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衬托

2024-05-28

对比与衬托(共5篇)

对比与衬托 篇1

高考诗歌要求对形象、语言和思想内容进行品评, 而在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 学生往往把衬托、对比两种手法搞混淆了, 把“对比”当成“衬托”, 或者相反, 有的干脆眉毛胡子一把抓, 遇到这两种手法时就模糊的说成“对比衬托”。其实, 对比和衬托是不同的两种表现手法, 不能混为一谈。

对比是把互相矛盾对立的事物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表现表现手法。对比可以截取两件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 两相比较, 使形象美丑显得更加鲜明, 双方特点比得更加显著, 正反道理说得更加深刻, 矛盾问题揭得更加尖锐。衬托则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 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 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利用事物的相似条件来衬托就是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就是反衬。

诗歌中的“对比”, 是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 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 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如南宋初的一首民歌: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夫妇同罗帐,

几家飘零在外头?

运用对比, 能使描写对象的区别更加明显。这首民歌, 就是通过强烈的对比, 描写了百姓离乡背景的痛苦。

又如, (唐) 张籍《野老歌》

老翁家贫在山住,

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

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末锄犁倚空室,

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

船中养犬长食肉。

结尾两句通过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的鲜明对比, 将富商穷农的矛盾即城市与农村的矛盾突显出来。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衬托”一词时作如此说:“为使事物特色突出, 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换言之, “衬托”指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 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其目的都是为了凸显被衬托事物的特色, 以最终突出人物形象或诗歌主旨。

衬托是古人诗歌创作中常用的表现手法。杜甫有名句“星垂平野阔, 月涌大江流” (《旅夜抒怀》) , 惟其“星垂”, 才能见出原野之广阔;惟其“月涌”, 方可反映江水的流动:是为烘托的妙用。而王维的五绝“独坐幽篁 (幽静的竹林) 里, 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馆里》) , 弹琴长啸, 更突出了月夜之幽静;明月相照, 尤显得深林的昏暗:是为反衬的妙用。只要我们在古诗阅读和鉴赏中细加玩味, 一定能深刻体味其用心之深、表达之妙。

正衬是指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条件来衬主体事物, 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 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 对此欲倒东南倾。”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怎样高, 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 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 直插云霄, 壮丽非凡。反衬是指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主体事物, 比如王维 (诗佛) 的《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其中一句是“桂花落人间”的倒文, 以动衬静;三、四句以有声衬无声:全诗用衬托手法, 描绘出了清新、幽静的情境。

再如杜甫的《漫成一首》:“江月去人只数尺, 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 船尾跳鱼拨剌鸣。”其中“船尾跳鱼拨剌鸣”一句就用了反衬。诗的前三句着力刻画一个静字, 此句却写动、写声, 似乎打破了静谧之境, 但给读者的实际感受恰好相反, 以动写静, 愈见其静, 以声衬静, 愈见其静。诗句“蝉躁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有的诗歌中既运用了对比, 又运用了衬托, 这就需要我们阅读鉴赏时仔细分辨, 慢慢品味。如:

陆游《秋旱方甚, 七月二十八日夜忽雨, 喜而有作》:

嘉谷如焚稗草青,

沉忧耿耿欲忘生。

钧天九奏箫韶乐,

未抵虚檐泻雨声。

“嘉谷如焚”与“稗草青”形成对比, 强烈的反差, 突出秋旱之严重;三四句以“钧天九奏箫韶乐”为陪衬, 突出诗人静听“虚檐泻雨声”的喜悦心情。再如:

白梅/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

散作乾坤万里春。

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 作者运用了衬托和对比。衬托, 以冰雪衬梅之坚毅耐寒;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从而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综上所述, “对比”和“衬托”的区别在于: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 它们之间并无主次之分, 而是相互依存的。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 对比双方不分主次;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 一方是工具, 一方是目的, 两者主次分明。因此, 不可把这两种修辞混为一谈。

对比与衬托 篇2

1、渲染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营造意境。

赵师秀《约客》诗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其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2、烘托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

烘托用在诗文中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清人刘熙载《艺概》

所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此法引入诗歌创作中,指从侧面用笔,对事物进行描述、铺排,使被“托”之物更加突出。齐已有《早梅》一诗:“万木冻欲折,孤根

暖独回。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明年如应律,先发望春台。”此诗以“禽窥素艳来”一句便用烘托之法,表现出早梅之素艳。

3、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

正衬:用相同或相美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动,以静衬静,以乐衬乐,以哀衬哀,即“绿叶衬红

花”。

白居易有《钱塘湖春行》一诗:“孤山寺北贾亭西,水平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

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此诗以西湖生气

勃勃之景,从正面衬托出诗人的欣喜之情。

此外,“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

歌”)以六宫后妃之美衬玉环更胜一筹的美。

反衬

用相反的事物来衬托,如以动衬静,以乐衬哀,以丑衬美。《谢亭送别》

唐代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上联以“红叶青山”这样

亮丽诗意的景色,反衬诗人离愁别恨。《姜斋诗话》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

此外,“月出惊山鸟,时鸣深涧中”(王维《鸟鸣涧》)以鸟之“惊”、“鸣”反衬春山“夜静”。

4、对比指把两个相对或相反的事物,或者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在一起,以共同表现某种意境或情感。

比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词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此词将今日千里之外的“孤坟”与梦中十年前相守的妻子于“小轩窗,正梳妆”两幅画面对比,突出今日孤独凄凉,往日温馨,从而表达了对亡妻的深长思念之情。

二、用法的区分

1、渲染:通过(环境)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

从正面着笔。

杜甫的《登高》,是五十六岁的老诗人独自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眼前的秋江之景,引发了

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写俯仰间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了萧瑟悲凉的秋江景物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沉郁悲哀的基调。

2、烘托:通过(景物)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

从侧面着笔。(只写侧面一面)

如乐府诗《陌上桑》里最后八句:“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

其耕,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从观看者的神态来衬托罗敷的美,这比正面进行直接

描写节省笔墨,更具有艺术魅力。

很多时候渲染烘托合说,尤其是在借景抒情的诗歌作品中,往往是先用渲染的手法描摹景物塑造

意境,再通过景物(意境)来烘托人物情感。一般我们说,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如柳永的《雨霖铃》,起首“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三句写送别的环境,点出离别时的季节是萧瑟凄冷的秋天,地点是汴

京城外的长亭,具体时间是雨后阴冷的黄昏。作者浓墨重彩,通过这些景物描写,极力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烘托出作者内心的离愁别恨。

3、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写两面,但是是为了突出其中一面)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以苍凉秋景衬托诗人飘零之哀。

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绝妙之处就在于用蝉噪、鸟鸣作反衬,把深山密

林中那种幽静宜人的意境表现出来。

4、对比:对举的双方是为了通过对比得出另外的结论。

如梅尧臣《陶者》:“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全诗通过陶者和富家的强烈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制度的极端不合理,表达了诗人对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

总结:渲染和烘托:都是为了使描写的对象更鲜明,更突出,但二者着眼点不同:前者从正面着笔,由此言此;后者从侧面用墨,由此烘“托”彼。

烘托和衬托:“烘托”是通过别的事物把想要表达的事物写出来,所以,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

就叫烘托。这与“衬托”不同,因为“衬托”是两种事物都写。“衬托”是用类似的、相关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来突出主体事物的手法。“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对比和衬托:对比是相反或相似的两种事物互相比照,以共同表现某种思想或意境,对比双方不分主次;

而衬托是以次要事物为陪衬突出一个主要事物,一方是工具,一方是目的,两者主次分明。(对比常用于论述,而衬托常用于描写)

范畴区分

渲染、烘托、衬托属于写作手法,而对比属于修辞手法。

三、练习题

一、夜雪

白居易

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

①简析本诗运用的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描写一场夜雪的景色的。

②请分析“时闻折竹声”一句诗的意蕴。

第①题的要点是两个,一是要答“表现手法”,二是要答写景角度。最主要的手法应是侧面烘托。以“衾枕冷”,烘托雪夜之寒;以“窗户明”烘托出大雷已铺天盖地,到处是银白的世

界;以“折竹声”,烘托大雪之厚重,以雪夜奇寒烘托出作者心情之孤寒。这样回答,才能做到“虚实并举”,即既要有术语、套话,又要落实到具体诗句。回答本诗“写景的角度”,就要清楚知晓“角度”这一术语的内涵。这是从触觉、视角、听觉几个角度来描写夜雪的。第②题要求赏析“意蕴”,“时闻折竹声”一句包含哪些意蕴呢,若能结合全诗,展开想像,设身处地,发散思维,不难看出,“折竹声于”“夜深”而“时闻”,至少有三层含义。其一,“折竹”,极言雪之大之重,因雪压断了竹竿:其二,衬出夜之静。此为以声衬静;其三,诗人彻夜未眠,不然,何以“时闻”?为何不眠?不仅因“衾枕冷”,同时也透露出作者独居(谪居江洲)异地的孤苦难耐的心情。

二、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两句写出了时令特色和地方气息,从侧面透露出诗人在静候友人来访时的感受。

B.第三句点题,以“夜半”说明诗人在久久等待,但约客未至,却只听到阵阵的雨声、蛙声。

C.第四句描写了“闲敲棋子”这一细节,生动地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恬淡的心情。

D.全诗通过对环境和人物动作的渲染,描写诗人雨夜等候客人的情景,含蓄而有韵味。

2、诗中主人公当时是什么心情

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出来的?

【参考答案】

1、C(提示:前两句是诗人听到的“景”,诗人盼望朋友到来,侧耳细听,没能听到朋友的脚步,只听到雨声和蛙声;这两句也暗中点明朋友“不来”的原因。明乎此,最后一句的“闲敲棋子”的“闲”就不能理解为“悠闲”“闲适”,而是闲得无聊。)

2、诗人当时候客不至,心情烦躁不安。通过一个细节描写“闲敲棋子”表现出来。《约客》

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三、白梅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问题:为了塑造梅花的形象,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对比与衬托 篇3

一、“渲染、衬托、对比”的特性

渲染,是指诗人对某个环境或景物的描绘,目的是刻画人物或景物的形象,或突出某种环境的独特。如南宋刘过《唐多令》的“芦叶满汀州,寒沙带浅流”,写故地重游的环境,渲染了一种疏清凄寒的气氛,为下文奠定抒情的基础。

衬托分为映衬、正衬和反衬。袁枚《马嵬》的“石壕村中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就是用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剧和石壕村中百姓的离乱苦难互为映衬,收到了强烈的抒情效果。正衬与反衬相对,所谓“烘云托月”“绿叶托红花”为正衬。如李顾《送魏万之京》:“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本来离别的友人已伤悲,更何况闻离歌、微霜降、鸿雁愁?诗人正是用这些意象来衬托内心的悲伤。反衬是指情与景的关系,所谓乐景衬哀情,正是这类技巧。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前面写的是乐景,尾联“叹息”两句落脚“伤悲”,这就是反衬,景致越美好,越添伤悲。

对比,如马戴《落日怅望》的“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滞留,辞家久未还”,把云、鸟远去之快跟自己滞留之久作鲜明对比,突出思乡之情深。

二、“渲染、衬托、对比”的辨析

首先,渲染与衬托不同。《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渲染”为“比喻夸大的形容”。可见,诗人运用“渲染”这一表现手法,并不囿于事物的表象,而是创造意象并通过夸张,使内心的感情更为凝重。写“悲”,用“无边落木萧萧下”“哭声直上干云霄”(见杜甫《登高》和《兵车行》)。写“喜”,用“会须一饮三百杯”“一夜飞渡镜湖月”(见李白《将进酒》和《梦游天姥吟留别》)。无论写何人何事都极尽夸张,或渲染环境,或渲染事件,放纵地为抒情服务。而衬托,无论是正衬、反衬,都突出一个“衬”字。或以宾衬主。如毛泽东《咏梅》的“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写出梅花的洒脱,抒发诗人的主观感受。或互为映衬。如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的“古台摇落后,秋入望乡心”,一者把古台“摇落”的悲伤感叹写出来,二者兼含自己的思乡之心因“秋入”而更为悲伤。此诗巧妙地把古今之景变为悲伤之情,互为映衬。或动静互衬,声色互衬,情景互衬。如陆游的《幽居初夏》“水满有时现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以动衬静,以声衬幽。而反衬,实为情景之交换,所谓乐景反衬悲情,是因为诗人出于主观感受而产生的独特情绪,并非景物变化之过。如姜夔的《杏花天影》“金陵路,莺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诗人当时的情感是旅途之“苦”,却用“莺吟燕舞”来反衬,景愈乐,情愈苦,是一种艺术性的表现手法。总之,渲染的目的是加重情的份量,有雕饰之意。而衬托,不论是何种形式,都存在主宾关系或情景关系。

其次,衬托与对比不同。请看2009年安徽省高考题《小重山·端午》(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有人解读这首诗的表现手法为对比,也可答“反衬”。这里就把衬托和对比混为一谈了。实际上,这两者还是有所侧重的。反衬突出一个“衬”字,对比突出一个“比”字。舒颉在这首词中主要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上阙把众人的繁忙喜庆和自己的孤独惆怅作对比,突出作者作为羁旅之人的愁苦心理。下阙把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跟自己读《离骚》的深刻感触作对比,表达作者对屈原的凭吊和敬仰。可见,“比”和“衬”的目的是不同的。“比”的目的是为了突出某个形象或某种情感,而“衬”的目的是以宾衬主,衬托中存在着主宾关系,而对比的两者关系是并列式的。像舒頔这首词,众人的繁忙喜庆与自己的孤独惆怅,世俗对屈原的不理解与自己读《离骚》的深刻感触,这些都是对等的关系。如果硬说是衬托,那么,拿什么来衬托什么?谁是主谁是宾?是说不通的。

因此,对于古诗词中的表现手法的理解,我们还是要回到该手法的具体语境中去分析,切忌臆断,这样才便于教师和学生掌握这类知识的规律,变无序为有序,提高教学的质量。

责任编辑 邹韵文

对比与衬托 篇4

据了解, 教师们从2006年开始使用与新版教科书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 大都照本宣科, 撰写教案、论文也以此为依据, 可见影响之大。笔者对上面这段解释不敢苟同, 认为不是对比, 而是衬托, 冒昧进行浅析, 愿与教参编者商榷。若有错误, 敬请专家赐教。

何谓“对比”?修辞学上的定义是, 把正反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对照, 相比较。这里的“正反、相对”, 指的是性质上的对立。比如, 美与丑、好与坏、大与小、新与旧、高与矮、长与短、虚与实、善与恶等, 才可以构成对比, 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白鹅》主要写鹅, 为了突出它“高傲”的特点, 作者抓住了鹅的叫声、步态、吃相这三点进行具体描写, 其中写狗、写鸭, 其用心并不是与鹅相对照、相比较, 性质上也不对立, 说明不是“对比”手法。这样写, 是从旁边陪衬烘托, 这就涉及另一种修辞手法——衬托。在说明、描写某一个事物的时候, 用另外的和它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从旁陪衬烘托, 使它更鲜明更突出地显现出来, 这就是修辞学上的衬托, 也叫“映衬”。文中“白鹅”是主要事物, 叫本体, 狗和鸭, 还有一笔带过的鸡, 都是衬托的事物, 叫他体。有主次之分、偏正之分, 若视为“对比”修辞手法, 说鹅与狗、鸭“对比”, 就把两者的主次关系混淆了。

那么课文是怎样运用“衬托”手法写鹅的?先看“叫声”, 为了突出“严厉”和“大”的特点, 作者用大家所熟悉的狗看门时的“狂吠”来衬托, 狗狂吠, 犬牙毕露, 很凶, 鹅不亚于狗, 狗衬托了鹅, 鹅的“叫声”之特点就更突出了。再看“步态”, 教参中说用鸭的“步调急速, 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 这里说“显出”, 其实就是“衬托”, 鸭与鹅相似, 以鸭衬鹅, 则鹅的大家风范的形象就更鲜明了。作者又加了一笔“看见人走来也毫不相让”, 可见鹅是多么高傲!后看“吃相”, 作者以较多的文字描写鹅怎样吃饭, 以较少文字穿插描写狗偷吃、抢吃的“猥琐相”, 谁是主, 谁是宾, 就更显而易见了。教参中说“彰显了鹅的老爷派头”。我们感觉应把“彰显”改为“衬托”。用“狗”的“猥琐”来衬托鹅老爷的“派头”, 就更显出它“架子十足”了。

古诗词鉴赏中“衬托”与“烘托” 篇5

通过从概念出发,再辅以具体事例的比较方法,得出“衬托”与“烘托”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即“烘托”相当于“衬托”中的正衬。

古诗词鉴赏中关于表现手法的考查,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概念艰涩并且有交叉现象使得表现手法成为很多同学高考语文复习的难点。基于此,我认为掌握一些重要的鉴赏术语是很有必要的。衬托、烘托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两种艺术表现手法,很多同学弄不清它们之间的异同。本文试从比较的角度对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法作一分析。

衬托又叫映衬,是为使所表现的主体事物的特色更加鲜明突出,而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或相反的事物作为陪衬的表现手法。衬托的运用在古诗词乃至古诗文中都很常见,关于其作用,清代毛宗岗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批语中说道:“文有正衬,有反衬。写鲁肃老实,以衬孔明之乖巧,为反衬也。写周瑜乖巧,以衬孔明之加倍乖巧,是正衬也。譬喻写国色者,以丑女形之而美,不若以美女形之,而觉其更美;写虎将者,以懦夫形之而勇,不若以勇夫形之,而觉其更勇。读此可悟文章相衬之法。”衬托的含义相当广,包括动静相衬、虚实、大小、明暗、抑扬、哀乐相衬等,按照主体事物与陪衬事物间的关系可把衬托分为正衬和反衬。

正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似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比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诗人并没有直接说天姥山多么高,而是用以高峻著称的五岳、天台来衬托天姥山,从而把天姥山写得耸立天外,直插云霄,壮丽非凡。乐哀相衬中的以乐景衬乐情和以哀景衬哀情都属于正衬。

反衬是用与主体事物性质相反的衬体作背景来突出主体。比如王维《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诗人虽然写的是花落、月出、鸟鸣这些动景,但却更加突出了春涧的寂静,使整首诗显得富有生机而不枯寂。动静、虚实、大小、明暗、抑扬、哀乐相衬中的乐景衬哀情和哀景衬乐情都属于反衬。

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指通过侧面描写,使所要表现的对象鲜明突出的表现手法。清代刘熙载《艺概》有云:“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烘托多是作者用来有意增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魅力。如著名的汉乐府民歌《陌上桑》,对罗敷外貌的描写:“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从侧面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把读者的联想向篇处延伸、扩散,从而间接构成了极为活跃的视觉艺术效果。难怪茅盾先生赞扬道:“不写罗敷的美貌,而罗敷的绝世美貌跃然纸上,这真是前无古人的艺术描写”。

了解衬托与烘托的概念之后,我们就两者的异同来进行比较。衬托和烘托都着眼于“托”,都是通过写别的事物来加重对主要事物的印象,使某种事物特点或作者的某种情感得以凸显。其不同点在于:

1.衬托包括烘托,烘托基本等同于衬托中的正衬。用作烘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关的,而用作衬托的次要事物与主要事物是相似或相反的。在诗歌鉴赏过程中,能用正衬的地方用烘托也可以,但是术语的选用还是以衬托(正衬)为主,只在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时可说烘托。所以动静、虚实、大小、明暗、抑扬、哀乐相衬中的乐景衬哀情和哀景衬乐情都属于衬托但不属于烘托。

2.一般来说,衬托强调的是由相近或相对的两个事物进行对照比较而使其中一个更加凸显,主要事物与次要事物两者都写;而用作烘托的事物与主要事物是一个整体,主要事物可以不写,拿来作暗示的那个事物是非写不可的。如崔护《题都城南庄》,诗人把“人面桃花相映红”与“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种相对的情景进行对照,表达内心的`怅然落寞。通过这两种同“质”的事物的对照,用去年今日的欢愉来衬托凸显出今年今日的感伤。这里两种事物都写了。而白居易的《夜雪》:“已讶衾枕冷,复见窗户明。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全诗无一字直接写夜雪,而是从触觉、视觉、听觉三个方面来表现。触觉写衾枕寒冷,视觉写大雪映白窗纸,听觉写雪压树枝折断之声,多角度,多侧面烘托雪大这一主题。句句写人,却处处点出夜雪。正是这种多侧面多角度的烘托手法使得这首小诗在令人目不暇接的众多吟雪诗篇中别具一格,诗韵十足。

上一篇:新准则视角下一篇:地震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