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发行

2024-09-20

网络发行(精选12篇)

网络发行 篇1

摘要: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下, 我国图书行业网络商务的发展, 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一个综合发展完善的商务网络和发行渠道, 本文从网络商务环境角度出发, 探讨了我国图书业的跨区出版发行, 涉及现代物流平台上的图书仓储、图书管理等多个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商务,图书发行,图书管理

网络商务环境下, 在我国图书业致力于发展网络商务的进程中, 认真研究、分析图书出版发行业中现代图书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 并结合图书物流自身的特点, 推动图书发行网络商务, 是我们每一个从事于图书出版、发行、管理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鉴于网络商务主要以网络为平台, 为统一说明, 本文把电子商务、网络经济、网络商务、互联网商务等名称统一称为网络商务。

一、网络商务环境下我国图书业发展现状

1. 我国网络环境概况

2008年1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报告, 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 互联网普及率从200 7年7月的1 2.3%快速提高到16%;2007年1 2月的宽带网民数已经达到1.63亿, 占网民总体的77.6%, 比2007年6月增加了4094万人, 比2006年12月的1.04亿增加了5938万人。目前中国网民仅以500万人之差次于美国, 居世界第二。

2. 我国图书业发展现状

把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商务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图书出版发行、物流配送领域, 这既是图书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图书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也是网络商务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领域。据称, 中国每年图书行业的总价值约1 0 0 0亿元, 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 0 0亿元, 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网络商务, 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图书的传统业务流程, 有利于促进图书网络商务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目前, 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总量近20万种, 为全球第一。目前, 我国已经开展数字图书服务的省级图书馆达5 5%, 全国8 1%的重点高校开展了电子图书服务。当前, 全国约有1 0 0家出版社开始同步出版电子书, 已经开展数字图书业务的图书馆用户超过1 0 0 0家。2004年, 我国网络出版市场实现规模性增长, 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累计销售电子图书总册数达805万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近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购买过的商品 (多选题) 中高居第一位的是:图书、报纸、杂志及其他纸质出版物, 占4 7.2%。由此不难推断, 我国图书业网络商务已经站到新型商务领域的前端。

在图书业网络商务的发展过程中, 仔细研究分析国内外尤其是本地区与跨区域图书业网络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图书现代物流的现状,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推动图书业网络商务应用, 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图书跨区发行特点和涵义

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图书跨区发行, 是相对于传统环境下图书储运流通来讲的, 其特点及涵义已经发生较大改变。

图书物流与网络商务的连接, 使网络商务环境下的图书跨区发行具备了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人本化等为特征的内涵:第一, 图书跨区发行信息化。图书物流信息化表现为图书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第二, 图书跨区发行自动化。在信息化基础上, 加之机电一体化的实施, 图书物流自动化在省力的同时, 又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了物流作业的差错。图书物流自动化的设备设施非常多, 如条码或语音或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第三, 图书跨区发行网络化。图书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 是网络商务下图书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国际互联网络的急速普及和发展令图书物流网络化成为未来必然。第四, 图书跨区发行人本化。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图书物流的运作引入人本化理念和方式, 既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图书物流领域中提出的, 也是现代图书物流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物流人本化要求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物流配送, 没有配套的人本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灵活组织和实施图书物流配送。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图书业在网络商务环境下的跨区配送与发行

要建立一个现代图书物流管理及跨区发行信息系统。现代图书物流业必须符合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等要求。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要以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 从图书业物流业务流程整合入手, 采用国际互联网、企业网、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现代图书物流管理及跨区发行信息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运输 (配送) 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发行管理信息系统。

在网络商务环境下, 以网络为主的图书商务活动以一种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商务活动过程, 正在给图书业出版、发行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 它对图书行业的影响会远远超过图书商务的本身, 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人参与到图书业的网络商务活动中来, 我国的图书网络商务发展将会促进图书出版发行整个领域增速前行。

参考文献

[1]陈方建:中国图书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物流技术.2006, (11)

[2]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 2006, (20)

[3]吴东育:我国图书业电子商务发展与现代图书物流配送.商场现代化.2006, (08)

网络发行 篇2

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股票发行方式

什么是股票发行

股票发行(shareissuance)是指符合条件的发行人以筹资或实施股利分配为目的,按照法定的程序,向投资者或原股东发行股份或无偿提供股份的行为。

股票的发行方式

综述

股票在上市发行前,上市公司与股票的代理发行证券商签定代理发行合同,确定股票发行的方式,明确各方面的责任。股票代理发行的方式按发行承担的风险不同,一般分为包销发行方式和代理发行方式两种。

包销发行

是由代理股票发行的证券商一次性将上市公司所新发行的全部或部分股票承购下来,并垫支相当股票发行价格的全部资本。

由于金融机构一般都有较雄厚的资金,可以预先垫支,以满足上市公司急需大量资金的需要,所以上市公司一般都愿意将其新发行的股票一次性转让给证券商包销。如果上市公司股票发行的数量太大,一家证券公司包销有困难,还可以由几家证券公司联合起来包销。

代销发行

是由上市公司自己发行,中间只委托证券公司代为推销,证券公司代销证券只向上市公司收取一定的代理手续费。

股票上市的包销发行方式,虽然上市公司能够在短期内筹集到大量资金,以应付资金方面的急需。但一般包销出去的证券,证券承销商都只按股票的一级发行价或更低的价格收购,从而不免使上市公司丧失了部分应有的收获。代销发行方式对上市公司来说,虽然相对于包销发行方式能或获得更多的资金,但整个酬款时间可能很长,从而不能使上市公司及时的得到自己所需的资金。

股票的发行时机

另外,为了股票一上市就给公众一个大有潜力、蒸蒸日上的深刻印象,上市公司在选择股票上市的时机时,经常会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在筹备的当时及可预计的未来一段时间内,股市行情看好。

(2)要在为未来一年的业务做好充分铺垫,使公众普遍能预计到企业来年比今年会更好的情况下上市;不要在公司达到顶峰,又看不出未来会有大的发展变化的情况下上市,或给公众一个成长公司的印象。

(3)要在公司内部管理制度,派息、分红制度,职工内部分配制度已确定,未来发展大政方针已明确以后上市,这样会给交易所及公众一个稳定的感觉,否则,上市后的变动不仅会影响股市,严重的还可能造成暂停上市。

投资者在考察一家准备上市的公司时,看一看并分析一下它的发行方式以及上市时间的成熟与否,有时也能让我们看出一些比读它的上市公告书所能了解的更深一层的信息。

股票发行人必须是具有股票发行资格的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我国《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对新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原有企业改组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股票、增资发行股票及定向募集公司公开发行股票的条件分别作出了具体的规定。

股票的发行条件

(一)公司的生产经营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机构;

(二)公司发行的普通股只限一种,同股同权;

(三)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百分之二十五,其中公司职工认购的股本数额不得超过拟向社会公众发行的股本总额的百分之十;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证监会按照规定可酌情降低向社会公众发行的部分的比例,但是,最低不少于公司拟发行的股本总额的百分之十五;

(四)具有持续盈利能力,财务状况良好;

(五)发行人在最近三年财务会计文件无虚假记载,无其他重大违法行为;

网络发行 篇3

一、目前我国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现状

1.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不断萎缩

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国有书店和发行网点共9985个,同比增长0.32%;2011年我国国有书店和发行网点共9513个,同比下降4.73%。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萎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各个网点之间缺乏互助合作,各自为战,不成体系,效果甚微。

2.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布局不合理

原来,国有出版物发行网点在各城市和乡镇都有着绝对的地理优势,这不仅有利于群众购买出版物,还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出版物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步发展,加上一些地区对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重视不够,缺少统筹安排和科学布局,很多出版物发行网点被迫拆除,或被挤占,而新网点的建设又相对滞后。保留下来的网点又主要集中于各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民营书店更是集中于闹市区和人口聚集区,另外,因为市容市貌改造工程的影响,大量邮政报刊亭被撤掉,为此,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布局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失衡现象。

3.出版物发行网点的混合经营模式,削减了出版物的销售

近年来,随着发行网点房租、水电、人力等日常运营成本的不断上涨,单纯依靠出版物销售已经难以维持网点的正常经营。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很多发行网点采取出租部分门店、多种经营等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网点日常经营困境,却大大减小了出版物的实际销售。

4.非法经营和盗版盗印严重冲击了城乡出版物发行行业

正是因为城乡出版物发行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让非法经营和盗版盗印有了可乘之机。发行市场的混乱和无序竞争,又导致出版物经营利润的低下,如此恶性循环使得出版物发行行业后继无力。

5.新媒体的发展,正在不断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

80后、90后成为出版物阅读和消费的主体,而在新媒体飞跃发展的今天,因为电子阅读、手机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便捷、海量,他们的阅读习惯和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读者进店率和购买率的下降,使得很多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成了“图书馆”,处境十分尴尬,读者进店只是看看,当消遣,如果要买,也是记下书名后再到网络书店购买。

二、多管齐下,构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

2011年9月,中宣部、新闻出版总署、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的通知》,要求各级新闻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当地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地区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专项规划,组织建设一批与当地经济、人口、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出版物发行网点,包括大型书城、中型书店、社区便民书店、连锁书店及报刊亭等。到“十二五”末,力争千人拥有出版物发行网点数提高到0.13个,基本实现“市市有书城、县县有书店、乡乡有网点、村村有书屋”的目标。

党和政府已经在宏观上为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的建设指明了方向、确定了目标,但是,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质的飞跃和长足的发展,还需要全社会的关心和支持,更需要行业内多管齐下式的经营和管理。

1.提高认识,保持对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建设的关心和支持

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关重要的宣传阵地,肩负着推动全民阅读的艰巨任务,在城乡形象宣传,提高城乡文化品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各级党委、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别要重视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的建设和经营: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城乡建设规划中突出出版物发行网点的建设;要保证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的出版物供给和更新;要设立出版物网点建设基金,并采取对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的销售增值税先征后退、所得税返还等税费减免政策;要大力表彰和奖励在城乡出版物发行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集体和个人,对于在服务“三农”建设和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网点,要给予更多的政策扶持。

2.充分发挥新华书店的核心作用

新华书店是我国出版物发行事业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的主干,在我国出版物发行行业中扮演着主渠道的角色。因此,在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的建设中,新华书店要发挥自身优势,把握好方向,以社会效益为中心,不断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中精力为群众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同时,新华书店还要带头做好抵制盗版出版物的工作,坚决杜绝封建迷信、黄赌毒等不良思想的蔓延。

3.整合城乡出版物发行优势资源,构建布局合理的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

各级党委、政府在制定城乡总体规划时,要专门做好出版物发行网点规划工作。通过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资源的整合,结合当地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组织建设一批相适应的出版物发行网点。在出版物发行网点的经营过程中,要坚持不轻易放弃任何一个网点的原则,在巩固好已有网点,并经过严密科学认证的前提下,再考虑新设发行网点。对于有必要新设发行网点的地区,依据当地经济条件,可考虑采用新型机制,如连锁加盟、股份合作等,建立起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互相促建的长效机制。

4.培养全民读书热情,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知识就是力量,阅读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个体行为,还是整个社会风气的风向标,一个国家的全民阅读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要根据城乡读者需求的不同,通过办培训班、讲座等各种形式,引导群众通过读书获得经济效益,从而激起他们的读书热情。当然,出版物发行网点举行的各种活动,也要注意类型的多样化,并且将单一、孤立的活动方式不断向外延伸,让群众读书、求知行为慢慢培养成自觉性的习惯,这样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才能更加流畅、牢固、富有活力。

5.开展调查研究,实行特色经营,并不断向乡镇延伸

出版物发行网点,特别是农村网点要实现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具有自身特色。必须坚持出版物经营,可采取跨业经营模式,尝试着与邮政、农资等合作,开发小型连锁加盟机构,将自身优势品牌授权出去。在经营方式上,农村网点可以采用流动经营,集合农村习俗,如庙会、集市等,推动符合农民需求的出版物销售,这样不仅可以降低经营成本,还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更多的读者。另外,在确保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经营面积和品种有保障的前提下,经过周密科学的调查研究之后,要将网点不断向基层乡镇延伸。以农村出版物发行网点为基础,建设覆盖城乡、品种多样的发行网络。

6.优化产业结构,打造文化产业集群

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要以出版物发行为产业核心,寻找能与其相对接的长效产业链,通过有效资源互补,实现规模经营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从而带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最终打造文化产业集群。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点要注重自身经营性和公益性的双重身份,以做大做强产业集群来拉动城乡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

总而言之,新形势下,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业都离不开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的完备性和可持续性。我们要在具体的工作中,扎实有效、深入持久地推动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的建设,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齐步发展的原则,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和知识需求,让城乡出版物发行网络体系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展现出蓬勃的生机。

(作者单位系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

网络发行 篇4

一、网络商务环境下我国图书业发展现状

1. 我国网络环境概况

2007年7月,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 在京发布《第2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根据报告, 我国网民总人数达到1.62亿, 互联网普及率也达到了12.3%;宽带网民数达1.22亿, 手机网民数较去年翻了2.6倍, 已有4430万人;我国有131万个网站。另据报告显示, 目前我国上网计算机数达到6710万, 比2006年末增长了770万台, 手机上网比例为27.3%, 手机网民数已经有4430万人。我国有五分之一的网民使用网上银行和网上炒股, 网上炒股的比例与美国大致相当。

2. 我国图书业发展现状

把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网络商务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图书出版发行、物流配送领域, 这既是图书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也是图书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 也是网络商务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领域。据称, 中国每年图书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 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 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网络商务, 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图书的传统业务流程, 有利于促进图书网络商务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截至2005年4月, 我国电子图书出版总量约14.8万种, 为全球第一。目前, 我国已经开展数字图书服务的省级图书馆达55%, 全国81%的重点高校开展了电子图书服务。当前, 全国约有100家出版社开始同步出版电子书, 已经开展数字图书业务的图书馆用户超过1000家。2004年, 我国网络出版市场实现规模性增长, 销售收入突破1000万元, 累计销售电子图书总册数达805万册。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近年网民通过互联网购买过的商品 (多选题) 中高居第一位的是:图书、报纸、杂志及其他纸质出版物, 占47.2%。由此不难推断, 我国图书业网络商务已经站到新型商务领域的前端。

在图书业网络商务的发展过程中, 仔细研究分析国内外尤其是本地区与跨区域图书业网络商务发展的现状和图书现代物流的现状,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推动图书业网络商务应用, 将是每一个在国内进行图书业网络商务的企业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特点和涵义

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 是相对于传统环境下图书储运流通来讲的, 其特点及涵义已经发生较大改变, 如下:

1. 现代图书物流在网络环境下的新特点

第一,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是依托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为商务平台, 面向市场, 参与竞争, 以客户为主体、一切为客户的一种物流方式。第二,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的根本目的是满足消费者对图书这类文化载体需求的满足。第三,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的主要功能包括包装功能、装卸功能、运输功能、保管功能、流通加工功能、配送功能、物流信息功能等。第四,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是与社会进行有机联系的, 不是是孤立的和不连续的简单个体。第五,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是主动式服务, 实施的是信息管理方式、标准化服务、网络服务模式。第六, 网络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是一种轻松跨区发行的商务发行模式, 在网络商务的支撑下, 现代图书发行可以高效率、高效益地在不同地域实现最低成本的跨区图书物流。

2. 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的涵义

图书物流与网络商务的连接, 使网络商务环境下的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具备了信息化、现代化、社会化、人本化等为特征的内涵:第一, 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信息化。网络商务环境下, 图书物流信息化是网络商务的必然要求。图书物流信息化表现为图书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第二, 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自动化。在信息化基础上, 加之机电一体化的实施, 图书物流自动化在省力的同时, 又扩大物流作业能力、提高劳动生产力、减少了物流作业的差错。物流自动化的设施非常多, 如条码或语音或射频自动识别系统、自动分拣系统、自动存取系统、自动导向车、货物自动跟踪系统等。第三, 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网络化。图书物流的网络化是物流信息化的必然, 是网络商务下图书物流活动的主要特征。国际互联网络的急速普及和发展令图书物流网络化成为未来必然。第四, 图书物流及跨区发行人本化。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是顺应人类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图书物流的运作引入人本化理念和方式, 既是为实现“以顾客为中心”理念而在图书物流领域中提出的, 也是现代图书物流自身发展的需要。图书物流人本化要求根据消费者需求的变化来灵活调节物流配送, 没有配套的人本化的物流系统是不可能达到目的的, 灵活组织和实施图书物流配送。

三、加强和完善我国图书业在网络商务环境下的现代物流跨区配送与发行

1. 要建立一个现代图书物流管理及跨区发行信息系统

现代图书物流业必须符合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和信息管理网络化等要求。现代物流信息管理系统要以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 从图书业物流业务流程整合入手, 采用国际互联网、企业网、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条码技术、全球定位系统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现代图书物流管理及跨区发行信息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运输 (配送) 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发行管理信息系统。

2. 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现代图书物流配送模式

我国图书网络商务中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图书物流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请供应商进行商品配送;与供应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上面这四种图书物流配送模式各有特色, 至于需要采用哪种配送模式, 应结合图书物流企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向专业分工方向的发展, 外包物流配送服务是发展的必须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 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 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 缩短配货时间, 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 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 (即产、供、销) 一体化, 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3. 建立一个成功实施的跨区图书市场网络商务保障系统

跨区图书网络商务的成功实施, 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 还取决于跨区图书物流的标准化运作、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网络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差别是, 买方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取跨区图书详细的品质信息, 因此有必要事先对跨区图书进行标准化鉴定, 主要包括图书名称、质量登记、包装规格等, 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 明确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 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 保障双方的利益。实施跨区图书网络商务还必须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网络商务的最大优势是使信息流、资金流在瞬间完成, 而快速的物流服务决定了商流的最终实现。

4. 建立跨区图书物流和出版发行的商业网站

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 对跨区图书流通和发行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一方面, 网络出版的出现, 从出版和发行两方面向传统出版业发起了冲击, 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和流程, 同时也对传统出版业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网络出版大大拉近了出版商与消费者之间时空上的距离, 可以消除传统意义上的中间中介机构, 增强交互式的直接交流, 降低交易成本。另外一方面, 建立跨区图书物流和出版发行的商业网站无疑会达到快速的图书物流配送服务。

5. 加强图书物流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

在跨区图书物流中, 加强图书物流过程的安全保障工作是必须的。在健全、完善消防安全措施和管理制度的基础上, 要狠抓落实工作, 一方面要对参与图书物流的职工要进行经常性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 增强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另外一方面要培养消防专门人员, 设置醒目的禁火标志, 对消防器械要做定期保养;另外还要对书库仓储区电路、照明设施、作业机具要定期检修, 及时排查并处理急患, 防患于未然。一定要把安全保障工作做足、做好、做到前面。

6. 充分利用第三方物流, 节约图书跨区物流成本

把第三方物流企业纳入到图书产品跨区物流体系中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第三方物流企业一般是专业的技术水平高的专门企业, 对于跨区域的图书产品物流的委托运输是具有相对更多的保障的。第三方物流是一种新型业态, 对委托图书产品物流的双方来说是共同受益的运作方式, 对货运两方和第三方都会产生增值。

7. 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图书产品现代物流意识

提高员工素质, 增强图书产品现代物流意识;加大对跨区图书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跨区图书产品流通过程中, 提高员工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应通过教育、培训, 增强员工的市场经济观念, 切实转变单一运输经营的观念, 彻底转变“小而全, 大而全”和自货自运的经营模式。运用系统优化原理、最小总成本方法、供应链管理等物流方法改善跨区图书产品流通方式, 提高运作效率, 降低成本, 促进员工增收。跨区图书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 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 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跨区图书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 必须加强各种图书仓储仓库的建设, 发展跨区图书产品配送中心, 以及跨区图书产品批发市场。

四、结束语

孙中山纪念币发行发行量 篇5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精制币,含纯金8克,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枚。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0枚。

铜合金纪念币:面额5元,直径30毫米,材质为黄色铜合金,发行量3亿枚。

发行量大致价格回归理性

这两年投资市场收窄,很多人都愿意到收藏市场上捞金,但这钱也不是那么好赚的。据江西省收藏协会伍会长介绍,自从可以网上银行预约之后,流通纪念币开始深入千家万户,但这也带来了发行量的暴增。例如,孙中山流通纪念币刚发行的时候,市场相当火热,但这种火热程度持续时间并不长,当时以高价买入的收藏者部分被套牢。伍会长分析,目前该纪念币才兑换了一半的量,价格(面值5元)已由最高8元跌至6元左右,随着另外一半兑换后流入市场,价格预计继续走低。

“总体来看,近一两年收藏遇冷,做收藏礼品的数量也骤降。收藏者中一贯是年轻人少、中老年为主,而现在中老年收藏者数量逐渐减少或购买力减弱,市场上的投机者增多。”伍会长介绍。

以去年底发行的猴币、航天币为例,购买的人数增多,认为有增值空间。然而,由于发行量大,前期炒作过高,在一段时间的溢价后,价格下跌厉害,包括收藏者、币商,不少人被套牢。去年12月底发行的猴币面值10元,一度热炒至40元,目前已跌至12元左右;昔日排队抢的航天钞,如今面临着失宠进银行的境遇,相对发行量少的航天币也曾由10元暴涨至60元,如今市场价在30元左右。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6年10月12日起陆续发行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币一套。该套纪念币共3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铜合金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一、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

(一)纪念币图案(见附件1)。

1.正面图案。

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正面图案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并刊国名、年号。

2.背面图案。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孙中山先生像,并刊“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和“1866-2016”字样及面额。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背面图案为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先生故居,并刊“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和“1866-2016”字样及面额。

(二)纪念币规格和发行量。

8克圆形金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金8克,直径22毫米,面额10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10000枚。

30克圆形银质纪念币为精制币,含纯银30克,直径40毫米,面额10元,成色99.9%,最大发行量20000枚。

(三)金质纪念币和银质纪念币由深圳国宝造币有限公司、上海造币有限公司铸造,中国金币总公司总经销。销售渠道详见中国金币网(www.chngc.net)。

二、铜合金纪念币

(一)纪念币图案(见附件1)。

1.正面图案。

正面图案为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先生故居,其上方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左下方刊“孙中山故居”字样,下方刊“伍圆”及年号“2016”字样。

2.背面图案。

背面图案为孙中山先生像,其上方刊“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和“1866-2016”字样。

(二)纪念币面额、规格、材质和发行数量。

铜合金纪念币面额5元,直径30毫米,材质为黄色铜合金,发行量3亿枚。铜合金纪念币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调拨数量见附件2。

(三)发行方式。

铜合金纪念币采取预约方式发行。对于未预约或预约未兑换的部分铜合金纪念币,采取现场兑换方式发行。具体发行工作安排见附件3。

(四)铜合金纪念币防伪特征见附件4。

网络发行 篇6

[关键词]新媒体;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 策略

[作者单位]黄敏,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外语系。

[基金项目]2011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研究,湘教通[2011]315号413。

基于数字信息技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个性化、多种形态的新媒体的出现给出版发行带来了新的理念和问题,立体化教材的盛行就是其发展的必然产物。所谓立体化教材是指通过多种教学资源的提供而提出的某课程的整体教学解决方案,它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教师教学需要和学生学习需要,通常包括以教科书为主的多种资源。就外在形式而言,立体化教材可分为主教材、辅教材、配套电子资料(电子资料库)、教学网站;或分为纸质教材、音像制品、电子资料、网络出版物等。就服务对象而言,立体化教材应为教师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资料。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是在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下逐渐发展形成的。2004年,我国推行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明确规定必须实施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教学模式。在此商机的刺激下,国内不少大型出版社都推出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规模最大的有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体验英语》系列教材,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编写的《新视野大学英语》,以及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开发研制与教材配套的“全新版大学英语教学软件”,由此拉开了国内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大战的序幕。多家出版社的竞争无疑推动了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繁荣,但其中也存在危机。尤其是在新媒体网络的冲击下,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暴露了不少弊端。如急于求成造成出版质量滑坡,无序竞争造成资源浪费,对出版市场前景预测不明朗等,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的优势

与传统的大学英语教材相比,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不局限于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而是以网络技术、自主学习、多媒体教学为辅助工具,使英语教学朝着个性化、主动式学习方向发展。各出版社纷纷使出绝招来占领市场,它们都体现了各自的优势。《新视野大学英语》推出了由光盘、纸质教材及网络课程组成的立体英语教学系统,旨在创建多元、立体和便捷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则强调品牌和内容,出版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实施网络、教辅配套、在线考试、课程评价四位一体的综合教学平台计划战略。

立体化教材作为实施新教学模式的基本条件,现已成为新一代大学英语教材的基本范式。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立体化教材,改变了过去印刷时代单一的、静态和线性叙述文本一统天下的局面。它在教学内容呈现方面,除传统的纸质教材外,还有光盘、电子教案等多种载体;在教学资源上,除传统的练习试题外,还有供学习用的英语电影等影像资料。演示方法也是五花八门,既有PPT形式,也有动画和视频及网络文本链接方式。客观地说,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确实解决了新时期条件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燃眉之急,如由于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造成班级太大,缺乏听说练习的条件等困难得到缓解。然而,由于出版社过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教材编写和出版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足。

二、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所面临的挑战

1.教材出版方面的问题

首先,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良莠不齐。由于大学英语使用的是同一教学大纲,教材同质化现象严重,即这些教材拥有相似的编写理念、编写体例、课文难度、课文选材和风格。有些出版社甚至对教材编写缺乏理论研究,一味地模仿其他出版社,或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不符。

其次,受大学英语四六级应试教育的影响。由于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要求和内容各校一致,出版社一味迎合考试,没有掌握语言学习的规律性,忽视了真实的语言学习材料,对原汁原味的英语文章过度删改,加入不少四六级考试词汇,最后导致恶性循环,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大学英语课文的兴趣。

再次,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编写过分突出专家的作用,忽视了一线大学英语教师的参与。专家的地位是应该肯定的,但教材毕竟是面向市场的,教材质量的优劣应当由广大的大学英语教师和学生来评价。

最后,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开发的高额成本是不争的事实。无论是教学网站的维护,还是软件的开发,对出版社而言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降低成本势在必行。

2.教材发行中的问题

第一,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市场的无序竞争容易滋生腐败,造成教材编写质量滑坡严重,从而影响发行。有些出版社在教材的营销过程中不是靠教材质量来占领市场,而是通过高额折扣、以教师培训的名义变相旅游等手段来吸引院校征订教材。这样最终损害的是消费者——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它对出版社及我国大学英语出版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极其不利的。

第二,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发行渠道有限,仍然依靠出版社和高校教材管理部门直接联系来扩大发行,忽视了新媒体广告带来的新的发行手段。

第三,对出版市场前景预测不明朗,如出版社有时盲目乐观,大量出版结果造成教材数量过剩。

除了以上出现的主要问题,还存在出版社管理不善,以及高校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这些都要求出版社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应对。

三、新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发行策略

1.利用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全面服务大学英语教学

新媒体环境在给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发行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使其迎来了数字出版的良好机遇。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在信息交流、信息传递、信息共享上享有绝对的优势,而搜索引擎的飞速发展对英语教材的影响更是严重。使用者上网搜索可以找到对任何一种英语语法的解释以及文章的翻译,这令读者对纸质教材的依赖更加弱化。数字化教学产品生产技术的日臻成熟给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带来了转机。目前,国家对数字技术极其重视,并加大了资金投入。原新闻出版总署的孙寿山副署长在第四届数字出版年会指出:“加强核心技术的研发,并赋予尖端技术以广泛的商用价值,引领消费体验,提升服务质量,是下一步我们需要认真研究的课题。”[1]新媒体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教学产品成本大大降低,出版社应当抓住机遇,专注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立体化的教学服务。为顺应这一趋势,占领大学英语教材市场,出版社要更新经营理念,充分利用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数字教育产品,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这方面的经验值得借鉴。它们以“推动科研、服务教学、回报社会”为宗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最新力作《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教材为大学英语创造了多元、立体、便捷的语言学习环境,受到广大高校师生的青睐。

2.面向市场,以质取胜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的出版发行要实行可持续化发展,质量是王道。教材编写要遵循出版规律,并充分考虑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优化,注重教学内容、模式和方法的创新,突出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和工具性。基于此,出版社要狠抓教材编写和出版质量,除了要高薪聘请大学英语方面的专家和学者亲自把关教材的体例设计和内容选材,还要吸引一些优秀的一线大学英语教师参与其中。此外,出版社还要设立完善的教材质量监督机制,如对于一些在教学实践中反映不好的课文材料或练习,要及时进行整改。

3.要注意大学英语教材出版的多样性

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明确指出,编者在编写教材时,要开发适合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英语教材,本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励不同类型教材公平竞争。但实际上有些出版社为了节约成本,往往是一套教材在不同水平的院校销售使用,而没有考虑市场需求的实际情况。“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院校和地方普通院校的大学英语需求是不一样的,各学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教学条件也是不一样的,因此教材应区分开来。出版社要面向市场,注意大学英语教材编写和出版的多样性,这样才能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4.加强国际出版合作

在经济与信息全球一体化的今天,洋教材给我国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与发行带来了冲击和机遇[2]。目前国内已有相关出版社和国外知名出版社展开了合作项目。如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学体验英语》立体教程就是和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合作的成果,由于引进了新的技术和新的出版理念,该教材一上市就深受消费者欢迎,甚至在某些高校由推荐教材变为指定教材。尽管国际出版合作不失为提高出版质量的一种好策略,但在实践中要结合好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在语言难度和题材内容方面要恰如其分。

5.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发行体系

在发挥传统的教材发行渠道优势的同时,也要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开通新的发行渠道。传统的发行渠道就是出版社直接对高校教材管理部门进行营销,但有时由于信息不透明,这种方式存在质疑,尤其是某些低劣的教材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和出版社的信誉。新媒体时代应该扩大网络营销和监督的力度,让学生和教师都可以在网上对各出版社的教材进行评价,这不仅可以扩大发行途径,还能促使出版社改进教材编写质量。近年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在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发行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为了营销教材,它们除了定期参加每年的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还举办大型的电视英语演讲比赛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在每一个省市都有固定的教材发行站,保证了教材发行渠道的畅通。

新媒体环境下扩大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发行还有很大的潜力,如QQ、微博、微信等手段都大有用武之地。出版社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工具拉近和教师、学生的距离,如节假日发祝福的邮件和短信给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能起到感情营销的作用。而最重要的是出版社一定要建立起自己稳定的教材营销体系,并管理和经营好该体系[3]。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不只是简单纸质教材加自学课件和软件的形式,而是依赖新媒体信息技术的教学系统,更多地突出为广大高校师生教学与科研服务的功能,这是未来大学英语立体化教材出版发行的趋势[4]。出版社在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出版发行数字化进程和外语教育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要发挥自己的优势,抓住机遇,采取多元化的策略应对各种挑战,这样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出版发行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华祖.“强者愈强”形势下,高职教材出版的发展路径 [J]. 出版广角,2013(8):84-85.

[2]冯书生. 试论编辑如何面对数字出版[J]. 出版发行研究,2011(3): 44-45.

[3]何玲. 本科院校英语教学法教材出版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 科技与出版,2014(4):77-78.

网络发行 篇7

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以及通讯技术的结合利用, 彻底打破了我国原有的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格局, 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电子书、传统书以及网上书店等图书供应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不断蓬勃发展。本文中, 笔者对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展开了分析, 一方面论述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是如何影响和改良给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模式, 与此同时, 指出了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对于图书出版发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1 实现图书发行自动化的现实意义

1) 在网络盛行的今天, 愈发发达的自动化系统, 对图书出版发行来讲, 如何改变自身去适应自动化的发展同时如何有效利用自动化系统的优势去改进自身的发展模式, 是亟需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图书出版发行信息的商品化、图书出版发行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数字化、图书出版发行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标准化等是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主要表现形式。这样多样化的形式让图书发行量有了大幅度提升, 也在更高层次上满足了顾客需求。

2) 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是建立在信息化的基础之上的, 并在机电一体化中得以实施。这实现了图书出版发行的省时省力, 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图书出版发行的实力。自动化设备的应用, 减小了印刷、出版过程中的错误, 使得图书质量得到了更高程度的保障。

3) 在互联网得到普及和发展的同时, 图书出版行业必将受到大趋势的影响。实现自动化出版发行会为图书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运营环境, 这就使得图书自动化出版发行成为一种必然。

4) 图书出版发行人本化的重要体现就是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以顾客为中心的营业模式, 是图书出版发行的必要需求, 这在客观上就要求在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中必须要引入人本化和概念化理念和方式。想要实现图书出版发行的发展, 必然要实施自动化。

2 我国图书行业的发展现状

据相关术据显示, 相比于2007年, 我国的图书出版发行量在2008年达到了275668种, 出版图书的品种数目上涨了11.03%;新版图书种类为149988种, 上涨了10.1%;而重版和重印的图书达到了125680种, 涨幅最大达到了12.16%;所有图书的总定价为791.43亿元, 其中, 印刷总数上涨了10.21%, 图书总定价上涨了16.95%。据统计, 全国出版物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出口种类总共达到947204种次, 数量突破801.81万册, 总金额高达3487.25万美元, 其中包括期刊、图书、报纸等。在2008年一年间, 全国出版物的进出口经营单位累计的进出口各项指标再创新高, 图书报纸、期刊种类达到703787种次, 数量为3452.54万册, 价格总计24061.40万美元。而到2014年为止, 以上数据均出现大幅度增长。

3 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对图书出版发行工作的影响

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出现对图书相关行业的发展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书出版发行行业正在展开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3.1 图书物流和出版发行方面受到的影响

图书出版发行的自动化将对图书物流以及图书的生产和发行带来很大的影响。由于自动化系统在图书出版和发行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 使得传统的图书印刷业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这导致传统的出版发行模式以及运输流程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这是对传统图书行业的一种促进, 也是出版物生产组织以及出版策划、开发利用的巨大推动力。配套化生产和统筹安排也得到了有限的实施。另一方面, 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使得消费者与出版商之间的距离得以拉近, 中介机构基本消失, 互动式的交流模式让交易成本有所下降, 客户满意度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加上物流和出版发行商业网站的建立, 图书行业的物流配送速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3.2 跨地区行业信息系统的发展受到影响

物流业务以及信息管理系统在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的推动下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系统的完整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其中, 仓储自动化、装卸机械化以及包装标准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是现代图书物流业的必然需求。先进的物流理论导图是现代物流信息系统的基本环节, 为此, 需要以其物流业务流程为着手点, 同时要结合相关的互联网技术、条码技术、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等多种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为基础, 在信息手机以及识别过程中实现更好的自动化发展。

3.3 现代图书物流配送模式受到的影响

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和实施, 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广阔的互联网资源, 实现真正的流程再造和单品管理, 在保证配货工作量降低的前提下, 达到缩短配送时间的目的。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配货成本得以压缩, 使商品的缺货率得以降低从而达到最佳缺货点。自动化系统能够最终完成生产、物流、销售一体化, 实现供销双方的共同获利。

3.4 图书市场受到的影响

图书出版印刷的直接连接点就是图书市场, 这是出版单位与消费者连接的纽带, 为此, 图书自动化出版发行系统的实施能够创造一个和谐的竞争环境, 良好的运营氛围。为了有效区分具有相似特征、相同特点的同级产品, 需要对图书的名称、质量、包装的规格等方面进行标准化鉴定, 从而能够更好的沟通合作, 保证双方的利益。这样, 还在企业的外部形成一种巨大的贸易壁垒, 间接地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发展, 企业必须只有不断改进工作模式、不断提高其经济效益, 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 实现更好的发展。因为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其一方面可以给发行企业创造了更加优良的竞争氛围, 同时对促进整个国家出版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所以势必会为出版事业的发展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基础。

4 结论

随着网络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图书出版行业发生了重大变革, 自动化图书出版发行系统的应用, 让出版行业受到了重大影响。网络环境下, 图书行业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为出版业、发行业和物流业等都带来了巨大的商机。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 使得图书出版行业的工作越发高质高效。计算机技术的引进以及通讯技术的结合利用, 彻底打破了我国原有的图书出版发行市场格局, 为图书出版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电子书、传统书以及网上书店等图书供应方式随着新技术的引进不断蓬勃发展。

摘要:近些年来,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图书出版行业的产业模式, 自动化技术在图书出版发行系统的应用, 让出版行业受到了重大影响。为此, 本文基于这一实际, 对我国的图书出版行业的发展现状展开了分析, 一方面论述了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对于图书出版行业的重要意义, 同时指明了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是通过哪些方式深刻影响图书出版发行业的。

关键词:图书出版发行,自动化系统,管理模式

参考文献

[1]王凡华.我国数字图书消费市场研究和出版行业应对策略[J].编辑之友, 2014 (12) :28-31.

[2]吕海茹.中国少儿图书出版竞争状况分析——以波特“五力模型”为分析框架[D].安徽大学, 2012.

《尚舞》2010发行表彰 篇8

回顾2010年发行工作,特此重点感谢:

南京体育舞蹈协会李建安老师;

武汉体育舞蹈学校李跃辉老师;

大连国际舞蹈学校李世国老师;

郑州市新华拉丁舞倶乐部范新华老师;

秦皇岛体育舞蹈学校杨凯老师。

他们自创刊之日起一直紧密关注着《尚舞》并大量订阅,以宽阔的心胸和专业的精神将杂志推介给自己的学生。

另外,还要感谢以下老师为杂志在各地的传播所做的努力:

2011年,

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建议 篇9

我国新股发行定价方式经历了审批制、核准制和累计投标询价定价方式即询价制三个阶段。

我国新股发行申购方式也经历了几个阶段, 1991~1992年, 新股申购采用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 到了1993年开始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及与储蓄存款相结合方式, 1993~2006年之间又相继采用过全额预缴款、上网竞价、上网定价、市值配售、网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配售等方式, 直到2006年“新老划断”后, 中国证监会决定取消市值配售, 恢复资金申购制度, 一直沿用至今。实际上, 新股申购权是资金量之间的竞争。

虽然发行方式的变化比较频繁, 政府努力想找到一个符合中国特定的发行方式, 并在此过程中试图完善不太健全的新股发行制度, 来提高IPO效率, 但可以注意到即使在尝试种种不断改进的发行方式的情况下, 新股还是被当作紧缺资源, 受到众多资金的追捧。由于投资者的“炒新”心理, 追逐新股无风险收益的资金, 往往在上市首日套现, 而在二级市场上也由于众多原因吸引了几类资金对其运作, 造成短期股价运行的特异形态。

二、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存在的缺陷

(一) 新股发行市盈率极高, 不仅助长了投机气焰, 还不利于股市的稳定。

新股的高价发行, 极大地降低了股市的长期投资价值, 助涨了股市的投机之风。由于新股的发行价太高, 加上更高的上市定价, 大大压缩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赢利空间, 透支了股市的前景, 很多股票甚至完全丧失了长期投资的价值。过高市盈率导致的过多的二级市场泡沫是投机的直接推动力, 大大增加了股市的内在风险和不稳定性。

(二) 现行新股发行制度严重向机构投资者倾斜。

在大家都公认新股筹码是一种无风险利益时, 由于机构投资者独占大量资金, 且专注于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之间赚取差价, 将注意力集中于从二级市场的中小长期投资者身上吸取利益。现行发行制度使机构投资者有条件凭借其巨大的资金实力, 占有网下配售和网上申购比例, 导致希望获得投资收益的中小投资者大多只能在二级市场高位买进, 却往往被套在高位。这种极度向机构投资者倾斜的发行制度没有照顾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极大地不利于股市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 询价制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现行的新股询价分两步进行:第一步先是向询价对象进行推介和初步询价, 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第二步进行累计投标, 然后根据询价对象对该询价区间占大多数价格认同来确定发行价格后, 以该价格进行配售。

第一步中参与初步询价的机构数量并不多, 且他们不需要支付保证金, 也不必履行询价后的认购义务。第二步中参与累计投标的机构数量要多一些, 他们需要支付足额的保证金以确保能够购买股票。对参与询价的机构来说, 为了保证股票上市后能够有足够的收益而不产生大的风险, 必然会在初步询价中尽量压低发行价, 而这样又根本不影响它在累计投标时能否购买到股票。在询价区间出来以后, 到了累计投标阶段, 机构就会尽可能往询价区间的上限投标, 以确保能够认购到新股。此时, 由于询价区间已经确定, 投标的风险实际上是可控的。这样一来, 在询价阶段很可能人为地压低了新股的发行价, 加剧了投机的可能性, 也成为二级市场股价下跌的导火索。

三、改革建议

(一) 业内盛行的三种改革建议利弊分析。

目前, 业内比较盛行的三种改革建议有:一是恢复按市值配售;二是借鉴香港股票市场的“一人若干股”的做法;三是变资金摇号为账户摇号。这三种方式既有利也有弊。

1、恢复按市值配售。

恢复按市值配售有利于减缓资金过度涌向“打新”的势头, 有助于稳定市场并恢复一级市场应有的公平。但其也有不合理之处。原有市值配售是针对二级市场投资者的流通市值进行的新股发行方式, 在股权分置改革后, 流通股占比越来越高, 持有流通市值最高的显然是机构投资者, 无法改变目前中小散户中签率低的困境。

2、“一人若干股”。

“一人若干股”是借鉴香港股市的做法, 是指针对大型国有企业上市的情形, 每个有效申购账户保证首先获得1手或X股。这种发行方式可以极大地照顾中小投资者, 确实比较有利于广大散户, 但是这是国外大型国有企业新股发行时的一种做法, 对于蓝筹股来说有可能实现, 但对于中小板股票来说, 意义不大。

3、变资金摇号为账户摇号。

变资金摇号为账户摇号, 也就是说每个账户都有权利获得相同数量的新股, 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中小散户的中签率, 而且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恶炒新股的态势, 有利于新股发行及上市价格的合理定位。但这种发行方式极大地倾向于中小投资者, 对机构投资者极为不利。我国股市的客观要求是壮大我国机构投资者队伍, 无视机构投资者给资本市场带来的好处是短视的表现。另外, 基金的客户绝大部分也是中小散户。

(二) 针对以上提出的缺陷给出的改革建议

1、规定新股发行一定期限 (如1个

月) 后进入二级市场交易, 不仅可以提高噪声交易的资金成本和机会成本, 改变对新股收益的预期, 使市场逐渐趋于均衡, 还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的充分披露, 使投资者了解公司的经营状况, 鼓励长期理性投资。还可在交易市场上按日收益收取一定的税收, 这样不仅不会打击长期投资者的积极性, 也可适当增加噪声交易即短炒的成本, 使市场在一定程度上趋于理性。

2、规范机构投资者行为, 对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教育。

降低股票市场上的信息成本, 使中小交易者回归到理性投资上来, 而不是集中于一些噪声等虚假信息来进行交易。

3、在发行市场上采取申购到新股缴

纳一定比例的税费来控制狂购热潮, 可一定程度上打击新股抢购者的积极性, 降低噪声交易者对新股未来收益的乐观程度, 使他们对自己的冲动行为付出更高的代价, 一定程度上可驱使他们回归理性。待整个市场对新股的期望不那么高时, 即打破了人们对新股的幻想及新股神话时, 可考虑取消申购成功的税费缴纳。

摘要:中国现行新股发行制度向有资金优势的机构投资者倾斜, 加剧了机构投资者在二级市场操纵股价以获取利差的倾向, 这不仅助长了股市投机, 极大地增加了股市风险, 还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分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 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股发行,网下申购,资金配售

参考文献

[1]吴广谋.系统原理与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王华清.浅析新股发行制度的缺陷及改革思路[J].内江师范大学学报, 2008.7.

浅析新股发行制度改革 篇10

一、目前新股发行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新股发行“双高”现象一直为市场所诟病。证监会力推IPO改革,但新股定价的问题依然考验IPO改革的智慧。新股发行定价一定要客观体现公司价值,促进股市均衡协调健康发展,但目前新股发行的“高价格,高市盈率”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事实上,新股发行体制的核心是定价机制,一是确定新股发行价格;二是采用一定的方式将新股出售给投资者。这两方面相互制约和依赖,构成价格形成机制的核心内容。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在新股发行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各参与主体的根本利益均与之相关,发行价格的高低决定了利益在发行公司与新股投资者之间的分配。制定科学的新股价格,对新股上市后的市场表现、提高股票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以及发行新股公司的融资最终能否成功有巨大影响。

据WIND数据统计,自2009 年至今,共有18 家公司摊薄后的首发市盈率在100 倍以上,包括16 家创业板公司和2 家中小板公司。其中,新研股份(300159.SZ)、星河生物(300143.SZ)和沃森生物(300142.SZ)三家公司首发市盈率均超过130 倍。可能传媒、生物医药、卫星导航等细分行业公司因投资者了解少、后续想象空间较大,从而获得较高的发行价格,其中一些比较激进的机构因看好公司概念而愿意高报价参与询价,也间接导致发行价被推高。但这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毕竟想象空间不是现实。

在新股发行规模大多早已确定的情况下,发行定价过高,也就意味着募集资金总额的增加,也意味着发行人和承销商的直接利益增加,但潜在的二级市场风险也会相应增加。例如海普瑞148 元的超高发行价也因原有的唯一认证被打破而慢慢走下神坛,直到目前即使复权后股价还是腰斩的,中石油经过数年的股市洗礼,目前股价也仅仅是上市首日收盘价的零头。因此,必须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新股发行存在的“双高”问题,股市才能有序、健康发展。

其次,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现象严重。中国证监会最近通报了对科恒股份和南大光电两家创业板上市公司的首发保荐机构的处罚,这也是继珈伟股份和百隆东方之后,证监会再度对因新股上市后业绩变脸且未在招股过程中如实披露所涉及的保荐人及保荐代表人进行的处罚。

监管部门的迅速反应不能不说是新股发行的一大进步,新股造假中介机构也同样担责,势必能改善保荐人“荐而不保”的现状,对新股造假将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新股业绩下滑究竟是上市后真正的业绩反应,还是新股上市前发行人及各中介机构为了达到上市目的刻意而为之姑且不论,新股发行造假所带来的直接损失却已经由二级市场投资者买单。因此,能否从新股发行的源头上杜绝包装上市、造假上市现象尤为重要。

再次,目前新股发行节奏调控措施值得商榷。据统计,截至目前两市有超过800 家的IPO企业待审,正在形成令人担忧的IPO堰塞湖,2004 年、2008 年的停发新股,2012 年IPO审核放缓直至暂停,都是人为控制新股发行节奏的表现。新股发行的规模和节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资金的需求量,但停发新股是否能起到提振股市的作用,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近年证券市场还是陆续出现了发行失败、中止发行、推迟发行或缩减发行规模的情形。

据了解,目前证监会已经启动了针对800 余家IPO排队企业的财务专项检查活动,为的就是“挤干”这些企业的业绩水分,分流IPO企业,减轻资本市场压力,但是否真能起到应有的效果还有待市场去检验。

供求关系是市场经济的精髓,当前我国股票市场资金需求主要包括首次公开发行、二次增发配股、大小限上市流通和企业债券等。资金供应主要包括市场内存量保证金和潜在进入市场的意向资金等。因此,必须合理宏观调控上述资金供求关系,特别需注意大小限上市流通问题。在大小非上市前,其发行价和二级市场价格会高估;大小非解限上市后,回归其全流通估值,会给二级市场投资者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资本市场调控不能只通过调控新股发行节奏来疏导,这只能是治标不治本,而应该在新股上市后大小非减持问题上采取有效的管理办法,避免减持洪峰对市场资金的冲击,全流通估值下降对整个股市的冲击。

最后,证券投资者保护工作任重道远。2012 年登陆A股市场的洛阳钼业、浙江世宝等公司因发行价格、发行规模等均大幅低于预期,在2012 年如此弱市的背景下还是受到了市场的追捧,出现爆炒、数次“临停”的情形,值得深思。尽管监管部门、上市公司均通过不同渠道发布信息,提示风险防止爆炒行为,但是爆炒行为还是发生了,这让我们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证券市场投资者教育工作任重道远。投资者投机心态严重,在赌博心理支配下,都不相信自己是接力的最后一棒,而往往都做了最后一棒。损失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投资者能够在投资前认真进行理性分析判断研究,避免投机心态,风险自然会降低。

二、针对目前新股发行中弊端的建议

1、在超募资金中提取投资者保护基金

目前新股发行超募现象严重,而超募现象不仅是一种资源的低效配置,甚至是一种资源的严重浪费,更是一种长期以来被广大股民所诟病的圈钱现象。治理超募现象应该成为本次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重点。

建议可以在新股发行上市或再融资时超募资金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投资者专项保护基金。例如新股发行上市时超募资金的20%直接划入投资者保护基金;再融资超募资金的10%直接划入投资者保护基金;新股发行认购款锁定期的利息收入、每次募集资金从募集至使用完毕前的利息收入等均直接划入投资者保护基金。真正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监管部门在2005 年颁布了 《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管理办法》,目的是建立防范和处置证券公司风险的长效机制,维护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公共利益,保护证券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促进证券市场有序、健康发展。但该《办法》中规定的证券投资基金保护范围过小,保护基金来源也过于单一,两者都应相应扩大范围,不仅仅保护因证券公司的风险造成的损失,上市公司退市等风险造成的损失也应该在保护范畴。如将IPO超募资金和后续再融资超募资金划入进来,可以有效增加资金来源。如后续上市公司发生退市情形时,可根据实际情况对退市前上市公司中小股东进行保护基金补偿。这样既可避免发行人和承销商等为了各自利益而追求募集资金金额最大化,同时也可尽最大努力避免如后期公司可能退市时造成投资者损失过大,发生类似今年“*ST中钨小股东”维权事件。

2、改变承销商收费与发行人募集资金总额直接挂钩体制

目前新股发行制度中一直延续着承销商收费与发行人募集资金总额直接挂钩制度,这也是导致超募现象严重,致使发行价过高的重要因素。二者捆绑一起谋求高价发行的行为就不足为奇。因此,必须改变现有的承销商收费与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总额直接挂钩体制,才能有效遏制超募资金现象。可以尝试采用如下办法缓解严重超募现象:第一,建议承销商收费与发行人招股书披露的计划募集资金金额挂钩,如有超募资金,超募部分不收费;如实际募集资金金额小于计划募集资金金额,按实际募集资金金额比例收费。第二,可尝试构建一种发行人与承销商博弈机制来解决圈钱问题,即新股发行时规定承销商必须认购一定比例的新股,且在持续督导期内逐步减持,让承销商部分利益与二级市场投资者利益保持一致,但需及时建立配套监管措施。

3、交易制度配套改革

第一,建议新股上市首日即实施涨跌幅限制,例如上市首日涨跌幅限制可以设置为30%或40%,目前中国证券市场投资者并不成熟,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应合理限制爆炒,用时间换取空间。

第二,建议新股上市首日实施T+0 交易制度,即当日买入也可以当日卖出。因已经设置了涨跌幅限制,投机爆炒风险可以有效控制,设置T+0 交易可以增加交易活跃度,同时给当天因判断错误买入的投资者一次改正错误的卖出机会,也给因看好公司而行动迟缓未来得及买入的投资者一次买入的机会。

第三,改进印花税征税办法,建议采用按持股时间征收印花税(不含锁定期),例如投资者持有股票不足三个月即卖出按3‰税率征收;持有股票超过三个月不足一年即卖出按2‰税率征收;持有股票超过一年卖出暂免征收印花税。鼓励投资者进行价值投资、长期投资。

4、强化信息披露,从严监管

目前,证监会对新上市后业绩下滑超过50%的上市公司保荐代表处以三个月不受理该保荐人推荐的项目。这本身就是一个进步,根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意见的要求,发行人作为信息披露第一责任人要承担主要责任,相关中介机构按法律法规承担相应的责任。信息披露应当及时,凡是对投资者决策有重大影响的信息,都应当在第一时间披露。

前年曝出来的新大地案和万福生科案都涉及财务造假,至今悬而未决。就连上前年查处的绿大地欺诈发行案都还没看到哪个中介机构来承担责任。如果一家公司是通过包装作假上市,而相关发起人股东在股市融到巨额资金后,就可以辞职、抛股走人,同时有关中介机构也可以不用负任何责任,那这样的结果不仅与市场公平公正要求不符,同时也会使维护股市公平公正的市场制度性要求成为一句空话。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大对中介机构恶意串通,违规保荐上市的处罚力度。

目前新股发行采用的预披露措施,对促进新股透明发行、规范发行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还有许多需完善之处。同时也希望目前正在实施的针对IPO排队企业2012 年度财务报告专项检查工作不是一项突击举措,如果成为一种监管常态那对净化股市氛围将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三、综述

中国的证券市场是一个新兴的市场,也是一个亟待完善的市场,为了这个市场的清洁,为了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利益,期待监管层能顶住压力、严格把关,以铁腕执法守住股市诚信之门,为中国证券市场换来一片净土。

摘要:本文通过对目前新股发行中存在的各种弊端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解决措施,力争证明只有加强信息披露,强化市场约束,放松行政管制,发行人和中介机构归位尽责,才能推动市场机制有效发挥作用,保证新股发行平稳、有序。

网络发行 篇11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自重启IPO至今的三年时间里,共有868家公司登陆A股市场,而与发行价相比,截至9月3日收盘价计算,跌破发行价的公司545只,占比达到62.79%;亏损幅度最为严重的华锐风电(601558)跌幅竟然达到73.15%!事实上,作为国内最大风电企业,华锐风电2011年以90元高价上市发行时曾吸引了市场的注目,然而很多人也未曾料想到公司上市之后业绩会出现巨幅下滑,股价也因此出现崩盘式暴跌,让投资者损失惨重,华锐风电也理所当然成为A股绞肉机最“杰出”的代表。此外,海普瑞、庞大集团等这些上市之初极具争议的公司也都是“绞肉机”的重要组成成员。

超62%的公司跌破发行价

据Wind资讯统计显示,截至2012年9月3日收盘,868家IPO重启后登陆A股市场的公司中,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有545只。其中,跌幅超过50%的公司共79只。

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上市的公司共138只,其中跌破发行价的公司就达到63只,占比45.65%。2012年1月上市的利君股份(002651)跌幅最大,达到43.01%。隆基股份(601012)紧随其后,跌幅为42.92%,隆基股份是今年4月才上市的,不到半年时间跌幅如此之大,着实罕见。

为何股价暴跌?

常言道:“股价是上市公司价值的体现”。中长期来看,一家上市公司的投资价值归根结底是由其基本面所决定的。上市公司二级市场股价表现不理想,虽然与当时整个市场走势有一定关系,但最终还是由公司本身的盈利水平等内在因素起关键作用。

我们对跌破发行价的公司进行剖析不难发现,其沦为散户绞肉机主要有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业绩变脸。以跌破发行价最多的前30家公司为例,依照今年中期报告披露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除宁波GQY和齐峰股份两家公司外,其他28家公司净利润均出现下滑。其中,中国中冶、爱施德、天龙光电、向日葵、大智慧、人人乐、国联水产、联信永益、天业通联中期业绩甚至出现亏损,中国中冶亏损金额达到46150万元。此外,东方日升营业利润为负数;新大新材和蒙发利曾在一季度出现过亏损。由此不难看出,业绩的不佳是造成这些公司股价出现大跌最重要的原因。

第二,发行市盈率过高。仍以上述30家公司为例,没有一家公司发行市盈率低于30倍,最低的双星新材市盈率也达到30.56倍;而最高的大智慧发行市盈率高达89倍;海普瑞、科泰电源、向日葵、天瑞仪器和宁波GQY五家公司的发行市盈率都达70倍以上,分别为73.27倍、72.73倍、74.67倍、72.63倍和73.86倍。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市盈率并不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也严重透支了股票在二级市场的投资价值,极大地增加了投资风险。造成这一现象与保荐机构和发行人之间结成利益共同体不无关系——发得越高,上市公司募得越多,保荐机构的佣金也会越多,正是这种畸形的利益链条造成了破发公司大比例出现。

第三,股东疯狂减持。上述公司中半年报业绩并未出现下滑的齐峰股份为何跌幅如此之大?探其原因不难发现,其股东的疯狂减持对股价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齐峰股份股东淄博巴森经贸有限公司于4月27日、5月4日分别减持1000万股和1030万股,套现金额高达2.85亿元。这一消息也使得原本走势较为平稳的齐峰股份股价立马被砸了下来。随此之外,公司第二大流通股股东淄博留余经贸有限公司也在5月22日减持460万股。股东的疯狂出逃,使得齐峰股份股价不堪重负,成为名副其实的散户“绞肉机”。这一现象,在爱仕达、乾照光电等多家公司上都有较为突出的体现。

浅析中国广义货币发行 篇12

一、基本定义

通过广义货币的四个主要特征:可分性、期限性、交易成本、盈利性可以判断一项金融资产是否属于广义货币。根据国际货币组织在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中的定义, 广义货币总量的每个组成部分都有以下三个基本方面:金融资产的种类、货币持有者的种类和货币发行者的种类。现金、可转让存款、其他存款、非股票证券以及部分的贷款一般都包括在广义货币之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把货币供给层次按流动性划分为M0、M1、M2、M3、M4几个层次, M0为现金, M1为狭义货币, M2、M3、M4为广义货币。在我国, 对货币层次的划分如下:1) M0=流通中现金。2) 狭义货币M1=M0+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3) 广义货币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4) 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

二、广义货币的发行部门

根据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 大多数国家将存款性公司作为货币发行部门, 而存款性公司可以是唯一的货币发行部门, 也可以是其中之一。其他存款性公司吸收的存款也可看做是其发行的存款凭证。可理解为, 中央银行发行了货币, 其他存款性公司创造存款货币。一般的, 货币发行部门可能包括:存款性公司、中央政府、非金融性公司和非居民。

通过广义货币的定义可以发现, 广义货币主要是由基础货币以及通过存款性公司创造出的货币组成的。金融性公司中的各金融机构在货币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中央银行创造基础货币, 存款货币银行创造存款货币, 而其他金融机构也起着不同程度的作用。由存款货币银行创造的这部分货币储存价值较高的存款可以通过货币乘数来进行度量。货币乘数的基本计算公式为货币供给/基础货币。货币供给等于通货和活期存款的总和, 基础货币等于通货和准备金的总和。

(一) 从中央银行发展的历史来看

中央银行是由商业银行转变成为公共机构的, 二战后, 随着各国对中央银行认识的不断深入, 逐步加大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 逐步实现了中央银行由一般的发行银行向国家垄断发行即真正的发行银行转化。

中央银行作为公共机构, 与中央政府有着紧密的联系。西方国家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普遍对经济实行国家干预, 货币政策作为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组成部分, 必须服从于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和总要求。因此, 中央银行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 应受政府的控制和监督。为此, 一些国家 (如英国、法国) 对中央银行实行了国有化, 不允许私人利益在中央银行中占任何特殊地位, 这样便加强了对中央银行的控制。然而, 中央银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又带来新的问题, 由于政府的有限理性以及政府利用中央银行填补财政赤字的情况的发生, 许多人认为中央银行应该保持自身的独立性。

从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发现, 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即中央银行是否应该独立于中央政府是出于不断发展之中的。

(二) 中国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的关系

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的一个职能部门, 但与财政部平级, 不受财政部的节制, 中央隶属于中央政府。在实施货币政策和发行货币时, 中央银行相对独立但仍缺乏独立自主性。在决定有关货币政策的重大事宜方面, 相对于国务院而言, 中国人民银行缺乏自主性, 受制于中央政府, 只是在非重大事宜的决策方面享有自主权。另中央银行在人事仍未独立于中央政府。

可见, 中国的中央银行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处理非重大事宜时具有独立性, 但是处理重大事宜以及高层人事任免时不具有独立性, 中央银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 隶属于中央政府, 但是中央政府独立于财政部以及中央政府以下级别的地方政府。

综上所述, 可以认为在中国, 中央政府参加了广义货币的发行。

三、中央政府是否存在直接发行货币的情况的思考

中央政府除了通过对中央银行即存款性公司发行货币之外还有可能自己发行广义货币。一些国家如美国, 中国由财政部发行铸币, 有的国家财政部也发行纸币。在该种情况之下, 财政部发行的铸币或者纸币已经构成了该国的广义货币, 按照定义, 财政部或者说中央政府成为货币的发行部门。除此之外, 在某些国家, 中央政府接受的可转让存款以及其他特定负债 (如财政的短期国债之类的非股票证券) 等金融资产也可以进入国家定义的广义货币, 而政府的这些发行行为一般为其职能的需要和体现。中央政府成为广义货币的发行者。

四、结束语

综合上面的分析, 得到如下结论, 中国的中央银行与中央政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可以说中央政府参加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 同时, 中央政府还通过财政部发行铸币以及国债等形式参与广义货币的发行。但是中央政府不是广义货币的唯一的发行者。一般情况下, 广义货币的发行由存款性公司、中央政府等多个部门合力完成。

摘要:本文从货币金融统计的角度思考广义货币的发行者, 并且结合财政学、货币金融学的相关知识, 综合世界各国的情况对中国广义货币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广义货币,中央政府,货币发行

参考文献

[1]杜金富.货币与金融统计学[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03.

[2]武康平.货币银行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3]孙纲:关于中国人民银行独立性的思考[J].消费导刊, 2007, (09) .

上一篇:园区规划下一篇:微生物农药的使用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