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对照(共7篇)
对比与对照 篇1
一、相互主观化原理
Traugott在对于语言语法化的研究当中 (Traugott 1999) 发现, 在语言的意思扩张引申的过程中, 随着主观化现象的出现, 还会出现相互主观化现象。关于Traugott的相互主观化的观点用汉语简单理解为:相互主观化是指, 语言主体对于听话者的顾虑在语言变化过程中的体现。也就是说, 人们在说话的时候, 为了让对方接受自己的意见, 那么首先说话人要有这样的意识, 即, 听话者也是一个人, 也是一个有主观意识的人, 因此说话人要顾虑到听话者的主观感情。简单地说, 就是有主观感情的说话人顾虑有主观感情的听话者的主观感情, 因此, 称作“相互主观化”。
综上所述, 相互主观化是一个说话人把听话者也视为一个有主观感情的存在, 把对于这样一个有主观感情的人的顾虑体现在语言表达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使语言的意义发生了扩张与引申。
二、理论的应用--关于「てやる」句型
日语「てやる」句型最典型的用法是, “说话人为对方做了某事, 并把自己的善意传达给对方” (佟2010) 。比如下面的场景。
(14) 心配しないで、兄ちゃんがお金を出してやるから。 (别着急, 哥哥给你出钱。)
这种情况, 是说话人见妹妹没有钱吃饭, 于是说要借没没钱, 并用「てやる」句型表达了自己的善意之情。这种情况是「てやる」句型最典型的情况, 对于学习者来说比较容易接受。但是下面这种情况则不同。
(15) 今度こそ合格してやる! (??这次我一定要给你考上!)
这个例句是说话人前几次都没考上, 或许被别人嘲笑, 于是用「てやる」句型表示自己一定要考上的决心。这种情况并不是「てやる」句型的典型用法, 但是日本人在这样的时候同样会使用「てやる」句型。而直译成汉语, 是很难讲通的。汉语要说成, “这次我一定要考上”。
综上所述, 面对同一场景, 日本人和中国人的说话方式形成了如下的对比。
(16) a、今度こそ合格してやる! (??这次我一定要给你考上!)
b、这次我一定要考上。
由于此时的「てやる」句型表达的是说话人自己发出的动作, 所以说话人本身无论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是处于此事态之中。因此从事态把握的观点看不出两者的区别。因此, 此时单从相互主观化的观点来考察。
首先, 先分析一下实际情况是什么样的。正如刚才所说, 或许是说话人几次考试都没有合格, 而正好有人因此幸灾乐祸, 于是说话人为了给自己争口气而下次决心。大概是这样一种情况。
日语表达中, 说话人把自己考上这件事当作对对方的一种炫耀或报复, 并把这种主观感情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就是一种相互主观化的体现。
而与此相对, 汉语却是客观地把“我要考上”这件事用语言表达出来, 没有体现出相互主观化这一现象。
综上所述, 这种情况下相互主观化现象在日语「てやる」句型中有所体现, 而在对应汉语表达中却没有体现。
三、总结
本文使用的认知语言学原理为池上提出的事态把握理以及Traugott提出的相互主观化原理。其中, 本文对于Traugott的相互主观化原理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重新的定义。本文的考察结果为, 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体现了说话人主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 而对应汉语表达则体现了说话人客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另外, 相互主观化现象在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有所体现, 而在对应的汉语表达中没有体现。
摘要:本文以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对于学习者来说学习难的典型用法与对应汉语表达的比较为例, 尝试认知语言学原理在对照语言学中的应用。本文使用的认知语言学原理为池上提出的事态把握理以及Traugott提出的相互主观化原理。本文的考察结果为, 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体现了说话人主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 而对应汉语表达则体现了说话人客观把握的事态把握方式;另外, 相互主观化现象在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中有所体现, 而在对应的汉语表达中没有体现。
关键词:事态把握,主观把握,客观把握,相互主观化,授受关系
参考文献
[1]池上嘉彦.「言語における<主観性>と<主観性>の言語的指標 (1) 『認知言語学論考』2003, 3:1-49.
[2]池上嘉彦.「言語における<主観性>と<主観性>の言語的指標 (2) 」『認知言語学論考』2004, 4:1-60.
[3]高靖.「現代日本語のヤリモライに対する中国語の訳について」『日本文学論集』2002, 3:116-109.
[4]陳靖.「日中授受動詞表現の対象研究―日中対訳作品を対象として―」『福岡教育大学国語科研究論集』, 2007, 3:98-81.
[5]辻·幸夫.『認知言語学への招待』東京大修館書店, 2007:78.
[6]佟利功.日语授受关系句型与对应汉语表达的比较 (之三) —关于日语「てやる」句型[J].中国校外教育, 2010, 5.
[7]吉村公宏.「認知言語学からみた語学教育――「捉え方」の視点から」『言語』, 2009, 10:18-23.
[8]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89) 「On the Rise of Epistemic Meanings in English:An Example of Subjectification in Semantic Change」『Language』65 (1) :31~35.
[9]Traugott, Elizabeth Closs (1999) 「From Subjectification to Intersubjectification」Paper presented at the Workshop on Historical Pragmatics in the Four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istorical Linguistics, Vancouver.
6σ与BPR的对照与结合 篇2
一、BPR、6σ简介与对照
1993年, Michael Hammer和James Champy在“Reengineering The Corporation”一书中正式对BPR做了如下定义:企业流程再造工程是对企业的业务流程作根本性的思考和彻底重建, 其目的是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 使得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三C”即顾客 (Customer) 、竞争 (Competition) 、变化 (Change) 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经营环境。业务流程再造关注的是企业的业务流程, 一切工作都是围绕业务流程展开的。它强调流程中每一项活动尽可能实现最大化增值, 尽可能减少无效的或不增值的活动。致力于优化业务流程, 企业就能够生产更好的产品, 提供更好的服务, 同时又能降低成本, 提高客户忠诚度。
关于6σ管理, 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管理专家Ronald Snee先生将6σ管理定义为:“寻求同时增加顾客满意和企业经济增长的经营战略途径。”一般认为, 6σ管理法是以质量作为主线, 以客户需求为中心, 利用对事实和数据的分析, 改进提升一个组织的业务流程能力, 是一套灵活的, 综合性的管理方法体系。6σ要求企业完全从外部客户角度, 而不是从自己的角度, 来看待企业内部的各种流程;利用客户的要求来建立标准, 设立产品与服务的标准与规格, 并以此来评估企业流程的有效性与合理性;它通过提高企业流程的绩效来提高产品服务的质量和提升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并通过贯彻实施来整合塑造一流的企业文化。
总的来看, 6σ与BPR实施的最终目标基本相同, 即低资源成本、低缺陷率和高顾客满意度、高企业美誉度, 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生存效益的最大化, 使企业得以持续快速的发展。尤其是6σ管理强调关注顾客、有效和高效的满足顾客的要求, 这与BPR的直接面对顾客、打破原有流程、全面提高效率的再造思想是完全相同的。6σ管理方法创造了部门之间无界限的合作, 它打破了企业的官僚制度, 从而加速了业务流程的进展。这与BPR所倡导的“彻底性”是完全一致的。6σ管理法不仅要求持续改善, 更要求在短期内得到显著的进展, 这与BPR提出者汉默给的定义中强调的“戏剧性”如是一说。
仔细分析, BPR实施具体有四大步骤:确立目标、研究现状、革新以及应用。也就是说, BPR方法并不局限于原有的条条框框之内, 而是在一片空白的基础上, 进行革新, 设计出一个新的流程, 并开始投入应用。但是, 在实施中, BPR存在一些明显的局限性, 具体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改变来自于外部的咨询师。但是来自于外部咨询师的建议, 很难被企业组织心甘情愿地全面接受。 (2) 员工的参与少。这不利于企业内部员工的成长, 也可能导致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 (3) 缺乏衡量标准。BPR方法无法对流程的效果进行衡量, 过度依赖于最佳经验。 (4) 缺乏持续改进的力量。因为改进由咨询师从外部发起, 企业对究竟为什么要这么做却毫不了解。 (5) 容易忘记最终改进的目标。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是提高业务和效率, 但是有很多公司不知不觉中将再造当成了目标。
6σ管理法的核心理念是适应客户动态需求, 进行流程改进、流程设计/再设计。它具有重视分析、完全量化、持续改进流程、改进由企业内部人员来推动完成、全员参与等特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它要求完全从客户的角度来定义产品或服务, 驱动内部业务流程再造。用客户的要求来评价流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建立评价标准, 最终形成产品的规格或服务的标准。 (2) 6σ的重点是将所有的工作作为一种流程, 采用量化的方法分析流程中影响质量的因素, 找出最关键的因素加以改进, 从而达到更高的客户满意度。 (3) 当今的企业领导和管理者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不是“如何成功”, 而是“如何持续成功”。6σ不但告诉我们如何成功, 而且帮助我们保持持续发展。 (4) 6σ强调对产品和服务各个环节进行改进。6σ管理法要求企业员工之间无边界的合作, 它扩展了合作的机会, 使所有员工意识到工作流程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性。
二、6σ对BPR的支持作用
自BPR提出以来, BPR作为一种管理思想, 立即风靡世界, 成为一股新的管理革新的浪潮。但令人遗憾的是, “再造”的成功率只有30%, 绝大多数企业最终以“再造”失败告终。思考BPR如此之高的失败率, 我们不难发现,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又包含许多小的子业务流程, 每个企业在实施BPR时的深度广度也各不相同。社会上的咨询公司混乱, 使得企业在实施BPR时, 找不到一个固定的模式, 企业在实施中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没人给出BPR的具体实施步骤和一
28企业改革与管理2011年第8期
般化的方法, 这在现在企业要求高效率、高满意率的背景下注定它会以高失败率收场。那么我们怎么才能打破实施BPR70%的失败率呢?6σ是人类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完美的质量水平, 是一个追求世界级的管理理念和方法。用6σ管理思想指导企业进行BPR, 是一种新的想法和思路;或者说, 用6σ来推进BPR的实施, 是一种新的做法和途径。
1.6σ可为BPR提供规范化原则和标准化框架。业务流程是整个企业的命脉。流程定义的清晰、简化、有效, 那么企业的效益就会得到很大的改善。非常遗憾的是, 由于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和标准, 不同的企业在进行BPR时, 同一流程的再造也都存在着千差万别, 所以再造的效果也各不相同。“不成规矩无以成方圆”。由于6σ适用于提供各种类型产品和服务的组织, BPR的设计和实施以6σ为原则和标准, 将为现在BPR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与BPR相同的目标, 6σ给出了企业运用“过程方法”对产品实现的所有过程及其相关资源实施有效控制, 达到组织的总体业绩改进等方面的标准。换句话说, 6σ指明了各个流程的奋斗目标以及过程的控制标准, 这正是现在各企业进行BPR时所期望的。
2.6σ能为BPR提供更为有效的步骤和工具。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BPR时如同无头苍蝇, 糊里糊涂, 关键就在于缺乏一套标准化的实施步骤和工具。而6σ恰恰能够提供一整套严谨科学的步骤和工具。6σ具体的实施步骤就是我们常说的DMAIC环, 即:定义 (define) 、测量 (measure) 、分析 (analysis) 、改进 (improve) 、控制 (control) 。它是一种系统的、科学的、基于事实的过程, 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DMAIC环的每一个阶段, 一步步引导BPR摆脱盲目性、随意性。另外, 在BPR中引入6σ的MINITAB等工具, 将为业务流程的分析、改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知道, BPR可以确认哪些是企业绩效低下的流程, 并运用组织和信息技术两个使能器来创新流程。但是流程绩效低下往往不仅仅是流程本身以及流程执行的问题, 而是涉及更多的因素。比如, 生产计划不能按时完成, 不一定是生产计划制定流程以及生产计划执行流程不合理或生产流程不合理, 可能是原材料不能按时到达、原材料质量不合格或生产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而造成的。BPR缺乏从人、机、环、法、物等影响流程绩效各个方面来寻找问题的方法和技术, 而6σ管理法则有丰富的寻找问题真正原因的技术和方法, 比如树图、因果图、帕累托图、系统图等等。六西格玛管理法还可为BPR提供分析顾客需求、将顾客需求转化为流程关键点的因果矩阵、质量功能展开等技术和方法。
3.6σ还可为BPR提供有效的思想和组织保证。BPR要求打破员工与员工、部门与部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沟通障碍, 创造上下通畅的信息沟通和流程运行环境。6σ管理法提倡的“无边界合作”思想能使所有员工充分认识到工作流程各部分的相互依赖性, 从而扩展合作机会, 打破企业“金字塔”式的官僚制度, 使流程运作通畅。“无边界合作”思想为业务流程重组提供了思想支持, 确保企业内外交融在一起, 将沟通障碍消于无形。同时6σ管理法要求的由企业员工组成的推进团队和组织架构能有力地弥补业务流程重组由企业外部咨询专家来推进的不足。
三、6σ与BPR的有机结合
在BPR无规律的实施中, 用6σ的高标准、严要求、规范化的管理方法来指引BPR是符合客观事实的。将6σ与BPR融合, 形成在一定范围和层次上互相渗透的有机整体, 将有可能打破BPR高失败率的现实。
我们认为, 具体在推进两者结合与集成的过程中, 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考虑:
首先, 将6σ的严谨理念融入BPR中。实施BPR, 需要高层领导的决心, 然而因为BPR的实施没有一定的标准和模式, 让领导在黑暗中下那么大的决心谈何容易。因此, 应该先用6σ这一套严谨科学的思想去打破领导和员工固有的思维, 只有当领导和员工接受了6σ的思想, 才能在BPR实施的过程中融入6σ的理念, 为BPR的规范化、标准化实施奠定基础。
其次, 从宏观流程出发不断细化。企业日常的业务处理是千头万绪的, 可能不时还会出现各类意外状况。因此, 为了避免项目陷入无限期的泥潭中, 可先确定总体核心业务流程, 然后再对各环节进行细化得出各微观业务流程。同时, 在这个环节上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是:必须在团队环境下生成流程处理方案并反馈给团队成员进行讨论改进。因为与业务人员进行团队合作, 将对认识流程现状和本质更有利。
再次, 在流程分析的过程中确定6σ管理方法需要处理的问题边界。这个过程中首先要明确的是成本-收益分析问题。因为我们不可能一次解决所有的现存问题, 即使针对某几个重要的问题也应该赋予其得到解决的优先级别, 这样, 既能降低6σ的项目成本, 提高成功率, 还能通过先行项目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为日后其他项目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关于如何确定需处理问题的边界, 通常我们可以采用头脑风暴法。这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法, 通过不记名的思维发散过程提出流程中存在的各类问题, 然后由项目小组成员加以归纳统计, 按重要性排序得出待处理的问题。
第四, 6σ与BPR融合, 具体的说, 就是以6σ方法为指导, 对BPR的设计/再设计和实施规范化, 以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 增强竞争力。如果BPR的设计和实施完全独立于6σ的相关原则, 那么BPR的进行还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无规律模式可寻, 最终还是BPR战场一片混乱。而且, 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规范BPR、量化BPR, 为BPR提供一个标准的方法, 6σ管理法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注意, 6σ除了可用统计技术的支撑, 还需要系统地考虑从供方、输入、过程、输出到顾客形成的流程图。
四、结束语
对比与对照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7月—2014年7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房肿块患者, 年龄11岁~77岁, 平均年龄 (35.2±5.7) 岁。肿块部位:右侧乳房21例, 左侧乳房35例, 双侧乳房12例。
1.2 检查方法
仪器采用迈瑞DC-6型 (PHILIPS和GEVi Vid7型)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为10 MHz。给予患者取仰卧位, 必要时可取坐位或侧卧位, 从而使双侧乳房得以充分暴露。以乳头为中心, 采用探头长轴从1点~12点钟方向呈放射状顺时针连续扫查, 并对双侧进行对比, 若乳房肿块存在异常回声, 则应当对此区域进行多平面观察, 包括内部回声、后方回声衰减或增强、侧方声影、以及内部和周边表现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CDFI) 。若肿块活动度较大, 则需采用手将其固定后再进行扫查, 并且需扫查是否存在腋窝淋巴结肿大[2]。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乳房肿块分类及与病理诊断结果对照
超声诊断结果恶性19例, 诊断符合率82.61%, 良性40例, 诊断符合率88.89%, 合计59例, 诊断符合率86.76%。见表1。
2.2 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
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1) 。见表2。
2.3 乳房良、恶性肿块CDFI血流分级比较
恶性肿块CDFI血流分级与良性肿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或P<0.01) 。见表3。
3 讨论
乳房为浅表器官, 近年来乳房肿块的发病率及复发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且越来越趋于年轻化。门诊诊断仅能够对浅表或较大的肿块有限诊断, 若乳房肿块未给予早期有效的诊断, 则可能发生转移。超声诊断时通过综合分析各超声声像图进行判断,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肿块边界回声特征, 然后为肿块纵横比和内部血流分级情况, 其也是对乳房肿块良、恶性进行鉴别的关键[3]。乳房肿块采用超声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因此目前为乳房肿块诊断的首选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 超声诊断乳房肿块符合率为86.76%, 具有较高的符合率。
乳房肿块良、恶性在超声影像上具有各自不同特点, 这也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方法: (1) 良性肿块超声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边缘完整光滑、多呈椭圆形、有包块 (膜) 、CDFI血流信号大部分为0级和Ⅰ级, 并且内部存在均匀回声[4]。 (2) 恶性肿块超声图特征主要表现为:肿块边缘不光滑、边界不完整、不清、无包膜, 大部分为锯齿状或毛刺状;内部微小钙化表现为沙砾样, 弹性较差, 若给予外力压迫其不会改变形态;肿块形态不规则, 内部回声为明显低回声;内部血流丰富, 回声为实性衰减且回声不均, 部分血管呈游蛇状弯曲, 部分可见分支, CDFI血流信号大部分为Ⅱ级和Ⅲ级;肿块纵横比≥1;腋窝淋巴结一般表现为结构紊乱、肿大[5]。
综上所述, 超声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乳房肿块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乳房肿块的超声影像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 探讨超声影像对乳房肿块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房肿块患者,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诊断。结果 超声诊断结果恶性19例, 诊断符合率82.61%, 良性40例, 诊断符合率88.89%, 合计59例, 诊断符合率86.76%。乳房良、恶性肿块超声特征比较具有明显差异 (P<0.01) ;恶性肿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CDFI) 血流分级与良性肿块之间存在明显差异 (P<0.05或P<0.01) 。结论 超声影像诊断具有无创、快捷、廉价、可重复应用的优点, 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是乳房肿块的重要诊断方式之一,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乳房肿块,超声,病理,对照
参考文献
[1]王金花.超声在乳腺肿块中的诊断价值[J].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7 (5) :619-620.
[2]朱红艳.乳房肿块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 2012, 31 (34) :168-169.
[3]敦晋红, 史梅英, 邰继军, 等.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块的诊断价值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 2008, 12 (7) :252-253.
[4]李安洋, 孟刚.224例良性乳腺肿块多普勒超声诊断与病理结果对照研究[J].安徽医药, 2013, 17 (7) :1144-1146.
对比与对照 篇4
雨果的每一部作品都努力忠实地实践他的对照原则,各种鲜明的对比贯穿作品始终。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雨果运用对照原则的典范之作。在这部小说中,雨果把对照原则发挥到极致。在《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精心设置了一个完整而独特的人物形象对比体系——球形体系,把美丽圣洁的爱斯梅拉尔达置于球体的中心。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甘果瓦以他们对爱斯梅拉尔达不同程度、方式、目的的爱情而围绕在爱斯梅拉尔达的周围,形成众星拱月之势。于是就构成了中心人物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对比。
在这个体系中,爱斯梅拉尔达集真、善、美于一体,她是作者理想状态中美的象征。她浑身洋溢着蓬勃朝气,性感而妩媚,矫健又多姿,一出场就像阳光一样把美和善洒满了巴黎圣母院前的广场。她的美丽让所有人都为之倾倒,而最美的是她的心灵,她敢于在危难之际救助曾经伤害过她的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她愿意用自己的婚姻来换取毫不相识的甘果瓦的性命;在自己遭诬陷面临绝境时她还一心一意关心着无情无义的法比的生命安危;她对爱情忠贞不一,为了爱情可以献出自己的生命,她宁愿选择冰冷的绞刑架也不愿屈从于克洛德的淫威。在她的光辉照耀下,卡西莫多外表的丑陋、克洛德的阴险歹毒、法比的虚伪荒淫、甘果瓦的懦弱自私被赤裸裸地曝于阳光之下,显得更加触目惊心。同时爱斯梅拉尔达的美却在这种对比中更加光辉夺目,无论是卡西莫多护佑着的爱斯梅拉尔达,还是在法比怀中幸福着的爱斯梅拉尔达,或是与克洛德抗争着的爱斯梅拉尔达,都要比在山羊旁边翩翩起舞的爱斯梅拉尔达丰满感人得多。
同时,在卡西莫多、克洛德,法比、甘果瓦四个人之间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卡西莫多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是崇高圣洁生死与共的,毫无猥亵的念头。与之比起来,其他三人对爱斯梅拉尔达的所谓的“爱”简直就如泥土一样污浊不堪。克洛德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爱只是他长期受压抑的变态情欲的爆发,因而这种爱是极具毁灭性的。为了满足这种可耻的情欲,他不择手段,千方百计设置阴谋,对爱斯梅拉尔达威逼利诱,在得不到时不惜毁了她。
法比是个逢场作戏的花花公子。他贪慕爱斯梅拉尔达的美色而与她幽会。作为上流社会的人,他是看不起爱斯梅拉尔达这种身份的,更不用说娶她了。只有善良而痴情的姑娘到死都对他存有幻想。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生死无动于衷,为了自己的名声,不愿到法庭去为无辜的、爱他爱得死心塌地的姑娘洗刷冤情,却跑去与一贵族小姐调情。最后,这个爱斯梅拉尔达在绞刑架上还不断呼唤着的衣冠禽兽,却正与贵族名门的小姐举办婚礼。甘果瓦是爱斯梅拉尔达所谓的“丈夫”,他在误闯“奇迹王国”的“怪厅”时被乞丐王判了死刑,爱斯梅拉尔达为了救他而与他结成夫妻。甘果瓦心目中也确实喜欢爱斯梅拉尔达,但这种爱远远不如他自身的利益重要。他对爱斯梅拉尔达的态度是:得之则窃喜,失之亦不可惜。
二、对照原则与古典主义美学思想
雨果的对照原则的发展与成熟要归因于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不懈斗争。早年的雨果曾是古典主义的忠实拥护者,然而在当时日趋高涨的自由主义思想的推动下,他的政治观和文艺观都发生了很大改变,表现出了浪漫主义的倾向,并从1926年开始旗帜鲜明的投入了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文艺论争中。雨果首先以他的剧本向古典主义发起了攻击,在这场斗争中不得不提到的是他于1829年9月完成的剧本《欧那尼》。为了这个剧本的演出,雨果与当时仍顽固地主宰着法兰西舞台的古典主义进行了殊死搏斗,最终以浪漫主义的胜利而告终,因而“欧那尼事件”被视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
在《欧那尼》中,雨果正是利用“对照”这个无形的武器打破了古典主义戏剧用理性压制感情,只歌颂王公贵族的清规戒律,使爱情压倒了理性,最终推翻了古典主义的统治地位。
在思想内容上明显地揭露和讽刺了贵族封建权贵。在剧中,作者对贵族阶级毫不留情地进行指责、讽刺、丑化,这是对古典主义者们的一个沉重打击,也是雨果叛逆精神的一大体现。雨果在内容上乐于以德才兼备的普通人来对照腐朽的贵族,反封建的民主色调非常鲜明。欧那尼虽然出身贵族,在父亲无故被杀后就毅然抛弃了贵族身份,投入被放逐的队伍,成为平民。被古典主义者们奉为神圣竭力颂扬的达官贵人们却在雨果笔下变成了荒淫无耻的可笑之徒。国王卡洛斯贵身份尊贵,却荒淫暴虐,偷偷躲到莎尔家的壁橱里,欲图不轨,当偷听到莎尔与欧那尼将于第二天私奔后,又假扮成欧那尼去劫持莎尔,被欧那尼抓个正着。欧那尼出于贵族荣誉放了他,他不知恩图报,反而派军队来搜捕欧那尼。在这里,国王就像是一个品格卑下的宵小之徒,荒唐可笑。如果作者不是出于开导的目的使他最后痛改前非,那么他简直就是一个十足的恶棍。
在感情色彩上,熔悲、喜剧于一炉。《欧那尼》打破了古典主义中悲剧和喜剧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将悲剧和喜剧统一于一个剧本中,这也是对照原则的成功运用。在剧中,作者将美与丑,王与盗,热闹的婚礼和冷寂的坟墓放在一起,进行了富有刺激性的对照,并且一改古典主义戏剧典雅庄重,只对王侯将相歌功颂德的风气,将鲜血、毒药、决斗、死亡毫不避讳地引入作品,不但构成全剧的重要元素,而且极大地加强了剧本的舞台效果,在最后竟将三具尸体直陈台上,让古典主义者们瞠目结舌。
在艺术规格上也与古典主义戏剧的基本规律——“三一律”背道而驰。雨果毫不理会三一律“舞台表演自始至终只能有一个情节,要在一个地点和一天内完成”的规定,地点任意地转换,时间远远超出24小时。情节错综复杂,突破了单一线索的限制,每一幕的布景都不相同,充满了西班牙的异国情调。在语言上也打破了古典主义要求的用某种形式把生动的语言形貌固定下来的规定,日常通俗的口语大摇大摆地走进了戏剧,真实自然,充满情趣,充分体现了雨果要求文学创作自由的强烈愿望。所有这些,都可以归结到雨果美丑共存、善恶相依的美学思想上。
三、对照原则与基督教的灵肉二元对立论
进一步去追溯雨果美丑对照原则的内在根源,会发现雨果的文艺思想离不开他对宗教的思考,而其对照原则的思想正是渊源于基督教的灵肉二元论。
众所周知,基督教的本质精神就是那种空灵深邃的唯灵主义,这是一种有关于灵魂的学说,强调人的精神、意志、思维以及唯灵主义者们所承认的感觉,相信最后能站在上帝面前的就只能是灵魂,而肉体却是世俗的尘绊。在基督教的世界里,世界简单地被划分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的对立,天国与地狱的对立,灵魂与肉体的对立。基督教讲究的是抑肉扬灵,反对肉体享乐,把禁欲主义作为一种崇高的德行加以颂扬。这种灵肉二元说就是雨果美丑对照思想的根本来源,他的对照原则就是建立在基督教的灵与肉对照的说教上的。
雨果对文艺的理解基本上就是从宗教的神性与人性、人性与兽性、灵与肉、善与恶、美与丑等二元对立的思想观点出发的,这种影响在他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得更为明显。他说“基督教对人类这样说:你是由两种成分构成的,一种是易于毁灭的,一种是不朽的;一种是肉体的,一种是精神的;一种束缚于嗜好、需求和情欲之中;一种则寄予于热情和幻想的翅翼之上……自从基督教说了这些话的那天起,戏剧就创造出来了。在生活中、在从摇篮到坟墓的人生中,存在着两种敌对的原则之间无时无刻不有的对立和斗争,这实际上不就是戏剧吗?”雨果认为生活就是一出戏剧,混杂着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既然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丑,那么在文艺的殿堂中就不应该把“丑”排斥在门外,只有把美与丑同时呈现在舞台上的文学才是真的文学。在这种二元论思想的指导下,雨果认为文学也应该是二元的,美丑对照原则就是这种基督教二元论世界观的具体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雨果在创作时宗教观发生转变。他的对照原则虽是创作层面的方法运用,但体现的却是对人性的探讨。他把人性放到宗教中去考察,他目睹了在基督教灵肉二元对立论的教条下,教会和神职人员越来越变得猥琐不堪。在基督教崇高圣洁的精神旗帜下,由于无法克服人的生存本能,种种卑劣邪恶的欲望和罪恶近乎变态地疯狂生长着,他们以上帝的名义从事着邪恶的勾当。于是雨果开始反思这种学说,他创造性的把人道主义思想融入二元论的思想当中去,最后得出结论:灵与肉应该是和谐地统一在一起的。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一部分是来自于他与生俱来的关注民生、同情弱小的天性,另一部分则深受基督教泛爱救世论的影响。不同的是雨果的人道主义比泛爱论更宽泛,除了对贫苦大众的关注之外,他还注重对自我、个体的思考。他笔下的神职人员克洛德在情欲和基督教禁欲教条的折磨下变成了魔鬼。那么最理想的状态就应该是“灵魂和肉体的和谐统一”。上帝不再存在于彼岸世界中,不再遥不可及,更不需要牺牲正常的肉体欲望来换取上帝的青睐,因为上帝就在“我心中”“真理、光明、正义、良心,这就是上帝”,人与上帝的交往也不在于外在性的宗教仪式和教条中。雨果宗教观的改变促使他去关注和表现个体当下的感受和情感,并运用强烈的反差和冲突去凸现这种个体情感。这就赋予了以二元论为基础的对照原则以新的意义,把对照原则与基督教二元论和人道主义融为一体,从而成功跳出了基督教痛苦的对立的樊笼。
雨果的美丑对照的原则一反古典主义“丑”不能进入文学领域的说法,把“丑”引进文学的殿堂,使审美的对象从单一化、刻板化走向复杂化、多元化,从而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法国诗人、文艺理论家波德莱尔在雨果的启示下另辟蹊径开启了“审丑”的先河,这种以丑为美的理论在20世纪的现代派文学中引发了一股大规模的“审丑”逆流。他们在作品中执着大胆地表现丑陋、展览丑陋,无限制地夸张和渲染人的生存本能、兽行和劣迹,反向达到文学揭示生活真谛的目的。20世纪可以被称做是审丑的时代,这个时代是对审美时代的反叛、包含和超越。这个时代对审美和审丑的思考和探索是任何其他时代都无法比拟的,而雨果正是他们最杰出的先驱。
参考文献
[1]盛雪梅.雨果与法国浪漫主义戏剧美学[J].艺术百家,2007.
[2]杨中举.善恶美丑的多重变奏——论雨果小说人物的类型[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
[3]代文清.试论雨果创作的对照原则[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
超声对甲状腺病变诊断与病理对照 篇5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1月至2011年3月期间来解放军208医院就诊的甲状腺患者中, 对较常见的甲状腺疾病198例患者进行临床随访, 其中良性121例 (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41例, 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 腺瘤44例) ;甲状腺癌61例 (乳头状癌28例, 髓样癌8例, 未分化癌7例, 滤泡癌12例, 淋巴瘤6例) , 男性91例, 女性107例, 年龄25~70岁。
2.2 仪器与方法
采用SEQUOIA-512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器, 为了能使微小病变的详细观察和清晰的显示, 我们将探头频率调整为14~7MHz, 使用小器官条件。
2.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采用χ2检验, P<0.05示为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本研究共对198例甲状腺病变患者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根据蔡洁、张超学等[2]清晰的将甲状腺病变的形状特点及内部组织结构作出诊断, 将不同的超声表现分为不同的种类, 特别对囊壁小病变结构的检查, 符合率提高了15%。
198例甲状腺结节均手术病理证实。甲状腺良性肿块、甲状腺癌及良、恶共存的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结果的对照符合率分别为92.6% (112/121) 、88.5% (55/61) 及87.5% (14/16) ,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4.20, P<0.05) 。误诊率分别为6.6% (8/121) 、11.5% (6/61) 及 (2/16) 12.5%, 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χ2=4.20, P<0.05) 。本组198例病例中, 经病理结果证实的病例181例, 诊断符合率91.4%, 详见表1。
4 讨论
本文通过超声对甲状腺病变诊断与病理的对照, 充分证明超声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是临床医师较可信赖的检查方法。
5 结语
本结果提示, 总结病例后分析, 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已逐日成熟。彩色多普勒超声可通过二维图像及其血流情况鉴别结节良、恶程度及其血流情况, 相信不久的将来随着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对甲状腺结节的形态及周边组织的诊断会更精确, 这使临床医师做诊断会更进一步。
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对甲状腺病变的诊断与病理的对照。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甲状腺病变内血流的走形及类型, 测量收缩期峰值流速 (Vmax) 、舒张期峰值流速 (Vmin) ;计算阻力指数 (RI) 对其进行分析。用二维图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分布来观察甲状腺病变的Vmax、Vmin、PW、RI。结果 显示是具有显著性差异的 (P<0.05) 。结果 经统计学处理充分证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对甲状腺病变作出较准确的诊断, 并与病理结果对照的相关系数达0.89。结论 超声二维图像的表现及CDFI的特点与病理结果相符合, 证明超声做为甲状腺病变的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CDFI,超声,甲状腺,结节
参考文献
[1]Friedman M, Torium ID, Mahmood F, et al.Diagnostic imaging techniques in t hyroid cancer[J].Am J Surg, 1988, 155:215~223.
对比与对照 篇6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收集2008年~2015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男性患者16例,女性为21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为53.3岁;临床症状有胸闷、气急、胸痛、重症肌无力等,也有一部分为偶然发现。以上病例,均手术病理证实。
1.2扫描参数
使用TOSHIBA Aquilion 16排螺旋CT扫描仪和GE Light Speed 64排VCT扫描仪。最薄层厚0.65mm,电压120KV,电流300m AS,视野30~35cm.增强扫描:对比剂为非离子型-优维显,用CT专用高压注射器前壁静脉注射,速度3.5mg/s,注射剂量为1.5ms/kg,注射后30秒扫描。
1.3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6组病理类型肿瘤的强化幅度间的均值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胸腺瘤亚型的分布
本文收集病例,根据1999年WHO工作组的分类法,共37例胸腺瘤中A型约占5%,AB型约38%,B1型约占14%,B2型约占24%,B3型约占14%,C型约占5%,AB型和B2型占最大百分比。
2.2胸腺瘤的形态与病理对照
37例胸腺瘤中2例A型及12例AB(图1)型胸腺瘤大部边界清楚,2例B2型与2例B3型胸腺瘤呈逐渐边界不清的倾向,C型均边界不清(图5,7);恶性度较高的B2、B3及C型胸腺瘤出现了肿块内分隔(图5,7)。
2.3胸腺瘤伴钙化与病理对照
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发生,未见明显的规律,在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小,在B2型和B3及C型胸腺瘤中钙化率相对高。
2.4胸腺瘤的增强特点与病理对照
在肿瘤注入增强剂后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2.5重症肌无力与胸腺瘤分型无明显规律。
3.讨论
胸腺瘤是少见肿瘤,为前上纵隔最常见的肿瘤,约占纵隔肿瘤的20%~40%,起源胸腺上皮,与自身免疫紊乱密切相关,胸腺瘤几乎发生在任何年龄(7~89岁),发病高峰在55~56岁之间。儿童和青少年罕见[1,2],性别差异不明显。本文平均年龄53.3岁,与文献[1,3,4,5]无明显差别。
1999年,WHO工作组建议采用一套模糊的术语,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但用字母和数字命名不同种类病种。把肿瘤分成A型AB型和B型及C型的原理是基于肿瘤生长的形态上、功能上和遗传学上的证据,提示这些胸腺瘤亚型在形态学上和临床上形成了明确的病种[1]。重症肌无力与AB、B2、B3型胸腺瘤显著相关,胸腺癌与重症肌无力无相关性[6]。
WHO的组织学分类与以往分类的对比中A型为梭形细胞型;B型胸腺瘤根据淋巴细胞浸润的多少和肿瘤上皮细胞异型性程度分三个亚型:B1(富于淋巴细胞)、B2和B3(富于上皮细胞)型,C型为胸腺癌,胸腺瘤与胸腺癌之间无明确的界限,不同于其他常见腺瘤与腺癌,所以胸腺癌又命名为C型胸腺瘤。伴有B1样型或B2样型特征的混合性A型胸腺瘤归为AB型胸腺瘤。B1型、B2型、B3、C型恶性度有逐渐增大。
强化幅度为增强扫描后CT值较平扫CT增多的数值。
注:以上为P值小于0.05,表示两组间增强幅度均值间有显著性差异,P值大于0.05的组合未罗列。
传统上所谓的恶性胸腺瘤的概念一直被用于临床上的晚期胸腺瘤即周围组织浸润,胸膜和心包种植或转移,与肿瘤细胞类型无关或显著异型性胸腺上皮性肿瘤。不管何种肿瘤分期,不要把恶性胸腺瘤视为WHO组织学类型无关的局部浸润性胸腺瘤的同义词,因为这不能适当的反映出临床晚期A型和AB型胸腺瘤具有良好的预后。
胸腺瘤亚型的分布:在大部分已发表研究系列中,最多见的组织学亚型是B2型和AB型胸腺瘤(占所有病例的20~35%)而B1型和A型胸腺瘤属罕见类型之列(在多数研究中占5%~10%)[1,4,5]。本组病例基本与文献报道一致。
CT是前纵隔肿瘤的主要检查手段之一,胸腺瘤为前纵隔类圆形、不规则软组织肿块,常见于主动脉弓水平,可成分叶状,肿块大者其内常密度不均,可见囊变及坏死,伴有斑点状钙化,部分边界清晰,部分与纵隔血管间脂肪间隙消失。增强后见不同程度强化,并强化不均匀或均匀。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肿块倾向于边界不清、形态不规整,文献报道肿瘤的形态不规整,分叶及合并坏死、囊变随着肿瘤的恶性度增高更明显,A型胸腺瘤多数呈边缘光整,类圆形,本组37例胸腺瘤中,肿瘤随着肿瘤的恶性度高,趋向于边界不清,表现为边缘毛糙,肿瘤内部伴囊变及坏死及钙化,纵隔脂肪间隙模糊,心包与大血管受累;钙化程度在各型胸腺瘤中均可发生,各文献报道说法不一,有的学者示肿瘤的钙化随着恶性度增高、呈多灶出现的倾向,也有文献报道钙化在各型中表现不一,即有钙化多出现于B型胸腺瘤的倾向,本组结果中所见,A型2例有钙化,AB型和B1型胸腺瘤中钙化率较低,在B2型和B3型及C型胸腺瘤出现钙化率最高,笔者认为并非肿瘤恶性度低而钙化率增高,而与肿瘤的细胞成分有关,在病理级别增高时,钙化也增多倾向。从强化程度与病理分型的比较中发现,本组病例AB型与C型胸腺瘤显示强化幅度最高,其次为各类A型,B3型、然后为B2、B1型,显然,未明显表现出:随着病理级别的增加,肿瘤血供越丰富即强化更明显,而是突出显示低级别的A型及AB型强化幅度相对增高,本文C型及良性胸腺瘤AB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高于其他类型,文献[7,8]中提及肿瘤强化特点时多数强调了强化的均匀性,并未提及增强扫描后肿物强化幅度之间有显著差异,文献[7,8]报道强化不均匀随着恶性度增高递增,这可能与肿块内坏死及囊变等结构不均有关。笔者推测AB型胸腺瘤增强后明显强化特点与超微结构上其成分似皮髓质交界的上皮细胞有关。这种器官样胸腺上皮性肿瘤具有如同正常胸腺中皮髓质交界结构的血供较丰富这一特点。这一点与以往的肿瘤的强化程度随着恶性度或级别的增高而增大的规律不符,也反映胸腺瘤的这种分型的特点,既反映了肿瘤的恶性度,又保留组织发生学分类中明确的类别。
胸腺瘤的鉴别诊断需要与胸腺增生,胸腺淋巴瘤,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胸腺复杂囊肿等鉴别,胸腺增生一般病灶密度较均匀,两叶对称增大;胸腺淋巴瘤有包绕血管的特征,密度相对均匀,坏死及钙化少的倾向,有时也不好鉴别;纵隔生殖细胞源性肿瘤中常见畸胎瘤,畸胎瘤有它独特的影像特点,钙化及脂肪成分混合在一起,不典型者也较难鉴别;胸腺囊肿有时因其内成分不同,显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无强化是鉴别点。总之,胸腺瘤与胸腺癌形态多变,确诊有时有困难。通过本文研究统计,胸腺瘤的强化特点及钙化及坏死囊变等影像特点有利于肿瘤的诊断。
图(1)。(2)为增强前后AB型胸腺瘤䯖伴弧形钙化䯖增强后明显不均匀强化䯥
图(5)。(6)为增强前后B2型胸腺瘤䯖其内密度不均䯖伴点状钙化䯥
(7)。(8)为增强前后B3型胸腺䯖瘤䯖均匀中等度强化、
摘要:目的:分析胸腺瘤的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手术并病理证实的胸腺瘤的CT表现。结果:各级胸腺瘤共37例,其中A型2例,AB型14例,B1型5例,B2型9例,B3型5例,C型2例;肿块的边界:A型2例、均边界清,AB型共14例、其中12例边界清,B1型共5例,均边界清楚,B2型共9例、其中7例边界清,B3型共5例、其中3例边界清,C型2例,均边界不清;在肿块伴钙化方面,各型肿瘤表现不同,其中B2型胸腺瘤伴钙化者约占44%,B3型胸腺瘤约占40%,C型100%明显高于AB型胸腺瘤(约14%);在强化幅度上,A型平均强化幅度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无明显差异;A型胸腺瘤与其他病理分型之间增强幅度无明显差异;AB型胸腺瘤较B1,B2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C型胸腺瘤较B1,B2,B3型胸腺瘤强化幅度显著增高,但与AB型胸腺瘤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胸腺瘤的CT检查在肿块的边界、大小等方面反映出恶性程度,但有一些征象不同于其他一般肿瘤的影像规律,如钙化及增强程度并未显示随着肿瘤的恶性度规律性变化,有一定的特征性,对术前诊断与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
关键词:胸腺瘤,X-线计算机,组织病理学
参考文献
[1]廖松林.肿瘤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学[M].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378-382.
[2]Stephan JL,Galambrun C,et al..Epstein-Barr virus-Positive undifferentiated thymic carcinoma in 12-Year-old White girl..J Pediatr Hematol Oncol2000,22:162-166.
[3]王敬慧,张树才.胸腺瘤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28(10):717-719.
[4]王丰.胸腺瘤多层螺旋CT影像与病理学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7,26(9):880-882.
[5]张永林,马天云,侯俊棋,等.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的CT特征[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4,14(10):862-863.
[6]Okumura M,Miyoshi S,Fujii Y,et al.Clinical and functional significance of WHO Classification on human Thymic epithelial neoplasms:a study of146 consecutive tumors[J].Am J Surg Pathol,2001,25:103-110.
[7]Sadohara J,Fujimoto K,Müller NL,et al.Thymic epithelial tumors:comparison of CT and MR imaging findings of low-risk thymomas,high-risk thymomas,and thymic carcinomas[J].Eur J Radiol,2006,60(1):70-79.
对比与对照 篇7
1 资料与方法
2002年10月至2008年10月住院手术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6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 女51例, 男11例;年龄24~74岁, 平均年龄49岁。使用百胜AU4及Philips飞凡彩超仪, 探头频率7.5~10.0MHz, 采用仪器特定设置的甲状腺条件;使用直接检查法, 患者取仰卧位, 头略向后仰, 充分显露颈前区皮肤及甲状腺部位, 进行颈部侧切、纵切、横切扫查;在病灶位置重点观察肿块的包膜边界、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周边声晕、后方回声、周围组织回声及颈部淋巴结增大等;彩色多普勒观察腺瘤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 频谱多普勒测:收缩期峰值流速 (Vmax) , 舒张期最低流速 (Vmin) , 阻力指数 (RI) , 并打印存储。
2 结果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除3例甲状腺腺瘤直径<8mm的患者甲状腺的形态大小正常外, 其余的均表现为甲状腺病侧不同程度的增大, 最大的结节直径30mm×26mm×24mm, 最小的结节直径5mm×4mm×4mm;单发44例, 占71%, 双侧并发18例.占20%, 周边可见声晕56例, 占90%。病理报告中滤泡型腺瘤最多见, 51例占90%, 其中伴退行性变 (囊性变出血) 、纤维化、钙化者36例, 乳头状腺瘤2例, 非典型腺瘤7例。
二维声像图特征:62例甲状腺腺瘤依结节内部回声的不同, 可分为: (1) 实质型回声型12例, 其内呈均匀的低回声或中高回声 (图1) : (2) 混合回声型48例, 其内见囊实成分所占比例不一, 以囊性为主的腔内见点絮状的回声及条状纤维分隔光带, 可伴的散在强光点后伴/或不伴声影等 (图2) : (3) 囊性回声型2例, 囊壁较厚毛糙腔内呈无回声 (图3) 。本组62例除2例囊性回声型及3例混合回声型以囊性为主的周边无声晕外, 其余的均有结节形态规则, 包膜完整, 周边可见声晕, 后方回声无衰减, 周围组织回声正常的共同点, 颈部均未见增大的淋巴结回声。
彩色血流显像特征: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中, 周边见半环状及断续环行血流信号的49例, 结节直径>8mm的瘤体内有星点状血流信号, <8mm的瘤体内无明显血流信号。多普勒频谱示:甲状腺腺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 最大血流速度 (Vmax) 均<30cm/s, RI值0.5~0.7 (图4) 。
手术后病理见瘤体均有包膜, 声像图实质型回声12例中病理报告为滤泡型腺瘤7例.非典型腺瘤5例;声像图表现为混合型回声48者, 剖开后腔内为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并夹杂有纤维分隔及砂粒状物, 病理报告均为滤泡型腺瘤, 合并出血或囊性变36例, 非典型腺瘤2例;囊性型回声2例者, 剖开见单一囊腔内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 内见粗糙的乳头状突起, 病理报告为乳头状腺瘤。
3 讨论
随着高分辨率高频探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的广泛应用, 超声检查对腺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加之它具有无创性, 可反复检查等优点, 可作为腺瘤早期发现及诊断的首选方法[1]。
甲状腺腺瘤是一种良性肿瘤, 占甲状腺肿瘤的70%~80%, 以女性多见, 以单侧叶孤立性多见[2], 其病理上可分为:滤泡型腺瘤、乳头状腺瘤和非典型腺瘤, 其中滤泡型腺瘤最多见。本组病例滤泡型腺瘤多以混合型回声为主 (48/62) , 少数为实质性回声 (7/62) ;非典型腺瘤7例中5例为实质性低回声结节, 2例为混合回声结节;乳头状腺瘤2例, 均为囊性回声型。正常甲状腺有大小相似具有分泌功能的数以万计的滤泡组成所以回声细密均匀, 通常认为甲状腺腺瘤内的各种回声能反映滤泡的数量和大小、胶质含量、甲状腺内纤维组织的量和成分及血流灌注等情况, 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与病理对照, 腺瘤实质回声强弱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低回声结节镜下细胞和滤泡细胞小, 排列松散, 胞浆丰富;强回声结节镜下细胞和滤泡细胞较大, 排列紧密, 间质中有丰富的血管及纤维组织, 细胞形成大小不等的滤泡, 内含稠厚的胶样物, 间质成分少, 由于胶质与滤泡的质地不同, 形成多界面反射, 则出现混合型回声型;如合并出血或囊性变, 则切面见囊腔内见胶冻及棕褐色的液体;囊内出血则可见腔内点絮状及液体的回声;不典型腺瘤中镜下见细胞和滤泡细胞小而丰富, 因而超声表现为低回声;乳头状的腺瘤镜下见瘤细胞被覆树枝状分支的纤维血管间质, 形成乳头状物突入囊腔, 故其超声表现为囊性无回声区内壁毛糙, 可见小乳头状突起;甲状腺腺瘤内滤泡均衡增殖其内血管扩张走向正常, 故甲状腺腺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 符合张蒂荣等报道[3]的表现收缩期峰值居中, 升降波斜平, 舒张期起始波常在收缩期下降波中点以上, 以舒张未期出现较丰富的血流频谱 (图4) 。
甲状腺腺瘤以外科手术切除为较佳方法, 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癌均表现为甲状腺内单发或多发的结节, 但治疗方法、预后极不相同, 所以甲状腺腺瘤应注意与结节性甲状腺肿, 甲状腺腺癌相鉴别:
(1) 甲状腺腺瘤是来源于滤泡上皮的肿瘤, 向外膨胀性生长, 其边界清晰, 包膜完整, 大部分周边可见声晕, 它对甲状腺的影响是局部的故周边为正常的甲状腺组织, 彩超示大部分的结节周边可见断续的环状或半环状的血流信号, 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而结节性甲状腺腺肿是甲状腺组织长期慢性反复增生和不均匀修复而致的结节形成, 其边界不清, 无包膜回声, 无晕环周边组织回声增粗分布不均, 彩超示本组结甲周边及其内均无血流信号;本组中的甲状腺腺瘤多发结节部分见包膜、个别结节无包膜, 结节血供无特征的5例超声报告为结节性质待定的甲状腺腺瘤病例, 术后病理报告才得以诊断。
(2) 甲状腺腺癌多呈浸润性生长, 结节周边呈蟹足样浸润, 内部可见粗糙不规则钙化灶及沙粒状钙化, 伴有实性部分后方回声衰减, 肿瘤组织生长迅速常可见液性坏死灶;甲状腺腺瘤生长较缓慢内部也有钙化但大多是大而规则的钙化, 不伴有颈部淋巴结的肿大;彩色频谱多普勒上甲状腺腺癌的病理基础可能为在肿瘤形成和生长过程中, 宿主局部的微细血管大部分被摧毁, 仅有较大的静脉和动脉可能保留下来, 肿瘤内缺少淋巴网[4]收缩期峰值前移, 收缩上升及下降速度均增快舒张未期常无血流, 故多为湍流, 甚至可以探及动静脉瘘样频谱, RI>0.7可达1.0[3];然对多个小结节每个结节回声均不一又缺乏典型声像特征的甲状腺腺瘤3例患者中我们均发出结节性质待查的报告, 诸如此类的一系列病例在我们基层医院因诊断水平及仪器设备的限制, 目前只得依赖病理诊断。
4 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超声检查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有较高的特异性和准确性, 然目前超声能体现的二维声像及彩色多普勒显像等信息对多样复杂的甲状腺结节病的诊断上存在重复与交叉现象[5], 单靠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作出准确的甲状腺腺瘤诊断尚存在不少的缺憾, 超声声像特征结合术后病理对照分析是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准确率的最佳方法。
摘要:目的通过甲状腺腺瘤的声像特征与病理对照分析, 旨在提高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诊断准确率。方法使用百胜AU4及Philips飞凡彩超仪, 探头频率7.5~10.0MHz, 并与术后病理对比分析。结果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依结节内部回声的不同, 可分为实质型回声型12例, 混合回声型48例, 囊性回声型2例, 其中周边见半环状及断续环行血流信号的49例;甲状腺腺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声像图为混合型回声, 剖开后腔内为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并夹杂有纤维分隔及砂粒状物;囊性型回声, 剖开见单一囊腔内胶冻状及棕褐色液体, 内见粗糙的乳头状突起。结论本组62例甲状腺腺瘤与病理对照, 腺瘤实质回声强弱与病理组织学特征有关, 甲状腺腺瘤内滤泡均衡增殖其内血管扩张走向正常, 故甲状腺腺瘤瘤体内血流呈正常的血流动力学频谱;但单靠结节的声像图特征作出准确的甲状腺腺瘤诊断尚存在不少的缺憾, 结合术后病理分析是提高超声诊断甲状腺腺瘤准确率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甲状腺腺瘤,声像特征,病理学
参考文献
[1]雷志辉, 王少特, 洪晖, 等.甲状腺腺瘤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 9 (6) :362~365.
[2]周永昌, 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4版.北京:科学科技文献出版社, 2002:383~385.
[3]张蒂荣, 鲁树坤, 王双双, 等.甲状腺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频谱形态与病理对照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2004, 2 (4) :256~258
[4]唐杰, 董宝玮.腹部及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诊断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192~193.
【对比与对照】推荐阅读:
谈对照实验和对比实验06-27
对比与衬托05-28
对比与翻译10-08
功能与技术对比08-31
北大与清华的对比06-11
妥协与坚持对比作文10-14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07-26
俄汉语言翻译与对比06-15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06-21
与高考《考试大纲》对比政史地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