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节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2024-08-26

细节教育就是素质教育(精选8篇)

细节教育就是素质教育 篇1

记得曾经一位伟人说过这样一句话: “花的事业是甜蜜的, 果的事业是珍贵的, 让我干叶的事业吧, 因为它总是谦逊地低垂着它的绿荫。”由于我执着于对叶的事业的追求, 自己毫无怨言地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 尽管自己的工作岗位非常平凡, 但是我始终把“为了学生一切, 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当作我从教的最高准则, 为了他们, 我甘愿奉献出自己无私的爱。

一、用心去爱, 走进学生心灵

案例:

记得刚接手高二十班时, 就听其他老师说了张永明的情况。他, 一个音乐生, 学习学的很差, 地理学的一塌糊涂。当大家说他没救了放弃吧的时候, 我却暗下决心, 用我的爱去拯救他。知道这些情况后, 我就利用课间经常与他谈心、交流, 使得他慢慢地能够接受我, 愿意与我交流一些事情。在每节地理课上, 我总是抽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每当他回答正确时, 我总是对他竖起大拇指表扬她, 不断地给他信心。课后抽空辅导他, 鼓励他背地理问题, 哪怕是一点一点给我背。久而久之, 他开始喜欢上地理课, 而且每节地理课上总能看到他积极举手发言, 每次的课堂作业他总是很及时地给我批改, 每节地理问题他总是很认真积极地背给我听。渐渐地, 他的脸上现出了学生自信笑意。他看见我不再游移躲闪, 而是大方又快乐。之后, 他的学习进步很快, 从以前的不及格到期中考试的及格, 其他老师表扬她, 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课间同学们都在议论说他进步真的很快。从那以后, 他对学习地理的积极性更强了, 这对于他来说是多么得不容易呀, 虽然在对他的辅导过程中我也出现了不少烦恼, 但当我每次看到他进步时, 都感到无比欣慰。

反思: 我们经常说, 老师的行为, 会对学生终身的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可能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 会创造一个奇迹; 也可能一个不经意的眼神, 会扼杀一个人才。所以教育是一门艺术, 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是真教育。

一位教育心理学家说过: 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中, 他便学会谴责; 如果孩子生活在恐惧中, 他便会忧心忡忡; 如果孩子生活在敌视中, 他便学会争强好斗; 如果孩子生活在赞赏中, 他便学会自信; 如果孩子生活在安全中, 他便会相信自己周围的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互相帮助中, 他便学会关心他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受欢迎的环境中, 他便学钟爱别人; 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中, 他便会觉得世界是美好的。可见, 只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融洽的师生关系, 才能促使学生们更喜欢上课, 期待上课, 于是我总是精心设计上好每一节课, 使同学们在无意中喜欢上我。同时, 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 我也从不吝啬对学生的表扬, 因为我明白希望得到别人的表扬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孩子的内心世界是清澈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得到别人的肯定。得到了肯定后, 良好的情绪会给你带来下一次成功得到肯定的可能。大人如此, 学生亦如此。来自老师和家长的表扬与肯定, 会令学生更加的自信和可爱, 从而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做出回应。就像魏书生所说的: “我们教育子女、教育学生还停留在忠言逆耳的观念上, 就落伍了, 就不受欢迎了。我们应适当地用上糖衣良药, 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一句表扬乃至一个微笑就是鼓舞孩子奋发向上的强大动力, 孩子建立了自信心, 对待各种事物的态度就会变得更加积极。

二、批评也是一种爱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 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对待学生要恩威并施要做到及时批评, 适时鼓励。

案例:

今天在高二十一班上课时, 讲解昨天的自习课的卷子, 自己随意抽查了十几份试卷, 结果发现有部分学生一点也没有做, 上一节课自习课学生除了做卷子什么也没有做, 自己真的很生气。这段时间一直鼓励十一班的学生, 几乎没有批评过学生, 致使有一部分学生作业拖拖拉拉甚至一点也不做, 为此自己让没做学生上办公室做卷子, 课堂也以学生自己复习为主。在办公室问他们没有做的原因, 并适时谈论高二地理学习的方法, 让他们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反思: 现在普遍认为: “教育不需要批评”需要赏识, 于是老师们也不轻易批评学生了, 似乎批评学生就是不尊重学生, 可是事物有两面性, 学生总是学生, 他们踩着歪歪斜斜的脚印长大, 说服教育不是万能的钥匙。有时批评适时鼓励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形式, 如果让学生在接受批评中感受到你的爱, 那批评的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及时批评是一服良药, 它能造就一个好孩子, 只要教育者把握好尺度。爱不仅是教育的诊治性力量, 同时还是教育的本质和对话的基础。缺少爱的教育, 无论多少赏识也不过是廉价的矫情, 迟早会被学生拒绝的爱的教育不能没有批评。

我深知要作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除了具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 还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因此, 我十分注重自身的师德修养, 时刻牢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时时处处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水平, 以自身坚定的政治信仰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感染、激励学生, 为学生和同行树立了榜样。在今后我要不断的学习各种知识来充实自己, 丰富自己, 为以后的工作做好理论上的准备。还要虚心向身边的各位同事学习经验, 增加自己的阅历和独立办事能力。我希望通过不断锻炼、学习和总结经验,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从而把工作做的更好。

我是教师, 就要奉献, 淡泊名利、安贫乐道, 时刻不忘责任, 一心想着事业。“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棵草去”已作为我的座右铭。为了我所热爱的教育事业, 也为了我心中的那份爱, 不断激励我在人生的道路上艰苦跋涉, 用热血和汗水去浇灌一茬茬幼苗、一簇簇花蕾, 用爱心去托起明天的太阳。有爱才有理解, 有爱才有和谐, 有爱才有希望! 让爱永驻我们心中, 呵护学生的梦想吧!

摘要:教育首先就是爱的教育, 每一位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 而爱学生也是老师的天职。作为学生, 他们承受着来自父母、同学甚至社会的压力, 所以他们更需要得到教师的信任和爱。作为老师只有热爱学生, 才能尊重学生人格、引导学生成才。这就意味着, 教育是植根于爱的, 在心与心的交流中, 爱的力量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关键词:教育,艺术,教学活动,批评,鼓励,爱

教育就是关爱,管理就是服务 篇2

一、教育就是关爱

1. 关爱贫困生。这个学期刚开学不久,15级美术与制作班的班主任急冲冲地到团委办公室找到我,跟我说了她班上一位学生的故事。小沈,家里有好几个兄弟姐妹在读书,父母失业,几次三番试图说服她辍学从业,来减轻家庭的负担,但是小沈同学坚决想要把中职这三年读完,将来找个更好一点的工作。父母无奈女儿的固执,但终究也拿不出学杂费、住宿费、生活费等费用,无法让女儿无忧地在学校里学习。小沈同学终日愁眉紧锁,班主任发现后问明了情况,找我咨询有什么办法可以帮助到小沈。我将小沈同学交上来的贫困申请书交给校长看后,校长马上让学校“扶贫助学基金会”给小沈拨款先解决了住宿费、课本费等问题。

“不让任何一个有意愿就读二职的同学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这是我们学校对在校每一位学生的承诺,我们学校成立的“扶贫助学基金会”,就是为了帮助家庭困难的学生,为他们解决燃眉之急。

2. 关爱后进生。在我们学校有一位曾经风靡全校的学生,可以说是学校的“小明星”,他是小魏。记得刚来学校的时候,他因为成绩差,性格内向,课听不明白,也不愿意问,终日在课堂上睡觉,老师们都摇头表示无可救药。但是他的班主任不以为然,教音乐的她,发现小魏有一副好嗓音。她努力培训小魏,并鼓励他参加学校各种歌唱比赛,果然,在学校举办的“校园十大歌手”比赛中,他获得了佳绩,成为“十大歌手”之一,而且,还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到广东省各地参加合唱比赛,还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元旦文艺汇演”……我们看到他从青涩到自信,他的演出一次比一次精彩。现在,他毕业了,当上了小学老师,还利用课余的时候,到艺术培训班去做兼职,把他的特长教给更多的小朋友。

我们要求老师对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一视同仁,对后进生更是要关心入微,成绩不好,不代表其他方面也不行,所以,教师会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动向,对成绩不好但又有其他方面特长的学生,我们给其创设发挥才能的舞台,让其提高自信,成为优秀的学生。

二、管理就是服务

管理,如果只是一味地做强制性的要求,那最终只能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1. 为给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而服务。在内宿管理方面,我们总是在不断地满足学生的要求,热了,装空调,冷了,装电热水器,学生有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才能好好学习,目前,我们学校的学生公寓环境在全市是数一数二的。

2. 为给学生创设锻炼的平台而服务。我们因材施教,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通过深入了解,发现他们的特长,激发他们的潜能,开展各种活动让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才能得到发挥。我们每年都会开展大型活动,如元旦文艺汇演,校园文化艺术节系列活动之“校园好声音”歌手大赛、现场书画比赛、校园主持人大赛等,校园运动会,“最会操作”技能节系列比赛等。也常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活动和比赛,如第十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第八届广东大中专学生书画艺术作品大赛等,学生很多作品都在比赛中获奖。

3.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服务。根据我校培养目标“最讲礼仪,最能敬业,最会操作,最能发展”,我们要求教师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教育学生见到师长要问好,做事要有责任心;定期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讲座,营造良好的校园文明氛围;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满足同学们各方面的兴趣,在团委学生会旗下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乒乓球社、篮球社、羽毛球社、快板协会、吉他社、街舞社、书画社、文学社、话剧社、计算机协会等,囊括了体育、艺术、文学,让不同爱好的学生都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提升自己。

细节,折射教育智慧 篇3

一、大嘴巴青蛙

一天下午的点心是五香茶叶蛋, 吃前我跟孩子们说:“蛋壳很调皮, 会乱跑到桌上、地上。我们来做小警察, 管住它, 叫它不乱跑, 乖乖地住在盘子里, 好吗?”于是孩子们一边吃一边漫不经心地将蛋壳放在盘子里, 但仍有不少孩子将蛋壳扔得到处都是。我又提醒说:“我来看看桌上、地上是不是很干净。”这时只见梓恩赶紧把桌上的蛋壳撸到地上, 踢到桌子下面。这样的情况平时也不少见, 尽管我一再强调要把残渣放入垃圾桶, 但孩子们很难形成习惯。怎样才能让孩子们绕有兴趣、自觉自愿地做到呢?一天吃橘子时, 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两只粘有大嘴巴青蛙形象的盘子, 并对孩子们说:“大嘴巴青蛙喜欢吃橘子皮和橘子籽, 你们别忘了喂给它哦!”结果孩子们兴致很高, 不仅毫不含糊地把橘子皮放进了青蛙嘴巴, 就连掉在地上的橘子籽也一一捡起来放进去。

分析与思考:教师根据幼儿的思维特点设计“给小动物喂食”的游戏情境, 提供生动直观的材料, 结合有趣的语言指导, 可以有效引发幼儿的相应行为, 帮助幼儿形成“垃圾入桶”的习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细节问题有许多, 有关于生活习惯方面的、关于健康营养方面的, 也有关于安全防范方面的———不同的处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教师要仔细观察幼儿的行为及其环境, 用心探索解决这些生活细节问题的方法, 使其既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成长, 又能给幼儿带来愉快的生活体验, 使他们的生活充满情趣。

二、“我在做藕饼”

游戏活动时, 我正在美工区与孩子们研究热带鱼的折法, 凯凯急匆匆地跑来告状:“老师, 快来看呀, 佩佩不爱惜积木, 把雪花片弄得很脏。”我连忙走到佩佩面前一看, 只见干干净净的雪花片上糊满了橡皮泥, 我的心中顿时涌起一股火气, 正准备批评她时, 只见佩佩用很快的动作将那堆糊了橡皮泥的雪花片拢在一起, 双手紧紧压在上面, 仿佛怕被我抢走似的, 我看到她那哀求的目光, 火气一下子消了许多, 我在心中告诫自己:一定要搞清楚原因再作决断。于是, 我克制着自己的情绪, 温和地对她说:“佩佩, 老师不批评你, 你能告诉我, 为什么要将干净的雪花片糊满橡皮泥吗?”佩佩怯怯地说:“老师, 我在做藕饼。”“能给我看看吗?”佩佩点点头, 松开了手, 我仔细一看, 发现雪花片的形状确实像切好的藕片, 佩佩将两块花片之间糊上一层橡皮泥就成了“藕饼”, 还真像!面对这充满童性的创造, 我庆幸自己刚才的冷静。于是, 我连忙鼓励她说:“你很聪明, 做的藕饼很像。”然后, 我又让全班的小朋友都来参观她的作品, 并让佩佩将“藕饼”送给同伴们“分享”。佩佩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由此, 我班还开展了“藕饼店”的游戏。

分析与思考:孩子的世界是五光十色的, 孩子的想象总是带有童话般的色彩。因此, 教师在指导孩子们学习、游戏时, 试着用童心去研读孩子, 同时要敏锐地发现孩子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 耐心地叩问, 静静地倾听, 深入地挖掘, 在细节上做文章,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 才能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 教师对幼儿的需要要及时跟进。只有把握孩子的现有发展水平, 利用孩子的已有知识经验, 跟进孩子的兴趣需要, 和他们一起分享活动的喜悦, 才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才能调动他们创造的积极性, 才能使孩子们想象的空间不断得到拓展。事实上, 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

三、哪是左手, 哪是右手

一位青年教师在组织大班数学活动时, 要求幼儿举右手表示判断题的答案正确的, 举左手表示答案是错误的。突然一个男孩子站起来说:“老师, 哪是左手, 哪是右手?”话音刚落, 全班哄堂大笑。但见老师在一刹那的惊讶之后, 很冷静地制止了全班幼儿的笑声, 对提问的孩子说:“请看好, 这是左手, 这是右手。”教师先后伸出左手和右手, 又说:“孩子们, 这其实并不可笑,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生这种暂时性遗忘。据说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有一次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姓名。”紧接着, 教师走到提问孩子的身边说:“老师很佩服明明小朋友, 哪是左手, 哪是右手的问题都敢于提。敢于提问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品质。我相信有这种学习品质的小朋友一定能把数学学得很好。来, 伸出你的右手, 我们握个手。”

分析与思考:无疑教师的处理是科学而富有人性化的, 既保护了提问孩子的自尊心, 又激发了全班孩子的积极性。“哪是左手, 哪是右手”的问题都得到了老师的肯定和耐心解答, 那还有什么问题不敢提呢?“保护是幼儿园教育的主题”。然而, 长期以来人们比较多的是关心孩子的身体, 而忽视了对孩子心理的关注、对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的保护。教育保护, 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教育细节也无处不在, 无时不在, 教育的艺术就体现在敏锐地捕捉具有教育价值的细节上。如果教育过 (下转第102页) (上接第127页) 程中有更多的细节被注意、被发觉, 那么教育就一定会变得更美丽、更迷人。

四、背后的小手

自由活动时, 我与孩子们一起玩着, 忽觉背后有双小手在拽我衣服, 回头一看, 是文静的欣欣。我冲她微微一笑, 她也对我羞涩一笑。自由活动时, 那双小手又在摸我的后衣了, 我蹲下来问:“欣欣, 为什么摸老师的衣服呢?”“是老师的衣服好看吗?”“是你喜欢老师吗?”欣欣一直一声不吭。第二天, 我觉得那双熟悉的小手又在摸我的后背, 我没回头, 反手轻轻握住这双小手说:“是谁的小手这么舒服, 是波波吧?”还是没回答, 我故意紧闭眼睛转过身蹲下来说:“不是波波, 会是谁呢?你说句话让老师听听, 老师来猜猜, 可以吗?”“好的。”声音是轻轻的。我继续摸她的鼻子、耳朵、脸、头发, 然后假装一次又一次猜不出来, 让她一次又一次用一两句简单的话回答。最后, 我猛然睁开眼, 一把抱住她转一圈, 大声说:“原来是欣欣呀!”欣欣“咯咯”地欢笑着, 声音是脆脆的、甜甜的。

分析与思考:欣欣是个很内向的小姑娘, 很少开口, 她妈妈告诉我:拿她没办法。入园一个多月了, 她逐渐熟悉了、爱上了幼儿园, 也深深地感受到老师的爱, 但她很少与人交流。背后的那双手告诉我:她喜欢我, 渴望与我一起玩。欣慰的是我读懂了那双小手, 呵护了她那如含羞草般的情感。

反思:教师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 一个不自觉的行为、一句无心的话语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影响, 有些甚至是终身的影响。所以教师对孩子的尊重和关爱不应仅仅停留在显性的、正式的教育场合, 更应该是一种无处不在的氛围。也正是那种细微、潜在的尊重和关爱, 体现出教师的内在素养和教育理念, 它如涓涓细流更持久地滋润着孩子的心田。

不可小觑的“教育细节” 篇4

我们撷取、回放多个镜头, 对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中一些细节进行了反思, 以期从中得到启迪, 更好地把握教育细节, 以改进我们的教育行为。

镜头一某节数学课, 当我提前几分钟在教室门口候课时, 发现班里的同学基本在干三件事:一部分同学拿出数学课本后当枕头枕在课本上睡觉;另一部分看上去很疲倦地预习课本, 还有四五个同学下课后在教室里练拳脚耍功夫, 其中有一位同学还边练拳脚边唱歌。见此情形, 我顿时火冒三丈, 训斥了一顿, 结果40分钟的课就用了20多分钟作“思想教育”, 该节课一点教学效果也没有。

教育细节反思在这种情景下我选择按常规进教室先劈头盖脸批评一顿捣乱的学生, 然后上课, 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教学效果肯定不好。假如, 我走进教室对同学们说:“大家想听咱们班的歌星×××同学 (指边练拳脚边唱歌的那位同学) 唱歌吗?”当全班的同学都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表示赞同;当×××同学学着歌星的样子在教室里尽情豪唱一曲, 引得同学们前仰后合开怀大笑, 唱完歌后让全班同学们以热烈的掌声表达他们的欢快情绪。等上课铃声响, 教师宣布上课, 该节课学生们定会学得轻松而愉快, 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镜头二一位教师在“百分数的意义”一课中, 出示一道习题:某农庄去年种百香果树100棵, 成活了98棵;种南方葡萄400棵, 成活了380棵;种香蕉500棵, 成活了485棵。然后提出问题:“仔细观察, 你认为选择种植哪种水果比较好?”问题一出, 全班鸦雀无声, 无人应答。一阵冷场后, 学习委员才“点醒”老师:“我想您是让我们求出每种水果树的成活率吧?!”

教育细节反思课堂的冷场, 就意味着学生对课堂失去了兴趣。这节数学课中教师含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造成了冷场。“仔细观察, 你认为选择种植哪种水果比较好?”这句话是让学生挑选自己喜欢的树呢, 还是让学生根据成活棵数比率的高低来选择?如果是前者, 则完全是一个非数学的问题, 与教学无关;如果是后者, 则学生还没有接触成活率, 他们是很难从成活率的角度去思考的。这样的问题设计, 使学生找不到探究的方向。教师不注意细节, 言语不当, 或信口开河、或啰嗦多余、或含糊不清。如上案例, 含糊不清的教学语言造成了课堂的冷场。因而, 锤炼语言不仅仅是语文教师的事情, 数学教师也不可“不拘小节”, 也要学会灵活运用教学语言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用词准确规范、表达简明扼要, 使得我们的教学语言更加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镜头一组

镜头一一位女生成绩很差, 她以前的数学老师对她说过这样的一句话:“××× (名字) , 我给你个建议, 回家去吧, 这样每年还能为你家里省不少钱呢!”这位女生从此放弃对数学这门功课的学习, 并且成绩更加差。

镜头二一位男生特别淘气, 由于他个头儿比同龄孩子大, 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有时候他在课堂上自己不认真听课, 还影响别的同学。有一次上数学课, 老师被他气得恼火, 就说了他一句, “一粒老鼠屎搞坏一锅粥”, 全班同学哄笑起来。

镜头三因为班里的同学经常会被拔掉自行车的气门芯, 一位同学就买了几个气门芯装在书包里备用。说来也巧, 没几天真的有同学遭遇了恶作剧!这位同学很高兴地把他提前预备的气门芯给了那同学。谁想到第二天老师竟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了他, 他成了拔同学自行车气门芯的嫌疑人!

教育细节反思以上的一组镜头, 教师不经意的一两句话, 或讥讽、或冷语、或误会, 都伤害着学生的心灵。其实, 教师的每一个细节都像每一个小数点一样重要。我们要牢记:你的冷语中有牛顿, 你的斥责中有爱迪生, 你的嘲笑中有达·芬奇, 你的讽刺中有爱因斯坦。如果我们教师不注意细节, 偶尔一次管不好自己的嘴, 有时就会伤了学生的自尊, 学生可能就此放弃上进的努力, 或者产生退缩的行为, 甚至引起对老师的反抗行为。我们教师的一举一动, 一颦一笑, 蕴含着教育的力量, 直接影响着学生, 关乎着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乎教育的成败。学生们常常从教师的眼色、表情获得暗示、鼓励与启发的信息, 因此, 关注细节能使教师更有亲和力, 增进师生彼此间的了解与沟通, 才能使数学教学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优势。教师正面的细节行为对学生影响极大:一个善意的点头、一个友好的微笑、一句微不足道的夸奖, 都有可能让一个学生爱上学习。

汇聚教育细节的光芒 篇5

班主任工作虽然千头万绪, 繁杂琐碎, 但是它由许许多多的有意义的教育细节组成, 而不起眼的教育细节常常被我们不经意地忽略了。梳理我的班主任工作, 一些“细枝末叶”在我脑海中闪现, 我的心被那些时光湮没的细节所感动, 以下略记我在班主任工作中获得教育效果的点点滴滴。

为学生拾东西

在教室里, 常常会碰到学生的文具或课本掉在地上的情况。以前我发现了会指指学生的东西, 提醒他有东西掉了, 有些学生会面露愧色, 慌忙拾起来, 似乎弄掉东西是犯了错误。现在, 每当我发现学生掉东西了, 就会弯下腰, 拾起来, 拍拍上面的灰尘, 然后交给学生。此时此刻, 伴随着学生很有礼貌的一句谢谢, 他们的双眼总是满含感激, 我在他们心中的形象一下子变得那么和蔼可亲。我也惊喜地发现, 有些平时表现不太好的学生喜欢上我, 并不是我有多高的育人艺术, 恰恰是这一个小细节。这一举动传达了我对学生的关怀, 犹如一缕温暖的阳光, 照亮那些渴求关爱的学生的心灵。

馨香的纸巾

作为一名男教师, 我的衣袋中每天都装着一些纸巾, 这一习惯并不是因为我特别讲卫生, 而是我“另有所图”。

记得有一天, 一个学生的墨水瓶打翻了, 墨水倾倒在课桌上, 那个学生手忙脚乱, 我也过去帮忙, 忙活了好一阵子, 我们的双手都被墨水染得肮脏不堪, 书也被弄脏了, 我想, 这时要是有吸水的纸就不会这样惊慌失措。从那以后, 我的身上多了一样东西, 那就是纸巾, 如果哪个学生需要, 我会和善地将纸巾掏出来递给他。

以前, 学生用了我的纸巾总有点过意不去, 现在他们会主动地向我要, 我也特别乐意帮忙。有时, 我批评学生严厉了, 学生在我面前潸然泪下, 我心中一软, 会用纸巾拭去他们眼角的泪水, 他们感受到我的良苦用心, 自然消除了抵触情绪。这一举动胜过许多语言, 心与心的相通使班主任工作更有效。

纸巾就像一位友好使者, 带着怡人的清香, 传递着我的真诚和关爱。

便笺的魔力

为了表扬学生, 我向他们颁发过奖状和奖品, 但奖励的学生不多, 对学生的激励面不大。

一次, 我口头表扬几个学生后, 觉得表扬力度还不够, 就顺手拿出一叠便笺, 撕下一张写上几句激励的话。当我把便笺送给学生时, 他们喜形于色, 带给他们的惊喜不亚于获得一次重奖。后来, 我常用便笺来奖励学生, 上课积极发言, 作业完成较好, 做了好事, 积极捐款, 认真打扫卫生等许多小亮点都被我当作奖励的机会。

为了使便笺不过于“寒酸”, 我在文具店里精心挑选了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上面有卡通画且色彩鲜艳的便笺。我在上面贴上一颗小星星, 然后写上学生的名字, 附上一句真诚的祝福或鼓励的话语, 我还客串“明星”给他们签名。做这些工作花不了多少时间, 获得我亲笔签名的学生如获至宝, 他们品尝着快乐, 激动地将便笺带回家向家长报喜。学生为了得到我的奖赏在努力, 一张薄薄的便笺扩大了激励面, 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增添了活力。

出人意料的“颁奖嘉宾”

奖励先进的班会课上, 学生站在讲台上, 扬起笑脸, 快乐溢于言表, 他们是取得成功的获奖者。

颁奖并不由我这个班主任来进行, 我刻意在学生中挑选“颁奖嘉宾”。出人意料的是, 我经常选择暂时落后的学生做“特邀颁奖嘉宾”, 他们感到荣幸, 拿着我准备的奖品, 向获奖者颁奖。得奖的学生喜笑颜开, “颁奖嘉宾”更是眉开眼笑。这种别开生面的颁奖仪式又为我的班主任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我愿将我的教育理想融入一件件小事之中, 一点一滴彰显着班主任工作的魅力。我不用“变色眼镜”看待学生, 只要是进步了, 我都愿把奖励送给他们。我班有几个学生, 由于学习成绩平平的缘故, 他们几乎与教师的奖励无缘, 我知道, 他们其实也期待着教师的表扬, 他们的心田更需要教师播洒奖励的春雨。于是, 我带着“放大镜”找他们的优点, 一有机会就给他们奖励或邀请他们做“颁奖嘉宾”。学生是容易被细节感动的, 他们陶醉在教师的关爱中, 我也享受着学生们真诚的敬意, 那份快乐的感觉好极了。

将教育融入故事或游戏中

对学生的关心爱护, 就像春风细雨润心田。我喜欢把教育融于一个个小故事中, 其实, 将教育融入讲故事、做游戏中, 收效要比单纯的说教强。学生喜欢听故事, 一个个蕴含哲理的小故事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有学生迟到了, 有学生缺乏自信了, 有学生犯错了, 我首先想想有没有合适的故事, 如果有就先讲故事, 学生听完谈谈自己的想法。有时, 也讲点笑话。在他们精神不振时, 我还给他们表演小魔术, 活跃气氛。平时, 我注重阅读和收集一些教育小故事, 需要时信手拈来。

把自己当作学生

我与学生谈心, 并不选择在办公室等正规场所, 有时就在教室里拉过邻座学生的凳子坐下来。这样, 师生可以相互交流倾听, 心灵距离也随着物理距离的缩短而拉近了。开始, 有学生对我的这一举动有点不能接受, 认为老师又在搞什么批评战术的准备了。而后, 他们知道了, 我是去和他们聊一聊平常事, 听听他们的心声, 并不是怀着“敌意”, 他们理解了我的想法, 也就愿意向我敞开心扉, 他们的童心童趣得以尽情展现。我也近距离地了解学生, 走进他们丰富多彩的童心世界。

在班集体工作中, 班主任应做一个有心人, 关注平凡的细节, 彰显细节的精彩, 将细节的光芒汇聚起来, 我们的班主任工作就不会再缺乏鲜活的力量。★

教育就是修行 篇6

一、鼻子被学生打了一拳

从我租来一辆小型货车把我的书籍棉被家什杂件等所有个人物品磕磕绊绊地搬进一所乡村中学, 到再租来一辆小型货车把它们乒乒乓乓地拉回家, 正好五年。2001年8月, 都是初秋的天气, 心情却大不相同, 前路茫茫, 我不知道命运之舟将漂向何方。其时我已经年满28岁, 薪水微薄, 开始几年还能按月发到手, 到2000年老师们就要打着横幅到乡政府讨要工资了, 我想再待下去这辈子恐怕年年都要过光棍节了。权衡再三, 我决心停薪留职到外面闯闯。

我离开的这所偏远的乡村叫X X庙, X X庙中学是该乡的最高学府, 我的一些朋友提到我就说我在X X庙“做和尚”。我听着只有苦笑:我这老师做的跟做和尚也差不到哪里去。不过, 那时我对于教育教学还是做过一番探索的。这五年我带过两个班, 从初一带到初三, 教学成绩算是比较辉煌的了, 当年这两个班语文中考综合成绩排在全县三十几个乡镇前列。我的一位大学师兄, 教化学的, 初三毕业会考年年拔头筹, 我跟他走得比较近, 请教他教学的秘诀, 他开始还秘而不宣, 禁不住我死缠烂打, 终于给我了八个字:攻城为下, 攻心为上。在工作中一用果然神妙。这和后来风靡一时的“赏识教育”颇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作为初入职的年轻老师, 教育能力浅薄, 历练不足, 又缺乏明师指引, 工作上尤其在与学生沟通方面屡受挫折, 焦头烂额。

我是一个从师专毕业走向教师岗位的“愣头青”, 个性奇倔, 不修边幅, 血气方刚。来这所乡村中学就学的孩子基本上是本乡农民子弟, 生活仅能温饱而已, 也有外出闯世界而鼓起了腰包的“新生代农民”的子弟和少数在本乡工作的公职人员子弟。这个穷乡僻壤, 资源匮乏, 民风剽悍, 好斗。同事们常常在私下感叹:穷山恶水出刁民。这所学校是中国内地90年代不发达地区学校的一个缩影, 封闭、年迈而老土。像我这样出身低微, 没有受到良好家庭教育, 毛病多多的年轻教师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师生的磨合要多惨烈有多惨烈。在20世纪90年代的内地偏远地区, 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还是比较普遍的。虽然学校领导大会小会反复强调严禁体罚学生, 但是信奉“严师出高徒”“棍棒下出状元”的教师们除了让学生肉体上受点苦之外实在拿不出其他高招。罚抄课文、打耳刮子、“金鸡独立” (单腿站立) “大鹏展翅” (伸手俯身站立) 甚至是双膝跪地是老师们常用的“教育手段”。

管教与叛逆、困窘与需要, 暴力与抗争, 观念与冲突, 一切像阴云笼罩着90年代中国乡村中学的校园, 笼罩着我们的教师与学生, 笼罩着我的艰难初教生涯。这艰难的五年, 我被学生、家长投诉过, 被领导约谈过, 甚至被停职反省过。1997年一个初夏的傍晚, 在一次与一名初三学生的冲突中, 我被一记重拳击中鼻梁, 血流满面, 鼻青脸肿, 几个星期都用墨镜遮颜, 师道尊严哪还有半丝一毫?

暮色中, 我看了这个我曾经生活过五年的地方最后一眼, 想起了徐志摩那首著名的诗, 我苦笑了一下: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带走的只有迷茫。

二、不是在找工作, 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

我成了游民, 先是去了北京, 两个月花光了东拼西凑来的几千元钱, 又回到了老家, 在老家过了几个月与世隔绝的日子。过了春节, 我跟一位大学同学随双层大巴, 一路颠簸, 来到宝安。我的同学停薪留职到深圳后找到一份高收费学校的教职, 工资每月有两三千元, 那时内地还只能拿到五百元, 我心想要是我也能拿到这么高的工资就好了。我租了摩的到处递简历, 终于在一所“窝棚学校”谋得一份工作, 月工资七百元, 两个月后莫名其妙被炒了鱿鱼, 校董派人将我的行李搬出了宿舍。接下的几个月里我投递了无数份应聘材料, 参加招聘考试, 终于2002年8月份, 龙岗区一所公立中学录用了我, 在那里上了20天的班 (暑假带军训, 初三补课) , 学校委以重任让我带初三两个班, 此时宝安区一所公立学校联系我 (我曾经去应聘过) , 让我去那里上班, 说能提供更好的待遇, 考虑了一个晚上, 我卷起铺盖就到了这所中学。

在这所中学我有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开学一个多月, 校长突然来听我的课, 我自觉阵脚乱了, 当天授课教材不熟, 基本上是自导自演, 照本宣科。我隐隐感觉到不祥正慢慢地向我逼近。国庆放假前一天, 办公室主任找我谈话, 我了解到我担任班主任的三班有几名学生在班上撺掇了十几名学生还有少数家长联名要求换老师。学校行政通过调查了解决定不再让我担任初二 (三) 、 (四) 班的语文老师, 不再兼任 (三) 班的班主任, 是走是留等国庆长假回来再说。

我被学生赶出课堂了!好不容易缓一口气, 我又将陷入困境了!悲哀、愤懑、恐惧、迷茫一齐涌上心头。我没有做什么呀?是的, 陈再兴, 你终于明白在中国社会尤其是在深圳你是不能体罚学生的, 你也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 管住了你的手, 可是你要记住你还有嘴巴, 嘴巴同样需要你的管束, 你要记住赶你走的, 不是别人, 是你担任班主任这个班的学生, 而且挑头起事的正是你努力培养的班长、学习委员啊。是的, 你没做什么, 你作为一名教师没做什么, 还不是失职吗?这个道理, 多年以后我才参悟到了。好了, 现在玩完了, 一切都将结束, 去准备你的最后一课吧。我比任何时候都认真地备了课, 强抑着感情的激流, 郑重地上完了初二 (三) 班的课, 在初二 (四) 班的最后一堂语文课快要结束的时候, 我说:“很抱歉, 这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堂课, 本人能力有限, 以后会有更好的老师来教你们的……”我强忍着就要夺眶而出的泪水, 给学生们深深地鞠了一躬, 掩门而去。

我回到办公室默默整理个人物品。办公室的门开了, 四班的几个同学问我怎么回事, 我说没事, 你们放学吧。窗外, 天空飘落零星雨点, 暮色渐渐化开。收拾停当准备离开, 办公室涌进来很多学生, “老师, 您别走, 我们很喜欢您!”“学校凭什么要换老师?”“三班那几个学生要换他们换, 我们四班不换!”“我们找学校去!”一位同学哭了, 两位同学哭了……同学们哭成一片, 同学们围着我, 抱着我, 已经放学回家的同学被电话叫回, 下班的学校领导急急返回……雨越下越大, 在橘黄色路灯的晕染下, 雨丝在空中划出千万条透亮的粗线条, 数十个学生仿佛从水里捞出来……此情此景, 自怜、愤懑、辛酸、委屈、欣慰、感动如无数股激流冲击着我, 泪水如开闸的洪水奔涌而出, 声音哽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都说男人有泪不轻弹, 只是未到动情处啊……

接下来数年里, 还是可以用“疲于奔命”这个词来形容我的生活, 新安到公明, 公明到石岩, 石岩到西乡, 西乡到松岗, 短则一年, 长则三年, 这期间有我主动离开的, 但大多还是被“炒鱿鱼”, 这些年我和许许多多编制外的老师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代课老师。每年暑假 (甚至寒假) , 是正编老师欢欣雀跃的日子, 而我不是在找工作, 就是在找工作的路上。尽管我经历了太多的劳苦辛酸, 但是我始终没有离开过教师行业。代课老师, 在一些地区可能意味学历不够, 能力不足, 但是深圳的代课老师多是公办学校一线教师中的先锋队、战斗机。我相信经过自己多年的历练, 个人素质、专业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但是在个性风格、为人处世、待人接物方面, 客观地说, 因为家庭教育方面的欠缺, 我是“营养不良”地走向社会, 人情世故社交礼仪我基本上是从负数开始起步, 与人交往进退失措, 教育学生不能融通。还好, 本人还算有自知之明。“知耻而后近乎勇”, 每次工作遭遇寒流, 我没有怨天尤人, 我把“要想事情改变, 首先自己改变, 想要事情变得更好, 首先自己要变得更好”牢牢铭刻在心上, 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我常跟自己说, 我无法改变别人, 但是可以改变自己;我无法改变结果, 但是可以控制过程;我无法改变天气, 但是可以改变心情;坦然接受生活给我的际遇, 努力做好自己。2008年暑假, 我和同为代课老师的妻子同时失业了, 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台风天气里, 扶老携幼大包小包地搬离学校宿舍, 面容沮丧, 形影落魄, 犹如丧家之犬。我对天发誓:此生一定要让自己和家人过上安定体面的日子。

三、到底为谁而教

2009年10月18日, 是我一生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深圳“代转公”考试公布成绩。当我屏住呼吸, 颤抖着手, 在网页上输入准考证号码, 回车, “总成绩:83分”“排名:18”“入围”赫然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 我长长地呼了一口气, 就在这刹那间, 八年的郁结随之烟消云散。几个月后, 我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深圳人, 成为了一名有正式编制的深圳老师。这么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告诉自己有奔头才有活头。入编不是终点, 而是新的起点。我给自己的人生作了规划。其中一条就是踏踏实实、快快乐乐做一名“教育家+作家”式的语文教师。

回想在深圳的“八年抗战”, 基本上是为生存而教, 为领导的评价而教, 为体面的综合值而教, 甚至为家长的看法而教, 扪心自问, 现在的老师何曾真正为学生而教过?虽没有“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所描述的极端自私的丑恶, 但我们错误的施教也是耗尽了孩子们对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固有天性, 践踏了孩子对自己事情自由裁量的权利, 所以才会出现孩子对教师的怀疑和冷漠, 才会出现贴吧里对某位老师肆意的谩骂和诋毁。

学校在一次毕业会考遭遇滑铁卢, 语数英三科都在街道排名中亮起了红灯, 我的数学搭班老师这时候被学校聘用了, 可谓是“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这位老师很想干出点成绩, 在学校站稳脚跟。常常是上课铃声还没响就开始上课, 下一节课上课铃声要响了才下课, 我作为班主任私下里提醒她上课不要拖堂, 让学生课间休息一下, 她很不屑地说, 题没讲完, 总不能留到下节课讲吧?术科课她总要留一批学生补习, 有时干脆“霸占” (学生语) 术科课讲练习题、考试。学生怨声载道, 我利用班主任有限的影响力, 委婉地做工作, 双休日我布置一篇《跟老师说说心里话》的作文, 作文收上来一看, 百分之九十的学生是写给数学老师的, 学生们希望数学老师不要把学习这根弦绷得太紧了, 对他们不要采取“令人恐怖的”的高压政策, 有些孩子因为激愤, 作文里还出现偏激的语句。那次我有意把作文本留在讲台上, 数学老师随手翻翻作文, 看到不少学生写自己, 于是把作文翻了个遍, 勃然大怒, 把学生们大骂了一通, 有些作文甚至还被当面撕了。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永远是虚怀若谷、从善如流、悲天悯人的。所谓世间广狭皆由自造, 执迷不悟方是苦海无边。这位数学老师算是钻进死胡同里了。“霸课”还不算, 还“霸”放学时间, 从六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开始, 每天下午放学后学生都要留下来补课, 好的、差的、青的、麻的统统都留, 一直补到晚上7点半, 课补完了还得布置家庭作业, 学生常常没有时间做其他科目的作业。家长们对此也颇有微词。随着小学毕业会考的临近, 各科复习紧锣密鼓, 数学更是“抓狂”。毕业会考前一天, 有学生向我汇报教室里有人在撕书, 我大吃一惊, 赶到教室一看, 书页的碎片撒了一地, 几个“留学生” (经常被留堂的学生) 还在狠命地撕呢!毕业会考成绩一揭晓, 大家大跌眼镜:她任教的两个班成绩垫底, 与其他两个平行班综合值相差十几分。如果不是另两个班数学成绩遥遥领先, 本校的数学成绩在街道的排名又是悬!

新学期开学, 这位数学老师从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这位曾经教出了骄人成绩的优秀教师, 为什么会遭遇如此失败, 值得我们深思。

四、可以不是名师, 但一定要是明师

一名教师从师范生踏上教师岗位, 到逐渐走向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需要一个过程, 过程的长短与教师自身素质、成长的环境及主观努力程度等有关。我借用王国维的话, 总结教学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这个阶段的教师, 他们在学习积累, 前路茫茫, 常常会迷失自己。这个阶段, 教师为生存在苦苦挣扎。第二重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个阶段的教师, 通过大量学习和实践, 在为自己的破茧成蝶积蓄力量。注意力多集中在教材教法专业知识上, 他们特别在意课是否上得精致、流畅和完整。第三重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个阶段, 教师的目光聚焦在学生身上, 他们会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出发, 尊重学生, 包容差异, 能做到因材施教, 回归本色, 不再追逐虚假的繁华, 从热衷“身动”到推崇“心动”, 教学有人生, 处处显智慧。

从教16年, 我走过了血和泪交织的黑色岁月, 走过了苦苦挣扎的惨淡人生, 走过了上下求索的漫漫迷途, 我是一名坚定的教育行者, 坚信只要上路, 就会遇到隆重的庆典。是的, 多年的苦苦追寻, 我不再是教育时尚的追风者, 各路专家的跟屁虫, 教育生涯中, 我执着地做自己, 幸福别人也幸福自己是我的步伐, 科学求真是我的方向, 研究反思是我的手杖。

在教学中, 我不再做学生学习这条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死拽着拼命往前拉, 我珍视学生对待学习最初的原动力, 包容他们的差异, 善待他们的选择, 让“自主自觉自律, 荣已荣家荣国”的人生信念融入他们的血液, 化作他们的一言一行。我保持与各种评比和荣誉的适当距离, 不再特别在意各种评比的结果, 不再让它们影响我工作的天气。我不再对学生犯下的错误耿耿于怀, 大动肝火, 放下就是解脱, 宽容成就美德。我不再追着给学生补课, 我要让学生珍惜每一个现在, 而不是昨天活在前天, 今天活在昨天。我要让每一次生命的悸动成为教育经典, 让每一个表情成为教育符号, 在不经意间喜获丰收, 在自自然然中接受人生的盛典。学生们在这些平凡的日子积累经典、阅读名著、表达心声, 考试来临, 静心应对, 然后静静咀嚼来之不易的分数。我也在一个个平凡的日子静静教学、阅读、与家长交流, 分享孩子们成功的喜悦, 写写有感而发的文章。教师的幸福就是这样, 静静的, 淡淡的。

教育,就是永不放弃 篇7

不放弃, 让“小豆豆”快乐地成长, 不放弃, 让“小豆豆”最终走向了成功!

爱迪生退学了, 在母亲不言放弃的教育指导下, 他成为了伟大的发明家;周婷婷双耳失聪, 在父亲不言放弃的赏识教育下, 她成为中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 还远赴美国留学。

亲情, 就是永不放弃!教育, 就是永不放弃!

细节——彰显教育的本真魅力 篇8

一、细节无声, 教育有慧———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细节

课堂的精彩缘于师者心中有生、心中有爱, 缘于课堂的教育智慧。当我们站在讲台上心中只有教案的时候, 无数精彩便在无意间流失了, 所以, 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的教育。能走进孩子心灵的, 不一定是教师一次精心的设计, 却往往是不经意的一个举动、一个笑容、一个眼神, 虽无声, 却充满智慧。这样的细节或许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米延辉老师《黄河的主人》一课中的一处细节令我至今难忘。课堂上, 米老师要求学生回答问题, 他的眼光投在了最后一排一位男生身上, 那是一只举得不高的手, 垂着一双似乎不敢见人的眼睛, 经验告诉他这是一位性格极其内向的孩子, 米老师决定请他回答。男孩用怯怯的声音说出了答案, 然而答案却非常精彩且与众不同, 米老师打算利用这样一个细节打造孩子性格, 就俯下身子问这位男同学的名字, 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男孩或许是紧张, 或许是胆小, 或许是不知所措, 米老师连问了三遍, 居然都没能准确地说出男孩的名字。男孩一下子脸红了, 眼

径正确处理在政治权利与自由、受教育权、财产权和人身权等方面的法律难题。

二、按照素质教育要求改进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要把单向灌输式转向多种教学环节并用的启发式教学, 在搞好课堂讲授的同时, 帮助学生开展专题讨论、社会实践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 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 提高教学实效。因此, 为适应新的教学体系,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时分为两部分, 主要部分用于理论教学, 在教学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注意运用启发式教学,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通过组织专题讨论、辩论等活动,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另一部分课时可用于实践教育, 帮助学生从实践中学会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保护自己。实践教育可以灵活多样, 如法律知识竞赛、模拟法庭、旁听庭审、法律讲座、社会调查等, 使学生把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面对面的亲临感受和事实分析中自觉获得价值判断,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待人的态度和处理有关问题的方法, 使之真正变成学生思想意识中的一部分。

要充分利用反面典型教育学生, 预防违法犯罪。教育和预防是法律的两个重要功能。对学生中出现的违法犯罪案件, 学校可请有关公检法部门的工作人员到校介绍情况, 并结合具体案件进行生动的法制教育, 总结经验教训, 这样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努力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法制教育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概念的掌握, 而应把重心放在素质的提高上, 养成学生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良好的守法用法护法的行为习惯。为此, 在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的基础上, 还需要努力拓展法制教育的途径, 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情感的陶冶和法律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法律理论培训和法制讲座, 积极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竞赛等, 充分利用校园网络, 开辟网络宣传阵地, 广泛开展生动活泼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吸引学生积极参与, 这些都是课堂教学的有益延伸和必要补充, 是实施学生全面素质教教里噙着泪花。当从全班同学的回答中才准确地说出了男孩的名字时, 米老师默默地看着男孩并向他伸出手去, 给予了男孩极高的评价:“马旭, 你不鸣则已, 一鸣惊人啊!”米老师连夸了男孩子两遍, 连握了两次手, 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在课后的讲座里, 米老师谈及了这一细节, 他为自己没能一遍记住孩子的名字而自责, 他担心因为自己的粗心伤了男孩的自尊心。这里, 我们不仅欣赏到米老师精彩的语文课堂教学魅力, 更看到了一位教师的人格魅力。

因此, 课堂里的教育细节无处不在, 最重要的是要善于捕捉有价值的教育细节。而判断有无价值的标准便是:胸怀学生, 尊重学生, 爱护学生, 信任学生。

二、细节无痕, 教育有情———唤醒被遗忘的自尊自爱

教育的本质是激励。如果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能达到激励学生上进的目的, 那这样的教育手段便是有效的。而最高明的教育手段便是那种“无痕”却“有情”的教育。

李玉亮是我班出了名的“三困生”, 在学校也是数一数二的人物, 刚接班时也着实让我头疼了一阵, 我向原班主任了解了他的情况, 并决定注意捕捉细节, 于细微处感化教育他。我便与他约定: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记得有一天中午, 放学的铃声响起时, 门口响起了一声清脆的报告声, 原来是李玉亮。我以为他又犯什么错误了, 没想到, 他递给我一部小灵通, 说:“李老师, 我在饭车前捡到一部小灵通!”哈哈!真是教育的好契机啊!我当时都怀疑这样的“天赐良机”会来得这么快!所以我们万万不可用静止的眼光看待任何一个学生。于是, 我边大大

育的重要形式和途径。

三、大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

依法治校, 民主管理, 努力建设良好的法制教育校园环境。文明、健康、安全、稳定、优美的育人环境,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土壤, 是法制健全的表现, 也是法制教育取得实效的基础。每一个教职员工, 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用法, 各管理部门要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各自的职责。例如, 学校的保卫部门应依法保护师生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教务部门应严格管理教学工作, 严肃处理考试作弊者, 颁发文凭时把好关。各部门严格按规章制度办事, 才能在学生中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学校应通过优良校风的熏陶和传承, 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校园安静、文明、健康、有序和奋发进取的文化氛围中。因此, 不论大环境小环境、硬环境软环境, 各级领导都必须高度重视, 发挥法制教育的功效和作用, 树立大法制教育观。

依法治校既是依法治国方略的生动体现, 也是学校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实行依法治校, 健全学校各项规章制度, 并严格按章办事, 就能在校园内形成讲民主、积极参与学校管理、自觉维护校规校纪的良好氛围, 这是一种强大的隐性课程, 它能使置身于其中的全体学生, 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认真学法、自觉守法、善于用法、勇于护法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 从而使大学生法制教育事半功倍。

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发展, 学生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 他们不再是消极、被动的受教育者和被管理者。学校的行为应当符合行政合理性原则, 学校建章立制要合法、合理, 必须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约, 必须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这是教育法治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当校规可能对学生的权益造成某种不利影响时, 学校应将这种不利影响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例如, 学校没有权利对仅有道德违规行为的学生予以勒令退学, 否则学校就可能构成对公民受教育权的侵犯。即便学校有这类处罚权, 处罚权的行使也必须合理、合适, 要尽量做到过错与责任相当, 要考虑人性关怀, 要兼顾到教育的严谨与宽容, 还要考虑到制度的执行成本和风险。

(黑龙江技师学院)

一、引言

为推动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大力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创建更为有效的新教学体系, 国家教育部把研究性学习这一新的学习方式正式纳入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 成为面向21世纪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因此, 加快研究性学习在教学中的运用, 已成为各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初中思想品德课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注重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联系, 将正确的价值引导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体验与探究之中, 注重课内课外相结合。

三、实施的具体措施

二、背景

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能力方面已经明确提出要求, 以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为例, 每个单元开始都设有主题探究。这些主题探究既列出活动的主题, 而且在具体操作形式、活动步骤上都提出明确要求, 从而

自己体验、自己践行。没有学生的合作与探究, 就不能更好地落实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个维度的目标。只要我的选择是符合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标准, 那我就不应该怀疑自己, 我已经把自己从传统的封闭单一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就没理由再给自己和自己的学生套上旧的枷锁。

美工设计一名, 设计本小组有特色的档案袋, 同时协助记录员作课堂和主题探究活动记录。

形象大使一名, 即本小组的纪律委员一名, 要求本人严格遵守本小组制定的纪律,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以及课后的主题探究活动, 并督促本小组成员严格遵守纪律、能团结协作, 群策群力。

2. 其次, 要求每个小组准备好具有

本组特色的档案袋, 记录本组的成长情况、获得的奖励以及每一次主题探究活动的成果

当我决定把每一单元的主题探究活动要进行到底的时候, 我开始着手把原来并不健全的小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并设立了相应的奖励机制。具体做法如下:

在小组的组建过程中, 我始终提醒自己要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学习成绩与其能力及其小组中的表现不完全成正比;男女生比例要考虑;尽量让小组中的成员能互补;不忘提醒大家:从此我们是一个团队, 荣辱与共。

1.首先, 在同学们之间有了初步了解的基础上共同讨论完成小组的建设

(1) 小组的名称; (2) 小组得有一个响亮的口号; (3) 小组的成长目标; (4) 小组的成员

便于教师在宏观上把握好活动教学, 以培养学生要有明确的分工。的探究意识和能力。其中, 初一上册的主题探究

包括:第一单元“笑迎新生活”的主题探究活动是

设计班徽;第二单元“认识新自我”的主题探究活安排工作。动是汇编班级青春寄语;第三单元“过富有情趣

的生活”的主题探究活动是编辑一份生活情趣小为表现的评价。报;第四单元“过健康、安全的生活”的主题探究

活动是编写一本《自我防护手册》。

在参加新教材培训时, 新教材的编写者就一组对本小组的评价。再强调新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就是将德育重点

已由”道德教育”转向“道德学习”, 即从“培养论”向“学习论”转变, 强调在老师帮助下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进行道德学习, 引导学生自己认识、

表扬他边对他说:“今天你做了一件大好事, 李老师要到班上去表扬你!”他脸红红地看着, 一脸虔诚。经过“调查”, 得知这部小灵通是一位六年级同学的。于是, 我立即找到了这位女同学并告诉她是李玉亮同学捡到后交公的, 让她一定要好好地去谢谢他, 目的是让李玉亮有点成就感。一切准备工作到位, 中午时分, 我把一朵鲜艳的红花贴在光荣榜上,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李玉亮终于得到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表扬和肯定!我向他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脸上挂满了灿烂的笑容!自此, 李玉亮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一朵红花对别的孩子而言实在是不起眼的表扬, 但对于一个从未真正受到老师表扬的孩子而言, 无疑是一次震撼;一个小小的约定对一向都被老师关注的学生而言不屑一顾, 但对于一个一直都处在被遗忘的角落的“差生”而言, 无疑是一次自尊被激发、自信被唤起、自爱被肯定的催化剂。我们要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显露出的教育细节, 耐心地询问, 静静地倾听, 深入地挖掘, 在细节上做文章, 于细微之处见精神。这样, 教育就会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就能赢得学生的阵阵掌声, 就能使本来被遗忘的教育“弱者”品尝被肯定的甜蜜。事实上, 教育的个性就蕴藏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

三、细节无语, 教育有声———拨动孩子渴望爱的心弦

教师的职业内涵是教书育人。要认真履行教师的职责, 最重要的是有一颗真爱孩子的心。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而言, 易感是共性。若教师能真正关注到这些孩子的内心需求, 便更容易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热爱。

李然原本是一个活泼开朗的孩子, 她在父母闹离婚阶段表现出了极其反常的举动:她常会发呆, 走神, 出现了好几次“没带作业”现

正组长一名, 负责检查本小组的课前准备情况以及主题探究活动的组织协调和

3. 奖励机制

每次主题探究活动都要在全班进行口头或者书面成果的展示, 然后在班级中评出一、二、三等奖, 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和小组优星的奖励, 而各小组累计所得的优星将作为学期结束时评全班“明星小组”的重要参考要素。

副组长一名, 负责本小组成员的的行

记录员一名, 记录本小组赢得的荣誉、亮点及本组成员的当堂课的表现及其他小

四、主题探究活动片断

点评员一名, 要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及对本组成员、其他小组成员的表现给予客观准确的评价, 要求本着欣赏的原则, 先鼓励, 后指出改进建议。

主题《自立需自强, 自强者自立》

小组成员:钱利华、毕乐乐、陆叶、谢梦、汪乾、管梦、韩娇、李帆帆

组员分工:钱利华、谢梦、汪乾、韩娇

象, 看老师的眼神是躲闪的。虽然有时跟同学在一起时显得很开心、很若无其事的样子, 但离开同学们时又显得心事重重, 那是一种不想让同学看出点什么的“伪开心”, 跟同学吵架明显增多, 多是为鸡毛蒜皮的事。我问她有没有发生什么事情, 她总是摇头, 朝她发火, 她只顾流泪从不辩解。而一次无意地“为她梳头”的举动让她敞开了心扉, 从此走出了阴影。

作为她的班主任, 我在她的日记本上看到了这样一段话:“我今天好高兴啊!我发现, 老师是爱我的……今天课间, 我刚走到教室门口, 李老师叫住了我, 一边摸着我凌乱的头发, 一边对我说:‘来, 我帮你梳梳头吧!’说着, 她从讲台里拿出梳子, 一下一下地梳着, 我的眼泪不争气地流了出来。梳子是那么轻柔地触着我的头发, 一股暖流流遍了我的全身!多好的老师啊!……同学们投来了羡慕的眼光, 我感觉好自豪!……是的, 老师就像妈妈!如果我的妈妈真的不要我了, 我也不会再难过, 因为我有老师妈妈……”看到这段话我非常欣慰。研究成果告诉我们, 爱是良药。家庭不幸的孩子往往对老师的关爱有一种特别的渴望, 特别是班主任。师爱虽不能代替父爱和母爱, 但至少可以使学生感受到学校生活的温情和暖意。这不只是一种爱的补偿, 更是一种爱的启迪。一个感到人世间充满着爱的孩子, 一定会走出心中的阴霾, 鼓起勇气, 乐观地面对生活。如今, 孩子的父母虽离婚了, 但孩子并未因此有太大的影响。

上一篇:信息技术与教师的成长论文下一篇:赛前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