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反思与出新(共3篇)
语文教学反思与出新 篇1
《形势与政策》课是两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必修课。面对新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紧迫需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 深入钻研, 积极实践, 大胆创新, 在对教学现状充分“知”情的基础上, 不断增加科研力度, 丰富教学环节, 改革评价体系, 努力改变《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的老面孔,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切实提高《形势与政策》课的教育教学质效。“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在“知”“行”统一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科学发展, 使《形势与政策》课真正成为高校青年学生的良师益友。
一、“知”之一:正确认识、清晰定位, 高度重视高校《形势与政策》这门课程
要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必须立足现状, 改变旧观念, 深化新认识。这是至关重要的前提。
1. 当今仍然存在对《形势与政策》课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的现象。
《形势与政策》课是国家教委1987年在《关于高等学校思想教育课程建设的意见》一文中规定的一门大学生必修课程, 时至今日这门课程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虽已取得了很大成绩, 但是,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新情况, 一些高校对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 没有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形势与政策》课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仍然没有充分重视该门课程的教学, 认为大学教育抓好专业知识的教育教学就可以了, 抓好“主干”的思政课的教学就可以了, 像《形势与政策》这样的课程可有可无, 对该课程的教学安排、教学管理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同时, 由于《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实效性强、政治性强、政策性强等特殊特点, 相对于全国高校统一使用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或《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课程教材, 《形势与政策》课的教材建设就稍显薄弱, 由此部分任课教师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教学内容和深度没有达到既定的目标;此外, 部分学生还消极对待《形势与政策》这类思政课程, 学习流于形式, 不少大学生形势与政策知识匮乏, 对国内外重要事件的认识极其幼稚, 《形势与政策》课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 正确认识、清晰定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门必修课, 是对青年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 是培养大学生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环节, 是高校素质教育的灵魂,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 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1)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治性和思想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国家教育部门多次在有关文件中指出:“形势与政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 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 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1) 要完成这个目标, 高校思政课教师要容政治性和思想性为一体, 统一认识, 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前瞻性, 积极宣传这门课程开设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始终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理论去观察形势、分析形势、认识形势, 从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最终形成人人关心形势、人人学习形势的良好氛围。
(2) 《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政策性和实践性紧密结合的课程。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课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 而《形势与政策》课的政策性就表现在政策的制定原则、政策的作用及其对某一方面形势的影响, 这对学生正确、全面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并主动贯彻执行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不仅仅是要让学生了解当前国际、国内的形势与政策, 更主要的是教师要教会学生将形势与政策的理论和自己及周围的现实事物联系起来, 分辨是非, 通过纷繁的表面现象认识事物本质, 缓解认识反差,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二、“知”之二:夯实基础、与时俱进, 教师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目前,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教育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教学来实施。《形势与政策》课的理论性教学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主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教育;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 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等。教师要具备坚实雄厚的理论功底, 在教学过程中才能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关注的热点问题, 充分挖掘教学材料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并在分析论述的过程中渗透马克思主义的形势观教育, 达到“授鱼”与“授渔”的有机统一。为此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身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的理论基础涉及多个学科, 如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国际关系学等内容在课程中都有具体反映, 这也要求《形势与政策》课教师除具备一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之外, 还应当具有更加广博的知识。由此, 授课教师要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 努力拓展自身的综合素质。
由于形势与政策总是处在不断变化、调整和完善之中, 《形势与政策》课的有些专题知识需要不断更新, 否则就可能过时。这种时效性要求授课教师要紧扣时代主题, 及时补充新鲜资料, 使教学内容明确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思想上模糊的难点问题, 帮助他们学会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去观察热点、分析问题, 避免在一些国际国内重大事件上产生思想偏激、认识模糊现象。
由上可见, 要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与业务素质, 要树立牢固的责任心、事业心和敬业心, 不断学习, 与时俱进;对学校来说, 要把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理论素质和教学能力作为《形势与政策》课改革建设的重要环节来抓, 尽可能的为任课教师提供学习、培训等“走出去”的机会以拓展他们的教学视野, 使他们不断适应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 洞察时代的特征, 把握学生的脉搏, 掌握先进的教学手段, 以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 从而培养建立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三、“知”之三:以人为本, 平等相待, 要了解当今时代发展变化了的教育对象
要搞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还要了解我们所面对的教育对象。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 网络的连通, 使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更为便捷, 思维也更加活跃, 他们崇尚民主、科学, 要求平等, 他们更关注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 但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又决定了其看问题有时难免偏颇。面对新形势、新问题, 特别是面对当代青年的发展特点和成长需求, 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以更高的要求, 更适宜的方法为青年大学生释疑解惑, 进行全方位的逻辑分析与思想疏导。实践表明, 好的教学内容, 如果能用学生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传播,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更加强调其教育与引导的功能, 在一个相对宽松的教学氛围中, 通过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 教师、学生双主体的融洽互动, 特别有助于消除青年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 能对所讲的内容信服, 并从中领悟道理, 真正使《形势与政策》课“入耳入脑”, 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世界的窗口, 增长见识的捷径”。
四、“行”之一:课件开发, 集体备课、说课、评课, 优势互补, 要注重课前准备
要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切实上好这门课, 就必须注重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与实现资源共享。《形势与政策》课区别于“两课”其它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强的政策性、动态性、时效性, 所涉及知识面十分宽广, 内容丰富, 它与现实生活最贴近, 最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实践证明, 《形势与政策》课特别适合用多媒体课件教学, 不仅能使教学信息容量大增, 而且直观形象, 很受学生欢迎。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的丰富性、更新的快捷性、阅读时空的广阔性, 针对我们开设的每一个形势与政策教学专题, 通过下载和剪辑提前收集相关材料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用丰富鲜活的事例来吸引学生, 特别是通过跨越时空的视频影像资料作为案例, 可以充分发挥影视媒体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 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与凝聚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能最大程度地增强教学效果。因此, 成立课件研发中心, 制作多部专题教学课件, 可以集中优势资源, 不失为《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的一个好方法。
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组织教师集体备课, 教师围绕每一教学专题充分发表各自的意见和看法, 可以集思广益, 优势互补。通过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多种方式, 改变教师以往“单兵作战”的模式, 这不仅能有力地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提升教学内容的理论深度, 而且可以增强教师的团队合作精神, 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这样做效果明显, 在《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中很值得推广。
五、“行”之二:积极探索、大胆尝试, 教学方法多样化
《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内容多, 教学难度大, 对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要求高。教育有法, 教无定法, 贵在得法。教师必须认真研究、大胆尝试改进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方法, 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进一步发挥该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 必须抓好《形势与政策》课的课堂理论教学。
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是有效完成《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任务的最重要一环, 教学方法是否科学得当, 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影响教学的效果。
(1) 多媒体加引导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打破以往一支粉笔、一张嘴、“我说你记”传统的“一言堂”模式, 广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 在课堂教学活动中, 充分利用各种实物资源、现代媒体资源、社会信息资源扩大教学容量, 在重理论、强灌输、贵言传的引导式教学中, 生动、形象、直观地把《形势与政策》课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讲解清楚, 把书本知识与社会生活最新变化联系起来, 使教学贴近实际, 更生动、更吸引人、更具时代气息。
(2) 互动式、讨论式加辩论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教师要积极构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双主互动”的教学模式, 通过互动式、讨论式、辩论式等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师生一起谈形势、论政策、讲心得, 特别是针对有争议的部分, 共同讨论, 将学习引向深入, 最终运用集体智慧, 得出正确结论, 从而教师可帮助学生主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形势、分析矛盾, 把握事物发展规律。恩格斯说, 我们的理论“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越少从外面把这种理论硬灌输给国人, 而越多由他们通过自己亲身的经验检验它, 它就越会深入他们的心坎。” (2)
2. 充分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实践教学。
只有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形势与政策》课才能真正做到“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也才具有真正的吸引力和生命力。我们可以将《形势与政策》课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与各专业课教学实习工作相结合、与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诸如“形势与政策专家报告会”、“老红军演讲团”、“科技下乡”、“下厂实习”、“红色旅游”等大型社会实践活动中, 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 不仅使大学生深入了解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和成就, 增强对形势与政策的现实认识, 而且激发了他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正像毛泽东所指出的:“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 (3) 这种多维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弥补《形势与政策》课堂教学的不足, 极大地增强《形势与政策》课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3. 探索建立《形势与政策》课的红色教育网站。
现如今的信息化、网络化使上网成为当代大学生最喜爱的一种学习、交流和娱乐的方式, 新颖、充满现代感的网络极大地吸引着大学生的关注。网络信息量大、便捷、快速的优点, 为把握《形势与政策》课的时代性和政策性提供了最佳的教学平台;网络虚拟空间的优点, 使大学生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可以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疑虑与困惑。要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改革, 就要积极探索建立集政治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为一体的《形势与政策》课的红色教育网站,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教学、讨论等活动, 丰富教育资源, 创新教学方法, 拓展教育空间。教师可将中央电视台4频道、10频道、新闻频道等节目的最新国内外《形势与政策》方面的报道及热点评述在网站中播出, 及时运用于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可以建立《形势与政策》教育资料库或教学资料信息网, 为任课教师和学生提供丰富的参考资料;可以设立《形势与政策》专家网络信箱, 定期邀请专家在网络上与学生开展坦诚地交流, 有针对性的答疑解惑, 以“网上谈心”、“网上咨询”、“师生论坛”、“实话实说”、“学习感悟”等形式真正地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以更加积极主动和开放透明的形式占领《形势与政策》课现代化的教育阵地。
六、“行”之三:打破陈规、不断改进, 考评方式多元化
教学评价具有激励、反馈、导向功能, 是体现教学艺术、实现教育价值的重要手段。要做好《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 就一定要打破单纯闭卷理论考试的陈规模式, 实现考评方式的灵活多样。教师可进行“动态考核+开卷考试”、“动态考核+撰写论文”、“动态考核+口试”等考核方式的探究, 在日常的全过程动态考核中, 要坚持教学评价的开放性, 采取形成性评价, 不只注重考核结果, 更关注学生在日常的专题教学和实践活动中的进步状况与努力程度, 期待不同层次的所有学生在教学中都有发现、思考和提高, 我们认为教学就是成功的。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 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 也只有这样《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改革才会有长足的进步。
摘要:文章在对目前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现实“知”情的基础上、对《形势与政策》课认识定位思想上“知”情的基础上、在对《形势与政策》课发展变化的教育对象“知”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 指出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对象、采用多样的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元的考评方式是新形势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改革创新的“行”动突破口。
关键词:形势与政策,认知,改革,创新
注释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EB/OL]http://www.people.com.cn/GB/14641/14643/39527/index.html
2 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 (第一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语文教学反思与出新 篇2
本文将以山水游记类文言文教学作为突破口, 来探讨形象思维对文言文教学的重大意义和价值。选择山水游记类文言文, 是因为中国古代山水游记以描山画水、传达山川神貌为主, 同时在描写见闻中又包含着作者的独特感受, 所以这类文言文凝聚了形象思维和感性情怀, 是贴合青少年审美选择、调动他们生命的热情、搭建“生态课堂”的最好文类。希望以此能对文言文课堂教学产生“以点带面”、触一类而通几类的效用。下文中, 我将就亲近自然、简笔勾勒、以古化育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思考。
一、亲近自然
亚里士多德创办的吕克昂学园和逍遥学派, 老师和学生们习惯在花园中边散步边讨论问题。台北康桥双语学校推行“田园实验”的办学模式, 让学接近大自然, 切身感受乡土文化, 在户外登山、游泳、单车骑行等活动中收获健康的体魄和生命的教育。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二是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
比如我们教授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文《始得西山宴游记》时,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谈谈作者登上西山之巅后的感受, 不少学生甚至从未登过山。如若我们的这节课移位至花果山玉女峰顶, 那么文中所言的“则凡数州之土壤, 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 岈然洼然, 若垤若穴, 尺寸千里, 攒蹙累积, 莫得遁隐;萦青缭白, 外与天际, 四望如一。”也就会意了作者所说的“心凝形释, 与万化冥合”。
二、简笔勾勒
文学、绘画艺术是有相通处的, 是可以相互借鉴的。正如我上文所说的我们语文写作课是可以转移到户外的, 依靠形象思维来完成文字的呈现。沿着这个思路, 我就思考其他的方法来生动山水游记文言文的课堂, 通过翻阅他人的课堂经验升华, 我发现不少教师采用“简笔勾勒”法, 他们多是小学、初中的同仁, 那么是不是高中的语文课堂再用简笔勾勒的绘画手法就是倒退就是不成长?我上《谏太宗十思疏》的“十思”内容时, 让学生把“君人者, 诚能见可欲, 则思知足以自戒”这一条用简笔漫画的形式来表达, 我的要求一出口, 全班同学一致觉得不可思议, 纸笔摆在面前, 久久都难以落笔, 为什么?他们很少接触漫画, 远离画笔太久, 想象力又匮乏, 为什么?
一次的行不通促使我更坚定要多尝试简笔勾勒法, 我要打开钳制学生形象思维的牢门, 锻炼他们文字信息和图画信息相互转换的能力, 牢固他们的文本印象, 激发他们学语文的生命真诚, 真正地去实践“真阅读”!
三、以古化育
2014年, 魏本亚在《语文建设》第25期发表的文章——《台湾文言文教学的守正与出新》中就谈到台湾同仁善于借助文言文课文与学生讨论一些非常现实的问题, 重视探寻作品的当代价值, 重视学生的生命教育和生涯发展教育。我往年执教《谏太宗十思疏》“十思”内容时奋力于串讲, 侧重字词句的理解和排比修辞的分析, 今年我转换了思路, 着重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体验谈谈自己对“十思”的理解, 甚至让学生完成《给自己的忠告》的随堂练笔, 实践下来发现学生更兴奋愿参与。
《 石钟山记 》 、 《 游褒禅山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姆潭西小丘及》, 作者记游山玩水外还包容了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苏轼的《石钟山记》传达的命题是事不目见耳闻不可臆断其有无, 我们课堂上就可以相机设问:假如我们大家听到一则传言会怎么看待。学生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思考交流展示, 教师必要时加以引导, 深化问题的思想力度——反思民族的劣根性, 国人缺乏科学求实的理性, 会轻信甚至添油加醋大肆渲染推波助澜。
《毛诗序》评论《关雎》“先王以是经夫妇, 成孝敬, 厚人伦, 美教化, 移风俗。”高度肯定《关雎》教化人心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好的文章就是一首《关雎》, 在先民们集音乐、舞蹈、歌唱于一体的艺术盛宴中, 我们的身心会得到洗礼和陶醉。
叶圣陶先生说:“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 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 得先知道自己才成, 而要知道自己还得借径于文言或古书。”我们的语文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课堂”的可能, 给学生解绑, 给学生助力, 给学生发展。我们苦心寻找“生态课堂”的灵泉活水, 但万象归一, 那就是我们语文教师要夯实自己的立命安身的基础, 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语文内涵, 这样我们才能站稳文言文的课堂站牢语文的三尺讲台。
摘要:反思自己和身边同仁们的文言文教学时常会陷入痛苦中。我们的文言文课堂捆绑了学生的灵性也抹杀了学生的天性, 这不是真正的文言文解读和文言文阅读。语文的课堂应该是感性的天地应该是形象思维展翅自如飞翔的天宇, 是最能展示“生态课堂”理念最能贴近青少年思维和心理的中学课堂。淡化一些语法的强调、减少一些教师的布道、立足于形象思维的基底, 探求符合学生兴趣又能切实真正阅读文本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才是高效高价值的语文课堂。
语文教学反思与出新 篇3
【教学过程与评析】
一、基本练习
教师课前在黑板上先写好以下的口算、估算、笔算题组。并在上课开始向学生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通过这节课的练习, 要求同学们能进一步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 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先请大家在练习纸上以最快的速度按要求计算下面各题。
1. 口算
题组一:82×4=
82×20=
82×24=
题组二:40×30=
40×40=
40×50=
2. 估算
39×30≈39×41≈38×52≈
3. 笔算
82×24=39×41=38×52=
同时提出练习与合作要求:
(1) 先独立完成以上各题, 再想一想以上算式中哪些题是有联系的?
(2) 小组长负责, 先组内同学互相批改, 再说一说这些算式有什么联系。
教师在学生独立计算和小组讨论时, 有意识地关注学生的计算和讨论情况。 (注意学生错误的反馈)
通过学生的独立计算、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后, 教师让一位学生把每题的得数和竖式写在黑板上, 同时也把有错的得数写在旁边。接着组织以下反馈评讲。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黑板上各道题的得数和笔算过程, 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学生观察片刻后作出回答)
学生先对错误的得数作了纠正, 再提出:
生:我看出口算的题组二中, 下面一题的得数要比上一题的得数大“400”。
师:为什么呢?
生:每一题相差10个40, 所以相差400。
生:我发现题组一最后一个算式的结果, 刚好是把上面两个算式结果加起来。
生:将每一道估算的算式都看成整十数乘整十数, 刚好是上面口算的题组二。
师:是吗。 (教师根据学生说出的估算方法, 线连到对应的口算题上)
生:我还发现笔算的第一题与口算题的题组一有关。
师:是吗? (教师让这位同学把关系说清楚)
生:每道估算题与每道笔算题也有联系。
师:那估算对笔算有什么作用呢?
生: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笔算的得数是不是正确。
师:你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有联系的内容。
教师在学生交流质疑的过程中, 随机板书勾画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如上图) 。
(评析:口算是笔算的基础, 估算能确定计算的大约结果, 并可以检验笔算大约是否正确。但平常教师在安排这三种计算时往往是相对分开进行的, 在以上的教学中教师把口算、估算、笔算不仅放在一起进行练习, 而且对每组题的数值作了精心的设计, 使学生在计算之后自己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 进一步明白了“两位数乘两位数”与“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有关;进一步明白了估算实际上是把它转化为整十数乘法来口算的, 估算又能检验笔算的正确性。同时还可以看到教师很好地运用了让学生进行独立练习、小组交流、集体评价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发现和说理。)
二、专项练习
1. 投影呈现以下问题和练习要求, 并提醒学生要根据要求编出算式进行计算。
(1) 用2、3、4、5四个数字组合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1) 组合成积的末尾是“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 写出两个不同算式并计算出它们的结果。
(2) 组合成积是最大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算式, 并算出最大的积是多少?
(2) 练习与合作要求:
a.独立完成以上各题。
b.组长负责, 组内互相检查, 并选出算式准备向全班同学交流汇报。
通过独立组题计算和小组交流后, 教师让几位学生把自己所编的算式和计算过程写在黑板上。
针对第 (1) 小题, 学生写出了:24×35=840, 42×35=1470, 34×25=850, 32×45=1440。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只要其中一个数的个位是“5”, 另一个数的个位是“2”或“4”, 都可以得到末尾是“0”的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算式。
针对第 (2) 小题, 教师提出:要使积最大, 你们先怎么想的?
生:先要确定十位上的数最大, 在这里只能把“5”和“4”分别放到两个乘数的十位上。
学生同时说出了两个算式:53×42=2226, 52×43=2236。
当学生看到以上两个算式结果时, 自然地产生了好奇。
教师趁机提出:其中一个算式的两个乘数与另一个算式的两个乘数的个位数字调换了一下, 为什么积的大小就发生了变化了呢?
学生一时很难说出道理, 这时教师写出52×42, 并提出:将53×42、52×43都与52×42比较, 结果大了多少?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
生:53×42与52×42比较, 结果大了一个42;而52×43与52×42比较, 结果大了一个52。所以52×43的积大于53×42的积。
师:你们现在有这样的发现真不容易。实际上这里蕴含着一个数学奥秘, 你们看52+43=53+42, 而52-43=9、53-42=11, 以后就会知道当两个数的和不变时, 两个数的差越小, 它们的积就越大。
2. 通过以上反馈评价小结:两个数相乘可以通过个位数字判断积的个位, 也可以通过两个数的最高位数字估计积的大致结果, 下面就请同学对以下的算式进行判断。
投影呈现:不用笔算判断下面各算式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1) 42×63=2306 (2) 23×74=1701
(3) 59×38=15172 (4) 24×63=1512
练习与合作要求:先独立思考进行判断, 再在小组中交流你判断的方法。
接着组织集体反馈评讲, 学生针对各题逐一说出了判断的方法。
第 (1) 题从十位数相乘至少也可以看出积大于2400;第 (2) 题个位不会是“1”;第 (3) 题的积不可能是五位数;第 (4) 题很难看出结果是否正确。
师:对于前三题根据判断结果一定是错的, 第 (4) 题的积是否正确还不知道。下面就请同学对每一题列出竖式算一算好吗?
学生计算后订正了前三题的结果, 并知道第 (4) 题的积是正确的。
(评析:本环节分前后呼应的两步进行, 第一步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四个数字的组题计算, 使学生从中获得了对两个数相乘结果的判断方法, 同时还感受到了两个数的和相等, 当它们的差越小时积就越大的规律。第二步教师借助于对积的判断和估算方法的感受, 引入了对计算结果的判断和计算。采用这样的方法是为了让学生达到有效计算训练的目的。)
三、综合练习
教师先指着以上判断题的最后一道:24×63=1512, 向学生提出:在以下情境中可用这个算式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看出算式24×63=1512解决了王老师一共要付多少钱的问题。
教师又提出:你能解答张老师的问题吗?请你列出算式计算。
学生列出算式42×36, 计算后发现结果也是1512。
教师有意把以上两个算式上下抄在一起让学生观察。学生发现以上的两个乘法算式, 在一个算式里把每一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调换位置后, 得到另一个算式, 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是相等的。
师:是不是真的都会相等呢?
这时学生又产生了好奇。教师进一步提出:那你们自己写出一个“两位数乘两位数”, 先算出它的积, 再把这个算式中每一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与个位上的数字调换后, 组成另一个乘法算式, 再算一算, 这两个乘法算式的积是否相等。
学生积极性高涨, 但写了几个算式计算后发现积不一定相等。
这时教师又提出:那好吧!下面老师也写几个算式, 你们再算一算。
题组一:82×14
28×41
题组二:62×39
26×93
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两组算式的计算结果又是相等的。
教师趁机提出:你们课外再去找一找好吗?到底还能找出几个这样的乘法算式, 它们的积是相等的。
(评析:在以上教学环节里, 教师先呈现了实际问题情境图, 并巧妙地设计了所写的两个乘法算式, 对应的两个乘数刚好分别调换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位置, 并使得它们的积相等。通过这一设计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验证欲望, 这也正是本环节教师想要达到让学生自己去编出算式进行计算的目的。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教师并没有让学生去思考这是为什么, 因为要想让学生搞清两个算式的积在什么情况下相等确实很难, 所以教师只提出让学生到课外去继续举例计算。)
四、拓展练习
教师承上启下地引出下面两个问题。
1. 用2、3、4、5四个数字组合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 使它计算后得到的积最小, 请算出最小的积是多少?
2. 请你计算下面两组题, 你又会发现什么规律呢?
题组一:20×20 21×19 22×18
题组二:30×30 31×29 32×28
学生通过第1题的选数组合又得到了两个算式25×34和24×35, 发现在这两个算式里两个乘数的和都是59, 而24×35的积更小一些。
师:你们能说一说这是什么道理吗?
教师随手写出算式:24×34, 并进一步提出:以上两个算式25×34和24×35与24×34比较又相差了多少?
学生经过观察、比较得出:25×34的积比24×34的积大了34;而24×35的积比24×34的积大了24。所以24×35算式的积比25×34算式的积小。
这时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当两个数的和相等时, 两个数的差越大, 这两个数的积就越小。 (使学生在第二环节中感知到的规律进一步得到证实)
学生通过第2题的题组计算, 同样证实了以上的规律。
师:像第2题的题组你还想再编几道吗? (学生兴趣盎然, 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外可以继续举例试一试)
(评析:这一环节的练习是让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再次发现规律, 并借此规律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达到计算训练的目的。)
【教后反思】
通过对本课的研究, 笔者从中获得对练习课设计的几点思考。
一、练习设计要突出重点
要想上好一节练习课, 首先要明确练习的主要目标是什么。显然本课的练习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技能。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围绕着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展开训练。
二、练习形式要和谐变换
为了使练习达到最佳的效果, 不使学生感到练习枯燥乏味, 教师一定要变换练习形式。然而变换练习形式对教师来说是比较容易的, 但要变换得合理、科学, 做到变换时上下呼应、层层推进就会有一定的困难。在本课中, 教师非常注意这方面的设计, 如在基本训练后, 带出对口算、估算、笔算之间的沟通;从四个数字按要求编出算式进行计算, 并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带出对计算结果的判断;从判断题的最后一题自然地提出了实际问题的计算;接着又从以上的实际问题计算中引发学生对结果的分析, 促使学生进行举例验证。这样的练习过程就显示出了环环相扣、过度自如, 促使练习效率的提高。
三、练习内容要练中出新
【语文教学反思与出新】推荐阅读:
语文有效课堂教学反思与初探07-25
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反思与策略08-02
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反思与探索论文08-14
语文课堂教学十年回顾与反思11-14
《爬山虎的脚》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反思05-28
《春江花月夜》语文课教学设计与反思10-17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称赞》教学设计与反思11-23
守正出新,打造高效的阅读教学课堂07-19
古文教学中的推陈出新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