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精选8篇)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 篇1
清代名医王清任认为“著书不明脏腑, 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 何异于盲子夜行”, 意思是只有了解人体形态的结构才能较好的把握功能;只有清楚的知道组织器官的具体位置才能正确诊断疾病, 不了解器官的正常形态结构, 即无从谈起器官的疾病;不掌握人体正常形态, 即无从涉及病理学内容。系统解剖学不仅是医学生踏进医学殿堂最先接触的医学必修课和启蒙课, 还是医学生首先学习的最重要的公共基础课之一, 医学生对系统解剖学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生理学、局部解剖学、妇产科学、外科学、内科学等学科的学习, 甚至会影响医学生对医学道路的认识[1]。故人体解剖学在医学领域内是一门重要的、举足轻重的专业公共基础课。
一、系统解剖学的特点
1. 系统解剖学最重要的特点是形象性。
系统解剖学上讲的结构或是组织器官大都能具体化到实际实物或具体形状, 比如, 肝的外形像不规则的楔形及在肝门处有“H”型的三条沟;十二指肠整体上呈现“C”形, 上肢的四边孔, 肾形似蚕豆, 胆囊呈梨形, 结肠整体形似“M”形, 乙状结肠全长呈“乙”字形。
2. 系统解剖学名词术语多。
系统解剖学有很多相似相近的名词术语, 比如在颅底部的孔有圆孔、卵圆孔、棘孔、破裂孔, 颈静脉孔, 枕骨大孔, 茎乳孔;椎弓间的棘上韧带、项韧带黄韧带;骨盆、假骨盆、真骨盆;三边孔、股三角;咽隐窝、梨状隐窝;掌浅弓、掌深弓。系统解剖学上有很多表面含义可能与实际含义相差很大的名词, 例如, 纵膈、海马、胸骨角、危险三角等。有些名词是临床必需要求掌握的, 例如, pterion (翼点) 、肝门、calot三角 (胆囊三角) 、肾门、koch三角、三 (二) 尖瓣复合体、静脉角、动脉韧带、膀胱三角、掌浅 (深) 。
3. 系统解剖学是以记忆为主的学科。
系统解剖学上的术语很多是临床上的专业术语, 例如, 方位术语:上和下、上端和下端 (近端和远端) 、前和后 (背侧和腹侧) 、桡侧和尺侧、胫侧和腓侧等;轴状术语:垂直轴、矢状轴、冠状轴;切面术语:垂直面、矢状面、冠状面。
系统解剖学的内容比较抽象难懂、繁多琐碎。微观上中枢神经系统中十二对脑神经由细胞核团组成, 每个细胞核团具有特定的位置, 每对脑神经又有特定的神经纤维组成, 而这些细胞核团、神经纤维是比较抽象空洞的;宏观上神经系统中十二对脑神经的起止点, 所支配的肌肉, 分布范围, 臂丛包括锁骨上分支和锁骨下分支, 锁骨上下分支又包括很多神经, 每一条神经又有属于自己支配的范围, 神经系统是一个贯穿骨学、肌肉学、脉管系统的系统, 关系错综复杂, 知识繁多琐碎。
二、系统解剖学的原则
一要重视课本的研读, 学习系统解剖学课本是重中之重, 把课本认认真真的通读一遍, 整体感受某章所讲的内容, 一本书的主题思想乃至有机的人体。二要充分利用图谱辅导资料和实验课的时间。统解剖学是宏观形态学, 图谱和实验课是最直接接触人体形态结构的途径, 认识并掌握人体形态结构才是学习系统解剖学的精髓, 只记住一些文字理论特点而不知道形态结构是属于本末倒置的。三要充分利用形象记忆, 有学者研究, 在人脑储存的信息中, 形象信息与文字信息之比是1000:1[2], 形象记忆既可以减轻我们大脑的工作负担, 又可以使我们记得长久, 并不易混淆。
三、系统解剖学的学习方法
1. 功能和结构相统一学习法。
结构决定功能, 功能反作用于结构。人体每一个器官都有一定的结构, 并且无论是什么结构, 此种结构一定是与它相应功能相适应。心脏的三尖瓣复合体由三尖瓣环、瓣尖、腱索、乳头肌组成, 它们在结构和功能上是一个整体, 三尖瓣复合体的功能主要是控制血液在脉管系统中的流动方向, 防止血液因心肌的收缩、舒张产生压力差而倒流入右心房, 三尖瓣复合体有这样的结构才有这样的功能, 这就是所说的结构决定功能, 再比如, 某人有数年的高血压病史, 那么他的左心室壁有可能比正常人左心室壁厚, 这是因为他患有高血压, 血液在血管流动时受到的阻力变大, 而要想满足机体的正常需求, 就迫使心脏提供更大的动力, 做更多的功, 因此心脏在适应机体不正常的功能迫不得已改变自身的结构, 使心脏的左心室壁变厚, 这就是所谓的功能反作用于结构。因此在学习人体结构时不要死记硬背, 联想一下它应有的功能, 那么它的结构我们也就容易理解掌握了, 反之, 清楚明白组织器官的结构那么它的功能也就理解掌握了。
2. 系统学习法。
从某种意义上说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内容庞杂、琐碎的宏观形态学, 要是漫无目的的看书, 无的放矢的识记知识点恐怕是学不好系统解剖学的, 为了使系统解剖学知识更具有条理性, 我们可以把系统解剖学的内容归归类、分分组, 按照一个系统或者某一版块的学习可以使知识更有条理, 可以减轻大脑的工作负担, 可以提高学习的效率。我们在学习消化系统时主要学了咽的分部, 食管的三个狭窄, 胃的位置形态, 十二指肠的“C”组成大肠的五部分, 肝胆的形态、结构、功能, 这些知识点如果不加以整理就感觉很庞杂、琐碎, 没有条理, 假若, 我们把消化系统分为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阑尾、结肠、直肠、肛管等几部分;消化腺包括肝脏、胰腺、唾液腺, 按照以上构建知识框架我们再分别重点学习口腔里的咽峡, 舌的四种乳头, 食管的三个狭窄, 胃的形态结构、功能、毗邻, 血管神经分布, 十二指肠的四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大肠的几个组成部分及功能, 肛管处的结构及痔相关的知识, 消化腺再重点学习肝脏和胰腺的形态结构, 位置毗邻, 重要血管神经。这样系统的学习使消化系统繁杂琐碎的知识都连在一起了, 既具有条理性又方便记忆。
3. 全面学习重点突出学习法。
系统解剖学课本讲的知识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但是由于我们课程比较多, 精力有限, 掌握课本上所有的知识是不现实的, 因此需要我们有取舍的学习, 采取全面学习, 重点突出的学习方法是一种不错的方式。首先我们要通读课本所讲的内容, 整体把握课本所讲知识的主线, 整体感受知识的联系, 其次对于教学大纲要求了解的内容我们知道讲的是什么道理就可以, 没必要深究内在的规律, 第三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熟悉的内容, 我们大体知道知识的来龙去脉, 规律、联系就可以, 第四对于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我们就要深刻的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知识内在的规律联系等。根据三个不同要求, 我们采取三个不同层次的学习不仅可以减轻学习负担还能增强学习的兴趣。人体肌学中共有600多块肌肉, 掌握每一块肌肉的起止点、形态结构、神经支配、营养血管是有难度的或不现实的, 因此我们可以采用有取舍的学习肌肉, 对于咀嚼肌。胸锁乳突肌、颈阔肌、前中后斜角肌、斜方肌、主要呼吸机、三角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等重要肌肉要掌握它们的起止点, 行程、功能、支配神经、营养血管, 而对于其他面肌、背肌、胸肌、上肢肌、下肢肌等, 只要熟悉它们的大体位置, 了解它们的大体功能就可以而没有必要深究。
4. 想象学习法。
想象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形象记忆学习方法, 有利于大脑长期的记忆, 可以把课本上枯燥无味文字描述的形态结构特征描绘成一幅三维的空间图, 把课本上文字描述的形态特征、规律、功能都浓缩到三维空间图中去, 另外, 要从分利用实验课时间, 把自己利用想象描绘的三维空间图和实验室的标本一一的对照, 进一步弄清楚各个结构的位置关系, 分布位置等。利用这种方法有利于记忆枯燥无味的结构名称、形态结构、规律功能、空间位置关系。
5. 相似对比学习法。
系统解剖学有不少相似的名词术语, 记忆起来比较困难, 容易混淆, 若提取它们的相似之处加以比较则使人记忆深刻不易混淆。例如, 解剖学讲的肾门、肺门等, 而出入肾门或肺门部的结构被结缔组织所包裹组成的复合物叫肾蒂或肺根。具体言之, 肾蒂由肾动脉、肾静脉、肾的神经、淋巴管及肾盂组成, 肾蒂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 自上向下依次是肾动脉、肾静脉、肾盂, 肾蒂各结构前后位置关系, 自前向后依次是肾静脉、肾动脉、肾盂, 而肺根使由肺动脉、肺静脉、肺的神经、淋巴管、和左右主支气管组成, 在肺根各结构的前后位置关系自前向后依次是上肺静脉、肺动脉、主支气管, 左肺肺根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自上向下依次是肺动脉、左主支气管、肺静脉, 右肺肺根各结构的上下位置关系自上向下依次是右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这样通过相似处的比较可以把容易混淆的知识深深地烙在我们的大脑里。
6. 形象比喻学习法。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宏观形态学, 有些结构复杂, 难以记忆, 恰当的运用形象比喻可使枯燥乏味的知识简单化、具体化、浅显化[3]。比如, 女性成人子宫在直肠和膀胱之间且呈前屈状, 像是深鞠躬的姿势, 膝关节半月成“C”状, 肝门处的三条沟成“H”状, 上肢处的“三边孔”以及脑干的“菱形窝”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形态特征比喻成具体的事物来记忆。
7. 前瞻后联学习法。
以问题为中心, 进行前后联系, 综合归纳, 把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同一性质的问题, 归纳在一起, 以加深对问题的全面理解[4]。如胃, 就可把胃的形态结构, 位置、分部、血液供应、淋巴引流以及神经支配等归纳在一起, 使之对胃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再如学习呼吸系的鼻腔时, 就可联系骨学中骨性鼻腔的结构、鼻旁窦的开口位置;向后则可联系鼻腔的血液供应, 神经分布以及生理功能等。
8. 趣味学习法。
在学习时可创作一些切合实际, 又便于记忆的歌诀或顺口溜, 以增加一些乐趣, 改变一下学习解剖学感到枯燥无味的气氛[5]。例如, 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 摔跤若骨折, 先查月和舟。
参考文献
[1]陈力, 司道文.医学生学习系统解剖学的方法和体会[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10, 12 (5) :759-760.
[2]乔伟丽, 王光明, 张咏梅, 等.合理应用形象思维.提高生理学教学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报 (基础医学教学版) , 2006, 8 (4) :356-358.
[3]张子明, 张宇新.人体解剖学学习方法初探[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5, 7 (4) :529-530.
[4]谭刚.指导学生掌握记忆解剖学知识技巧的探索[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 (医学版) , 2010, 27 (1) :80-82.
[5]王光伦.浅谈比喻记忆法在学习解剖学中的运用[J].四川解剖学杂志, 2009, 17 (3) :55-56.
系统解剖学记忆方法解析 篇2
关键词:解剖学,学习记忆,方法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 也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首先接触到的医学课程, 在医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好解剖学可为进一步学习医学其它学科奠定必要的形态学基础。由于人体解剖学内容复杂、名词繁多, 学生学起来枯燥无味, 记忆也较困难, 导致一些学生学习记忆效果较差、学习劲头不足、成绩不理想。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体会到, 只要善于总结、归纳一些便于学生记忆的技巧和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将记忆技巧应用到解剖学教学过程中, 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更多地理解、吸收并记忆重点内容, 就会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1 归纳总结法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在系统解剖学中分章节介绍了组成人体的9大系统, 即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官、脉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每学完一个系统, 对该系统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串并出主线, 方便学生对该系统内容的整体把握。如消化系统由消化管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 消化管是一个上下贯通的管道, 有两个口, 分别是入口 (口腔) 和出口 (肛门) , 由上往下分别由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组成;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 大肠又分为盲肠、阑尾、结肠、直肠和肛管。消化腺又包括肝脏和胰腺等器官, 这样整个知识点就用一条主线连接起来, 非常明了, 易于记忆。
2 列表记忆法
人体解剖学的许多内容, 文字叙述繁琐、冗长, 经过列表, 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使之看上去非常简洁、明了, 有利于学习和记忆。例如, 男女性骨盆的差异比较 (表1) 、空肠和回肠的比较、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比较、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区别等, 解剖学里这样的例子很多。
3 图示记忆法
人体中的某些结构 (如血管、神经) 的走行具有一定规律, 按其走行用箭头依次标识出来, 方便记忆。如对循环系统中血管的记忆 (以动脉为例) , 体循环的动脉主干是主动脉, 根据它的走行可依次分为升主动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3部分, 降主动脉走行到胸部为胸主动脉、走行到腹部为腹主动脉, 再根据各部的行程、分支、分布等内容加以细化, 用箭头示其走行, 形成类似血管网络的走行[1]。这样就可以按先后顺序记住主动脉在何处发出一条分支, 这一支在何处又发出哪些小分支, 各分支又到何处、供应哪些器官等内容, 整个动脉系统就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网络, 有助于理解和记忆。
4 对比记忆法
人体是左右对称的三维结构, 很多器官或结构左右对称分布, 可采取对比记忆, 例如:左右静脉角;9条淋巴干中除了一条腰干外, 其余4对左右对称分布;股骨的大、小转子与肱骨的大、小结节对比;两个侧脑室与第三、第四脑室的对比等。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 通过对比, 可以使学生易于理解、易于记忆, 学有新意、学有所悟, 掌握所学知识的内涵和特点, 很容易记住很多有联系的解剖学名词及人体结构。
5 口诀记忆法
把教学内容编成口诀, 简洁明快、押韵顺口。如12对脑神经连在脑干的位置:一端脑二间脑, 三腹四背在中脑, 五六七八在脑桥, 最后四对延髓找;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子宫动脉像弹簧, 弯弯曲曲行两旁, 宫颈外侧两厘米, 桥下流水记心房;心的外形:一尖、一底、两面、三缘、三沟, 即心尖, 心底, 胸肋面、膈面, 左缘、右缘、下缘, 冠状沟、前室间沟、后室间沟。口诀读起来朗朗上口且记忆牢固。
6 形象比喻法
形象的比喻可以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专业的术语生活化, 器官结构形象化, 如精子呈蝌蚪形、肾呈蚕豆形、前列腺呈栗子形、子宫似倒置的梨形等。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有直接的, 也有间接的, 人体结构也不例外。把握事物之间的这种联系, 找出事物之间的规律, 通过形象比喻, 便于记忆也不易遗忘。
7 数字记忆法
人体中有很多结构按照数字命名, 把握其中的规律, 有利于记忆。如股三角、肘后三角、膀胱三角、腹股沟三角等;还有“左二右三”的规律, 如左房室口二尖瓣、右房室口三尖瓣, 左肺分两叶、右肺分三叶等。有些管道全长粗细不等, 在它的起始端和末端以及在走行过程中与其它器官交叉处会形成三个狭窄, 如食管的三个狭窄、输尿管的三个狭窄、男性尿道的三个狭窄等, 这些结构具有类比性, 放在一起记忆可提高记忆效率。
解剖学的记忆方法还有很多, 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有些方法还具多重性, 既是记忆方法, 又是学习方法, 还是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在其他医学课程中也实用。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教学方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的知识, 丰富了学生的头脑, 提高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总之, 在解剖学理论教学中要采取多种灵活的授课方式[2], 从以学生为主体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学习, 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扩大知识范围, 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会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多种记忆方法掌握和巩固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苏传怀, 姚玉芹.人体解剖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1:116-126.
怎么学好系统解剖学 篇3
系统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即专门研究生物体结构形式本质的科学。它利用生物学基础理论基础——结构决定性质,从生物结构性质研究生物功能。所以如果采用形态学的学习方法,那将使得这学科学起来轻松容易得多。
2背记有道,勤为径
书上有成百上千的概念,任你过目不忘,也难以融会贯通。况且我们难以做到过目不忘。所以反复地背,理解地背,才可如庖丁解牛般将知识运用自如。
3“体”不画,何以“解”天下
解剖学中运动系统的教学体会 篇4
1正确选用教具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 标本、挂图、模型、电教等是教师常选用的教学手段, 要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合的教具。如在讲解颅骨时, 最好先选用颅骨分离标本, 直观展示23块颅骨的位置和形态, 之后再观察颅骨各切面标本。在骨骼肌的理论授课中, 适宜先选用挂图、图谱认识该肌的位置、起止点、层次、纤维走向, 之后再利用实验课观察标本效果更好。
2分清主次, 明确要求
由于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知识, 结构复杂, 知识点多。教学时要根据临床应用, 对于重要的、常用的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要求掌握其名称、位置、形态、功能。对于其他次重要结构, 只需了解其名称、位置即可。
3正确应用专业术语描述器官形态
在阅读教材时, 要了解教材中的描述方法。即在顺序上, 通常是由大到小, 由上到下, 由前向后。在描述某一部分结构时, 往往是以甲为中心说明其他, 如甲的上方有乙, 甲的外侧有丙等。如讲解面颅骨时, 是以上颌骨为中心描述。描述长骨的形态, 按两端一体的顺序讲解。结构复杂的髋骨, 可以按整体到分部的顺序学习。骨骼肌则由浅层到深层描述。在指导学生预习和复习时, 要注意条理性, 并训练其对方位术语的理解和反应能力[1]。
4灵活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4.1 归纳比较法
对于形态相似、有共性的器官, 为突出结构的特征, 可以采用此法。如肱骨上端外侧有大结节, 前方有小结节;股骨上端外侧有大转子, 前方有小转子。肱骨体有三角肌粗隆;股骨体有臀肌粗隆。肱骨下端有内上髁、外上髁;股骨下端有内上髁、外上髁、内侧髁、外侧髁。尺骨和桡骨的比较、椎骨的一般形态、四肢关节都可以采用此法, 提高学生的鉴别与记忆能力。
4.2 互动教学法
能识别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是本章节的目的。指导学生不仅可以在模型、标本上找到骨性标志和肌性标志, 而且在活体上也能准确定位。让学生相互配合, 在自身和对方身上触摸标志, 如第七颈椎、胸骨角、胸锁乳突肌等。每讲完一节, 把重点内容给学生做一个回顾, 用实验报告纸绘制人体解剖图, 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又加深了其对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从各个角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3 案例分析法
由于学生刚刚接触医学知识, 在基础课中不断增加一些解剖学知识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案例, 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又能增强其临床意识和能力, 逐渐培养医学思维方式。如在肌学中, 臀大肌是一个重要的肌性标志, 如果只是单纯的告诉学生臀大肌形态与位置, 学生只会机械性的记忆。该肌的外上1/4肌质丰厚, 神经和血管细、少, 因此是临床肌内注射最常选用的部位, 同时指导学生注射区域定位方法, (1) 十字法:以臀裂顶点向外作水平线, 从髂嵴最高点向下作垂线, 将臀部分为4个象限, 外上1/4象限避开内角为注射区; (2) 连线法:髂前上棘与骶尾结合处连线的外上1/3处。这样讲解后, 学生不仅掌握了肌学知识, 也巩固了相关骨科知识, 更增强了其对解剖学的重视和实践操作意识[2]。
5重视情感教育
理论课结束后, 学生将首次到实验室观察标本。多数学生未见过尸体, 在上课初期, 普遍存在着好奇、紧张和害怕心理, 个别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恶心、心悸等反应。此时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 及时给予心理支持, 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 使其认识到标本是他们学习的第2个“老师”, 以尽快适应解剖学特殊的学习环境。也有个别学生不知道爱惜标本、模型, 随意乱涂乱画, 教师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使学生明白标本来之不易, 要懂得爱惜标本, 尊重逝者[3]。
当然, 标本及模型也是成为分散新生课堂思维的重要因素。故教师应在每单元课程开始时, 充分利用新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理, 选用新颖的方式和引人入胜的话题, 指明该节的学习目的和教学安排, 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主题。
参考文献
[1]王玉玲.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 1999:2.
[2]祁晓民, 马朋丽.浅议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人文关怀问题[J].医学与哲学 (人文社会医学版) , 2006, 27 (4) :60.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 篇5
人体系统解剖学是医学基础课中的必选课,在大学低年级时就进行学习,是其它临床基础课和医学临床课的基础,在医学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2]。人体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科,是了解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和发生发育的重要学科,同时也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其内容可追溯到公元前500年的《黄帝内经》中。如何在现代社会的条件下讲好人体解剖学这门古老学科,使它能适应当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要求,实现培养“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一直以来都是解剖学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我校在学分制前提下,对临床医学专业的5年制本科生以班为单位,全部人体系统解剖学课程都在实验室同时上理论课和实验课,每次课3~4学时,教师先精炼地讲解理论,然后辅导学生进行实验。这样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解剖学标本,学生边学习理论边进行标本观察,改变了过去对学生集中进行理论授课,然后分几次实验的教学模式。通过小班实验课教学,增加了学生与标本、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时间,同时改进了实验技能考核方法,学生在充分阅读理论教材的基础上增加观察标本、模型的时间,在课堂时间内消化教师讲授的内容,提高了解剖学实验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小班实验室授课实现教师与学生的教学全程互动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将4~6个班集中到一起,在大阶梯教室进行理论课教学,然后根据理论教学进度安排实验,存在实验教学时间短、学生接触标本时间有限、已学的理论知识在实验课时已部分忘记等问题。理论课集中授课是填鸭式教学,在课堂上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交流,相互脱节。学生被动地接受、记忆和重复,学习是为了应付考试,导致学生学习时出现身心疲惫,上课注意力分散、主动性不强、欠缺合作意识、自信心不足甚至厌学情绪明显等情况。实行小班授课,课前教师先留给学生预习内容,课中简明扼要地说明本次课程的内容要点,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归纳,让学生有自主记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鼓励学生相互讨论,对需要掌握的内容并在标本上进行验证。每次实验从小组中挑选学生在全班学生面前进行总结和陈述,组内学生可以补充,纠正,下课前教师做简单归纳和点评;学生每次的课堂表现都可以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学生踊跃发言,争取好成绩,每名学生至少有4~5次的发言机会,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达到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也避免了学生只能通过一次结课考试决定成败的局限性,让学生真正做到想学、爱学和自主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我们的教学方法保证大部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学生能运用、复习2~3遍,符合人脑的思维记忆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后学生再利用一些时间进行复习、总结,大多数可以顺利通过考试。
2小班授课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习理论和实验的课堂上加入实验考核环节,培养学生养成观察与思考相结合的习惯。在人体解剖学实验课中,教师按教学内容设计适时提出思考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后去寻找答案。例如在讲述脉管学的过程中,提出“阑尾炎时,通过手背静脉网输抗生素治疗,药物如何到达阑尾”。通过这样的具体实例,学生需要把体循环、肺循环、心、主动脉及其分支(主要是不成对的脏支)、静脉(主要是上肢的浅、深静脉)等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起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新问题,促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协同发展。在教学中我们认为,教师的问题要尽量结合临床实际,所提问题要有科学性,符合解剖学的逻辑思维;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及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要掌握问题涉及内容的深度、难度,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在分组实验的情况下,每组都尽可能多地配备教学模具和标本,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实验教师准备模型、标本的工作强度,要求有充足、符合需要的标本和模型作为基础。近些年,随着学校不断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实验室的教学条件不断完善,也为小班授课奠定了基础,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和设备,真正做到物尽其用。
3小班授课实验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组内和组间的学生相互讨论的学习模式,组内成员相互对学习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加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并可以加强对班级的管理和集体荣誉感的培养。90后的学生从小养成了积极发言的习惯,思维活跃,有一定的表现欲。结合他们这一特点,在进行充分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鼓励他们自己归纳和复述所学的重点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培养了他们尊重别人的发言、耐心细致的特性;对于不全面的叙述,组内学生可以进行补充,其它小组学生也可以补充,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培养了学生谦虚的学习态度。学生都跃跃欲试,充分参与其中,争取表达出自己已经掌握的内容。培养学生将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知识与已掌握的知识、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些临床知识相结合,用学到的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为学习后续的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4对今后人体解剖学课程教学的思考
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摸索和总结,我们认为还可以进一步开展工作:(1)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每节课要做到每位学生都有讨论和发言的机会比较困难。可以采用留课后作业或开放实验室的方式,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点。(2)加强对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投入,使教学实验标本、模型配备更丰富,充分满足小组授课学习讨论的需要。(3)提高教师的外语水平,开展双语授课,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中重视英语学习,提高学生整体英语水平。(4)建设现代化虚拟数字实验室,配备电子设备终端,使学生通过数字人、虚拟解剖系统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立体观。(5)可实行人体解剖学标本的计算机考试。
以上是我们在基础医学课程人体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结合我校的教学条件及课程特点进行的尝试。通过我们的不断努力,争取使解剖学让学生听起来不枯燥、学起来不吃力、考起来不困难,为其它医学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涂师平,学分制下临床医学专业的教学管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5):254-256.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 篇6
1 九大系统编排顺序的调整
由表1可见, 九大系统在两本教材里的编排顺序不同。中医药教材是按照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器和神经系统的顺序编排, 而人卫教材是把内分泌系统放在神经系统后面, 是全书的最后一章, 其他系统顺序不变。笔者建议编排顺序是:运动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感觉器、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循环系统。这样编排是因为运动系统是解剖学的基础, 是描述其他系统器官位置的参照, 因此应把运动系统排在最前面。
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放在一起, 因为这几个系统同属于内脏学部分。打破传统的顺序, 把呼吸系统放在消化系统之前, 一方面是因为呼吸系统大部分器官在人体上部的胸腔内, 而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绝大部分器官在人体下部的腹盆腔内;另一方面, 这样编排也有利于腹膜的编排和讲解。
注:与本文有关的详细列出, 无关的简要列出
感受器是神经系统反射的起点, 所以把感受器和神经系统排在一起, 并把感受器放在神经系统的前面。
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两大调节系统, 而神经系统是人体最高的调节系统, 内分泌系统的活动受神经系统的调节, 所以把内分泌系统放在神经系统后面。
上述的解剖学教材都是将心的血管、眼的血管和脑脊髓的血管分别编排在循环系统的心、感受器的视器和神经系统的脑等部分。在循环系统的动脉中, 相应地省略了升主动脉的分支、颈内动脉和椎动脉在颅内的分支;在循环系统的静脉中, 省略了心静脉系、眼的静脉和颈内静脉的颅内属支, 这样割裂了循环系统内容, 使循环系统内容不如其他系统内容有条理且完整。为使循环系统内容有条理且完整, 可以把循环系统放在教材内容的最后, 取消循环系统中心的血管、感受器中眼的血管和神经系统中脑的血管等部分, 把心的动脉放在升主动脉的分支处、眼的动脉和脑脊髓的动脉放在颈内动脉、椎动脉等的分支处, 并把心的静脉归于体循环静脉, 在体循环静脉部分增加心的静脉系, 把眼和脑的静脉归于颈内静脉的颅内属支处, 把脊髓的静脉归于体循环静脉相应的静脉属支处。
2 腹膜编排位置的调整
由表1可见, 中医药教材把腹膜作为和消化管、消化腺并列的一节安排在消化系统里面, 后面是呼吸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人卫教材把腹膜作为内脏学中与消化系统等系统并列的一章放在生殖系统后面, 生殖系统前面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由于腹膜不属于消化系统的内容, 中医药教材把腹膜作为消化系统里的一节内容容易让人误解为腹膜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 人卫教材把腹膜作为内脏学的一章也容易让人误解。另外, 由于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大部分器官都在腹盆腔里, 并且都被覆腹膜, 把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依次连续排在一起, 并把腹膜作为附注内容放在这3个系统之后, 这样编排可使教材内容更为紧凑合理, 也更明确地显示了腹膜和以上几个系统的关系。
3 胸膜编排位置的调整
由表1可见, 和腹膜类似, 中医药教材把胸膜作为一节排在呼吸系统里;人卫教材把腹膜作为一章归为内脏学, 而把胸膜作为一节排在呼吸系统里。人卫教材把性质相同的腹膜和胸膜按目录中不同的层级进行编排, 使教材的层次结构不够统一。和腹膜一样, 由于胸膜不属于呼吸系统的内容, 把胸膜作为呼吸系统的一节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然而胸膜和呼吸系统联系密切, 因此笔者建议把胸膜附在呼吸系统后面。
4 纵隔编排位置的调整
上述两本教材都把纵隔作为一节排在呼吸系统里。纵隔不是一个系统, 也不属于哪个系统, 把纵隔作为一节排在呼吸系统里, 容易让人误解为纵隔是呼吸系统的组成部分。而纵隔和呼吸系统都在胸腔内, 又和呼吸系统关系密切, 所以笔者提议把纵隔附在呼吸系统后面。
摘要:通过比较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现行《系统解剖学》教材的内容编排, 对教材的内容编排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系统解剖学》,教材,内容编排,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杰, 彭东.人体解剖学教材的回顾和发展[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1, 32 (2) :153-154.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 篇7
1.1 教师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对消化系统教学的影响
由于教师教学经验的差异, 教师对教学环节的掌控能力不足, 会对教学产生影响。
1.2 教师临床知识对教学的影响
由于消化系统的解剖学知识是学生临床课程学习的基础, 教材内容多、课时分配少的矛盾突出,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有度是教学的前提。教师自身掌握的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知识决定了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取舍, 从而对教学产生影响。
1.3 教学设施对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的影响
解剖学属于形态学, 尽可能多地应用多媒体和实验教学手段, 无疑会对教学有促进作用。而现阶段, 由于教学设施有限, 教学班级众多, 故不可能全部满足教学的实际需求。
1.4 教学考核环节对教学的影响
消化系统在解剖学中占据重要地位, 同时也是理论考核的重点内容。实验标本的考核与否, 直接影响学生消化系统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同样也是实验教学能否达成教学目标的检测标准。
2 针对消化系统各教学环节的不同特点, 实施标准化教学
2.1 制订标准化教学计划 (见表1)
2.2 对课堂教学内容实施标准化教学 (见表2)
消化系统是解剖学的重点章节之一, 不仅教学内容多, 知识点多, 而且联系临床的知识较多。因此, 教师在教材处理上应突出重点, 讲清难点。
通过表2可以看出, 教学内容中掌握部分的内容不是简单地转化为重点内容和难点内容, 而是把教学内容进行一些归类:首先, 学生通过预习就能掌握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时一带而过, 不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其次, 重点内容也不是掌握内容的简单转化, 需要教师的提炼、处理, 如掌握食管的形态、位置及狭窄部位 (包括与切牙的距离) 的教学内容作为重点内容处理为食管的狭窄及临床意义;难点教学内容是教师根据学生难理解和自学的内容决定的, 如消化系统的微细结构。由于消化系统的知识点多, 联系临床密切, 教学内容繁多, 如果不对教学内容进行处理, 将无法完成教学任务。
2.3 对实验教学内容实施标准化教学 (见表3)
2.4 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考核实施标准化考核 (见表4)
对课堂教学内容分3种形式考核:提问、布置作业、测验。考核时应细化考核知识点;对教学内容深入研究, 针对不同知识点选择相应试题及题型, 建立标准化试题库, 对教学内容实施标准化考核。
课堂提问不应太多, 太多的提问会占用教学时间。课堂提问的优点是, 考核的结果可以立即反映出教师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出现偏差, 教师能马上纠正。作业 (画图及思考题) 能强化教学重点, 使学生举一反三, 达到掌握知识点的作用。
2.5 对实验教学内容的考核实施标准化考核 (见表5)
实验教学内容的考核历来是解剖学考核的难点, 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考促学, 从实验报告、标本模型指认解剖结构入手, 设置合理的考核点, 从而实施标准化考核。
3 总结
通过护理专业解剖学的标准化教学构建, 从影响教学的各个环节入手, 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实验及考核内容的标准化制订, 解决了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把握不准等问题, 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必须达到要求;实施标准化的知识点考核和实验考核可极大地提高教学质量, 使学科整体教学水平处于稳定状态, 保证了整体教学质量;使教师在具体教学时对解剖学教材的内容取舍有据, 更便于教学质量的跟踪和人体解剖学精品课程的建设, 使人体解剖学的教学更好地为相关后继课程打好坚实的基础。
提高人体解剖学授课效果方法初探 篇8
1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1 明确学习目的, 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
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到, 要治病救人, 有赖于掌握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 如果不了解人体的正常结构, 不学习人体解剖学, 就无法对疾病进行正确的诊断与治疗。学生一旦认识到学习解剖学的重要性后, 就会产生学习动机, 从而激发学习热情。
1.2 采取各种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如果教师在讲课时, 只是照本宣科、生搬硬套, 学生便感觉索然无味。即使学生了解了学习人体解剖学的重要性, 学习兴趣也会很快熄灭。因此,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至关重要。譬如在讲腹外侧群3块腹肌时, 把腹外斜肌肌纤维方向比喻成“手插口袋”, 腹内斜肌肌纤维方向像蒲扇, 腹横肌肌纤维方向像扎裤带;把子宫动脉与输尿管的关系形象地说成是“桥下流水”, 这样的比喻形象、生动, 相信学生永远也忘不了。同时, 教学形式不能单一化, 在教学中穿插提问式教学、案例式教学及导入式教学,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有新鲜感。教学常新, 使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习兴趣持久。
1.3 结合临床实践, 拓展相应知识
譬如在讲前臂骨间膜时, 联系前臂处于旋前位或旋后位时骨间膜松弛, 处于半旋前或半旋后位时骨间膜最紧张, 因此临床上在处理前臂骨折时, 应将前臂固定于半旋前或半旋后位, 以防骨间膜挛缩, 影响愈后前臂的旋转功能。在讲椎弓间的韧带联结时, 联系临床腰椎穿刺操作, 从腰穿定位的体表标志到穿刺由浅至深所经过的结构层次, 详细分析、讲解。这样, 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又能使其深刻理解椎弓间的韧带联结, 牢固掌握椎骨间“三长两短”的韧带。在讲运动传导通路时, 联系面肌瘫痪中枢性损伤和周围性损伤症状的不同, 使学生能清楚区分核上瘫和核下瘫的差异, 从而掌握皮质核束控制脑干躯体运动核的规律, 为后续学习临床课打下牢固基础。总之, 在教学中联系一定的临床知识, 做到基础与临床相联系, 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又能使其牢固掌握解剖学知识,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运用恰当的学习方法, 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2.1 预习法与复习法
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带着重点、难点和问题听课, 能增强听课效果。而复习是加强记忆的必由之路, 要求学生坚持及时复习, 在知识尚未遗忘前巩固、强化, 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2.2 歌诀法
编写口诀 (歌诀) 有助于学生记忆。如在讲授12对脑神经的名称及序号时编成“Ⅰ嗅Ⅱ视Ⅲ动眼, Ⅳ滑V叉Ⅵ外展, Ⅶ面Ⅷ听Ⅸ舌咽, X迷走Ⅺ副Ⅻ舌下全”;在讲授8块腕骨的排列及名称时, 编成“舟月三角豆, 大小头状钩”;在讲授7块跗骨时编成“跟下距上距前舟, 舟前三楔楔外骰”;在讲授上肢的浅静脉时编成“内贵外头肘正中, 静脉注射不放松”。歌诀简洁明快、生动押韵, 自然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效率。
2.3 纵横比较分析法
教师对所讲知识进行纵横比较, 归纳总结, 把看似零乱无序的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在横向联系方面:如骨和骨骼肌形态分类都有4种类型;肺和心的形态结构都具有“一尖、一底、两面、三缘”;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都有3处狭窄等。纵向联系方面: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体循环动脉与静脉之间的共性和个性。通过纵横比较、归纳分析, 学生不仅容易理解、记忆, 且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使用各种教学手段
3.1 强化实验教学,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解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实验过程中要指导学生动手解剖、观察、寻找、辨认, 结合标本、模型、活体提问, 最后进行总结。这样, 不仅强化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2 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 提升学习吸引力
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了解剖学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 表现了教学形式的灵活性、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有些解剖结构细微、复杂, 或者立体结构较难理解, 如基底核与侧脑室相互位置关系、传导通路, 学生不易听懂, 通过多媒体课件可以把抽象的内容形象地显示出来, 比传统教学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
3.3 开辟解剖学第二课堂, 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
可以利用互联网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一是学生可以登陆相关解剖学网站, 网站内有大容量的解剖学知识, 可以帮助学习;二是可以通过个人博客论坛或电子邮箱进行师生交流, 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解答问题。有时这种互动网络交流方式更适合现代大学生的学习。
4 勤练习, 多归纳与总结,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每一章节后都布置一些练习题, 通过这些针对性的练习, 能对所学知识起很好的检测和巩固作用, 最后再进行归纳总结、查漏补缺, 效果会更好。同时, 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学习条件, 例如可以到图书馆借阅解剖学图谱及查阅相关学习资料, 这样通过各种方式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总之, 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 要提高学生对解剖学重要性的认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并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加强实验, 达到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 提高解剖学教学效果。蒉
【系统解剖学学习方法】推荐阅读:
消化系统解剖学11-05
系统解剖学题库及答案10-24
解剖学呼吸系统选择题07-05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习题解读09-24
系统解剖教学06-03
解剖学知识记忆方法07-02
解剖学常用记忆方法11-04
如何学习人体解剖学11-09
解剖学07-06
解剖学分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