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语言

2024-08-06

第三语言(精选9篇)

第三语言 篇1

1 概述

语言进化是近年来语言学研究热点之一, 因为“对这个问题的本质思考有助于探索语言研究的核心问题, 任何成熟的语言理论都不能与语言进化的已有可靠研究成果相悖”[1]。继新达尔文主义的语言进化渐变说之后, 艾奇逊 (Aitchson) 的语言嵌合式进化说以及费奇 (Fitch) 的语言学习与文化压力进化论将语言进化研究的关注点从自然选择压力扩展到语法化进程及社会文化压力等语言内外部因素。然而, 在多元文化并立存在、相互渗透、互为补充的全球化背景下, 本族语与目的语及其文化向外延伸、接触, 形成第三空间 (the third space) [2]:211, 语言进化呈现出差异、平等、融合等新特点。

第三空间是介于已经建立的模式之间的空间, 是异质空间接触的结果[3], 在应用语言学中指介于本族语及其文化 (第一空间) 和目的语及其文化 (第二空间) 之间的中间地带[4]。当前关于第三空间的研究文献多关注双语或多语者根据不同文化语境选用准确恰当的方式进行跨文化交际[5]、外语教学[6]与科研[3], 以及语言使用者的跨语境第三空间建构[7], 但鲜有研究者将第三空间放在语言演变与进化的框架中解读二者的相互关系。因此, 有必要探讨第三空间中的语言进化机制与特点。

2自我协商:第三空间的语言进化机制

在外语课堂、多种族生源教室、国际学校、跨国公司、移民聚居地、新兴经济体的外贸市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胜地……信息与经济的全球化正在生成具有新时代特色的第三空间。在这里, 语言变体与文化差异受到尊重, 不同语言文化的地位和权力等级不断弱化。因此, 第三空间改变了本族语与目的语的不平等关系, 使二者实现真正平等的碰撞和对话, 使来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交际者能成功自如地交流[8];语言使用者通过创新、复制、选择等行为使本族语和目的语发生接触和变化[9], 这些语言行为促生了更频繁的语言创造和传播, 加快了语言进化。

语言使用者的这些行为本质上是个体和群体的自我协商式语言建构。自我协商是语言使用者的“自我一致、自我协调、自我核定、自我认同、自我满足和自我允准”, 由“连接”、“冲洗”、“合流”三个机制构成[10]。一方面, 作为语言进化驱动力的语言创造是语言使用者的个体自我协商过程:在第三空间中, 本族语和目的语的接触导致个体的语言认知发生冲突, 为实现“自我一致”的认知平衡, 个体的“自我协调”本能促使其在不同语言系统的成分之间建立“连接”, 对其相似性进行“冲洗”。这一过程就像淘金, 该个体必须根据具体语境对二者语音、语法结构或语义及语用功能的一致性进行“自我核定”, 无法“自我认同”为一致的成分作为沙砾淘汰掉, 对一致性感到“自我满足”的成分作为金砾保留下来, 最终经由个体“自我允准”而“合流”成为语言变体, 即语言创新 (如由英语的e-mail、fans创新而来的“伊妹儿”、“粉丝”等汉语词汇) 。

另一方面, 作为语言进化维持力的语言传播是语言使用者的群体自我协商过程:第三空间所促生的诸多个体语言创新打破了群体语言系统平衡, 群体内交际的“自我一致”需求促使群体成员“连接”个体语言变异与群体语言系统, 按照“传播的第一法则” (the first law of propagation, 即同一社团的人因共享价值准则而更倾向于选择某一变体, 从而增强该变体的规约性) [9]:183进行群体内部的“自我协调”, 即对不同个体语言变体进行“冲洗”。“冲洗”结果不外乎两种:一种情况是多数群体成员不认同某一变体或该变体所属社团, 则该变体最终会退出群体交际语境, 或进入消极状态, 待到合适情境重新进入活跃状态。例如, 欧美白人群体歧视美国黑人群体, 因此不愿选择使用黑人英语中的一些俚语变体, 因此在前者的语言系统中不会传播后者的语言变体。再如, 英语的pager一词上个世纪90年代前后进入汉语时, 一度有很多汉语群体成员都选择使用其变体“BP机”或“寻呼机”, 但随着移动电话的普及, 这两个变体已经从日常汉语情境中消失了;然而, 在医护系统中, pager的另一变体“呼叫系统”却还经常处于活跃状态, 作为职业专用变体在医生、护士和病患之间继续传播。另一种情况是多数群体成员认同和选择使用某一变体, 这就意味着该群体“自我核定”和“自我认同”该变体的群体规约性达到“自我满足”程度, 进而将其“合流”成为新的合法语言成分进入群体语言系统。例如, 虽然法国一贯有保持法语纯净度的传统, 但很多法国人已经普遍接受和大量使用英语的Facebook、twitter、smartphone等词汇, 这些借用词变体已经进入法语词库。再如, 汉语的Long time no see、No zuo no die等句式已经在海外华裔社团和国际性社交网络平台上广泛传播, 并已载入英语国家在线词典。正是通过这种群体自我协商, 特定群体最终“自我允准”其成员广泛复制和传播新的语言变体, 从而动态互动地建构其群体语言系统, 保持语言进化的滚雪球式发展。

可见, 第三空间中语言使用者的个体自我协商促生了语言变体和创新, 群体自我协商促生了语言选择和传播;从广义选择论视角[11]来看, 处于本族语和目的语交融空间的个体是语言进化的“作用者”, 融合语言变体和原有体系的群体是语言进化的“复制者”。因此, 第三空间的语言建构和进化是个体和群体对本族语和目的语成分的自我协商过程。

3 双向平衡:第三空间的语言能力特点

在本族语为核心的第一空间和目的语为核心的第二空间里, 语言发展以单一语言能力标准为衡量依据和导向。例如, 从“双语能力统一体” (Continua of Biliteracy) [12]的视角来看第二空间, 语言语境、发展、内容和介质四个维度中的十二个连续统一体均有强弱两端:本族语处于弱端, 目的语处于强端;弱端各项被视为低级、劣等、不具代表性或遭到忽视[13]。具体而言, 第二空间的语言语境维度要求语言使用者应用目的语阐述宏观话题, 流利读写书面文本, 摆脱对母语的依赖和语码切换进行意义表达;语言发展维度强调生成性语言能力, 特别是书面语言能力发展, 推崇中介语从本族语向目的语的转变和无限接近;语言内容维度要求语言使用者应用标准的目的语理解和表达主流文化和非情境化抽象内容的文学性文本;语言介质维度则强调外语学习者应当脱离本族语语境, 只接受大量目的语输入, 如果两种语言结构相似、文字趋同, 则更有利于其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概言之, 第二空间中代表不同语言的交际主体之间的地位是不平等的, 这种不平等的力量关系导致本族语者以目的语规则为权威范式, 而母语能力受到压制和磨蚀, 导致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朝向目的语单向发展。

然而, 全球化、多元化时代所孕育的第三空间不同于第二空间。在这里, 语言使用者接触和学习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 同时重新审视和超越本族语文化, 从而超越原有世界观, 形成世界视野和跨文化人格[8]。在这里, 本族语重新成为有价值的知识资金 (funds of knowledge) [14], “双语能力统一体”中以本族语为代表的传统弱端各项成为第三空间中不可或缺的语言资源[13], 使语言能力双向同时发展, 动态地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寻求适当的平衡点。从语境维度看, 多元化的第三空间重视学习者个体、族群社团等主体的微观话题和口头语境, 为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个体和族群提供了发声渠道;系统完整的本族语知识是语言使用者语言认知能力的佐证, 与目的语能力互为补充, 双向同时发展。从发展维度看, 接受性和生成性语言能力也是相辅相成、同时发展的[13], 没有优劣之别;认可和尊重本族语与目的语趋于平等的地位和权力, 使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得以双向平衡发展, 没有主次先后之分。从内容维度看, 传统上处于边缘位置的本族语和文化重新成为发展语言能力的核心资源之一, 更多反映方言、少数族群文化和民间智慧的非文学文本得以进入第三空间语境, 语言使用者能够借以发展更加包容、多元、均衡的语言能力。从介质维度看, 由于第三空间中的差异和张力已经成为常态和应然, 语言接触时机的先后之分、语言结构和文字体系的异同之辨也就失去实际意义。在第三空间中, 由于跨语境、跨文化、跨国界的沟通互动日益频繁, 年幼的移民儿童、陪读儿童、国际学校的学龄儿童, 无不是在家庭和社区语境中习得本族语, 同时在学校和社会语境中学习目的语。少数族群方言和本族语文化不再处于失语和弱势地位, 不同背景的跨语境交际者均有权利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具有本土文化烙印的观点, 因此, 不论语言间结构是否相似、文字体系是否趋同, 人们时常接触到、使用和相互容忍非标准目的语变体。换言之, 第三空间语言使用者同时接触到本族语和目的语输入, 对异质语言和非标准变体持尊重和容忍态度, 不仅本族语能力得到支撑, 目的语能力也得以强化[15]。

因此, 第三空间的语言能力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时代的特点:在后现代解构主义和批判主义思想的影响下, 第三空间的语言接触更趋平等和多样化, 赋予本族语及其文化以同等重要的核心地位, 尊重和认可多元语境中方言、口语、异质语言、不同变体、个体意义、生动情境的必然和价值, 因此鼓励本族语和目的语的共同发展、口语听说能力和书面语读写能力相辅相成、承认少数族群和非主流文化的意义、关注生活世界和个体微观话题, 语言能力以双语的双向、同时、均衡发展为最高目标[16]。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全球化时代的第三空间具有认可和尊重多元性和差异性、颠覆传统地位分级和权力分配的特点, 是本族语和目的语接触、冲突、协调、融合的地带。语言使用者在语言接触和融合过程中, 利用“连接”、“冲洗”和“合流”机制, 通过个体自我协商创造语言变体, 产生驱动语言进化的原动力;通过群体自我协商选择和传播语言变体, 维持语言进化的惯性。因此, 第三空间的语言进化是语言使用者个体、群体、社会文化环境等多元因素共同作用下的“语言生态进化”[17], 是自我协商式的动态语言建构过程。

由于第三空间的时代特点赋予本族语和目的语渐趋平等的地位和权力, 赋予本族语及其文化以同等重要的核心地位, 尊重和认可多元语境中方言、口语、异质语言、不同变体、个体意义、生动情境的必然和价值, 因此第三空间使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在语境、发展、内容和介质四个维度均呈现双向平衡发展的趋势, 使外语学习者获得了结合本土文化和全球化意识的多元身份认同:本族语能力是基础和起点, 奠定其民族身份认同;目的语能力则为他们打开了不同的窗口, 用不同方式了解和阐释世界, 形成其世界公民价值观。

第三语言 篇2

1.理解幼儿园语言教育的各类目标

2.了解确定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依据

3.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内容的结构和具体内容定位

4.掌握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途径

5.重点学习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

基础知识

1、幼儿园教育的总目标和年龄阶段目标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定,而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一般由教师制订。P782、制订语言教育的活动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真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影响。P793、教育活动的目标应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的内容。P794、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P86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内容应该根据学前儿童发展来确定,还应该根据语言发展的特点 和其规律来选择。P876、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P90

掌握以下问题:

1、如何从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四个方面理解《纲要》的语言教育目标? P72

答:

1、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他们的语言理解能力。倾听是儿童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倾听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懂得倾听、乐于倾听并且善于倾听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语言的内容、语言的形式和语言运用的方式,掌握与人进行语言交流的技巧。

2、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变换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以一定的语言内容、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表达和交流个人观点的行为,是幼儿语言学习的语言发展的主要表现之一。

3、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幼儿在学习文学作品中形成的综合的语言能力,能够增强他们对语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层次的敏感性。我们要尽可能地给幼儿创造学习童话、故事、儿歌、儿童诗、儿童散文等各种文学作品的机会,培养幼儿较好地理解文学作品,初步感知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特点和构成。

4、培养幼儿对生活中觉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等感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法,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2、制订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目标应遵循哪些原则? P79(给一份材料为中中大班幼儿制订教学目标)

论述答案:制订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是语言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它的恰当与否,将对整个活动设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为了使语言教育活动的目标能够起到龙头作用,教师在制订活动目标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一是目标的制订应适应学前儿童已有的发展水平,符合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二是标的制订应将促进学前儿童的语言发展作为落脚点。落实到学前儿童对语言内容、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的掌握上。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齡阶段目标相一致。活动目标要为阶段目标和终期目标服务,总目标和年齡阶段目标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活动目标落实在每个学前儿童身上。要根据学前儿童的年齡特征和发展水平,注意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提出目标,使学前儿童从具体到抽象、从直接到间接地获得语言经验。

3、目标的内容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应涉及知识概念的学习,包括所获得知识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操作这些知识的技能和能力。第二方面应涉及情感态度的培养,包括兴趣、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第三方面应涉及能力的训练,包括组词成句的能力和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

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教育活动目标通常可以用儿童学习行为的变化进行表述。一个恰当的目标应能成功地向别人表达教师的教育意图,应便于观察者在活动后通过学前儿童的行为变化加以评价。简答答案:

1、目标应着眼于学前儿童的发展。

2、活动目标的内容和要求,在方向上应与总目标、年齡阶段目标相一致。

3、目标的内容包含认知、情感态度和能力三个方面。

4、语言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应该采用特定的术语。

3、早期阅读的内容包含哪几个方面? P92

答:

1、前图书阅读经验。

2、前识字经验。

3、前书写经验。

4、幼儿园语言教育的方法一般有哪些? P95

简答答案:一般方法朋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论述答案:

1、幼儿园语言教育,实质上是成人为发展幼儿的语言创设条件和提供机会,让儿童参加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持、鼓励、吸引幼儿在与人、物、环境、材料等交互作用的过程中,学习语言、发展语言。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教师的示范是学前儿童进行语言模仿的基础。教师在运用示范模仿法时,应鼓励学前儿童在模仿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允许学前儿童说出不同于教师的语句及叙述程序,不要限制了学前儿童的思维。

2、所谓“视”是指教师提供具体形象的讲述对象,如实物、动画、图片、图书、情景表演等,让幼儿充分地观察。所谓“听”是指教师用语言描述、启发、引导、暗示、示范等,让幼儿充分地感知与领会。所谓“讲”是指幼儿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地表述个人的认识。所谓“做”是指教师给幼儿提供一定的想象空间,通过幼儿的参与或独立的操作活动,帮助幼儿充分地构思,从面组织起更加丰富、连贯、完整、富有创造性的语言进行表述。这四个方面必须有机地结合。“视”、“听”、“做”都是为“讲”服务的,在“讲”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具体运用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

3、游戏法是教师运用有规则的游戏,训练幼儿正确发音,丰富幼儿词汇和学习句式的一种方法。游戏是符合幼儿年齡特点的活动,运用游戏方法时行教育是幼儿语言教育中觉的活动方式之一。目的在于提高幼儿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促进幼儿各种感官和大脑的积极活动。

4、表演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前儿童扮演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根据作品情节的发民,通过对话、动作、表情等再现文学作品,以提高口语表现力的一种方法。

5、练习法是指有意识地让幼儿多次使用同一个言语因素(如语音、词汇、句式等),或训练幼儿某方面言语技能、技巧的一种方法。

5、“视听讲做结合法”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P98

答:

1、辅助材料来源于幼儿生活。

2、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3、教师的提问具有开放性。

6、专门性语言教育有什么特点?105

答:

1、专门性语言教育是指遵循语言教育规律来组织的学习活动,侧重为幼儿提供以语言为对象的学习机会,是实现语言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是组织和传递语言教育内容的实施环节,是落实语言教育任务的具体手段,是教幼儿学习语言知识、语言形式、语言运用技能的过程。

2、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目的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育活动不同于一般环境中的语言活动,它是有目的地促进幼儿语言发展的语言活动,有明确的指向性,这种有目的性体现在各层各类的目标中,通过各项目标的实现,使全体儿童的语言才能得到同等的发展。

3、语言教育活动是不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其他非正式的语言学习都是没有计划的、随意的,幼儿从中所吸收入到的语言信息材料一般也是支离破碎的,对于幼儿语言发展的影响必然是不全面的。专门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有计划的语言学习过程。这种“有计划”集中体现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

4、语言教育活动是有组织的语言学习过程。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语言学习过程。在这种有组织的过程中,教师始终注意幼儿已有的语言经验,并在此基础上,为幼儿提供新的语言经验,使幼儿通过学习,再次将新的语言经验转化已有的语言经验,由此循序渐进,使幼儿的语言不断得到发展。

7、语言教育活动的“有计划”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P106

答:

1、根据语言教育的目标来选择教育内容。

2、根据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来选择教育内容。

3、有计划地选择教育内容,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全面发展。

8、如何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渗透语言教育?P108

答:

1、日常生活和游戏为学前儿童提供了大量的语言交往机会,使儿童通过实践练习、巩固、理解和运用语言。日常生活和游戏还为幼儿提供了有关各种事物和人际交往的丰富经验中,为幼儿的语言活动积累了素材。此外,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对幼儿的语言学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日常交往中指导儿童学习语言。无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儿童每天都要时餐、睡觉、盥洗、如厕、饮水、散步„„这可以说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在这些活动中,儿童总是不意无意地与老师、同伴及家长进行语言交往。首先,成人可以通过日常交往了解儿童语言发展的现状。为确立有针对性的语言教育目标提供依据。其次,成人可以在交往中为孩子提供语言示范,丰富幼儿的词汇。成人可以通过与幼儿交谈,向他们介绍有关各种物品的知识,如名称、外形、颜色、用途、使用方法等。总之,成人要抓住与幼儿日常交往的有利时机,为他们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并在交往的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2、通过常规主题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这里所说的常规主题活动是幼儿园组织幼儿定期参加的,围绕某个话题展开的语言活动。

3、通过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交往语言。现在幼儿园都非常重视区角活动的开展,一般在活动室中都设有语言角计算角、科学探索角、美术角等区角活动内容。利用区角活动发展幼儿的语言交往能力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练习口语表达。

判断题:

1、幼儿语言教育的具体活动目标是指某一具体的教育活动中要达到的目的,一般由专门的机构制订。(×,教师自己制订)

2.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基本任务就是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3.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形式、语言内容和语言运用三方面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

4.在确定幼儿语言教育内容时,要把语言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作为语言教育内容的重点、难点在教育过程中给予突出与强调。(√)

5、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内容可以分为专门的语言教育内容和渗透的语言教育内容两类结构。(√)

6、幼儿园的谈话活动旨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习得与别人交流的方式。一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有明确目的和计划)

7、复述是发展幼儿独白语言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我国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颇具特色的一种教育内容。(×,讲述)

8、识字也是幼儿的学习任务,幼儿园组织开展的早期阅读活动就是帮助幼儿获得识字经验,提高幼儿对文字的敏感程度。(×,识字是儿童进入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9、能认真倾听并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以此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语言教育的内容。(√)

10、幼儿园语言教育方法一般的方法有: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游戏法、表演法、练习法等。(√)

11、示范模仿法是指教师通过自身的规范化语言,为幼儿提供语言学习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始终在良好的语言环境中自然地模仿学习。(√)

12.为了让幼儿更好容易理解语言,与幼儿交流时教师要模仿幼儿常用的词语,如把“小狗”说成“小狗狗”、把“一根线”说成“线线”等。(×,教师的语言要规范)

13.示范模仿法,是孩子重复或搬套教师示范的语句及其叙述程序,一般不需要孩子创新。

(×,不是重复或搬套,仍需要孩子创新)

14.视听讲做结合法中,“视”、“听”要为“讲”、“做”服务,在“讲”、“做”的过程中,促使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视听做是为讲服务)

15.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自发地观察、模仿学习语言的过程。(×,不是)

16、语言角的主要作用是让幼儿阅读文学作品,让有兴趣的幼儿认读汉字或练习运笔。

(×,主要作用是让幼儿练习口语表达)

17、在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在学习歌曲后把歌词内容改编成故事,以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18.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可以让儿童的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也可以在绘画和手工活动时中,加进孩子喜闻乐见的儿歌等。(√)

请根据中班语言教育目标制订材料的课堂教学目标

中班儿童语言教育目标

第一,谈话活动。能集中注意力,耐心倾听别人谈话,不打断别人的话;乐意与同伴交流,能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能说普通话,较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学会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不跑题;学会用轮流的方式谈话,不抢着讲,不乱插嘴;继续学习交往语言,提高语言交往能力。

第二,讲述活动。养成先仔细观察,后表达讲述的习惯;逐步学会理解图片和情景中展示的事件顺序;能主动地在集体面前讲述,声音响亮,句式完整;学习按照一定的顺序讲述实物、图片和情景的内容;能积极地倾听别人的讲述内容,发现异同,并从中学习好的讲述方法。

第三,听说游戏。在游戏中巩固练习发音,正确运用代词、方位词、副词、动词、连词和介词等;能说简单而完整的合成句;能听懂并理解多重游戏规则;学习较迅速地领悟游戏中的语言规则,并能及时作出相应的反应。

第四,文学作品学习活动。喜欢不同形式的文学作品,主动积极地参加文学活动;知道文学作品语言与日常生活语言的不同,进一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学习理解文学作品的人物形象,感受作品的情感基调,能运用较恰当的语言、动作、绘画形式表现自己的理解;能根据文学作品提供的线索,扩展想象,仿编或续编一个情节或一个画面。第五,早期阅读。能仔细观察图画书画面的人物情节、看懂单页多幅的儿童图画书的内容,增强预知故事情节发展和结局的能力;懂得爱护图书,知道图书的构成,有兴趣模仿制作图画书;在阅读过程中初步了解汉字的由来和汉字认读的规律,并有主动探索汉字的愿望;喜欢描画图形,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汉字的笔画。

材料一:爱吃糖的老虎 P81

活动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教师讲述故事,对个别成语能理解并判断正确;

(2)能用动作表达不同人物的表情和心理;

(3)能大胆的想象狐狸对付老虎的办法;

(4)懂得要经常刷牙,少吃甜食,保护牙齿.材料二:小熊冒泡泡

小熊吉米嘴又馋了,他打开冰箱吃了起来,一会儿就吃了许多零食。

吉米口渴了,他在冰箱里发现了很多瓶“超级汽水”。

一打开瓶子,汽水里就有很多很多泡泡冒了出来。吉米从来没喝过这样的汽水,一下子喝了好多瓶。喝了“超级汽水”,吉米肚子里全是泡泡,他像大气球一样飘起来。

吉米从厨房飘到大厅,又飘上了楼梯。坏啦!窗户没关上,眼看就要飘出去了,吉米急得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突然,吉米打了个嗝,肚子里的气泡从嘴里冒出来了,他不再往上升了。“嗝嗝......”他又打了好几个嗝,肚子里的泡泡都冒出来了。吉米慢慢地往下降,又落到了地上。

从那以后,吉米再也不敢一下子喝那么多“汽水”了。

教学目标:

(1)能安静地倾听教师讲述故事;

第三语言 篇3

一、不协之协,尽现人物性格本色

在这两回中,贾政、宝玉、贾环、黛玉、宝钗、袭人等人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展示,是通过语言符码的表层含义的不协,而在深层含义上却是最大的“协”,也就是说“不协”,是为了表现“协”。这种貌似相悖的语言陈述策略是非大手笔而能完成的。“宝玉挨打”情节的双方主要人物是贾政和宝玉。贾政是“温文尔雅”、“正经不阿”的人物,无论是在官场,抑或是在家庭,他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但是在这两回中,他由“温文尔雅”转成“歇斯底里”。他一见宝玉,“眼都红紫了,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等语,只喝令“堵起嘴来,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一脚踢开掌板的,自己夺过来,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贾政正要再打,一见王夫人进来,更如火上浇油一般,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这里作者极状贾政的“狠毒”和“失态”,与贾政平日里的气质极不协调。但是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我们往深层深思,感到贾政此时的“失态”、“狠毒”恰好与他孜孜追求功名,处处合于礼教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是极为“协调”的。父子的矛盾由来已久,今日才是总爆发,此谓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也。矛盾双方的另一个角色贾宝玉也是如此。贾宝玉风流倜傥,学识丰富,夸夸其谈,但此时见了贾政,却如同木偶一般,“贾政道:‘好端端的,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仍是委委锁锁的。……是什么原故?’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如今见父亲说这些话,究竟不曾听明白过,只是怔怔的站着。”宝玉在贾政面前那种呆相与平时的挥洒谈吐很不协调,但是,如果细读《红楼梦》,就会明白贾宝玉的这种不协调,表现了父子性格上的深层矛盾,表现了父子观念上极大冲突。细节上的不协,表现了总体上的相协。

贾宝玉挨打之后,黛玉探望他说的话,更是“不协之协”妙笔:“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如果是一般的平庸作者,一定会叫黛玉说许多心疼宝玉的话,或者叫黛玉嚎啕哽噎,但是,一句“你可都改了罢!”貌似不相协的话,却表现了宝黛玉二人在反封建礼教的惊人相契,其艺术魅力甚于千言万语。

二、不能之能,谁是最后赢家

这两回中矛盾的双方,在起始时,贾政之“能”的确很强大,但似乎具有生命大权,扬言要打死贾宝玉,而贾宝玉最“不能”(无能),只有挨打的份。但是这两回的“艺术魅力”在于“能”与“不能”的相互转化。贾政生气时要打死贾宝玉,那是愤慨之词,具有特定语境的临时性。贾宝玉的“不能”之“能”在暗中涌动。首先是母亲王夫人出场,她虽然不能使贾政收手,但是母子之情,夫妻之情,也使贾政黯然伤情。王夫人一声“苦命的儿”的哭喊,使贾政“不觉长叹一声,向椅子上坐了,泪如雨下。”此时宝玉之“能”渐长。最具有权威的宝玉之“能”是贾母的出场。贾母“先打死他,再打死他,我干净了”的话,使宝玉之“能”大增,后来“贾政直挺挺跪着,叩头谢罪”,这时宝玉之“能”才具有较大的砝码。这种语言符号“能”量的转换,使文章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力。这场较量,从开始到收场,“能”与“不能”的转换,在更深的含义上传达了宝玉反封建意识的时代意义。黛玉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问语,好像要解开谁是最后赢家的谜团。宝玉的一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的回答,说明宝玉之“能”的增长,不仅在与王夫人,贾母等人的庇护,更重要的来之于贾宝玉本人反封建的素质和决心,还来自于宝黛二人建立在反封建基础上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赢家”并不是贾政,而是被毒打的贾宝玉。还必须指出,贾宝玉的胜利,并不是他与“有情人”最终成为“眷属”,而是他至死不渝的蔑视礼教,蔑视功名的素质和决心。

在这场较量中,还有个人具有巨大之“能”,是他促进宝玉被打的惨剧,此人便是贾环。贾环本没有什么“能”量,此人形象猥琐,品质不端,又是庶出,所以在以前的各种场景中,贾环是“不能”的形象出现的,他所到之处,其表现是“负能量”。但在此场“宝玉挨打”的惨剧中,他的“能”量不可小觑,在贾政听了忠顺府长府官的告状后,又是贾环添油加醋,无中生有的诬告宝玉,才使贾政在盛怒之下狠心毒打宝玉的:“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贴膝跪下,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便回头一看。贾政知其意,将眼色一丢,小厮们明白,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强奸不遂,打了一顿,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这个诬状着实阴险:‘话未说完,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大叫:“拿宝玉来!”看来,贾政此时的“能”量,“能”力之大,是别人无法越次超伦的。但贾环之“能”是建立在“诬告”之上的,此人虽然达到了排斥宝玉的可耻目的,但在其它方面,他的“能”便转换成“不能”。从审美魅力来说,贾环此时的“能”力越大,他的美学魅力越小,他的品质不端表现得更加充分了。

三、不结之结,伏脉千里的语言艺术设计

中国文章学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无非是讲开头美如凤头,中间丰如猪肚,尾声如虎豹之尾,遒劲有力,韵味绵长,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之语方是语言设计之上乘。

三十四回结尾的语言艺术设计真是匠心独运,别出心裁,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伏笔。这两处语言艺术设计一为宝玉赠黛玉两条绢子(手帕),黛玉收到后在上面题了三首诗。这三首绝句,字字带血,句句含泪,标明宝黛二人的忠贞爱情。而送绢子的信使是晴雯。学界素有“晴为黛影”之说。可见送绢之人实为黛玉之同道者。黛玉在手帕上的三首绝句,一个“泪”可以概括黛玉的心境,这回的尾声,实际上是宝黛爱情悲剧小小的预警。第三首的“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引用的是舜的妻子娥皇、女英为哭丈夫而投水殉情的典故。这好像是一种宝黛爱情悲剧的“警示”,怪不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为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埋下了伏笔。这真是海外飞来神笔。三首绝句的语言艺术设计真是绝妙之至。

三十四回收束时设计了宝钗兄妹的口角,薛蟠说宝钗对宝玉的私情,这说到了宝钗的内心痛处。宝二奶奶的地位是宝钗梦寐以求的,但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林黛玉,这是她的心病,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墙。为此,她“到屋里整哭了一夜”,恰好又碰到林黛玉,“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大非往日可比,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如果把《红梦楼》的故事情节简化,实际上是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以此为线索展开了政治的、阶级的、经济的、文化的、伦理的甚至是宗教的社会画面。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话,为以后三人在各个方面的角力埋下了伏笔。经过长期的争斗,薛宝钗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她的胜利是表层的,她获得了婚姻,但她失去了真爱;林黛玉表面上失败,但她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胜利者,一曲宝黛爱情的悲歌,成为千古绝唱。

《红楼梦》的作者是语言大师,不仅是语言学方面遣词造句的巨匠,而且是战略意义上的语言艺术大师。《红楼梦》中的语言叙述策略是我国语言艺术设计中的瑰宝,其千变万化、万紫千红,使人心仪,令人神往。真是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耳。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政治新常态下大学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建设研究”(项目编号:〔2015〕-JKGHYB-0679)和河南省社科联普及规划项目“河南典故荟萃(项目编号:224)的阶段性成果。】

第三届全国语言教育研讨会通知 篇4

一、会议议题

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策略研究;

2.教学技术、教学理论和教学创新的新思想;

3.教育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比较研究;

4.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与学习的实践和经验分享;

5.语言教学与测评;

6.跨文化交际与语言教育;

7.现代信息技术之于语言教育;

8.语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

9.其他相关论题。

二、论文提交事宜

请于2012年3月21日前将论文摘要 (汉语500字, 英文300字) 发送到wjfconvention@126.com, 组委会将在审定后于2012年4月1日前发出正式会议邀请。

三、会务费

800元 (研究生减半) , 国外代表300美元 (含会议资料费、餐饮费等, 住宿自理) 。

四、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大道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邮编:550025

语言朗诵选修课第三课时教案 篇5

语言朗诵

雷声

语言朗诵选修课第三课时教案

教学要点:声母辩正

N与L

H与F

一.四川人常爱把鼻音与边音混为一谈。我们首先把二者的发音方法进行描述

n:嘴微张,舌尖抬起贴在上齿龈处。使气流在此受到阻碍。发音解除阻碍时,舌尖从上齿龈处弹开,声带颤动,气流和声音随着舌的动作向上从鼻腔发出,发出鼻音n。

L:嘴微张,舌尖抬起贴在上齿龈中部。使气流在此受到阻碍。发音解除阻碍时,舌尖从上向前下方落下,声带颤动,气息和声音从舌的两边通过,发出边音l。

n 和 l 的主要差别在于:n 是鼻音,l 是边音,发音方法有所不同。“n” 是舌尖在上齿龈处,接触面比 l 略大,声带颤动,声音从鼻腔通过,发出的是鼻音。而 l 是舌尖抬起,抵在上齿龈中部,接触面比 n 小且位置比n 稍后。发音时,舌尖有一个从上往下落的过程,气息从舌的两侧通过,声带颤动,发出的是边音。

奶奶

奶娘

奶牛

泥泞

恼怒

袅娜

能耐

泥淖

男女

拉拢

拉练

老龄

留恋

领略

沦落

琉璃

伦理

罗列

要分清n与l,除了发音要正确外,还应该记住在普通话中哪些发n,哪些发l ,记忆字音可以采取记少不记多的方法。用代表字读类推。如:(用n为例)那

哪 娜 哪 挪 南

喃 蝻

n的代表字还有:乃、内、尼、宁、农、鸟等

练习:牛和柳 河边有棵柳,柳下一头牛。牛要去顶柳,柳条缠住了牛的头。

牛郎恋刘娘

牛郎年年恋刘娘,刘娘连连念牛郎 牛郎恋刘娘 刘娘念牛郎

郎恋娘来娘念郎。

二.四川绝大多数地区,不能完全分辨h与f。

我们有些领导在做报告的时候,常说:我们一定要倾听群众的夫(呼)声。f是唇齿音。发音时,上齿自然地置于下唇上,气流撕开一道缝隙,发出声音。成都十二中学选修课教案

语言朗诵

雷声

H 是舌根音。嘴微张,舌面后部隆起与硬腭后部靠近形成缝隙。舌发音时基本不动,气流从缝隙间摩擦通过。

辩正:h与f 不分,其原因主要是发h时,位置过于偏前,口腔开度小,造成上齿与下唇相接触,发出近似于f的音。因此,发h时,舌面一定要抬起。

练习:

哈——发

蛤——乏

呼——夫

壶——福

虎——斧

户——富

画凤凰

粉红墙上画凤凰,凤凰画在粉红墙; 红凤凰,绿凤凰,粉红凤凰,花凤凰。

声声慢

(宋)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第三语言 篇6

一、熟知的“第三语言”

所谓第三语言, 就是除了母语, 和目前普及的英语以外。肢体的语言, 它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 除语言符号系统外, 用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等或传递知识技能以及信息内涵的行为和方式的总和。它的文化交流方式是口头, 非文字的。当然肢体语言就包括语气、眼神、姿势、手势、面部表情甚至更多。肢体语言是一名英语教师提供信息的重要方式。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变的很个性, 喜欢的事情一定要是自己敢兴趣。还有一个因素那就是“因其师信其道”。英语教师的落落大方的使用肢体语言, 无疑给学生学习英语模仿了一把金钥匙。

二、丰富的“第三语言”

小学英语内容相对很简单, 但是处于农村的小学生大多数是初次接触, 因此教起来是相当的不容易。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实验得出过这样的结论:信息的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调+55%的面部表情及动作。我们不难可见肢体语言是有声语言的重要补充。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的特点, 运用肢体语言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创设形象生动的情景, 让学生将语言和表情, 动作, 手势等联系起来, 内化语言, 使获得的语言信息在大脑组织中以“动作情景”的形式留下痕迹。只要稍经肢体动作的启发, 就能引起学生对语言信息的联想和回忆。

1.眼神的交流

再有就是目光接触, 我们常用的眼神运用技巧有环视法、专注法和虚视法。环视法即用眼神环视学生, 能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 使那帮调皮的孩子意识到教师在关注自己, 从而全神贯注地听讲。要知道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一次只能维持15~20分钟左右。英语教学中学生能否较为稳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是决定课堂效率优劣的关键性因素。

2.表情的沟通

身体行为的另一应用便是面部表情。最简单的微笑, 它可以传达轻松、愉快的讯息, 也可以起鼓励的作用如夸张的表情, 在别的学科中可能用到的不多, 但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则很有作用。我们不难发现, 外国人在交流中就喜欢用手势和夸张的表情, 这也是学习外语很重要的一点;英语不仅要学好, 更要说好, 表演好。

3.身体的表演

英语教学中, 我们可以运用头部语言、手势语言。头部语言在教学中运用很普遍。对于英语学习还属于初级阶段的小学生来说, 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心是很重要的。例如, 学生在用英语回答问题时往往不自觉的停顿, 更担心自己说错。那么此时, 教师的轻微的点头既可以给学生打气, 又能避免语言提示造成打断学生思路困扰。又如, 当学生回答比较圆满时, 教师有时无需用“good”或“smart”给以肯定, 一个点头就会使学生备受鼓舞。

三、危险的“第三语言”

教师的肢体语言一定要准确到位而且恰当, 不然可能会给学生留下或多或少的不利影响, 对他们以后肢体表达、意思的领会都会有一定的误导。而且肢体语言一节课中出现的要适时, 不能过早过晚, 要让这个体态语存在有所价值。

课堂上教师的肢体语言行为, 一定要和自己内心的思想与活动相一致, 做到亲切自然、庄重大方, 一举手、一投足、一顾一盼, 都要体现师长的风度, 使学生看到表里如一的美好、真实形象, 乐于模仿。

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 口头表达才是重点, 而体态语则只是一种辅助手段, 不能本末倒置, 起到反作用。另外, 在一节课中同一个动作的使用频率不应该过多, 同一个动作过多的出现只会使学生失去兴趣, 引起他们的厌恶。

四、魅力的“第三语言”

1.肢体语言可以有效调节英语课堂的气氛

善于利用肢体体语言进行教学的老师能更好的带动课堂气氛。现代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让学生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肢体语言能够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肢体语言可以有效调整教学规范教学

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互相之间相互影响, 人的情绪是受对方影响的。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他/她此时的情绪。因此, 在很大程度上, 当老师上课时, 学生的情绪是受老师身体语言的影响的, 而老师的身体语言也可能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和态度, 更进一步, 它可能会影响到课堂上学生的情感。当老师在教诸如这种类型的句子“please do …”和命令学生做相关的活动“Please open the door, Look at the blackboard. Don't stand there…”老师是能从学生的行动中判断他们是否真正理解了句子的内容, 然后下次再调整教学计划。

良好的肢体语言运用能沟通师生的感情, 密切师生关系, 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这对于小学英语启蒙教育是极为重要的。作为小学英语教师要学会灵活应用肢体体语言教学手段, 使小学生在刚接触到英语的基础阶段就爱上英语, 轻松学习。

摘要:作为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师, 在课堂上, 应尽可能多地运用英来进行教学。但是由于小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 一切都是陌生的, 刚刚起步, 缺少一定的语言环境与交流空间。英语教师用一连串的英语来解释一个单词或词组, 学生不但听不懂, 反而会使他们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这时就需要英语教师运用恰当的“第三语言”。

第三语言 篇7

一、不协之协, 尽现人物性格本色

在这两回中, 贾政、宝玉、贾环、黛玉、宝钗、袭人等人的性格得到充分的展示。这种展示, 是通过语言符码的表层含义的不协, 而在深层含义上却是最大的“协”, 也就是说“不协”, 是为了表现“协”。这种貌似相悖的语言陈述策略是非大手笔而能完成的。“宝玉挨打”情节的双方主要人物是贾政和宝玉。贾政是“温文尔雅”、“正经不阿”的人物, 无论是在官场, 抑或是在家庭, 他都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但是在这两回中, 他由“温文尔雅”转成“歇斯底里”。他一见宝玉, “眼都红紫了, 也不暇问他在外流荡优伶, 表赠私物, 在家荒疏学业, 淫辱母婢等语, 只喝令“堵起嘴来, 着实打死!”小厮们不敢违拗, 只得将宝玉按在凳上, 举起大板打了十来下。……贾政犹嫌打轻了, 一脚踢开掌板的, 自己夺过来, 咬着牙狠命盖了三四十下。”“贾政正要再打, 一见王夫人进来, 更如火上浇油一般, 那板子越发下去的又狠又快。”这里作者极状贾政的“狠毒”和“失态”, 与贾政平日里的气质极不协调。但是透过语言的表层含义, 我们往深层深思, 感到贾政此时的“失态”、“狠毒”恰好与他孜孜追求功名, 处处合于礼教的人生态度是一致的, 是极为“协调”的。父子的矛盾由来已久, 今日才是总爆发, 此谓之“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也。矛盾双方的另一个角色贾宝玉也是如此。贾宝玉风流倜傥, 学识丰富, 夸夸其谈, 但此时见了贾政, 却如同木偶一般, “贾政道:‘好端端的, 你垂头丧气的嗐什么?方才雨村来了要见你, 那半天才出来!既出来了, 全无一点慷慨挥洒的谈吐, 仍是委委锁锁的。……是什么原故?’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 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 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如今见父亲说这些话, 究竟不曾听明白过, 只是怔怔的站着。”宝玉在贾政面前那种呆相与平时的挥洒谈吐很不协调, 但是, 如果细读《红楼梦》, 就会明白贾宝玉的这种不协调, 表现了父子性格上的深层矛盾, 表现了父子观念上极大冲突。细节上的不协, 表现了总体上的相协。

贾宝玉挨打之后, 黛玉探望他说的话, 更是“不协之协”妙笔:“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 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 气噎喉堵, 更觉得利害。听了宝玉这番话, 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 只是不能说得, 半日, 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 便长叹一声, 道:‘你放心, 别说这样话。就便为这些人死了, 也是情愿的!’”如果是一般的平庸作者, 一定会叫黛玉说许多心疼宝玉的话, 或者叫黛玉嚎啕哽噎, 但是, 一句“你可都改了罢!”貌似不相协的话, 却表现了宝黛玉二人在反封建礼教的惊人相契, 其艺术魅力甚于千言万语。

二、不能之能, 谁是最后赢家

这两回中矛盾的双方, 在起始时, 贾政之“能”的确很强大, 但似乎具有生命大权, 扬言要打死贾宝玉, 而贾宝玉最“不能” (无能) , 只有挨打的份。但是这两回的“艺术魅力”在于“能”与“不能”的相互转化。贾政生气时要打死贾宝玉, 那是愤慨之词, 具有特定语境的临时性。贾宝玉的“不能”之“能”在暗中涌动。首先是母亲王夫人出场, 她虽然不能使贾政收手, 但是母子之情, 夫妻之情, 也使贾政黯然伤情。王夫人一声“苦命的儿”的哭喊, 使贾政“不觉长叹一声, 向椅子上坐了, 泪如雨下。”此时宝玉之“能”渐长。最具有权威的宝玉之“能”是贾母的出场。贾母“先打死他, 再打死他, 我干净了”的话, 使宝玉之“能”大增, 后来“贾政直挺挺跪着, 叩头谢罪”, 这时宝玉之“能”才具有较大的砝码。这种语言符号“能”量的转换, 使文章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力。这场较量, 从开始到收场, “能”与“不能”的转换, 在更深的含义上传达了宝玉反封建意识的时代意义。黛玉一句“你从此可都改了罢”的问语, 好像要解开谁是最后赢家的谜团。宝玉的一句“我便为这些人死了, 也是情愿的”的回答, 说明宝玉之“能”的增长, 不仅在与王夫人, 贾母等人的庇护, 更重要的来之于贾宝玉本人反封建的素质和决心, 还来自于宝黛二人建立在反封建基础上的忠贞不渝的爱情。“最后赢家”并不是贾政, 而是被毒打的贾宝玉。还必须指出, 贾宝玉的胜利, 并不是他与“有情人”最终成为“眷属”, 而是他至死不渝的蔑视礼教, 蔑视功名的素质和决心。

在这场较量中, 还有个人具有巨大之“能”, 是他促进宝玉被打的惨剧, 此人便是贾环。贾环本没有什么“能”量, 此人形象猥琐, 品质不端, 又是庶出, 所以在以前的各种场景中, 贾环是“不能”的形象出现的, 他所到之处, 其表现是“负能量”。但在此场“宝玉挨打”的惨剧中, 他的“能”量不可小觑, 在贾政听了忠顺府长府官的告状后, 又是贾环添油加醋, 无中生有的诬告宝玉, 才使贾政在盛怒之下狠心毒打宝玉的:“贾环忙上前拉住贾政袍襟, 贴膝跪下, 道:‘老爷不用生气。此事除太太屋里的人, 别人一点也不知道。我听见我母亲说———’说到这里, 便回头一看。贾政知其意, 将眼色一丢, 小厮们明白, 都往两边后面退去。贾环便悄悄说道:‘我母亲告诉我说:宝玉哥哥前日在太太屋里, 拉着太太的丫头金钏儿, 强奸不遂, 打了一顿, 金钏儿便赌气投井死了。’这个诬状着实阴险:‘话未说完, 把个贾政气得面如金纸, 大叫:“拿宝玉来!”看来, 贾政此时的“能”量, “能”力之大, 是别人无法越次超伦的。但贾环之“能”是建立在“诬告”之上的, 此人虽然达到了排斥宝玉的可耻目的, 但在其它方面, 他的“能”便转换成“不能”。从审美魅力来说, 贾环此时的“能”力越大, 他的美学魅力越小, 他的品质不端表现得更加充分了。

三、不结之结, 伏脉千里的语言艺术设计

中国文章学素有“凤头、猪肚、豹尾”之说, 无非是讲开头美如凤头, 中间丰如猪肚, 尾声如虎豹之尾, 遒劲有力, 韵味绵长, 为后面的故事埋下了伏笔。“草蛇灰线, 伏脉千里”之语方是语言设计之上乘。

三十四回结尾的语言艺术设计真是匠心独运, 别出心裁, 为以后的故事埋下伏笔。这两处语言艺术设计一为宝玉赠黛玉两条绢子 (手帕) , 黛玉收到后在上面题了三首诗。这三首绝句, 字字带血, 句句含泪, 标明宝黛二人的忠贞爱情。而送绢子的信使是晴雯。学界素有“晴为黛影”之说。可见送绢之人实为黛玉之同道者。黛玉在手帕上的三首绝句, 一个“泪”可以概括黛玉的心境, 这回的尾声, 实际上是宝黛爱情悲剧小小的预警。第三首的“彩线难收面上珠, 湘江旧迹已模糊”引用的是舜的妻子娥皇、女英为哭丈夫而投水殉情的典故。这好像是一种宝黛爱情悲剧的“警示”, 怪不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 觉得浑身火热, 面上作烧, 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 只见腮上通红, 真合压倒桃花。……为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埋下了伏笔。这真是海外飞来神笔。三首绝句的语言艺术设计真是绝妙之至。

三十四回收束时设计了宝钗兄妹的口角, 薛蟠说宝钗对宝玉的私情, 这说到了宝钗的内心痛处。宝二奶奶的地位是宝钗梦寐以求的, 但有一个强大的对手林黛玉, 这是她的心病, 也是难以逾越的高墙。为此, 她“到屋里整哭了一夜”, 恰好又碰到林黛玉, “黛玉见他无精打采的去了, 又见眼上有哭泣之状, 大非往日可比, 便在后面笑道:‘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 也医不好棒疮。’”如果把《红梦楼》的故事情节简化, 实际上是宝、黛、钗三人的爱情纠葛, 以此为线索展开了政治的、阶级的、经济的、文化的、伦理的甚至是宗教的社会画面。林黛玉对薛宝钗说的话, 为以后三人在各个方面的角力埋下了伏笔。经过长期的争斗, 薛宝钗表面上取得了胜利。但她的胜利是表层的, 她获得了婚姻, 但她失去了真爱;林黛玉表面上失败, 但她从精神层面上来说是胜利者, 一曲宝黛爱情的悲歌, 成为千古绝唱。

第三语言 篇8

一、巧设情景, 形式激趣

刚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孩子, 还不太适应小学生活, 好奇、紧张、易动、多变、注意力不集中在他们身上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和手段调动他们,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我感觉生动有趣的故事、游戏, 可算是引人入胜的法宝之一。本堂课一开课, 我就创设游览拼音城堡的游戏氛围。先调动孩子学习的愿望, 然后在抑制一下气氛, 买个关子, 让孩子必须闯过两关“猜一猜我是谁、读读我的名”才能进入拼音城堡。孩子们信心百倍, 精神抖擞的迎接这次挑战。此时孩子们学习的兴趣已调动起来了。接着, 以师生互动的形式, 由学生看着我手中卡片的字母摆口型, 我根据孩子们的口型猜字母的音。当我故意猜错时, 孩子们着急的劲儿, 让人忍俊不禁;当我猜对时, 孩子们为我欢呼鼓掌, 那认真的样子非常感染人。这种设计充分体现了老师放下身份, 亲近学生, 尊重学生, 以朋友的身份在引导孩子们学习, 充分调动起孩子们的每一个细胞, 激发了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这堂课还设计了开双轨火车、当小老师、找朋友、摘苹果等形式的游戏。游戏形式的不断变换, 也不断地刺激着孩子们的神经细胞, 让孩子们时时处于兴奋状态, 在快乐有趣的情景中进行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在对话中巩固了拼音。

二、巧设语言, 熏陶语感

对于才入学的一年级的孩子们来说, 没有多少知识积累, 理解的能力较浅显, 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师教学语言的设计也非常讲究, 必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 既生动, 又浅显, 让孩子易懂, 又能让孩子感受语言的魅力, 受之感染。本堂课的教学语言有以下三个特点:

1、教师的语言简洁、童趣, 前后环节过渡自然, 而且具有煽动性。

如:“我们要游览拼音城堡, 先必须要和老师一起闯两关, 有信心吗?”拼音城堡是何等样子?是和童话故事里的城堡一样吗?好奇心激发了孩子闯关的信心, 更何况和老师在一起呢, 没有什么能难倒我们的。又如:“通过大家的齐心协力, 终于闯关成功了, 现在我们向拼音城堡出发罗!”闯关成功归功于大家的齐心协力, 肯定了学生合作学习的优势, 渗透了团结合作的精神, 带着这种学习精神向城堡进军, 增强了学习的信心。

2、师生互动的语言是简洁赋有律动的儿歌式的一问一答的语言。

这样的语言琅琅上口, 节奏明快, 有趣易懂, 孩子非常喜欢。如:师:谁当小老师?生:我当小老师! (边说边举手) 师:谁来帮帮他?生:我来帮帮他! (边说边举手) 师 (生) :声母什么?韵母什么?组成音节什么?我的朋友在哪里?生:你的朋友在这里——xxx。全班同学:对对对, 你的朋友xxx;错错错, 请仔细再找找;错错错, 我来帮帮你。这样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孩子们是学习的主人, 不仅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还让孩子感受了有韵律的语言, 同时渗透了助人为乐, 对人要宽容, 出了错误要勇于面对并及时改正, 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等思想的教育。

3、教师评价的语言简洁, 有激励性, 注意了教学的生成

问题, 并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评价孩子, 从中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如:你的观察真仔细!你说的真完整!他为什么是错的?请你说一说。又如:有个孩子起来回答自己观察图的结果, 语言完整, 一口气说了许多内容, 但是这个女孩有点口吃, 很多字的发音不清晰, 当她说完后, 多数孩子认为她说的一点都不好, 这个孩子一下就泄气了, 看到这种情况, 我必须引导孩子正确认识这个问题, 于是, 我不动声色地问道:“认为不好的孩子, 请说说理由, 为什么认为她说得不好?”一个孩子起来理直气壮地说:“她没有说清楚!”这个时候, 我非常认真地说道:“她既然说不清楚, 却能大胆起来说了那么多, 而且中间没有结巴, 孩子们,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沉思一会儿, 有小手举起了:“她很喜欢读。”“她很勇敢。”我立刻接过话头说:“对了, 她不怕自己的弱点, 积极、勇敢、努力地参与练习, 这样的学习态度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孩子们, 你们说该不该鼓励呀?”此时掌声响起。我想, 我已经渗透了要客观地评价, 必须要以尊重为前提的教育, 渗透了认真努力的学习态度比知识的正确性还要重要的教育。

三、巧用图画, 发展语言

教材中的插图色彩鲜艳, 生动有趣,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 应该充分利用插图, 引导学生观察, 培养学生观察力, 从观察入手, 引出拼音、汉字, 又通过图, 让汉字“活”起来——激励孩子运用汉字, 如:给生字宝宝找词语伙伴;请仔细观察图, 你能用上今天的词语宝宝说一句好听的话吗?在教学《j q x》一课时, 孩子们用“竹子”说了一句:竹子绿油油的。用“日出”说了一句:“日出红红的。”“我和爸爸一起看日出。”等句子;用“读书”说出了“阿姨坐在椅子上看书多认真呀!”等流利、完整、生动的句子,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和语言的运用能力。

另外, 在练习拼读音节时, 也可通过漂亮的图画, 给孩子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 在语言环境中, 练习拼读音节, 让音节不再抽象, 而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当中。

第三语言 篇9

“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 (所长) 论坛”在江苏省的文化重镇徐州召开了。我代表教育部、国家语委, 向论坛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此次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国家汉办联合主办, 徐州师范大学承办。论坛主题是“应用语言学与当今中国”, 议题是应用语言学怎样为当今中国的发展服务、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以及领域语言学研究。这些议题很有现实意义, 很重要。

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 语言学与社会变革

在座有不少语言学专家和语言学教学、科研单位的负责同志。大家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 目前语言学研究经费投入的少, 学生报考人数少, 往往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似乎被边缘化了。但是, 语言学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中国古代的《尔雅》《说文解字》等, 都是经典的语言学著作。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 语言学往往能引领时代风气, 促进社会的巨大变革。

文艺复兴的开端, 就是欧洲人重新掌握了古代的希腊文字, 通过对古希腊经典著作的解读, 走出了中世纪, 重新发现了希腊, 并把古希腊的人文精神发扬光大。今年是白话文运动九十周年, 九十年前中国新文化运动, 就是陈独秀、胡适等先驱积极倡导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为“五四”运动培育了思想文化土壤, 从而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新中国成立后, 在历史实践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慎地进行了汉字简化和整理工作, 使汉字难写难认和用字混乱的状况得到了改变, 亿万群众脱盲, 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得以迅速提升, 为国家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语言文字信息处理技术取得了骄人成绩, 陆续开发的多种键盘输入方法, 解决了汉字和一些少数民族文字进入计算机的问题;汉字自动识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进展明显;信息处理开始走向对自然语言大规模真实文本的自动处理。这些成就大大促进了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著名科学家、“当代毕升”王选教授主持的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和电子出版系统的研制, 引领中国印刷业“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将语言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取得划时代的巨大变革。

这些例子都足以说明, 语言学的每一项成果都会促进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 同时社会和科技的进步又带动语言学科不断发展。

二 语言研究与国家发展

语言科学是做好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 根据国家需要研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语言问题, 也才能使语言学充满活力。回顾六十年来的语言文字工作, 每一次语言文字政策的调整, 每一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 都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 体现着语言学界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当前, 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 语言生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开展语言研究, 要重视下面几个问题。

(一) 高度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大学和科研院所, 是国家和民族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科研工作必须要高度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为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不久前去世的美国学者亨廷顿, 几乎每隔十年就有一本经典的学术著作问世, 提出每个时期焦点性的、敏感性的学术问题。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针对当时第三世界国家风起云涌的民主化浪潮, 他写了《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 提出第三世界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政治参与和稳定的问题。冷战之后, 他推出了《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提出“文明的冲突”的重大课题。近些年来, 越来越多的拉美移民进入美国, 他对美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冲击感到极大焦虑, 又写了《我们是谁》的著作。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可亨廷顿的观点, 但不得不承认他敏锐地把握住了每个时期的焦点问题和敏感问题。

关注社会语言生活, 重视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 是我国语言学界的优良传统。在新世纪, 这一优良传统应发扬光大, 语言学界要承担起学术和社会的双重责任。要做好科研工作, 服务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当好国家的智囊团, 在时代的敏感问题、重大问题和焦点问题上, 发出自己的声音。比如, 语言战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世界上一些大国都在制定自己的语言战略, 利用语言维护国家的文化安全, 对内消解社会矛盾、凝聚民心, 对外传播自己国家的理念。我国当前语言生活正快速发展变化, 语言生活中各种矛盾凸显, 社会需要提供语言服务的类型与方式与日俱增, 虚拟空间迅猛拓展, 汉语走向世界的脚步空前加快, 争取国际话语权正成为民族的自觉意识。在这种情况下, 我国必须及时研究宏观语言战略, 设计落实语言战略的行动计划, 提出应对重大语言问题的科学预案。我们也要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作语言规划, 确定我国需要的关键语言, 加大语言信息处理技术的投入, 重点支持关键语言的信息技术, 采取有效措施培养相关人才, 保证国家和军事的信息安全。再如, 语言学家要对社会语言生活进行监测, 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语言生活状况;要跟踪语言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及时提出对策和建议, 等等。近期, 根据国务院的要求, 《规范汉字表》①拟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语言学界要积极支持这一工作, 提出意见和建议, 并对社会做好宣传工作。总之, 关注社会语言生活, 关注时代敏感的重大课题, 语言学研究是大有可为的。

(二) 高度关注前沿性的科研课题

目前从总体上看, 我国语言学的发展和世界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没有形成得到国际学术界广泛认可的中国语言学流派, 没有涌现出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具有中国特色的语言学理论。在语言学研究领域, 我们急需瞄准语言学科的前沿问题, 做出创造性的学术贡献。例如神经语言学、认知语言学、计算语言学、语言教学等, 都是关系到时代发展的前沿性的交叉学科。对这些与现代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领域, 要深入了解, 认真研究。汉语言文字和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有自己独有的特点, 也较有可能形成高新科技的自主知识产权, 必须加强语言文字的本体研究和基于信息处理的应用研究, 迅速提高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 提升中文在虚拟世界中的影响力。

同时, 语言学家也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 善于利用信息化的成果, 促进语言研究方法和手段的现代化, 提升语言研究的科学性, 扩展语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三) 语言学的科研成果要应用于社会实践

语言学的科研成果不仅具有人文价值, 而且具有经济价值, 成为当今高新科技的一部分。比如语音语料库, 是为特定目的而录制的语音信号及其标注的集合, 现在已经成为语音研究和语音工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手段。语音语料库技术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很多领域, 如公交车上的自动报站系统、车站和机场的自动车次与航班播报等。现代语音学各个领域的理论研究也无不依赖语音语料库的支持。在以往技术条件不具备的时候, 语音学家只能根据“口耳之学”进行内省式的探索研究, 这往往是不够客观准确的。现在有了语料库技术的支持, 语音学家通过对大量语料库数据的统计、分析, 可以更方便地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语言学的研究要服务于社会需要, 语言学研究的成果要应用于社会实践。

(四) 依靠团队的力量, 进行重大科研项目的研究

学科的交叉、渗透与融合, 是当前国际学术发展的重要趋势, 有利于有效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科学问题、社会问题和全球性复杂问题。学术史证明, 学术上重大的突破和新学科的产生, 经常是在不同学科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形成的。据统计, 近25年诺贝尔奖当中, 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成果比例达47%。

战略方针和重大决策的制定, 同样需要综合性的知识作为智力支持, 需要多个学科的交叉和融合。语言是众多学科共同关心的研究对象, 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往往不是单纯的语言学问题, 不同的社会领域有各自不同的语言问题;研究和解决语言生活中的问题, 既是多学科的共同兴趣与责任, 也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语言学及其相关科学, 在学术的协作中要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 要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合作与语言文字资源的共享, 形成科研合力。要加大投入, 争取申报重大项目, 联合攻关, 取得与我们的国家相配的标志性学术成果。

(五) 加强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

应用语言学是支撑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学科, 做好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 关系到应用语言学的人才培养, 关系到语言文字应用研究的质量, 关系到语言文字工作的学术推进力。多年来, 我国应用语言学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但从整体上来看, 在理论建设、方法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以及学科的整体规划方面都还存在着不足;应用语言学在服务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和解决社会语言生活问题上还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当前, 要优先发展当代社会急需的分支学科, 如语言规划学、语言教学、计算语言学、法律语言学、播音语言学、汉语国际传播等等。要争取在一段时间内, 尽快形成应用语言学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和教育体系, 建立若干富有活力的应用语言学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造就具有现代学术视野、具有创新意识、复合型的应用语言学人才, 满足国家对应用语言学人才和研究成果的需求。社会上很多职业需要应用语言学人才, 要加强对社会急需人才的培养。

三 外语教育与外语的社会应用

(一) 外语教育与研究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外语教育, 发轫于清代洋务运动时期广方言馆的创办, 一百多年来, 外语教育为国家对外交往和现代化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当今时代, 文化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我们在一如既往地做好“把世界介绍给中国”任务的同时, 还要积极担负起“把中国介绍给世界”的新使命, 努力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为完成这样的使命, 我们要努力破除偏狭的“外语工具观”, 坚定不移地奉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的教育理念, 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大力推行通识教育, 革新教学技术手段, 培养国家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国际化创新型人才, 即具备高超的外语水平、具有综合的知识结构和广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全球性竞争与合作的人才。外语教学改革, 就要从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入手, 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而展开。另外, 外语院校的学科布局和课程设置必须根据时代的发展有所调整和建设。

(二) 中国应用语言学应加强与国外同行合作

梁启超在他拟定的《京师大学堂章程》中讲过这样一段话:“中国学人之大弊, 治中学者绝口不言西学, 治西学者亦绝口不言中学。此两学所以终不能合, 徒互相诟病, 若水火不相入也。夫中学, 体也, 西学, 用也。二者相需, 体用不备, 安能成才。”中国语言学界与外语学界缺少交流与沟通的情况仍然存在。中外在语言学方面加强交流很有必要。为了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研究, 加强与国际同行的交流, 将我国的研究成果介绍给海外, 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2005年7月向国际应用语言学学会提出2011年在北京举办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的建议, 获得支持。第16届世界应用语言学大会将于2011年8月23~28日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大会主题是“多样中的和谐:语言、文化、社会”。此届大会预计规模1500人, 其中一半学者来自海外, 学术领域涉及外语教学、母语教学、社会语言学、心理语言学、词典学、翻译学、机器翻译、二语习得、对比语言学、多语种环境下的双语教育、教育技术、师资培训、跨文化交际学、测试与评估等。国家语委和我国应用语言学界的学者要积极参与。高水平的大型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将推动我国应用语言学和外语教学的研究, 加强我国应用语言学家和国际同行的学术交流, 并提高我国学者在国际组织中的地位。

(三) 语言文字主管部门要研究外语生活, 并加强对外语应用的管理

目前在国家的法律法规中, 没有明确规定外语在中国的语言地位, 但是在实践中, 外语已经成为教育、科技和日常生活的重要因素, 外语已经成为国家重要的语言资源。这种情况就可能出现外语与母语关系调节上的瑕疵, 重外语轻母语的现象成为社会各界多年来关注的话题。

1.要妥善处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外语的关系

语言生活是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谐的社会需要和谐的语言生活。要妥善处理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与外语学习使用的关系, 处理好普通话的国内推广和国际传播之间的关系。对学习、使用外语要进行科学研究和统筹规划, 统筹协调我国高水平外语人才的培养、安排与使用, 并对各外国语大学院系提出具体的培养要求。

2.在外语教育中要考虑语种布局问题。

要避免单一外语倾向, 大力加强除英语外的其他重要外语的教学。要从国家发展、国家安全和周边关系等方面统筹进行外语语种教育规划, 让外语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服务。

3.制定外语使用的相关规定和规范。

近年来, 随着改革开放和奥运会、世博会等大型国际活动的开展, 公共服务领域外文使用越来越多, 但普遍存在着混乱和不规范的问题, 严重影响我国的国际形象。为了促进我国公共服务领域外文使用的规范化、标准化, 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要尽快制定公共领域外文译写的国家标准。要借鉴国外经验, 结合我国国情, 依托专家学者、地方语委等有关部门, 根据现实语言生活需要和工作基础, 分领域、分语种逐步制定标准。

同志们, 多年来, 我国包括应用语言学在内的语言学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在全国语言文字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 语言学研究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祝“第三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暨第二届全国应用语言学系主任 (所长) 论坛”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注释

上一篇:生态道德教育模式刍议下一篇:社会化网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