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思考

2024-09-19

课堂思考(通用12篇)

课堂思考 篇1

语文课堂中, 学生不仅仅只有接受, 还有思考、生成、交流、碰撞、升华, 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 学生的思考是一切的源头。思考的过程体现学生学习的痕迹, 思考的结果让课堂见解“百花齐放”, 使得课堂充满活力、生命力。在思考中, 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 能力得到培养, 思维得以解放, 个性能够张扬。那么该怎样构建思考的课堂呢?

一、甘做绿叶, 提供思考机会

课堂学习的主人是学生, 但教师常常会喧宾夺主, 滔滔不绝地讲述, 无形中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其实, 教师做做绿叶又何妨, 适度示弱, 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思考、探索。崔峦老师说:“培养语文能力非要靠学生亲历亲为的语言实践不可。在教学中, 教师一定不要过于强势, 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思考, 读出自己的感受, 提出困惑和问题。”学生阅读后获得的体会可能是肤浅的、片面的, 甚至是错误的, 只要给予引导, 学生就会在思考后获得正确的知识, 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这样获得的知识, 比教师单纯的讲授更有生命力、更持久。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一课中, 对于王熙凤这个人物的理解, 学生初步的印象往往停留在热情好客、能说会道、漂亮富贵, 显然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一位教师是这样引导学生的:

生 (读)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要什么吃的, 什么玩的, 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 也只管告诉我。

师:短短50个字, 问到了方方面面。她问到了读书、吃什么药、身体好不好, 还问到了要什么吃的玩的只管告诉她, 多热情, 助人为乐啊。如果你们是林黛玉, 初来乍到听到这些话, 心里会怎么想?

生:很感激、很高兴, 还感到很亲切。

师:是啊!那我们细细再去品它, 名著就是这样要不断地去品, 从她的语言中去品。如果是问:“妹妹你几岁了?”那黛玉就得回答:

“我七岁了。”“上过学吗?”“我读了一年。”“现在吃什么药?”“我每天都在吃好多的药。”她回答了吗?

生:没有。

师:那不回答, 一下子问这么多的问题, 说明了什么?说给谁听啊?

在这个环节中, 当学生获取错误的信息时, 教师并没有“越俎代庖”, 直接告知正确答案。而是以学定教, 顺学而导, 用一个个问题敲打着学生的思维之门。随着教师层层剥笋地引导, 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教师引领学生多角度、全方位思辨, 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敏度、广度、深度。学生在讨论、交流、争辩中, 获得了全新的知识体系, 体会到别样的情感体验。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言:“所谓教师之主导作用, 盖在善于引导启迪, 使学生自奋其力, 自致其知, 而非谓教师滔滔讲说, 学生默默聆受。”

二、放慢脚步, 给予思考时间

常见一些公开课热闹、华丽, 教学环节环环相扣, 课堂节奏快速、容量众多, 课堂看似高效、丰满, 学生在40分钟时间里如紧绷之弦, 思维高度集中, 无喘息、停步之时, 如此的思考, 合理吗?弦绷得过紧则易断, 好的课堂应有张有弛、有急有缓。好的思考之声如“大珠小珠落玉盘”般拨动人的心弦。课堂因此而精彩。

再者, 思考非一蹴而就, 非一次思考就能修成正果。在循序渐进、一波三折中思考, 获得的知识更有深度、广度。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是必要的, 让他们在静默中构建知识、迸发灵感、进行遐想……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体验收获的乐趣, 师生共享思考带来的升华。

《杨氏之子》一课中,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是全文学习的难点, “未闻”二字在体现杨氏小儿的聪慧敏捷之中又不失礼貌。如果要求学生立刻体会到其中含义, 显然是有难度的, 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杨氏子可以直接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为什么还要加上“未闻”二字?

学生难住了, 课堂沉默了。

师:比较这两句话:“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谁体会到其中的奥妙?这个问题有难度, 四人小组研讨研讨。

小组讨论后, 学生觉得加上“未闻”二字, 显得杨氏之子更有礼貌。

这样放慢课堂节奏, 在难处停一停, 让学生议一议, 他们的思维在“山穷水尽”之时又能“柳暗花明”, 学生一朵朵思维之花得以绽放。如龙应台所说:“孩子, 你慢慢来。”我们的课堂也应该对学生说:“孩子, 你慢慢想。”

三、创设时机, 提高思考深度

唐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有三重境界。笔者认为思考何尝不是也有三重境界呢?单纯的从文本中就能找到答案, 不需要琢磨、思考, 这是培养学生寻找答案的能力, 为思考的第一境界;仔细研读文本, 通过阅读、归纳、理解等学习方法, 读出自己的感悟和体验, 此为思考的二重境界;彰显个性化的阅读, 结合自己的生命经历阅读, 边读边思, 思考作者的写作方式, 谋篇布局、情感表达等, 从而重新构建知识、获得能力、构筑真情, 此为第三重境界。日常课堂教学中, 大家都追寻思考的第三重境界。我们可以创设时机, 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 触及学生思考的兴奋点, 在思考中重构知识。

一位教师教学《渔夫的故事》时, 演绎了一个精彩的片段:

教师讲述《一千零一夜》的主线故事, 问:“《渔夫的故事》讲到什么地方是最精彩的, 让国王舍不得杀王后?”

生:我认为应是这儿:“这时候渔夫想道:‘他是个魔鬼, 我是个堂堂的人。我的智慧一定能压制他的妖气。’于是对魔鬼说:‘你决心要杀我吗?’”

师:这时候, 渔夫还会想什么呢?联系上下文想想。

生:渔夫想:我要想办法让魔鬼重新回到瓶子里去。

生:渔夫想:我想个计策, 就说我不相信这么大的魔鬼能钻进这么小的瓶子里去, 把魔鬼骗到瓶子里, 再用锡封把他封住。

(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出示一段话, 描写了渔夫详细的心理活动。)

师:故事能这样写吗?

生:可以这样写。这样故事就非常具体了。

师 (狡黠一笑) :王后要死了?

(部分学生醒悟过来) 生:不能这样写, 故事写得这么清楚, 国王知道后面发生的事情, 就不想听下去, 就会把王后杀了。

师:对啊!要给故事留下悬念。故事中处处充满悬念, 就是民间故事特点之一。

这个教学环节中, 教师给学生设计错误的思路、答案, 设置思维的“陷阱”, 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通过思考判断后, 获得新的知识, 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 学生在课堂中闪现出最真实的思维之光。

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不仅是科学基础学科的教师, 而且是思考力的培育者。”在日常的课堂中, 教师应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 使学习成为一种思考活动, 既培育学生的思维能力, 且有利于他们获得知识, 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课堂思考 篇2

新课改来,我们经历了一个激动、兴奋——困惑、苦恼——争论、反思——理性——行动的过程。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渐渐体会到了新课改带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理念、目标、内容、方式、手段、效果等一系列的改变,有一种渐入佳境的感觉,同时在实际教学中也还存在一些困惑与感想。

课堂教学仍然是实施课改的主阵地,坚守、革新、巩固主阵地是课改成功的关键。我们学科组每周召开一次学科会议,重点研究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教学如何实现“教得轻松、学得积极、考得满意”等关系学科教学的问题。各备课组上每节新课前进行集体议课,主要探讨: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设计容量、新旧教材比较、要点与难点,如何实现本节课教学的三维目标,本节课教学资源的合理运用,本节课精选提问与习题,教师个体教学设计亮点赏析等针对每节课的具体问题。要求教师多从“课改角度”反思课堂教学设计与效果,并及时交流心得体会,写出教学经验小论文。改进听、评课方式,要求做到四个必须:每周必须有一节研讨课、每个教师必须轮流上研讨课、研讨课前必须集体备课、课后必须评课,评课时要做到四点:站准自己的观察点、说一个优点、说一个缺点、说一点理由,引导评课更专业,形成听、评课制度化,努力建设“有主体意愿、有分解任务、有共享规则、有互惠效益”的课堂观察专业合作体。我们的学科课堂教学正在形成这样的特点: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多媒体呈现教学辅助资源,以讨论探究形式落实从个别到一般的原则,以学案为载体的自学平台,学生参与率高,师生关系平等融洽。

我们学科组在教学实践中,结合本校实际,在思品课教学中,总结了以下几种课堂教学模式:

(1)对话式

平等、真诚的对话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最基本、最重要的教学方法。在运用这一方法时,首先需要教师定好自己的位,树立平等施教、平等待人的新教师观。其次要相信学生、依靠学生,坚持走学生路线。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之中、心灵之中,多观察学生,了解学情、掌握学情,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例如,讲《在承担责任中成长》时,先问学生:你认为自己应该承担哪些责任?遇到不乐意承担的责任时,你怎么办?通过平等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并自觉承担。这就远胜于老师直接告诉学生:你们有哪些责任,应如何承担。

(2)情景导入式

我们可以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设计好情景,通过“情景导入——情景展开——情景分析——情景延伸”等环节,将教学内容寓于情景之中,使学生更加感性地理解教学内容。例如,讲中华文化时,先展示奥运会开幕式,要求学生围绕这一情景完成下列问题:找一找开幕式上展示了哪些文化元素?你是如何看待这些文化的?你认为在弘扬中华文化方面该做些什么?引导学生去思考,启发学生去探讨。

(3)角色转换式

角色转换式教学即教师坐在讲台下,让学生以“小老师”角色走上讲台,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形式。这是一种形式活泼的教学模式,课堂气氛既轻松又热烈,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由讲台下走到讲台上,由被动变为主动,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种教学形式适用于那些知识通俗易懂、理论性不是很强的框题。例如,讲《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时,让学生上台演讲,效果很好。

(4)讲练式

思想品德课教学必须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来看待生活、展望生活,而不是站在生活的原地,没有理论的武装是不可能达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必要目的的。对那些理论性比较强的内容,由于学生对理论理解不够全面、分析不够透彻,需要教师详细讲解,并配以相关练习加以巩固。

(5)辩论式

辩论实际上是一种思想的碰撞和交流。对于生活而言,不同的人对生活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这本来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引入辩论的机制,不单单可以活跃教学气氛,更重要的是通过辩论可以明辨是非、明确真谛,可以引发学生的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例如,讲《网络的利与弊》,课前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对待网络的主要观点,指导学生分组讨论、准备材料、推选辩手,上课时提供一定时间全班辩论,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又加深了观点的运用与理解。

(6)讨论式

讨论法和辩论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讨论法更主要的是强调,师生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或细节问题,通过各自发表意见,来达到一种认识上的一致或趋同。因此,讨论的问题往往要有一个相对正确的标准或结论,而对这个标准或结论,教师事先应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教师在讨论过程中要起到一个引路人的作用。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思想品德课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或综合运用。黑格尔说“人人有脚做模型,也有做学习制鞋的天赋,但承认做鞋必须有专门的技术,否则不敢妄事制作。”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具备“制鞋”的技术,否则不敢妄事制作,否则就做不出优质“鞋”。为此,我们应该领会课程理念,理解课程结构,把握内容标准,学习课程改革理论,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优化学习方式,依托教材,演绎精彩。作为一个教师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境界,随性而起,兴致所至,自由挥洒,做到师生合一,人书合一,课堂与生活的合一。

新课程思想品德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

邯 郸 县 第 十 七 中 学

高效课堂的思考 篇3

教师不可能把学生一生所需要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知识有限,教做人、教思维、教方法是根本,高效课堂的终极目的是为了“不教”。作为优秀教师,借以影响学生的教育才能,是由许多独特教师品质组成的复合体。教师对业务精益求精,追求独树一帜的教学艺术和风格,让知识在学生面前产生诱人的光芒,必然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语言艺术才能表现在课内外与学生交换思想、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坦率真诚、有的放矢、生动风趣、言之有理、具有感染力,能讲到学生的心里去,让学生理解、折服、赏识。教师课堂教学的张弛有度、活而不乱、放得开、收得拢的教学情境,更是教学机智的集中体现。一名教师要达到驾驭自如、得心应手的教学才能,必须在长期的教育生涯中不断学习、不断锤炼。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要实现减负高效,必须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而不是向24小时要质量。教师在展现自己的教学才能时,都必须做到四点:第一是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想象力。教师要抓住一切有利时机,让学生多了解和观察自然现象,亲手做实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的教师能够把一堂课讲得很生动,能够诱发学生的想象力、好奇心和兴趣。第二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讲:“要创新,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要创新,需学问;问愈透,创更新。”优秀的教师就是要让学生有更多的“问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奇思怪想”,要敢于发问,敢于挑战权威和教材,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可能就是“问题”学生。第三是留给学生“空间”。在我国读书总有个感觉就是学多悟少。教师课堂内外一定要留出时间让学生去“悟”,这样悟出来的东西才是学生自己的,同时在悟的过程中学会了思考,掌握了方法。第四是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和直觉思维。一个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就是直觉顿悟。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大胆猜想,突破常规,尽可能独立主动地发现新事物,提出新见解,解决新问题。同时,对学生的求异思维、逆向思维、直觉思维要及时发现,给予鼓励。诱发一个人的直觉往往要有自主、自由的宽松环境,好学校、好领导和好教师最大的特征就是营造这种研究气氛。

真正的爱学生就要教会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及求学的兴趣,而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打造高效课堂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经之路。

课堂思考 篇4

一、探究式教学的概念

探究式教学是新课改积极提倡的教学方式,也是采取探索和研究方法来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学习,以获得新的知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积极做好引导的角色,而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积极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和提升探究学习能力。该教学模式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同时也重视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合作能力。

二、从“知识课堂”到“探究课堂”的转变策略

(1)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创设小学语文教学情境,就是表现出教材内容反映的儿童实际生活和社会场景及与之相适应的学习氛围。目的在于调动学生已有知识和课文表述的理论和表达情感间的矛盾,使他们有疑问,进而激发学生的探知欲和学习兴趣,而这些就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个内在动力。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是被动地接受教师讲解的内容,不利于学生自主思考,仅仅是机械地背诵,长此以往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新课改中明确要求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不但要让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建立知识体系,更要重视学生情感、价值观和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开展探究教学的前提。比如,苏教版三年级下《恐龙》可这样创设问题教学情境。教师先提问:“同学们知道恐龙吗,除了教材上的几类恐龙,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进而导入新课。教学完成后,可让学生以“我知道的恐龙”为主题在课堂上进行讲解。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对恐龙知识的好奇,进而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要强调的是,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注意:一是所设问题要仅仅抓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矛盾,二是问题内容和难度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2)开展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探究学习。一是强化学生“读”的能力。读是语文学习中最为重要的方式,在实施探究教学中,应指导学生有目的、有任务、有探究地读。首先要积极引导学生自由化阅读,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身知识水平和想法进行阅读;然后要引导学生抓住新奇、有趣或最感动的内容;再次要引导学生联系以往知识,结合前后文体会关键句子和段落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表达自己的阅读心得,并提出疑问,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式解决这些问题。比如,《秦兵马俑》的教学中,可先引导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学生会对兵马俑类型、历史及形成等产生兴趣,并提出疑问,进行分组讨论解决问题。二是强化学生“写”的能力。“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内化方式,可充分表现出学生的探究观,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在实际教学中,可采取多样化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写的探究学习。比如,“三顾茅庐”可指导学生进行改编,然后进行人物演绎,或让学生写出学习后的心得体会。如此既能锻炼学生写的能力,还能让学生更为直观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思想。三是强化学生“说”的能力。“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可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锻炼其思维过程,发展学生情商与智商。在进行“说”的训练时,教师可采取课堂辩论论形式来引导学生在辩中探究。通过辩论和探究,让学生在理解内容基础上,学会真诚待人的道理。

(3)科学应用教学策略,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一是要创设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民主、轻松的学习氛围是确保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基础,也是探究课堂创建的前提。在此种环境下,会让学生迅速进入放松状态,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达到敢于思考、敢于提问、敢于表达、敢于实践的目的。教师也作为学习者参与到学生的疑问、讨论中,将学习的自由、思维的空间、实践的机会均交于学生,使他们在作为教学的主体,进行自主性探究,进而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知欲,去探究自然世界,积极去寻找答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充分结合课内、外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未知世界是极广的。一旦学生有了探知欲,具备一定探究能力时,只通过课内教学是很难满足其学习之需的。此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将探究面延伸至课外,使他们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得必要的知识和资源,进一步进行探究。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不但可以充分满足学生的探究欲,也符合新课改语文教学的理念,是改革和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方式。比如,《晚上的太阳》的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学习。在周末通过多种方式查找关于晚上太阳状态、地球的关系等资料,补充课内的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束语

课堂思考 篇5

“高效课堂”下的语文课堂批判性思考

浙江宁波鄞州区龙观中心学校 卢兴治

【摘要】“高效课堂”下的语文课堂,从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语文的本真,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的、朴素的,语文课应该安静的让学生学习,让语文安静,让学生真正的学到语文,在真正的合作中学习。

【关键词】高效课堂 语文教学 安静 导学案

时下,高效课堂似乎是一夜之间成了教学改革的热门话题,从十年前的课程改革到今天的课堂教学改革,好似一场轰轰烈烈的教学革命,一堂高效课堂课,就是一张导学案,课堂上老师上课必须用导学案上课,而且教师讲的时间不许超过10分钟。

一堂课的高效究竟在什么地方?特别是语文学科,是不是一张导学案就能解决问题的?是不是大家集体朗读几遍课文,背诵一下课文,做几道题目,再在黑板上展示一下,上课有热闹的场景,就算是实现了高效课堂?毋庸置疑,高效课堂大多是应试教育结出的果,高效的表现和目的,显而易见,还是为了应试,所谓的“高效课堂”充其量是应试教育的翻版而已,目前的考试制度不改,教学永远离不开应试教育。

高效课堂其实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高效课堂理论认为,传统课堂是“悲剧场”,是“恶之花”,认为传统课堂是教师满堂讲,不把学生当成人来看,但是,只要仔细的想想,高效课堂无非就是一张导学案,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而导学案中是设计的一连串的题目,那岂不是成了满堂练?所谓的高效课堂从本质上似乎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把以前的“满堂讲”变成了现今“满堂练”,那不是为了更好的应试吗?

就语文教学而言,语文教学的本真是什么?是语文味,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时下的高效课堂,完全没有了语文味,取而代之的是练习,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就这样被肢解,变得面目全非。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不可能速就的,是需要慢慢来的,是需要潜移默化的,是需要经老师熏陶下,学生渐渐的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理解语文的特有的韵味,语文课堂并非是快餐食品,不是娱乐文化,是春风化雨式的,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教学,是一种慢慢的积淀,一种化为内在文化的过程,这种内化,并非你几堂课就能解决的,要想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高效率,实在的胡言乱语。今天你教给学生的东西,需要一定的时间,有的需要几年,有的需要几十年,有的甚至是一辈子才能显出其效能来。

教育是“慢”的事业,教育不可能一口吃成一个胖子。张文质先生在他的《慢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的特征是“慢”,教育是“慢”的事业,它需要等待,需要生命的沉潜,需要“深耕细作式的关注与规范”.目前的高效课堂其实是教育的功利化思想在作梗,他们追求的是短时间的效率,这样就完全违背了教育是慢的事业的本意,是一种急功近利式的教学行为。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需要静,《中学语文教学参考》第12期发表的戴贤泽的《静,语文课堂活动永恒的风景》一文中指出:“随着《新课标》的推行,学生在课堂上充当”知识容器“的”满堂静“现象是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时下的课堂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变成”浅“思考,满堂”动“了。课堂上”蜂飞蝶舞“,煞是热闹。主要表现在:课堂活动过频、课件充斥课堂、教师主导意识太强、问题设计过多、讨论流于形式等等。学生静心学习语文,沉思默想、咀嚼感悟的时间严重缺失,取而代之的是脱离文本”架空分析“和”架空讨论“的现象,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深度不够,效率低下。课堂呈现的是虚张声势的表面繁荣,一堂课上完,文本的”天空“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学生成了课堂的匆匆过客,坐着揽车看风景,没有真正的提升和体验。”戴贤泽老师从六个方面提出语文教学需要“静读,聆听,潜思,静写,默想,静悟”.《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第3期发表的苗琼的文章《语文有必要如此“高效”么》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语文教育的目标不能――也绝不应该仅仅是知识目标,它还有情感目标、价值目标。如果知识目标在“高效课堂”上能够实现,那么情感目标和价值目标难道通过“高效课堂”也能达到吗?……追求语文课堂的“高效性”,难免会忽略语文的人文性,这样的语文课堂淡而无味,失去了语文独有的魅力。

高效课堂模式下的课堂教学,学生可以随心所欲,随意走动,课堂像一个超市,你喜欢买(卖)什么就买(卖)什么,完全没有了学生静读、静思、静想、静悟、静写的机会,高效课堂理论者把高效课堂概括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试想,学生在课堂上“大闹天宫”,他们怎么能静下心来思考呢?这样的高效课堂,还有语文的本真吗?

很多教师早已对今天的语文课堂提出了深刻的建议,还语文课堂以本真,还语文课堂以干净,我们不需要那种徒有虚表的华丽外衣,我们需要的静下心来让学生读书,如让学生静静地去品味朱自清笔下的诗意盎然的《春》的.优美语句,让学生静静的区感受马致远笔下的《天净沙秋思》中“断肠人”那种孤寂情怀,并不是叫学生背一背就算是高效了,让我们的学生深深的陶醉于诗歌优美的意境中,而并不是出几道题目,叫学生练习就算高效了,这些课堂貌似不“高效”,但它真正在进行语文素养的教育,是真正致力于学生的内在文化的熏陶和提升,是致力于学生的心智发展的教学。

特级教师严华银在他的专著《让语文安静》一书的序中指出:让语文安静。从语文学习的规律入手,回归真实的语文学习状态,语文就是语文,喊偏激的口号,贴招摇的标识,炒“创新”的陈货,不是十足的幼稚,就是沽名钓誉!

时下的高效课堂中,教师凭借一张导学案来上课,把课文的知识点设置成一个个的问题,让学生去做,没有了课堂的导入,也没有了课堂的结尾艺术,没有了教师抑扬顿挫的朗读,有的只是热闹的场面,有的只是虚伪的小组合作学习,有的只是伪展示,伪合作,伪点评,一切是显得那么的形式,显得那么的华而不实。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需要安静的学习,设想一下,在图书馆里,6个人一小组,大声的谈论着,这样还能学习吗?教室不是乱哄哄的、人声嘈杂的超市,而是学生静静学习的地方。

时下的高效课堂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出现,学生团团围在一起去做,这种做法也未尝不可,但问题的实质是,名义上的“合作学习”,究竟有多少属于真正的合作学习?高效课堂中似乎没有小组合作就不能算是高效,其实,这样的学习从效果上考量,除了场面和声势的“热闹”与“好看”之外,不少真的没什么“干货”.从语文教学回归本源来看,个体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主要还是通过自身独立的理解和运用实践获得的,小组“合作”的学习不过是一种补充的方法和措施,不是必需的,更不是主体。笔者曾多次观察高效课堂下的小组合作学习,常常是组内一个成绩较好的同学发言,其他的同学则是忙于对答案,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俨然成了对答案而已,哪里称得上合作学习?很多的课堂是为了“合作”而“合作”,将合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这种合作如同拉家常和“今天天气真好”一般的肤浅和浮泛。

高效课堂以“案”为本,即便是新授课,也似乎成了练习讲解课,只不过由原先的教师讲解变成了现在的由学生自己来讲解,文本的理解感悟被简化为数问数答,少了不期而遇的精彩,少了智慧火花的闪烁。虽然,表面上学生在动,而实际上我们看到从导学案身上有一只无形的手在牢牢的钳制着学生的思维。这样的语文价值追求已经被简化为应试训练,所谓“主体”只是工具、奴仆,看上去老师的主体地位已经不复存在,但老师的“主导”作用却却有增无减,因为课堂上老师一切所为都是在把学生导向预先设计的这份导学案上。

在这样的高效课堂中,课文的理解,语言的学习和训练,语文的能力和素养究竟在哪里?实在说不清楚。

高效课堂理论认为,哑巴也能成好老师,那么在语文教学中,一个连最基本的语文素养都没有的老师,他怎么能去熏陶学生呢?语文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语文是神态悠闲的白云,让人浮想联翩。那么在这样的课堂中,如何让学生去品味语文之中的美呢?如何让学生的思想去浮想联翩呢?

关于课堂提问的思考 篇6

常见的语文教学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学生等着教师抛来的“绣球”思考问题,回答正确,皆大欢喜;回答有误,老师心急,竭力“指点迷津”,学生则被牵着鼻子走。其实学生充当的是跑龙套的角色。这样的“问”课是比较累人的(虽然问答式教学形式也不失是一种好形式)。假如问题的发现者是学生呢?那情形会怎样?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认为,“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由此可见,教师要成为问题的引导者。

一、对创设敢于质疑氛围的思考。激发学生生成问题的前提条件是要创设让学生敢于质疑的氛围。在越来越讲究人性化的今天,学生不再只是机械的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具有独立人格的真正意义上的多元化的合作者。为师者的第一要义是要尊重学生。因为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要素,而尊重是民主的精髓。迎接新生的第一节课上笔者都这样对我的学生说:“大家来学校学习,我也是来学习的。我们希望我们的交往能有一个原则:互相尊重。不论你还是我在发表意见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去认真聆听。”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赞扬学生的质疑精神,肯定学生正确的认识,也要尊重他们认识中的错误,要在尊重的关系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改正错误。科学家伽利略说得好:“你不能教人什么,你只能帮助他们去发现。”只有形成了“信其师,亲其道”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对话才会顺利地展开,学生才会敢于质疑,乐于提问。

二、对激发学生生成问题过程中教师作用的思考。“疑为思之始,学之由”,那么,教,贵使学生有疑。新课标指出:“阅读中的对话与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造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教师用问题组织教学时,不能仅做问题的设计师,更要做优秀的导演,引导“演员”在真实的阅读体验中,自主探究,针对“我”这一个个体,提出“我”的问题,发出“我”的声音。事实证明,学生对同学提出的问题更有参与回答的兴趣,课堂也会因学生的提问而精彩。我们要成为一名首席对话者,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三、对学生带着问题走出教室的思考。“问题教学即将结束之时,学生的思维活动不会因此而停止,对文本的感悟与思索还会有一个惯性和缓冲的过程。随着没定的问题被阐释或解决,新的发现和思考会姗姗而来,而这些新的发现和思考往往是学生激烈思维活动后又一波思维的冲动,而且是更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学生带着问号走出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而非更多的答案去生活”。(古希腊哲学家语)所以教师在问题的结束语上不妨留些空白,“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学记》)这种“余音绕梁,三月不知肉味”的效果是语文教学的一种境界。

课堂思考 篇7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实施近十年, 但在我们周围的常态化的课堂上, 还存在这样的现实问题:教师培训学习接受的是新理念, 但在自己的课堂上还是表现出“不放心”。不放心学生自学的效果, 不放心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所以, 学生已经自学解决的问题还会再重复, 学生合作交流的时间、空间总会被侵占挤压, 甚至于会把在教案中设计的学生活动在课堂上流于形式。教师还是以自己的意念主宰学生, 学生在被动地接受学习内容, 这种现象在实施新课程改革后的今天依然存在, 学生似乎已经习惯了课堂上的“异口同声”和“集体朗读”, 老师的问题一出, 马上是不约而同地说出答案;集体的朗读也感受不到语言的节奏美和情感美。

二反思其中的原因

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教师不重视学习和提高。一个没有学习习惯的教师能做的就是抄写教案, 照本宣科。不重视学习, 文学素养、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艺就很难提升。不学习自然就不会思考。每天照本宣科的教师也许只知道要给学生今天学哪一课, 至于“怎么去教”“为什么要这么教”就没有去做深层次的思考了。所以笔者以为, 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提升, 学校的培训引导一定要落实。不能只写计划不实施, 不能让“校本研修”和“集体研讨”只成为一种口号和倡导。作为学校, 应提要求、勤组织、多督查, 逼着教师学习、提升!

三“构建高效课堂”的提出

高效课堂是相对于传统课堂的低效而言的。高效课堂旨在推进课堂转轨, 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 追求以学生为主体的, 生机勃发、思维并进、情感激发的课堂。它的提出, 完全符合新课程标准新理念, 也迎合了多数教师增效减负的愿望。经过反复比较与研究, 专家认为最适合构建高效课堂的学习方式当属于合作学习。所以, 改革目前双人同桌的课堂形式布阵为以小组为单位的合作式课堂布阵也就显得势在必行。白水县曾在2011年召开小学课程改革推进会, 倡导全县小学语数课堂积极践行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旨在以这种教学模式为蓝本, 结合本校本班实际,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实施有效教学。事实证明, 我们的课堂在逐渐活跃开放起来。虽然还有这样那样的问题, 但至少在朝着“教学有效、以生为本”的目标积极努力着。

四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

洋思的理念是, 教师的责任不在于教, 而在于教学生学。先学后教, 以教导学, 以学促教。

先学, 不是让学生漫无目的地学, 搞形式主义, 而是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自主学习。也就是教师简明扼要地出示学习目标, 提出自学要求, 进行学前学法指导后, 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后, 运用一定的学习方法, 在规定时间内学习指定内容, 完成检测性练习。

后教, 也不是漫无目的地教, 而是在学生自学后,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就先学后出现的共性的、预设的和生成的问题所进行的互动式的学习, 同时, 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归纳、提高, 由实践上升到理论。

当堂训练, 就是让学生通过一定时间和一定数量的训练, 巩固所学知识, 从而加深对课堂所学重难点的理解, 由理论再回到实践。

学习流程为:确定目标——启发引导——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展示交流——课堂小结——当堂训练。

五践行“洋思模式”的一些体会和思考

通过一年多的实践, 笔者深切感受到这种模式是一种高效的课堂模式, 它确实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在小组的交流中学会了合作, 在合作中展示, 在展示中得到了提升, 在提升中体味了快乐。

作为课改践行者的一线教师, 要打造高效课堂, 必须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清楚地认识到课堂教学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 教师一言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必须彻底摈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把课堂还给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和主动性。同时, 必须做到“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学生会的不用再浪费时间, 学生质疑尽量由学生交流研讨解决。教师直观适时地点拨诱导、设疑搭桥、总结提升。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 这样学生才会学得有信心。

同时, 要在备课上工夫用足。备好课是搞好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率。笔者认为备课时至少要做到以下三点:

第一, 备课标。全面贯彻新课标, 清晰课程标准总要求、学段目标, 结合具体教学实际把其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 同时还要灵活使用、创新实践。一切有利于教育学生的教学行为都可算做正常的教学行为。

第二, 备教材。教师研读教材, 明确教材体系、编写意图、单元训练目标、课文重难点, 弄清楚自己“教什么”后设计“如何教”“学生如何学”的导学设计方案。

第三, 备学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 指导学生该学什么, 始终从学生实际出发,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顾及他们的阅读心理和学习水平, 激发兴趣点, 设计个性化方案。

作为新时期的教育者, 理应以博大的胸怀, 以去伪存真的态度, 善于汲取各种先进教育教学思想之精华, 博采众长, 为己所用, 真正把学生放在心上, 为学生的持续发展负责, 组织好课堂教学, 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聚焦课堂教学, 践行新课改理念, 在学习尝试中反思、进步, 在反思、进步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们的课堂也将更加高效、精彩!

摘要:新课程改革实施近十年了, 但低效课堂甚至无效课堂依然存在。本文从一些现状谈起, 简要分析了课堂低效的根本原因, 提出“构建高效课堂”的紧迫性及“洋思模式”的可行性、实效性, 倡导教师树立正确理念, 以学导教, 以学促教, 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

关键词:课标,理念,课堂,高效,模式

参考文献

课堂思考 篇8

一、绿色评价的内涵

绿色本是生机盎然的生态环境之色, 是旺盛生命的象征。在新时期, 绿色又被赋予“环保和发展”的新内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实施“绿色评价”, 是基于绿色对“生命”的引申, 更是本着激发活力, 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绿色评价是以学生为本, 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诠释生命内涵, 关注学生的生命个性、生命情感和生命天性的过程。

1. 绿色评价不是“娇惯”

在课堂中, “好”“很棒”“对, 我们表扬他”, 这些廉价的评价语言经常充斥着课堂。这样夸张的泛滥的评价会让学生错误地认为成功不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轻而易举就可以获得, 这样刻苦钻研的品质很难培养。夸张的评价语言可能一时激起学生的自信, 可学生一旦遇到挫折, 就会迷失方向, 无法真正认识自我, 从而丧失信心。不切实际的夸张语言无法使学生建立真正的成就感。教师在课堂上的评价语言是调动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学生希冀得到的评价不是简单的好坏对错, 而是对自己的回答作出具体的分析和必要的解释, 提升发言品质, 从更开阔的视野中看问题。鲁迅先生曾撰文批评教育上的“棒杀”和“捧杀”, “棒杀”固然令人痛恨, 但“捧杀”更具有迷惑性, 它是扼杀教育的一把“软刀”, 同样应引起警惕。作为教师不能迷失在生硬僵化的“赏识”怪圈中。

2. 绿色评价不应“呆板”

在课堂中, 经常会遇到学生回答不上来, 或者回答有错误的情况。教师往往会简单评价“不对”, 然后让其坐下。其实, 学生答不出来的往往正是本课的重点或难点, 回答中的错误也许能打开思路, 化腐朽为神奇。教师简单的否定评价, 没有及时抓住思维的火花, 殊不知这样一次简单的否定, 同时也扼杀了无数有创造性的思路, 课堂可能平坦了、一帆风顺了, 也正因此变得呆板了, 学生原有的思维动力、发表意见的积极性都受到了挫伤。

3. 绿色评价不能“功利”

在课堂中 (尤其是公开课) , 教师不但“慈眉善眼”, 而且“海纳百川”, 什么都是“好”, 更有甚者, 动不动就拉掌声, 发奖品。学生“善解人意”争先举手, 也就成了十足的趋利行为, 本是求知的课堂却变成作秀的舞台。著名的“德西效应”告诉我们:学习本身是一个愉快的活动, 如果不恰当地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 反而会减少学习活动本身对学生的吸引力。乱拉掌声发奖品, 使得知识本身的吸引力和思考过程的乐趣被抛弃, 这样本末倒置的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二、绿色评价的策略

1. 定好评价基调, 夯实绿色评价的基础

每个人都有被他人肯定的需要, 尤其是小学生, 他们十分渴望得到老师的赞扬和鼓励, 而教师的任务就在于保护学生的这种愿望并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潜能。因此, 评价的基调应该是积极的、肯定的, 但鼓励、赞扬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 如果脱离客观评价, 鼓励、赞扬就失去应有价值。

2. 抵制低效评价, 删除绿色评价的障碍

课堂除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场所, 也应该是学生体验价值、陶冶情操的精神乐园。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行为很多是“无心插柳”, 教师的评价语言和评价行为却要“有心栽花”, 对其中朴素的、原生态的思想方法, 进行提炼、总结、升华, 让学生体验这种思想的实质。对于评价语言低效甚至无效、负效, 其产生主要和教师的语言习惯有关, 我们要有意识地纠正, 如重复学生发言、一味简单评价等, 教师要摆正心态、放弃权威, 融入学生的精神世界, 这样学生在课堂中才会拥有灵性勃发的创造和才气彰显的激扬。

3. 构建多元评价, 提升绿色评价的实效

评价不能是教师的“专利”, 教师要适当“让权”给学生, 可以变老师评价为师生、生生评价。“还有其他想法吗?”“对刚才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想法?”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学生在课堂中形成互评互析的关系。萧伯纳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 我也有一个苹果,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 那么你和我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是, 倘若你有一种思想, 我也有一种思想, 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思想, 那么, 我们每人将有两种思想。”

课堂思考 篇9

在实现有效教学上, 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灵活地用好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 更是一种教学资源和素材。课标才是教学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受限于教材, 不是在教教材, 而是要用教材。因此, 对教材的处理本身就是教师的一种创造过程。在教材的使用方面, 让学生适时、适度的使用课本, 不要总是从课本上找答案而对课本形成依赖, 要让学生学会思考。例如:在数学课《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一节中关于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探究教学过程中, 设置如下问题:

1. 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 棱BB1与底面ABCD垂直, 观察BB1与底面ABCD内直线AB、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由此你认为保证BB1⊥底面ABCD的条件是什么?

2.由上述例子, 你能猜想出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方法吗?

3.折纸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 得到折痕AD, 再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 (BD、DC与桌面接触) , 进行观察并思考: (1) 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2) 由折痕AD⊥BC, 翻折之后垂直关系发生变化吗? (即AD⊥CD, AD⊥BD还成立吗?) 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这样设置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又能为进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教材将问题与答案分开, 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 使学生懂得灵活的用课本, 而不是过分依赖课本, 成为课本的“奴隶”。教材在每节必备的知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适度扩充, 提供一些阅读与思考的材料, 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还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和应用。例如:在数学课《集合》一节的后面增加的阅读与思考内容是“集合中元素的个数”, 向学生介绍如何计算有限集合中的元素的个数。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学习集合的相关知识。

二、科学地组织好课堂教学

科学地组织好课堂教学是有效教学的保证。让学生尽可能投入更多的精力到课堂上, 需要让课堂处于一种张弛有度的气氛中。课堂引入要接近生活。例如, 物理课中, 在讲生活中的圆周运动时, 为了让学生理解圆盘上物体随圆盘转动的向心力谁来提供, 教师可以引入一个游乐场中“咖啡杯”的娱乐例子, 问同学们“坐咖啡杯”时有何感觉, 学生很容易理解有向外的运动趋势, 所以再理解转盘上物体的向心力是由静摩擦力来提供就容易多了;再问一个下雪天骑自行车, 车拐弯容易滑倒的例子加以应用, 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再趁热打铁, 来讲解火车拐弯问题, 为此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 (1) 火车拐弯时谁来提供向心力? (2) 为什么外轨建得比内轨高一些? (3) 分别指出速度过大或者过小哪个轮缘和车有挤压?通过这样的教学形式, 较容易地突破了一个教学难点, 提高了学习效率, 最重要的是培养了学习物理的兴趣。

多媒体是课堂教学很好的辅助, 能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比如天体运动一章的教学, 讲述天体运动速度与轨道半径的关系时, 推导出轨道半径越大, 线速度越小, 角速度越小, 周期越长, 半径确定时这些量都是确定的, 学生很难理解, 但通过多媒体演示就能让学生把这些抽象的理论推导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了, 做题时才能灵活运用。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讲飞机投弹的题时, 在匀速飞行的飞机上间隔相等的时间投下一枚炸弹, 在炸弹还没落地前的分布情况很难讲清楚, 而课件就能显示出很好的效果。有时也借助一些视频, 比如完全失重时有哪些特殊的现象呢?就通过播放太空授课视频让学生在很难体会完全失重的情况下能亲眼目睹, 感觉那自然界的神奇。当然通过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引起学生的注意,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通过折纸实验来引起学生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探究的兴趣和热情, 从而将学生的精力集中到定理的学习当中来。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利用好“注意的转移”。只有新鲜, 才有吸引力。课堂活动要设置得丰富多彩一些。在课堂上加入一些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让学生口头回答环节, 有动手练习和板演环节等等, 尽可能让大多数学生都动起来;比如, 物理课中, 在讲一节新能源的开发———水果电池的录像课时, 为了让学生提高对新能源的开发的兴趣, 先用视频导入新课, 讲述了新能源开发的迫切性, 再一起讨论了一下水果电池的优缺点, 并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加以验证, 把学生的数据用excel表格作图处理得到结论, 同学们再讨论一下改进的措施, 整节课学生探究的兴趣浓厚, 学习主动, 热情很高, 能让学习投入、高效、自愿才能真正体现在有效上。课堂提问设置要有效, 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就可以知道本节的主要知识是什么以及重点掌握的内容是什么。同时, 根据回答课堂中的问题, 学生也能够自己学会必要的逻辑推理顺序和步骤。例如:在数学课《秦九韶算法》一节的新课讲授时, 首先让学生通过完成问题“求多项式当时的值”来发现提出公因式, 变成=形式再求解的方法, 初步感受秦九韶算法;然后, 让学生通过问题“求多项式当时的值”进一步体会提公因式的解法 (过程是) ;结合前两个特殊例题, 最后给出秦九韶算法的内容。

学生通过上述学习过程, 不仅掌握秦九韶算法的内容, 而且掌握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顺序和步骤。课后作业布置时注意多样化, 这样可以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学习需要;作业内容要有针对性, 这样可以让学生乐于动手和动脑;作业要有实用性, 这样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和提高技能, 从而逐渐形成能力。

总之, 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正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 要通过多种方式和方法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让学生在教学环节中真正动起来, 不仅掌握知识的内容, 更要掌握应用知识的方法。

有效教学是为了让学生真正学到适应社会实践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所以, 我们教师在今后的工作中, 要更加注意方式和方法, 要以学生为主,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意识,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摘要:有效教学的“有效”, 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种先进教学理念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 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教学的“教学”, 是指教师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和策略。在实现有效教学上, 我们教师需要注意做好“灵活地用好教材”和“科学地组织好课堂教学”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意识,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实现教学的高效。

翻转课堂的翻转思考 篇10

不光是表妹受益,全美数学成绩需要家教的学生都可以免费观看可汗的微电影数学视频,数学成绩都得到了提高。由于受到广泛好评,相关影片观看次数急速成长, 受到鼓励的可汗于2009年辞去工作,全职从事相关课程的录制,并创办自己的独立网站,先后获得微软和谷歌的大力支持,可汗网站变成了“可汗学院”。“可汗学院” 的教学方法彻底颠覆了传统课堂, 被称为“翻转课堂”。从2009年开始,可汗老师“翻转课堂”教学法风靡全美,2011年登陆中国,开始推广。这便是“翻转课堂”的由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在课堂上,教师精心讲课,学生认真听课。“翻转课堂”则颠了个个:学生在家通过老师发布的视频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则变成了老师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的运用等。

“翻转课堂”在美国广受推崇,甚至被称为大势所趋的课堂革命:要上新课,先请学生在家看视频,而老师上课的任务主要就是引领学生讨论和解决问题。目前,美国很多学校已经采用回家不做功课,看可汗学院影片代替上课,上学时则是做练习,再由老师或已经懂得的同学去教导其他同学不懂的地方这样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重新建构了学习流程,它把“课堂听讲-家里作业-家里复习-课堂考试”这种流程改变为“家里自学-课堂互动-课堂练习-课堂考试”,这种教学模式与我们当下新课改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式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师是知识的引领者;学生把家中学习到的知识带进课堂,在课堂上合作互动,实践练习,利用自学来的知识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不懂的地方再由老师指导、点拨。教师不再像以往那样给全体学生集体授课、集体讲解,而是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个性化的辅导。

这种模式实际上就是典型的洋思中学 “ 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 法。但洋思中学是在课堂上学文本,“翻转课堂”是在家里看视频,它把教学与信息技术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发挥了教育云平台的优势,必然会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解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预习效率低下的毛病。特别是几分钟的微课视频,短小精悍,目标明确,内容具体,信息清晰,学生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在家里可以反复观看,直至完全弄懂弄清。

“翻转课堂”还有一个优势是在“线上” (Online),学生和老师不仅可以在课堂上面对面地互动, 还可以坐在家里,通过网络与老师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接受老师的指导。

“翻转课堂”微课视频还可以发挥多媒体技术的长处,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源必然会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的“翻转”,学习效果必然会大大提高。然而,问题也来了。

其一,“翻转”条件具备吗?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 科技创新日新月异,必然给教育教学带来深深的变革,特别是教育云平台公共服务资源,给教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也使得“翻转课堂”, 课前、课后都离不开高科技支撑。 当然,随着国家教育均衡发展,广大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资源和办学条件大大改善,可以说每个教室都装备有基本的电子白板教学系统,但是,是否都能连上互联网,共同享用教育云平台资源呢?学生在家里自学,是否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脑、都能上网呢?如果说手机普及了,不用电脑上网了,但学生有条件用手机上网吗?每个月多少流量、多少费用?又有几个学校能投入大量资金,为每一个学生装备一个电子书包呢?中国的国情和美国不一样,“翻转课堂”需要在家里看微课视频,需要在线上完成作业和测试,单拿襄阳市的学校来说, 都具备“翻转”的条件了吗?老师们是否能做到时时刻刻与自己的学生线上交流呢?

其二,“翻转”能颠覆“教” 与“学”吗?西汉戴圣 《礼记》 有云:“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教学相长”、“学学半”, 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 学” 因 “ 教” 而日进, “教”因“学”而益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特定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授课老师去教授知识, 课堂和老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老师更多的责任是去理解学生的问题和引导学生去运用知识。看看美国学生给可汗老师的留言:“我刚想放弃物理课,是你救了我”、“你简直就是数学上帝”……”。看看可汗老师的学院定位:“我希望我所成立的是一个独立的虚拟学校, 所有人只要想学习,就可以来到这个平台,从最基本的东西开始,不断前进。他们可以在这里得到反馈、评价和训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而老师更像是教练。”可汗学院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既无现场感,也无课堂感: 教师讲课时学生不在现场,学生学习时教师不在现场, “ 教” 和 “学”完全是脱节的,可汗老师强调更多的是“虚拟”和“自学”。 但是十个指头有长短,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一刀切,片面地强调“自学”,忽视课堂上教师满腔爱心面向全体学生“传道”、“授业”和 “解惑”,削弱教师“教”的作用, 是否顾及了学生认知水平的层次性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呢?

其三,视频资源够用吗?“视频”是“翻转课堂”的关键词,可以说,没有“视频”就没有“翻转课堂”!可汗老师从2004年起陆续制作了2300多段视频辅导材料,内容从数学到越南战争,无所不包。 有统计显示,已有5600万人次观看他的“教学录像”。典型案例是,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新生妮科尔·尼西姆被三角几何学困住时,她没有去请教老师或同学, 而是在You Tube网站上找了一段“可汗老师”讲解三角几何学的视频,反复看了几遍,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整个过程既方便又快捷,而且没花她一分钱。可是美国也有人质疑:迈阿密大学教育学教授沃尔特·斯卡达认为,可汗老师的教学方式存在 “过度简化”的缺陷,“他总是利用特定例子来解释概念,如果人们遇到其他例子时,可能会糊涂…… 这表面上看是个小问题,却可能为以后的学习埋下隐患”。中国的学生,跋涉书山、遨游学海,考一个好高中、考一个好大学,六年下来,“刷”的试卷绝对有两层楼高,语数英理化生政史地体音美, 还有信息技术、心理健康等,学好全部功课需要多少微课视频?谁来做?有限的几个视频又能否适应知识和能力不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同的学生呢? 这也是几年来, “翻转课堂”不能在中国迅速普及的主要原因。

其四,教学需要艺术吗?中国武术享誉世界,少林派、武当派、 峨眉派、青城派、华山派、崆峒派,或者古墓派……还有少林拳、 武当拳、太极拳、八卦拳、形意拳、八卦掌,或者九阴白骨爪…… 不管是艺术真实还是生活真实,各个武学派别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 都有自己的掌门人。教学也是如此,不然哪有“教育家”这个名词呢?从蔡元培、梁启超、胡适、李大钊、王国维、陶行知到于漪、钱梦龙、魏书生、李镇西、程红兵、 窦桂梅……,哪一个不是满腔热情、满怀爱心,哪一个不是才华横溢、技艺精湛,哪一个不是妙语连珠,风格独特?在课堂上,他们有的深入浅出,条理清楚;有的论证严密,结构严谨;有的亲切自然, 朴素无华;有的娓娓道来,循循诱导;有的慷慨激昂,扣人心弦;有的生动形象,幽默诙谐;有的信手拈来,春风化雨;他们的教育思想、个性特点、教育技巧在“课堂上”独特的、和谐的结合并表现出来,形成了各自的教学风格,充分体现了教学的艺术性,给他们当学生是幸福的!但是,假如让他们面对机器,面对电脑、摄像机、录音机,而不是面对活生生的学生,不是面对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青春朝气的笑脸,他们还有这样的教学激情吗?还能成为教育家吗?“翻转课堂”,教师给机器讲课,机器给学生讲课,失去了传统课堂上精彩的导入、激情的讲读、巧妙的预设、 机智的生成,学习变成了工厂传送零件的流水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得不到教师的言传身教,怎样有利于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道德和情操的逐渐升华?

关于有效课堂的思考 篇1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所谓有效课堂,它的内涵很丰富,实际上也没有一个简单的定义,但人们对它的理解还是有很多一致的地方,像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利于学生的发展……等等。如何实现有效课堂?是否在规定时间内把课标规定的知识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就达到目的呢?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这都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由于工作的关系,本人经常到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听课,有很多感触,更痛感目前真正的有效课堂实在太少!其原因之一也许是人的观念问题,另外是老师们在理解上有偏差。在实践中我认为对如下一些问题的思考有利于实现我们的课堂的有效性。

1如何让实验教学真正具有探究性

经常都看到一些教案的大标题或者上课时黑板上的板书堂而皇之的写着:“关于xxx的实验探究”,而听课时却往往发现除了“照方抓药”般做些实验外,根本就没什么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有的老师还很不服气地反驳:动手做了实验难道还不算实验探究?

曾听过高一的一节关于二氧化硫性质的课,首先是认识其物理性质,桌面上已预先放了一些盛满二氧化硫的带胶塞的试管,学生通过感官接触很容易就可以得到二氧化硫的一部分物理性质,像颜色、状态、气味等,这个过程是有一定探究性的。接下来是探究其水溶性问题,老师首先提出问题: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是否溶于水呢?这个问题本来也提得挺有思考性的,可惜的是接下来老师并没有留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而是直接就给出了实验方案,把实验步骤详细地投影在屏幕上,甚至还把装置图画好,让学生照着步骤进行实验,然后再让学生讲出现象和结论。很多老师都认为像这样让学生通过做实验,然后得到某些现象和结论,就达到实验探究的目的了。在这节课中,老师还提出了“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呈酸性?”“如何用实验证明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等等,无可否认这些都是很好的问题,但老师的处理方法却都与前相同,都是提出问题后就把实验方案和盘托出,让学生照着做。为什么不给时间学生动脑、不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呢?“没必要,做实验就具有探究性了”、“怕时间不够”、“怕实验过程中出乱子”等等是很多老师的想法。我也听过另一位老师在上这节课时大胆地让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结果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提出了多种方案,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我认为学生讨论实验方案的过程比他们动手做实验的过程更具有思考性和探究性。遗憾的是我们有不少老师往往省去了这个重要的过程,他们认为做实验、做尽可能多的实验。教学效果就一定好,只要做了实验就是探究,我认为这是片面的、需要纠正的。

在人教版九年级化学“质量守恒定律”一节,我们通常看到的情形是老师按照课文把“白磷的燃烧”、“铁钉与硫酸铜”、“碳酸钠与盐酸”等几个通过称量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得到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演示一遍,或者有条件的学校把这些实验都变成学生动手实验,最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得到质量守恒定律。无论哪一种方式,我们都看到课堂气氛很热烈,实验也做得够多了,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课就是体现实验探究过程的课。但我觉得这样处理,最多也就训练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其实没有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也没有充分调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如:“白磷的燃烧”为什么要用课本上那个装置?如果没有经过思考与讨论过程,学生是不理解此装置的必要性的;如果学生已经理解了“白磷的燃烧”实验的设计原理,那么“碳酸钠与盐酸”的实验就没必要做了,因为这两个实验都是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时如何设法让气体保留在反应体系中,以便准确称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基于这样的理解,我认为可以对教材作如下处理:

先提出问题:①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大小有什么关系? (大于、小于、等于)以“铁钉与硫酸铜反应”为例,设计实验证实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②设计实验证明白磷燃烧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

问题①的目的是让学生从比较简单易做的实验(铁钉与硫酸铜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都没有离开反应体系,所以装置简单。)初步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但这只是个别现象,要推到普遍规律,还需要更多例子。在这里其实也可以多做几个类似的实验,以说明该规律的普遍性。我认为在建立质量守恒定律这个概念的时候,不应该用太复杂的实验装置来冲淡这个主题。所以我把“白磷的燃烧”放在后面,以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来讨论如何保证反应物与生成物一个都不能少。

问题②除了要证实质量守恒定律以外,其实它更重要的作用是让学生体现如何设计一个密闭容器及其必要性。当我们提出这个问题时,学生需要考虑反应物是什么?如何称量?生成物又如何称量?也许开始时,学生会以为称白磷的质量就是反应物的质量了,或者以为像前面的实验一样随便在一个敞口容器中做这个实验就行了。当他们发现出了问题以后,他们就会一步步的去考虑如何设计一个能保证实验成功的装置。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甚至是失败,最后设计出一个与课本类似的密闭容器的装置,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学生能深刻理解这种装置的必要性以及适应性。

怎样的实验教学才是有效的?是否按照课本的要求开足开齐所有实验就是有效教学?是否实验做得越多就越符合有效课堂的目标了?实践证明,我们在备课时一定要对教材有深刻全面的理解,有时不能完全照搬课本,有时需要补充一些实验,有时又不是实验做得越多越好。总之,我们所设计的东西要体现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探究的乐趣,真正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去,这样的课堂才是有效课堂。

2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

在探究钠与水的反应时,一般老师都是让学生做实验,观察并描述现象。有老师在让学生描述现象时给出了下表:

由于有“浮、熔、游、响、红”这几个字的提示,学生回答的实验现象都很完整,没什么异义,不费多少时间这个环节就完成了。

而另一位老师则没有在学生描述现象前给出上表,只要求学生把自己做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说出来。结果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是我们老师意想不到的,而且大多数都说得不完整。通过老师的启发以及多个学生的不断补充,最后才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

比较这两位老师的做法,第一位在“描述现象”这一环节设计得严密周到,学生只需顺着老师的思路去想问题和回答问题即可。老师完全掌控了课堂的节奏,课堂秩序井然有序,不会有完不成教学任务的情况出现。第二位老师在这一环节的处理过程中,课堂虽然有点“乱”,也不是那么顺畅,但学生在这里有了较大的思维的空间,回答问题时

没有受到老师的暗示与约束。学生为了把实验现象描述完整,必须认真观察,并且经过自己的思考,尽可能把所有看到的实验现象都描述出来。在这过程中,学生必须是真正地独立思考了一些东西,并且设法把看到的现象归纳出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归纳能力得到了锻炼。

在设计一个教学过程的时候,不少老师还是习惯于让学生的思维跟着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思路走,习惯于“一切尽在掌握中”,害怕在课堂上有哪怕一点点“意外”出现。长此以往,学生将不懂得通过自己的思维去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不利于学生发展的,也不是有效教学。

3追求一堂课的内容完整真的那么重要吗

如上所述,有些老师为了使一节课的内容完整,不敢设计开放性的问题,不敢花哪怕一点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课堂提问表面化,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完全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利于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有效课堂的目标相差甚远。

为了一节课内容的完整性,有的老师把讲授新课过程中该做的实验不做,或者该学生做的实验改为老师演示,然后再找个时间把几个可能是毫不相关的实验罗列在一起,由学生在一堂课内操作完成,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这样做的作用最多就是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化学实验更重要的其它诸如科学探究等功能却失去了!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也许设计实验方案与动手操作是他们进行问题探究的一个重要手段,如果在新授课过程中省去了这一环节,日后即使再怎么认真地补做,其效果也是大打折扣的。

同理,有些老师总是想快点结束新课,想留下大量时间来复习,在上新课的过程中基本采用“填鸭式”的方法,课堂密度很大,但学生没有一点思考的空间,也不允许学生参与到发现知识的过程中去,因为让学生参与会费时费力,学生只需机械地接受就行。他们以为用节省出来的时间去反复地做练习、复习,教学效果就会好。也许短期内效果是好的,但这样轻过程重结果的做法是极不利于学生的发展的,这样只能培养只会死记硬背、机械地接受知识的机器人。

在课堂教学的各环节中,有很多培养学生能力的机会,我们要善于挖掘并及时把握这些机会,努力实现有效课堂。能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去,使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就算这堂课的内容不那么完整,可这与教学的有效性又有什么关系呢?

课堂“留白”作用的思考 篇12

课堂上, 教师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 会使学生失去创新、探索、深思的机会;过于复杂, 会造成学生不能理解, 会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 对课堂生成产生抑制作用。

因此, 课堂上, 依据学生的能力、水平等, 设置一些有主题、有层次、有拓展的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练习, 在学生交流、探索的过程中, 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生成, 面对即时生成的教学资源, 教师及时抓住“精彩”, 有效加以利用, 让其“临场闪光”, 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不但能培养学生自主、创新、合作的学习能力, 也能有效展现学生的个性。

二、时间留白, 促消化

课堂上有的教师总是不放心学生, 认为讲解、示范得越多, 对学生的帮助就越大。于是, 眉毛胡子一把抓, 该讲的讲, 不该讲的也讲, 一节课下来, 课堂成了教师“说书、表演”的舞台, 学生根本没有思考、交流的时间, 只是在一味地听、看教师的讲解、示范。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留出思考的空白, 给予学生充分思考的时空, 让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学生有了充分的时空自由, 才有充足的时间消化、吸收前面所学内容;然后, 针对问题积极思维、主动探讨、积极合作。让学生在自补、完善、创新中完成对知识、技能的消化与提高。这不仅能使学生有效掌握所学内容, 也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组织留白, 促合作

有些课堂一切都是教师把权, 学生只能在教师的导演下, 按部就班地进行, 根本没有发言、交流、探索、创新的自由。时间久了, 学生的创新意识、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等将会受到一定的抑制。

因此, 在课堂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自己创编活动, 教师只提出创编要求, 提供活动器材, 其余的都交给学生去设计、组织, 教师承担指导、辅助的角色。给学生一定的开发、创造的时间和空间, 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 这样学生“玩”的是自己设计、组织的游戏, 相信他们一定会喜欢, 一定会乐此不疲。这对学生合作意识、创造力、想象力的培养有极大的推进作用, 也能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

四、评价留白, 促激情

传统的评价只注重结果, 而忽略了过程。对于一些成绩差的学生, 评价更是过于简单, 甚至出现讽刺、挖苦、嘲笑等现象, 评价标准的单一性更是将大多数学生拒之于成功体验的大门之外。这样时间久了, 学生的自信心会受到打击, 甚至会出现消极怠工现象, 这对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

实际上, 课堂教学应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 评价留白, 不但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思考、发现问题, 而且也可以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师留下的空白中得以充分发挥。这不但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也能使得学生从教师的评价留白中得到启示、激励, 促进活动的积极性。

五、检测留白, 促成功

在课堂检测中, 几乎都是“一考定格”的做法, 对于学生的各类情况不加考虑 (如学生检测时正处在身体有病期间或刚病愈不久等) , 就一次性地把成绩定格在优秀、及格、不及格等层次。这样会对学生的成绩、自信等方面, 产生较大的影响。

所以, 在课堂检测时, 教师应针对学生情况适当地进行检测“留白”, 在检测后, 对于一些平时成绩较好, 但检测没考好、不及格或有身体原因的学生, 可以标示出来, 成绩栏留有“空白”, 给他们留下再考的机会, 避免“一考定格”的现象。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 让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明确努力的目标, 获得前进的动力, 一步一步发展、完善自己。

六、备课留白, 促互补

备课时, 教师会针对学习内容、学生实际等, 对课堂上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事先“假设”, 如预设课堂密度负荷、学生练习兴趣、学生练习中的困惑、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等。但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 常常会出现一些出乎意料的情况, 有时在备课时, 不能预设全面或预设往往不到位, 由此产生的问题, 往往会抑制课堂发展。

所以, 在课前备课时, 对于一些模棱两可、拿不准或吃不透、难以预设的问题, 留下“空白”, 然后通过课堂实践, 从中发现、找出备课中的不足, 针对不足进行二次备课, 把前次备课中的“空白”及不足进行有效地整改及补充, 这样不但能使备课真实有用, 而且也能提高教师的课前“预设”能力。

七、作业留白, 促运用

以往课后作业的布置, 往往是直接给予学生现成的项目、内容, 由学生自主去完成。实践证明, 此法不可取, 这不仅抹杀了学生的创新、运用能力, 还会使学生变懒惰, 形成“衣来身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

上一篇:临床研究进展下一篇:航空材料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