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尼替丁胶囊

2024-07-18

雷尼替丁胶囊(精选5篇)

雷尼替丁胶囊 篇1

摘要:目的:建立HPLC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Agilen tEclipse XDBC18(4.6mm×1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0.31%己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节pH=(3.2±0.1)]-乙腈(80∶20);柱温:26℃;检测波长:314nm;流速:1.0ml/min。结果:盐酸雷尼替丁在0.0510~0.510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06%,RSD=0.29%(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HPLC,盐酸雷尼替丁,含量测定

盐酸雷尼替丁是H2受体阻滞药,可抑制基础胃酸分泌以及由组胺、五肽胃泌素、咖啡、胰岛素、乙酰胆碱和进食引起的胃酸分泌,主要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其胶囊剂收载于《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其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1]。本文参考有关文献[2,3,4,5,6,7,8]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该方法简便、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Agilent technologies 1200 Series高效液相色谱仪,Chemstation工作站;Precisa92SM-202A-DR电子分析天平;UV-24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As 5150A Ultrasonic cleaner超声仪(天津奥特赛恩斯仪器公司)。

1.2 试药

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批号:100163-200405,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盐酸雷尼替丁胶囊(批号:090301,洛阳伊龙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80505、080703,上海云峰药业有限公司);乙腈、甲醇为色谱纯,水为纯化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流动相:0.31%己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节pH=(3.2±0.1)]-乙腈(80∶20);流速:1.0 ml/min;柱温:26℃;检测波长:314 nm;进样量:10μl;理论板数按盐酸雷尼替丁计算不低于3 000。

2.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57.02 mg(相当于含雷尼替丁51.03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水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对照品贮备液。精密量取贮备液5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每毫升中含雷尼替丁25.51μg)。

2.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约相当于雷尼替丁25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水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 ml,置50 ml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0.45μm的微孔滤膜滤过,取续滤液为供试品溶液。

A.空白溶剂;B.对照品;C.供试品)

(A.Blank;B.Reference substance;C.Sample)

2.4 系统适用性试验

分别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空白溶剂,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行试验,考察系统适用性。HPLC色谱图见图1。盐酸雷尼替丁峰保留时间约为4 min,空白溶剂对测定没有干扰。

2.5 线性范围考察

精密量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溶液2、5、10、15、20μ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色谱峰面积,以对照品进样量(μg)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计算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雷尼替丁进样量在0.051 0~0.510 3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96×103X-0.384 9(r=0.999 9)。

2.6 稳定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溶液(批号:090301)分别在放置0、4、8、12、16、20 h后进样,测定色谱峰面积,RSD为1.26%,结果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0 h内基本稳定。

2.7 精密度试验

取供试品溶液(批号:090301),连续进样5次,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色谱峰面积,RSD为0.78%,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8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供试品(批号:090301),按“2.3”项下方法制备5份供试品,分别进行测定色谱峰面积,计算得平均含量为150.82 mg/片,RSD为1.02%,结果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

2.9 回收率试验

取已知含量的同一批号样品(批号:090301,含量150.82 mg/片,0.293 5 g/片),研细,共6份,每份约0.010 0 g,精密称定,置250 ml量瓶中,分别加入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贮备液约10 ml,依法测定,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2.1 0 样品含量测定

依正文方法及药典方法测定3种样品的含量,结果见表2。

3 讨论

3.1 测定波长的选择

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适量,用水配成浓度为21.68μg/ml的溶液,在200~400 nm范围内进行扫描,盐酸雷尼替丁在314.2 nm处有最大吸收,因此本实验的测定波长确定为314 nm。

3.2 流动相的选择

笔者分别考察了甲醇-水、甲醇-乙腈-水、0.31%己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节pH=(3.2±0.1)]-乙腈等不同配比的流动相,实验证明,0.31%己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节pH=(3.2±0.1)]-乙腈(80∶20)可使保留时间、理论板数和峰形达到理想的效果,故采用0.31%己烷磺酸钠溶液[冰醋酸调节pH=(3.2±0.1)]-乙腈(80∶20)做流动相。

本方法样品处理简单、回收率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84.

[2]修荣,张文雄,赵星,等.盐酸雷尼替丁分子模版聚合物的分子识别特性[J].分析科学学报,2008,24(2):218-230.

[3]魏郁梦,赵领,于明安.盐酸雷尼替丁中空缓释微球的制备及其特性[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27(11):1548-1553.

[4]邓伟忠,莫慧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的含量[J].医学文选,2006,25(2):188-189.

[5]吴珺.HPLC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注射液的含量[J].首都医药,2009,3(8):27-28.

[6]申书昌,张国明,李飞,等.盐酸雷尼替丁中二氯甲烷残留量的测定[J].化工时刊,2009,23(1):7-9.

[7]唐素芳,郝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雷尼替丁制剂中的有关物质[J].天津药学,2007,19(6):12-15.

[8]冯素玲,吴呈珂,曾超.盐酸雷尼替丁的共振光散射新体系研究及其分析应用[J].分析实验室,2009,28(4):77-80.

雷尼替丁胶囊 篇2

【拼音全码】FaMoTiDingJiaoNang

【主要成份】法莫替丁胶囊每粒含主要成分法莫替丁20毫克。辅料为:淀粉、微晶纤维素、羧甲基淀粉钠、硬脂酸镁。

【性状】法莫替丁胶囊为硬胶囊,内容物为白色或类白色颗粒。

【适应症/功能主治】用于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规格型号】20mg*12s*2板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1粒,一日2次。24小时内不超过2粒。

【不良反应】1.循环系统:罕见脉率增加、血压上升及颜面潮红。2.消化系统:偶见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罕见腹胀、食欲缺乏、便秘、腹泻、软便、口渴、恶心及呕吐等。3.中枢神经系统:罕见头痛、头重及全身乏力感。4.过敏反应:偶见皮疹、荨麻疹。如出现过敏现象,应停药。5.其他:罕见月经不调、面部水肿及耳鸣等。

【禁忌】1.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禁用2.严重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

【注意事项】1.法莫替丁胶囊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症状未缓解,应咨询医师或药师。2.儿童用量请咨询医师或药师。3.肝功能不全患者及小儿应慎用。4.法莫替丁胶囊主要由肾脏排泄,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5.如服用过量或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就医。6.对法莫替丁胶囊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7.法莫替丁胶囊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8.请将法莫替丁胶囊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法莫替丁胶囊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儿童用药】尚不明确。

【老年患者用药】尚不明确。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尚不明确。

【药物相互作用】1.丙磺舒会抑制法莫替丁从肾小管的排泄,与法莫替丁胶囊同用时,应咨询医师。2.法莫替丁胶囊不宜与其他抗酸剂合用,如含氢氧化铝、镁的抗酸剂可降低法莫替丁的生物利用度,降低其吸收和血药浓度。3.法莫替丁胶囊对茶碱、华法林、地西泮和硝苯地平的药代动力学有轻度影响,同时使用时应咨询医师。4.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药物过量】尚不明确。

【药理毒理】法莫替丁胶囊对胃酸分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也可抑制胃蛋白酶的分泌。

【药代动力学】尚不明确。

【贮藏】密封保存。

【包装】铝塑包装20mg×12粒×2板/盒

【有效期】24月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0294

【生产企业】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

法莫替丁胶囊(修正)的功效与作用法莫替丁胶囊(修正)用于缓解胃酸过多所致的胃痛、胃灼热感(烧心)、反酸。

法莫替丁胶囊服用常见问题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医生您好 法莫替丁胶囊和胃舒宁胶囊是饭后吃还是饭前吃

病情分析:

你的情况是胃病,目前使用法莫替丁和胃舒宁治疗,同时要注意饮食等,必要时查胃镜。

指导意见:

雷尼替丁胶囊 篇3

【关键词】雷尼替丁;脑出血;上消化道出血

脑出血是脑血管疾病中较为严重的一种,是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病死率高,致残率高。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是常见的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呕血、黑便或者二者都有。脑出血病情越重,并发症发生率越高。据资料报道,并发症发生率高达19.4%~48.3%。上消化道出血发生越早,预后越差。下面将我科使用雷尼替丁治疗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50例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100例患者行头部CT确诊脑出血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46~76岁,平均(54±3.2)岁。50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23例,丘腦出血11例,脑叶出血4例,脑干出血6例,小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2例。对照组50例,男24例,女26例。年龄44~78岁,平均(52±4.4)岁。50例脑出血患者中,基底节区出血21例,丘脑出血12例,脑叶出血4例,脑干出血8例,小脑出血4例,脑室出血1例。脑出血患者应激溃疡诊断依据主要是发病后呕吐、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大便为柏油样便。便潜血试验阳性。

1.2 方法 治疗组50例患者常规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对症治疗。同时加用雷尼替丁100毫克加入0.5%葡萄糖注射液25毫升,每天1~2次,静点。血糖高于6.1mmol/L加入胰岛素4单位。14天为1疗程。对照组50例患者,给予常规控制血压,脱水降颅压,控制脑水肿,维持电解质平衡,调整血压、控制血糖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 患者每天行胃液检查和黑便潜血检查,血常规每周2次,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和凝血时间测定等。排除下消化道出血、鼻出血、咳血等因素。

止血判定标准:胃液无出血;大便转黄;大便潜血阴性。以上3项中的1项就可以判定出血停止。显效:24~48小时内止血。有效:48~72小时止血。72小时后还出血为无效。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

治疗组有2例发生应激溃疡,死亡9例,出血率3%,死亡率19%。对照组有5例发生应激溃疡,死亡13例,出血率11%,死亡率26%。

3 讨论

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是脑出血常见严重并发症,发生在严重应激后数小时至数周,大多数在3~7天,病变部位在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糜烂。溃疡、渗血等无痛性消化道出血是其临床特征,重症疾病合并应激溃疡大出血者,死亡率高达50%以上。

脑出血合并应激性溃疡出血病理机制主要是丘脑下部受损伤,病变累及下丘脑自主神经中枢或者脑干迷走神经核,迷走神经兴奋,大量乙酰胆碱使胃酸和胃蛋白酶增高,释放肾上腺皮质素,损害胃黏膜屏障,交感神经张力改变,血中儿茶酚胺浓度升高,胃壁血管收缩,黏膜缺血,胃黏膜血流减少,胃屏障受损加重,产生应激溃疡。在应激状态下,胃肠道的氧自由基大量产生,破坏黏膜细胞的完整性,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减少,胃黏膜失去对H+的抵抗力,黏膜糜烂,加速溃疡形成,H+绝对或者相对增加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关键因素。选择快速抑H+增加的药物是治疗急性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溃疡出血的目标。

雷尼替丁是H2受体阻断剂,能有效抑制组胺。五肽胃泌素和食物刺激后引起的胃酸分泌,降低胃酸和胃酶活性,使受损胃黏膜迅速恢复,增加胃黏膜血流,应激状态下胃黏膜血流减少有保护作用。对胃泌素和性激素的分泌不造成影响。对胃和十二肠溃疡的疗效高,具有速效和长效的特点,安全,副作用小,可治疗良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

本组资料显示,使用雷尼替丁抑制胃酸分泌,使受损黏膜迅速恢复,增加胃黏膜血流,对应激状态下胃黏膜血流减少有保护作用。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9%。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1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5%。治疗组有2例发生应激溃疡,死亡9例,出血率3%,死亡率19%。对照组有5例发生应激溃疡,死亡13例,出血率11%,死亡率26%。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出血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

综合上述,脑出血并发应激性出血治疗措施是积极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防治脑水肿,加用雷尼替丁可以明显降低脑出血患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改变急性期预后。临床值得应用,特别是基层医院。

参考文献

[1]窦艳.氩离子凝固术对兔消化道黏膜损伤和对肠系膜血管止血作用的实验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4.

[2]赵忠岩.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在消化性溃疡发病中关系的分析[D].吉林大学,2004.

[3]余汁.消化性溃疡大出血手术治疗22例临床分析[D].浙江大学,2007.

[4]李桂玉.急性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出血的预测因素及预后[D].吉林大学,2007.

雷尼替丁胶囊 篇4

1 仪器与试药

UVIKONXL型紫外分光光度计;AE-240双量程电子天平(梅特勒公司),岛津高效液相色谱仪(LC-10ADVP泵、SPD-10AVP紫外检测器、CS-Light Potrun Analysis数据处理系统);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00163-200405,供含量测定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天津药业焦作有限公司,批号:10041131、10041206、10041312);水为纯净水,甲醇为色谱纯,醋酸铵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Shim-Paok CLC ODS柱(6.0 mm×200 mm,5μm);流动相:甲醇-0.77%醋酸铵溶液(80∶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15 nm;柱温:30℃;进样量:20μl。

2.2 检测波长的选择

对照品适量,加水制成含量约为30μg/ml的溶液,在200~400 nm的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对照品溶液在315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故选用315 nm为本法的检测波长。

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38.6 mg,置200 ml量瓶中,用水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贮备液(193μg/ml)。

2.4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供试品,按《中国药典》方法求出平均装量,将内容物混匀,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雷尼替丁150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2 ml,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

2.5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按复方雷尼替丁胶囊的处方工艺,不加盐酸雷尼替丁,制成阴性对照样品,照“2.4”项下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

2.6 干扰试验

分别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溶液和“2.2”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各20μl进样,在保留时间4.1 min处,供试品和对照品溶液中均出现雷尼替丁色谱峰,而阴性对照溶液未见此色谱峰,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盐酸雷尼替丁的测定不受其他杂质峰的干扰。见色谱图1。

2.7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量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贮备液(193μg/ml)适量,分别制成浓度为3.86、7.72、19.3、38.6、77.2μg/ml的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记录色谱图。以盐酸雷尼替丁浓度(μg/ml)为横坐标,峰面积为纵坐标,进行线性回归,线性方程:Y=37 518X+181 0(r=0.999 9)。结果表明,盐酸雷尼替丁的进样浓度在3.86~77.2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2.8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38.6μg/ml的对照品溶液,重复进样6次,分别测定峰面积,结果RSD=0.43%(n=6),结果表明本法精密度良好。

2.9 稳定性试验

取“2.8”项下的对照品溶液分别于0、2、6、8和12 h测定峰面积,结果盐酸雷尼替丁的RSD=0.53%。结果表明样品至少在12 h内稳定。

2.1 0 重复性试验

取样品(批号:10041131)适量,照“2.4”项下方法制备供试品溶液,平行测定6次,结果RSD=0.57%。结果表明本法重现性较好。

2.1 1 加样回收率试验

取样品(批号:10041131)适量,按《中国药典》方法求出平均装量,将内容物混匀,研细,分别精取0.26 g,共6份,分置50 ml量瓶中,另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适量,加流动相制成每毫升含盐酸雷尼替丁20.0 mg的溶液100 ml,分别精密量取该对照品溶液10 ml加入6份样品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1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按“2.1”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1。

2.1 1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各20粒,求出平均装量,将内容物混匀,研细,精密称取细粉适量(约相当于盐酸雷尼替丁150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 ml,置5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供试品溶液;另取盐酸雷尼替丁对照品30.0 mg,置100 ml量瓶中,用流动相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 ml,置100 ml量瓶中,加流动相至刻度,作为对照品溶液。按“2.1”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2。

3 讨论

笔者查阅了许多文献,发现许多流动相中含有乙腈。笔者认为,乙腈价格较贵且有毒,故弃用。笔者通过多次试验,发现选用甲醇-0.77%醋酸铵溶液(80∶20)为流动相,在检测波长315 nm处,杂质和辅料对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测定几乎无影响,且色谱峰形好,阴性对照无干扰;试验结果理想,方法简便,灵敏,准确,可用于复方雷尼替丁胶囊中盐酸雷尼替丁的含量测定。

参考文献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S].二部.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附录ⅤD,28-30584-585.

[2]美国药典委员会.美国药典[S].27版.New York:United States PharmacopeialConvention,2004:918.

[3]美国药典委员会.国家药品标准:新药转正标准[S].36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89-190,

[4]赵素珍,宋卫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热止泻合剂中葛根素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0):87-88,

[5]王艳芝.HPLC法测定雷公藤片中雷公藤甲素的含量[J].中国医药导报,2010,7(30):44-45.

雷尼替丁胶囊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选择5个月龄雌性SD大鼠30只, 体质量215~235 g。

1.2 方法

1.2.1 骨质疏松模型的制作

对30只未交配过的健康成年雌性SD大鼠进行造模, 给予维甲酸80 mg/ (kg·d) 灌胃, 共15 d。将30只骨质疏松造型成功的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5只。

1.2.2 SD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的建立

确定骨质疏松SD大鼠模型建立成功后, 两组SD大鼠用同样的方法进行腹腔注射麻醉, 麻醉效果满意后, 在无菌条件下, 随机选一侧股骨, 暴露股骨干, 在股骨中段行横行截骨, 制作横行骨折模型, 然后通过成人掌指骨微型接骨板内固定, 固定效果良好后, 逐层缝合包扎伤口。术后给予腹腔内注射抗生素, 预防感染, 然后将SD大鼠放回饲养笼中, 自由活动, 常规饲养。

1.2.3 给药方法和剂量

自骨质疏松性骨折后第1天开始, 实验组每只SD大鼠按雷尼酸锶400 mg/ (kg·d) +强骨胶囊90 mg/ (kg·d) 灌胃;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生理盐水灌胃, 共6周。

1.2.4 骨痂大小测量

通过PACS采集系统对骨痂大小进行测量, 对患侧股骨骨痂最宽处及相应健侧股骨同一水平骨干宽度进行测量。用患侧宽度数据除以健侧宽度数据, 得到相对数。用宽度的相对数进行统计学分析。

1.2.5 病理组织学检查

分别于2、4、6周对实验SD大鼠用腹腔内注射水合氯醛8 m L/kg的方法处死, 解剖分离出股骨, 立即用甲醛溶液 (p H=7.4) 浸泡并固定;24 h后取出用10%EDTA (p H=7.4) 脱钙液浸泡并持续脱钙3~5周;10%EDTA (p H=7.4) 脱钙液每5~7天进行更换, 用针刺检测脱钙效果满意后, 乙醇梯度脱水, 石蜡包埋, 连续切5μm片, HE常规染色, Nikon E700型显微镜下观察。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AS 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方法,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骨质疏松模型BMC值比较

对照组BMC平均值为 (0.1286±0.0034) g/cm2, 实验组为 (0.1194±0.0040) g/cm2,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26) , 维甲酸SD大鼠骨质疏松制造模型成功。

2.2 两组影像学分析

根据X线片观察可见实验组相比对照组骨痂形成较小, 4周时未发现骨折线, 骨痂开始塑形, 骨髓腔已经开始贯通;6周时骨折愈合, 骨折端骨髓腔完全贯通, 骨痂塑形已经接近完成。对照组在4、6周时, 骨折端仍清晰可见;且4周时, 对照组骨折线较实验组清晰, 骨痂较实验组肥大, 见图1~4。

注:对照组仍可见骨折线

注:实验组骨折端骨性骨痂形成

2.3 两组骨痂大小相对数的比较

2周时两组骨痂大小相对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周时实验组骨痂大小相对数较对照组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6周实验组骨痂大小相对数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1。

2.4 病理组织学检查

2周时组织学检测发现, 实验组成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多;4周及6周时实验组成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多, 见图5~6。

注:未见破骨细胞, 可见少量成骨细胞

注:可见破骨细胞, 成骨细胞较多

3 讨论

骨折愈合是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联合作用的结果, 早期破骨细胞可以清除死骨, 中晚期破骨细胞使骨痂上形成陷窝, 成骨细胞附着在陷窝上, 随后成骨细胞可产生新的骨单位, 如此完成骨痂塑形过程。

雷尼酸锶是具有双重作用的新型的抗骨质疏松药。与其他药物不同, 雷尼酸锶可诱导骨重建及解偶联, 具有刺激骨形成、抑制骨吸收的双重作用, 能增加骨的密度及强度, 但对骨基质的矿化无影响, 不改变骨的晶体结构, 从而有效降低骨折风险。雷尼酸锶调控骨量的机制还不是很清楚, 但可能是通过钙敏感受体发挥作用, 一方面, 雷尼酸锶通过钙敏感受体, 促进I型胶原的合成和加速骨基质矿化, 促进前成骨细胞增殖及向成骨细胞分化;另一方面, 通过钙敏感受体抑制破骨前体细胞分化、成熟及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从而降低破骨细胞活性, 降低骨骼的吸收。在体外, 雷尼酸锶可通过增加OPG/RANK比值浓度的依赖性, 上调成骨细胞的表达, 从而达到抑制骨吸收和促进骨形成的双重效果[1]。有研究发现钙敏感受体敲出可以使雷尼酸锶对OPG和RANK的效应消失, 故考虑在雷尼酸锶对OPG/RANK/RANKL系统影响中, 钙敏感受体起介导作用[2]。锶可通过钙敏感受体介导, 激活磷脂酶c和核转录因子KB, 促进成熟破骨细胞的凋亡, 与钙有所不同的是锶诱导破骨细胞凋亡与PKCβⅡ的活化相关, 不依赖于三磷酸肌醇[3]。由于锶和钙发挥作用的细胞内信号通道不完全相同, 两者联合使用可共同促进成熟破骨细胞凋亡。此外, 雷尼酸锶可增加钙敏感受体基因敲除小鼠成骨细胞数量, 小鼠的成骨细胞可能含有不同于钙敏感受体的其他阳离子感应受体, 提示雷尼酸锶通过不仅仅通过钙敏感受体起作用, 而是可以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影响破骨细胞、成骨细胞发挥不同功能[4]。有研究发现锶可减少原代培养的成骨细胞硬骨素表达, 从而通过影响wnt信号通路促进骨形成, 还可以抑制氧化应激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的作用[5,6]。有研究发现, 用雷尼酸锶处理从小鼠颅骨细胞分离出原代成骨细胞可使骨钙化结节浓度增加, 能促进从骨祖细胞到成熟骨细胞等不同阶段的成骨细胞分化成熟, 表现为ALP、骨钙素和骨唾液酸蛋白等成骨细胞标志物表达增加[7]。锶还可增加骨形态发生蛋白-7 (BMP-7) 的表达, 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除成骨细胞作用外, 雷尼酸锶可使破骨细胞数量减少和Trap活性降低, 促进破骨细胞凋亡, 抑制破骨细胞分化。有研究证实雷尼酸锶在预防脊柱骨折和非脊柱骨折 (包括髋部骨折) 方面均有效[8]。

强骨胶囊主要有效成分为骨碎补 (Drynariae rhizoma) , 骨碎补是骨伤科最常用中药, 具有续伤、止痛、补肾强骨等作用,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各种骨关节炎和骨质疏松症等[9]。骨碎补含有总黄酮和柚皮苷物质, 总黄酮可明显减轻骨质疏松症导致的骨密度下降, 柚皮苷物质可改善动物脂质代谢。体外骨细胞培养发现, 骨碎补总黄酮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殖和活性, 提高骨密度, 增加骨形成, 维持骨超微结构的完整[10]。有研究发现, 强骨胶囊可以明显缓解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症状, 应用强骨胶囊治疗两个疗程后提高骨密度平均值6.2%, 血清碱性磷酸酶、钙水平也明显增加[11,12,13]。此外, 骨碎补总黄酮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 可抑制巨噬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含骨碎补总黄酮血清在肿瘤坏死因子ɑ介导的炎症环境下可减少成骨细胞凋亡及诱导成骨细胞增殖[14]。韩国Jeong等[15,16]研究也证实, 骨碎补具有抑制破骨细胞功能的作用, 以及促进成骨前体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作用。

本实验从影像学分析发现, 4周时实验组骨痂小于对照组 (P<0.05) , 骨折线模糊, 6周时实验组骨痂明显小于对照组 (P<0.05) , 表明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治疗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愈合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组织学检测也显示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组成骨细胞较多, 破骨细胞数量较少, 有利于骨折愈合。

综上所述, 笔者认为骨质疏松性骨折早期可使用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以促进骨折愈合, 方法简单实用, 值得临床应用。

摘要:目的:通过观察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的影响, 以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意义。方法:30只SD大鼠给予维甲酸灌胃, 制造骨质疏松性骨折模型成功后, 按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只。实验组给予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灌胃, 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 于2周、4周和6周处死实验鼠, 进行骨痂大小的测量及组织学研究。结果:2周时两组骨痂大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4周时实验组骨痂大小较对照组小,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6周时实验组骨痂大小明显小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2周时组织学检测发现, 实验组成骨细胞数目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多;4周及6周时则明显增多。结论:雷尼酸锶联合强骨胶囊治疗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性骨折疗效显著。

上一篇:任务载体教学法下一篇:心态的心理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