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误区

2024-09-08

素质教育误区(共12篇)

素质教育误区 篇1

素质教育的改革在全国各地展开, 不仅得到了教育界的赞同, 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但从几年来素质教育的实行情况来看, 不少学校、不少教育行政部门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走进了许多误区, 偏离了素质教育的轨道.

一、素质教育存在的几大误区

认为素质教育是体、音、美的教育, 只要加强这几方面的教学就行了.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学生学会怎样做人, 就是德育教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很重要, 但不能成天搞德育教育.其实人的素质教育是一种综合体.人的思想品质好, 但身体不好也不行.所以我们推行的素质教育必须全面理解, 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要切切实实按照国家的教学计划安排教学,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减轻学生的负担.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和生活, 这里包括很多烦琐重重的作业, 频繁而乏味的考试, 教学计划外的加班, 以及培优、拔高、补差.但是, 不是不要一点负担, 一味地减, 减过了头, 结果学生回家后几乎没什么作业, 家长问, 孩子会说在学校写完了.结果孩子在家看电视、玩游戏, 家长没办法, 所以家长很不满意.要知道“保剑峰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刻苦学习, 才能学到丰富的文化知识.

认为素质教育是提倡自由发展, 让孩子自由成长.其实发展个性, 不是放任自流, 不是放松对孩子的管教.生不养, 父之过, 子不教, 师之惰.对学生的坏习惯, 要严加管教, 我们不但不能放松对学生的教育, 而且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从而促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学校要确保正常教育的教学秩序, 教师应该用积极正确的方法来引导.不能放任自流, 按照社会主义道德观, 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规范自己的言行, 成为对国家和人民有用的人才.

素质教育就是多增加些课外活动.有人理解素质教育就是组织好课外活动和兴趣小组, 培养学生某方面的特长.于是课内搞应试, 课外各种各样的活动和组织应运而生, 第二课堂异常活跃.最具有显著效果的就是体、音、美.要知道课堂教学, 课外活动都需要立体发展, 但也要有主次之分.

有人说, 素质教育不能看升学率.要取消高考, 应试教育就没了, 教师就自然而然地进行素质教育了.只要高考、中考存在, 教师就不由自主地追求升学率, 如果不看升学率, 问题就解决了.我认为升学率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是是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而且升学率非常重要.问题在于不能片面追求升学率, 甚至放弃一切去追求升学率, 把升学率当作学校考核、教师评优的唯一标准, 这是在片面追求升学率, 而不是客观地看待升学率.

素质教育是基本不需要教师的教育.起初减负时, 教师像卸了包袱一样, 不像以前那样挖空心思为学生编题, 布置大量作业.当然也不批改那么多的作业了, 真的好轻松.其实教师和家长都在怀疑, 难道这就是素质教育吗?总觉得不对, 但不敢不执行.

二、走出误区的举措

那么, 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首先提高认识把思想纠正过来, 科学、全面地理解素质教育, 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认真推动教育发展, 积极探索创新性教育方法,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精神和能力.

1. 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作为教师, 在与学生交往中应具备哪些素质才能吸引学生、适应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呢?

2. 品行吸引———具备德高为范的政治素质

实行素质教育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觉悟较高的教师队伍.师者, 人之模范.教师这个职业对人的品行风范要求最为严格, 教师必须有高尚的道德品质, 必须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必须处处以身作则, 用自己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质为学生树立好榜样.要想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首先要有一个高尚的灵魂.

3. 能力吸引———具有学高为师的业务素质

实施素质教育, 对教师的学问、业务技能要求更高了.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多方面、多层次人才为目标, 通过科学的教育途径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水平, 使其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 教师也应当具备多方面、多层次的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 既要有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 又要了解相关的一般知识.因此,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 在向学生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 教师也要不断更新知识、加强进修、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技巧.学生只有被教师的才干和艺术所吸引, 才能心悦诚服地“跟着学”.

4. 感情吸引——具备热爱学生的心理素质

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教师爱学生, 就是要对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关心, 与他们建立平等、民主、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交往中, 教师要用自己的爱心去创造爱的氛围, 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从各方面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重视激发学生的进取心.要严格要求学生, 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在学生认知或行为上出现问题时, 教师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进行说服教育, 不能为了成绩, 就违背教育原则, 违背师德规范;对学生进行变相体罚———加重作业、写千字说明书等.有的教师斥责、讽刺、挖苦, 甚至侮辱、体罚学生.这是千万要不得的, 作为教师, 就得有肚量, 常言说宰相肚里能行船.没有这样的肚量, 你当教师会感到非常苦恼, 不会幸福, 也当不好教师.事实证明, 教师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而是宽宏大度, 循循善诱, 必然会带来学生持久、心服口服地遵从.即使与你有隔阂的学生, 也会金石为开.

5. 形象吸引———具备以身立仪的审美素质

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服装打扮.“形象包装”是马虎不得的.学校无小事, 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事, 处处是楷模.对人生尚处于懵懂时期的学生来说, 教师是一切美好形象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教师的穿衣戴帽、言谈举止、甚至兴趣爱好都会影响学生.教师要从“一切为教育学生”着眼, 不能忽视自己形象的影响力.在学生面前要注意自己的仪表风度, 衣着要整洁、大方、得体, 举止要文明、稳重、端庄.自我塑造一个美好的教师形象, 不仅能体现出教师的职业特点和美感, 而且容易引发学生的敬爱之情.要让学生从教师身上懂得真、善、美, 学会创造美好的人生.

一个人的良好素质不是与生俱来的, 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之上, 受后天环境、教育影响, 通过自己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推动素质教育的过程, 也是提高教师素质的过程, 只要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不断加强师德修养, 努力钻研业务, 敬业爱生, 为人师表, 就一定能够将自己真正培养成一名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一名受学生欢迎、爱戴的教师, 从而与学生共同搞好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误区 篇2

家庭教育的误区

作者:刘畅

来源:《中国教师教育》2013年第03期

学生成长过程中要接受三方面的教育,即学习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只有三种教育密切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使学生顺利地健康成长。其中家庭教育在孩子的发展中渠道极为重要的作用,尽管许多家长经过家长培训。但是素质还是不高,在教育孩子方面还存在一定误区。

1就业误区

在21世纪,新的就业体制下,各行各业都要求具有高学业,高素质人才的环境条件下,大学生、中专生不包分配,一些家长会认为: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只有去打工,初中毕业以可以去打工,同样是打工,又何必去多投资几年,还少去一些家庭开支,不玩早点去打工。即可以先挣到钱。我班的黄勇同学成绩,也不错,读完九年级上学期后。第二学期就没来报名,经家访得知,其父母说,黄勇的哥哥去年刚某一大学校毕业。通过几次招考也未被录取,之后到广东打工!家长说更他哥哥在一个厂,也不知道是那个厂,你劝说黄勇去读书了吗?也没怎么压他读,知识随便说他两句,没拿什么强制态度,问联系得到黄勇吗?家长给了一个电话号码,我通过电话联系到黄勇,黄勇说进厂太苦,年龄太小,还是想读书,我说那你还是回来读书吧!过了一个星期,黄勇终于又回到了班上。可想家长的就业观念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和前途,孩子还不懂事,若任其发展,家长不耐心劝学,就会误了还以一生。2教育艺术的误区

现代农村,虽说物质文明建设在逐渐提高,但精神文明建设不相适应,本身家长的素质就不高,教育孩子缺乏艺术,一些不经意的言语无形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和学习动力。我当八年级班主任时,学生李某一初次月经,向我请假在家休息,确难以启齿向家长述说,确招到家长的不理解,骂他在家装病。偷懒不上学,不如不读算了,最后更是恶语伤人。其实李某无论是学校还是纪律在班上都是很优秀的,从哪以后,李某的成绩一落千丈。最终在读九年级的时候辍学了,这么优秀的孩子,美好的前途就这样在家长的不经意间毁灭了。

激励教育的误区 篇3

激励教育是教师以激发、勉励和鼓励为原则,以激励的教育行为,从外部给受教育者以适当的激发,使受教育者将要求内化为个体自觉行为的过程。当前,激励教育已被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广为采用。但是,如果激励的方法使用不当,往往会走进激励的误区,减弱对学生激励的效果,甚至形成事与愿违的负面激励。

误区一:横比的激励

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是很多教师的习惯做法。教师在横向比较学生时,难于把握适当的度,往往会进入比较的误区,给学生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1.考试成绩排名。多数教师会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全班排名,有的还把成绩排名张贴在教室中。教师的动机是为了激励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用心虽好,却无形中伤害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也有违于素质教育的理念。

2.学生品德考评量化。制定《学生行为品德量化考核表》之类的量化标准,将学生行为表现进行量化考核。当学生的所扣分值积累到一定数量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这种考核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行为表现提供了一种有形的依据,却进入了激励评价的一种误区。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是一种个体行为,是一个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用一个统一的考核量表就能评价出品德等次,更不可能以此来确定其品质发展的方向。

3.将一个学生的缺点与其他学生的优点进行简单的横向比较。很多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不顾学生的成绩基础,个性特点,总拿一个学生的缺点与另一个学生的优点比。这样,会严重挫伤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影响和制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产生学习动机下降、行为习惯不良等心理和行为问题。

教师在教育学生过程中进行横向比较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注重对个体的激励效果,增强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误区二:滞后的激励

激励的滞后,指的是教师没有把握激励的最佳时机实施激励,只重结果不重细节,只奖励结果不激励过程,错过了激励的最佳时机。

1.表彰的无奈。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和各类积极分子通常都是学期结束时进行,都是在学生取得好成绩或优秀表现后才评出来的。表彰的是结果,而不是学生为取得好成绩而付出努力的行为。由于时间上的滞后,表彰几乎对受奖励学生的行为起不到最佳的激励作用。如果把行为和结果联系起来,比如召开班级学习经验交流会,让获奖学生讲述他如何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的过程,让学生重温一下他取得成绩的优秀表现,这将对获奖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2.只重结果不重细节。在课堂教学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正确答案往往给予表扬、激励,对过程和细节几乎缺乏激励性评价。

《学记》上说:“当其可时谓时。”意思是说,要按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才能叫“及时”。教师要敏锐地觉察,巧妙地运用时机,才能取得理想的激励效果。

误区三:夹心的激励

在多个鼓励的内容中间夹个批评内容,或把鼓励和提出更高要求同时进行,这是很多教师常用的教育方法。尽管用此方法教育学生,看起来能维护学生的自尊和人格,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的激励作用很小,批评的作用也大打折扣。

1.鼓励和批评同时进行。比如,某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了,班主任却说:“小明同学,你这次比赛能获奖很好,为班集体争了光。但你经常迟到,学习成绩又差,以后要多用些时间在学习上,要努力把学习成绩提高上去。”这种鼓励和批评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教育方法,学生会把你鼓励的话看作是进行批评的开场白,鼓励过后就是批评了。

2.边激励边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某同学在考试中进步了,老师表扬她说:“李红同学,这次你的数学考试成绩是80分,这比以前可强多了,有很大进步,不知你下次考试能不能考个全班第一?”这种激励方法令人生疑。学生有理由怀疑老师说话的诚意,很难起到激励作用。

不要让鼓励和批评同时进行,不要在鼓励中提出不切实际的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表扬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或指出不足时,最好将二者分开进行。

误区四:浮躁的激励

有些教师在表扬学生时,经常使用过分华丽或者千篇一律的语言,让人听起来像社交上的客套话,频繁使用根本没有激励的作用,甚至让人生厌。

1.使用过分华丽的语言。比如,某学生获得学科竞赛奖以后,班主任说:“你是我有史以来教过的进步最快、最聪明、最让我得意的学生。”这种措词更像是挖苦,而不是鼓励。

2.千篇一律的廉价表扬。比如,“嗨嗨嗨,你真棒!”“说得好极了!”“真聪明!”不绝于耳,无论是毫不费力地读几个单词还是轻而易举地答对一道题,教师都竖起大拇指夸张地表扬。课堂似乎热热闹闹,但是学生的注意力也集中在这种热闹的气氛中,独立的、有价值的思考却化为乌有了。这种单一的“激励”模式也很容易使学生疲劳。

激励的根本目的在于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在激励学生的形式上,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有时一个微笑、一个手势,都可以起到某种激励的作用。

总之,满足学生积极的心理需求是激励教育的动因。作为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激励,就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分析学生的心理需求、情感和态度。走出激励教育的误区,才能把握正确的激励手段和方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康市第五中学)

素质教育的误区与对策 篇4

一、“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

自我国倡导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对应试教育的批判不绝于耳, 其矛头所指, 就是应试教育“重考试”的弊病。既然要革除应试教育的弊端,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应该废除考试, 这就步入了“素质教育是取消考试的教育”的认识误区。

首先, 我们不能把中国教育的一切问题都归咎于应试教育, 并简单地认为“都是考试惹的祸”。中国目前的教育现状牵涉的因素十分复杂, 从内在的方面看, 有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的问题, 从外在的方面来看, 有国情、体制政策和教育评价的体系标准问题。国家提出“应试教育转向”、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并不是要彻底否定和废除考试。诚然, 素质教育提出了对现有的考试制度、考试内容、考试目的、考试形式等进行变革的要求, 但不是说, 素质教育不要考试, 而是要使考试充分发挥对教学的诊断和服务功能, 成为学生发挥创造性的舞台而不是消磨创造性的牢笼。

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看成是不共戴天, 认为素质教育就是非考试的教育, 甚至把素质教育与考试对立起来, 主张取消一切考试, 这是十分错误的。这不禁让人想起中国人对待科举考试的观点和态度。说起封建时代的科举考试, 人们无不愤愤然地谴责和批评它, 说它腐朽、黑暗, 戕害知识分子, 可是, 有谁曾想过, 在没有更加理想和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的时候, 不搞“科举”我们该怎么办?科举虽然有万般不是, 但有一条是最值得肯定的, 那就是:“科举”面前, 人人平等。这一公平原则打破了世袭贵族或者富豪人家垄断权力、要职的现状, 让贫寒子弟有了走上仕途、改变人生的可能。

我们今天讨论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时候, 也不妨多想想:应试教育固然有追求分数和升学率的弊病, 但还不至于坏到“一无是处”的地步, 单纯废除或取消考试, 也是得不偿失的。它所带来的一个直接问题是:我们以什么方式来选拔人才?在当今的新形势下, 大谈教育与世界接轨的人们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统观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以及不发达国家, 没有哪一个不是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考试有存在于世界其他国家的理由, 当然也有存在于中国的理由。

二、“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

素质教育的号角吹响以后, 也出现了把素质教育与文化知识传授相对立的现象, 以至于形成“素质教育就是非知识教育”, “素质教育是艺术教育和娱乐教育”的认识误区, 走向否定智育的极端。

不少学校和家长以为素质教育就是音体美教育, 只要加强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等就是素质教育了, 这实际上把素质教育看成了艺术教育或娱乐教育。其实, 艺术素质只是人的素质的一部分, 艺术教育也只是整个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培养一定的特长, 让学生身心愉快, 获得艺术的熏陶, 只是培养人才的一个方面, 对于学生而言, 更主要的是要让其生动活泼地学习知识, 并具备应有的能力, 促使学生思想品德、文化水平、艺术审美等多方面素质的综合提高。多元的社会需要多样化的人才, 不能说唯艺术人才才是高素质人才, 有的人对艺术一窍不通, 但并不能否定他们仍可能是高素质人才。

把素质教育片面理解为“艺术教育”, 或者等同于学生特长, 催生了升学时视学生的各种“特长”等级而加分的政策与行为, 将“特长”与升学“挂钩”也直接导致了较长时期以来一直存在的那种忽视文化学习、一窝蜂涌向“特长考级”的不良现象, 时至今日, 各种特长班、兴趣班在中国仍然炙手可热。为了“有特长”, 不少家长强迫孩子学钢琴, 学音乐, 学舞蹈, 学绘画, 学体育, 并逼迫孩子去“考级拿证 (书) ”, 弄得孩子苦不堪言。实际上, 很多家长这样作并非是为了开发孩子的潜能, 陶冶孩子的性情, 或者让他 (她) 拥有卓而不群的气质, 而只是为了孩子在升学时获得“加分”等有利条件。

人们通常认为, “应试教育”给学生带来了沉重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 为此, 教育部曾三令五申要求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实施素质教育。可当“素质教育”成为片面的“艺术教育”和特长学习后又会怎样呢?“艺术教育”和特长学习的功利化的目的及其给孩子带来的压力、负担, 显然有违素质教育的初衷。

素质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艺术教育或特长教育, 单纯强调学生具有吹拉弹唱、写写画画的特长, 或者以为成立几个课外小组, 组织几次课外活动, 搞点琴棋书画就是素质教育, 那是极为片面的观点。衡量一个人的素质, 不仅要看他会几种技能, 更重要的是, 要看他是否全面发展, 并能否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实施素质教育, 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三、走出误区的对策

素质教育要走出上述误区, 关键在于解决有关素质教育的理念问题, 在于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素质教育与考试的关系、素质教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必须认识到, 素质教育绝不是不要或忽视文化知识的艺术教育, 也不是不要考试的教育。多年来将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对立的观念, 在教育改革实践中引起许多的误解, 在事实上强化了不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和文化心理。基于此, 寻找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平衡点, 把两者的积极因素相结合, 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行之有效的对策与途径。

本人认为, 素质教育的推进不必以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考试为对立面, 而应通过全方位的改革, 促进和保障素质教育的推进。在基础教育里, 仍然需要坚持素质教育, 但应试教育也不可全盘否定。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心素质, 培养能力, 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素质教育的目的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 即:坚持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坚持面向全体, 即在保证100%入学率和100%巩固率的前提下, 对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负责;坚持全面发展, 即使每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几方面都能和谐、健康地成长, 学生的个性特长也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但是这并不是说搞素质教育就不要升学率, 完全取消考试。应当肯定, 考试在历史上和现实中有着积极的作用, 必需的考试还是要坚持的, 包括水平考试和选拔考试。因为, 就目前的教学评价技术发展水平而言, 考试仍然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常用的、比较客观公正的教学评价手段。但不同的是, 素质教育不是把考试作为教学的指挥棒, 把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目的, 而是把考试作为检查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达到度的手段, 始终体现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宝宝教育误区包括哪些 篇5

而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决定其行为方式以及对外界的适应能力。所以,注重对幼儿的性格培养,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我国的幼儿教育出现了一些有悖于性格培养的情况。

1.教条的约束

在家庭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式仍然被广泛地使用着。孩子受着过多教条的约束,总是接受一些“不许怎样”和“应该怎样”的信息。儿童时期,是个人开始接触外界,对周围环境产生信任感,同时培养创造性和独立性的时期。过分地压抑儿童活动,容易使他们产生保守心理、怀疑心理和不稳定感。有关中华民族性的研究表明:中华民族的内向型心理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特色相关。传统中国人是内向型的,缺乏扩展性、主动性和创造力。

2.过早、过多的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表现为过早和过多的智力开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但是,目前不少家庭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智力教育,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过早的智力教育忽视了儿童爱玩耍、好动的天性,强迫孩子安静地接受教育,容易造成孩子的压抑心理。事实上,未到接受智力教育的时候,强迫孩子接受教育,违背了社会化的一般进程,教育效果亦不见佳。有些父母则埋怨孩子不聪明,打击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学习产生恐惧心理和畏难情绪。

3.逼迫+迁就

观察发现,幼儿教育在家庭中存在两种极端现象:一种是望子成龙心切,过早地给孩子背上各种各样的包袱,使他们失去了快乐的童年;另一种是对孩子过于溺爱,家庭中出现爱怎么闹就怎么闹的小皇帝、小公主。但是,两个极端相结合的现象同样普遍地存在:在智力学习、价值行动上给孩子背包袱,在生活上过于迁就孩子。这样的父母往往更容易叹息“培养孩子真不容易”!殊不知,自己在教育思路上存在着问题。

4.幼儿园也存在问题

当前的幼儿园教育,同样存在着缺陷。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讲,幼儿园并不是快乐的天地,只是接受管制的地方。幼儿园的老师除了讲讲故事、偶尔做一两次游戏外,就是让他们静坐。许多父母发现,孩子有不想去幼儿园的想法,并且从幼儿园回来后变“淘气”了。幼儿园的理想情况不是这样的,是让孩子们的游戏,发挥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在动态中接受教育,取得发展。在这里有必要提出,应该重视幼儿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培养他们的职业素质,在今天独生子女增多、社会运转加速的情况下,幼儿教育的社会化、儿童在群体中接受教育已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5.没有玩伴

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孩子在幼儿园前,难以找到合适的同龄伙伴,这也是目前幼儿教育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儿童需要玩耍,但他找不到合适的玩耍伙伴,只能跟大人、电视、玩具为伍。研究表明:儿童对玩具破坏性培强,不仅有孩子天生好奇的原因,同时也是缺乏玩耍对象的表现。与大人为伍,使孩子缺少独立性;看太多的电视,对儿童的视力和思维都有影响。

玩具所产生的教育效果

对于婴幼儿来说,生活就是游戏,婴幼儿在游戏中不断成长,而玩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它能锻炼肌肉,促进动作的发展,启迪孩子的心智;孩子在游戏中,不断体验到成功与失败,自由与规则,过程与结果,在满足玩的乐趣的同时,丰富了自己人格的内涵。但玩具有多种类型和功能,玩具的类型不同,对孩子的影响和作用也不同,对一个没有上学的孩子,玩具就是他们的教课书。孩子通过玩具去认识世界。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在游戏中健康成长,家长要合理地选择玩具,最好的玩具往往是最简单、最普通、最便宜的,如七巧板、积木、皮球、布娃、长毛熊、白纸、蜡笔等。依照玩具能产生的教育效果,可分类为:

(1)、教育性玩具或益智类玩具。这是多数家长愿意选购的玩具,如套迭用的套碗、套塔、套环,可以由小到大,帮助学习到序的概念。拼图玩具,拼插玩具,镶嵌玩具,可以培养图像思维和进一步的创造构思部分与整体概念。配对游戏、接龙玩具等既能练手,又能练习动脑。

(2)、动作类玩具。这是几代人都离不开的玩具,如拖拉车、小木椅、自行车、不倒翁,它能锻炼婴幼儿的肌肉,增强感觉运动协调能力。

(3)、语言类玩具。成套的立体图像、儿歌、木偶童谣、画书,可以培养宝宝视、听、说、写等能力。

(4)、建筑玩具。如积木,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既可以建房子,也可以摆成一串长长的火车,还可以搭成动物医院。总之玩具可以让孩子随心所欲地使游戏变化,充分发挥想象力。

(5)、模仿游戏类玩具。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几乎每个学龄前儿童都喜欢模仿日常生活所接触的不同人物,模仿不同的角色做游戏。因此,锅碗瓢匙;城市、街道、汽车、房子;娃娃与医院,玩具商店等,通过模仿,巩固和扩大见闻,了解家庭生活、社会的规则。

论知识教育之误区 篇6

【关键词】知识教育误区知识困境

【Abstract】The paper account the serious result for the excess pursuit of knowledge, and expounds the knowledge predicament for the human nowadays, the conclusion is that education must befewer but better.

【Key words】Knowledge educationMisunderstandingKnowledge predicament

【中图分类号】G6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1)04-0035-01

在教学中,有一个误区,认为老师教的越多越好,我认为是一个误区。

庄子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这句话翻译成白话文就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然而知识却是无限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弄得很疲困;既然如此还要不停地追求知识,就会弄得更加疲困不堪了!”

现代社会已进入知识爆炸阶段,各种各样的知识层出不穷,不同的媒介狂轰乱炸,从报纸到电视,再到网络,人们每天可以接触、学习到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知识,人人皆以有知识、知识多为光荣,哪怕这些知识本身会打架。

于是乎,从小孩尚在母腹之时,就开始胎教,各种各样的胎教音乐应运而生,准妈妈们忙得不亦乐乎;等小孩出世,又有0-6岁的幼儿教育方案在等着,上了幼儿园也不闲,提前开始学小学的加减法;小孩上了小学,面对着已经学过的知识又要重新再学一遍,小学还没毕业,在“未来的竞争会很激烈,多学一门就多一种出路”等话的影响下,家长开始心慌,于是不停地给小孩报各种兴趣班,比如奥数班,音乐班,绘画班,书法班,等等。可怜的小孩,一天只有二十四个小时,一周只有两上休息日,除了上学之外,其他的时间除了睡觉吃饭之外,全部用来上各种各样的兴趣班,小小年纪,便被拖的筋疲力尽,象个小老头,不知这样学下去,长大了还有没有力气去和别人拚;小学升初中,也是一关,犹如打仗一般,只是不知到底是和谁拚,是和别人,还是和自己?上了初中,身上的统就绷得更紧了,“不好好学,就考不上重点高中”;为了考上重点高中,晚上的时间也要牺牲,正是长身体的时间,生物钟宛全被破坏,能十点睡觉已经是一种幸福了;考上重点高中,更没完,高中三年是最艰苦的三年,孩子埋头于一尺多高的书籍中,游弋于重复的知识间;好容易考上大学,状况仍然没有变化,只是这时候,大部分人再也学不动了,于是大学逃课成风,老师需要点名才能约束住学生。等到上班,才知道自己学的许多知识用不上,而且还要继续学习新的知识,没完没了……

不仅小孩在忙,大人也在忙,忙著到处报名,到处打听消息,挤破头去上“好学校”。可怜天下父母心,为自己的孩子“鞠躬尽瘁”。尽管这样,小孩却未见得全部领情,不满的小孩选择极端方式来反抗,学生自杀,甚至以子弑父(母)的事情时有发生。

学习了这么多的知识,仍有一部分的本科生,研究生找工作困难,“知识改变命运”一词已失去部分信力,越来越多的人陷入了迷茫中,我们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知识呢?

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由于科技的发展,改变了生产力,原来人们费很大的劲才能做的到的事情,现在变得简单了,人们的认识从宏观转向微观,从现实转向虚拟。原来的体系被推翻,只在部分地方死灰复燃,比如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四运动、民国时期就被打倒,在文革中更是经历了摧枯拉朽般的破坏,只剩下一些残渣。现在传统文化又有卷土重来之势,但没有了国家的支持,传统文化的复燃也只能是回光返照。旧的体系并未全部坍塌,新的体系尚未完全构建,现代的科学体系有其本身致命的缺点,还有许多的未知领域,而且科学已显露出本身的弊端,工业化的迅速发展,除了带来巨大的生产力之外,还带来了大气污染,刺耳的噪声,以及无法根治的疾病,这些东西,象一个定时炸弹,时时威胁着整个人类,而人们却无处索赔,罪魁祸首是谁呢?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学习什么样的知识呢?这是一个没有正确答案的问题。学习传统,还是现代,或是开山立派?大部分人在摸索。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合理的东西,但是糟粕也不少,在这个没有国学大师的年代,又如何分辩哪些是应该学的,还有哪些是不该学的呢?席卷全国的易中天,于丹热,他们说的就是对的吗?现代的科学知识里,分门别类的不少,能完全掌握一门学科的知识,熟练运用,也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开山立派,普通人不用考虑,除非大智慧的人,并且不用考虑衣食才行。

走出历史教育的误区 篇7

关键词:德育渗透,信息意识,课堂延伸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历史教学就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 针对这样的认识我提出了以下思考:一是掌握了基本的历史知识有什么用呢?二是历史知识那么多, 应该掌握哪些历史知识呢?三是初中的历史知识高中重学一遍, 高中的历史知识大学又重学一遍, 中学的历史教学与大学相比又有何不同呢?要走出这样的教育盲区, 我们可以这样看历史教学:

一、以史为鉴, 服务现实社会

中学历史教师应该使学生能够通过对历史知识的掌握, 从历史知识的本质联系中, 形成历史知识的结构, 进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让学生认识社会的发展、理解社会的现实。我们要强调历史教学应该为现实服务, 这有别于为政治服务。为现实服务意味着历史教学要从社会实践中来, 到社会实践中去, 不断变化的社会现实是我们思考历史问题的起点, 也是我们思考历史问题的终点。

二、德育渗透, 服务于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

道德, 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意识, 是依靠社会舆论和内在信念的力量实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中学历史教学渗透什么教育?中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 除学习知识、掌握能力、锻炼身体外, 在学会做人方面接受的教育无疑是多方面的, 这对十几岁的中学生是尤为重要。在滚滚历史长河中有着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文人墨客……数不清、道不尽的历史人物。如何对他们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 取决于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导向。全面地看待和分析历史人物, 既要看到其功绩又要看到其过错, 功过分明。

三、课堂延伸, 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

现在的初中学生信息意识还比较淡薄, 学生的信息源主要还是来自课堂, 信息、知识的获取即使和信息技术沾点边的话也多局限在老师的课件和多媒体演示中, 遇到问题最先想到也是“问老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中学历史教学, 是一种基于资源共享的教学,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 要有意识地向学生灌输信息意识, 并引导学生认识利用信息资源的重要性。

语文教育的误区 篇8

这当然不是他们学养不厚, 学识欠缺, 而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 工具化。我也曾经有过面对邻居家小女孩的语文试卷答不上来的尴尬, 这中学的语文试卷委实太怪了, 难怪有人大呼“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语文的是非功过今天这里不便评说, 但有两个误区却一定要指出。

误区一:单一地、片面地去理解语文教学目标。

有人曾经说过自己教了一辈子的语文也没明白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许多学生学习了多年, 也没明白这语文除了读书看报写字, 到底学来有何用, 于是学生若是误了几节语文课, 他毫不担心, 可要是误了几节数学课或英语课, 他非要找时间补回来。著名教师、北京大学附中的程翔在一次上公开课前问学生:“喜欢学语文的举手?”结果举手者寥寥无几。

社会发展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教育的竞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 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的基础教育, 正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 要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原国家教委97年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说过:“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语文教育就是要适应这个形势的需要。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 而语言的内核是思维。文字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们通过语义与思维紧密相连。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就是思维与语言物质外壳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思维与文字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听话和说话是思维与语音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历史上曾有人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 或者把语文上成了单纯的文学课, 这都是片面地理解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一体的学科。其基础工具性是说:语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其思想性是说:语言文学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语言和思想是统一不可分的。其人文性与思想性虽有相通之处, 但又有不同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摆脱了走入思想性的误区之后, 现在语文教学又走入了工具性的误区, 许多语文教师把一篇篇美好的文章肢解, 分成许多个知识点, 抓字词, 抓句子, 抓修辞, 抓写作方法, 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 繁琐艰深, 去猜测考试的类型, 问题会怎么问等等, 在讲解分析时, 则按照“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来进行, 多年不变, 单一、程式化、刻板, 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十分单调、枯燥, 也难怪学生不喜欢;至于对学生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心智开发、美感熏陶就更谈不上了。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于漪说过, 不认清语文的这种人文性, 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 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 这样的后果自然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 把活生生的学生变为机器人, 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语文教育是关于母语的教育, 在祖国语言中负载着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人类文化与精神。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 它不仅仅是载体, 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想、心灵和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用人类的精神文明, 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 提高他们对自然, 对社会, 对人生的认识, ‘文’和‘人’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 不可分割。”

误区二:“标准化”试卷大行其道, 实在误人子弟。

北京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程翔在上公开课《孔乙己》时, 曾提问学生:“孔乙己像什么?”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像朵荷花。”程老师大感意外, 我们在旁听课也感突然, 荷花象征纯洁, 高尚, 出淤泥而不染, 怎能用在这手脚不干净的孔乙己身上。但程老师并未批评学生想象不当, 而是表扬学生有独到的见解。

是的, 有名话是这么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人或事物, 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见解, 阅读的实质是读者把文字转化为以思维为主线的认识过程。以文字组合起来的文章, 是作者思维成果的物化, 其本质也是思维, 而阅读则是通过文字媒介, 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作者的思维, 读者的思维与作者文章的思维相契合或基本吻合的时候, 就叫读懂。

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是许多学生大感头痛的问题, 得分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和标准答案相去太远, 有人把阅读题拿去让文章的原作者做, 再让命题人来批阅, 也有被判错的。同是阅读《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 这就是由于读者思维定势的不同, 所形成的阅读结果也不同。试卷评分已详细到每一小点多少分的程度, 学生为了得高分不得不去死记硬背。“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我背起书包去上学”, 换成“灰灰的云”, “我拿起书包去上学”对不对呢, 不对, 因为和标准答案不一致, 如此荒唐的“标准化试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实在是种误导、摧残。诗人邹静之曾为上小学的女儿做过练习, 老师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思想一致, 共同努力”, 邹静之说是“齐心协力”。结果不对, 答案是“共同协力”。“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这句话, 邹静之说答案是“栩栩如生”, 结果又错了, 老师说答案是“惟妙惟肖”。我曾经做过试验, 一次, 期考复习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答案, 而要求学生弄懂课文、吃透课文, 结果考试时, 总体成绩比其他班差得多, 因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毕竟与标准答案有差距。第二个学期期考前复习, 我让学生找重点, 并把答案抄在作业本上背下来, 结果期考大获全胜, 同事们纷纷要求我介绍成功经验, 我只有苦笑, 答不上来。

语言文字存在其特有的多义性、模糊性等特点, 这本来是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的, 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考试并不适合“标准化”。标准化试卷多年前由国外引进, 可是国外已日渐废止。这些束缚思想的“新八股文”, 我们为何还要广而用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 考试时拿高分, 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是实际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低下, 其实质却是智力的萎缩,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弱化, 甚至丧失。

江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以上这些是我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误区的看法, 供大家探讨。语文教育应该实施素质教育, 应该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动手应用能力, 真正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华人才。

摘要: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工具化, 已经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方向, 走入了误区, 本文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 分析这些误区, 探讨走出误区的办法。还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篇9

关键词:中小学,素质教育,误区,对策

20世纪90年代,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与时俱进, 深化教育改革, 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 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中国加入WTO之后, 中国的教育与国际教育接轨成为时代的要求。近几年, 我国的素质教育得到较快发展, 但素质教育的误区也越来越多地凸显出来。本文就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表现形式及对策, 试作几点理性探索。

一、马克思主义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发展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第一次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社会主义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和任务, 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是:“①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原有基础。②人们在实践中增长的修养。”

对“教育”的定义是:“广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的的社会活动。狭义指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进行的学校教育。教育随社会的产生而产生, 是作为个体的人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手段, 为一切社会所必需, 又随社会的进步而发展, 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制约, 也对社会整体及其多方面产生影响。教育还受制于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原始社会的教育局限于年青一代, 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进行。奴隶社会出现独立的教育机构——学校。在阶级社会里, 一切统治阶级都利用教育来巩固政权。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和促进个人全面发展强有力的工具。现代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 提出了教育终身化的要求, 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重要”。

《辞海》从“素质”和“教育”两个方面阐述了素质教育的含义。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讲, “素质”和“教育”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人的素质不是先天就有的, 要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提高。师圣孔子曾提出“有教无类”, 教育效果只有通过素质才能体现出来。

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教育本质、教育功能、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一系列培养人的社会现象, 做出了科学判断和价值判断, 揭示出教育的客观规律的基本内容,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奠定了科学的、系统的教育思想的基石。”教育创新论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新发展。1957年,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 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 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983年, 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作了“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的题词, 把教育提高到战略的高度, 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教育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

1985年5月,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对我国教育的培养目标作了科学阐述。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任务, 要求我们不但必须放手使用和努力提高现有的人才, 而且必须极大地提高全党对教育工作的认识,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为90年代以至下世纪初叶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规模地准备新的能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 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 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 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素质教育的决定》, 对“素质教育”的定义再次进行阐述,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江泽民同志提出:“变应试教育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从整体上着眼于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 着眼于社会主义新人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江泽民同志对市场经济条件下, 素质教育含义的阐述, 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重大发展。

二、我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误区

(一) 缺乏自觉运用先进文化的能力。

应试教育作为一种历史现象, 具有积极因素和继承性。直到今天, 西方发达国家的学校还在用考试的办法检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现在有的教师和家长, 把应试教育的作用全盘否定。不能正确理解、批判地继承应试教育的合理内核, 也就不能正确理解素质教育。

(二) 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第二课堂。

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并不是全部。有的教师不能从教材内容、教师素质、教学过程、教学环境方面全面理解素质教育, 把素质教育等同于第二课堂, 就是在开发、培养学生的智力、能力, 就是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我国素质教育的现状

我国的教育改革在素质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应试教育是以高考为核心的教育, 是学校一切工作的指挥棒, 是评价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标准。应试教育的历史影响, 至今在人们的头脑中仍根深蒂固, 使许多教师及学生家长对素质教育含义的理解产生误区,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出现了种种令人忧虑的现象, 主要表现是:

(一) 片面追求升学率, 中小学生负担过重。过去, 我们虽对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进行了批判, 但并没有被禁止, 许多中小学不过双休日, 毕业班的学生在双休日、节假日照常上课, 教师超常规超负荷工作, 学生超常规、超负荷学习, 既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也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计划生育改变了我国的家庭结构。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民族素质相应得到提高, 但也造就了许多“小皇帝”“小公主”。现在城市学校学生总数的90%, 农村学校学生总数的75%是独生子女。他 (她) 们中的大多数在家庭受宠, 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 在学校表现出性格脆弱、自私自利、贪图享受等特征。当他 (她) 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或受到教师批评时, 有的采取自杀等过激手段, 有的则利用校园网辱骂教师。

(三) 农村学生辍学增多, 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在应试教育和计划经济时期, 大中专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工作。这时, 许多学生家长把让子女读书考大学, 视为跳出农门的出路, 学校生源充足。初中毕业考不上高中或中专的, 家长想方设法让自己的子女去复课。我国实行市场经济, 毕业生推向人才市场后,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的费用基本自理, 加之近几年大学生就业难的负面影响, 许多学生家长由“望子成龙”转向“读书无用”, 学校生源严重不足。在北方, 许多未成年人加入了劳动力输出的大军, 成为城里的打工仔, 西部经济落后地区尤为深出;在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这些未成年人则继承父业, 成为小手工业者或小商人。

(四) 城市学生争上重点, 考名牌, 择校热屡禁不止, 愈演愈烈。在全国范围内, 从直辖市、省城到县城, 从幼儿园、小学到大学, 都有重点和非重点之分。

(五) 城市公立重点学校和私立学校之间、私立学校彼此之间为争夺生源, 竞争激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 私立学校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且得到较快发展。私立学校作为市场经济下的新生事物, 经历了不认可到认可的过程, 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大量优秀新生。但是, 私立学校的发展是艰难的。目前,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还都是按分数录取新生。一般来说, 私立学校录取新生都在公立学校录取之后, 分数是最低的。私立学校要生存、要发展, 面临着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和压力。近几年的经验显示, 每年中考、高考结束之后, 各类中小学便开始生源大战, 纷纷通过电视等新闻媒体, 宣传本校在历年中、高考中的优异成绩, 或在本年度中、高考中的惊人之举, 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争取高分考生, 并扩大生源。这种现象昭示, 社会还在用传统的应试教育作为衡量一所学校优劣的标准。

(六) 重复课班而轻应届生。调查显示, 某些公立重点中学的教育思想与现代创新教育的理念, 有很大差距。在师资配备上, 重复课班而轻应届毕业生。复课班的各门课程, 都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担任。高考升学率主要是靠优惠政策招收高考落榜高分考生来支撑。

(七) 特长班、特长学校令人忧虑。改革开放以来, 某些中学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创办了音、体、美特长班、或特色学校, 办出了经验, 也办出了名气, 闯出了一条自我发展的新路子。既是特长班特色学校, 在教学管理上, 则重专业课而轻文化课, 在学生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

(八) 农民打工族子女入学难。改革开放以来, 农民打工族成为我国城市建设的主力军。我国现行的户籍管理制度, 给他 (她) 们的子女入托、入学造成困难, 逐渐形成新时期的新文盲。

(九) 培训班、补课班现象说法不一。有的教师利用寒暑假创办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培训班, 各种补课班, 社会看法不一。教师每年享受寒暑假两个假期, 一是体现了党和人民对教师的关怀, 二是让教师利用假期备课, 充分做好下一学期开学前的准备工作。

(十) 某些政府部门对教育重视不够。某些政府部门为了卸包袱, 把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下放到了乡镇发放。在北方各省及西部地区, 教师工资没有保证, 甚至半年发一次。“民以食为天”, 教师连最低生活都保证不了, 又何谈素质教育呢?

四、我国素质教育之对策

(一) 从根本上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考试制度, 逐步实行高等学校自主招生。高等学校招生要把高考成绩,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结合起来。

(二) 采取强有力措施, 禁止择校现象。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免试入学、就近入学;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并由国家根据我国北方和南方、东部和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制订出详细的中小学收费标准, 有效制止乱收费现象。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

(三) 采取强有力措施, 把减轻中小学生负担落到实处。减轻中小学生负担, 成为教师家长和学生的一致呼声。国家或地方政府要以法律的形式, 真正把减轻中小学生的负担落到实处, 把他 (她) 们从书山题海中解放出来。

(四) 根据中小学生的心理特征, 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 创建健康的校园文化, 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轻松地学习。

(五) 注重实践教学。中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心理特征, 这种特征有利于实践教学的开展。媒体报导, 辽宁省教育厅遵循知识本身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以素质教育为理念, 加强人口与环境教育, 今秋在全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 实施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文字、音像资料等生动活泼的方式出现在课堂上。开启了实践教学之先河。

(六) 学校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过去在小学教育中, 学习好的学生被教师宠爱, 学习不好的学生 (差生) 则被教师冷落。许多教师不善于做差生的转化工作, 差生的兴趣、个性、特长等闪光点被忽视。采取的做法是:一是批评、冷嘲热讽、羞辱;二是请家长;三是听之任之, 放任自流;四是推出校门, 交给社会。教师要遵循创新教育理念, 寻求并掌握科学的转化方法, 有的放矢地对差生进行教育, 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七) 改革课程设置, 优化课程结构。中小学是个体综合能力形成的关键时期。教育改革必须首先从教材改革入手, 增强建材的趣味性、多样性、实践性、综合性和人文性。特别要重视对德育教材的改革, 编写出一套紧扣改革开放的社会现实和学生心理特点的德育教材, 是21世纪人的个体全面发展的需要。

(八) 提高教师的素质。马克思说过“教育者必先受教育”。教师是教育教学的核心,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础。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 热爱教育事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精心组织教学, 积极参加教育改革,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 加大教育投资。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必须依靠强大的财政支持。从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我国的经济水平看, 要改变我国的教育现状, 仅靠国家的财政投资是不够的。要积极探索新的办学模式, 拓宽投资渠道, 大力提倡全民办教育。2003年6月, 我国颁布了《民办教育促进法》, 这是我国与时俱进的教育法典, 也是从法律的角度确立了民办学校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

[2]范贤超.教育创新伦[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1.

素质教育误区 篇10

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贡献不容否定, 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 不利于教育的发展。纵观教育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目的, 应试教育是手段, 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 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指明方向, 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 素质教育往往徘徊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误区。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 应如何走出传统误区, 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走出僵化、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僵化, 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给学生带来的是厌学、弃学的灾难。其实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多种属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其人文性更是语文学科固有的特性, 它蕴含在语文教材中, 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训练中。与理科相比其思想性更为强烈, 与政治相比其思想性虽不系统却更为宽泛, 文学性更为突出。如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等皆属思想性的范围。“文以载道”很好地概括了语文人文性的表现特征。而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却大大削弱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容, 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

语文学科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 传统教学模式只是靠单纯的知识积累并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功效。语文教育需要实践, 需要与社会结合。以读写为例, 教材中所选文章, 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教学这些课文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验, 没有较多的生活表象和感性认识, 是很难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及表述方式的。作文更离不开社会生活, 文章更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理解, 是作者知识、能力、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如果一味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课本里, 使学生与世隔绝, 不了解社会生活, 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 这无论如何是提高不了学生素质的, 更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

二、走出求同、单向的传统思维误区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际上是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去服从几个设计题目者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的求同思维和千篇一律的单向思维训练。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 不能相似, 只能准确无误。这是在束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不同于理科课程, 许多问题有多种表述, 如果有统一的答案必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呆板僵化、知识狭隘、才思枯竭, 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随着考试试题的模式化、标准化, 阅卷的客观化、机械化、公平化, 竞争的白热化, 语文素质教育已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是适应考试的要求, 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考试只要多拿分而达到目的的现象, 这必将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思维的误区, 走出求同单向的“唯考试”思维误区, 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应通过每一课的学习、每一次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次语文活动的开展, 引导鼓励学生发表正确、新颖而独到的见解、构思、创意, 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思维模式的转变, 走出传统思维的误区。

三、走出单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误区

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 其中自学能力占有显著的位置。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语文教师只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对指导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其实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范例, 传授这些例子的知识结构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应以自学为主, 教师为提高自学能力, 可把课堂适当分为五个阶段:提示设问阶段、阅读思考阶段、讨论切磋阶段、归纳总结阶段、提高升华阶段。走出传统教法的误区应遵循“三变”原则: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解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听为探讨求索。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中去, 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像导演一样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合作。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 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另外语文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 有较大的伸缩性, 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来开展。

总之, 以上这些传统误区是制约素质教育实施的瓶颈。只有走出这些传统误区, 实施素质教育才会面临一片新天地, 尤其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 更担负着实施素质教育的重任, 只有走出上述误区才能真正实现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飞跃。

摘要:语文作为基础学科, 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任。要想真正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就必须打破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 走出封闭束缚的思维误区, 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素质教育误区 篇11

关键词:语文;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思维;传统教学方法;误区

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必须走出传统的误区,才能促进整体教育的实施。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承担着素质教育的重任,因此必须打破僵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走出封闭束缚的思维误区,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制订科学规范的评价机制。

传统的应试教育对基础教育的贡献不容否定,但同时也带来许多弊端,不利于教育的发展。纵观教育的发展,素质教育是目的,应试教育是手段,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服务,素质教育为应试教育指明方向,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素质教育往往徘徊在应试教育的传统误区。作为素质教育的基础学科——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应如何走出传统误区,真正实施素质教育?

一、走出僵化、封闭的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

传统的教学模式封闭僵化,严重削弱了语文学科的特性。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扭曲了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的是厌学、弃学的灾难。其实语文学科是一门集工具性、人文性、社会性多种属性于一体的基础学科。其人文性更是语文学科固有的特性,它蕴含在语文教材中,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训练中。与理科相比其思想性更为强烈,与政治相比其思想性虽不系统却更为宽泛,文学性更为突出。如哲学原理、自然事理、社会伦理、人生理想等皆属思想性的范围。“文以载道”很好地概括了语文人文性的表现特征。而应试教育下的传统教学模式却大大削弱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容,不能不说这是一大遗憾。

语文学科同时具有社会性和实践性,传统教学模式只是靠单纯的知识积累并不能发挥语文学科的功效。语文教育需要实践,需要与社会结合。以读写为例,教材中所选文章,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教学这些课文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经验,没有较多的生活表象和感性认识,是很难深刻理解课文的思想内涵及表述方式的。作文更离不开社会生活,文章更是作者对生活的高度理解,是作者知识、能力、思想、素质的综合反映。如果一味地把学生束缚在教室里、课本里,使学生与世隔绝,不了解社会生活,成为一个读死书、死读书的书呆子,这无论如何是提高不了学生素质的,更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

二、走出求同、单向的传统思维误区

传统的应试教育实际上是让学生和教师的思维去服从几个设计题目者的思维。学生的思维是整齐划一地进行的求同思维和千篇一律的单向思维训练。一个问题只有一个答案,不能相似,只能准确无误。这是在束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语文课不同于理科课程,许多问题有多种表述,如果有统一的答案必定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呆板僵化、知识狭隘、才思枯竭,扼杀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随着考试试题的模式化、标准化,阅卷的客观化、机械化、公平化,竞争的白热化,语文素质教育已不是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是适应考试的要求,表现出急功近利的考试只要多拿分而达到目的的现象,这必将语文学科的素质教育扼杀在摇篮中。因此我们必须走出传统教育思维的误区,走出求同单向的“唯考试”思维误区,努力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应通过每一课的学习、每一次作文的训练以及每一次语文活动的开展,引导鼓励学生发表正确、新颖而独到的见解、构思、创意,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素质教育思维模式的转变,走出传统思维的误区。

三、走出单调呆板的传统教学方法误区

素质教育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其中自学能力占有显著的位置。传统教学方法中的语文教师只习惯于滔滔不绝地讲解而对指导学生显得无能为力。其实课文只是学生学习的范例,传授这些例子的知识结构不是教育的主要目的,培养学生的主要能力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素质教育下的语文课堂应以自学为主,教师为提高自学能力,可把课堂适当分为五個阶段:提示设问阶段、阅读思考阶段、讨论切磋阶段、归纳总结阶段、提高升华阶段。走出传统教法的误区应遵循“三变”原则:变全盘授予为拈精摘要;变滔滔讲解为以讲导学;变默默聆听为探讨求索。这种教学方法促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每个阶段和环节中去,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像导演一样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参与合作。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地开发,创新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另外语文教学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外活动不受教学计划的限制,有较大的伸缩性,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形式来开展。

幼儿家庭教育误区探源 篇12

一、过分溺爱,娇惯放纵

良好的亲子关系是以爱为基础的,爱是亲子之间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很自然的。但过分的溺爱会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养成任性等不良习惯,以致于影响个性的发展。所以,父母之爱需要理智而有分寸,要讲究慈爱,并注意爱的方式,千万不可溺爱。

二、百般伺候,难以“忍受”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心本是情理所在,无可厚非。但不少家长对孩子不放心、不松手,总是越俎代庖,事事都为孩子代劳。例如,当孩子可以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时,家长还是不让孩子去干,妈妈穿衣,洗脸,爸爸装书包,削铅笔;当孩子能整理自己的房间时,妈妈嫌他笨手笨脚,磨磨蹭蹭,就替孩子叠被子、扫地、整理书桌,如此等等。日久天长,孩子体验不到自我服务、生活自理的乐趣,慢慢也就自己不动手做,总想依靠父母。

三、过度营养,浪费“伤身”

家长注意孩子饮食中的营养是对的,因为这是孩子成长所需。但过多的或超出身体需要的营养,不但在经济上是浪费,而且对孩子的身体发育极为不利。有些家长认为孩子吃得越多越好,肉、奶、蛋等营养品不断,使孩子吃成了小胖墩,殊不知,这严重影响了孩子的身体健康。

四、过多干涉,限制过死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孩子常带着高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做每一件事,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去探索、创造,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孩子好“动”,难免会有一点“危害”,但更多时候是家长怕出“危险”,什么事都加以限制,这不仅禁锢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而且束缚了其个性发展,从而使孩子的创造潜能不能很好地发挥出来。

五、过多抱怨,满腹牢骚

有些家长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和弱点。慈爱的母亲整日怨声不绝,总抱怨自己的孩子不如别人,总抱怨孩子贪玩,整日唠唠叨叨。殊不知,这些话容易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六、过度教育,其他全忘

一些家长为了使孩子的成绩出类拔萃,一味重视知识的灌输,让孩子学这学那,从而出现了所谓的智力“超常”现象,并挤掉了孩子的休息和游戏的时间。如假期里,除了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家长还要送孩子去学钢琴、英语、美术、书法等等,搞得孩子疲惫不堪,甚至于产生厌学的念头,结果适得其反。

七、期望过高,“目标”至上

有些家长以自己的愿望代替孩子的愿望,过早地给孩子定下奋斗目标。作为家长,对孩子适当的期望、赞扬和赏识,能让孩子产生自信心和学习动力,从而促使其成长。若不根据孩子的天赋或素质以及环境等客观因素期望过高,并施加压力,孩子虽经努力还是达不到目标的话,就会使孩子产生恐惧感,最后失去信心,从而打击他们的上进心,也难以获得其本来应有的成就感。

八、不善言笑,生活枯燥

有些家长在孩子面前总是板着面孔,缺少幽默感和诙谐感,生活中体现不出天伦之乐,缺乏温馨的气氛。还有的父母每天沉醉于麻将中,对孩子的一切不屑一顾,至于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心灵沟通更无从谈起。作为家长要多想一想怎样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调剂好孩子的兴趣爱好,比如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一玩,给孩子创造交流的条件,想方设法让孩子感到生活的充实。

上一篇:小学低年级实施课改下一篇:恢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