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本性

2024-09-22

知识的本性(精选10篇)

知识的本性 篇1

高中物理教材中, 《光的本性》一章, 涉及光的现象较多, 概念规律等知识点比较繁杂难记。正因为如此, 大多数高中生对于这一章的学习感到比较困难。因此, 对于高中物理教师来说, 在《光的本性》这一章的教学中, 对于一些易混淆的问题必须向学生讲解清楚, 以便帮助他们深刻认识和理解光的本性。

一、关于光的本性的几种学说

在研究光的本性的历史上, 具有代表性的学说有四种。即微粒说、波动说、电磁说、光子说。

1. 微粒说:

这个学说是17世纪末提出的, 代表人物是英国物理学家牛顿。牛顿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光具有能量等特点, 提出光是由一种具有完全弹性的球形微粒大量聚集而成的, 这些微粒在均匀介质中以极高的速度做直线运动。这就是典型的牛顿的光学微粒说。光的微粒说能较好地简明直观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反射定律以及影的形成和光的色散现象。但是, 微粒说却不能很好地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和光的衍射现象以及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2. 波动说:

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是与牛顿同时代的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惠更斯根据光与机械波有一定的类似特征, 提出了光是以光源为振源的某种振动, 光是在一种特殊的弹性物质“以太”中传播的弹性机械波。但经实验证明, 这种“以太”物质是不存在的。波动说能够较好的解释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定律, 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以及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但不能很好地解释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牛顿的“微粒说”与惠更斯的“波动说”构成了关于光的两大基本理论。

3. 电磁说:

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是麦克斯韦。19世纪后期, 麦克斯韦根据光和电磁波一样都具有波的性质, 都能产生反射、折射、干涉、衍射现象, 根据理论上得到的电磁波的速度与实际测得的光速相同、电磁波和光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而不需要介质等, 预言光是一种电磁波。后经赫兹实验证实电磁波确实存在, 这样光的电磁说就诞生了。经过科学家们一系列的努力, 测出了光波的波长, 并同各种电磁波一起组成了排列有序的电磁波谱, 光作为一种电磁波在电磁波谱中占据了它应有的位置。

4. 光子说:

这个学说的代表人物是爱因斯坦。光子说的要点是:光由光子组成。爱因斯坦光量子理论的重要意义, 不仅在于对光电效应做出了正确的解释, 更重要的是将光视为是波动说和微粒说的一种融合体——光的波粒二象性, 使人们对光的本性的认识更前进了一大步。

爱因斯坦认为光具有波粒二象性。个别光子的行为显示出波动性;频率越高的光子, 能量越大, 粒子性越明显, 但这种粒子又不同于宏观现象中的质点;大量光子的作用显示出波动性, 频率越低, 波动性越明显, 但它又不同于机械波, 亦不同于电磁振荡产生的电磁波。对光的本性的认识, 历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否定。第一次是波动说取代微粒说, 但是第二次当光电效应等现象发现之后, 并没有取消波动说, 而是提出波粒二象性, 这是不是搞折衷主义呢?不是, 因为这两次否定的性质是不同的。第一次, 波动说与微粒说两种学说本身是不相容的, 光的干涉、衍射现象的发现及光速测定, 证明微粒说是错误的。波动说能解释包括微粒说可以解释的一切光现象, 使微粒说没有再存在的理由。这次否定是彻底的否定。第二次的情况不同, 光子说与电磁说均可以解释某些实验, 但又都不能被完全取代, 所以都有存在的理由, 而且光子说作为电磁说的对立面理论提出来是相容的。光子能量E=hν中的频率ν正是波的特性的描述, 更重要的是, 实验也证明了个别光子表现出粒子性, 大量光子表现出波动性。由此可见, 光的波粒二象性不是互相对立的实验现象的折衷, 也不是理论上的权宜之计, 而是对光的本性的科学概括。值得说明的是, 光的波动性 (电磁说) 和粒子性 (光子说) 不同于宏观机械波 (波动说) 、宏观质点 (微粒说) 。

二、光的干涉和衍射的区别与联系

光的干涉与衍射都可以得到明暗相间的色纹, 都有力地证明了光的波动性。但是, 产生这两种现象的条件是不同的。光的干涉现象需要相干光, 即两列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光源, 在同一介质中相遇。例如从楔形肥皂膜上观察到的钠黄光的明暗相间条纹, 或从水面油膜上观察到的彩色条纹, 就属这类情况, 从薄膜的前后表面反射出来的光就是相干光。而光的衍射现象产生的条件是障碍物或孔的线度与光波波长可以比拟的情况。例如从小孔观察点光源或从狭缝观察线光源就属于这种情况。光经过小孔或狭缝产生非直线传播的现象, 此时便可在光屏上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其次, 干涉条纹与衍射条纹也是有区别的, 以狭缝为例, 干涉条纹是相互平行、等距 (宽度相同) 的;而衍射条纹是平行而不等距的, 中间最宽, 两边条纹宽度逐渐变窄。

干涉条纹在屏上的分布, 超出了直线传播的范围, 由此说明, 在光的干涉中也存在衍射现象。在光的衍射现象中, 光不仅传到了直线传播区域之外, 同时由于光的加强和减弱, 出现了明暗条纹, 由此说明, 在光的衍射中也存在着干涉现象。因此, 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并非对立的, 而常常是相互依存的。

三、电磁波谱的相关知识

有关电磁波谱的知识, 关键是要求学生能够弄清电磁波谱产生的机理, 并且能够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并熟练记住有关的一些规律。比如:

记忆方法:以光谱为基础, 按照频率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相反, 按照这个顺序波长则是由大到小) 。往左为红外线、无线电波, 往右为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

产生机理和波长关系:从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 (红、橙、黄、绿、蓝、靛、紫) 、X射线一直到γ射线, 随着频率增大, 波长不断减小, 与之相对应的产生机构依次为:振荡电路、外层电子、内层电子和原子核。即产生机构大的, 其产生的电磁波波长也大。

频率重叠的原因:在电磁波谱中, 命名的依据是产生机理, 而不是频率, 而不同的产生机理所产生的电磁波的波长并非截然分开, 有所重叠, 所以不同名称的电磁波可能具有相同的频率。

综上所述, 要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光的本性的内容, 必须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有关光的本性的相关概念和规律, 并使学生弄清这些知识的来龙去脉, 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提高学习效率, 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坚守教育的天然本性 篇2

现代生活对人的影响,在卓别林的影片《摩登时代》里就有最经典的隐喻:用吃饭机就餐。连吃饭都不动手了,想一想,人将要发展成什么样子,人类将要向何处去?

这里,我无法展开阐释老师和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影响下所形成的有似于“吃饭机”的教学活动。然而大家可以想一想,在麦当劳、肯德基的薯条炸鸡汉堡包的香味包围中长大的孩子,能勤快地动手刷盘洗碗?能主动“弃暗投明”从垃圾食品中突围而走近绿色食品?

总之我认为,基础教育中常态的教学活动,实在不能太“摩登”!

简单复制几近成为快餐文化似的课件,虽赏心悦目,但若师生的目光总是游离于文本,学习内容是否能入脑入心?形式多样、只重过程的热闹探究,虽轻松愉快,但对真知不畏艰辛、孜孜以求,甚至孤寂前行的学习品质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何培养?

就基础教育来说,教师的粉笔、学生的钢笔,教师的黑板、学生的练习本,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学生的各种感官及双手的活动,依然应该是有效教学最常规的基本要件。无论汽车以及磁悬浮列车跑得有多快,人类追求不断提高自身奔跑速度的梦想,就像奥运圣火那样永远不会熄灭。看看当今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教学成果最显著最出彩和最耀眼的,都不是依赖现代化装备的,而是依靠最草根最生活化的有效的教学活动。

其实,在现代技术装备条件下,有效教学靠的还是学生和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活动。还是守住那“一亩三分地”,然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把课堂和生活有效地结合起来。新课程不应抛弃原课程,新课程不是与原课程分道扬镳,而是对原课程的扬弃和发展。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也不是与传统的基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水火不容、刀枪相对,而是你中有我、血脉相通。

十年前,我提出过“淡化教,强化学”的观点。我始终认定,教育就是交往和交流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的活动。所以,在现代生活背景和现代技术装备条件下,有效教学依然需要并且更要遵循其基本规律。

一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不能冻结了学生的学习活动,包办代替。二是借“教”导“学”,以“学”为本。在学生还不具备独立学习和思考问题的能力时,教师通过“教”的引导和启发,实现由“教”到“学”的转化。三是温故知新,以“会”激趣。通过温故,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知识的自主建构,从而“知新”,激发兴趣。四是及时反馈,以练促学。

教学的基本规律是不能背弃的,背弃了,教学就难以有效。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采取“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结构,洋思中学开展以“先学后教,超前断后”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还有诸如“限时讲授,限时训练,限时反馈”的“三限”教学模式,“尝试自学——主干讲解——局部训练——效果反馈”的教学模式等等,都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教学模式。这些教学模式,都很符合教学的基本规律,其立意和着眼点在学生的“学”,整个教学过程关注的也是学生的“学”,依靠的主要是教学的最常规的基本要件。

我们不要被日新月异的现代化“浮云遮望眼”,也不要被对理想教育状态的各种诗情画意的描绘和憧憬撩拨得心醉神迷。其实,任何一个领域的劳动和创造,都必须从其原点出发,教育和教学更是如此。基础教育即使披上了现代化的盔甲,其基本的活动依然是也必须是“刀耕火种”:教育就是交往和交流的活动;课堂教学就是教师组织学生共同学习的活动。教育当然憧憬诗意,当然关注幸福,但“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难道不也充满了诗情画意?披荆斩棘,风餐露宿,勇攀科学高峰的苦尽甘来,难道不也是一种人生的幸福?一味的轻松快乐,一路的风和日丽,基础教育能为孩子们创造诗意而幸福的人生打好基础吗?当今中小学生群体身高普遍增长,而体质却呈下降之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我们能说是因为体育的场地、设施不如过去吗?显然,我们的不当的教学理念导致体育课堂出了问题,这是最主要的原因,从快乐的“麦当劳”到快乐的“体育课”,怎能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啊!其他学科的学习亦如是。背离教学基本规律的教学,“效”从何来?

总之,在现代生活的背景和现代教育技术条件下,教学依然而且更加不能舍本,离开了教学所立足的原点,教学就成了花拳绣腿、空中楼阁,此其一。有效教学之“效”,最主要表现在学生有效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培养兴趣,体验学习的艰辛和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铸就高尚的人品,此其二。

课堂教学,也许真的应该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生活中,坚守其天然的本性,才能实现其育人之“效”。

(作者单位:广州从化中学)

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 篇3

一、声乐艺术审美理念

一直以来, 对人的审美活动的研究总是在感性世界和理性世界间徘徊穿梭。将审美范式同人的自由发展结合以来也是一种审美范式的自然回归, 即回归于人自身的发展。审美范式最早可以追溯于美学学科诞生后。1 8世纪中叶, 鲍姆嘉通将美学定位为研究感性认识的学科, 在鲍姆嘉通所作的最初的系统阐述中, 审美是指与概念思想领域相比照的人类的全部知觉和感觉领域, “‘审美‘这个术语开始强化的不是艺术和生活之间的区别, 而是事物和思想、感觉和观念之间的区别。”而后康德提出的“无目的的和目的性”命题奠定了西方经典美学审美范式的基础。审美通过其自身独有的特点将感性和理性二元对立进行沟通, 审美范式必然要以艺术为思辨对象, 艺术在感性的感知下激发对理想的想象能力, 这使得艺术在人类活动中成了审美活动本身。

二、声乐艺术审美范式的基础

声乐艺术是集合了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声乐艺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承载了不同的人类文化。声乐以“声”为乐器借助语言的形式辅以一定的背景音乐以及舞蹈得以完成, 以良好的气息控制和共鸣为特点。由此可见声乐中“声”是实现人们审美的手段, “乐”是情感表达的目的, 是引起人们审美体验的重要部分。柏拉图在其对话录《法律篇》中说道:“追求美妙的歌唱和缪斯的人, 应该追求的不是快感, 而是正确。”声乐艺术在此种意义上将追求“和谐”之美孕育于声乐艺术的形式之中, 构建了人类的心灵之美这门艺术的情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以传达, 需演唱者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 如作品和演唱者在审美情感进行审美感知最终使人获得绝对和永恒的意义。而声乐的原始功能与人类早期的宗教活动和社会活动密切相关, 逐步演化到具有审美的功能:使人类活动以及人自身达到和谐统一。审美源于生活, 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活动受到作品本身的审美性、审美主体以及受众体三者的约束和感悟。如一首音乐作品不能给听众带来美的感受不能称之为一首优秀的作品;不能引起演唱主体共鸣也难以构成一首优秀的音乐作品;音乐作品自身缺乏美的符号则审美感受荡然无存, 只要在歌者与审美受众体在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达到一致时才能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艺术价值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有了价值, 声乐艺术的存在离不开人们的审美需要, 声乐的审美范式是建立在人的美的感知的基础之上使人们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三、声乐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

声乐审美范式的本性回归是建立在回归人的自然本性基础之上的, 将声乐艺术置于生活审美化这一领域进行分析与研究。通过分析日常生活的审美现象找寻人的自我发展的变化规律, 从生活出发探索声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 把握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声乐的研究离不开社会历史语境。声乐艺术在我国发展逐步向多元化的开放趋势发展, 声乐艺术不局限于某一种单一的模式和风格, 博博采众长集合优秀的声乐艺术形式和风格。声乐艺术的审美范式活动从归于生活之中绝不仅仅是简单地归结为人的生存状态的平面化, 这与现代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的发展息息相关, 如政治、经济、文化尤其是人的全面发展。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人们的声乐素养以及声乐感悟都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这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使人们对艺术的体验和认知方式发展了一定的转变。而在消费主义盛行的现当代, 仅仅强调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批评极易将声乐文化的真实形态遮蔽。审美活动具有普遍性和广泛性, 时代决定了审美的取向和趣味, 而将声乐审美范式置于日常生活的语境中理解, 体现了当今社会平等的关系。而将声乐艺术的中心下移至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体现了审美的民主化。

随着电子领域的不断壮大, 声乐艺术得以良好的传播, 同时, 大众日常生活的需求使得声乐艺术滋生了一种世俗化色彩的追求, 使声乐艺术变得更加平易近人, 人们在声乐审美体验中得到了自身生活的感性需求和情感释放, 产生了一种源于生活的自我满足和感动。日常生活中审美实践在感性和理性的相互的作用中为人的主体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开阔性。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不断地美化了生活, 声乐艺术的普遍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流变, 使人们的生活乐趣得到了更多的空间和范围。

总之, 将声乐审美范式置于日常生活中来对人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通过时代精神的引导使其向着积极一面发展, 使声乐艺术更好的为大众服务, 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

摘要:我国的声乐艺术在艺术家们不断地追求和探索下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 音乐理论的完善以及音乐审美范式的回归, 都使得声乐艺术得到了更好地演绎、继承和发展。本文欲通过审美范式的转向使声乐艺术在艺术审美活动消除功利性因素实现向着人自身回归的可能。

关键词:声乐艺术,审美范式,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傅守祥.审美范式的世俗化:艺术哲学的重建与审美风尚的改变.探索, 2007年第2期

[2]霍磊.声乐审美群体的审美要求与声乐教学.教育探索, 2006.03

忧郁不是我的本性 篇4

生于忧患

在陈坤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异了,妈妈带着他和姐姐、弟弟一起生活,然而在重庆那个不大的地方,周围几乎没有离异的家庭。他经常要面对来自别人异样的眼光,逐渐长大的陈坤开始变得腼腆内向,不愿意过多的站在人面前,更多的时候他只是静静地呆在角落里看着听着。

为了在经济上自立,并帮助妈妈负担家庭开支,陈坤在高中时开始半工半读,他曾在重庆市政府机关当打字员、在酒吧当服务生、后来凭借一副漂亮的歌喉,成为酒吧的驻唱歌手。陈坤在歌唱上展露出的悟性和天分得到他的歌唱老师——重庆歌剧院演员王梅言的赏识。在她的强力推荐下,陈坤于1995年离开重庆到北京,考入著名的东方歌舞团(现中国国家歌舞团),担任印度、日本等亚洲国家歌曲的独唱表演。1996年,陈坤以专业课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

许戈辉:你以前是一个有点自卑的孩子,是吧?以前老师眼中的陈坤是什么样子的?

陈坤:在14年以前,我上电影学院的时候,老师觉得我是一个非常自卑的,把自己裹得很紧的人。老师说现在看得到我跟以前的差别,我现在开始会说话了,会去跟别人微笑了。老师认为以前的陈坤是不爱说话的,老迟到早退的,躲在一个角落里面就是这样看着的人。我曾经在大学四年级的时候跟老师讲,我说我要转行了,老师非常的诧异,她非常语重心长的说她认为我可以做演员,但我还是很纠结。

许戈辉:那又是为什么那时候你认为你自己不能做,那时候仍然挺自卑的是吗?

陈坤:我觉得我做不到,那时候很脆弱。别人对我的一个抨击,虽然我不会表现,但是会很深地烙在我的心里。我审视我自己,并不是一个有胸怀的人。我觉得男演员是需要大气的,有文化的,有判断力的,有胸怀的。

许戈辉:在电影学院的学习生活没有改变这一切吗?我知道在表演课的训练中有一项挺有名的叫做解放天性,对吧?

陈坤:解放天性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练习,但它解放的是外在的天性。我一直探求的是我的心手合一,心眼合一,心笑合一。因为探求的是这个东西,所以在表演的过程里面,我把这个内心的展现看得很高。但我离这个目标太远了,我觉得一定不是一个好的演员,我觉得我也做不到。我曾经写过一篇随笔,有很多年轻的朋友跟我说,做人太严肃想那么多干嘛?我就回答了一句话说,年轻的时候趁着我们还有时间工作,还有时间去想的时候,刻意地去想一想吧,因为你这一辈子逃不了一次去想的,不要到死之前才去想,到那个时候,再多的后悔药你都追不回来了。我觉得在我们年轻的时候,花一点时间严肃地去思考一下,或者找一个坐标自我反省一下,没有什么错。与其把这个时间拿出去泡吧,去聊无聊的天,你应该往里面看看,我们还可以改正的是什么,因为得到的利益是我们自己嘛。

严父陈坤

三年前。陈坤被曝光有一个儿子之后,关于他是否是孩子的亲生父亲和孩子的亲生母亲是谁的猜测从未停止,每当被问到关于儿子的问题时,陈坤的回答只有一句“他就是我的儿子”。在我们的聊天当中,陈坤第一次对外界敞开心扉,畅谈起他和儿子的幸福生活,还有他自己的爸爸经。

陈坤的爸爸经是“男孩就应该甩出去摸爬滚打”。由于儿子上的是外国学校,陈坤害怕他丢掉国文,要儿子每天记住一件事情回来跟自己交流,一个星期要写一篇中文周记:“他可能挺痛苦的,我倾注了我对他的期望、我对他的担心。我经常会呵斥他,我并不是柔顺的父亲。我会告诉他,我非常爱你,同样我对你很苛求,你也要接受。我不希望他因为生活在物质非常丰富的环境里就受不了打击,这是我非常独特的思考角度,也是我的爸爸经。”

陈坤:我感谢他的存在,让我在34岁这样一个年龄段能体会到爱。当我开始有了孩子之后,我去小学看着其他小朋友的时候。我的眼神不一样,我的心不一样。也感谢他的存在让我身上有了一个责任感,这种责任感是很令我感动的,他教会我去重新审视我小时候,我小时候是那么的快乐。在没有他之前,我觉得我小时候很痛苦,我妈妈管我这个管我那个,这个不行那个不行。

许戈辉:你会不会刻意地去回避谁,像你妈妈小时候对待你的一些方式,因为你会觉得怎么管我管得这么严,怎么让我这么痛苦?

陈坤:没有,我是一个非常传统的人,我经常会呵斥他。我并不是一个如大家所看到那么柔顺的一个父亲。我觉得最关键的是他成长的过程里面,要给他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不是我可以留给你多少钱,不是留给你车和房子,我觉得他应该学到的是我积极乐观的心态。这是你爸爸吃了一点苦学到一些小小经验。你学这个吧,这个最好。而且我觉得男孩子就应该甩出去摸爬滚打。

忧郁不是我本性

忧郁是陈坤的招牌,连摄影师拍照时都指定让陈坤摆某一个角度。刚好是略带忧郁的眼神。曾经有一段时间,陈坤排斥“忧郁”。可现在,他认可了自己“不能拒绝忧郁的状态”,那是一种敏感。在演戏的时候,我能靠这种忧郁,很快抓住角色。但在跟人接触时,这份忧郁的确让我有些苦恼。因为我靠感觉、眼神沟通,如果不能突破那扇门,我会选择回收。”

陈坤说自己骨子里一直很骄傲,但是越是这样就越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三十岁之后的他已经不需要自卑了,而且他现在开始摒弃自卑,他开始学会看到事物的两面性。比如之前如果听到有人称演员为“戏子”他会很不舒服,但是戏子也可以是有气节的人。现在回想起来,没有什么可感到自卑的。25岁看到的风景和30岁的看到的风景一定会很不一样。以前总会为未来担忧,忽略了正在发生的事情。自然就错过了很多风景。

许戈辉:大家特别喜欢你忧郁的眼神,忧郁几乎都成了你贴在身上的一张标签了,我就特别想知道,忧郁到底是你真实的内心还是外在的表像,甚至是假像?

人本性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 篇5

一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在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上遭遇的困难

指称问题应该是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因为“语言与现实相联系的主要方式是通过指称”[1]。但事实是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密尔、罗素到前期维特根斯坦,虽然他们都承认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着指称关系,但指称关系只是被用来解释语词意义,最终形成语词意义的指称论。这其中,尤以罗素专名意义的摹状语理论最为典型。作为一名意义实在论者,罗素认为日常语言中只有专名才能和实在对象直接对应,专名因指称实在对象而有意义,其意义就是所指的实在对象。不过罗素同时还认为,从逻辑上看专名可由一个甚或一组摹状语代替,因而专名就是伪装的簇摹状语。这样一来,摹状语就成了比实在对象更合理的解释专名意义的工具。当然,罗素坚持摹状语和专名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主要目的是消解由“一切语言表达式都指称某种对象”这一迈农式观点所带来的许多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实体,“从而大大减少了他的本体论中对象或实体的数目”。[2]所以在罗素看来,有的摹状语因其描述性内容不针对任何实在世界中的对象,因而没有所指,也就没有意义( 比如,当今的法国国王) ; 还有的摹状语虽能描述实在对象的某方面属性,但不是对象的全部属性,因为构成专名的摹状语家族无法穷尽,所以单个摹状语不能等同于专名,也就无法指称对象。综上,罗素认为摹状语根本就不是指称表达式,摹状语指称问题在他那里也就彻底消解掉了。出现这样的结果是因为罗素研究专名的初衷只是关注其意义问题,摹状语不过是解释专名意义的手段而已。

罗素的“摹状语不是指称表达式”观点有悖于我们语言使用的直觉。言语交 际中出于 不同目的1,人们经常会用摹状语而非名称来间接指称现实世界甚至想象世界中的对象。作为间接指称论者的弗雷格早在罗素之前就对摹状语的意义和所指问题做过深入研究。弗雷格认为专名( 包括摹状语) 2兼有涵义和所指两面,他做这一区分是为了解释不同语言表达式可以指向同一对象的指称同一性问题的,而不是为了创立一种意义理论。虽然他的理论后来被视为意义理论发展的里程碑,但弗雷格的研究出发点却是关注专名的所指,关注专名因为有所指而对它出现的语句真值所做的贡献。在弗雷格看来,专名的涵义是识别其所指的手段,专名必须通过涵义这一媒介才能够有所指称。因此一般认为,在摹状语指称问题上弗雷格是典型的间接指称论者,坚持语义解决方案,即摹状语的涵义决定其所指。

通常将罗素和弗雷格划归为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义阵营并不正确,这是把指称问题和意义问题混为一谈的结果。虽然罗素提出了摹状语理论,但那是用来解释意义而非解决指称问题的,而弗雷格尽管没有明确提出摹状语这一概念,但他关注的却是指称问题。所以一般意义上讲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义分析方法应该是弗雷格之“摹状语涵义决定其所指”思想的延续和发展。但这种语义分析方法面临着两个经典的解释难题:

1) 摹状语空指问题,即摹状语有完整语义内容,但却没有实在对象与之对应。比如,“三头六臂之人”是有意义的,但并不指称实在世界中的任何人。

2) 摹状语指称转移问题,即摹状语语义决定的所指对象和言者实际意指对象不一致的情况。比如,“姚明的小棉袄”不指姚明的某件衣服,而指他女儿。

对于第一个难题,语义实在论者要么像罗素那样干脆不承认这类摹状语有意义和所指,借此消解掉该问题,要么像弗雷格那样引入空类概念来应对;可能世界语义论者则是用把本体扩大到可能世界中实体的方法加以解决的。而对于第二个难题,语义分析方法则完全不能解释。出现这样的结果源于传统语义分析是用研究意义问题的方法来研究指称问题的,认为摹状语指称就是摹状语和语言外对象的二元对应关系,而不考虑语言使用主体———人在摹状语和所指对象关系构建中的作用,忽略了“是人在使用摹状语指称对象”的这一事实。可能世界语义学能较好地解释第一个难题,因为可能世界归根结底是人的世界。而弄清“是人在使用摹状语指称对象”这一事实后,第二个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由此看来,指称关系至少是个“语词 - 人 - 对象”的三元关系。正如怀宁宁指出的,“人及人的世界为指称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也是阐明语言表达式意义及其指称关系的基础。”[3]

二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语用转向

其实,弗雷格在解释语词涵义时对语境十分重视,即“不要孤立地问语词的意义,而要在语句使用语境下问其意义。”[4]以此来看,弗雷格讨论的摹状语所指就可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脱离语境孤立语符的所指,二是语句使用中语符的所指。对这两类所指的派生关系,弗雷格没有清楚地表明态度,但他在指称问题研究上的语用思想却不容抹杀。正是源于他的语用思想萌芽,后来者关于摹状语指称问题的研究才得以不断向纵深发展,越来越清楚地揭示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

斯特劳森非常看重弗雷格在指称问题上表露的语用思想,他果断放弃了仅从分析摹状语意义来确定所指的思想,认为“‘指称’…不是表达式做的事情,是人使用表达式做的事情。”[5]在斯特劳森看来,意义和指称是分属不同层次的两个概念,意义是语言自身具有的性质,而指称是语言使用的功能。所以指称问题不同于意义问题,研究指称问题就是研究人使用表达式所实施的指称行为。他进而把摹状语的使用功能分为指称和归属两方面,前者用来指向对象,后者用来描述对象某方面的性质。他还指出听者为保证能识别出正在谈论着的对象,考虑摹状语使用的语境十分必要。斯特劳森这种将摹状语指称视为语言使用并重视语境的思想使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发生了语用转向。

沿着斯特劳森的思想,唐奈兰对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研究又做出了有益的补充。他指出言者在使用摹状语时有两种情况: 一是他脑子里已有明确的意指对象,用摹状语是为了给听者提供识别其意指对象的一种途径; 二是他脑子里并无明确的所指对象,用摹状语只是把某个特征性状归属于他认为存在着的某个对象。唐奈兰把上述两种情况称作摹状语的指称性用法和归属性用法。他认为: 在指称性使用中,即便是摹状语并没有正确描述所指对象的特征性状,甚至是完全错误的描述,听者还是能通过其他途径( 情境因素和言者的明示手段等) 识别出言者意指对象; 而在归属性使用中,如果实际上没有任何对象符合摹状语的语义内容,那么言者就没有谈论任何对象。而在言者使用摹状语指称到底属于那种用法上,唐奈兰说,“摹状语究竟是以指称方式还是以归属方式使用,这是言者在特定情境下的意向功能。”[6]虽然唐奈兰没有就指称意向构成做分析,但他指出人之意向对决定摹状语真实所指具有重要作用,这进一步揭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

克里普克吸收了唐奈兰关于摹状语指称性用法的思想,从分析言者的交际意向出发提出了言者指称和语义指称两个概念。言者指称就是言者在特定语境场合下使用摹状语指称某个对象的特殊意向行为,而语义指称则是言者仅凭摹状语语义内容决定对象的一般意向行为。克里普克认为如果言者相信其特殊意向确定的对象等同于其一般意向确定的对象,且其信念是正确的,那么言者所指就是语义所指; 如果言者的信念是错误的,或者言者有意突出其特殊意向,那么言者所指就有别于语义所指。在克里普克看来,摹状语指称归根结底是言者指称,语义指称从属于言者指称。因此,从言者用摹状语实施指称行为来看,摹状语空指只是语义所指为空,不代表言者在交际时没有意指对象,而摹状语转指也不过是言者意指和语义所指不一致而已,交际中重要的是言者要能成功将其意指对象,即言者所指让听者识别出来。这样,语用论者就合理地规避了语义分析方法在解释摹状语指称问题时所遭遇的两大解释难题,将摹状语指称研究从关注“摹状语的语义信息是否正确描述了对象”问题转向了“语言使用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成功指称对象”的问题。

从关注摹状语语义本身到关注摹状语的使用及其使用语境,再到关注言者的指称意向,语用论者逐渐揭示出了摹状语指称问题的语用本质,并将摹状语指称研究最终指向一个问题: 言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实现向听者指明其意指对象,听者又是如何借摹状语识别言者意指对象的?

三摹状语指称问题人本性研究框架说略

从语言使用的角度看,摹状语指称本质上是一个言者使用摹状语将意指对象明示给听者的指称行为实施与取效的过程。只有在语言使用者将摹状语纳入指称交际的具体语境后,摹状语才可能指称对象。这时,言者必然带有某种指称意向,凭借一定的语境明示手段和摹状语的语言形式将听者引向其意指对象,而听者则需结合言者明示的语境因素和摹状语的语义信息经过心理运算,最终推理得出言者意指对象。所以,分析言者在实施指称行为时的指称意向、关注交际双方对指称语境的共建、探究听者在识别所指对象时的认知推理过程便构成了摹状语指称问题人本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1. 言者指称意向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实施的前提

言者使用摹状语将听者引向其意指对象实质上是在实施一种指称行为,该行为成功实施的前提是言者要有明确的指称意向。

日常语言学派代表人物奥斯汀指出人们说话就是在做事,就是在实施某种言语行为,他进而又将言语行为抽象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言后行为三方面。[7]事实上,言者使用摹状语向听者明示其意指对象的“指称”言语行为也包括言内、言外和言后行为三方面。其中,言内行为是向听者说出摹状语,言外行为是向听者明示摹状语使用的语境,言后行为是希望听者在摹状语使用的语境基础上结合摹状语的规约意义推理出其意指对象。这样我们可以看到言者在用摹状语向听者实施指称行为时的指称意向构成: 希望听者明白他是用摹状语这种语符在指称某个对象,希望听者清楚摹状语使用所涉及的语境知识,希望听者结合摹状语规约意义及其使用语境推理出意指对象。

我们用唐奈兰和克里普克在讨论摹状语指称问题时都用过的一个例子来分析说明言者指称意向构成及其在实施指称行为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假定史密斯被人残忍地杀害了,而琼斯被认为是嫌疑人且正在接受庭审。旁听席中的甲对乙说“杀害史密斯的凶手简直是丧心病狂”,并用眼神将乙的注意力引向被审台上的琼斯身上。这种情况下,甲的指称意向包括: 希望乙明白他是在用“杀害史密斯的凶手”这一摹状语指称一个人,希望乙能激活“史密斯被人残忍杀害”和“现在是庭审嫌疑人现场”等语境知识,希望乙能在激活的语境基础上推理得出其意指对象———琼斯。如果事实上琼斯真的就是杀害史密斯的凶手,那么甲的指称意向和摹状语的语义内容都指向了琼斯。如果事实上琼斯并非杀人凶手,而真凶另有其人,那么是甲的指称意向而非摹状语的语义内容将乙引向了所指对象琼斯身上。由此可以看出,在言语交际中构建摹状语和对象之间的指称关系时,无论摹状语的语义内容是否对所指对象做出了正确恰当的描述,言者的指称意向都实质性地决定了言者意欲指向的对象。

2. 交际双方共享认知语境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实施的基础

言者用摹状语意指对象和听者识别其意指对象离不开摹状语使用的特定语境。传统的语境概念包括语言使用时的一切外在因素,从社会文化背景、百科知识、语言的上下文、交际的时间、地点、场合等具体场景因素到交际双方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了解程度等。传统上认为这些语境因素在实施指称行为时就已经决定了,是个常项。但这种看法没有认识到在具体的指称行为实施过程中,这些语境因素对于所指生成和识别的作用并非是同等凸显的,摹状语加上这些潜在的客观语境因素并不能自动生成所指。

客观的语境因素只有通过语言使用主体的认知过滤才能形成对所指生成和识别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语境,即认知语境。“语境是一个心理建构体( psychological construct) ,是人在大脑中关于世界的一系列假设的集合。正是这些假设,而非实际的客观世界,制约了对话语的理解。”[8]但言者和听者所处的外部环境和认知能力会有差异,各自所建立的认知语境就会有所不同,那他们又是如何对摹状语的所指取得一致的认识呢? 事实上,交际双方的指称行为实施是一个不断协调磋商的会话合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言者是处于主导地位的,他在使用摹状语实施指称行为时已经充分考虑到了听者的认知能力,当他将自身认知语境中的事实或假设明示给听者时,听者会出现三种情况来适时调整自身的认知语境: 强化和言者相同的事实或假设; 排除掉和听者矛盾的事实或假设; 接受新的事实和假设。这样,听者和言者就在当下的交际情境下形成了共享的认知语境,这是指称行为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比如在“中国最大的城市也是雾霾频频光顾的大都市”这一语句中,言者误用“中国最大的城市”意指北京时,听者可首先通过强化“雾霾频频光顾的大都市是北京”的事实来排除“上海是中国最大城市”这一正确却与言者假设矛盾的事实,并接受言者的假设“北京是中国最大的城市”,最终识别出言者的意指城市,保证了交际的顺利进行。

那么交际双方共享的认知语境涉及哪些方面呢?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目前学界也没有统一的看法。我们认同熊学亮的观点,“认知语境即语用者系统化、认知化了的语用知识,包括语言使用涉及的情景知识( 具体场合因素) 、语言上下文知识( 工作记忆因素) 和背景知识( 知识结构因素) 三个语用范畴。”[9]这三个语用范畴基本上反映了言者在用摹状语意指对象时的认知心理状态。下文对听者识别摹状语所指心理过程的描述也是以这样的认知语境构成因素为基础的。

3. 听者语用推理是摹状语指称行为取效的保障

摹状语指称行为的完成必须经历一个从言者用摹状语明示意指对象给听者到听者从摹状语出发推理识别对象的完整过程。对听者而言,他首先听到的是摹状语,然后根据言者明示的语境信息形成自己当下的认知语境,在此基础上推理获得言者的意指对象。这样看来,言者意指对象就是摹状语对交际双方当下共享认知语境的函项。交际一开始听者的认知语境可能和言者的认知语境会有出入,这种情况下,听者就得对推理所调用的语境因素不断做出调整,重新建构直至和言者的认知语境吻合,否则对摹状语的所指识别将告失败。我们可用如下的图示描述出听者的所指识别心理过程:

摹状语所指识别的心理过程

图1描述了听者在识别摹状语所指时不断选择语境因素来调整自己认知语境进行推理的过程。当然,对不同语境因素的选择顺序并没有严格的先后之分,选择顺序的不同代表了语用者认知能力和语境建构能力的不同。下面,我们看在如下两种情形下,听者对摹状语“她的丈夫”的所指识别过程。

情形一: A和B在餐馆用餐,他们旁边桌子是一对他们并不认识的男女,彼此关系看似很亲密。A跟B说“她的丈夫对她真好”,并用眼神示意他们旁边桌子。B首先听到“她的丈夫”这一摹状语,并从A的眼神判断他明示的语境即当前的就餐情景,B随即调用这一语境信息,明白了A用“她的丈夫”意指旁边桌子就餐的那位男士,所指识别成功。因为A和B都不认识那对男女,没有关于他们的背景知识,之前话语中也没有谈论他们,所以B不会调用背景知识和上下文知识来构成自己的认知语境。如果真实情况是: 那位男士并不是她丈夫,她丈夫另有其人且对她很粗暴; 或者那是位未婚女士。那么,传统语义分析方法就会遇到此类摹状语转指或空指现象的解释困难,而从人本性的言语交际视阈解释,困难便迎刃而解。这进一步论证了我们之前的观点: 摹状语自身并不指称,是言者在指称。

情形二: A和B在餐馆边用餐边聊天,聊到了他们大学时的女同学张燕,讲了关于她很多的事情。这时,A跟B说“她的丈夫对她真好”。B首先听到“她的丈夫”这一摹状语,在选择上下文语境知识后,确定“她的丈夫”即“张燕的丈夫”,然后再调用背景知识“张燕的丈夫就是A和B共同认识的王洪”,到此,所指识别成功。因为张燕本人并未出现在A和B交际的现场,所以B会忽略情景信息。这种情况下,言者所指就是传统语义观认为的摹状语语义所指。不过我们认为摹状语语义所指最初也是人们在某一背景知识语境下形成并固定下来的,所以摹状语语义所指归根结底还是言者所指。

语言使用者用摹状语指称对象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都能在上述图解的所指识别推理机制下得到合理解释,传统语义分析方法面对的摹状语空指和转指解释难题也就消解掉了。

四结束语

摹状语只有在言者有意识地实施指称行为时才能指向对象。所以,摹状语指称问题本质上就是言者指称问题,研究重心应该从关注摹状语 - 所指对象的二元对应关系转向关注指称行为所涉及的言者- 所指对象 - 摹状语 - 听者的四元关系,重点解释“言者是如何利用摹状语实现向听者指明其意指对象,听者又是如何借摹状语识别言者意指对象的”这一问题。

我们把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的重心从关注“摹状语是否正确描述了对象”转向“言者是如何用摹状语成功指称对象的”,提出了人本性的摹状语指称问题研究框架,由此消解掉了传统语义分析方法所遇到的解释难题。同时,摹状语指称问题的人本性研究方案对解决言语交际中的修辞性指称问题( 隐喻指称、借代指称等) 也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将是我们后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Martinich A P.The Philosophy of Language[M].3rd.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6:18.

[2]陈波.逻辑哲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8.

[3]怀宁宁.人及人的世界视域中的指称论:反思与构建[J].外语学刊,2010(1):5-8.

[4]Frege G.Die Grundlagen der Arithmetik[M].Hamburg:Felix Meiner Verlag,1988:x.

[5]Strawson P F.On Referring[J].Mind,1950(59):320-344.

[6]Donnellan K.Reference and Definite Descriptions[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66(75):281-304.

[7]Austin J L.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2:99.

[8]Sperber D,Wilson D.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15.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和功能 篇6

一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本性

“社会化”是社会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化”是指人的社会化,即:作为个体的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科学社会学家一般在以下两个意义上使用“社会化”概念:一指科学家个人的社会化;二指科学的体制化、制度化过程。[1]46本文则在上述两个意义的基础上,从更宽泛的意义上使用“社会化”一词。笔者认为,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泛指科学技术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切属性、功能及价值取向。具体地说,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包括: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等。

1.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

从科学发展史看,科学研究经历了一个从16世纪以前的个体活动时代,经17世纪牛顿皇家学会式的松散群众组织活动时代,到19世纪爱迪生实验工厂式的集体研究时代,直至20世纪40年代以来国家建制乃至跨国建制的更大规模研究时代的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随着科学研究规模的日益扩大,经费投入的日益增多,研究设备的日益大型化、复杂化以及研究课题的日益综合化,科学家的研究活动也从分散的个体活动转向日益社会化的集体活动,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也愈来愈明显。

当科学研究活动仅仅作为科学家个体活动的时候,科学研究活动并不是一种社会职业,而是依靠某些拥有财富的人的资助或科学家本人拥有足够的家产而得以开展的个体性质的活动,这样的科学研究活动谈不上社会化。然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研究活动规模的扩大,科学研究工作已经不再是“供一位英国绅士消遣的适当工作”了。科学家成了一种有报酬的科学职位。今天的科学家几乎完全和普通的公务员或企业行政人员一样是拿工资的人员。这无疑是科学家个体社会化的标志。

据英国科学社会史家贝尔纳的阐述,到了20世纪,在19世纪都还十分重要的独立的科学家实际已经绝迹了。科学研究工作者的职业化使得成为科研工作者的资格要求也越来越高。德国、美国和英国的大学都开始采用学位制度。取得这一学位的必要条件是有创造性的研究成果。现在谁想要在科学界中获得稍为重要一点的职位,都必须有相应的博士学位。

与此相适应,科学教育兴起。在19世纪中叶以前,所有伟大的科学家就其科学知识而言都是自学出来的,尽管有了波义尔和牛顿的先例,科学并没有在较老的大学中生根。18世纪末叶,提供若干充分的科学训练的教育机构只有普里斯特利和道尔顿所任教的英国几所非国教派研究院和拿破仑在那里当过学生的法国炮兵学校。工业革命使科学的重要性提高了。在19世纪,它逐渐开始进入了大学,后来又进入了中学。剑桥大学的第一任矿物学教授克拉克先生,由于就高级僧侣胸甲上的宝石发表学术讲演而获得了教授职位。这是在一个科学学科中最早授予的教授职位之一。[2]84从此,随着科学教育进入高等学校,科学家的培训开始成为一项社会事业,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呈加速趋势。

2.科学建制的社会化

科学家个体的社会化必然导致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如上所述,由于课题综合性的增强和研究规模的扩大,科学家个体活动方式已难以适应,“科学共同体”兴起,协同攻关成为国内乃至跨国间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1979年10月至1981年2月,1500多名科学家分别在世界各地的40个天文台,对太阳峰年太阳波动的情况进行联合观测,准确地预报了太阳脉冲的活动情况。1989年,美国、日本、加拿大与欧洲9国签订建造太空站协定。共同设计、施工和管理,工程造价232亿美元。1995年,隶属于美国能源部的费米国家实验室向世界宣布,发现并证实了构成物质的最基本粒子夸克粒子中的第六种,即顶夸克的存在,从而解决了持续近20年之久的夸克研究中的最后一道难题。这一成果是国际科技联手合作的伟大成就,是来自美国、加拿大、欧洲、日本以及包括中国、印度等在内的34个国家和地区的439名科学家共同劳动的结晶[1]47。这些大规模的“科学共同体”必然促成科学建制的高度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已成为大科学、大技术、大生产时代科学研究活动的主要特征。

贝尔纳认为,从19世纪开始,科学已经不知不觉地成为一个可以同宗教或法律机构相提并论、甚至更为重要的机构了。它也同另两种机构一样,是依存于现存的社会制度的。[2]16他还指出,科学发展史与科学机构不可分离。他指出,科学发展史不能仅仅是“伟大人物及其成就的一种虔诚的记录”,而必须是能反映“科学机构的意义和它同其他机构以及同一般社会活动的复杂关系”的历史。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贝尔纳分析了各种科学机构在科学研究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分析了这些科学机构的建制情况:在第三章“英国科研组织状况”中,他集中探讨了当时存在于英国的严密的科学研究体系;在第十章“改组科研工作”中,他详细探讨了科研工作中的专业化控制、实验室组织、协作事业、组织和自由、科学事业的全面组织、大学的地位、科学院的职权、科学界与工业界的双向交流以及工业实验室和实验工厂等建制、组织问题。凡此种种分析,无不放眼全社会,无疑是建立在社会化基础之上的。

3.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

在对科学技术功能的考察上,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第一种观点来看,科学仅仅同发现真理有关,它的功能仅在于建立一幅同经验事实相吻合的世界图景。第二种观点则认为,真理是一种手段,发现真理还有更重要的意义,即应用真理。无论是科学还是技术,都必须应用于社会实际。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从本质上说,科学是一种社会事业。技术的研究和创新更是离不开现实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技术主要以是否适用和能否带来某种经济效益为标准。而科学上的重大发现往往能导致技术上的重大突破,因此,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力实际上是一个整体。当然,并非任何科学探索都会导致直接的、现实的经济价值,但科学理论的探索一定具有认识、文化、教育、哲学意义,这也是一种社会影响力。

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中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2]6这一论述,清楚地指明了科学技术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社会化的集中体现就是科技的社会功能。贝尔纳指出:“科学既是我们时代的物质和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又是指引和推动这种生活前进的思想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科学为我们提供了满足我们的物质需要的手段。它也向我们提供了种种思想,使我们能够在社会领域里理解、协调并且满足我们的需要。除此之外,科学还能提供一些虽然并不那么具体、然而却同样重要的东西:它使我们对未经探索的未来的可能性抱有合理的希望,它给我们一种鼓舞力量。这种力量正慢慢地但却稳稳当当地变成左右现代思想和活动的主要动力。”[2]475这段话简洁而深刻地阐述了科技的社会功能,即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科技影响力的社会化是随着近现代科学家的社会化、科学建制的社会化而凸现的,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而日益明显。

4.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

在《科学的社会功能》第十三章“发展科学的战略”中,贝尔纳专题讨论了“科学工作可以规划吗?”这一问题。他反对不能制定科学发展战略的观点,认为应该制定一个经过自觉的深思熟虑的科学发展规划。他指出:“要制订这样的规划显然需要一切科学领域的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2]378这一体现了科技发展方向建构的社会化的思想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日益凸现出来。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任何国家(地区)的科技发展战略方向,不仅取决于某方面的局部需求,更取决于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利益。这是因为:(1)全球化造成竞争加剧,一个国家必须和不同的竞争者(包括其他国家的竞争者)竞争,必须综合考虑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必须在多方面的压力下脱颖而出,在综合比较中确立科技发展方向。(2)当今科学理论产生过程的本质正在改变:新的知识往往注重学科间(Transdisciplinary)及异质化(Heterogeneity)的结合,尤其是在应用领域。科学家间也需要更多的沟通和协同研究,政府、企业、使用者之间也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3)科技社会功能的强化使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因而,对是否应用一项新技术的考虑将越来越跨出纯技术领域而涉及社会方方面面因素,着眼于科技发展与经济及社会需求的更好协调。这样,无疑提高了科技发展方向构建的社会化程度。

5.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

科学技术内容的社会化表现为现代科技与人文社会科学日益紧密的结合。当代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如经济问题、社会发展问题等具有高度综合性,不仅需要自然科学内部各学科的协同配合,而且需要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协同配合才能加以解决。科技与人文的密切配合、相互渗透,是解决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重大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生态学、管理学、城市学、预测学等产生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层面的科学旨在把自然科学中的课题同时作为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加以研究,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结合成为一个整体,体现了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度整体化趋势,也体现了现代科技内容的社会化趋势。

上述科学技术社会化的五方面表现无不体现了科学技术的本性:科学家是科研活动的主体,科学建制是科研活动得以开展的组织依托,科学技术的影响力是科研活动的落脚点,科技发展方向的建构是科研活动的战略目标,科技的内容则是科研活动的根本。这种社会化本性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体现得更为充分。

二 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功能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本性集中体现在其功能的社会化上。科学技术的功能即应用科学技术的结果,也是发展科学技术的宗旨体现。从本质上说,科学技术的应用必然体现在科技与社会的互动中,离开在社会中的运用,科学技术就没有功能可谈。从这个意义上说,科技的功能必然是社会的,必然具有社会化。

贝尔纳充分肯定科学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他指出:“我们不能再无视这样的事实:科学正在影响当代的社会变革而且也受到这些变革的影响,但是为了使这种认识多少具有实在的内容,我们需要比以往更仔细地分析两者之间的交互作用”。[2]6-7科学技术从一产生起,就是为了应用于社会,服务于人类,发挥着社会功能。自从近代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社会化活动后,科技功能的社会化就更为明显。

科技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社会活动,其最终目的当然是为了提高人在自然中的生存地位,为了社会的进步。发展科技正是为人类解放,为社会发展而创造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

诸如:科技革命引发的生产力革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人的解放包括从自然的压迫、社会的压迫和传统观念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获得自由,而无论哪一方面的自由和解放,都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回顾历史,社会的每一个进步,都以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人的解放与社会进步同步,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而归根结底要以科技的革命性进展为前提。正如马克思所指出:“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3]人的体力虽然有限,但依靠科技对劳动力的渗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生产能力。“自然界没有制造出任何机器,没有制造出机车、铁路、电报、走钉精纺机等等。它们是人类劳动的产物,是变成了人类意志驾驭自然的器官或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器官的自然物质。它们是人类的手创造出来的人类头脑的器官,是物化的知识力量。”[4]219人类正是通过利用科技的力量引起的生产力要素(主要是生产工具)的巨大变革实现了物质生产力的巨大飞跃。

科技革命引发的知识革命,极大提升了人的理性力量、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从而为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最根本的源泉和动力。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科学技术是解放思想的精神武器。科技的发展使“自然界全部无限的领域都被科学所征服,而且不再给造物主留下一点立足之地。”[5]科学理论是人们批判宗教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精神武器,在科学理论的武装下,人们不断突破旧思想、旧观念的束缚,提高理性程度。尤其是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和高科技的兴起,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知识的积累和创新。知识已经上升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知识和技能成了人力资源的主要内涵。越来越多的人依靠知识获得高报酬,依靠知识成为市场的赢家,依靠知识成为社会的精英。以科技知识武装起来的人类无疑在自然面前和社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科技革命引发的管理革命极大促进了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体制创新,从而推动大量新技术走向产业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并进而推动政府职能的转换,推动整个社会的民主化、现代化,并为人类获得更多的自由和权力,获得公正、公平和平等创造了社会条件。早在100多年以前,马克思就提出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管理成为提高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的思想。他说:“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消耗的劳动量,较多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而这种动因自身(它们的巨大效率)又和生产它们所花费的直接劳动时间不成比例,相反地却取决于一般的科学水平和技术进步,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上的应用。”[4]217马克思的这一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体现得越来越充分。

科技革命还引发了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在近代史上,科技革命带来的机器大生产使整个人类社会跨上了工业化的快车,人类社会的面貌因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大变化。在当代,信息革命更是把人类社会推上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人类社会因信息化而走上更快的发展道路。

在工业革命的年代,恩格斯曾把蒸汽机称作最危险的革命家。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这篇纲领性文献中,把科学技术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他说:“没有各种学术、技术和实际工作领域的专家的指导,向社会主义过渡是不可能的,因为社会主义要求广大群众自觉地在资本主义已经达到的基础上向高于资本主义的劳动生产率迈进。”[6]160-161又说:无产阶级在夺取政权之后,“必然要把创造高于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的根本任务提到首要地位,这个根本任务就是:提高劳动生产率……”[6]168他还提出“共产主义就是苏维埃政权加全国电气化”的口号。在此,列宁所说的劳动生产率、电气化,都是以科技为支撑的。列宁的思想明确地表明:重视科技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动力和前提。在现代化建设时期,邓小平则反复强调,科学技术是现代化的关键。他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7]在新世纪到来之际,江泽民更是把发展现代科技,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综合国力,建设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的关键。江泽民指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8]103在展望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前景时,江泽民指出:“科学技术在21世纪必将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发展,必将对人类社会和人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我们应该充分估量未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8]102而中国强大的“关键是要大力发展中国的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动力和保障。”[8]103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功能的社会化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中外思想家的一贯思想,也为科学技术发展史和社会发展史所充分印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兴起,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巨大变化。在现代科技的社会功能中,最令人瞩目的无过于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人类社会进入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的社会化程度达到空前的高度,呈现出以下诸方面新特征。

第一、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过程更快。

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贯穿于任何时代,但社会化过程速度却不尽相同。历史表明,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社会化功能呈加速发展的趋势。贝尔纳在《科学的社会功能》一书中曾谈及科学应用过程中的时间差距问题。他说:“在科学原理第一次发现和第一次加以实际利用之间过去有,至今仍然有巨大的时间间距。这是科学的实际应用过程的最值得注意的特点之一。在科学发展的初期阶段,这种差距可以看作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对于第一次发现真空现象和把它应用于大气蒸汽机之间几乎100年的时间差距,我们就没有必要感到惊讶了。可是即在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科学的功用的时候,这种差距仍然继续存在。法拉第在1831年就发现了电磁感应的原理,而且制成了第一部发电机,利用机械力来产生电流。但是直到50年后,第一部商用发电机才开始运转,而且直到1881年,爱迪生才建成了第一所公用供电站。这种情况至今依然存在。”[2]154据统计,科技成果转化为产品即应用于产业的周期,18世纪为100年左右,19世纪缩短为50年,20世纪初为20年左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5年左右,目前一般只需3年左右。[1]45这说明,科技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越来越密切,科技功能的社会化过程越来越快。而国际间科技竞争的取胜最终将取决于科技社会化功能的实现速度,即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速率和占有率。这是因为,竞争中的科技领先地位本身并不能带来经济优势,技术的最后受益者往往是掌握该项技术后制成产品而且质量和成本均优于他人产品的人。例如,日本在20世纪的20项重大发明中一项也没有,500项技术中仅占7%,并且改良型居多。但日本善于把别人的发明成果开发成产品,应用于生产现实过程。这是它制胜的一个法宝。[1]45

第二、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范围更广。

当今,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扩散与渗透是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这种扩散与渗透不仅导致信息产业内部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促使社会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变迁。

首先,信息技术突破地域性的局限,渗透、扩散性空前强化。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到20年的时间里,信息技术以闪电般的速度席卷全球,信息技术连接了整个世界。21世纪之初,新信息体系已将全球不同的社会群体与领域连接起来,而这个体系从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成型。特别是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化,诸如跨国公司、策略性联盟等网络生产组织形式的兴起和发展,不少拥有世界领先技术的企业和组织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技术研究分支机构,同步研究并推广新技术。发展中国家有机会与世界发达国家共同参与高精尖技术的形成、成熟和发展的过程。技术从原来由技术策源地产生,经由选择性地传播,进入特定国家和地区的方式转变为由技术先进国家或地区,通过信息技术传播迅速连接全球,在经济、政治、技术研究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进行渗透与扩散,形成通过网络节点相互联结的传播方式。

其次,信息技术运用注重整体系统性。当代信息技术密集型生产力逐渐形成了现代系统整体型的技术方式,既保留合理的科学的分割和分工,又从整体目标出发,把局部放在整体之中,明确每个局部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它把生产过程和自然环境联系起来,使生产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既达到人的生产目的又有利于自然环境的生态平衡。它把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消费过程联结起来,及时用销售信息、消费信息动态地调整生产过程。这种生产方式把生产活动看作一种系统工程,生产力的发展、产品的生产、产品价值的增加是一个企业、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国家共同努力的结果。局部分割向整体系统转变的过程还包括经济制度、市场结构、贸易方式、投资方式等多方面的转变。

再次,信息技术作用方式的广度空前扩展。如信息高速公路不仅将促成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将对当前社会的科技、文化、教育、军事等各方面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诸如: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和运行能有力地刺激相关科学和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高速公路与多媒体计算机相接合能有力地推动远程教育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还将极大地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改善交通,改变医疗方式等。信息技术社会影响的广度是以往任何技术所不能比拟的。

第三、在信息时代,科技功能社会化程度更深。

人类的思维方式历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有关。恩格斯指出:“人的思维的最本质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而不单独是作为自然界的自然界;而人的智力是比例于人学会改变自然界的状况而发展的。”[5]99这里所说的“人所引起的自然界的变化”正是基于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人改造自然界的产物。这一基础不同,人的思维方式也不同。如恩格斯所说:“每一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在不同的时代具有非常不同的形式,并因而具有非常不同的内容。”[5]27

与前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相比,信息时代的科学技术对人类思维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影响。具体地说,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现代科学技术引起了人类思维方式的如下深层次变化:

一是改变了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形式,深化了人们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首先,随着 20世纪的科学在理论和实验上的进一步发展,以往那种关于主体反映客体是单向的、主客体之间的界限是绝对的、固定的等观点越来越站不住脚。现代科学的发展拓展了主体的功能,认识主体干预认识客体的功能增强,主体知识结构的作用也得到了强化,认识主体性原则日益受到关注。

其次,系统观念的提出使人们用整体性原则来把握主客体关系。计算机技术产生的虚拟主体通过人机界面作用于客体,更凸现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中介性,强化了认识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虚拟空间对象世界的主客体交互性更凸现虚拟空间的交互主体性。系统观和虚拟主体性把主客交融的境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再次,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兴起,一种新型的人类实践形态——虚拟实践形态正在崛起。虚拟实践引起了人类实践形式的重大飞跃,促进着人类认知方式的重大变革,并呼唤着社会关系乃至社会形态的重大转型。

二是改变了人们之间思想交往的形式,构建了知识共享思想平台。信息高速公路的形成使当今社会跨入知识共享的年代。经济全球化势必带来信息、文化的全球化,全球各地区各民族的思想文化往来将比以前任何时代都普遍。博客现象的凸现无疑将加快这种知识、文化、思想交流共享的进程,加快构筑这一知识共享的平台。

三是提升了人们思维的理性程度和社会决策水平。

多少年来,理性的完美决策始终是所有决策者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然而,凡现实的决策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这是由决策的主客观因素所决定的。从决策的客观环境来看,决策中的各个关联因素和预测结果都存在着不确定性;从决策的主观因素看,决策者本身的素质和能力存在着不确定性。同时,决策总是基于某一时刻的环境和当时的信息做出的,而环境是动态的,信息是有限的,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决策的不确定性。

然而,现代信息技术开辟了提高决策满意程度的现实途径。首先,现代信息技术为决策理性程度的提高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其次,现代信息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决策者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从而为决策理性程度的提高提供了认识论上的支持。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条件下,人类的社会决策正以空前的速度推进着理性程度的提高。

总之,在信息时代,现代科技功能的社会化程度得以空前提高。它以空前的速度、空前的广度和深度拓展着科技功能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陈凡,李兆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

[2](英)J.D.贝尔纳.科学的社会功能[M].陈体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33.

[6]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48.

成本性态浅析 篇7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 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成本作为一个客观存在的经济范畴, 正在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经济管理中发挥着它的重要作用。成本作为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活动成果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 直接决定着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企业为了获得高利润的经营目标, 就必须对成本按性态进行分类, 了解成本性态的含义。

对企业成本按其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的基础之一, 在管理会计中需要运用成本性态的知识来进行分析决策。如果管理者懂得成本性态, 并能熟练准确的运用成本性态, 就能分析预测出企业成本未来的变化情况。相反, 如果管理者不理解成本性态或者理解的不完全却使用成本性态来进行分析决策, 那么该企业未来的发展就会出现重大的问题。因此, 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必须要熟悉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及应该注意的问题, 并根据这些问题找出相应的完善措施。本文从成本性态划分的局限性、成本性态分析的模糊性以及成本粘性普遍存在性三个方面现象和原因进行研究分析, 并据此提出完善成本性态研究方法的建议。

二、成本性态的内涵及其特征

“科学管理之父”泰罗于20世纪初发表了《科学管理原理》, 创立了企业管理的标准制, 使企业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纪元, 为管理会计撒下了种子。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 会计业务不断拓展延伸, 成本内涵也在日益丰富与完善。管理会计的出现使得成本的概念多样化, 使人们在各种场合以不同的方式使用成本这个概念[1]。

(一) 成本性态的内涵

为了提高企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以适应企业在经营预测、分析决策和日常成本控制等经营管理方面的需要, 管理会计对成本问题进行了大量的调查与研究, 然后发现这是个客观存在的依存关系, 是具有一定规律的, 故称之为成本性态。研究分析成本性态, 有助于企业从数据上具体把握产品成本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做到事前控制成本, 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 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成本性态是指一定条件下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之间的依存关系, 包括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研究分析成本性态, 有助于企业从数据上具体把握产品成本与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 做到事前控制成本, 实现最优的经营管理, 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在管理会计中, 要确定企业的财务状况与生产经营成果就必须通过产品成本分析。企业管理者了解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 科学决策, 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管理会计中成本性态是一个基础内容, 它可以运用于本量利分析C PV、一年以内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业绩考核与评价、经营预测和全面预算等。企业的管理人员利用成本信息来对产品的盈利能力和企业的经营能力进行评估, 并根据评估结果作出最优决策。

(二) 成本性态的特征

成本性态分析是对成本总量与业务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 因此有相对性、暂时性与可转化性三大特征。

1. 成本性态的相对性。

就一个企业来说, 任何一种成本在不同的期间和不同的业务量水平范围都可能有着不同的成本性态, 而且只有在特定的期间与某一特定的业务量水平范围才能将产品的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2. 成本性态的暂时性。

从长远角度看, 任一成本都不会永久的保持同一性态, 也不会与业务量永久的保持完全线性关系。成本性态划分是运用于短期性的成本信息决策中。除此之外, 成本性态只是对固定成本作简单、短期的期间化处理, 这使得成本信息的长期性的重要信息被忽略了, 无法体现出企业的一些长期性的效益。

3. 成本性态的可转化性。

在特殊的条件下, 某些特殊的成本能够在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种性态之间相互转化。这也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不同之处, 这将是企业会计人员与管理人员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三、成本性态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 成本性态划分存在局限性

成本性态就是指成本对业务量的依存关系, 在一般情况下, 可以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类。这种方法有助于短期的本量利分析, 但同时存在许多局限。把成本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类所提供的成本信息缺乏变化, 不适用于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成本具有灵活变化的企业, 不适用于企业作出长远的战略决策, 不适用于企业生产系统的调整。它提供的成本信息是单一不连贯的且简单短期化, 因此只能为企业带来短期的预测与决策, 无法带来长期的经营决策。所以必须从新的角度划分成本性态, 以适应现如今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二) 成本性态分析模糊

一是现代企业中的部分会计人员甚至管理者素质不高, 使他们对成本性态的理解不够深入, 直接影响到企业成本划分的是否正确, 从而影响到成本的控制管理, 给企业的投资决策带来不利影响。

二是有些企业应管理不善使一些成本资料丢失或损坏, 使得企业的成本资料难以全面获得, 使成本不能准确划分。

三是在成本发生变动时只考虑了其受到业务量的变化的影响, 忽略其他的因素变动, 让分析结果存在重大误差。

四是企业按性态把成本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大类[2], 这需要特定的期间与某一特定的业务量水平范围, 一旦超过了这相关的两个范围, 成本性态就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 成本粘性普遍存在

成本总量和业务量之间的关系呈一种完全线性关系, 这是成本性态应用于管理会计中的基本假设, 即它们相应变动的增加额与减少额相等。然而这种假设是不正确的, 根据大量的研究发现, 成本总量和业务量之间并不完全是一种线性关系。在现实生活中成本总量2和0业16务量年之第间5的期对应下变旬化刊是非对称的, 即业务量在增加时引时起成本代总 (量总的第增6加2额5比期业) 务量在等额的减少时引起成本总额的减T少im额e大s, 这引出了一个新概念成本粘性。成本粘性, 是指业务量在等额增减变化时成本相对减少的幅度小于成本相对增加的幅度[3]。这和管理会计中成本模型的假设成本总量随业务量的增减变动同幅度的增减变动有着明显的差异。

四、成本性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假设不切合实际且成本种类繁多

1. 要将产品的成本按其性态划分为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类需要两个相关范围的假设, 但长远看, 成本不可能一直处于两个相关范围内, 也不可能与其对应的业务量保持完全的线性关系。

2. 随着经济时代的到来, 企业对于产品的生产不再是大规模的重复生产, 企业需要根据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创新, 出现了与产量无关的研究开发成本;销售服务和售后服务等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也日益增大。有资料表明, R&D投入就占据产品成本的很大部分, 使产品成本控制需关注整个的生产流程中产生的成本, 不可只关注制造成本。

3. 随着知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 机械化大生产减少了人工的使用, 产品成本中的固定制造费用大大增多, 直接成本所占比重日益减小。

按照成本性态划分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出产品的创新设计、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规模大小等因素与产品成本的联系, 不能提供准确的成本信息, 甚至造成成本信息错误, 不利于管理者作出合理的经营决策。

4. 随着网络信息的快速发展以及消费者趋向于个性的需求, 使企业的产品生产也随之多元化发展, 使企业趋向于创新且灵活的小规模的生产方式, 促使标准成本控制方法失效。

(二) 因素考虑单一

企业在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 对成本因素的变化只考虑了受业务量变动而引起的变化, 忽略了其他因素的变动的影响[2]。而且, 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时需要进行假设, 其基本假设有两个是完全线性假设和相两个关范围假设。但是实际中不可能出现“成本与业务量之间的完全线性关系”的情况。而且, 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成本性态, 只有在特定的期间与某一特定的业务量水平范围内才能实现, 如果超过了这两个相关范围, 成本性态的特征就可能会改变。因此这两个基本假设在实际中很难出现。

(三) 成本粘性很难降低

对成本粘性存在的原因可以从我国学者孙铮、刘浩的三个理论说明, 这三个理论都是从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分析的。

1. 契约理论认为对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赢利, 管理者为降低在企业间交易成本, 通常都会签订长期契约, 保证自己的生产和销售。

签订契约的部分成为沉没成本, 当业务量减少时, 现实情况中的效益, 并不像在签订契约时预期的乐观, 所以需要调整变动成本, 但是长期契约下的调整成本只能分摊在未来的会计期间进行调整而无法及时调整。因此, 在契约的限制下出现了成本粘性。

2. 效率理论认为业务量和业务收入的波动可能只是暂时的, 如果立即调整资源配置, 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调整成本, 产生本可以避免的损失。

但由于目前的市场机制不完善, 加上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变, 使得以市场制度为实施前提的约束工具缺乏实施的基础和传导机制。上述因素使得企业的总体效率低, 也使企业的成本控制水平降低, 导致产生成本粘性。

3. 机会主义理论认为企业管理者往往从自身利益角度考虑, 不能完全按照投资者的要求做事[4]。

当市场前景较好, 企业业务量增长时, 管理者将会扩大企业可以控制的资源, 提高企业管理者自身的薪酬, 增加企业成本;而当市场前景不好, 企业业务量减少时, 管理者则不愿立即减少自身的工资收益, 还可能继续控制着大量的资源, 使得企业很难减少成本粘性。

五、完善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应用的措施

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的应用中存在许多的问题, 针对上述存在金融Finance N O.5, 2016 (C um ulativety N O.625) 的问题及原因要完善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中的应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 成本性态的新解

企业要适应现如今的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 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 就必须从新的角度去划分成本性态, 因此加强对成本性态新的理解是必不可少的。使成本性态新分析更深入、灵活的新理解, 可以提供更为准确的成本信息, 让管理者可以根据这些信息作出更有利的决策。

基于上述要求可以把成本性态运用于作业成本法, 并结合成本层次理论和成本动因理论进行分类[5]。作业成本法是以作业为基础通过对短期变动成本、长期变动成本以及固定成本三大类的分析来计算产品生产成本, 将相关的成本消耗联系在一起, 并为企业成本管理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的一种计算方法。随着企业之间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 企业必须在全面了解企业内外环境的基础上, 熟练运用作业成本法, 提升企业成本管理及内部控制的整体水平, 提高决策水平, 科学决策, 进而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二) 合理应用成本性态分析

为防范和控制成本性态在管理会计应用中出现的问题, 必须保证成本性态分析的合理假设尽量切合实际情况, 合理控制时间, 使成本性态分析尽可能的运用于长期决策。

企业在进行招聘时, 要严格考核招聘人员的业务技能与职业道德, 加强企业会计人员队伍建设, 妥善保管企业资料, 定期更新办公系统, 提高会计人员电算化水平。在成本性态分析时按实际情况合理划分成本性态, 遵循重要性原则, 正确运用成本性态分析, 在相关服务范围保持利于企业的长期决策。

(三) 加强政府制度建设与企业成本控制

企业中成本粘性普遍存在, 处理成本粘性可以从政府与企业自身两方面入手。

政府方面的措施:第一, 在经济稳定增长时, 合理运用宏观调控手段, 对企业的投资规模进行合理控制, 避免企业盲目加大投资规模, 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水平[6];反之, 政府可以运用宏观调控政策帮助企业拓展营销渠道, 通过出口优惠等措施使企业增加销量, 降低一部分业务量下降带来的成本压力, 降低企业的成本粘性。第二, 为实现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和资源充分利用, 使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 国家应该给企业创造出一个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的市场经济制度, 让企业管理者可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作出正确的决策, 这样沉没成本就会大量减少, 成本粘性也能随之减少。

企业方面的措施:第一, 企业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审计, 加强企业对成本的有效控制, 这有利于管理者对企业的科学管理并作出更正确的决策, 从而降低成本粘性。第二, 企业要重视速动比率的控制, 提高企业非流动资产对成本变动的敏感性, 这样当企业的业务量减少时, 有利于管理者及时发现并作出有效的应对, 减少成本粘性。第三, 重视和加强对企业管理者的素质的评估和教育, 促进其管理道德水平和理论水平的提高, 使管理者了解更多的新型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 科学有效决策, 提高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刘玲娴.基于成本性态的成本观念在企业实际决策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3 (02) :163-163.

[2]王宝军.论成本性态[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21) :46-46.

[3]赵廷艳.基于国内成本粘性问题的研究[J].现代商业, 2015 (03) :244-245.

[4]孔淮.上市公司成本粘性成因分析[J].现代商业, 2013 (07) :206-206.

[5]陈倩倩.基于作业成本法的本量利分析[J].财会月刊, 2012 (26) :44-46.

知识的本性 篇8

“卖场本性”不能丢

来自郑州市商务局的统计资料显示, 自2001年12月11日以来, 已有美国沃尔玛、法国家乐福、德国麦德龙、马来西亚百盛、泰国正大、中环百货以及国美、永乐、苏宁、五星、迪信通、天津家世界、北京华联、上海联华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商业企业来郑州跑马圈地。[1]纷至沓来的零售大鳄使郑州的商业网点四面开花:西起桐柏路, 东至中州大道 (老107国道) , 向北越过北环, 向南接近航海路……上万平方米的大型超市、仓储会员店、家居建材店和百货商场遍布郑州市区。“二七商圈”不断向外蔓延, “东西大街商圈”“花园路商圈”“经三路商圈”等已初具规模。新型零售业态的普及也带来了市民消费习惯的改变。

在这种背景下, 2005年7月1日, 《大河报》适时推出国内首家卖场信息资讯专刊《大河卖场》, 并以卖场化运营模式来满足市场需要, 获得了巨大成功, 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大河卖场》在低端价位上也取得了全面胜利, 阻击了对手, 引领市场向价值竞争的方向发展。当时商业零售业纸媒广告井喷, 但媒体的广告经营方式却是粗放式的, 对市场细分不够, 差异化经营不明显。加上零售业区域性比较强的自身特点, 决定了广告的目标受众应该具体化:在郑州和郑州周边。

报业经营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势在必行。我们通过对广告市场的研究发现, 有些商家投放广告, 总是跟着主要竞争对手, 故意让读者去比较鉴别, 货比三家。大河报广告中心适时策划推出了《大河卖场》广告专刊, 定位于“信息集纳, 导购专家”。

信息分类, 内容丰富, 一目了然。特刊的卖场化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配送软文卖场化。分为家电软文“卖场”、建材软文“卖场”、手机通信软文“卖场”和超市软文“卖场”等, 活动信息等互比, 也是一种竞争。

“封面导读”卖场化。在封面对重点广告客户的重点信息进行导读, 优劣互显, 也形成竞争态势。

“重磅策划”卖场化。这是为重点广告客户量身定做的展示专区, 最少8个版, 多的有16版、32版甚至更多, 能不能出重磅, 重磅的质量如何, 读者自有评判。国美电器的《鸿篇巨制》《谁与争锋》, 以及永乐电器的《D计划》《英雄会》等让人刮目相看。

报道策划卖场化。精选业内热门话题, 将重点广告客户代表召集在一起座谈, 形成“大河卖场高峰论坛”系列, 引导时尚和消费, 强化大河报在业内的话语权。

系列活动卖场化。“十一”黄金周, 推出《黄金周购物必备手册》, 年末推出《郑州连锁商业岁末特刊》, 以“月历”的形式记录郑州商业的发展轨迹, 盘点一年来郑州商业发展状况。“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携知名卖场共同举办“消费者服务周”活动, 用一周时间联手为消费者提供家电维修、手机清洗等一系列免费服务, 教师节助教、开学时助学……系列卖场化的活动, 让《大河报》牢牢占领市场垄断地位。

河南国美电器有限公司负责人在谈到《大河卖场》时曾说, 她的最大功绩就在于培养了郑州读者的阅读习惯, 报纸广告有了专业化分工, 广告投放有了规律, 读者也爱看, 逐渐形成周五必看《大河卖场》的习惯, 有了固定的阅读习惯, 其广告效果自然就出来了, 卖场的销售业绩也得到明显提升。

“非卖场特性”要彰显

2012年8月15日, 中国电商上演“三国杀”。“电商价格战15日如约展开。京东商城、苏宁易购、国美商城三家电商的家电产品价格当日针锋相对, 互不相让。”[2]表面看, 这只是一场电商大战, 其实它昭示了零售业的“山雨欲来”, 很多相关企业风声鹤唳。苏宁、国美和纯电商京东不同, 他们有庞大的实体店, 网上争夺对他们的实体店也会有影响。在这种历史的变革时期, 作为家电广告卖场的《大河卖场》, 除了密切关注事态的发展以外, 还应该未雨绸缪, 尽早应对。

于丹《论语心得》里说:“在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就是眼下你需要帮助的人, 最重要的事就是马上去做, 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当下, 一点不能拖延。”

如何配合企业的竞争, 是《大河卖场》的新命题。网店有其优势, 但也有其不可回避的劣势。实体店的最大优势是看得见、摸得着, 好比较。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 彰显企业的竞争优势, 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 是媒体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积极参与企业组织的论坛, 为企业出谋划策, 将自己的特刊变成企业的主战场, 既赢得了企业的广告, 也赢得了企业的依赖, 对读者的选购也有不小的帮助。这个时候, 帮忙不能添乱, 观点不能偏颇, 要以理服人, 不能武断。

由于电商的发展, 一些大型企业在实体店的宣传上力度明显减弱, 在媒体上投放的广告也有减少的趋势。过去运用得很纯熟的招数, 现在不灵了。老革命遇到新问题后, 就要创新改革。我们采取的办法是, 贴身为企业服务, 根据企业情况, 量身定做活动计划, 从细处入手, 营造个性化氛围, 把企业服务到位了, 我们才能在服务过程中得到实惠。在电商大战打响那天, 国美正在搞一年一度的“72小时不打烊”活动, 我们积极参与他们举办的座谈, 并在版面上浓墨重彩, 从侧面对他们进行支持。相关的新闻是中国家电协会宣布家电补贴政策, 国美、永乐都是参与者, 我们也进行了落地报道, 企业很满意, 广告自然也少不了。

我们加大了策划力度, 用策划报道引领广告客户投放广告。去年8月3日, 《大河卖场》重磅推出《河南连锁商业低碳白皮书》, 用低碳白皮书倡导低碳生活。客户的广告也是根据低碳环保节能等主题来投放的, 效果明显, 商家进行主题销售, 报社进行主题倡导, 在业内影响不凡。

在今天的社会中, 信誉对每一个人来讲都是一张无形的通行证。不是每一次努力都会有收获, 但是, 每一次收获又都必须努力, 这是一个不公平的不可逆转的命题。

2011年底, 我们把年末总评榜改为企业秀场, 让参评企业从不同方面展示企业形象、展示企业实力, 在充分展示的基础上进行评比, 既有说服力, 又有针对性, 好评如潮。

有比较才有鉴别, 百闻不如一见。广告客户喜欢让更多的读者能参与到他们新品的体验中, 我们举办过以读者为主要参与对象的体验活动, 记者从体验报告的角度进行写作, 企业满意, 读者满意, 报社也满意。

对卖场未来的几点思考

《大河卖场》作为全国首家专业商业卖场广告专刊, 她的成功运行, 是媒体影响力和行业蓬勃发展相结合的一次有益尝试。《大河卖场》在产品定位、经营方式和服务特色上的卖场化, 把从媒体的影响力到销售力的过程大大缩短了, 她逐渐代替了卖场的宣传单页, 成为各大型商家卖场发布促销信息的主要方式, 也培养了读者主动阅读广告的习惯。《大河卖场》已经成为各大商业卖场促销信息的大卖场, 这正是《大河卖场》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作为国内首家卖场信息资讯专刊, 她的成功运作必将为报业市场的经营创新和持续增长提供重要参考。

一位评论者认为, “对媒体而言, 影响力就是注意力, 注意力就是传播力, 传播力最终会转化成销售力。最终的销售力才是商家最为看重的。当媒体积累起来巨大的品牌影响力之后, 如何把强大的影响力转换成巨大的销售力, 怎样把雄厚的注意力资源得以经济变现, 如何做到媒体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的良性互动, 这才是影响力营销最重要的一环。”

有人总结了快消品牌营销的必经之路:1.社会化媒体:微博、SNS、官网互动等 (近距离接触消费者, 维护关系) 。2.电子商务:互联网产品展示、网店销售 (消费者购买便利化) 。3.网络视频:小视频、微电影 (实现大面积曝光, 以动态展示品牌, 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 最终提高产品销量, 扩大市场份额) 。

电子化的今天, 人们离不开网络。如何利用电子手段, 让读者参与到广告客户的经营活动中去, 是我们探索尝试的新课题。

我们专门开通了《大河卖场》官方微博, 读者可以在上面浏览相关资讯。本报96211网站、沃·3G等设有专栏专页, 大河网、大豫网都有体现。每期报道策划选题定下来后, 记者都会提前一周公布话题, 公布手机号、QQ号和一些专用网站号, 让读者广泛参与, 七嘴八舌, 洋洋酒洒, 既反映了民情, 又提升了报道的深度, 可读性明显增强, 效果不错。

为了更好地让读者参与企业的体验活动, 近期我们专门开通了“卖场club”, 吸收了大量的会员, 记者的话题可以在这里讨论, 体验活动也可以在这里组织, 让卖场也时尚新潮一把。

二维码已不是什么新鲜东西, 现在被广泛运用于广告宣传中, 我们在码时代, 凸显码作用, 让企业充分利用码, 让读者充分享受码生活带来的快乐, 我们在广告和报道中, 加入码内容, 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郭新亚.卖场广告的大卖场——《大河报·大河卖场》的集约化经营之道[J].《新闻爱好者》, 2009 (4) .[1]郭新亚.卖场广告的大卖场——《大河报·大河卖场》的集约化经营之道[J].《新闻爱好者》, 2009 (4) .

知识的本性 篇9

爱尔兰导演尼尔·乔丹(Neil Jordan)的影片《哭泣的游戏》(the Crying Game)别具一格,解构主义精神贯穿全片。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其既惊悚又浪漫。既出人意料,又令人着迷,既又几分另类,又基于自然根性。影片中贯穿了两条线索;一条是北爱尔兰共和军组织进行的恐怖活动;另一条是男主人公与有着女人特质的男子迪尔之间的感情纠葛。两条线索交相辉映,时隐时现,渲染出黑色暴力映衬下的感人至深的爱情和难以抹去的伤感,打破了种种世俗成规,引发了观众对人性的深刻思索。本文将剧情的发展绘制成三个三角构架,并通过探讨其间的演进来透视人物个性,剖析解构主义在影片中的体现与深意。

二、解构主义和三个三角构架

影片的开场是一个喧闹的游乐场。壮实的黑人士兵乔迪(Jody)和白人女子裘德(Jude)亲密地行走于人们异样的眼光之下,扬声器里播放着歌曲《当男人爱上女人》。观众会以为这可能是一部有关种族问题的爱情影片。然而。乔迪被裘德引到了僻静处后被几名北爱尔兰共和军的武装组织成员劫持,这是一场骗局。此时,观众会预测这可能是一部枪战暴力片。影片随后聚焦于看管乔迪的武装分子弗格斯(Fergus)和乔迪之间的对话。乔迪看出弗格斯的善良本性,滔滔不绝地与他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以此获得了弗格斯的信任,友谊在两人之间慢慢滋长。乔迪给弗格斯看了他在伦敦的特殊朋友迪尔(Dil)的照片。照片上的迪尔是一位有着迷人外表的黑人“女子”。知道自己时日不多的乔迪拜托弗格斯能去伦敦找迪尔。后来,武装组织的计划失败,弗格斯受命枪决乔迪,但善良的弗格斯无法对乔迪下手。乔迪在逃跑时被前来追缴的英军坦克压死。弗格斯带着愧疚的心情来到伦敦找到了迪尔,两人之间渐渐产生了爱意,影片至此奏响了爱情的音符。但弗格斯没想到;迪尔竟是男儿身,死去的乔迪总会出现在他的梦魇中,恐怖组织并没有放过他,他会心甘情愿地替迪尔坐班房……

解构主义的提出者法国当代著名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认为解构主义就是要找出文本中自身逻辑矛盾或自我拆解的蛛丝马迹。动摇二元对立面的地位,摧毁文本中所反映的居于统治地位的模式,重新审视、定位处于边缘地位的模式,重构对立面之间的关系。约翰逊(Johnson)认为“解构(deoonstruction)”一词和“分析(analysls)”一词的词义相近,因为后者从词源学上看是“undo(解开)”的意思,极其接近与“de-construor”。艾利逊(Allison)把解构主义看作“一项以批判性思维找出并破解在一段时间内统治人们思想的公理或规则的工程”;卡普多(Caputo)干脆把解构主义定义为“打破坚果;解构主义一旦找到一枚‘坚果’,即一条金科玉律,其使命就是打破它的宁静”。影片《哭泣的游戏》频频打破观众的预想和定势观念;杀手不再冷酷无情,而是善良多情;女人不再温柔可人而是阴险毒辣;男人不再阳刚坚毅,而是妩媚痴情;爱情不再囿于性别和性爱,而是基于纯粹付出和相互尊重。然而,占统治地位的观念是如何被拆析、瓦解和颠覆的呢?我们可以把影片分为三个阶段来分析。每个阶段用一个联系三方人物的三角形表示;从影片开头到乔迪身亡为第一阶段一“弗格斯一不冷的杀手”。这一阶段主要解构了恐怖分子弗格斯的形象;从乔迪死后,弗格斯去伦敦找迪尔到发现迪尔竟是男儿身为止为第二阶段一“迪尔一个不凡的男子”,这部分颠覆了人们对男女举止、个性等方面的性别期待;迪尔性别明朗后,弗格斯和迪尔感情出现波折,直至最后迪尔杀裘德救弗格斯,弗格斯替罪服刑为第三阶段一“弗格斯和迪尔一不俗的爱情”,这一阶段触动或改变了人们对爱情是有性别限制的这一观点,深化了人们对人类情感和本性的认识。值得注意的是,乔迪这一人物虽死尤生,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弗格斯的生活,因此,在第二、第三阶段,他的名字出现在括号里。

影片正是在这三个三角型的内部演绎和外部相互演进的过程中解构固有观念,重构人们对人性和爱情的认识。

(一)三角一;弗格斯-不冷的杀手

乔迪,一个被北爱尔兰共和军武装组织俘虏的黑人士兵;弗格斯,参与捕获乔迪的武装分子。这两人本因是敌我关系,但在乔迪的不断努力下,他们化敌为友。

乔迪擅长心理战术,他不乞求,否则丧失尊严;他不威胁,因为这无济于事。他看出了弗格斯的善良本性。在乔迪眼中,弗格斯不同于其他武装分子,弗格斯是一个在他那张“孩子般的脸上挂着杀手笑容”的人。弗格斯和乔迪说话。给他喂饭。天天独自看守着他;乔迪滔滔不绝。时而开玩笑,时而吐露心声。一方面,友谊的确在两人形影不离的相处过程中产生;另一方面,乔迪也利用了弗格斯的善良,为自己争取了种种优待。影片通过乔迪讲述的“蝎子和青蛙”的故事,引出了“人性”这一主题;人有两类一一类人索取、利用他人。另一类人付出、被利用。这是他们的本性,难以改变,正如蝎子在央求青蛙背它过河之前,信誓旦旦不蜇青蛙,但它最终挡不住本性的驱使。在明知晓蜇蛙之后两者都难逃一死的后果下。还是用毒针蜇死了青蛙。通过这个故事,乔迪希望弗格斯明白他们的处境很相似;一个是北爱尔兰军的阶下囚,一个是受控于组织、生不由己的看守;一个是黑人,一个是爱尔兰白人。北爱尔兰共和军声称他们是受压迫的少数民族。那么,如果他们以追求自由的名义杀害同样受压迫和歧视的黑人,他们所谓的“被压迫”就站不住脚。变得自相矛盾和无意义。如果说弗格斯俘获了乔迪的躯体,乔迪则俘获了弗格斯的内心。弗格斯开始重新思考和质疑自己所在组织的过激行为和自己被时局所有的困境。弗格斯发现自己与乔迪之间其实有着不少共同、共通之处,两人间的信任和感情逐渐加深。于是,当我们看到弗格斯在处决弗格斯时那种犹豫不决、难以扣动班机的情景时,就不会感到那么意外了。至此,杀手。一个本因残酷无情的形象被解构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有着恻隐之心的弗格斯。

(二)迪尔-不凡的男子

乔迪生前曾给弗格斯看过自己的皮夹。皮夹中有两张照片,一张是穿着白色板球服的乔迪;一张是微微扬着头、矜持迷人的迪尔。乔迪说迪尔是适合他的类型,他时时刻刻都在想他。弗格斯则说迪尔可以是任何人喜欢的女人。乔迪斥责了弗格斯,并坚称迪尔绝对不适合他。影片中的这一片段为弗格斯和迪尔今后的感情波折埋下了伏笔。乔迪嘱托弗格斯今后去伦敦找迪尔,告诉迪尔自己对他的思念,并让弗格斯好好关爱这个“女子”。弗格斯抱着对已故朋友的愧疚到伦敦找到了迪尔。

我们以弗格斯和迪尔间爱情发展经历的四个阶段。应指出,“爱情”一词在这里不仅指一般意义的男女之爱,而是包括各种“由仰慕、慈爱、共同兴趣而产生的感情”

活儿。透过一面破墙可以看到绿地上有一个个跑动着的穿白色板球服的身影。弗格斯又想起了乔迪和乔迪的嘱托,他在理发店找到了迪尔。迪尔为弗格斯理发,当弗格斯仰面朝天望着迪尔时,他眼中的迪尔高挑优雅,楚楚动人。弗格斯跟随迪尔去了酒吧。显然,迪尔对于这位陌生男子也很有兴趣,他们戏剧性地以酒吧招待为中介展开对话。随后,弗格斯经常光顾那个酒吧。并在一天晚上解救了正被一名高大白种男人打骂的迪尔。两人间的感情就这样渐渐超越了普通朋友。弗格斯着迷于迪尔的迷人气质和外表;迪尔倾心于弗格斯的善良和正直。他们成为了恋人,感情由友情发展为恋情。当观众看到两人激情拥吻,会自然预见爱情影片的高潮镜头。但,这次,观众错了。昏暗中,我们看到的是迪尔红色睡衣下的男人躯体。

男人应该是怎样的?“他应该像他的性器那样坚硬有力,主动威猛。目标明确,长驱直入”。但是,有着男性身躯的迪尔却与此恰恰相反。他那一头卷曲的长发、紫色的指甲、紧身的衣裙、黑色的长袜时时刻刻散发着女人的风韵。当迪尔在酒吧摇曳金色短裙,似醉非醉,眼神黯然。舞动手指,低声吟唱着影片同名曲《哭泣的游戏》时,可能连女性观众也会被迪尔的美所打动。和其他女性一样,迪尔也成为了“被人观看的视觉美宴”。至此,观众的脑海中可能会出现一个词;“同性恋”。迪尔是一个“异装癖”,是一个同性恋者!平时,大多数人对同性恋会有比较否定的看法,但是,这部影片可能在观众中激起的“惋惜、同情”会远大于“恶心、憎厌”,因为,迪尔演绎了一种比女人更女人的女性。他已渐渐淡化了观众对其背叛男性的反感。迪尔是一个有着女人心灵的男子。我们不禁要思考;以生理特征作为性别的定位标准是否完全公平?为什么有像迪尔那样的男子存在?他们身上的女性从何而来?

男性必须通过发展自身区别于女性的特征来获得男性的身份。然而这种身份的确立对文化因素的依赖远大于对生理因素的依赖。拉瑟(Russe)对男性性心理的认同过程进行了分析,列出了其发展过程中的四个阶段对母亲的渴望→对父亲惩罚的恐惧→对父亲角色的认同→性身份的确立

男孩迫于对父亲权威的恐惧而放弃对母亲的渴望、依恋而认同父亲的性别角色,在性别角色被规范的过程中,他成为了异性恋。在抵抗恋母情结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压制他对同性的渴望并摒弃其他一切会被看成女性化的兴趣和追求。在弗洛伊德看来,所有的婴儿必然是“女性化的”,男孩必须在成长过程中脱离他母亲身上的女性气质而变得男性化,这是一种“后天习得的阳性”。在社会心理学中,这种阳性是男孩必须在自身之外刻意“编码”、制造出来的,是“对本性挑战的胜利”。

如果我们从这一角度来看迪尔,或许就不会认为迪尔过于反常。迪尔没有魁梧的体魄,棱角硬朗的脸庞,却有着一双迷离忧伤的眼睛,他周围的男人搂着他,拉扯他,打骂他,他却不还手,他的内心在哭泣,他渴望被爱,被保护,被尊重。他不在乎别人对他的看法,他打破了生理特征对自己的性别定位,随心所欲地将内心女性的因子发展到了极致,解构了自己的性别身份,实现了心灵的自由发展。至此,“女性”是女人的专利这一概念被打破。“女性”属于所有有“女性心灵”的人。

(三)弗格斯和迪尔-不俗的爱情

在揭开迪尔性别的那一刻,和观众一样惊愕的是弗格斯。他感到恶心和难以置信,一把推开迪尔的手,冲向洗手间呕吐不止。深夜里弗格斯又梦见穿着白色板球服的乔迪,他手里抛耍着板球,脸上露着得意的笑容。弗格斯从梦中惊醒。大汗淋漓,也许这正应验了乔迪曾经说过的“他(迪尔)不适合你”。弗格斯和迪尔的爱情瞬间坠入低谷,他们受挫的爱将何去何从?善良的弗格斯明白那晚自己的态度一定深深伤害了迪尔,他于心不忍,到酒吧向迪尔道歉。又写了纸条。迪尔最终接受了弗格斯的道歉,做了饭菜到建筑工地看望弗格斯,在那里展开的对话表现了两人在历经波折之后对彼此本性的进一步了解,弗格斯对真实迪尔不变的关爱深深打动了多情的迪尔。面对“特殊”的、血液中流淌着女人因子的迪尔,弗格斯不想伤迪尔的心,答应继续和他见面。当弗格斯送迪尔到家时,迪尔要求弗格斯亲他。他忧郁了。但是还是亲了他。望着迪尔微微张开的双唇,他自己都无法相信自己了。弗格斯和迪尔的感情发生了质的发展,两个性取向迥异的人相互接受了对方。受挫的爱得到了挽救。

武装组织没有放过弗格斯,他的前女友裘德找到他并命令他去刺杀一名法官并与之同归于尽。弗格斯觉得再也不能对迪尔隐瞒自己的过去,就向迪尔坦白了自己和乔迪的死有关这一事实。迪尔会原谅弗格斯吗?为了阻止弗格斯的冒死行为,推延刺杀时间。刺杀法官的那天清晨,迪尔用他的黑色长统袜把弗格斯的手脚绑缠在床的栏杆上,弗格斯仿佛身陷一张大网,奋力挣脱,却无法脱身。迪尔流着泪,轻抚着弗格斯的额头,哀婉地说,“如果你对我好一点点。我就是你的了。”弗格斯在迪尔的坚持下,最后说出了“我爱你……我愿意为你做一切……我永远不会离开你。”为情所困的弗格斯和迪尔在无形的情网中演绎了一场“哭泣的游戏”,一幕由虚到实、情到深处泪自流的动人爱情。留声机里又响起了迪尔曾经唱过的歌曲《哭泣的游戏》。

迪尔为救弗格斯,开枪打死了裘德;弗格斯顶了迪尔和罪名,在牢中服刑。当迪尔去监狱探望弗格斯时,他说道,“弗格斯,我的爱,我生命中的阳光。”虽然,弗格斯仍然反对迪尔称他为“亲爱的”,但弗格斯以其善良的本性付出了迪尔认为是“最伟大的爱”。他们战胜了种种挫折,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关心、爱护、保护着彼此,对双方人格、心灵的认同使他们的爱得到了升华。在付出真爱的过程中,他们不断超越种族、性别的鸿沟,展现着人性的光辉。弗格斯随后告诉迪尔,这是他的本性,并开始讲“蝎子和青蛙”的故事。主题曲《当男人爱上女人》再次响起,激起观众对主人公不俗爱情的反思和对现实生活中爱情的重新定义。爱是基于肉体还是灵魂?弗格斯和迪尔的爱情是否在诠释一种纯精神的爱?

在第三阶段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裘德这一人物的塑造。裘德是影片中的唯一女性,但与其他男性角色相比,她显得更为冷酷、无情和狡诈。如果说第一阶段,束着金发诱捕乔迪的她还有几分女性特质,但第三阶段的她头发已染成深色,面目狰狞。像是来自地狱的魔头。她勾引、尖叫、诅咒、威胁,将黑洞洞的枪口对准了弗格斯。女性柔弱的传统形象,被裘德颠覆了。

三、结论

《哭泣的游戏》是一部令人深思的电影,情节曲折,内涵丰富。一方面,影片的叙述手法渗透了解构主义精神。马修(Marshall)认为“理想的故事始于一种稳定,然后这种稳定被一股力量打破,导致不平衡,随后。又有另一股相反力量补充进来,继而又达到一种不同于初始状态的平衡。”影片正是在打破和制造一个个平衡的过程中步步深入,透视人性。解构固有观念,将原本处于边缘的观念、文化推到了引人注目的位置。影片开头在游乐场的轻松画面被武装分子的劫持行为打断,产生不平衡;乔迪和弗格斯的关系并未向负向发展,而是成为了朋友,平衡被重新建立,同时,杀手、恐怖分子的传统形象被解构;在弗格斯知道迪尔性别之前,他们的感情与日俱增,但后来迪尔性别揭晓后,这种爱情的平衡、稳定状态又被打破,然而,在善良本性的驱使下,弗格斯和迪尔的感情并未终结而是克服了世俗成见得到升华,平衡再次建立,在这种种“平衡”被打破和建立的过程中。瓦解了传统的生理性别对心理性别和爱情的规约。剧本的精巧构思为影片赢得了第65届奥斯卡最佳原创剧本奖。另一方面,以电影这种视觉图像的中性方式来呈现恐怖主义、性取向这些热点问题无疑为观众留下了更为自由的思考空间。影片只是在尽可能真实地记录人物言行,但,正是这种真实性和直观性触动、感动了观众,引发了其对固有观念、信仰、人性的再思考和对社会多样性之包容度的重新审视。

知识的本性 篇10

一、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核算的原理

作业成本法第一步是解决资源向作业的分配问题, 第二步是将作业的成本分配到产品 (合同或顾客) 。在这个分配过程中, 成本动因是关键。传统成本法在计算成本动因率时, 总是假定资源在满负荷使用, 但是, 实际使用的生产能力往往与满负荷有很大差距。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闲置的或未用的生产能力。闲置的生产能力可能是由于开工不足导致资源的需求下降, 而约束性资源又不能及时减少;或者闲置生产能力是为未来储备的资源;闲置生产能力也可能是企业管理上的漏洞, 导致资源的供给和资源的需求之间不一致。闲置生产能力并未被产品或作业消耗, 因此不应将其计入作业成本。另外, 将闲置生产能力进入产品成本也会造成产品成本的上升。降低产品的盈利能力报告。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正是考虑到闲置生产能力的存在, 将资源或作业费用的成本动因率以可用生产能力来计算。

根据上述原理,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如下:

第一步, 估计资源单位产能成本。首先要估计资源的可用生产能力, 然后计算资源的单位产能成本。用公式表示:资源的单位产能 (时间) 成本=资源成本/可用成产能力

第二步, 估计单位作业消耗的实际生产能力。在估算出资源单位产能成本后, 管理人员接下来就要确定每项作业消耗的资源实际生产能力。所有作业所消耗的资源实际生产能力之和即为企业该项资源的实际生产能力。实际生产能力应该小于可用生产能力。用公式表示:资源s的实际生产能力=∑作业t的作业动因量×单位作业消耗的产能。需要估计两个参数:一是本期作业的成本动因量;二是每次作业消耗的生产能力。必须计算实际生产能力, 并与可用生产能力进行比较, 来检测估计数值是否符合逻辑。

第三步, 计算作业成本动因率。将上述两项相乘, 即可得到向作业分配的资源成本, 或者用资源单位产能成本乘以单位作业消耗的生产能力, 得出作业成本动因率。用公式表示:单位作业成本动因率=资源单位产能成本×单位作业耗用产能。如果用时间作为产能指标, 则公式为:单位作业成本动因率=资源单位时间成本×单位作业耗用时间

第四步, 将作业成本分配至产品 (合同、顾客) 。需统计作业动因量, 进而计算作业耗用的总产能 (时间) 。用公式表示:作业耗用的总产能=作业动因量×单位作业耗用产能;产品成本=作业耗用的总产能×作业成本动因率。其中, 作业成本动因率可以视为固定值, 单位作业耗用产能 (时间) 在作业效率发生变化之前也是事先确定的常数。因此, 需要计算的就是作业动因量指标。

在上述计算过程中, 所有资源费用均采用产能为资源动因。这样的处理过于简单, 没有考虑成本性态的不同对资源分配的影响。以产能为资源驱动因素是有前提的。不同的资源不加区分而采用相同的驱动因素, 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不正确。

二、成本性态对资源费用分配的影响

一是成本性态的含义。资源是支持企业作业完成的各种要素投入。资源的消耗形成了企业的成本。企业的资源有两种:一种资源企业为了获取一定的生产能力而实现投入的, 它们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为了维持一定的生产能力, 必须在一定期间内固定的负担这些资源费用。大部分的人工成本、机器设备、房屋都属于这类资源。这类资源不管企业有没有生产都要发生, 因此称之为约束性资源。它们所形成的成本即为约束性成本, 或固定成本。另一种资源是弹性资源, 如原材料、计件工资、水电费和机物料消耗等。本期费用的产生是由生产量和客户的服务量决定的, 成为弹性成本或变动成本。弹性资源没有容量限制,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企业仅为其需要和使用的弹性资源付款。

二是成本性态对资源驱动选择的影响。约束性资源是企业事先规划的, 企业投入一定的约束性资源, 期望其为企业提供一定的生产能力, 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平稳运行, 不至于出现由于能力不足引起生产瓶颈。在实际经营过程中, 由于市场的变化、企业的内部管理等因素, 这些资源可的生产能力不可能全部被使用, 这就出现了实际生产能力与可用生产能力之间出现差异, 称为闲置生产能力。既然企业的生产能力是有约束性资源提供的, 那么在再将约束性资源分配到作业时, 用产能作为驱动因素非常合理。如前所述, 以可用生产能力来分配这些固定成本, 部门保留了一定比例的生产能力。由弹性资源所形成的变动成本不能与约束性资源一样分配。弹性资源的消耗是由业务量 (或作业量) 来驱动的, 本期有业务则会发生这些资源, 否则无需支付这些资源费用。弹性资源不存在提供产能的问题, 因此其分配应根据实际消耗量全部分配到作业或成本对象。服务和辅助部门的责任是提供人员、空间、设备和技术为企业其他经营部门服务。这些服务部门的成本里面, 存在约束性资源和弹性资源。必须双重分配系统来分配服务部门成本, 即分配率用于分配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三、实例分析

假设维嘉公司有一个检验部门, 负责对企业的原料和产品进行检验。检验部门由场地存放设备进行工作。检验人员的工资是根据其检验量计算。场地和设备每月折旧费用为40000元, 检验人员工资为每次检验8元。另外每次检验还需要耗用水电、试剂等2元, 本月共发生20000元费用。场地和设备的折旧费形成了检验部门的固定成本, 而每次检验需支付的工资和耗费共10元形成了变动成本。该检验部门每月实际检验能力为500次。本月共为四种产品提供的检验服务如表1所示:

计算两种成本的分配率:固定成本作业驱动率=固定成本/可用生产能力=40000/500=80 (元/次) ;变动成本作业驱动率=变动成本/实际生产能力=20000/400=50 (元/次)

各个产品应分配的检验部门成本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 检验部门的固定成本40000元有32000元分别分配到四种产品中。没有分配到产品的8000元是由于检验部门的存在未利用的生产能力造成的。企业实际需要的检验服务比检验部门可以提供的服务小, 检验部门多出的生产能力可能是生产开工不足造成的。为此检验部门需自行承担未利用生产能力的成本8000元。对于变动成本, 则按照各个产品实际消耗量全部分配到各个产品中。采用两个分配率来分配检验费用, 使得检验费用与成本对象的因果关系更为清晰, 计算也更为准确。所以建议各项资源都要分析其成本性态, 分别按照成本形态去选择成本动因。当然, 建立成本制度不是要寻求最优, 而是要设计令人满意的制度。这就需要在不准确估计产生的错误成本与计量成本的增加之间进行平衡。

参考文献

[1]杨继良、尹佳音:《作业成本法的新发展——估时作业成本法简介》, 《财会通讯》 (综合) 2005年第2期。

上一篇:中职英语词汇教学策略下一篇:中专职业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