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核制度(精选10篇)
教学考核制度 篇1
对教师工作的考核无非包括工作数量和工作质量两大块。在实际教学管理中, 对于工作质量的考核制度由于各学校教学情况差异较大从而导致争议颇多。特别是我国教育将进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进一步完善促进教学质量提升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成为已经成为学校教学管理中非常急迫的问题。
一、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应该遵循的原则
(一) 坚持公平原则
设计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时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假设, 就是人人平等。一是所有教师平等, 无论是哪个层次教学班的授课教师, 只要去努力去拼搏, 都有可能在教学质量上获得较高考核分, 有利于更大范围地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困扰许多学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只有高层次教学班的授课教师获得较高教学质量考核分, 而其他平行班授课教师怎么努力, 在教学质量考核得分上不能有合理的体现的问题。避免调动了少数, 打击了多数的问题出现。二是所有学生平等, 无论是学优生还是发展困难学生, 人格都是平等的, 都是我们的学生, 教师就有责任帮助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由于借读生、插班生等现象暂时难以消除, 每个班都有学习基础薄弱学生的存在, 每个班都有发展困难学生。要促进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 在设计教学质量考核制度时, 应将一个班所有学生的学业成绩作为考核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
(二) 坚持可比性原则
一是根据学校校实际情况, 不可能寻找到一个适用于不同年级、文理科组、不同学科之间进行直接对比的指标。换句话说也就是不存在测量不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一把尺子, 但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又要求我们对所教师的教学质量做出客观的评价和排序。经过深入实际研究, 我们认为分年级分文理分层次同一学科进行对比, 是比较可行的办法。在坚持这一可比性的前提下, 相互不挤压教学质量考核得分的情况下, 再根据各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保证每个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是客观、公正、可比的。
(三) 激励性原则
鼓励先进, 鞭策后进。每一个教师, 无论他在哪个年级、从事哪个层次的教学、带哪门课, 只要取得比较优秀的教学业绩, 那么相应的就会获得一个比较高的教学质量考核分。
(四) 文理并重原则
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在教学管理上在注重特色发展的同时, 必须坚持文理并重的原则。对文科理科教师的劳动成果能做到同等的重视, 对在文科组带理化生的教师的劳动成果和在理科组带政史地的教师的劳动成果同等的重视。能较好地体现文理并重的原则。同时, 也为新高考制度做好接轨准备。
(五) 可操作性原则
在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中, 只要能获取各班各学科的成绩, 就能直接计算出该班该学科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得分。具有原始数据获取直接, 计算过程简洁, 计算结果便于复核等优点, 具的较高的可操作性。
(六) 以单个教学班为基本计算单位原则
选择以单个教学班学科均分作为计算考核分的依据有以下理由:一教学班是最基本的教学单位, 以单个教学班学业成绩为基本计算单位, 能反映真实的教学情况;二是鼓励教师对自己授课的各班都同样的重视, 避免厚此薄彼;三是能解决教师教学质量因跨年级跨文理组教学班级不可比的难题。
二、对教学质量考核的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
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不是一份协议书, 不是各科教师讨价还价后达成某种平衡的结果。教学质量考核办法也不是一块橡皮泥, 想怎么捏就怎么捏。它必须为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 必须为调动全体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服务, 必须为促进学校的内涵式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对教学质量考核方法依参考标准的不同从根本上讲有绝对评价方法和相对评价方法。
绝对评价方法, 能根据课标对教学质量进行精确计量和评价, 但是受试题质量、卷面分数设置等影响大。用这种评价方法获得的考核分, 在同级同组同层同科内有意义, 但在不同级不同组不同层不同科之间没有可比性, 况且各科试题质量难以准确把握。
相对评价方法, 虽然不能根据课标要求精确的计量和评价, 但在同级同组同层同科内依据最高班级均分为标准能区分出教学质量的高低, 再计算出相应的考核得分。这个考核得分建立在可比的基础上, 且教学质量考核的权重一致, 因此用这种考核办法计算出的考核得分在不同级不同组不同层不同科就有了可比性。适合于各学校的实际, 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且有利于鼓励各年级各层各科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具体方法设计上, 在遵循有关原则的前提下根据以上思路, 在同年级同学科内先按相对比较的办法确定参照标准 (如最高班级均分) , 并赋予最高考核分。再根据其他班的班均分与最高班级均分的离差, 计算出相应的考核分。是一种大相对小绝对的综合评价方法。如果各班均分与高级班级均分离差不大, 考核得分差距也不会太大。如果各班均分与高级班级均分离差拉大, 考核得分也将相应拉开距离, 鼓励所有教师向最高目标看齐。
三、关于完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的具体探索
甘肃省甘南州合作第一中学是一所独立高中, 该校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经过由简到繁、由繁到简的反复探索, 根据以上原则和思路方法建立了分年级、分层、分文理科组的大相对小绝对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办法, 解决了长期以来在教师教学质量考核中存在的不科学、不公平、不全面的问题,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在同年级同组内所有教学班同学科中, 学科成绩最高均分的教学质量考核分赋为最高值, 同学科其他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赋分, 可浓缩为以下公式:
教师所代班级教学质量考核分=教学质量考核最高赋分- (班最高学科均分-其他班学科均分) *调整系数 (调整系数的确定应根据同年级同组内所有教学班同学科班级均分的上下限确定, 能较好地实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 适当拉开档次, 又不过分悬殊) 。
某教师最终教学质量考核分=所代班级教学质量考核分总和/所代班级数目
每学期有两次月考和期中、期末共四次质量监测结果纳入教师教学质量考核, 以保证这种教学质量考核既是结果性的也是过程性的。但不同年级同一学科教师之间在备课强度、作业批阅、课外辅导等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可比性, 这种差别是客观存在的, 工作中又难以精确量化, 只能以教学质量结果好坏来评价。但可通过从高一到高三一个大的教学周期内的教学循环, 基本能保持公平。
摘要:为适应我国教育进入提高教育质量的新阶段, 建立健全更加全面简洁公平高效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迫在眉睫。本文对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制度应该遵循原则、理论依据和设计思路、具体实施进行了阐述, 以期为促进提高教学质量制度设计有所启发。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核,理论依据,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兰德尔·林赛, 等.教育公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5.
[2]陈孝彬, 高洪源主编.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8.
[3]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8.
教学考核制度 篇2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强化教学行为,实施以德执教,依法执教,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所在,为了保证学校教学工作沿着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特对教师的教学常规工作做出如基本要求:
一、认真备课
1、备课要熟悉课程标准、教材编排体系和结构,要根据学生实际设定教学目标,运用教学策略,设计教学过程。教学方案设计要为学生主动参与留有时间和空间,为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创造条件。必须先整册备课,再单元备课,后按课时备课,最后写出教学反思。教案编写既要有学科知识的分析,又要有培养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既要反映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又要反映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点拨(总之,教案要落实《新课标》的三维目标,体现新理念)。超前备课不过周。
2、语数教师要求写详案、其它课程要求写简案,教案不得落后于教学进度,不得漏写教案。作文有指导讲评教案,随阅读单元教学,不另设作文备课本。每缺一课时教案扣2分。
3、设计教案。包括: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课时安排、教学过程、练习设计、教学反思。要求字迹工整、规范,过程详细,教学过程必须与教学目标、重难点相吻合。反思中必须认真总结教学的得失,找出弥补措施,语文每课有教学反思,数学每课时有教学反思,用红笔书写。缺一个反思扣1分。语文教师要求写习作范文,每缺一个扣2分。
4、制定复习计划。认真制定期末复习计划,并分课时写好复习课教案。
二、认真上课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
1、课前充公准备,不允许出现无教案上课现象,若上课没带教案当作没备课处理。
2、必须按课表上课,严禁私自调课(特殊情况除外),否则按旷课处理,一次扣5分,按时上下课,严禁挤占、挪用休息时间上课。
3、做到精神饱满,仪表端庄,教态亲切、自然;用普通话讲课,语言简洁、准确、生动、富有感情;板书工整,字迹规范;实验示范操作正确熟练;上课不迟到、不早退、不抽烟、不在走廊上闲逛、不穿拖鞋、不带小孩上课、不接打手机、严禁坐着上课,否则每项次扣5分,学生作业时要加强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4、更新观念,尊重赞赏每一位学生;转变角色,正确处理教和学的关系,教师不仅要成为知识的传授者,更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转变教学方式,积极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强调在实践中学习,使学生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的需要,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有效使用学校资源配置。
三、认真布置和批改作业
1、精心设计作业内容和作业形式,提倡布置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学习和实践性的作业,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注意作业的层次性。
2、严格控制作业量。课堂作业尽量当堂完成,一二年级完成《学习指导》上的习题和教科书上的习题,要求全部批改,不要求另外布置作业;三四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半小时;五六年级学生的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一小时。
3、作业本类型要求统一,格式要求规范。一二年级学生要求用铅笔完成作业;三四年级学生要求用圆珠笔完成作业;五六年级学生要求用圆珠笔或钢笔完成作业;每次作业只能用一种颜色的笔完成。语文每篇精读课文必须有课堂作业;作文8个,每次抽取本班学生优、中、差三个等级各5本以上进行批改,尽量使用修改符号,详细批改,作文讲评必须在本单元测试前完成,作文缺改一个扣5分。数学课堂作业原则上每学月不低于12次(教科书上的操作题学生完成教师批改后也可作课堂作业次数);语数《学习指导》必须按作业批改要求全批改;艺体科能在书上完成的可在书上完成,不能在书上完成时在作业本上完成,作业批改之后要及时进行讲评。课堂作业、《学习指导》缺改一次扣2分,学生未做或差一次扣5分。
4、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评语要求字迹规范,不出现错改、漏改现象,否则每次扣1分;批改符号要规范,严禁大“√”“×”;批改时尽量不出现“×”,用“﹨”和“?”学生改正、完成后教师要用“○”圈上。作业批改后必须要有批改日期,尽量有等级,日期占格为两格,不合要求者每项次扣1分。
四、认真完成《教师工作手册》
1、认真填好目录和每页的表头。缺一项次扣1分。
2、认真填好各科教学计划、差生辅导记录、家方记录,做到字迹工整、内容具体、符合要求。缺一次扣1分。
3、认真组织考试,做到及时检测,全批全改,上好学生真实成绩,合理评价,认真填写单元检测分析,及时采取弥补措施。每缺一项次扣5分,没及时组织考试扣10分。
4、班主任搞好班级学生操行评定,按大队部要求和本班实际完成好班队活动记录。缺一次扣1分。
五、认真听课,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本学期要求校长听课不少于40节,教导主任听课不少于30节,教研组长听课不少于25节,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教师要认真记好听课笔记,把听课意见或建议写在听课本上,课后要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或提出建议,以便改进教学方法,取长补短。缺一节扣1分。
六、其它工作
1、各种会议、政治学习,升旗、两操迟到一次扣1分,事假病假一次扣2分,无故缺席一次扣3分。认真做好会议记录,内容记录完整,缺一次扣1分。
2、按时上交各项需要上交的东西,迟交一项次扣1分,缺交一项次扣3分。
3、出勤:事假一节扣2分,每天按当日课表节数算,病假一节扣1分,病假一天扣4分,旷课一节扣5分。
4、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写好教科论文。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交一篇论文,不得从网上下载。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实行月工作检查,由教导处组织,教研组参与,定期与不定时抽查相结合。每次检查以100分为满分计算,期末常规考核分数为学月考核分数的平均分,98分以上为优秀;“90-97”为 “良”;“60-89”为“中”;60分以下为“差”。此项考核直接作为考核教师常规考核等级的结论。
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改革研究 篇3
一、DF有色金属集团公司绩效考核现状及存在的的问题
DF有色金属集团公司作为新成立的公司,经过几年成功运作,已经成为有色金属行业的领头羊。由于业务扩展过快,由单一经营项目转型为多种经营,管理机构由原来的项目管理转变为集团公司管理,操作层和管理层混为一体, 由此导致了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绩效考核中存在很多问题,不能有效支撑集团业务的快速发展。
DF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原来的绩效考核方法主要采用岗位指标法,但是目标设置不仅过于僵化,没有充分进行调研和认证,而且没有与企业经营结合起来,孤立地看待各项考核指标。导致考核方案执行不顺畅,考核结果存在偏差,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没有起到提高公司绩效水平的目的。产生此问题的原因在于以下几方面:
(一)对考核定位的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问题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要解决什么问题,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定位直接影响到考核的实施。DF公司现有体系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上,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流于形式,考核结束后,考核的结果不能充分利用起来。
(二)绩效指标的确定缺乏科学性
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影响的因素,但并不是以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通常被称为是周边绩效。对任务绩效的评价通常可以用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周边绩效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在DF公司的绩效指标中,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静态指标去衡量,甚至孤立地衡量各业绩指标,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这样不能通过绩效考核来判定其工作是否达到了任职资格。
(三)绩效考核与其前后的其它工作环节衔接不好
要想做好绩效考核,还必须做好考核期开始时的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确诊工作,以及考核期时的结果反馈工作。DF公司没有将绩效考核放在绩效管理的体系中考虑,孤立地看待考核,不重视考核前期与后期的相关工作。例如在考核之前,主管人员未与被考核者共同确认工作的目标和应达成的绩效标准。在考核结束后,主管人员也没有与被考核者进行绩效面谈,共同制定今后工作改进的方案,使得员工对绩效考核不理解,抵触情绪大。
(四)DF公司在制定绩效考核体系时没有进行绩效考核的基础工作——工作分析,造成员工之间职责不清,无法进行正确的考核。
(五)没有对绩效结果进行充分利用,不与平时工资、奖金挂钩,也没有与培训、晋升、岗位调配和职业发展规划结合起来,导致开展绩效考核的积极性不高。
二、绩效考核方案的设计与优化
(一)绩效管理体系的确定
通过对DF公司原有的考核体系的分析,并根据DF公司的情况及考核的目的,决定采用目标管理法与关键业绩指标相结合的方法。采用目标管理法考核员工的工作结果,采用关键业绩指标确定考核员工的考核内容及考核标准及权重。由于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侧重点不同,还要对每个岗位的关键业绩指标(KPI)进行界定,同时还要结合公司战略需要和经营目标的需要进行目标管理,对公司年度经营目标进行分解,做到人人头上有指标,使所有员工的工作都服务于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此次绩效管理体系的设计本着如下的原则:
1、重结果指标,轻行为指标。因为通过前面了解的情况可以看出DF公司各级管理者在管理上不习惯制度化的管理方式,容易挫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在制度执行上主观色彩浓,使员工有抵触情绪,降低了员工的工作绩效。因此为了降低制度的执行成本,减少管理者在进行绩效考核时的主观随意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设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时我们尽量做到重结果指标,轻行为指标。
2、绩效标准尽量量化,做到具体、可理解。让每位员工都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工作完成得怎样,达没达到要求,从而增强绩效管理体系的透明度和公平性。
3、考核的内容在全面的基础上突出对任务绩效的考核。任务绩效与员工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直接联系,是活动的结果。它与周边绩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4、发挥绩效计划的重要作用。通过企业基本情况诊断和平时观察笔者了解到DF公司虽然有工作计划,但可操作性较差,一方面计划周期跨度大,计划制定不够详细,另一方面上级对下级的工作计划安排多采用口头传递的方式,无详细的书面计划,这样计划内容在传递过程中易丢失,会造成工作上的失误并且难以界定工作责任,不利于对工作的监控。通过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制定绩效计划可以使被管理者对自己工作和所要达到的绩效标准都有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加强绩效管理体系的透明性和公平性。
5、强调绩效沟通的作用。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沟通的过程,它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员工的绩效,保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员工和管理者进行持续的绩效沟通可以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员工需要在执行绩效计划的过程中了解到有关的信息。管理者需要了解员工在完成工作过程中工作进展情况,以便协调团队中的工作。
6、合理运用绩效考核的结果。绩效管理实施成功与否,很关键的一点在于绩效考核结果如何运用;很多绩效管理的实施未能成功,其主要原因也是没有处理好绩效考核结果应用中的问题。
(二) 绩效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
(1) 确定绩效考核指标和绩效标准
科学的指标体系是将考核内容由抽象的概念转化成具体的可以观测的客观指标体系,使复杂的考核内容变得条理化和简单化。为了使考核过程的可操作性更强,我们选择那些足以反映考核对象的本质特征和行为的关键点进行考核,即关键绩效指标法。
例如,综合管理部经理的主要工作职责有: 负责公司各部门年度计划目标及阶段性工作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负责组织公司各项会议,做好会议议定事项的催办、落实等17项内容。结合岗位职责,就可以明确地界定其工作产出和衡量这些工作产出的绩效标准。在此基础上根据SMART原则把关键指标分为数量、质量、时间、成本、行为5种类型,就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绩效指标体系(如下表所示):
(2)绩效管理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我们用图1表示这个系统中不同环节之间的关联。
绩效管理循环是从制定绩效计划开始,制定了绩效计划之后,被考核者就开始按照计划开展工作。经过绩效实施和管理过程,然后进行绩效考核,最后是绩效反馈面谈。在这个过程中,绩效计划、绩效考核和绩效反馈都可以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完成,而耗时最长的是绩效实施与管理,它贯穿于整个绩效期间。绩效实施与管理不但是耗时最长的活动,而且绩效计划是否能够落实和完成要依赖于绩效实施与管理,绩效考核的依据也来自于绩效实施与管理的过程中,所以绩效实施与管理是一个重要的中间过程,这个过程做得怎么样直接影响着绩效管理的成败。
在工作的过程中,管理者要对被考核者的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并对绩效计划进行调整。绩效计划并不是在制定了之后就一成不变,随着工作的开展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在整个绩效期间内,都需要管理者不断地对员工进行指导和反馈。
三、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
绩效考核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应重视考核结果的运用。它是考核目标达成的过程,同时也是检验考核活动有效性的一块试金石。通过考核结果与任职资格标准的比较(如图2)可以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以及个人发展计划有组织有计划地调换。
图2考核结果与任职资格标准的比较
A类员工工作绩效一直在任职资格标准之上,且呈上升趋势,说明有实力又有潜力,是可用之才;B类员工不稳定,暂不宜大用;C类员工走下坡路,要及时分析原因,促其改进和调迁;D类员工不合标准,且停滞不前。
DF有色金属集团公司在实际操作中对这四类员工进行了如下调整:A类员工优先列为职务晋升对象和后备干部;D类员工若为中层管理人员给予行政降级处理,若为普通员工进行工资降档;A、 B类员工在年终和公司激励机制挂钩;C类员工要求部门经理给予帮助改进,根据改进结果可上调至A类,也可下调至D类。
同时将考核结果与以下几个方面结合起来:(1)结果直接与薪酬挂钩 ;(2)人员培训;(3)工作岗位的调配;(4)职业发展生涯管理。
四、结论
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前提和核心,其作为约束机制的作用不言而喻。该企业通过两年来绩效管理体系的试行,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人才队伍较稳定,人才的离职率由前五年的4.7%降至3.5%,同时也吸引了大量高级人才;其次,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也取得较大的进展,企业经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效益翻番。因此,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忽略绩效管理作为激励机制的作用,往往會引起员工普遍的抵触情绪,阻碍企业的发展,使绩效管理体系形同虚设。所以绩效管理体系应与员工的个人发展计划紧密相连,无论员工的工作绩效是否达到标准,都清楚自己下一步的发展方向,这样员工才不会对绩效管理体系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从而使绩效考核落到实处。
电力企业绩效考核制度探讨 篇4
1 绩效考核概述
绩效考核是定期考察和评价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行为状态和结果的一种正式的制度安排。绩效考核可以影响和改善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行为和工作结果, 也可以为企业提供员工的个人资料, 作为人力资源规划和其他人力资源管理作业的依据。因此绩效考核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高效管理工具, 在国内外企业中普遍运用。
2 电力企业深化绩效考核管理的意义
深化完善绩效考核应用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基础。在电力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绩效管理体制, 对电力企业及其员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绩效考核是确定员工劳动报酬的根据。只有正确的衡量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才能实行“按劳分配”, 做到公平分配奖酬。其次绩效考核能有效合理的安排人员任用。经过考核, 可以对员工进行全面的了解, 从而可以通过其能力和专长进行判断, 适合某种岗位, 达到人尽其才、因岗配人的效果。再次, 绩效考核可以为员工培训提供客观的依据。通过考核, 可以了解员工存在的问题不足及缺陷, 从而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培训, 更好的发挥培训的效果。最后, 绩效考核可以激励员工, 有效的促进员工的成长。总之, 绩效考核的深化应用是实现企业发展与员工自我发展相结合的重要途径。
3 当前企业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 企业原有的考核体系已经难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随着企业规模的增大、管理理念的提升和竞争压力的加大, 国内企业越来越重视绩效管理。但是, 由于经营环境、企业文化、组织结构、员工素质差异等因素的影响, 当前企业绩效考核还存在一些问题。
其一, 考核体系不够系统, 缺乏统一性。电力企业人员复杂, 分公司多、项目部多, 因此, 绩效考核方法各异, 没有统一的尺度, 多种考核体系共存, 考核效率低下, 员工对绩效考核不满意, 带来诸多弊端。
其二, 考核指标不够准确, 缺乏针对性。绩效考核指标的设计, 应结合不同部门、不同工种的职能情况, 合理制定, 在共性基础上体现各个部门的特殊性。[1]但在实践考核过程中, 很多企业设计的考核指标、评价标准过于笼统, 没有针对岗位工作分析及岗位说明书制定, 此外, 考核标准过于单一, 定量性可操作性的东西太少, 缺乏针对性。
其三, 考核方法不够灵活, 缺乏及时性。绩效考核是一个复杂的工程, 目前大多数企业在考核方法上比较单一, 还是较多采用之前的一些比如考勤制、领导评分制、主管部门检查制等考核方法, 难以对员工对企业运作过程进行全面的考察。此外, 采用定期考核等方法弊端比较多, 考核结果容易失真, 缺乏及时性, 容易出现应付检查的投机行为, 直接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成效。
其四, 考核结果难以应用, 缺乏激励性。从绩效考核实施效果看, 很多企业绩效考核流于形式, 考核结果难以应用, 也不会对被考核者最终的报酬和未来职位的升迁产生任何影响。奖罚的力度与绩效考核结果不相符, 在某种程度上, 对于绩效显著的员工和绩效差的员工出现干多干少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缺乏激励效用, 影响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最终失去了绩效考核的目的。
4 电力企业绩效考核及其完善
基于以上分析, 结合电力企业实际, 笔者认为电力企业绩效考核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完善。
4.1 把握好电力企业实施绩效考核的方向与内容
电力企业虽然属于公益事业单位, 但作为企业, 经济效益也是十分重要的, 而且随着我国电力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 需要通过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的考核来呈现一个电力企业的总体经济效益。结合电力企业的特殊性, 绩效考核要对相关部门、单位以及员工进行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考核电力企业要合理调节和使用现有的装机容量, 尽最大可能提高现有发电机组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2 准确定位绩效考核,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
绩效考核体系是实施绩效考核的基础, 建立统一的考核标准和完善的指标体系是当务之急。绩效考核指标要结合被考核对象所在岗位的工作内容、性质、完成这些工作所应履行的工作职责和应具备的能力素质、工作条件等进行分析确定, 要结合考核的目的对工作进行合理分析研究, 对于关键绩效指标的制定要在企业发展战略的指导下准确定位、合理制定, 要将考核程序化、制度化, 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建设。[2]4.3选择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法
绩效考核的方法直接影响到考核标准的成效和考核结果的正确与否, 因此要根据考核的内容和对象选择不同的考核方法, 并且考核方法必须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信度是指评价结果必须相当可靠, 即对同一员工的多次测评结果应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效度是指考核能达到所期望目标的程度, 即考核方法与考核目标之间要有较高的关联度。
4.4 正确使用考核结果, 重视绩效考核反馈
考核结果应与人才使用相结合, 通过信息化手段, 建立员工考核档案,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结果在绩效工资分配、专业技术职称评定、优秀人才选拨、岗位变动、评选评模、职务变动方面的重要参考作用, 形成能力与业绩并重的用人向导, 加强绩效考核结果的运用。[3]此外, 要做好绩效反馈, 在分析和判断基础上形成考评成绩, 并将绩效成绩反馈给职工, 让职工对自己存在工作缺陷做到心中有数, 并明确下一阶段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真正发挥绩效考核的功效。
总之, 企业对员工的绩效考核只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手段不是目的, 绩效考核的目标是提高员工的工作绩效, 推动企业健康快速发展。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 及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取适当的方法做好绩效考核管理工作, 增强绩效考评的信度和效度, 使工作绩效的“考和评”有机结合起来, 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璐.建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绩效管理系统推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J].沿海企业与科技, 2007 (5) :21-22.
[2]李红卫, 徐时红.绩效考核的方法及关键绩效指标的确定[J].经济师, 2002 (5) :1 5 2-1 5 3.
崇阳四小教学常规考核制度 篇5
为了进一步规范学校教学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结合《崇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和《崇阳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细则》,制定本考核制度。
一、等级:优秀合格不合格
二、具体方法
1、每月教学常规检查成绩,全期优秀计50分,合格计40分。
2、期末考试成绩,高于年级平均分计50分,低于年级平均分计 40分。没有期末考试成绩的由评审组打分
3、两项得分达90分及以上的为优秀,得分60分以上为合格。
4、期末考试成绩低于年级平均分达10分的,为不合格。
三、评审组
组长:庞细敏
浅析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篇6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越来越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员工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也叫绩效评价,就是指在考核周期结束时,选择相应的考核主体和考核方法,收集相关信息,对员工完成绩效目标的情况作出考核。绩效考核对象也有可能是某个组织集体,但是因为篇幅有限,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绩效考核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结果可以鼓励员工更加努力干好本职工作,激发最大工作积极性,是所有员工朝着企业整体目标前进,无论是对员工个人还是企业整体都有巨大的意义;另一方面,由于绩效考核结果直接关系到员工个人切身利益,所以错误的绩效考核结果可能导致员工内心不平衡,出现跳槽,人才流失等现象,甚至出现危害企业利益,报复社会等扭曲心理,后果不堪设想。由此可见,绩效考核结果的公正性、客观性和科学性对企业和员工个人的发展影响巨大,所以,企业建立一套科学的教学考核制度既是时代的呼唤,优势企业发展的迫切需求[1]。
1 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意义
1.1 对员工个人的意义
我们都知道一个企业发展好坏与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既有外部因素,又有内部因素,但是其中最重要的还是企业员工,因为企业决策是由人做出的,任何企业行为也是由人完成的,即使现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但是这些先进技术归根到底还是有人来操控,所以每个员工都对企业的发展有非比寻常的意义。企业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根据绩效考核结果对员工一段时间内行为作出评价,进而对员工进行嘉奖或批评。根据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以及维克托·弗鲁姆的期望理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和期望值,并且不是固定不变的,只有在需求得到满足或者有所期望的情况下才会更加努力工作。企业根据对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及时奖励,这样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得到及时满足,就能更好地激发自己的潜能,全心全意为企业贡献自己的才华。如果企业员工的绩效评价中出现负面结果,企业还可以根据结果对员工一些不足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帮助员工更好地认清自我,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和能力,对员工的发展前途有极其重要的意义[2]。
1.2 对企业的意义
上文已经提到,绩效考核对员工的重大意义,但是绩效考核的意义并不仅仅局限于此,还对整个企业的发展都有意义。任何企业都有不同的部门,需要不同的员工来履行不同的职能,只有再合适自己的岗位上,员工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合理分配员工、岗位和资源呢?这就需要对员工进行绩效第4卷考核,根据评估结果,发现每个员工最适合的工作岗位,进而为企业人事调度提供依据,合理分配薪资。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员工都能在自己最适合的岗位上发挥自己的优势,并且还能优化薪酬配置,给表现优异的员工给予薪资奖励,对于表现差强人意的员工适当降低薪资,产生一定的警示作用,还能进一步节约整个企业的资源,避免“干多干少一个样”,“吃大锅饭”的极度平均主义出现。从而整体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氛围[3]。
2 我国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面临的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我国大部分企业已经逐步意识到了进行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重要性,但是,受各方面原因影响,我国目前许多企业的员工考核制度仍存在诸多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考核形式单一
绩效考核并不是绝对意义上新鲜产物,我国商业发展历史悠久,自古就有老板对自己雇佣的伙计的评价,进而根据评价做出奖赏,到了当今时代,这种评价发展成了如今的绩效考核,但是由于深受传统影响,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仍保持了传统考核方式那种老板对员工(伙计)主观评价。这就是我国目前企业员工绩效评估面临的最大问题:形式过于单一,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相关领导还没有意识到绩效评估的重要性,所谓的绩效评估仅仅是自己随便对员工评价一下;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深受传统影响。这种自上由下的单一考核形式很大程度依赖于考核主体的能力,容易受到考核主体私人情感影响,往往不能做出科学准确的绩效考核,这不仅对企业和员工没有帮助,甚至有负面影响。
2.2 考核标准单一
商人的天性就是追逐利益,企业的根本目的就是利益最大化,这就导致了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面临的另一个绩效考核问题:考核标准单一。不可否认,企业的确应该追求更多的利益,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企业不能仅仅追求眼前利益,企业的发展除了眼前利益,还有长远利益、还有不可量化的利益指标。如果对员工绩效考核将利益作为唯一的考核指标,每个人为了有个优秀的考核结果,必然导致无人问津企业的长远利益以及一些不可量化的利益(如企业形象、企业文化等),这对想要做大做强的企业是非常致命的。
2.3 考核周期太长
虽然我国大多数企业迫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逐步实行了员工绩效考核制度,但是,这只是初级阶段,很多只是形象工程,这可以通过大多数企业的员工绩效考核周期过于漫长表现出来。前面在绩效考核的定义已经提到,绩效考核有一定的考核周期,我国目前大多数企业的考核周期都保持在一个季度甚至是一年,如此漫长的考核周期,根本无法准确客观地反映一个员工在这一周期内的表现,因为每个员工总的评价都有“回归”的倾向,这就导致了每个员工最终的考核结果归为“平等化”,没有办法做出区分,这样的绩效考核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2.4 只有考核,没有反馈
根据上文的论述,我们可以发现绩效考核之所以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有如此大的意义,主要在于考核结果可以改变企业和员工,试想一下,如果绩效评估对企业和员工个人没有任何改变,那么这样的绩效考核意义何在?这就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员工绩效考核面临的有一个重大问题:只有考核,没有反馈。由于各方面因素影响,绩效考核主体和客体尚未意识到考核的重要性,绩效考核也沦为“形象工程”,考核结束以后,企业领导没有根据考核结果与与员工本人交流,也没有根据评估结果进行相应的人事调动或者薪资改变,这就导致被考核对象不了解企业,企业不了解员工。这样的“形象工程”不仅对企业和员工个人发展没有意义,反而浪费了资源,损害了企业形象。
3 构建科学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建议
新时代下企业在呼唤科学的员工绩效考核制度,这是提高企业整体效益和管理水平的基本保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科学有效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3.1 选择多元考核主体
考核主体是指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考核的人员。由于企业中岗位众多,每个岗位工作职能不同,每个员工工作能力也不同,为了确保考核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在实施考核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岗位、不同层次的人员中抽出相关成员组成考核主体,避免考核形式仅仅局限于上级对下级考核的传统形式。一般考核主体包括五类成员:上级、同事、下级、本人以及客户。每个考核主体都有独特的意义,上级进行考核有助于实现管理的目的,保证管理权威;同事由于与被考核者一起工作,因此能够对员工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下级作为考核主体能够促使上级关心下及工作,建立融洽的合作关系;员工本人作为考核主体能够更加有效地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客户考核有助员工更加关注自己的工作结果。实现了上述五类成员的360度综合绩效考核,才能对员工做出最公正的评价[4]。
3.2 确定合适的考核内容
上面提到目前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往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指标单一指向经济效益,其实这主要是因为考核内容模糊引起的,所以应该确定合适的考核内容。严格意义上讲考核内容应该包括工作能力、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首先,工作能力指的是员工工作时表现出的能力,包括许多方面如学习能力、协调能力、公关能力等,每个人能力有大小强弱之分,也有自己优势或薄弱项目,所以应该在绩效考核中有区别的评价出每个员工的工作能力;其次,工作态度直接决定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对企业的归属感,在绩效考核中尤其需要引起重视,因为能力不管大小,只要工作态度不积极都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最后,工作也即是员工的直接工作结果,对员工的工作业绩进行评价,可以直观的说明员工工作完成情况,更重要的是,工作业绩可以直接表明员工需要改进的方面,工作业绩有可量化和不可量化之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指标进行评估,而不能一概论之。
3.3 加强沟通,深化反馈
上文已经论述了绩效考核与反馈的重要关系,说明绩效考核只是准备工作,真正起作用的是反馈。上级就绩效考核的结果同员工进行面对面的沟通和交流,表扬员工在这一周期内工作的出彩处,更要指出员工这考核期间存在的问题,并帮助其制定有效的改进计划,这是绩效考核后反馈工作应该达到的目的。在考核过程中,企业应该及时与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员工真实的想法,并采纳他们所提出的合理的建议,做出适当修正。为了保证工作顺利进行,反馈工作必须及时,需指出具体问题,还要指出出现问题的原因和改进建议,同时还应特别注意反馈只能对事不能对人,避免引起员工反感;最后反馈过程中要注意说话技巧[5]。
3.4 科学利用考核结果
绩效考核结果是企业耗费大量成本资源才获得的,所以应该科学合理的利用考核结果,针对不同的用途,每个绩效指标应该及时调整,而不是一概而论,例如在下发奖金或者上调工资时,工作业绩就应该占据较大比重,工作能力和态度所占权重较小;但是在职位调整时,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所占权重就应该有所上升,因为管理层需要的不仅仅是业绩,更需要的是能力和态度。此外,还要讲最终考核结果划分成不同等级,据此给与员工不同的奖惩,绩效越好,给予的奖励越大,反之,绩效越差,得到的惩罚也要越大。
4 结语
总之,绩效考核是企业对单位员工工作行为及结果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考核和评价的过程。绩效考核制度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企业发展前途以及员工个人的发展前途,在实施之前要选择合适的考核主体,确定考核对象,在考核过程中要发挥创新思维,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绩效考核,最考核之后要和利用考核结果,并深化反馈交流,进而推动企业整体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走访调查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提出了一些确立更加科学有效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建议。
关键词:企业,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孙晓雯.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的问题与对策[J].人力资源,2013(13):78-79.
[2]徐亚菲.付长春.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的问题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25):89-92.
[3]吴丽宁.浅谈中国特色的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制度[J].北方经贸,2011(9):78-79.
[4]马玉姣.企业员工绩效考核策略[J].中外企业家,2014(12):110-112.
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探究 篇7
一、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背景以及必要性
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对其地方官员进行科学的管理而建立起来的一项有效的制度措施, 比如选官制度、考课制度、官阶制度等一些列具有针对性的考核制度。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是在对其以前朝代考核制度的总结分析基础之上, 结合宋朝的具体情况而逐步得到改进完善起来的一个对其本朝官员进行考核的制度。
宋朝地方官员制度的建立成为了中央统治政权对其地方政权以及民间情况进行详细了解以及评价地方官员从政政绩好坏的一项有效的制度措施, 同时也是本朝官员升职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宋朝的中央统治政权将其本朝包括中央官员以及地方官员在内的所有级别的官员全部纳入了这项考核制度之中, 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得各个官员对其自己负责的职务更好的发挥自身的才能对其进行很好的管理。宋朝官员考核制度的建立还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对其不同级别的官员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 以此来更好的对其各个级别的官员的从政业绩进行很好的掌握。
二、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特点
宋朝考核制度的建立是在总结以前历史朝代官员考核制度经验的基础之上, 结合本朝实际的情况特点出发而逐步建立起来的一项考核制度。因此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有一定的历史特点:第一, 从考核对象来看, 宋朝的官员考核制度主要是针对地方的官员的执政业绩以及地方官员的升迁进行考核, 主要的考核重点侧重于对其本朝地方官员的考核;第二, 从考核的内容方面来看, 在对其所有官员进行全面统一考核的基础之上, 中央还根据各个地方的实际特点以及在不同的年代面对的发展任务的不同, 对其地方官员的考核存在着适时适地的显著特点, 总体来说就是考核内容方面在稳重求变;第三, 从考核的方面来看, 考核制度规定除了对其地方官员进行详细全面的考核之外, 还针对某一项具体的地方官员的业务进行专门的考核, 比如说对某县税收的考核, 这种专项的考核制度在考核制度之中是被普遍认可而得到广泛采用的一项制度措施;第四, 从考核的量化方面来看, 对其地方官员的考核在量化方面是非常注重的一方面, 比如地方官员对其地方的商税等征收数量的多少, 经常采用的是定额制度以及与上期征收数量的多少进行对比的形式对其地方官员的执政业绩进行有效考核, 最终根据官员对其税收征收数量的多少对其地方官员进行相应的奖惩, 主要的奖惩形式主要从经济方面以及行政方面对其地方官员进行一定程度的奖惩。
三、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具体分析介绍
上述两节对其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历史背景采取考核的必要性以及考核制度的特点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分析阐述。本节将对其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中的几项具体的具有代表性的考核制度进行分析介绍, 以此来让读者对其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有更深入的了解。
1、州县官员的考核制度
州县官员是极具代表性的地方官员, 因此很有必要介绍一下针对州县官员的执政业绩所制定的考核制度。宋朝对其州县的官员尤其对其县令以及知州的考核制度方面制定的更加严密细致, 对其县令以及知州的执政业绩的好坏也有着清晰的奖惩制度。州县官员的考核制度在其宋朝对其所有官员的考核制度之中占据着尤为重要的显著地位, 因此宋朝对其州县官员的考核内容及其的丰富。比如在宋徽宗时期宋徽宗制定的一些考核制度是因其宋徽宗具有的个人爱好而建立的, 尤其注重对其州县官员在自身执政业绩方面的奖惩, 以及采取有效的政策让其地方官员对其中央制定的政策积极的响应贯彻执行。但是在某些考核制度方面因因为没有做到位而使其地方官员做了一些阻碍本朝经济发展的事情。
2、监当官的考核制度
宋朝监当官的考核制度也是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朝在其监当官方面进行考核主要是通过采取定额的方式实行有效的考核的。如果监当官的业绩超出定额则有一定的奖励, 比如经常所说的迁官就是一项很重要的奖励措施;如果监当官的业绩没有达到所规定的定额的要求范围之内, 那么就要收到相应程度的惩罚。如果由于自然灾害等原因监当官没有完成任务那么将不会对其进行相应的惩罚。监当官在进行惩罚的同时还会对其监当官进行负责的州县长吏, 但是后来为了使得考核制度更加的人性化, 在考核制度方面进行了不断的改进与完善。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对其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历史背景以及建立考核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介绍, 然后对其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的具体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 最后通过州县官员的考核制度以及监当官的考核制度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制度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介绍为了更加深入的分析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本文对其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所做的分析介绍希望能对广大研究宋朝文化的同行们起到借鉴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方旭:《宋代官员考核内容与方法研究》, 《兰台世界》, 2011 (22) 。
[2]徐小梅:《宋朝江西地方官员与士人的救灾活动》,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5) 。
[3]郑志强:《浅议宋代税收监督》, 《江汉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 (4) 。
浅析如何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 篇8
一、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1. 对绩效考核重要性认识不足。
绩效是员工的工作成果, 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诸如工作能力、责任心、工作态度、协作意识等一系列行为特征。对员工绩效进行有效考核, 不仅是激励员工的有效方法, 而且是准确制定人力资源开发规划, 进行晋升决策、薪酬决策等人事决策的重要依据。
高校不同于企业、工厂, 他们的产出 (服务) 量化能力差, 人才培养的好坏, 科学研究的成果, 社会服务的效益周期长短不一, 干好干坏对个人的收入、晋升等影响不明显。对绩效考核重要性认识不足, 或者考核不科学, 容易导致不满情绪、教职工归属感差, 行为短期化, 不注重团队合作以及资源合理配置, 造成单位内部资源浪费, 不利于学校目标实现。
2. 绩效考核主观性大。
目前, 高校的绩效考核内容比较单一, 标准不明确。不同职务, 不同岗位绩效考核区别不大, 考核内容简单, 聘期考核和年终考核流于形式。由于无明确标准, 考核方法相对单调, 再加上个人偏好等心理作用, 导致绩效考核主观性较大, 影响了考核的公正性。例如, 从心里学的角度, 人们对近期发生的事印象比较深刻, 而对远期发生的事情印象比较淡薄。在绩效评估时, 评估者往往职重视近期的表现和成绩, 以近期的表现和成绩来代替整个评估期的表现, 出现评估误差。再加上人们的情感效应和领导的某些暗示, 很容易时考核的结果不够科学、公正。这在某种程度上严重挫伤了真正努力工作而又不善于人际关系的员工的积极性, 与绩效考核的目的相差甚远。
3. 绩效考核未与加薪、晋升联系在一起。
在企业, 尤其是业绩优良的企业, 很重视员工的绩效, 对那些出类拔萃, 业绩优良的员工, 采取加薪的形式作为奖励, 这对员工来说, 是很有吸引力的。而且, 员工的工作成绩直接作为员工职务晋升的依据, 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高校的绩效工资改革尚未展开, 目前考核结果与加薪、晋升联系不很紧密, 唯一体现加薪的是对于考核称职以上人员晋升一个职务工资档次, 这种形式的加薪实际上等同于大锅饭。干好干坏一个样, 已影响到教职工工作的积极性。
二、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1. 管理理念不够科学。
目前, 高校的管理在理论上仍是传统的以“事”为中心的人事管理, 和与“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还有相当距离。人力资源管理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之上, 对人力资源的招聘、录用、考核、培训、晋升、辞退、流动等进行主动的、动态的管理, 主动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 组织不断吐故纳新, 保持活力。绩效考核属于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绩效考核在这种传统的管理理念引导下, 势必影响绩效考核的科学性和可信度。
2. 绩效考核缺乏有效激励机制作支撑。
现代管理学中激励理论的发展和实践, 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认可, 并成功运用于企业管理中。对于高校, 激励理论同样实用, 并且, 可以根据单位情况建立一套完善的激励机制。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 人们只需发挥20%~30%的能力, 就足以应付自己的工作。但是, 一旦他们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他们的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 激励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服务意识和创新能力。绩效考核是对教职工工作的全面考核, 没有有效的激励措施, 考核只能是流于形式, 走走过场, 不会改变考核的实质。如果建立配套的激励体制, 包括用人机制、工资福利机制、晋升机制等等, 都直接与绩效考核挂钩, 也就是说直接与教职工的工作实绩挂钩, 多劳多得, 多付出多得到, 只有这样, 考核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考核, 才能真正激发教职工的工作活力与创新能力,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出更多的成果, 创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基本构想
1. 转变观念, 加强绩效考核培训。
高校的人力资源管理, 在理念上远未实现从传统人事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 因此, 要转变观念, 坚持人事制度改革的规范化、制度化、规范化, 在管理中引进竞争激励机制, 为科学的绩效考核提供沃土, 使考核制度科学化;促进内部的公平性和外部的竞争性, 给教职工带来压力, 造成危机感, 激发他们的斗志和潜能, 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
对于绩效考核, 要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学习, 真正让教职工认识考核的重要性, 明确考核的目的, 了解学校的发展目标和自己工作的目标以及考核结果和个人利益、自我发展的关系, 从而改变个人的意愿, 服务大局, 从知识技能, 教学态度、师德修养, 教学方法等方面主动进行改进。
2. 绩效考核应遵循的原则。
(1) 客观公正的原则:这是绩效考核的首要原则。在绩效考核过程中要实事求是, 尽量避免或减少主观因素和感情色彩, 要有较为客观的评价标准, 真实地衡量和反映教职工的工作状况, 使评价的结果客观公正, 有较强的说服力。如果考核不够客观公正, 进而引起教职工之间的矛盾, 影响士气和凝聚力。 (2) 公开原则:在绩效考核时, 应公开考核标准和考核方法, 接受来自人事管理部门的参与与监督, 防止出现暗箱操作。考核结束后应及时将考核结果通知到每一位被考核人员, 使他们了解自己及他人的考核信息。公开原则有助于提高考核的可信度, 也有利于被考核者看清问题和差距, 找到今后努力的目标和方向, 进一步改进工作, 提高自身素质, 同时, 可以增加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责任感, 使其不断改进和提高工作质量。 (3) 反馈原则:考核并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 而是要通过考核及时反馈考核结果, 通过反馈, 领导了解教职工的业绩和要求, 肯定成绩和进步, 有的放矢地进行激励和指导, 指出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教职工知道上级领导的评价和期望, 根据要求不断提高。
3. 改善考核办法, 明确考核标准。
高校的绩效考核方法比较单一, 评价标准粗廓, 不能科学公平地评价每个人的表现。因此, 要改善考核方法, 明确考核标准。
绩效考核的内容可包括品德的考评, 工作能力的考评、工作态度的考评和工作业绩的考核, 高校已相继实行全员聘任制, 实行目标管理, 每个岗位有明确的职责、任务。考核时, 被考评者将工作完成情况、出勤情况等与既定标准比较, 对照目标进行评价, 尽量避免掺入主观性和感情色彩。
4. 加强沟通与交流, 确保考核反馈有效性。
反馈, 犹如一面镜子, 让教职工知道自己到底做得怎样, 在同事和领导眼里, 自己到底是怎样一个形象。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讲的最高层次需求就是自我价值的实现,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 工作的认可, 满足员工的成就感。因此, 主管领导和教职工之间要加强交流与沟通, 达到考核的教育提高的效果。主管领导可采取面谈形式, 与教职工进行双向沟通, 总结工作, 分析成绩与不足, 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 倾听真实的想法, 建议与意见。通过交流, 改进工作绩效, 提高教职工知识结构, 教学水平和服务意识等等, 从而促进学校整体绩效的提高。
5. 建立与考核结果相关的激励机制。
科学的考核体系的建立, 离不开与之相应的规章制度, 没有配套的激励机制, 再有效的考核也只是纸上谈兵。
高校要完善现有的考核制度, 并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工资福利、职务晋升、奖惩制度等激励机制。通过考核, 对超额完成教学、科研任务的, 给以加薪、福利的提高等物质奖励, 鼓励多劳多得;亦可以加重责任, 授权等形式给予精神奖励;对优秀人才可破格晋升, 不拘一格, 把那些工作业绩优良, 德才兼备的人才选拔出来。反之, 对于完不成任务的, 聘期考核不合格的职工, 可采取转岗、待岗和解聘措施。奖惩分明, 激励得当, 才能创造一个公平做事的环境, 激励教职工不断为个人目标和学校目标贡献力量。
高校绩效考核制度的完善,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需要不断地实践和改进。只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加之强有力的执行, 才能真正实现绩效考核的目的, 有效激励教职工, 促进高校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以来, 高等教育迅猛发展, 绩效考核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 愈来愈受到高校的重视。文章从高校目前绩效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入手, 分析了存在问题的原因, 并对进一步完善高校绩效考核制度提出了一些思路。
绩效考核和分配制度改革浅析 篇9
一、把握四项原则
1.坚持确保结余、促进卫生院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确保收支结余50%用于基本建设, 50%用于绩效奖, 既调动职工积极性, 又保持事业发展。
2.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绩效工资适度向技术含量高、创造价值大、医疗风险大的医生岗位倾斜。既要合理拉开分配档次, 又要防止差距过大。
3.坚持综合考核、真实反映绩效的原则。工作数量、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和费用控制同时兼顾。绩效工资不能单纯与业务收入挂钩。
4.坚持成本核算、严格控制各项支出的原则。严格控制招待费、修理费、差旅费、水电费等主要公务支出, 加强低值易耗品的领用管理, 降低药品收入比例和药品成本, 最大限度降低卫生院运行成本, 提高收支结余。
二、建立两级绩效考核体系
(一) 县级相关部门对卫生院考核体系
县卫生、发改、财政、人保部门制订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绩效考核实施细则》, 对乡镇卫生院考核内容包括以下五方面:
1.预防保健占35%分值 (主要为公共卫生、传染病防治等) 。
2.医疗质量、医疗安全和村卫生所建设管理占25% (主要为病历处方书写、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治愈率等八大主要医疗指标, 以及医疗纠纷防范与处理等) 。
3.财务管理占20% (主要指标为医疗收入增长率、人均收支结余、药占比等) 。
4.新农合和费用控制占10% (主要为门诊、住院均次费用增长率、及时报账率、违规情况及群众投诉情况等指标) 。
5.患者、职工和上级组织测评占10%。
(二) 卫生院对职工考核体系
对职工考核内容包括四部分:
1.工作数量占60%分值 (主要指标为门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人次、医疗收入和公共卫生工作等) 。
2.工作质量占20% (主要指标为处方及病历质量、合理用药、药占比、医疗安全及各种报表等) 。
3.岗位纪律占10% (主要指标为出勤率、执行岗位纪律情况等) 。
4.群众和职工测评占10%。
以上为临床医生考核指标, 其他岗位的考核指标根据本岗位工作内容有所不同。各项考核指标都进行量化和细化。
三、核定绩效工资总额
1.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基本标准线为每年2.28万元, 财政对公共卫生和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在职人员每年分别补助14260元和17100元, 以后随公务员津补贴的提高再予以调整。绩效工资总量不得低于基本标准线, 但原则上也不得高于公务员水平。
2.基础性绩效工资为基本标准线2.28万的70% (约1.6万元) , 我县每月固定发1000元, 三节发约1000元, 年终考核后再发放3000元年终目标奖, 平均达到1.6万元。
3.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核定:
(1) 卫生院人均绩效工资参照公务员水平 (2012年为22800元) , 据此测算全县卫生院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2) 按区域和收支近两年结余情况规定各卫生院收支结余提取比例, 区位优势及经济效益好的卫生院提取比例低一些, 但全县总的提取比例不得超过收支结余50%。
(3) 各乡镇卫生院每月按规定比例提取奖励性绩效工资, 年终决算后再根据工作目标考核结果和收支结余情况, 最终确定全年应提取的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四、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
1.确定各岗位分配系数:院长1.3, 副院长1.1, 医生1, 护士和会计0.8左右, 医技和药剂0.7左右。
2.分组确定奖励性绩效工资总额:
3.核算各人奖励性绩效工资
(1) 计算二次分配系数:
(2) 计算各人应发绩效工资:
4.2012年实际发放情况
(1) 2012年乡镇卫生院人均绩效工资27856元, 同比增长51% (2011年18396元) 。其中固定发放的基础性绩效工资16000元, 同比增长76% (2011年9100元) ;浮动发放的奖励性绩效工资11856元, 同比增长28% (2011年9296元) 。固定和浮动部分绩效工资分别占57.4%和42.6%。
(2) 根据各乡镇卫生院年度考核情况和收支结余情况, 卫生院之间适当拉开了分配差距, 2012年人均奖励性绩效工资最高的卫生院年人均为17000元, 最低的年人均约为7000余元。同一个卫生院职工之间也保持一定的差距, 各卫生院的前2~3名骨干医生奖励性绩效工资约为后几名一般专业技术人员的2~3倍, 确保了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五、公共卫生单位绩效工资及离退休人员津补贴
疾控中心和卫监所参照公务员发放水平, 由县会计核算中心审核发放, 每年年终奖经考核后适当拉开分配差距。妇幼保健院按卫生院绩效考核办法实施。系统内离休人员津补贴按公务员标准的95%全额发放, 即22800元的95%计21660元全部由财政补助。系统内所有退休人员按事业单位标准的75%即17100发放, 财政全额补助。
六、主要成效和体会
通过实施绩效考核, 财政投入加大, 职工收入稳中有升, 与公务员水平相衔接, 有效调动了卫生院和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确保了各项卫生工作在基层的落实, 2012年1月~12月份门诊人次、住院人次同比分别增长了24%和15%, 未出现消极怠工、推诿病人以及离退休人员因津补贴待遇问题上访等现象, 全系统和谐稳定, 广大干部职工安居乐业。
1.实行综合考核, 取消绩效工资单纯与业务收入挂勾, 药品收入不作为绩效考核依据, 有效控制了医药费用、尤其是药品费。同时, 也能促进全面完成公共卫生等社会效益性的工作任务, 确保“预防为主”方针的落实和卫生事业的公益性质。
2.考核指标尽可能量化、细化并做到科学合理, 这是关键和难点, 而且工作量指标仍应占主要份量, 这样才能便于考核, 才能拉开分配差距, 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
3.将医务人员绩效工资与公务员工资水平相衔接, 保障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 对稳定基层卫生队伍起到了积极作用。
4.各卫生院之间规定不同的提取比例, 体现了兼顾公平和效率的原则。各岗位之间规定不同的分配系数, 体现了不同的劳动价值和风险, 既适当拉开了差距, 又防止差距过大, 产生矛盾;既有一定竞争性, 又能保持团结协作。
5.绩效工资改革应循序渐进、稳步推行。分配制度改革是管理制度改革的核心, 牵涉每个单位、院长和职工切身利益, 并且十分敏感, 必须稳步推行, 循序渐进。因此, 一是不能完全推倒重来, 要尊重多年来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二是不能急于求成, 要做好职工思想工作, 贯彻以人为本理念, 防止影响职工积极性。
教学考核制度 篇10
(一)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含义和特征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是对中职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进行考核的一种制度。其运行机制为:班主任与全体学生共同制定班规, 并将班规与分数挂钩, 学生违反某一班规扣相应分数, 遵守特定的班规奖励相应分数。班干部负责登记学生的得分, 并在学期末将每名学生得分进行统计, 根据以此得来的分数评定学生的操行等级。
可见,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有四个特征: (1) 该制度的考核对象是中职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2) 考核的方法是实施“记分制”。即将学生的行为规范与一定的分数相对应, 违反 (或遵守) 某一细则扣除 (或奖励) 一定的分数, 学生一个学期的得分为其德育分。 (3) 该制度参与和执行的主体是学生自身。班级的全体学生共同制定考核的“行为标准”, 班干部负责登记学生的德育量化分。 (4) 该制度是一种学生品德评价制度。学校将学生的德育量化考核的结果作为评定学生在一定时期内操行等级的依据。
(二)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功能
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功能是指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本应具有的作用。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作为评价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的制度, 通过设定学生的行为准则, 对违规行为进行统计, 当学生的分数被扣到一定程度时, 就按照相关规定对学生实施一定的惩罚措施。因此, 该制度具有以下功能:
奖惩功能《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 (试行) 》 (以下简称《规定》) 第六条规定:成绩考核包括学业成绩和操行两个方面……操行方面, 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组织纪律等方面进行考察评定。《规定》第八条:操行评定分为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操行评定每学期或每学年进行一次, 毕业时进行全面鉴定。操行评定不合格者, 学校按照有关条款处理。可见, 《规定》实际赋予了中职学校根据学生的操行评定结果对学生实施相应惩处和奖励的权利。例如, 河源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奖学金制度实施细则》将“德育量化分90分以上”作为获得“综合奖学金”、“单科奖学金”、“文明学生奖学金”的必备条件。该校的《学生德育量化管理规定》第一条规定:学生每学期的德育量化总分为100分, 每学期总分被扣10分以上者不能评为“三好学生”, 操行不能评为甲等……德育量化被扣15分者, 给予警告处分;被扣20分者, 给予严重警告处分;被扣25分者, 给予记小过一次处分;被扣30分者, 给予记大过一次处分;被扣35分者, 给予留校察看的处分;被扣40分以上者, 劝其退学。可见, 中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本身就具有奖惩功能。
评价、引导、修正功能学生获得的德育量化分数是评价学生品德的依据。学生所得的德育量化分数高, 说明学生遵守班规;得分低, 则说明学生未很好地遵守班规。获得的评价不同, 面对的结果也不同。得分高的学生, 有机会获得各项奖学金, 而得分低的学生, 就有可能得到警告、记小过等处罚。该制度针对学生不同行为采取不同的对待措施, 使学生做出不同的反应。该制度的奖励功能引导学生“趋利”, 从而遵守行为规范。它的处罚功能引导学生“避害”, 使学生尽量不违反班规。而该制度在对学生违规行为“扣分”的同时, 也允许学生通过积极参加学校和班级的活动、维护班级利益等行为来获得加分, 从而为违规学生提供“修正自己行为”的机会。可见, 在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外在强制力的保障下, 通过该制度的引导和修正功能, 学生由被动遵守班规变为主动、自觉地遵守班规, 从而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
信息导向功能德育量化考核能为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提供决策信息。由于班主任具有处罚学生的提议权, 学生在班主任面前的表现会好很多。班主任仅凭自己的观察并不能了解班级的真实情况。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每星期都能提供每个学生的德育量化分, 这使得班主任能够了解本班所有学生的具体表现, 这就为班主任管理班级、采取相应措施及针对某些学生开展思想道德工作提供了必要的信息。
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中职学校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运行状况, 笔者对所在学校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班主任和学生进行了访谈。通过访谈了解到,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严格执行确实能起到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修正的作用,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
德育量化考核的标准不统一为了便于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实施, 我校专门制定了《学生德育量化管理规定》, 对学生“加分”和“扣分”的范围进行了规定。但在实践中, 不少班主任扩大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考核范围。他们一般是借鉴其他班级的班规, 然后结合本班的实际情况, 与全班学生一同制定本班的班规, 以此作为本班德育量化考核的执行标准。因此, 不同班级的执行标准不统一, 但得到相同德育量化分的学生面临的奖惩标准是一致的, 这可能会导致该制度执行的不公平。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奖惩功能与其他功能没有得到均衡发挥在教学实践中, 有些班主任过分强调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奖惩功能, 而忽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信息导向功能和引导、修正功能。学生的德育量化分很容易就被扣到很低, 很快到了要对学生进行惩罚的地步。这样,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就被异化为对学生的一种外在强制力。而中职学生处于“心理逆反期”, 一旦对德育量化考核制度产生抗拒心理,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就很难再被学生自觉遵守和执行。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各年级的作用不同在访谈中笔者了解到, 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一年级执行得最好, 二年级就渐渐不起作用了, 到了三年级就几乎不被执行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同一个班级并没有得到持续执行, 尤其是其惩罚功能没有得到真正实现。表现在: (1) 学校由于某些原因未严格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 影响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班主任从严肃班规、加强管理的角度, 要求学校对严重违规、德育量化分被扣很多的学生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 比如劝其退学。而学校往往从学校招生困难、人际关系等角度考虑, 并不对学生采取相应惩罚措施。这在客观上影响了班主任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积极性。 (2) 班主任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过程中执行力度减弱。尽管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主体是班干部, 但班主任所起的作用绝对不可忽视。如果班主任不支持班干部登记学生的违反班规行为, 班干部就很难执行下去, 因为执行容易得罪人。班主任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积极性往往会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 或者基于某些原因决定不支持班干部登记或不处罚德育量化分数很低的学生。这就使得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惩罚功能得不到发挥。学生自然就不怕违纪被纪录了。这样,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某些班级就慢慢执行不下去了。 (3)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主体———班干部, 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中存在不少问题。他们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往往对某些学生的违反班规行为不登记或忘记登记。这些行为, 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抵触情绪, 从而影响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 (4) 三年级的不少学生出去实习或者申请提前工作, 一个班留下的学生不多, 客观上无法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自身的局限性也影响其功能的发挥 (1) 班干部对违纪行为登记范围有限。班干部作为德育量化分的登记者, 其更重要的角色是学生。班干部上课认真听讲时, 无法顾及到其他学生的私下违规行为, 如偷偷看小说、玩手机等。然而, 学生在校时间有一半都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 中职学校的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局限性是非常明显的。这种局限性自然影响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功能发挥。 (2) 该制度考察学生的行为, 而无法考察学生行为的动机。有的学生纯粹为了加分而参加各种活动, 行为具有明显的功利性。
确保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有效运行的必要措施
学校要严格执行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惩罚措施由于学校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时考虑了许多制度外的因素, 该制度往往没有被严格执行, 从而影响了运行效果。具体影响包括: (1) 影响班主任贯彻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积极性。班主任提议处罚不守班规的学生时, 学校不处罚,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不好做, 在学生中的威信受损, 班主任对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 (2) 降低了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如果学生违纪而没有受到相应的处罚, 学生对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惩罚功能就不在乎, 这将导致该制度形同虚设。因此, 学校要加强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执行力度, 不能考虑太多制度外的因素而影响该制度的严格执行。同时, 中职学校也要制定统一的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执行标准, 以免出现不同班级的学生违纪程度不一样但却受到相同处罚的情形, 以实现该制度执行的公正性。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组织、指导、监督作用 (1) 建立执行程序, 保证学生德育量化考核制度执行的公正性。对于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出现的班干部执行不公, 徇私枉法等问题, 班主任可以设计一套好的执行程序来应对。具体做法是:先选择比较正直的班干部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学生违纪被登记时, 违纪的学生要签名, 以示确认。如果违纪的学生不服而不签名, 执行德育量化登记的班干部要找两名相关负责的班干部进行确认并签名。如果班干部处理不了的, 就上报给班主任。同时, 执行违纪登记的班干部对全体学生负责, 全体学生可以定期选举班干部来负责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 (2) 重视反馈信息, 及时总结并采取措施。比如, 开展主题班会解决突出问题;对问题突出的学生,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品德教育。这样, “对学生品德的评价”就能反过来促进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 从而实现“对德育进行评价、边德育边评价、边评价边教育的”中职德育良性循环。 (3) 加强对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支持力度。班主任要加大德育量化分数在学生奖励中的比重。比如, 有的班级规定德育分在各项奖学金评比中所占的比重为30%, 而期末考试分仅占70%。从而, 让学生更重视自己的平时表现。
建立中职学生德育评价的配套制度, 克服量化考核制度的局限性 (1) 加强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沟通, 让班主任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班主任对班级的情况了解难以全面, 而班干部也无法全面地对同班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观察, 但任课教师对学生上课的表现了如指掌。如果发挥任课教师的作用, 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管辖范围就能大大拓宽。一方面, 任课教师要维持班级的秩序, 对学生的严重违纪行为进行纠正。这就容易让执行德育量化考核制度的班干部观察到学生的表现。另一方面, 任课教师应及时将其了解到的学生表现反馈给班主任, 以便班主任采取相应措施。 (2) 加强对毕业班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对没有参加实习的学生, 学校相关部门要加强对他们的管理, 对于其严重违纪行为也要采取相应措施。对参加实习的学生, 学校等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 对学生在实习中的严重违纪行为要严惩, 以此来解决德育量化考核制度在毕业班学生管理上的盲区。
参考文献
[1]凌果.加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思考与建议[J].中等职业教育, 2009, (1) .
[2]陈云龙.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困惑与创新[J].21世纪, 2009, (12) .
[3]余东芳.广西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9, (31) .
[4]刘婕.体验式学习在中职德育中的意义[J].中等职业教育, 2009, (7) .
【教学考核制度】推荐阅读:
教学常规绩效考核制度07-27
合理的教学考核制度论文06-04
教学质量考核06-16
教学考核人员11-21
教学与考核方法10-31
教学培训与考核11-13
实验教学与考核11-04
实践教学考核体系11-12
教学岗位量化考核方案05-17
教师教学常规考核细则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