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2024-08-16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共12篇)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1

生态技术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 它是科技、生产、商业和组织等一系列活动, 贯穿于从研究、开发到市场实现的整个过程, 是实现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有效技术途径。在林业可持续发展系统中,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以生态可持续性为基础, 以经济可持续性为主导, 以社会可持续性为动力与保证。

1 积极营造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环境

生态技术创新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环境,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主要涉及政策、科技、经济核算和生态环境等因素;内部环境主要是指企业生产目标、研发能力、管理方式、组织结构等。因此, 国家应在政策导向上给予政策倾斜, 运用财政、金融和税收等手段, 激励林业企业开展生态技术创新, 并为其创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同时, 林业企业也要将生态创新思想纳入企业发展目标, 加强组织管理, 提高技术研发实力, 为生态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内部环境。

政府作为创新活动的重要参与者, 除了在技术研发投入中发挥作用外, 其最大的职能在于提供制度保障, 营造良好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环境, 营一个开放、统一、有序、公平的市场环境和注重环境效益的社会导向。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外部动力, 因此, 政府应积极制定各种法律制度, 并在舆论营造中发挥服务型作用, 以期更有效地对林业生态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 同时, 企业也要牢固树立法治思想, 建立健全相关制度, 形成有利于林业生态创新的法制环境, 并积极抓好制度的落实工作。

2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内涵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领域的综合系统, 要全面开展这项工作, 必须进行机制创新, 林业具有公益性, 社会性等重要特征, 其受益者是全体社会成员, 因此,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应当是政府行为, 政府在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中应发挥主导作用。我国《森林法》中明确规定,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的法律制度, 主要内容是国家设立森林生态效益基金, 用于生态效益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以及林木的营造, 抚育, 保护和管理。这为建立环境资源林的经济补偿制度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建立健全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提供了法律制度保障。

3 整地、造林的一些程序、方法

造林地的整理是在造林前改善环境条件的一道主要工序。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 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 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 增加透光度, 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 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 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 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整地还能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工, 提高造林质量。

3.1 造林地的清理造林地的清理, 是造林整

地翻垦土壤前的一道工序, 把造林地上的灌木、杂草、竹类以及采伐迹地上的枝丫、梢头、站秆、倒木、伐根等清除掉。分为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和块状清理三种方式。

清理的方法可分为割除清理、火烧清理和用化学药剂清理。割除清理可以是人工, 也可以用机具, 如推土机、割灌机、切碎机等机具。清理后归堆和平铺, 并用火烧方法清除。也可以采用喷洒化学除草剂, 杀死灌木和草类植物。

3.2 整地方式和方法整地方式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

局部整地又分为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地全部土壤, 主要用于平坦地区。局部整地是翻垦造林地部分土壤的整地方式。包括带状整地和块状整地。

带状整地是呈长条状翻垦造林地的土壤。在山地带状整地方法有:水平带状、水平阶、水平沟、反坡梯田、撩壕等;平坦地的整地方法有:犁沟、带状、高垄等。块状整地是呈块状的翻垦造林地的整地方法。山地应用的块状整地方法有:穴状、块状、鱼鳞坑;平原应用的方法有:坑状、块状、高台等。

3.3 造林方法播种造林法:

又称直播造林, 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这种方法省去了育苗工序, 而且.施工容易, 便于在大面积造林地上进行造林。但是这种方法造林对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严格, 造林后的幼林抚育管理措施要求也较高。播种造林的适用条件:适合于种粒大、发芽容易、种源充足的树种, 如橡栎类、核桃、油茶、油桐和山杏等大粒种子。其要求造林地土壤水分充足, 各种灾害性因素较轻, 对于边远且人烟稀少地区的造林更为适宜。

播种造林的方法有:块状播种、穴播、缝插、条播和撒播等。播种前的种子处理包括消毒、浸种和催芽等措施, 对保证春播, 早出芽, 增强幼苗抗旱能力, 减少鸟兽等危害极为重要。

植苗造林法:又称栽植造林、植树造林, 是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材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 生长稳定, 因此, 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但是, 在造林时苗木根系有可能受损伤或挤压变形和失水, 栽植技术要求高, 必须先育苗, 却也节省种子。总之, 植苗造林法受树种和造林地立地条件的限制较少, 是应用最广泛的造林方法。

植苗造林应用的苗木, 主要是播种苗 (又称原生苗) 、营养繁殖苗和移植苗。有时在采伐迹地上进行人工更新时, 可以利用野生苗。近年来, 有些地区发展营养器苗造林,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4 建立与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深化改革就是在调整林业结构, 建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机制的同时, 转换管理机制, 形成社会化、网络化、国际化的林业生态技术管理新模式。首先要增强林业企业, 特别是大中型林业企业的生态技术创新能力, 加强技术改造, 提高引进, 吸收, 消化, 创新水平。其次是加强产学研结合, 减少研究和开发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 逐步使企业成为技术开发的创新主体。

5 健全社会配套服务体系

由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前期经济效益较小, 因此依靠技术推动与市场拉动的自然发展速度较慢, 必须成立林业技术服务中心, 集咨询、技术服务、中介机构甚至风险投资等职能于一身, 服务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实现林业生态技术创新的经济效益, 环境效益, 社会效益三者统一的目标。

6 创立林业生态技术创新体系

林业生态技术创新若要顺利实施, 必须建立合理的创新体系, 该体系应以林业企业为核心, 以林业科研、教育培训机构为辅助, 借助政府部门、中介机构和基础设计等社会力量, 实现学习, 革新, 创造和传播林业生态技术的一个功能体系, 由于林业生态技术创新是一个从新产品设想的生产、经研究、开发、工程化、商业化到市场应用完整过程的总和, 所以, 这就意味着创新体系必须是一系列机构的相互作用, 而这些相互作用必须能够鼓励林业科学研究, 推广林业先进技术, 提高林业科技水平。

参考文献

[1]荣诚, 生态技术创新研究初探[J].中国软科学, 2004 (5) :159.[1]荣诚, 生态技术创新研究初探[J].中国软科学, 2004 (5) :159.

[2]韩松岭, 论林业技术创新[J].学术交流, 2003, 10 (1) :72.[2]韩松岭, 论林业技术创新[J].学术交流, 2003, 10 (1) :72.

[3]孙伟, 朱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6 (2) :25.[3]孙伟, 朱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06 (2) :25.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2

航空工业起落架燎原分公司

孟筱文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要想让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唯一途径就是不断创新,以日新月异的面貌领跑行业,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培养创新因素、树立行业标杆,企业的创新能力成为唯一持久的竞争力。相对企业而言,创新可以囊括为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技能创新,对应的人才队伍为高素质的管理者队伍、技术专家队伍、高技能操作人才队伍,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长、家、匠”。厘清企业创新不同层面与各个子模块之间的关系,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的基本内涵与核心要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创新的内在关系与构建职工创新平台的重要意义 管理创新处于企业的顶层,是对主要管理要素和管理方式、方法的创新,包括从传统的科学管理思想到组织、行为管理、人本管理、企业文化思想等管理思想与观念的创新,从直线型管理到直线职能型、事业部制、矩阵式管理等管理组织的创新,运筹学、网络技术、优选法、价值工程等在管理中应用的管理方法创新,采用互联网与数字信息建立企业集成管理系统、利用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实现管理技术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的过程和成果相互交织,管理思想与观念的创新,可能与管理组织的创新互为因果,管理技术的创新引起管理组织和管理方法的创新。

技术创新是企业应用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产品,提供新服务,占领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现代科技引领的管理创新。

技能创新是技术创新的重要补充,没有技能的创新,技术创新的实现将会被延迟,尽管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非常迅猛,数控技术、数字化制造在机械加工领域普遍使用,但在装配、柔性 制造领域,依然离不开技能,数字化、智能化的所依赖的结构硬件和管理软件都是靠人来设计的,再先进的设备、再先进的技术也是人的智力与体力完美结合的结果,只要有人的劳动存在,就必然离不开技能,因而技术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是技能的提升,因而,技能传承与创新在企业的技术进步与创新发展中仍然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如果说大学里、科研院所的实验是科技创新的孵化器,企业的技术中心是科技的创新的高地,那么以劳模创新工作室为主体的职工创新工作室就是实现你能创新的最好的平台。

二、企业技能创新的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航空工业起落架燎原分公司是我国唯一的大中型飞机起落架研制生产基地,近年来,随着企业专业化改革的推进,经济增长、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单靠投入上量的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必须在内部挖潜、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做文章;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企业面临的竞争的日益加剧,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必须在产品的迭代升级上加快创新的步伐;随着人员结构的不断变化,职工队伍青黄不接,一些绝活绝技濒临失传,高精新技术、高技能人才相对匮乏,企业发展缺乏后劲,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的同时,注重技能创新,激发内在活力,增强企业创新发展的后劲。这些都是国有企业在创新发展上面临的共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认识不足,企业全面创新发展的机制尚未形成。一个时期以来,一说到企业的创新,就是技术的创新,后来才慢慢意识到管理创新也很重要,很少有人关注到技能的创新,相对对技能人才的重视远远比上对科技人员重视,这种技能创新上的滞后,不同程度地延缓了技术创新的实现,一些先进的技术的应用与设备的使用并未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企业全面创新的机制尚未完全形成,制约了企业的发展。

2、创新能力不强,投入不足。这些年,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发展比较平稳,虽无大起大落,也为出现大的亏损,但企业管理比较粗放,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经济效益不高,流动资金短缺,大多数时候都是在保证日常的生产经营与运营,相对在创新方面的投入就非常不足,创新的动力不足。如果说我国的国有企业并未开展技术创新甚至根本不想搞创新,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技术创新与亏损并存就不能不意味着,技术创新并没有成为分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3、作为创新前提条件的基础管理工作薄弱,管理机制不健全。企业任何一个分支的创新必须依靠管理创新来做基石。企业虽然大量地进行了技术改造、引进和革新,引进并应用了一些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培养或引进了一些高级技术、管理和技能人才,有的效果较好,但也有不少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原因之一就在于企业管理滞后,无法适应技术进步的要求,无法使技术创新得到正常的发展。

4、激励机制不健全,创新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人的行为是受某种动机驱使的。企业缺乏一套创新的激励机制来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积极性,引导员工的行为朝着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方向进行。企业对员工创新的激励主要根据员工的知识水平、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以及对企业的贡献大小来支付相应的报酬,并给予职务晋升、学习深造的机会等等。通过这些激励措施,激发员工内在的创新活力,增强创新的动力。

三、企业职工创新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与初步成效 面对企业技能创新的现状,公司把构建学习型企业文化、创建创新型企业作为发展目标,从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入手,在抓好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推行全员学习、导入先进管理理念、应用现代化管理方法与工具为主要内容,以持续推进管理改善、精益制造为实践载体的学习型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构建以职工创新平台建设为抓手、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普遍开展,以建设创新型企业为最终目标的职工创新体系建设。近年来,公司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作用,推动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目标,以发挥劳模先进示范引领作用为重点,努力搭建劳模先进创新平台,广泛开展“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活动,打造劳模先进工作团队,积极开展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技术协作、技术发明、技能培训、人才培养等一系列创新活动,大力推出优秀创新项目和先进操作法,在提升职工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生产力转化,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上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目前,公司创建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航空工业首席技能专家任建华领衔的任建华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陕西省劳动模范吴映辉牵头的吴映辉劳模创新工作室;以高级技师、高技能人才肖斌领衔的肖彬技师工作室、以公司及劳模、技师袁旭挂帅的技能大师工作室;同时,在国际转包生产分厂,以技术专家徐红艳为带头人的创新工作室呼之欲出,以技术处工程技术人员为主体、以技术进步、工艺优化、效率提升为主要任务的工艺技术创新工作室正在酝酿成型之中。这些创新工作室的建立,极大地调动了干部职工创新创造的热情和活力,以此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新创新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公司上下形成了比较浓烈的创新氛围。

2015年以来,公司各类职工创新工作室完成创新项目41个,成功申报专利4项,在科技核心期刊上发表5篇,创新创效200余万元,节约资金80余万元,承担了公司科技和群众性创新项目80个。任建华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的《某机型高性能弹性装置中外套同变形配合改进》、吴映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的《组件化装配的研究与应用》、肖彬工作室完成的《简易数控车床自动攻丝装置设计》等一大批创新成果在生产现场运用后,效果良好,提高了工艺技术水平。靠创新释放发展潜力,让创新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效益成了企业科技逐新之路。

四、职工创新平台建设的方法路径与主要做法: 劳模创新工作室在技术培训中起到了“传播器”、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起到了“转换器”在培育人才中发挥了“孵化器”、作用,也推进了企业在发展中“助推器”作用。其主要做法是:

1、强化领导、精心组织,建立完善职工创新平台建设的工作机制。公司把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立足企业发展大局,高起点部署、高标准推进。成立了由总经理任组长,生产副总经理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下设职工创新工作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总结推广职工创新工作室的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协调处理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过程中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形成了“党委同意领导、行政大力支持、部门全力配合、工会统筹运作、劳模能手挂帅、职工广泛参与”的工作体系。按照点面结合、逐步推进、立足实际、务求实效的创建思路,印发了《关于深入开展“劳模创新工作室”试点活动的通知》和,制定了《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搭建工作平台,组建工作团队,完善管理制度,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目标,夯实工作责任。试点的工作室都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每个团队里都有单位领导参与,形成了以项目为牵引,以课题为支撑的工作体系,并对人员实行相对固定的动态管理,完善了激励奖惩制度机制,将项目成果作为创新工作室经费拨放和奖励的唯一依据,增强了工作室的创新动力,有效调动了团队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2、突出重点、多管齐下、确保职工创新平台建设活动取得实效。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职工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为载体,以实现职工和企业共同进步和发展为重要目标,为企业生产经营解决了诸多实际问题。一是创新工作室作为职工发明创造新技术新方法、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崭新平台,自主开发或承担的许多项目都具有针对性强、实用性显著、降低劳动强度、操作便捷安全的特点,有的还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证书,有效解决了生产技术发展的瓶颈问题;二是创新工作室聚集了一批业务和技术骨干,针对生产和工作中的难题,动脑筋、想办法,攻坚克难,破解难题,解决了技术质量问题,为满足生产交付进度提供技术管理支撑;三是开展“师徒结对”等活动,技艺精湛的创新工作室人员与具有一定基础的技术人员和的操作工人签订师带徒合同,将自己的专业技能传授给其他职工,培养了专业技术和高技能操作者团队,提高职工技术素质和创新能力;四是加强评比考核,每年对各基层的职工创新工作室进行考评验收,命名表彰,要求工作室至少要有一名在技术、业务方面有专长,有一定理论水平、工作经验、创新能力和创新成果的知名劳模、技能大师、技术专家作为领军人物,工作室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详细的工作计划,完整的学习培训、科研活动、专题会议等各项活动记录,团队成员至少每年完成1~2项创新成果,同时带动职工参与创新活动,取得突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典型引路,示范带动,充分发挥先进模范人物的示范引领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一个劳模就是一面旗帜,一个典型就是一面镜子,在工作室的创建中,注重发挥劳动模范、技能大师、技术专家的品牌效应,利用新近模范人物的技术、专业特长、在职工中的公信力、影响力来带动、凝聚团队,整合资源,避免创新工作室行政化、官方化的弊端,使创新工作室既能成为专业化工作团队,又有职工广泛参与的群众性特点,使其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推动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深入开展,在企业形成弘扬劳模、工匠精神、崇尚科学技术、大众创新的生动局面,激活职工的创新热情,迸发劳动创造的内在动力。

4、横向联众,纵深推进,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群效应。劳模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凝聚职工创新活力的新载体,也是弘扬和宣传劳模精神的重要平台。为进一步扩大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浓厚氛围,在广泛宣传先进事迹的同时,召开劳模创新工作室现场经验交流会总结推广经验,提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知名度合并影响力,促进了企业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在纵深发展的同时,加强横向联合,建立了劳模创新服务团队,加强劳模创新工作室之间的合作交流,相互取长补短,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和科技成果转化。

五、构建职工创新平台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构建职工创新平台是一项新生事物,要想健康成长、不走弯路,需要认真把握一些几个问题:

一是创建职工创新工作室活动必须循序渐进,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更不能急于求成,而要选择有条件的单位先搞试点,逐步推开,实事求是地开展创建活动,成熟一家申报一家。

二是要结合实际,立足企业自身,凸显自己的特色,不能照搬或移植别家成熟的做法,可以借鉴经验。

三是扎实开展创建工作,避免做表面文章,职工创新工作室不是一时的应景之作,而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长久之计。不是一般的活动室,不是参观的景点,而是创新的高地;

四是处理好各个房买你的关系,尊确定为

五建立动态管理机制至关重要。要把创新工作室工作做实,对考评通过的职工创新工作室每年都要进行复检,第二年没有创新成果的进行通报,第三年没有成果的给予摘牌。

关于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议 篇3

关键词:低碳技术创新 体系设计

现有技术的支撑系统阻碍了低碳技术创新,即便存在可供选择的更优的替代技术,政府、金融机构、供应商和现有的基础设施之间的正反馈系统仍支持和维护现有技术。低碳技术创新和使用通常会产生外部经济,而化石燃料等技术的使用者却不必为其造成的外部成本买单。低碳技术创新会伴随大量成本支出,如先期开发和能力建设成本,并且新技术的运转和维护也会产生高额费用,这使得低碳技术在成本上缺乏竞争力。

一、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实质上是政府、科研单位、企业等不同行为者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制度与技术推广使用所形成的网络结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是将低碳技术与可能的市场机会相匹配的过程,该过程还涉及多种类型的交互作用和学习类型。低碳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是由与低碳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相关的机构与组织构成的子网络,核心机构是国立科研部门与高等院校,主要功能是低碳技术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技术创新系统主要是由与技术创新相关的机构或组织构成的子网络,核心机构是企业,是组织科技攻关力量创新技术。低碳技术知识传播系统主要是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以及职业培训部门等组成的子网络,主要功能是培养具有高素质、高技能、新知识、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低碳技术知识应用系统是由包括政府部门、企业、科研机构和其他机构组成的子网络,主要功能是应用新知识和新技术提高决策能力,提高社会生产率、促进新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制度创新系统主要是由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与大学等组成的子网络,核心机构是政府,是通过政府对现行体制的改革、创新,为其它子网络的良好运行提供合理的制度安排。低碳技术知识创新系统是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和源泉,低碳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根本,通过低碳技术知识传播系统来培养高素质人才,低碳技术知识应用系统促使科学知识和低碳技术知识转变为现实生产力,而政府通过制度创新系统来进行制度安排,以调控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良好运行。

二、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有关建议

(一)建立整体的低碳技术创新系统

低碳技术创新系统对低碳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指引低碳技术探索的方向;提供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促进知识与信息的交流,创造外部经济;推动低碳技术及产品市场的形成。低碳技术创新系统的制度因素对创新速度和方向的影响,包括法规与合约等正式约束、社会传统等非正式约束。一个低碳技术创新系统主要分成三个方面:供应方的低碳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需求方的市场吸收能力、制度框架。促进向低碳经济转变的低碳技术创新也需要这几方面的共同作用:一是供应方面,低碳技术发展和创新提升了向低碳经济转变的潜能,如实行低碳技术升级,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开发新能源技术,以提供必需的低碳排放或无碳排放的能源服务;二是需求方面,扩大市场对新兴低碳技术的需求,提高新兴的低碳技术研发的动机和投资;三是制度框架方面,建立整体的低碳创新政策体制,提高政策工具组合的连贯性和整体性,关注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长远发展;四是设计向低碳经济转变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制度手段将低碳经济转变过程中产生的外部效益内部化,采用学习机制,提供制度的适应性。

(二)积极发展清洁煤技术

碳收集和储存技术(简称CCS)可以在现有技术—制度框架约束下运作,也有利于促使当前主导企业和政府机构的利益与低碳经济的目标相一致,通过捕捉、储存和管理使用化石燃料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来缓解气候变化危机。碳捕获主要是从火力发电厂等较为集中的碳源捕捉二氧化碳,碳储存可将二氧化碳注入地下,或者变成碳酸矿物。碳捕获和储存技术保留了现有大部分能源基础设施,如电网、生产和传输设备以及终端技术,其在碳锁定的情况下是基本可行的。“富煤、少气、缺油”的资源条件决定了中国能源以煤为主,电力供应主要来源于煤炭发电,短期内从化石燃料转变为替代能源是不现实的。CCS技术兼顾了现实条件和各方需求,有利于形成广泛利益联盟,对于碳锁定条件下的低碳技术创新有推动作用。

(三)完善税收政策,支持低碳技术创新体系

政府行为限定在为低碳技术创新创造适宜的环境而不直接干预企业低碳技术创新,即政府通过税收优惠诱导企业自愿地进行低碳技术创新而不是迫使企业进行低碳技术创新,企业作为低碳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不会受到影响。要完善税收优惠政策,用好省级政府的税收优惠权限,扩大支持范围,调整税收减免标准。一是完善支持低碳技术创新的税收政策,制定鼓励企业碳收集、碳存储技术研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行低税率、减征、免征等办法。二是修订消费税制度,把符合节能减排要求的低碳产品纳入税收优惠范围。三是继续完善增值税制度,对符合低碳技术要求的机器设备与产品实行减免优惠和税收返还政策。对企业的节能减排、低碳技术创新给予税收返还、豁免的同时,还要对企业污染环境的行为给予税收惩罚,以保持社会税负平衡。结合我国当前所处的发展环境,应采取渐进式的税制改革方式,逐步兑现行税制进行调整,通过开征新的环境税种予以辅助,以逐步增强税收的环境保护功能。

(四)完善政府绿色采购,扩大采购低碳产品

政府采购是财政发挥宏观调控作用的重要手段,具有较强的社会引导功能和间接激励功能。政府应建立优先采购节能产品和具有环保标志的低碳产品的制度,在推进节能环保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财政要将发展低碳技术产业作为政府采购的特定目标,建立低碳认证标准,增加符合低碳认证标准的产品的采购数量和范围。二是制定科学合理的低碳采购标准、清单和指南,并增加对低碳产品的强制性购买规定,逐年提高低碳产品采购的法定强制购买比例,实行及时调整的动态管理模式,以此指导具体的低碳采购活动。三是考虑完善政府采购的绩效考评和监督机制,确保政府采购制度的落实。

(五)协调市场机制等政策工具

财政政策在支持低碳技术创新方面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仍需要其他方面政策工具的协调配合,包括行政手段、市场机制等等。行政手段具有加强的强制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谨慎使用。市场机制符合市场经济的原则与要求,其作用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如制定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绿色认证制度、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等。我国目前的能效衡量标准及其评价体系还很不完善,无论是对能耗行为进行调控,还是对节能行为进行激励,相关的财政政策都会面临科学依据不足的困境。因此,要尽快加强能效标准及审计制度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完善碳排放交易市场机制。通过与市场机制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财政政策效率。

三、小结

我们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构建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议,以推动广东低碳技术创新体系的发展。未来政府应构建低碳技术创新的财政政策支持体系,应多管齐下,继续发挥税收优惠、财政补贴的引导作用,支持企业开展低碳技术创新,还有发挥财政直接投入的推动效果和财政担保的融资作用,支持新兴的低碳技术项目的启动实施。运用政府采购,激励市场提供低碳产品。总之,综合运用市场机制和财政金融政策工具,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市场机制和财政金融政策工具的合力作用,更好地推进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4

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实践结合在一起的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和管理实践的三重属性,主要由两大类活动构成,一是管理性活动,包括决策、资源配置、管理与制度建设等活动;二是实体性活动,包括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等活动。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就是由这些活动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的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有机体,缺少任何一方面都不能构成现实的企业创新活动。因此,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创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相关的各种机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推动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包括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等。

具体来说,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由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机构、创新要素(包括人员资金、仪器设备等)、制度和机制,以及外部环境等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以市场为导向,产品为龙头,效益为中心,管理为基础,把企业内部研究、开发、生产、营销与综合管理协调统一起来,立足于企业自身实际,有效选择创新管理和开发模式的组织整体。

2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是以始于创新构思和研究开发而终于市场实现的石油技术创新过程为核心的各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要素组成的具有整体功能的统一体。从企业内部来看,技术创新过程包括创新构思、技术发明、工程设计、中间试验、试生产、产业化应用、技术服务以及利润的实现,涉及石油企业的经营决策系统、研究开发系统、生产系统、营销与采购系统、财务系统、科技情报系统、内部信息网等,因此,石油企业的内部创新也呈系统状态。从石油企业外部来看,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不是独立的微观行为,它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受到企业外部经济、技术、政治、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

在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中,可以明确以下几方面内容:

2.1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过程为核心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它以创新构思的产生为起点,终于产业化及市场实现。在创新活动深入的过程中,各个阶段必须紧密配合、有效整合才能实现创新目标。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等特征,一般可以将其过程分为以下阶段:创新构思及立项、研究与发展、中试、试生产、产业化(规模应用与实现)。

2.2 存在诸多影响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外部环境要素

影响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政府部门:政府主要通过制定创新政策影响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创新政策指对创新活动产生影响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通常分为供给、需求和环境等几大方面的政策,与国家的科技政策、经济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教育政策等有密切的关系。具体的内容包括政策和法规的制订、知识产权的保护、维护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规范创新主体的行为等。

(2)客户与市场环境:市场环境是企业创新活动的基本背景。市场作为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来源于下游市场的客户需求往往是石油企业创新构思的源泉。

(3)外部研究机构:指石油企业外部的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及其他企业的研究机构。这些外部机构有可能成为石油企业进行技术引进或产学研合作的对象,也是石油企业合作创新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4)中介机构:中介机构是指在知识和技术的供方和买方之间起桥梁作用的机构,包括向供、需双方提供信息、交易场所、中介服务、资金和保险等的机构,如技术市场、技术协作网、生产力促进中心和银行等。在石油企业创新系统中,作为连接其他行为主体的“链环”,起到促进和从事知识和技术的转移或扩散的作用,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3 内部要素直接决定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内部要素:

(1)研发组织机构:要有适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结构,它是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国内的石油企业大多采用三级研发组织体系,三个层次包括战略层、研发层和应用层。战略层——由企业科技委员会及其专业技术委员会、科技发展部组成战略管理层,强化技术创新战略管理,加强科技规划、计划的制订,组织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通过政策进行宏观指导,负责创新绩效的评价与考核。研发层——由各二级集团(专业公司)研发中心组成主力研发层,承担企业重大科技项目研究、现场试验、新技术推广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等研究开发任务。应用层——由各二级集团(专业公司)下属的成员企业技术科室组成推广应用层,承担本单位新技术推广、技术改造和新技术应用等任务。

(2)创新资源要素:在石油企业技术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有不断的信息、资金、人力、物力等创新资源要素的投入,才能保证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

(3)技术创新支撑保障机制:要保证企业研发组织结构的高效运作,创新要素资源的充分供给以及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需要构建良好的企业内部管理机制,包括科技投入回报、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设备管理、企业创新文化建设等制度性内容。

(4)技术创新运行机制: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过程为核心,为了保证石油企业从创新构思立项开始的一系列创新活动得以顺利进行,还必须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研发项目管理等内容。目前,国内石油企业的科研项目管理机制还在不断完善中,其中比较领先的如大庆油田公司,在其科技项目管理中率先实施了顶层设计、招标制、课题制、项目跟踪管理、项目津贴制、科研创效提成等管理机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通过以上分析,综合石油企业技术创新过程、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要素、技术创新内部要素等内容,得到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

3 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

上图为国内石油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对其不断进行优化。由于企业是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成败主要取决于现有技术创新体系内部要素的优化配置,因此,对现有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主要应围绕内部要素来进行:

3.1 研发组织机构方面

目前大多数国内石油企业已初步建成全局“一个整体、三个层次”的研发体系。为进一步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保障,必须将主力研发层的建设作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优化工作的重点,围绕主营业务产业技术需要开展研发机构建设,本着突出重点,择优扶强的原则,加大主营业务研发机构的建设力度,明确其主要任务是从事重大科研项目和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研究与开发,集中攻克关键性配套技术,发展优势特色技术,提高科研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科研开发、成果转化能力。同时,要继续整合优化基层单位的科技资源。对于石油企业中数量众多的基层科研试验机构,需要更明晰的发展定位和高效的资源整合,鼓励其开展本企业生产急需的技术难题攻关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以便更好地满足主营业务的技术需求。

3.2 创新资源要素方面

从目前来看,在资金、人才、信息、设备等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要素供给方面,比较缺乏的是资金、科技人才,尤其是高级研发人才,其次是科研技术条件急需改善,实验室建设需要相应资源投入。

3.3 技术创新支撑保障机制方面

需要进一步落实资金、管理、组织、人才、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优化科技管理流程,以保证石油企业研发组织机构的高效运作,创新要素资源的充分供给以及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

3.4 技术合作与人才保障方面

对于实力较弱的地方石油企业,可以考虑借用“外脑”,对于高级技术人才的引进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处理与高级技术人才的合作关系;对于实力较强的石油企业,则可以考虑建立外埠研发中心。以项目研发为纽带,探索在发达地区建立研发中心,充分利用当地的研发资源优势,吸引高科技人才,解决企业科技人才缺乏和高级科技人才吸引困难的矛盾,提高科研开发水平。

3.5 技术条件保障方面

目前需要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改善科研条件。在已建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对各企业下属单位的实验室进行投入和扩建,配套形成覆盖主营业务领域的重点实验室群。从目前国内石油企业科研项目进程综合分析来看,与其他各阶段相比,试制(中试)阶段还有待加强,需要重点建设分布式科研综合试验基地,开展钻探、机械等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及产品现场模拟试验,提高技术成熟度,降低现场试验风险。

3.6 技术创新运行机制方面

一是在石油企业中全面推行顶层设计、课题制等先进的科研管理机制;二是逐步建立并实施以重大科研项目研发为纽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其他新机制;三是与优化的科研管理流程相配套,需要完善项目管理运行机制。

4 结论

本文构建的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为国内石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提供了清晰的理论框架,其中的重点是实现内部要素的优化配置。石油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优化也主要围绕研发组织机构建设、创新资源要素投入、技术创新支撑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优化等关键内部要素来进行。

参考文献

[1]连燕华,于浩,郑奕荣,等.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21—22.

[2]杜景姝,陈云,谢科范.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新模式[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184.

[3]卢怀宝,陈金霞.大庆科技管理十法[J].石油科技论坛,2006(2):52—54.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5

基于以上专业定位,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实践,涉及专业一体化的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规划,机器人实践平台升级,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考核方式改革,教学资源、师资队伍、评估反馈机制建设等。通过有针对性地研究我们在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探索出符合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规律、适应“工业4.0”及“中国制造2025”对专业人才知识及能力要求的创新课程体系,为国家、社会输送高素质的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

通过对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体系的研究,在已运行4年的本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完善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完成课程体系面向“工业4.0”的课程群知识结构设计、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设计;总结课程教学手段和方法;完成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建设;建立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3创新课程体系构建方案

专业人才培养遵循工程教育思想,以项目为导向设计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将项目设计和实施贯穿于大学4年的教学过程之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就有机会参与真实项目的开发与运作,获得实践经验和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企业真实项目实践与学校理论教学的无缝对接。设置面向“工业4.0”的创新课程群及项目群,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培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

3.1支撑培养目标实现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以行业与社会需求为根本。在此基础上确定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以TOPCARES-CDIO教育理念为指导,定制科学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过程,最终建立面向“工业4.0”的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课程体系。

引进与国际接轨的课程体系,制定全新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教学计划,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与培养模式,初步构建以设计为中心,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

理论课程体系方面具体表现在适当降低理论知识的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理论结合实际的能力。理论课程的整合要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构建基础理论平台课程群与专业模块化课程群相结合的理论教学体系,保证人才的基本规格和多样化、个性化发展,增强学生对社会的适应性。

实践课程体系方面,依据专业能力培养目标,以能力为本位,以项目为载体,以“学中做”和“做中学”为方法,统筹安排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创新训练与实践、创业训练与实践、综合实训与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与企业实习等各类实践教学环节,使实践学期教学内容逐级递进、逐步深化;将实践学期实训内容与理论学期的教学内容紧密衔接。系统化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贯穿于大学教育全程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本专业采用自顶而下的方式设计各级项目。一级项目(智能机器人综合设计项目)的设计直接针对专业的培养目标,实践学期的二级项目和基于专业课程的三级项目分别是一级项目培养能力的分解。

采用基于社会实际岗位的逆推法设计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按照人才职业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将专业培养目标抽象为若干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再根据每个专业核心应用能力所需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划分不同的课程群。

设置课程群不仅要考虑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身课程体系的科学性与递进关系,还要充分研究专业相关的重点行业、大型企业岗位特点,针对人才市场的人才需求和岗位需求,把行业、企业、岗位所需与“工业4.0”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平台、新规范纳入课程,实现专业课程体系与区域经济及行业、企业的有效对接。目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现行的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将专业定位侧重于智能传感与检测技术、智能机器人传动与驱动技术、智能机器人系统构建技术和嵌入式系统技术,包括智能系统的软/硬件设计与开发,以及智能技术在工业控制领域的应用等。虽然该体系与面向“工业4.0”相关技术有一定的匹配度,但还需进一步改革,拟融合“通信规约”“IoT”“工业现场总线”等知识模块构建“工业4.0”的CPS虚拟网络课程群,融合“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检测”等构建“工业4.0”的CPS实体物理课程群。实践课程体系的改革主要围绕KUKA工业机器人开设相关的课程实验、课程项目、实践学期项目及实训等。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分为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岗位应用技能课程、专业方向和专业技能拓展课程4个阶段。注重岗位需求对课程设置的对应性,前两个阶段与传统大学基本一致,只是深度上浅显一些,后两个阶段面向人才市场的岗位需求,着重培养企业用得上的专业人才。

3.2科学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了全员参与、全过程监控、全方位评价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做到了常项评价与专项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考核评价与终结性考核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采取管理学确认有效的5W1H(Why-What-Where-When-Who-How)和PDCA(Plan-Do-Check-Action)方法进行评价,可以有效地保证各环节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与持续改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质量评价包括TOPCARES-CDIO系列评估、教学质量评价以及教学过程评价3个部分。TOPCARES-CDIO系列评估主要评价专业、课程、项目、教材以及素质教育等环节落实工程教育理念的效果。教学质量评价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质量评价,学生对课程的满意度调查、对重点课程的评价、对重点教材的评价等,由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组成。教学过程评价,主要从课程考核、实践学期以及毕业设计(论文)3个关键环节展开。

3.3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专业自成立以来就十分关注师资队伍的培养,不断强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持续关注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建设,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开展内部培训、教学研讨、企业实践、学术研讨等全方位的培养措施,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教研科研水平高、技术服务能力强的教学团队。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引聘训评”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发展方案。

3.4教学资源建设

根据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完善改革课程的教学大纲,积极开展专业课程教材、试题库、项目库、实验指导书、教学案例、课件等教学资源建设,升级机器人系列实验室。

4结语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篇6

关键词:创新创业 教育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4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十几年来,我国高校不断探索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笔者认为,最核心的挑战就是解决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落脚点和着力点应该放在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

一、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新定位

定位是为事物发展确定方位,是方向性、根本性问题。我国创业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从最初的“实现自身”正在向新形势下的“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转换。但是,目前仍有一些高校抱有固定思维,仍将高校创业教育定位在解决就业上,受益面仍为少数学生群体,学生毕业的目标为开公司、办企业、当老板。上述的创业教育属于狭义上的创业教育。诚然,国家提出创业教育的初衷是为了缓解就业压力、解决就业难的问题。但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经济社会的发展,狭义的创业教育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从高校整体人才培养的高度,从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角度重新定位创业教育。

(一)创业教育是一种素质教育,但不等同于一般的素质教育,它要明确到底培养何种素质,是什么样的素质教育,以及如何实现这样的教育。主张创业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知识和创业能力等素质为主要目的,把创业教育融入到素质教育之中。这种定位的总体导向是很正确的,是对“窄化”定位的反思与超越,是要力图克服“企业家教育”的弊端,但在实践过程中却陷入了空泛化的误区。

(二)真正的创业教育应该定位为“自主创业”+“岗位创新创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岗位创新创业”是指在一个具体的工作岗位上,个体或团队进行创新活动与体现企业家精神的过程。岗位创新创业者应具备以下能力:1、应聘竞争力强:同时具备专业知识和创新创业管理能力。2、岗位胜任度高:能为企业创造高效益和高价值。3、职涯发展快:起点高、成长速度快,能很快被单位提拔重用。

定位于“岗位创新创业”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高校创业教育,就是要把创业教育真正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核心目标,以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为路径,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重点,全面推进高校创业教育。

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构建“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1、以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综合素质为核心,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和全过程。建立“普适性”、“专业性”和“运营性”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普适性课程实现对全体学生的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通过专业性课程实现对有明确创新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专业性教育;通过运营性课程实现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实战化教育,从而实现全体与個体、分层次与分阶段、普适性与专业性、课内与课外的创新创业一体化设计。

2、以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启蒙、职业生涯规划为主,建立普适性创新创业课程模块。通过开设公共课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等形式,开设创新创业系列课程,从初级到中级和高级,形成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和方法,使学生普遍接受创新创业意识的启蒙教育。

3、以创新创业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为主,建立专业性创新创业课程模块。在专业教育阶段,跟踪专业和产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工具、新产品”,通过开设创新创业专业特色课、专业拓展课、创新创业辅修课,将创新创业融入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4、以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建立运营性创新创业课程模块。通过实践学期、毕业实训、毕业设计、SOVO、自主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运营活动,培养学生独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能力和经验。

(二)建立“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实训体系

1、以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为核心,构建“创新训练”+“创业训练”+“创业实践”+“综合实训”进阶式、四位一体的实践实训体系。紧密跟踪产业“四新”,基于真实的教学资源与环境,以项目为主线开展教学,形成和发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习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2、基于普适性课程和基本训练项目,对一年级学生进行创新训练。通过创新创业理论基础、前沿和创业讲座,启发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基本素质。

3、基于专业性课程和模拟训练项目,对二三年级学生进行创业训练。对接产业 “四新”,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系统的创业理论和常识,必备的创新创业的知识和技能。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7

1 自主创新路径选择

作为发展中国家, 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支持主要来自国内合作和国外技术引进, 所以笔者认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个开放性的复杂系统, 时刻需要与外界进行沟通和协作, 这就要求处理好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的关系, 通过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 进行企业自身的独立创新和合作创新, 推动研究开发与生产经营的结合。

从企业自主技术创新角度, 可将其自主创新路径分为三种:1) 内生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完全依靠内部资源和力量推行自主创新活动, 在此过程中, 企业可通过建立自己的科研机构, 培育高素质的科研团队, 增加知识总量, 紧紧围绕核心技术, 系统地进行创造性活动;2) 引进创新与国内合作创新相结合。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 与其他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合作进行技术创新, 解决自主创新中遇到的关键技术问题;3) 内生创新、合作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企业依靠自身技术力量或资源开展自主创新活动, 若在研发过程中遇到无法解决的技术问题, 通过国内合作将问题解决, 而若在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无法解决的难题, 可从发达国家引进所需技术, 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 进行二次创新。可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现有人力资源、技术资源、资金等实际状况以及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选择最为合适的自主创新路径。

2 自主创新主体构建

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工程, 离不开企业自身作用的发挥, 也离不开政府相关部门、高校、科研机构以及中介机构的参与和支持, 当然,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要不断促进企业自身成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 使其能够在自主创新活动中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首先, 企业应考虑如何创造需求, 突破竞争, 比如可建立明确的蓝海战略思维, 积极寻求消费者隐性需求, 同时从自身所拥有的核心能力出发, 进行需求甄选, 发现市场机会, 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能够促进高新技术企业长期发展的领域中, 以此进行自主创新。其次,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完善企业运行机制, 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管理, 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建设提供保障。再次, 打造具有前瞻性和创造性的企业家队伍, 企业家应通过自己的创新精神培育企业自主创新文化氛围, 以自身高水平的经营管理能力开拓市场, 优化资源配置。第四, 构建虚拟性学习团队, 积极引进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使其通过自己专业技能攻克技术难关, 实现资源内聚和外取, 为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主体的构建提供动力支持。

3 自主创新机制和体制建设

作为自主创新的核心主体, 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具有创新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主动构建自主创新体系, 这就需要有一个完善、全面的保障机制和创新体制, 从而使高新技术企业的主体作用不断发挥, 最终实现自主创新要素不断优化配置、自主创新模型不断优化升级。

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来说, 应强调内部机制建设, 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健全有利于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市场机制、协调机制、激励机制、培养机制、学习机制和共享机制, 以开放式的创新理论为基础, 积极吸收外部创新思维和技术, 以实现高新技术企业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有机协调和利益共享。另外,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活动的开展对于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企业通过创新人才和创新要素的集聚、自身能力的建设等, 有利于加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 因此, 可建立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双向互动机制, 实现两方的良性互动, 使企业得自主创新不断优化升级。

4 自主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设

绩效评价对企业决策、激励等有着重要影响, 高新技术企业应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自主创新活动的技术、经济以及综合有效性进行评价, 对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进行评价。在经济全球化和企业战略不断创新的背景下, 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空间更为广阔, 与传统企业相比, 高新技术企业应更加注重企业战略的发展, 所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应是根据企业战略管理需求和长远发展目标构建的, 应能促进企业自主创新战略的实施, 同时在自主创新战略实施过程中, 应不断更新评价方法, 完善评价标准, 多种评价方法相结合, 实施动态化评价, 突出创新性和成长性, 关注无形资产的培育, 重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注重对企业未来发展潜能的评价, 将评价重点放到衡量高新技术企业长远利益、分析企业未来驱动因素的绩效上, 使评价企业战略创新的绩效水平更具科学性和准确性, 以此促使企业形成创新文化, 激发员工创新动力, 激励企业的创新活动, 有效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5 结论

21世纪, 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生存都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息息相关, 高新技术企业应及时调整经济结构,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建立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 推行自主创新活动, 实施自主创新战略, 不断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逐渐成为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拥有核心技术、具有高度国际影响力的企业, 各个高新技术企业合力, 共同致力于我国国民经济、技术的发展, 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总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婷.我国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模式研究——以济南市高新技术企业为例[D].山东大学, 2012.

[2]赵秀丽.国家创新体系视角下的国有企业自主创新研究[D].山东大学, 2013.

突破性创新能力体系构建 篇8

关于突破性创新能力

O'Connor认为突破性创新能力至少包含三种能力:即发现能力、孵化能力和加速能力, 并且阐述了三种能力所包含和涉及的不同活动和技能, 同时指出要使得突破性创新系统成功运作, 这些能力、活动子集必须要紧密联系在一起, 只有三种活动被紧密耦合并被视为一个整体系统, 突破性创新的生产力才能达到最优。然而, 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后发现, 三种活动与能力之间因为缺乏必要的链接而很难使之耦合成为一个整体, 从而使得突破性创新难以达到最优水平。在研究了大量有关突破性创新的文献与案例后, 笔者认为突破性创新能力应当包含发现能力、评估筛选能力、孵化能力、加速能力以及商业化能力。突破性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突破性创新项目的实施效果。

1. 发现能力。

是指企业及时发现内外部存在的可能带来利润 (业绩) 发生显著提高机会的能力。要求企业具有敏锐的嗅觉与洞察力, 能够及时寻找到已有市场存在的机会及未被开发的市场。发现能力所涉及的活动可分为内外部两种, 内部活动主要指企业通常所采用的实验室研究及寻找内部的好想法与机会, 外部活动主要包括寻找企业外部的好想法、机会、许可技术或对有前途的小企业进行产权投资的机会。寻找外部机会, 既要审视新兴市场等相关市场, 还要确定领先用户。这就对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洞察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评估筛选能力。

是指企业对发现的机会进行评估与筛选, 甄别出突破性创新机会, 并识别出更符合企业利益的突破性创新项目。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突破性创新项目评估筛选体系, 而在所发现的机会进入此体系之前应当首先从以下方面对其进行初步的评估判断:第一是项目的创新源, 突破性创新项目的创新源一般是技术人员, 如果一项创新的创新源是主流用户或者是营销人员, 那么这项创新是突破性创新的可能性就很小。第二是项目的拥护者, 出于创新和财务方面的考虑, 突破性创新项目很难获得营销和管理人员的支持。而那些杰出的技术人员则坚持认为即使这种技术遭到主要客户、营销人员和财务人员的反对, 新市场迟早都会出现。第三是预计的项目收益指标, 企业在进行识别时会设有一定的财务指标, 如既定的NPV、IRR等, 因此, 即使项目没有达到财务要求, 但对于创新源来自于技术人员、拥护者也是技术人员的项目要进行进一步评析。

3. 孵化能力。

是将突破性创新想法或机会转化为业务提议的能力。业务建议在形成之前往往需要不断的探讨与修改, 这也要求突破性创新团队具有良好的沟通氛围。孵化所需的技能是实验技术。实验不仅要在技术前端被执行, 还要适合于市场学习、市场创造以及对业务是否与战略意图相匹配的测试。

4. 加速能力。

加速能力所需要的技能是管理高增长的业务。加速活动包括投资构建业务以及其所需的基础设施、关注市场需求和市场机会。在这一阶段, 突破性创新机会不能被转入到到传统的阶段———关卡流程 (stage-gate process) 中, 加速就是要从早期的领先用户使用转化为可预测的销售预测。只有达到了这一点突破性创新项目才能被转入到一个独立的业务单元中去。加速阶段所必须的活动应当由一组独立的成员处理, 并且衡量这些成员所采用的指标是增长指标而非营利标准。

5. 商业化能力。

将突破性创新项目进行到可以预测销售业绩的阶段并不代表突破性创新的完成, 还有更大的问题———如何将该项目成功的推向市场。企业要想将产品成功的商业化除了有一支具有实力的营销团队外, 还必须有突破性创新团队成员的参与, 因为他们对于谁更需要这样的新产品、新产品与市场上已有产品的区别等更为了解。而且在用户使用过程中突破性创新团队要接受来自用户的大量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对产品进行不断改进直至主导设计的出现。

基于突破性创新过程的突破性创新能力提升途径

Brown S.K.Eisenhardt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型, 对突破性创新过程的研究是技术创新文献中是经典研究之一。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与传统技术创新过程存在差别, 因此国内外技术创新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过程理论模型。基于本文的研究目的, 采用了Eisenhardt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技术创新模型。Eisenhardt (1998) T针对计算机产业六个公司的复合产品创新的归纳研究, 考察组织如何进行连续的变化。通过对成功和不成功公司的比较, 提出突破性创新的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由于Eisenhardt的观点更为系统, 因此其阶段模型比较流行) :第一是即兴创作阶段。这是突破性创新的早期阶段, 由于该阶段活动模糊性很强, 又称为“模糊前端” (Page&Stovall, 1994;Koen, 1998) 。突破性创新在该阶段的主要活动包括产生新想法、确认新想法的商业潜力、和对新想法投资评价等。这些活动表现了较高的动态性。第二是实验阶段。实验是将通过是否具有商业潜力评价的新想法转化为现实的必要条件。由于突破性技术创新的极高的不确定性, 因此将新想法转化为新产品是一充满变化的动态过程。第三是项目转移阶段。突破性创新研究项目最终必须实现商业化应用。该阶段的不确定性有前阶段遗留的和本阶段新产生的, 有来自研究项目转移过程中的技术和市场不确定问题, 以及来自新市场产生的市场不确定性问题。不同于渐进新创新的产品, 以突破性创新为基础的新产品必须培养潜在的客户。

基于复杂性视角的突破性创新模型的能力提升

1.即兴创作阶段主要涉及发现能力和评估筛选能力。发现能力涉及的主要活动是创新构想的产生, 这是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的共同起点, 但是两者的创新来源却明显不同, 渐进性创新一般在公司与顾客的不断接触中产生。然而导致突破性创新的构想更有可能来自于综合因素, 即从大量迥然不同的技术信息中产生新的、不明显的领悟的综合。由此可以看出, 从团队构建方面而言突破性创新团队更需要“一专多能”的通才, 只有将这样的人才广泛引入创新团队发现能力才能得以大幅度提升。这一阶段关注的焦点是机会的确认和不确定性的降低, 要成为一个善于把握机会的机会识别者, 必须既具有技术知识和商业常识, 又有能够觉察到一个突破性创新机会商业潜力的市场意识。一个突破性创新机会是否应该被进一步发展, 就必须确认其市场潜力, 机会的确认便引发了评估筛选。最初的评估筛选在确定突破性创新机会后, 还要围绕不确定性的降低, 最好由一个具有共同定位的专家小组进行探讨 (如果需要还可以包括其他方面的专家) , 并针对不确定性最终制定专门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中应该包括各种假设、存在的不确定性以及各种结果, 从而为整个实施过程提供监督指导并确定所缺失的能力。除了进行初始评估筛选外, 企业应该建立一套自己的评估体系对通过初步筛选的机会进行进一步评价。然而, 由于突破性创新面临着市场等各方面的重大不确定性使得评价体系的构建更加困难。

2.突破性创新项目处于实验阶段应该主要关注孵化能力和加速能力。孵化是将机会转化为业务雏形的第一步, 在转化过程中必然需要良好的沟通渠道, 由于突破性创新项目创新幅度较大, 并且在形成业务提议之前所涉及的很多东西都具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此在转化过程中会涉及大量的隐性知识的转移, 因此, 突破性创新团队的成员不仅应当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 而且应当与企业内外的相关人员之间建立起广泛而密切的非正式 (人际) 网络, 以有利于隐性知识的传播。除了机会确定者, 其他功能组织也都变得很重要, 例如, 业务模型制作、市场与质量控制和操作单元都应该被包括在内。同时必须将重点由降低创新不确定性改变到业务模型制作上来, 为了确定恰当的应用和业务模型, 必须对所制作的各种模型进行测试。当最终的业务模型确定之后孵化过程便结束了。加速一般处于试验阶段的后期, 在此阶段要关注市场的提升以及将项目移交至经营单位。已有研究发现, 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会使市场提升加速, 并且在孵化过程中将运营单元的员工进行整合, 移交过程将会变得更加顺利。这些员工接管了项目并由专家作为顾问。

3.商业化阶段涉及的能力主要就是商业化能力。目前研究表明, 突破性创新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突破性技术创造的过程, 而在于如何将这些技术商品化。任何突破性创新产品在上市之初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市场阻力, 要想成功进入市场, 企业必须进行有效地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 必须与领先用户建立良好的关系网络从而获取更多用户方面的信息, 此外, 要与有关组织建立市场驱动型联盟 (marketdriven alliances) , 并采用新的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方法。因为传统的市场学习和市场研究方法对于突破性创新项目并不适用。除了以上挑战必须应对之外, 还有两个重要问题需要解决:一个是要在企业内部设立或确定一个对口的事业部, 由其负责突破性产品的生产与营销;另一个是要为突破性产品确定一个恰当的经营模式, 以确保其能够为企业带来应有的效益。

产业创新体系的构建机理研究 篇9

因此, 本文将介绍产业创新体系的基本内涵, 基于此来说明产业创新能力的评价维度。不同的产业部门因自然条件、区位、知识和技术累积的差异, 以及与非企业组织在知识和技术上联系程度的差异, 呈现出不同的创新能力。因此, 明确产业创新体系中的内涵, 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产业政策。

1 产业创新体系的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 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创新活动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创新不再是由单个企业来完成, 众多的行为主体开始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Chesbrough (2003) 最早提出开放式创新, 这种创新形式是指企业利用外部思想进行创新, 与合作伙伴一起创新, 分担风险和共享盈利。企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 创新可以在企业以内和企业以外进行。开放式创新是相对于封闭式创新方式而言的, 明确了企业创新源的多样性。而产业创新体系为这种企业多元化的创新源做了进一步的分析。

产业创新体系是一个由异质的行为主体为了产生、吸收和利用新的和现有的技术以及创造、生产和利用新的和现有的产品, 通过市场的和非市场的互动过程, 形成“新的”创新部门。异质的行为主体包括个体和组织。组织包括企业和非企业组织, 例如, 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等等。这些异质的个体和组织具有特定的知识和技术基础、能力, 在创新活动中具有互补性。孙晓华和周玲玲 (2010) 根据2006年对中国36个工业行业的实证分析, 发现企业的异质性与产业创新能力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 异质性程度越高, 产业创新能力也越高。

Malerba (2007) 运用产业创新体系的研究框架, 构建了知识和技术、行为人和网络以及制度三个维度, 对制药、生物技术、电信设备、服务业、化工、软件和机床的产业创新能力进行比较、分析, 发现知识作为创新活动的基础, 在产业间表现出极大的差异, 同时产业的知识基础随着时间在不断变化, 从而影响到产业体系的边界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变化。在这些产业中, 由不同的行为主体提供了丰富的、跨学科的和多种创新知识的来源, 除了企业, 其他组织在创新活动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 大学在基础研究和人力资本的培养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在生物产业和软件产业中, 大学甚至是新企业诞生和创新的源泉。制度影响所有产业的技术变化率、创新活动的组织以及产业体系的表现。任声策 (2013) 借鉴产业创新体系的框架, 比较了中国通信设备产业和医药产业, 从产业知识基础、行为人和网络、制度三个角度, 解释两个产业创新能力差异的原因。

2 产业创新体系研究方法的来源

产业创新体系的方法源于演化理论和创新系统。演化理论认为学习和知识是经济系统变化的最关键因素, 经济动态、演化过程和转型是其研究的核心。因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在不确定的和变化的环境中行动、学习和搜寻, 必须依靠由学习和知识累积所形成的能力来加以应对, 不同的行为主体知道不同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理论还强调认知方面对行为的影响, 如信念、目标和期望, 认知会受到以前的学习和经历以及行为人活动所处环境的影响。所以, 学习和知识意味着行为人在经历、能力和组织方面的异质性, 由此决定了他们差异性表现的持续性。三种驱动经济变化的过程处于演化理论的核心, 分别是:第一, 技术、产品、企业和组织的多样化创造的过程;第二, 模仿的过程;第三, 选择的过程。所以, 演化理论特别强调与科学和技术相关的机会条件, 同时也强调知识基础是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制度背景。因此, 行为人的学习、行为和能力受到了技术、知识基础和制度的约束。

产业创新体系方法的另一个来源是创新体系。创新体系强调关系和网络是创新和生产过程最关键的因素。这一体系认为创新是一个各种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 强调在这一创新过程中, 企业并不是孤立的, 创新被看作是一个企业与其他企业以及非企业组织 (如大学、研发中心、政府机构、金融组织等等) 集体互动的过程。这些主体的行为同样会受到制度的影响。这种方法特别强调跨学科的方法, 用历史的视角, 并且把学习看作是创新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所以, 产业创新体系融合了演化理论和创新体系的精髓, 提出了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三大基石:知识和技术、行为主体和网络、制度。

3 构建产业创新体系的三个维度

3.1 知识和技术

任何产业都具有特定的知识基础、技术和要素投入。从动态的角度来看, 知识和技术是产业边界分析的核心问题。知识和技术是创新的最基础的要素。而创新在产业中变换的速度很快, 导致产业的边界不断变化。企业与非企业组织之间的联系和互补性, 改进了产业体系真实的边界。产业创新体系的行为主体之间的互补性, 无论从需求, 还是生产水平, 都体现了相互依赖性和反馈机制, 这些构成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泉, 促进了产业创新的良性循环。一个产业拥有的知识和技术来源越广泛, 越有助于其获取有利的技术机会。

3.2 行为主体和网络

一个产业部门由异质的组织和个体构成。个体包括消费者、企业家、科学家和工程师等等。组织包括企业 (如使用者、生产者和要素供应者等) 和非企业组织 (如大学、研究机构、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贸易联盟或者技术协会等等) , 包括大的组织的分支机构 (如R&D或者设计部门) 以及社会团体 (如产业协会) 。

不同的行为主体具有特定的学习过程、能力、信念、目标、组织结构和行为的特征。他们通过沟通、交换、合作、竞争和指令过程互动, 在产业创新体系内的联系是通过多种市场或者非市场的关系实现。这种关系的类型和结构以及网络在产业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因为产业间具有不同的知识基础、相关的学习过程、基础性的技术、需求的特征以及关键的联系和动态的互补性。所以, 从产业体系的角度来看, 创新被看作是一个过程, 包括广泛的多样化的主体, 为了实现与创新相关的产业化和商业化, 而系统互动的过程。

3.3 制度

制度对行为主体的认知、行动和互动形成了约束。制度包括成文和不成文的规定, 表现为规范、规则、法律、标准、共同的习惯和既定的做法等等。从对行为主体的影响上来看, 制度的范围可能包括从强制执行的到行为主体互动创立的 (如合同) , 从较强的约束力到较弱的约束力, 从正式的到非正式的 (如专利法或专门的规则相对于传统和惯例) 等等。

从创新的角度来看, 很多制度涉及国家层面, 如专利制度, 也有针对特定的产业部门, 如税收政策。从这个角度来看, 国家的制度和产业的体系成为最重要的方面。首先, 国家的制度, 如专利体系、知识产权或者反垄断法在不同的产业对创新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其次, 相同的制度在不同的国家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 所以对创新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再次, 国家制度制定的导向是更好地满足产业创新的需要。但是在某些方面, 国家层面的制度可能约束特定产业创新的发展, 可能导致国家的制度与行为人意愿以及产业需要发生错配。最后, 国家制度和产业制度可能相互转换。一个产业的制度, 对于一个国家在就业、竞争力和战略意义及其重要时, 可能会上升而形成国家层面的制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 产业创新体系的框架强调了五个方面:第一, 从知识和技术的角度, 关注产业的供给能力, 强调市场需求的影响, 注重对产业创新能力的基础以及对产业创新的商业化过程的分析;第二, 强调了除企业以外的其他行为主体在创新中的作用, 注重对创新网络的分析, 强调多样化创新源对产业创新的重要性;第三, 同时认为市场和非市场的互动同样重要, 非市场化的活动对知识和技术的获取具有重要作用;第四, 非常注重制度的作用;第五, 认为产业的边界是一个动态的演化过程, 通过多样化的创新和市场的选择过程, 使产业发生动态的变化, 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Hery W Chesbrough.Open Innovation[M].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ublishing Corporation, 2003.

[2]孙晓华, 周玲玲.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创新能力——基于我国36个工业行业的实证检验[J].产业经济研究, 2010 (4) .

[3]Franco Malerba.Sectoral systems of innovation:a framework for linking innovation to the knowledge base,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sectors[J].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07, 14 (1-2) .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建研究 篇10

一、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构成主体及其问题

从总体上来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生态体系的主题主要包括政府、高校和企业。

1.政府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积极引导者。几年来,以教育部为代表的相关政府部门先后推出一批鼓励或要求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如,国务院2011 年发布的国发〔2011〕16 号文中就对高校创新教育提出要求,鼓励高校开展创业教育、开发创新创业类课程,完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将创业教育课程纳入学分管理。积极推广成熟的创业培训模式,鼓励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培训和实训,提高创业能力。2015 年,教育部提出,从2016 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但是,仅仅停留在这些指导性政策上还不足以快速推动创新创业教育及实践的开展。

2. 高校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高校在校学生高达3000 余万,2016 年,高校毕业生高达765 万人。无疑,高校是中国高素质人才密度最高的地方,是创新创业教育的主战场。但是,历经多年的改革之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然在探索中,与市场、企业仍然缺乏有效的互动,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体系和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导致学生培养以就业为导向,学生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储备;教师以形成成果、申请专利等做为科研终点,致使各领域众多的研究成果无法通过市场转化为社会价值。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亟待深化改革。

3. 企业是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实践平台和推进器。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于市场需求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但是创新能力仍显不足,尤其是众多传统行业的企业缺乏创新人才。不能通过创新实现发展的突破。同时,企业在经营中积累的众多经营管理经验仅限于企业内部扩散,不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

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充分发挥政府、高校、企业的优势,整合资源,构建涵盖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的完整教育生态体系势在必行。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如图1 所示。在该生态系统中,政府、高校、企业相互支持,通过充分的合作打通创新创业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再到实战的关键环节,为创新创业提供全程的支撑服务,实现创新创业的全面落地。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大致由三部分组成,支撑体系、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平台体系。支撑体系已经为创新创业奠定了良好的环境,教育体系培养人才并形成创业项目,平台体系则提供了成果转化的载体。

1. 支撑体系。创新创业教育支撑体系的构建主要由政府负责。包括制定引导和支持创新创业的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让创新创业者能够在创业初期放下包袱;牵头成立创新创业引导基金,并以此为基础构建支持创新创业的金融支持体系,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积极组织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如创新创业大赛、创新创业成果展览、创新创业服务机构等,活跃创新创业氛围。

2.教育体系。该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参与,具体构建过程以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为指导,高校为主体,企业配合形成适合学生创新创业的理论和实践教育体系。其中理论部分包括创新创业的通识和专业教育。实践由学校和企业合作开展,企业主要提供与理论相匹配的实践平台。该体系培育出的学生具备了创新创业的基本知识、气质和操作能力。

3.平台体系。平台体系是整个生态系统的成果孵化体系,是创新创业成果的出口。政府在该体系的构建过程仍然要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各种形式与高校和企业合作,通过建设众创空间和孵化基地等为创业项目提供基础配套、启动资金等必要支持。

三、结语

尽管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具备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的环境,但是尚未形成完整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通过整合政府、高校和企业的相关优势,构建融创新创业教育理论、实践以及创业基础条件为一体的生态体系,势必会培养大批具备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大幅度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为推动我国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支撑。

摘要: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政府、高校、企业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拥有各自的优势资源,通过政府引导、企业参与、高校积极推进实施,建立起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体系,能够积极推动双创战略的实施,有效促进学生创就业、企业创新和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生态体系

参考文献

[1]任丽.鼓励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中国劳动保障报,2011.6.25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11

关键词:创新教育;创新创业;实践

根据《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几年来,我们在巩固已有的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以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为载体,构建了创新教育实践体系,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了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在创新基础上的创业能力。

一、制定和完善学生创新教育实践管理制度

一是学部主任和专业主任教授直接参与管理制度的制定,同时征求企业专家的意见,使制度完整规范,符合应用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二是学部主任和教学副主任直接负责管理创新教育实践教学指导团队的建设,并指定学部实验中心负责人参与管理团队实践项目的实施工作。三是由团总支、学生会和社团牵头组织学生成立科技创新协会,定期考核接纳一些思维敏捷,创新意识强,具备一定动手能力的学生加入到团队当中。根据不同专业要求配备指导教师。四是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为创新教育科技活动提供方便条件,各专业间建立设备共享机制,满足交叉学科之间项目实施的要求。五是加强校企合作,借助国家乳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平台,实现与行业、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积极申报参与企业的横向课题研究,建立校企双赢互利的机制,在满足企业研发项目需要的基础上,实现应用性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构建“三原则、四层次、五阶段”项目带实践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教育实践内容必须符合“新颖,实用,高效”的原则,即团队在申报项目时,要本着创新的思维,注重项目的新颖性,为后续的项目实施提供良好的开端。

“四层次”要求学生按照自身的发展情况,逐层上升,每个学生可以自带题目或到创新教育实践指导团队选题目进行系统培训,团队将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科技活动实践经验安排相应难度的项目,进行分层次培训,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项目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并确定能否进入下一阶段的培训。其次,分阶段采取不同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培养其创新素质。

“基础型”是指大一期间, 对学生边上基础文化课,边进行科研理论的训练,其内容包括资料的查阅、收集与整理,试验方案设计及实施、疑难分析报告、阶段性小结等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应用型”是指大二期间,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协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特点自愿参加,并以“科技讲座”“化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为辅助,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培养其创新素质和能力。“综合型”是指大三开始,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某方面发展的潜力,通过科技立项为学生配备指导教师,组建稳定的学生科技创新团队,进行比较系统的指导和培训,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型”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培训,带领学生积极参加国家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组织同学全程参与项目申报,项目实施和成果总结等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思维,积累各项成果,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

这一环节中我们采取“项目申请——技能培训——项目实施——成果申报——成果应用”五阶段项目带教学的培养方式开展创新教育创新实践活动。

一是积极参与各类大学生创新科技项目的申请工作。二是借助创新项目这一平台,安排专业指导教师对团队学生成员进行集中系统培训。采用交流讨论的方式,广泛的吸收采纳学生的创意和见解,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研究方案。三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要求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指导,及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定期召开阶段性总结会议,参与不同项目研究的团队成员集体交流,分享经验和心得。同时设置中期考核环节,每个项目的负责人(学生)进行汇报,由学部主管领导和主任教授牵头对项目实施进行考查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四是项目完成后,指导教师带领项目组成员总结成果,进行科技论文的撰写以及专利的申报工作。学部每年召开专门会议对已取得的成果进行汇报总结,对获奖的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进行表彰。五是重视项目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对于能够促进实践教学改革的成果,要求在学部各专业之间交流推广。对于来源于企业的创新项目,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进行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三、成立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指导团队

为了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学部成立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全程负责创新项目的指导、管理和监督工作。指导教师团队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各自发挥专业优势,实现专业知识的互补和共享。定期召开研讨会,交叉学科间进行交流,总结经验,讨论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问题,研究解决方案。与企业技术人员保持相互联系,及时掌握行业企业急须解决的实际问题,开拓思路,为成果的转化奠定基础。建立指导教师团队考核评价制度,将创新教育实践创新成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到班主任工作和年终述职考评实施方案中。设置加分政策,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参与积极性,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四、制定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保障措施

一是开放学部实验室,在不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满足创新教育实践项目的实验要求。各专业实现仪器设备和实验材料的资源共享,为项目实施提供方便条件。二是成立项目指导教师团队,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每个项目配备一名专业对口的主要负责教师,其他团队成员同样承担指导任务,学生可以随时咨询实验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三是依托于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授权点,充分利用联合乳品学院的“双导师”资源,为科技创新提供技术保障。四是鼓励指导教师将创新教育实践项目与自己的科研课题相联系,吸纳学生参与自已科研课题的应用研究。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需要,也分担了教师科研课题的研究任务。五是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借助乳品中心等企事业单位积极申报企业横向课题,申请企业研发项目资金,拓展项目来源。六是依托食品与环境工程学部省级重点学科和省级重点专业,加大对创新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投入,保证各类科技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创新教育实践教学的评价方法

一是成立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小组,由学部主任担任组长,对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质量评价。二是设置项目开题,中期考核,项目总结汇报等环节,对科技创新项目进行跟踪检查。三是制定团队学生成员的评价指标,评价指标包括创新教育实践成绩、就业率、考研率和优秀毕业论文比率等。四是由创新教育实践教学考核评价小组对科技创新项目成果进行审核鉴定,根据成果的质量决定奖励的级别和加分权重。

经过探索与总结,我们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教育实践体系,丰富了实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实现教学相长,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对原有的“实验教学——生产实习——技能实训——就业实习——毕业设计五点一线”实践教学链进行了补充和延伸,加入了科技创新环节,实现了更加完整的“六点一线”实践教学体系。创新教育实践教学团队的教师通过对科技创新项目的指导,丰富了实践教学经验,对第一课堂的实践教学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以科技创新项目为平台,启发了设计性实验教学的思路,优化了实践教学内容、丰富了实践教学手段、完善了实践教学考评体系。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取得的部分成果可以直接应用于日常实践教学中,同时一些对基础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创新型设计专利提高了实验效率,加速了实验教学仪器的更新。同时,通过科技创新项目的实施,开展与行业企业产学研深度合作,巩固促进了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

参考文献:

[1]黄宪怀,潘柳燕.浅谈高等学校的创新教育[J].广西高教研究,2001(2):66~71.

[2]李德平.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辽宁教育研究,2007(4):75~77.

[3]李录平,张拥华,周健等.高等学校实践教育多维度理念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1(11):83~86.

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篇12

一、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结合企业竞争力的相关理论,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应遵从以下基本原则:

1. 导向性原则。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推动力是科技进步、知识转化、智力开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其产品中知识含量高度密集, 其经营运行和生产要素组合中, 掌握科技知识的专业人员和研究开发投入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 要体现企业的技术创新效应, 要遵循导向性原则。

2. 少而精原则。

评价指标既不是越多越好, 也不是越少越好, 关键在于对特定分析目标具有明确的含义, 具有良好的代表性, 能满足特定的目的和分析研究方法的需要。评价基点应定位于绩效比较, 选择少数重要的影响因素作综合分析。

3. 实用性原则。

建立指标体系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在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中得到应用, 这就要求建立的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即遵循实用性原则。因此, 指标体系的设计要尽量避免形成庞大的指标群体或层次复杂的指标数, 指标的数据要便于采集, 计算方法要科学合理, 评价过程要简单, 利于掌握和操作。

4. 动静结合原则。

评价指标应具有可测性和可比性, 指标体系中的各个指标能够比较敏感的反映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变化, 既要体现当前技术创新的实际水平, 也要能够预测技术创新潜力。

5. 联系性原则。

各个指标之间要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依存。形成一个联系紧密的有机整体。其中, 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相结合, 可使指标体系有效地展示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和潜力。

二、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基本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置

根据上述原则及企业发展的特点, 企业技术创新指标体系的内容结构, 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从投入 (X1) 、产出 (X2) 、效益 (X3) 、环境 (X4) 四个方面设四个一级指标;第二层次是在一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设立23个二级指标, 其框架结构及指标内容见下表。

1. 投入指标, 主要反映其潜在的技术创新能力, 包括人力资源和经济资源的投入。

本指标下设7个二级指标, 其中X11和X12用于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人力资源的投入情况, 一方面反映其拥有的技术创新人员在该地区的比重, 另一方面反映专门从事研究与开发的人员在该企业的比重, 是投入指标体系中的核心指标;X13用于研究与开发设备的技术水平可以用固定资产的重置价值表示;X14用全年研究开发经费投入额与平均技术人员数量对比计算;X15计算公式为R&D投入经费/销售收入, 是一个强度相对指标, 指标值越大表明技术创新经费投入的强度越大;X16包括用于技术创新方面信息搜集和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的投资, 反映了技术创新过程中对于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X17用报告期技术创新经费投入额与基期对比 (也可以逐年对比计算环比发展速度) , 反映技术创新活动的持续发展能力。

2. 产出指标, 反映各种要素组合产出的实际成效, 是评价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最重要的指标。

本指标下设6个二级指标, 其中X21反映技术开发成果的实际拥有量及在全国所占的比重;X22反映企业创新产品的出口创汇能力;X23主要研究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用当年研究开发成果中已经投入生产的成果所占比重表示) ;X24反映技术开发的速度, 开发的速度越快, 产品的更新速度越快, 更新周期越短;X25反映科技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可以用创新频数 (年内创新产品数) 、千人创新数量 (创新频数/科技人员数) 两个指标进行反映;X26用本年度的创造发明和申请的专利数量与上年度对比计算。

3. 效益指标, 主要是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终应体现于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上, 以及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上, 同时也体现于企业经营效率、回报水平、带动效应和成果转化上。本指标下共设置6个二级指标, 其中X31用一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创新产品数量与该段时间内投放市场的总产品数目对比;比重越大, 则表明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X32反映新产品对于收益的贡献;X33用一段时间研究开发的新产品所能达到商业成功的比率 (研究开发的新产品中已经投入商品生产并获得成功的数量表示) ;X34反映了技术创新活动对经济的贡献率;X35反映新产品进入市场并占有市场为企业获得的效益;X36可以用投资报酬率反映, 该指标是用来计算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的, 但由于技术创新投资也具有投资数额大, 期限长的特点, 因此, 计算该项指标以评价其投资效果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4. 环境指标,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外部环境也对技术创新活动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影响, 对此, 专门设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环境指标体系。

环境指国家和地区在科研资金的投入、税收、信贷、风险资金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和导向, 下设4个二级指标, 其中X41主要反映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X42反映企业技术创新对外单位的依托程度 (拥有的产学研合作技术创新的基地数) ;X43财政投入主要反映政府部门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情况;信贷投入则反映金融部门参与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及其对该项活动的支持力度;X44政策优惠指数反映了国家和地区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企业发展的优惠条件。

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

综合评价方法是指运用多个指标对研究对象进行评价的方法, 称为多变量综合评价方法, 或简称综合评价方法。综合评价的过程不是逐个指标顺次完成的, 而是通过一些特殊方法将多个指标的评价同时完成的;在综合评价过程中, 一般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评价结果不再是具有具体含义的统计指标, 而是以指数或分值表示被评价对象“综合状况”的排序。

综合评价法的步骤: (1) 确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这是综合评价的基础和依据。 (2) 收集数据, 并对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数据进行同度量处理。 (3) 确定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数, 以保证评价的科学性。 (4) 对经过处理后的指标再进行汇总, 计算出综合评价指数或综合评价分值。 (5) 根据评价指数或分值对被评价对象进行排序, 并由此得出结论。

上一篇:落户选择下一篇:关爱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