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乳障碍性综合征

2024-11-11

泌乳障碍性综合征(共6篇)

泌乳障碍性综合征 篇1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性综合征简称为PPDS, 是指母猪产后发生乳房肿胀、乳结、缺乳、少乳或无乳, 同时伴厌食、精神萎靡、高烧发热、便秘、恶露不尽、对亲生仔猪冷淡及拒哺乳等复杂症候群, 是一种多病因机制的繁殖性疾病, 高发于母猪产后1~5d, 常呈散发, 无传染性, 四季发病, 但以夏季尤甚, 在多种不利应激条件下也容易发病。

1 致病因素分析

本病的致病诱因极其复杂, 具体分析主要包括大方面病理因素:乳腺发育缺陷, 临产期泌乳细胞增生数量较少, 不能正常发挥泌乳功能;泌乳细胞发育缺陷, 其合成乳汁的能力不足;营养缺乏, 包括其他器官和系统提供的乳腺泌乳所需营养物质不足, 母猪日粮中蛋白及微量元素长期缺乏;④其它常见疾病, 特别是繁殖障碍性疾病会引起严重的泌乳功能失调。因此, PPDS是多种潜在病因引起, 其中以乳腺发育不良, 产期相关雌性激素水平低下, 泌乳机能紊乱, 营养不良, 饲养管理不善, 罹患某些发热性疾病和泌尿、生殖系统疾病为主要因素, 遭受环境高温、寒冷、脏乱、噪音污染等不良应激, 也可抑制或反射性影响母猪的泌乳机能, 并且上述多元化致病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会增加本病的发病率。

2 临床症状

母猪表现厌食, 萎靡不振, 体温正常或稍偏高, 常排黑褐色、干硬球状粪便, 偶见个别重症粪便附着黄白色粘液或血块;触诊多个乳房肿胀、坚实感, 严重的泌乳障碍, 乳房红热肿痛明显, 因而母猪多拒绝给仔猪哺乳;患猪无乳或仅能排出少量稀薄、营养不全的清水样乳汁, 乳房因极度肿胀而表现皮肤光亮、青筋凸显;部分患病母猪出现尿频、尿急或排血尿;经3~5d未能及时控制病情, 则容易发生乳房坏疽, 继而发展为全身性感染, 体温急剧升高, 食欲废绝, 哺乳能力完全丧失;初产母猪多直接表现为拒绝哺乳, 而母性较好的经产母猪则表现为喂奶时间延长、次数增加, 虽然勉强哺乳, 但仔猪仍表现饥饿、缺乏营养, 始终不断拱母猪乳房, 追赶母猪吮吸乳汁, 由于供乳严重不足, 同窝仔猪常相互撕咬、抢吸其它乳头并不断发出尖叫声, 部分仔猪会引用地面的污水或尿液, 仔猪腹泻率显著上升;个别耐过的仔猪生长滞缓, 体质虚弱, 容易发生各种常见病导致死亡, 致僵率达90%以上。

3 预防措施

3.1母猪产前采用抗寄生虫药物预防寄生虫之蠕虫感染, 可减少母猪泌乳下降和仔猪下痢的发生率。因此, 必须在母猪分娩前使用广谱驱虫制剂进行1次驱虫, 常选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的高纯度原药可达到较理想的驱虫效果, 用法、用量要严格遵照药物使用说明, 以避免产生药物性毒副作用。

3.2临产母猪要加强饲养管理, 孕期投喂优质全价配合饲料和适量青绿、多汁饲料, 避免后备背母猪早配及妊娠母猪膘情过肥, 临产母猪以8成膘情、饲喂7~8成饱为宜, 有利于发挥最佳综合生产性能, 特别是泌乳性能也相应得意改善;产前勿投喂过量精料, 以防止母猪产后便秘;产前应合理限饲, 可以防止母猪产后不食, 影响其泌乳及降低乳炎发生率, 分娩后的喂量应由少及多, 逐步增加, 经7d的过渡期后达到正常喂量;产前7~10d保证母猪每天皆有2h左右的日光浴及适量运动, 有助于顺产及增进泌乳机能;尽量减少温度、湿度、噪音、污染等不利应激因素, 做好母猪舍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 保证临产母猪有一个舒适、安静、清洁的环境条件, 可大大减少本病发病率。

3.3夏季尤其要注意防暑、降温, 冬季应加强防寒、保暖, 同时在母猪产后添加适口性较好的多汁饲料;加强各项兽医卫生及生物安全防范措施, 母猪必须经严格消毒、清洗后方可转入分娩舍;全面落实猪瘟、猪蓝耳病、伪狂犬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传染性胃肠炎、猪口蹄疫等几种重大传染病的程序免疫, 可大幅降低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母猪分娩前30d和产后第1d, 给母猪肌注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 并于产后2~3d拌料投喂“益母生化散、母子康散、白头翁散”等中药散剂, 可有效预防乳炎等繁殖障碍性综合征。

4 治疗方法

4.1 肌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或静注“2.5%氧氟沙星+地塞米松+5%医用糖盐水”, 同时于产后0.5~1h外阴内侧注射催产素2~3剂 (间隔时间为4h) , 可控制继发感染;

4.2 治疗期间给母猪投喂“下乳涌泉散、催奶灵散、母子康散 (含催乳素) ”, 或给母猪直接肌注5%催奶灵注射液, 可取到很好的促下奶作用;

4.3 笔者推荐整群防治的实用方为:甘草、王不留行各25g, 通草、路路通、漏芦、丝瓜络、陈皮、大枣、白芍、黄芪、当归、川芎、熟地、党参各20g, 诸药共煎汤随饮 (可加糖调味) 或研末拌料投喂, 连喂3~5d, 防治效果确切;将新鲜胎衣洗净、切碎后加食醋和食盐适量煮汤, 或小鱼虾煮汤投喂产后母猪, 可增进其泌乳量;

4.4 对全身性感染的重症病例, 宜采取对症治疗, 如发生产后败血症、子宫炎、乳炎、绝食等症候, 可用当前新型、广谱的抗菌药“头孢噻呋钠”或“氨苄西林钠”5~10g, 加入5%~10%医用糖盐水中稀释后缓慢静注;发现有轻微神经症状的, 可加入5%碳酸氢钠液50~100mL或VC注射液5~10mL以防止酸中毒;心衰可加安钠咖、樟脑磺酸钠等强心剂;适当应用钙剂可改善全身症状, 增强心脏活动。

泌乳障碍性综合征 篇2

1 临床症状

(1) 母猪症状。大部分患病母猪分娩无力, 分娩时间长, 胎盘从体内缓慢排出。发病后出现厌食或废食, 精神颓废, 不想站立, 喜欢躺卧, 眼眶下沉, 呼吸速度加快, 体温升至39.9~41℃, 常出现睡眠和便秘。乳房通常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或炎症, 坚硬和发烫, 触摸敏感有疼痛反应。部分乳房和乳头收缩或萎缩松弛, 乳房肿胀, 对仔猪反应冷淡, 不愿意哺乳仔猪, 而有些允许仔猪哺乳, 但是放乳时间很短, 仔猪通常吃到不多的乳汁, 乳房通常不会挤出或挤出少量乳汁 (乳汁呈稀薄的水状) , 有时含有脓液。有些患病猪的阴道内有脓液性分泌物流出, 部分母猪会发生便秘或腹泻。

(2) 仔猪症状。通常全窝仔猪发生腹泻。由于哺乳期减少, 仔猪吮吸时间和喂养次数均有增加, 但进食不足, 经常伴有头部撞击乳房, 在母猪乳房中寻找乳头, 用力用嘴吸吮母乳乳头, 并不停地拱母猪乳房, 跟随母猪吸乳。吸乳发现没有乳汁后抢食别的乳头, 并有撕咬别的仔猪的现象存在。仔猪常因营养不良而变得消瘦, 精神颓废, 被毛凌乱, 皮肤苍白, 喜欢睡觉, 脱水, 有时出现饥饿性下痢。部分体质弱小的仔猪出现死亡, 睡在母猪附近的仔猪常常会被挤压致死或践踏死亡, 幸存者个体生长迟缓, 身体虚弱。

2 预防措施

(1) 选择健康的母猪种用。选择高泌乳、哺乳性能良好的母猪作为优秀品种使用。对乳房小、乳头发育异常 (盲乳头、小乳头、倒置乳头) 、乳房6对以下和乳房有病变的种用母猪应及时淘汰。生产中对老龄母猪、产乳少、有乳房炎或严重子宫炎症的母猪要及时更换。此外, 有应激反应敏感症的母猪也不能留作种用。

(2) 加强母猪繁殖工作, 掌握母猪繁殖适龄期, 母猪要根据年龄及时繁殖和淘汰。母猪初配应根据母猪的品种来确定, 不同品种的初配年龄各有不同, 通常情况下本地品质的种母猪在6~8月龄、体重达到60~70kg时进行初配, 国外引进品种应在8~10月龄、体重达到80~90kg时进行初配, 初配时间过早或过晚都不利于生产。对生产7胎以上的老龄母猪应及时地更换淘汰, 并及时根据整个养猪场的生产情况培养健康的、有繁殖能力的母猪群。在进行人工授精技术操作或使用公猪繁殖时, 应避免引起母猪阴道或子宫损伤。

(3) 加强妊娠母猪和哺乳母猪的营养供给。为了确保母猪身体健康, 保证其在怀孕期间有良好的营养供给, 确保每头母猪都有一个健康的体质, 要为怀孕母猪和哺乳母猪提供新鲜、高品质、适口性好和可消化的全价饲料, 禁止用发霉、变质、冷冻和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 并保证饲料中具有足够的维生素、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哺乳母猪的饲料应含蛋白质16%~18%、可消化能量达到12.97MJ/kg或以上、氨基酸0.95%。特别在母猪怀孕80天后, 应根据母猪的身体需要及时添加活性肽, 以促进母猪泌乳和提高仔猪体质。另外怀孕和哺乳母猪的饲料中应适量添加霉菌毒素吸咐剂, 以消除各种霉菌毒素对母猪带来的不良影响。

(4) 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在母猪的饲养过程中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 以减少应激给饲养工作带来的影响, 确保母猪有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夏天要注意防暑降温, 冬天注意保温, 同时合理安排母猪的免疫接种。做好饲养圈舍的清洁消毒和疾病预防工作, 加强对产后母猪的观察。每天对母猪进行体温测试, 注意观察母猪的健康状况、饲养情况、粪便形态和生殖器分泌物等情况, 以确保母猪患病能及时治疗, 不会因患病影响泌乳。

3 治疗措施

中兽医认为产后无乳系产后气血双亏、腹部血淤气滞所致, 治疗宜用气血双补、活血化瘀、祛风止痛和理气健脾开胃药物。选黄芪、茴香各30g, 当归25g, 白芷15g, 木通10g, 水煎取汁加黄酒少许, 分2次服用。肌肉注射20IU催产素, 每天1次, 连用3天。如果母猪的阴道流脓为产后感染所致, 用卢革氏液灌注子宫, 一次灌入100m L, 同时肌内注射100IU链霉素, 每天2次, 连用3天。

摘要: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征 (PPDS) 也称为泌乳失败、产褥热和毒血症无乳腺疾病。患病母猪产后表现为乳房肿胀、缺乏乳汁或无乳汁、厌食、精神颓废、体温升高、便秘、恶露和对仔猪反应冷淡等一系列临床症状。该病给养猪业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 因此加强对该病的预防与治疗, 对提升养猪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的防治 篇3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是临床常见的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 不当的防治手段可直接导致能繁母猪有极高死淘率, 同时会对其所产仔猪健康构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极不利于现代自繁自养规模化猪场的长远发展。结合能繁母猪养殖生产实践总结, 针对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的临症特点, 制定相宜的预防控制措施, 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给出几例临床实用的治疗处方, 提高了本病综合防治效果。

能繁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又称“产后无乳综合症”, 属多病因发病机制的母猪产后常见病。分析具体致病诱因, 主要包括“不良环境应激 (污染、过热、过冷、通风不良等) 、饲养管理缺陷 (饲喂方法不合理、营养失调、产期护理不当等) 、疾病因素 (内源性、外源性感染等) 、母猪自身体质缺陷 (先天发育不良, 泌乳器官发育不健全等) ”等几大方面。

1 临床症状

症见母猪产后不能正常泌乳, 无乳、少乳或乳结 (乳道瘀结不通) , 视诊可见母猪乳房有“红、热、肿、痛”等表现, 重症感染可表现全身症状。由于身体疼痛不适, 母猪会出现“母性缺失”, 对亲生仔猪态度冷漠, 拒绝给仔猪哺乳。少数体质健壮的母猪产后经短期休养体能恢复后可恢复正常, 但多数需要采取及时救治才能恢复。具体总结本病, 主要特点包括: (1) 直接造成泌乳系统机能失常, 无乳、少乳、乳结 (泌乳道阻塞) 、拒哺乳。 (2) 母猪消化、饮食欲受影响, 母猪产后便秘、不食是常见表现。 (3) 重点附属器官产生病变, 如乳炎、子宫炎、生殖道 (泌尿道、产道) 感染。 (4) 对哺乳仔猪造成危害, 如湿热下痢、腹泻、新生仔猪低血糖症、饥饿性贫血、营养不良、衰竭死亡等。 (5) 救治不及时, 可能继发全身性感染, 出现全身症状, 病死率风险增大。

2 综合防治

2.1 预防控制

(1) 改善饲管水平。合理调制临产母猪日粮, 适量运动及日光浴, 增强母猪体质, 保证胎儿发育及泌乳期的全价营养供应;尽量消除养殖环境污染、过热、过冷、通风不良等不利因素;由专业技术人员接产及指导、开展好产期护理, 全程坚持规范化、无菌操作, 确保哺乳期母猪、仔猪不为疫病原 (外源性、内源性) 感染且营养均衡, 增强自身免疫力。

(2) 适时开展整群药物保健预防。规模化猪场统防统治本病首选“益母生化散 (主要成分为益母草、当归、红花、川芎、桃仁、干姜、甘草等) ”, 另外还有“乌梅散 (乌梅肉、黄连、熟艾、赤石脂、当归、附子、甘草等) 、白头翁散 (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等) 、苍术香连散 (黄连、木香、苍术) ”等也有较好的保健预防与治疗的效果, 其用药原则是预防量减半, 治疗量加倍 (按药物标签说明使用量2~3倍量应用) 。针对检查健康的母猪 (群) , 可于产前后3~5d, 将上述推荐散剂按0.2%~1% (预防量0.2%~0.5%, 治疗量为0.5%~1%) 拌料投喂, 1~2剂/d, 连喂3~5d。上述方剂除了可以有效预防本病外, 还能经哺乳 (过奶) 预防一些哺乳仔猪常见病 (主要是预防湿热下痢) 。

方解:本病中兽医辨证为“三焦、肝经蓄热过盛, 热毒流注于乳部, 致瘀结不散”, 故对症治则 (组方原则) 为“清热解毒、活血散瘀、消肿化积”。实践中, 本病常常产生继发 (并发) 性细菌性感染, 因此还需要使用敏感抗菌素控制继发 (并发) 感染, 目前较为实用 (常用) 的是“复方青霉素、可溶性阿莫西林、氨苄西林钠、复方长效土霉素、复方长效磺胺、头孢噻呋钠”等, 重症肌注, 轻症口服 (混饮、拌料) , 以此“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母猪产后“乳炎”效果颇佳, 并且兼顾了产后生殖感染 (子宫炎、泌尿到炎症) 的统一防治, 所以发挥了极好的综合防治方法效果。

(3) 科学淘汰。实践中, 要高效预防控制本病, 合理的“淘汰制度”是规模化猪场必须遵循的原则, 是优化种猪群及其子代 (商品猪群) 的重要手段。因此, 结合本场实际, 对一些使用年限过长 (年老母猪, 母猪一般使用年限为3~4年) , 罹患某些重大传染病, 特别是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母猪, 肢体发育不健全或后天致残母猪, 通过配育后综合繁殖性能、生产性能低下的母猪, 应采取果断的淘汰措施, 从而有效降低本病发病率。

2.2 治疗

处方1, 针对轻微生殖感染 (子宫炎、泌尿感染、乳炎等) , 采用“益母生化散 (1g/kg, 拌料) +抗菌素 (可溶性阿莫西林粉或氟苯尼考、土霉素等, 混饮、拌料均可) ”, 1~2剂/d, 连喂3d。

处方2, 针对无乳、少乳、乳汁不下病例, 采取“催乳灵散 (主要成分为王不留行、黄芪、皂角刺、当归、党参等, 湿拌料投喂) +抗菌素 (可溶性阿莫西林粉或氟苯尼考、土霉素等, 混饮、拌料均可) ”;或“益母生化散+催乳剂+抗菌素 (湿拌料投喂) ”。一般按1~2剂/d, 连喂3~5d。

处方3, 针对“乳房肿胀、乳结不通”的病例, “益母生化散+抗菌素”湿拌料投喂, 第一时间还要以“热毛巾”热敷及按摩乳部, 轻柔用力挤出乳汁, 令乳道畅通, 经6~12h以上治疗, 红热肿痛消退, 母猪一般会恢复母性, 为所产仔猪哺乳。

处方4, 针对重症不食病例, 复方长效磺胺注射液 (0.2~0.4m L/kg) 或复方长效土霉素注射液 (青霉素针剂亦可) 颈部肌注, 1剂/d, 注3d, 同时可配合另侧颈部肌注复合VB注射液1~2剂;伴恶露不尽、胎衣不下症状者, 可配合颈部肌注氯化胆碱注射液1~2剂, 促进宫内污物排出。

泌乳障碍性综合征 篇4

1 发病情况

我辖区某养猪场有存栏母猪30头, 该猪场是一建设时间比较久的猪场, 各种基础设备比较陈旧落后, 饲养环境差。该次发病的母猪为2.5岁的约克母猪, 胎次为第2胎, 产后24小时发现泌乳量明显减少, 采食量低, 精神萎顿, 不愿站立, 仔猪乱叫。

2 临床诊断

用常规方法从体温、呼吸、心率、精神状况、采食情况和分泌物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 并对发病前的一些状况做了调查。主诉:该母猪分娩时无力, 分娩时间达6小时以上, 排出胎衣缓慢。发病后表现为厌食或废食, 精神萎顿, 不愿站立, 喜卧伏卧。眼窝下陷, 呼吸加快, 体温分别为39.3℃和41℃。有便秘现象, 乳房都有不同程度的肿胀发热。对仔猪反应冷淡, 不愿给仔猪哺乳, 虽然允许仔猪哺乳, 但放乳时间很短, 仔猪通常吃不到多少乳汁。从乳房挤不出乳汁或是挤出少量清淡乳汁, 乳汁稀薄如水。仔猪因饥饿缺乏营养而精神不振、被毛粗乱、皮肤苍白、嗜睡、脱水、渐渐消瘦, 有的被饿死, 有的无力, 睡在母猪周围的易被母猪踩死或压死。

3 诊断

患病母猪大多在产后3天无乳或乳少, 仔猪生长缓慢。PPDS早期诊断困难, 所以当大部分母猪没有显示出显著的临床症状时, 对仔猪行为改变的密切观察是早期诊断的更好方法。

4 防治措施

(1) 西药补充能量。西药补充能量可起到调节体内电解质平衡的作用。单独使用食物催乳治疗母猪产后泌乳障碍对症状轻微的病例具有辅助效果。

(2) 中草药方剂。补气补血, 活血化淤, 健脾和胃, 调和营养。蒲公英、王不留行、地锦草、忍冬藤各120g, 芦根l60g, 黄酒为引, 水煎服。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之功效;王不留行可活血通经, 下乳消肿;地锦草可治疗湿热黄疸, 乳汁不通;忍冬藤可清热解毒, 疏风通络, 主治温病发热, 疮痈肿毒, 热毒血痢, 风湿热痹;芦根可清热生津、除烦、止呕、利尿, 用于热病烦渴, 胃热呕吐, 肺热咳嗽, 肺痈吐脓和热淋涩痛。

经3天的综合治疗, 母猪病情好转, 7天后乳汁分泌正常, 基本上能满足仔猪食乳的需要。

5 讨论

(1) 目前, 防治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通常采用催生素和抗生素等西药治疗, 有不同程度的疗效。我国许多地区由于误诊及治疗措施不当, 使该病的治疗错过了最佳时期, 造成该病的广泛流行, 严重影响养猪业的发展。本人通过实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治措施, 以期对该病的防治提供一些参考。

(2) 加强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饲粮的营养要全价平衡、供量合理。根据母猪妊娠期和哺乳期的要求分别配制饲粮, 特别是注意饲料中维生素的含量, 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的含量。妊娠期可采用前低后高的饲喂方法, 不仅能够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还节省饲料。哺乳期饲粮要选择易消化的优质原料配制。对妊娠母猪加强饲养管理, 防止拥挤、撕咬、滑倒等机械性撞伤。

(3) 减少应激, 做好环境卫生工作, 保证母猪有一个舒适、清洁的环境。夏季注意防暑降温, 冬季注意防寒保暖, 同时合理地对母猪进行免疫。要做好圈舍的清洁消毒和疾病预防工作, 加强产后母猪监控。每天测量母猪体温, 注意观察母猪的采食状况、粪便形状及外阴部流出分泌物的情况, 保证患病母猪及时得到治疗, 不致因病情严重影响泌乳。

(4) 母猪生产时出现胎位不正、难产、产仔时间长和体力消耗过大等原因造成产后母猪身体虚弱、食欲不佳、无乳或少乳。对待这样的母猪可以采用输液治疗, 具体措施为25%葡萄糖注射液300~400m L、三磷酸腺苷2~6m L、维生素C注射液5~10m L、复方生理盐水500m L、5%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m L。肌肉注射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5m L, 或新斯的明注射液3~5m L, 灌服健胃散每次l00g, 每天2次, 连用3天。

摘要: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综合症是指母猪分娩后23天内, 以乳汁的生成和排出全部或部分停止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常伴发乳房炎和子宫炎, 故又称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泌乳衰竭综合征, 泌乳失败或无乳症等, 是产后母猪常发的疾病之一。该病遍及全球, 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母猪产后泌乳障碍的病因与诊治 篇5

1 病因

1.1 营养因素

在母猪的怀孕期间未能满足营养需要, 尤其在怀孕的后期没有按仔猪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规律科学地增减饲料, 使母猪过瘦, 从而直接导致母猪产后泌乳障碍;母猪在怀孕期间缺少运动而过度肥胖, 从而气血不畅, 导致母猪无乳或缺乳。

1.2 疾病因素

母猪尤其是产前、产后母猪后躯被污染易引起子宫内膜炎, 乳头被污染易引起乳房炎。当母猪患乳房炎, 或由于难产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炎继发乳房炎, 使乳腺腺泡和乳腺管炎性肿胀阻塞, 造成乳汁潴留、反馈性抑制乳汁生成激素和排乳激素的释放, 导致泌乳力下降。发霉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可引起母猪内分泌系统紊乱, 导致妊娠母猪乳腺水肿, 产乳量下降。

1.3 其他因素

外界的不良环境条件也易造成母猪无乳或缺乳, 如炎热、寒冷、惊吓等;母猪生产时年龄过大或过早会导致雌性激素分泌不足或乳腺发育未完全, 导致母猪产后无乳或缺乳。

2 症状

母猪分娩时无乳, 或产后2~3天泌乳量逐渐减少或停止泌乳。母猪厌食、精神不振、体温正常或稍升高 (39.5~41.0℃) , 乳房硬肿发红, 触诊时有痛感, 母猪拒绝给仔猪哺乳;严重者乳汁呈清水样, 容易发生乳房坏疽。部分母猪伴发子宫内膜炎, 胎衣脱落不全的病猪阴道中流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仔猪饥饿、消瘦, 死亡率增高, 严重的整窝仔猪死亡。

3 综合防治

3.1 预防

3.1.1 加强管理

要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并饲喂全价饲料, 保证营养全价均衡, 供量合理。冬季及夏季要添加多种维生素制剂, 并根据母猪的不同怀孕阶段配制相应的饲粮。妊娠期可采用前低后高的饲喂方法, 不仅能保证胚胎的正常发育, 还节省饲料。母猪产仔前要清圈消毒, 更换新垫草;母猪产后要消毒, 并按摩乳房, 另外, 产后注射抗生素也能预防此病的发生。

生产时由于胎位不正、难产等原因造成产后虚弱的母猪可采用输液治疗:25%葡萄糖注射液300~400毫升, 三磷酸腺苷2~6毫升, 维生素C注射液5~10毫升;复方生理盐水500毫升;5%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0毫升。肌肉注射复方维生素B注射液5毫升, 或新斯的明注射液3~5毫升。

3.1.2 保持卫生

母猪产房要严格消毒, 减少应激, 保证母猪有舒适、清洁的环境;根据季节调节舍内温度, 同时合理地对母猪进行免疫;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产前7天和产后7天在饲料中可加入适量的抗生索 (如长效土霉素粉等) , 防止乳房炎和子宫内膜炎的发生。

3.2 治疗

3.2.1 西药疗法

在饲料中混合硫酸钠1.5~2.0千克/吨, 母猪日粮或分娩前3~5天饲喂磺胺二甲嘧啶、甲氧苄氨嘧啶和磺胺噻唑等药物可以降低产后乳房炎的发生。

阿莫西林粉针剂, 按10~15毫克千克体重, 用水适量稀释后注射 (现用现配) , 肌肉注射1次/天, 同时配合地塞米松12毫克, 2~4针即可治愈, 治愈率95%以上。

3.2.2 中药疗法

红糖200克, 黄酒250克, 鸡蛋1个, 拌入饲料内喂猪, 连喂3~4天。王不留行、党参、熟地各55克, 穿山甲、黄芪各45克, 通草35克, 水煎灌服。

中西兽医防治母猪泌乳障碍的探讨 篇6

1 导致疾病发生的相关因素

1.1 感染因素

因分娩无力、难产导致母猪分娩时间延迟, 胎衣排出过慢, 子宫继发细菌引起感染;有时则因为圈舍卫生不达标, 消毒不彻底, 受到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的作用而导致子宫炎、乳房炎。

1.2 非感染因素

非感染性因素包括很多方面, 其主要包括:多种疾病的共同影响;妊娠母猪过肥、过瘦, 在饲养水平改进的同时, 使得母猪过肥引起泌乳障碍的病发率逐渐上升;应激因素过多, 受到人为操作的刺激, 热应激反应等;而分娩过程自身则属于一种应激原;初产母猪的精神过于紧张;饲料品种变化, 饮水不够充分等。

2 治疗方法

在母猪泌乳障碍治疗中要分清具体的病因才能确定治疗方案, 但采取西药治疗的效果不太理想, 运用本土中药实施治疗则会取得理想的效果。经过长期的临床研究, 专家一致认为补气养血、通乳方剂中加入疏肝解郁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2.1 感染性的治疗措施

2.1.1 全身疗法

400~800万单位青霉素、200~380万单位链霉素、10~20mg地塞米松混合肌肉注射, 每天2次, 持续使用3d以上, 也可采取氨苄青霉素、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羟氨苄青霉素等抗生素配合治疗, 或者选择林可霉素、土霉素、阿莫西林也可。用药方式注射给药、口服给药均可, 可适当采取三效粉针、中药针剂等长效类的药物, 其治疗时间持续3d以上, 这种药物的优势在于能减少抓猪时导致的应激, 有效治疗母猪乳房炎。

2.1.2 局部疗法

对乳房炎的选择在40℃左右, 15%左右的硫酸镁溶液, 且使用干净的毛巾进行热敷, 每次持续30~40min, 每天坚持3~4次, 这样就加快了乳房的血液循环, 能明显改善消炎、消肿。需要时可使用普鲁卡因青霉素于患病乳房基部封闭, 其效果较为显著。

对子宫炎者, 则选择0.1%高锰酸钾溶液对子宫冲洗, 持续1~2h后选择160万单位青霉素, 100万单位链霉素, 与30mL生理盐水相融合后将其注入子宫, 每天1次, 至症状消失为止。

2.1.3 中兽医辨证论治

对于感染性少乳、无乳, 中兽医需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辩证治疗, 主要目标为“消肿止痛, 通经解毒”, 可使用“瓜篓牛蒡汤”加减:花粉、连翘、牛蒡籽、金银花各10g;黄芩、青皮、皂角刺、陈皮、生栀子、柴胡各8g;漏芦、路路通、王不留行、木通各10g;对乳房有肿块的要加强营养和补血, 当归、赤芍各10g;疗效不显著的, 需祛瘀, 适当添加20g益母草, 每天1剂, 至症状消失为止。

2.2 非感染性的治疗措施

2.2.1 精神紧张

西药疗法。每次1~3mg/kg盐酸氯丙嗪, 每天2次;催产素5~10万单位肌注, 每隔3h左右1次, 持续使用4~5次;且注射10mL的安痛定。中兽医辨证论治。因精神紧张常会导致肝气郁结, 气机受阻。可采取“酸枣仁汤”加减:30g酸枣仁, 20g知母, 29g青皮, 6g柴胡, 6g甘草, 30g蒲公英, 10g茯苓, 15g香附, 6g川芎, 20g瓜蒌皮, 水煎自饮或拌食内。每天1剂, 持续使用3d。

2.2.2 应激因素

西药疗法。催产素6~10万单位肌注, 每隔3h注射1次, 持续使用5次;已烯雌酚4mL肌注, 每天2次。中兽医辨证论治。此类缺乳, 中兽医辨证确定为气血瘀滞, 气机受阻, 因乳络运行不畅导致的, 就需要治疗过程坚持“理气活血、佐以通乳”的原则。可使用20g当归, 白芍、花粉、生地、柴胡各15g;漏芦、通草、川芎、木通、白芷、甘草各10g, 青皮15g, 王不留行30g, 水煎自饮或拌入食内。每天1剂, 持续使用3d。

3 预防该病的措施

3.1 完善接产措施

对产舍实施彻底消毒, 让母猪在临产前1周到产房待产, 以保证其很快适应环境;维持良好的周围环境, 控制噪音, 防止出现应激。在分娩中必须要安排人员看护, 肌注催产素和长效土霉素, 出现难产必须要采取措施解决, 坚持无菌操作, 避免对产道带来损伤, 术后对母猪实施抗生素, 对产道的异物进行有效处理。

3.2 完善饲养管理

上一篇:社区手术下一篇:推动农村金融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