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型课堂的思考(精选12篇)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1
2012、2013年连续2年的中央1号文件均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体现出在新阶段农村、农民教育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1]。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以下简称农广校) 是公益性农民教育培训专门机构, 经过30多年的发展, 初步形成了4级建制农广校和5级办学体系, 在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2]。基层农广校是最接地气的农民教育培训单位, 其培训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 影响到中国梦的实现。基层农广校只有坚持“四头并举”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才可能成为托起农民发家致富梦的好帮手、好参谋、好后勤和好靠山。
1 吃透上头, 准确定位培训目标
“吃透上头”就是要深刻领会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随着农业农村发展阶段性要求不断深入, 先后开展了农民技术骨干培训、新型农民科技培训以及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多个培训项目。据统计, 仅“十一五”期间, 国家共落实农民教育培训资金150亿元以上, 年开展各类农民培训1亿人次以上[3]。
由于农民培训种类较多, 培训目标不同, 因而实施要求也存在较大差异。但许多基层农广校并没有认真研究相关培训项目出台背景, 没有吃透领会上级精神, 总是“以不变应万变”, 导致培训效果大打折扣。因此, 吃透国家政策, 领会上级部门要求是基层农广校一门重要必修课。比如, “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是2006年由农业部、财政部组织实施, 主要针对我国大量没有接受过基本的职业技术教育, 缺乏科学素质和专业技能, 难以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农民而开展的, 目的是提高农民的务农技能, 增加收入;而“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在2012年中央1号文件中首次提出, 其主要培训对象是种植、养殖、农机大户、家庭农场及农村经纪人等新型市场经营主体, 培训目的是培养一批以农业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和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根据2类培训出台背景分析, 两者在培训对象、培训要求上存在明显差异。“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重点是吸引“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 并把农业生产作为终身职业, 从技术型的农民转变成市场化的农民, 因此更加注重提高农民的经营管理能力。基层农广校在制订培训方案、选择培训对象时, 要充分理解这种差异, 有的放矢地做好培训工作, 提高培训效果。
2 摸清下头, 科学制订培训方案
在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中, 基层农广校只有把下情摸清、摸透、摸细, 才能使培训方案更加科学, 更具有针对性。而摸清下情的唯一途径便是调查研究。
2.1 掌握区域经济发展特点
区域经济是综合反映区域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 主要表现在地区生产力布局的科学性和经济效益上。掌握区域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特点是科学制订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方案的前提。基层农广校应注重加强对区域农业主导产业的现状、布局、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分析, 将扶持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农业转型升级、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等要求在培训方案中予以体现, 同时根据培训对象、产业特点不同, 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
2.2 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
基层农广校应充分掌握区域农村劳动力现状, 如劳动力年龄、性别、素质结构与数量比例、务工务农比例、人员区域分布等基础数据, 重点瞄准农业生产企业主、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种养大户等培训人选, 这群人具备成为职业农民的潜质, 可以培养成为生产技能型、经营管理型、技术服务型和市场营销型等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端“职业农民”。
2.3 掌握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产业化是以主导产业为中心, 依靠龙头企业带动地方发展, 形成贸工农、农工商、产供销、农科教等一体化经营模式[4]。基层农广校应充分认识到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离不开农业产业化。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基础、规模化、市场化、一体化 (产业链) 、科技进步与农村社会发展5个方面[5]评价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 并对区域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3 借鉴外头, 实现培训形式创新
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在中国尚处于理论探索与实践试点阶段, 且与传统的农民科技培训在培训对象和要求上存在着本质差别, 因此, 基层农广校应充分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艰巨性, 在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基础上, 应合理借鉴国内外成熟的培训经验, 实现培训形式的创新。
3.1 借鉴先进国家培训理念
国外比较成熟的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分为东亚、西欧和北美3种。其中东亚模式以日本、韩国为代表, 这一地区共同的特点是人多地少、资源有限, 很难形成较大的土地规模经营;西欧模式以法、英、德国为代表, 主要指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单位进行农业生产, 通过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等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教育培训的模式;北美模式以美国、加拿大为代表, 主要结合自身自然资源丰富, 土质肥沃, 发展农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特点, 构建以农学院为主导的农业科教体系。基层农广校应结合国情和本区域农业生产特点, 有选择地借鉴先进国家职业农民培训理念。
3.2 借鉴发达地区培训形式
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基本可分为“三类十一型”模式[6]。其中, 政府主导类包括政府工程型、院校培育型、远程教育型、创业扶持型和文化活动型;政企配合类包括园区依托型、推广服务型、科研项目型和科技示范型;市场运作类包括合作组织型、产业促进型。基层农广校应根据不同经济区域、不同产业领域、不同的培训目标选择不同的培训模式, 并实现由政府主导类模式向政企配合类模式转变, 条件成熟的可以过渡到市场运作类模式。
4 抓好里头, 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由于区域资源条件、主导产业、发展基础和理念存在较大差异, 基层农广校在借鉴先进国家和发达地区成功经验时, 要因地制宜, 苦修内功, 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做到“知天时、明地利、谋人和、接地气”, 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效果。
4.1 知天时
培训选时应根据农事、农闲或开展专项活动前后等, 便于扩大培训范围。例如, 农作物种植培训课选时应抓住农业生产关键时期:秋种前、开春后、小麦拔节期、果树幼果期等, 这是农业技术推广的重要时段。
4.2 明地利
要善于利用地利, 因地制宜, 合理进行专业、课程设置和培训地点安排等。在充分考虑区域地理环境、资源现状等基础上, 围绕主导产业设置专业;在课程设置上, 除了常规的种植、养殖技术外, 应开设农产品营销、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管理、企业经营管理、农产品经纪人实务等专业课程。在培训地点安排上, 除常规的课堂集中教学外, 还可将课堂搬到田头、地头、船头或组织到先进地区学习, 提高培训实效。
4.3 谋人和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农业、教育、共青团、妇联、财政、基层政府等部门, 因此基层农广校应善于加强与各部门间的协调与沟通, 争取相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 形成工作合力, 共同推进。一是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在经费、人员、政策、物资等方面的支持, 争取将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纳入当地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划, 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建立起以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等机构为主体, 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层次、多形式、广覆盖、经常性、制度化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
4.4 接地气
许多农民培训工作之所以变成“走过场”、“花架子”, 其共同原因是培训工作脱离生活、脱离实际, 脱离百姓。基层农广校要把“接地气”作为培训效果评价的重要标准。一是“走近”群众。采用送教下乡、教师进村等方式, 把教育培训办进农村、办进田间、办进合作社和农业企业;二是“求教”群众。甘当小学生, 真心实意地拜群众为师, 不能“门缝里看人”;三是用群众语言。用农民耳熟能详的语言授课, 使农民能够“听得懂、学得会、用得上、能致富”, 避免成为“空中楼阁”式的培训。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要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任务, 将实现中国梦贯穿始终。基层农民农广校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主体, 责无旁贷。在培训实施中要注意把握政策、熟悉下情、加强交流、注重效果, 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摘要:当前,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愈来愈受重视, 而农广校培训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素质和农业生产水平的高低。提出基层农广校应坚持“四头并举”, 做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 即吃透上头, 准确定位培训目标;摸清下头, 科学制订培训方案;借鉴外头, 实现培训形式创新;抓好里头, 确保培训实施效果。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参考文献
[1]马跃.全力加强农民教育推动实现中国复兴梦[EB/OL]. (2013-10-10) [2013-10-18].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1010/c40537-23153211.html.
[2]农业部.农业部关于加强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建设加快构建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的意见[EB/OL] (2013-07-19) [2013-10-18].http://www.moa.gov.cn/zwllm/zxfb/201307.20130719_3531505.htm.
[3]张桃林副部长在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EB/OL] (2011-12-28) [2013-10-18].http://www.moa.gov.cn/govpublic/kjjys/201112/t20111228_2446994.htm.
[4]肖非.吉林省农业产业化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5]张雪峰.江苏省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0 (7) :49-51.
[6]赵帮宏, 张亮, 张润清.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的选择[J].高等农业教育, 2013 (4) :107-112.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2
马俊山
一、近几年来我县工业发展的显著特点
(一)工业经济发展迅猛。2000年,我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仅1.72亿元。近几年来,县委、县人民政府以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提出了建设新型工业大县的战略目标,并按照“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思路,坚持实施项目兴工战略,突出水电、矿业、建材和轻工等产业重点,努力促进产业集聚,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到2005年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6.46亿元,增长275%,年均递增30.26%。2006年,全县工业产品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8.8亿元。2007年,全县工业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5亿元,其中,规模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2008年,我县年销售收入在1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96家,年销售收入在50万元以上的工业企业135家。其中,19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8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4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1亿元,3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亿元。工业经济作为我县中小企业经营的主要产业领域,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
(二)招商引进企业贡献大。近几年,我县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招商引进企业的投产。锰系列4家企业2007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27亿元,2008年达到6.21亿元;湖北三源水泥有限公司2007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07亿元,2008年达到1.13亿元;长阳清江化工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0.82亿元,2008年达到0.98亿元;长阳宏发纸业有限公司2007年销售收入0.51亿元,2008年达到0.63亿元。这些招商引进企业的工业产值贡献率达到了60%以上。招商引进企业同时带动了电力、交通运输等行业的发展。
(三)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产业优势。围绕“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我县工业依托资源优势取得了长足发展。水电行业37家,2007年共实现销售收入3.5亿元,实际入库税金245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3.9亿元,入库税金3760万元;锰系列企业4家,2007年共实现销售收入5.27亿元,实际入库税金6020万元,2008年实现销售收入
6.21亿元,入库税金7450万元;建材水泥企业3家,2007年实现产品销售收入
1.28亿元,实际入库税金845万元,2008年2家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入库税金718万元;煤炭行业36家,2007年实现产品产量6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
1.4亿元,实际入库税金2000万元,2008年实现产量70万吨,销售收入2亿元,入库税金2250万元。由于工业经济取得快速发展,其对社会的贡献逐年增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成为税源主体,县级财政收入2005年1.84亿元,2007年
2.68亿元,2008年3.53亿元。
二、对我县新型工业发展理念的思考
要使我县新型工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良性轨道,全县上下在思想上统一工业发展理念至关重要。
(一)工业强县战略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只有工业发展壮大,才能使县级可用财力有效增长,才能为县域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必要的物质基础。工业强县战略不能因为党委政府的换届而有所改变,不能因为领导人的喜好与否而有所改变,相反,需要持续强化工业强县战略思想。
(二)自我加压。尽管我县属于全国民族自治县和全省山区县之一,但所处的区位仍极具发展优势。我县已被纳入宜昌市一小时经济圈范围,交通便利,通讯发达,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邻近的宜都市已发展成为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如果进行横向对比,我县工业与先进县市的差距很大。同时,县域经济
社会事业的发展,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也要求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随着“三大通道”相继建成竣工,以及县城出口大通道的建设,进一步强化了我县的区位优势,为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工农对接。新型工业在农村的发展,有两个方面的重要任务:一是工业对所属区域内的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二是以工业的理念和手段对传统农业进行改造,发展现代农业。对于缺乏除农业资源以外资源的地区来讲,工农对接尤其重要。全省县域经济实力十强县之一的枝江市围绕龙头企业生产需求,建好企业“第一车间”,建成优质粮、棉、油、水产、水果等五大产业基地近100万亩,农产品加工规模企业达到70家,年加工农产品120万吨,走出了一条由农业大县向工业强市跨越的发展道路。农村新型工业的内涵本身就包括工业和农业的协调发展,以及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按照“打造水电龙头、构建矿业支柱、培育轻工后劲”的思路,摸清全县水电资源状况,对于投资额较大的水电开发,通过大力招商引进县外投资客;将煤炭生产企业通过“三改六”、“三改九”压缩在30家以内,以此提高企业效益和对社会的贡献;锰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向下游深加工延伸,提升资源利用附加值。同时,相关部门要依法行政,严厉打击无证开采和乱挖乱采矿产资源行为;通过颁发生产许可证、年检和行业管理,对小规模开采和加工矿产资源的企业,要予以限制和禁止。
(五)产业转移的承接。随着国家的产业宏观战略调整,以及从世界和全国产业转移的趋势看,传统产业和劳动密集性产业不断地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欠发达地区必须顺应发展潮流,适时承接。我国中西部经济发展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靠自身能力发展,需要很长的时间,产业转移的承接,无疑是一个地方实现较快发展的捷径之一。
有专家把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发展历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1991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起步阶段。第二阶段,1992—2001年,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快速发展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完善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制度基础。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开始在我国进行大规模、产业化的投资。我国承接的国际产业转移逐步变为以资本和劳动密集相结合的产业为主,承接方式日趋多样化。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高速增长阶段,另外一个特征就是双转移,即大规模的外国资本向中国沿海、内地转移的同时,大规模的日益成熟的沿海国内资本也向中西部转移。近几年来,枝江、宜都等县市不少企业的落户,就是这种产业转移承接的结果。产业转移的承接,不仅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趋势,甚至可以说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三、几点政策建议
(一)加强领导,进一步理顺体制健全机制。突出工业发展在全县经济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工业经济组织体制和目标责任制。县乡领导每人至少要联系一家企业,一定任期内至少要招商引进一个工业项目(或企业)。对重点项目要有领导联系,有专班负责,并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要明确县直相关部门支持工企业发展的职责和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应做的工作。乡镇要有专门班子抓工业。要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并实施县乡成长工程目标考核制度和领导干部联系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工作制度。县乡至少一个季度要召开一次工企业发展形势分析会,加强经济运行监测,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一是建立工业经济目标考核奖励机制。县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工业经济目标考核奖励资金,对完成目标任务且综合考评处于前列的乡镇、部门进行通报表彰和奖励。根据企业的社会贡献、发展规模和行业
带动作用等情况,每年评选5至10户先进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二是设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重大工业项目建设。对工企业发展扶持资金进行统筹和切块管理,加大扶持力度:计划、财政、扶贫、民族宗教、科技、农业、工业、商贸等部门的项目申报要进行整合,避免企业多头申报。三是增加工企业发展工作经费,确保主管部门对乡镇考核和日常工作正常运转之所需。
(三)加大招商引进工作力度,持续增强工企业发展后劲。实践证明,招商引资办企业是使我县工业增量和财政增收的捷径之一。不断加大招商引进工作力度,是持续增强工企业发展后劲的重要措施。县乡两级领导和相关部门在每一和一定任期内要有招商引进的目标任务,并通过严格考核,作为任用提拨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对招商局和开发区管委会的组织机构进行整合,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体制,增强招商、引进、落实力度。
(四)加快长阳经济开发区建设,培育工业大产业,扩大优势骨干企业规模。加大开发区建设力度,切实解决征地难、供地慢、审批烦等瓶颈制约,解决要素供给不足问题,扩大发展空间。努力使开发区高起点、一次性做大,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针对我县土地资源较为稀缺的现状,通过规划并实施“一区多园”,扩充发展空间。通过对园区的功能定位,实现我县工业的区域布局。
(五)建立亩均税收和社会贡献奖惩机制。建立亩均税收和社会贡献奖惩机制,是新形势下破解土地资源制约,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总体思路是围绕建立考评、准入、制约、激励“四大机制”,发挥政策激励导向和制约作用,推进节约集约用地,促进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一是建立考评机制,对乡镇、开发区、企业实行亩均税收和社会贡献的定期排名通报制,并列入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二是建立准入机制,强化选商选资,以亩均产出、亩均税收为主要指标,建立项目评价体系;三是建立制约机制,开展企业亩均税收等指标统计分析和排序;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如开展科学示范企业评选活动、设立最佳效益奖等。
(六)加大投入,尽快处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作为主管工业的职能部门,县经济商务局由计划经济时期的九个委办局合并而成,属下破产关闭企业多,改革改制任务艰巨,其主要精力是信访维稳、安全生产等,很难集中精力谋划发展。因此,需要在机构编制和工作经费方面予以倾斜。同时,应逐年加大投入,尽快处理国有企业改革改制遗留问题。
对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思考 篇3
关键词:声乐艺术 教学理念 策略思考
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应该以本民族声乐艺术成果为基础,广泛汲取和借鉴西洋声乐艺术先进的经验和理论,形成世界性的中国声乐艺术。
一、如何建构先进的声乐艺术教学理念
一要,打破传统的“三种唱法”的思想禁锢。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实际,努力探索科学的训练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结合。教师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学生修饰自己的声音,培养学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质,使学生的演唱自如、流畅、美丽、动听,千万不能去造“声音”。
二要扎根在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沃土。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源远流长,声乐艺术理论日臻完善和系统化。如中国的京剧唱腔,声区统一,字正腔圆,既能婉转如歌,又能抒发悲壮之情。尤其在唱高音的时候,强劲有力,穿透力强,此种唱法及其训练之道,能否借鉴于中国声乐演唱训练,的确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三要借鉴“西洋唱法”的先进经验。人类发音器官的结构和发声原理是相同的,绝对没有哪位歌唱家的发音器官比别人多一个或少一个部件。那么,不管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在进行声音训练时就有共性,就有相互借鉴的地方。“西洋唱法”历史悠久,除语言和音乐风格与我们有区别外,在嗓音训练方法和声音美学方面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到底如何借鉴“西洋唱法”中的先进经验,中西结合,达到发展我国声乐艺术的目的,我们的先辈和广大声乐工作者已经作出了长期的、艰苦不懈的探索,也总结出了许多丰富的经验,总的来说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声乐教学中,根据学生声音特点,因材施教,广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进的训练方法。另一方面是如何将美好的、受过良好训练的嗓音运用于风格不同的中国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确理解科学的发声机理,建立切合实际的发声体系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乐器,一件能用不同语言表现音乐的奇妙的乐器。人要做到能正确、科学的发声并利用好嗓音这件乐器表现音乐,了解嗓音生理結构和发声原理是前提。
人的发声器大体由声带(含假声带)、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头腔构成。简单的发声原理是:声带在气体的冲击下产生振动,然后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经过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头腔的共鸣,便发出响亮和动听的声音。音质、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鸣腔体调节出的不同结果。要做到自如调节共鸣腔体,必须经过严格、正规的训练。自然的歌唱与人的情绪、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积极配合、协调有极大的关系,甚至是歌唱活动“生死存亡”的关系。
人的嗓音虽然在发声原理和生理结构上具有共性,但每个人的声音特点是不同的,除有男声、女声、童声,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还有音色、发音习惯、语言习惯的不同,另外,还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个人在学习声乐的时候,建立正确科学的符合自己声音特点的发声体系是关键。在练习时,每发一个音都必须符合歌唱发声原理,声音通畅,气息流动,音色优美,自然动听,有音量而不伤声带是总原则。
有的同学急于求成,教师拔苗助长,在短时间内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结果,学生一开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学声乐时,把中声区的基础打牢固,形成正确、积极、良好的歌唱状态是歌唱训练的原则性问题。
树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还有一个历史问题要克服,那就是唱法问题。过去人们把声乐分成“民族”和“美声”两大类,后来又有了“通俗”唱法。至使长时期以来,不管学生还是教师,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常常说某某学生适合唱美声,而某某学生适合唱民歌;嗓门大的、粗犷的、宏亮的便是好的“美声”料子,嗓门不大,但优美、细腻、抒情、嘹亮的则是民歌料子。在教学方法上也一味去追求某一方面的东西,去“造声音”。其结果是将音乐教学引入误区。正确的发声体系,要尊重实际,尊重民族,尊重发声的科学原理,切不可人为地、主观地去认识。
更要强调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纹,是不一样的,且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因此,在声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想办法去修饰每个学生的声音,使之流畅、有支持、有弹性、婉转动听或有力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尊重科学,稳步前进,切忌模仿。过去我们要学生多听人家唱,那是要求学生多听人家是怎样运用自己的嗓音,怎样把握作品风格,适合自己的便可以借鉴,但不可模仿。
要建立正确的发声体系,老师是关键。初学者若不通过教师的指点,几乎不可能正确把握自己的声音,自己听与别人听是有区别的。因此,老师必须有相当灵敏的耳朵和聪明的智慧,对学生美好的声音能自如把握、准确分析,然后让学生通过锻炼得以稳定。
三、遵循教学原则,做到因材施教
声乐教学,难就难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对不同的学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有几条原则是必须遵守的。
(一)先“了解”再“施教”的原则
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开始系统训练之前,老师对学生必须有全面的了解。而要了解一个学生,决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过程。要充分掌握学生的生理结构、特点、习惯、语言、歌唱条件、发声缺限等,然后制定出系统的训练方案。
(二)坚持把握基础训练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声乐基础训练,就像修高楼打基脚,基础不打牢、不打扎实,是修不起来的。学习声乐往往都有急于求成的毛病,都喜欢和别人比,老师也有拔苗助长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看到人家学习进步快,心里便着急,心里一急便急于求成,结果误人子弟。声乐教学一定要循序渐进。在基础训练过程中,一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声乐理念,培养学生正确的声乐审美观和正确的声音感觉。二是先从学生唱得最好的一个母音开始训练,逐渐过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确的、良好的歌唱习惯,即能“张口就来”。三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感受力,在进行基础训练时,千万不可光“练声”不“唱歌”。四是锻炼学生正确的运用歌唱气息。在气息练习中,有的人喜欢专门教学生先找气再发声,这样往往造成学生找到了气息,但气息僵硬、不灵活、唱歌呆板,我们不妨让学生在歌唱中找气。其实,歌唱气息是本能的,情绪有了,状态对了,激情来了,气息自然就有了,千万不可故意深呼吸。
总之,新型声乐教学理念的构建,是使广大声乐教师 “多、快、好、省”地培养声乐人才的基础,积极探索出更多实施声乐教学的好路子、新路子。
参考文献:
[1]李晓贰.中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
[2]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对建设创新型学校的思考 篇4
一、校长在学校创新中的重要角色
处于信息时代的校长,都会有着强烈的危机意识、改革意识和发展意识。他们力图在办学思路上有所突破,在教育教学质量上得到提高,学校条件得到改善,教学人员的工作热情和专业潜能得到开发和利用。有所作为的校长,在教学创新的问题上往往形成自己独到的看法,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教学和管理。形成正确的创新观,有利于校长全面规划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统一全校教职工对于教学创新的基本看法,形成良好的思想氛围和学校内部的舆论环境。
校长是学校创新的宣传者和动员者。要能够以坚定的教育信念,将党的方针政策和时代发展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按照教育规律和当地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宣传本校办学宗旨,全力为社会和学生的发展服务,用创新的思想和理念, 纠正应试教育的一些思维习惯,鼓励全体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学习信息化时代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为在全校开展创新工作创造必要的思想条件。
校长是学校实施教学创新的组织者。要能够以正确的教育理念,将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落实到学校有计划的工作安排之中,按照教学创新的要求来制定学校的教学工作计划。鼓励大胆实验、推陈出新,重点扶持一些教学创新中涌现出来的拔尖人才,确保全校教学创新工作的开展。
校长是学校创新的检查督促者。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同时按照学校管理的规范要求, 定期进行检查和总结,及时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办法,鼓励并督促工作中遇到困难而气馁的教师坚持开展教学创新的实验,力争人人参与教学创新,个个都能善始善终,确保教学创新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二、支持和鼓励广大教师勇于创新
学校创新的主体,从根本上讲还是学校的全体教师。校长作为学校的主要管理者,应该下功夫研究如何运用好的管理手段,调动和保护好全体教师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实现学校创新的目标。发现、支持和鼓励创新是校长的职责,这是作为一个校长应该具备的一个基本的管理理念,也是校长创新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因此,负责任的校长必然面临如何创新的问题, 这已经超出了个人爱好的范畴,也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而是一种社会的责任,是校长这个社会角色所必需的品质。
发现、支持和鼓励创新,就要求校长对于科学文化技术的发展和教育自身的发展变化具有职业的敏感性,能够从社会大众传播中获得一些有益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同时对于本校教学实践中出现的新见解、新做法,更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及时加以归纳、总结和完善的能力。还要求校长能够在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实验遭受挫折的情况下,能够迅速明确地支持和鼓励,甚至主动承担责任以保护教师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在创新中实现学校发展
从根本上讲,校长的创新观也就是校长的发展观,即校长关于学校发展的根本看法。从管理角度讲,一所学校办学的成绩最终要体现在学校自身的发展上,这就直接或间接地与校长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和追求学校发展的强烈动机密切相关。
以创新求发展, 是校长创新观的核心,也是校长追求的永恒主题。通过学校管理创新,带动学校教学创新及其他方面的创新,最终形成创新型学校,是当今时代赋予校长的新的职业理想和追求目标。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实践,锤炼了人们的创新品质,“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已深入人心。学校教育管理领域也是一样。随着国际间教育合作交流的增多,网络文化的普遍影响,使得一大批校长的管理思想得到空前的激发。而客观存在的办学竞争,日益成为他们追求学校发展的强大社会压力,迫使着他们时刻关注学校发展的问题,时刻注意改善学校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和社会评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塑造良好的社会公众形象。
总之,创新型学校以实施管理创新和教学创新为根本特征。在这样的学校中,创新成为校长和师生的共同追求。创新型学校的校长,实行的是创新管理;创新型学校的教师,从事的是教学创新;创新型学校的学生,进行着创新型学习。创新型学校是校长和全校师生共同追求的永恒发展主题。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5
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二三产业向城镇集聚、农业人口向城镇转移、乡村地域向城镇地域转化、城镇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大、城镇生活方式和城镇文明不断向农村传播扩散的历史过程。党的十八大提出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大战略和历史性任务,也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力引擎,更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形势下,城镇化作为最大的内需,必将带来消费群体的迅速扩大和消费方式的提档升级,加之与其相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住
宅建设等投资,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最持久的内生动力。从全局来看,在东部地区重点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在中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的区域加快培育发展新的城市群,必将促进经济增长和市场空间由东向西、由南向北梯次拓展,有利于统筹东西部协调发展。就一个地区而言,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必将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农民向产业工人转变,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使城乡市场趋于统一,实现城乡保障体系有效对接、公共服务均等共享,从根本上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矛盾。总之,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城镇化已成为全社会高度重视和关注的战略问题,呈现出速度加快、规模扩展、档次提升的发展态势,但随之也反映出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规划指导相对滞后。因为缺少宏观的、长远的、系统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起点不高、标准较低,一些地方边建设、边规划,“建了拆、拆了再建”的现象时常发生,难以形成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和空间格局,直接影响到城镇化的科学有序推进。二是城镇建设存在趋同性。一些地方不考虑自身的自然禀赋、产业基础、人文历史等因素,不顾客观条件约束,一窝蜂地建广场、修大厦,简单地把城镇化视同于“高楼化”,有的甚至不惜破坏古建筑搞建设,导致千城一面、丢失特色。三是缺乏有力的产业支撑。一些地方只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培育,不能为人口向城镇集中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无力配套完善城市基础设施,使城市发展陷入困境、举步维艰。四是公共服务体系不配套。一方面,交通、供排水、供暖等基础建设与城镇化发展的速度、规模不相适应;另一方面,城乡之间在就业、教育、医疗、福利、保险等领域都还存在着制度和政策上的不平衡。特别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挤占耕地、供排水供暖及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严重滞后的问题较为突出,不仅破坏了农村生产生活环境,而且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初衷相背离。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但体现在不同城市也有其个性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以解决。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上的历
史文化名城。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转型跨越、民族团结、富民兴陇”的战略部署,立足“一山一水一古城”资源禀赋,加快宜居宜游金张掖建设步伐,彰显多姿多彩多优势特色风貌,张掖的发展正朝着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宜游生态城市方向迈进。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深刻认识到:
——以生态文明为引领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本方向。生态城市是城镇化的高级阶段,城镇化是生态文明的有效载体。我们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城镇化建设,把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保护黑河湿地与城市建设紧密结合,强力推进滨河新区建设,以甘州古城为核心,辐射滨河新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国家湿地公园、绿洲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区和张掖国家沙漠体育公园5个新型功能区的“1+5”生态城市框架基本形成,黑河沿线的甘州、临泽、高台三县区正在建成水天一色生态城市带,山丹、民乐和肃南三县集中打造各具特色的高原生态城市,呈现出新老城区和谐共生、古韵新风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格局,“湿地之城、戈壁水乡”的独特魅力得到充分彰显。
——建设新型农村社区是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必然要求。城镇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则是城镇化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我们按照城区以生态城市建设为重点、农村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重点的基本思路,把中心城镇建设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统筹起来,以整村推进、产业配套为重点,大力推广“生产专业化、生活社区化、环境田园化、农民知识化”的新农村建设模式,实现了城市生活的方便优越与乡村美好环境的和谐耦合。新型农村社区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配套基础设施,使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生活质量、文明程度得到有效改善和提升。
——新型城镇化需要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做支撑。没有产业支撑,应付导致城镇化建设后劲不足。我们立足张掖独特的生态优势和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把宜居宜游作为张掖发展的首位产业,抓住全省构建经济、文化战略平台和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历史机遇,着力打造中国地貌景观大观园、暑天休闲度假城、丝绸之路古城邦、户外运动体验区靓丽名片,做大做强宜居宜游首位产业,集聚生产要素,催生新型产业,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绿色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加快壮大以新能源、农畜产品加工、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的生态工业,着力凸显以文化旅游和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动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兼容并进,进一步增强了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在于营造宜商宜业更宜人的发展环境和人居环境。推进城镇化,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目的是造福百姓、富裕农民。我们顺应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把健全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作为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积极争取并落实好国家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的同时,借助宜居宜游产业的带动性、多元性和富民性,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和项目
资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城市交通体系、餐饮住宿接待体系、商贸流通服务体系、信息咨询服务体系、人文道德培育体系、社会安全保障体系等诸多功能体系的健全和完善,积极探索建立靠市场驱动不断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努力使宜居宜游成为就业的大空间、增收的大平台,体现为更好的人居环境、更优的社会服务、更多的惠及于民。
准确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
陈飞翔
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城镇化的建设进程,对于今后一个时期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有效地扩大内需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无疑,我国未来的城镇化要走的是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是适合现有国情加快整个社会经济转型的大战略。真正抓住城镇化进程给未来发展提供的良好机遇,当前需要特别注意正确把握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谨防“歪嘴和尚乱念经”,借城镇化之名来重新鼓动房地产泡沫,把经济发展引入歧途。
新型城镇化的三方面特征
近代各国的现代化进程都是以城市化为基本的标志。正是由于产业和人口快速地聚集于城市之中,一方面形成了生产资源的集约使用效应,极大地提高了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另一方面也形成了大规模的市场效应,为实行社会大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交换环境。至今为止,城市化率仍然是衡量一国经济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2011年底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51%的水平,但与发达国家比较差距还不小,推进城镇化发展仍然具有很大的空间。从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角度来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无疑将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特征:
第一是产业结构的升级。整体上看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工业和服务行业在当地GDP总量中所占的比重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新型城镇化道路首先是要进一步加快后进地区的工业化进程。另一方面,城镇化发展本身也有一个动态的升级过程,对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言,城市功能和城市形态的更新已经提上议事日程,产业升级则是推动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二是社会组织的升级。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最重要的任务,是要把相当一部分农村人口转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市民,由此而会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变化,即社会基层组织的市民化。与传统意义上分散居住的村民不同,生活在城镇的居民将具有更多的现代意识,这包括对当代科学文化的追求和政治民主的要求。从根本上讲,城镇化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组织结构的根本改造上,加快人口城镇化进程是中华民族的文明进步必须要经历的阶段。
第三是消费方式的升级。新型城镇化带来的将是大众消费的普遍市场化,一方面把传统上自给自足的生活消费转变为市场交换,另一方面又会通过示范效应等大大加快消费结构的升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有效需求会直接拉动服务经济部门的增长,大大增加不同类型的消费方式和消费商品。新型城镇化道路将使国内消费需求的市场容量得到持续快速的扩张,不仅成为未来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力,更能有效发挥出中国市场的世界影响力。
要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显然,我国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一种全面的社会经济转型,不能也不应当片面地解释房地产业的发展,更与房地产泡沫互不相容。城镇化诚然需要有房地产业的正常发展,但房地产业本身并不等于城镇化。盲目地搞房地产,并不能带来产业聚焦、人口集中和市场发育,而只会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近年现实生活中一些地方出现的“鬼城”已经提供了很深刻的教训。因投资投机而形成的房地产泡沫,不仅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形成严重的误导,更是明显增大社会上的利益矛盾冲突,客观上已经成为严重阻碍城镇化发展的非常负面的因素。我国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也一定要尽早与房地产泡沫彻底划清界限。
为了防范房地产泡沫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形成不良影响,近期内不仅应当继续坚持已有的调控措施不放松,也需要加快推出房地产税等新的办法,决不能让房地产泡沫重新泛起。如果普通公众无力购房,推进城镇化就会成为一句空话。而长远来看,新型城镇化道路要把重点放到对人的投资上,纠正过于偏重物质资本投资的传统观念。人是现代城镇的灵魂,为公众提供更好的生活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根本目标,因此未来应当以民众的幸福和发展作为城镇化的投资重点,努力通过制度创新让更多的人有效地融入到现代城市生活中来,进而从根本上铲除房地产泡沫形成的土壤。
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农村 合作医疗制度 途径
To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 system ponder
Bai Jinxiang
Abstract: In the new rural cooperatives medical service system movement still had some problems,such as the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construction,the senate gathered the healthy demand which the fund management,the medical personnel quality,villages and towns hospital aspects and the people and so on medical equipment as well as funds investment grew day by day not to adapt.Regarding this,in medical safeguard system establishment,system construction and reform,medical establishment perfect,medical affairs staff’s longterm training mechanism formation,fund investment as well as supervising and managing mechanism indeed at once aspect,should take the practical effective measure,causes trillion farmers to enjoy truly to this advantage country Huimin’s system superiority,promotes human’s full scale development.
Keywords:Countryside Cooperative medical treatment system Way
【中图分类号】[F32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2-0086-03
党的十七大报告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把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农村卫生事业已经不只是单纯的医疗和健康问题,更是影响社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国务院决定,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人均筹集水平翻一番。逐步把新农合制度从推行试点阶段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建设的发展轨道上来,把这项惠民利民的制度落到实处,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情况看,在农村推行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是正确的,农民享受到了政策的优惠性,制度初始阶段的成效是显著的,但新农合制度从推行试点阶段提升到制度化、规范化、人性化、科学化建设的发展轨道上来,真正把这项惠国利民的制度落到实处,达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仍存在一些问题。
1.1 基层医疗单位规章制度不健全,内部管理不规范。在实施新农合之前,乡镇卫生院普遍业务量小,收入低,长期处于“找饭吃”的状态,疏于管理,制度松散,服务质量较差。建立新农合以后,一些乡镇并没有好好珍惜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机遇,反而将保障农民看病住院的“救命钱”当成了“唐僧肉”,以此作为一次搞垄断的机会。一些定点医疗机构不合理检查治疗、不合理用药,“小病大医”,药品采购不公开透明,药品价格偏高,形成农村医疗费用普遍上涨趋势,农民患者可报销的部分被上涨的医疗费用所抵消,农民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通过合作医疗来减轻农民医疗负担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1.2 乡镇医生缺乏培训,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不高。乡镇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落后,医疗设施陈旧,加之缺乏学习培养长效机制,高层次人才不愿到乡镇卫生院工作,造成乡镇医生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不能满足农民就医的需求,农民意见较大。是否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自愿的,有群众反映,一些基层工作人员工作方法生硬粗放,收费人强求按户口册收费,不管人在那里,甚至出现死人也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现象。有的医药费用报销程序繁琐,效率不高,要跑上好几趟才能得以报销。如果是乡下的患者在县级省级医院住院,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不便。医患关系不和谐,看病难看病贵、药价虚高的问题依然存在,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医德缺失,请吃患者、收取红包的现象时有发生。
1.3 制度设计偏向小病和乡镇卫生院住院。
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设计中,现行做法一是设定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只有住院才给予补偿,而门诊花费再多也无法享受;二是可报销数额实行上线封顶,对重病大病只能算是杯水车薪。三是乡镇卫生院住院的门槛费为30元,而城市医院的门槛费为500元,越高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越小。不少群众反映说,小病在卫生院住院,报销比例较高,患大病要到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很小,真是小病多报,大病少报,不合理。四是增加合作医疗推广难度和中途退保的风险。由于人们患大病的机率较低,农民参加合作医疗一段时间后,会有一部分身体相对健康者认为没有得到实惠而不再参保,导致参保者多数为疾病缠身的人。加之目前尚未建立起合理、简便、有效的农民缴费机制,部分农民对新农合存有疑虑,影响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另外,由于农村地域、交通、时间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再加上根据农村合作医保的政策规定,乡镇医院作为农民第一级医疗保障机构,定点的乡镇医院报销额度在45%,报销幅度最大。县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在35%,省级医疗机构报销额度更小,所以很多农民得大病在乡镇医院委屈就诊,结果难以得到有效的医治,必须到大医院去进行治疗,享受不到医保政策带来的最大优惠。
1.4 群众对一些管理规定有意见。
一是群众认为有些管理规定不切实际。如规定在城市医院住院需医院打票和住院小结,否则不予报销,这样有的群众因种种原因没能及时办理有关证明而来回跑,产生抱怨情绪。二是报销用药限制太多,未能及时报销,没有得到补助。群众不很清楚哪些是自费药还是可报药,而且医生开药时也没有告知。三是需住院一天以上才可报销,门诊不能报销。四是既参加人寿保险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因保险公司和医疗保险都需要正式发票才给报销,农民意见很大。
1.5 农村合作医疗运行成本较高,没有解决医疗卫生事业中深层次矛盾,仅仅是让农民得到了一点小的实惠,看门诊报销点小钱,住院报销按一定比例。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核心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医疗卫生系统管理体制上的问题,农民看病贵和看病难及医疗卫生系统管理体制问题依然存在,农民看病贵和看病难及医疗卫生系统管理体制密切相关,目前乡
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的管理体制是造成农民看病贵的根源。
2.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途径
合作医疗要取得成功,真正在2010年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农村居民的目标,必须从医疗卫生系统管理体制上入手,突破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探索统筹管理模式,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控制医疗服务费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政策体系,形成合理的筹资机制、健全的管理体制和规范的运行机制。
2.1 完善农村医疗管理制度。
2.1.1 实行两级管理模式。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管理卫生院,卫生院管理村卫生室的两级管理模式。把所有农村个体医生并入乡村医生,乡村医生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工资、福利、社保等由全区统筹,乡村医生的考核、交流、任用等由乡镇卫生院负责。全区乡镇卫生院职工的考核,交流,任用等由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负责。在区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之间、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之间推行合同管理,签订协议,明确其责、权、利的关系。明确医疗服务范围、内容、质量、价格、费用控制指标、违约责任和责任处理等标准。明确乡镇卫生院院长、医务工作者工作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责任明确。
2.1.2 实行医药分离制度。乡镇卫生院实行药品集中采购、统一配送和定价,实行医药分离制度,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成本,让利于民,施惠于民。成立药品配送中心,对全区合作医疗定点机构每年所需常用药品进行集中招标采购,防止以前采购药品中的种种不正之风,集中招投标绝对不能搞我区财政实行的公开招投标模式,那种模式只会富了少数人,而苦了农民群众。
2.1.3 实行合理规划制度。设置乡镇卫生院,建设乡村卫生室。所有乡村卫生室全部实行规划布局、图纸设计、外观标识、医疗装备 “四统一”。根据地理、交通优势,交通方便的乡镇卫生院作为重点发展的综合性医院,集中人力、财力打造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辐射和带动周边乡镇卫生院,减轻农民进城看病成本,方便农村合作医疗在费用报销上的管理。
2.2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体系。
2.2.1 加大农村医疗卫生投入。首先,探索乡镇卫生院“吃皇粮”、“用皇粮”的公益性,开展乡镇卫生院实行全额拨款、收支两条线管理和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业务合作试点工作,推进农村医疗卫生体制、机制改革,从根本上、体制上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待遇,解除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后顾之忧,引导和鼓励高资医疗专业技术人员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优化卫生院的人才结构,提升技术水平,提高服务质量,真正体现卫生医疗机构的公益性质。其次,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建立对卫生事业投入的长效保障机制,逐年增加卫生事业经费投入,确保政府财政投入增幅不低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幅。加大县、乡、村三级医疗网基本建设的投入,有计划地分批解决医疗机构的业务用房、医疗设备添置等,充分保证基本医疗服务和开展公共卫生工作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条件。拓宽投入渠道,争取社会力量、民间资金支持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引进先进医疗设备,改善医疗基础设施。
2.2.2 抓好农村卫技人员队伍建设。探索和建立农村卫生人员培养、培训的长效机制,多渠道推进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和队伍建设,积极出台优惠政策引进层次较高的医务人员,不断提高医疗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卫生工作人员工资福利政策,建立乡(镇)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工资财政补贴制度,提高农村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待遇,合理拉开分配档次,通过各种集训、轮训、进修等多种形式,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机构技术人员的培训,培养一些永久型、实用型的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逐步提高农村医疗服务水平和整体素质。继续实施“城市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努力改善基层卫生医疗服务水平。深入开展二级以上城市医院对口支援乡镇卫生院工作,加大城市医疗支援农村力度,不定期组织专家开展老少边穷地区巡回医疗、远程医疗试点,利用上级的优秀医生、利用现代化的手段,把高水平的医疗服务送到农村。
2.2.3 推动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村卫生所(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的网底,是最直接、最方便地为农民服务的卫生机构,也是预防保健工作开展的最基础的载体,在健康宣传、计划免疫、疫情报告、传染病防治、医疗保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卫生所建设与管理水平差异性,直接关系着最广大农民防病治病的问题,也是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效途径。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乡村医生到空白村服务。严格对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强化对乡村医生的正规化、系统化培训,全面提高乡村医生的服务水平。
2.3 建立健全组织机制建设。
2.3.1 提高群众参合率。群众接受一项新制度需要一个过程,因此要加大新农合政策的宣传力度,激发农民群众参合积极性。充分利用媒体优势和有效办法,围绕如何解决农民的心事、难事,做好利民便民服务工作,增强农民群众的信任感。通过一系列的利民便民措施,方便农民群众参合。
2.3.2 提高基金使用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参合农民的补助标准由人均40元提高到80元,在充分考虑农民潜在医疗需求增长和医药费用上涨等因素基础上,要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尽力保障、略有结余的原则,适时调整和完善补偿方案,解决乡镇医务人员的工资、福利、社保经费,让医务人员不再为自己的工资而开“大处方”,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更好地推动农村合作医疗的持续开展;还要解决农民看病报销经费及农村合作医疗正常运转和控制重大疫情所需要的经费。保证资金在管理、使用、分配上规范,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2.3.3 完善管理运行机制。要坚持精简、高效的原则,充实经办机构人员,合理配备懂财会、医疗业务、行政管理、计算机网络知识的人员,并将其工作经费列入同级财政年度预算,建立医疗补偿机制,切实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根据各方承受能力确定筹资水平和保障标准,重点保障住院和门诊大病。在农民看病补助方法上,要抓好新农合信息化管理建设,充分考虑到政府、医院、患者的利益,实现一举多得的共赢局面,采取“既补大,又补小,以支出定补偿”的方式。全面推行即时补偿制度,改进报销结算方式,规范资金支付制度,方便群众得到补偿。对农村五保户、特困户等困难人群,给予优惠政策。合理确定补偿比例,补偿比例要根据筹集资金总量,本着“以收定支、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的原则确定。
2.4 强化医疗机构监管体系。
2.4.1 确保制度落到实处。新型合作医疗经办机构要实行动态管理,通过严格对医疗费用的审核、加强转诊管理、推行单病种定额付费办法等方式,切实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降低医疗费用;建立定点医疗机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医疗费用分析、评估和通报制度,把医疗费用上涨幅度、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新农合制度执行情况等,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考核范围,考核结果与定点资格和费用拨付挂钩;定点医疗机构,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疾病检查、治疗、用药的规范、制度和自律机制。加强定点医疗机构医疗作风建设,积极引导患者合理施治,合理用药。不断强化医技人员职业道德和业务水平的培养和提升,规范医疗行为。定期分析医疗质量和医药费用情况,限制非报销费用比例,为参合农民提供价廉、质优、高效的医疗服务。
2.4.2 确保基金合理使用。严格执行新农合基本药品的诊疗目录,控制住院费、门诊费的涨幅,采取有效措施遏制医药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严格控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目录范围外自费医疗费用比例。各定点医疗机构当月新农合住院病人目录范围外自费医疗费用占总医疗费用比例应控制在15%以下,超过部分由定点医疗机构自行支出。
参考文献
[1]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7
一、情境创设
在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情境中教学, 不仅能让学生学的愉快, 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由于小班化教学班级的人数相对较少, 学生性格的交叉区的范围更大, 师生的交流量增多, 更有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学是师生交流沟通的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对教材的理解、课堂给予的快乐。教师的责任就是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扶者和促进者。
2.营造科学的教学情境。教师要注意采取多种方法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语文学习状态, 使他们在兴趣盎然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
二、自主探究
尊重和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注重学生在课堂内的自主探究, 将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 让学生有独立认知、思考的过程, 是新课改的重要理念之一, 也是衡量课堂教学民主文明的重要标尺。
1.开展学生课堂自学。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 借助教材、工具书以及利用各种媒体把课文读对、读通、读好, 自觉积累生字新词和好词佳句。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 对于读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查找资料、处理信息, 同时教师要提醒学生注意积累、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质疑。教师要引导学生大胆质疑。学生知识上建构的障碍, 让学生提出来, 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问题可由学生直接回答、相互答疑;一时难以回答的问题, 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且指向教学目标和重点的问题, 可作为进一步合作、探究的目标。
三、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语文教学经常采用的形式, 在小班化课堂中, 由于人数少, 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才有发生的可能。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互动和交流, 在教师、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当中, 激发学生的创造活力, 共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科学组合。要科学组合学习小组, 对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进行合理搭配, 做到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这样有利于组间竞争, 激发学生合作意识。
2.有效互动。交流和讨论不仅仅局限于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问答结果, 不是对教学内容的简单重复和漫无边际的闲聊, 而是在明确教学目的的基础上进行的有方向有主题的活动, 是学生在积极思考基础上的对知识和经验的灵活应用。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发言, 清楚明白地表达观点, 吸取同伴的有益观点及时修正自己的认识。
3.注重指导。在学生合作交流时, 教师不是局外人, 教师要不断巡视, 及时矫正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出现的偏颇, 让合作学习不偏离主题。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及解决不了的难题, 以备交流展示时进行适当点拨提升。
四、分类指导
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我们只有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 并且利用差异、改变差异, 实施有差异的教学, 才能实现全体学生的有效参与课堂, 真正促进有差异的发展。
1.学生组别分层。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可以按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分成几种不同的类型,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建立档案进行研究, 同时根据学习情况定期调整。
2.教学目标分层。按照不同层次学生设立不同的教学目的, 体现教学目标的层次性, 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目标, 做到“统一性”和“层次性”相统一。
3.教学方法分层。课堂教学要面向中等生, 发展后进生, 提高优等生,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得其所, 既保证完成教学任务, 又给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机会。
五、多元评价
评价具有诊断、鉴别、调节、激励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注重评价的激励性,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
1.注重导向的激励性。除了对学生知识能力掌握情况的评价外, 教师要重视对兴趣、情感、态度、习惯等的评价, 随时给学生以激励。
2.注重主体的多元性。改变过去单独由教师评价学生的状态, 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中, 特别是学生自我评价, 一方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他们的自我反思能力。
3.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教师在课堂内的评价语言不能单一、老套, 不然学生会感到腻烦;评价语言也不能吝啬, 要避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夸一夸”, 会使课堂更加生动有活力。
对我国新型滴灌灌水器研发的思考 篇8
一、滴灌灌水器的研究必要性
滴灌灌水器作为滴灌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其作用是以均匀、稳定的低流量将水分滴施到作物根系的田间土壤, 确保作物对水分及养分的需求。目前大田膜下滴灌技术中应用的滴灌带灌水器的流量一般在每小时1.8升~3.2升之间, 由于灌水器流道结构设计不尽合理, 灌水器流态指数x大多为0.6左右, 消能效果与压力补偿工程较差, 造成滴灌带铺设长度较短, 一般铺设长度在60米左右, 限制了滴灌工程系统的优化布置, 造成田间控制阀门较多、滴灌轮灌方案复杂、系统运行管理方案繁琐, 在地形复杂的条件下还易造成灌水不均匀, 影响到滴灌技术的节水、省工、增产增效等, 而且大田滴灌所用灌水器一般与毛管连为一体, 占田间管网部分投资的40%左右, 因此灌水器的结构及其水力性能对滴灌系统的灌水均匀性、工程系统优化布置、系统运行管理以及对滴灌技术的投入成本影响很大。由于灌水器的水力性能直接决定了滴灌系统的工作性能和经济性能, 灌水器性能是否优异直接影响了滴灌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推广, 因此对滴灌灌水器流道结构进行研究, 不断开发和研制水力性能优越、单位面积投入经济的新型灌水器, 则对为降低单位面积的投入成本和促进滴灌技术快速推广应用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德国、瑞士等国家生产的节水灌溉器材装备和设备控制仪器处于先进水平, 美国、以色列等国的节水灌溉应用技术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 由于干旱、水资源短缺, 国家对节水农业十分重视, 节水灌溉投入相对不断增加, 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微灌技术应用推广速度迅猛, 改进和研制出了新的微灌设备如脉冲滴灌设备、渗水头、调压器和施肥器等, 并引进了以色列的部分先进技术和设备, 使北方的果树微喷灌、瓜果滴灌、保护地蔬菜滴灌等有了较大发展;同时制定了微灌设备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开展了地下滴灌、渗灌和涌泉灌的试验研究。尽管如此, 但我国在产品研究与开发、质量检测、标准体系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一是节水灌溉设备种类少、性能差、工艺水平落后、材质不耐老化、生产企业规模小、生产集中度低、技术研发能力弱, 设备生产自动化程度低、工艺落后, 造成产品质量不稳定。二是水净化技术研究不够深入, 过滤设备种类少、性能差, 堵塞问题还没有解决, 对含沙量高、污水、咸水等水质的微灌技术研究较少;三是质量检测标准和标准体系不完善, 市场竞争无序, 产品未经检测就进入市场, 管理水平差;四是推广应用上缺乏与生产责任配套的管理体制, 造成不少工程效益不能发挥, 甚至报废。
在产品研究方面, 对灌水器结构的水力性能分析大都是建立在试验基础之上, 通过试验得到灌水器水力性能指标, 从而判断灌水器结构是否合理。最为典型的是灌水器均匀性试验和压力——流量关系试验。前者是通过测量若干个灌水器流量值, 由相关公式计算得到制造偏差系数, 判断灌水器水力性能;后者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之上, 研究不同压力下灌水器的流量, 通过相关性分析, 得出灌水器的流态指数与流量系数, 判断各种灌水器流道结构水力性能的优劣。
三、开发性能优越滴灌灌水器的思路
通过引进国际先进的器材开发设计软件、验证试验及检测仪器设备, 建成系统化的塑料微灌器材研发平台。对塑料微灌器材关键产品结构进行原创设计, 并通过CFD软件模拟、计算和分析产品内部的流速场和流态, 依据水力学原理, 选择不同流动参数, 进行各项有效性和敏感性试验, 减小产品水头损失, 优化结构, 完善设计, 提高灌水器的水力、物理及化学性能, 进行样品验证试验及测试, 开发出性能优越的滴灌灌水器。
㈠开展灌水器流道结构设计及模拟优化研究对滴灌灌水器模型进行模拟研究, 出灌水器微流道, 并对其结构及参数进行优化, 制造出主流道水体的微蠕动, 增强灌水器的抗堵塞能力和消能减压作用, 并使其具有较好的压力补偿功能, 以使设计并制造出更好的新型灌水器供大田滴灌使用。
㈡应用计算流体力学数值模拟的方法对设计灌水器流道进行分析、优化, 开发新型滴灌灌水器目前对灌水器的水力性能分析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 根据水力学的一般原理, 采用相关软件, 在考虑边界和粘滞力的情况下, 建立小流道内的水分分析理论, 以对灌水器流道的设计起到突破性作用。
㈢制作磨具, 生产新型灌水器, 并示范推广制作配套磨具, 大批量生产新型灌水器, 并创新开发新型滴灌工程系统, 建设示范基地, 以此带动新型灌水器的应用和促进滴灌技术的发展。
摘要:叙述了我国开发新型滴灌灌水器研究的必要性, 综述了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与技术发展局势。
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篇9
一、存在的问题
1. 对城镇化的理解不够透彻
在城镇化建设中, 许多人认识上存在偏差, 认为城镇化就是要建设越来越多新的小城镇, 或把原来的小城镇进行扩大或进行旧城改造, 将更多的农民转化为城镇居民, 试图通过小城镇建设消除农民的身份。大部分地方推出小城镇建设的量化指标, 即通过把大量的农民户口转化为城镇居民户口, 以此提高城镇化率。因此, 不顾现状与条件, 盲目大拆大建的现象到处可见。
2. 对“国际化”的认识存在偏差
笔者在各地小城镇建设的调研中发现, 有的人谈到“国际化”建设标准的时候, 都会表现出一种不自信的言谈举止, 认为“国际化”离本地区的城镇化建设太遥远, 甚至还存在“本地哪有外国人来”的观念, 这种不正确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小城镇的建设质量。所谓“国际化”标准, 并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现在或将来外国人生活的需求, 而是一种高标准、严要求, 如规划设计标准、基础设施标准、绿化标准、节能减排标准等应该达到国际通行标准, 以确保建设的质量。小城镇化建设不能仅做表面文章, 现在不少地方为了遮盖已被破坏的山体, 用非植物绿色薄膜进行覆盖, 道路两侧用绿色塑料地皮取代植物绿化等, 这些行为都显示出其没有真正认识到绿色发展的重要性。
3. 小城镇建设思路不明
主要表现在规划滞后、建设思路不明确, 这是当前小城镇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追求短期效应, 盲目拆除房屋, 建设农民集中区或强制农民购买商品房, 这在很多地方的城镇化建设中屡见不鲜。部分地区往往是边拆边规划、拆后规划或是边规划边建设, 违背建设基本规律, 导致重复建设。
4. 城镇化与产业发展不配套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 往往是通过融资的方式进行, 前期投入多, 如果不充分考虑到产业布局及发展方向, 仅仅依靠房地产收益很难实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小城镇建设发展的过程是资源集聚、彰显特色的良好契机, 也是充分挖掘地方资源优势、吸引外部投资的良好机会, 但在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 这种基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往往被忽视。
二、思考及建议
小城镇建设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突破口, 但需要有计划、有思路, 稳步推进, 不能盲目跟进, 只讲速度, 不讲效益。城镇化的过程也应是广大群众得到实惠的过程, 更不能使广大农民失地、失业、失居。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要深思熟虑, 站位高远, 打破制约瓶颈, 打破固有思维, 不能急功近利, 要统筹考虑、稳扎稳打。在城镇化建设中, 至少要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 要因地制宜, 科学定位
在城镇化建设中, 规划往往被认为是首要任务, 其实不然。对于小城镇建设, 首先要解决的是定位问题。小城镇的定位即是一种建设思路、建设方向, 定位决定小城镇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 甚至决定小城镇的生命期。定位应先于规划, 定位也是小城镇建设进行决策的依据。例如, 法兰克福是欧洲的中心和交通枢纽, 但与中国的大城市相比, 规模相当小。二战中法兰克福80%的建筑被摧毁, 可以说法兰克福是从废墟中建立起来的城市。在建设中, 始终围绕世界金融中心的定位进行, 城市中心区林立的高楼折射出法兰克福市依托金融服务业打造独特经济竞争力的努力。法兰克福在很短的时间内重新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服务机构云集之地, 有200多家德国和国际知名银行在法兰克福罗湖安家。
小城镇建设发展定位的基本思路是结合城镇的现有资源环境、历史条件和区位优势, 理清其发展脉络, 拟定具体的发展路径, 针对地区特点, 寻找发展的着眼点, 规划、设计、建设、招商等各项工作, 都要紧紧围绕既定的定位开展。如南京江宁上坊小城镇建设, 江宁2000年拆县设区后周边地区快速发展, 唯有上坊基本没有变化。上坊南靠江宁开发区、高新园, 北靠麒麟科创园、仙林大学城, 紧临古运粮河、青龙山, 是东山主城区的东大门, 18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有长三角最大的物流市场, 有南京最大的汽车4S园, 有刚刚兴起的东山国际企业研发园, 内有梁武帝陈霸先陵墓故址, 有古金陵四十八景之一的“祈泽池深”, 可以说是产学研氛围浓厚, 是小城镇建设的绝佳宝地, 经过论证, 最后将其定位为“智慧品质新城, 国际生活社区”, 定位明确后才进行全面的规划设计。
2. 要注重规划, 细化设计
在明确小城镇定位的基础上, 要在规划和设计上下功夫。在全面的规划完成后, 才能分期推进拆迁改造工作, 规划必须全盘考虑, 规划一旦定下后, 就要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不能因个人意志而改变, 必须有延续性和长久性。后期的设计、建设应在规划的框架内进行, 设计要精雕细刻, 要在充分考虑到经济收益的同时, 最大限度地体现“以人为本”, 注重人与自然、生态发展之间的有机联系, 统筹好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的布局, 如共同管廊、雨污水管网建设等都要考虑在内。小城镇建设的规划至少应做到“50年不落后, 100年不后悔”, 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规划设计注重生活的便利性, 处处体现以人为本, 满足工作生活的多元化需求。
无论是规划, 还是设计, 都要注重整体效应, 不能孤立进行。南京江宁上坊在旧城改造中, 原本将临近的青龙山纳入规划设计范围, 将打造成生态型山水小镇。但由于种种原因将青龙山划归基本成型的麒麟科创园进行开发利用, 这可以说是小城镇建设在规划上的一大败笔, 得山得水的宝地因缺少山体而使得原本为“智慧品质新城, 国际生活社区”的定位大打折扣, 因此定位一旦确立, 规划就得紧紧围绕定位进行。
3. 要挖掘文化, 彰显特色
小城镇的建设如何避免“千城一面”, 重点在于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充分利用,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故事的城市, 其生命力就必然不强。特色的彰显虽然是建立在规划设计的基础上, 但更在于对历史文化资源优势的充分挖掘。骆新在《反省城市规划》中说, “一个城市的建筑特色, 主要就是它的居民。北京的特征是四合院和胡同, 上海的特征是里弄和石库门, 山东有齐鲁文化的底蕴, 江浙有吴越文化的风格。但中国现在六百个大中城市, 在一片疯狂、粗鄙的商业房产开发中, 不但个性几乎丧失殆尽, 而且连楼盘的符号, 都全盘西化了”。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10
1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历程
1985年、1993年、1994年、1999年, 党中央、国务院在有关教育体制改革的文件中先后就我国高校后勤制度改革重要指示, 明确要求高校后勤必须与高校行政管理相脱离, 同时组建企业化经营管理的高校后勤生活服务集团公司, 专门从事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以及学校后勤生活服务, 逐步实现高校后勤制度的社会化。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 高等院校在借鉴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基础上, 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高校食堂作为改革的切入点, 对后勤改革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并且以此为契机, 将改革由点及面、由浅入深地扩展到整个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初步改变了高校后勤系统“统得过死, 包得过多”、平均主义、吃“大锅饭”的计划经济时代单纯行政管理体制, 引入了部分经济核算制的半企业化管理体制。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开始全面推行, 后勤改革也随之不断走向深入, 真正开始了高校后勤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这一阶段高校后勤改革由起初的综合承包模式, 并且通过体制与机制的转型引入企业化管理进入到机关与实体相结合阶段, 继而又发展到组建后勤服务集团, 从而为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制度环境。以西安邮电大学为例, 近年来, 我院后勤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后勤实体按照企业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 转变了后勤运行机制, 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初步建立了新的后勤管理体制。改革为后勤集团增添了新的活力, 增强了市场竞争力, 还锤炼了一支人心齐、愿奉献、肯吃苦、能战斗的后勤干部和职工队伍。
随着《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正式发布, 高校后勤的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的改革面临的任务也更加艰巨, 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的探讨便成为当务之急。
2 我国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改革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
自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高校后勤社会化的概念后, 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经历了二十几年的探索, 后勤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 后勤的组织效率却一直没有出现根本性的变化, 高校后勤始终在低效率状态运行。国家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 要求高校以较快的速度发展从而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智力资源和知识资源, 因此而来的高校的扩招, 导致教学和师生生活的基本设施非常紧张, 而高等教育经费增加的速度远跟不上国民经济和高等教育的增长速度, 基础设施的扩建因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 后勤保障成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计划经济体制下不计成本、不计效益的高校后勤服务模式和它所形成的观念和体制阻碍着后勤改革的进程, 因此, 新型的后勤保障体系应该是一个追求效率的具有竞争力后勤服务实体。
关于效率, 通常的定义是投入和产出之比, 多出现于财务和投资领域, 是一个 (或一组) 可计算 (可对比、可衡量) 的财务“数字”。但现代企业管理中效率的概念早已超过财务数字的计算范畴, 具有更广更深的涵义。
影响组织效率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有来自外部的环境因素, 有源于组织内部的管理因素。由于组织的目标在不断发生变化, 因而, 各个因素在组织发展的不同时期影响是不同的。但是, 有些关键因素在组织发展任何时候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如专业化水平、资产的专用性、组织结构等等。
2.1 专业化水平
法约尔曾经指出提出专业化能力和等级制度是影响组织效率的两个关键要素。按照这些原则, 专业化水平与等级制度的结合是组织效率最大化的来源。西方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也指出分工会提高专业化水平, 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会增加生产效率, 使得社会总体财富增加, 专业化水平造就了今天的一切。分工使得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 通过教育和培训, 员工的职业化程度也越来越强。因此, 无论是管理者、领导者还是基层人员, 只有贡献了专业化的水平, 才能够算是胜任了管理工作。也只有胜任了管理工作, 组织效率的提高才有了基础和保障。
我国高校后勤存在较为严格的分工, 但是, 调查发现, 分工并没有促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 而是停滞在“1+1+1+=3”的简单公式上。某些同志从内部管理角度出发, 将主要原因归结为缺乏市场竞争, 缺乏分责分权。因此主张将高校后勤集团独立出去, 引入市场竞争, 进而提高企业的运作效率。但是从我们的具体实践来看, 还没有那一家高校的后勤集团能够真正实现独立, 与高校脱钩, 依靠自己在市场中生存下去的。这背后的原因是需要引起我们认真思考的。
其实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已经明确的指出, 分工的水平也就是专业化程度与市场规模是密切相关。市场规模越大, 分工水平越高;而分工水平越高, 反过来会促进市场规模的增加。由于长期的计划经济的存在, 每个高校都有一套自己的后勤系统, 这一系统一般都面向校内, 因此使得市场规模狭小, 进而导致分工的水平无法得到有效地提升, 导致学校的后勤集团运作效率低下。因此要想有效地提升后勤集团的运行效率, 必须要扩大后勤集团的市场规模, 从而为提升后勤集团的运作效率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 而这也是后勤服务改革的初衷所在。
2.2 后勤资产的专用性
高校的后勤服务是高校的教学与科研活动的保障外延。后勤服务是否需要与教学和科研活动分离独立出来, 取决于是它是否有助于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今天, 在讨论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的理论中, 一种主要的观点是由于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 高校的经费普遍不足, 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 试图通过后勤服务社会化来降低运营成本, 进而缓解高校所面临的资金压力。但是这种观点过于重视高校的资金压力, 而忽视了由于资产本身的专用性所带来的对于高校内部运营效率的影响。
威廉姆森在其著作中明确的提出, 一个组织的边界主要受到资产专用性、机会主义行为等因素的影响。资产专用性越强, 则产生事后机会主义行为的动机就越强, 因此为了规避这种机会主义行为, 企业或者是组织就会将其边界扩张, 使得企业或组织的活动日趋复杂, 经营缓解不断延长。
对于高校后勤服务而言, 后勤服务资产的专用性是较强。高校的后勤服务主要包括:水、电、气的供应与保障、教室与公寓的管理和维护以及食堂的管理等等。后勤资产的建设主要是为围绕着教学与科研设施的建设进行的。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影响, 高校的后勤服务基本上都是自成体系, 各高校之间缺乏联系。因此试图通过将各高校的后勤服务剥离, 再进行整合, 以降低运营成本的想法, 面临着很大的现实问题。以陕西为例, 西安交大开元集团试图对陕西省各高校后勤服务进行整合, 但结果证明, 这种整合不仅没有达到降低高校后勤运营成本的目的, 反而产生出了很多新的问题。因此, 高校后勤服务不是简单的剥离和整合的问题, 而要充分注意后勤服务资产的特殊性。
2.3 组织结构
组织结构是支撑组织运行的一项主要因素, 它涉及部门组成、岗位设置、权责关系、业务流程、管理流程以及协调与控制等。组织结构规定了人们之间如何交往、沟通, 如何流动以及权力分配和组织的决策模式, 而权力分配和组织的决策模式决定了组织效率的高低。适当的组织结构不仅可以清楚地界定每个组织成员的权责角色, 也是组织管理能力得以运用和发挥的前提。适当的组织结构, 配以恰当的协调和控制, 个人的工作效率将会提高, 组织整体的绩效也将得到改善。对于一个企业组织而言, 关键是能够根据变化适时调整组织结构并迅速做出反应, 这样, 才能始终保持较高的组织效率以把握一切机会。
3 高校后勤服务对新型后勤保障体系建设的影响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我国高校后勤改革的重点课题, 自2005年提出来后受到高校后勤组织的广泛关注。但是, 普遍关注的还是该体系的形式和结构, 对该体系运行规律性研究极少。作为一类组织, 新体系建设的成功与否应取决于该体系的运行效率, 效率的提高是建设新型高校后勤体系的关键。
后勤组织效率的提高同其他组织一样受到专业化水平、等级制度、组织文化和组织结构等关键因素的影响, 而且还是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后勤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有利于提高后勤的服务水平, 对促进组织文化建设有重要意义;等级制度建设使得组织的分权和分责明确, 确保组织有效激励的效果, 不仅能将分 (下转第90页) (上接第82页) 散的个人力量集中起来形成团结一致的巨大组织力量, 而且对扭转长期形成的组织亚文化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团结一致型组织文化建设的基础;组织结构对于理顺各种关系, 确保组织内外环境的各种因素共同朝着组织目标奋斗起着纽带作用。只有充分发挥各种影响组织效率的关键因素的作用, 提高组织效率,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才具有实际意义。
4 结束语
高校后勤新型保障体系改革的本质就是提高效率, 不仅要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效率, 更要提高组织运行的整体效率, 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在这个基础上建起来必将对高等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 这些关键因素如何影响后勤的效率以及如何促进新型高校后勤保障体系的建设的实证研究, 目前还是盲区, 这也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苏保君, 刘卯生.高校后勤服务保障模式综述与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 2008 (2) .
[2]唐华山.高校后勤社会化管理模式的探析与对策[J].高校后勤研究科学管理, 2008 (4) .
[3]陈兴桂.高校多元化后勤管理模式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8) .
[4]刘延平.多维审视下的组织理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 篇11
摘要:农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是最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农产品生产经营、农业提效、农民增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将经受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挑战。仅仅依靠传统农业的思维方式和经营方式无法解决现存的问题,更无法适应入世的挑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的生产经营主体地位。
关键词:农业经济;新型;合作经济
由于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合作经济初步具备了按真正的合作社原则发展的环境和条件。(1)农户获得相对独立的土地等生产资料的产权和经营权,激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由于农户经济的分散、弱小,市场信息不灵和对外经济联系的渠道不畅,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又产生了互助合作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于是农村各种合作经济又如雨后春笋般地破土而出了。
发展农业合作经济,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内在要求,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主要推动力,更是我国农业适应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必然趋势。而推进农业产业化,是一项系统工程,论题重大,涉及面甚广,比如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农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和保护力度,发挥企业家的骨干作用等等。
一、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主要载体
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中心,以谋求经营效益为目标,把种、养、加联结起来,把产、供、销等环节串联起来营运的组织系统和经营机制。从纵向看,它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接起来,形成一条龙型的产业链,实现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条龙生产经营。从横向看,各个供求环节依照各自的专业分工,涉及到资源、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合理组织,涉及到农业与加工业、商业乃至金融、运输等产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形成纵横交织、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体化经营系统。它的组织结构犹如一张活动的网,其中各个生产经营环节既相对独立动作、相对独立核算,彼此之间又相互协作、有机结合,形成自行调节、自我发展、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新型经营机制。
二、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是顺应农业“第二个飞跃”的必然趋势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业的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特别是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后,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农业生产迅速得到恢复和增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农民生活逐步提高。我们也应看到,当前农业发展的后劲不足,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的新问题:(1)以家庭联产承包为特点的小农户和社会化大生产、特别是和千变万化的国内外大市场如何相适应问题;(2)分散的农户生产、小块的承包田地和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矛盾问题;(3)小农户和科技兴农、推广农业先进技术的要求如何相适应的问题。以上这些不适应,既涉及到农业经营体制的改革问题,又涉及到农业生产由现在粗放型耕作到集约型发展的转型问题。要解决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和社会化大市场紧密结合的问题,出路在于深化改革。
三、发展新型的合作经济,是解决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目前,农民增收问题比较突出,其主要因素如下:一是随着我国农产品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供给由数量需求到质量需求的转变,部分农产品供过于求,供不合求,致使相当部分农产品滞销,甚至卖不出去,导致农民增产不增收。二是随着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提高,农产品生产成本加大,也影响了农民收入提高。三是目前农业尚属于弱质产业,抗灾能力不强。一旦遇上旱、涝、虫灾等自然灾害,则出现减产减收,甚至颗粒无收,遇到灾害的农民脱了贫又返贫。四是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的流程来看,许多农民仅仅作为一些企业的原料供应者,其生产利润大部分被农产品加工企业或流通企业占有。农民得不到生产农产品的平均利润,也构成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之一。五是随着农业科技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民增收问题面临的竞争更加严峻。一方面,农业科技的发展,一些农业企业集团加大科技方面投入,市场上“名、优、特”农产品增加,许多农产品的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农民在优质化的农产品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弱势;另一方面,我国加入 WTO 后,农产品又面临国际上多国农产品进入的竞销压力。分散的个体农户面对如此强烈的双重竞争的压力,如果不把这些农户引入农业产业化的合作经济之中,那么则难以增强竞争力,解决其增收问题,则难以奏效。当然,农民增收问题,还涉及到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涉及到对农民实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措施等等。
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分析与思考 篇12
工业化是由农业经济转向工业经济的一个自然历史过程,存在着一般的规律性;但在不同体制下,在工业化的不同阶段,可以有不同的发展道路和模式。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新型工业化道路所追求的工业化,不是只讲工业增加值,而是要做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这几方面的兼顾和统一。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标志和落脚点。第二,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我国工业化的任务远未完成,但工业化必须建立在更先进的技术基础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要把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地位,将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去。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技术手段和重要标志。第三,新的处理各种关系的思路。要从我国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简单劳动力大量富余、虚拟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且风险较大的国情出发,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的关系。这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特点和必须注意的问题。第四,新的工业化战略。新的要求和新的技术基础,要求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教育培育人才,使经济发展具有可持续性。这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靠根基和支撑力。
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对于传统工业化道路有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在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中完成工业化的任务,而不是孤立片面地实现工业化;二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而不是把信息化的任务推向未来;三是把实现工业化纳入可持续发展的轨道,而不是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建设;四是在工业化过程中尽力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而不是造成大量劳动者失业。
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我们必须把工业发展和农业、服务业的发展协调统一起来,使工业化同时成为农业现代化和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速度同质量、效益、结构等有机地结合统一起来,使我国工业真正具有强大的竞争优势;把工业生产能力的提高和消费需求能力的提高协调统一起来,把工业增长建立在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把技术进步、提高效率同实现充分就业协调统一起来,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工业化的成果和利益,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当前发展和未来可持续衔接和统一起来,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走文明发展之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2 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标体系
根据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可考虑建立如下一套新型工业化道路指标体系:
2.1 反映工业化进程衡量指标
1)结构性指标:
农业产值占GDP比重下降到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2)工业化阶段:
H·钱纳里按人均收入水平划分的工业化阶段。
2.2 反映科技含量的指标
1)科技活动支出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
2)新产品产值率。
3)技术进步贡献率。
2.3 反映经济效益的指标
1)成本费用利润率。
2)总资产贡献率。
2.4 反映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
1)反映资源消耗节约指标。
2)反映企业对环境污染方面的指标。
2.5 反映人力资源利用与劳动生产率指标
1)从业人员增长率。
2)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和专业技术人员。
3)工业劳动生产率。
2.6 反映工业信息化进程的指标
1)在产品产量统计中增加信息产品的制造情况。
2)制造业生产中电子信息设备的使用情况统计。
3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机遇分析
1)经济全球化势头迅猛,国际间的要素配置和产业重组步伐加快。国际间资本流量增加。世界范围内大跨度的全球性产业结构调整正在进行。跨国公司甚至一些中小企业,为寻求更大利润空间,加速向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其中制造业是转移的重点行业,这有利于我们有选择地承接一些先进适用技术。
2)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在发达国家迅速崛起,为我国企业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资源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带来了良好机遇。
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新型工业化起步的良好条件。十多亿的国内生产总值,使我国具备了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坚实物质基础。高度重视发展科学技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知识经济初露端倪,为新型工业化的起步提供了技术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为新型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
4)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口,市场空间巨大。处在工业化中期,进入重要的工业和服务业快速增长时期,如此众多的人口形成的市场规模和带来的增长空间是极其巨大的,并且由于人口基数庞大且发展不平衡,结构转换所带来的增长空间很大,可使我国经济保持比其它国家更长的快速增长时期。
5)我国具有生产要素低成本优势维持和制造业优势上升并存的竞争优势。中国经济正在进入以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加工组装制造业为重点的发展阶段,正在逐步形成具有较高技术含量和附加价值的制造业优势。同时,地域广大,地价难以过快攀升;廉价劳动力源源不断,近于“无限供给”状态;大批具有较高素质而与国际水平相比较收入相当低的熟练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没有形成一些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劳动力、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价格显著上升的局面,这有利于吸引越来越多的国际制造业生产能力转移到中国。
6)发达国家在市场经济成熟及现代化、工业化之后才发展知识经济,但在中国,现代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及信息化等同时进行,形成了多元转变的统一体,有望缩短追赶先进技术的时间。
4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思路
4.1 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充分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一直是依赖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来实现的,而不论是能源还是原材料的局限性都难以允许经济长期持续快速地发展。
2)充分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紧迫性。
在许多发达国家,新工业化进程已经比较深入,这将加速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我们要防止在新工业革命中再度落伍。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看不到新工业化的迅速崛起,必将贻误发展良机。
3)充分认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可能性。
必须充分认识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而且完全有条件实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不论在科技条件、经济条件还是社会条件上,我国都具备了一定的实力,完全有能力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付诸实施。
4.2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资源消耗多、污染重、经济整体素质不高和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农业弱主要是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是水土资源短缺,二是农民数量过多。越来越多的农民耕种越来越少的耕地,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农民收入增长必然乏力;农民收入很低,改善农村落后面貌必然无力。工业的根本性问题是技术水平不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且屡屡出现部分热点行业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服务业带动增长的能力不强,实现快速增长就不得不依靠工业带动,这既间接地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又增加了交易成本,影响经济整体素质和效益的提高,也不利于缓解就业矛盾。针对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十一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是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逐步实现农业由弱变壮;提高工业技术水平,实现工业由大变强;加速发展服务业,实现服务业由慢变快。
4.3 正确处理资源“瓶颈”与经济可持续发展间关系
可持续发展就是当代的经济增长不应以牺牲后人所必需的资源与环境为代价。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的国家。经济的高增长不可能长期建立在大量消耗能源和原材料的基础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节约型社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要内容。仅从资源投入与产出来看,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计算为14 000亿美元,占世界生产总值的4%左右(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会高一些),但为此消耗的各类国内资源和进口资源,经粗略估算为50亿吨。其中,原油2.52亿吨、原煤15.79亿吨、铁矿石3亿吨、钢材2.71亿吨、氧化铝1168万吨、水泥8.36亿吨,分别约为世界消耗量的7.4%、31%、30%、27%、25%、40%。可见,在粗放的增长方式下,尽管我们实现了高速度,但付出的代价也很大;在经济增长加速时,往往带来增长方式的进一步粗放,转变增长方式已刻不容缓。
4.4 正确处理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关系,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制造业信息化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重点、突破口和主战场。处于工业中心地位的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国家工业化、现代化建设的发动机。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制造业,实现从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跨越,是发展中国制造业的必经之路。世界多数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才推进信息化的。当今中国不必重走这条老路,而要充分利用人类的共同财富和智慧,将信息产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使高新技术渗透到各个产业中。
4.5 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
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是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之后,在少数发达国家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就是指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控制废弃物的产生,建立起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循环机制,把人类的生产活动纳入到自然循环中去,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所谓循环经济,其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指导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表现在:①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的,中国是一个后发展的国家,近年来信息化发展很快,我们完全可以在工业化的过程中推进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从而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②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快速发展时期,大多数是以消耗能源、牺牲环境为代价,这种:“先发展、后治理”的发展模式代价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特别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必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③在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注重机械化和自动化,与此同时出现了一些失业的问题。中国的国情是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结合国情,我们要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处理好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还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我国经济走向新兴工业化之路,推行清洁生产、建设生态型工业、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大趋势。
参考文献
[1]韩民青,袁红英.树立新工业化发展观与确立中国新工业化发展战略[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对新型课堂的思考】推荐阅读:
对水城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思考07-08
对定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几点思考10-12
创新型课堂10-20
新型玻璃课堂评价06-15
新型数学课堂教学07-03
高中生物课堂中创新型教学方式论文06-15
构建新型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论文11-26
对课堂教学的一点思考10-20
创新型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论文08-26
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思考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