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与翻译(共12篇)
对比与翻译 篇1
1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特征比较
1.1 内容层面。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虽然都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但文学文本采取了“对世界艺术的掌握方式”, 它依据生活, 而又高于生活, 可以虚构, 不拘泥于真人真事, 可以根据需要对人、物、环境加以组合、创造。而非文学文本则采取了“对世界科学的掌握方式”, 材料翔实、准确无误, 重在真实, 一切都具有客观实在性。
1.2 语言形式层面。
文学文本的语言讲究文采, 生动形象, 带有感情色彩, 含蓄模糊, 追求韵律, 注重语言的音乐效果。相比之下, 非文学文本的语言贵在朴实明白, 准确规范, 简洁易懂, 信息准确性第一, 语言艺术性第二。
1.3 作者层面。
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都是思维的成果, 但文学文本主要用的是形象思维, 以生动感人的形象描绘说话, 而非文学文本主要用的是逻辑思维, 以客观事实、统计数字、逻辑判断和推理说话。
2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特点比较
明晰了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各自特征, 便可探讨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特点了。总体来说,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原则应是使译文体现出原文所具有的文本特点。
2.1 文学翻译的特点
我国的文坛泰斗, 学贯中西的钱钟书先生在《林纾的翻译》一文中写道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是“化”, 把作品从一国文字转成另一国文字, 既能不因语言习惯的差异而露出生硬牵强的痕迹, 又能完全保存原有的风味, 那就算得入于“化境”。钱钟书先生“化境说”的核心是文学翻译应保存原作的风味。刘士聪先生在谈道文学翻译时说“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语言艺术, 其至高境界是再现原文的韵味”, “文章的韵味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声响与节奏;二、意境与氛围;三、个性化的话语方式”。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文学翻译应该保存原作的风味与韵味, 译出原作的意境与氛围, 体现原作的艺术感染力, 再现其审美功能。当然, 这韵味、意境与审美功能可以体现在译文的内容上, 也可以体现在译文的语言形式上。例如, 诗歌中韵的翻译就是诗歌翻译中审美价值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从一定意义上说, 文学作品的翻译是再创作, 可以允许有某种程度的不忠实, 可以创造性叛逆, 以达到再现原文韵味与审美价值的目的。
2.2 非文学翻译的特点
应用翻译 (非文学翻译) 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效果的实用型翻译, 它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强, 应用面广, 大大不同于强调艺术审美与文学欣赏的文学翻译 (贾文波, 2004:1) 。那么非文学翻译就应根据委托人提供的信息, 确定翻译的目的和译文所要达到的功能, 准确无误地再现原文所欲反映的客观事实, 在此基础上, 可采取灵活的翻译方法, 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语言要简洁规范, 朴实明了, 注重文本功能的传递和读者的理解。
3 文学翻译与非文学翻译的策略比较
德国的翻译理论家赖斯 (Reiss) 曾根据文本功能的不同, 把文本主要分成三种类型, 并探讨了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第一种是信息性文本 (informat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交流信息, 反应客观现实, 以传递原文的指称 (referential) 内容和概念 (conceptual) 内容为主, 语言质朴 (plain prose) , 必要时可进行显化翻译 (explication) 。第二类是表达性文本 (express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表达原作者的情感态度, 注重美学和艺术形式, 翻译时应采取认同法 (identifying) , 以原作者的视角进行翻译。这类文本的典型代表是文学作品。第三类是呼唤性文本 (operative text) , 这类文本主要是呼吁、说服、劝阻读者采取某种行为, 使译文读者产生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反应, 翻译时可采取归化的策略。其典型代表是广告 (Nord, 2001) 。
3.1 文学翻译的策略
虽然一个文本可能具有不止一个功能, 但其肯定具有一个主要功能。因此, 根据赖斯对文本类型的分类, 文学作品属于表达性文本, 翻译时应以原文作者的视角进行翻译, 营造与原文相同的意境、氛围, 再现原文的审美价值。下面以刘士聪翻译鲁迅先生《野草》中《风筝》一文的两个具体实例加以说明:
3.1.1 但此时地上的杨柳已经发芽, 早的山桃也多吐蕾, 和孩子们的天上的点缀相照应, 打成一片春日的温和。
相应的译文是:
Around this time of the year, poplars and willows began to sprout, and new buds appeared on the early mountain peaches, forming a picture complete with the sky decorated by the kids with their kites, a picture that gave you the feel of the warmth of spring.
《野草》是散文诗, 兼具散文和诗的特点, 虽无诗的格律, 但有诗的韵味, 诗的意境。这段文字就描绘了极具诗意的画面, “杨柳”、“山桃”、“风筝”形象生动, 营造了春日暖意融融的氛围。对于这类文学文本的翻译, 就应保存原作者营造的这种氛围, 再现原文的审美效果。译文中第三个小分句加入“picture”一词, 使“杨柳”、“山桃”、“风筝”三个形象浑然一体, 构成一副完整的图画, 而第四个分句又重复了“picture”一词, 再次强调了这样一种春日暖意融融的氛围, 意思表达完整而充分。
3.1.2 远处的蟹风筝突然落下来了, 他惊呼;两个瓦片风筝的缠绕解开了, 他高兴得跳跃。
相应的译文是:
When, all of a sudden, the crab-kite in the distance plummeted, he would gasp with surprise;when the two tile-kites got twisted and then taken apart, he would jump with joy.
从形式上看, 原文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排比的句式结构, 而译文则很好地对这种结构做了相应的处理, 可见, 译者在努力保存原作的艺术风格, 而且这种保存应该是很成功的。
3.2 非文学翻译的策略
非文学文本大多属于信息性文本和呼唤性文本, 翻译时主要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 以目的语读者为中心, 传递信息, 感化受众, 达到译文与原文功能上的对等, 实现交际目的。以下举例说明:
3.2.1 以一则城市介绍为例:
惠州市是广东省辖城市, 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 珠江三角洲的东端, 属于今日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战国时期属楚国, 隋朝称“循州”并设府。公元1021年改称惠州。据《方兴纪要》载, 惠州“东接长汀, 北连赣岭, 控潮梅之襟要, 半广南之辅翼, 大海横陈, 群山拥后, 城岭南之名郡也。” (汤富华)
相应的译文是:
Huizhou city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ern part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east part of Pearl River Delta, which is under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It is an open zon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It has been an administration prefecture named Xunzhou ever since the Sui Dynasty (581-618 A.D.) .After 1021 it was named Huizhou until now.The city is a very important spot for her strategic and geographic position. (汤富华)
该段文字介绍了惠州市的地理位置, 城市名的由来, 以及其位置的战略重要性。城市介绍属信息性文本, 其功能主要是传递信息, 应采取归化的翻译策略。译者对“据《方兴纪要》载……城岭南之名郡也”翻译得非常灵活, 没有拘泥于原文, 而是抓住了要点, 进行了显化翻译, 译出了其内在含义, 删除了诸如“方兴纪要”、“长汀”、“赣岭”、“岭南”等文化内容, 增强了信息传递的效果。
3.2.2 以一则广告为例, 广州美食闻名天下, 有“食在广州”的美誉。对“食在广州”的翻译有两个译本, 分别是:
a.If you like the great cuisine, come to Guangzhou.
b.East or west, the Guangzhou cuisine is best. (刘季春47)
广告属于呼唤性文本, 目的是激发人做出某种反应, 采取某种行为。广告文本的信息与内容是为此目的服务的。所以, 只要翻译达到了此目的, 这种翻译就应认为是成功的, 而文本本身的内容与信息的传达也就不重要了。翻译时可采取归化策略, 以译文读者为中心。比较两个译文, a译文文法、意思都正确, 但作为广告平淡无奇, 不具吸引力。相比之下, b译文则更能吸引游客, 译文并没有拘泥于“食在广州”的字面意思, 而是进行了发挥创造, 套用了英语谚语“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的格式, 可读性大大增强, 对游客具有亲和力, 达到了吸引游客到广州品尝美食的目的。
摘要:翻译就其内容来说涉及两个部分: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为了讨论文学翻译和非文学翻译, 在此有必要先弄清什么是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以语言为工具, 以各种文学形式, 形象地反映生活, 表达作者对人生、社会的认识和情感, 以唤起人的美感, 给人以艺术享受的著作 (李长栓, 2004) 。那么, 除去文学文本, 剩余的都可以被认作是非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主要包括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等, 而非文学文本主要包括商业、法律、医学、科学、新闻、广告、公文等各类实用性文本。为了更好地探讨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翻译标准和策略, 应该先归纳出文学文本和非文学文本的各自特点。
关键词:文学翻译,非文学翻译,翻译策略
参考文献
[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1]贾文波.应用翻译功能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2]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4) .[3]刘季春.广告标题、口号的套译[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4) .
[4]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4]刘士聪.汉英、英汉美文翻译与鉴赏[M].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2.
[5]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得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6) .[5]汤富华.企业对外推介英译得文体与文化思考[J].中国翻译, 2000 (6) .
[6]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6]Nord, 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对比与翻译 篇2
[摘要]汉语与英语在诸多方面具有差异,如认识不到这些差异,便会对翻译造成障碍。本文重点研究了三原色“红、黄、蓝”的中英文化异同,旨在探讨翻译颜色词的方法,方便读者的理解。
[关键词]文化对比 “红、黄、蓝” 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066-02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翻译更不能离开所译语言的文化背景。颜色同样蕴涵着多种文化含义。不同语言环境下,对颜色的认知理解均有不同,因此翻译颜色词时,不仅要求懂得颜色的文化含义,还要懂得如何完成英汉双语的转换。“红、黄、蓝”是我们常见的色彩,本文致力于探讨这三种颜色的英汉文化差异以及翻译方法,力求使大家关注颜色词的翻译方法。
一、颜色词的中英文化比较
(一)红色
红色是自然界最普遍的一种颜色,在中国人心中,“红”也有着深刻的意义。因为在中国,“红”象征着喜庆,象征着兴隆。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红灯笼、红对联,代表着一种喧嚣欢乐的氛围。除此之外,“红”还象征着顺利、成功,或者是受到重视。例如为我们熟悉的词语“红运”,“红人”等。红色是我国千百年来崇尚的颜色,它能够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中国人心中的需求。
从其颜色本身,“红色”是鲜血的颜色,在英语中,鲜血可以引申为暴力、激进的革命,带有贬义。英语的red,包含支持左翼观点;支持共产主义;革命激进分子等含义,例如词语red activities便是“左派激进运动”之意。其革命含义偏血腥,如英语中的词语red-handed(手沾满血的;正在犯罪的),a red battle(血战)等。在汉语中,此种颜色也有一种革命的含义,但是其在汉语的革命意义是褒义的,象征着革命与政治觉悟高。如汉语中红军(the Red Army)、红领巾(red scarf)。
“红色”还表示一种情绪状态,或愤怒,或喜悦,或羞赧,这是英汉皆有的含义。表愤怒不快时汉语中有“面红耳赤”“眼红”“脸红脖子粗”等词语,表羞赧时,有词语“羞红了脸”等。在英语中也是如此,例如“When he criticized me,I really saw red”,表示对别人批评的愤怒;“Everyone knew her cheated in the exam,and her face soon turned red”,表示因羞愧而脸红的含义。
(二)黄色
黄色在中英文化中,有一定的共性。
首先,两者都意味着某些疾病。在汉语中有黄疸、黄癣、黄热病等与疾病相关的词语,同时还有面黄肌瘦、面色枯黄、黄脸婆等词语,也象征着不健康的状态。在英语中也是如此,最为我们熟悉的便是yellow-fever,该词语与汉语中的黄热病直接对应。其次,因为黄色与秋天枯黄的落叶息息相关,所以两者都意味着某种萧条的状态,还包含忧伤寂寥的情感。汉语中悲秋的诗句不计其数,如“秋风惨淡秋草黄”“人比黄花瘦”等。英语中yellow也有此种含义,例如“My life is like the yellow leaf without any hope”。
除了以上的共性外,中英文文化中黄色的含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在汉语中,黄色是权贵、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的历史中,黄色一直是皇城中的颜色,如黄袍、黄榜、黄砖黄瓦,还有象征富贵的黄金等,而在英语中,这些表达并不常见,英语中的皇权表达为蓝色、紫色更为常见。黄色在中文中还表示腐化堕落隐晦的意思。例如黄色书刊、黄片等,这些都包含着色情内容,而在英语中,这些表示淫秽肮脏意义的为蓝色。
在英语中,黄色有着其独特的文化意义。因为在犹大背叛耶稣时,穿着黄色的衣服,所以黄色在英语中有了胆怯、胆小、卑鄙等贬义,如yellow streak 表示胆怯,怯懦;而yellow-belly表示可鄙的胆小鬼。黄色还在英语中表示趣味低级的书刊,如yellow press,但是这些黄色书刊不同于中文中的“黄色”,英语中的“yellow”毫无色情淫秽之意可言。
(三)蓝色
蓝色主要表示天空、大海的颜色。在中国古代,最常见的颜色不过红、黄二色,但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古人历来对天空具有深深的敬畏之情。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的儒生穿着蓝色的衣裳,清代大臣穿着蓝色的官服,清代努尔哈赤初定的上三旗正包括正蓝旗。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蓝色的重要性。蓝色是一种极具韵味的颜色,诗句“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给人以宁静舒畅的感觉,所以便有“宁静、美好、纯净”的含义。
在英语文化中,蓝色与汉语中的黄色略有相似之意。在英语中,蓝色代表高贵与优雅。例如“blue blood”在英语中表示具有王室的血统,而不能译成蓝色的血。“blue book”意为名人录,“blue brick university”指名牌大学。蓝色也有下流、淫秽之意,汉语的“黄色电影”便可译为“blue films”,另外“blue talk”表示“下流的言论”。同时英语文化中的蓝色还可以表示忧郁、悲伤的感觉,例如“blue song”意为“惆怅之歌”。在英语国家还有一种悲伤忧郁的音乐名为“blues”,即蓝调。
二、颜色词的翻译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了解了中西方颜色词的差异,而面对此种差异,我们又应采取怎样的措施?翻译就是以一种语言再现另一种语言的信息,但我们要做到让读者“与观原文无异”。这就要求我们懂得多种文化,例如上文的例子,在翻译“blue films”时,如果翻译成“蓝色电影”,读者并不会理解什么意思。所以,在翻译颜色词时,要使用一些方法。
(一)直译
直译是指“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来翻译文字”。
例如李清照的诗歌: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译为: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the red should languish and the green should grow?
因为诗中的颜色词在意义上能够与英语的词语相对应,所以便可以采用这种直译法。除了诗歌外,许多常见的词语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来翻译,如红十字会Red Cross、红酒red wine等。
(二)换词翻译
如上文分析的那样,有些颜色在不同语言中含义不同,有时,汉语中的颜色与英语中的颜色并不对应。例如“黄色电影”在英语中应为“blue film”,“红茶”在英语中可译为“black tea”。
(三)意译
意译是指“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因为有些时候,不能因为其文字中有颜色,就将其翻译成颜色词,我们要根据其实际意义加以翻译。如“white lie”是指“善意的谎言”;“black sheep”是指害群之马;“黄毛丫头”译为“a witless young girl”。
三、结语
根据以上的分析,一些颜色词除了表示其本身所代表的色彩外,还有许多引申意义,这些都与文化息息相关。颜色词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因此在我们翻译颜色词时,不能只顾字面意义生搬硬译,更应注重其丰富的双语文化。翻译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们不只需要懂得英汉两种语言,更应懂得这两种文化,如此一来才能够避免错译。学习是无止境的过程,翻译亦是如此,我们应不断地积累与研究,谨慎推敲文化的差异。
【参考文献】
英汉植物文化的对比与翻译 篇3
关键词:植物词;文化差异;翻译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3-0000-01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植物,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也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对比
(一)文化内涵相似的植物词
1.百合与lily
百合在中国是一种吉祥之花、祝福之花。因其具有洁白无瑕的颜色和“百年好合”的联想意义,因而得到了中国人民的普遍喜爱,另外,中医认为,百合具有养心安神、润肺止咳的功效。因此,百合也常被用作食材,出现在人们的日常饮食之中。
西方文化中,Lily通常象征着贞节、纯真和纯洁。例如,在“圣母领报节”的宗教图画中经常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天使Gabriel手持百合花枝,奉告圣母玛利亚耶稣即将诞生。
2.桂树与laurel
中国文化中,桂树象征着吉祥、美好、荣誉、骄傲。我国古代学子若是考中了状元便称“蟾宫折桂,独占鳌头”[1]。
西方文化中的laurel与中国文化中的桂树具有基本相同的文化内涵。过去英美国家的人喜欢用桂枝编成花环戴在勇士的头上,以象征荣誉和成功。
(二)文化内涵不同的植物词
1.红豆与red bean
红豆在汉语中又称相思豆,通常象征着思念、爱情。这一方面与红豆自身的特点有关。由于红豆本身呈心形,且具有鲜艳如血的红色,加上它那质地坚硬的外壳,因而被人们视为坚贞不变的爱情的象征[2]。
英语中的red bean的文化内涵受《圣经》的影响颇深。《圣经》中,Esau为了一碗红豆汤而出卖了长子权。因此,红豆在西方文化中象征着见利忘义、为了微小的眼前利益而违背原则、出卖他人。
2.荷花与lotus
中国文化中的荷花又名“芙蓉”,常被用来与女子的娇美相比较。另外,由于荷花生于污泥之中而仍纯洁无暇,因而有着“花中君子”的美誉。这也是荷花在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文化形象。
在西方文化中,lotus象征着摆脱尘世痛苦的忘忧树。传说,人如果吃了他的果实,就会忘掉一切。因此,英语中的lotus有安逸、懒散、无忧虑的隐含意义。
(三)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
1.仅在汉语中有意义的植物词
桃花是中国一种较为常见的大众之花。除了象征女子的美貌外还象征张扬、招惹是非。而在西方文化中peach并无特别的文化内涵。
竹,喻指高风亮节、谦逊坚强。栗,喻指渺小的事物。兰,喻指脱俗的高贵品格。而这些词在西方文化中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
2.仅在英语中有意义的植物词
yew喻指不朽、哀思。很多西方国家的墓地上常种此树。Apple喻指人和事。grape喻指和平、富饶。而在中国文化中这些词也没有太特别的含义。
二、中英植物词文化内涵差异的原因
(一)生态环境的不同
由于英汉两个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不同, 一种植物可能在这个国家常见, 而在另一个国家罕见。人们对于很少接触的植物, 自然不会产生什么联想意义[3]。
(二)联想上的不同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而思想是客观的反映。人类有许多共同的生活经验,共同感受,所以不同文化也有不少重合处。就如柳树一词,在中西方都有赞美女子的意思,但是在西方又象征失恋、哀伤、死亡。
三、英汉植物词汇翻译的方法
(一)保留形象直译
当某种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时,即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译的翻译方法。例如:“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可译为“橡树会弯不会断。”
(二)转换形象套译
译者在翻译植物词汇时必须注意其在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差异,并据此调整植物词汇在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做到该词语中喻体改变了, 而其联想意义仍未改变, 从而适应译入语读者的信息接受渠道。例如“As red as a rose.”译成“艳若桃李”。“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译成“雨后春笋”。
(三)舍弃形象意译
当植物词汇直译过来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而添加注释不方便,转换形象套译又行不通时,译者不妨舍弃原文中的植物形象进行意译,即只译出植物词汇的联想意义[4]。例如:“the apple of ones eyes”译成“掌上明珠”。“He is practically off his onion about her.”译成“他对她简直是神魂颠倒。”
通过以上的对比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英汉民族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英汉语中都有大量的以植物为喻体的丰富词汇,翻译时必须根据民情风土,了解其修辞手法和喻义内涵,并运用适当的翻译技巧加以灵活处理。只有掌握了这些特点,在翻译的时候才会做到准确、得体。
参考文献: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1998(7).
[2]杨元刚,张安德.英汉植物词文化联想意义对比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2.
[3]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4]李先诗.英语典故精选[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对比与翻译 篇4
一、传统文学翻译
传统文学翻译是以纸张为媒介, 译者把自己的译文逐字逐句誊写在纸上, 由出版社编辑出版, 最后印刷上市的 (张英洁, 2013:7) 。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完全脱离网络, 不借用电子词典或翻译机器, 不使用计算机录入文本, 这也是最早的一种翻译方法。
二、网络文学翻译
网络文化是当代影响范围最广、传播速度最快的一种文化现象, 它以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契机, 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 网络也给文学的发展创造了平台, 网络文学随之产生。外国文化的流行让翻译外国畅销文学作品成为翻译爱好者一种文学时尚。网络文学翻译就是指翻译行为的网络化, 包括把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上传到网络上或者直接在网络上利用翻译工具进行文学翻译。这种网络化的文学翻译给文学翻译提供了更大众的平台, 让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学翻译的翻译策略, 以及译者、读者的角色等。 (郭振星, 2013)
三、网络文学翻译的新特征
(一) 即时性
与传统文学翻译相比, 网络文学翻译具有即时性。外国文学畅销作品很快能呈现在网上, 与之相应的中文版也会在网上随之推出, 翻译者可能是翻译专家, 也可能是民间翻译团队或个人。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性特点, 使读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了解文学作品的故事内容, 满足了读者的好奇心。当然, 和传统文学翻译的严格措辞、编辑、校对相比, 网络翻译的质量参差不齐。
(二) 互动性
在传统文学翻译中, 译者通过自己的理解, 把原版作品翻译给读者, 与读者没有互动, 不同读者对翻译作品的理解也大相径庭。互联网给译者与读者、读者与读者之间创造了交流的平台。在网络翻译中, 没有绝对的权威, 翻译成为人人可以参与的活动, 翻译可以是个体行为, 也可以是集体行为, 如众多译者在网络上翻译接力。读者可以评价译者的翻译, 提出建议或批评, 这有利于译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翻译, 提高翻译质量。读者与读者之间也可以交流阅读心得,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文学作品, 剖析人物性格。互动给译者与读者营造了一个轻松交流的氛围, 使文学作品变得更生动。
(三) 便捷性
阅读传统翻译作品需要通过纸质书籍,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显得更加便捷和快捷。网络化的生活让很多人都养成了网上阅读的习惯, 上网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多, 读纸质书籍的人越来越少, 网络文学逐渐兴起, 网络文学翻译成为了文学翻译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网络文学翻译的便捷性还体现在修改方便。译者通过鼠标操作就可以增删译稿, 对译文进行反复修改, 通过互联网交流, 逐渐完善译文。传统文学翻译的修改就显得不那么便捷, 但传统纸质翻译更便于收藏、保存更久。
( 四) 快餐化
网络文学作品通常篇幅比传统文学作品精短, 选材更自由, 翻译更多为意译。翻译者大多是网络文学的爱好者, 在翻译过程中报着娱乐心态, 而非盈利目的, 更多的使用网络用语等轻松诙谐的语言, 有时缺乏传统翻译的严谨态度, 有时会出现错译、漏译现象。这更像一种快餐文化。
(五) 读者角色多样化
(1)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批评者
读者阅读传统文学翻译作品只能自我吸收, 而阅读网络翻译作品可以通过网络发表自己的评论, 他们兼翻译作品的批评者。有的评论一针见血、成熟客观, 有的评论显得主观偏激, 不管批评是否到位, 文学批评在网络平台下更加大众化。
(2) 读者兼文学翻译的译者
读者们在批评网络译文的同时也争相传播自己的译文, 做起了翻译作品的译者。网络民间译者声势浩大, 力量不可低估。集体竞译推动了网络文学的繁荣, 推动了翻译市场的发展。专业的翻译有时甚至会参考民间翻译, 例如哈利波特系列作品之“哈利波特与混血王子”就是民间译者率先译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采用的。 (张艳琴, 2007:17-18)
四、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探讨
网络翻译的质量受到一些传统译者的质疑, 如:利用机器翻译会降低翻译质量, 多人合译使翻译风格无法统一, 网络翻译缺乏科学的态度等等。笔者认为, 译文质量与选择的翻译工具、翻译方式没有必然联系, 而与译者有关。传统文学翻译的译者大多是翻译大家, 五四时期, 文学翻译家同时也是著名作家, 如鲁迅、茅盾、郭沫若、巴金等人, 他们首先是文学家, 其次才是文学翻译家。而网络文学翻译由于文学创作和文学翻译的脱离, 译者水平的参差不齐, 才造成了网络文学翻译的质量鱼龙混杂。但值得一提的是, 传统文学翻译作品不一定都是优秀作品, 网络文学翻译作品也不一定质量不高。传统文学翻译经过了出版社的严格校对、编辑、包装来保障质量, 同样网络文学翻译也可以通过读者对其进行优胜劣汰来保证质量。
对于网络翻译质量的探讨又引出一个新课题即文学翻译是否需要专业化。文学翻译不同于科技翻译, 文学本来就是语言创造的艺术, “文学翻译是要用另一种语言工具, 把原作的艺术意境传达出来, 使读者在读译文的时候能够像品读原著一样从中受到启发、获得感动和美的感受” (刘建林, 2009) 。文学翻译并不要求译者的精确翻译, 而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过于精准的翻译, 不一定能达到文学作品的感染力, 也不一定满足读者的需要。
五、结语
网络文学翻译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 这不同于传统翻译理论所要求的译语表达与源语表达最大程度实现对等, 也不再拘束于源语文化需植入译作之中的专业化要求。当代网络文学作品题材丰富、现实感强、风格多样、消费节奏快, 这些特征相对传统文学作品来说, 对译者的领悟能力、翻译能力和文化素养其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译者对于原作的取与舍, 对于源语文化的传递与回避, 对于目的语文化的植入与放弃, 都是需要译者的再创作。网络文学翻译这种翻译形式不会降低文学翻译的质量, 它可以作为传统文学翻译的补充, 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作品, 同时给传统文学翻译提供借鉴。网络文学翻译的即时、快速传播的特点满足了读者一睹为快的愿望, 读者可以给译者提出更多建设性意见帮助提高作品的翻译质量。网络文学翻译和传统文学翻译需要相互借鉴、互为补充、共同发展, 这样文学翻译质量才会提高, 文学翻译才能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英洁.论互联网文学翻译对译介学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2]郭振星.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网络文学翻译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 2013.
[3]张艳琴.网络时代文学翻译读者角色的多重化[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7 (06) .
对比与翻译 篇5
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旅游资料种类众多,包括旅游景点介 绍、旅游宣传广告、旅游告示标牌、民俗风情画册、古迹楹联 解说等各方面的内容,而其中景介翻译最具有旅游特色,也 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旅游景点的翻译是向外国游 客宣传和介绍本国、本地的人文、自然风光的重要途径,这 就要求译者既要忠实于景点特征和文化内涵,让外国游客 准确、全面地了解该地风貌,又要使译文对西方游客有良好 的可接受度。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性文本有其自身的语篇特 点,而其语言和形式受各自特定文化的制约,是以各国游客 的阅读目的、欣赏水平和文化背景为基本参照的,因此在文 体风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要使旅游景介文本实现其预期 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在 保持基本意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利用删减和改译等手段 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 整合。也就是说,旅游文本的翻译固然首先要遵循翻译的基 本原则,但更注重目的语读者的反应和信息获取的时效。因 此,本文以我国主要旅游景点的介绍资料及其英译本和英 美两国的相关旅游文本为语料,结合翻译的功能理论,对比 分析英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差异和功能实现方式,具体探 讨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 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一、旅游景介文本类型分析
旅游景介的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的翻译,目的和功能是
实用文体翻译的依据。文本类型和它的内容形式、翻译策略 有直接关系。不同文本类型的语言特点、文本重心不同,译 本所要实现的预期效果也不一样。要研究汉语旅游景介的 英译,就必须明确旅游景介文本的类型和功能,了解译文的 预期目的。在这一点上,国内外学者基本上达成了共识,认 为旅游资料旨在通过对景点的介绍,提供有关自然、地理、文化、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换言之,汉 英旅游景介都是通过传递信息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从 文本功能看,该类文本具有两个功能:信息功能和呼唤(也 称诱导)功能。其中,呼唤功能是主导功能和内在功能,因为 旅游资料的最终目的在于吸引游客,关注的是“语后效果”,刺激旅游者的参观欲望。但读者在做出决定去游览某地之 前和在参观景点的当时都希望得到相关信息和背景知识,因此信息性也是旅游资料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呼唤功能得 以实现的前提。
在功能翻译理论看来,“呼唤型”文本的核心是“读者
层”,强调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情感呼应。为了感染受 众,译者必须充分揣摩译文读者的文化心理和审美习惯,了 解他们的需要、期待和所具备的知识,从原文中选取他们易 于理解并乐于接受的旅游信息,用符合译文规范和文化标 准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在具体的操作中,译者不必拘泥于 原文的语言形式,可重组译文的语言结构,使译文地道流 畅,明白易懂。因为原语文本和目的语文本的受众属于不同 的文化和语言群体,译者提供的信息量不可能和原语文本 作者提供的信息量完全相同,等量的信息也并不一定等效。事实上,翻译目的论强调指出,对实用文体的翻译,我们所 关注的不是译文与原文是否对等,而是译文在多大程度上 实现了它所要达到的交际目的。根据此观点,旅游景介的翻 译要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即遵循译文的目 的性原则。
二、汉英旅游景介文本的对比
尽管汉英旅游景介文本都以实现其呼唤功能为目标,但社会文化、思维方式、语言的差异使二者在语言和文体风 格、信息容量与传递、篇章模式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异。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的对比分析与翻译* 孙红梅
(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曲阜273165)摘要:汉英旅游景点介绍文本具有相似的文本功能,但二者在语篇模式和文体特征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要使旅游外 宣文本实现其预期功能,译者必须了解目的语读者对该类语篇的阅读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该文对比分析了汉英旅游 景点介绍文本在语言特点、信息功能方面的差异,从翻译的功能理论角度探讨了汉语旅游景点介绍文本英译中信息重组的必
要性和原则以及可以采用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汉英文本;预期功能;功能理论;翻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0)10-0125-03 Vol.31 No.10 Oct.2010 第31 卷第10 期 2010 年10 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 本文为曲阜师范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英汉旅游资料的对比与翻译研究”(XJ0656)的部分成果。
-125-本文重点探讨汉英旅游景介间的语言差异和信息功能的对 比。
(一)汉英旅游景介的语言特点
汉英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及思维方式,因而他们的审美观和语言逻辑观也不尽相同。表现在汉英 旅游景介中,汉语表达的华丽溢美和英语表达的直观明快 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典型的中文旅游文本在传递信息时往 往用字凝练含蓄、言辞华丽,多用修饰和同义反复,行文讲 究声律对仗,景物刻画笼统,强调描述语言的朦胧美。而英 文文本则用词简洁明确、逻辑严谨、文风质朴,行文讲究简 洁明快,描写大多客观具体,描绘直观可感。如: 例(1):崂山,林木苍翠,繁华似锦,到处生机盎然。春天 绿芽红花,夏天浓阴蔽日,秋天遍谷金黄,冬天玉树琼花。其 中更不乏古树名木。景区内,古树名木有近300 株,50%以上 为国家一类保护植物,著名的有银杏、桧柏等。
例(1)是对崂山的介绍,它包含汉语中典型的四字结
构,形式对称,辞藻华美,极具音律之美,迎合了中国读者的 审美心理。
汉英语景介文本的语言差异还表现在修辞手法的使用
上。汉语中往往会使用大量的四字词、叠词、排比句来强化 表达,达到修辞的效果。杨敏和纪爱梅指出:“英美旅游篇章 具有明显的非修辞性,汉语旅游篇章里修辞的运用和形容 词使用频率均高于英语旅游篇章。”汉语景介文本对景区的 描写所用语言大多空灵,往往采用同义重复的手段,更多地 强调一种主观感受。描写景区所使用的词汇在西方人看来 非常的空泛,没有什么实际的意思。看下面这个例子: 例(2):云来时波涛滚滚,浩瀚无际;云去时,无声无息,瞬息万变;天晴时,金光万道,色彩缤纷;浓雾时,影影绰绰,不视其容。云生景变,云动景移,动静结合,神秘莫测。百里 黄山因云而变幻无穷,绝妙天下。
为了突出黄山云的多种变化,这个景介使用了大量的
形容词和比喻、夸张等多种修辞手段,典型地体现了汉语的 修饰文风。如直译成英文,外国游客一定会感到扑朔迷离、不胜其烦,但在中国读者看来却非常地生动形象,极易引发 联想,激发他们一睹为快的兴趣。另外,大量的四字短语增 强了行文的气势,提高了语言的表达效果。
相比较而言,英语景介的描写往往通过提供细节来向
读者显示出某种印象,让读者自己去作判断。在语言上表现 为以名词、动词、副词、非谓语动词为主要成分的结构特征,并通常以叙述说明的方式来提供实在、有效的旅游景点信 息。洪明在分析汉英旅游语篇在描写景物的异同时指出,这 主要是由于汉英民族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不同 造成的。汉语景物刻画不求明细,讲究“情景交融”,符合汉 民族“重整合,重中和”的人文思想和艺术审美观的特点。而 英语描写景物,客观具体,重理性和写实,重形象而非意象 的直观可感,追求流畅自然之美。如: 例(3):Exeter is an important commercial center for the South West, and successfully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a modern city with the charm of one with a long and colorful history.Aspects of this history are easily seen in the medieval Cathedral, the Guildhall and the Quay, which is now a popular waterfront venue.Exeter has a population of around 100, 000 and has all the shops and cultural and recreational facilities you would expect to find in a thriving university town.这是一则关于英格兰西南部城市埃克塞特的介绍。作 者用平实、客观的语言向读者传达了关于这个城市的主要 信息,即“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的商业中心”。同时又对 这个城市的主要景点、人口和设施等基本信息作了明了的 陈述,风格朴实直白,符合英美文化崇尚简单明了和实实在 在的明快美的审美要求。
(二)汉英旅游景介的信息功能对比
旅游语篇包含大量的旅游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为了实
现旅游语篇的呼唤功能服务的。大量的语料显示,汉英语旅 游景介文本信息量和传达的顺序上存在差异,二者在传递 信息时侧重点不同。杨敏、纪爱梅在掌握大量语料的基础 上,对山东旅游篇章和英语旅游篇章的信息功能进行了对 比分析,指出:“英美旅游篇章重在景点地理环境、服务设 施、优势与不足方面的纯信息传递,而风光景色的描述性篇 幅着笔不多;齐鲁旅游篇章则更加突出旅游资料的社会身 份特征,如社会影响、历史沿革、发展业绩,更突出旅游资源 的风光景色和人文特色,尤其是史书和文学作品及诗歌对 于景观的颂扬和描述占了较大篇幅。”这一研究成果对我们 研究汉英景介文本的信息功能的转换具有重要启示。曾利 沙对《香港旅游锦囊》中汉语旅游资料的主题结构进行了分 析,并根据其性质及功能分布区分了一级主题、二级主题和 三级主题。其中,对景观的介绍归为二级主题,认为“其信息 的译介倾向于具体化,描述和评价性文字比较突出,其目的 是给游客提供感性认识,以唤起其潜在的兴趣”。汉语在描 述某个景点时,总喜欢引用一段俗语、名人名言或中国古诗 来做验证,如例(4)和例(5)。熟悉中国文化的中国读者对此 类引证喜闻乐见,看完后会加深印象,并从中获得艺术享受; 但对于外国游客却是画蛇添足,增加了信息负荷。例(4)新疆伊犁素有“塞外江南”、“天马的故乡”的美 称,来到伊犁感受那拉提草原的辽阔,领略古老游牧民 族———哈萨克族的热情好客,探寻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的西 征路线,目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风 光。
例(5)张家界武陵源境内“奇峰林立,怪石嶙峋,树茂林
丰,溶洞群布,沟壑纵横,溪水潺潺,珍禽竞翔,奇花争艳,赃 峰、桥、洞、湖于一体,汇名山大川之大成”,被著名园林学 家、清华大学教授朱畅中誉为“天下第一奇山”。
与英文旅游景介明显不同的是,汉语在介绍景点信息 时非常注重强调旅游景点的价值和该景点在旅游业中的权-126-威地位。类似于“(中国航空博物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航空 珍品收集与展览之地”、“被……评为……”、“被……授予 ……”以及“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4A 级景区”等 表达在汉语景介文本中大量存在,而相对应的信息在英语 文本中的出现频率较低。这符合中国文化尊重和信任权威 的特点,因此也被认为具有较强的说服力,能够增强诱导 性。
三、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
(一)信息重组的必要性和原则
旅游篇章为了达到宣传交际目的,考虑到汉英民族风
格的差异,以及信息突出模式的不同,翻译时在保持基本意 义功能一致的基础上,有必要在句子结构和表达方式上对 原文进行调整,在信息上进行整合。这是由旅游景介文本的 特点决定的,也是翻译目的论的必然要求。在翻译目的论看 来,任何文本都是“信息的提供”,每个接受者都可以从中选 取自认为有趣或重要的信息。但是对信息的调整和重组要 以实现译文的交际目的和功能为原则。曹波在《指示型旅游 资料的编译策略》一文中为信息的调整提出了更为具体的 指导原则。他认为,对译文信息的调整是以信息度和关联度 为准则的,前者指原文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能的必要性,后者指原文信息与译语读者的相关程度。原文的主要信息 是诱导译语读者不可或缺的基本信息,对实现译文预期功 能具有重要意义,在翻译过程中不能随意删减。原文中与译 语读者的阅读动机密切相关的信息最容易吸引译语读者,并诱发其旅游冲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予以保留甚至增补。
(二)处理信息的具体方法
汉语旅游景介的英译过程中,针对原文所提供信息量 的多少,译者可以选择具体的翻译方法。根据译文的预期目 的,我们可以判断出原文所提供的信息是过量还是不足,进 而采取增补和删减等具体方法。汉语旅游景介文本和其英 译本的目标读者在文化背景和知识结构上都存在这差异,汉语文本中不言而喻的信息对外国读者来说却可能是非常 陌生的,进而无法被英文读者所接受。因此,为了实现译文 的预期功能,译者必须找出原语文本中所缺失的部分,并将 其增补出来。对原文中文化信息的增补尤为重要,具体包括 增词、加注、类比、解释等方法。下面两个译文就利用增补和 类比的方式,使原本对于目标读者陌生的信息更容易理解,还拉近了读者和译文的距离,很好地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例(6)炎帝陵历代为炎黄子孙敬奉先祖的圣地。
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e 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例(7)鲁迅纪念馆现已发展为极富旅游价值的著名人 文景观。
The museum has now emerged as a celebrated cultural showcase and a tourist Mecca for millions of people.同样,汉语旅游景介中也存在一些信息,对于译语读者 来讲是次要的甚至是多余的。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要结合 翻译目的,做出明确的判断,进而采取删减、释义等方式加 以转化。如,对汉语景物的描写性语言在翻译过程中就要作 适当的删减和改译。
例(8)西湖在杭州市区的中部,面积约6.03平方公里。沿湖四周,花木繁茂;群山之中,溪泉竞流;亭台楼阁,交相 辉映;湖光山色,千古风情,令多少人流连忘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赞语真是恰如其分。
Situated to the west of Hangzhou, the West Lake area covers 6.03 square kilometers.The causeways, bridges, pavilions, springs, trees and flowers in and around the West Lake make it a paradise on earth, where one cannot tear himself away.可以看出,译者将原文的四字成语用一系列的名词短
语所代替,符合我们前面对汉英旅游景介文本特点的分析。本文结合文本分析理论和功能翻译理论,对比分析了 汉英旅游景介文本的差异和功能实现方式,指出翻译目的 论对汉语旅游景介文本的英译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该文 本的翻译要以目标语读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认知环境和 心理期待,对原文信息进行调整,突现其“呼唤”和信息功 能。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可以根据英汉文本信息量的差异选 择适宜的翻译方法,以成功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达到有效 交际的目的。
——————————————————— 参考文献: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篇6
关键词:颜色词;情感;文化差异;文化对比
一、概述
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体现在方方面面,大了不说,单单就色彩词语的情感表达上,英语和汉语之间就存在着极大的区别。本文以此为出發点,通过比较分析在英语和汉语中对某些颜色词语的意思表达,来讨论不同颜色在不同的文化中所表达的主要含义和相对应的翻译。
二、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含义比较与翻译
(一)红色(red)
无论是红色还是red,它都是公认的能带动人的情绪的颜色。它是热情的,充满活力的。在中国文化里,红色代表着一种喜庆吉祥的意味。如逢年过节要用红灯笼,送礼金要给红包,嫁娶更是从服装到装饰一片红,如此种种都象征着喜庆幸福。在英语里,像新年元旦,圣诞节等会用红色来表示区分,即red-letter-day。还有一些外国人认为红色是一个危险信号,在西班牙的斗牛运动中,斗牛士都拿着红色的布来引诱公牛的冲撞。在交通信号灯中,红灯也是禁止通行的信号表达。
(二)黄色(yellow)
黄色和yellow在英汉文化中的差异明显比较大。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它是古代君王地位的象征。从唐代开始,黄色就是我国的皇家御用色了。与此同时,在现代汉语里,黄色又走向了另一个方向,它还我们传达着幼稚,色情,嫉妒等消极意味。黄色还被用于很多别的语境表达,如黄粱一梦(白日梦),黄牛(投机倒把的人),黄昏恋(老年人的恋情)。
英语中,Yellow可以翻译成“胆怯的、卑鄙的、靠不住、妒忌的“等等,如:have a yellow streak怯懦,卑鄙的行为;yellow looks可怕的脸色,诧异的眼神等。
(三)绿色(green)
在过去的中国,绿色并不是一个美好的词。它常被用来象征低贱的地位,妻子出轨后的丈夫也常常会被形容成是戴了绿帽子。然而在英语里,green是一个充满希望的词汇,它代表着春天,代表着生命力;另一方面,green还有年轻的、佳境等意思汉语中,绿色又可称为青色,所以它在汉语里也有年轻、稚嫩。新等意思。。现在绿色常常被用在环境相关的词语中,又有健康的意思,如绿色食品。
(四)黑色(black)
黑色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庄严肃穆,无论是黑色还是black,它大多数时候都被中西方人民用来象征死亡、悲痛,渲染压抑悲剧的气氛。中文里关于黑色的词汇多是贬义的甚至是见不得光的,如黑名单、黑作坊、黑户、黑心等等,这些黑在词中的意思可以直译成black.但大多数时候它们之间是无法直译的,如英语black coffee是不加奶和糖的咖啡,你若是译成黑咖啡就会出洋相了。
黑并不是一直用于表达贬义,在英语中,black也有一些褒义的用法,in the black(盈利)。若是不知道其要表达的真正意思,就很容易翻译成在黑暗里,令人摸不着头脑。
(五)蓝色(blue)
在中国文化里对于蓝色赋予的意义不多。相较而言,英语中的蓝色倒表达了比较多的含义。就像我们经常说的,形容自己的心情忧郁,难过,就可以用blue来表达。如in a blue mood和have the blues等。英语中的蓝色还有一重含义和中文的黄色有点相似,比如a blue film就是指比较淫秽或者有相关暗示的电影,类似于中文的好“黄色电影”。Blue还是一个象征身份地位的词汇,在美国,blue book 不能翻译成蓝色封皮的书,它事实上指的是记载显赫人物尤其是政府官员名字的书。
(六)白色(white)
白色无论在中国还是外国,都会直观的让人联想到洁白无瑕,纯洁无害。所以西方国家在新娘结婚的时候都会选择穿洁白的婚纱来象征婚礼的神圣和纯洁。很多时候,中文的白色可以直译很多英文词汇,如白宫(white house),白雪(snow white)等。但是,白色和white在各自的文化中还是有很大的差别的。如在中国白色主要还是一个不被推崇的色彩存在,它主要代表着死亡、终结、哀悼,所以中国人在情感上是很忌讳白色的,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这么说,白色的反义词是红色,如我们常说的红白喜事。而西方人对于白色更多的是推崇,它代表着光明、高雅、圣洁和善良,如白色的婚纱,圣洁的天使等。此外,在中文里,与白搭配的组词,如白菜(Chinese cabbage),白开水(plain boiled),译成英语都是和white完全没有关系的,这是中英文化中的内涵表达的差异。
三、差异浅析
可以看出,中英文化中对于颜色词的定义还是千差万别的,这些差异的形成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找到原因。西方文明在最初的时候,就是偏向于科学理性的,他们对于客观世界的理解都普遍采取现实科学的态度。这也就导致了英语中的颜色词象征意义都非常直接,我们更加容易追溯它的语义理据以及逻辑理据。
而就中国而言,由于它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统治,所以无论是在教育还是科技上,和西方相比中国都是比较落后的。再加上中国文化里的颜色词的含义演变常常与政治挂钩,因此普遍具有神秘色彩。我们也可以明显感觉到,中国的颜色词不仅具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多元的象征意义。
四、结语
英汉色彩词中还有很多颜色词汇都有着很大的文化差异,如紫色(purple),粉色(pink),灰色(grey)等,本文只选取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六个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差异是不同的国家、民族在他们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烙下的鲜明的印记。只有了解颜色词在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内涵,我们才能够更加顺利地进行跨文化的交流和学习。我们应该尊重并且弘扬文化的多样性,让文化不断地互相碰撞融合,让这个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明芳.汉英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对比分析——议“红绿黑白”的汉英内涵差异[J].科技视界,2015,23:163+301.
[2]王蒙蒙.英汉色彩词文化内涵的对比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0,21:208-210.
[3]蔡银环.英汉基本色彩词的对比及翻译[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1:75-79.
[4]裴蓓.英汉色彩词及其文化内涵对比研究[J].轻工科技,2013,05:178-179.
英汉语逻辑连接对比与翻译 篇7
思维, 在传统的心理学上, “是指人脑对显示事物间接地和概括的加工形式”[1];一种用特殊方式组织起来的物质的特性, 也就是人脑的机能。语言, 作为人类精神主要承载形式, 也是思维的表现形式, 受到思维的支配, 在自然状态下它们是不可分割的。可以说, 思维过程和语言过程是同一过程。翻译不应该被认为是一项单纯的语言活动, “应该被看作是一项逻辑活动, 一项译者对原文进行判断、选择的逻辑活动”[2]。因此, 翻译如果只着眼于源文本的语义层面, 是难以产出好的译作。韩礼德和哈桑 (Halliday and Hasan 1976) 在《英语的衔接》一书中, 将逻辑连接分为添加 (addictive) 、转折 (adversative) 、因果 (causal) 、时间 (temporal) 四种语义联系。[3]按照抽象逻辑语义可分为三类:详述 (elaboration) 延伸 (extension) 和增强 (enhancing) 。详述是对前句或基本小句以及句或小句中的某一成分给以进一步的说明、评论、或举例。延伸是表达在前句或基本小句的语义之外, 从正面或反面增加新的陈述, 或交代其例外情况。增强是一个句子 (或小句) 给另一个句子 (或小句) 提供有关时空、因果、理由和方式等方面的信息[4]。这三类的划分更为抽象, 概括力更强, 是对前面四分法的补充:弥补了四分法不能囊括复合体中小句的缺陷, 同时了省去了用四分法处理每个定谓和非定谓小句的麻烦, 也是本文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2 汉英逻辑连接的不同特点
2.1 逻辑连接的显明与隐含
显明性是指逻辑关系靠关联词等衔接手段来直接标示的。语篇中出现的一些词语, 如“now, but, well, at the same time”等被称为“语篇标记” (discourse marker) 。相反的, 隐含性, 顾名思义, 是指语篇的逻辑关系没有用连接性词语明示出来, 但通过上下语境可以推断得出。英语重形合, “句子以形寓意, 以法摄神”[5], 造句注重形式接应, 逻辑思维具有典型的明显性;而汉语中意合, “以意役形, 以神统法”, 造句注重意念连贯, 逻辑思维具有典型的隐含性[5]。
例1跑得了和尚, 跑不了庙。
The monk may run away, but never his temple.
例2 Peggotty’s answer soon arrived, and was, as usual, full of affectionate devotion.
培果提很快就回了信。信里和往常一样, 就是疼我爱我, 一心为我着想的话。
例1中两个分句之间没有使用任何关联词, 但通过整体判断, 可以发现明显的“转折”关系, 但在译文中, 为了符合英语“形合”的特点, 要添加上“but”一词。同样的, 例2是一个并列句, 在英语语法中前后两个小句必须用关联词连接起来, 以明示句子的内部逻辑结构。但译中文时, 却要省略掉“and”的语义, 以遵循汉语“以形统神”, “流泻铺排”的特点。
汉语和英语逻辑连接虽一明一暗, 但不代表它们的逻辑语义关系是相同的。汉语句子的“延伸”关系转换成英文可能就是“增强”关系;英文中的“增强”关系可能会译成汉语的“详述”关系。如
例3 When it is dark in the east, it is light in the west;when things are dark in the south,
there is still light in the north.
东方不亮西方亮, 黑了南方有北方。
例4 My assistant, who had carefully read through the instrucs before doing his experiment, could not obtain satisfactory re sults, because he followed them mechanically
虽虽然然我我的的助助手手在在做做实实验验之之前前已已从从头头到到尾仔细阅读过说明书, 但由于他死搬硬套, 所以不能得到满意的结果。
在例3中, “东方不亮”与“西方亮”在逻辑语义上是“延伸”关系;“黑了南方”与“有北方”也是如此, 但在翻译成英文的时候, 都译成了“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 语义连接上变成了“增强”关系。例4中, “My assistant”和之后的定谓性次要句在连接关系上是“详述”, 但在中译文中, 不得不将连接关系变更为“增强”。因为汉语不习惯有冗长的定语来修饰, 一般都会选择更为灵活的状语, 也更符合汉语的语序要求。
2.2 逻辑语义的浓缩和展开
英语的逻辑除了连接上具有明显性外, 语义上还具有浓缩性。明显性体现在逻辑连接词的表露, 逻辑上有联系的地方一般都会以某种语言活动形式明示出来, 这是英语重形合的特点所决定的。而英语逻辑的浓缩性却远非如此。英语的思维方式和语言特点注定了英语的某些表达方式高度浓缩, 可能在英语思维中没有逻辑连接的特征, 但如果按班不动地转换成中文, 往往不合常理, 这是因为“由于英民族常取‘浓缩型’的思维方式, 喜欢将众多的信息靠多种手段集中于一个单位加以思考……而汉民族往往更趋向于把问题层层铺开, 用节节短句逐点交代, 这种“展开型”的思维方式更利于把事情说清, 说透, 说明白。”[6]
例5中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China’s successful explosion of its first atom bomb caused tremendous repercuss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例6 She said, with perfect truth, that“it must be delightful to have a brother, ”and easily got the pity of tender-hearted Amelia, for being alone in the world, an orphan without friends or kindred. (Vanity Fair)
她说道, “有个哥哥该多好啊, ”这话说得入情入理。她没爹没娘, 又没有亲友, 真是孤苦伶仃。软心肠的阿米莉亚听了, 立刻觉得她很可怜。
这两个例子在转换成中文时, 都增加了抽象逻辑语义上的连接关系。如例5中两小句间的连接关系为“延伸”;例6中, with perfect truth在句中做状语, 翻译过来时在连接关系上添加了“增强”的逻辑关系。与汉语的介词不同, 英语中的介词属于相对活跃的词类, 正如此句中可以用“with”使句子的层次感增强, 衔接更紧密, 而汉语的一个个音义语块, 是以一定的逻辑顺序或时间次序平面铺陈, 是一个流程结构, 正好比是一栋砖瓦堆砌成的大厦与一列一列车厢连接成的火车, 在两种语言切换时要将浓缩的逻辑平铺开来。
2.3 逻辑关系的直线性表述与迂回性表述
汉英逻辑连关系的差异还在于表述的直线型与迂回性。汉民族在一系列语言活动中, 习惯于先铺陈背景或相关信息, 然后再逐渐过渡到高潮或结论等最重要的部分, 与汉民族相反, 英民族更倾向开门见山, 把最关键的部分在开头, 然后再逐步介绍其他次要的内容。“总体看来, 英汉语篇的确分别呈直线性与圆式 (迂回式) 的逻辑特征。这从根本上讲是中西方各自重综合与重分析的思维习惯的表现。”[7]。
例7 Electricity would be of very little service if we were obliged to depend on the momentary flow.
在我们需要依靠瞬时电流时, 电就没有多大用处。
例8 Photographs are taken of stars, the light of which is too faint to be seen by eyes at all.
虽然许多星体的光线非常微弱, 肉眼根本看不见, 但它们的照片还是被拍下来了。
例7和8中的英汉两句逻辑语义均一致, 都是“增强”。但是在逻辑语义的表述顺序上却截然相反。两句英文都是典型的主从复合句, 主句在前, 从句在后, 将叙述的重点放在句首, 然后再陈述相关的信息, 属于“直线性”表述;在译成中文时, 位置调转, 转成汉语的“偏前正后”。按照一定的时空顺序或逻辑顺序, 流泻铺陈, 性成流水句, 在句末揭示叙述内容的重点和结果, 属于“迂回性”表述。尤其是在英译汉时, 因为汉语“正前偏后”句式的使用频率和普遍程度非常低, 所以往往采用“逆译法”, 更符合汉民族的思维习惯和表达方式。
3 结束语
翻译不仅仅是信息的转换, 更是思维方式的转换。而在不同思维方式的切换中, 挖掘出深层次的逻辑关系, 是以正确的思维方式表达内容的关键。在实际翻译中, 有很多僵硬的翻译, 或是所谓的翻译腔, 大多是没有很好地在逻辑层面上分析原文作品。所以, 了解英汉逻辑连接的不同特点, 把握翻译中切换的技巧, 才能有效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水平。
摘要:该文试图研究英汉语逻辑连接特点以及翻译中的转换问题。思维方式的差异使得英汉语逻辑连接迥然不同,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逻辑连接的显明与隐含, 逻辑语义的浓缩和展开以及逻辑关系的直线性表述与迂回性表述。掌握英汉语逻辑连接不同的表现形式是提高翻译水平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思维方式,逻辑连接,翻译
参考文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311.
[2]Rádo György.Outline of a Systematic Translatology[J].Babel, 1979 (25) :187-196.
[3]Halliday M A K, R Hasan.Cohesion in English[M].London:Longman, 1976:238.
[4]胡壮麟.语篇的衔接与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8:107.
[5]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46) :50-84.
[6]王寅.英译汉:句法结构比较[J].中国翻译, 1993 (5) :10-13.
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对比与翻译 篇8
1.1 梅花与plum
1)中国文化中的梅花
梅花原产于中国,是我国的传统花卉。梅花由于开在寒冬时节,顶风冒雪而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古人认为,梅花有四德:初生蕊为元,开花为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的五瓣分别代表平安、长寿、幸福、善德和善终。在中华民族以花咏情的诗词中,颂扬梅花的诗词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花的数量。例如:
梅花
宋·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的这首诗表现了梅花坚毅、高洁的品质,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毛泽东曾用“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来表达中国人民像梅花一样不畏严寒与风雪作斗争的英雄气概。
2)西方文化中的plum
在英语中,plum既可指梅树或李树,又可指梅花或者李子。在基督教文化中,梅树表示“忠诚”;在英国俚语、美过俚语中,plum表示“奖品”、“奖赏”、“美差”。现在,plum则成为美国国会常用的委婉语。例如:
His new job is a fine plum.
他的新工作是件美差。
A congressman or senator may give a loyal aide or campaigner a Plum.
国会议员会给重视的助手和竞选者这一个有好处、有声望的政治职位,作为对其所作贡献的回报。
1.2 桃花与peach
1)中国文化中的桃花
桃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大众之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以下文化内涵。
(1)桃花没有其他花卉的高洁品性或傲雪性格,因此,常被当作实景来描写。例如:
桃花
唐·周朴
桃花春色暖先开,明媚谁人不看来。
可惜狂风吹落后,殷红片片点莓苔。
(2)由于桃花外观娇艳美丽,因此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于形容女子的美丽。例如:
诗经·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3)桃花的外表过于艳丽,不符合儒家含蓄而不张扬的传统观念,人们常常把它与美色相联系,因此在汉语文化中被认为是一种招惹是非的花,如“桃花运”、“桃色新闻”、“桃色事件”等均指男女之事。
2)西方文化中的peach
西方文化中,peach blossom并无特别的文化内涵,而peach则通常喻指美好的事物。例如:
a peach of a room漂亮的房间
His wife is an absolute peach.
他太太真是位美人。
此外,桃花色还常常被用来形容女性白里透红的肤色,特别是双颊的颜色,例如:
peachy cheeks桃腮
1.3 柳树与willow
1)中国文化中的柳
柳树在中国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已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一部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文化内涵。
(1)象征忧伤的离别之情。常言道:“迎客松,送客柳”,所以柳树在汉语中是“离别”的象征,常被用来表达忧伤离别之情。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柳”与“留”谐音,有“挽留”之意;另一方面是因为柳条纤细柔韧,象征绵绵的情谊。因此,汉语中但凡有柳的句子,大都包含了浓浓的离情别绪。例如,《诗经》中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细雨霏霏。”以及苏轼《水龙吟》中的“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都以柳为基调,充满了依依惜别之情。
(2)喻指女子的姿色。由于杨柳风姿绰约,撩人心怀,因而在中国文化中“柳姿”喻“姿色”,用来形容女子姿色。例如,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这两句描写的是唐明皇回来以后,看到太液池的芙蓉就想起了杨贵妃美丽的面容,看到未央宫的柳条就想起了杨贵妃柔美的柳眉。
(3)指风尘女子。每年四五月间,柳絮从雌性柳树上纷纷扬扬地飘到水面上、粘到人身上,而不像别的花那样长驻枝头,这就使人们觉得柳树过于轻浮、妖娆,因此,柳树也就有了一层不好的含义。例如,“花街柳巷”指代妓院等色情场所,而“寻花问柳”则表示男子寻访风尘女子,嫖娼作乐。再如:
这贾蔷外相既美,内性又聪明,虽然应名来上学,亦不过虚掩眼目而已。仍是斗鸡走狗,赏花阅柳。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
Jia Qiang was as intelligent as he was handsome,but he attended the school only as a blind for his visits to cock-fights,dograces and brothels.
(杨宪益、戴乃迭译)
2)西方文化中的
西方文化中,willow主要具有以下几种文化内涵。
(1)象征失恋、哀伤、死亡。weeping willow既可以表示垂枝的柳,又可以表示“垂泪的柳”,这源于以前英国人带柳叶花圈以示哀悼的习俗。人们还使用sing willow,wear the willow garland或者wear the green willow来表示“服丧”、“悲叹爱人之死”。在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奥赛罗》(Othello)中,黛斯德蒙娜(Desdemona)就说道:
(2)用于驱邪。在西方,柳树还被用来祛病驱邪。在复活节前的星期日,西方人常用柳树来祈福,将之挂于家中驱赶所有的邪恶。
(3)象征女子的苗条与优雅。柳枝细长绵软,与女性优美的身段非常想象。例如:
Clothes always look good on her because she is so tall and willowy.
她又高又苗条,穿什么都好看。
经过对比我们发现,柳树(willow)在英汉两种语言中虽然都有“忧伤”的联想意义,但汉语中的忧伤是由离愁引起的,在英语中所指的“忧伤”是由死亡所造成的,其文化内涵并不相同。
2 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汇
所谓文化内涵空缺,是指某些植物词汇在一种语言文化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另一种语言文化中却没有相对应的联想。下面我们通过表1和表2来了解在英汉语言中存在文化内涵空缺的植物词汇。
3 英汉植物词汇翻译
以上我们介绍了英汉植物词汇存在的文化差异。在翻译植物词汇的过程中,为了传达植物的文化含义,在译文中正确体现植物在原文中的形象,我们应该尽量做到表意传神、形义兼顾。要做到这一点,译者必须灵活处理植物词汇的形象,或保留形象直译,或直译加注释,或转换形象套译,又或舍弃形象意译。
(1)保留形象直译
当某种植物词汇在英汉两种语言中的文化内涵相同或相似时,即可采取保留形象直译的翻译方法,这样不仅能够保留源语的文化特征,传递原文的风格,再现原文的神韵,而且能够使译文生动活泼,增进英汉文化的交流,丰富译文的语言。例如:
peachy cheeks桃腮
laurel wreath桂冠
Oak may bend but will not break.
橡树会弯不会断。
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
一日一苹果,医生远离我。
莺儿忙道:“那是我们编的,你老别指桑骂槐。”
(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九回)
“We made that,”cut in Yinger.“Don’t‘scold the locust while pointing at the mulberry’.”
(杨宪益、戴乃迭译)
(2)直译加注释法
保留植物形象直译能够再现原文神韵,但对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读者而言,直译也经常为他们的理解带来一定的困难。此时我们不妨采用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进行翻译,即在翻译原文的植物词汇时保留原文的植物形象,同时阐释其文化意义。例如:
as like as two peas in pot
锅里的两粒豆(一模一样)
A rolling stone gathers no moss.
滚石不生苔。(改行不聚财)
While it may seem to be painting the lily,I should like to add something to your beautiful drawing.
我想给你漂亮的画上稍加几笔,尽管这也许是为百合花上色,费力不讨好。
(3)转换形象套译
通过前面的对比我们知道,字面意义相同的植物词汇,其联想含义可能不一致;而字面意义不同的植物词汇,其联想含义可能一致。因此,当用一种植物在英汉语中所具有的文化内涵不一样的时候,译者在翻译植物词汇时,就不得不考虑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译入语的文化传统以及译入语读者的习惯,并据此调整植物词汇在译入语中的表达方式。例如:
as red as a rose艳若桃李
spring up like mushrooms雨后春笋
potatoes and roses粗茶淡饭
come out smelling of roses出污泥而不染
My new jeep is a lemon.
我的新吉普真是个蹩脚货。
Oaks may fall when reeds stand the storm.
疾风知劲草。
(4)舍弃形象意译
当植物词汇直译过来很难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而添加注释不方便,转换形象套译又行不通时,我们可以舍弃源语中的植物形象进行意译,即抛弃原文的表达形式,而只译出原文的联想意义。例如:
the apple of one's eyes掌上明珠
harass the cherries骚扰新兵
apple of discord不和的根源
He is practically off his onion about her.
他对她简直是神魂颠倒。
Every bean has its black.
凡人各有短处。
If you lie upon roses when young,you lie upon thorns whenyou old.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除了平儿,众丫头媳妇无不言三语四,指桑说槐,暗相讥讽。
(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All the maids and servants,with the exception of Pinger,kept gossiping,making sarcastic remarks,and casting aspersions at Second Sister.
(杨宪益、戴乃迭译)
参考文献
[1]唐美华.英汉植物词汇文化内涵对比分析及其翻译策略[J].文教资料,2007.
[2]曹雪芹,等.红楼梦[M].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
[3]曹雪芹,等.红楼梦[M].杨宪益,戴乃迭,译,2015.
[4]潘文国.汉英语言对比概论[M].商务印书馆,2010.
[5]张维友.英汉语词汇对比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6]刘海玲,张树彬.文化空白与《红楼梦》佛教用语翻译[J].社会科学论坛,2006(6).
论英汉语言的对比与翻译 篇9
那么, 英汉语言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翻译的呢?笔者试图从英汉词汇现象、句法现象及语篇结构这三方面进行探讨。
一、英汉词汇现象的对比
英汉两种语言分属印欧语西系和汉藏语系, 两者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首先反映在词汇上。与翻译关系比较密切的因素主要包括词的意义、词的搭配能力和词序。
1. 词的意义方面
英语单词的词义一般分两类, 一类:本义 (Denotation) , 另一类:转义 (Connotation) 。以动词gnaw为例, 其本义是“咬;啃”。如:The rat gnawed a hole in the wooden box. (老鼠在木箱上咬了个洞) 。gnaw的转义是“使烦恼;折磨;腐蚀”等。如:Hunger gnawed at the prisoners. (饥饿折磨着犯人们) 。英汉语言相比, 一个显著的差异是:英语更青睐词的转义, 而汉语多用本义。又如:The author’s fingerprint is quite obvious in all of his works.原译:作者在他的所有著作里留下的指纹都相当清晰。fingerprint是常见名词, 意思是:指纹。如:戴上橡皮手套以防留下指纹印。以汉语为母语者没料到的是, 上句一词, 用的是转义。其含义是:特色、特点、与众不同之处。改译:作者的特色在他所有的作品中体现得十分明显。
2. 词的搭配能力
在词语的搭配上, 英汉语言也体现了不同的语义。以英语动词make为例, make money即汉语中的“挣钱”;make progress即汉语的“取得进步”;make laws即汉语的“制定法律”。由此可见, 英语make的搭配能力很广, 可以用金钱、进步、法律, 而汉语中就需分别用“挣”、“取得、“制定”等来搭配。因此, 为了使译文语言规范, 译者有必要注意这些差异, 译文中词的搭配必须符合汉语习惯。另举例如下:
Some Americans pop across the border simply to fuel up on flavorful Mexican food and beer.
一些美国人越过国境线, 只是为了吃点可口的墨西哥食物, 喝点墨西哥啤酒。
原文中原意为“加油水”, 可以和food搭配, 也可以和beer搭配, 但译成汉语时应分别翻译成“吃点”和“喝点”。
3. 词序方面
汉语是语义型语言, 英语是形态型语言, 这便决定了两者在词序安排上有着本质的区别。英、汉语句子中主要成分主语、谓语动词、宾语或表语的词序基本一致。但是各种定语的位置和各种状语的次序在英汉语中则有同有异, 变化较多, 所以英、汉语词序的比较, 主要是指定语、状语位置异同的比较。
3.1定语的位置
3.3.1单词作定语
英语中单词作定语时, 通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名词前面, 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也大致如此。有时英语中也有后置的, 但在汉语中一般都前置。如:
a research-oriented hospital (前置)
一所以搞科研为重点的医院 (前置)
something important (后置)
重要的事情 (前置)
3.3.2短语作定语
英语中修饰名词的短语一般放在名词之后, 汉语里则放在被修饰的名词之前, 但间或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习惯而定。
试比较:
a candidate with little chance of success (后置)
一个当选希望极微的候选人 (前置)
particles moving around their atomic nucleus (后置)
环绕原子核运动的粒子 (前置)
3.2状语的位置
3.2.1单词作状语
(1)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形容词或其它状语时, 常放在它所修饰的形容词或状语的前面, 这一点和汉语相同。
John did not distinguish himself as a student, but he was very active in class.
约翰当年并不是出色的学生, 但他在班上很活跃。 (前置)
(2) 英语中单词状语修饰动词时, 一般放在动词之后, 而在汉语里则一般放在动词之前。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e developing rapidly.
现代科学技术正在迅速发展。 (前置)
3.2.2短语作状语
英语中短语状语可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或后, 译成汉语时, 大多数放在被修饰的动词之前, 但也有放在后面的, 视汉语的习惯而定。
1) Then with a bag of toys and books we walked across the garden in the gray light of the dawn.
我们提着一口袋玩具和书籍, 在晨曦中穿过了花园。 (前置)
2) A jeep, full, sped fast, drenching me in spray.
一辆坐满人的吉普车急驶而过, 溅了我一身水。 (后置)
由此可见, 英汉语在语序的排列上有相同之处, 也有相异之处。翻译时, 相同之处可以照搬过来 (即顺译) ;相异之处则需要对语序进行调整, 使之在整体上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 (即逆译) 。
二、英汉句法现象的对比
词是翻译中最基本的转换单位, 但词最终离不开句子, 离开了句子, 词的意义便无法把握。因此, 词的翻译应放在整个句子甚至更大的语境中进行, 这样词才会有相对确定的意义。另一方面, 英汉两种语言在句子结构方面虽有不少相似之处, 但也有很多差异。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 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就无法逐字翻译。因此, 仅仅掌握了词汇的翻译技巧还远远不够, 还必须进一步学习并掌握句子的翻译技巧。
1. 句子结构
在句法结构上, 英语和汉语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英语是主语突出的语言, 而汉语则是主题突出的语言。英语的句子通常是“主语+谓语”结构, 而汉语的句子则通常是“主题+述题”结构。主题即句子的起首部分, 相当于“话题”, 述题是针对“话题”发表的信息或评论, 通常是“新的信息”。汉语句子的主题可能是名词结构, 与主语一致, 但在很多情况下还可能是其他成分。例如:
(1) I don’t believe such lies.
我不相信这些鬼话。
(2) Seeing is believing.
眼见为实。
这两个例句的主语和主题一致, 在翻译时不会造成很大困难。但是汉语句子往往并不遵循英语的语法规则, 它不一定是名词性, 即使是名词也不一定是主语。试比较:
(3) 他会干这种事我不相信。
译文一:I don’t believe 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译文二:That he should have done such things I don’t believe.
(4) 昨天的事多亏你帮忙。
译文一:Thank you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译文二:I owe you a lot for your help yesterday.
这里, 例3的主题是个句子, 但它在逻辑上是个宾语, 在英语中通常用宾语从句表达, “译文二”尽管在结构上看上去更像原文, 但是却不自然。例4的主题虽然是个名词词组, 但是它显然游离于“主谓”结构之外, 不能译成英语的主语。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句法结构上的这种差别, 英译汉时, 我们应该特别注意英语原文中的主语如何才能在汉语中得到最恰当的表达, 而并不一定非把原句的主语转换成译句的主语;汉译英时则相反, 一定要为译句选择一个合适的主语, 将汉语原文中不明确的主语予以明确化。
2. 替代与重复
英语与汉语的另一个重要差异就是, 英语重替代, 汉语重重复。英语中除了修辞需要以外, 很少在句子中重复同一个词或结构, 而在汉语中重复现象比比皆是, 这与中国文化讲究平衡与对称的美学心理有关。我们在英汉互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一点。英语中的替代结构主要有:代词 (包括人称代词、指示代词、不定代词和关系代词) , 替代词so, 替代动词do等。
英语往往用代词来替代上文刚出现过的名词, 而汉语则习惯于重复名词。例如:
(1) I hate sleeping or sitting on the floor.
我不喜欢睡地板, 也不喜欢在地板上坐。
(2) Bob is bored with, but Peter enjoys, music.
鲍勃讨厌音乐, 彼得则喜欢音乐。
上面两例中, 原文都是利用各种代词替代前文刚提到的概念或事物, 尽量避免重复, 汉译文则重复译出这些概念, 从而使表达更符合汉语的行文习惯。反之, 汉语中重复的词或结构往往可以用英语的代词译出。
三、英汉篇章对比
翻译虽然不是全新的创作, 却应遵循写作的规则, 照顾到篇章的连贯性。由于英汉逻辑思维和语言习惯的差异, 英汉互译时如果按原词原句照搬, 译文有时会显得生硬而不自然, 甚至不知所云。因此, 篇章翻译要兼顾段内、段际的衔接与照应及语域等问题, 以达到通篇的连贯, 使译文一气呵成, 不留明显的翻译痕迹。
英汉两种语言的写作都很讲究章法, 但两种章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总体上讲, 英语文章往往开门见山, 直奔主题;汉语文章常常曲折回环, 并不急于点题。传统的汉语写作有“起、承、转、合”的章法, 现代汉语写作虽也有类似于英语文章的开头 (introduction) 、正文 (body) 和结尾 (conclusion) , 但是段落和篇章的展开却与英语文章很不相同。
典型的英语段落像一篇小论文, 每段一个主题, 由通常出现在句首的主题句引出。段落其余部分都是紧紧围绕着主题展开的。汉语的段落却不一样, 读者往往需要寻找段落的主题或中心思想, 段尾也可能会引出新的主题。
其次, 英汉篇章布局也不相同。英语文章一般是一段一个主题, 层层递进, 直线展开, 后面的段落不会重复前面段落中已出现过的主题。强调篇章结构的严谨, 整篇文章的结构可以说环环相扣, 层层递进。汉语写作往往反复在不同的层面上讨论同一个论点, 呈螺旋型上升。
英汉颜色词文化透视与翻译对比 篇10
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属, 在人们的交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 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 因此, 颜色词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 受语言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 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我们可以看出, 由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 英、汉语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差别较大, 是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在翻译带有颜色词的表达时, 一定要弄清它的实际含义。因为有时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 而是转换成其它非凡的含义。准确理解颜色词的含义是忠实通顺地翻译颜色词的基础。所以, 本文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找出其异同点, 同时给英语学习者以一定的启示。
2. 英汉颜色词的对比
自然界中的缤纷色彩是客观存在的, 并不会由于在不同语言中对应的不同词汇而有所改变。正如莎士比亚所说:“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 仍旧如此芬芳。) ”中国人笔下的“红”、“橙”、“黄”、“绿”、“靛”、“蓝”、“紫”、“白”、“黑”等与英国人的“red”、“orange”、“yellow”、“green”、“indigo”、“blue”、“purple”、“white”、“black”等体现在调色板上的色彩必定是相同的。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各种颜色符号有着同与不同的感知和理解, 因此对颜色词语的翻译要仔细推敲、谨慎处理。下面, 先让我们对比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的异同。
2.1 red (红色)
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 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无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 红色都有“喜庆”的含义, 例如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s (纪念日, 喜庆的日子) , 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 (隆重欢迎某人) 等。在汉语中, 红色代表热情、温暖, 象征着幸福、喜庆吉祥和胜利。而在英语中, 还象征激进、暴力革命, 如red revolution (赤色革命) 等。红色还指“负债”或“亏损”, 因为人们总是用红笔登记负数。于是就有了这些词组:red ink (赤字) , in the red (亏损) , red balance (赤字差额) 等。还值得注意的是汉语中常用的带“红”字的词语, 翻译成英语, 可不一定用“red”。例如:“红糖 (brown sugar) ”、“红茶 (black tea) ”、“红榜 (honour roll) ”、“红豆 (love pea) ”、“红运 (good luck) ”等。
2.2 black (黑色)
黑色在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的联想意义大致相同, 即死亡、苦难和悲痛。英语中, 人们对“黑”所产生的联想与汉语差不多, 甚至有的在意义和形式上能完全对等。如:black market (黑市) , black hand (黑手党) ,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 black words (不吉利的话) 等。在两种语言中黑色还象征庄重、严肃。如英国人习惯穿黑衣参加葬礼或其他正式场合, 在中国黑色也常用在祭奠活动中。black在英语中还象征气愤和恼怒, 如:black in the face (脸色铁青) , to look black at someone (怒目而视) 等。值得一提的是, 在汉语中, 并非所有的和“黑色”有关的事物都是不好的, 黑色在中国还象征着刚毅、铁面无私、憨直等。如大家熟悉的宋代的刚直不阿、铁面无私的包拯, 在戏剧表演中, 常常都是用黑色脸谱来表现其舞台形象, 另外还有张飞、李逵等。同样, 在英语中, 并非所有与“黑”字连用的词都含有阴沉含义, 一个“黑色经济”的企业business in the black, 事实上指的是一个盈利的企业。
2.3 white (白色)
白色在汉语和英语的联想意义中都有纯洁和清白的意思, 但也有一些含义上的不同。例如, 在中国古代文化中白色是个基本禁忌词, 体现了中国人尤其古代的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对其的厌恶。在汉民族文化中, 白色常与死亡、丧事相联系, 如“红白喜事”中的“白”就指丧事 (funeral) , 表示哀悼。但在英语文化中, white表示幸福和纯洁, 如新娘在婚礼上穿白色礼服, 代表爱情的纯洁和婚姻的贞洁。当然, 近年来随着跨文化交际的不断加强, 英汉两种文化随之相互渗透, 汉语中白色的象征意义也发生了一些细微的变化, 白色也理解为纯洁忠贞。我们如今在中国人的婚礼上看到新娘也会穿白色婚纱, 这早已不足为怪了。另外, 英语中的white有时表达的含义与汉语中的“白色”没有什么关系, 如:white lie (善意的谎言) , white coffee (牛奶咖啡) , white man (善良的人, 有教养的人) , white elephant (昂贵又无用之物) 等。
2.4 yellow (黄色)
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红色的一种发展变异, 如黄道吉日, 但是它更代表权势、威严, 所以黄色便为历代封建帝王所专有, 如黄袍是天子的龙袍, 黄榜是天子的诏书;而在英语中, 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怯、卑鄙”的意思。例如:yellow dog (卑鄙的人) , yellow livered (胆小鬼) 等。英语中的黄色还用来作为事物的特定颜色, 例如, 美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上标有“yellow” (而不是“taxi”) 的字样, 代表出租车, 因为那里的出租车为黄颜色。汉语中黄色一词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的意思, 如“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等, 并不能直接译成yellow movies, yellow books, yellow music, 如果这样翻译, 西方人并不理解这些颜色词隐含的汉语意思, 因为英语中没有这种理解方式。这些词语中“黄色”带有汉语文化特定的含义, 因此, “黄色电影”、“黄色书刊”、“黄色音乐”在英语中可分别译为:obscene/blue movies, filthy books, vulgar music。
2.5 green (绿色)
绿色象征着万物生长, 给人的感觉是充满蓬勃的生命力, 古人由此联想到青春韶华, 用绿字来描写年轻貌美的女子, 比如:“红男绿女”、“绿窗”指代闺阁。另外,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 绿色具有两重性, 它既表示正义, 还表示邪恶;既有侠义的绿林好汉, 也有蛮横的绿林。此外, 绿色还表示低贱, 因妻子有外遇而使丈夫蒙羞丢脸, 低人一等, 叫给丈夫戴“绿帽子”。而绿色green在英语中不仅表示植物的生命色, 象征着青春、活力, 如in the green wood (在青春洋溢的时代) ;也表示清新、新鲜, 如:green recollection (记忆犹新) , green wound (新伤) ;它还表示幼稚、没有经验, 如green hand (生手, 不熟练) ;另外还可以表示情感“嫉妒、眼红”, 如:green with envy, green-eyed monster都是指“非常嫉妒”的意思。因此, 汉语中表示“嫉妒”意义的“眼红”, 应该翻译为green-eyed而不能翻译为red-eyed。值得注意的是, 像“绿色食品”green food等词语也都成为了中西方人民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 具有相同的时代特色和人文意义。
2.6 blue (蓝色)
蓝色是表示天空和大海的颜色, 让人感觉恬静、平和。除用于描述颜色本身外, 它还可表示事物基本的框架, 如:“蓝图、篮本 (blue print) ”。蓝色在中国文化中几乎没有什么内涵意义, 而在英语中blue是一个含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在学习、翻译同这一颜色有关的表达时, 我们应该注意其中的特别含义。英语的blue常用来比喻人的“情绪低落”、“心情沮丧”、“忧愁苦闷”, 如be in the blues (无精打采) 。blue Monday (倒霉的星期一) , 指度过快乐的周末后, 星期一又要上学或上班, 所以情绪低落。blue在英语中有时用来指“黄色的”、“下流的”意思, 如:blue talk (下流的言论) , blue video (黄色录像) 等。另外, blue又有社会地位高、出身名门的意义, 如:blue blood (贵族血统) , 象征着“有权势, 出身高贵”。
2.7 purple (紫色)
汉语中的大红大紫的“紫”表示了受欢迎, 得势的意思, 紫气更是祥瑞高贵的意思, 以“紫气东来”用作祥瑞的象征。北京的故宫确切的叫法是“紫禁城”。在英语中, 紫色是高贵、华美之色, 皇帝、国王穿紫袍以示显贵, 教堂里的大主教也穿紫袍或大红袍;purple passage指辞藻华丽、华而不实的段落。无独有偶, 英语中紫色同样也有贵族、权力的象征, 如:to be born in the purple (身出名门, 贵族) , marry into the purple (嫁入豪门) 等。
另外, 有时在汉语中的颜色词指的是一种颜色, 而英语中的同义词的表达方式并没有使用颜色词, 如:“白菜 (Chinese cabbage) ”、“白熊 (polar bear) ”、“青瓜 (cucumber) ”、“乌龟 (tortoise) ”、“黑桃 (spade) ”等。同样, 在英译汉中也有类似的情况, 如:bluebottle (大苍蝇) 。由此可见, 在汉语使用颜色词的场合, 英语不一定用颜色词, 反之亦然。
3. 英汉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对英语学习者的影响
由于汉语和英语中的颜色词在很多方面有差异, 这就给学习英语的中国学生带来了理解和使用上的一些问题。
3.1 完全用汉语的理解模式去观察推理英语的表达方式
这一点无论是在青少年学生还是成年学生身上都表现得较为明显。不管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 都会先入为主地用汉语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比如, 如果有人说你“This is very white of you! (你真诚实!) ”, 你应该感到高兴, 可是很有可能中国学生认为是说自己头脑简单、白痴。
3.2 用有限的英语知识来推理英语中的颜色词的含义
比如:It’s not a complex matter, and you can see i black and white.有学生会认为“black and white”在这里是“黑白相间”的意思, 其实英语里它还表示“分明, 清清楚楚”的含义。
学生对英语中的颜色词不能通透理解, 关键在于对西方文化的缺省, 为了减少学习中对颜色词的误解, 我们还需要对其文化蕴义进行了解。
4. 结语
通过对这些颜色词的对比, 可以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英汉两种语言及两种文化的根本差异, 了解颜色词所蕴涵的不同文化内涵, 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而且, 在学习英汉语言的同时, 我们要兼顾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 寻根溯源, 这样才能得体而准确地表达思想, 消除读者因文化差异而导致的理解上的困惑。总之, 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 有时相佐, 我们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 谨慎处理。
参考文献
[1]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之英汉互译 (增订本)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1.3.
[2]蒋冰清.论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宁德师专学报, 2002, (1) :66.
[3]吴大荣.常用英汉颜色词的比较与翻译[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 2003, (6) .
[4]王振亚.实用英语语言文化[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4.8.
[5]张震久, 袁宪军.汉英互译基础[M].北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4.12.
[6]张旺熹.色彩词语联想意义初论[J].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8, (3) .
交际法与语法翻译法的对比研究 篇11
关键词:语法翻译法;交际法;折中法
中图分类号:HO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10-0258-01
当今诸多因素造成了当今社会对外语学习的普遍重视,外语教学也就显得日趋重要。语言学习者不再单单满足于发展语法能力和阅读能力,而是迫切需要提高听、说、读、写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针对这种情况,如何教好外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成了摆在外语教师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且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一个重点。现通过分析比较最为广泛应用的语法翻译法和交际法,探讨将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到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可能性。
一、语法翻译法及其优劣势
语法翻译法历史悠久,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之前在大多数国家的外语教学中一直占统治地位。它是以学习语言的语法系统为中心的方法,我国外语教学界称它为传统教学法。它过分强调语法能力和阅读写作能力,而忽视了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的训I练和培养。语法翻译法的应用过程一般是:教师先描述一种语言的规则,然后用词汇和翻译练习进行强化最后是课文的翻译。
语法翻译法之所以能有辉煌的历史,原因在于它有着自己的可取之处。第一,语法翻译法以语法为中心,可以帮助学生打下较为牢固的语法知识基础,使学习者的表达较为准确。第二,语法翻译法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母语优势,能帮助教师节省时间。在教学中有很多复杂的结构和抽象的概念用母语解释起来较容易而且较直观,学生也易于接受。第三,语法翻译法重视阅读和写作,因此有助于书面技能的提高。第四,由于母语的介入,语法翻译对教师和学生的压力相对小一些。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理论的发展完善,传统的语法翻译法有时不能适应需要,曾经受到猛烈的批判,因为它自身存在着一些不足。第一,它过于强调语法规则和语法结构,而忽视语言技能。在语法翻译法中阅读课成了语法分析课,语法课更是只啃语法条条框框学生只是机械地通过强化训练记忆语法规则和词汇,但无法在交际场合将其正确、流利地运用。第二它只注重书面形式,忽视了语言使用能力。往往学习者学到的是“哑巴英语”,只会读写不会听、说、运用’其结果只能是语法条条头头是道,外语讲得结结巴巴。第三语法翻译法的教学过程较为单调、枯燥、教学步骤常常是固定不变的。第四,教师自始至终控制着课堂,个人在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的作用过于被动很少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交际法及其优劣势
当社会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使民族间、国际间的交流大大超出书面阅读的时候,人们发现一些传统的诸如语法翻译法之类的外语教学法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此语言学家们便开始寻找新的教学方法。交际法是作为语法翻译法的对应物而提出来的,它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发展交际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法体系。它重视培养使用外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交际能力不仅指运用语法规则生成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而且包括能在特定的交际场合正确且恰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交际法有很多优点,因而成为风靡一时的教学法,并在许多教学实践中取得了成功。那是因为:第一,交际法重视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注重学生的语言知识在具体交际场合的灵活运用,改变了“学无以致用”的情况。第二,交际法的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了运用语言的真实情景,发展和提高了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第三,交际法能创造融洽、自由的课堂气氛,使学生从古板、枯燥、压抑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寓教于乐。第四,交际法发展了学生的话语能力。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法不同,交际法使学生更多地参与语言运用活动,学生接触到的和使用的不是孤立的词汇和句子,而是连贯的表达。
三、折中法在我国外语教学中的可行性
随着社会的变迁,经济文化的发展及人们学习外语目的的改变,外语教学法也在不断地发展,一些旧的方法被抛弃或改革,而一些新的方法也不断形成和发展。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兼容并包和融合其他方法的长处和优点,将不同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这种融合的趋势称为折中。采用折中法是目前外语教学领域中出现的一种普遍趋向。这一方法在很多国家的外语教学界都得到了赞同。因为它利用各种语言教学法的长处进行教学,适合于各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活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折中法(或称综合法)在很大程度上比其他方法更适应我国外语教学的状况。
四、结论
实践证明,高质量的教学要有合适和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保证。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法比其他因素更为重要。并决定着教学的效果。然而在外语教学过程中使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情况。情况不同,教学方法也会随之改变,所谓“一劳永逸”的万能教学法是根本不存在的。正如Asher指出的那样:教授第二语言过程中存在的许多问题不可能只依靠一种方法就都解决了,要想长久保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方法的多样化是其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能拘于某一教学法,必须了解各教学法的特点、技巧,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教学对象和教学阶段进行优化选择,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法,将国外外语教学的先进理论与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努力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外语教学法体系。
参考文献:
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关系研究 篇12
关键词:汉英对比,汉英翻译,关系
一、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
1. 对比语言学中的汉英对比
对比语言学更多地被称作对比分析 (contrastive analysis或CA) , 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才形成的一门科学, 它进行的主要是共时的 (synchronic) 研究, 通过比较不同的语言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异同, 来寻求语言的变换、对应及干扰等关系, 为语言教学、语际翻译及本族语的研究服务 (潘文国, 2009) 。对比语言学适用于有亲属关系的语言, 也适用于非亲属关系的语言。对比语言学是对多种语言进行共时的描述和研究, 是研究语言在某一阶段的状态, 而一般不关注语言的演变。对比语言学注意相似点, 但更注重不相似点。汉英对比研究包含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 微观范畴包括语音、词汇、语义、语法等, 宏观范畴包括语言习惯、文化背景等。汉英对比可以为对外汉语教学、汉语研究和翻译理论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
2. 翻译学中的汉英翻译
翻译学的学科地位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可, 学术界正积极地致力于翻译学的建设。翻译是一种历史非常悠久的跨语言和跨文化沟通的手段, 人们形象地将其比喻为连接国家、民族和文化的桥梁。在人类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 翻译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文化的交融、知识的传播、宗教的流传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据统计, 目前全世界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20所高校设置了翻译专业和研究机构。在我国, 经教育部批准, 上海外国语大学于2004年建立了内地第一个独立的翻译学学位点 (二级学科) 。到目前, 我国共有42所高校试办翻译本科专业学位, 获准试办翻译硕士专业的高校已达159所。翻译学的建设与发展, 能有效地指导和规范翻译实践, 也能为相关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如:语言学、文学、文化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汉英翻译是翻译学研究中的一个点, 其包括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个层面。理论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汉英翻译的本质和规律, 探讨汉英翻译的思想, 规范和指导汉英翻译实践等;实践应用方面包括汉英翻译、汉英翻译教学、汉英词典编撰等。同时, 汉英翻译也是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从中国对外交流的情况来看, 我们存在很大的“文化赤字”现象。那么,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 让中国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中国, 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显得越来越重要而紧迫。加强汉英翻译的研究与实践刻不容缓。
二、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似之处
1. 遵循汉语为本位的原则
本位原则是指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的落脚点、出发点和立足点。在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中, 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汉语。刘宓庆 (2006) 用三个英文词组概括了汉英对比的本位原则, 即“on Chinese, from Chinese, of Chinese”。同样, 汉英翻译的本位原则可以概括为“on China, from China, of China”。刘宓庆 (2006) 指出, 坚持以汉语为本位才能避免引致实践上和理论上的混乱和失当, 避免引致体系上严重的缺失, 才能建立起汉外对比语言学的基本研究框架。同样, 汉英翻译也是以汉语为本。根据文军给出的翻译定义“翻译是译员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的文化活动”, 可见翻译的目的就是达成信息的传递, 那么汉英翻译就是要将汉语信息以英文的形式表达出来, 所以说忠实地传达汉语的信息是汉英翻译的首要任务。另外, 汉英翻译还肩负着向世界宣传中国文化, 表现中国核心价值等历史使命。由此, 以汉语为本位是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共同的根本原则。
2. 处理汉英两种语言的异同
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都关注于两种语言的异同问题。针对汉英对比, 刘宓庆 (2006) 提出了“相似性”和“非相似性”并重的原则。根据潘文国在《翻译与对比语言学》 (2007) 一文中的观点, 汉英对比的重要任务之一是研究汉英两种语言“同—异—同”, “同中之异、异中之同”、“个别与一般”、“普遍与特殊”等这些理论问题, 旨在为外语教学、跨语言交际、语际翻译、双语辞典编纂等提供理论支撑。汉英翻译也要在理论, 特别是在翻译实践中处理和解决英汉两种语言在语言结构、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认知习惯等方面的异同, 以达到有效的语际沟通。
3. 旨在达成汉英语际的沟通
实现汉英两种语言的沟通时汉英对比和汉英翻译的核心目标, 可以概括为“化异为同”、“异中求同”。汉英翻译是汉英两种语言沟通的桥梁, 这是不言而喻的。汉英对比表面看起来是强调寻求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 但其根本目的是在对比分析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 最终在两种语言和两种文化间构建起沟通的桥梁。正如潘文国 (2005) 在关于对比语言学的哲学思考中所提出的, 对比语言学的目标是“促进不同文化、文明的交流和理解, 促进全人类和谐相处”。针对汉英对比, 杨自俭 (2004) 也指出其任务是“将成果应用于语言和其他相关的研究领域”。
三、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异之处
1. 汉英对比意在聚合
根据对比语言学的实际和现代对比语言学的发展来看, 汉英对比是从两种语言的事实出发, 最终要寻求统一合理的解释, 因此其拥有聚合的性质。比如, 进行汉英动词时间表达的比较, 最终是要对这两种动词的时间表达给予科学的描述, 做出合理的阐释。
2. 汉英翻译意在分离
翻译学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学转向、文艺学转向、文化转向、解构主义转向、后殖民主义转向和生态学转向等几个阶段, 译文的接受者、译入语环境、译者的主体性等受到了高度的重视, “唯一”的译本已经不再存在, 翻译成为开放性的过程。英语委婉语表达非常多, 在汉英翻译时候就可以根据语境功能进行翻译。比如:“女厕所”可以用“powder room”来代替“ladies’room”, “脏衣服”可以用“soiled lined”来代替“dirty clothes”等。
四、汉英对比与汉英翻译的相互影响
1. 汉英对比是汉英翻译的理论依据
对比语言学是新兴的翻译学理论的参照和出发点, 因为通过对比研究才能得出关于双语异同的比较准确的认识, 从而使翻译研究减少盲目性。对比研究对翻译的应用理论的建设有着广泛和积极的意义。翻译学自成体系, 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翻译理论的建设必须借助于其他学科, 对汉英翻译理论具有参照意义的有汉语与英语的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文体学、文艺美学、修辞学和社会符号学 (刘宓庆, 2006) 。汉英对比分析为汉英翻译在思维差异、语法差异、表现法差异和功能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各种论题。总体来说, 对比语言学与汉英翻译理论的关系最为密切。
2. 汉英翻译是汉英对比的实践基础
在汉英对比过程中, 无论是从微观角度, 还是宏观角度, 无论是从形式上, 还是功能上, 都是先进行了翻译, 然后进行比较分析, 其本质是一种潜在的翻译。以比较汉英两种语言的抽象性与具体性为例, 先要从语言事实出发, 对比汉英两种语言对统一概念的表达, 如:“望穿秋水———await with great anxiety”, “添砖加瓦———make a little contribution”, “水乳交融———perfect harmony”等, 通过归纳总结, 可以得出汉语表达普遍存在具体性, 而英语表达普遍存在抽象性。
参考文献
[1]江治刚, 李军花.翻译本体研究的哲学思考[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6, (2) :59.
[2]刘宓庆.新编汉英对比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6.
[3]牛云平.翻译学的名与实[J].河北大学学报, 2007, (5) :130-131.
[4]潘文国.汉英对比纲要[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2009.
[5]潘文国.翻译与对比语言学[J].上海大学学报, 2007, (1) :114-115.
[6]文军.翻译使用手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对比与翻译】推荐阅读:
英汉委婉语对比与翻译07-26
俄汉语言翻译与对比06-15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翻译06-21
英汉修辞对比和翻译06-03
中外思维文化对比翻译06-09
对比与衬托05-28
对比与对照10-31
功能与技术对比08-31
北大与清华的对比06-11
妥协与坚持对比作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