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通用8篇)
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1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几点误区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够领会到新课程理念的精髓, 但是也有部分教师在执行贯彻过程中存在矫枉过正或是偏差现象, 反而制约了语文教学成效的提升,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教育现代化不等于电教设备滥用。
在一些小学语文教师的眼里, 教育现代化就是多使用电教设备, 运用的时间与次数越多, 教育现代化程度也就越高。在这样片面思想的支配下, 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多媒体的频率较高, 这一环节刚使用结束, 学生的注意力还没有回到教材上来, 就又进行下一次运用, 结果造成学生的学习激情是高涨了, 但是注意力都集中到作为教学辅助作用的多媒体设备上去了, 反而对教学效率产生了影响。
2. 教学自主化不等于弱化教师作用。
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是这并不否定教师的作用,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始终应该发挥主导作用。部分教师认为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就是简单地将学习活动全部交给学生去完成, 在课堂上提出了探究性问题之后, 放任学生开展学习活动, 有“放”无“收”, 导致学生的语文学习活动看似轰轰烈烈, 实质上犯了形式主义错误, 取得的效果并不明显, 最后还是教师进行单向讲解才能完成任务。
3. 教学情境化不等于表演作秀倾向。
小学生情感丰富, 只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稍加引导与启发, 就可以营造出浓厚的教学情境, 有力地促进教学活动开展。有些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将教学情境的创设变味了, 如有的教师在学生作出了精辟回答之后, 要求学生鼓掌表扬,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无可厚非, 但是如果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次数过多, 就显得有些滥用, 次数多就降低了激励效应, 甚至鼓掌的学生也会觉得麻烦, 本来营造情境的激励手段反而成为了多余的累赘。
4. 教学差异化不等于简单降低要求。
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 由于自身语文基础以及学习态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 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分层对待, 也就是常说的分层教学。在分层教学模式中, 部分教师将其简单地理解为对后进生降低学习要求, 对于如何针对学生实际与特点开展针对性培养方面, 研究并不是非常深入。
二、对突破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误区的几点探究
1. 合理运用电教设备, 讲求“精”字。
电化教学设备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尤其是多媒体手段, 具有演示形象生动、包含信息量巨大等显著特点, 是以往任何一种教学设备都无法比拟的。但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 一定要讲究“精”, 在最需要的时候运用, 特别要防止出现多媒体手段过多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情况。一般情况下, 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发挥好多媒体手段的作用, 一是在新课导入环节, 教师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音资料导入, 激发学习兴趣;二是可以相机补充教学信息, 特别是在一些与学生感知经验距离较大教学中, 像建筑类课文,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补充一些影音资料增强学生感知, 提高对教材内容的理解感悟能力。
2. 开展自主探究学习, 讲求“导”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当注重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自主探究教学模式是较为有效的教学尝试, 在这种教学模式当中, 应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做到“收放自如”。在“放”的环节, 教师应当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不再简单地将学生当作接受知识的容器, 要将学生充分引导到教学双边活动之中。教师可以设计出涵盖教学目标的思考探究题, 引导学生按照探究题为线索开展自主学习, 采取独立思考与合作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在此过程中绝不能袖手旁观, 应当强化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 在小组之间进行巡回检查, 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疑难点, 予以思维点拨, 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主要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学习目标。在“收”的环节, 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对自主学习获得的问题答案进行梳理归纳, 可以让学生分组汇报, 学生集体点评, 进行汇总完善, 在此过程中, 教师着重发挥点拨、推进的作用, 为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发挥好引导作用。
3. 创设合适教学情境, 讲求“宜”字。
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上一定要坚持适宜原则, 做到恰到好处。如在一些蕴含情感十分丰富的内容教学中, 教师可以依据文章情感基调进行氛围的烘托, 如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体现欢快的基调等, 让教学情境与教学实际需要相一致。此外, 教师在运用激励手段营造情境的时候, 也应当注意适宜原则, 在学生回答出较为疑难的问题或是后进生取得明显进步的时候, 适当运用激励手段可以发挥出促进效用, 但是切不可过多过滥。
4. 紧扣分层教学要点, 讲求“别”字。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不仅要着眼于降低后进生的学习要求, 更应当注重针对各个层面学生的特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除了设计不同的学习目标之外, 教师还应当针对不同能力层次学生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激励途径、组织模式以及评价方式, 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实际, 整合各种教育教学资源, 为学生创设更为和谐的学习环境, 提升语文教学质效。
综上所述, 面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误区, 教师只要坚持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潜心研究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不断优化教学手段方式, 就能够突破误区, 有效提升教学成效,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2
老实说,中小学创新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往往是理论界“炒”得多,而教学第一线的广大教师积极的少;各地的创新教育实验也是订订方案、写写报告,走过场做官样文章的多,而真正去落实的少。为什么?许多人怪应试教育。我认为,这至少还不是问题的全部。目前的教育是不是纯粹的应试教育尚待商榷,而且创新教育与应试教育并不完全是水火不相融的东西,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对应试恐怕只有好处没有有什么坏处。2000年全国高考作文便是证明,没有较强的发散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很难把“答案是丰富多样的”这篇文章做好的。一提创新教育就把目前的教育说得一塌糊涂、一无是处,予以全盘否定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实事求是的。据笔者看来,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创新教育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倒是很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本文试就其中的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粗浅认识。
一、对中小学生的创新潜力缺乏认识
应该说,创新潜力人人都有,是作为人的特性,中小学生也不例外。我国创新教育的先驱陶行知先生的“人人都是创新之人”的观点就是这个意思。但许多中小学教师对此缺乏起码的认识。有人认为,学生太无能,不能创新;有人认为,学校生活太平凡单调,不能创新;还有人认为,学生太小,不能创新。对此,陶行知先生早有说法。他说:“平凡、单调,只是懒惰者之遁词。既已不平凡不单调了,又毋需乎创造。我们是要在平凡上造出不平凡;在单调上造出不单调。”①“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百米饭,„„便一无贡献吗?”②学生太小同样不是理由,“当你把莫扎特,爱迪生及冲破父亲数学层层封锁之帕斯加尔的幼年研究生活翻给他看,他又只好哑口无言。”③陶行知先生还在其《创造的儿童节》一文举了小孩帮他这个留学生把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而更切合实际,把他的演讲词内“不是人”改为“木头人”而更形象具体两个身边的例子来证明学生是有创新潜力的。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应该说,今天的中小学生较陶行知先生那个时代的学生无疑具有更强的创新潜力。实际上,在青少年学生中,这种创新潜力是不可估量的。据报载,江苏省响水中学初三学生方怀敏近年来利用课余时间就完成了80多项小创作、小发明。他发明的“读弧圆规”能在画圆的过程中立刻把弧度明确地表示出来,大大方便了操作,已被国家专利局授予了专利权。笔者长期战斗在教学第一线,对此深有体会。小学有篇课文叫《狐假虎威》,教学时有学生提出:小狐狸靠聪明才智,使自己在强大的对手面前摆脱困境,保全了性命,为什么要说它是“狡猾”,而不说是“聪明”呢?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引用了《西周曲》里的句子。有学生问:既然“莲花过人头”了,采莲人怎么会“低头弄莲子了”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教学朱自清的散文《绿》时,有学生联系《荷塘月色》问:能不能把“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和“像少妇拖着的的裙幅”的比喻在两篇文章中互换一下?《荷塘月色》《荷花淀》一对照,有的学生问题又来了:两篇文章中的荷叶、荷花形象为什么差异那么大?谁写得更好?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你能说这些不是创新思维的火花吗?还是陶行知先生说得好:“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出创造之花、结出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④
对中小学生创新潜力认识不足,这是误区之一。
二、对中小学生的创新性质缺乏认识。
1、以“物质创新”为主要价值标准去要求中小学生的创新。
陶行知先生把创造分为两种,一是“物质的创造”,二是“心理的创造”。对于后者,他举了《红楼梦》中的一个例子来加以说明:“船行到荷叶中去,这是行动;林黛玉提出李义山的诗句“留得残荷听雨声“,是思想;宝玉心中厌恶的破残荷叶,一变为可爱的天然乐器,是产生了新的价值。这种新观念的成立,就是“心理的创造”。⑤从心理学的角度说,这种“心 1 理”主要包括知、情、意三方面的内容。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在校学习,是为培养人才打基础,一般不进入生产领域。由于其心理发展水平,年龄与文化知识的拥有量,他们还不大可能进行有多大价值的“物质创新”,不大可能创造出多少物质产品来。因此,中小学生的创新主要是“心理创新”,多表现为一种以简捷新颖和有效的方式,继承前人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的特殊认识过程。布鲁纳说:“发现并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也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创新能力更多地是指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探索精神、求异思维方式和非常规的想象力,以及在学习上创新地运用知识去解决疑难问题等等。它能为培养创新人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当然,我这样说,决不意味着中小学生完全不可能进行“物质创新“,更没有反对的意思。事实上,一些小制作、小发明就不妨视为“物质创新”,上文提到的方怀敏同学发明的“读弧圆规”甚至是已经具备了相当价值的“物质创新”,但这在中小学生中毕竟不具有普遍性的意义,创新教育主要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教育。中央教科所《创新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实施方案》指出:“创新教育不是简单地在学校教育中引入一些诸如‘小设计、小发明、小制作’等具体活动。”那是对创新教育的片面化、庸俗化的理解和做法。
2、以“社会化创新”为主要价值标准去衡量中小学生的创新。
创新是有层次的。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就曾把创新性分为“有特殊才能的创新性”和“自我实现的创新性”两种,我们通常称之为“社会化创新”和“个体化创新”。前者主要是指科学家、艺术家的创新,甚至包括专业人员在专业领域中的创新。而“个体化创新”则是个人以探索性的态度产生出来的个体水平的新经验,这种经验对他人而言可能不是新的,更不一定会得到社会的承认,但对创造者自己而言,是有意义的的,他自己能感到其存在的价值。显然,中小学创新教育活动中的创新主要是指个体化创新,即中小学生在自身心理水平上创造出一些“前所未有”的东西,其活动过程和结果在多数时候并不直接显示出社会意义上的创新价值。这种创新人人都可以有,没有什么神秘的。试想,有哪一个儿童没有产生过自己从未有过的想法、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呢?甚至在儿童天真烂漫的幻想,令人讨厌的恶作剧中也不乏创新的因素。
中央教科所所长阎立钦在接受《教育研究》记者采访时就明确指出:“应该强调的是,创新是有层次的。我们提出的‘创新不同于科学家和艺术家的‘创新’。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通过对中小学生施以教育和影响,使他们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能善于发现和认识有意义的新知识、新事物,掌握其中蕴含的基本规律,并具备相应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用“物质创新”和“社会化创新”为主要的价值标准去要求和衡量中小学生的创新,这是误区之二。
三、对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缺乏认识。
应该说,对创新之于国家、民族巨大而深远的意义,广大中小学教师还是有比较足够的认识的。但他们往往认为那是科技界和高等学校的任务。殊不知,只有从作为学校源头的中小学就开抓创新教育,才会“使一批又一批优秀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可能;否则,创新必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是永远也建不起来的空中楼阁。邓小平同志早就说过:“创新要靠人才、靠教育,创新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应该努力做好创新的启蒙教育、基础教育,不失时机地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这是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的情况下,我国基础教育必须认真面对并积极研究解决的问题。有人认为,学校培养出来的人绝大部分从事生产劳动,只有少数人从事高科技工作,从而认为中小学不需要进行创新教育。这种认识带有很大的片面性。虽然大多数人不是搞发明创造,但生活在现代社会,就是一般的生活,也离不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可以说,没有创新精神,在现代社会就不能享受现代文明。所以,学校教育应该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积极主动地抓好创新教育,2 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中小学创新教育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切实可行的。学生不仅有创新的潜力,而且有这种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已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研究还表明,人的大脑在两周岁前基本完成发育,五岁前的脑重量已达到成人的95%。小学生正处在形成兴趣的最佳年龄段,初中阶段正处于形成科学志趣的关键期,高中阶段是形成科学理想的重要期。中小学生的素质可塑性大、记忆力强,是大脑思维最活跃的时期,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最佳时期。所以,中小学要树立正确的创新教育观,积极开展创新教育。对学生身上的创新性的萌芽,要积极地、适时地按照创新性规律给以培养、扶植、拓展、开发、强化,不断提高创新个性素质。这既是创新教育的任务,也是青少年创造性心理潜能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
应该说,以上三种认识上的误区是有联系的,其核心是对中小学生创新认识不清。用“物质创新”和“社会化创新”作为主要价值标准去要求和衡量中小学生的创新活动,必然对其创新潜力估计不足,也必然对中小学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持怀疑态度,进而缺乏创新教育的信心,缺乏行动上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注:①②③④《陶行知全集》卷四《创造宣言》
⑤《陶行知全集》卷三《创造的教育》
幼儿创新教育中存在的误区 篇3
一、片面强调求异思维,把创造性思维等同于求异思维
教师提出任何一个问题,让幼儿从事任何一项活动,都要求幼儿做到“和别人不一样”。如果不一样,教师就会鼓励和表扬幼儿;如果一样,教师一般反应平淡。幼儿为了做到“和别人不一样”,有时就脱离活动的内容,随意地、漫无目的地回答问题,答案虽然和别人不一样,但答非所问。
其实,创新思维既包括求异思维,也包括求同思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需要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考虑问题,提供多个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是求异思维。但是,提供多个方案的目的是为了寻求最佳方案,即如何才能经济、高效、便捷地解决问题,这是求同思维。如果不是为了解决问题,答案再“离奇”也是毫无价值的。但教师往往没有意识到创新教育必须同时顾及创新本身的“价值教育”问题。
在许多教师的眼里,创新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是无关的,只要幼儿进行了创造,“与别人不一样”就行。因此,在幼儿出于引起他人注意的目的而作出某种“别出心裁”的举动时,教师虽然有时能意识到这些举动有点不妥,但往往会淡化处理,因为教师担心下面的教育处理可能会伤害幼儿创造性的发展。殊不知这样做却错过了促进幼儿价值观念产生和发展的良好时机,致使幼儿在面对许多价值问题时,产生价值判断和取舍的混乱,只要能引起关注,只要能压倒对手,只要能获得个人价值的自我认可,其他对个人、社会、环境是否会造成消极影响,完全可以予以考虑。
二、重视创造技能的训练,忽略内隐创造潜能的开发
在许多教师看来,创造性是可以“教”出来的。因为在他们看来,创新教育就是在原来教育的基础上搞点小发明、小制作,把创造力与动手操作能力画上了等号。其实,操作能力只是创造力的技能维度,而创造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想象等才是判断个体有无创造力的标准。幼儿创新教育更好的是要培养幼儿那种内隐的创造力,包括创造意识、创造精神、创造性思维、创造个性等。既然创造力是内隐于主体之内的潜能,又怎么能通过传递——接受的方式由教师直接灌输给幼儿呢?幼儿创新教育只能是一个挖掘潜能的过程,教师只能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幼儿创造性的环境,让“创造性”这颗种子自己发芽、生根、开花、结果。也就是说,教师要抓住在幼儿身边的能激发幼儿思考、想象以及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与情境,让幼儿内在的创造冲动释放出来,而不是刻意追求外显的创造技能培养。
三、片面追求创造性结果,割断创造与鲜活生活实践之间的联系
由于教师片面地理解创造,往往把创造与某种特定的对象联系起来,因此教师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设计了各种专门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一方面教师、幼儿常常为创造而创造,为了创造的结果而创造。而另一方面,我们经常可以在科学教育活动中见到一些自相矛盾的场面,教师会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某个环节让幼儿“发挥创造性”,让幼儿“随便做”。要“与别人不一样”,但是当幼儿在教师毫无思想准备的情况下,冷不防提出一个很有创意的观点和想法时,教师往往会不予理睬,甚至无情地加以批评、否定、制止。
陶行知先生曾说:“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但教师往往忽视甚至抹杀幼儿这种无处不在的创造性。教师刻意规定创造性游戏就是对活动、游戏中随时随地蕴含创造性因素的一种否定。
语文教学设计的创新误区 篇4
可是, 课堂的味道也发生了改变, 成了泛娱乐化的课堂。一部分老师认为课改就要有个视频, 有段歌声。于是, 公开课上, 少了多媒体的参与, 就变成了大家眼中的不具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课堂;少了音频视频的链接, 似乎就少了艺术的美;课堂上, 能套得上课本剧表演的, 就设计成了表演。比如《黔之驴》《郑人买履》《刻舟求剑》等等课文的教学就成了话剧表演的课堂, 比如《凡尔赛宫》《黄鹤楼》等课文教学就成了导游表演。总之, 在课改需要创新的背景下, 我们的课堂异彩纷呈, 却也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方向。
我认为, 创新的课堂不等于泛娱乐化的课堂。语文教学还是需要从“语”从“文”, 还是需要静静地阅读, 需要独立的思考。
我试以以下课文设计为例来谈一谈:
一.课本剧表演的泛滥成灾
课改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 我们的教学设计也是花样百出。为了演好一堂公开课, 我们的老师可谓绞尽脑汁, 搜尽枯肠, 最后终于拟定了一些创新的教学设计, 比如以演代读的表演性的教学设计。但是上课的结果却是不尽如人意。
以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窗》教学设计为例:
活动一、读课文, 复述故事情节。
活动二、再读课文, 选择课文自己感兴趣的两处, 试着对人物表情、动作、语言或者心理等方面进行表演设计, 写出表演方案, 并在文中找到依据。 (微剧本创作)
活动三、小组合作表演。
活动四、谈谈我的收获———
这样, 整堂语文课就在表演中开始, 表演中结束了。课堂很热闹, 笑声不断, 加上表演技艺不是很高超, 惹起了更多人的起哄似的嘲笑。孩子很可怜地被表演着, 听课的老师也看热闹似的观摩了一节课。这样的课堂, 看似采用了创新的教学方式, 但是却脱离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没有真正揣摩到泰格特的《窗》中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 没有让学生在静静地阅读中感悟人性的真善美, 没有让学生深刻理解欧·亨利小说的结尾的魅力。仅仅是将语文教学内容改编成了剧本而已。事后还了解到, 孩子们为了这样一堂公开课, 花了很多的时间排练, 花了很多钱购买道具等等。可见, 这样的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 其实夸大了学习的快乐, 用笑声代替了深沉的思考, 却完全丢失了语文的根本。语文, 还是需要静静地思考, 静静地读书的。很多作家的写作源于自己阅读的积累, 而不是表演技巧的堆砌。动态的课堂固然需要, 但是静态的课堂才是语文课的本真。求实、求真, 也应该是语文课堂的追求。
二.多媒体成为课堂的第三者
课改, 在某些地方就成了“改课”。课改, 本是一项大的工程, 需要从思想认识上, 从课程规划上, 甚至从课的设计上都需要改革。可是, 更多的学校所抓的就是“改课”了。时代的变迁, 科技的发达使得多媒体成为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是语文课, 每当一段优美的朗读响起, 总令人心旷神怡;每当一段好的视频出现, 总给人一份震撼。好的图片, 好的板书设计都可以用课件呈现。但是, 我却也发现, 多媒体一定程度上帮了老师的忙, 却也成了老师教学设计的绊脚石。似乎, 没有了多媒体的参与, 课堂就不再完美。于是, 公开课上, 更多的看到的是多媒体的无限制的插足, 课堂有了音乐美, 却少了语文味。
以苏教版七年级下册《松鼠》教学设计为例:
活动一、观看松鼠的图片, 了解松鼠外形特征。
活动二、观看一段影片, 了解松鼠的内在习性。对照课文, 写一段解说词。
活动三、观看视频 (珍稀动物的渐渐离去) , 说说我们该如何保护野生动物。
这是一堂以多媒体图片、影片为主的课堂教学。本课是一篇说明文, 教者通过影片介绍了松鼠的外形, 内在习性, 让读者深刻的了解了松鼠的漂亮、驯良、乖巧的特征。但是听课以后, 我更深的感受却是觉得这是一堂视频解说课堂, 其实与语文没有多大关系。学生了解的是松鼠, 却不是如何介绍一个可爱的动物。接受的仅仅是视觉上的认知, 却没有从语言文字上认真把握。语文课, 还是需要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的。本课既然是说明文, 那么,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说明方法的多样性, 还是应该掌握的。这样的课堂创新, 完全用视觉冲击对语言文字的感悟理解, 大段大段的视频占据了语文课堂教学时间, 让学生眼花缭乱, 我打心眼里是不认可的。更多的是教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了, 多媒体成了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插足者, 这样的创新, 我认为极为不妥。
三.师生的多才多艺成为语文教学的绊脚石
因为课改, 很多地方都要求试行每周一次研究课。比起以往, 我们听的课多了。听了很多课后, 忽然产生一种感觉, 就是———表演。老师也希望自己的学生多才多艺, 于是似乎语文课都需要一段多才多艺的表演。有的是一段歌声, 有的是一段相声, 有的是一段配乐朗诵, 有的是现场秀书法, 还有的竟然是当场舞蹈。师生的多才多艺让听课者刮目相看, 但是自己却无法模仿。因为, 不同的人的表演天赋是不一样的, 于是, 各自叹息, 说:“表演得太好了。”也有的听完课回去就责怪本班的学生怎么不会表演, 看人家表演得多上档次。
难道, 语文课一定要来一段表演吗?
我觉得, 创新固然是语文课改的必须, 但是未必所有的课堂都需要表演式的创新。朴实的本真的语文课堂未必不是好的课堂。
以刚刚听到的一堂公开课为例:
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某老师《沁园春·雪》教学设计:
活动一、听歌曲《沁园春·雪》, 在歌声中感悟诗情。
活动二、读课文, 对照书下注释, 了解课文大意。
活动三、小组唱读课文, 感悟作品深情。
活动四、改歌词, 再来唱一唱, 感悟《沁园春·雪》的旋律美。
听完本课, 我被老师动情的歌声感动, 也被同学的表演所折服。可是, 我总觉得这毕竟是一首很好的诗歌。诗歌教学离不开反复的品读, 反复的感悟。尤其是《沁园春·雪》也可算是经典了, 对待这样的经典佳作, 没有深层地品味语言的美, 没有创设情境让读者感悟诗人的情感, 能算是好的课堂吗?古人云“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 难道, 读书, 就那么难吗?要求孩子读经典、诵经典就那么难吗?
记得有一位专家说过:语文姓“语”, 不要丢了语言。虽然, 歌曲与诗歌是密切相关的, 诗本就是歌, 但是未必诗歌都一定要唱着教学。
课改以来, 创新是大家心中的结。每一位上公开课的老师首先都是想到创新二字, 但是却也是新得离谱了。很多人认为语文教学需要和各个学科衔接起来, 关爱动物的篇章就会和生物相联系, 诗歌单元就要和歌曲相衔接, 说明文单元就要和导游联系, 涉及到可以表演的理解就是表演。记得一位老师在设计《黔之驴》一课的时候, 就简单的设计了一堂话剧表演, 大家是在虚伪繁华的笑声中听完一堂课的, 却不知道内在的涵义。一位老师在设计《钱学森》一课的时候就设计成了一堂颁奖典礼。看似热闹, 掌声不断, 却没有真正的品读语文的魅力。
有人曾经说, 语文需要返璞归真, 语文还是需要听说读写训练, 还是需要静静的期待, 需要静静地思考。我赞同这样的观点, 我认为, 语文需要创新, 但是不需要乱创新、泛娱乐化的创新, 不要让语文课堂少了语文味。
创新教育下的课堂教学误区与对策 篇5
误区一:“满堂问”取替了启发性教学
[现象]在一些常见的公开课上,经常发现这样的现象:教师导入课题后问:“读了题目,你想说些什么?”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在问:“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还有想说的吗?”学生纷纷举手发言。但细心倾听,发现里面大多是没有价值的问题。也有一些教师根本没有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只是一句“这些问题提得很好,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寻找答案吧”就搪塞过去。这种“满堂问启发式教学”只是追求“热闹”课堂的创新做秀而已。
[对策]课堂提问是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常见、必备的教学方法。高效的课堂问题设计中,教师必须深入文本,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围绕课文的教学目标,紧扣文本价值的取向,注意引导学生从哪些方面着眼、从哪些地方入手提问、怎样提问最利于激发学生的潜能、启迪思维。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基于自己的认知水平可能出现的种种不同答案的预设。因为课堂教学具有不可预测性。它是一个师生和生生动态生成的教学过程。它既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约定,也不是学生有路可循的路线。对此,教师必须考虑周全,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教学时游刃有余,才不会出现答非所问或启而不发的尴尬场面。
误区二:品读悟读空有形式没有灵魂
[现象] 在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为了促进学生的朗读训练,激发他们的朗读感情,达到“以读为本,以读代讲,以读捂情,以读明义”的效果,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朗读方式,如听录音范读、指名读、对读、分小组读、赛读、齐读等。课堂朗读形式花俏,看似热热闹闹,可仔细听听却发现学生只是单纯地为了读而读,空有形式没有灵魂。
[对策] 朗读不仅仅在形式上要多样,读的指导和训练要有层次,同时还要根据课文体裁的需要采用合适的指导方式朗读。教师要一层层地引导学生解读,使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文本,细细品味揣摩作品中的精妙和神韵,使学生心灵产生共鸣,读出形,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让语文课堂散发它真正的魅力。
误区三: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形式,缺乏实效
[现象]目前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都存在“注重形式,缺乏实效”的现象。教师提出一个或几个问题后,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叽叽喳喳”地讨论开了,而教师只是走下讲台绕着学生转几圈。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交流声戛然而止。虽然教师提出的问题是否值得去开展小组讨论不得而知,但是教师提出问题后并没有深入学生中认真倾听,只是另一种变相的“放羊式”教学。
[对策]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学习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团队精神,使学生在不同观点的碰撞中,多方面、多角度、有效地解决问题。所以对于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关注以下问题:(1)小组讨论交流的问题必须是发散性思维,具有讨论、探究的价值。(2)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否则,合作学习将失去其应有的意义。(3)教师不仅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更要关注那些没有参与的学生在干什么。当小组讨论交流时,教师应参与其中,成为小组讨论的一员,并对小组学习的过程作必要的指导。同时,在巡视的过程中,要关注讨论的进程,了解各组讨论的情况,以便及时点拨,适时调控。
误区四:拓展教学脱离了文本
[现象] 拓展是课改倡导下的新教学理念之一。确实,课堂学习的资源拓展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可是由于种种原因,拓展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有的教师任意挤掉了文本教学应该占用的时间,进行所谓的知识拓展,喧宾夺主;有的教师不以文本为凭借,很随意地向课外拓展,结果得不偿失;有的教师妄意添加无关的拓展,南辕北辙,让学生捉摸不透,挫伤学生的积极性。这样的拓展教学变成“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家的园”。
[对策] 有效的拓展与连接必须立足于文本,这样才能在课堂拓展的学习资源与阅读教学中架设起桥梁,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如资源的拓展可以使学生对课文的背景、人物、事物相关的内容、材料等获得感知,调动其好奇心,激发阅读期待,增强学习动力;文本空白的拓展可以扫清学生深入文本、解读文本的知识障碍,让文本在学生面前丰满起来,为学生搭建好平台;课后的拓展延伸可以继续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为学生架设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的桥梁,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广阔的空间……总之,适度、有效的拓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因此,教师要做到启迪思维举一反三、拓宽视野抛砖引玉、方法领悟授人以“渔”。
沐浴在新课程改革的春风里,新的教学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走进了课堂,使语文课堂变得形式多样起来。然而,我们不能因为强调新颖,盲目追求新思潮,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我们应该真正理解新课程的精神实质,不断深入教材研究,“吃透”教材。备好课,在不断的实践中和反思中,及时地纠正偏差,走出误区,才能让语文教学不断创新而又不失本真。
浅谈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6
一、只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 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
创新教育改变了传统教育中长期不重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不良倾向, 但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一个极端。有人在创新教育的实施中,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大力提倡自主性, 甚至有人提出自由选题、自由组合、自由创新的主张, 使教师退居成了“看客”和“局外人”。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并不等于教师可以完全放任自流, 让学生盲目探索。笔者听过一节一位语文老师的创新课, 课上, 同学们积极活跃, 大胆提问, 大胆解答问题, 对同一篇文章主旨竟然有多到十几种理解。老师确实改变了“传道”者的角色, 看学生们指点文章激扬文字, 但这位老师忘记了一点, “文以载道”, 一篇文章有时候主旨不是一个, 但大多数文章的主旨还是确定的, 作者喜欢什么, 讨厌什么, 宏扬什么, 批判什么, 虽不可用不同的语句、词汇来概括, 但大方向还是一致的。在这节课上, 学生得出了十几种不同的结论, 有些还是偏激的, 老师却未能正确地引导, 唯恐“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其实, 学生的思想是不是成熟的, 需要老师认真地引导, 老师却退居局外, 那还要老师作什么呢?
二、只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 忽视教师的创新意识
随着学校实施创新教育的改革, 学校的教学功能在不断地扩大, 培养目标从过去以“双基”教学为主, 扩大到除了“双基”外, 还必须关注学生的智能发展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而智能和非智力因素与“双基”不一样, 不是可以清晰地写出来的编码知识, 而是更多地与学生的个人经历、体验有关的经验性知识, 又称为默会知识。对这类知识、学生主要是靠习得的, 通过参与某一项学习任务或者活动, 首先感知一些东西, 然后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体验, 再在体验的基础上有所感悟, 最后内化为自己经验的过程。这样, 许多教育工作者就完全放手给了学生, 觉得自己的教学任务轻松了许多, 起码不用再一堂课全部口水四溅滔滔不绝了, 殊不知, 学生的创新从哪里来?学生的创新来源于老师创新。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创设学习任务和情境, 让学生参于其中, 对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行为进行指导和帮助促使学生经验的形成。在创新教育模式下, 老师的担子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首先是给给学生创设的学习范围拓宽, 再就是创设的学习情境灵活了, 最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应付的突发情况也多了起来, 这都是教师在备课时应认真考虑的事情。只有教师自己的思维新起来, 学生才有可能跟着老师的指挥棒到许许多多陌生的、新奇的世界倘佯。
三、只注重课本创造能力的培养, 忽视生活能力的创造性培养
语文教育的误区 篇7
这当然不是他们学养不厚, 学识欠缺, 而是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 工具化。我也曾经有过面对邻居家小女孩的语文试卷答不上来的尴尬, 这中学的语文试卷委实太怪了, 难怪有人大呼“误尽天下苍生是语文”。这语文的是非功过今天这里不便评说, 但有两个误区却一定要指出。
误区一:单一地、片面地去理解语文教学目标。
有人曾经说过自己教了一辈子的语文也没明白语文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许多学生学习了多年, 也没明白这语文除了读书看报写字, 到底学来有何用, 于是学生若是误了几节语文课, 他毫不担心, 可要是误了几节数学课或英语课, 他非要找时间补回来。著名教师、北京大学附中的程翔在一次上公开课前问学生:“喜欢学语文的举手?”结果举手者寥寥无几。
社会发展进入了二十一世纪, 竞争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这种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教育的竞争,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已指出:“世界范围内的经济, 综合国力的竞争, 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 谁掌握了二十一世纪的教育, 谁就能在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我国的基础教育, 正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 要求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原国家教委97年印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说过:“要使学生学会做人, 学会求知, 学会劳动, 学会生活, 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 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语文教育就是要适应这个形势的需要。
语文教学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语文教学的内容是语言, 而语言的内核是思维。文字和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 它们通过语义与思维紧密相连。阅读、写作、听话、说话就是思维与语言物质外壳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阅读和写作是思维与文字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听话和说话是思维与语音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历史上曾有人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 或者把语文上成了单纯的文学课, 这都是片面地理解语文教学目标。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统一于一体的学科。其基础工具性是说:语文是进行思维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是学习和工作的工具, 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其思想性是说:语言文学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 语言是思想的物质外壳, 语言和思想是统一不可分的。其人文性与思想性虽有相通之处, 但又有不同的内涵和时代精神。摆脱了走入思想性的误区之后, 现在语文教学又走入了工具性的误区, 许多语文教师把一篇篇美好的文章肢解, 分成许多个知识点, 抓字词, 抓句子, 抓修辞, 抓写作方法, 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 繁琐艰深, 去猜测考试的类型, 问题会怎么问等等, 在讲解分析时, 则按照“时代背景———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来进行, 多年不变, 单一、程式化、刻板, 生动的语文课堂变得十分单调、枯燥, 也难怪学生不喜欢;至于对学生的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心智开发、美感熏陶就更谈不上了。语文教育专家、特级教师于漪说过, 不认清语文的这种人文性, 只片面强调语文的工具性, 用解剖刀对文章进行肢解, 留在学生脑海里的只能是鸡零狗碎的符号, 这样的后果自然是“把学生的思维捆绑住了, 把活生生的学生变为机器人, 把学生的个性、灵气都给打掉了”。
语文教育是关于母语的教育, 在祖国语言中负载着民族文化、民俗文化、人类文化与精神。特级教师于漪指出:“语言和思想、情感是同时发生的, 它不仅仅是载体, 实质上它就是意识、思想、心灵和人格的组成部分。教学生语言也就是同时用人类的精神文明, 用中华文化的乳汁哺育他们成长, 提高他们对自然, 对社会, 对人生的认识, ‘文’和‘人’有着天然的血肉联系, 不可分割。”
误区二:“标准化”试卷大行其道, 实在误人子弟。
北京大学附中的特级教师程翔在上公开课《孔乙己》时, 曾提问学生:“孔乙己像什么?”有个学生站起来说:“像朵荷花。”程老师大感意外, 我们在旁听课也感突然, 荷花象征纯洁, 高尚, 出淤泥而不染, 怎能用在这手脚不干净的孔乙己身上。但程老师并未批评学生想象不当, 而是表扬学生有独到的见解。
是的, 有名话是这么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同一个人或事物, 会有不同的看法或见解, 阅读的实质是读者把文字转化为以思维为主线的认识过程。以文字组合起来的文章, 是作者思维成果的物化, 其本质也是思维, 而阅读则是通过文字媒介, 用自己的思维去感受作者的思维, 读者的思维与作者文章的思维相契合或基本吻合的时候, 就叫读懂。
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是许多学生大感头痛的问题, 得分不高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和标准答案相去太远, 有人把阅读题拿去让文章的原作者做, 再让命题人来批阅, 也有被判错的。同是阅读《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鲁迅) , 这就是由于读者思维定势的不同, 所形成的阅读结果也不同。试卷评分已详细到每一小点多少分的程度, 学生为了得高分不得不去死记硬背。“蓝蓝的天, 白白的云”, “我背起书包去上学”, 换成“灰灰的云”, “我拿起书包去上学”对不对呢, 不对, 因为和标准答案不一致, 如此荒唐的“标准化试题”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实在是种误导、摧残。诗人邹静之曾为上小学的女儿做过练习, 老师要求根据句子意思写成语:“思想一致, 共同努力”, 邹静之说是“齐心协力”。结果不对, 答案是“共同协力”。“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这句话, 邹静之说答案是“栩栩如生”, 结果又错了, 老师说答案是“惟妙惟肖”。我曾经做过试验, 一次, 期考复习时不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答案, 而要求学生弄懂课文、吃透课文, 结果考试时, 总体成绩比其他班差得多, 因为学生自己的理解毕竟与标准答案有差距。第二个学期期考前复习, 我让学生找重点, 并把答案抄在作业本上背下来, 结果期考大获全胜, 同事们纷纷要求我介绍成功经验, 我只有苦笑, 答不上来。
语言文字存在其特有的多义性、模糊性等特点, 这本来是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智力的, 它本身的特点决定了语文考试并不适合“标准化”。标准化试卷多年前由国外引进, 可是国外已日渐废止。这些束缚思想的“新八股文”, 我们为何还要广而用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 考试时拿高分, 却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表面上看起来是实际动手能力、运用知识的能力低下, 其实质却是智力的萎缩, 尤其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弱化, 甚至丧失。
江总书记指出, 创新是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标志, 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 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
以上这些是我对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两个误区的看法, 供大家探讨。语文教育应该实施素质教育, 应该为学生所喜闻乐见, 真正做到在教学中开发学生智力, 培养学生动手应用能力, 真正培养出二十一世纪的中华人才。
摘要:现在的语文教育太技术化、工具化, 已经偏离了语文教育的方向, 走入了误区, 本文从语文教育的特点出发, 分析这些误区, 探讨走出误区的办法。还语文教育的本来面目。
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 篇8
关键词:语文教学;误区;避免;措施
1引言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需要自己的创新特色,同时也要跟得上时代发展,因此新课标教学中会出现许多新形势教学,如多媒体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但是在实行这些新改革措施的时候,有些教育者在新课标的理解上不到位,导致这些新教育方式的实施过于“创新”,适得其反反而是语文教学没有达到一起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作用。
2初中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教育者对新课标的不理解,让教育者在实行新课标下的新语文教学时,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下面读者就通过对这些教学误区进行简单分析。
2.1师生关系过于融洽
在新课改下,教育者努力为课堂营造一个融洽的学习气氛,希望通过轻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兴趣,愿意学,但是一些教学者在对师生关系的处理上过于宽容,导致课堂上嘻嘻哈哈闹成一片,学生在这种过于轻松的环境下并不能学到东西,相反的,只是将课堂当成了另一个可以娱乐的场所。
2.2对学生放手不管
新课标学提倡语文教学能够进行相应的探究性教学,及在老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能够给学生一个自己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从这种自主探索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文学素养,但是一些老师在课堂上却并没有落实探究性学习这一课题,而是对学生实施真正的不管政策,这样的错误方式让学生根本不能够通过自己的思维来理解一些语文难题,同时一些不自觉的学生也会完全置语文与不顾。
2.3电教操作过于频繁
随着电脑的普及,课堂教学使用多媒体越来越频繁,这是一项新教育手段,通过形象生动的动画音频,让课堂更多彩化,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但是在一些条件优越的学校,其只要是以多媒体教育为主,过于信息化的教育方式师生互动这种根本教育成为课堂的辅助品,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现象也是要极力避免的误区。
3解决问题的正确对策
在极力避免这些误区出现的同时,一些已经步入误区的教学也要进行积极补救,从而保证语文教学的手段和方法能够科学化,合理化,下面,本文通过对踏进误区的相关解决措施的分析,帮助读者更好的解决自身教学面临的难题。
3.1理解新课标,适当调整师生关系
以前教学中一板一眼的师生关系不合理,但是嘻嘻哈哈的教学方式和过于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是不提倡的,因此,在调整师生关系时,应该注意全面理解新课标内涵,对师生关系进行恰当处理,让课堂轻松却并轻浮,保证老师在成为学生的朋友的同时,能够给与学生正确的语文方法的指引,也让语文教学能够做到更好。
3.2积极引导学生,合理认识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新课标实行的一项很具有意义的教学改革,正确的探究性学习可以保证学生能够通过自身对知识的解读与探索对知识有更深刻的认识,同时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能力,但是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老师对于探究性课题的把握要到位,首先,教育者要保证自身的课题选择要合理,另外在探究中也要有一定的教育环节,让老师在探究环节中能够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保证学生在一些语文难点上的理解要正确,同时也能对一些不愿意主动学习的同学进行监督,最后,在探究结束后,对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结果进行梳理和概括,让学生能够有一个正确的探究方向,这样有的放矢的教学方式才是真正的探究性教学。
3.3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避免本末倒置
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要尽量用最短的时间表达出最精彩详细的信息内容,让课堂在多媒体增色之余还是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为主,这样的教学不仅能够使课堂丰富化,同时,教学的重要环节时间也不会被占,这样能够保证在信息化授课同时,也给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和向老师咨询的时间,让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更充分,理解更到位,这样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才能保证课堂教育的同时还能增加信息化教育特色。
4总结
本文通过简单对新课标下语文教学的一些错误的教育方式进行相应分析,及后文中也对这些误区进行相应策略分析,让读者在对语文教学中的一些误区能够极力避免,同时也能够正确理解新课标本质做到正确教学。
参考文献:
[1]朱文东.浅谈在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应避免的误区.教育界.2012.(7).
[2]冯现娟.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的误区及对策.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12.(1).
[3]葛亦虹.例谈初中语文文本解读中存在的误区.教学月刊(中学版).2008(2).
[4]王鸿鹭.初中语文多媒体教学的误区与对策.文教资料.2011(23).
【语文创新教育的误区】推荐阅读:
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07-29
语文课堂的创新教育08-28
小学语文中的创新教育07-09
语文创新教育09-12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08-25
小学语文创新教育09-03
从改变教学方式谈小学语文的创新教育05-17
创新中学语文课堂教育06-26
创新教育之初中语文08-04
初中语文教学创新教育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