创新、思维创新,因为好老师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敲门砖与领路人。虽然有句老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但是没有一个好的领路人,就谈不上好的修行了。在新型教学条件下,一般是一对一进行授课,教师的个人能力与素质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老师在教学方法上一定要注意,主要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制定一个行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教师不能在思想上贪图安逸,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能力,充实自己,不断深造、不断学习,按学生理想方向发展,从理念上开始转变与提升,加强自身品德素养建设,争取做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教学事业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三)做到内容丰富多彩引人入胜

一般钢琴上的传统教学都是以指法教学为主,内容枯燥乏味,学生对于其他一切一概不知,只是单纯机械式学习。正确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根据自己丰富的阅历与教学经验去丰富课程内容,例如可以从对教学曲目诞生的背景进行详述,对曲作者当时创作时的心情进行思考等方面来进行引申,调动学生积极性开拓学生思维,从而加强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翁,不再是单纯的灌输式教学,而应当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具体人具体分析,面对不同人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加强沟通交流给学生传递信息,让学生感受到钢琴的魔力。这样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充实自己,让音乐天才从此处起航。

三、结语

综上所述,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对于人才的成长形成了相当大的阻力,音乐教师在音乐教程改革之际,首先应该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思想意识逐渐成熟,使其善于独立思考问题,在思考过程中不断进步,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创新能力,最后使学生勇于面对将来生活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挑战。钢琴教学模式创新构建对于整个钢琴教育事业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本文以阐释其重要意义为突破口,细说了理念创新、目标制定以及加强教师自身素质能力建设,更新课程内容,因材施教来提升钢琴教学效率,为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李祯玉.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音乐时空,2012,(12).

[2]吴晓娜.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9,(01).

企业职工培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篇4

一、构建与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相适应的培训体系

战略和规划作为企业的最高经营纲领, 对企业各方面的工作都具有指导意义。明确企业发展目标, 将培训与企业发展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培训最终是要为实现企业发展目标服务的。所有的培训工作都要围绕着这个目标来进行。所以, 必须首先认清企业近期和长远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从而确定培训的近期计划和长远期计划, 这样的培训才是“有用”的, 并且是有效的培训, 才是符合企业需要的培训, 从而避免“为培训而培训”导致的人力、物力和时间的浪费。

二、将企业建设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 是企业职工培训开发理论与实践的创新。成功的企业是构建学习型组织的企业。企业要想尽快建立学习型组织, 除了有效开展各类培训外, 更主要的是贯穿“以人为本”提高职工素质的培训思路, 建立一个能够充分激发职工活力的人才培训机制。将员工个人的发展目标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统一起来, 满足了员工自我发展的需要, 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 增强企业凝聚力。充分发挥培训对于企业的积极作用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前提条件。

三、转变观念, 不断进行培训思路创新

企业在实施培训开发活动时, 要遵循目标原则、差异化原则、激励原则、讲究实效原则和效益原则。

(一) 职工培训的观念要创新。

职工培训如何走出俗套, 创造积极明显的理想效果, 就必须在培训的理念、方式等方面不断进行创新。要必须转变职工培训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的观念, 树立起职工培训是企业的一种投资行为, 是可以使企业获得长期综合收益的行为, 比企业看见的厂房投资、设备投资更为重要。

(二) 职工培训的方式要创新。

必须改变你说我听, 课后考试的传统培训模式。这种老化的方式导致参加培训的职工对培训缺乏兴趣很难取得很好效果。因此, 在职工培训方式上, 要体现出层次性、多样性, 要拉开梯度, 采用不同性质的、不同水平的培训。要灵活、生动、活泼, 易于被职工接受, 要紧密联系实际, 形成双方良性互动。

(三) 职工培训计划要有创新。

在注重针对性的前提下, 必须体现出系统性和前瞻性。职工培训不仅仅是为了目前的需要, 更要考虑将来的长远发展。要根据企业现状及目标, 系统制定各部门、岗位的培训发展计划。要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制定具体多样的培训主题, 在培训的内容上体现不同的深度。制定涵盖企业所有职工的、持续的、经常性的培训机制。

(四) 职工培训授课者的选择要创新。

担任企业培训活动的讲师无外乎两类人, 一类是从企业内部挑选出来并经过相应的培训而成为培训讲师的;另一类是直接从外部聘请的外部讲师。外部讲师的选择固然非常重要, 但内部讲师理应成为培训师资队伍的主体。内部讲师能够以企业欢迎的语言、熟悉的案例故事诠释培训的内容, 能够总结、提炼并升华自身和周围同事的经验和成果, 能够有效地传播和扩散企业真正需要的知识与技能, 从而有效实现经验和成果的共享与复制, 同时内部讲师制度也是对某些有着个人成就需求的员工进行激励的一种有效方式, 为其职业生涯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同时, 为了促进外部讲师授课成果的有效转化, 企业可以尝试“外部讲师助手”制度, 即为每一个签约的外部讲师配备专门的内部助手 (内部助手通常同企业内部的签约讲师担任) , 助手的主要职责是通过向外部讲师提供本企业的案例故事和实际素材, 丰富外部讲师的授课内容, 强化其讲课内容的针对性、适用性, 并主动收集受训者的反映和评价, 及时反馈给外部讲师, 从而促进外部讲师授课成果的有效转化。另外, 这一方式的另一个好处是, 助手 (即内部兼职讲师) 可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授课水平, 有助于企业内部讲师队伍的成长。

(五) 职工培训的考核方式要创新。

职工往往认为培训的意义在于获得证书, 而忽略了培训的实质, 一旦获得所需要的证书, 职工进一步提高自我甚至应用从培训中获得技能的积极性就消失了。证书不一定要权威机构的, 也可以是企业内部的, 但每个企业要尽量使这个证书变得权威些, 变得有吸引力些, 因为改善职工的硬技能固然重要, 同时改善他们的软技能, 如纪律观念、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等也尤为重要。

总之, 培训是非常结合实际的一项工作, 涉及的内容、对象非常广泛, 是一项上至企业老总, 下至普通员工都要积极参与进来的工作, 必须把握好方方面面的实际情况和资源配置, 坚持正确的原则, 灵活的贴合企业、员工的实际需求, 使得企业培训能够真正的成为员工提高绩效的加油站, 企业最高效的投资回报点, 真正成为企业和员工共同实现目标、得以长远持续发展的动力源。职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实质是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企业真正重视职工培训, 对企业、对职工将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

摘要:培训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职能。企业要在复杂的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重视对职工的培训。科学有效的培训是让企业与员工双赢的投资, 所以做好培训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企业培训,职工培训,路径创新

参考文献

[1].杨顺勇, 王学敏, 查建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构建与创新 篇5

一、新零售引起的物流变化

零售是把商品交付到消费者手中的过程,而商品的流动就是靠物流来实现的。搬运设备多种多样,仔细查看物流的发展历史就会发现,物流系统的构建和物流技术的发展,其实也是伴随着社会消费水平和方式的发展而变化的。

1、商流变化引发的物流系统变革

我们可以看到,社会消费形态变化是从计划经济到商品经济,从商品匮乏到丰富多彩,从大众统一到个性化需求。而物流设备的运用也遵循上述特点,从制造业起步,延伸到流通业、电商,到近年来又随着新零售而不断扩展应用领域。在上述背景下,物流系统在构建过程中出现了几个显而易见的变化:(1)从大批量少品种到小批量多品种;(2)从计划性到无计划性;

(3)从IT技术到DT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变化;(4)从机械化、自动化到智能化。

2、科技发展助力物流效率提升

原来下功夫的效率提升点往往是物流过程中的某些关键节点,而现在则从供应链全盘着眼,在探讨全流程畅通化的基础上,进而优化某些节点或投入相关设备。可以说这是一个质的变化,虽然这个理念早年就有,但是它的真正实现离不开近年来IT技术的发展。

有人打过一个比喻,科技发展往往是由懒人推动的,这个“懒”也许是不愿意动,也许是没有时间。新零售的许多变化就是为了全方位提升用户体验,一定意义上讲,也就是方便了“懒人”消费。大数据分析、移动互联网、自动化等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使得人、货、场这三者之间,或者生产商、经销商、零售商这三者之间,高效链接成为可能,也由此促进了真正构建从仓储到配送的一体化快速物流体系。

那么问题来了,现在似乎不涉足新零售都是落后于时代的,那么究竟怎样算是新零售呢?是不是要做新零售,就要进行翻天覆地的物流系统创新和变革呢?是不是必定要投入黑科技的设备呢?在笔者看来,新零售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与创新的经营思维,更大的意义在于其打通全渠道进行的布局,而其底层的物流作业还是物料的搬运,只是实现方式发生变化和进化了。

二、新零售需要的物流体系及其特点

新零售的物流体系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场外物流和场内物流。第一部分属于既有的常规场外物流,也就是从供应商到物流中心,从物流中心配送到商店的通常流程;第二部分属于不断推陈出新的场内物流,也就是从卖场的后仓送到货架上,甚至到消费者的流程。

1、场外物流系统的发展创新

场外物流系统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能无缝连接流程的各个中转点,减少搬运次数是目标;准确预测消费趋势,灵活掌握库存,以加强商品流动和现金流动为最大目的,IT技术和大数据运用是最大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零售发展,原本没有使用自动化设备的企业,随着业务量的增多而开始投入自动化物流设备;具有一定数量自动化设备的企业,随着物流效率提升要求而开始加大物流系统建设的投入;已具备一定物流自动化规模的企业,积极进行流程优化和信息系统疏通。

从自动化物流设备的投入来看,往往是现有技术产品的运用。其中所涉及的物流设备创新并不是十分明显,下面以几个关键的流程为例来了解现实的情况。

在卸货入库过程中,会使用整托入库输送机,子母托盘转换/叠加自动设备,箱型货物机器人自动码垛入库,纸箱货物自动拆箱/或换箱入库,自动称重,自动回收空托盘或空纸箱等。这些设备目前已经广泛应用在各行各业,而且生产这类设备的供应商非常多,用户的选择性明显增多,也从侧面推动了企业的物流改善。

在保管过程中,会使用VAN高位货架,移动货架,AS/RS托盘立体库,Mini-Load料箱式立体库,穿梭车密集型库等。尽管目前国内和国外的物流产品在性能上还有一定的差别,但是国内企业的发展势头非常迅猛,可以说国外有的设备国内基本都有类似的产品。由于土地费、人工费等的不断增长,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讨导入高密度存储系统。

目前亟待提升效率的作业流程还集中在拣选和包装环节。通常一个配送中心的拣选人员,其拣选效率的KPI指标大约是180件/小时;如果是高手,可以达到300件/小时。而最出人意料的是,一个拣选人员一天完成拣货作业的行走路程基本都在30~40km。从时间上看,完成一个订单所需的拣选时间大约占物流作业总时间的40%,其中50%以上的时间都用在走路上面。所以减少走路的无用时间,成为提高物流作业效率的一个重要改善议题。针对A品,也就是SKU有限的高频品,采用机器拣选是一个趋势,当然商品的标准化也是一个基础条件;针对BC品,采用货到人技术是一种趋势,目前考虑到系统扩展性及柔性化的要求,采用性价比较高的AGV系统不失为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此外,包装环节也是一个应该重点关注的流程。一则是在此节点上和拣选一样需要大量的人员,二则是大量使用的纸箱、胶带等引起的环保问题值得关注。现在已经有一些电商企业引入了可循环使用的新型包装箱,尽管由于成本原因和具体运营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但这是一种符合未来趋势的做法。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国外没有大规模实现循环包装的使用呢? 那是因为他们的电商规模不够大。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中国的电商规模稳居世界第一,占到了世界电商市场份额的40%,而大型电商使用新旧纸箱包装的比例基本是8:2,可以想象我们面临的环保问题要比其他国家严重得多。根据国家邮政局发布的数据,2017年“双11”当天共处理3.3亿件包裹。那么包装环节的创新优化就不得不去认真考虑,因为这是一个影响环境的大问题。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里面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

2、场内物流系统的技术创新

场内物流,也就是从卖场的后仓配送到货架,甚至到前端消费者的流程。

那么问题又来了,新零售门店里面到底引入了多少物流系统或设备呢?其实物流设备仅仅是其中一个部分,更多的是各种智能设备的应用。我们看到,一个新零售店铺的信息系统,是基于数据分析、ERP系统、POS系统、WMS系统、物流配送系统、APP系统的综合管理系统,可以说已经从单纯的商品搬送提升到了数字化运营管理,从商品管理升级为实时互通的互联网全场景架构。

在新的场内物流领域,物流设备的发展趋势是小型化、多样化和智能化。也许不久的将来,店铺中的各种空中悬挂供货系统、餐位之间的AGV送餐系统等新形式也会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当然在新零售风口之下,同以往的趋势一样,必定会出现各种野蛮或疯狂的商业模式,但无论怎样,最终都会回归到零售业的本质,也都会变为服务+经营的竞争,都会引起物流行业的变革。

三、物流技术创新与行业发展方向

不仅仅是新零售,传统制造业、流通业、电商的发展都必将促进物流装备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在新零售快速发展的市场需求作用下,我认为未来有几个行业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1、出现更多的物流市场参与者 从目前AGV、拣选机器人、无人机等市场现状就可以看出,随着新需求的出现,传统大型物流厂商的行动比较缓慢,必定会涌现出一大批掌握新科技的创业者进入智能物流领域。这无论对以往的物流巨头还是新参与者,都会带来巨大的挑战。

2、出现更多细分领域的优秀设备制造商

类似电商行业一样,物流行业存在不了几家技术全面的大型公司,更多的则是掌握核心技术的细分市场上的佼佼者。当然如果企业一拥而上,也存在淘汰倒闭的风险。

3、物流企业的关注方向也会细分化、垂直化

现在只要有物流项目,不管是什么行业,很多物流企业都会去参与竞争。今后,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物流企业现有资源的匮乏,各个物流企业的主攻领域也会出现专业细分化。物流自动化设计集成是否契合企业需求并能完美落地的关键在于设计集成单位是否深入了解行业和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例如益邦丰富的物流中心规划设计和解决方案咨询经验、对大健康产业的深刻了解和强大的软硬件开发集成能力,使得益邦可以在6.18为韩后、雅洁丽等品牌提供从工厂自动化物流中心设计到配送中心自动化作业包括信息系统开发与装备集成的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

4、其他值得关注的新趋势

新零售的展开,首先带来了全新营销模式和市场环境的变革,大数据化下的消费者需求会越来越清晰,精准的细分需求会让背后的物流变得越来越碎片化和实时化,倒逼场内、场外物流模式进行重新构建。因此,针对物流领域,最重要的一点是新零售将推进产业升级,将推动传统供应链物流演化为数字供应链、网状供应链。

构建与创新 篇6

随着服务逐渐取代产品质量和价格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保险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服务所具有的无形性、不可分离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等共同特性外,还需要具有补偿性,因此更应该认识到保险企业所存在的问题,分析所面临的形势,注意加强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更加注重企业服务创新的问题。

1 强化服务的必要性、紧迫性

保险企业服务现状。在这样一个人们越来越注重享受的服务时代,企业的成功往往取决于客户对它所提供的服务的满意程度。因此,企业要想获得更多的客户、要想成功,就不得不以提高顾客满意度为目标,加强自己的服务水平。但是,目前保险业在服务上才存在着很多问题本能满足客户的需求。首先,保险企业的服务意识还不够强,缺乏危机感,客户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都不高。其次,保险企业的服务还是以一种传统的方式进行的,服务理念比较落后,缺乏一种系统的服务体系来指导。再次,保险企业的服务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手段、方式也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最后,由于保险行业的在管理上还是比较落后的,以至于一些员工的服务技能不能适应客户的需求。

市场的需求。客户需求越来越高,市场竞争不断加剧,市场对保险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客户的保险意识、权利意识、法律意识都越来越强。随着保险企业的不断增加,竞争的加剧,客户的谈判能力也在不断增强,客户的满意度越来越低,维权意识越来越高,这对保险企业的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保险企业要想满足客户的要求就必须重视服务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企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市场准入条件的降低,大型内资保险企业集团化不断加速,很多外资保险公司也参与到国内市场的竞争中来,保险行业竞争在不断加剧。因此,服务作为一种竞争力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保险企业必须在服务上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使服务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行业竞争加剧,以至于利润越来越低,因此要想谋求企业发展,必须将服务创新提上日程。

2 服务创新的原则

在激烈的竞争、客户的需求、市场的召唤下,企业不得不进行服务创新,服务创新是为了提高客户的满意度,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从而达到提高客户忠诚度、树立企业形象的目的。因此,服务创新必须遵循如下原则:

一定要适应客户的需求。服务本身就是为了客户,因此一定要在服务产品开发以及服务水平上使客户满意,适应他们的要求。在创新服务管理上,需要及时的关注到市场的反馈情况,在市场、客户的需求下进行不断调节,以便制定出适应需求、使客户满意的服务制度。

突出企业特色。在保证服务产品的开发能够与企业目标相一致的情况下,进行合理、有效的创新,要使企业推出的服务产品具有自己的特色与创意点,独特的服务可以形成独特的卖点,使企业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吸引客户参与。

成本收益原则。保险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因此企业在进行服务创新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暂时的低价可以帮助企业更好的开发服务,但不能以长期的价格战来换取客户。

3 服务创新的步骤和内容

步骤。服务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理论上是没有一套固定的模式的,但是在一定的基础模式的指导下,更容易去实行创新。一、了解企业服务理念。明确了本企业的理念、宗旨、目标,才能更好的指导创新。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65期2014年第33期-----转载须注名来源二、建立创新战略。根据机构自身的理念、优势、计划进行战略性计划的制定。三、构思新服务。可以根据员工工作经验、客户反馈信息、竞争对手比较中形成新的构想。四、新产品定义、评估。在了解新服务的特征、推出理由、解决的问题的基础上,对新的服务提出一个定义,让员工、客户参与到新产品的评估中来。五、新产品服务的商业性分析及蓝图设计。要在可行性、盈利性等方面对新产品进行分析评判,然后以一种蓝图的形式来展示服务。六、新产品试销和市场导入。新产品是要进入市场的,只有接受了市场的检验,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要将产品导入市场,并根据反馈来进行改进。

内容。服务理念的创新。 由于服务的对象是客户,因此保险企业要创新就是要以顾客的需求为基础,强化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创新服务要区别于传统的服务模式,以一种全新的服务理念改变服务方式、经营模式,要积极主动的联系客户、提供服务,以争取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服务手段的创新。客户的对服务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保险公司要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有效、及时、温馨的服务,通过电话、网络等多种方式为客户提供服务,使顾客得到更具特色、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以便提高创新能力,做到客户满意。

服务体制的创新。服务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体制创新,企业应该加强职能设置,优化企业流程,来更好的管理服务,为客户提供满意的服务,因此,要在人员的分配、岗位的设置、流程的优化等方面进行不断改进。

4 服务体系构建

保险企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有明確的服务策略,规范、可行的服务标准,相应的配套流程,再加上有效的考核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

服务策略。保险企业要想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就需要形成自己独特的差异化的服务策略。一方面,要与竞争对手形成差异,找到本企业的独特优势,企业要善于发现本身的特色、优势,根据企业在网络、技术、人才等方面的特色,来制定区别于竞争对手的服务策略,将资源优势转化成服务能力、竞争能力,进而形成盈利能力。另一方面,企业要根据客户性质的不同,进行客户群的细分,进行差异化的服务。可以将客户分为团体客户和个人客户。对团体客户可以根据其规模、生产能力、经济效益来细分,对于个人客户可以根据收入水平、风险偏好、职业特性等来进行细分。根据各细分客户独特的特点来有针对性的提供服务。

服务标准。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没有一个服务标准,企业的服务便失去了原则,很难有效的进行实施。保险企业只有制定自己的服务标准,才能使服务效果稳定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企业员工在为客户提供服务时一定要遵循规范、准则,来避免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一套合理、有效的服务标准有助于保障保险企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服务流程。高效、科学的服务流程可以使企业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阻碍,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对于提高服务效率、服务质量以及客户满意度有着积极作用。服务流程可以使企业更好的贯彻实施自身服务策略,提高服务策略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服务的质量决定着保险企业的兴衰,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了保险企业面临的现状,阐述了创新服务的必要性,并对创新服务以及服务体系的构建提出了一定的指导性建议。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加大客户服务创新,保险企业任重而道远。

探析我国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篇7

一、分析我国审计环境与制度现状

1. 审计制度同时扮演审计主体、客体角色, 相互冲突。

审计制度主要是是用于调节审计关系、侧重于表现规范审计主体行为方面, 在规范审计主体执业行为过程中表现尤为明显, 当然这些都是服务于职业道德准则。从国家角度出发, 绝大部分国家的审计制度设立初衷都是用于规范审计主体行为。例如:英国、美国、德国等。纵观国内, 新形势下我国仍然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 全民所有制地位不可撼动。从另一方面来说, 我国审计制度在扮演主体角色的同时, 还扮演着客体角色, 只是表现不太明显, 倘若没有处理好两者之前隐在关系, 不仅不能达到预期目的, 相反还会造成严重后果。

2. 审计制度侧重于表现审计法律规范, 以审计行政法规为辅。

审计制度的表现形式受多种因素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便是审计环境。新形势下我国所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策决策具有集中性强等特点, 在资源优化配置过程中政府占据主导地位。基于此, 我国制定审计制度定要以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法规为主, 地方性法规只做习惯性补充, 审计法律规范体系因此形成。不可否认, 我国现行审计制度在促进我国经济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效用, 但是有一些问题仍需要解决, 当然这与我国审计机制还未完全进入良性循环、相关审计体系未建立健全等息息相关, 而这也是当前我审计管理体系还不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原因所在。

二、我国审计制度构建与创新的对策

1. 完善相关审计体制。

新形势下要想确保审计制度效用最大限度发挥出来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 便是具有良性审计机制。一般来说,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审计机制、审计制度等组成, 在无特殊情况下, 只能够随市场经济机制的建立而逐渐完善。当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机制的完善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进程息息相关, 从中也久不难知晓, 良性审计体制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完成, 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其还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例如:要完善相关审计体制, 首要任务便是解决财经法律、法规等相关问题。《审计法》中并未明确规定监督主体是审计机关, 而这也正是当审计机关在履行相关职权受阻的原因所在。再如:当发现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或者是审计单位存在偷税漏税情况时, 应当充分遵循《税收征收管理法》, 审计机关并不享有直接对相关人员作出处罚的决定, 只能向有关部门提出对偷税、漏税人员或者单位提出处罚意见或者建议。这一切都归于审计机关并非是财经、法律的主体, 而审计监督又受多种因素影响, 基于此种情况下, 可依据实际情况赋予审计机关一定的财政监督权。再者, 要充分解决好法律、法规、解释权这三者之间存在或者潜在关系, 倘若审计机关用以监督财政部分就欠合理, 换一种方法来说, 新形势下只有科学立法, 依法审计相关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为审计效用最大限度大会出来奠定坚实基础。

2. 加强对审计的监管力度。

就我国当前审计现状来看, 形势不容乐观。例如:即使发现并查出一特大案件, 对与之相关的单位或者个人都欠缺必要的惩罚措施, 又何谈及时处理相关问题。新形势下可采取如下监管措施, 确保各类行业都能够健康有序发展。例如:针对每个行业成立相关监督管理委员会, 但是其必须满足一个前提条件, 拥有独立法人地位, 是国家直接负责的机构, 享有一定的权利。再有, 基于原有基础上加强抽查和检查力度, 我国审计机关部门, 要不定期组织必要的人力, 对一些重要部门进行抽查和检查, 加大惩处力度, 减少甚至避免此类情况再发生, 将法律的威慑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最后, 需要探索和创新精神, 我国审计制度已经运营20余年, 其存在或潜在的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新形势下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规范各行业会计核算, 为实现独立、客观、公正审计奠定坚实基础。

三、结语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发现, 新形势下迫切需要建立一种国家审计机关享有一定司法地位和法律监督权, 这样能够有效解决现行审计制度存在的问题, 而且建立这种新型审计制度既高效、廉洁, 还能充分反映国家审计机关的权威性和客观性, 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适应新形势下发展需要。

摘要:我国审计制度自恢复至今已有22年的发展历程, 我国当前使用的审计制度在涉计之初就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 而这也是今天审计制度取得惊人成就的原因所在, 其在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建设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但是新形势下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国家审计制度存在或者潜在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阻碍了审计机关职能的充分发挥, 为了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践行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就应当采取多种辅助措施, 将审计职能效用最大限度大会出来, 更好作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本文以分析我国审计环境与制度现状为切入点, 致力于探讨审计制度的构建与创新, 以此为广大研究者提供简单理论支撑。

关键词:审计制度,现状,构建与创新

参考文献

[1]田开友.论我国人民审计院的法律地位——以构建监察型审计主体为核心[J].政治与法律, 2015 (03) .

[2]李绪孚, 刘成立.国家审计与人大监督的耦合效应研究[J].当代经济, 2013 (21) .

医学信息实践创新平台研究与构建 篇8

1 医学信息实践创新平台框架

医学信息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教学紧密结合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有利于培养具有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及具备工程应用思想的医学信息工程人才。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是培养具有医学背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理论与实践,从事医疗卫生信息系统的应用、管理、维护、开发等复合型人才,同时医学信息学科是对医学信息的收集、分析、处理、挖掘,并应用到医疗卫生领域当中,更好地为医生掌握病情,救治病人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挖医学信息数据的内涵信息并服务于医疗卫生领域,为医疗卫生领域的深入研究提供技术手段,根据医学信息专业及学科的特点建立符合该专业特点的医学信息实践创新平台[5]。

医学信息实践创新平台总体框架为:一是根据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基础课程建立实验室,如电子电路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硬件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及各种课程软件实验室。二是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是综合实验室,包括门诊挂号收费系统、临床信息系统、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住院系统、护理系统、医疗器材的使用系统等等。根据具体情况可以模拟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也可以为了教学需要建立医院信息系统教学实验系统。三是建立医学信息实训室,根据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建立学生实训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开发能力。四是建立医学信息学科科研实验室,为医学信息的采集、分析、处理、挖掘等提供科研平台,为教师或学生的科学研究提供空间,同时提高了教师的科研水平,随着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建立更高级别的科研实验平台,以至于成立苏北地区甚至全国医学信息数据处理中心,从而更好培养出高质量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

2 医学信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

医学信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实践平台随着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建设的推进逐步建立,同时根据该学科专业的特点建立综合实验平台及工程应用需要的实践实训平台,该专业学生从学习软硬件课程,建立相应的课程实验室,同时,根据该专业课程设计,综合设计、毕业设计及工程应用建立相应的综合实验室,是一个由浅入深、由零散到综合的一个整体实践平台构建思想,按照学生学习特点,逐步推进和建立与该专业相适应的一系列系统实验平台,包括软硬件课程实验室,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室,综合实验平台实训室等。

2.1 软硬件课程实验平台

课程实验室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该专业既包括大量的编程类课程,还有一定比例的硬件类课程,我校开设程序设计类课程有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及Web系统课程,每门课程都需要相应的实验环境,都是重实践类课程,学生学习要有独立的实验室,才能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必须建立相应的实验平台,在这些软硬件课程的基础上,要有综合性的课程设计,如软件工程课程设计,把程序设计课程、数据结构课程及软件工程思想紧密结合,学生把几门课程所学知识综合应用,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

软件课程程序设计实验室主要是常用的计算机,同时配备各门课程软件环境即可,由于该实验室具有较高的复用性、使用效率较高,最好配置性能高的计算机。硬件实验室根据课程的不同建立不同的实验平台,如电路实验室,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电子实验室,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等等。硬件实验室也是该专业建设的常规实验室,在建立实验室的过程中,最好选择通用的实验器材,并且考虑到当前的发展情况,既方便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同时还与当前电子主流产品的发展相吻合,以便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后,在实习中能与企业无缝接轨,以单片机课程为例,我校选择通用的51系列机的STM32单片机开发平台,具有基础的51系列单片机开发平台和性能较强的STM32单片机开发平台,STM32处于单片机先进行列,可以跻身于ARM系统,以后开发相应的嵌入式系统是主流芯片,学生毕业后如果直接到公司工作从事嵌入式开发,在学校里所学的嵌入式系统方面的知识经验都可以直接使用,达到学以致用,与企业无缝连接,肯定受到企业的欢迎。

2.2 医院信息系统实验平台

医院信息系统课程是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该专业包括基础类课程,英语、思想政治、数学、物理、体育等课程;专业基础课有计算机应用基础、操作系统原理、数据结构、电子学基础、计算机组成原理、程序设计、网络基础等课程及医学基础知识课程,人体结构学、人体机能学、人体疾病学等课程;专业课程以医院信息系统为核心的课程,包括电子病历系统、医学影像传输系统、临床信息系统、检验系统、挂号系统等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医院信息系统课程的学习,如果没有实验平台,学生很难身临其境,学习效果较差,所以实验平台的建立对医院信息系统的学习至关重要,鉴于医院信息系统比较庞大,功能较强,系统复杂,单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费用昂贵,对于学校来讲,很难建立与医院相同的医院信息系统,只能是根据需要建立其中重要的1~2个子系统,供学生学习所用。

根据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医院信息系统作为该专业学科的核心实验系统是必不可少的。综合考虑,我校从以下几个渠道建立医院信息系统,一是建立医院信息系统真实版的1~2个子信息系统,便于学生身临其境,在医院见到类似的系统不需要培训即能操作、处理,甚至在该系统上进行开发应用,使所学专业充分应用到工作之中。二是在建立医院信息系统时考虑到学生学习的需要在设计医院信息系统时设计了一套精简的教学版系统,在医院购买信息系统时,稍微加些费用,可以再购买一套教学版信息系统软件,如医院图像传输系统教学版等等。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版基本囊括了该软件的所有操作方法,与真正的医院信息系统相差甚少,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医院信息系统教学版,能完全掌握医院真实的信息系统操作,使学生以后在医院工作,操作相应的仪器得心应手,有利于学生快速适应医院的工作环境。三是由于医院信息系统相关课程几乎都是在医院信息科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任课,他们在医院工作,对医院的信息系统特别熟悉,也是实际的医院信息系统工作环境,在工作中如何应用、操作、维护医院信息系统,是他们的日常工作内容,他们通过授权或者通过密码直接登录到医院信息系统,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如同在医院工作一样,因此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习积极性较高,这是很好的学习方法。但是真正的系统,不可能让学生任意操作,一是如果出现问题,将造成严重后果;二是对病人信息进行保密,所以只能是非特别重要的系统能让学生进入,或者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安全操作,不能完全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三是购买医院信息系统学生实验系统,当前我国已有几家公司开发医院信息系统学生实验系统,价格比医院信息系统便宜,学校比较容易接受,这也是一种较好地建立学生实验系统的方法,只是这个实验信息系统与真正的医院信息系统有一定的区别,学生学习完该实验信息系统,到医院工作还要有一个熟悉的过程,当前学校这样的实验室系统是主流教学,也是一种比较实用可行的方法之一;四是如果经费充足可以按照医院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真正的医院信息系统,需要整体规划,进行大量的经费投入,并且不断地进行更新换代,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最有效的训练,同用人单位直接对接,学生的培养质量提高,也受用人单位欢迎,但是培养学生的成本明显增加,一般高校是很难承担高昂的费用,这只是一个建设思路,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大量的实验教学经费,也是建立实验室的选项之一。

2.3 综合实验平台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实验平台建设是根据每门课程的需要建立相应的实验设备,课程实验室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基础环节,专业及学科综合实验室建设是反映该专业的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是提升该专业学科的重要举措。综合实验平台的建设包括几门相关课程的综合课程设计实验室,如综合软件实验室、综合硬件平台实验室等,学生毕业设计实验室、实训室及教师学生科研综合训练实验室。

首先要计划好学生实验整体内容,做好详细规划,同时考虑到当前的发展,选用比较超前的实验设备仪器,根据需要扩展实验内容。综合软件实验平台的建立既要考虑到综合课程设计需要的核心部件,如高性能计算机、相应的开发软件,还要考虑附加的实验设施,完全模拟真实的开发环境。综合硬件实验开发平台是电子开发实验平台,根据专业及学科平台建设发展的需要,建立从低到高一整套一系列的实验设备,根据医院信息及相应公司的具体工程环境建立工程类实验平台,除学生可以进行实验实训外,也可以承接工程,进行软硬件工程开发。综合科研开发实验平台是根据学科需要建立高性能的实验中心,教师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承接相应的数据采集、分析、处理等业务,并逐步扩大影响,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同时为本地区甚至国内外进行业务处理,逐步建立苏北地区乃至全国医学数据处理中心,把医学信息专业学科发展壮大,使其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的影响力[6]。

3 结语

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是国家大力提倡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我国大学教育的传统教育方式重理论轻实践与工程应用实践相差较远,特别对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学科的工程应用类,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思想。本文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学科具体阐述了该专业学科培养创新创业学生的实践创新平台建立,包括与课程相关的教学实验平台建设,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实验平台建设、学生毕业设计实验平台建设及综合实验实训平台建设的思路方法,为医学信息工程本科专业学科实验室建设提供参考。当前实验实训平台建设对学生培养是重要的教学实验环境,实验平台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培养学生的质量,特别是工程应用类学科专业更加重要,由于实验实训平台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必须首先做好整体规划,把创新创业思想融入到建设实验平台之中,分布实施,特别是电子信息相关的专业培养学生,既要注重基本理论知识的传授,又要考虑最新技术的实施应用,建立实验室时考虑到不同层次实验仪器设备对学生的综合培养,最终建成符合该专业学科的实验创新平台,有利于培养质量高、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受到公司企业等用人单位的认可,为医疗卫生信息化的发展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张金池,聂斌,张兰华.医学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引进的SWOT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2):142-145.

[2]仇振福,马明尊,刘赞,等.中型城市开展远程医学区域网络化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中国医院管理,2000,20(8):21-22.

[3]鄢艳红,陈浩.医学院校《计算机接口技术》教学改革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8(22):5401-5402.

[4]白春清.中医药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程序类课程的设置[J].中医教育,2006,25(4):46-51.

[5]肖晓霞,晏峻峰,罗铁清.医学信息工程专业课程群构建及实施浅谈[J].教育现代化,2015(16):83-85.

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 篇9

伴随着改革开放式的高速发展,国民对于艺术类专业的培养也与日俱增,钢琴学习的学生也与日俱增,仿佛钢琴的学习也是具有时代性的。钢琴的学习区别于普通的文化学习,它是具有生命与灵性的。需要学者用心灵去感受与体会,尤其在弹奏过程中,需要身心交汇,不只是手指在弹奏,心灵的体会与感受也尤其重要,只有身心结合,弹奏出来的音乐才是有生命力的,所以,对钢琴的学习与培养能更好的最近自身的文化素养,应该让钢琴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发扬壮大。

一、钢琴教学的时代性

钢琴学习是有时代性的,伴随着经济发展国民素质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艺术教育行业的投入也越来越多,国民对于钢琴学习需求的增多,钢琴学习时代正逐渐向我们走来,钢琴教学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对钢琴基础知识的学习,二是钢琴的实践弹奏,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钢琴教学的优越性也越来越强,不再苦于钢琴的数量而实质练习,也不再纠结于钢琴的教学技艺,现如今的钢琴教育已经有了明显的优越性。

为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模式,钢琴教育的创新与思考必不可少,如何能够提高学生的钢琴学习能力,应该在教学模式与目标上实现创新教学,加强新型的钢琴教学模式的发展,提高钢琴教学的效率,结合环境灵活教学,拒绝死板模式。构建创新型的钢琴教学课堂,建设新型的钢琴教学时代。

二、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

1、钢琴教学创新型课堂构建

在钢琴教学课堂的实际发展中,相对来说过于单一,需要增强钢琴创新课堂的新形式,增强钢琴教学的趣味性,利用钢琴原有的主体题材进行整体的思考与创新,例如可以利用身边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来增强钢琴的趣味性,像是利用重要的节日、周边环境等随机应变。也可以根据学生对钢琴的掌握重视程度来进行具体的分阶段教学分析,因人而异,或是通过名人钢琴曲让学生增强对钢琴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味,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的兴趣,对于钢琴的学习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也非常重要,其次,钢琴的学习是需要悟性的,需要学生的自我理解与自我领悟,钢琴是一门灵性的的学科,它对练习者的天生乐感的领悟性要求较高。所以钢琴区别于其他的艺术学习,它在学习过程中会有一定的难度,需要钢琴老师对学生进行分析引导,灵活教学。

2、多样式的课堂构建

鉴于现如今钢琴模式的多样性,钢琴的学习与演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最能体现的一种模式大概是“即兴演奏”它不但体现了演奏者的水平,更能激发演奏者个人创作能力,所以在钢琴的教学过程中,无论是课堂模式还是主题活动模式,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随即进行组织即兴演奏,激发学生的演奏潜能。另一种的教学模式既“兴趣教学模式”根据学生喜欢的音乐名曲加强联系,从兴趣中激发学习热情,加强对钢琴的练习,从而提高钢琴的学习练习。

三、对当今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

艺术知识的学习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涵养与气质,而钢琴作为音乐的其中一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有声音乐,钢琴以他独特气质吸引着我们,优美的钢琴曲可以使我们的身心得到放松,让我们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钢琴的曲风多种多样,不但使人愉悦也可以使人悲伤,多变的曲风让钢琴的魅力更加独特。这也造就了钢琴曲风的多样化体现,也带动了钢琴教学的多种模式。钢琴教学要突破常规模式就必须开拓其创新型,如何创建创新型的课堂模式。需要钢琴老师结合课堂的自身实际情况,订定相应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成长,加快对钢琴教育模式的系统理论性,研究出一套创新型的教学理论。

钢琴的学习并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针对各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性,对于钢琴的学习,一方面靠自身的天赋多加练习,另一方面也需要专业的模式来激发音乐潜性。具体来说。钢琴的创新教育模式应逐渐适应当今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实现灵活的教育教学模式,解决一些钢琴教育的缺陷以及钢琴教学过程中的枯燥与烦闷情绪,从钢琴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实现真正的钢琴教育意义。

四、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教学的创新模式需要引起我们更多地思考与体会,进行更多的深入探讨,构建更多的钢琴创新教学模式,让钢琴的教育教学模式更加现代化,让学生主动学习钢琴,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结合实际的钢琴教学氛围来制定具体的教学方案,对于钢琴学习的每个过程都认真对待,制定轻松的钢琴学习环境,实现钢琴教学的最终意义,在今后的创新过程中不断发展创新,引导教育学生更加发挥音乐的趣味性。

摘要:在加速社会化的进程上,教育事业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教育体制也在不断地改革进步中,在不断适应社会进程发展的今天,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创新,为了加强学生整体的国民文化素质逐步加强对于艺术类课程的教育,尤其是钢琴的引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气质与艺术涵养,钢琴的学习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对乐感的培养,而且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有利于对学生大脑的二次开发,本文从钢琴教学的时代性、钢琴教学模式的创新思考以及对当今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思考进行研究分析,让钢琴的教育发挥它应有的影响。

关键词:钢琴教育,创新与思考,培养,塑造

参考文献

[1]苏东成.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1,05:170+195.

[2]熊梅梅.试论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和若干思考[J].艺术研究,2014,01:128-129.

[3]畅言.全面分析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4:67+72.

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篇10

关键词:大学钢琴,创新模式,构建与实践

一、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必要性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在众多的高雅艺术作品中, 我们可以发现其就是一种生活的写照和反映。艺术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而钢琴艺术既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又可以锻炼人的思维。大学的钢琴课是最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专业课。这种效果就在于钢琴的演奏都是按照一系列乐谱符号进行的。所以演奏者是不能按照机械性的方式进行的, 就算是聆听者也需要用脑筋变化着去听和想, 用一种色彩的心态去感受每一种音符所表达的情感。也就是说钢琴是变化着的, 是富于想象和具有感情释放的一门艺术。因此, 在钢琴的教学中, 每位教师包括学生都要能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这样才能创造出不同的、富有斑斓色彩的教学模式, 让钢琴这一门艺术更能够绽放出其本身的特点和艺术灵魂, 才能够将大学钢琴课这一门专业课的真正意义发挥出来。艺术从其本身的意义出发是人类自身为某种情感的表达而创造出来的, 因此艺术的教学应该本着人文的思想而存在, 此外, 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将艺术的灵魂赋予人们感情的合理表达。因此, 大学的钢琴教育课也应该如此, 应为学生真正能够理解生活和人生而存在。所以, 大学的钢琴课教育除了要有足够的创新外, 还要能够合理地为学生理解人生而服务。

二、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钢琴一直是受人喜爱的演奏乐器。在现代的大学艺术课程教育中, 钢琴教育一直被高度重视, 但问题是大学的钢琴专业课程教育中模式呈现单一化和笼统化, 很难有具有创造性的教学模式出现, 也不能给钢琴教学加入新元素。下面, 我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的探讨。

在传统的钢琴课或者是大学艺术课程的教学中, 使用最多的模式就是通过教师的理论讲解再加上教师的亲手演练, 最后由学生“临摹”和“模仿”, 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以这种按部就班和“墨守成规”的道路而进行教学。因此在这种较为单一的模式下, 学生的接受效果很难有高的突破, 而教师的教学效果也很难有提高, 严重影响艺术课程本身应具有的学习“功效”, 很难能够最大可能地培养学生的人生情操。所以, 在现代大学钢琴教育课程中需要有新的模式出现, 才能够让高校的艺术课程更加具有艺术性。为此, 一些新的钢琴教学模式被提出, 我认为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如“学生试教模式”, 在这样的模式下, 学生可以通过自身的准备理解艺术本身的内涵, 在自己的试探性教学中理解钢琴课程应有的功能, 通过自身的理解和感悟去通晓钢琴课程的内涵。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亲身的参与下去找到适合自身的情操修养方式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散方式。又如, “互动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下,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和教师更高效率地完成大学钢琴课程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 这种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构建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师的教学情绪。艺术本来就富有高昂的情绪, 在钢琴课程的教学中更需要这种情绪地渲染才能够让师生之间更好的交流和互帮互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让学生作为接受者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才能让教师作为这一过程的传播者更好地发挥出自身的领导性。因此, 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是值得关注的。在“分散模式”下, 钢琴课程的教学不再是所有人笼统的学习和演练, 而是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小组, 这样更有利于发现问题和及时地解决问题, 也有利于让教师发现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和“各个击破”, 从而才能找准学生的教学切入点, 更加出色、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还有更多的钢琴教学模式等待创造和构建, 在此我只是简单性地给出一些建议, 相信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实践总结可以构建出更多的、更适合的大学钢琴教学模式, 以便服务于这一门艺术教学课程。

三、钢琴课教学与学生人生情操培养意义的探讨

1. 提高个人修养与文化素质。

良好的音乐教育,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艺术修养, 而且对培养严谨而踏实的学习态度、自觉刻苦的学习能力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对一个人的文化素养, 道德风尚、情操、性格的形成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 开发智力, 培养协调性。

钢琴的练习和演奏都是一种生动的动态系统, 始终要求听觉的专注、十个手指独立的灵敏积极活动、双手不同动作及与全身肢体的协调配合。这样可使左右大脑获得同等发展并增进互相协调能力。

3. 培养对音乐的鉴赏力。

学习钢琴要接触和阅读大量的优秀钢琴作品, 这样通过长期的训练和作品的熏陶, 不仅可以使学生的情感丰富, 情绪开朗, 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

4. 锻炼人的耐力和信心。

演奏钢琴需要相对熟练的技术、技巧, 需要有规律的、科学的、恒久的训练。这种训练需要毅力、耐力、信心和勇气。所以, 钢琴学习对于培养坚强的意志、顽强进取的品质以及踏实、严谨、科学的作风, 都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5. 提高人的整体能力。

钢琴课程中需要学生脑、手、腿、脚以及多种人体感官同时工作, 这样的长期训练使得学生在做一件事情时能够考虑全面, 顾全各个方面的思维, 这样就能够直接培养人的全面思维的能力。因此, 在长期接受这种训练后, 当再去做别的事情时势必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也可以增加人的自信心, 所以可以提高一个人的整体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祯玉.钢琴教学创新模式的构建与思考[J].音乐时空, 2012 (12) .

[2]周亚蕾.试论钢琴教学的创新教育[J].华章, 2013 (2) .

构建与创新 篇11

如今,中国社会正步入“五化两转”(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場化、国际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风险时代”,不协调、不科学、不可持续的负面效应和社会断裂加剧,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

就云南来说,公众对于社会管理的成效不满较多,对于社会的治理能力信心较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敏感性、连带性增强,持续性和反复性加剧。如何创新云南社会管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云南社会管理创新“三问题”

管理社会的法律意识不强。科学发展观提出至今,各种强拆、占地、违法改制、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依然屡屡发生,暴露了我们以GDP挂帅的政绩观还没有实质改变,各级党政领导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发展和短暂的和谐,存在野蛮打压、粗暴掠夺式的“人治”方式,存在着“乱开口子”,随意批示、突击作战、“花钱买平安”的“运动式”方法,随意突破法律边界,规则形同虚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信法不信权”“信法不信访”“信法不信闹”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在“法律轨道内解决矛盾冲突”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

管理社会的理念和方式不高。我们习惯把管理当成管束、管控、管制,习惯了传统的、自认为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管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张白卷。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法老套,政府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社会事务。多头管理,相互推委、扯皮,越位、缺位或错位的情形依然存在。

管理社会的主体素质不强。现在的社会管理基本上还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政府唱独角戏,包打天下,包揽所有社会事项。社区单位、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有限、作用有限,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不高,渠道不畅。一些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自以为是、不诚信、甚至腐败,不仅没有取到应有的表率、榜样的引导作用,反而更加助长了一切都不再相信、不敢相信、不能相信的社会气候。一些群体性矛盾发生的背后所折射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还暴露出社会对执政者、管理者的焦虑与迷茫。

云南社会管理需坚持“四项管理”

法治化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促使政府依法行政和管理,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要强化政府作为规则和程序制定者以及矛盾调解和仲裁者的角色,强化和完善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法治机制,使法治成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制度化手段。越是严峻的、紧迫的问题,越是民众关注大、反映强烈的问题,越不能以权代法,越要注意规则和讲究法律。

服务性管理。管理不是要把社会管住、管死,而是要转变管理方式,体现服务功能。人们内部矛盾,靠简单“管”“压”“控”,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埋下动荡的种子。管理中要体现服务,要真正以人为本,防止把社会管理简单地演变为一种社会控制。实现由传统的防范型管理向服务型、平等型、无偿型的管理转变。

参与性管理。多元、流动的社会继续沿袭“一方独大”的管理模式已不管用,需要吸纳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并与之互动、协商。政府应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把该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建立有限政府,发展壮大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作用,释放社会力量的潜能,加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民主化管理。对于一些重大的政策、重大项目,一些涉及社会公平、民生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领域,要认真听取社会意见,搞好社会听证,让社会参与监督;要建立社会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参与,消除政府与公众的隔阂。

云南社会管理创新中司法与

行政互动的对策

有法必依,依法管理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我们出现了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应该将单方面注重经济建设的思路调整到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并重,合理评估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只有依法,才能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常态化手段和重要支撑。

云南的发展不能只讲经济的GDP,更要讲法治的GDP,要从大局、从长远考量,依法管理社会。继续推进法治云南、法治政府的落实,塑造法治云南的未来形象,管理者不能以现实的合理性为由,随意突破现行法律,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管理社会;云南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能离开法律“单腿”跨越,不能违背法律的底线热衷于搞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培育公民依法表达诉求、主张权利、履行义务、解决纷争的法治选择,促进社会管理由运动式向法治化管理转变;一旦诉诸法律解决,必须不折不扣地依法,尊重司法,敬畏法律,坚决杜绝违背法律的社会管理;重视发挥司法的管理作用,司法不仅仅是简单地断是非、解纠纷,更重要的是发现社会问题,弥补管理漏洞的立足点和工作基础。

能动司法,积极服务

司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被动的纠纷解决,还要承担起维护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的重担。妥善处理好法律与政策、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关系,以民众满意为基础,实现“与时俱进,与理相通,与法相合,与社会相融”的效果;延伸好司法服务,开展好法律释明、权利告知、风险提示、调查取证、判后答疑等诉讼指导活动,促使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不能“单打独斗”,要打“组合拳”,本着“协同治理、风险共担”之原则,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合力,优化社会管理效果,与多元主体整合优势、互补职能,整体推进。努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诉讼调解为主导,行政调解为补充的大调解机制,齐心协力推进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有效破解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执行难问题;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建立完善涉诉信访案件处理及终结机制,合力化解涉诉信访难题。

积极建策,有效参与

在法律的框架之下,最大限度地延伸司法“手臂”。实现由“应对型服务”向“常态化服务”的转变,及时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建立健全畅通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强化司法民主,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陪调”“陪审”“陪执”及至“陪访”联动办案机制:完善简易审判方式,推行巡回就地办案方法,送法下乡,拉近司法与民众的距离,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环节、第一时间,减少当事人讼累;加强法律、司法程序和诉讼知识的宣传,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通过教育引导人们依法办事、依规诉讼:做好司法建议,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涉及社会管理的苗头性、倾向性、源头性问题,总结和发现存在的法律风险、法律问题和管理漏洞,及时向相关的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管理更加合法化,引导社会行为更加规范化。

企业创新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篇12

关键词:企业,文化构建,创新管理

一、企业创新管理的内涵和内容

1.1 创新的内涵

西方经济学家熊彼特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了创新的概念。他认为:世界的发展, 经济的飞跃是要通过企业家的, 因为企业家能够创新。他的创新理论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新市场、新产品、新技术、新原料、新组织。比如说, 要开拓创新市场, 北方市场不够, 开拓南方, 国内市场不能满足, 打国际市场。而组织创新, 其实就是企业制度的创新。同时还提出创新不但要适应环境, 而且还要创造环境, 需求也同样, 不仅要适应需求, 还要创造需求, 领导需求, 吊着老百姓的胃口。老百姓还不知有什么东西的时候, 你创造出来了, 他就跟着你走。总之, 作为企业家, 要不断主动地去创造需求, 而不是消极地去适应需求, 这是至关重要的, 也是创新的内涵。

1.2 创新的内容

(1) .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文化创新的理解, 是指企业处于一定社会经济文化背景下, 在长期企业经营过程中逐步生成和发育起来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 以及以此为核心而展开的企业在创新及其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自我鲜明特色的创新精神财富与创新物质财富的总和。本文拟从创新文化的角度进行研究, 从这个狭义的角度研究文化对企业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培育的影响, 我们把创新文化的内涵定义为一个有利于创新活动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和社会环境的综合体, 是激发创新活动的精神家园。

(2) .企业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能力的定义还是从技术创新的过程的角度考虑企业所需的能力, 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界定为企业或其组织单位产生新思想并运用研究与发展、营销和工程化能力实现新思想以促进支持创新战略的综合能力。它不是一种单功能的能力区别于研究与发展能力, 而是几种能力的整合, 能力是技术创新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 实现知识激活、整合与创造的作用。营销能力和工程化能力也是实现技术知识价值所必不可少的能力。因此, 本文定义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种集多种功能相互配合的能力, 其核心部分包括能力、营销能力、工程化能力。另外还包括创新资金筹措和运用的能力关键人才的吸纳和凝聚能力企业家精神和战略管理能力以界面管理为重点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界面管理能力主要是指技术与营销的整合和技术与制造的整合, 界面管理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技术创新的速度、效率与成效。

二、企业文化构建和创新的意义

企业文化的构建和创新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企业目标、企业精神和价值观。这两个方面对企业技术创新要重要的意义, 主要变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企业目标对技术创新的影响。

目标体现了企业的追求和发展战略。如果一个企业是经济型企业, 单纯以赚取利润为企业目标, 那么, 这个企业只可能对技术创新进行短期投资甚至忽视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力度, 不可能把大批资金长期用于技术创新上, 因为这样风险太大, 不符合经济型企业这一赚钱机器的运作原则和程序, 其结果是影响到企业成员的创新热情和积极性如果一个企业是生命型企业, 以企业生命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那么这个企业就会建立一个长远的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规划, 不断加大对创新的投入力度和对科技人员的重视及奖励程度。

2. 创新价值观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企业创新价值观是一种人格化的企业员工群体的心理状态的外化, 是企业基于自身时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 为使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 经过长期精心培育而逐步形成和确立起的思想成果和精神力量。

员工对企业创新的价值观的认同具体表现为员工会想方设法改进生产流程和技术工具, 减少浪费, 主动创新。股东会关心企业发展, 积极出谋划策, 付出更多监督的精力。顾客则会在投出货币选票的同时积极向企业提出合理化建议, 主动宣传该企业的产品, 甚至维护企业的声誉。合作商则同样会在供货方式和付款方式上做出创新, 提供便利, 优先供应紧缺产品等。也就是说, 创新价值观主要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产出能力。

只有在文化和技术上同时创新了, 才能让企业拥有更强的企业竞争力。

三、企业创新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创新要以对传统企业文化的批判为前提, 对构成企业文化诸要素包括经营理念、企业宗旨、管理制度、经营流程、仪式、语言等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弘扬、重建或重新表述, 使之与企业的生产力发展步伐和外部环境变化相适应。

1. 加强领导者自身修养

正如我国著名企业家张瑞敏所说的, “第一是设计师, 在企业发展中如何使组织结构适应企业发展;第二是牧师, 不断地布道, 使员工接受企业文化, 把员工自身价值的体现和企业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从这种意义上来讲, 企业文化是企业家的文化, 是企业家的人格化, 是其事业心和责任感、人生追求、价值取向、创新精神等的综合反映。

这企业文化创新的前提是企业经营管理者观念的转变。因此, 进行企业文化创新, 企业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要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理解, 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上。而且要积极进行思想观念的转变, 要认真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 用于企业发展, 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 为企业走“国家化道路”作好准备。

2. 组建学习型组织

企业间竞争是人才的竞争, 实际上应该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 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和业务流程再造, 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为了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 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 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

而且在知识经济情况下, 知识资本成为企业成长的关键性资源,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越来越成为企业生命力的源泉。企业要生存与发展, 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就必须强化知识管理, 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综合素质。

3. 结合企业文化创新与人力资源开发

企业文化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得以实现, 关键在于全体员工的理解认同与身体力行, 因此人力资源开发在企业文化的推广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全员培训是推动企业文化变革的根本手段。

为此, 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 必须注重培训计划的设计和实施, 督促全体员工接受培训、学习。通过专门培训, 可以增进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增强员工的参与积极性, 使新的企业文化能够在员工接受的基础上顺利推进。即采取诱致性变迁的方式, 就是指基于员工自愿支持的观念更新与行为模式的转变。除了正式或非正式的培训活动外还要采取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来创新企业文化。

事实证明, 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 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只有努力构建好企业创新后的文化, 才能在保证企业人力资源水平的基础上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 全面的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红文.浅谈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优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5 (1)

[2]王振宇, 宁新美.谈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创新[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3 (10)

上一篇:定向井优快钻井技术下一篇:综合组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