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化改革(精选11篇)
银行化改革 篇1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背景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在建国之前就已成立,历史悠久,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的“官办”性质逐渐跟不上农村经济发展变化的步伐,于是在1984年,以恢复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为基本内容的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在我国逐步兴起。1996年农村信用社与中国农业银行脱钩,由中国人民银行代为管理,并重新开始按合作制原则运作。2003年,新一轮的改革在农村信用社兴起,其中,改革试点在全国的8个省推行,通过努力,这次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从2008年至今,依照党中央的明确指示,农村信用社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深化改革,改革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
从改革历程来看,政府主导推动了我国农村信用社的历次改革,并且都是以实现管理权的转移为重点,以更好地为支农做服务为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农村信用社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且有了区别于专业银行的独特之处,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的完善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农村信用社立足于服务“三农”的宗旨,在建立健全农村信用社机构体系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其次,农村信用社建立健全的多重监督管理体系,以加强对机构运营的监管。此外,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经营体制的改革也是其改革工作的重点。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条件,农村信用社着力于员工管理、绩效考核、激励机制等问题的改革,不仅解决了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减轻了自身的历史负担,还增强了自身活力,促进了自身的发展。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产权制度混乱
在农信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混乱的产权关系,分散的股权结构,无效的管理化制严重制约其健康发展。一是由于农信社集体资本金存在着所有者缺位的问题,信用社的所有权管理被经营权管理代替,而管理层集中了农信社日常经营的管理权,这就使管理者的个人因素决定了农信社的生存与发展,无法依靠经营者与所有者之间相互制衡作用来保证其发展。二是从资本结构来看,农村信用社的资本是由个人股金和集体资本金两部分共同构成的。其中,集体资本金占到总资本的百分之八十以上,而个人股金仅占不到百分之二十的比重。如此极其不合理的产权资本结构,直接导致农村信用社既不会形成产权激励,也不会形成产权约束,如此一来,社员对农村信用社的生存发展也不会有太大的积极性。三是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产权不清晰,其社员并不享有实质性的权利,属于他们的资本金仅仅体现在名义上。农村信用社的实际产权归国家或者集体所有,而且当地政府是这个集体的主体,而不是全体出资社员,这就导致了农信社的产权关系模糊不清。
2、不良资产比重过大
农信社不良贷款所占比例较大,有些地方甚至处于资产不足以抵偿债务的状况。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方政府为了促进本地区经济的发展,过度的行政干预,导致大量指令性贷款的出现,而这些指令性贷款很多都形成了不良贷款;二是由于农信社之前处于农业银行的监管之下,但是核算却是分开的,因而很多贷款的发放都是重放轻收,农业银行对于其监管十分松散,形成了许多不良贷款;三是农信社本身存在监管不力的问题,如违规经营、收支失衡等,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良贷款的出现;四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人,导致一些集体债务无法追缴。如此种种,均使得农村信用社的不良贷款比重日趋增多,所面临的市场风险逐步加大。因此,农村信用社在改制过程中,必须综合性地权衡和考量这些问题,以确保能够更好地坚持服务“三农”的宗旨。
3、金融服务功能低下
一是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数量较多并且整体素质较低。这是由于农村信用社的激励机制欠缺所导致的,一方面,由于激励机制的缺乏,农村信用社内部员工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对本社的发展漠不关心;另一方面,欠缺的激励机制导致高素质人才对农村信用社缺乏兴趣,不愿到农信社参加工作。这就使得农村信用社员工的沟通能力与适应时代发展的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促进农信社自身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二是核心金融产品相对单一。虽然农信社进行过不同程度的改革,但是其核心业务仍然以单一的贷款为主,已经很难满足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日益发展变化的农村经济的需要。由于收到农村地区经济环境的限制,在农村地区工作的人员很难接受信息化的环境,并且由于部分年长员工自身条件的限制,也导致诸如电子汇兑业务、网络银行、信用卡服务等的信息化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推广的难度增大。三是农村居民自身的文化素养及眼界也使得其对新型金融服务的了解有限,不能享受其便利,最终导致农村信用社本身的服务质量受到影响。
三、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必要性
1、更好地服务“三农”,不断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需要
在我国,农村贷款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农村信用社承担起了支农服务的任务,深入开展了信用工程,并且大量发放农村小额贷款。当今社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步伐正在逐渐加快,农村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村产业化的经营体系不断完善,一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迅速,使得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大。然而,资金外流状况突出,资金供需矛盾恶化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由于农村信用社自身条件的不足,其作为支农主力军的作用被大大地削弱,距离适应我国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达到不断增强农村信用社服务“三农”的能力,更好地协助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和调整的目的,农村信用社必须深化改革。通过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主力军地位将得到巩固和加强,能够更好地为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创收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2、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
在农村信用社的长期营运中,由于缺乏规范的法律依据指导,致使其存在很多弊端,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无法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为了满足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村信用社必须加强对资本的约束。此外,为了吸引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必须进行银行化改革,以增强自身的可持续运作能力。农村信用社的银行化改革使得股东与经营者共同承担有限责任,这样,通过向社会公众及企业募集资金,农村商业银行就可以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与经营方向社会化,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农村商业银行实行的股份法人制度以责任有限、股份平等、股权转让等为核心内容,对于农村商业银行为了满足发展中对社会资本的需求,建立更有活力和效率的经营机制以及强化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3、增强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面对商业银行强大的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抗风险能力,较高的科技水平以及较多的创新业务,农村信用社明显缺乏行业竞争优势。因此,农信社不得不面对现实,进行银行化改革。经过股份制改革,农村信用社改组为农村商业银行,成为了法人主体和市场主体,能够强化其治理结构,明晰产权结构,促进其自身经营,产权模式比较理想。目前,通过已经完成银行化改革的农村信用社的成功经验得出,农信社改组成为农村商业银行以后,其经营模式、产品类别、服务质量、管理方式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创新,与之前相比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经营活力得到了释放,信誉高、资产规模大、资产质量优良、对区域影响力巨大成为改组后的农村商业银行的新特点。可见,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可以增强资金实力,扩大业务范围,健全金融功能,提升市场竞争力,更好地快速发展。
四、农村信用社银行化改革的对策建议
1、完善内部的治理,明晰产权关系
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是现在企业发展的核心任务。农村商业银行是独立的企业法人,为了实现银行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构建“三层一会”的基本框架。应该从社员中选举理事会、监事会的成员,并且直接归股东大会管理,为了防止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利用职务之便以权谋私,理事会、监事会成员不应在本级经营机构中担任任何职务。为了达到真正实现农村商业银行全责明晰、相互制衡的有效管理机制,应该逐步建立和完善股东大会制度,以保证对企业发展等重大问题的决策正确性,其发展方向的把握由董事会决策,监事会致力于有效地监督公司的治理结构,共同促进农村商业银行的可持续发展。此外,在不断加强内部管理体制方面,农村商业银行也应做出相应的努力。一方面,对于违规违法行为的追究力度要加大,从源头杜绝违规违纪行为的发生,建立内部控制的评价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应该着力于信贷资产的管理,加强对经营行为的监管力度,不断落实和完善信贷管理制度,以达到防止信贷资金投向异常的目的,另外,还要加强内部管理的创新,加大科技的投入力度,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提高现代化的管理水平。增加银行的营运资金,完善内部管理制度,降低其不良贷款比率的重要举措。
2、金融产品多样化,适应多层次需求
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之后,为了满足客户的物质文化需求,应该以创新思路为主线,不断加强新产品和新业务的开发和创新,从金融服务方面提高农村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农村商业银行应该重视农户小额信贷业务,并加强与其他金融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借鉴其先进经验,以便提供更加多样化的金融服务。此外,中间业务也是开拓市场的重要手段,能够拓展农村商业银行的盈利空间。目前,柜面服务已经基本饱和,因此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将重心转移至自助服务系统的建设,客户服务中心、网上银行、电话银行、ATM银行的功能,都可以拓宽银行的服务渠道,实现社区服务的多样化。为了适应当今社会网络经济的需求,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加快网络信息系统的完善,统筹农村金融服务网点的现代化支付手段,并尽早实现大面积网上支付功能。另外,还应该积极为中小企业和农户的发展提供信息咨询服务,实现多渠道、多样化服务的经营方式。
3、增强自身的文化建设,重视人才培养
一个企业所特有的文化形象,集中体现在企业文化的建设上,企业文化主要包括组织的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方面。一个拥有良好企业文化的企业,能够充分发挥员工在工作中的责任感、凝聚力和使命感。对于企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质量的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在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企业员工的各方面素质是影响企业发展水平的重要因素。面对当前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大力引进高素质人才,强化人力资本队伍建设,完善现有人才结构,成为农村商业银行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农村商业银行应该广纳人才,积极引进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二是要加强对员工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致力于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合业务素质,打造一批熟悉宏观经济、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科技的复合型人才队伍。三是应该强化农村商业银行的激励与约束机制,明确奖惩制度,将个人收入与贡献度紧密联系在一起,建立健全薪酬与业绩相匹配的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以增强企业活力。
参考文献
[1]刘民权: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2]毛定荣、安文:农村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对策[J].现代商业,2008(8).
[3]张丽青、姜成彪:我国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成效、挑战及对策[J].国际金融,2011(7).
[4]童元保:我国农信社改革模式及其约束条件综述[J].中国经贸导刊,2011(6).
[5]路晶晶:浅析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建议[J].时代金融,2013(35).
银行化改革 篇2
讲师 吴艳雯
一、课程背景
随着金融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传统的业务模式逐渐被高科技设备所取代,用互联网思维推广金融业务是大势所趋。行业的变革势必会影响柜员岗位的定位和要求,柜员是银行对外的窗口,是面对客户的第一责任人,如何在适应大环境趋势变化下进一步提高效能是柜员岗位面临的挑战。
二、课程目标
1.了解金融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认知岗位要求,发展柜面营销能力 2.针对不同的客户类型,持续提升柜面客户识别能力,精准推荐产品 3.掌握柜面产品营销技能,灵活运用一句话营销和三句半话术
三、课程时间 2天,6小时/天
四、课程方式
案例分析,讲授分享,小组讨论
五、课程对象
柜员 参训人数:60人以内
六、培训所需工具和设备
有靠背的椅子,无线手持话筒、投影仪、音频线、白板、白板笔、大白纸(15张)、训练场地(发言及各种演练互动等,桌椅摆放不能太密集);
七、课程大纲
第一章 金融互联网发展对柜员的影响 1.2.3.金融互联网发展趋势解读 各大商业银行战略转型背后的思考 金融互联网发展现状对柜员岗位的影响
第二章 柜员服务提升和客户识别技巧 第一节 银行服务是立身之本
1、为什么要提供优质服务 1)银行生态环境的改变 2)银行竞争的多元化 3)以客户为中心的客户需求
2、什么是优质服务?——优质服务三纬模型 1)主动服务——服务意识 2)用心服务——服务技巧 3)细节服务——服务礼仪
3、柜员服务营销七步曲 引入案例:招商银行刘娟流程 1)站相迎 2)笑相问 3)礼貌接 4)及时办 5)巧推荐 6)提醒递 7)目相送
演练:现场分组演练柜员服务七步曲
第二节 柜面客户识别和视觉营销设计 1.临柜客户的三大心理需求与满足方法 1)安全心理:增加客户安全感的方法 2)求快心理:快速办理的方法 3)尊重心理:满足客户自尊心的方法 2.网点现场柜面客户识别 1)客户分层分群分级管理 2)银行客群区隔与经营模式 3)剖析富人:高端人群的思维变迁 案例分享:陈经理成功秘籍——关键动作
4)客户识别:高净值客户商机识别的“望闻问切” 3.如何通过视觉营销引起客户好奇心? 1)柜面视觉营销打造工具设计
2)柜面视觉工具运用要点——
三、简、艳、用、便 3)柜面视觉营销工具一句话设计要点
第三章 柜面精准化营销实战技巧 1.柜面产品知识学习 1)柜面营销产品类别
2)柜面产品知识学习——“学”、“习”、“思”三个过程 3)柜面产品营销话术——保险、基金定投、理财产品等 2.柜面营销技巧
1)柜员在哪个最佳时空点开口营销 2)柜面一句话营销技巧和话术 3)如何把握营销单张递送的最佳时点 4)柜面营销三句半营销技巧和话术 5)FAB营销话术设计 3.柜面营销典型情景学习1)问:
遇到转账汇款给别人的客户„„ 遇到转到自己他行卡上的客户„„ 遇到取现金的客户„„ 2)留
遇到转去他行“凑整”的客户 „„ 遇到转账到其他银行投资理财的客户 „„ 遇到取现去消费的客户„„ 3)少:
遇到确有“刚需”的客户„„ 遇到大额取现的客户„„ 4)回:
遇到生意人或临时取用或、借出资金的客户„„ 遇到信息不全的客户„„ 4.柜面异议处理
1)客户异议处理产生的原因 2)客户异议处理的原则 3)客户异议处理的步骤 5.网点现场交叉营销流程
1)交叉营销提高客户粘性
2)交叉营销三板斧——组合营销、联动营销模式、圈子营销 5.柜面联动营销模式 1)联动营销流程和职责 2)联动营销话术和工具 6.柜面产品知识学习 1)柜面营销产品类别
平安银行“保险化”风格初露 篇3
9月25日,同原深发展整合而来的平安银行(000001.SZ)公告称,公司董事会于9月21日收到理查德·杰克逊的辞呈,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平安银行董事、行长职务。同日,收到肖遂宁的辞呈,称其因个人原因,辞去平安银行董事、董事长职务,两人将继续担任银行和集团的金融顾问。公司董事会同意聘任邵平为平安银行行长,同意提名孙建一、邵平为平安银行董事候选人,拟选举孙建一为平安银行第八届董事会董事长。
孙建一现为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邵平则刚刚从民生银行副行长任上离职。至此,在现在的平安银行行长、副行长队列里的,只剩下副行长胡跃飞是原深发展的人了。
一位原深发展人士对《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随着高层的变化,基层员工也出现很多变动。而人员的变动还只是一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公司的文化也变了:原来深发展的工作较为安稳,员工间人际关系好,合作意识强,而现在竞争激烈,压力很大,流失了很多员工。一言以蔽之,平安银行更重视业绩的表现,这体现的是平安集团的保险文化。
不过,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银行业的竞争本来就很激烈。
离任者和接任者的不同使命
对于孙建一的当选,市场并无意外,因为其来自平安集团。肖遂宁也到了退休的年龄,他的离去也算正常。但理查德·杰克逊的离开就有些意外。
前述原深发展人士告诉记者,理查德是很想有所作为的,他在网上开了行长博客,让员工们留言、讨论,自己还可以借此观察员工动向。
中德证券研究部副总裁佘闵华表示,这两年平安银行表现一般,或许引起了平安集团高层的不满,从而迫使理查德离职。
同样地,对此番邵平的出任,市场有些意外。但在这位原深发展人士看来,民生银行近年发展很快,平安银行想借鉴其迅速发展的道路,只要是平安银行想要的人,都会不惜重金进行挖角。
平安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理查德的优势在于整合、购并,而邵平则经历了银行的各个岗位,从业经历非常完整,他也参与了民生银行快速发展的全过程。言下之意,理查德已完成了深发展和平安两家银行的整合使命,整合后的平安银行,更需要邵平这样能使公司快速发展的人。
“平安系”已全面接盘
就在平安银行公布新的董事长、行长人选前,9月20日,原平安银行的董秘李南青出任公司董事会秘书一职获得核准,从而替代了任职多年的徐进。
2010年,平安银行入股深发展后,原平安银行副行长陈伟进驻深发展,担任副行长兼首席财务官,当年底,深发展副行长刘宝瑞辞职,平安银行副行长冯杰也成为深发展副行长。
2011年8月,曾在中国平安各下属子公司平安寿险、平安产险、平安银行都工作过的吴鹏进入深发展,成为又一个副行长。而同样在平安银行担任副行长的叶望春和谢永林也在今年7月加入深发展,成为副行长。
深发展改名“平安银行”后,新的平安银行副行长达到6人,其中只有胡跃飞一人来自原来的深发展。公开信息显示,这位孤独驻守的副行长早在1990年1月就进入深发展工作,迄今已历时22年。
上述平安银行人士表示,胡跃飞主要负责对公业务,对公业务中的贸易融资是原来深发展的强项,平安银行希望继承这一优良传统,不敢让胡跃飞走人,而平安银行希望大力改造的是零售条线。
银行“保险化”
“如果胡跃飞不能为平安银行的快速发展带来突破,或许也会面临离职,因为这是平安的文化使然。”上述原深发展人士向《投资者报》记者透露,平安的保险文化与深发展的银行文化差异很大。在平安的保险文化中,竞争激烈,对员工的考核特别严格,如果考评成绩排在后面,连奖金都会拿不全,不得不自动离开。
更重要的是,以前深发展更依赖于人,讲究人的关怀和稳定,而现在平安银行更多依赖于系统,希望通过系统的替代来提高效率。
一位平安银行员工向记者透露,现在工作量增加了很多,工资却没涨,福利也少了。以前年终发现金,现在发礼品;以前中秋节发卡,现在只发月饼。好在银行承诺工资增长的幅度不低于以前。
上述原深发展人士不无感慨地说,平安对一些老员工的流失并不太在意,招了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弥补,成本还下降了。
武汉大学金融学教授胡昌生分析说,虽然银行和保险都是金融行业,但文化完全不同。与银行相比,在底层做保险营销的很不规范,员工忠诚度也不高,因此形成了激励文化,并不依赖于培养员工的忠诚度。而银行虽然也有业绩考核,但银行把安全放在第一位,需要一批稳定的员工,这样才能留住客户。
我国银行信贷财政化问题及对策 篇4
政府和银行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两个重要部门, 前者是社会经济的管理者, 执行宏观调控职能, 后者是最主要的支付中介和融资中介, 负责社会资金的配置。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和各类金融机构之间以融资平台为中介, 达成一定规模的真正市场化融资交易, 从事基础设施建设, 既配合了中央政府刺激经济的政策需要, 又为本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 本来无可厚非, 但是近年来, 我国银行的资产质量不断下降, 不良资产的数量逐年扩大, 尤其以政府信贷造成的呆账、死账最为严重, 并呈继续发展的趋势, “银行信贷财政化”成为困扰商业银行的首要问题。如何认识这种经济现象以及如何在深化改革中合理引导, 形成协调的财政金融环境, 正确处理好商业银行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找到双方利益的汇合点, 成为当前的迫切论题之一。
一、银行信贷财政化的内涵及表现
银行信贷财政化是指金融部门按照有偿方式运用出去的资金, 背离了信用的基本原则和属性, 充当了财政资金的职能。
银行信贷财政化的表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政府通过透支、借款的方式占用银行大量信贷资金, 把财政困难转移到银行身上
政府发生财政赤字后, 大量的向银行借款、透支以保持财政收支平衡。到1989年底, 政府占用银行信贷资金高达791亿元, 由于政府资金连年困难, 不能按期返回银行的借贷, 长期占压银行资金, 严重影响了银行资金的运转。
(二) 银行被迫发放政策性贷款
我国的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各个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 实际上都控制在基层政府的手中。整个金融系统的资源也都是由政府配置。有些地方和部门、企业急功近利, 不顾自身客观情况, 盲目投资建设或者重复建设, 由于融资渠道窄, 为了满足个大项目资金需求, 政府和企业就把资金缺口压向银行, 银行被迫对不符合产业政策要求和根本无力还贷能力的企业发放政策性贷款。
(三) 银行承担了应由政府承担的财政资金
近年来, 银行承担了应由财政拨付的专项储备基金和补贴资金, 如粮食、外贸、石油、煤炭等部门的补贴基金, 到1989年底各级财政亏损补贴高达400亿元, 这些亏损转嫁到银行, 增加了银行流动资金经营的难度, 减弱了银行承担金融风险的能力。 (四) 银行贷款变成财政性救济基金
目前, 我国的国有企业资金困难, 周转缓慢, 经济效益差。自1983年以后, 财政拨付的流动资金越来越少, 据统计银行大约承担了80%国有企业流动资金的拨付。银行贷款变成了财政性救济基金, 一方面使银行坏账率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给国企造成更多坏账成本。
二.银行信贷财政化形成的原因
(一) 银行信贷财政化源于制度缺陷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政企、银企、银政关系不清, 银行信贷资金财政化使得财政风险向银行风险转移。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金融体制改革过程中, 银行的企业性质仍然模糊, 信贷的经营性和政策性相互交叉, 未能真正成为经营货币这一特殊商品的企业实体。银行一方面要从事经济性、市场性信贷活动, 实现市场化经营自我要求的经济性职能, 另一方面还要承担大量的政策性贷款, 实现政府赋予的政策性职能。二者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由此诱发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和冲突。笔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应该把银行信贷的市场性和经济性放在首位。
(二) 各级政府对银行的干预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 政府干预银行信贷业务“点贷”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减少, 但是, 政府作为资金配置的主体和中心并未淡化, 不仅从宏观高层垄断, 而且还经常成为微观经营的指令者, 银行信贷资金的投向仍然不能完全根据价值规律和经营利益原则来决定, 而是在很在大程度上受到政府的左右, 很难真正体现安全效益的原则, 往往造成部分信贷资金投向的项目效益不高, 形成贷款沉淀。各级政府通过指令性贷款、关系贷款、政策性贷款、强制担保等手段干预银行的信贷活动, 形成“压贷积极, 还贷不问”的局面。同时在清理银行不良债权的过程中, 政府对本地企业竭力维护, 甚至帮助企业通过破产清算等途径逃废银行债务。此外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政府投资责任制, 对地方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约束, “首长工程”也是银行信贷财政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银行本身固有的缺陷和信贷管理监测不力
银行系统内部财产利益边界模糊不清, 导致信贷管理中激励机制不强, 风险机制缺位, 约束机制不硬, 发展机制弱化的局面。
从银行信贷对外投放来看, 缺乏风险的约束机制, 没有对信贷对象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使信贷投向缺乏客观的、科学的、明确的方向, 同时贷款责任不明, 信贷资产经营中形成获利人人有份, 亏损失败可以人人无责的现象, 在追逐利润中放松了对风险的管理。
从银行信贷的事后监控上来看, 虽然强调了贷后检查的重要性, 但是却缺少规范化的指导性文件。没有刚性要求信贷人员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市场调研和信息登陆分析, 贷后检查报告泛于开工。随着经济生活的不断复杂化和信贷队伍新人的增加, 这样的管理就显得过于粗放, 致使贷后检查不能成为发现问题。
从信贷资金的回收上来看, 一是由于激励机制不强, 约束机制不硬, 商业银行始终缺乏强有力的收贷措施。二是是风险补偿机制不健全。目前风险补偿的唯一途径为贷款损失准备, 而且我国目前仅要求商业银行根据贷款余额提取1%的普通准备金, 而没有对贷款提取专项准备金和特别准备金, 准备金仅与贷款规模联系却与贷款实际风险程度无关, 因而不能有效的对贷款的内在损失进行弥补。
三.银行信贷财政化的解决对策
(一) 理顺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的职责是以市场为导向, 及时调整制定适合当地发展的各项相关政策和法规, 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来引导社会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合理有效配置。政府、银行应各司其职, 既相互支持, 又要防止信贷资金财政化和财政资金信贷化。信用是政府财政和银行之间最基本的关系, 应依法进行规范, 严格按照引用规律办事, 改变计划经济下把银行作为第二财政的做法, 限制和制裁恶意占有银行资产的行为。
(二) 明晰产权关系,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目前,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属于国家独家所有, 并由国家统一经营, 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合一, 导致银行经营观念淡薄, 风险意识较差, 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真正分离, 是解决之一弊端的有效途径。可以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 将现有的国有资产, 经过严格的资产评估核实后, 折算成国家股, 并适当吸收部分有经济实力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和地方政府入股, 形成法人股, 实行由国家控股和法人持股相结合的股份制体制;第二步, 在第一步的基础上, 待时机成熟后, 面向社会发行社会公众股, 真正建立现代商业银行制度, 实现银行的规范经营, 增强银行的风险防范能力。
(三) 加强政府贷款的监管力度
首先, 在日常工作中, 银行与地方政府建立沟通联系制度, 了解本地经济发展情况, 适时调整对政府贷款的额度和利率, 努力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防止和化解银行信贷财政化。
其次, 针对政府财政贷款, 银行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 加强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分析与预测, 对政府公共事业类型的贷款要了解、掌握政府现有债务规模, 落实还款来源。对于以政府担保的企业型贷款, 要事前了解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评估项目的可行性, 加强对信贷资金实际流向的监控, 确保信贷安全。
(四) 建立责任约束机制, 强化责任认定和追究
建立责任约束机制, 加强风险防范意识, 一方面对信贷工作人员实行严格的岗位考核, 不断提高信货工作人员的素质, 使决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另一方面要坚持谁决策、谁担风险, 另一方面, 进一步明确上下级行之间“评估、推荐、决策”之间的责任关系, 从制度上杜绝人情贷款、关系贷款及行政干预等不正常现象。
参考文献
[1]、孟建斌, 周宏生.财政信用化和信用财政化的形成机理及引导策略.[J].理论研究.2009.1
[2]、于光远, 黄彦.改变银行财政化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最重要因素.[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4) .
[3]、阎坤, 陈新平.我国当前金融风险财政化问题及对策.[J].管理世界, 2004, (10) .
[4]、王书文.论我国银行业风险的防范与化解.[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1) .
课程改革呼唤小班化教育 篇5
随着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各地的教改实验搞得如火如荼,人们的教育观念得以更新,教育的目标已从知识、技能的学习扩展到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发展、学会关心、学会创造,要求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但这些目标的实现却受到现行教育模式——大班额的严重制约!大班额的教学模式越来越阻碍课程改革的实施。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很多地区的学校其班额大都在50多人以上,更有甚者,部分小学的班额已达到80人以上,初中(特别是初一)已达100人以上!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它省时、方便,对简单知识技能的掌握是高效的。但在现代社会,尤其是面对21世纪社会人才素质要求,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是不够的,还要有道德、有理想,会与人共同合作、与人交往、与人共同生活,还要会学习、理解、创造。传统的大班教学是满足不了这种人才素质培养的需要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要继续重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并关注情感、态度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共同发展,促进师生教学相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指出,要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达到这些目标,需要小班化教育!
小班化教育的优势在哪里呢?
一.小班化教育使师生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践证明,班级规模越大,师生之间情感纽带就越弱;班内学生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就越大,教师对班级的管理也就越难;班级规模越大,学生交往的频率就越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就不容易进行。相反小班额的情况是:由于人数的减少,学生受教育的时间、条件得到改善,师生交往的频率加大,交往机会增多,师生之间更加了解,感情更加密切。同时,班级规模的大小还直接影响到课堂上的座位排列,比如,50个学生的大班教学只能是秧田式座位排列,它更适合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教学,而对于学生情感、交往乃至创造性素质的培养则有很大局限。而当班级额度较小时,如20个左右时,座位可排列成马蹄形、圆形、V形、T形等。这大大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情感更易交流。
二.小班化教育是实现因材施教的最有效的方式
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由于班额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师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于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
三.小班化教育能更好地实施探究性学习
在一个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中,如果又没有充足的必需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当然,并非所有的探究活动都需要强大的经费支持和人员配备,但探究时间的保证(从而保证学生思考的充分展开和深入)、一定的师生比(从而保证学生充分表达、师生充分交流的机会)还是必需的。
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首先,小班化教育环境中融洽的师生关系提高了学生的思维开放程度;其次,较大的学习时空有利于组织各种学习形式,比如他们可以或个人,或结对,或小组,或全班……去做诸如阅读、实验、思考、记述和讨论等多种多样的活动,这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条件;再次,小班教师实施班级管理的跨度较小,有足够的精力进行优化管理,有利于形成良好班风,为探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环境。
四.小班化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班级规模的大小还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和用脑卫生。据卫生部门测试,小班教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明显低于普通班。这样的教学环境肯定比70多个学额的环境要好,学生的心境、教师的心境也会放松,更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小班化教育也更有利于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因为人数的减少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分析学生的心里,研究学生的心里,从而对学生实施心里健康教育,使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五.小班化教育更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
传统的大班教学是大工业生产的产物,是为大批量培养熟练劳动力服务的,强调培养的是学生的共性而忽视学生的个性。这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因为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多姿多彩的社会,社会需要的人才是多方面的,特别是具有特长的专业性人才。而小班化教育则不同,其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它真正强调了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它确立了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人数的减少让教师在充足的时空下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个性特征得到充分的释放。
银行养老金融服务套餐化 篇6
正是针对日益增长的养老规划需求,在金融服务中越来越多地出现了养老金融套餐的身影。它们将普通的金融理财服务与退休养老生活中的需求进行了整合,旨在为中老年人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
光大推出系列养老金融服务
近期,光大银行推出了系统化的养老金融服务。
其中包括为老龄人群定制的“颐享阳光卡”,将多重养老需求涵盖在这张金融借记卡中。
据介绍,颐享阳光卡所面向的是55岁以上的老年客户,除了基本的借记卡功能外,颐享阳光卡还特别推出颐享阳光四大专属增值服务,涵盖了财富、便捷、出行、健康等,一卡全面覆盖养老人群需求。
其中财富服务是指:持卡人可分享光大首家发布的养老指数、颐享阳光养老理财计划,以及为老年人特别推荐的固定收益理财产品和养老基金定投精选池。
便捷服务包括,颐享阳光卡将作为55岁以上老年客户的身份标识,持卡客户在光大银行网点可优先办理各种金融业务,同时光大还将逐步建设颐享服务专柜,让老年客户享有专属优先的金融服务。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客户,光大银行还将提供上门服务,在取得老人的当面授权下,可由被授权人代为办理部分银行业务。作为增值权益,这张颐享卡强调的是健康与出行便利,持卡人可获得电子健康档案,个人日常咨询,定期关爱短信等服务,颐享阳光卡月日均100万元以上的客户还可获赠2次预约医疗挂号服务。此外,持卡人可获得光大银行赠送保额10万元的1年期意外伤害保险,年内成功申领颐享阳光卡的客户还可获赠2次机场贵宾服务。
可以说,颐享阳光卡与一般的贵宾客户卡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在增值权益设置上更加贴近老年客户的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光大银行还推出了一款颐享阳光理财产品,专门为具有养老需求的人群设计。这款产品由光大银行自主管理,产品以境内固定收益类产品为核心,采取护本策略。这款产品的存续期为15年,到期后还可根据需要展期,便于中老年人为养老进行规化,长期投资。产品采用收益率形式发行,每月公布上月实际收益率和下月预期收益率;当投资收益率低于业绩比较基准时,可通过业绩报酬回补进行弥补。投资者可根据每月现金需求,通过每月分红或定期定额赎回部分产品份额,满足日常养老需求。
兴业打造“安愉人生”金融方案
兴业银行也为老年客户群体打造了专属金融方案,名为“安愉人生”。
在“安愉人生”综合金融方案中,集合了产品定制、健康管理、法律顾问、财产保障四项服务为一体。
其中,产品定制服务是指兴业银行为“安愉人生”客户精选产品组合,产品更加符合老年客户稳健的投资心态和理财需求。在功能设计上以安全、适用为原则。为此,兴业精心设计了专属存折,为老年客户在业务咨询、办理等环节提供人性化、便利的专属服务。
健康管理是“安愉人生”套餐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增值服务,“安愉人生”客户可获得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与医疗服务方案。包括为老年客户精选的身体健康体检套餐;提供专家挂号预约、全程导医、就医全程陪护以及住院/手术安排等综合医疗增值服务;为老年客户免费寄送健康类书籍,举办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客户的自我保健意识等。
此外,兴业银行与国内知名法律专业机构合作,可为“安愉人生”客户提供专属法律顾问服务,包括24小时律师电话咨询热线,协助提供法律文书拟定、修改,推荐本地专业律师代理法律事务,以及各类法律文档下载、定期发送法律知识期刊等服务。
兴业的套餐中还含有保障服务,由于老年人在进行投保时受到的限制较多,因此在套餐中主要为家庭财产保险及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计划。
“信福年华”逆按揭以房养老
其实,早在两年前,中信银行就推出了国内首张针对中老年群体的专属借记卡“信福年华”卡。
与其他银行的老年借记卡卡相比,中信的“信福年华”卡内最富有特色的功能是其“逆按揭”贷款功能,这是一种以住房为抵押,向借款人分期发放用于养老用途的贷款。一般来说,贷款金额根据担保物价值和养老人养老合理需要的资金确定,计划累计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所抵押住房评估价值的60%,并且每月实际支付养老金额不超过2万元。在贷款的期限上,根据借款人的实际需要合理确定,最长不超过10年。
除此之外,信福年华卡内的功能主要围绕理财服务、健康服务和便利服务来设计。
如理财服务,中信推出了稳健产品组合,并定期推出“信福年华计划”专属理财产品,这类理财产品每季度发行一次,选择债赢和优债系列产品,适合老年人追求稳健的特点。
健康服务为预约挂号服务,通过中信的服务电话可以为信福年华客户提供北京、 上海、广州全国40多个城市100多家医院专家的预约电话就医服务;优惠体检套餐服务,此外银行还提供针对信福年华客户的价格优惠体检套餐服务等。
针对老年客户的需求,中信银行与连锁家政公司合作,可以为客户提供优惠家政服务,达到一定金额赠送家政险。
银行化改革 篇7
一、经济大环境的变化带来金融的变化, 风险随之而来
(一) 关注风险苗头
今年以来, 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银行业不良贷款规模已经连续上升, 银行业风险也有苗头出现。银监部门警示大型银行加大风险管控力度。要求大型银行特别关注与经济周期变化密切相关行业、产能过剩行业及五类重点企业的风险暴露, 具体包括房地产、工程机械、钢铁、风电设备、光伏等九大行业, 以及快速多元扩张型、集团关联复杂型、多头举债借款型、高财务杠杆型、私募基金包装型等五类企业。监管机构明确要求各行要按照自营、代销分类加强理财业务管理, 做好客户风险提示, 严禁未经内部审批授权私售产品和误导消费者。对自营业务应重点加强产品设计、销售、资金投向、持续投资监控等环节的管理;对代销业务, 要设定合作机构准入标准和程序, 严格资质审查、资金投向和持续监测等管控措施。县域银行业机构要从经济形势的变化, 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的现实中, 关注风险苗头, 检视自身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
(二) 用新的视觉看风险
谋发展要有新的视觉, 防控风险也要有新的视觉。有专家分析预测, 对于中国银行体系来说, 2013年可能将是一个充满荆棘的年份。今年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将会有一定幅度的增加。有分析认为, 通常情况下, 当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资产总量过大时, 政府就会出手救助银行体系, 缓解因大量地方政府借贷而遗留下的不良债务。而这将会导致银行进一步降低信用风险审查的标准, 造成银行潜在的风险隐患。中国经济在每一个阶段的腾飞之后都会伴随着一段时期的银行和信贷危机。某地检察机关发布的报告称, 2012年金融犯罪主要呈现六大特点:一是案件数量大幅上升, 同比2011年增长了78.5%, 在刑事犯罪中比重不断提高;二是信用卡诈骗犯罪仍居首位, 占金融犯罪案件的79.1%;三是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内幕交易、高利转贷、骗取贷款等新类型案件层出不穷, 作案手法不断翻新;四是非法金融活动犯罪多发, 涉众性因素增加;五是金融机构从业人员犯罪上升, 涉及多个行业;六是案件区域分布差异较大, 由中心城区向郊县蔓延的趋势有所显现。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 防控风险也要有新视觉, 新思维、新手段。
(三) 依赖投资的经济增长有可能出现风险
还有一个比较集中的一个观点是, 中国的经济增长依然不得不过度依赖投资增长。这些年来, 中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投资驱动, 投资在GDP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是40%左右, 现在接近50%, 这样一种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因为在经济增长过程中, 投资在GDP的占比不可能是无限上升的, 它到达某一点就会停滞在那。如果真想让投资率稳定在不再继续上升的状态, 经济增长速度可能就会急剧下降, 除非消费的增长速度和出口的增长速度急剧上升来抵消负面的效果, 这点是难以做到的。可能我们的投资率在今年还会继续上升, 今年的投资增速还会高于去年的增长速度。这方面虽然可以维持经济的增长, 但意味着银行业的风险也在增加。这样的分析和预判是否准确, 是否有道理, 我们不去评论他。我们要做的, 我们能做的是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
二、银行内部“人”的风险, 须臾不可忽视
(一) 关注银行高管犯罪
从媒体的有关报道中可以看出, 中国现在又再度进入了一个银行业行长犯罪的高发期。银行行长犯罪, 常见的违规作案手法不外乎利用职权批贷款, 从中收受利益;或是造假账, 做手脚, 中饱私囊。其中扮演主角的, 往往是大权在握的分支行行长。银行行长犯罪的前一个高发期是在2000年到2005年期间, 这个时期大案要案频传。2005年2月1日, 中国银行黑龙江省分行所辖河松街支行发生涉嫌内外勾结票据诈骗案, 数十亿元资金一夜蒸发, 行长高山潜逃出国, 在加拿大被抓捕归案。2005年, 建行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支行行长邵进民涉嫌票据诈骗1.499亿元;农行山西省太原市漪汾街分理处原主任张建国, 涉嫌票据诈骗农行1.46亿余元。2004年, 中国建设银行广州芳村支行原行长张森淼违规发放贷款案 (虚假按揭10亿元) , 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方城行长高合安挪用公款一亿元。2001年, 中国工商银行广东恩平支行行长郑荣芳玩忽职守, 造成直接和间接损失36亿元。
(二) 银行“人”犯罪花样翻新
“行长犯罪”所造成的损失, 数目之大让人目瞪口呆。有鉴于此, 国内出台了银行业问责制, 要追究责任。此后, 中国银行业的风气为之一振, 成效是显著的。但进入2010年后, 情况又发生了变化, 不良贷款和债务问题, 随着经济发展再度进入人们的视线, 同样是资金紧缺导致的腐败。不过与上一波的行长犯罪不同的是, 这一波的“行长犯罪”, 出现的关联方往往不是企业, 而是政府和公权力。
最近媒体披露了这样一个的信息, 河北深州市唐奉镇, 该镇农村信用社一份核销贷款清单中涉及21人“死亡”15人“失踪”。在河北深州农村信用联社一份核销贷款文件里, 已“死亡”的, 有深州市副市长魏志春、市公安局副局长崔朋等43人。另有15人“失踪”, 总共这58人所涉及的贷款额约为250万元。在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的核销清单中, 除兵曹乡、唐奉镇的“死亡”核销, 魏家桥信用社有11笔贷款共50余万, 是依法院裁定书核销, 原因都是“中止执行”。知情人称, 11笔其实都有偿还能力。其中一笔是深州市法院执行局工作人员张会武, 2006年1月贷款5万, 2006年11月7日到期未还, 不到两个月后, 当年12月31日便被以“呆账”核销。4月3日, 深州市法院执行局局长刘华明称, 网络爆出此事后, 张会武已将贷款还清。深州市农村信用联社的监事长称, 网上爆出的唐奉、兵曹、魏家桥三家信用社共300多万元贷款核销清单, 是在2012年五六月份做的, 已走完核销程序。这位监事长承认, “在对死亡和失踪的真实性的核查方面, 工作存在失误。”他称, 涉事的三名信用社主任“已被停职”配合调查。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 是评价信贷资产安全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名深州信用联社内部人员介绍, 近两年都有核销任务, 这个过程中, 看程序都对, 但其实大有玄机。有媒体采访发现, 在核销清单中, 公职人员和村干部比例很高。有乡镇干部、深州市法院工作人员、村干部及其家属等。网上爆料称, 对于位高权重的人, 信用社主任以核销贷款送人情, 没权没钱的借款人送给信用社主任20%到30%的礼便予以核销, 而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地方信用社不知有没有, 这个案件所揭示出的问题令人深思。
(三) 行业特征决定了风险防控必须常态化
新一轮金融风险来自制度管不住的权力, 尤其是强力部门的权力。在银行“人”里, 除了高管, 还有员工。经营风险的行业, 风险无处不在。还有地方债务风险, 在“大投资、大项目”的推波助澜情势下, 地方债务风险也需严控和防范。
三、县域经济金融的特殊性, 需要强化风险防控
(一) 在发展中防控风险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对银行业的影响, 在全国部分地方已经出现银行业机构风险升高的苗头。人民银行总行和银监会都作出部署, 要求要紧扣防风险这个关键, 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全力做好金融稳定工作, 努力在探索中化解矛盾, 确保安全。县域银行业机构一般规模都比较小, 面对的客户又比较多, 情况较为复杂, 在自身的经营管理和业务发展上, 有上级行下达的高指标, 重任务的压力, 还有来自地方政府的压力, 支持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支持“三农”, 促进县域经济健康协调发展, 都是县域银行业机构需要积极做好的工作。尤其是县域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 在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上任务更重, 责任更大, 面临的风险也就更大。上面提到的河北深州市唐奉镇农村信用社以核销贷款送人情, 以核销贷款牟取私利的违法违规行为, 就是发生在县域农村信用社。另据报道, 2012年11月30日, 湖北省谷城县中银富登村镇银行行长厉明忠潜逃10天后, 在河南被抓获。该行长的主要问题是, 利用村镇银行为民间借贷担保;投资陶瓷厂遭亏损, 又通过高息借款等方式筹集资金;涉嫌伪造理财产品进行合同诈骗。《商业银行法》明确规定, 银行高管不得经商, 银行也不得对民间借贷担保。曾几何时, 嵩明县农村信用社也发生过违规放贷, 以贷谋私的犯罪案件。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县域银行业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责无旁贷的。关键是要深刻了解县域经济金融的特殊性, 把握风险点, 防控措施要到位、要有力、要有效。县域银行业机构一定要在支持经济发展中获得自身的发展, 同时管控好风险, 力求把风险降到最低。
(二) 要居安思危
发展稳定, 发展好, 也要居安思危。我们对嵩明县地方法人银行类机构和其他县域银行类机构风险进行了监测和排查。嵩明县地方法人银行类机构仅有嵩明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和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两家。从监测和排查的情况看, 嵩明县农村信用社和嵩明沪农商村镇银行主要经营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资产质量高, 发展势头好, 支持县域经济和“三农”发展的实力在逐步增强, 风险可控。只是最大十家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偏高一些。其他机构风险监测排查情况是, 嵩明县辖内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6家:除上面两家地方法人机构外, 还有中国农业银行嵩明县支行、中国建设银行嵩明县支行、富滇银行嵩明支行、邮政储蓄银行嵩明县支行。我们对各家银行机构的经营情况同时进行了监测分析, 对风险情况进行了排查。中国农业银行嵩明县支行的贷款集中度仍偏高一些, 但该行的最大贷款企业其所具有的资产、经营规模都比较大, 相形之下, 风险并不突出。嵩明县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融资业务都集中在富滇银行嵩明支行, 经过清理, 所有贷款在2010年底前已全部归还。中国建设银行嵩明县支行、邮政储蓄银行嵩明县支行管理规范, 运行平稳。总的情况是, 嵩明县域银行业机构经营较为规范, 风险管控较好, 未发现明显的风险隐患。当然, 风险可控, 不等于没有风险, 更不等于以后不会发生风险。必须增强忧患意识, 居安思危。
四、县域银行业机构风险防控常态化的几点建议
(一) 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要时刻绷紧风险防控这根弦
仍以嵩明县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为例, 虽然整体运行平稳, 但贷款集中度偏高。贷款集中度高, 有多种原因, 而追求大客户, 大额度贷款的意识冲动应是重要原因。作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农村信用社, 需要的是继续加大信贷结构调整的力度, 积极探索支持“三农”经济和县域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在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 切实防范信贷风险。同属县域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的村镇银行, 在谋发展的同时, 一定要把好风险的闸门, 要健康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应该谨记未雨绸缪, 防患于未然。
(二) 非地方法人银行业机构也要关注风险、严控风险
据媒体透露, 2012年, 浙江地区金融机构不良贷款进一步上升的趋势并未得到根本扭转。从监管层了解到的信息表明, 截至2012年5月末, 浙江地区银行业新增不良贷款已达45亿元, 主要来源于普通加工行业以及与房地产开发相关的建筑业。此前, 银监部门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表明, 浙江局部地区受产业空心化和资本虚拟化趋势影响, 民间借贷相关信用违约风险正向银行体系蔓延。另据媒体披露, 2012年3月以来, 安徽省芜湖市检察机关在金融系统开展专项行动, 并立案查办该系统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犯罪案件12人, 所有案件涉案案值都在10万元以上, 其中100万元以上特大案件3起。被查处的12人, 大多为掌握信贷审批等实权的银行行长或银行工作人员, 包括中国农业银行芜湖分行原副行长以及中国银行芜湖一支行原行长等5名县区支行行长。其中农发行芜湖支行前后三任支行行长王均涉嫌职务犯罪。现实告诉我们, 关注风险, 严控风险, 是银行业经营管理中一个永恒的主题, 县域银行业机构尤其如此。
(三) 银行业机构要努力提升制度执行力
银行的规章制度相对是比较健全的, 关键是严格执行制度, 把制度的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要坚持用制度管事, 用制度管人。如果执行制度不严, 管理松懈, 势必造成管理上的若干漏洞。从这几年暴露出来的银行内部人员犯罪情况分析, 有的是违规简化办理贷款担保业务手续收回扣;有的是为大经销商谋取不正当利益收取好处费;有的是办理个人业务时违法发放贷款收受贿赂;有的是违规发放大额度信用卡, 让持卡人得以套现融资。此外, 还有嫌疑人作案手段与金融业务自身没有关系, 他们或利用职务之便虚假报销营销费用, 或在银行装修过程中为承包人提供帮助收受贿赂等。法规制度不在多, 在于执行。一定要坚持制度管事, 制度管人。事不论大小, 人不论职位高低, 都要严管, 管到位。
(四) 切实加强县域银行业机构风险监测和防范
银行化改革 篇8
(一) 原有受到业务挑战
互联网第三方支付的便捷、高效和低手续费的特点, 冲击了原有的商业银行用户。在互联网培养下的新兴消费群体对于互联网支付的认可, 将在更长的时间段内, 对于商业银行支付业务影响。在市场上大量“宝宝类”产品的冲击之下, 商业银行面临存款流失、客户减少的挑战。同时, 第三方互联网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 削弱了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销售上原有的渠道优势。
(二) 盈利状况受到挑战
从负债端来看, 银行存在活期存款流失, 理财资金和个人少量存款向互联网金融平台转移的趋势, 利率市场化使这种趋势愈发明显。同时, 部分理财需求向互联网端的转移, 也降低了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 导致运营成本进一步提升。商业银行在互联网化的过程中, 面临手续费收入下降、中间业务收入下降, 物理网点效率低下的问题, 对其利润造成负面影响。
(三) 原有文化与管理的制约
商业银行具有层级分明的管理体系, 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 形成了稳健的经营风格和严格的风险管控, 也一定程度的影响了其相关业务转型升级的进程。同时, 商业银行的互联网金融部门仅是商业银行的众多业务部门之一, 开展业务所能调配的资源有限。长期以来, 商业银行所受监管更加严格, 所需遵守的规则更为繁复, 相比之下针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还不够完善, 两者的监管不对等制约了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
二、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的优势分析
尽管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冲击了由商业银行主导的传统金融格局, 但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以及在其特殊职能决定了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依旧占有主导地位。商业银行相比较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产实力雄厚, 客户资源丰富, 风险控制体系完善, 特殊职能。
(一) 资产实力雄厚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优势地位, 尤其表现在商业银行的负债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货币基金冲击了传统银行的活期存款。但从整体来看, 这种冲击作用十分有限, 从资产规模, 交易规模来看依旧无法与商业银行相抗衡。商业银行经营的存贷款业务使其可以进行跨期融资, 且本身商业银行资金规模巨大, 进一步强化了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地位。
(二) 客户资源丰富
我国商业银行历史悠久, 客户资源积累十分丰富, 远非近两年才兴起的互联网金融所能匹敌。商业银行高密度的物理网点锁定了大量的个人用户, 在日常的业务服务过程中, 也形成了较强的用户粘性。在企业客户定位方面, 商业银行通过关系定价, 锁定的目标大多为大型企业客户, 旨在与大型企业客户建立长期而全面的关系。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也在积极地发展电子银行业务, 电子银行客户增长迅速。
(三) 风险控制体系完善
金融业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高风险, 因此风险管理贯穿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始终, 是商业银行运行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面对利率风险, 汇率风险, 市场风险, 操作风险, 法律风险等等构成的极其复杂的风险环境, 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风险管理问题, 有更为严格的风险管理规定与流程。同时, 在客户关系管理的过程中, 商业银行更倾向于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三、商业银行互联网化的建议
(一) 充分利用数据和技术
完善自身的信息化系统, 构建良好的数据平台, 提高效率以更低的成本对于信息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 从而对客户的风险水平和需求进行更为有效的评估。改变原有的主要依靠物理网点, 提供面对面服务的模式, 更多发挥互联网的作用, 促进在线交易的达成。例如, 目前招商银行推出“一网通”, 支持十余家银行的信用卡和借记卡, 使得用户可以用一套账号和密码进行多银行卡的管理, 用先进的数据技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服务。
(二) 简化业务流程
商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 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 在相关的业务审批上更为严格, 导致一些业务不能通过, 还有一些业务操作流程繁琐和耗时长引发客户流失。商业银行应利用自身多年来的经验, 完善其风险评估模式, 简化不必要的手续, 在良好的用户体验和严谨的风险管理流程中寻找到最佳平衡点。
(三) 与互联网金融机构进行合作
商业银行作为传统金融机构有多年的行业积累和大量的客户基础, 具有互联网金融机构短期内无法超越的竞争优势。在开展新的互联网业务时, 商业银行可以寻求与互联网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点。例如, 2013年9月18日, 北京银行宣布与荷兰IN G公司推出直销银行服务模式, 将线上线下服务渠道相融合, 提升服务效率, 减低服务成本。
摘要:目前, 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突飞猛进, 对于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冲击。本文主要针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冲击之下,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结合商业银行自身的优势禀赋, 以及目前商业银行所采取的措施, 思考商业银行在互联网浪潮中的机遇所在, 提出可操作的建议意见, 以期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化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商业银行,互联网化,挑战,机遇
参考文献
[1]娜米亚.浅析互联网金融风险影响因素及其防范机制[J].现代营销, 2015. (084) .
[2]杜奕璇.浅析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及对商业银行的冲击[J].现代营销, 2015. (083) .
[3]周倩.中小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思考[J].现代商贸工业, 2016. (106-107) .
[4]黄曼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商业银行的影响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 2015.
银行化改革 篇9
标普指出, 中国银行业在业务状况、风险调整后资本、融资和流动性方面的分化很大, 而经济下滑对银行利润率和资本水平的削弱, 将造成银行业两级分化加剧。与此同时, 随着中国经济的放缓, 银行业信用周期的下行, 中国银行业或将迎来“市场主导型”的并购热潮。小银行“抱团取暖”, 而大银行亦将利用这个机会并购弱小银行以增强市场地位。
而事实上, 目前已有不少银行开始“抱团取暖”。例如, 今年5月, 民生银行、哈尔滨银行、包商银行等33家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发起了区域性金融合作组织——“亚洲金融合作联盟”。
汉字表音化改革浅议 篇10
关键词:汉字表音化改革,问题,发展对策
汉字表音化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汉字的拼音化, 指的是为了更容易地让广大民众来学习和使用汉语, 改革现行汉字, 促使汉字向表音文字的方向发展。它一直是汉字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 对于汉民族共同语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 在中国语言文字领域, 讨论最多的问题之一便是汉字改革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汉字难读、难写、难用、难学, 也难以进行信息处理, 因此, 很多专家学者和政治家都主张改革汉字, 走汉字表音化道路。当然, 这里所指的表音化主要是指汉字拼音化。当然, 汉字拼音化并不代表废除汉语, 汉字表音化改革所改革的只是汉语的书面文字形式, 汉语使用拼音文字后仍然是汉语。[1]
1. 汉字表音化发展的原因
文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是世界语言文字发展的潮流, 汉字之所以朝着表音化方向发展, 跟汉字本身的特点有重要联系。
(1) 从汉字的字数来说。汉字字数多, 难以全部掌握。虽然每个汉字都能与语言中音节对应, 但在字的形体上缺乏统一的表音符号, 因而缺乏便于识读的规律性, 绝大部分汉字需要一个一个死记, 识字任务繁重, 这是汉字难以掌握的首要原因。[2]1988年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共收汉字7000个, 其中绝大部分字的读音没有规律可循, 因此, 单单靠记忆十分困难, 不能完全掌握。汉字中有许多形声字, 尽管形声字本来是有规律可循的, 但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经丧失了表音功能, 并不能正确地表示读音。这样经常造成读音混乱, 依据字形来推断读音极易导致错误。
(2) 从汉字平面结构来说。其结构复杂, 笔画繁杂, 有很多文字不但认识起来困难, 而且书写十分麻烦。汉字的平面结构不但增加了书写和识记的难度, 而且有碍于书写速度的提高。虽然汉字的形态多样, 给人一种美感, 但是笔画多, 曲折多, 笔画变化多端, 所以给书写带来一些困扰。
(3) 从汉字的形体结构来说。汉字虽然称表意文字, 但是今天的汉字并没有像原始的汉字那样具有形象表意的作用, 也缺乏规律性很强的表示意义的符号的提示。[3]同时, 汉字的形体结构方式多样, 非常具有个性, 这是汉字的优点, 也是汉字的缺点, 因为汉字的部件缺乏合理组构的规律性, 学习的人难以从汉字形体结构获得信息, 不但很多时候不能得知其字面意思, 而且不清楚字或者是词的读音, 所以严重影响到识字效率。
2. 汉字表音化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
从上文可以看出, 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十分必要的, 但在发展过程中, 还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
(1) 汉字表音化所需要的社会环境还不成熟。虽然汉字比起表音文字来说更难以学习, 但是它的历史悠久, 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用汉字记载下来的, 所以在汉字表音化过程中, 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因此, 在这个过程中, 我们应该怎么样继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 要有什么经济条件支撑, 都是要预先考虑的问题。[4]目前, 我们在这方面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不具备一个成熟的社会环境, 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 都会给文化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
(2) 普通话普及情况不容乐观。就中国现在的普通话推广现状来说, 普通话的推广情况已经得到很大的改善, 但并没有完全普及,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只能看和写普通话, 不能听和说普通话。这是很不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的, 如果没有共同的口语作为依托, 大家不使用共同的民族语言, 即使有了表音文字, 也将无法使用。
(3) 国人“词意识”不够强。汉字通常是以字为基本单位出现, 一个字一个音节, 这样便忽略了“词意识”。很多人在使用汉语拼音的时候, 还是难以区分一个音节多个字的情况, 这往往在信息处理中造成困扰。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使用汉字的人“词意识”不强, 往往知道《汉语拼音方案》的人很多, 但是知道《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的人很少。由于大众整体对“词意识”的忽略, 人们的观念始终停留在表意汉字上, 很难实现汉字表音化, 因此积极推广《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提高国民的“词意识”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4) 语言文字法律意识有待提高。首先由于我国疆域辽阔, 人口众多, 我国语言文字法律难以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其次, 国人语言文字法律意识的淡薄, 主要表现在仍然使用不规范汉字、对国家语言文字法律抱无所谓的态度。因此, 怎样保障语言法律的实施, 怎样提高国民的语言法律意识, 是汉字表音化发展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 针对汉字表音化提出的发展对策
现在汉字正朝着表音化方向迅速发展, 针对在发展过中所要面临的各个问题, 我们应该采取一些对策, 用来引导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1) 加强推广《汉语拼音方案》和《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汉语拼音方案》是汉字表音化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 因此, 继续推广方案对于促进汉字表音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汉语拼音方案》是一座现代化的文化桥梁, 简单易学, 是帮助学习汉字和推广普通话的工具, 一方面方便了人民大众走向文化, 另一方面方便了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有利于提高中国整体的国民素质, 也有利于弘扬中国文化。此外, 还应该注意的是与《汉语拼音方案》配套的《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 我们要使汉语拼音的学习和应用更加方便, 也更加科学, 首先应该注意用它来拼写词, 而不是字。以词为单位就是要实现词内连写, 词于词之间要分开, 让人从外形上知道哪一个是词。为了使汉语拼音一目了然, 并且容易阅读, 就必须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这个辅助工具。只有这样, 才能使汉字向着表音化方向健康发展。
(2) 大力普及普通话, 实现文体口语化。要实现表音汉字必须充分普及普通话。从口语第一性, 书面语第二性来说, 只有口语发展到一定的水平, 也就是普通话已经普及, 才能促进语言共同化, 更有利于汉字表音化发展。现代汉语拼音是用来拼写现代汉语普通话, 因此, 只有更好地推广和普及普通话, 才能使汉语拼音的学习更加容易。几十年来, 普通话从不普及到逐步普及, 从没有全民族的超地域的统一标准和规范到有了全面、准确、科学的规范和标准, 现在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 各地区人们的交流也逐步增多, 这也意味着汉语拼音越来越普及, 这是汉语一个很大的进步, 也是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迈进的一个重要表现。另外, 没有高度规范的白话文, 书面语和口语之间仍然存在较大的距离, 这也是极不利于实现汉字表音化的, 所以, 我们应该极力提倡文体口语化。[5]书面语是以口语为基础的, 现代汉语书面语是以普通话为基础, 如果我们说的是普通话, 而书面语却极不规范, 夹杂着文言词语之类, 跟口语脱节, 这对于汉字表音化改革是很不利的。只有实现“言文统一”, 标准的普通话和规范的书面语相辅相成, 才能使汉字表音化发展更加健全。[6]
(3) 继续落实和实施好国家语言政策和法律。语言政策是国家权利机构为了实现语言发展的一定目标做出的强制性规定。语言法律是把语言建设中的要求国民遵守的语言行为准则用法律的方式明确下来。现在, 汉字的表音化发展中还存在许多不定的因素, 汉语需要规范的地方还很多, 因此, 只有落实和实施好国家的语言政策和法律, 一步一步地把基础落实好, 才能促进语言更快更好的发展。
(4) 群众参与、学者研究、政府政策三者合力推动。[7]群众始终是发展的基础, 只有取得群众的支持, 并在他们的积极参与下, 汉字的表音化改革才能顺利地进行;学者的研究在于它的引导作用, 只有根据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 研究有深有浅, 才能产生举世瞩目的学术成就, 才能激起群众的关注和积极参与, 同时也为政府制定相关的语言政策提供依据;政府的政策要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 才能保障语言的健康发展的正确方向不变。
4. 结语
汉字表音化改革对于汉语的发展意义重大, 它不但有利于本民族的学习和交流, 而且有利于促进中国现代的信息化发展, 更是中国文化更快地走向世界的关键。同时, 汉字表音化改革这条道路上充满了艰辛和困难, 有很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简单地下结论或者采取措施, 都不是科学的实事求是的态度。急于求成和草率, 都会给文化和教育带来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 我们应该采取谨慎的态度, 这样才能促进汉字朝着表音化方向健康而稳定的发展。我们期待在不久的将来, 汉语将变成更加容易为全世界人民学习, 更加易于用来交流的语言, 这样才能使汉文化走向全世界, 使国家更加繁荣, 文化更加发展, 社会更加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建康.浅谈拼音化是汉字的发展方向[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1, (4) :42.
[2]廖才高.汉字的过去与未来[M].湖南大学出版社, 2005, 247-249.
[3]彭泽润, 刘英玲.汉语拼音应用的优势、局限和问题[J].长沙电力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VOL17, (2) :105-106.
[4]彭泽润, 李葆嘉.语言理论[M].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3:444-445.
[5]彭泽润.中国语文现代化学科建设的几个问题[J].北华大学出版社, 2001, VOL2, (2) :44-45.
[6]王定芳.百年来汉语言文字的现代化运动[J].鹭江职业大学学报, 2000, VOL8, (4) :46.
小班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篇11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传统的实验课程有规范统一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手册, 一般是一个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大组, 老师示教, 学生跟着操作的方式完成。基于生命科学发展较快, 尽管常规的技术方法是一定的, 但如何将这些技术方法运用到实际的课题研究中来, 在做自己感兴趣课题过程中学习实验技术、方法一直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这两门课程均是实践操作性课程,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与教师示教的方式, 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生命科学基本实验/技术方法, 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有机结合。通过实验课程的实施, 在实验教学中模拟科研情景, 开展研究型实验教学。同时通过实验, 学生模拟了一次相对完整的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的过程。从实验技能培训、综合实验选题、实验方案设计到科研工作的实战演练, 全面培养学生科研的思维和系统组合各种实验技术来实现科研目标的能力。
二、教改内容与方法
避开常规实验教学的统一要求, 小班化实验教学更注重学生能力及兴趣的培养。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完成常规实验技术、方法的教学工作, 以学生动手操作为主, 培养学生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 能力的培养。
一个学生所需要的能力, 针对实验课而言, 首先, 学生需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一般的实验仪器要懂得它的使用方法;其次, 是对实验主要内容深刻理解, 对实验的每一个步骤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最终取得好的实验结果;最后, 也是对学生能力要求最高的, 就是能根据一定的实验要求, 通过查阅文献, 设计出一套完整实验方案。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尤其加强学生们自学能力的培养尤其重要。学生们反馈证明以兴趣为导向的小班化实验课程开设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对全部开设课程无记名反馈时, 小班化实验课程得分最高, 学生们最受欢迎[1]。
2. 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 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感兴趣时, 就可以改变被动的局面, 做到主动学习, 克服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主动掌握知识。基于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 生物科学与转化医学实验这门课在设置上努力做到个性化培养。学校安排学生与学院的导师见面, 通过与导师的面对面的交流, 使学生了解导师们的研究方向, 学生可以从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向。经过与导师之间的双向选择, 最终确定学生自己该门课的研究方向。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制订此门课程个性化的教学大纲。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感兴趣的基因及不同的实验室, 根据不同的实验室特点去构建相应的质粒、在不同的模式动物中进行相关基因功能表达的实验[2,3]。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都充分地发挥都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将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的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 再在实验过程中动手操作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将兴趣贯穿于课程学习的始终。
3. 课题设计思路的培养。
“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这句话说明, 要想帮助他人解决难题。还不如传授给他人解决难题的方法。在小班化实验教学过程中更注重这种解决问题方法的培养。在教学上, 如果仅是掌握实验技术、方法, 那培养的是优秀的技术员, 而学生的培养, 通过小班化实验教学, 更希望他们学习如何设计课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可以与导师或指导老师进行沟通, 导师、指导老师将对学生的想法及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判及指导。在这样反复实践的过程中, 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文献, 了解课题设计的整体思路。
三、考核方式
由于学生参与的是不同的课题, 在整个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技术不尽相同, 因此, 这门课程的考核将更接近对学生实际能力的考察, 考核的指标主要有实验记录、实验报告和最终取得的实验结果。实验记录与实验报告是对整个实验过程的书面记录, 同时也需要学生在实验过程中, 进行不断地分析和总结, 才能使实验顺利进行。同时, 对实验结果也必须进行考核。一个实验包括了目的、方法和结果, 每一个结果都是对一个小问题的解决, 实验结果的好坏, 与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实验设计构思、动手操作能力等息息相关。关键是看当遇到问题时学生们是怎样去解决问题, 怎样去思考问题, 以及解决问题的可行性。在学期期末, 学生们对这一学期自己的实验结果进行汇报, 形式是以小组PPT形式汇报, 导师和指导教师参与打分、评价, 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但突出考查学生以下几个方面:准备充分, 多媒体制作规范, 运用是否得当, 效果;演讲时精神饱满, 有感染力;演讲时思路清晰, 逻辑合理, 内容充实, 重点突出;演讲内容中有自己的思考、联想和创新启迪;回答问题正确;如果是团队, 团队分工是否合理, 合作是否密切等[4]。
四、问题及不足之处
小班化实验教学开展以来, 和传统的实验教学相比较, 学生们反馈这种以提升学生能力培养、参与兴趣课题为导向的小班化实验教学较好。然而, 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也有诸多不足的地方。首先, 较传统的大班教学, 小班化教学要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 传统教学只要配备一个教师、一个助教, 小班化实验教学目前分到10个实验室, 基本是每4个学生配备一个教师、一个助教。而小班化实验授课要投入更多的财力。其次, 小班化实验教学因在不同实验室完成, 学生们掌握的知识内容不一, 实验内容不尽相同, 在汇报实验结果时, 各有各的特色, 对实验结果的考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制订考核标准是目前面临的问题之一。再次, 教学效果不一, 有平时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 如果不动手操作, 不积极阅读文献, 不主动探索问题, 在结果汇报过程中就会明显表现出来, 不像传统教学, 有统一的实验大纲、实验手册, 学生们在考试前背背书就可以应付考试, 但小班化实验教学因是全新的教学模式, 环环相扣, 没有死记硬背的东西, 着重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生命科学是一门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而生命科学与转化医学实验、现代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正是学生在实验室中将课堂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吸收知识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 课程的设置必将朝着更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性发展。尽管在教学过程是碰到诸多问题, 也有在教学改革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但只要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获取, 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升, 小班化实验教学就有开设的必要。诸多问题及不足可以在教学改革的积累过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 现在的教学方式已经从知识教学转向主题教学。生物科学与转化医学实验、现代生物学综合实验等实验课程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实行小班化教学, 注重学生能力、兴趣的培养。本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手段、问题及不足之处等方面入手, 探讨小班化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实践表明:小班化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 获得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改革,生物科学与转化医学,生物学综合实验
参考文献
[1]陈平, 黄转, 苏雅娟, 王美艳, 刘志学.激发学生兴趣, 提升创新能力的教学改革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 2012, (7) :104-105.
[2]杨瑾, 季宜敬, 金俊阳, 崔锐博.激发兴趣, 开启心智, 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 28 (3) :154-157.
【银行化改革】推荐阅读:
国有银行流程银行改革09-20
国有银行改革07-30
银行改革研究11-07
中型银行发展改革06-15
我国银行业改革08-26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论文05-23
政策性银行改革试析10-31
商业银行改革国民经济09-08
银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09-28
“合规”递变:河南银行业的改革路径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