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的教与学(共12篇)
财务会计的教与学 篇1
0 引言
会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商业语言和工具, 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源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及信息技术革命对会计发展的深远影响, 促使会计实务处理要求更加标准化和规范化。面临会计岗位工作重心的转变, 会计人才知识结构的提升, 现实生活中, 人们为了获取先进的会计理念、管理方法和业务技能, 主要途径就是接受高等学校的正规会计专业教育, 使之符合会计国际化的思想和社会需求。很显然, 大学中会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并且始终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
1 教学主体
如果说教育有逻辑起点的话, 应该是教与学的活动及其关系。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教与学的活动和关系有着先后的逻辑顺序, 正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才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此处的人际关系就是教师与学生。从教的角度看:是教师学术技能充分发挥的场域;从学的角度看:是学生首脑并用掌握知识的开端。说到会计教育, 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仍然是贯彻“以教师为主动, 学生为被动”的教育思想,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所有的教学活动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主体来进行开展的, 教师仍然注重强调课堂讲授, 学生则是被动地接受书本上的知识, 不能积极地思维, 不会动手去操作, 久而久之, 就逐步形成理论与实践相背离, 能力和素质也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对于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 既然选择了这个专业, 那么首先要认识和了解会计是干什么的?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所起的作用如何?需要掌握哪些方面的会计知识和业务能力?会计工作需要使用什么类型的工具 (如: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等) 。会计教育就是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师不仅要服务于学生, 更要关爱于学生。“教师与学生”是“教与学”活动中的行为主体, 具体包含:“教给谁”、“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由教师在课堂上来教给学生基础知识, 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并参与教学活动, 通过情景教学和互学互动, “动眼、动手、动脑、动口”, 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 进一步落实“以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由教师单纯注重“教学”向突出“导学”而转变, 这样即让学生在吸收知识的过程中, 以“主体”的身份来强化自身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 也同时让学生提早接触实践, 发挥实验教学的成效。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 进入大学以后应该有明确的行为目标和学习规划, 以此来确定自身在学习期满时有一个良好的知识结构和业务能力, 走向社会后成为国家的栋梁。
2 教学目标
我国各高校在培养学生方面, 都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体系和自主权, 但都是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质量框架下提出自己的教学目标要求, 向社会输送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凡开设有会计专业的综合性高校都会围绕专业知识的构建、学生智力的认知、核心技能的掌握、管理水平的提升、实务操作的能力等各方面来设计教学目标。
2.1 知识要求相对于高职教育的会计专业来说, 要求通过教学促使学生具有学识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第一, 具备扎实的职业基础知识:如计算机应用基础、应用写作、应用数学等;第二, 掌握一定的职业核心知识:如财务管理实务、统计学基础、基础会计、中级会计、出纳实务、财务软件应用等;第三, 熟悉职业拓展知识:如计算技术、涉外会计、酒店会计、银行会计、商业会计等。
2.2 能力要求以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首先要求具备相应地职业基础能力:
如在校期间取得英语应用能力A级证书、计算机应用能力等级证书;具有应用文和公文的写作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逻辑分析能力;其次要求拥有坚实的职业核心能力:具有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 具有会计领域业务核算、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会计信息来预测前景, 参与决策、规划未来和控制现在的能力;能够胜任会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管理工作, 具有会计工作的基本技能 (如点钞、核算、记账、会计体书写等) 。第三要求熟练职业拓展能力:具有一定的公关能力;具有一定的物流管理等方面的能力;能熟练应用办公设备及进行日常使用和维护;熟悉各类财务软件的运用;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调研、策划能力。
2.3 素质要求思想素质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公德, 遵纪守法, 爱岗敬业;
身心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体育、卫生和军事基本知识, 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 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 达到国家规定的高职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 拥有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
职业素质要求学生不仅要热爱会计专业, 具有本专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具有从事会计各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社会责任感;有吃苦耐劳、不屈不挠的韧劲;有较强的协调与组织能力, 并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与人沟通、共事的能力。
人文素质要求具有一定的礼仪和社交能力, 具备一定的音乐、书画、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修养, 得到更加全面的提升。
3 教学内容
在新修订的会计专业培养计划中, 专业基础课程有:经济数学、基础会计、统计基础、经济学基础、经济应用文写作等;专业技能课程有: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原理、财务报表分析等;集中实践课程有:计算机技能培训与考证、出纳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模拟实训等。由此看来, 学习会计专业知识, 入门教育是基础也是关键, 那么应该把它放在更广阔的背景下教与学。
3.1 从认识和了解会计开始, 重视入门教育在社会大环境下, 为
解决经济生活中的诸多现象, 需要运用怎样的会计知识, 熟悉什么会计方法, 以及学生选择会计专业后需要学习什么课程、掌握什么技能、完成什么学习任务, 在校期间如何学习、如何选课、如何完成课程作业, 如何获得学习援助等, 都将成为学生特别关注的问题。当新生跨入学校的第一个学期, 基础会计课程作为入门教育课程, 首先要让学生对会计的概念、方法、记账、核算等都有一个感性认识和基本了解。从学生就业的角度来看, 绝大部分学生毕业后从事的第一个专业岗位就是出纳, 因此“出纳实训”同样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入门教育课程。通过“基础会计”课程的入门理论学习, 伴随“出纳实训”课程的入门实际操作, 对于日后毕业生胜任出纳工作, 具有非常显著的作用。
3.2 会计专业知识的认知规律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长期以
来, 会计专业的认知规律都是遵循层次化的, 相对不同层次的学生, 教师的传授和以及对学生的培养, 无论是知识结构、还是技能水平, 基本上都是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逐步深入、难度加深的教育理念。
如“财务会计”课程的安排, 入校的第一个学期往往只是学习“基础会计”, 这里包含了基础会计和基础会计实训两个部分, 这门课程是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掌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会计要素、借贷记账法、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等, 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而奠定基础。
到第二个学期, 就要学习“中级财务会计”, 同时还要求有会计技能训练、会计仿真操作。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掌握货币资金的核算方法、熟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业务处理、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熟练编制汇总会计凭证、登记各类总账和明细账、编制和分析会计报表;使用的文字教材以某一机械加工企业的经济活动为背景和对象, 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完成会计专业技能训练, 将枯燥的会计工作室场景化、直观化, 犹如学生身临其境一个会计实体去感受会计实践活动, 当然, 这种仿真训练, 可以在会计模拟实训室中来完成, 即给学生提供一个身临会计岗位, 当一回会计的亲身体验。
最后阶段还要学习“高级财务会计”, 此时要求学生在连续学习了会计专业知识以后, 应该进一步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核算、有关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业务处理、资产减值核算、或有事项分析、债务重组、借款费用核算、外币业务、所得税计算、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企业合并会计报表等等。尤其到后一阶段, 让学生更加熟练掌握财务会计的核算技巧, 侧重教会学生思考和运用, 并进行实践和研究。
3.3 课程内容注重于专业知识与技术方法相结合在会计专业课程设计中, 有一部分的课程是跨学科的有效融合, 比如:
“会计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 “会计电算化实训”, 指导学生将财务报告的数据运用EXCEL表格来完成, 从中分析资产负债表的各个要素;还可利用计算机建立饼状图形来分析负债和权益结构, 通过比较提出合理的、最优的融资决策建议;训练学生上机实践, 使用规范的格式及熟练地计算机处理财务数据, 巩固单项实训中掌握的各个模块操作技能并且能够融会贯通、运用自如、凭证打印、简便准确。
通过教与学, 还可以把经济数学、统计学基础、审计学原理等课程与会计知识联系在一起传授给学生, 不仅促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模型在会计经济活动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更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运用数学模型使学生对会计基本框架和基本概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特别是表格数据的连贯性和准确性, 更加体现出数学和统计学是整个会计工作的计算基础。
3.4 会计课程科目设计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衔接和协调“双证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所接受。
让学生在获取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与自身学习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这显然对于会计专业的毕业生而言, 是一种新的严峻挑战。当面临就业问题时, 用人单位就会向毕业生提出“是否具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或者是“助理会计师职称证书”。相对会计岗位而言, 是一种专业性很强的工作, 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 同时要拥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换句话说, 其实也就是上岗证, 如果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 就好比驾驶员没有驾驶执照不能开车一样, 就无法上岗从事会计工作。因此, 许多高校在教学计划中就加入了要求学生毕业时一定要取得各专业从业资格证书, 并且在课程科目上将从业资格证书的考试培训紧密衔接在一起, 比如:课程学习“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与会计职业资格考试科目的重合, 使学生既节约了学习时间, 也可一科两用。课程科目和考试科目两者协调还加上一定的优惠条件, 如毕业时凭取得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抵学分。
4 教学手段
会计课堂教学的方法应当从程序性和技术性的教学方法向概念性和问题式方法转变, 强调会计教育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寻找答案以及如何掌握学习技巧, 由此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操作贯穿起来, 学会实践操作, 举一反三。在教学手段的运用上, 首先可从感性认知着手, 然后再由理性认知开始, 最后到实践操作为止, 完成整个教学阶段使学生从入门熟悉的过程。
4.1 当新生踏入大学的第一个学期, 面对会计的基础知识教育,
绝大部分同学 (除开少数职业高中的对口会计专业学生) 几乎对会计没有任何概念, 这时教师可以带领大家到学校所在的财务部门参观考察, 有条件的还可以到一些大型的公司参观。让学生对会计是从事什么工作?为什么要分成会计和出纳岗位?主要职责是什么?怎样进行实际操作?单位的各项经济活动是怎样由会计来进行反映和监督?有了这样一个感性的认识, 可以激发学生的丰富想象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引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提升。
4.2 有了会计专业的感性认识, 进入第二阶段的理论学习, 学生自然就不会感到十分陌生。
对于教师而言, 应该牢牢把握会计专业知识的总体框架结构, 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 着重讲解各个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知识点, 通过浓缩章节、归纳中心、案例分析、课堂提问、小组讨论、重点答疑、例题练习、课后作业等各种手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动脑动手、探讨分析、思考练习的各项能力。
4.3 在现代化教学中, 利用计算机作为辅助的教学工具, 也是教师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的选择。
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PPT课件, 通
过课堂的幻灯演示, 使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图表更加生动、表格计算直观、数据一目了然, 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课件展示可以鼓励学生在观看的同时, 注意观察如何进行正确地填写各类表格, 怎样掌握数据之间的相互联系。
4.4 当进行会计单项或会计模拟实训时, 教师要积极运用模拟教学法, 使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于一个会计实体核算的情境中。
如教师把企业中的供产销各个主要生产经营部门的所有工艺流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凭证、表格、账簿、单据等都收集起来, 让学生在教师的悉心指导下, 运用这些实物, 完成主要经济业务核算的各个步骤, 模拟会计实际工作, 从企业筹资活动的开始, 组织生产供应、产品生产、产品销售、资金回收等各个环节, 首先审核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写记账凭证、登记账簿、对账结账, 最后是编制会计报表。整个经济活动过程要求学生准确核算收入、费用和利润, 检查实际收支结余的数据是否与记账凭证上的数据相吻合, 能否做到账账相符、账证相符、账实相符。如果不符, 是何原因?要求学生踊跃参与、积极思考、手脑并用、努力实践, 正确使用会计体书写支票和凭证, 牢牢掌握会计的基本操作方法, 最终实现教与学的有效融合。
5 教学评价
对于会计专业课程教学的评价, 分为三种途径:第一是由学校教务处派出检查组分别对课程责任教师的教学工作 (开学、期中、期末) 进行抽查:从教学大纲、授课计划、课程教案等方面检查评分;第二是由全体学生对专业任课教师进行教学考核评价:从着装、语言、板书、表述、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评价项目来为教师测评;第三是由行政部门为其教学工作打分;很显然, 最后的总分应该就是三者的综合。另外, 任课教师也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打分:如上课迟到、缺席、完成作业、期末考试等情况进行评价, 一般而言, 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占学生考核成绩的30%, 期末考试的卷面成绩占70%, 这样给予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宽松环境和有利条件, 同时也健全了考试和考核机制。对于学生来说, 修满学分不再仅仅局限于最后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 而平时的表现计分也十分重要。
6 教学反思
在教与学的过程中, 教师在课堂上仅仅讲授专业知识的整体框架以及重点、难点、知识点, 其他时间用来侧重培养学生掌握自主学习、自主获取资料分析问题、自主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倡积极思考和动手操作,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和探讨, 并为终身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方法。
在教与学的活动中, 要创设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教与学”的活动情境;实施让学生承担完成主体角色来完成学习的任务;给学生享有与教师同等的动口交流表达的对话权利等。让学生的学习过程由“被动学习”接受知识、灌输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来获取知识、运用知识,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这样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在教与学的环境下, 用陶行知先生的“要给学生一碗水, 首先自己就要准备一桶水”的至理名言来鞭策教师的行为。教师也需要不断地从媒体、网络、广播、新闻、报刊、杂志中主动研究和探讨新的会计法规和新的会计准则, 吸取新的知识、新的结构, 更多地了解和阅读一些新的会计知识专题文献, 将新的知识融会贯通, 引导和启发学生陈述、议论、探讨、理解、更新、思考新的会计内容, 以此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和雇用单位的满意程度。
在教与学的氛围里, 教师不适当的教学方式和评价态度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 并诱导学生肤浅地学习, 掌握的知识不牢固。相反, 有效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态度、强烈的责任心、崇高的敬业精神, 会鼓励学生深入地学习, 喜欢这个专业, 热爱这项职业, 从而学习就有兴趣, 思维就会敏捷、实践就有激情, 工作就有成绩, 能力就会提升, 事业就会进取。
摘要:会计专业课程的教与学贯穿于整个专业知识的传授和职业技能的实践过程中。本文将高职院校教与学的活动开展从教学主体、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价、教学反思等方面进行浅析, 来表明教与学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会计专业,教与学,主体,目标,内容,手段,评价,反思
参考文献
[1]李日昱.会计教育完善与创新的思考.财会研究, 2009年第20期.
[2]李晓慧.会计教学体系研究:来自英国大学的借鉴.会计研究.2009年第.10期.
[3]朱肃霞.“教学做合一”的一个探讨:教师德业发展的本体伦理.生活教育, 2008年第9期.
[4]吴希慧.浅析高职高专会计教学的课程改革途径.经理日报, 2009年4月.
财务会计的教与学 篇2
古代人对于教育、教学方法,并没有严格地区分,有时是同时并举或互相混同、互相包容。孟子就是如此,其主张大致如下:
◆深造自得。孟子认为学习的最高目的,是使知识达到“自得”的境界。他认为一个人只是达到“自得”境界的时候,在处理和解决事物时,才能操持自如,左右逢源,默识心通。孟子还认为,深造自得的途径,不仅要注重掌握广博的知识,而且还要注意“由博反约”。他说:“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
◆专心有恒。孟子反对那种三心二意和心不在焉的学习态度。他认为,是否专心,对学习的好坏关系极大。不仅要专心,还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十寒。他曾举掘井作譬喻说:“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译:做一件事譬如掘井,掘了六七丈深还没掘到地下水,依然是一口废井。)
◆循序渐进。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就是说不可以冒进。他反对“揠苗助长”。他有一段很形象的话说:“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这个生动地譬喻,说明了循序渐进的必要性。
◆重思存疑。重思是孟轲教学思想的特点,他轻视闻见之知。基于他的读书实践,和对“思”的重视,孟子提出了“读书存疑”的主张,他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因材施教。孟子曾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他认为,除了自暴自弃者外,对有心问学的人都可量才施教。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译: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有五种:有像及时雨滋润禾苗的,有促使品德完美的,有促使才能通达的,有解答疑问的,有让不能登门受业的人私自取法的。这五条,是君子用来教育的方式。)
问题导向的教与学 篇3
一、教学模式是什么
教学模式是什么?说简单一点,就是一堂课怎么一步一步地走下去,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第三步干什么,第四步干什么。当这一流程相对固定下来了,就是所谓的模式。但如果每个学科、每堂课的每个环节都一样,无论是上课的教师,还是听课的学生,是会感到乏味的。
教学模式在课程论、教学论专家那里的共识是它只是一种媒介,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模式。通过这些模式,教师可以获得多种成功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技能,同时使自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专业成长。确切地讲,一种教学模式只是为解决某一个问题服务。也就是说,解决某一个学习问题总有它特定的学习模式。举个简单的例子,教语文的提倡由整体感知,再到具体的字词句、写作技巧。拿到一篇文章,不管句子有没有全部读懂,词是否完全认识,总体上它并不会影响读者对文本的认知。但这样的顺序用在理科教学上,就不一定合适。再有一点就是,教学模式指向学生的学,是帮助他们在渐进中慢慢弄明白什么知识应该怎么学的媒介。
乔伊斯(B.Joyce)和韦尔(M.Weil)他们认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当我们在帮助学生获取信息、形成思想、掌握技能、明确价值、把握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时,也在教他们如何学习”。“教学的终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他们将来能够更加便捷有效地进行学习,使他们一方面获得知识技能,另一方面掌握学习的过程”。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平常讲的教案、教学设计其实就是教师的教学模式或者说是对学生学习模式的一种指导。我的认识是,教学模式是建立在教育哲学、心理学和脑神经科学基础上,运用系统论和方法论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所做的纲要性的描述。其主要任务是形成一种学习环境,以最合适的方式促进学习者的发展。教学模式是基于个体的,这个体就是每所学校、每个学科、每位教师、每名学生。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批评教师讲风太盛,为什么教师热衷于讲,因为讲也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教师的讲让学生掌握某个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就是一种教学模式。只不过许多教师只熟悉这一种模式而已。讲授法也是法,而且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问题是人们在研究所谓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时,一棍子将它打死了。随着印刷术和现代技术的发达,教师对现成资料的依赖越来越强,自己独立诠释教材的能力越来越弱,现在很难找到一个把课讲得生动、具体、简洁、明白,让学生一听就懂的教师了。
二、教学模式不是固化的
教学模式的形成是一个教师在教学生涯中,在与学生的共同生活中,慢慢摸索出来的对某一学科具体内容的教学处理方式和技巧。教学模式的形成需要有一个过程。就教师而言,我们总是从一个学徒工到熟练工,到能手,再到匠人,到专家、大家。就如书法学习,一个书法家总要经历“描红——入帖——出帖”,最终独成一家。没有描红的经历,最终是难以成为大家的。事实上没有哪个教师一开始就知道怎么教学,刚入手的时候是需要有人给他一个框架,让他根据具体框架实施教学。这就是我所说的教学的第一重境界——循规蹈矩。建构教学模式对新建学校和薄弱学校而言,就是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从循规蹈矩开始,在这个“脚手架”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搞明白,教和学需要哪些技术和路径,在一定范式的参照下,形成基本的教与学的习惯。当形成了教与学的基本习惯后,就要朝第二重境界——节奏分明努力了,该讨论的时候讨论,该练习的时候练习,该讲的时候讲。如同歌唱一样,想打动听众,是不能一个声调、一种节奏唱下去的,该高的时候高,该低的时候低,节奏分明才有可能赢得听众。第三重境界就是行云流水——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起承转合,不着痕迹,然后走向左右逢源,随心所欲。
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好的教学总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好教师也总会在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中有意无意地与具体的生活情境联系起来,丰富和拓展教学资源。久而久之,他会在一般教师没关注到的教学环境和生活现象中左右逢源,将用得上的教学资源信手拈来用于教学。教学模式的建构就像学书法,入帖的目的是为了出帖。我们不可能成为第二个颜真卿,也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柳公权和第二个王羲之,我就是我。有剑到无剑,有形到无形,才是最高境界。国内教学模式研究的问题就在于无视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习对象,寄希望通过一个固定的流程和模式面对所有的内容和对象,进而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大家追捧的“三三六”“先学后教”“讲学稿”“导学案”的共性就是具有指向性、操作性、完整性、稳定性,缺的则是灵活性。即每一种教学模式都规定了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顺序,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以及各个步骤要完成的任务,刻板化了。事实上当教师成为熟练工以后,他是明白在课堂上什么时候干什么、怎么干的,并且很清楚每一步要达成的目标是什么。否则就是不称职,不胜任。
在《教学模式》一书中,乔伊斯和韦尔根据教学模式理论根源,区分出四种类型的教学模式:第一类是信息加工类模型,第二类是社会类模型,第三类是个体类模型,第四类是行为系统类模型。他们用大量的事实和研究告诉我们,每一类模型下总有许多不同的教学模式,不同的模式应对的是不同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对象。作为教师,每个人都有自己那一套看家本领,这本领于他而言就是他的模式。同是教语文的,有的擅长教写作,有的擅长教阅读,而擅长教阅读的也不是每一种文体都教得好的。同样,教数学的有的教代数教得好,有的教几何教得好。就形式而言,同样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其活动方式也是不一样的。这不一样取决于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更取决于当下的课堂情况。
三、问题导向教与学的实施
脑神经科学研究告诉我们:激活大脑的策略就是要让学生将所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以致用。与学以致用直接有关的,有校外考察旅行、手工操作、实验室工作、自修项目导向或问题导向教学、技术应用、半工半读等。
问题导向的教与学简单地说,不外乎设问、答问、质疑、析疑、生疑这么几个环节。比如设问,一堂课要教什么、学什么、教与学的过程中会有些什么问题。像我这样的老教师一般不会为写教案纠结,面对一个具体的文本,我会反反复复地读,不断地在上面提出问题。有读不下去的,可能学生也会读不下去,我就反复地读,一个文本我总会提出很多个问题。如我教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居然想到一个很简单、很弱智的问题:这首诗怎么没有韵脚?就是这个看似弱智的问题却给我的教学带来了一个美好的创意:这个问题的答案在哪里?如果学生问到这个问题,我怎么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还会遇到哪些问题?这些问题我们如何解释他们才会明白?
当下教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是慢慢地丧失了独立备课的能力。开学了,教师最想要的往往不是教材,而是教师指导用书和练习册。似乎没有了这些天就会塌下来,课就没办法上了。聪明一点的就上网,去找人家的教案,寻人家的课件。但他们往往忽视了这样一个现实: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学生也会在网上获得我们以为他们没有的东西。我教《我爱这土地》,就把“这首诗为什么没有韵脚”这个很弱智的问题扔给了学生,让他们去找这首诗的韵脚,他们也没有找到。然后我又问:“无韵不成诗,为什么这首诗没有韵呢?没有韵脚它还是诗吗?”这个问题要不要学生给我答案?不需要。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现在的教师几乎没有这么一个环节,即没有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教室,他们都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问题导向的教与学,要从设问、答问、质疑、析疑、生疑这五个方面去设计,但这五个环节同样不是固化的,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相机发生和展开的。
还有一个在当下课堂教学实践中普遍存在的小组讨论如何实施的问题,也是我们必须关注的。首先是如何改变单一的分组形式。按成绩分组,一个“好学生”搭配几个“差学生”,优点是可以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实现生教生,弊端是每次讨论,说话的就那个“小先生”,其他的就成了看客;按学习程度分组,好处是大家在同一起跑线上,讨论起来没有悬殊,但弊端也在这里,因为没有悬殊,也就难以擦出火花,平平淡淡下来,大家也就没有期待;按亲疏分组,好朋友在一组,合作可能会更好,但是性格孤僻、不善交往的学生就会受冷落,有违教学公平原则;按性别分组,男女生搭配是有助于发挥效率,但几男几女又是个问题,一个班上男女比例不是那么容易控制的。更多情况下是教师的自行分组,教师根据掌握的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可以兼顾各方面的因素。但问题就如按性别分组那样,客观条件不是教师可以掌控的,即便学校也难以掌控。不管如何分组,有一点必须注意:固化的组织形式容易导致固化的组织特质,形成固化的思维,这样的特质和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就会阻碍创新思维的发展,教学创新也就难以出现。如何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综合分组不失为一种选择。所谓综合分组,分组形式是不固定的,今天这样分,明天那样分。但也有优劣,那就是新的组合既会给成员带来新的刺激,也会给学习活动的有序展开带来困难。但总体来讲综合分组会比一成不变的分组形式多一些生机。
其次是如何组织讨论和研究。讨论和研究的一定是有价值的问题。有价值的可以是学生心里明白,但说不清道理的问题;也可以是经过讨论和研究只能部分明白,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弄明白了,也就是过去说的“跳一跳摘到果子”的问题;还可以是讨论和研究了,教师也指导了,他们还是不明白的问题,但这问题他们记住了,关注了,或许会成为他们以后致力探讨的问题。这当中教师干什么?教师应该是参与者,合作者,是“同谋”,要在学生的讨论研究中发现精彩和问题,给他们具体的帮助和指导。比如告诉他们如何组织,是围成一圈,还是一人主讲,还是坚持罗伯特议事规则;比如及时提醒他们讨论和研究不要离题,不要聊天;比如控制气氛,防止吵闹等。更重要的是倾听,倾听每一个学生的言说,语言的、肢体的、表情的,还要教导学生学会倾听。也要鼓励他们自信,给他们成功的体验……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及时为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脚手架”,如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引导他们在讨论和研究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为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我们可以从斯科特·扬的《如何高效学习》中得到一些启发。李撒欢先生在这本书的导读中根据斯科特·扬的学习方法总结了一个“吃饭模型学习法”:找酒店——情境;看菜单——定向;点菜——选择;等待——猜想;上菜——纠错;开吃——验证;对账——建模;埋单——反馈。这个模型给我们的启发是:教学研究是要与生活勾连的,是要有情趣的,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取舍的,并不都是按流程走下来,步骤有多有少,同一个环节有先有后,也有同步进行。身处大数据时代,我们还可以关注美国阿兰·柯林斯《技术时代重新思考教育:数字革命与美国学校教育》。传统教学的控制权在教师手里,因为教师是知识的权威。随着大数据的到来,教师的权威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谁也不可能成为某个领域的唯一权威。因为有了网络,有了电脑,有了各种移动终端,想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更多地掌握在学习者手里,而不再是教师可以完全掌控的了。
从某种程度上讲,“翻转课堂”就是以学定教。过去是作业放到最后,翻转把作业移到前面来了,课后的作业变成课前的预习和自学。教师在学生学的基础上发现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上针对具体问题来讲授,组织学生讨论,再根据学的情况组织训练。只不过“翻转课堂”借用了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翻转课堂”不只是技术翻转,更是理念的翻转。而有些教师对技术的理解窄化了,以为技术就是网络、平板。其实,教学模式也是技术,而且是教师教学的基本技术。在技术时代,教学模式如果不考虑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固守一方,就难免被学生抛在后面,更不要想培养适应未来的一流人才了。
教学模式只是一种工具、一种媒介而已,世间不存在包打天下的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渐进的、动态的,是不断丰富和完善的。一个好教师需要掌握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并将它成功地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具体过程中创造性地教和学,去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各种教学模式如何使用与组合,要从个体出发,要着眼于发展思维、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这当中,需要科学,也需要艺术,更需要智慧。否则,我们就有可能成为工具的奴隶。(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
凌宗伟老师《变色龙》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言行表现人物的手法。
2.通过专题阅读、比较阅读,了解契诃夫小说的基本特点。
3.认识人性的卑劣、脆弱与恐惧。
二、教学重点
在专题阅读、比较阅读中发现问题,学习阅读。
三、教学步骤
1.直接导入:知道变色龙吗?说说看。
2.阅读思考:浏览课文,看看小说情节怎么围绕“变”展开的。
3.问题探究:⑴警官奥楚蔑洛夫为什么会前前后后一“变”再“变”? ⑵假如你是警官奥楚蔑洛夫,你会不会同他一样?⑶你觉得这篇小说写得最精彩的地方是哪里?
4.组织讨论:你们觉得参考资料对奥楚蔑洛夫的分析有道理吗?
5.阅读《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讨论警官奥楚蔑洛夫与小公务员有没有相同之处。
6.布置课后作业:阅读《套中人》以及契诃夫的其他作品。思考:契诃夫笔下的这些小人物告诉了我们什么?对这类小人物该如何看待?
【设计意图】指导《变色龙》一课的学习,我首先采用了比较阅读的方法。比较阅读是一种基本的阅读方法,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者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比较、对照和鉴别。这样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本课教学,在讨论之后,出示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一文,指导学生与《变色龙》对比着阅读,通过与小公务员的对比,进一步理解警官奥楚蔑洛夫这个人物形象。其次采用专题阅读的方法,布置学生课后阅读《套中人》以及契诃夫其他的作品。专题阅读是对同一作者的相关作品,或者不同作者同类作品的集中阅读,在阅读中求同或者求异,探讨同一作者笔下不同故事和不同人物表达的同一主旨和风格,或者是从不同作者的比较中找出同一主旨不同的表现手法,进而对某一作者或某类作品有一个大致的、全局性的了解。
责任编辑 徐纯军
《物理》的教与学 篇4
1 结合生活实际
学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认知过程, 学习不能成为学生的一种负担, 学习应该结合生活, 教学中, 我深深体会到, 很多学生听不懂, 文化基础普遍薄弱, 作业做不来, 学习兴趣不高, 整天混日子。但只要你结合实际, 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 已知的素材为出发点, 通过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讲解、提问, 以引起联想, 自然地导入新课, 那学生就很容易掌握.如多盏日光灯应如何联结, 串联还是并联呢?实际生活中大家都知道日光灯用电器等一般电压都是220伏, 而并联电路电压处处相等, 才能让每个用电器保持220伏, 同时, 不同的用电器, 采用串联, 能不能正常工作呢, 所以应该采用并联。其中一盏灯坏掉了, 别的灯还会亮, 为什么呢?如果电器都采用串联呢?别灯还会亮吗?同时, 做两个实验, 一个是电灯的串联一个是电灯的并联, 看一个灯坏了, 各自的现象, 从而得出为什么要采用并联。
2 要善于运用生动的例子和形象的比喻
物理是研究很多电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在讲解抽象的规律时, 教师要注意运用语言技巧, 形象的比喻, 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方便学生的理解。比如, 讲到电动势, 电压之间的关系时对学生来讲是非常抽象不容易理解, 但我们可以把电压比为水压, 在水压作用下, 水才会由高处往低处流, 而电流呢, 只有在电压作用下, 电流才会从高电位流向低电位。而电动势比为抽水机, 高处的水在水压的作用下流下来了, 要如何不充高处的水呢, 所以要用到抽水机, 抽水机把水从低处往高出抽, 同样的而电动势把正电荷由低出往高出送, 形成一种闭合回路。再着, 在上课时, 要结合生动的例子, 如讲到短路, 什么是短路呢, 比如火线碰零线, 会出现火花, 说明了什么?电流大, 会造成火灾。
3 应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技校电工类学生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要, 确定学生应具备基本的电学知识和动手能力。对教材内部分深度, 难度较大的部分应结合实践来教学, 尽量化繁为简, 在保证学生具有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 加强实践性教学。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内容, 自感互感现象, 不如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日光灯的安装, 上理论课时讲了一大堆理论知识, 学生还是一窍不通, 还不如让学生亲自动手安装一下, 体会一下。还有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 结合实验进行现场示教, 然后再结合课本中的内容进行接受、分析, 免得纸上谈兵,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弄清所学内容意义, 抓住要点和关键。同时引进了实践性内容, 本身也使得学生有机会动手, 提高动手能力, 加深印象, 适应以后作为一位技工的需要。保证理论与实践的密切结合, 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成功的实验往往能使学生加强自信, 促进创新能力的培养。
4 演示实验与理论结合
演示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一种有效手段, 它将枯燥无味变为生动有趣, 把抽象的东西变为具体化, 能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演示直观鲜明形象, 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感知各种现象的联系。观察事物的变化过程, 使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概念。例如:双控开关做一个双控开关控制电灯实验, 每个开关都可开可关, 一下子提起了学生的兴趣, 然后再结合理论一一解释.演示的导入, 使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抽象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 促成学生学习积极性, 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同时, 演示前, 要做好充分准备, 要根据教学大纲, 明确演示的目的。要明确其效益。要使学生明白演示的对象, 演示的目的, 演示的结果。通过演示, 使学生掌握所学知识。
5 由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人们认识事物总是遵循由未知到已知, 由低级到高级, 学生学习也是这样。因此在教学中, 可以把旧知识作为新知识的起点。由复习旧知识入手, 在旧的知识上加点变化, 导入新知识。
在复习旧的知识时, 会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形成记忆, 让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 进而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所学科所要掌握的基本的技能与技巧,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规律, 进一步总结解题方法, 提高和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的做法是这样, 教师先简要交代本节要复习的主要内容与要求, 再由老师系统回顾基础知识, 弥补学生的知识缺漏, 使学生形成记忆与结构, 然后, 选取一些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再给学生课后独立练习。最后, 教师有针对性的有目的性的辅导, 完成后, 教师与学生共同小结与讲评, 并归纳、总结解题方法与规律, 最后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进一步进行巩固。这里需要注意的是, 在复习旧的知识时, 要有系统, 基础, 重点。对学生有针对性, 主体性, 精选所学内容进行指导, 以及顽固, 而不是胡乱取用。
由旧知识导入新知识时, 要注意创设问题的情境, 力求使新课教学在复习旧知识点后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使新课导入自然、合理, 符合学生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 从而让学生初步明确了将要学些什么?如何学?怎么学?运用以旧扩新、温故而知新, 成为了新知识的支点。
6 要做到真正理解
平时, 学习本课程, 应深入理解物理概念, 掌握基本知识的内容, 弄清公式的使用条件和公式间量之间的关系, 单位的换算。如功率的计算P=UI、P=I2R、P=U2/R三个公式之间的联系, 各自分别适用的范围, 各自的区别与联系, 还有如无功功率, 电容, 电感不消耗电能, 为什么还要引进无功功率、无功功率的意义、无功功率与有功功率的异同, 并运用这些基本知识来分析电器的工作原理。这些就要求学生下苦工, 认真去掌握。
7 结合多媒体教学
纯粹的黑板加讲授教学是枯燥无味的, 随着社会科学发展, 电脑的普遍应用, 课堂教学中结合多媒体进行己成为一种趋势, 并且体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多媒体技术在课堂内的运用已普遍。成为提高技校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 也为学生的创新知识和探索知识, 提供了良好的环境。电脑集中文字、声音, 图片影像等集于一体, 动与静的结合、图片与文字并茂, 营造出逼真的生活情境, 使活泼的教学气氛生动活泼的, 使学生耳目一新, 具强大的吸引力, 激起了同学们的学习知识的兴趣, 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实用高效。借助多媒体可以使学生不受时间和空间, 历史和现实的限制, 有些现象很难感知的, 而利用多媒体可以突破微观和宏观的限制, 是现象由远变近, 由大变小, 由无变有, 由快变慢, 使教学生动有趣, 形象生动, 直观有, 便于学生理解。
8 课堂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时, 要求老师有较高的教学知识, 知识不渊博, 对所教知识掌握不透, 又不善于诱导的老师, 在上课是不容易控制教学活动, 提问也不容易进行, 所以, 教师事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对所提的问题, 学生的回答, 提问的时间, 如何给学生启发引导, 学生能否顺利的回答, 都要精心考虑, 做好十足的设计。 (2) 所提问题要难易适中。太难, 学生回答不来, 既浪费时间, 又得不到教学效果。对简单的问题, 又起不到提问的作用, 提问中肯明确鲜明, 要学生经过思考才能正确回答的。 (3) 要掌握提问的技巧。事先先向全班同学提出问题, 等全体思考后再点名提问, 不要常常问那些学习好的同学。也不刁难那些不会的同学, 态度要自然, 不要过于严肃, 让学生害怕的忘了回答, 对与比较差的同学, 要注意方式方法。 (4) 学生回答提问时, 老师要注意听, 不要无所谓, 要认真, 对于错误答案, 不要挖苦或讽刺嘲笑, 要中肯的评价, 采取适当的补救, 让学生有信心。对回答好的学生, 要肯定, 要表扬。同时, 提问时老师要态度耐心和蔼。
9 应用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那种“填鸭式”的灌输教育, 学生被动地接受, 没有体现其主体地位, 课堂气氛沉闷, 不利于提高教育质量。采取启发式教学,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放松, 既有利于传授知识内容, 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
运用灵活的课堂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可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 如讲授法、谈话法、讲读法和讨论法等。切忌教师自己唱“独角戏”。要加强学生的活动, 突出其主体地位。授课语言力求生动, 富有感染力。要求语言准确、生动、规范, 富有感染力, 从而增强教学实效, 还可受到语言魅力的美感教育。同时加强第二课堂教学, 坚持知行统一, 注重能力培养。
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篇5
编号:
21910074
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
文章摘要:随着心理学家对人类学习过程认知规律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来,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逐渐流行。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和基于Internet的网络通信技术所具有的多种特性特别适合于实现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生活在现今世界上,了解计算机知识并进而使用计算机是至关重要的。人们主动也好,被动也罢,总之,人们必须面对计算机的挑战。因为,计算机已经对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将日益深远。
2000年秋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被列为必修课和高考科目,全国各地的校长、老师都开始高度重视起来。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信息技术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既学好理论知识,又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就知识与技能的关系而言,分析一下汽车设计师和司机的关系就很容易理解。一位汽车设计师需要掌握大量的知识,但可以不会开车;一位驾驶技术娴熟的司机,却不一定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当然既有知识,又有技能最理想。但是,信息技术课还是应把操作技能作为重点。
信息技术课程的第二个特点是内容更新换代快。信息技术几乎每十八个月就要发生一次大的升级换代,软件更是种类繁多,发展速度让人难以适从。就是许多内容速成学习效果明显。试想一下,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每星期只花两个小时学习,对许多软件的应用技巧来说,是不是还没学完就已经过时了呢?
透过信息技术的特点,可以看出对于一个没有学过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的人,我们直接教他学习如何上网去浏览一个网站,找到他所需要的信息,然后下载、打印出来。这样手把手的一教,他几下就学会了。
信息技术课应该如何学呢?建构主义的理论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供了指导,而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也为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出,以学生自主性学习为主,不懂的就问。问谁?首先查阅资料,浏览帮助系统。再不懂的就问老师、问已经懂了的同学。
那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什么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主流学习理论。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而获得的。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构建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的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建构既是对新知识意义的建构,同时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建构注意学习理论认为,情景、协作、对话、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的四大要素。
一、情景:学习环境中情景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这就对教学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就是说,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还要考虑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景的创造问题,并把情景的创设问题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二、协作:协作贯穿于学习过程的始终。它对学习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学习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均有重要的作用。
三、会话:会话是协作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学习小组成员之间通过会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此外,协作学习过程也是会话过程,在此过程中,每个学习者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学习群体所共享,因此会话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
四、意义建构:这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在学习过程中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帮助学生对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而这种理解在大脑中的长期储存形式就是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
建构主义理论的最大特点就是自主学习。自主学习的动力来自于学生对知识的期待,学生通过获取知识前的自主学习带来的疑问来学,也带着对知识、信息的渴望来学,使学习充满求知欲与表现欲,是真正意义上的个体内在需要和追求,成为学习主体表现自我的自由形式。在建构主义理论体系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意义建构;而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
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建构主义理论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有以下几点:
一、学习内容的选择: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就是自由选择学习内容。首先,可随意选择信息技术知识塔上的知识进行学习。传统的学科强调打好基础,如语文、数学,必须从基础知识的学习一步一步进阶到高级知识的学习。而信息技术课程的技能性、应用性很强,可以不学DOS学Windows,不学Windows学上网,未必要从数制、计算机语言等知识开始学习。就像汽车设计师未必会开车,司机未必要掌握汽车的工作原理一样。
其次,“用啥学啥”,“学啥教啥”。需要什么知识就学什么知识,信息技术课程遵循“用能生巧”的原则。就像学开车一样,如果你学会开车之后,一直不开车的话,慢慢地也会生疏以至忘掉。因此,任何技能都是在不断使用的过程中,真正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从传授信息技术应用技能的角度分析,在一个用的环境下,按照“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的学习模式,能迅速地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二、学法指导:自主学习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注重学法指导。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除了对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进行学法指导外,还应着重技能训练上的指导。
三、课外服务系统:信息技术课程的配套服务系统比其它学科更广,除了老师的研究、交流平台外,还包括面向学生的综合实践设施与项目。其出发点是:学生学会用电脑,学会上网后能做什么呢?很多学校电脑都安排在特定的电脑教室里,上课时轮流用短暂时间,课后,关起门来谁也不能用。所以信息技术课程的配套服务体系中,需要一个开放式的实践基地,让学生在掌握了一定信息技术操作技能后,有参与或者从事综合实践和实际应用的机会。
因此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一系列实践中心。让已经掌握了一些电脑知识的学生,有一个环境去实践,去讨论,去发挥,去创造。这样一个配套综合服务,是信息技术课程本身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使你拥有家庭电脑,或者你的电脑技能提高之后,你的实践需求依然存在,你需要其它的交流,需要共同的探讨。
杨芙清教授曾经说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应“由兴趣到能力,先动手后明理,由熟练到创新,先起步再放眼”。信息技术课是新的东西往往需要新的方法来驾驭它。那些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和发展的资源在新的教育价值观的引导下,将会逐步占据主要地位。
参考文献:
1、《信息技术课程与众不同——浅谈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选自《智慧之源教育服务网》,发表时间:2002年6月18日
2、《教材体系建设》选自《智慧之源教育服务网》,发表时间:2002年6月18日
3、《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探索》选自《智慧之源教育服务网》,发表时间:2002年6月18日
4、《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选自《智慧之源教育服务网》,发表时间:2002年6月18日
5、《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选自《智慧之源教育服务网》,发表时间:2002年6月18日
英语词汇的教与学 篇6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词汇的学习要靠学生来完成。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在现实生活中,英语学习较差的学生大多并不是智力水平低,而是缺少兴趣和信心,学习的积极性低。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帮助学生树立对词汇学习的正确认识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明确词汇学习的重要性,要让学生认识到:学好词汇靠我们扎实的努力,否则,单词是不会自己跑到我们脑子中来的。无论采取什么好的方法,学好词汇都包含以下几个要点:一是兴趣(interest),二是勤奋(diligence),三是实践(practice),四是坚持(persistence),五是信心(confidence)。
(二)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师角色
我们教师必须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教育过程的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角色转变。教师是“引导者”,是“帮助者”,帮助学生学习,创造条件让学生学习。教师还是“心理治疗者”,要帮助学生克服障碍,充满信心。
(三)在课堂教学中,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教师要利用学生本身固有的动机,如好奇心、对成功和自尊的渴望、爱玩好动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四)课堂上教师应多使用鼓励性语言,对学生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的肯定和鼓励。
二、指导学生学习词汇的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词汇学习占据了学生学习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缺乏有效的词汇学习策略。教师在词汇教学中不应只是单纯地传授词汇的意义和功能,更应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词汇学习的策略。只有掌握了词汇学习的策略,学生才有可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去积累和扩充词汇。教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一)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词汇学习进行计划和反思,有意识地规划和调整自己的学习
首先要求学生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阶段性目标。再依据目标,制定词汇学习的计划。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为实现本阶段词汇学习的目标,你要通过哪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词汇量?每天打算在词汇学习上用多少时间?具体怎样安排?同时,督促学生定期总结自己的词汇学习情况,通过分析与思考,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查词典。教师应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较实用的词典,在学新课前查好词典。并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查词典的技巧。
2.做笔记。教师需要培养学生做笔记的学习习惯。例如,让学生把所学生词及用法记在生词本上;让学生查词典时记下词义、搭配和相应例句。这样,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记笔记加深对所学词汇的印象,还可以通过翻阅笔记复习所学词汇。
3.猜词义。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猜测词义的方法:通过上下文的逻辑关系,运用构词法,根据背景知识,句法结构常识等去猜测。
4.利用构词法。运用构词法知识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如,前缀、后缀、同义、反义等。这些构成单词的基础知识是学习单词的捷径。
5.归纳整理,建立自己的词汇系统。用比较和归类的方法学习和记忆单词。例如,比较同形异义、同音异形、同形异音的词汇;比较同义、近义、反义的词汇。通过总结,不仅可以巩固词汇,还可以使词汇更加系统化和网络化。
6.及时记忆,及时复习。词汇学习最大的问题就是遗忘。心理学研究表明,所学知识若得不到及时巩固,记忆痕迹会由于得不到强化而减弱。并且,最开始遗忘较快,以后逐渐减慢。根据这一科学原理,教师要组织学生及时复习,加深记忆,趁热打铁,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7.大量阅读。选择难易适度,内容有趣的英语书报,进行广泛阅读。遇到生词可以查词典,在大量阅读的过程中,常用词的重复率高,而且以各种语法形式出现,这样掌握的词汇既灵活,又牢固。
三、研究词汇教学的策略
词汇的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优化课堂教学,实施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我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一)培养学生按拼读规则拼读单词
利用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掌握单词的拼写形式。在实践教学当中我发现,只要把握准了单词的正确读音,单词拼写的正确率会大幅度提高。因此,在词汇学习中,要注意音、形、义相结合。努力做到“听其音知其形,见其形知其音,观其形知其意”。
(二)结合课文教学学习词汇
词汇教学主要是使学生掌握词义、词的搭配和用法,要真正掌握词义和词的用法,必须通过有情境的课文教学,并结合听、说、读、写等语言实践才能达到。课文中以黑体字出现的词汇是教学的重点。在课文阅读中学习词汇,可分为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教学内容各有侧重。
1.读前:适当呈现生词。教师通过图片、视频、自由对话等语境,呈现词汇,也可以用英语解释或替换目标词汇,为阅读扫清障碍。
2.读中: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词汇学习。教师可以在课文解读中有意识地凸显词汇,精心设计问题,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强化对词汇的学习。
3.读后:通过练习,巩固对词汇的学习。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都提供了词汇的专项练习,词汇只有通过综合运用语言的各项活动才能理解得深,用得活。
(三)直观教学
利用图片、视频、实物、动作等直观效果帮学生记忆词汇,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例如,讲解介词的时空关系时,教师可以采用图示的方法进行展示。
(四)以旧带新
利用已学过的英语词汇解释生词,以旧引新,以旧习新。既巩固了原有词汇,又能建立新旧词汇间的联系,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总之,学无定法。在英语学习中,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方法。但若能不断发现和摸索出一些有规律的东西,并加以整理和归纳,总结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词汇学习方法,那么,就一定会使词汇的学习变得轻松而有效。
太极入门的教与学 篇7
太极拳是意、气、形统一的运动形式。根据太极拳的特点,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教练太极拳,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
1、先“根”后“梢”的方法
拳理认为,太极拳真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而形于指。实践证明,步法掌握的正确与否,是学好太极拳的关键。因此,我教太极拳首先重在脚下,示范的重点在脚,指导学员们起脚要轻,过渡要稳,落脚的方向要准,无论前进或后退,都要按这个规矩进行,习练日久,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太极拳的步型与手法不怎么多,只不过同样的步型和手法会经常重复使用罢了,只有先掌握了步法,再比划手法,进一步再要求手与眼配合。
2、完整——分解——再完整
教师的动作熟练,才能正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太极拳美感的追求。
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的要求与要领,那就必须重视动作的分解,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反复教,待教会了再往下教。这就要求老师们必须重视动作的分解,让学生理解了,能做出正确的姿势了,再进一步把一个个分解的动作完整的串联起来,这个阶段主要是学会动作,打好基础,搭好架子。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把套路中的步型、步法、眼法、身法、手型、手法、眼神等基本要求,理解清楚,姿势正确,步法稳定,动作舒展大方,圆活自然,协调完整。步型和步法是练拳架的基础,太极拳常用的基本步型有马步、弓步、丁步、虚步、仆步、独立步等等。常用的步法有进步、退步、横行步、行步、跟步和垫步等等,每次课前可以安排本课要出现的步型、步法、身法、手法等基本动作的练习,使之熟练后转入套路的教学。
二、套路熟练,姿势正确
初学时主要侧重于套路的熟练。套路熟练后,必须明确指点侧重于姿势的正确。因为太极拳讲究呼吸自然,用意识引导行动,要求以心指挥形,而形又要表现出心的境,只有这样才能牵动内气。又因太极拳是动中求静,以外形的动,去牵引体内的先天真气。所以,练拳时必须排除杂念,保持头脑清静,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收敛内气,使先天之气在体内鼓荡。《拳论》说:“静养灵,根气养神。”所谓养根的“根”,就是肾脏先天混元之真气,也就是下丹气,命根元气,是人体的“发电机”。
三、学好基本步伐
初中英语的教与学 篇8
一、学生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的浓厚兴趣和求知欲是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因此,一堂课的开始,我常用过渡性的提问,甚至用幽默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顺势展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他们带着问题去学习和思考,做到有的放矢。有时候让学生唱英文歌、做游戏等,使学生能主动、大胆、愉快地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中,坚持以表扬、鼓励为主,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绪,不断发展其求知欲,培养其稳定而持久的英语学习兴趣。
二、课堂教学围绕目标精讲多练,提高学生的基本语言技能
坚持以自然环境教学为主,课堂上利用实物和图片,围绕知识点进行设问,引导或点拨,使学生通过机械性的操练和灵活运用,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我的具体做法是:1围绕本节课的具体目标点,先简洁明了的讲解,再做必要的机械性训练,然后进行举一反三、扩展性的灵活操练;2引导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对比学习,“温故而知新”,不断加深对语言知识的内在不可分割性的认识;3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训练。在教学中,我始终观察着全班的反应,保证所教的内容大家都能理解,如果学生还没有弄懂,有时根据需要重教,通过课堂讲练和多种形式的操练,真正达到让学生学习知识、巩固知识,并把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的目的。
三、侧重听、说能力的培养,同时注意听、说、读、写的全面训练
重视语言学习的客观规律,即语言是教不会的,只有学而能之。在外语教学中,我坚持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必要时才用汉语说明意思。这样使学生能在一定的语境中学习新的语言,有助于准确的理解和语言的运用。并且我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境,让每一位学生发表简短英语演讲。如班上有人生病缺席了,他们会说:“Today is Monday.December the fourth.Everyone ishere,but Yang Yi is away.I think she is ill at home.I hope she is betternow…”课后布置口头作业,这样做,一方面可使学生温习旧的知识,巩固上堂课的知识;另一方面,这些对话联系生活实际,使基础差的学生听了别人的对话后也能在愉快的气氛中习得语言,体现“以任务为基础”的学习模式,提高了他们语言运用的能力。
四、在教学中,体现教育、教养、教学三个原则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五、面向全班学生,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
美术“活动建议”的教与学 篇9
美术课程标准规定“内容标准由标准、活动建议等部分组成”, “活动建议”是为开展教学活动提供的参考性建议, 可根据条件选择, 也可自行设计。这说明“活动建议”是美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新一轮中学美术教学改革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列出的“活动建议”有125条, 其中1—6年级 (小学) 列出的活动建议有83条, 7—9年级 (初中) 列出的活动建议有42条。这些“活动建议”形式多样, 内容丰富, 主要包括美术阅读活动、美术制作活动、美术观察演示活动、美术情境模拟活动、美术信息收集交流活动、美术设计创作活动以及美术课外活动等类型, 涉及到自然、人文等各个领域, 对于改变传统美术学习方式, 构建开放式美术课程,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都大有裨益。如何利用好这些“活动建议”呢?
一、将“活动建议”与“标准”相对照, 挖掘“活动建议”的三维内涵
每一个“活动建议”都对应一定的“标准”。“标准”是学生学习美术课程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 也是美术教学必须实现的目标, 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的要求, 有利于多角度地建构学生的美术素养。
美术课程标准中的“标准”是以行为目标方式陈述的, 至于采取什么方式、方法达到这个目标, 取决于美术教师的工作, 不同的教学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传统的美术教学只能引领学生达到“标准”的知识与技能目标, 而学生的能力、情感等素质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展。现代美术教学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在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同时, 也强调美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通过“教学共同体”的共同努力, 实现“标准”的三维内涵。而“活动建议”则是帮助美术教师实现从传统教学到现代活动教学转变的有效途径。
“活动建议”是课程专家精心设计的, 大多数“活动建议”都包括有“标准”要求的三维内涵。如“邀请当地美术
曹爱群
家和民间艺人来学校进行展览和交流活动”, 这个活动不仅可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主要内容, 更重要的是通过了解中国民间艺术的创作过程, 再现知识产生的过程, 了解美术研究的一般方法, 并从美术家和民间艺人身上学到“发现、探索、坚韧、严谨”等艺术品质。再如“调查、了解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按社区或村庄的功能, 考虑环保、居住、休闲、健身和景观等需要, 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 这个活动以设计未来发展规划图或制作模型为载体, 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生存环境不同的特点和差别, 并进一步探讨美术与人类生存环境的关系, 不仅再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形成过程, 培养了学生的综合性美术思维, 而且引发了学生对人地关系的思考, 有利于学生正确环境观、资源观、发展观的形成。
三维目标观的确立打破了传统的“重知轻能”、“重智商轻情商”的一元目标体系, 是现代教育理念的重大突破, 有利于学生知、能、情、意、行等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 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活动”。广大美术教师必须从观念上重视“活动建议”, 充分吃透“活动建议”与“标准”的关系, 真正理解“活动育人”的价值。
二、将“活动建议”与教材相对照, 把握“活动”的切入点
教材是根据“标准”编写的, 有些“活动建议”被直接编入教材, 成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教材与“活动建议”是实现“标准”的两翼, 体现了课程和教法的关系。教材侧重教学内容, 既注重知识体系的相对完整性, 又强调形式新颖活泼, 具有可读性。“活动建议”侧重教学方法的选择, 主要是为了突出教材重点或突破教学难点而设计的。在教学过程中, 适时适当地组织学生“活动”, 不仅有助于教材知识和技能的获得, 而且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美术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
“活动”的切入, 时机选择十分重要。一般有三种方式, 即课前切入式、课中切入式和课后切入式。
“课前切入式”是课前把活动要求、活动目标告诉学生, 并要求学生超前进入学习角色, 熟悉即将学习的课程, 对新课产生兴趣, 对“活动”产生期望心理, 在新课导入阶段就切入“活动”的方式。以“活动导课”可激发学生成为“学习主人”的自豪感, 有利于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自主钻研、合作探究的良好学风, 而且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 为新授课内容奠定较好的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适合于课前切入式的活动主要有美术阅读视听活动、美术信息收集交流活动、美术专题讨论等, 如“欣赏不同类别的现代设计作品, 感受其不同手法和形式感”, 就可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上册“实用又美观的生活用品”导入时让学生畅谈感受, 使学习内容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从而激发学生对新课的学习兴趣。再如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视觉传达设计作品欣赏”时, 可在新课导入时安排“欣赏现代广告艺术作品, 感受和分析作品的创意和方法”活动, 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广告设计有感官上的认识, 产生学习渴望。
“课中切入式”指在教学过程中, 为了有效突破重难点而切入“活动”的方式。这种“活动”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相吻合, 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设计和组织的, 教师要特别注意活动的管理和节奏的调节, 使活动松紧有度, 富有成效。一般适合于美术制作活动、美术情境模拟活动等类型。如在学习人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体验印刷的乐趣”后, 开展“采用易于处理的板材, 通过画、刻、印等方法, 制作版画作品”活动。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九年级下册中国民间美术“皮影”内容时, 运用“计算机、摄象机、数码照相机等进行造型活动”, 边看边讲;在学习人教版美术七年级下册“面具设计与制作”时, 组织“选择语文、英语、历史课本内容编写剧本, 设计、制作面具、服饰, 布置场景, 并表演故事剧”活动。课中切入式是课堂活动教学的最主要方式, 对于调节课堂气氛, 缓解学习疲劳, 调动学习积极性, 达成教学目标都有重要价值。
“课后切入式”指为了开拓学生视野, 巩固所学美术知识和提升学习能力,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品质,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而组织实施的课外活动或课内外衔接的活动方式, 它是课堂活动的补充和延伸。美术学科具有人文和自然的双重特性, 千姿百态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为美术课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也为学生展示自己的个性和才华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如“根据学校或社会的时事新闻, 创作有关漫画、宣传画, 布置专题展览或开展讨论”等活动建议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三、将“活动建议”与学生相对照, 寻找“活动”的突破口
活动是学生的活动, 而且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的主体性活动。在活动过程中, 学生不是局外人、旁观者, 而是活动的“主人”, 是活动的设计者、参与者和实施者, 活动的成效关键是看学生在活动中有什么收获。因此, 美术教师在设计和选择活动时, 必须充分关注学生与活动的“对接”, 使活动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使学生乐于活动。实践证明, 只有那些有趣味性、针对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的活动才是学生真正需要和感兴趣的。美术教师要综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活动建议”进行重组或再加工, 以多样化的、新颖的、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充实美术课堂。
学生的情况千差万别, “活动”也应该千差万别。比如城市学生往往思维活跃, 视野开阔, 知识准备较充分, 他们对美术情境模拟、美术设计创作等活动兴趣盎然, 可多开展“活动建议”中的如“用计算机或其他手段进行图案的制作练习, 为家长会设计制作请柬, 并对会场进行装饰美化设计”、“集体讨论校园或附近社区的环境美化方案, 并进行设计练习”、“为商品做包装装潢设计”、“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 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等。
乡村学生受条件限制, 一般知识储备不足, 思路也不够开阔, 但他们肯吃苦、有钻劲, 对于未知世界充满好奇, 更加适宜开展美术阅读视听、美术制作等活动。如“活动建议”中的“采用泥或硬泡塑 (聚苯乙烯) 等材料, 制作人物、动物的浮雕或圆雕小品”、“欣赏我国书法、篆刻的代表作品 (观看录象) ”、“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中的知识, 利用生活中的废旧材料, 设计、制作出有创意的立体造型或活动模型, 装饰自己的家庭, 美化校园环境”等。
另外, 还应将“活动建议”与环境相对照, 营造适合活动开展的各种情境, 创造满足活动所需要的各种软硬件条件, 提高活动的质量和效益。
总之, 活动教学是现代教学论倡导的以“活动”为核心的一种新型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也是当代美术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美术教学实践中, 美术教师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 转变教学观念, 革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充分理解《美术课程标准》中“活动建议”在美术课程改革和美术教学改革中的意义和价值, 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 有效地整合各种教学资源, 创造条件把“活动”引入美术课堂, 使美术教学内容活动化, 努力把“活动”落到实处, 促进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反思英语的教与学 篇10
新中国已经成立了几十年,特别是改革开放这三十年,政治、经济、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国力日强。现在我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重要角色,外语人才所肩负的任务已不单单是继续引进西方精髓,而且要向外国介绍中国的文化,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
我国对英语的教育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是教育的现状却不甚理想,近期也听到不少批评的声音。主要是认为现在对英语教育的投入大却产出少。投入大表现时间的投入和设施的投入,有人估计学生在课堂和课余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约占总学习时间的1/3。学校对于英语学习的硬件投入也是相当的可观,如教室的多媒体设备,英语课占用得最多。但是尽管投入很大,产出却很贫瘠。大部分学生学了十几年英语,学的却是“哑巴英语”,不能跟别人交流。当学生踏进社会以后,过了几年,大部分人的英语水平退回了小学水平。
从效果来看,很多人实际上白费了功夫。作为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都需要对方法进行反思。在很多人的英语学习中,存在着一些误区,而一些教育者鼓吹的方法实际上也妨碍了学习者英语水平的真正提高。下面是一些笔者认为需要我们思考的方面。
一、需要反思英语教育体制
目前的英语教育基本上是应试教育。小学、初中、高中是为了升学考试,大学是为了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这种教育的目标是以卷面分数为主,而不是以提高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主。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老师在课堂上花大量的时间讲习题、考试方法;学生投入大量的时间做练习题和试卷。这种“填鸭式”教学使学生完全感觉不到这门语言的优美性和实用性,也导致老师过分强调所谓的做题技巧和方法。学生的心思不是放在如何能运用、欣赏这门语言,而是放在设法找到一种能让他们通过考试的“方法”。这种方式造成很多学生对某些考试过分崇拜。例如很多大学生好像认为“四级”考试是学习英语的终极目标,以为过了四级就会有锦绣的前程。殊不知即使过了四级,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很多过了四级的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哑巴”水平,根本进行不了沟通。很多学生是以沉默的方式来学习英语,因为卷面的成绩是要靠笔做出来的,导致学生开口说的积极性不高。学生学习英语只看重结果,不会享受学习的过程。对一些学生来说,英语学习是苦不堪言的事,这也跟我们的应试教育有关。
二、需要反思教学方法
由于有了考试作为目标,反映在教学方式上就是英语教学过分地求“精细”。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因为考试的试题非常的“精细”。例如有些词汇辨析的题目,即使是外国人也不会费心去认真寻求它们的区别。在实际生活中,不是语言学家,如果不是从事法律这方面需要对词汇认真推敲的行业的话,基本上不会影响意思的表达。但是我们的教学对于这些细微的东西特别讲究。这种过分求细的学习方法使学生耗费过多的时间,“时效比”不是很高。学习语言需要大量的输入、大量的重复,才能在脑海中建立起汉英的连接。时间过多地耗在这种“精细”上面会减少信息的输入量和重复率。与之相反,我们在教学方式上更需要的是“粗放”。要有广泛的阅读、广泛的听力,广泛地说。只有这样,词汇的重复率才高,接触的句型才越多,题材更广泛,也更令学生学得有意思。教科书文章的精读是学习英语的基础,但是也应该鼓励学生多读英语版的报纸杂志、时事新闻这些泛读材料。很多学生都有这样一种思想:只有钻研书本,与考试有关的东西,才能保他们考试过关。英语学习者有很多考试热,例如要通过四级,就所有时间都花在四级有关的书上;要过雅思,就拼命看有关雅思的书。有些学生好像不是很明白这样一个道理:语言是触类旁通的,只要能力提高了,无论面对什么样的考试,分数都会提高的。
三、需要承认“中国式”英语
中国学生学习英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过于关注“什么式”的英语。现在“美式”英语很流行。很多学生拼命模仿美式的发音。能够有纯正的发音当然是美事,但是如果将太多的时间耗在上面,但效果只有一点点的提高,那就不是很恰当了。大部分中国学生的孩童时期不是生活在英语环境里,学习英语不是一种自然的学习过程。通常在开始学习这门外语的时候,语言学习的黄金敏感期已经过去了。加上英语老师大部分都是中国人,注定了我们绝大多数人不可能有纯正外国口音,一定是带有中国特色的发音。到了一定的年龄要纠正发音,要变得非常的纯正是相当有困难的,可以说是事倍功半的事。但是现在有的学生好像非得要练就纯正的美式发音不可,在这上面花了大量的时间,到头来可能只是几个单词发准了,但基本上还是不地道,甚至怪里怪气的。到了外国,人家一听还是亚洲式的英语口音。事实上成年人学习英语,对于发音并不需要这么挑剔,毕竟我们学习的是第二语言,目的在于交流。我们学习英语的时间有限,如果我们花费太多的时间去完美我们的发音的话,那么用在阅读、听力、写作方面的时间必然会减少。而读、写、听、说才是我们进行沟通所需要的技能。只要我们的发音不妨碍我们的沟通,能让别人听懂,就不必太在意是美式发音还是英式发音。何不把时间用于提高我们的实际沟通能力呢?当然这样说并不是说发音不重要,而是提倡不要钻牛角尖。
四、不要太过注重“知识”
有些学生太过注重教科书的研究、语法的研究、技巧的研究。诚然,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学生必须懂得一些语言的规则,技术性的分析来帮助我们的学习。但是问题出在学生都把时间埋头在书上,死记硬背,并不能把这些规则熟练地转化成英语沟通的技能。语言的交流在大部分情形之下都需要即时的反应,如果缺乏这样一种即时的反应,那书上的研究也只是纸上谈兵。很多学生重读写、轻听说,并不主动培养即时沟通能力。很多学生不愿意开口,除了一些性格上的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学生对于听说这一课目并不重视。因为在英语成绩里,读写占了大部分的分数,听说只占小部分。
五、英语学习不能速成
社会上很多培训的广告鼓吹“三个月能让你说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学生在考试前突击等现象,都反映了有些人认为在一段时间内依靠一定的手段就可以走一条捷径,可以把一门外语练得精通。这种错误的思维使我们不能养成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很多人学了一段时间感觉不到进步就放弃了。有些人推迟学习,认为现在不用努力,以后某一段时间通过某种手段就能一下子学会。这些想法都是错误的。学习英语没有捷径,只能靠持之以恒。
六、增强自学
我们上课的模式也值得改进。中国的学生都在被动地学,缺少自学的学习习惯,都是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学习数理化需要老师的讲解才能够弄懂,但是英语学习不一样,只要有一定的积累,就完全可以自学,毕竟大部分单词都是懂的,不懂的只是小部分,老师只要点评就足以让学生弄懂了。
中国的英语教育需要在积累知识和沟通能力上面取得平衡。目前主要的问题是学生语言实践的机会太少,还是以研究书本为主。但是有时候也出现另一种极端,太过注重形式,一堂课嘻嘻哈哈,看上去很生动,但是留在学生脑海里的东西并不多。
刍议历史课堂的教与学 篇11
一、以德为本,培养学生感知历史的能力
历史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历史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从学习历史中获得启迪和升华。若只重视知识引导,忽视价值引导,学生主体人格难以形成。因而,历史教学的任务除了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外,更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由这些知识内化后所体现出来的气质修养、人文精神,从而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稳定的心理素质,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谐的人际交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德育是历史教学的灵魂。我国古代的仁人志士都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且把“修身”放在第一位,就是要学习如何做人。可今日社会,在市场经济冲击的大潮下,人们重物质享受,轻道德修养,不少学生追求时尚,好高骛远,贪图享受,缺乏明确的价值观、荣辱观。而历史课在完善人格,陶冶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培养优良的道德品质方面,虽不是一门心理健康课,也不是一门思想品德课,却起着一种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历史是一部完整的德育素材。历史上无数忧国忧民、爱国爱民的仁人志士,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宝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屈原,“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的林则徐,“吾以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的林觉民,“铁肩担道义”的李大钊等无数仁人志士的英雄实例深深地感染着每位学生,他们表现出的崇高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深深教育着每位学生: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认识到热爱自己的民族、国家是一个人高尚道德品质的具体表现。而在学习辛酸屈辱的中国近代史时,清政府对外卖国投降对内镇压人民,鸦片战争时的“防民甚于防寇”,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的“借师助剿”,中法战争的“败固不佳,胜亦从此多事”,中日甲午战争的“避战求和”,八国联军之役中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等等种种丑恶嘴脸,又使每位同学无比悲愤,激发起其强烈的民族忧患意识,认识到“中华复兴,匹夫有责”。课堂上同学们的情感变化,说明他们已融入历史,对历史进行反思,产生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应该说这就是道德教育,是人格教育,它是在传播知识、发展能力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教育,但它就存在于知识传播和能力培养的过程之中。
二、课前预习,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历史教学方式也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变化不断,但无论教学手段怎么改进,都不能忽视作为教学主体——学生积极性的主动投入。而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在应用先进教学手段的同时,注重对历史课文的阅读指导,促使学生自学能力提高,乃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用教。”这些观点一针见血地道出了“教”的真谛,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课前预习,正体现着一个学生自学能力的大小。当然,预习不是盲目通读一遍课文,而是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预习。为达到预习效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应精心编选几个知识性、思想性都比较强,提纲挈领,带有一定思辩性,对历史现象进行纵深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认真仔细预习。如学《鸦片战争》一节前,笔者以一实例入手要求学生思考:一小学生在《虎门销烟》读后感中写到:“真不知道该如何认识林则徐爷爷,您领导禁烟运动,为老百姓做了一件大快人心的好事,却给中国人带来了一场痛苦的战争。”大家赞同这一观点吗?你们如何认识林则徐?如果没有这场禁烟运动,鸦片战争可以避免吗?为什么?上课初,一位学生提问:“我不明白,人们渴望和平,厌恶战争,资产阶级已拥有很多财富,为什么还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去远方发动战争?”课堂上同学们各抒己见,争得面红耳赤,但大多提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私欲。在这种氛围下,我因势利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西方列强对外侵略扩张,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决定的。接着,学生结合当时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和清朝统治下的中国已处于危机四伏的封建社会末期等诸多因素,分析出了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这样,由学生分析,教师略加点拨和引导,本节重点——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就轻松解决了。又如在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一节前,笔者事先设计出环环相扣的一系列问题:“内战初期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议会军无论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都占绝对优势,为何战争却屡遭败绩?议会军如何扭转局势转败为胜?处死国王查理一世,推翻专制的斯图亚特王朝统治不久又为何会出现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统治?这一重返历史舞台的封建君主专制又如何被推翻,最终在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这些一波三折的问题蕴涵着引人入胜的魅力,激起学生们的好奇心,使他们急于通过预习来探究事件的真相和内在联系。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启发引导学生事件的起伏与资产阶级的双重性密切相关,并使学生认识到:一种新社会制度的确立过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甚至是历史的倒退,进步与反动的斗争始终影响着革命的进程,但进步的事业最终会取得胜利,这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革命运动螺旋式发展的规律,从而使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可见,课前预习是历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课堂赏识,培育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
心理学研究认为:“害怕(怕犯错误)的压力会禁锢儿童的智力活动,阻碍儿童通向新思想的道路;不安全感(担心受到批评指责)会导致儿童产生模糊的主张和阻碍选择答案的途径。”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极大地改善师生关系,抛弃旧教育模式下教师高高在上的一面,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为方式。其次,构建一个民主、宽松、和谐、个性化的课堂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平等地关注和尊重每一位学生,给他们以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及表现、发展能力的机会,要鼓励学生无所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要以认真的态度倾听学生的意见,进行赏识教育。对于学生提出的奇异想法,要妥善地选择适当角度予以评价,鼓励标新立异。对于分析问题没有谈到点上或分析得很片面的学生,要用鼓励性的语言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激发其思维发展。在遇到有分歧的问题时,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形成自己的观点,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要摒弃传统教学中将学生的思路强行纳入教师设计的轨道,束缚学生思维的做法和以严厉的语言中断学生思维过程的做法,消除学生的畏怯心理,让学生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意识到自己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这种自信心和成就感,恰是推动学生创新思维的极好动力。
四、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社会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育的主阵地,课外活动俗称第二课堂,是课内的延伸和深化。历史课内容丰富且贴近生活,因而课外活动也是历史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教学中教师本着“适时、适量、适度”的原则,以不冲击、不影响学生正常课业为前提,想方设法创造条件,打破教室的限制,带领学生走出学校,把“校内课程”和“校外课程”有机结合,发挥校外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创新与实践的潜质。课外活动形式多样: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考察历史遗址、观看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可以指导学生撰写历史小论文,进行历史方面的社会调查;也可以组织学有余力、热爱历史的学生成立兴趣小组,举办“今日时政与历史上的今天”专栏,制作课件,编演历史短剧,或有的放矢地进行研究性学习活动等等,使过去的历史现实化,抽象的历史具体化。这些活动本质上是尊重学生的个性,引发学生的兴趣,体现学生的意志的过程,换句话说,是学生自由选择和自主学习的过程。在亲身实践中感悟和体验历史,认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掌握搜集和运用资料的方法,提升质疑、解疑的创新能力,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惟其如此,才能真正树立学生在历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我们的历史课堂更加丰满,视野更加开阔,效果更加理想。
当然,笔者强调历史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并不意味着教师就不再起重要作用。作为教学改革的主力军,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把握大局,把握方向。无论是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还是课外活动,都必须兼顾每一个环节,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进行合理调整。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正确得当且有机结合,教与学才能得到较完美的价值实现。
高中英语的教与学 篇12
一、以新课程教学理念实施英语教学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英语教育教学理念, 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 使之对不同阶段、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 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因此, 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 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 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 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 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 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环境。在这个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的转型时期, 交织着教师的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 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改革就难以成功。但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产生一样, 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 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 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 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 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 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
二、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听说英语的机会。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困难是缺少语言环境, 他们接触英语的主要场所就是英语课堂。因此, 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时刻置身于英语氛围中, 营造良好的英语环境, 是英语教师应经常考虑的问题。在初中阶段, 英语教学内容比较形象, 与学生学习和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可以根据英语课本中的会话开展学生相互之间的语言交流;也可以在启迪学生兴趣上动脑筋, 创设质疑情境, 激发学生求知欲。这样, 教师不断设疑、启发、引导, 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会被调动起来。在新课程的要求下, 如何启发学生主动去阅读英语文章, 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便成一个亟须解决的问题。在教师指导学生做英语阅读的过程中, 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文章的知识点;在学生找出知识点后, 教师可以用这些知识点来创设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活学活用。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素质, 鼓励开展多种课堂和活动来丰富学生的视野, 扩大他们的眼界。为了让学生有更多地进行英语语言交流的机会, 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或课外的时间, 有针对性地开办一些课外活动小组, 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英语活动, 鼓励学生唱英语歌, 使英语渗透到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新课改明确指出教师要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传统的英语教学观念对语言的运用能力培养较困难, 教师应从语言的实际意义出发来安排语言教学形式, 以达到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同时, 教师也应在运用语言交际中创新, 不要墨守成规。因此, 教师应该吃透新课改教材, 在教学中创设浓厚的英语交际氛围, 逐步培养学生英语交流的能力, 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用统一。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 使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 使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中掌握英语知识, 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面对新教材, 首先思想观念要转变, 有了新的观念才能接受新事物, 才能避免“穿新鞋, 走老路”;新课程的实施不能简单地被视为换一个大纲、换一套教材、调整一些课程内容。在语言环境的欠缺中不仅要崇尚“苦读”“勤教”, 更要以人为本, 对学生“乐学”的潜能大力开发。英语教学过程既要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 又要重视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这样才能使教学观念与新课程标准要求相适应。
【财务会计的教与学】推荐阅读:
财务报告财务会计05-22
非财务信息财务会计11-30
会计报告财务会计09-11
论财务管理和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之间的关系10-10
税务会计比较财务会计06-11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08-22
会计财务工作05-20
会计财务核算06-18
财务会计监督07-21
财务会计课程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