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2024-09-30

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共12篇)

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篇1

所谓学习小组,就是将班级学生按照6~8人,根据一定的规则分组,以小组协作形式开展自我管理,互助学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学习的乐趣。通过组内和组间建立的监督机制,促使一部分学习滞后、性格内向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小组协作活动中。下面结合我班学习小组建立实践,谈谈看法。

一、科学建组,合理巧搭配

在建立学习小组之前,应对全班学生进行信息摸底,再进行均衡分组, 有意识地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按照一定原则分组,并由每个小组推选一名能力强的学生任组长。在分组过程中注意:一是学习成绩均衡。将学习成绩分层,分布到各个小组中,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住宿生和走读生在分组时加以考虑;二是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情趣特长、思维方式的学生成为同一小组成员,达到能力互补、性格互补;三是每个小组使用自己的名称、口号,增强小组的士气。同时,根据学生的性格,安排他们承担不同的角色,如记录员、讲解员等,力求小组中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事事责任到人。科学组建学习小组,可以在小组学习过程中,建立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整体局面[1]。

组长是小组的首领,要明确组长的职责,既做学习的引导者,又做纪律的管理者,老师还需要帮组长做以下三件事:一是帮助他们树立威信,发挥榜样作用。对组长在各方面要求要高于其他组员。从作业完成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从平时一举一动到各科学习成绩,都要求组长尽力做好,得到同学们的好评,这样可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帮助他们处理人际关系,发挥辐射作用。仅仅成绩优异不能担任好的组长,要教会组长如何维护好与每个组员的关系,如何调动组员的凝聚力。三是帮助他们学会总结、沟通,发挥桥梁作用。一个小组的能力是有限的,帮助组长学会与其他小组长搞好外联,互相交流,互相学习,做好组与组的桥梁,做好学生和老师的桥梁。

二、明确各自职责,建立科学评价体系

1.明确各自职责

明确小组成员各自的职责是保证小组合作的关键。开展小组学习模式,旨在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助互教,通过“主动学习、相互帮教、相互评比”的方式,实现学生之间的优劣互补。应能实现“优”“差”互补,“良”“中”重点培养,分别承担小组中的纪律、学习、指导等工作,每位成员承担对应的任务,使其在学习生活中提高、突破。

2.促进合作发展

学习小组的管理采用竞争评比机制,最终达到合作发展、全班进步。一是课前分工,开展自主探索学习,小组内成员相互监督,组内检查、组间互查;二是开展小组内部纪律管理,以纪实分形式表现每个学生的得分,以便在组间进行评比,通过批评与表扬、自我总结与批评的形式,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三是班级管理实习小组负责制,通过加分机制,激励进步。在课堂中,在每次活动中,对学生多用“看看哪一组思考最全面”、“某某小组可不能落后”、“某某小组同学进步很大”等激励性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好表扬,加分的激励效果远远强于扣分的鞭策。

3.优化小组性质

组内分工落实后,教师应引导学生懂得“分工不分家”的道理,对每一个同学担任的角色,可根据教学情况和实际任务开展情况定期做适当调整或轮换,增强学生的责任感,提高学习积极性。小组重组能使学生与更多性质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可以学会与更多人相处,尤其是那些不愿意与人相处的学生。通过小组重组, 学生可以感受到不仅与小组同伴合作,而且与全班同学合作。学习小组开展一段时间(一个月或半学期)工作后,根据学生课堂表现和学习成绩变化,进行组与组之间部分学生的调整[2]。

4.实行科学评价

在学习的每个环节、学生日常管理的每个环节,以小组为单位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表现、学习成绩、小组纪律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评价过程中重点关注小组成员的协作能力、沟通过程和合作成效,做到三个结合,即将课堂随机评价与定期评价相结合; 小组自我评价与小组互评、教师评价相结合;小组成员自评与互评相结合,采用这种客观、公正、全面、合理的评价方式,可以调动优等生帮扶学困生的积极性,让优秀学生明白,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学习,让学习困难的同学学懂知识,就是小组的任务,同时给学习困难同学更多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他们的进步就是小组进步[3]。

三、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1.学会合作,提高能力

在学习小组实施过程中,每位学生都是小组的成员,是班级管理的参与者,是学习氛围的创造者。在每个小组内部,人人都要为小组负责,力求小组获得较高荣誉,在小组活动时,既要严格要求自己,又要协助他人,这就促使学生之间加强合作,学会与他人沟通,实现知识与能力的互补。

2.增强竞争意识,培养自我管理能力

学习小组的建立促进了小组内部和小组之间的竞争和合作,使一部分学生在竞争过程中,不放松自己,通过不断努力,改变和提升自己,通过个体活动,为小组赢得荣誉。在竞争过程中,成员之间通过相互帮助完成学习任务和其他工作,促进交流。在学习小组实施过程中,把学生交给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自我管理,并在管理过程中,学会自我思考,自主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学习小组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处处体现以生为本,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发每一个学生的热情。在实施过程中,每个成员为了实现小组和班级的目标,都会尽心尽力,通力合作,发挥特长。这种良性激励机制,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他们在竞争过程中个体得到锻炼,知识得到升华,个人得到全面发展。

容易出现以下问题:一是在小组竞争过程中,组间容易出现恶性竞争;二是如果评价不能及时,很容易使学生感兴趣,产生厌倦感;三是在量化过程中,量化标准的粗与细比较难掌握。

我班通过师生进行合理定位,开展学习小组活动实践,既维持班 级的整体 风貌 , 又使学生 在小组合 作过程中 成为课堂的 主人、班级 管理的主 角、学习活 动的主要 参与者 ,使学生个 体得到协 调发展 , 在自我管 理和他人 帮助中得到 进步。

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篇2

一、总则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改革顺利进行保证课堂人人参与保证课改的实际效果年级开始推行“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学管理在自主学习中学习在自主生活中学生活让学生真正发展。

二、建设机制

1、人数为6到8人分为优等生中等生待优生三个层次。

2、按前两次段考成绩平均分配方便公平竞争。

3、合理搭配让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和情趣特长的学生成为小组达到能力互补知识互补。

4、学习小组长最好坐中间方便讨论和检查组员作业。

5、为了尽可能的让每一个同学能参与管理每个小组配有组长副组长学科组长。组长抓学习常务组长抓纪律常规。学科组长由本组单科最好的担任。学科组长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工作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6、每个小组要设计自己小组的名称、小组的口号、目标小组以及个人。每个小组制作一张卡纸上有照片、成员名字、职务***负责维持纪律、***负责检查卫生情况、***负责检查导学案的落实和作业情况

三、关于学习小组长

1、定位学习小组长的作用至关重要学习小组长要切实为本组的学习负责任劳任怨地为同学们服务在服务大家的同时不断提升自己的素质。学习小组长是一组之魂。学习小组长的能力就是一个班级的学习能力。学习组长的学习水平就是一个班级的教学水平更是一个老师的教学水平。

2、挑选标准 a、态度积极、率先垂范。态度决定一切学习小组长要以身示范事事争先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 b、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要想帮助别人首先强大自己”每位学习小组长首先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自主学习高效学习自己站的角度一定要高成为班级中的学习英雄或学习领袖 c、乐于助人、负责任。担任小组长的同学一定是最热心、最有责任心的能主动帮助组内其他同学搞好学习、帮助基础差的同学提高成绩。d、组织管理能力强。学习小组长不一定学习成绩不一定成绩最好但组织管理能力一定要强能及时向班主任、老师反馈学生意见向同学们传达老师意见起好桥梁作用。e、集体荣誉感强。小组长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上进心不仅自己要争取优胜小组长、高效学习之星还要率领本组争当优胜小组。

3、职责 学习小组长负责维持本组同学的学习纪律起着管理、组织、检查作用。学习小组长要团结同学、帮助同学组织同学打造积极向上的小组学习团队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学习领袖角色。

四、讨论、展示、点评各个环节的指导意见。讨论要求每时每刻都在主动参与在小组长组织下全身心投入学习中去。a、讨论要明确内容、时间要求目标指导学生一定要准确到位分层目标也要明确。b、学科组长起立安排本组任务具体布置每层学习目标并组织组内分层讨论、分层达标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学习成功、讨论要全员参与坚决杜绝假讨论或不用心讨论。d、展示形式要灵活多样、不拘一格。可口头展示也可以黑板或书面展示。e、展示时对立姿、体态语言、说话语气都要规范要求如学生声音要洪亮不要啰嗦不要紧张动作要舒展、大方黑板展示书写一定要认真字迹要工整步骤要规范效率要高点评结束时要说“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有同学有问题请提出来”“谢谢”等 f、展示可提前公布内容但不能公示由谁展示口头展示要指定不同层次同学进行不指名但分层要脱稿展示。书面展示各小组同时展示展示要围绕学习目标。g、老师要对学生的展示内容和的学生有设计确保展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i、学生展示时所有学生要动脑子未到黑板前展示的同学要认真修订导学案使全体学生在展示环节都处于学习状态有事可做。展示结束时都要掌声鼓励。点评要求 a、学生对展示内容进行点评拓展点评时要关注达标和结论生成过程每个学生点评结束都要问一句“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同学们还有补充吗”其他同学可鼓掌表示赞同。b、老师、学生要在点评过程中进行即时性评价对生成性问题和重点疑难进行启发、引申、拓展、追问对知识进行深化、提升。c、及时评价一评知识二评情感态

度三评过程方法、肢体语言、声音洪亮、语言表达每节课都要有学习班长对学习小组的总结性评价一定要评价出最佳表现个人和最佳表现小组。d、课堂上老师对讨论的结果予以灵活点评和总结点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思考角度、主要观点可以是发言中的闪光点。它可以提高学生注意别人发言的内容启发学生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

五、小组评价机制

1、课前评价任课老师根据完成导学案的情况给每个学生打出A、B、C等分别积3分、2分、1分。小组轮流记录如一组给二组记录二组给三组记录„„.然后以平均分的形式计入小组量化报给学科班长处汇总。

2、课堂评价 a、展示质疑评价体现基础性和公平性如A层展示质疑且全对加1分B层质疑且答对加2分C层加3分。b、课堂小组发言有各科老师酌情加分原则上必答题答对加1分抢答题答对加2或3分。

3、检测评价学科检测成绩按比例给个人积分成绩达到95到100分加6分90到91加5分80分到89加4分70到79加3分60到69加2分60分以下不得分。小组个人得分的平均分记入小组分数有学科班长记录。

4、日常综合评价 a、小组内课堂、自习时大声喧哗、看课外书等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减2分对组长及组内干部提出批评。b、卫生小组座位及周围地面乱扔垃圾者扣1分 c、内务依照前一天的内务量化考核表只要表上出现扣分者减1分若宿舍内纪律扣分此宿舍每人所在小组减3分。d、凡有事不请假擅自行动者一律按旷课处理旷课旷操者减5分。本人写出800字书面检查 e、早读状态可以根据班主任评价对各组奖励积分或扣分

小组出现课堂顶撞老师不团结同学、打架斗殴等恶劣行为每人每次扣15分。g、迟到、早退、每人每次扣小组1分。早操612之前早饭后700之前中午1410之前晚饭后1840之前。h、小组出现不交作业者扣3分。i、凡学校组织的活动积极参加者加2分获一等奖者加10分、二等奖者加8分、三等奖者加5分。J、段考中整体进步较大的前三组分别奖励10、8、6若退步整体扣分。

六、奖惩制度

1、学科代表及时进行记录当晚和值日班长共同汇总当天小组得分以在段考的总评中进行汇总。

2、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小组得分汇总根据分数评出三星级小组、二星级小组和一星级小组并及时公布在班级墙上光荣榜上起到鼓励和督促的作用并照出小组合影用于升级表彰在光荣榜上张贴。

3、.由任课教师评出本学科的“进步最大同学”并根据班级考评标准进行个人加分再算到相应小组内以鼓励小组的互帮互助学科“优生拉弱生”。

建设学习小组的策略 篇3

学习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提高课堂效率。有助于打造高效课堂,实现高效学习。小组学习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对形成自主参与、乐于探究和创新等意识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组建原则

1. “同组异质,异组同质”原则

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之间的竞争。

2. “指定组长,双向选择”原则

在教师指定好各组的组长之后,让组长和组员之间进行双向选择,缩短学习小组内学生间的“磨合期”,便于小组管理,同时,融洽的情感增强了合作学习的效能,也大大提高了学生自主参与的积极性。

三、学习小组组建方法

(1)学习小组类别

每个班级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两种形式并存。行政小组既是学校、班级日常管理评价的团队,也是学习管理评价的团队,有班主任负责;学科小组主要是以学科学习为主的学习管理评价团队,有任课教师负责。

(2)学习小组人数

学习小组的设置人数以6人为宜。人少不利于很好地开展讨论和交流,不宜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而人多难保证有充足的时间人人参与,会使有些学生产生依赖心理,懒于思考,人多不利于交流和个人展示,影响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

(3)学习小组附件

A.创设组名:各学习小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创设自己学习小组富有个性、积极向上、朝气蓬勃的组名,使本学习小组相互鼓励、奋发向上、团结协作。如:飞天火箭、畅游太空、终极一组等等。

B.形成组训:学习小组成员通过讨论选择名言、警句或者格言,形成自己的组训,以便激发学习小组的进取心、凝聚力。

C.制作组标:制作学习小组标志牌,放置本组桌面,时刻警醒、激励团队永远向前。

D.确定目标:小组讨论制定本学习小组阶段目标和长期奋斗目标。在遵规守纪、行为习惯、预习效果、课堂展示、学业成绩等方面达到什么目标,在班级的所有团队中要达到什么样水平,要求目标清晰,人人明确。

(4)学习小组分配

每个学习小组 6 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 “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

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條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是我们的学校理念之一。

四、学习小组培训

1.培养师生树立团队意识

教师和学生首先要理解学习小组组建的意义,明确学习小组组建的方式,了解学习小组学习过程的操作,掌握学习小组评价的方法。只有清晰学习小组的作用,才能使学习小组发挥出无限的潜力,在学习和活动中,使“自主团队”的文化特质得以充分展现。

2.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习惯

新课程讲求个性发展,但并不意味着个别发展,在学习过程中讲求合作精神,要求全体成员共同参与探讨和交流,培养学生集体协作精神至关重要,教师必须注意这一点,创设条件鼓励每一个学生发表自已的观点,积极参与到活动中。

3.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习惯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生学习习惯新的内涵。让学生学会倾听是培养一切良好习惯的基础,无论是好的学习习惯或是行为习惯,都源于最初的倾听。

合作学习中除了要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外,还应具有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习惯。只有学会尊重他人,重视采纳他人意见,才能优势互补,共同提高。

4.培养学生质疑对抗习惯

善于肯定别人的优点,敢于提出质疑是良好的合作品质,这两方面都有利于学习小组成员博采众长,取长补短,也有利于深入探究问题,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5.培养良好的组织纪律性

合作学习尽管是在人数不多的小范围内,但也必须在一定的组织纪律约束下进行,避免不必要的吵闹和争论,按照课堂规范的要求,遵守课堂秩序,使课堂讨论、展示、对抗质疑有序进行。

五、学习小组管理

1.对学习小组的评价应该是全面的:

不应该偏重于对学生个体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所在小组集体的评价;

不应该偏重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习过程与方法的评价;

不应该仅偏重于对学习的评价,而忽略了对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

2.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参与程度以及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进行全面评价,特别是要关注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要面向全体学生,这样就能公正、全面的评价,提高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六、学习小组评价

1.日常行为评价

“严格规范管理+课堂教学改革=谁都能成功”是学校三位一体治校方略。严格规范管理是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的,是学生成功的基础。

学校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学校制定出三大类46 个规章制度,各科室对学生进行检查量化,量化结果具体到学生个体并反馈到班级,学生个体考核作为学生发展报告填写的依据之一;班级利用各项量化结果考核行政小组,作为评选优秀团队的依据。

2.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是对学生的一种肯定,一种鼓励。教师要对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水平与课堂上在小组中的表现作深入的了解和仔细观察,对合作较好的小组,积极参与学习的成员都要及时评价、表扬和激励,让他们充分体验合作的乐趣,充分享受成功带来的喜悦。

对学习小组的评价,要关注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要关注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关注学生学习的探究过程,关注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情况。针对学校 “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对学习小组的评价采取以下方法:

(1)课堂即时性、激励性评价

每节课教师对每个学习小组进行评价,从学案预习、黑板板书、展示质量(课堂讲解)、对抗质疑等方面及时给予过程性评价。

(2)评价小组与评价个人相结合

教师评价到学习小组,由组长和教师共同评价小组成员。

(3)量化赋分

第一种:标准分数

①学案完成:根据完成情况及质量分为2、1、0分

②课前板书:根据板书质量及完成情况分为2、1、0分

③讲解展示:根据讲解内容难易及精彩程度分为2、1、0分

④对抗质疑:产生对抗质疑一次2分

第二种:分类分数

为了使全体学生都尽可能多的合作交流,达到人人参与学习的目的,不同类别的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分别赋给不同的分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过程。A类学生展示、质疑按照标准分数赋分,B类学生展示、质疑的加倍赋分,C类学生展示、质疑的三倍赋分。

第三种:鼓励分数

在板书、展示、质疑等环节表示特别优秀,或者产生意外良好效果得到老师和同学一直认可的,一次加10分。

(4)记录方法

每天安排一个行政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一天的情况;而每节课由行政小组长安排本学习小组内的两名学生分别记录,轮流进行,这样避免负担过重的问题出现。记录内容为各个学习小组课堂学习情况的量化,如板书、展示、对抗质疑等环节进行量化赋分。

小组长汇总各学习小组进行统计。

安排一个学科学习小组负责执勤,记录全班各个学习小组本学科一周的情况;具体安排同行政小组。

(5)统计方法

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分别统计汇总。

每天下午第八节课由行政学习小组组长进行汇总统计,将一天来全班每个学习小组团队及个人量化情况记录结果报送班主任;

每周学科小组有课代表汇总统计,结果报送任课教师。

(6)结果利用

每月统计汇总,因分数既统计到个人,又加到团队,由此可以评选班级个人“预习之星”、“展示明星”、“质疑明星”,在学习小组中评选“优秀团队”等。

这种学习小组评价方式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同时能防止只有部分优秀学生频繁展示现象的出现。

3.综合评价

期中、期末每次模块考试后,每个学习小组根据及格率情况,结合每月统计结果,对学生个体、行政小组和学科小组进行激励评价。

学习小组建设实施方案探索 篇4

学习小组是以班级内异质分组为基本形式的学习共同体。旨在促进不同程度学生在小组内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成绩为评价和激励依据,全面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个性和谐发展的学习创新型组织。

它的内涵涉及以下几个层面:一是以激发全体学习者共同愿景的学习型组织;二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异质学习小组为主题进行的一种教与学的活动;三是一种同伴之间、小组学习者之间的合作互助性学习活动,包含小组学习者的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四是以各小组在单位时间内实现共同目标过程中的总成绩为评价的依据;五是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展开的合作学习活动;六是教师事先设置问题、分配学习任务和预设教学流程的学习活动。小组建设的的理论依据就是将80人的大班科学地分成10几个小班,同部队的几个人构建的“班”一样,小组单位成员越小,越有利于兵教兵,兵强兵,越有利于小组内成员相互学习,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二、学习小组组建

1.划分原则:本着“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同质结对,异质帮扶”的基本原则对全班学生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组间同质”体现了小组学习的均衡发展,也为公平公正竞争奠定了基础,简言之,各小组总平均相同的平行组。“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每科小组内单科有高成绩、也有低成绩学生。“同质结对”是指在组内实行同层次学生结对,便于开展“对学”,梯度推进中学生个体间的有效合作和友好互助。也就是组内强强结合。“异质帮扶”体现强兵带弱兵,强兵教弱兵,最终达到共同进步。

2.划分依据:既类似于分平行班一样,主要以考试成绩为依据,参考认知水平、智力水平、学生性别、性格特点等将全班同学按每组6人划分成12至13小组。每个小组就相当于全班的缩影或者截面,成了一个“小班”。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在本组内相对较差的学科需要他人帮扶,同是也肯定有相对较强的学科可以帮扶他人,所以完全不用担心分组打击学生的信心,而是学生更加清晰的知道每个学科在小组内的相对位置,更有利于分层教学,分层学习,分层训练,培优辅弱,整体推进。

3.小组划分具体操作办法:各小组把各组的组员召集起来进行小组内排序,按各科水平与成绩将小组内部划分为AA、BB、CC三个等级,如果多余6人则增加B类学生人数。不是按总分排序,而是按学生各科实际水平排序。每位学生每个学科都有一个序号,即每组这个学科的号一定是组内第一名,第六号一定是小组内该学科的最后一名。班内的学科长只需要掌握本学科的序号,在教学和学习实践中才有可操作性和实际作用。

另外在奥赛班可以设立专家组,专家组属于本班前六名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解决其他组无法解决的问题,到其他组帮扶指导。同时专家组的学生可以强强联合,竞争年级前十名,为培养冲击名校的学生创设良好的环境。

三、学习小组内部职责划分

小组内部六科各选一个学科长,原则每人担任一个小组学科长,不重复担任,负责主持学案探究问题的讨论、检查学案、作业情况、收发作业、统计学科问题向班级课代表与代课教师反馈。

四、小组评价

1.评价方式的转变:传统评价是评价学生个体,而小组评价是采取捆绑式评价,评价整个小组。在学习和常规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要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学科教师的量化加分不加给个人,评价只认小组。个人的成绩当然不能忽略,可在组内评价,组内评价参照整体小组评价体系评价到个人,由学科长和组长每天小结和每周小结进行总结表扬。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2.分层评价:一自主学习课评价、小组各学科长课前对组内成员学案作业完成情况分三个层次按3、2、1打分并做好记录。二展示课评价、学习小组的目的是为了共同进步,小组要激励、支持本学科5、6号学生展示,本组内其他学号优先补充,完善,其它组最后再补充。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观点,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思维火花的碰撞,这样学生才可能在学习活动中将疑惑越辩越明白,越学越透彻,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由开始的模糊到赫然开朗,体验学习的快乐和成就感,激发学习动力和信心。班内学科长依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展示成果给小组赋分,A类学生展示一次赋1分、B类学生展示一次赋3分、C类学生展示一次赋5分。

3.小组评比:小组各科课堂展示成绩由班内学科长记录,每周统计,公布,依据成绩各班每周评选3-6个优秀学习小组并授牌。学科长每月将各小组将学习成绩汇总,再加上各小组成员月考或期中期末名次,加上学科教师评价,评选出每月优秀学习小组。各优秀学习小组在班级展示牌中展示。

五、小组激励

物质奖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各班采取多样的办法。比如每周张榜公布表彰,年级表彰、学校表彰。比如有的班在周末天气好的时候将评上优秀的学生带出去逛一逛,比如有的班给优秀学习小组的学生每人发苹果,发中性笔。按照新课程的要求,对学生的评价要将学习过程的评价与终端考试成绩相结合,并且每位学生都特别在意每次大型考试的名次。那么,可不可以在考试后对优秀小组奖励平均每人3分,所有的表彰奖励以加分后的名次排位计算。如此就更加关注学习过程,鼓励小组学习终端成绩的提高?

六、启动深化小组建设具体办法

学习小组建设 篇5

组名:Grow 组训:所有人前的美丽,都是人后疯狂的努力。

目标:小组排名班级前3名

0违纪 学习目标达到班级前5 小组讨论主讲人及月考目标: 英语:王佳怡

郭奥泽

王冰霏 地理:王宇华

数学: 李迎春 语文:王

历史: 梁梦鸽 政治: 王宇华

高晨举

第二学习小组

组名:追梦者

组训:如果梦想有捷径的话,那么这条路的名字叫坚持。

目标:小组排名班级前5 名

不超2次违纪小组讨论主讲人及月考目标:

英语: 王锦瑞(前50)

地理+数学: 刘宁(前20名)语文: 安京博(前40名)历史: 陈丹玉(前30名)政治: 方银格

(前30名)

韩家乐

(前78名)

史梦洁(前35名)步毅鹏(前80名)

王倩倩(前65名)

论课堂学习小组的建设 篇6

关键词:学习小组;教学模式;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3-0109-02

收稿日期:2015-01-24

作者简介:张石华(1984-),江门市新会机电职业技术学校助理讲师 、高级技师。主要研究方向:理论教学。(广东 江门/529000)

随着我校课改的逐步推进和深入,从之前开展的“生本教育”的教学模式到现在的杜郎口教学模式,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已经跨越理念走向行动,从摸索尝试到有序运作,从形而上学到讲求实效。如何真正让学生的行为、认知、情感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来,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具有实效,加强学习小组的建设是关键。

一、学习小组的划分

1.课室布置

课堂上改变了传统的座位“秧田式”排列法,把教室的座位排成“五边形”(如上图)。具体有如下优点:

(1)仿照欧美国家案例讨论教学模式分组,便于学生讨论pk。

(2)主讲台在前面,投影区在讲台的右边。这样布置有利于学生看见讲台和投影区,避免以前个别小组学生看投影比较困难,而放弃跟进学习的情况。

(3)更大限度放大教师是主持人的作用,便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穿针引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便于学生活动的展示。教师可以见到学生在做什么,学生同样可以见到教师在做什么。

2.学习小组的划分与构成

将全班学生划分为4个学习小组(也可以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定数)。各学习小组实力均等,处于同一起跑线,便于展开良性竞争。各小组优差搭配,便于实施“兵教兵 ”“合作学习”策略。班主任还可以将其他因素(诸如性格特点、思维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纳入划分学习小组的依据。一般情况下,科学合理划分的学习小组,便固定下来,适宜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建立学习小组间合作竞争机制,实行捆绑式评比,各组都有各组的竞争口号,经常性评比,评比一次,奖优罚差,对检测不过关的小组实行改造。

构建学习小组是进行合作学习活动的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前提。学习小组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学业成绩、智力水平、情商、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这样构建的合作学习小组才能“组内不同,组间相近”。所谓的“组内不同,组间相近”,即同一个小组中每一个人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是有差距的。但是两个小组比较总体能力应该是不相上下的,这样才能形成公平的竞争,才有利于开展各项活动。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公平竞争创造了条件。

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基本保证学习小组“组内不同,组间相近”呢?

以 48人的班级规模构建 12人合作学习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 4 个学习小组。首先从全班挑选出 12 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各组的组长;然后按学业成绩和能力水平,从高到低分别选择编排各组的副组长( l 人)与组员( 10人)。当然,这些小组不应一成不变,万物皆运动,要注意后继的跟踪,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各组的组员实力相当,各组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能力基本平衡。

二、组长的挑选与培训

1.小组长应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较好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

(2)要有较强协调能力、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

(3)学习成绩中等以上。

(4)较强服务同学的意识。

小组长要具有领导能力和向心力,他也许不是组内学习成绩最好的学生,却最好是这个小组内各方面能力比较均衡的学生。班主任不仅要善于发现具备这些能力的学生,而且应该花大力气去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

2.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和作用

(1)负责维持本组课堂学习秩序和课外纪律等。

(2)小组长要爱护同学、帮扶同学、领导组织同学,勇敢地担当起学习小组的带头人。

(3) 建立起针对每个小组成员学习态度、学习效果的评价机制,定期公布、总结,以督促小组成员不断反思、不断进步。

(4)经常反思小组中存在的问题,定期开展小组活动,研究解决问题,积极向教师建言献策。

(5) 做好组织分工,明确任务目标,确保每个学习段的学习活动有序进行。

3.培训小组长

(1)明确小组长的责任和作用,增强他们的职责意识。

(2)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观察他们一阶段来在思想上、学习上和工作上的困难并及时予以解决,教师应该要认真对待这件事。

(3)适时地肯定、表扬、激励。使他们体会到满足和荣誉感,激发他们全心全意地为班集体服务。

三、小组(成员)培训

(1)加强学生互助意识的培养。

(2)给学习困难的学生更多的学习、答题、汇报、展示的机会。对他们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和赞扬,即使答错了也要肯定他们的精神,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一点一点地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让他们勇于参加到小组的探讨学习和展示中来。

(3)在班级和学校范围内,积极去开展团结协作精神教育以及培训。可以开展优秀组长的评选,以此激发优等生帮扶学困生的积极性,达到“兵练兵”“兵教兵”的效果。也可以开展学习小组竞赛活动,营造小组间你追我赶的竞争氛围。

(4)改变以前传统的学生评价方式。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环节,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个人的成绩不再凸现,而是以小组为单位去评价优劣和好坏,包括课堂上的个人展示、班级纪律、团队的协作、学习成绩等等方面,让学生明白,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标,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

四、小组评价奖惩方法

1.坚持以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依据的原则

小组捆绑之外,还可以有个体评价奖励。每次展示课后都会进行竞赛,按纪律、展示、测评、个人加分的四个部分,汇总一起计算总分,总分前两组加分奖励,最后一组要惩罚。一般来说,笔者都是让表现差的一组扫地,或者做俯卧撑。有位教育学家说过,“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当然惩罚并不是指体罚,并且要区别运用,比如做俯卧撑在清一色的男生汽车班是行之有效的,如果在女生班则是坚决反对的。

2.评价体系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

评价应该做到善始善终,贯穿学期全过程。

3.评价与奖励相结合

要使评价成为一个促进学生、增强学生动力的过程。

4.奖励的方式多种多样

可以运用口头表扬、鼓掌祝贺、经验介绍、物品奖励等多种奖励方式。

五、 各班任课教师的组建

每一学期开始,由各班的班主任带头,举行全体任课教师会议,组建新的协作组。在完成各科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协作组采用例会制度,可对一个学期内的课时安排作灵活调整,集中排课,集中突破,有关教师可以交叉任课,相互串讲。协作组的建立会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较大的促进作用。

对于一个班级来说,是班主任和同年级组的几个或者十几个教师一起进行教育教学。围绕着这个班级,一群教师被联系在一起。为了这个班级的学生能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他们必须相互配合,沟通和协作,才能共同创造和分享教育教学工作的成功。班级任课教师团队就是同一个班级的主要任课教师(包括班主任),他们以关心、爱护学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共同目标,他们有各不相同的学科知识和技能,互助、互赖、互相促进,形成教育的合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绩效,分享教育成果。

磨刀不误砍柴工,刚开始合作学习的时候,小组需要任课教师有计划、有意识地进行专门训练,这可能要以牺牲暂时的教学进度为代价。但把小组建设好了,课堂上就可以去掉很多的无效环节。学生的合作与交流才会真正发挥作用,学生自主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才能真正达到。

参考文献:

[1] 崔其升,崔其同.润物无声[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2] 崔其升,胡立平.生命的光辉[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1.

农村小学小组建设的实践研究 篇7

小组建设代表不了课改, 但课改离不开小组建设。农村小学对小组建设有着不一样的理解。农村小学的小组不仅仅是学习型小组, 更是生活型小组, 活动型小组, 荣誉型小组。只要学生进入农村小学, 分入小组内, 就已经成为所在小组的五脏六腑, 与小组患难与共, 荣辱共存了。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去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 才是真正的教育。”

一、建构一个充满阳光, 灵动活力的小组

一个班是一个大集体, 一个小组是这个班级的缩影。根据小组的组间同质, 组内异质的原理合理构建小组。小组中每一个成员都有明确的分工。一般来说, 有大组长, 生活委员, 清洁委员, 语文学科组长, 数学学科组长, 综合学科组长六人组成一个小组。大组长负责本组全面工作和与其他组接洽工作, 生活组长负责中午的饮食分配和班津费管理, 语文组长负责本组语文作业、读书、背诵, 数学组长负责本组数学方面的作业等等。这里不存在纪律委员, 因为每人都是干部了, 这需要老师的经常提醒各自的位置。当然, 每组中, 性别要男女搭配, 成绩要好中差搭配。每学期第一周全是专题课:组建小组, 制定组规组训, 明确各自任务。周而复始, 使学生们熟记于心。这种做法与其他学校大致相同。

二、建立一条民主自由, 合理规范的制度

任何一个组织, 必须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来约束, 小组也是同样的。农村学校采用积分制办法对小组进行管理。每班教室前黑板旁有《农村小学积分细则》, 黑板上有《时时积分》, 后有《天天积分榜》《周周积分榜》。在开学第一周班会课制定积分式的班级公约和组内公约。班级公约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由班上所有成员制定, 而组内公约则由组员自己拟定, 并张贴在组牌上。学科组长考核组员, 班干部、班主任、任课教师考核小组。

三、培训一群认真负责的干部

要管理好一个班级, 培训是必不可少的。虽说每个组员对本组的规章制度了然于胸, 但还是要加强培训。科任老师培训学科组长:如何小组汇报, 如何组织大家竞争, 组长培训组员。班主任培训大组长如何管理小组, 如何与其他小组进行PK加分;至少每两周要集中组长汇报本小组的情况和培训小组长。这样, 既强化各自职能, 又是对班级的管理起着一种催化作用。

四、开设一门与众不同的校本课程

学校分学科课程, 地方课程, 德育课程。然而, 这三门课程都离不开小组建设。所以, 小组建设不是一种形式, 而是一门课程。“磨刀不误砍柴工”是不会错的。

(一) 晨会课

农村小学每天早第一节中由一名班干部主持15分钟的晨会课,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组员对前一天进行总结汇报 (汇报员是组内每人一次) , 班干部点评, 最后由第一节的任课教师总评。既锻炼了组员的胆量, 又对组员的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 班会课

每周一下午主题班会课推选前一周的班上星级小组和班上星级个人。评选星级的原则是积分最高者和进步最大者。那些现象值得发扬的, 哪些现象不足, 为什么评为班上星级小组或班上星级个人等方面。累计两次被评为班上星级小组者, 则被学校评为一星级小组, 累计三次被评为星级个人者, 则被学校评为一星级个人, 依次叠加二星级、三星级……。

(三) 新闻广播

农村小学设有关小时空, 播报昨日本校大事和好人好事好习惯以及还需改进或改正的地方。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 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 不知自勉, 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 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所以, 农村小学德育课程的设置正如一面明镜, 激励和鞭策着学生前行的路。

五、建设一方乐学善学, 尚礼尚搏的文化阵地

(一) 班级文化

一个班级就如一个家庭, 要处处显示着家的温馨。首先是命名, 根据本班的特长和兴趣爱好, 共同讨论出班名。其次是每间教室墙上有四个方阵:荣誉栏、公示栏、我秀我风采栏和组间大PK栏。每个方阵不出现人名, 这里只有小组。班上黑板报一周一换, 也是小组完成, 梅花组办得好, 兰花组想方设法要比梅花组办得更好, 每个组班黑板报后都没忘记在适当的位置写上他们的组名, 画上他们的组徽。班里班外, 处处透露着小组的气息。

(二) 小组文化

小组命名根据班级文化命名, 如六 (1) 班为“万马奔腾”, 所有小组则为“汗马、赤兔、青雅等宝马名字”;六 (2) 班是“花团锦簇”, 所有的小组则为“梅花、兰花、茶花等花名”;以小组之魂为主题绘制组徽, 如“汗马组”, 汗马的标志和其他具有象征意义的图形组合而成。另外, 本组成员不管通过什么形式, 都要知道关于汗马的记载、简介、传说等;以小组特色拟定组训。组名、组徽、组训全由小组组员们共同完成。学校为每组准备一大一小两个花盆, 大的放在教室外, 小的放在窗台上。培土、种花、浇水等都由每个小组组员去打理。正是因为每盆花代表着这个小组的精气神。所以, 各自的花盆照顾得百般精心。每当小组之花盛开的时候, 组员们有说不出的自豪与骄傲。

(三) 寝室文化

农村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小学, 一间寝室就是一个集体。寝室有寝室的主题。有梅、兰、竹、菊、松等, 也有雪宝山、仙女洞、花仙侠、汉丰湖等, 各有各的寓意, 各有各的内涵, 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若以梅为主题的寝室文化必须是梅的图画、诗歌以及象征意义, 来到此寝室, 有一种超凡脱俗、天上人间的味道。

六、制定一些催人奋进的激励机制

(一) 活动奖励

据调查, 有些孩子成绩不怎么样, 读了几年书, 没受过一次表彰, 他们心理产生了一种阴影, 是他们不想得到表扬吗?不是。是他们成绩不是很优秀, 甚至是些学困生。他们其实也是有长处的。根据球队原理, 农村小学重点突出团队力量, 不主张个人英雄, 任何活动都以小组形式角逐。每学期有为期一个月的四节活动:读书节, 艺术节, 体育节 (科技节) 、学习节, 在制定方案的时候, 均以小组形式参加, 为了小组出线, 小组内先进的带动后进的, 后进的追赶先进的, 形成一股你追我赶的趋势, 既达到教育的目的, 又增强孩子间的凝聚力。只要是他们的团队优秀, 全部有奖。这时, 没有学困生与优秀生之分。一学期完, 星级最高的, 学校还给予最高奖励, 就是免费组织他们夏令营或冬令营。

(二) 物质奖励

为了让星级小组、星级个人的作用发酵, 农村小学准备专门橱柜, 德育处在网上购买了文具和学生爱玩的玩具, 星级个人和星级小组凭自己的奖券换取奖品。

(三) 精神奖励

学期末, 获奖最多的小组、星级个人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并把他们的生活照将载入学校年度史册, 张贴在学校荣誉橱窗一年。当他们的靓照被出现在学校橱窗的时候, 学生们的心是亢奋的, 对学生们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通过两年的实践研究, 取得了可喜成果:学生的自觉性强了, 学生间的凝聚力强了, 学生的管理水平提高了, 老师的担子轻了。当然, 在实践过程中, 也看到了一些不足:学生管学生尚缺方法, 小组与小组之间不能绝对平均, 老师需要深入小组中间长期调研, 小组活动需要多样性等等。

初探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篇8

我认为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利于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位学生教学的不足, 尤其是对这些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学习进度、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来说。合作学习通过学生的互动、个体之间不同的认识、观点、解法, 通过合作学习共享这些资源, 某一方面表现比较好的学生可以帮助在这一方面表现差的学生。知识技能互补, 达到人人教我, 我教人人的目的。

在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时, 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能力、性格特长等差异情况进行合理搭配。做到每组的优等生、中等生、学困生比例相当, 在实施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综合表现定期进行人员的调整, 以保证小组间竞争的活力, 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合作”应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上, 只有学生通过独立思考, 有了交流的需要后, 才适宜展开合作学习。这时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 有利于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我认为这样的合作才有价值。小组交流前让每个学生有准备, 如在小组交流中说哪几句话, 怎么说, 而不是毫无准备, 信口开河。在合作学习中, 会出现一些“小老师”、“小权威”, 他们发言的机会很多, 而有些学生发言机会则很少。为此, 在小组交流中, 大力提倡每个组员都能发表意见, 话可长可短。组内其他同学发言时, 要学会倾听。有效的倾听能帮助学生博采众长, 弥补自己考虑问题的不足;也能使学生触类旁通, 萌发灵感;还能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小组交流的语言教师要作示范。在小组合作时, 要求学生发言的音量要适当, 声音太响亮要影响其他组的学习, 太轻了会影响本组的合作, 以本组成员能听清楚为宜。小组合作结束, 在进行小组学习情况汇报时, 不要面向老师, 与同伴间要有眼神的交流。要合理安排合作讨论的时间, 时间过长会使学生厌倦, 时间过短又只是流于形式, 达不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此外, 要重视对合作学习的评价, 如果教师用同一种标准来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是不科学, 不合理的。因此, 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 用不同的方式来正确评价学生的合作学习, 可以通过小组自评、组间互评、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小组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核心, 小组讨论质量的高低直接反映和决定合作学习效果的优劣。在教学设计和实践中, 我们要善于把握好讨论的契机, 选择好讨论的内容, 使讨论成为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合作交流、参与互动、发展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小组合作学习不要泛滥, 教师必须选择好小组学习的内容, 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实践, 我认为在以下几种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学习:当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产生了合作学习的愿望时候, 开展合作;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疑难问题, 而通过个人努力无法解决的时候, 开展合作;当知识出现难点、疑点, 而使学生思维受阻, 或优秀学生提出新见解而其他大部分学生不理解时, 教师不能把现成的答案告诉学生, 而应当及时抓住学生愤悱心理, 组织小组讨论, 促使学生思考探究, 合作交流, 活跃课堂气氛, 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当学生的思路不开阔, 需要相互启发的时候, 开展合作, 当某一问题有多种思路或解法时, 应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对有独到见解的学生要及时表扬, 经常进行发散性训练, 会使学生广开思路萌发创造性思维;当学生的意见出现较大分歧, 需要共同探讨的时候, 开展合作;教学中, 教师不能把某一知识的重点直接告诉学生, 而是让学生自己发现, 因为学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道什么, 更重要的是知道为什么, 怎么做。这样学生对规律不但知其然, 而且知其所以然;当学习任务较大, 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 开展合作。例如, 在教学“统计”这一内容时, 统计班里的同学生日在什么季节, 这时就需要学生先分工, 决定谁来数, 谁来记, 然后才能合作, 显然面对这个较大的任务, 仅凭学生个体去完成, 费时费力。此时, 十分需要由小组合理分工合作完成, 学生能明确意识到这一点。因而, 合作起来必然有成效。

在教学中, 只要我们设计好合作讨论的内容和思考的问题, 掌握好合作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 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悦的合作学习中, 知识得到充实、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和主动探究,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理解, 鼓励不同观点之间的争鸣和碰撞。让学生多一点个性张扬, 少一点自我贬抑;多一份自信与自尊, 少一点自轻与自贱, 多一点自主选择与自主承担, 少一点轻信盲从与不负责任。

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篇9

一、理解合作的概念及意义

为了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小组成员分工协作、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使小组的学习活动建立在和谐的氛围中。小组合作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他人的了解和对相互依存的认识;小组成员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现代社会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个过程是师生交往, 积极互动, 张扬个性的过程。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真正把学生推向学习的主人地位。从而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和团队意识。使每个学生在知识、技能等方面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而教师则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合作者。

二、挑选好学习小组长

学习小组长是老师的代言人和助手, 是一组的领头羊, 关系到小组兴衰荣辱。为此我在全班确定以下几条标准:态度积极, 率先垂范;学习习惯好、学习能力强;乐于助人、勇于负责;有一定有组织管理能力;集体荣誉感强。让学生推选出组长后备人选, 通过竞争的方式产生, 利用班会课上台演讲, 再经过全班民主测评, 得分高的任组长。作为平行班, 挑选组长时不能只看成绩, 要注重有责任与管理能力, 还要看小组长在学生中的威性。作为小组长要实行动态管理, 一个阶段后不理想的小组长要做调整。

三、科学分组, 做到公平公正均衡

我根据学生各科成绩、兴趣、爱好、甚至是性别、身高、性格不同的学生分在一个合作小组内, 我班72名学生, 按照优良中差四个层次平均分成了九个小组。使每个小组成为班级学习的缩影。要注意个别组长看到他的组员学习、品格、清洁、纪律等方面不够理想时, 要求调换组员或不要某组员, 此时应找组长与组员谈心, 让组长与组员愉快相处。小组分好后, 让每个小组都设计本小组的名称、小组活动口、组徽、组牌、组旗等。如:刘爽所在的小组的组名字是“梦之翼”;口号是“梦想之翼, 展翅高飞, 海阔天高, 任我遨游”;组训是“德学并重”;组徽是展翅飞翔的“雄鹰”。孙洪容所在的小组名字是“格致”;口号是“做人德为先, 待人诚为先, 做事勤为先”;组训是“厚德载物, 格物致知”;组徽是“纯洁玉兰花”。

在小组内搞好明确的分工, 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要承担一定的角色, 负起一定的责任。每一个小组做好了如下分工:组长抓学习;副组长抓常规、纪律、文明礼仪;生活组长抓教室、公地的清洁与保洁等。为了搞好小组的管理, 我尽量将同组的学生调整到一个寝室。组长可以全方位的了解管理本小组的学生, 强化小组的凝聚力。

每科选一名学科组长, 让成绩优秀的学生担任, 作为平行班在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到各科要有比较好的, 否则不利于该组的合作学习, 一般来说, 成绩稍差的担任文科的组长。学科组长具体负责本学科的各项学习事宜, 用以调动、激发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在讨论交流展示中应要分层, 实行一对一讨论, 然后分层解答疑问;在展示中, 一般由良和中的学生负责展示, 把本小组讨论的意见向全班表达出来, 由优的学生负责点评、拓展。

四、搞好评价, 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

任何人都有得到别人肯定的欲望, 都渴望一种超越别人的成就感, 内在的那种成功的喜悦才是学生进步的真正动力。要评价一个学生是否进步, 要有一个考核的标准。结合班上的实际情况, 我们制定了以下考核标准:导学案的使用、课前的准备、课堂和参与度、课堂和自习的纪律、勤奋程度、作业的完成、课后复习、桌面整理、卫生状况、文明礼仪等。学习小组根据积分每周召开一学习小组会议, 对小组成员进行一次点评, 积分最后结果作为期末评优的依据。我设立学习之星、礼仪之星、纪律之星、进步之星、清洁之星、勤奋之星等。

除了分数之外, 老师要多使用赞美的语言、鼓励的眼神, 一个表示支持的肢体语言等。多赞美学生的点滴进步, 赞美能赋予人积极向上的力量, 赞美就像浇在玫瑰上的水, 赞美的话并不费力, 却能成大事, 说句好话轻而易举, 只需要几秒钟, 但它的功效却是巨大的, 有的甚至能够让一个人收益终身。

虽然我们建立了评价的标准, 但作为平行班, 总有一些学生自暴自弃, 完全不配合你的评价, 反正我都是倒数, 做与不做都是一个样。对于成绩、纪律、清洁均较差的学生, 要树立学生的自信, 要作用平时的时间多与学生谈心, 要让学生明白到校来目的, 我们应该以一种什么态度来学习, 我今后要做个怎样的人, 我一定要我的父母强, 更要体会父母的艰辛, 别人能做的事我也一定能做, 要细微之处真正关心学生, 不能动不动就呵斥, 要真正将老师的爱落到实细微处, 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评价的内容。

五、搞好培训, 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我校现在试行的高效课堂教学管理模式, 是全新的模式。作为班主任要和科任老师齐抓共管理, 形成一股合力。要切实解决学生在平时学习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 定期召开学习小组座谈会, 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 进行指导;扎实培养小组长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勇于接受他人意见及团结、协作、交流的意识, 培养组织管理的能力。

班主任要经常深入课堂、寝室, 时时处处对教育学生给以方法的指导。如学生回答问题时声音要洪亮, 语言简洁, 动作大方得体;黑板展示要认真, 字迹工整, 步骤规范。对学生的点评, 在结束时要求点评学生表述:“这个问题同学们都明白了吗?”“有问题的同学请提出来”“谢谢”等。

小学数学学习小组建设 篇10

一、现行合作学习中小组建设的缺失

合作学习是一种受到国际教育改革普遍重视、极富成效的主流思潮,也是新课程所提倡的学习方式之一,已经成为广大一线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必选动作”。但综观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合作学习,虽然有学习小组,教案中也不缺少优秀的合作学习任务的设计,但实际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主要表现如下:

1.小组成员合作意识差。小组成员虽然形式上坐在一起,但实质上仍然是“单打独斗”“各自为政”,组内优秀学生以我为中心,不知道尊重他人,不愿意倾听,只顾自己展示,组内其他成员做“陪客”。

2.小组成员合作技能弱。由于没有掌握必要的合作学习技能和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常常是“乱象环生”,有的组员七嘴八舌,瞎起哄,使得讨论难以围绕主题;有的组员大声插嘴、抢话,交流无序;有的不肯相互帮助、纠错补充,形成不了实质性互动。

3.小组成员无合作分工。虽然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存在小组,但这些小组成员基本没有明确分工,有的小组甚至是临时“拼凑”的,根本不能共同承担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也只是在教学过程中插入部分讨论。

合作学习的主要特点是以小组为单位促进生生互动。因此,构建合作型学习小组是合作学习开展的基本前提。正是因为现行的合作学习小组在组建时的临时性、随意性,缺乏对人员数量、组员分工、技能培养等一些必要的“技术支持”,又没有健全的小组运行机制来作保障,所以导致了合作学习活动的低效,造成了合作学习的形式化。

二、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独特要求

合作学习并非是将学生围坐在一起,变“教师讲授”为“小组讨论”,变“个别提问”为“小组汇报”。真正的合作学习不仅要求学生空间距离互相接近,更主要的是促成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学关系,使学习具有合作性。为此,基于合作学习的小组必须具备区别于其他教学组织的特殊品质。

1.确定合作学习小组的规模

按照美国和其他一些西方国家实施合作学习的做法,合作学习小组成员一般固定在4~5人之间。我国学者马兰和盛群力认为,同桌配对、4人小组的同伴互助合作是最为可行的分组策略。[1]日本教育学者佐藤学倡导男女混编组建合作学习小组,小组中任何一种性别占绝对优势都会给讨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男女同学混编能使学生性格互补。我们觉得,在综合考虑性别等因素的前提下,学生尝试合作学习的起步阶段,可以2人或3人一组,当学生们积累了相当的合作经验后,可将小组人数固定为4人或者6人,但不宜过超过6人,人数太少,影响小组交流的质量;人数太多,难以保证每一位组员能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充分交流。

2.建立合作小学小组的机制

尽管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但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仍然是不可替代的,个人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前提,所有合作学习的开展都必须建立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之上。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要遵循“凡是个体(学生个人)能独立解决的,由个体独立解决,个体独立解决不了的,由小组共同解决,小组解决不了的,再全班共同解决”的原则。其次,合作学习小组在接受学习任务后,以一个人的思考替代全组,以一个人的努力和成果代表全组都不能称为真正的合作学习。合作学习的形成依赖于学生个体的独立思考与多样性见解的碰撞,因此,合作学习不仅需要有共同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将学习任务责任到人。第三,合作学习小组与生活班组形成的团队最大的区别是“只有分工,没有领导”,以保证每一位学生的平等参与。

3.加强合作学习小组的培训

合作学习较之竞争性的学习和个体化的学习而言更为复杂,因为它要求学生必须同时完成两种活动,一是完成学习学科内容的任务,二是进行小组活动的交往任务。交往能力不会在课堂上自然而然地出现,它需要教师有目的地予以培育。首先,教师要让合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的学习方式的同时,也成为教师的一项教学内容。其次,小组成员的人际交往技能应该在小组活动中或与小组同伴的交往中予以培养。要使学生学会不仅自己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帮助小组同伴完成学习任务;使学生在合作中形成“彼此认可和相互信任、进行正确的交流、彼此接纳和支持、建设性地解决问题”[2]等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

三、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基本举措

1.组建组内异质小组:促成每一位学生的学习

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经验的基础上,考虑到学校班级人数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根据每班学生的综合素质,以“组际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以4人或6人为单位,组建学习小组。(如图1、图2)

分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再了解的过程,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业成绩,还要考虑学生的管理能力;不仅要考虑“组际的平衡”,还要考虑“组内的搭配”。我们主张分组时以班主任为首,组织本班的课任老师共同参与,以保证对学生评价的全面性。一般安排半数的“发展生”(A),半数“潜能生”(B),每组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因素大致均衡。异质分组的特点是组员之间存在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可以成为“生生互动”“同侪互教”“互练互强”的重要资源。如涉及到体育、微机、科学等有关技能知识的合作学习时,就可以请“小先生们”去教“不会”的同学,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既帮助别人,又提高自己。实践表明,异质学生构成的团队能提高学生的合作技能、自尊和成就感,相对于同质小组而言,更有助于学生通过合作来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我们还实行“互补”的原则,当需要开展小范围合作的学习活动时,经常用到两人(A生和B生)配对,以便于合作局面的迅速形成。合作小组越小,学生之间就越容易形成一种彼此分享、交流的学习局面。当然合作小组的规模也并非越小越好,虽然学生的互动多了,但可供交流、学习的对象少了,思想的多元性和丰富性随之减少,学习成功所需要的资源也就大大减少。为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小组规模来组织教学。

2.落实小组分工:保证组内合作有效展开

合作学习的倡导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一个观点:每一个人都必须对小组的学习和成功有所贡献,每一个人都必须在小组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才华,这就是所谓责任到人、人人尽责。[3]为了保证每一个小组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真正的实现合作学习,我们要求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围绕有助于促进“合作学习”的主旨,对小组成员设置以下“岗位”,使小组责任具体化。

主持人:全面主持小组的合作学习工作;

记录员:负责记录小组讨论的决议和学习结果;

报告员:负责重述汇报小组的主要结论和答案;

观察员:负责关注本小组的活动情况和活动进程,为改善或提高小组活动效率提升建议;

检查员:负责保证小组成员都能清楚地表达小组得出的答案或者结论;

教练员:负责指导或者纠正小组成员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

例如在教学《梯形的认识》时,教师设计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在整个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主持人的作用是将学习材料(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分配给组员,保证人人都领到“任务”;检查员则要检查本组内小组成员的“梯形”有没有剪成;教练员要负责对本小组内没有剪成梯形或者有困难的组员进行帮助;观察员则要关注小组完成任务的进度,并要及时提醒时间;记录员的责任是将各个图形“怎么剪才能剪成梯形”的方法及时作好记录;报告员则是要根据记录员的记录,汇报小组学习的成果。有了明确的小组分工,“责任到人”的小组合作学习才能在“学习单”的引领下顺利开展。

3.培植小组文化:提升团队的凝聚力

为了培养学生对合作小组的认同感,我们提倡学生共建小组文化。在老师的引领下,每小组的同学尝试自主设计各小组的组牌,包括组名、口号和各个小组成员的分工等显性小组文化。像“励志组”“梦之翼组”“day day up组”“永不言败组”等都是学生自编的小组的组名。根据组名设计的口号也让我们惊叹,像“励志,励志,奋发图强”“梦之翼,飞向成功的彼岸”“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永不言弃、同甘共苦”等。有些小组还通过集体表决选择本组的“组歌”,共同设计了组徽。在小组的隐性文化建设方面,我们要求学生共同编小组公约,一是要与合作学习的主题相关,二是要体现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如“我们要认真上课,积极发言”、“我们要学会合作,小组团结”“我们要乐于奉献,有爱心”“我们要作业认真,按时完成”“我们要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我们要分享自研成果,积极参加展示”等。小组公约是小组成员共同通过的组内规范,用来约束小组成员的说、做、行。学生在自主设计组牌小组名,共同制定小组公约,共编小组口号等小组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既充分施展了才华与智慧,又做到“用文化凝心聚力”。通过小组文化的培植,让学生置身于充满“合作”氛围的环境中,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让学生感受到小组是一个有共同学习目标和共同成长愿景的团队。

4.评价激励:促进小组健康发展

评价是对小组合作过程和学生合作表现的监控,是促进合作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把小组作为学校最小的基本育人单位和学习组织。在班队活动和课堂教学时不打破小组界限,保证小组的整体性,方便对小组进行评价。比如学校的班队主题活动、各种节日文化活动、国旗下讲话等主题实践教育活动,都是以小组为单位来参加,活动后的奖励也不发给个人,而是归小组集体所有。在课堂教学评价方面主张体现个人和团队相结合,既要肯定学生的个体努力,又要注重对团队的评价。比如个人方面,我们设置了“优秀主持人”“优秀教练员”“优秀记录员”“优秀汇报员”“点评小专家”等促进学生个体合作技能的奖励。在团队评价方面,我们设置了“最佳展示小组”“最会合作小组”“进步最大小组”等奖励,并在班级内设立专栏,进行公示,每周一评,以此加强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把做得好与得到奖励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励学生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奖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可采用表扬、经验介绍、颁发证书,授予小组称号等。通过奖励使学生知道什么行为是有价值的,是能得到认可的,激发学生尽可能地展示自己的才华,开发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乐意为共同的学习目标而努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技能。

只有组建规范、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才有可能,才能让合作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服务于一线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马兰,盛群力等编著.多彩合作课堂[M].福建教育出版社,P25.

[2]马兰,盛群力等编著.多彩合作课堂[M].福建教育出版社,P8.

高效学习小组建设的一些做法 篇11

我在学习了许多老师的经验和自我反思、学习之后,尝试了以下做法:

1.科学组建:

在成员选择上,我非常谨慎。首先,我要挑选一名品学兼优、乐于奉献、认真负责的小组长,因为他们的表现将决定着一个小组的综合表现。其次,在组建小组队伍时,我要考虑A,B,C三个层次学生的合理分配,一方面保证各组实力均衡,增强竞争的程度,另一方面,可以保证各小组之间平衡发展,共同进步。同时我也会适当尊重学生意愿,但我的前提是必须以学习为主。最后,我也兼顾其它学科,保证每一个小组都有每一门学科的高效科研成员,保证每一门学科都有A级学生,使得每一课程都能顺利有序地展开课堂学习。

2.及时培养:

想要切实发挥高效学习小组成员的作用,使得他们小组内团结互助,共同进步,每一个成员都能聆听他人的观点和想法,又能胜任“小老师”这个角色,这就要靠我平时的培养了。比如在数学学习小组成员培养中,我会做到集中培训和个别培训相结合,以个别培训为主,注意示范引导:同时我遵循这样三个“一”。一是每天晚自习抽查每一个学习小组1-2名组员的预习学案,详细批改,指出存在问题,了解第二天课堂中存在的疑问,并让部分高效科研成员大概讲解学案上个别题目,听他们的解题方法和思路,以及解题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并及时指导。二是召集所有高效科研成员,对存在的问题集中点拨指导,要求他们思考如何讲解这些疑问,并适时引导,培养他们的数学发散思维。三是课堂利用分层赋分原则,鼓励C级生展示讲解,一方面有利于我及时发现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考核管理:

高效学习小组成员的考核上,既注重数学学习过程考核,也关注成绩考核,既注重学习效果的考核,也注重学习习惯培养的考核:想要切实发挥好各成员的作用,就要有一定的考核标准来约束并激励他们。在考核上,我采取小组“一绳捆”原则,我直接考核学科班长,学科班长考核高效科研小组成员和各组长,高效科研小组成员和组长与本组成员一绳捆,一荣俱荣,一耻俱耻。结合年级组的学科考核办法,一周一考核,一周一汇总。我们班教室内文化建设有一块栏目是数学学习小组课堂得分汇总,由学科班长负责,学科班长再领导协调11个数学学习组长,分别统计11个小组课堂得分情况,由此评选数学学习之星和优秀小组,并在走廊文化“成长龙凤榜”栏目中公开表扬,以此来考核并激励每一位组员,并通过榜样的引领和示范作用来调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学数学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篇12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其价值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合作学习是一种社会性的学习活动, 这种学习活动有助于改变学生之间的竞争方式, 由原来的相互竞争转变为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学生由相对独立的个体转变为密切合作的伙伴关系。这种学习方式也改变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 由原来的教师讲学生听转变为师生互相合作学习方式, 拉近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 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小学数学课堂上采用合作学习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组合作学习实现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一) 合作学习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据调查结果显示在我国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次数与广度远不及外国的教育。我国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的。我国的教学方式一直是教师在讲台讲, 学生坐在下面听的形势。很少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通常就是权威, 教师说什么学生听什么。这样大大扼杀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 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传统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师对学生的管理, 不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后面的学生只是看到前面学生的背影, 也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互动。这样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是个体对个体的互动, 是一种封闭的互动。课堂是由教师一个人控制的。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下, 由于座位的排列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后面学生看到前面学生的背影的状况, 加强了所有学生与老师的联系, 更好地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而且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再是则很对个体, 而是群体, 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地加强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二) 小组合作学习实现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在我国长期的教育中教师与学生都注重竞争, 而忽略了合作, 致使大多数学生将自己的成功建立在别人的失败上, 利己行为严重, 不敢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心得, 害怕别人会超越自己。正是在这种心理影响下使他们大都缺乏合作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将这种个人的竞争转变为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 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使小组内的各个成员相互合作, 形成小组与小组间相互竞争的格局。这样有利于实现课堂教学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

小组合作学习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学习与小组之间的和谐统一, 学习过程既要遵守自主原则又要注重个性化。因此, 小组合作学习有以下过程。

(一) 明确任务

学生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前, 要他们知道合作学习的目标是什么, 哪些是重点, 哪些是难点。哪些需要进行合作学习, 否则小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许多教师认为只要把课桌摆到一起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草草了事, 学生还没有得出结果便终结。实习时也听过有些老师采用合作学习的课。例如, 在教学“百分数”, 涉及8个问题, 数学教师布置任务后, 让全班分成小组合作学习数次, 每次都是同一个问题, 然后迅速就在全班让小组几个优秀学生汇报、展示, 大多数学生还不知道干什么, 小组学习便告终。这实际上就是教师用了合作学习的名称, 秀了一场。这就是因为在学习前没有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更没有在小组学习结束后进行考查, 丧失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造成了课堂热热闹闹, 学生云里雾里。又如, 在教学“锐角三角形”一课中, 为了能让学生充分理解, 并能通过每个学生的自主学习获得三角形的性质的认识。把全班学生分成3人一组, 每个组员负责一方面的内容, 收集资料, 然后在小组中总结。经过小组的讨论与交流, 最后在全班汇报, 教师根据每个组的成果给予鼓励。

(二) 合理分组

分好小组, 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在分组时, 如果小组人数过多, 就会造成组员分工不明确, 责任不到位, 有的学生忙得焦头烂额, 有的学生无所事事, 严重影响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我们认为小组合适人数一般4-6人, 并且分组时我们还应把全班好、中、差平均搭配到每一个小组, 使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整体相近。此外, 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要明确到人,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收集员、发言人可由每个成员轮流担当。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组织管理和纪律, 记录员负责记录, 每个组员都要做资料收集员, 负责搜集某一项资料, 小组整理好结果后由发言人负责汇报结果。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互换可以使每个成员能够在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同时我们可以采用许多不同的分组方式, 比如为了营造竞争氛围, 我们可以尝试按男女分, 还可以按照兴趣来分, 学生合作得更密切。

(三) 加强管理, 规范合作

合作学习提倡学生互动, 需要学生多说话、多动手、多活动。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向比较, 小组合作学习比较吵闹,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课堂的管理。教师从一开始就要明确合作的规范、纪律, 如果教师不注重这一点, 势必会造成一堂课气氛热热闹闹, 成了几个优秀学生和教师的表演, 大多数学生什么都没有学到。

(四) 选择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比如在做一些计算题时, 学生完全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完成, 缺乏合作学习的价值。所以教师在确定合作学习的目标时, 要充分考虑到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我认为选取目标的原则要考虑到学生的生活基础, 并且选取的目标能够挑战学生的智力、能够引起学生积极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另外, 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要考虑合作的必要性。因为合作学习是要通过合作学习解决个人难以解决的问题, 通过各个成员的合作、交流、拓宽每个组员的思路, 交流大家的心得, 使每个组员都能从别人身上学到东西, 丰富自己的知识与能力, 逐步体验到小组合作学习的乐趣与威力。因此, 合作学习的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其次, 还要考虑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应该是学生努力就能够解决的, 与他们的经验、知识结构等水平相当。

(五)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原则

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的参与活动, 提高合作学习质量, 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教师的评价一定要全面, 有针对性。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应遵循两个原则。

1. 学习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

对小组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果, 更要关注学生在合作过程前后知识技能的发展与变化。教师要对每一个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 哪怕只是一点简单的成功, 都要不吝啬自己的表扬, 使学生明白自己得到教师的肯定, 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使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学习, 共同解决问题。

2. 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以小组的成绩作为评价的标准, 这是正确的。但同时也应该关注个体的发展, 毕竟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形式。教学是为了学生个体的发展, 它只是为了个体发展而服务的。因此我们对小组合作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两个方面:一是检查小组集体做出的成就, 二是要关注小组每个成员具体工作的完成情况与表现。总之, 合作学习不是简单把课桌椅摆在一起, 不是什么科目、什么内容都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 否则只能是热闹的场面, 无效的学习。

上一篇:西北师范大学下一篇:中国的世界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