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露研究

2024-11-05

披露研究(精选12篇)

披露研究 篇1

一、引言

会计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运用披露的会计信息, 投资者不仅能够监督其投入资本的运用, 而且能够评价其投入资本的回报。外部投资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主要基于两个原因。首先, 是事前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公司管理层显然比外部投资者拥有更多关于公司现在和未来投资的预期盈利方面的信息, 这一信息不对称, 给外部投资者评估企业未来获利能力造成了很大困难。如果外部投资者无法评估企业未来获利能力, 他们就有可能在公司未来实际获利能力高时低估企业价值, 而在公司未来获利能力低时高估企业价值, 这样就可能导致市场失灵。其次, 是事后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 导致公司的所有者对公司经营没有完全的决策权。为了解决代理问题, 在契约合同中会明确或隐含地包括一些会计信息, 如投资方向, 投资决策和投资回报率, 公司所有者在事后对这些会计信息进行评价。当他们能充分信赖这些会计信息时, 他们对事前投资报酬率的要求就会相应降低。公司并不总会自愿对会计信息进行披露,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资本市场就会强制要求公司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目前的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主要有两种, 即:自愿信息披露和强制信息披露。在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环境下, 关于这两种信息披露机制的利弊、成本效益以及对资本市场产生的影响, 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本文就这两种信息披露机制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述。

二、自愿信息披露研究

(一) 自愿信息披露的动机

自愿信息披露的动机, 目前学术研究主要提出了三类动机, 资本市场交易动机, 管理层股权激励动机和用以解释不佳的股价表现。 (1) 资本市场交易因素。资本市场因素, 是公司进行信息披露最重要的因素。Meyers和Majluf (1984) 最先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 他们发现当管理层认为外部投资者越是高估公司的价值时, 越会有动机去发行股票。Korajczyk et al. (1991) 将他们的研究扩展到更多期间, 发现公司更倾向于在包含更多好消息的盈利报告公布后发行股票, 这说明公司披露好的信息能够在资本市场上起到正向作用。Lang和Lundholm (1993) 研究发现, 分析师对信息披露政策的评级, 发行股票的公司比未发行股票的公司评级更高。在2000年的研究中他们又发现, 在股票发行的前六个月, 公司大幅度增加了对外的信息披露。类似的, Healy et al. (1999) 研究发现, 对于发行公共债券的公司, 分析师对它的信息披露政策的评级也较高。以上研究表明公司为了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股票或债券, 会增加对外的信息披露。当公司有新的投资机会时, 公司对资金的需求会增加。然而, 新的投资机会又可能带来内部管理层与外部投资者更多的信息不对称。所以, 我们很难分辨增加的信息不对称或者其他因素会不会影响管理层的信息披露决策。所以在检验公司融资决策, 信息披露和资本市场的反应的关系时, 研究者应该控制那些会影响公司融资决策的外生变量。 (2) 管理层的股权激励因素。股权激励计划是公司给予管理层一定的股权, 以达到提高管理层积极性和努力程度的作用。Noe (1999) 研究发现, 在好消息公布后, 股价上升, 管理层倾向于高价卖出的公司股票来获利, 而在坏消息公布后, 股价下跌, 管理层倾向于低价购进公司的股票。Cheng and Lo (2006) 发现, 当公司内部人士购买更多的股票时, 外部投资者会认为未来有更多的坏消息, 这会降低公司的股价。Aboody和Kasznik (2000) 认为, 管理层选择自愿信息披露的时机, 是为了更大限度地获得股票期权奖励的益处。Nagar et al. (2003) 发现, 当CEO的利益对股价变动的敏感性越高, 分析师评价的公司信息披露的质量也越高。由此看来, 由于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 所以他们会更多地选择进行自愿信息披露, 并且选择好自愿信息披露的时机, 以实现自身股权收益的最大化。然而, 由于股价表现的好坏与管理层的离职的可能性紧密相连, 所以管理层还可能会利用自愿信息披露来“解释”不佳的股价。然而关于管理层对职业生涯的担忧对自愿信息披露的影响, 我们目前的了解是非常有限的。

(二) 制度因素在自愿信息披露中的作用

发达的资本市场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股东诉讼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 这两种制度对自愿信息披露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1) 股东诉讼制度与自愿信息披露。Skinner (1994) 研究表明, 在给予管理层不对称的激励, 以使他们及时公布坏消息的情况下, 在会亏损的时期而非会盈利的时期, 管理层更可能公布非精确的内部预测报告。Francis et al. (1994) 研究发现, 收益的大幅下降并不足以引起股东诉讼, 尽早披露亏损信息并不能遏制股东诉讼, 而较晚披露亏损信息也未必一定引起股东诉讼。Baginski et al. (2002) 选择了股东诉讼发生较少的加拿大资本市场为研究对象, 他们发现加拿大公司的管理层更倾向于发布盈利预测, 不论它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这表明在股东诉讼发生较少的环境里, 公司更愿意进行自愿信息披露。与此相一致, Rogers和Van Buskirk (2009) 研究发现, 在发生集体诉讼后, 公司会减少对外的信息披露。但是Lowry (2009) 指出, Rogers和Van Buskirk的研究所采用的样本都是被控诉的公司, 这一研究结论并不能推广到那些未被控诉的公司。Skinner (1997) 的研究没有发现管理层预测的披露会增加撤诉的可能性, 但是证明了及时的信息披露降低了公司的诉讼成本。Field et al. (2005) 研究了信息披露与诉讼的因果关系, 他发现没有证据表明信息披露会引起诉讼, 相反, 某些信息的披露反而遏制了某些类型的诉讼。 (2) 公司治理机制与自愿信息披露。围绕公司信息披露与公司治理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替代还是补充这一问题, 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Bens (2002) 选取了FASB要求公司进行信息披露前 (1990-1993年) 的数据进行了研究, 发现自愿信息披露程度与股东的监督作用呈正相关关系, 他们指出股东的监督与信息披露是相互补充的关系, 而非相互替代关系。Bushman et al. (2004) 在研究中假设, 公司对投资者的有限透明将增加公司治理的需求, 以减少代理成本, 尤其是道德风险成本。他们发现所有权集中程度, 董事及高管的股权激励程度和外部董事的声誉与盈余信息披露的及时性成反比, 而所有权集中程度和董事股权激励程度与公司的复杂性成正比。然而董事会的大小和内部董事的比例与盈余信息披露的及时性和公司的复杂程度并没有呈现出显著的关系。Fan and Wong (2002) 运用东亚7个主要经济体的977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的信息含量与所有权结构的关系。他们认为, 所有权集中和交叉控股引起了内部控制人和外部投资者之间的代理问题。当外部投资者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人是为了自身利益而进行信息披露时, 他们会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产生怀疑。这表明, 所有权集中会导致了盈余信息含量的降低。Francis et al. (2005) 比较了双重和单一所有权结构公司中的盈余和股利的信息量, 结果显示盈余包含的信息量较少, 而双重所有权结构公司的股利包含的信息量较多。作者对这一结论作出的解释是, 在对经营成果的衡量中, 双重所有权结构在降低盈余信息可靠性的同时增强了股利信息的有用性。Healy et al. (1999) 和Bushee and Noe (2000) 研究表明, 公司中机构投资者的增多会导致信息披露的增多, 这可能是由于机构投资者给管理层施加压力导致的。与此相反, Bushee et al. (2003) 研究发现拥有更多机构投资者的公司更不愿意召开公开的电话会议, 也就是说, 拥有更多消息和更强分析能力的机构投资者更不愿意进行自愿的信息披露。Ajinkya et al. (2005) 研究发现管理层预测的公布频率和实现的概率与外部独立董事占董事会的百分比呈现正相关关系, 即外部独立董事所占比例越高的公司所作出的未来盈利预测更加准确。Karamanou and Vafeas (2005) 发现拥有更好的治理机制的公司更倾向与披露管理层预测, 特别是不好的预测披露的可能性更大。这一证据表明, 更好的公司治理机制会降低股东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尤其是当股东面临遭受损失风险的时候。Ali et al. (2007) 研究发现由创始人家族控制的企业会公布更加高质量的盈余公告, 在面临坏消息时更有可能对投资者提出警告, 但是对他们的公司治理情况披露得较少。同时, 他们发现, 家族企业会吸引更多分析师, 并且分析师提供的分析报告更具信息含量。同样Chen et al. (2008) 指出, 家族企业提供的盈利预测和电话会议较少, 但提出的盈利警示更多。在公司治理机制和信息披露研究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和内生性问题。公司的信息披露环境, 公司治理机制和观察结果之间的内生性问题使得在他们之间很难建立因果关系, 并且很难确定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三) 自愿信息披露质量的衡量

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是信息披露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前人研究信息披露质量的主要方法有:AIMR排名法, 自构指标法, 报告盈余性质分析法。早期对信息披露质量的研究中, 众多学者采用了AIMR排名法。但是Healy和Palepu (2001) 指出, AIMR排名法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他们认为评级机构只对美国规模较大的公司进行了排名, 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他们仅仅依据公司经营业绩和对公司未来发展的预期进行评定, 这样的结果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在1997年AIMR停止了对信息披露的评级, 这一方法便停止使用了。Botosan (1997) 在研究中最先采用了自构的指标来衡量信息披露的质量, 之后Francis et al. (2008) 和Shalev (2009) 也采用了这一方法进行衡量。但是, 由于指标的构建带有研究者较强的自主判断性, 所以其研究结果较难被复制和广泛运用。这种方法要耗费大量的劳力进行信息的收集, 所以仅仅适用在一些较简单的样本中使用。AIMR排名法和自构指标法的一个共同缺陷是它们衡量信息披露的质量都同时包括了自愿信息披露和强制信息披露, 所以这两种方法都无法单独衡量自愿信息披露的质量。近期, 越来越多的学者尝试采用一种更直接的方式来衡量信息披露的质量, 即对报告盈余的性质进行分析。Dechow和Dichev (2002) 用公司的现金流量和应计项目的相关程度来衡量应计项目质量, 然后用应计质量来代表整体信息的质量, 这样就衡量出了整体信息的质量。虽然Dechow和Dichev模型衡量信息披露质量的方法在后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但是我们应当注意到这种方法在衡量盈余质量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Wysocki (2009) 的研究证实了Dechow和Dichev模型在区分操纵盈余和真实盈余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他对Dechow和Dichev模型进行了修正, 以获取公司现金流量与应计项目更多的相关性。现有文献表明, 衡量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难度, 现有的衡量方法存在着种种问题。其中最大问题是不能较好将自愿信息披露和强制信息披露分开衡量, 希望以后的学者能够探究出更好的方法, 以能区分自愿信息披露和强制信息披露, 分别衡量二者的质量。

综合以上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 由于分析方法的不完全适当, 自愿信息披露的实证研究受到一定的限制。首先, 大多数的实证研究在分析中并没有完整地包括自愿信息披露的所有成本和收益。其次, 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还存在的一个重大难题就是关于计量的问题, 对于如何衡量信息披露质量, 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较适宜的方法。未来的研究, 应该关注如何寻找更好的方法来衡量信息披露的质量, 成本和收益, 并且寻求途径将自愿信息披露与强制信息披露更好地分开来进行分析。

三、强制信息披露研究

(一) 强制信息披露的基本理论

(1) 财务外部效应。当一个公司的信息披露不仅包括了本公司的财务信息, 还包括了其他公司的财务信息时, 我们就说这个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财务外部效应。公司在进行信息披露时, 很容易忽略披露的信息中包含的与其他公司相关的信息, 这种无意识披露所带来的积极的财务外部效应提高了社会的整体福利。 (2) 真实的外部效应。当一个公司的信息披露影响到其他公司的真实决策时, 我们就说这个公司的信息披露具有真实的外部效应。Pae (2000) 研究发现, 公司对未来盈利预测的披露, 会影响其竞争对手作出进入或退出这一市场的决定。同时, Hughes (2002) 的研究也表明, 公司披露其未来盈利预测, 会影响其竞争对手的产量决策。如果公司披露的信息可以使得其他公司作出更好的决策, 那么强制性地要求进行信息披露也能提高社会的整体福利。 (3) 代理理论。Holmstrom (1979) 年研究表明, 披露与经营相关的信息是很有价值的, 因为这使得公司所有者能与代理人签订更有效的契约或能更好地监督代理人。因此, 信息披露就应该成为契约中规定的一部分, 并且强制信息披露的规定是一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信息披露方式。Shleifer和Wolfenzon (2002) 指出强制信息披露对于新进入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是非常有价值的。虽然很多与代理理论有关的研究指出更多的信息披露能降低代理成本, 但这并不能充分证明强制信息披露一定合理有效。原因如下:第一当代理人重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时, 这种资源利用带来的只是社会福利的转移。第二, 当代理人放弃了可盈利的投资机会时, 其竞争对手会抓住这一机会。为了从代理理论角度支持强制信息披露规定, 研究者需要证明公司所有者不能进行强制信息披露规定而监管机构能够做到, 并且降低代理成本能够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4) 规模经济。共同会计准则可以通过提高会计信息的可比性, 使得信息披露更具有效用。这可能使得投资者对单个公司经营的评估变得更加准确, 并且使得投资者在评估信息时产生规模经济效益。Mahoney (1995) 指出, 只要公司间的最佳信息披露水平基本相近, 强制信息披露规定就可以带来整体市场中资本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虽然支持进行强制信息披露的理由有以上四点, 但是还不能完全充分证明应该进行强制信息披露, 因为公开信息的增加也会带来不利的影响。如强制信息披露会降低风险分散的可能性, 同时披露成本会带来社会整体福利的减少。此外, 强制性信息披露的增多会减少其他市场参与者提供的信息, 这样会导致整体市场价格信息量的减少。

(二) 2000年公平信息披露法规

Bushee et al. (2004) 研究发现, 当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行以后, 公司并没有减少信息披露, 一些公司反而还增加了信息披露。与此相反的是, Wang (2007) 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行以后, 代理成本较低的公司或专有成本较高的公司减少了盈余指导的发布。Kothari et al. (2009) 研究表明,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以后, 相对于好消息来说, 公司坏消息的发布量减少了。Gintschel and Markov (2004) 研究发现,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后, 分析师的盈余预测对股价的影响程度明显降低, 这表明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的实施改变了分析师预测所包含的信息含量。Mohanram and Sunder (2006) 研究发现, 在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前夕, 个人分析师减少了一些经常涉及的股票, 而增加了一些以前不常涉及的股票的分析。在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之前, 大的经纪公司的证券分析师, 可能与其所分析的公司保持着较密切的联系, 能得到较多的内幕消息, 使其分析结果较为准确。然而在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以后, 这些分析师的分析结果的准确程度却降低了。这表明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对于营造了一个较为公平的信息披露环境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关于公平信息披露法规是否能够减少信息不对称这一问题, 也有着不同的研究结论。较早的研究, 如Eleswarapu et al. (2004) 得出的结论是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减少了股票的买卖价差。但是最近一些学者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如Sidhuet al. (2008) 研究表明,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导致买卖价差的逆向选择成分增加。Sidhuet al. (2008) 研究发现,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阻止了公司信息向资本市场的流动, 这导致那些内幕信息能够持续更长的时间, 这样就会增加股票的买卖价差。他们的发现意味着,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的实施并没有带来信息不对称成本的减少, 反而导致成本增加。Jorion et al. (2005) 对那些可以免于遵守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的信用评级机构和必须遵守信息披露法规的证券分析师进行了对比。他们发现在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以后, 相对于盈利预测, 信用评级结果可能包含了更多的信息含量。这一研究结果表明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的实施改变了内幕消息的传播途径。Francis et al. (2005) 采用了在美国进行交易但是免于受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约束的公司为样本, 研究了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对公开信息和分析师信息的影响。他们的研究表明, 不是公平信息披露法规, 而是同期的其他事件, 对公开信息的有效性产生了影响。但是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对分析师信息的影响更加明显。所以得出结论,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并没有对公开信息产生作用, 仅对分析师信息产生了作用。Duarte et al. (2008) 研究发现, 在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之后, AMEX和NYSE的公司的资本成本并没有发生该改变, 而NASDAQ公司的资本成本有小幅的增加。与此相反, Chen et al. (2010) 研究表明, 对美国公司来说, 在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实施之后, 股权资本成本有所降低。并且这一现象在大中型公司中较为明显, 而小公司中表现不明显。总之, 以上研究表明, 公平信息披露法规的实施, 可能增加了信息披露环境的公平性, 减少了分析师获得内幕消息的可能性。然而, 在同一时期, 证券市场也存在着其他的一些变革, 如投资银行之间的兼并和收购。我们无法排除其他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因此无法清晰地辨别所得出的结论, 确是信息披露法规的实施导致, 还是由于其他变革因素导致。

(三) 2002年奥克斯-塞班斯法案

随着一系列失败的公司治理案件的出现, 人们意识到向投资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的重要性。美国国会于2002年7月30日通过了《奥克斯———塞班斯法案》, 美国希望通过这一法案的实施, 能够加强对公司治理的监督, 能够更好地解决公司治理问题, 能够为资本市场信息披露带来较大的改善。Zhang (2007) 研究发现, 在塞班斯法案可能通过的一段时期内公司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呈现负值。与此相反, Jain and Rezaee (2006) 研究发现, 当一些相关信息表明塞班斯法案可能获得通过时, 公司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呈现正值, 而当一些相关信息表明塞班斯法案不能获得通过时, 公司的累计异常报酬率呈现负值。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投资者认为塞班斯法案的通过带来的好处大于其可能造成的损失。还有学者发现, 在塞班斯法案通过前一段时间, 投资者对那些更符合塞班斯法案的公司的市场反应更为积极。Li et al. (2008) 研究了塞班斯法案通过前夕相关消息对股价的影响, 研究发现股价的波动与对塞班斯法案通过有利的消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同时盈余管理程度也与该消息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他的研究表明塞班斯法案能够约束盈余管理, 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 特别是对那些过去经常进行盈余管理的公司。Cohen et al. (2008) 研究发现, 从1987年到塞班斯法案通过的2002年,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逐年增多, 但是到2002年塞班斯法案通过后,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大幅度减少, 而真实盈余管理在塞班斯法案通过后大幅度增加。这一研究结果表明, 在塞班斯法案通过后, 公司的盈余管理方式发生了转变, 由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向真实盈余管理转变。公平信息披露法规和奥克斯-塞班斯法案的实施所带来的影响, 不同的学者得出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大多数学者都同时强调了这些法规的实施所产生的成本和收益, 并且尝试采用多种不同方法, 来分析强制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产生影响。然而强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仍然还存在着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为何像美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还需要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是什么原因导致发达经济体出现市场失灵, 从而必须采取强制性信息披露?与强制性法规相关的收益和成本是指的什么, 分别应该怎样测算?在什么情况下相应的成本会超过带来的收益?

四、结语

通过对自愿信息披露与强制信息披露这两种不同机制的研究评述, 发现这两种信息披露机制都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对信息的需求, 但是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目前信息披露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 是考虑不同披露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于公司自愿信息披露政策和强制信息披露政策之间的关系, 相关研究还较少, 对如何分别衡量自愿信息披露和强制信息披露的效果, 也尚未寻找到满意的方法。以后对这方面的研究应结合对企业、管理层、监管者、投资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Myers, S., Majluf, N.S., Corporate fnancing and investment decisions when frms have information that investors do not have.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84.

[2]Cohen, D., Dey, A., Lys., T., Real and accruals-based earnings management in the pre-and post-Sarbanes-Oxley eras.The Accounting Review, 2008.

[3]Pae, S., Discretionary disclosure, effciency, and signal informativeness.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2.

[4]Holmstrom, B., Moral hazard and observability.Bell Journal of Economics, 1979.

[5]Dye, R.A., An evaluation of“essays on disclosure”and the disclosure literature in accounting.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2001.

披露研究 篇2

披露的时机是不是及时,披露的内容是不是充分,披露双方是不是公平则关系到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

一、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存在不明确情况

通常企业单位的经营者往往就是投资者,即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同一的,所以不需向股东报送会计报表,只需向税务部门、贷款银行定期报送月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过审计的年报。

税务部门所关注的是各项应纳税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关注的是注册资本,而且其需要的会计信息相对较少,这种制度使企业管理当局容易忽视对外提供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导致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

(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欠规范情况

我国会计法规对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简化。

这将会导致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此外,由于企业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有限,企业单位的业务不稳定,企业损益在时间序列分布上往往不平衡,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披露出来的信息参差不齐,口径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

(三)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存在

会计信息存在披露不真实的情况,是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中危害最突出的一种,经营管理人员在利益驱动下,会安排会计工作人员披露不真实的会计统计信息,造成了财务管理的不真实现象的发生,误导了投资人的利益和投资方向,影响了企业的正面形象和信誉。

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形式是虚假的会计报告,虚假的项目价值统计或不披露有重大价值的信息。

(四)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更重视局部经济效益情况,在会计信息统计披露中,主要依据是历史数据信息,对于信息的是否可靠,成为是否为会计信息统计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主要依据。

缺乏相关的联系。

目前企业在做账过程中主要采用手工方式或者财务管理软件,对于企业的特殊业务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统计和核算,财务部门之间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各不相同,在信息交流和传输中造成不统一情况的发生,对于各个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一致性造成的被动影响。

(五)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合理

现行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基于历史数据,不能满足复杂的经济变化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

企业单位会计业务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应局限于传统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而是应该围绕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科目的适当增减和合并,以充分合理地反映中企业单位会计的特殊事项。

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措施

(一)外部审计方面

首先要完善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

完善审计制度,需要立法部门将审计目标和会计目标、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三者在统一整体中共存,且互不冲突。

除此之外,审计制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国际上的惯例接轨,使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同步发展。

其次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

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就必须完善注册会计师的通过考试,而且考试的内容应更注重对应试人员综合能力的考核;在通过考试并成为注册会计师后应加强对其培训。

(二)政府监督方面

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

国家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从整体考虑,兼顾大局,使监管的整体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企业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加快和企业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围绕企业单位的特点制定一些适合企业单位的会计披露政策。

适当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立法明确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违纪、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其次是要强化监管人员素质。

选拔人才时应任人为贤,在从业期间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岗后培训和过程监控。

(三)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

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通过制定合理的程序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使不同岗位之间互相牵制,合理分工,突破企业单位所有者一人控制企业日工作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要改进企业的人才选拔制度。

企业单位多数是家族企业,在选用人员的时候就要改变企业任人唯亲的观念,选择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其次是要不断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素质。

要抓好会计人员素质的建设先要对企业单位贯彻财政部要求的会计人员必须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的管理制度;对在岗会计人员制定业务能力考核的制度,实行优用劣汰制,提高财会队伍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财会管理人才,使会计人员既懂会计知识,又能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

其三是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单位应围绕《会计法》《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制度,设置必要的账簿,编制会计凭证,并且定期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制度要能准确、全面地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准确记录企业单位资产存量、现金流量情况,为银行、金融公司和其他债权人提供有关财务状况、资信等级的报告,同时能够准确地向政府的相关机构和税务机关提交各种报表和纳税申报资料。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如何加以改正。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真正做到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化、透明化、公正化和充分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希望本文所谈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振林,王德广;浅谈人民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建设[J].财政监督,18期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研究 篇3

关键词:风险衍生金融工具确认披露

0 引言

衍生金融工具自身是一把双刃剑,他在可以为企业带来巨额价值的同时也伴随巨大的风险,巴林银行倒闭、中航油事件,再到雷曼兄弟的破产都是其风险的具体体现。然而这些企业大规模爆发财务危机之前的财务报表未反映出存在的风险,反而显示出形势一片大好。披露不充分虽然不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要因素,但它确实对危机爆发的广度和深度产生了相当程度的负面影响(陆德明,1999)。从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的事件可以看到仅仅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确认计量是不够的,从近来美国金融危机中暴露出来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披露显然未真实反映其价值和风险,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为何要对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进行披露以及如何对其进行披露,以充分揭示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和风险。

1 衍生金融工具的基本情况

IAS32《金融工具:披露与列报》将衍生金融工具定义为具有如下特征的金融工具:①其价格随特定利率、证券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或利率指数、信用等级、或类似变量的变动而变动。②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仅要求较少的净投资。③在未来日期结算。根据IASB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可以得到衍生金融工具的三个特征:衍生性,杠杆性和未来性。也正是这些特定使其区别于其他资产或负债,也正是这些特征决定了衍生金融工具的巨大风险性和要求与其它资产负债作不同的会计处理(陈小悦,2002)。对于会计处理和监管来说,衍生金融工具最重要的是他的经济实质,衍生金融工具所承载的风险和收益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的用途:投机、套期还是套利。基于此,本文采用IASC和FASB所采用的将衍生金融工具分为用于避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和用于非避险的衍生金融工具。用于避险还是非避险使衍生金融工具会计处理的关键(孙菊生,1998)。

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披露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非常的巨大,从而使得操作不慎就会造成极大的损失,但是一次操作输掉诺大的一个企业这种概率是多么渺小也是可想而知的。对于衍生金融工具信息的披露是不够全面应该为这些灾难负一部分的责任,因为会计信息没有真实地反映企业的价值欺骗了远离企业的投资者们。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衍生工具的风险也应该放在企业正面进行评估。因此,下面将从衍生金融工具自身面临的风险、对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管理两个方面披露衍生金融工具承载的风险。

2.1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数量层面的信息披露

2.1.1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又称价格风险,是指因标的资产等因素的价格变动而导致的衍生金融工具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当提供内部风险测算方法所估算的市场风险定量信息,以及有关市场风险管理表现的信息。与此同时,金融机构还应提供有关模型的定性信息,以帮助投资者和市场理解定量信息的价值和含义。由于企业定期报表只能提供一个时点的风险信息而风险不仅存在于报告的那一瞬间,金融衍生工具的价格瞬息万变再加上杠杆效应,任何一个时刻企业都可能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企业应当就整个报告期的风险情况提供一系列数据,从而使得市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有一个动态的了解。

2.1.2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是指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对手违约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一般情况下,信用风险只存在于场外交易中(由于场内交易双方受到交易所的各种措施的保护如保证金制度,在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交易对手违约原因主要包括:自身经济状况的恶化失去履行合约的能力和标的物的市场价格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履行合约将使得交易对手遭受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在存在场外交易时应当提供内部测算的包括对手财务状况和标的物价格变动信息的信用风险分析结构。

2.1.3 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缺乏交易对手,交易者不能按最近市价出售其未结算的台约而可能造成的损失。与场内衍生金融工具相比,场外衍生工具更具有流动性风险,因为这些金融工具是为客户特别设计的,难以在市场上转让。而场内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额、到期日、支付条件等合约内容都已标准化.从而提高了其流动性。由此,企业在从市场外衍生金融工具交易时,需要披露可能产生的流动性风险的大小及其衡量方法。从雷曼兄弟破产的原因来看,其中之一便是雷曼兄弟持有大量的场外交易形成的衍生金融工具由于其缺乏流动性企业遇到困难的时候无法及时进行处理以致酿成巨大的悲剧。

2.2 衍生金融工具风险质量层面的信息披露 定量信息披露只能就公司的衍生工具交易活动提供时点信息,定性信息的披露可以提供给管理层一个详尽阐释公司衍生工具交易活动及其相关问题的机会,也有助于公司客户、投资者及市场对财务报表的抽象数据作必要的深入理解。

2.2.1 衍生金融工具的用途 由于用于避险和非避险的衍生金融工具在产生收益的形式和操作手法上都有着很大的差异,同一工具在用于不同目的时对企业的价值创造的贡献和承受的风险是不一样。由于避险与非避险衍生金融工具的巨大差异,FASB在对衍生金融工具所产生的损失和收益的处理上都将作为套期保值的衍生金融工具单独性规范。因此,对衍生金融工具进行披露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应首先分清持有这些合约的目的是什么,即是避险性质的还是非避险性质的。

2.2.2 衍生金融工具的操作风险及其监管 2006年的中航油悲剧都直接产生于个人,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基本上是陈久霖一个人的“天下”。陈久霖坚决不用集团公司派出的财务经理,原拟任财务经理派到后,被陈久霖以外语不好为由,调任旅游公司经理;第二任财务经理则被安排为公司总裁助理。集团公司派来的党委书记在新加坡两年多,一直不知道陈久霖从事场外期货投机交易。衍生工具的操作风险是其区别于传统资产的主要风险,它不仅取决于直接操作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技能,也取决于高质量的监管和授权审批制度。

2.2.3 对风险的衡量和控制信息 通过内部控制报告,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对衍生金融工具的控制是否有效。Hermanson (2000)的调查研究表明,对外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不仅改进了内部控制,还提供了额外的与投资者决策有用的信息。但是目前各国都不要求在会计报表中提供详细的风险衡量和控制信息,仅要求提供企业管理当局根据一定标准对内部控制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的报告,鉴于衍生金融工具相对于传统经营的巨大风险和造成的惨剧以及风险对于衍生金融工具的重要性,对于衡量和控制衍生金融工具的信息应进行详细披露以满足投资者对衍生金融工具的实际情况的评估。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几个基本概念的思考——兼论商誉与衍生金融工具确认与计量》.2000年第1期.

[2]陆德明,王鹏译.《会计披露与金融危机》.《会计研究》.1999年第8期.

[3]《衍生工具信用风险控制.历史演进与发展新趋势》叶永刚,肖文,李黎.《金融研究》2000年第6期.

[4]IASC,IAS39"Financial Instruments: Recognition and Measurement"

[5]FASB.SFAS133 "Accounting for Derivative Instruments and Hedging Activities。"

披露研究 篇4

1 我国企业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1.1 强制披露存在问题分析

企业信息强制性披露存在的问题在安然事件发生之后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引起企业信息强制披露制度的进一步改进与优化完善, 企业被强制披露的信息内容与范围越来越大, 企业信息的公开度大幅提升[4]。但是, 强制披露可能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信息披露成本偏高。由于我国对企业信息披露缺乏一整套系统的明确的法律法规, 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界定不明确, 导致企业进行信息披露所承担的有形成本与无形成本普遍较高。学者研究表明, 企业信息披露成本在逐年增大, 而且信息披露费用极为高昂, 近年来, 信息披露费用在210万元~1000万元区间的企业就高达33家。

第二, 信息披露的监管成本偏高。我国对企业信息披露的监管法律法规详细而且复杂, 仅仅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准则就高达计38项。当企业信息披露出现违规操作时, 监管部门需要调动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进行调查取证, 企业责任追究困难重重, 资金耗费巨大。因此, 信息披露的监管成本偏高直接增加了国家财政负担。

第三, 强制披露内容存在过量和不足。根据我国信息披露制度规定, 企业信息强制性披露内容应当包括公司股票和股东信息。但是, 市场调查发现, 强制披露内容存在过量和不足。中小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把股东数量和内部股东持股情况作为商业机密, 以免对其收益造成不利影响。

1.2 自愿披露存在问题分析

第一, 自愿披露的成本效益较低。企业自愿披露信息所引起的效益主要包括提升企业的市场诚信度, 优化融资环境, 改善企业与投资者的关系以及降低企业诉讼风险。但自愿披露也会产生一定的成本, 对外公布的信息可能会暴露企业的劣势所在, 造成企业商业机密外泄, 引起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与诉讼, 产生一定的商业纠纷。

第二, 成本效益判断难以量化。由于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效益难以量化, 企业管理者需要凭借以往的经验进行主观的判断, 甚至要选择性地处理将要披露的信息, 以免引起商业纠纷, 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诉讼风险, 这个工作的难度比较大, 需要管理者具备一定的经验与能力。

2 两种信息披露方式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2.1 信息内容合理分派

合理分配自愿披露和强制披露的信息, 是两种信息披露制度均衡运用的重要途径。虽然企业信息在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的选择上没有具体的量化的标准, 但企业信息披露在两者之间的合理分派依旧具有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根据信息的特征判断是信息内容选择披露方式的最理想途径。依据信息的可观测性和可核实性差别比较, 来选择信息的披露方式;二是否采取强制披露取决于信息是否能够进行有效地监控和执行;三是选择披露方式的另一个重要标准是信息披露的成本与效益。如果信息披露收益明显低于成本, 主要是涉及企业内部机密的信息, 由企业自身来决定是否披露该信息[5]。

2.2 两种信息披露制度应各有侧重

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制度各有侧重, 两者可以实现功能互补。由于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主要依据企业的市场经营需要, 而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则受到法律法规的强制力约束, 因此应该发挥其各自的优势, 相辅相成。

2.3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的平衡发展

强制性信息披露制度与自愿性信息披露制度之间实现平衡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综合考虑投资者利益和企业利益。实现强制披露与自愿披露制度共存互补的同时, 要分清楚两者的主次地位。我国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成熟阶段, 企业信息披露应该主要采取强制披露方式, 自愿披露作为次要手段。但是, 两种信息披露制度的设计要均衡进行, 不可偏颇, 自愿性信息披露依然要受到重视, 提升企业自愿披露信息的积极性。两种披露方式的平衡发展有利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维护。

3 结论

我国企业信息披露问题直接关系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与公司治理水平的提高, 因此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应该得到进一步提高。现阶段我国企业信息自愿披露与强制性披露所存在的问题应该得到政府和企业自身的重视, 积极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通过企业信息内容合理分派, 两种信息披露制度平衡发展, 我国企业信息披露会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进与优化。但由于本文所涉及的知识面有限和考虑问题的角度限制, 并没有完全从根源上解决该问题, 我国企业信息强制性披露与自愿披露所存在的问题仍需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徐明磊.论会计信息强制披露的适度性原则[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5 (11) .

[2]季荣花, 王金龙.企业强制与自愿信息披露的协调利用[J].价值工程, 2010 (7) .

[3]赵锡尧.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7 (12) .

[4]夏宽云.美国的自愿披露研究[J].上海会计, 2003:48-49.

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 篇5

作 者:张劲松 何学军 作者单位:张劲松(哈尔滨商业大学,会计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76)

何学军(浙江省供销学校,浙江,杭州,310000)

刊 名:北方经贸 英文刊名:NORTHERN ECONOMY AND TRADE 年,卷(期):20xx “”(2) 分类号:F235 关键词:环境会计 会计信息 披露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 篇6

关键词:社会责任

本文从规范研究角度出发,首先,分析我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必要性,其次,探究我国上市公司社会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最后作出本文总结。

1、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1.1、法制法规强制性要求

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承担着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持续良好增长的经济责任及义务。一些企业在注重提高利润、发展壮大的同时以牺牲社会环境、人民群众利益为代价,盲目地追求高增长、高利润,孰不知它给社会带来的损害远远超出社会所能承受的范围。为此,国家及社会必须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政策,明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义务,在全社会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创造出良好的法制环境,促使企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企业社会责任活动中。

1.2、利益相关者决策需要

利益相关者是指通过向公司提供资金物资、人力资源、资金往来等与公司形成密切利益联系的不同利益集团或个人,包括政府机构、债权人、股东、员工、消费者等。企业利益相关者为企业提供不同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求企业为其提供相关的决策信息,随着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程度的高涨,企业利益相关者必然也要求公司为其披露相关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

社会责任信息对利益相关者决策有用必须满足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对利益相关者来说是否具有普遍的通用性;二是相关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报告是否满足财务报告的基本特征,即可靠性、及时性和相关性。

2、企业社会责任披露研究

2.1、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的简要发展历程

半个多世纪以来,国外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框架,并深入到具体的实务当中。截止2011年,我国企业共发布了898份社会责任报告,比2010年增长了18.2%。报告显示,2007年至2011年5年中,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实践平均得分率从50.81%增长到60.9%。

2.2、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从已公开披露的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来看,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1)报告名称不统一,报告披露流于形式。(2)报告质量差别较大。(3)定性披露为主,可比性差。

2.3、构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体系的相关建议

不少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企业的会计工作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我国特殊的国情也决定了对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必须执行政府导向型的披露模式。具体来看主要有:

2.4、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首先加强董事会建设,其次,明确监事会地位和作用,完善监事会组织机构,提高监事会的权威,规范独立董事权利和责任,提高独立董事整体素质,能有效监督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行为。

2.5、健全信息披露规范体系

首先,加强会计准则建设,其次,建立完善的信息披露制度,可以引入民事责任加强信息披露违规行为责任追究的可操作性,形成一个完善的信息披露违规追究与惩罚机制;健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评级体系,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进行评分,对上市公司形成一定的威慑力,以减少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违规行为。

2.6、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自愿性

要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一般可以从

(1)制度保障,证券监管部门应针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自愿性出台相关的规范和鼓励政策,通过政策引导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防止上市公司选择性披露或盲目披露;

(2)培养理性投资者,发展机构投资者,理性投资者能通过科学的分析和判断及时发现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问题,从而对会计信息的披露行为进行监督,能有效保障披露信息的质量,机构投资者通过集合小股东,与大股东形成制衡,能够督促上市公司更多的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

(3)完善企业的业绩评价机制,加入诸如领导力、人力资源管理、企业社会责任等指标,避免企业短期行为,使上市公司更加关注长期利益,主动披露相关信息。

2.7、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管

(1)上市公司应加强信息披露的内部监管,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财产清查制度,保障会计资料的真实性;

(2)强化政府监管,对政府监管人员的聘用进行严格审查,确保其职业水平和道德水平。

(3)加强社会监管作用,如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专业毕业论文范文监管质量,加强舆论监督等。总之,我国上市公司应充分认识到会计信息披露过程中的质量问题,寻找其成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以保障上市公司健康、稳定、长期的发展。

2.8、确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必要性

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企业的管理者要综合平衡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需求。企业关注的不仅仅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还应关注企业的社会效益,实现企业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企业的投资人、债权人、雇员、客户、供应商等,还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媒体等社会大众。因此企业必须披露其相关的企业社会责任,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需要。

2.9、明确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长期以来的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使企业往往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企业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多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与企业价值正相关。企业是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与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无论其投入还是产出,都既反映内部的经济性,也反映外部的非经济性,因此,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考虑社会效益,实现企业净社会效益最大化。企业净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成为目前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李正,向锐.中国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界定计量方法和现状研究[J].会计研究,2007(7):3-12.

[2]郭素勤.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构建的思考[J].财务与金融,2011(3):81-85.

披露研究 篇7

一、作者简介与文献结构

(一) 作者简介

保罗·M·希利 (Paul M.Healy) , 哈佛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公司披露政策及其对资本成本影响、并购的有效性、盈余管理和管理层报酬研究, 会计著作杰出贡献奖和魏尔德曼奖得主。他的研究成果在《会计评论》, 《会计学及经济学杂志》, 《会计研究》, 《金融分析家》, 《哈佛商业评论》以及《金融经济学》上发表。克里舍·G·佩普 (Krishna G.Palepu) , 哈佛商学院教授, 主要从事公司并购战略有效性、公司融资选择和投资者沟通程序研究, 美国会计协会会计著作杰出贡献奖和魏尔德曼奖得主。他近年来致力于研究新兴市场特别是印度和中国全球化的问题, 以及公司治理问题。

(二) 文献结构

《述评》以回顾资本市场大环境下有关信息披露监管、信息中介和公司信息披露影响因素以及经济后果的文献为主体, 并指出一些关键的研究问题, 为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框架, 也为我国的资本市场研究指明了方向。如图1所示, 本文的结构主要包括简介、信息披露问题研究、财务报告决策研究、这两者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以及结论与启示这五部分。

(一) 信息披露问题的研究

(1) 信息披露在资本市场中的作用。一是信息问题。信息或“柠檬”问题源于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和相互冲突的动机, 其有可能导致资本市场分配资源的机能丧失 (Akerlof, 1970) 。现在有些著名的解决“柠檬”问题的方法:一种是企业和投资者之间签订最理想合同, 刺激企业家完全披露他们的私有信息 (Kreps, 1990) ;第二种可能的方法是通过监管要求管理层完全披露他们的私有信息;另外, 信息媒介如金融分析师和评级机构可通过分析和加工私有信息以披露公司管理层独有的信息。虽然如此, 仍然有很多经济和制度性的因素决定了合同签订、监督管理和信息媒介是否能够完全消除信息不对称。因此, 有关公司信息披露的研究集中关注于这些因素的截面变化以及它们的经济后果。二是代理问题。代理问题产生于投资者投资于企业之后基本上不积极的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另一方面, 企业家可以通过发行具有更优先偿还权的债务来侵占投资者的利益 (Smith和Warner, 1979) 。代理问题也有几种解决办法:一种是企业家和投资者之间签订的最佳合同;第二种减少代理问题的机制是董事会;另外, 信息媒介通过分析私有信息来揭露管理层滥用公司资源的行为;公司控制权市场, 包括敌意收购的威胁和代理人之间的竞争, 也能够减轻公司内部人和外部股东之间的代理问题。同样有很多经济和制度因素决定了贷了问题是否能够得到有效的减轻和缓和, 信息和代理问题的分析框架为公司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研究者提出大量重要的研究问题。针对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监管在减轻信息和代理问题方面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审计师和信息媒介对增加管理层信息披露的可信性和新信息提供的有效程度;影响管理层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的因素;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

(2) 公司信息披露和财务报告的监管规定。第一, 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规定。一个重要的问题是, 对公司信息披露的监管在多大程度上有效解决了资本市场的信息和代理问题。Leftwich (1980) , Watts和Zimmerman (1986) 和Beaver (1998) 指出, 若把会计信息当作一种公共商品来看待, 搭便车的现象将导致经济运转过程中会计信息的供给不足。信息披露监管的目的在于财富再分配, 而不是为了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Posner (1974) 指出监管者更可能被他们监管的人打败。对信息披露来说, 是否存在市场失灵及其是否能够通过监管来纠正都是实证研究的问题。第二, 有关财务报告决策的监管。会计准则约束了公司管理层在准备财务报表时会计政策的选择。会计研究大部分关注于会计准则是否为投资者或其他利益相关者增加价值。之前大量研究认为, 受到监管的财务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有价值相关性的信息, 会计数字的信息含量随着公司和国家的特征呈现系统性的变化。但是最近几篇研究文章指出, 在过去20年中出现了会计盈余和其他财务报表项目的价值相关性下降的现象。会计研究的另一个分支是检验根据新公布的财务报告准则披露的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述评》指出了四个值得进行研究的有关会计准则制定的领域。一是现有的会计准则是否提供了及时的信息, 或者只是对投资者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信息予以确认;二是如果能够检验所有可供选择的会计政策的成本和收益的话, 评估准则制定者正在考虑的关于可选择的会计政策好处的研究应该更有可能提供有意义的证据;三是在会计准则制定上, 在未来可供研究的领域是探索哪些类别的会计准则有可能对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最有用;四是未来有关准则制定的研究也可以探索跨国之间最优的会计准则。

(3) 审计师和中介在信息披露过程中的作用。第一, 审计师。审计师为投资者提供有关企业财务报表是否遵从公认会计准则的独立保证。股价会对盈余公告作出反映的事实显示, 投资者认为会计信息是可靠的。研究显示, 资金提供者要求把企业雇用独立审计师作为融资条件之一, 这表明资金提供者认为审计师能够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度。但可获得的证据表明, 审计意见并不能给资本市场传递及时的信号。第二, 中介机构。有关中介机构价值的研究大部分关注于金融分析师。学术研究关注分析师提供的两种主要指标的信息含量, 即盈余预测和购买或持有或出售的投资建议。这类研究表明金融分析师为资本市场增加了价值。最近有关金融分析师动机的研究指出, 分析师有动机提高乐观的盈余预测和投资建议。有关分析师专长作用的研究发现经验、所述的经纪公司和所跟踪的公司或行业等可能会影响他们倾向的因素。同时, 对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决策和分析师是否跟踪该公司的决策之间存在的任何相关关系的检验发现, 公开的信息自愿披露既降低了分析师的成本, 也有可能降低对分析师服务的需求。此外还有对其他中介机构如商业记者和债券评价机构的研究。审计意见的价值引发了另外一些研究问题:审计师为审计客户提供的咨询服务如何影响审计师感知上和事实上的独立性以及他们审计的财务报告的价值;20世纪90年代以来, 审计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多重大变化, 这些变化对审计失误和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有什么影响;哪些因素会影响国家之间审计报告和财务报表的可信度, 这些问题仍有待更加深入的研究。

(二) 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决策

(1) 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基于市场是半强式有效、订立和强制执行合约的成本是显著的、监管过程中会产生政治成本的假设, 实证会计理论的研究文献主要关注于管理层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动机。这类文献的核心关注点在于检验当存在代理问题和信息不对称时, 合同订立和政治上的考虑在解释管理层会计政策的选择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 使用会计方法增加盈余的公司规模较小, 负债水平相对较高, 而企业应计项目的计提似乎受到薪酬合约的影响。一些实证研究仍将会计方法和信息披露政策的选择作为合约签订过程的一部分。而虽然研究发现了一些有关企业会计决策的经验规律, 但对如何解释此类证据仍不清楚。

(2) 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一是资本市场交易假说。Healy和Palepu (1993, 1995) 提出, 对于预期将要公开发行债券或股票, 或通过股权交易去收购其他公司的公司管理层来说, 投资者对其认同很重要。于是管理层通过增加自愿的信息披露以降低信息风险来降低他们的资本成本。Lang和Lundholm (1993) 的研究显示, 分析师对现在或将来发行新证券的公司的信息披露评级更高, 这些公司在发股前的六个月显著增加了信息披露, 尤其是那些公司自身更有判断力的信息披露。Healy et al. (1999a) 发现, 公司在分析师提高对其信息披露评级后公开发行债券的频率异乎寻常的高。二是公司控制权竞争假说。De Angelo (1988) 发现, 为了争取董事会席位而发动代理权之争的股东, 经常把低迷的经营业绩作为要求管理层下台的理由。Brennan (1999) 研究发现, 在收购竞价期间, 目标公司更有可能公布管理层的盈余预测。三是股权激励假说。公司管理层同时通过很多基于股权的奖励计划直接获得报酬。相关研究认为, 管理层预测的发布和公司股票内部持有人的交易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股票期权存续期间, 企业会推迟利好消息的公布而提前公布利空消息, 情况突然好转的公司其管理层在股票期权报酬有风险时更有可能发布盈余预测。四是法律诉讼成本假说。股东诉讼威胁可能鼓励公司管理层增加自愿的信息披露, 也可能减少管理层信息披露的动机。Skinner (1994, 1997) 发现, 有利空消息的公司提前发布低迷盈利表现信息的可能性是那些有利好消息的公司的两倍多, 此外, 有亏损消息的公司更有可能被起诉。经验研究证据同时表明, 法律诉讼风险并不仅仅与利空消息的公司有关, 同样也涉及那些有利好消息的公司。五是管理层信号传递假说。Trueman (1986) 指出, 管理者有动机自愿发布盈余预测以反映它们的类别。目前还没有支持或反驳这一假说的研究证据。六是产权成本假说。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公司向投资者披露信息的决策受信息披露可能会损害它们在产品市场上的竞争地位这一顾虑的影响, 公司有动机不去披露那些有损于他们竞争地位的消息。Hays和Lundholm (1996) 认为, 产权成本导致公司只有当他的各业务部门经营业绩相似时才提供各部门的财务数据。否则就有动机通过只报告总体经营业绩而免于让竞争者知道其部门间的业绩差异。Piotroski (1999a) 推断盈利能力下降和在各行业间盈利能力波动小的公司更有可能增加对其部门经营状况的信息披露, 这和产权成本假说一致。产权成本假说还可能会延伸到包括信息披露的其他外部性。

(3) 自愿信息披露的可信度。有两种可能的机制能够提高自愿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一是第三方中介机构可以为管理层信息披露的质量提供担保;二是可以根据监管要求的财务报告本身推断之前的自愿信息披露是否准确。大部分有关自愿信息披露可信度的研究证据关注于管理层预测的准确度及其对股价的影响, 结果表明管理层预测和经审计的财务信息具有可比的可信度。也有证据表明, 投资者认为管理层预测提供了可信赖的新信息是合理的。对那些预测的准确度的检验表明, 它们比同一时期的分析师预测准确得多, 同时也是无偏的;此外, 金融分析师似乎根据管理层预测的信息修正他们的预测结果。其他证据显示自愿信息披露相比于强制的财务报表信息与股票价格的关系更显著;还有证据支持了处于财务危机中的企业的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下降。

(4) 有关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的局限性。自愿信息披露的程度难以计量。使用管理层预测作为自愿信息披露的代理变量虽然存在计量精确以及明确的信息披露时点的优点, 但局限在于其准确度能够被外部投资者通过实际的盈利结果很容易的加以验证。而AIMR数据库虽然提供了一个比管理层预测更一般的自愿信息披露的计量指标, 但AIMR评审团的分析师们是否认真的评级、如何选择公司进行评级以及评级的偏差等, 这些问题仍不清楚。同样, 构建的信息披露计量指标由于需要作者一定程度的自我判断, 且他们容易忽略公司与分析师的会议、电话会议等其他渠道的信息披露的缘故, 也不足以广泛应用。

(三) 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对资本市场的影响

(1) 实证会计理论研究文献。大部分有关其他会计准则对股票价格影响的研究都只发现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因素的影响没有显著的增加。类似, 有关公司的会计方法变更的研究显示, 在宣布会计方法变更时的股票收益率及其对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的考虑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这一发现至少有三种解释。第一, 会计政策没有显著的股东财富效应;第二, 对于很多被研究的事件来说, 很难计量它们的股价效应;第三种解释认为, 合约签订或政治成本的考虑在解释会计政策变更时的财富效应在经济上是不重要的。

(2) 自愿信息披露的研究文献。很多研究都检验了自愿信息披露的经济影响, 对公司来说, 进行广泛自愿的自愿信息披露可能有以下三种资本市场效应。第一, 股票流动性的提高。自愿信息披露能够降低有消息和没消息的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Healy et al. (1999a) 发现公司在增加信息披露的同时, 其股价也出现了与当前盈余业绩无关的显著上涨, 公司的信息披露战略会影响股价对信息作出反应的速度。此外, Welker (1995) 发现, 分析师对公司信息披露的评级与股票买卖价差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第二, 资本成本降低。信息披露程度高的公司, 它们的信息风险因此降低, 其资本成本有可能低于那些信息披露程度低和信息风险高的公司。Piotroski (1999b) 发现额外提供与分部有关的信息披露的公司, 同期内资本市场对于它们的盈利估值会增加。这与公司的资本成本更低一致。第三, 信息调节增加。如果管理层的私有信息没有通过监管要求的信息披露得到充分的披露, 自愿的信息披露能够降低分析师获取信息的成本, 因而增加他们的信息供给。Lang和Lundholm (1993) 发现, 信息披露更充分的公司, 分析师对其跟踪度越高, 分析师的预测之间的离差越小, 分析师的预测修正也越少。Francis et al. (1998) 发现, 举行电话会议的公司的分析师跟踪度会有所提高。

(3) 自愿信息披露的资本市场影响研究的局限性。潜在的内生性是上述研究中最严重的问题。资本市场变量和信息披露之间的关系可能是由公司的业绩引起的, 而不是信息披露本身。更一般的, 信息披露的改变不可能是随机事件, 它们有可能是与公司的经营和治理状况的变化共生的。

三、《述评》主要结论及启示

(一) 《述评》主要结论

一是受监管的财务报告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信息含量的大小随企业及其所处经济体的特征而呈现出系统性差异;二是金融分析师通过他们对企业财务报告决策的分析、对未来的盈余预测和买入或卖出的投资建议, 为资本市场增加了价值;三是审计服务存在市场驱动的需求;四是金融分析师和审计师都不是完美的中介, 部分因为他们的动机是冲突的;五是公司管理层的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决策与他们对合约签订、政治成本和资本市场的考虑相联系;六是公司的信息披露与其股价表现、买卖价差、分析师跟踪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关。

(二) 经济环境变革中新的研究方向

一是迅猛的技术革新。近20年来在诸多领域中发生了巨大的技术革新, 但其经济影响并没有及时、普遍的反映在财务报表中。研究发现, 财务报表项目价值相关性的降低可以部分的用技术革新的增加来解释。而一些非财务业绩指标, 如市场总体规模和市场渗透度, 和股价的相关性比财务报表信息更显著。二是网络组织。组织形式的变革同样显著的影响了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的性质。通过模糊企业的边界, 它们对实体计量的概念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对于准则制定者来说, 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这种相互依赖的关系, 是一个很具挑战性的问题。三是审计事务所和金融分析师商业模式的变化。审计事务所越来越依赖管理咨询业务, 而不是审计业务。同样, 由于交易成本的降低使得资助证券研究的资金减少, 金融分析师和投资银行以及证券承销业务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这些趋势可能会加剧分析师所面临的利益冲突, 因此引出了对信息媒体的作用的质疑。四是全球化。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产生了对财务报告全球化的呼声。尽管如此, 传统的财务报告模式似乎并不能很好的及时反映这些变化汇总许多变化的经济意义。因此, 未来信息披露的一个研究机会就是探索财务报告和信息披露如何作出调整, 以适应商业和资本市场环境的变革。

(三) 我国的研究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状况是资本市场运行有效性的基本影响因素。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汪炜, 蒋高峰 (2004) 研究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降低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程小可等 (2004) 根据随机抽选的100个沪市公司样本, 证明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呈逐年缩短的趋势, 且规模越大的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时间越晚;年报披露及时性与盈余消息类型密切相关;盈余披露及时性显著影响了盈余市场反应系数。刘立国, 杜莹 (2003) 的研究从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两方面, 对公司治理与财务报告舞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论建议要解决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 应该从完善公司治理入手。朱晓婷, 杨世忠 (2006) 依据中国深沪两市上市公司2002-2004年年报数据的研究发现:早披露年报公司的市场反应显著强于晚披露公司, 从而得出了及时性具有信息含量的肯定结论。张宗新等 (2007) 采用深交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评级作为信息披露质量代理变量, 证明信息披露质量与公司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内在关联性, 信息披露质量较高的公司, 其市场表现和财务绩效也都较佳。其它研究结论也都认同目前国内的资本市场仍处于弱势有效阶段,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 信息披露制度亟待完善。

尽管如此, 有些问题还有待深入研究, 如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评价指数设置、披露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完善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的主要对策等。

参考文献

[1]程小可、王化成、刘雪辉:《年度盈余披露的及时性与市场反应——来自沪市的证据》, 《审计研究》2004年第2期。

[2]刘立国、杜莹:《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3年第2期。

[3]汪炜、蒋高峰:《信息披露、透明度与资本市场》, 《经济研究》2004年第7期。

[4]朱晓婷、杨世忠:《会计信息披露及时性的信息含量分析——给予2002-2004年中国上市公司年报数据的实证研究》, 《会计研究》2006年第11期。

[5]Lang, M., Lundholm, R.Cross-sectional determinants of analysis ratings of corporate disclosures.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1993.

[6]Leftwich, R..Market failure fallacies and accounting information.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1980.

[7]Kreps, D..A course in microeconomic theor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Princeton, NJ1990.

[8]Beaver, W..Financial reporting:an accounting revolution.Prentice-Hall, Englewood Cliffs, 1998.

[9]Paul M.Healy, Krishna G.Palepu.Information asymmetry, corporate disclosure, and the capital markets:A review of the empirical disclosure literature.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2001.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篇8

一、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研究

(一)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目的存在不明确情况

通常企业单位的经营者往往就是投资者, 即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同一的,所以不需向股东报送会计报表,只需向税务部门、贷款银行定期报送月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报送经过审计的年报。 税务部门所关注的是各项应纳税额,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关注的是注册资本,而且其需要的会计信息相对较少, 这种制度使企业管理当局容易忽视对外提供会计报表的重要性,导致信息披露的内容不完整。

(二)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存在欠规范情况

我国会计法规对企业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了简化。 这将会导致会计核算的不规范。 此外,由于企业单位财会人员业务水平有限,企业单位的业务不稳定,企业损益在时间序列分布上往往不平衡,以及各种环境因素的限制,使得披露出来的信息参差不齐,口径不一致,导致会计信息可比性较差。

(三)会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存在

会计信息存在披露不真实的情况, 是现代企业会计工作中存在问题中危害最突出的一种,经营管理人员在利益驱动下,会安排会计工作人员披露不真实的会计统计信息, 造成了财务管理的不真实现象的发生,误导了投资人的利益和投资方向,影响了企业的正面形象和信誉。 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表现形式是虚假的会计报告, 虚假的项目价值统计或不披露有重大价值的信息。

(四)会计信息披露缺乏相关性

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企业领导者更重视局部经济效益情况,在会计信息统计披露中,主要依据是历史数据信息,对于信息的是否可靠,成为是否为会计信息统计提供有价值线索的主要依据。 缺乏相关的联系。 目前企业在做账过程中主要采用手工方式或者财务管理软件, 对于企业的特殊业务无法进行正常的信息统计和核算, 财务部门之间使用的财务软件也各不相同,在信息交流和传输中造成不统一情况的发生,对于各个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一致性造成的被动影响。

(五)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不合理

现行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基于历史数据, 不能满足复杂的经济变化的需要,也无法满足社会发展对信息披露的客观要求。 企业单位会计业务的不确定性要求企业单位的会计信息披露不应局限于传统会计报表的固定格式,而是应该围绕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进行会计科目的适当增减和合并, 以充分合理地反映中企业单位会计的特殊事项。

二、会计信息披露质量提升的措施

(一)外部审计方面

首先要完善审计制度和审计程序。 完善审计制度,需要立法部门将审计目标和会计目标、法律法规结合起来,使三者在统一整体中共存, 且互不冲突。 除此之外,审计制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国际上的惯例接轨,使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同步发展。 其次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和道德水平。 要提高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能力,就必须完善注册会计师的通过考试,而且考试的内容应更注重对应试人员综合能力的考核; 在通过考试并成为注册会计师后应加强对其培训。

(二)政府监督方面

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 国家在制定法律法规时应从整体考虑,兼顾大局,使监管的整体作用发挥到最大,为企业单位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加快和企业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建设的同时,要围绕企业单位的特点制定一些适合企业单位的会计披露政策。 适当借鉴国际经验,通过立法明确会计主体的法律责任,加大对提供虚假会计信息的违纪、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 其次是要强化监管人员素质。 选拔人才时应任人为贤,在从业期间应加强对监管人员的岗后培训和过程监控。

(三)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方面

首先要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 通过制定合理的程序来组织企业的生产管理工作,使不同岗位之间互相牵制,合理分工,突破企业单位所有者一人控制企业日工作的管理模式,以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 同时要改进企业的人才选拔制度。 企业单位多数是家族企业,在选用人员的时候就要改变企业任人唯亲的观念,选择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 其次是要不断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素质。 要抓好会计人员素质的建设先要对企业单位贯彻财政部要求的会计人员必须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上岗的管理制度; 对在岗会计人员制定业务能力考核的制度, 实行优用劣汰制,提高财会队伍业务水平;培养复合型财会管理人才,使会计人员既懂会计知识,又能掌握现代化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中的运用。 其三是要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制度。 企业单位应围绕《会计法》《会计准则》等法律法规,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会计制度,设置必要的账簿,编制会计凭证,并且定期编制财务报表。 会计制度要能准确、全面地体现企业经营成果,准确记录企业单位资产存量、现金流量情况,为银行、金融公司和其他债权人提供有关财务状况、资信等级的报告,同时能够准确地向政府的相关机构和税务机关提交各种报表和纳税申报资料。

三、结束语

综上,笔者主要分析了当前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工作实际谈了如何加以改正。 从企业自身的发展来看,真正做到会计信息披露的及时化、透明化、公正化和充分化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希望本文所谈能够有效地促进企业单位会计信息披露的高质量提升。

摘要:在本文中探讨当前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自身工作谈一谈相关解决措施。

关键词: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措施研究

参考文献

[1]李振林,王德广;浅谈人民银行会计信息质量保障机制建设[J].财政监督,2012年18期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研究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社会公众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而且也有能力去承担社会责任。公益慈善组织给社会公众提供了一个平台。然而近年来, “郭美美事件”、“河南宋庆龄基金会利益门事件”等丑闻使得社会公众屡屡对慈善组织失望, 慈善捐赠也降到了冰点。在公众看来, 慈善本应透明, 然而现实状况总令人堪忧。《2012年度中国慈善透明报告》显示, 2012年度, 我国公益慈善行业“年度透明指数”为45.1分 (总分为100分) , 仍未及格。调查结果显示, 公众对慈善信息公开工作的满意度和一般满意度为39%, 仍然有61%的人对慈善信息公开状况并不满意, 这说明公众对公益慈善行业信息公开有着更高的期待。

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而慈善信息披露是提升社会公信力的必然选择。信息披露不仅便于利益相关者的监督, 从而树立其自身形象, 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和志愿者, 而且信息披露的好坏与后期捐赠直接相关, 因为信息披露具有经济后果, 信息披露质量越高, 越容易获得捐赠者的认可, 后期捐赠额则越多, 信息披露是解决目前慈善捐赠不足等重大问题的绝佳选择。因此研究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

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前主席卢塞尔说:“慈善事业要有玻璃做的口袋”。只有打造慈善组织的“玻璃口袋”, 才能提高慈善组织的公信力。具体来说,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有:

(一) 获得捐赠资源。

慈善组织获取公众的捐赠资源是慈善组织存在的前提。慈善组织要想获取捐赠资源, 则需要向公众证明他们是值得信赖的, 从而信息披露成为其获得公众认可的必然选择。通过信息披露, 公众可以了解善款的去向及组织运作效率等详细信息, 进而为未来捐赠决策提供依据。同时, 慈善信息披露是有经济后果的。根据信号传递理论, 信息披露好的组织向公众传递其值得信赖的信息, 从而使得捐赠者继续追加捐赠。

(二) 提升自身形象。

慈善组织公开机构的基本信息、业务信息、财务信息、以及公众捐赠资源的应用信息, 将慈善组织实施的慈善活动、产生的良好社会效益等展现在公众面前, 这既有利于慈善组织展示自身的绩效, 也有利于增加公众对慈善组织的了解和信任。通过对外展示工作成果, 让更多的公众知晓慈善组织在促进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积极作用, 而且表明了组织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披露了应当让公众了解的信息, 从而树立了正面的形象, 提高了慈善组织的公众认可度。

(三) 扩大宣传。

如同好的产品需要进行宣传才能打开销路、拓展市场一样, 非营利组织只有通过信息披露, 对外界宣传自己, 让公众相信自己, 才能吸引更多的捐赠者。当前慈善竞争越来越激烈, 而捐赠不足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 慈善组织只有做好信息披露, 向公众展示自己, 才能获得社会公众更多的关注。

三、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

已有文献从微观层面研究了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Greenlee and Trussel (2000) 的研究表明非营利组织的毛利越高, 越乐意向捐赠者发布“好消息”, 即非营利组织的财务状况越好, 越愿意披露更多的信息。Behnet al. (2007) 发现, 负债较多的、规模较大的、获得捐赠多的、高管薪酬高的、高等教育类非营利组织更愿意自愿披露其财务报告。刘亚莉, 王新, 魏倩 (2013) 发现成立年限长、管理效率高的基金会财务信息披露质量更高。本文从中观层面分析了影响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因素。

(一) 成本约束。

从世界范围来看, 尽管各国的慈善组织都努力拓宽获取捐赠资金的渠道, 慈善组织仍普遍存在“慈善不足”的现象, 都尽力压缩各项不必要的开支, 以节省更多的资金用于慈善事业。而信息披露需要成本。信息披露的前提条件是慈善组织自身有一定的信息处理能力。大量的业务活动信息需要人力支撑, 每年编写财务报告以及聘请外部审计机构都需要产生大量成本。另外, 无论慈善组织是通过建立官网、自己建立传播渠道, 还是使用已有的传播渠道, 信息的传播同样需要成本。

(二) 动力不足。

2010年调查结果显示, 32%的慈善组织之所以在信息披露方面不完善, 动力不足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目前, 慈善市场的竞争机制不足, 资源整合能力不够, 缺乏信息公开的内在动力。因此要激发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内在动力, 需要营造健康的慈善文化环境, 建立充分而有效的慈善市场竞争机制, 慈善组织将会为了获得资源、提高效率而产生披露信息的动力。

(三) 缺乏合适的信息披露渠道。

合适的信息披露渠道才能保证信息披露对象接受慈善组织披露的信息。但目前我国慈善行业还缺乏权威、系统的信息披露渠道, 使得慈善组织的信息披露效果不太理想, 呈现出“各自为政”的局面。即使有大型的慈善组织披露信息, 但披露的较分散, 比如网络、电视、报纸等, 没有统一的信息披露渠道。

四、完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意见和建议

本文对我国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认为我国目前的信息披露还相当不规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

(一)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 统一慈善信息披露标准。

2010年5月1日实施的《江苏省慈善事业促进条例》首次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的义务和信息披露的范围。《湖南省募捐条例 (草案) 》也对募捐行为前后的信息作出相关规定。这些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慈善行业的发展需要加快全国慈善信息披露立法进程。同时, 由于当前慈善组织属性不同, 而遵循不同的规章制度, 使得慈善组织之间缺乏可比性, 并且披露的内容差别很大。因此要尽快统一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标准, 增强相关程序的可操作性, 以改善当前慈善组织信息披露混乱、无序、参差不齐的现状。

(二) 构建慈善行业信息披露平台。

据2010年调查发现, 1900多家基金会中没有网站的达1300家, 而有网站的基金会也长期不更新, 现状堪忧。因此, 借鉴现代网络技术, 建立慈善行业信息披露平台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公共信息平台不仅方便慈善组织统一公布善款的来源与去向, 而且能够使公众快捷的查询慈善信息, 对于突发性的事件公众可以及时了解并提供帮助。有助于提高慈善组织的透明度, 提升自身形象的同时, 成为捐赠人和受益人的沟通渠道和政府的监管渠道。

(三) 建立慈善信息披露评估与奖励机制。

会计师事务所是目前常见评估机构, 对非营利组织信息进行鉴证的中介机构还有其他形式, 如独立的评估机构。独立、公正和专业的第三方评估, 可以提供公允的信息, 并将评估结果直接告知公众, 有助于推动慈善行业规范化发展。我国目前还没有一家独立的评估机构, 对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的鉴定最终是通过政府各级部门的检查年报来实现的。因此, 在这方面, 我国应该借鉴美国的经验, 以提高非营利组织的信息质量, 促进非营利组织健康发展。目前, 以民政部中华慈善奖为代表的多层次表彰激励机制已经逐步形成, 可以考虑将信息披露作为考核指标之一, 相应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发慈善组织的热情和动力。

(四) 完善慈善组织信息披露监管体系。

慈善组织信息披露受到政府、行业协会、捐赠人、受益人、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然而, 对慈善组织的“多头监管”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沦落为“无人监管”的混乱局面。因而, 建立第三方监管组织显得尤为必要。英国慈善法规定, 财务年度总收入超过了1000英镑的慈善组织必须在慈善委员会进行登记注册, 慈善委员会经常组成调查小组或聘请个人对非豁免的慈善组织进行调查, 要求被调查的组织提供相关信息, 慈善委员会将调查结果进行公布, 任何个人在年度报告的存管年限内可以向慈善组织要求进行查阅。我国可以借鉴英国的做法, 建立第三方监管组织, 定期对基金会进行调查, 从而保证基金会的合法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亚莉, 王新, 魏倩:《慈善组织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的影响因素与后果研究》, 载《会计研究》, 2013年第1期.

[2]倪国爱, 程昔武:《非营利组织信息披露机制的理论框架研究》, 载《会计之友》, 2009 (04) .

[3]乔占军:《会计信息披露机制——提升慈善组织公信力的路径选择》, 载《理论观察》, 2013 (02) .

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 篇10

会计信息披露最早起源于英国, 1948年英国就制定出了关于信息披露的法规-《公司法》。当今, 信息披露最完善的应该非美国莫属, 从1933年《证券法》、1934年《证券交易法》的颁布, 到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了证券市场信息披露制度的初步形成, 最后到2002年《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颁布, 有效的抑制了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国外在信息披露领域的研究, 对于完善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随着我国上市公司队伍不断壮大, 财务舞弊事件也屡禁不止, 加速了国内学者们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研究。如葛家澍等人认为会计信息披露机制与公司治理具有一定的交互性和共生性, 表外披露的历史发展, 经历了从“补充和说明”表内信息到逐渐与表内信息并重的过程等等。

二、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2006年新准则颁布前,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情况比较严重, 新准则实施后略有改善。笔者认为, 会计信息披露违规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 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在资本市场中,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有着严格的要求, 但我国有不少公司存在着信息披露不充分的情况。比如, 有些公司刻意或恶意隐瞒资金投向及使用情况, 隐瞒影响公司声誉的重大事件, 不充分披露关联企业往来的会计信息, 使得会计信息披露不完整, 严重影响或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如2004年遭上海证交所公开谴责的哈慈股份有限公司, 对控股股东及主要关联方高额占用资金的情况, 没有履行规定的决策程序, 也没有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二)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

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是指公司的会计信息披露时间较为滞后, 从而致使信息出现不对称的情况。在我国, 因会计信息披露不及时而导致会计信息使用价值降低的情况时有发生;也给内幕交易创造了机会, 出现部分投资者操纵市场, 迫使承受能力不强的中小投资者不得不退出市场。如中金岭南于2008年3月20日披露2007年年报, 4月22日披露一季度季报, 8月22日披露半年报, 10月27日披露三季度季报, 在一年定期披露报告的过程中, 每次都在规定的最后期间披露, 且间隔时间过长, 造成信息披露真空期的存在。上市公司披露不及时的情况可以从表1中看出。

(三) 会计信息披露不真实

众所周知, 真实性是会计信息的生命, 是证券市场诚实信用的试金石, 公司在进行会计信息披露时, 最基本的就是保证所披露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不能人为操纵、更改或提供虚假的会计信息。而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中仍存在着信息不实的现象, 特别是在上市公司年报、再融资和招股说明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这就将给投资者造成严重误导。如曾被称为华夏第一蓝筹股的银广夏, 通过伪造虚假文件、票据, 虚构巨额利润, 欺骗中小投资者。

(四) 会计信息披露不准确

目前,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缺乏严肃性, 在信息披露时存在随意调整、夸大事实等违规情况, 表外信息披露在形式、内容、重大事项方面不太规范, 甚至存在歧义, 表外事项信息披露的量也不足, 重要性不突出, 报表使用人不能从大量表外信息中挑选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部分企业对重大事项轻描淡写, 甚至财务报告编制过于简单, 无法进行财务分析及评价, 或者不提供同期相关重要比较数据。

三、我国会计信息披露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 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规范

一种现象是, 有些公司“一股独大”, 往往是某个或者某些股东说了算, 因此不易形成股东之间的相互牵制和制衡。另一种现象是, 有些公司监事会隶属董事会, 成为董事会的下属机构, 缺少独立性致使其主要的监督职能弱化, 不能有效实现对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行为的监督与管理。与此同时, 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审计部门没有独立性, 权威性和自主性不强, 不能充分发挥审计作用, 不能促进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二) 会计信息披露体系不健全

首先, 我国的会计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建设尚不完善, 缺少必要的惩罚和责任追究机制, 对会计信息披露约束不利;其次, 从目前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发展现状来看, 应该进一步加强相关规范在实际工作中的执行力, 对企业会计信息披露行为进行规范, 减少人为进行会计信息操作的空间或漏洞, 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监督和管理, 减少影响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

(三) 会计信息披露自愿性差

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具有强制性, 一是缺少对企业自愿进行会计信息披露的鼓励性政策和支持性政策, 有些公司不愿意 (对临时的重要事项) 进行会计信息披露, 存在着隐瞒信息的行为;二是投资者素质参差不齐, 对于会计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尽相同, 其诉求不高无法激发起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力;三是由于我国对企业业绩的评价, 主要是参考其财务指标情况, 为了树立或保持良好的形象, 企业倾向性的会选择去夸大有利信息, 隐瞒不利信息。

四、提升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对策

(一) 企业要进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与完善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会计信息披露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因此有必要优化公司结构。首先要完善董事会建设, 构建独立的审计委员会, 建立完善的审计制度, 加强对公司财务活动的监管;其次, 要实施董事问责制, 明确相关人的责任, 对于失职董事进行问责, 加强对会计信息披露的有效监管;再次, 企业需提升其监事会的权威性, 充分发挥监事会参与业绩评价结果考评的作用。

(二) 规范企业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为了确保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公平性就要不断规范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我国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体系通常包含以下内容:会计准则、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审计制度以及有关的经济政策法规等。会计准则是会计信息规范体系的核心内容, 是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规范性指南, 明确了会计信息披露的内容, 同时规定了会计信息应具备的质量要求。

(三) 企业要构建信息质量保证机制

构建企业的信息质量保证机制, 有利于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作为会计信息披露的主体, 企业应该建立预测性的信息质量保证机制。首先, 企业要强化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 明确提供虚假会计信息需承担的相应责任;其次, 在进行会计信息预测时, 如果出现预测信息与实际信息差距较大的情况, 要综合分析影响因素, 找出原因, 提高信息预测的准确性。

(四) 提升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

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环节。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会影响会计核算水平, 增加发生财务舞弊的机率。企业应定期举办后续培训, 提高会计人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 并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职业技能和道德操守不能达标的会计人员进行相应的惩罚, 严重者可调离岗位, 力求提升会计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五、结论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企业的会计信息披露也将会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基于会计信息披露对于企业自身以及投资者的重要作用, 我国要加强相关的立法约束机制建设, 完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 同时企业应提升会计人员的职业技能和道德操守, 从而提升我国企业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 保证我国资本市场的有序、规范运转, 促进我国经济的长远、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澎, 杜兴强.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与会计准则问题研究[M].[J]财经论丛2001 (1) :59-62

[2]中国证监会.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指引第1号-信息披露中国证监会公告[2013]1号2013-1-4

[3]陈素梅.提高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探析[J].企业导报2012 (15) :144-145

租赁期的确定与披露研究 篇11

租赁,是指在约定的期间内,出租人将资产使用权让与承租人,以获取租金的协议。在会计实务中,如何确定“约定的期间”,即租赁期是企业核算租赁交易的起点。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以下简称新《准则》)将“租赁期”定义为“租赁合同规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根据该定义,租赁期的确定只需要满足“合同规定”和“不可撤销”两个条件。而且,由于租赁合同在签订后一般不可撤销,除非出现四种额外情况:一是经出租人同意;二是承租人与原出租人就同一资产或同类资产签订了新的租赁合同;三是承租人支付一笔足够大的额外款项;四是发生某些很少会出现的或有事项。因此,企业不需要进行过多的会计判断,就能够较轻易地确定租赁期。

但容易被忽略的是,租赁期的确定还是企业核算租赁交易的关键,这是因为:一是租赁期的长短是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判定标准之一;二是租赁当事人在租赁期的各个期间内按直线法或其它合理方法将租金确认为当期损益或分摊未确认融资费用(收益);三是租赁期是租赁物改良支出、售后回租差额等项目的递延分摊期等等。可见,租赁期的准确与否直接关系着绝大多数租赁会计事项核算的正确性以及涉及租赁业务企业的会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近年来,随着租赁业务在企业中使用频率的提高,租赁条款日益复杂化,我国准则中对租赁期过于简单的定义和核算要求使得租赁期的确定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相对隐蔽的工具之一。

一、租赁期的确定

(一)租赁期是否包含免租期

为了吸引承租人尽快签订合约,出租人通常承诺在租赁初期或租赁物改良建设期向承租人提供某些激励措施,如免租期、减租期等等。但与实务使用的普遍性相反,无论是在2001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以下简称旧《准则》),还是2006年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都没有涉及经营租赁的激励措施的会计处理,相关的核算规范仅见财政部2003年印发的《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会计准则有关问题解答〈二〉》(以下简称《问题解答〈二〉》)。《问题解答〈二〉》的第十七问规定:“在出租人提供免租期的情况下,承租人应将租金总额在整个租赁期内,而不是在租赁期扣除免租期后的期间内,按直线法或其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摊,免租期内应确认租金费用。”例如,租赁合约规定的租赁期间是2007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其中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6月30日为免租期,则该租赁交易的租赁期应当包含免租期,即租赁期为五年。

然而,《问题解答〈二〉》只要求企业不能把免租期从合同规定的租赁期内扣除,但没有清楚说明若免租期在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限之前,会计核算意义上的租赁期能否包含免租期。例如,租赁合同规定的租赁期间是2007年7月1日至2013年6月30日,承租人在2007年1月1日开始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室内装修,该六个月不需缴纳租金,那么,租赁期是按新《准则》所要求的“合同规定的”五年,还是再加上六个月的免租期,即五年零六个月呢?由于缺乏清晰的会计核算指引,不同的企业在实务中的处理不同,严重影响了会计报表信息的可对比性。

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常设解释委员会(SIC)第15号解释公告《经营租赁—激励措施》(SIC15)认为,“经营租赁协议的基本实质是承租人和出租人在特定时间内以货币净额为对价交换资产使用权”,且所有的“激励措施都应作为同意使用租赁资产净对价的组成部分,不论激励措施的性质、形式或支付时间。”SIC15的“特定期间”指承租人可以接触、控制或使用租赁资产的期间,亦即会计核算意义上的租赁期。可见,由于承租人在免租期开始时已经“接触、控制或使用”了租赁资产,无论免租期是在租赁合约规定的期限之内还是在租赁合约规定的期限之外,其性质都是出租人为了顺利出租租赁物而向承租人提供的激励,根据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两者的会计处理亦应相同,即租赁期应当包含免租期。

(二)租赁期是否包含续租期

出租人与承租人在签订租赁合约时,除了规定固定的租赁期限外,还可能商定在租赁期限届满后的续租可能性和续租期限。例如租赁合约规定,在五年的租期届满后,承租人有优先续租五年的权利。与免租期相比,续租期限一般较长,在确定租赁期时是否将续租期包含在内对整个租赁会计的核算结果影响较大。如上例,若将续租期包含在内,租赁期为10年,否则为5年,不同处理方式下每年分摊的租赁物改良费、未确认融资费等项目的金额存在显著差异。关于续租期能否纳入租赁期核算,我国新《准则》第七条规定:承租人有权选择续租该资产,并且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不论是否再支付租金,续租期也包括在租赁期内。换言之,我国企业将续租期间计入租赁期的条件是承租人必须有续租选择权,且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行使续租选择权。

但是,新《准则》及其应用指南均没有就企业如何合理确定承租人是否行使续租权进行详细的说明,企业在实务中大多根据财政部在2001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租赁>指南》(以下简称旧《准则》指南)的要求来判断续租可能性。旧《准则》指南的第三部分“定义”中规定:“如果租赁合同规定承租人有优惠续租选择权,即承租人续租的租金预计远低于行使这种选择权日正常的租金,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地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在这种情况下,租赁期应包括优惠续租选择权所涉及的期间(即续租期)。这里的‘远低于’,通常是指低于70%(含70%)。”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第98号公告《租赁会计》(SFAS98)对第17号公告《租赁》(SFAS17)中有关租赁期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它明确规定租赁期应包含固定的不可撤销的租赁期间和符合要求的续租期间,其中符合要求的续租期间包括:一是承租人有优惠续租选择权;二是承租人若不续租将承担显著损失,续租可以合理确定;三是承租人将在续租期内为出租人与租赁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债务提供担保或向出租人提供与租赁物直接或间接相关的贷款;四是出租人有续租和延续的选择权;若承租人有优惠续租选择权,则租赁期还包括续租权行使前的期间。由于承租人不续租的损失大小需要管理层进行判断,SAFS98在条款60(b)中明确规定:任何在租赁协议内或租赁协议外的因素要求承租人在不续租时支付现金、转移资产或权力、承担债务、提供服务或是放弃经济利益及承受经济损失,都要求考虑在内;其中,在判断承租人的经济损失时,应考虑租赁物用途的唯一性、租赁物的所处地点及替换可行性、租赁物对企业持续经营的重要性、因退租造成的租赁物改良和其它资产的损失等等。

可见,无论是新《准则》还是SFAS98,“续租是否可以‘合理确定’”是将续租期间计入租赁期的基本原则。相比较而言,我国的新《准则》对租赁期的规定比较简单,管理层仅仅需要根据有续租选择权的承租人续租的可能性大小来考虑是否将续租期计入租赁期,但由于缺乏对续租可能性的明确的判断指引,新《准则》留给管理层过多的操作空间。旧《准则》指南尽管为续租可能性设定了一个“70%”的判断指标,然而用单一的绝对值指标来作出“几乎可以肯定承租人将来一定会续租”的判断,明显过于武断。此外,新《准则》仅考虑了承租人有选择权的租赁,不考虑出租人有选择权的租赁,即不考虑出租人作为租赁合同有利方时,续租的可能性有多大,这显然不能很好地遵循“续租可以合理确定”的这一基本原则。SAFS98从衡量承租人不续租所遭受的损失大小的角度去考虑续租可能性,并据此制定明确的判断标准,有利于企业的实务操作,值得我国吸收借鉴。

二、租赁期的披露

对依赖外部信息进行决策的大多数报表使用者而言,财务信息披露的充分性与会计核算的规范性同样重要。根据安永公司前主席葛罗夫斯的一项调查,美国公司的年度财务报表信息量自1972年以来平均每年以3.1%的速度增长,而同期附注的增长速度则达到7.5%(张文标,2004)。近年来,随着国内市场监管的完善,对违规行为的惩罚力度不断加大,企业开始主动或被动地按要求披露信息,所披露的信息量逐渐丰富,但信息披露制度的可操作性和细化程度仍略显不足。以租赁会计为例,新《准则》只是将旧《准则》中分散在融资租赁、经营租赁及售后租回交易的披露要求汇总为第八章“列报”,但所要求披露的项目和具体规定基本上没有变化,如经营租赁的承租人仅需要披露在资产负债表日后重大租赁交易的年度最低租赁付款额,出租人则仅需要披露各类租出资产的账面价值。

由于种种原因,新《准则》没有要求企业披露有关租赁期的信息。随着租赁交易的频繁化和交易条款的复杂化,特别是存在免租期、续租期的情况下,租赁期的确定对会计报表的影响会越来越大,因而有可能成为企业操纵利润的工具之一,完善相关披露制度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2005年2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致函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下设的上市公司审计事务所中心(CPCAF),要求公司在财务报告的“管理层讨论与分析”部分和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相关信息时,必须严格遵循清晰性原则,同时强调披露以下事项:一是重大的租赁合约或安排;二是租赁合约的主要条款,比如租赁期、续租选择权、租金支付方式、免租期和其它类型的激励措施;三是针对上述租赁条款的会计政策;四是租赁物改良成本的分摊期以及该分摊期与租赁期的关系等等。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研究 篇12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企业管理当局自愿或按照既定的披露要求将企业内部控制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评价的信息以公开报告的形式提供给利益相关者, 供市场理性判断投资价值, 以满足利益相关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行为。李明辉等 (2003) 认为, 从会计管制的角度看,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可分为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强制性披露是按照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要求, 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内容。自愿性披露是企业自愿披露在公认会计原则和其他法律、法规所作的最低要求之外的内容。对于投资者而言, 强制披露的信息与自愿披露的信息是相互补充的信息来源, 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性披露和强制性披露都是必须的, 二者缺一不可。

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意义研究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 促进管理当局完善内部控制, 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具体意义如下:

2.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披露履行受托责任的一种信号传递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管理当局承担了合理、有效管理与运营委托方所交付的资源的责任, 必须保证企业资产的安全、完整, 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 并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委托方可以根据管理者的经营业绩做出继续原有契约, 还是终止契约的决策。因此, 管理当局有职责建立完善并有效执行的内部控制制度, 通过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可以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而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评估并披露评估结果, 可以向证券市场投资者传递管理当局履行了受托责任这一信号。

2.2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及时地发现舞弊, 从而有效降低财务报告舞弊的负面影响。Hermanson (2000) 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考察了美国银行家、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证券经纪人、公司董事、公司主管、分析师、注册会计师和内部审计师9类财务报表使用者对内部控制信息的需求, 其调查结论为: (1) 强烈肯定内部控制对企业管理和减少错弊的作用; (2) 认为提供内部控制信息可以促使管理层改进内部控制、加强监督, 审计师的验证则可进一步强化这一作用。

2.3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向外部使用者提供增量信息

内部控制报告, 提供了额外的与决策有用的信息。通过内部控制报告, 用户可以一定程度上了解企业管理控制是否有效。如果企业有着良好的控制制度, 则企业的经营有序而有效, 能够防范经营活动中的风险。反之, 如果企业的内部控制混乱, 则风险较大, 用户在做出投资决策时就必须谨慎, 因此, 信息的外部使用者在进行决策时, 除了根据反映公司财务状况、盈利状况等数量指标外, 还较为关注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

2.4披露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评价报告可以降低代理成本

由于管理者行为导致的企业价值下降部分会以分红和其他报酬降低的形式强加给管理者, 也就是代理成本最终将由管理者承担。为自身利益考虑, 管理当局就有使监督成本保持最低的动机。因此, 管理当局处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需要设置内部控制制度, 让委托人充分了解经理人员的努力程度, 以降低委托人对管理报酬做出逆向调整的风险。因此, 管理当局会定期对本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并将结果提供给外部信息使用者。

3国内外关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成果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以提高企业管理当局内部控制的意识, 促进管理当局完善内部控制, 同时可以为外部信息使用者提供附加信息。因此国内外对此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研究。

3.1国外研究成果

Fama等 (1983) 发现了独立董事对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促进作用。Krishnan (2005) 将SOX法案实施以前更换外部审计并披露了内部控制问题的公司样本与对比样本进行比较, 发现审计委员会独立性强、具有财务会计专业人士的公司存在内部控制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Ashbaugh-Skaife, Collins & Kinney (2007) 研究了SOX强制审计之前的内部控制缺陷披露, 发现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经营的业务更加复杂、近期有组织变革、会计风险更高、审计师辞聘现象更多, 可用于内部控制的资源更少。

3.2国内研究成果

李明辉、何海和马夕奎 (2003) 对我国2001年1147家A股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进行了研究, 发现除了4家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因中国证监会的特殊披露要求披露得较为详尽外, 其它880家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上市公司中, 大多数披露流于形式, 且上市公司自愿性披露动机不强。王文华等 (2006) 认为, 应该通过法律法规规定上市公司必须实行强制性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作为上市公司定期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同公司年度报告一起披露。吴曙霞 (2007) 研究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尚缺乏自愿披露内部控制状况以向外部投资者传递企业质量信号的动力。方红星、孙翯、金韵韵 (2009) 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总体水平较差, 但在2003-2005年间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上市公司是否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与是否在海外交叉上市、是否聘请“四大”进行外部审计、资产总规模、资产净利率、独立董事人数占董事总人数的百分比显著正相关, 与外部审计意见类型显著负相关, 与监事会规模、是否设立审计委员会以及样本年度正相关。

综合以上文献可以看出:国外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已经由自愿性披露演化为强制性披露, 重点关注信息披露与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财务报告质量的关系。国内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起步较晚, 现阶段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的研究, 分析其存在问题, 并提出相关改进措施。

4完善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性建议

根据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国际比较, 本文认为应该从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环境和加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两大方面入手, 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规范化管理。因此本文建议:

4.1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制度环境

4.1.1 树立投资者法律保护观

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中, 不仅考虑大股东利益, 而且应特别考虑中小投资者利益, 树立保护中小投资者理念。首先, 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相关规定, 上升到法律层次, 可以增补到《公司法》、《证券法》和《会计法》的有关章节中, 也可以借鉴美国模式, 单独立法。其次, 启动证券市场的民事赔偿机制, 借鉴美国《SOX法案》经验, 结合我国证券市场特点, 加大违规披露内部控制信息处罚力度, 以增加信息披露违规成本。第三, 将目前分别由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别颁布并实施的《内部控制指引》, 整合后由中国证监会统一制定并监督实施。

4.1.2 发挥声誉机制对法律机制的补充与替代功能

声誉机制是一种成本更低的维持交易秩序的机制, 对法律机制具有一定的替代性。目前声誉机制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特别是, 在许多情况下, 法律是无能为力的, 只有声誉能起作用。资本市场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市场, 声誉机制是维持证券交易和公司治理结构的一种不可或缺的机制。因此应该给上市公司一定的发挥空间, 即内部控制信息应该以“强制性披露为主、自愿性披露为辅”的政府监管新思维。

4.1.3 强化市场机制的激励和约束作用

市场机制包括资本市场、控制权市场、经理市场、产品和要素市场和债权市场。在竞争性的产品市场上, 公司为了获得相对于其竞争对手的比较优势, 有充分动力通过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传递公司未来前景看好的“信号”, 以改善公司形象, 突出公司的竞争优势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因此, 产品市场竞争力对公司是否披露内部控制信息的概率有正向影响。

4.2完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

4.2.1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形式和格式

从内部控制报告的披露位置来看, 上市公司或者在年报“公司治理结构”一节中予以披露;或者单独形成文件披露;或者以“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的形式在公司治理结构章节中披露, 冠以“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标题;或者在监事会报告中披露。

4.2.2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借鉴美国SEC规定, 建议中国证监会统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内容, 具体包括: (1) 内部控制评价的目的和责任主体。明确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实施的责任, 可促使管理当局对内部控制的关注和重视; (2)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和所依据的标准。公司管理当局应该说明内部控制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标准; (3) 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缺陷的声明。管理当局应该说明内部控制的存在固有缺陷;衡量重大缺陷严重偏离的定义, 以及确定严重偏离的方法及相关责任人。 (4) 改进措施。披露所有在评估过程中发现的控制缺陷, 以及针对这些缺陷的补救措施及补救措施的实施计划等。

4.2.3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责任主体

应将内部控制的责任落到实际掌握公司权力的人身上, 即董事会或管理当局。董事会负责披露, 监事会负责监督, 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负责评估审核, 董事长做为第一责任人, 进一步强化上市公司董事会、监事会、高管人员以及董事会下设各个委员会、独立董事等对公司内部控制方面相关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等方面的责任, 对虚假记载、重大遗漏以及误导性陈述等行为形成有效的法律约束机制。

4.2.4 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审议程序和评价核实机构

研究发现,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审议程序和评价核实主体比较混乱。部分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仅由董事会审议后就予以披露, 而未按沪深两市交易所《编制年报通知》的要求由监事会、独立董事对内部控制报告发表意见;个别公司的内部控制报告甚至由审计委员会提出, 董事会对其持何种意见也未见披露。建议上市公司董事会下设的专业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负责审查企业内部控制, 监督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情况, 提交董事会、监事会表决, 独立董事发表意见, 并协调内部控制审计及披露等相关事宜。

4.2.5 规范内部控制的评价标准, 建立统一的评价方法体系

目前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效率低下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就是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体系。事实上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评价, 主要包括对内部控制设计有效性和运行有效性的评价。具体包括:第一, 是否评估了企业内部所面临风险;第二, 内部控制设计的方法是否适当;第三, 内部控制建设的时间进度安排是否科学、阶段性工作要求是否合理:第四, 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组织是否有效;第五, 人员配备、职责分工和授权是否合理;第六, 是否有内部控制自查计划并有效实施自查;第七, 是否建立纠错与整改的机制;第八, 评价期内是否出现过重大风险事故等。

参考文献

[1]Fama, E.and K.French.Industry Cost of Equity[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1997, (43) .

[2]方红星, 孙翯, 金韵韵.公司特征、外部审计与内部控制信息的自愿披露——基于沪市上市公司2003—2005年年报的经验研究[J].会计研究2009, (10) , 44-52.

上一篇:精准营销模式下一篇:短学期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