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管理之技巧论文

2024-06-05

课堂管理之技巧论文(共8篇)

课堂管理之技巧论文 篇1

教育有法, 但无定法, 贵在得法, 课堂上恰当得法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是以教师的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方法和手段, 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作答。”提问是一门艺术, 好的提问, 能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激活学生的思维;好的提问, 需要我们教师要做有心人, 问题要设在重点处、关键处, 疑难处, 这样, 就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每一根神经, 就能极大地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而巧妙的“提问”可使师生思维产生“共频共振”, 增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情感交流, 从而起到增强教学效果的作用。下面就笔者的教学经验, 谈谈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提问”优化教学的点滴体会。

1 为创设问题情境提问

人的思维始于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具有情感上的吸引力, 好的情境问题,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提高课堂效率, 更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而精心创设问题情境, 就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关系, 用产生于真实情境中的问题, 启动学生的思维, 激起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 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 为学生的学习作好充分的准备, 为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作好铺垫。因此, 为创设情境提问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 在讲三角形的外接圆时, 怎样来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我先利用一些硬纸板做成残缺圆, 并在课前几分钟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进行补圆比赛, 看谁能够最快想出办法来把它补成一个完整的圆。设问:“ (1) 应该怎样补呢?”学生在动手前就会对补圆的方法进行思考, 当他们还没有能够想出解决的办法时已经上课了, 学生带着还没有解开的疑问走进课堂, 头脑中自然就形成一种悬念。这时, 老师就指出:“今天我们的学习任务就是来找找补圆的方法, 相信在下课时你们一定会找到最合理的补圆方法, 把现在没有能够完成的任务完成。老师问:“同学们, 想到好方法了吗?”这时, 学生会提出很多方法, 不管正确与否都让学生讲、学生点评, 最后老师点拨要合理地补圆, 这就要用到一个数学知识, 也就是问:“ (2) 怎样确定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呢?……”在这节课的导入方法中我就是利用了学生的争强好胜的心理, 为学生设置了一个小小悬念, 为了能够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好在全班同学中显示自己的能力, 所以学生对这一节新课的内容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认真听课, 积极思考, 当然课堂效果也会很好的, 这正像一位著名学者说的:“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 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 这种教学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2 围绕重点提问

教材的重点往往既是所授内容的重点, 也是技能训练的重点, 它贯穿于整堂课的始终, 如果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 紧扣教学的目标, 巧妙地处理教材, 于此处设置问点, 可以使学生在整个课中保持思维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3 突出难点提问

难点一般包括两方面, 一是学生在准确理解教材上有困难;二是学生在知识和方法应用上有困难, 这时需要有的放矢, 巧设问点, 设计一个有层次, 有节奏, 有浅如深, 前后衔接相互呼应的疏解性提问, 诱导学生通过问答步步深入, 拾级而上, 达到分散难点的目的。

4 抓住疑点提问

在教学中常有一些相接近的知识, 学生易混淆, 需要在此处设问。因为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往往比老师给出的问题更具有吸引力, 也正因为它出乎意外, 那么一定也是老师没有想到的, 正好能弥补老师教学设计中的不足。新课标认为, 数学教育不仅关注学生知识的获得, 更重视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学生课堂上的问题的产生与解决恰恰是培养能力的过程和机会, 这种不回避问题的做法也是对老师的教学水平的挑战, 要求我们老师有敏捷的反应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所以也是教师自我提高的一次锻炼机会。例如, 一节课的片断:我让学生探究下面的问题:“经过直线l外一点B画l的垂线, 这样的垂线能画几条?”。一个平时不太爱说话的学生A回答“四条”。 (众生大笑) 我该如何处理这个局面呢?如果直接说A生回答是错的, 是对题意的理解不正确, 对垂线、线段、射线的概念区分不清, 那么, 课堂上不爱说话的A生就可能从此不再张口。其他学生今后提出问题的热情和兴趣将会受到严重的挫伤, 如果这样处理, 何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创新能力?于是我决定巧变“疑问”为“提问”。“A同学回答的答案很有研究价值, 我们先复习一下什么是直线、射线、线段、垂线?”。与此同时, 将图1稍作修改 (如图2) , 再提问:“图2中有四组互相垂直的什么线?”再问“有互相垂直的直线吗?有互相垂直的线段吗?”再一次把学生推向探索、发现的境地。本例A同学的问题看上去似乎毫无道理, 其实不然, 恰当的处理提问既保护了同学的问题意识, 也把同学的想法和做法当作课程资源来开发, 并加以有效利用, 趋势给学生一个探究的机会, 并借此进行提问纠错和获得正确的概念, 让数学课堂给学生带来欢乐和成功。

5 针对盲点的设问

盲点就是在正常思维中不易被注意, 但在实际运用中往往会影响学生正确思维的问题。教师在此设问, 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 同时也扩大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范围。

例如:在讲评试卷时, 有一道题我就是利用盲点设问。

已知:有一面长9米的墙和一个长24米的篱笆, 现要利用这面墙围成中间隔有一道篱笆的长方形养鸡场。

设:养鸡场的长为x米, 面积为y平方米

求 (1) y与x的函数关系

(2) 长与宽各为多少时, 面积最大?

这题的盲点是当x=12时, y最大值=144/3 (不合题意) 因忽略了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0<x≤9) 这个隐条件。此处设问: (1) (下转第124页) (上接第31页) “一面墙长9米”告诉我们几条信息? (2) 求自变量取值范围多余吗? (3) 化解析式为顶点式就得到这题的最大值吗? (4) 自变量取值范围和最大值有关系吗?

通过这样一问, 就把学生在应用知识时, 易忽视的前提和条件的“盲点”抠出来了, 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使之更好的掌握“盲点”。

6 找准含蓄点提问

就是“有令人于言外可想”的问题。于此设问引导学生体会“言外之意”, 不仅可以更深刻的理解知识, 对学生后续学习也是个良好的铺垫。

习题:一个无盖的圆柱形食品罐, 罐口周长60厘米, 罐外A点有一蚂蚁, 在罐内它的正对面B点处粘有一食物, 若A点距罐口30厘米, B点距罐口10厘米, 则蚂蚁得到食物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为了培养学生寻找含蓄点的好习惯, 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来讲解这道习题:首先, 我要求每位学生都读一遍题目, 然后自制模型并逐句理解再画图, 同时提问: (1) “罐口周长60厘米”怎样理解? (圆柱时, 表示什么?展开时, 表示什么?) (2) “罐外A点与罐内B点”不在同一个面怎么办? (大部分学生忽略这点) (3) “正对面是什么意思”?然道是想走直径? (4) “此题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两点间线段最短) (5) 如果“蚂蚁竖直向上爬到罐口, 再与B点连接, 这样的路程最短吗?”对这“节外生枝”的提问, 有的学生虽然感到是“无中生有”但认真品味便觉得“余味无穷”从而增强了学生深刻理解数学和语言的精确性和思维的严谨性的意识。

杰出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仅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技能而已。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先有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创造性地提出问题。

总之, 课堂提问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 是教师向学生输出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教学中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认真钻研教材, 根据教学目的, 学生的实际, 把问题设在教材和教学内容的引入点、重点、难点、盲点、含蓄点上, 把握提问契机, 定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上, 恰当得法的提问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动力, 教师把问题放在教材和教学内容引入点、重点、难点、疑点、盲点、含蓄点上, 把握提问契机, 应用好提问技巧, 定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提问,技巧,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金兰.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 2012 (22) .

[2]胡娣.浅谈数学课堂提问艺术[J].教学研究.

[3]赵亚亚.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初探[J].教育时报.

[4]杨秀英.浅谈课堂提问的技巧[J].2006, 11.

课堂管理之技巧论文 篇2

这一部分包括了一些基本的,特别是与小学生互动的教学方法。这可能是最难给出建议的一部分,因为我们对孩子们产生影响的方式非常具体化,通常对某个教师来说很有效的方法对另一个教师来说却毫无用处。因此,建立适合自己的模式很重要。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教师,最主要的优势就是你已经学会了不太在意不愉快的经历,学会了怎样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将与您分享一些教学技巧上非常实用的技巧。如果您已经过了需要这些建议的阶段,那么请继续往后看。

1.与班级的第一次见面

要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是没有第二次机会的!在任何工作中给别人留下的第一印象都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力,给小学生的第一印象则是最具有决定性的。

● 别忘了介绍自己——并且,需要的话,把你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小学生们通常熟知他们的教师,其看到同一个教师的几率比在中学里大得多。新的一年开始,或者进入新的学校,对小学生来说都可能产生很大压力,因为在短短一周内他们就得面对20多位新教师。

● 陈述清楚你对学生的期望——包括在课堂上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制订几条简单的行为规则,并且始终坚持。你也可以邀请学生对这些规则提出他们的建议。

● 尽快熟悉学生的名字——如果针对的是具体的某个人,则任何教育都将更有效一些。如果你能始终记得你的班级是由这些个体组成,并且了解这些个体,那么你的工作也将更加行之有效。

● 帮助学生知道同学们的名字——如果他们还不是很熟悉的话。你可以将他们围成一个大圈,要求每个同学报名和相互介绍,比如,说:“我是切尔;这个是我的朋友马克;这个是克里夫;这个是……”,看谁能够说出最多的名字。这样也可以帮助你记住他们的名字!

● 帮助学生们彼此了解(同时也帮助你自己了解他们)。比如,引导班级学生按照这样的方式介绍自己:“我叫珍,我最喜欢的东西是比萨,最讨厌的动物是蜘蛛。”

● 告诉学生他们的近期方向。让你的学生弄清楚接下来的几个星期他们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帮助他们明白你的安排怎样符合课程提纲、国家课程计划等等。

● 确定你的学生知道评估形式。哪一部分的工作在评估中更重要?哪些是他们已经学过的资料的修订?强调他们必须关心自己的学习,对自己的进度负责,特别是有连续性考试的时候。

● 用开头的几节课弄明白学生已经知道多少关于科目的知识,并把它放进你的计划。你可以进行一次小测验,也可以叫他们写一些关于自己的东西,这样也可以帮助你了解他们。

● 向学生们解释哪些资源适合他们使用,哪些可以自己找到,哪些需要从教师、图书馆或资料中心获得。鼓励学生们对教室里的资源负责,例如,照看班里的尺子、橡皮等等,保证它们能够持续使用下去。● 学生违反行为准则时坚决采取措施。这在开始的几个星期里尤为重要。向你的学生们说清楚你注意着每一件事情的发生,不会忽略任何事。点出违反了规则的学生,但要注意学生的个人性格,观察你的话是否对每个人产生了影响。对感觉紧张的学生小心对待。千万不可陷入争吵。等你更了解学生的时候方法会更灵活。

2.吸引学生注意力,使教室安静下来

虽然你希望学生们都安静地坐着,准备好好学习,什么时候都很专心,但这不是小孩子的本性!以下建议会帮助你战胜人类天性——但是,请记住,对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方法,所以,请找到适合您自己的方式:

● 尝试先什么也不做。静静地站着,完全平静。靠得最近的学生会注意到,渐渐其他学生也将注意到。在做出另一项决策之前留出一两分钟的时间。

● 不要大声叫!如果还是没有安静下来,请一定要克制住大声叫出“安静点”的冲动。先跟几个看上去已经准备好听课的学生安静地聊上几句。

● 利用人类的好奇心。有时小声说话是个好主意!人类天性里也包括了不肯错过任何事。与离你最近的几个学生小声说话,剩下的很多学生也将会停止谈话,以便能听到你们在说什么。

● 找一个分神的学生!向那些在听讲的学生提一个问题,但是却叫一个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回答。当所有的眼睛都转向这个学生,他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 使学生集中精神听讲的方法。可以先来一些需要听得很仔细的材料,比如说听一段录音或是看一段声音放得很轻的录像。

● 赞扬学生。赞扬那些精神集中的学生,特别是那些难得认真一次的学生;不要抱怨那些还没有集中精力的学生。

● 先布置一点任务。上课前先找点事情让学生们做。把这些任务印在纸上发下去,或者是提前写在黑板上。

● 挑选几个目标。课前,将班里的同学分成几组,点出班里有名的几个生龙活虎的学生,让他们做各组的组长,并交给他们特殊的任务。

● 不要把学生的混乱当成是对你的不敬。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人类天性,除非有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发生。

● 几乎没有人希望被排除在快乐之外!如果你擅长制造快乐(通常我们对此都不太在行),那就在正式上课之前给那些已经做好准备听课的学生讲些有趣的事情!其他的学生很快就会希望他们也能够一起分享。

3.应付干扰

“简直就不能上课了!”我们经常都会有这样的想法。当我们被干扰的时候,我们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不好的情绪,会生气,会感觉失望、挫败。然而,在这些时候,所有的眼睛都看着我们。以下建议可以帮你很从容大方地应付这些干扰。

● 接受你已被干扰的事实。想要忽略掉干扰的来源继续上课只有坏处没有好处,因为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已被干扰破坏,或者他们在注意着你将如何反应,而不再集中精力于你正在说什么或者正在做什么。● 明了课程的位置。心里面对正在讲的课做个记号,这样,在你处理完干扰事件以后就不必再问:“我们讲到哪儿了?”而且,还要检查一下你正在做的事情有没有可能是干扰的来源。

● 注意有些干扰事件重要而且必需。如此的话,切记这时不要批评产生干扰的学生或使他们难堪。● 耐心对待同事。在被同事或其他的职员打扰的时候要特别小心,即使他的打扰很不受欢迎,也不是因为很着急的事情打扰,你也一定要轻声对待来者,而千万不要让学生看到你有一点点的不耐烦。

● 变干扰为积极的学习经验。如果可能,从学生的干扰中找出值得学习的地方。越是让他们认为自己的干扰受到了重视,他们就越会注意避免不必要的干扰。

● 对个别人持个别态度。如果某个学生实在干扰太多,那么尝试一下课后与他做个私人谈话,不要在整个班级面前表现出你的愤怒。在整个班级的注目之下解决问题可能有效,但是必须小心对待!

● 准备一些事情让产生干扰的学生做。就当天的课堂内容准备一些相关的问题,如果需要的话,有学生干扰的时候就要求他回答一个问题。这对应付那些令人气馁的干扰很有用处。

● 注意你与学生的距离。离产生干扰的学生近一点。站在学生的旁边比站在教室的另一端对学生产生的影响要大得多。

● 找寻干扰的动机。如果干扰持续不断,那可能是因为学生们厌烦了听课,希望能有一些更明确的任务。这时要避免“既已开始,就要完成”的想法。

● 向同事学习。如果有机会,观察一下同事是如何处理干扰问题的。处理的技巧越多,那么你的方法就越有效果。

4.了解名字

想必你自己也知道总是被别人忘了名字是件多令人气愤的事。叫别人的名字就等于发出某种更想与之

交流的信息,并且使人感到更加亲切。然而,我们总好像在一时之间就有一大堆的名字需要记住。以下建议会帮你更容易地完成这个任务。可能总有一些很难记的名字,但是它们值得我们付出努力。

● 让学生决定他们的名字。叫学生告诉你他们希望自己被怎样称呼,并且尝试按照他们的方式去叫他们,除非你觉得这样做很傻。迈克尔(Michael)可能很讨厌被叫做米奇(Mick),而萨利姆(Salim)可能就比较喜欢被称做萨尔(Sal)。

● 小心绰号。要小心绰号的使用。对我们来说无伤大雅的绰号,也有可能使整个班级歇斯底里。● 指定学生回答问题。为了帮助你记得某些名字,你可以从班级名单里挑出一些人来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一点一点地记住回答者的姓名。

● 设置座位表。对号入座。要求学生在最初的几堂课上,坐在同一个地方,直到你已经比较熟悉为止。● 知道了学生名字,就充分利用他们的名字。如果你知道了某些学生的名字,那么在每次与他们讲话的时候都叫他们的名字(但要避免使他们产生被作弄的感觉)。

● 使名字可以看得见。有些学生在刚开始上课的几天很乐意别人可以看到他们的名字。或者你可以要求学生将名字写在折叠的纸板上,然后放在桌子上。记住要让他们写的字足够大。

● 一次一个步骤。在学的前一部分时间集中记住他们的名,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进一步记住他们的姓。

● 注意重复的名字。找出哪些学生的名字是相同的,先记住这些名字。当你记住了三个马修,两个珍妮,四个爱丽丝的时候,你已经有了一个很好的开始。

● 确保你能正确地念出他们的名字。检查一下你是否说对了他们的名字,鼓励他们纠正你的错误。查看不熟悉的名字该如何发音。到了学期末发现从一开始你就弄错了某个学生的名字是件很可怕的事情。● 要持久努力。不要期望能够突然熟记所有的名字,要花几周的时间慢慢地积累。如果你永远都不能记住所有的名字,也不要对自己太刻薄,特别是当你要叫很多不同的学生时尤其如此。但是要尽最大的努力:学生很容易批评不愿付出努力记住他们名字的教师。

5.防止班级混乱

这一部分的内容写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难——但是我们仍然要与人性因素的不可预知性战斗。● 明文规定班级的一些行为准则。如果可能,让学生参与制订规章制度。他们越具有主人翁意识,就越能够遵循(至少努力遵循)这些制度。

● 立即奖励良好行为。给他们一个微笑、几句表扬或鼓励的话语。平时表现不好的学生偶尔表现良好时,一定要及时表扬他们——因为表扬,他们可能真的表现良好。

● 有效处理不正当行为,避免恶化。尽量由私下处理小问题。公诸于众会引起太多人的兴趣。● 制订惩罚制度。并确保其合理性、稳定性与可执行性。

● 不对学生期望太高——但也绝不贬低他们。确保所布置的作业适合学生水平,相信较差的学生也有自己的目标。说清楚、或干脆省略掉你所布置的作业的评改标准。以上这些都要求你足够了解学生的实际能力,从而布置他们能完成的任务。

● 接受学生发出的信号——当意识到上课的进度或内容不太理想时,可以做出相应的改变。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改变上课的方式是一种优点,而不是缺点。

● 某个学生制造麻烦时,立即将其转到教室的另一个地方。这样一来可以表明你已经注意到问题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给这个学生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 找时间冷静下来——如果你或某个学生发脾气了,尽量找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双方都能够冷静一下——将相关的学生带出教室一段时间。这样也可以为日后说“很抱歉发生这样的事,但是怎么保证类似事情不会再次发生”做出铺垫。

● 调查不正当行为的起因。与制造问题的学生单独谈谈,尽量找出其行为的原因。有些时候这些原因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

● 准备一些有趣的事情让学生做。当需要时间冷静、或需要与某个制造问题的学生在教室外安静地说几句话时,准备些有趣事让学生做是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课堂的最后10分钟,准备一个口头小测验或者

游戏,这既可以当作是对圆满完成工作的奖励,也可以是因为你已经完成了一项工作,需要做一些改变了。

6. 利用黑板

大多数教室里都有一块黑板或白板,我们的职业生涯中,它与我们非常接近,学生能够学得多少知识就决定于我们怎样利用这个最直接的视觉辅助工具。

● 板书有多清楚?检查一下你板书字体的大小,坐在最后一排的学生能否看得清楚。

● 利用上半部分。确保充分利用了黑板的上半部分。只有确定后排的学生不会被前排同学挡住时,才使用黑板的下半部分。

● 列出上课计划。将要讨论的问题写在黑板上,这样,你对这些问题做出回答时,学生仍然能够看到问题。

● 如果你惯用左手,在黑板上写字可能有些困难。这并不是因为你愚笨,而是因为你要用力推动粉笔。这一现象是好几个教师花了几年的时间才发现的。惯用左手的人用粉笔写字时,不妨比平时站得稍右些,用手拉着粉笔点,以助于改善这种情况。

● 让学生既能看得清楚又能听得清楚。在黑板上写字,背对着学生时就不要再讲课了。可能的话,重新布置一下教室,使你即使在写字时也能够与大部分学生保持眼神交流。

● 做足准备工作。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有机会,就尽量在课前在黑板上写好板书内容,使学生对将要上课的内容纲要有个大致了解。

● 将学生的话写在黑板上。只要可能,就在黑板上写下学生回答问题时的话,使他们感觉自己的想法受到了重视。当学生看到自己的话被写在黑板上时,他们就会对正在讨论的问题产生一种更强的主人翁意识,注意力也就会更加集中。

● 让学生有机会在黑板上写字。将黑板当作一个公共领域,让学生在黑板上写些东西,诸如他们想问的问题、想讨论的观点、想谈论的趣事等等。

● 把黑板当作教室资源。给几组学生布置“板书任务”。比如,当开始一个新的课题时,要求学生整理并在黑板写上“我们想知道的10个问题”。

● 慎用黑板擦。在擦去学生所说或所写的观点之前,再进一步强调这些观点的价值。

7. 组织实验课

不管上课的内容准备得有多好,只要组织不力,实验课就很容易变成一片混乱。不要将任何新的事物都交给学生尝试,除非你已经事先证实其安全有效。

● 安全第一。保持安全要注意的范围很广,特别要注意有潜在危险的设备及材料。如果实验中会使用到危险物品,那你要尽可能地找个机会进行相关的安全培训。倘若出现差错,就可能会危及生命。

● 上课前检查所需材料。确保材料已准备妥当。有时候拧开一个瓶盖也要花上好几分钟时间(看上去就像几个小时一样),那会使学生感到烦闷。

● 用贴有标签的盒子或浅盘盛放材料。特别是如果这堂课还要重复的话,这项工作就更值得一做了。这也可以为以后再次收集这些材料节省很多时间。

● 要求学生帮助。让学生帮助分发实验材料与设备,以及在课后做些清洁工作。这不仅能为你节省时间,也可使学生学会照料设备。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做清洁工作。清洁所花的时间可能比你想象的时间要长得多。

● 确保有足够的材料分发给学生。或者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当学生没有足够的材料时,他们可能会用你不允许的方式实验。

● 简单明了地说明实验要求。对不太集中的学生提些问题以确定他们理解实验要求,而且他们对实验要求的复述也可加强对其他学生的指引。

● 简单示范。说明活动规则或实验方法时,很容易会花过多的时间解释“正确的”方法,使那些渴望先自己动手实验的学生失去兴趣。

● 制订严格的实验行为准则。混乱或愚笨的实验行为不仅会对学习产生反作用,而且,在做化学或电子实验时还可能引发危险。

● 避免学生排队提问。让学生学会依靠自己。不会做某事或找不到某物时要相互帮助。在需要独立完成的实验开始之前,建议学生:“在问教师之前先问三个同学。”

● 不时地将全班学生调到同一进度。在实验过程中统一学生进度。有些学生速度较慢,需要教师统一调节进度,以免落后。

● 实验评估。课程结束前,留出一些时间来,对此次实验做些评价。不必点评每一个学生,但要使每个同学都能接受到反馈信息。

8. 耐心对待校园 / 校车的工作

“哦,不!不是完成上课任务就可以了吗?”第一次发现你也要做这样那样的工作时,你可能会有些奇怪。但遗憾的是,做一名教师不仅需要上课,还要在课余时间维持学校的正常运转。以下建议能让你平心静气地对待这些工作。

● 吹吹口哨。不要担心吹口哨已经过时。在嘈杂的地方可使你引起别人的注意——只要你不用得过多。● 确保你自己熟悉规定。弄清楚什么是允许的,什么是不允许的。尽量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

● 让别人看到你、听到你的声音。如果你需要进洗手间或停车棚,大声宣布一下你的到来,以避免不必要的尴尬。

● 冷天注意保暖——并且准备雨具!如果穿着不合适,工作会比平常更难完成。如果你还有一份热饮料,感觉会更好一些。

● 尽量与同事合作。如果任务对你们来说比较麻烦,你们可以彼此陪伴,也可以相互替代,使双方都可以有个长一点的假期。我们会觉得一项20分钟的任务比两项10分钟的任务所花时间长得多。如果可能,在轮到你完成某项任务之前,观察一下同事的做法以了解别人对你会有什么样的期待。

● 做好铺垫。如果知道在执行任务之后马上就要上课,请事先做好准备,以免上课时太慌乱。可以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先忙起来,给自己一点时间喘口气。

● 制订处理意外事件的计划。检查学校对小事故小事件的处理计划。对于更幼小的学生,最好准备好抗菌的吸水纸以及膏药。

● 提高警惕。虽然你不可能看到每一个地方,但如果你提高警惕,你就可以在问题发生之前及时地阻止它。安宁需要时刻的警醒!

● 如果发生斗殴,慎重考虑调停。如果同事或学生的安全受到威胁,你可以用“合理力量”来制止学生,但这种情况一般很难解释。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打学生。

● 利用这些工作机会与学生在课外建立良好关系。但要注意,不要被学生认为你最喜欢哪一个学生,或者是给某些学生过分的关心。

9. 教学中确保机会均等

这一部分的建议与所有方面的压迫(种族压迫、性别压迫、年龄压迫及残疾压迫等)相关。我们的社会越来越需要解决不平等问题,而且越快越好。以下建议可助你平等对待所有学生(以及同事),让他们重视平等:

● 确保对学生行为一致。确保在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或发表意见时,无论他们背景如何,你都以相同态度对待。

● 将男女生混合分组完成任务。到一定年龄,学生的自然趋势是与同性同学坐在一起,你必须对座位安排进行干预。不按照性别分组,而尽量用更随意的方式分组,比如按年龄或按头发颜色分组。

● 念一念每个学生的名字。尽量能够流利地拼出你还不大熟悉的学生名字的正确发音。可让他们告诉你是否已经记得他们的名字。

● 避免有歧视性的角色分配。设计班级活动、案例分析或剧情时,确保你没有根据种族、性别、年龄或能力来分配角色。同样,也尽量避免只叫男生搬家具、抬箱子、开瓶子,或是只叫女生做清洁工作。● 帮助同事消除歧视。敏感对待同事违反机会均等原则的事件,并引起他们对此类事情的注意。不要指望同事能一步到位,而要持续不断地提醒他们这类事情的重要性。

● 注意幽默的分寸。人们很喜欢讲一些幽默有趣的话,但事实上有些幽默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们会无

意中触犯到某人。注意不要讲那些可能被某一群体的人认为有侮辱含义的笑话或逸事。

● 唤起学生的平等意识。鼓励他们客观对待不公平事件。帮他们找出解决不平等问题的切实可行的方法。

● 关注可能受不公平待遇影响的学生。从学生处获得反馈信息,注意任何可能由于某方面的不公平而产生的情绪。

● 在工作中反映出公平的态度。不管什么时候,都要积极寻找机会与不同种族、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能力的同事合作。

● 防止学生的偏见。批评那些在言行上显示出偏见的学生,引导他们朝向正确的、公平的态度发展。● 尽量注意性别反应。因为男生的表现总没有女生好,教师以及一般的教育系统经常被指责带有性别偏见。仔细观察男生对各种不同任务与活动的反应,这也许可助你开展一些有利于公平处理的活动。

10. 唤起成就感的策略

教学的焦点主要集中于在课堂中运用一系列能改善学生表现的技巧,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以下建议就是为你设计的,以助你有策略地达到目的。

● 备课条理清楚。确保你已明确拟定每一单元的学习目标,也就是确定了奋斗目标。

● 向学生说明对每一学期的要求。告诉他们在这段时间要求学些什么,练习什么,并且确保这和你的整体计划一致。这在实践中并无严格模式,但你需要提供一个大致框架,在此框架中可根据情况不同改变教学活动。

● 根据学生能力或以前表现,为学生设定不同目标。学生都需要进步与挑战。如果你给所有学生都布置同样的任务,那么只能满足极少数学生。

● 确保上课进度与时间安排合适。学期内的活动安排多样化有助于保持学生的兴趣与动力,使学生有更多体验。安排一些进度适宜、轻松活泼、时间明确的课程,那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

● 让学生计划自己的学习。这可以通过要求学生自觉思考自己的学习过程,设定个人的学习目标而达到。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权及终身受用的学习能力,使他们更自信地继续深造。

● 教会学生图示自己的学习进程。教会他们采用图表,标注每次取得的成绩。这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时间管理能力。

● 对比前一次成绩制定目标。如可能,要求学生回顾以往表现,制定过渡时期计划,检查学习结果并提供反馈信息,挖掘出每个学生的最大潜力。

● 谨记不同性别的学生需要不同的管理方式。在英国,男生更容易表现不好,作业敷衍,自我组织能力也较差。要改善这种情况,可能需要给他们制定一些更短期更确切的目标,并且要更加严格的监督他们。● 家庭作业与课堂设计合而为一。确保家庭作业与课堂任务相互联系,确保家庭作业有具体结果,且对学生有一定挑战性。鼓励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任务,保证数量和质量。

● 确保课堂上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们必须保证学生有很高的表达、拼写、标点以及语法能力。另外,必须在所有课堂中向学生灌输不同学科的专业术语。

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之我见 篇3

关键词:语文课堂;课堂教学;课堂提问;提问技巧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0-360-01

语文课堂的提问技巧,是一项随语文教学活动发生就存在的教学技能艺术,这一领域的研究对语文教学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师提问能起到设疑、解疑和反馈的作用,能指明方向、承上启下、启发思维和调节气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提问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课堂提问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探究与素质教育相适应的课堂提问艺术,促使全体学生全面、主动地发展,显得更加重要。下面浅谈我在语文课堂教学提问中的一些新思维、新做法:

一、课堂提问重精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课堂提问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那么“精问”就指教师注重提问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富有价值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方向,扩大思考范围,提高思考层次。没有思考价值的“浅问题”不提,问题太浅,表面上学生对答如流,实际上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同样若是问题过难,超出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望“问”兴叹。也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如教学《小英雄雨来》一课的中心句是: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根据这个句子设问为:“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这句话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多次强调这句话?通过这几个问题的探讨,学生能准确地把握雨来是怎么做的,为什么要这样做?从而深刻体会出作者的意图:即表现雨来是一个爱国的小英雄。这样以“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为核心,层层递进,不仅使学生对“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的理解达到全面准确,而且对课文的思路也有了清晰的把握。

二、课堂提问重度

教师设计课堂提问要能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教师所提的问题应符合学生实际的认识水平和想象能力。《学记》中说:“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课堂提问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要善于在“度”的多层次中选择最佳切入点。

三、课堂提问重情

提问既要重视知识点的落实,达到教学目的,又要注意提问的艺术性、情感性,从而实现情趣教学。所谓情趣教学,即激发情趣,兴趣盎然的教与学。目的是让老师有感情的教,学生有感情的学。

在教学内容上,首先要把握一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我们知道“言为心声”,每一篇文章都是作者情感的流露。一篇文章就像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洞察世态万象。因此把握一篇文章的思想感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把这种感情溶进到你的言语中,感染学生。造成一种情感的传递,在课堂制造一种情感的氛围,以此来感化学生。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教师对教材进行深入的钻研,善于发现其中掩藏的情感因素,细致的。从而达到对自己的教学内容了然于胸,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能出能进。例如一个典故,文学常识,小到一个字,一个词语的讲解。教师要善于思考,善于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趣味因素。不可三言两语,轻描淡写的走过场。对于一个典故,你可以就此讲一个故事,学生都喜欢故事。这样就可以很好的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就比空洞的字词有意思的多。对于文学常识,教师最好用自己的语言来讲授,不要用记忆性的思维来回忆,溶进自己的理解,感受。如同讲故事一样讲解,这样就有意思得多,对于一些文学常识可以展开纵向或者横向的思维,不要因讲授知识而执意于此。就拿单个的字词来说吧,汉字是表意文字,是音,形,意的结合体。每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世界。通过教师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得轻松,愉快。

四、课堂提问重效

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三位教师抓住语文对话,设计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问题:教师A: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问了什么?怎么问?鲤鱼又是怎么说的,说了什么?(第二、三次对话问题相仿,略)。教师B:同学们,现在你就是小蝌蚪,当你见到鲤鱼妈妈时,心里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教师C: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第一种问题的设计共有4个小问题。前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2句中,后两个问题指向的阅读范围都在第3句中。我们暂且不论这些问题的思考价值,就引向的阅读空间来说也实在很小,答案一目了然,学生无须深入阅读。第二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是第二段内容,学生通过整段阅读可以感悟到小蝌蚪见到鲤鱼妈妈时,那份油然而生的思念妈妈的情感,感悟到小蝌蚪“迎上去”时的主动、有礼貌,或者有更多的感受。第三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就更大了,它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

英语课堂提问技巧之探究 篇4

一、把握时机, 当问则问, 注意实效性。

课堂提问什么时候该问, 什么地方该问, 备课时就要设计好。 对授课的复习性提问, 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既要让学生温习巩固旧的知识, 又要导入新的知识, 不能停留在对旧知识的简单重复上, 而要深入拓宽, 转化为能力。 授课中的疏导性提问要注意学生思维中已经出现或可能出现的偏差, 及时疏导, 排除思维定势障碍;结课时的总结性提问要对新授课进行总结归纳, 并且梳理出重难点, 进行强化。 教师提问要抓住时机和关节点, 问在该问时, 问在该问处。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 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 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 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 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以高一英语下册模块二中的“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本课是一篇有关一个小男孩神秘失踪的课文, 怎样提问让这堂课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把这堂课上得生动有趣呢? 提问的技巧就很有讲究。 因此, 我在上课前就准备好以下几个问题, 以供上课时灵活运用。

1.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2.Who is missing?

3.What are the different people’s descriptions about Justin’s disappearance?

4.Who else has been taken away by the aliens?

5.Do you think Justin was taken away by aliens?if not, 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the boy?

通过提问1、2对新课进行导入, 学生对谁失踪、为什么失踪肯定感兴趣, 就会饶有兴趣地读下面的文章。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 同样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比如问题3、4, 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文的细节, 学习兴趣大增, 课堂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最后, 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情况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 同时针对问题5, 学生可以对男孩子的失踪作出不同的推测, 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和课堂学习兴趣, 是对本课很好的一个深化。

二、难易适当, 面向全体, 注意启发性。

设问时, 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和教学对象的实际水平把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 教师提出的问题, 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 又不能让学生张口就来。 当前, 教师的课堂提问普遍存在两种现象, 一种是问学生“是不是呀”、“对不对呀”、“能不能呀”等, 学生齐答了事, 根本没动脑筋, 从教学外表看, 学生都参与教学, 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课堂结构比较紧凑, 但教学效果很弱, 助长学生不深入思考、被动听课的不良习惯, 失去课堂提问的价值, 对教学毫无作用。 另一种是教师提出问题后, 立即叫学生起来回答, 或提出的问题难度较大, 被问的学生没有一定的时空对所获信息进行调整加工处理, 或没有把握不愿回答, 情绪紧张不敢回答, 思维活动无法正常展开, 造成“问而不答, 启而不发, 所答非所问”的尴尬局面。 这两种提问方式, 严重地违反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 违背了心理学原则, 不可能让学生由问题引起思考, 主动学习, 挫伤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影响了学生学习兴趣和信心, 达不到课堂提问的目的。 在英语课堂中, 教师一定要注重设计有层次性的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提问, 让好、中、差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 让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 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设问上注意问题的“梯度”, 问题的设置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 层层推进、步步深入, 注意启发各类学生, 给所有学生都留有思考的空间。 教师所提问题的难度要符合心理学上所谓的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生的现有水平与学生经过思考可以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区域, 既非伸手可及, 但是跳一跳又能够得着。

三、运用各种提问类型, 注重提问方法的多样性。

教师提问的方式要避免单一性, 根据不同类型的问题使用不同的提问方式, 才能使提问的效果最优化。 提问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 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 其他成员补充。

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 各抒己见, 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还是以高一英语下册模块二中的“Boy missing, police puzzled”为例:我在课前准备好的问题有:

1.What is the article about?

2.Who is missing?

3.What are the different people’s descriptions about Justin’s disappearance?

4.Who else has been taken away by the aliens?

5.Do you think Justin was taken away by aliens?if not , what do you think really happened to the boy?

问题1、2相对简单, 比较适合个别回答, 只要细心, 就能轻而易举地在课文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问题3信息繁多, 来自于课文不同的段落, 对学生的概括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这样的问题适合小组进行讨论, 大家一起补充出比较完整的答案, 还可以对全文很好地进行梳理。 问题5适合全班讨论, 学生可以开动脑筋, 对小男孩的失踪原因做出各种猜测。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开放式的, 鼓励学生各抒己见。 这样设置问题5, 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提高学生的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可谓一举多得。

四、关注反馈, 及时调整, 注意灵活性。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一个信息双向交流的过程, 教师提问时一定要关注学生的反馈情况, 包括学生的表情和体态。 学生回答问题有困难时, 教师要迅速分析学生存在困难的原因, 对提问方式及时进行调整。 如果学生是因为对问题本身审题不清, 教师可以换一种更浅显易懂的表达方式;如果学生是因为思维存在障碍, 教师可以把问题分解成若干小问题或者采用反问法、疑问法, 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 总之, 备课时只是设计问题的一个大方向,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地进行调整。

小学课堂纪律管理技巧 篇5

一些心得体会,经验总结:

1.教师应让每一位学生清楚了解自我的课堂纪律,经过正面的要求,让学生明白自我如何做、做什么。例如在外教Kim教师的课堂上,由五个单词首字母缩写组成的词“规则”(RULES)明确规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行为,这样能够有目的地训练孩子们的自我约束本事,让他们明白自我评价的方法。同时,教师提出的课堂纪律要一以贯之,让学生构成良好的习惯。

2.以幽默和机智化解课堂上的矛盾。遇到学生上课发呆、走神、玩儿东西,说话等,能够经过幽默的方式来解决,这首先需要教师坚持心平气和,然后能够经过说方言,表情夸张地说话等方式来提醒学生,不仅仅为学生保留了自尊心,并且能够引起其他不专心的同学对教师的注意,让课堂坚持愉悦的氛围,同时欢快地进行下去。

3.在课堂上,应当将活动设计得连贯又充分,让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进取思考的状态。我常用的是以故事情景为中心的教学策略,首先让学生被故事情景所吸引,然后围绕故事情景,开展趣味的课堂活动,比如猜一猜,地鼠游戏,敏锐的眼睛,让学生在趣味的活动中学习,因为专注于活动,学生也更投入,课堂效果就更好。

4.非语言提示,教师刻意在自我课堂上设置标准物件,比如摇铃、拍黑板的声音等来提示学生。非语言提示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以及手势、异常的声音等,在为自我选择课堂使用的非语言提示时,要事先与学生讲好,你的提示是什么意思,需要学生怎样做,能够让非语言提示发挥神奇的作用。

5.不吝啬表扬,对于那些平时经常出纪律问题的学生,要异常留意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并及时给予表扬,表扬能够是口头的,也能够仅仅是点头、微笑或者竖大拇指。

课堂管理之技巧论文 篇6

关键词:历史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

以往的历史教学,一般是靠一支粉笔一张嘴,有时会挂上一些图表,以增加感性认识,但形式仍比较单一,往往引不起学生的兴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走进了我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给历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怎样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有哪些运用技巧?结合近几年教学实践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强调:“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习探索真理的欲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时空界限,突破了课堂狭小天地,再现丰富多彩的历史面卷。让历史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事件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拉近了历史的空间感和距离感,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快乐地学习。使学生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身临其境的感受,老师再不失时机地提出问题:秦国为什么能够统一天下?统一的意义何在?催发出学生积极探索的情感,学史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课堂教学效果也大大提高了。

二、恰当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重难点,提高了教学效率

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说:“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老师和学生在耗费最少的必要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获得最好的效果。”历史知识具有广博性特征,历史教材内容繁多、体系庞杂,历史课的信息容量大。那么如何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并让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呢?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教师可在课前将教学所需的板书提纲、知识结构、歷史地图、图片、录像等制作好,在讲授过程中适时展示出来。这无疑大大节省了讲解、板书、绘图的时间,从而在有限的时间内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效益。一个成功的多媒体软件胜过千言万语。如讲“新航路的开辟”内容时,对于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学生往往难以听明白。我在课堂上使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分别演示了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过程。在路经重要地点时,能自动、醒目地显示所经地点的名称,并配以声音讲解。学生看了演示动画后效果很好,大多能讲清楚四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感官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让学生如身临其境、缩短时空距离,加大信息容量。从而让学生可以细致、全面地进行观察思考及剖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巧妙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激发创新意识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的:"在我们的记忆中,凭直觉得来的印象是特别巩固的,甚至对于抽象概念,也可轻易地巩固地揉在已往嵌入我们脑中的图册上。"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以全方位的感官刺激,使他们能直观地感知历史时间的演进、地域空间的变迁、历史人物的活动、重大事件的发展、社会形态的演变。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同时运转,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有机结合,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从而形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培养和提高思维能力。通过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极大地拓展了教与学的时空界限,有效地揭示了历史的变化发展过程,并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媒体提出新问题、新思路,推动学生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推动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历史场景,陶冶学生情操

情感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中学生正处于由青少年向青年过渡,人生观、世界观逐步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怎样做人,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教师应该充分依据历史教材内容,挖掘教材德育因素,根据青少年的认知特点,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优化历史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德育情景、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以达到内化学生道德情感的思想教育效果。

五、适时运用多媒体技术转变传统师生观,拓展知识空间

网络进入课堂,转变了传统的师生观,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自主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可以主动地探索未知空间,丰富自己的知识。如在学习乡土史“淮海文化”一课中,教师通过创设情境,提供学生资源网站,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兴致勃勃地在网上查找资料、解决问题,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种基于网络环境的媒体教学营造了民主、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师由原来的处于中心地位的知识权威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知识的建构者、学生健康思想情操的培育者。教师更多关注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和开发。学生的地位由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知识的主宰、学习的主体,成为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知识的积极建构者。而且网络进入课堂,有效的客观资源更为丰富,学生自身资源得到更为充分的利用,对教师的依赖性相对减少。网络将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漫长的科学发展史、社会生活中的现代科学新成果等内容引进课堂,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体会学习与生活的直接联系,提高了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历史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缩短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距离,优化历史教学过程。使师生双边交流更加充分,学生的思维能力也会得到更大程度的锻炼和提高。我们相信,随着多媒体在教学领域中的广泛使用,它会越来越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让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精彩。

参考文献:

[1]《新课程改革初探》

浅析政治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之技巧 篇7

一、社会方面

改革开放以来, 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 青少年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思想观念上都受到强烈的冲击, 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的泛滥, 对青少年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腐蚀剂, 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日益突出的腐败现象、各种虚假的形式主义都让青少年感到迷惑和不满, 学生感觉政治课中的道理是虚假的, 个人“实惠”才是“实在”的, 进而对政治课的内容和教育方式产生抵触情绪, 成为影响政治课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教学观念方面

应试教育下的教师教条条, 学生背条条, 考试考条条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以教为主, 学为辅, 教师的教几乎占去了所有的课堂时间, 学生的学完全处于被动状态, 教条式、封闭式、填鸭式的教学, 不仅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束缚了学生创造性的开发, 使学生感觉学习枯燥无味, 缺乏兴趣, 以至影响学习。

三、学生方面

现在的学生对政治课学习要求集中体现在一个“背”字, 哪怕是死记硬背, 哪怕是考试前临时抱佛脚, 只要能及格就行, 说到底这是一种应付的态度。这助长了学生对政治课的错误认识,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作为一名政治教师, 怎样在现有条件下改变这种现状以提高教学效果, 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如果教师能从以下几方面来规范自己的上课过程, 那么一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善于导入, 创设情境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良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重要的环节, 如果学生每上一节课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发现、新的体验, 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一节课, 导入得好与否, 直接影响到该节课的质量。在教学中, 我特别注重精心设计导入新课的不同方式, 如可采用播放视频和音乐、小品表演、漫画导入等方式。如设计“感悟青春”的导入, 我首先播放青春健美操录音, 学生们在激昂、强节奏的乐曲声中, 感受到青春的活力与激情, 为这节课起了很好的烘托作用, 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事例贴近学生生活

政治课是一门理论性、政策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内容与现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教学中如何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生动化, 让学生好学乐学呢?教师可以多方面采集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 深入浅出, 让事实说话, 这样就可以使枯燥的问题趣味化, 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复杂的问题简明化, 深刻的问题通俗化。在讲授“艰苦奋斗, 振兴中华”内容时, 笔者根据学生生活中的现象创设了几个情境: (1) 学生李华家离学校较远, 但无论刮风下雨都准时到校上课。 (2) 学生过生日时相互攀比。 (3) 学生抄袭作业、测试作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或耳闻目睹的情况分析以上三种现象, 学生们对李华能在风雨中磨砺意志准时到校上课的行为大加赞扬, 同时, 学生指出过生日相互攀比、抄袭作业、测试作弊是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的表现。当学生对三种情况进行分析时, 他们也对照自己的行为, 纷纷表示在学习和生活遇到困难时要知难而进,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从德、智、体等方面发展自己, 以报效祖国。通过这些, 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本中的原理与观点离他们并不遥远, 都是实实在在的道理。

三、利用时政激发兴趣

政治课区别于其他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它具有时政性。政治课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课堂外与学生聊天时, 提起奥运会、世博会学生们津津乐道;提起台海局势、伊拉克战事他们能够娓娓道来, 其兴致远远超过政治课上的其他内容。我们为什么不能把学生感兴趣的时政搬到课堂来, 用时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变厌学为爱学,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呢?如通过台海局势的分析, 激发学生维护祖国统一, 保卫国家安全的爱国热情;通过“2008年北京奥运”“2010年上海世博”“2009年国庆阅兵”, 让学生真切体验祖国的强盛。内容丰富、栩栩如生的教材之外的时事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了政治课的特殊魅力, 极大地调动了他们学习政治课的热情。

四、诙谐幽默的语言

随着学生学习节奏的加快, 学业越来越重, 能够放松心情的方式越来越少, 导致学生出现厌学的情绪。事实表明, 富有幽默感的教师学生总是喜欢的, 幽默是一种艺术, 教学幽默为课堂教学增色的同时, 客观上也提高了课堂教学实效。有一次, 在讲授《学会与人交往》这节课时, 针对学生中以大欺小的现象, 我跟学生说:“这是吃柿子———专捡软的捏”, 学生在欢笑中接受了教育, 还起到了警醒的作用。幽默的语言可以让课堂富有生机, 使课堂成为学生快乐学习的园地。诙谐、幽默可以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 让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去接受和记忆新的知识, 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课堂形式多样化

心理学表明, 学生的创造性只有在富有创造性的活动中才能发展起来。活动课以多彩的课程内容, 活泼的授课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我们为什么不能把活动课的形式引入到政治课堂上开展活动教学呢?在课堂上我曾组织学生进行“小品表演”“圆桌会议”“中学生辩论会”“模拟法庭”“我来当家长”等活动, 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次举行“圆桌会议”时, 我改变了原有的横平竖直的座位排列方式, 让学生围坐在一起, 教师就在学生当中活动, 师生之间, 生生之间相互交流, 畅所欲言, 为教师和学生搭建了一个零距离互动平台;在“小小法庭”上, 学生们用自己的理解审判了因无钱上网而勒索他人钱财的中学生, 他们用自己学到的知识, 诠释了中学生的思想境界。另一方面, 我还组织学生走出课堂, 走出校园, 通过参观、调查、访问等社会实践形式, 开阔学生的眼界。“参与是开心的, 体验是开心的, 成功更是开心的!”这是中学生发自肺腑的感叹。

六、巧妙的学科整合

新课标非常注重学科间的整合。如新教材七年级思想品德课, 本身就渗透了多个学科的知识。根据新课标理念,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应用各个学科的相关知识对学生进行综合教育, 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等综合能力, 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我在教学“情绪的种类”时, 让一组学生将“喜、怒、哀、惧”四种情绪的脸谱画出来, 一组学生用面部表情表演“喜、怒、哀、惧”四种情绪, 一组学生写出形容“喜、怒、哀、惧”的成语, 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体验四种基本情绪;在学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时, 播放歌曲《雾里看花》, 使学生在欣赏歌曲的过程中感悟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要性;当讲到“人字的结构”时, 就播歌曲《朋友》, 从而让大家知道了如何正确对待挫折, 懂得了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他人、朋友的帮助。这样,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学习任务, 掌握了教材观点。

七、灵活运用网络资源

在教学中, 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教学会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生动有趣、具有感染力。特别是多媒体设备的运用, 一扫传统说教式教学的沉闷空气, 带给学生活泼、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使学生从最不喜欢政治课, 变成非常喜欢政治课。一次, 在讲“环境问题的危害”时, 我直接在课件中播放沙尘暴天气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录像资料以及我国当前土地沙化的资料, 无须多言, 学生就已认识到了当前我国环境问题的严重危害以及环保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有一节课“危险的诱惑”, 当讲到毒品的危害时, 我叫学生直接到网络上搜索相关新闻, 然后进行交流, 学生在浏览网页时看到那些触目惊心的画面后, 纷纷表示要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

护理管理技巧之相关护理质量 篇8

关键词:护理管理,质量管理,护士长

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管理指挥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管理人员, 在完成医院工作总任务、提高护理质量的过程中, 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护士长不但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 还要掌握科学的管理工作方法, 具备良好的管理素质, 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利用本病区人、财、物、时间和信息资源, 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 为医院护理质量的提高起积极的作用。

1 护士长在实施护理管理过程中应具备以下能力

(1) 智慧的领导者, 具备凝聚力各和号召力; (2) 出色的协调者, 具备上传下达的能力和驾驭可能突发事件的能力; (3) 严明的监督者, 具备公正的决断力; (4) 高效的资源调配者, 具备整合、统筹的管理能力; (5) 知识的传播者, 具备过硬的业务能力; (6) 科室的经营者, 具有竞争意、危机意识识和多元意识; (7) 永远的变革者, 具有创新发展的能力。

管理作为技巧是指管理工作中难以测量或不可捉摸的部分, 技巧是对某种情况的感知, 对一些感到存在问题时的内在反应, 这些问题往往不实体性的, 不能用理论分析或逻辑估计。护士长的管理技巧及综合素质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护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也是提高护理质量及实现现代护理管理目标的重要保证。护士长既要管理、协调下属护士的工作等事务, 又要面对病区的患者及其亲属, 还要处理好与医疗等关联部门的关系。护士长每天要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应当掌握哪些问题必须给予反应, 哪些要当机立断, 而哪些问题可以不予理睬, 以及如何处理效果较好。这些都要靠护士长管理技巧。要做一名合格的护士长, 除了自身具有较强的护理技术, 良好的职业道德, 工作上处处以身作则之外, 还需加强管理学理论的学习, 把心理学、行为学方面的一些原理与方法运用到护士长管理工作中, 讲究护士长管理技巧, 这样才能提高护士长管理效能。

2 护理管理技巧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2.1 以“德”服人

一个合格的护士长必须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 勇于奉献, 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敢于承担责任, 以良好的品德赢得大家的支持, 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使工作有效的开展。

2.2 以“情”感人

护士长首先要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 做护士的知心人, 尽量满足下属护理人员的群体利益。经常与护士沟通, 不要用命令的口气, 要化解矛盾, 增进友谊、相互理解、相互信任、使护士有一种归属感, 工作在充满亲情、友情的氛围中。

2.3 以“能”管人

作为护士长不仅要善于管理, 敢于管理, 更重要的要有能力。作为护理学科带头人, 善于学习和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以及新的医疗、护理设备的应用, 并带领全科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运用掌握的新知识, 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难题。以较强的能力取得大家的认可, 同时提高科室的护理质量。

2.4 以“诚”制人

诚实守信对护士长来说很重要。护士长要遵守诺言, 对自己的下属以诚相待, 让护士参与讨论和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 增加透明度, 强化群体意识、整体观点, 运用行为科学、领导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有关理论通过满足护士的需要, 合理设置目标, 强化动机等激励手段, 激发每1位护士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 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5 以“赞”成人

赞扬是对他人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肯定。护士长要学会赞美下属, 对护士进行恰当的赞美, 可以使其保持良好的情绪, 强化积极行为, 增加上进心和责任感;用赏识的手段去发现、唤醒、激励护士身上隐藏的巨大潜能。

护理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关系到医院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 掌握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技巧不仅可以使护理工作更加规范化, 使各个环节更加紧凑、有序, 护士更严谨地执行操作规范, 而且方便护士长随时监督、指导、自查, 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改正, 使护理工作做得更细、更到位, 明显减少护理缺陷、护理纠纷, 杜绝了护理事故, 极大的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管理本身是创造和保持一种良好环境, 使组织中成员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现代医院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 护理管理系统的运行状况直接影响整个医院的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一支高素质的护理管理队伍, 对提升护理质量、树立医院良好形象, 促进医院建设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曹荣桂, 林菊英.医院管理学 (护理管理分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03~126.

上一篇:数学思维障碍论文下一篇:学理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