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2024-10-03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精选9篇)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1

课堂教学的导入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参与学习的一个过程和手段,也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必需的环节,更是教师须具有的教学技能.一个好的有效的导入不仅可以营造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还能集中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为课堂教学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奠定一定的基础.笔者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来谈谈在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中经常用到且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直接导入法

所谓的直接导入法,就是指教师在开始上课的时候就向学生说明该堂课的学习目的、要求和内容等,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程序向学生交代,并点明本堂课的课题和重点.运用直接导入法,开门见山地导入,学习的重点突出,主题也比较鲜明,还能节省时间,不仅能够快速地将学生的思维定向,还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地进入教学.

案例 “用单位圆中的线段表示三角函数值”

师:之前我们学习了三角函数的定义,你们还记得是怎样定义的吗?

生:是用两条线段的比值来定义三角函数的数值的.

师:是的,但是用两条线段的比值来定义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如果我们只用一条线段来表示,就显得方便多了,这就是我们今天这堂课要学习的内容.

通过直接导入法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不但明确了该堂课的主题,还说明了该堂课的学习背景是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来延伸的.

二、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就是指所谓的“温故而知新”,通过挖掘前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来导入新课,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的陌生感和恐惧感,让学生能快速地将新的知识点融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当中,降低学生对新知识点的认知难度.复习导入法的思路是通过对与新课内容有关的旧知识的复习来分析新旧知识的联系,并从该联系和新课内容的主题来进行导入设计,学生去思考,再由教师点题导入新课.

案例 “反函数”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础知识,具体有哪些知识点呢?那么还记得吗?

生:记得,主要有函数的定义、函数的定义域、值域等.

师:对,但是,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有这样的一种比较特

殊的函数呢?若存在这样两个函数f(x)=2x-1,f′(x)=0.5x+0.5,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我们先来作图看看(如图),由图可见,这两个函数是关于直线y=x对称的,像这样的两个函数我们就说这两个函数互为反函数.那么判断一个函数是否存在反函数的条件有哪些呢?我们可以从前面学习过的函数的基础知识来总结.

生:(讨论、总结)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是一一映射的,且与反函数在相应的区间单调性是一致的.

师:(补充并开始新课的学习)

三、发现导入法

发现导入法就是通过教师的启发让学生在某些现象中发现规律,进而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导入法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发现的喜悦,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能帮助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案例 “勾股定理”

师:现在请大家把自己的两个三角板、量角器和直尺拿出来,知道今天我要你们做什么吗?生:不知道.

师:现在用你们手中的直尺测量两个三角板的三条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生:(测量并记录)

师:三角板的三条边的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呢?生:(讨论)

师:现在拿出你们的量角器测量两个三角板的每个角的度数,并记录下来.

如果存在这样一个Rt△ABC,∠C为直角,BC=6,AC=8,那么AB边的长度是多少呢?同学们可以尝试计算一下,看看能不能计算出来.生:(计算)

师:(观察学生计算)我们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再根据这个比例来算出AB边的长度,算出来了吗?生:AB边的长度是10.

师:为什么呢?有人知道是什么原因吗?生:不知道.

师:要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就要学习今天的新课:勾股定理.通过今天新课内容的学习,我相信大家一定都能够很轻松地解决这个问题.

四、情境导入法

情境导入法是从生活情境方面入手,通过对生活中常见的问题的分析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导入.运用情境导入法来进行新课的教学导入,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让学生产生比较强烈的求知欲,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案例 “面面垂直判定定理”

师:(播放动画)在正式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动画,在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在砌墙,将一根一端拴着铅锤的绳子从屋顶放下来,看绳和墙面是否一致,工人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议论)保证墙和地面相垂直.

师:但是,这种方法可行吗?真的能够保证墙和地面垂直吗?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怎样判定两个平面是相互垂直的.

总而言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各种导入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也不是完全单一存在的,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类型等选择合适且自然的导入方法,才能使得教学更加和谐、自然,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导入;方法

积极的思维活动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而富有启发性的导入语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所以,教师上课伊始应当注意通过导入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其对新知识新内容的热烈探求,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的序幕,随之进入课堂教学主体的过程。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之一。所谓导入,就是教师在讲课之前,围绕教学目标精心设计的一种教学语言与方法,短则一两分钟,长也不过五六分钟,导入要导入本课体现的重点、难点的宗旨,具有的概括力要求具有趣味性,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具有鼓动性,能调动学生的课堂情绪,使之跃跃欲试;具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引起思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情感性,起到缩小师生之间心理距离的作用。精彩的导入,会使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更加流畅。

一、温固知新导入法

温固知新的教学方法,可以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从旧知识的复习中自然获得新知识。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可先复习相交弦定理内容及证明,即“圆”内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然后移动两弦使其交点在圆外有三种情况。这样学生较易理解切割线定理、推论的数学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叙述定理内容,并总结圆幂定理的共同处是表示线段积相等。区别在于相交弦定理是交点内分线段,而切割线定理,推论是外分线段、切线上定理的两端点重合。这样导入,学生能从旧知识的复习中,发现一串新知识,并且掌握了证明线段积相等的方法。

二、类比导入法

在讲“相似三角形性质”时,可以从全等三角形性质为例类比。引导学生思考: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线段、对应周长等相等,那么,相似三角形这几组量怎么样?这种方法使学生能从类推中促进知识的迁移,发现新知识。

三、亲手实践导入法

亲手实践导入法是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探索知识,发现真理。例如,在讲“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时,让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拼在一起。从而从实践中总结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使学生享受到发现真理的快乐。

三、反馈导入法

根据信息论的反馈原理,教师可在一上课時就给学生提出一些问题,由学生的反馈效果给予肯定或纠正后导入新课。如在上直角三角形练习课时,课前可以先拟一个有代表性的习题让学生讨论。

五、设疑式导入法

设疑式导入法是根据中学生追根求源的心理特点,一上课就给学生创设一些疑问,创设矛盾,设置悬念,引起思考,使学生产生迫切学习的浓厚兴趣,诱导学生由疑到思,由思到知的一种方法。例如,可提问:有一个同学想依照亲戚家的三角形玻璃板割一块三角形,他能不能把玻璃带回家就割出同样的一块三角形呢?学生们议论纷纷。然后,我向学生们说,要解决这个问题要用到三角形的判定。现在我们就解决这个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六、演示教具导入法

演示教具导入法能使学生把抽象的东西,通过演示教具形象、具体、生动、直观地掌握知识。如在讲“弦切角定义”时,先把圆规两脚分开,将顶点放在事先在黑板上画好的圆上,让两边与园相交成圆周角∠BAC,当∠BAC的一边不动,另一边AB绕顶点A旋转到与圆相切时,让学生观察这个角的特点,是顶点在圆上一边与圆相交,另一边与圆相切。它与圆周角不同处是其中一条边是圆的切线。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印象深,容易理解,记得牢。

七、直接导入法

这是一上课就把要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的一种方法。如在讲“切割定理”时,可先将定理的内容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清已知求证后,师生共同证明。

八、强调式导入法

这是根据中学生对有意义的东西感兴趣的特点,一上课就叙述本课或本章的重要性的一种方法。如可这样导入:“三角形是平面几何的重点,而圆是平面几何重点的重点,它在中考试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将来学习深造的基础,我们就学习第七章‘圆’”。

数学的导入法很多,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善“导”,学生方能“入”。无论哪种导入都要重视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及数学实际,并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科学设计、灵活运用。其关键就是要创造最佳的课堂气氛和环境,充分调动内在积极因素,激发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精神振奋状态,注意力集中,为学生能顺利接受新知识创造有利的条件。

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篇3

关键词:英语教学,导入方法,自由谈话,问题

如何使英语课在一开始就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处于亢奋状态, 这是使整个教学活动高效进行的一个重要环节。我们在教研活动中, 认为效果比较好的导入方式有如下几种。

一、情景导入法

情景导入法即设置一定情景, 在情景中导入。例如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Book 6 Unit 4 Lesson25 Talk, Don’t Fight, 运用如下导入方式在激发学生兴趣, 调动学生情绪方面效果较好:

创设让两位同学进行对话的情景:

A:I found ten yuan yesterday.

B:Really?Where did you find it?

A:At the school gate.

B:Oh, I lost it yesterday.It’s mine.You should give it back to me.

A:I have bought a gift for my friend.

B:You are a thief.

最后两个人争执起来, 以此导入本课。

我们把此种方式称为“情景导入法”, 其特点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特点, 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景, 让学生置身其中而积极参与。

二、谈话导入法

冀教版九年级英语下册:Book 6 Unit 6 Get ready for jobs。一位老师一上课就提出“What should we do to get ready for jobs?”让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课堂马上活跃起来, 学生们的参与热情相当高涨, 再加上教师的适时插话和掌控, 效果很好。

我们把此种导入方式称为“谈话导入法”。其特点是:教师精心提出一个与本节课相关的话题, 让学生们自由地发表看法, 以此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问题导入法

Unit 6 Lessen 42 What Do You Want To Do?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导入的, 单刀直入, 直接提问:

T:What job do you want to do after you graduate from school?

SA:I want to be a teacher.

SB:I want to be a doctor.

SC:I want to be a polileman.

T:So what do you need to do now?

Ss:We must study hard.

T:回答不够具体, 针对性不够, 而本文主人公Chelsea想成为一个汽车设计师, 她是怎么做的呢?请看课文并回答我的问题。

我们把此种导入方式称为:“问题导入法”。其特点是:直接提出问题, 设置悬念, 让学生产生一种“欲知详情, 请看课文”的心情, 以使学生迅速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这种方式对于老师来说, 较易操作, 且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难度不同的问题, 使所有学生都能够被激发出较强的求知欲。

以上三种导入方式, 仅是我们在初三英语教研活动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实际上, 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多种多样, 这也是每位教师创造性发挥的地方。我们可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类型、教学目标的需要, 以及所教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 遵循实用性、启发性和趣味性原则, 科学创设、灵活运用, 不宜盲目照搬, 追求外表花哨, 使导入流于形式, 背离教学目标。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4

一、形象描述导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色彩鲜明、立体感强、生动形象的描述性语言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材中有不少课文或描写了美妙的景色,或叙述了生动的故事,教师在教学中可选择其中的画面和情节,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笔者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美丽的大花园,而桂林则是这个大花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那里的水是那么清、那么绿、那么静;那里的山是那么奇、那么险、那么秀。谁到了那儿,都会被那奇特的风景所陶醉,被那美妙的景色所感染。今天,我们一起去走一走、看一看。”这样导入,学生就会被桂林山水的美妙所吸引,同时也对桂林山水的主要特点有了初步的了解,他们就会全身心进入新课的学习中。

二、巧设悬念导入

学生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在导入新课时,如果就课文内容设置一些问题,创设一些悬念,把好奇心激发起来,就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其思维处于一种激活状态,产生一种非弄清不可的探究心理,而后主动参与到新知的探索中去。

例如,笔者在教学《在仙台》时,先提问;“同学们,知道鲁迅吗?谁能介绍他的有关情况?”一个学生回答:“他是绍兴人,小学三年级学过《三味书屋》,这篇课文介绍了他小时候读书的情况。”另一个学生接着说:“我从课外书中知道了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时,笔者作了如下引导:“同学们知道的还真不少,但是你们听说过鲁迅学医的故事吗?(学生齐说“没听过”)课文《在仙台》写的就是他为什么学医以及他在仙台学医的经过。你们有兴趣吗?”在这样生动的悬念引导下,学生的好奇心受到了引发,都迫不及待地自学起了课文。

总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形象描述和巧设悬念的方法导入新课,有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大家不妨一试。◆(作者单位:江西省吉水县进士学校)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篇5

1. 利用预习题目导入, 提高学生的语篇理解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 注重预习题目的导入, 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学习主题, 提高学习效果, 而且能够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培养自主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

我认为, 利用预习题目导入, 首先, 就文本学习内容设计好合理的预习题目, 以便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表达的主题思想;其次, 围绕文本教学内容, 设计与内容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 让学生在预习学习的过程中留心注意, 帮助学生加深对文本学习内容的理解;最后, 让学生在预习题目的引导下运用文本中的学习内容语意概括, 培养学生的语篇概括能力, 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 在《牛津高中英语》 (Advance with English) 模块一Unit 1“School Life”的“Reading B:School life in the UK”教学过程中, 我就通过运用上述的方法进行教学: (1) 要求学生结合单元导入中的相关内容, 就“School life”来予以自主学习; (2) 要让学生结合“Reading A”中的三个预习题目进行自主阅读, 特别就“What’s the character of school life in the UK?”话题予以交流, 并建议学生运用文本中的语言词汇语义概括; (3) 建议学生思考如下预习题目: (1) What time do British schools usually begin? (2) What did Wei Hua do on evening of Tuesday? (3) What do you learn from the article? (4) 建议学生在预习理解基础上运用适当的语言语义概括。

2. 利用教学主题导入, 帮助学生加深记忆感悟

现行的新课程英语教材在教材编排上都能够按照模块的形式予以呈现。这就要求教师根据教学主题进行教学导入, 以此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利用教学主题导入, 一方面能够全面地展示文本学习内容, 帮助学生进入文本学习氛围之中, 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 以提高学习效果。

我认为, 利用教学主题导入,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设计好教学主题, 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方向; (2) 注重教学主题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感悟其中内容; (3) 鼓励学生尝试和探索运用多样化的学习思维来感悟教学主题, 以发挥引导示范促进作用。

例如, 在《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的教学中, 就该模块的“Teenage experiences”话题, 我作了一定的优化设计。首先, 指导学生通过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烦恼事情来进入Unit 2“Growing Pains”的教学环节中。其次, 要求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前提下能够运用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 要求学生就文本的教学内容予以表达呈现。

3. 利用媒体背景导入, 丰富学生的语言学习思维

在教学中, 利用媒体背景导入, 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语言文化知识途径内容, 而且能够让学生在背景知识的引导下进一步提高自身的语言学习认知思维和语言感知能力。这种媒体展示形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调动他们的多种学习感官协调发展。

利用媒体背景导入, 应该注意: (1) 注意导入的形象性, 让学生能够较为直观地理解文本的学习内容和意义, 便于学生进一步理解学习; (2) 注意导入的趣味性, 学生在具有新奇的文化背景知识导入中, 不仅能够激发自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而且能够提高学习的兴趣; (3) 注意导入的探究性, 学生在媒体导入的过程中能够根据这些背景知识进行多元化的合作探究, 以此来丰富学生语言思维, 更好地学习和使用英语。

由此可见, 教师发挥好主导作用, 从学生的语言学习认知规律和文本学习内容出发, 注重优化课堂教学导入, 不仅能够增强课程教学的情趣, 而且能够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导入中进入文本学习内容, 更有利于激发学习潜能, 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7, 第1版.

[2]黄湘婷.高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探究[J].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 2009, (8) .

[3]刘佳.高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探究[D].华中师范大学, 2004.

[4]王玉虹.高中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几个误区[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7, (4) .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方法探究 篇6

当前素质教育深入人心, 落实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智能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目标, 也是每一位学生的追求。如何落实素质教育,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知识, 会学知识”呢?关键在于课堂的学习, 课堂导入作为课堂学习的首要环节对学生学习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教师要重视新课导入, 在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兴趣, 启迪学生的思考。但是,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 地理课堂导入问题众多, 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导入方法运用不当, 无法创造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此时, 自制力强的学生索然无味开始了整节课的学习, 自制力弱的学生就出现的走神、睡觉、说闲话、自己做自己的小事情等现象。所以, 我们要研究地理课堂导入方法, 为我们灵活合理的运用这些方法奠定基础。

2 高中地理课堂导入的主要方法

2.1 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地理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当之前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即将所学知识技能有很大程度上的联系时, 我们通常采取这种导入方法。复习导入法, 就学生而言, 可以巩固旧知, 检查自己的遗漏, 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新知, 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就教师而言, 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情况, 根据学情适当的调整教学步骤, 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如, 在进行《地球的公转》学习时, 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快速回顾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速度, 然后老师说:“我们知道了地球自转的周期、方向、速度, 那你们知道地球的公转周期、方向、速度是怎样的吗?”这样引入地球公转的学习。

2.2 故事导入法

不论是小学生还是高中生都有爱听故事的天性, 课堂教学中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导入课堂可以快速抓住学生“耳朵”, 提高学生注意力。在故事中设置悬念, 让学生带着对故事的好奇走进学习, 积极探索。在进行故事导入时, 切忌故事冗长, 避免平铺直叙, 尽量使故事既生动有趣又体现学习需要。如在学习《时区与时差》时, 我给同学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国上有一个商人, 他的商店正好横跨在国际日界线上。当地有一个规定, 就是所有的商店在星期日必须关门, 而这个商人为了多赚钱, 就在商店的东侧和西侧各开了一扇门。这样使得他每天都可以开门做生意, 而且没有违反规定, 当地的人都觉得他很聪敏。故事讲完后, 笔者问学生:“大家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就在学生疑惑不解时, 笔人告诉学生:“这种现象和《区时与时差》有关系, 让我们来一起学习《区时和时差》分析这位商人的聪明之处吧!”这样就成功的导入了新课。

2.3 多媒体导入法

多媒体不仅生动、形象、直观, 而且承载着大量的信息。多媒体的动画、视频、音乐、图片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教师恰当运用多媒体, 增加学生的知识广度, 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笔人在讲《城市化》时, 就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临汾城区范围和人口的变化, 已经临汾的环境污染, 学生看着自己熟悉的城市由小变大, 人口由多变少, 环境由好变坏的过程, 激起了学生了解现象, 解决问题, 保护家乡环境的愿望。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 生活经验导入法

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经验导入可以产生很好的效果, 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地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使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增加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时, 笔者提问:“同学们, 在你们的身边哪些人是从外地迁过来的, 哪些是前往外地工作上学的呢?”这是学生的热情高涨起来, 争着回答问题。笔者继续问:“大家所说的这些人口的空间变化就是人口迁移吗?人口迁移要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两个一起来学习人口的空间变化。”

2.5 直接导入法

直接导入也是地理课堂中常用的导入方法, 这种语言简洁, 单刀直入的方法能够快速的使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但是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较适合自觉性较高的学生。所以教师在使用直接导入法时, 尽可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笔人在讲《水平运动的大气》时, 打开了门和与门相对的窗, 问:“我打开门窗之后, 大家感受到了什么?”学生有得说是冷, 有得说是风。我抓住时机, 接着问:“我们都可以在生活中感受到风的存在, 那大家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吗?”学生不解时, 再引导学生自学《水平运动的大气》, 这样使得所有学生都参与到了学习中, 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 结论和建议

在课堂教学中, 导入是不可或缺的。导入方法是多样的, 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不同的教学内容都可以采用不同的导入方法。当然同一种导入方法也适用于不同的教育对象和教学内容。所以教师要结合自己和学生的特点, 融合教学内容进行灵活导入, 这样才可以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精力充沛起来, 注意力集中起来, 最终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目的就是设置问题, 使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提升自我价值。

参考文献

[1]段玉山.地理新课程教学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杏梅.重新审视研究性学习中地理教师的角色[J].地理教学社, 2006 (11) .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7

一、案例教学法, 学会分析

在案例教学中, 案例指与课本上关键问题有关的实例, 也就是生活实际中有代表性的可体现教学内容的事例。从当前高中地理教材看, 书中编排了不少地理案例, 如说明不同发展阶段环境对人类的影响, 鲁教版教材中以匹兹堡、美国东北部工业区 (美国人口迁移) 、大庆为例。通过分析典型案例, 可让学生发掘出普遍规律性, 加深知识理解。同时, 案例教学以学生讨论交流为主, 还有师生互动, 是多向互动, 有思维交锋与碰撞, 整个课堂氛围是开放民主、活泼理性的, 有助于深化认知, 更好地接受知识, 也形成创造与独立意识, 把握科学方法, 便于迁移应用。当然, 在案例教学中, 若要强化教学效果, 教师既紧扣课标要求与教学实际, 合理设置教学情境, 有效提问, 还需要配合其他教学方法, 诱导学生自学探究。

如教学“农业生产与地理环境”时, 采取乡土案例教学方式, 以学生探究学习与老师的指导结合方式, 引导学生通过有关案例, 经过讨论交流等活动, 探索区位因素的影响表现、主导因素变化以及对农业地域带来的影响, 完成学习任务, 实现三维目标。首先, 呈现新闻, 分析引入:人民网北京2月4日电:为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 促进粮食生产发展, 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 并适当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思考: (1) 哪些条件制约着农民种粮? (自然因素、技术条件、社会经济条件) (2) 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是从哪一方面或角度影响农业生产? (政策)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而后讨论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补充小结: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然后拓展延伸:对自然因素的改造过程中, 农民是否可随心所欲?分析如下做法:围湖造田, 毁林开荒;丘陵陡坡修筑梯田, 发展种植业等。思考:世界农业有哪些地域类型, 又主要分布于何处?结合有关教材案例, 从区位因素、生产特点、问题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展开比较学习, 完成如下表格, 并予以提示。

其中, 对于热带迁移农业, 侧重研究其对环境的破坏, 引导同学们举例说说熟悉的农耕方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同时提出一些改进策略。观察表格, 讨论总结出亚洲水稻种植业的有利条件等。

二、分组讨论法, 思考探讨

在地理课堂教学中, 课堂氛围既可以是热闹活跃的, 还可以是沉闷呆板, 甚至一潭死水。这就在于教师是否敢于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 讨论交流。另外, 由三维目标看, 除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外, 教师需要注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因此, 教师需要打破“满堂灌”教学模式, 需要给学生更多活动机会, 让他们在教师的引导启发下发挥主体性与主动性。其中, 分组讨论法则是以学生活动为主的教学模式。在高中地理教学中, 教师可根据具体教学需求, 灵活运用, 并辅以其他学习方法, 实现最佳教学效果。

如教学“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 要让学生知道全球变暖是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在教学过程中, 拓宽学生视野,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可借助多媒体等手段, 营造直观效应, 让学生观察图片, 阅读材料, 分析图表, 思考讨论或辩论, 深化认知, 总结归纳结论。所以, 本课教学整合了分组讨论法、归纳法与多媒体教学法,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与思考的积极性, 感受气候变暖的事实, 探讨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新课导入方法例谈 篇8

一、描绘景物法

就是用精美的语言来描述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景物, 营造美的氛围, 从而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如教《听潮》一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亲眼见过大海吗?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是蓝色宽广的, 大海是愤怒倔强的, 大海是精深博大的。同时, 大海又是美丽温柔的。现在我们就跟鲁彦一起去聆听潮声、领略海景。”学生们在这样的描绘中很快进入了海的世界;再如教《从宜宾到重庆》, 在导入时我设计了这样的开头语:长江是我国的一条黄金水道, 她以秀丽的身姿装扮着华夏大地, 她以甜美的乳汁哺育着两岸人民, 在她的身边矗立着一座座美丽的城市。今天我们就去游览其中的两个地方: (板书) 《从宜宾到重庆》。”接着学生们便能以美好的心境去听课文录音了。此法操作简单, 凡是写景状物的课文均可借用。

二、点缀常识法

“点缀常识法”, 就是对文学知识不作生硬的介绍, 而是用文学性的语言来传授文学常识, 从而把学生带入新课的学习中。如讲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便可这样导入:“我国文学之河源源流长, 各朝代呈现出不同的文学风景。明清时的小说更是欣欣向荣, 产生了四大古典名著, 即罗贯中编织的帝王将相的智谋世界, 施耐庵营造的绿林好汉的传奇世界, 吴承恩描绘的仙狐鬼怪的神魔世界, 曹雪芹抒写的才子佳人的言情世界。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水浒传》的节选 (板书)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段导入语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使学生对古典名著心驰神往, 接着他们便会极有兴趣地去阅读课文。当然, 在导入新课时, 还可以通过对写作常识的简介来引入课文。如《海燕》:“象征是一种写作方法, 比较比喻, 它具有暗示性、多意性和难确定性。因而更具美感弹性。如‘春’, 她既可象征美好的生活, 纯洁的爱情, 真挚的友谊, 战争的胜利和新局面的出现。同时, 春光易逝, 人生无常, 它又象征着感伤。学习时要注意联系背景和写作动机, 确定象征意义。现在我们就学习一篇用象征手法创作的散文诗 (板书) 《海燕》。”

三、评论人物法

评论人物多半是指作者, 一般是用肯定语调, 用赞美的语言来推荐作者, 引起学生注意, 用作者的魅力把学生引入课文。

在讲《岳阳楼记》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宋朝是我国群星闪烁, 人才辈出的朝代, 范仲淹就是其中一颗分外耀眼的明星, 他文韬武略, 堪称一代英才。然而他幼年丧父, 家境贫寒, 但他胸怀大志, 发奋勤学, 终于一举成名, 成为宋朝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并给后人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他撰写的优美散文《岳阳楼记》。”这段文字就很快地把学生带到了范仲淹身边。

四、联系背景法

我们知道事物的产生都有它特定的背景, 文学作品的创造也离不开背景。因此在讲课时, 可联系写作背景和创作动机导入新课。如讲《孔乙己》一课时, 我曾这样导入:“自从隋炀帝开科取士以后, 特别在唐宋时期, 科举的确为封建社会择录了不少优秀人才。然而到了清朝, 科举制度已蜕变成了造就奴才、培养庸人、扼杀人才的社会肌体上的一颗肿瘤。鲁迅笔下的孔乙己 (板书) 就是科举制度的殉葬品。”这种导入方法, 许多课文都可以运用。

五、谈话激情法

古来多少事, 尽在谈笑中。谈话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 加深师生感情, 师生共同探讨问题, 课堂气氛也会随之轻松愉快起来。如教《变色龙》, 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这样的谈话———

师:“现有一个案子, 狗咬了人, 假如你是一个警官, 你怎么断这个案子。”

生:“公正执法, 弄死狗, 教育人们要管好自己的狗, 不要随便把狗放到大街上去。” (教师肯定, 同学们击掌鼓励)

导入:我们看看 (板书) 《变色龙》中的警官是怎样断案的?

六、情境导入法

这是目前最流行的导入方法。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 电脑的普及, 音乐、光盘、银屏、投影等现代教学工具已步入课堂, 它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条件好的学校完全可以采用这种手段进行教学。如教刘禹锡的《陋室铭》, 便可在大屏幕上徐徐展示日出韶山的壮景, 然后将远景切换成近景———毛泽东的故居, 加上音乐和旁白:“三间小土屋, 却聚焦着世界的目光, 谁能说它简陋呢?”接着便导人新课, 效果极佳。

地理课堂导入方法例谈 篇9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导入 常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5.081

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在每一个环节的积极运作中,教学目标才能得以实现。那么这些教学环节是不是在教学活动中所占的比重相同呢?在笔者看来,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学各个环节的展开也应该“随机应变”的,教学中他们所占比重当然不同。但是有一点,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的起始也是教学活动能否顺利开展的重中之重,所以,在高中地理课堂设计中,一定要把导入环节放在重要地位。人们常说,好的导入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成功一半,在高中地理学科中,导入环节能否成功对于课堂教学的影响就更大了。那么,实现高中地理课堂高效导入的常用方法有那些呢?本文笔者就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一、应用学生喜欢的小漫画

漫画言简意赅,在导入环节应用小漫画可以使教学语言“画龙点睛”般的焕发出光彩。幽默、诙谐是漫画的固有特点。然而,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采用漫画的形式导入课堂学习,以生动的漫画促进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与地理课堂。运用漫画导入教学时,教师要注意漫画与地理学习内容的衔接,并要引发学生思考。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中“资源及生态保护”一课内容时,我以漫画导入新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堂开始时,我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一幅生动、形象的漫画,以漫画刺激学生眼球,促进学生思考。漫画下方显示着“我想有个家”。漫画内容主要由哭泣的小鸟、拿着砍伐工具的人们、被砍伐的树木构成,被砍伐掉的树木以漫画人体形式呈现,并大声呼喊:“抗议人类乱砍滥伐。”生动的漫画将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激发出来。接下来,教师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和漫画中的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漫画中的小鸟为什么哭泣?资源为什么遭到了严重破坏?如果在山区,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后,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学生能够围绕漫画内容和地理知识认真讨论。显然,以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漫画导入新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

二、应用学生关注的小话题

高中学生有较强的判断能力,在生活中他们极度关注社会与生活问题,愿意积极参与其中。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与地理学知识相关的话题,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尽量选用一些学生熟悉且能有所感悟的话题来导入新课,最大化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设计话题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结合地理课堂教学的需要,巧用话题,促进学生互动讨论,营造活跃的学习氛围。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二中“城市发展与城市化”一课内容时,我设计的话题导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本节课中,我以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为例,引导学生对城市进行积极探讨。师:“以中国上海为例,你认为什么是城市?上海城市化具有什么特点?很多发达国家已经出现‘逆城市化,你认为什么是逆城市化?上海已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了吗?”学生对这样的连环话题非常感兴趣,从城市到城市特点,再到逆城市化,问题层层递进,学生的思维被这些话题牵引着。话题引入后,我再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并参与到学生的互动讨论中,了解学生的想法,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引领地理课堂逐渐走向精彩与高效。

三、应用学生有兴趣的问题

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它的学习同样需要融入积极的思考,它也是充满“问题”的学科。对于高中地理知识的学习,学生要更多地思考各种地理问题背后所隐藏的原因,借助地理问题导入课堂学习是最能诱发学生对好奇心和探索欲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提出问题时,需要注意其起点要恰当,过于简单的发问和起点太高的问题均难以促使学生更深入、更具体、更全面地思考。

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一课内容时,我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了如下问题:1.什么是可持续发展?2.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是由西方国家提出的。中国目前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你认为有必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吗?3.如果中国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又该如何解决人口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设计难度适宜,并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的特点,易于引起学生思考和交流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直接呈现以上问题,然后让学生讨论,并深入学生中间,倾听学生的想法,与学生互动交流。在思考交流结束后,教师再以抽查式提问的方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逐步深化教材的学习内容。

四、应用学生常见的广告

打开电视、电脑、广播,人们首先看到的、听到的往往是精彩纷呈的广告,广告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可以将广告与地理学习巧妙地结合起来,利用广告方式导入地理课堂教学,从而带动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在学习鲁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海洋污染与生态破坏”一课内容时,我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一则有关海洋保护的公益广告,播放结束后,再引出保护海洋的广告标语“海洋是广大资源的依托,是生命的摇篮,让我们全力以赴保护她吧!”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你知道这些广告宣传的用意吗?”引导学生认识海洋的污染情况,激发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通过广告导入的方式,学生的地理学习热情明显高涨,课堂参与度也有所增强。

上一篇:隧道工程监控量测技术下一篇:打印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