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的理念

2024-10-23

经济法的理念(精选11篇)

经济法的理念 篇1

一、经济法理念的概念

在理解经济法的理念之前, 我们首先应当搞清楚什么是理念和什么是法的理念。“理念”一词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提出, 当时是在哲学意义上使用。到十八九世纪, 德国的康德和黑格尔把“理念”与法联系起来, 黑格尔首次提出“法律理念”这一专门术语[1]。他认为, 法的理念, 即法的概念及其现实化[2]。在我国, 目前可考的较早论及法律理念的是台湾法学家史尚宽, 而后又有一些内地学者予以关注。受新康德主义的影响, 史尚宽先生对法律理念与法律概念从内涵上予以区分。他认为, “法律之概念, 谓‘法律为何者’;法律之理念, 谓‘法律应如何’。前者为存在之问题, 后者为价值之问题[3]。李昌麒教授认为可以把法律理念表述为:“它是人们在法律实践中通过理性能力所把握到的法的内在精神和普遍范型。一言以蔽之, 法律理念涵盖了法律的本质、本源、运行、本位、精神、目的、价值、方法等多个要素”[4]。

对法的理念有所了解以后, 我们来看什么是经济法的理念。法学界目前对什么是法律理念有着不同的理解, 对经济法理念也仍然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大致有以下几种观点:何文龙在《经济法法理念简论》中提出, 经济法理念是关于经济法存在和发展的各种内在规定性的归纳。董延林在《经济法现象与经济法理念》中写到, 经济法理念是对经济法现象的各种理性认识。史际春在《经济法的理念》一文中认为, 作为经济法的最高原理, 经济法理念是人们对经济法的应然规定性和理性的基本认识和追求。笔者最赞成的还是李昌麒先生的定义。李昌麒教授认为, 经济法理念是现代国家在依法适度干预经济的过程中, 人们通过理性认识能力所把握到的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经济法的内在精神和普遍范型[5]。

二、经济法理念的内容

(一) 社会本位理念

法的本位, 即蕴含于法的基本出发点、基本目的和基本功能之中的精神或理念。基于社会与个人和国家之间的相对独立地位, 以及社会主体价值选择类型化的需要, 我们可以按照利益主体的不同将法的本位划分为国家本位、个人本位和社会本位三个基本类型。其中社会本位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旨在矫正19世纪的立法过分强调个人的利益而忽视社会利益的错误观点。但它并非完全否定个人本位, 它依然承认个人相对于社会的独立地位, 它要求承认社会和社会利益的独立地位, 并将法律的重心适当向社会公共利益倾斜, 从而使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趋向和谐[6]。

经济法作为适应法律的社会化诉求而诞生的新型法律部门, 必须担负起确立和实现社会本位的法律作用与功能。经济法的社会本位理念主要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第一, 经济法调整对象的社会本位性。

关于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我国目前存在着国家协调说、国家调节说、管理协作说、需要国家干预说、和社会公共性说等多种学说之别, 但是所有的这些学说都承认宏观调控关系和市场规制关系是经济法的调整对象。国家进行宏观调控, 是为了实现国民经济总量增长和经济结构的优化, 实现物价稳定、就业充分以及国际收支平衡, 从而促进国民经济的有序发展和持续增长;国家实施市场规制, 旨在恢复和维护公平竞争机制, 提高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 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7]。宏观调控与市场监管二者结合, 共同努力实现以社会公共利益或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的经济法的调整目标, 即“通过对于两类社会关系的调整, 不断的解决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矛盾, 兼顾效率与公平, 从而持续地解决市场失灵问题, 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保障社会公益和基本人权, 进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8]。

第二, 经济法调整机制的社会本位性。

张文显教授认为法是以权利和义务为机制调整人与人之间和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从经济法的调整机制来看, 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有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如果把职权和职责分别归入广义的权利和义务中, 那么经济法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的不均衡性就会很明显了。在宏观调控法上, 法律规定了较多的调控主体的权利, 而对于调控受体的权利规定较少。在市场规制法上, 法律对市场主体规定了较多的义务, 对其权利规定较少。经济法之所以奉行这种所谓的“不公平”的权利义务配置模式和调整机制, 恰恰就是因为经济法所秉持的社会本位的价值理念。

第三, 经济法调整方法的社会本位性。

对于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国内外学者仍未达成共识。日本的金泽良雄把经济法的规制方法分为国家权力性强制性规制和非权力性的规制[9]。李昌麒教授则把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概括为公权介入方法和私权介入方法[10]。无论如何划分和界定经济法的调整方法, 都必须坚持社会本位理念。社会本位是人们在选择特定的方法和途径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时的基本依据。经济法的调整方法既不表现为对某个主体的直接制裁, 也不表现为对某个主体的特殊保护, 而是以确认和保护社会整体利益为根本出发点, 对社会和经济生活进行宏观调控和市场规制。

(二) 实质正义理念

以美国罗尔斯为代表的现代伦理哲学所主张的公平正义观可以很正确的解释经济法所倡导的实质正义理念。罗尔斯认为, 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合作的整体, 每个人都必须从社会合作所产生的经济利益中受惠, 如果在社会合作中那些基于偶然出生而具有较高社会地位和自然凛赋者受惠最多, 而较低社会地位和自然凛赋者受惠较少, 那么, 一种健全而持久的社会基本制度必须包含某种补偿性安排[11]。罗尔斯在其正义论中提出了所谓的“差别原则”, 要求在政治领域平等自由的前提下, 在确保创造财富和收入的机会平等的前提下, 对社会中的“受惠较少者”实行一定的“差别待遇”, 在经济利益和机会方面给予一些倾斜性的保护。

经济法作为一种对近现代法律形式正义反思的产物, 所坚持的实质正义和社会本位理念正契合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由此, 我们可以得出实质正义的基本内涵是:在社会经济领域, 主张实质而非形式的机会公平;关注具体而非抽象的人格平等;强调全局性而非局部性的社会利益;并通过“利益倾斜性配置”来调节和消除基于财富累加而形成的“交易优势”[12]。

经济法意义上的实质正义的价值构成应该包括实质公平、平等自由、理性秩序。实质公平是经济法对法律公平价值的解释。就具体制度而言, 经济法意义上的实质公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 对平等主体之间的不平衡的经济利益关系予以矫正。其次, 对于弱者权利的倾斜性保护, 即经济法对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的权利给予更直接的保护。最后, 通过宏观调控政策直接调整具有全局性和公共性的社会关系, 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共利益, 从而在更宏观的层面实现经济法实质公平的价值目标[13]。

经济法意义上的平等自由, 强调为了维护人类整体的理性的平等自由秩序, 需要对个体自由的发展予以限制, 并且这种自由应当受制于社会规则的约束。反垄断法和竞争法对经济垄断的规制和对自由竞争的保护就体现了经济法上的平等自由价值观。

秩序是经济法实质正义的重要价值。经济法的主观性比较强, 体现人类对某些自然秩序失灵的矫正或否定。在具体制度层面上, 经济法的秩序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组建良好的社会经济秩序。其二, 维护社会市场交易秩序。其三, 关注社会弱势群体, 稳定政治秩序。

(三) 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种深远影响当然也波及至法律。在法律方面就表现为:以法律生态化的理念重新调整人与自然的关系, 并对传统的以当代人为本位的法律思想和法律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反思。作为典型的现代法律, 经济法必须将可持续发展吸收为经济法的理念。经济法中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应当包括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可持续性和整体性三个方面。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的具体含义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 经济法在相关制度安排上不仅要克服人类中心主义所带来的种种弊端, 而且应当适当吸收生态中心主义的合理因素。人类中心主义追求的是人类是唯一的伦理主体和道德人, 其道德地位具有对其他物种的优越性。如果法律坚持这种观点, 那么法律制度的安排将会有失公平。所以, 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所构建的公平应当考虑到生态中心主义伦理观所倡导的将道德关怀扩展至整个生态系统。其次, 经济法的相关制度安排应力求实现代内公平与代际公平的统一。我们既要注重代内公平, 又要注重代际公平, 二者不可偏废其一。

持续性是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精髓所在, 反映在法律上就是要求一个国家应当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持续发展为目标, 积极保护环境,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促进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具体来说, 国家可以通过立法手段, 将可持续发展纳入法律规范之中, 使其成为人们行为必须遵守的共同规则, 从而利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通过制定法律法规建立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制度、环境保护制度, 以实现资源有效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二者的有机结合与共同发展[14]。

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性要求我们在经济法的制度设计中要树立整体观或者系统观对待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面很广的巨大工程, 这要求我们不能用孤立的观点来看待发展问题。过去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不但是不可持续的, 而且是缺乏整体考量的。经济法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中的整体性, 要求在经济法的制度安排中, 既要避免一味追求经济增长, 尤其是经济总量的增长, 以避免出现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持续的现象, 也要避免单纯追求生态维持, 以防止经济和社会的衰退[15]。总而言之, 经济法在制度安排中应始终贯彻生态是基础, 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是目的的思想。

三、小结

关于经济法的理念, 学界虽然还没有达成一致, 但是以上所论述的社会本位理念、实质正义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各学者均赞同的。这些理念会对经济法的制定和实施产生预测和指导作用。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 立法者开始自觉修改废除一些经济法律规范, 并制定一些新法律规范。执法者和司法者将此理念应用于执法与司法实践, 在执法与司法实践中, 社会成员会逐渐了解并接受这些理念, 当社会整体接受这些理念以后, 随着认识和实践的不断深化, 这些理念也会不断完善并衍生出新的经济法理念。经济法就是始终在一定的经济法理念的指导下, 并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逐步走向完善。

经济法的理念 篇2

理念体系与规则:合同法域的经济法解读

合同法(TheLawOfContract)是最具代表性的私法制度之一,也是现代社会之契约规则的主体部分,它在社会经济尤其商事交易中发挥着重要而基础的作用。然而,权利话语的过分膨胀,私权逻辑的内在圈囿,加之近代以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外的社会“公共场域”不断强化的客观情势,已经使得建构在传统权利本位观之上的包括合同法i在内的诸多私法规则面临着日益力不从心的窘境。

尽管20世纪以来受到社会法尤其经济法之相关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合同法也经由对私权主体之社会义务的一般强调及对契约自由原则的适当规制而完成了由传统合同法向现代合同法的嬗变ii,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即便受到规制,“权利-规则”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私法调节机制的某些固有惰性,权利主体也仍然因为对利益的天然的不可遏止的追求而经常性地进行“效益违约”。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经济法视角对合同法之理念、体系与规则进行粗略的全景式的解读与评判,并就经济法诸理念之于合同法域的一般性积极意义予以探讨。

一、神圣的与误读的:合同法理念

理念之谓者,原为理想和信念,但此处的“合同法理念”所意图表达的毋宁是合同法所固有的法律精神与规则诉求(将其外在地表述为“原则”可能更为确当)。合同法作为私法,除了具有一般私法的普遍性的理念(诸如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等)以外,亦有其特殊的“规则诉求与法律精神”,主要是契约自由及由之而引发出的契约神圣与契约相对性等理念。下面笔者将主要围绕契约自由理念在近代和现代的私法中的不同遭际来对合同法理念进行经济法学意义上的评析。

思想层面的契约自由早在罗马法时期就已萌芽,但将其作为契约iii规则的一种原则性理念则是近代私法所确立的,而且也只有在近代私法中,契约自由才第一次具有了如此完备的.逻辑体系和规则设计,受到私权主体隆重而特别的强调并发挥出巨大的促进商事交易的积极作用iv。作为近代合同法的基础性的理念(尽管不是全部),契约自由的确切涵义是:契约关系之当事人依法有权自主决定契约之缔结、相对人之选择、契约内容与形式之选择及契约变更或解除之选择等,其衍生出的附属理念包括契约神圣与契约相对性等v。

在近代合同法中,尽管对契约自由理念的表述中有“依法”的字样――表明相关的法律仍然是当事人自由地为契约行为的前置性条件――但是回归到历史中,在近代合同法大行其道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契约自由几近“被视为神明”,从法律规制到学理研究再到私法实践,都在相当程度上对这一理念存在着显而易见的“误读”:无论是立法者、法学家还是普通的私权主体,人们似乎更注重于对绝对自由契约行为的推崇,而较少地考虑甚至忽视了对私权契约行为基于商业伦理和公共利益考虑的合理限制。

二十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本位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立法(尤其经济立法)的发展,因应社会“公共场域”不断扩大的客观情势,各国普遍通过立法对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的传统私法规则给予了适当的调整,合同法亦由“传统”而过渡到了“现代”。作为原则性理念的契约自由尽管仍然存在,但其内容已经因为凯恩斯主义所主张的国家经济干预理论以及社会本位、实质正义、义务先定等经济法理念的外在冲击而发生了明显的调整,突出表现为:在保留其基本精神和价值诉求的同时更为关注契约行为的社会效果及契约的实质正义问题vi,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强制性合同的出现vii。而以消费者权益保障法为代表的系列经济法规范的出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契约自由的适用范围进行了限制,如法国1978年1月10日78-23号法律第35条规定,“有关合同的价格及其付款方式、标的物质量及其交付方式、风险负担、违约责任以及保证责任的范围、合同的发行条件、合同的撤销、变更以及解除等条款中,凡属于违背法律的特别规定,基本滥用经济权利而强加给消费者的,或者给予滥用一方以不正当经济利益的,均因滥用权利而归于无效。”viii除此之外,格式合同、附从合同的大行其道及国家为保证格式合同等在实质意义上的契约正义而进行的强制性介入也是纯粹契约自由原则受到调整的具体体现。

以经济法视角来反照合同法理念的近现代嬗变,不难看出,建构在个人主义和权利本位之上的传统合同法理念在近代曾经被赋予事实上是误读了的神圣光环,纵然这种误读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社会本位观指导下的相关规则的“修正”――这种被修正了的理念-规则因其本质上权利逻辑的底蕴而仍未完全消除私法规则的某些内在的惰性ix。在法治多元的今天,我们可以期待,社会法尤其经济法的理念与实体规则将会为这种惰性的有效克服提供有效的和持续的外部法律机制的补给。

二、逻辑的与形式的:合同法体系

合同法体系,是指合同法构成规则的有机整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结构意义上的由总则与分则构成的法律文本体系(从部门法学角度则可以表达为由合同法学总论与分论构成的学理体系);二是逻辑意义上的实体规则体系,包括:契约行为之指导原则,契约之订立、变更、转让,契约之成立与生效,契约之解释,契约之履行,违约及其法律救济等。下文论述中所涉及到的“合同法体系”,仅为逻辑意义上的实体规则体系。

从其体系的构成来看(这里以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为例),合同法在逻辑上的确较为圆满地对契约行为的不同阶段、不同样态和不同结果均给予了法律的关怀和规制x。但是,一如笔者在本节标题中所表达的,逻辑的周全并不代表规制的圆满,权利-规则对应然状态的细致而充分的描述所凸显出的仅仅是对形式正义的过分热情的关注,更何况这种关注还仅仅停留在应然的话语表达上。

合同法具有近代私法共有的“只看是否是人,不看是什么人”的抽象的和形式的传统,尽管这一传统的“势力”因为20世纪以来具体人格和契约正义受到的渐多的重视而有所收敛。这里,经济法理念(尤其是实质正义观)之于合同法体系的科学建构的意义已经显而易见――它可以较为有效地防止合同法规则形式主义的任何倾向xi。

三、技术的与逼仄的:合同法规则

如果说理念和体系上的之于合同法的经济法解读其视角都较为宏观或至少是中观的话,本节所试图进行的努力――从其技术性的规则入手――则是微观意义上的。

规则的技术性是近现代立法中的一个显着的且不断有所强化的特征,合同法亦然。但是,无论怎样强调或有意识地进行努力,技术化的规则都不能完全避免一种法域规范的内在的保守(或曰狭隘)性。对于合同法来说,尽管其技术化的程度在不断提高(并且这种提高还有着现代合同法逐渐成型的背景),但是,一如前述,由于其本质上仍属于权利-规则,因而就不可避免地会在调节和规范机制上具有权利-规则在调节机理上的某些固有的惰性(狭隘性)。

为了表明这一论断并非危言耸听,以下的这一例证是必要的:

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50条这样规定: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超越权限订立的合同,除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超越权限的以外,该代表行为有效。这一规定应用的是民法上表见代理的相关原理,说其法理明确、逻辑清晰当不为过。()然而,即使从逻辑上对这一规定进行推演,我们仍然可以看出,我们的合同法对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与第三人恶意串通超越权限订立合同的行为其规制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实践中,某些国有或集体企业负责人恶意勾结他人为越权合同行为而“成功移转”企业财产的事情的频繁发生也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

同样是规范社会经济的运行,经济法的调节机制却与合同法迥异――不仅没有合同法机制的某些软弱性和滞后性,而且相对而言还更为有效和迅捷。

同样是上面这个例子,用经济法来规制可能就是另一种样子:国家通过专门性的经济法规来规范所谓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的对内对外行为;针对企业负责人恶意勾结他人为越权合同行为而移转企业财产,国家可以以专门规定明示企业负责人及相对方在此类活动中的严格责任,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此类事情的发生概率。

另外像供电、水、热合同等特殊合同关系的规制如果能够适当运用经济法律规范则可能会比单纯依凭调节平等主体交易行为的合同法律规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语

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范畴探讨 篇3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与价值范畴;研究与探讨

一、分析经济法理念范畴

1.经济法理念当中包含的特性分析

我国现行的经济法当中的理念即具备主观性,同时也具备客观性。从主观性方面来看,因为每个人社会经历以及知识水平的直接影响,在相同的经济、文化以历史背景下,既使是同一理念不同的人也会存在各种不同认知与看法,因此,其主观性表现主要是具备年代性、地域性以及个体差异性。从客观性来看,由于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情况的不同,在理解和定义理念方面不同的人也会有着明显的不同,这也把理念所具备的客观性充分地体现了出来。根据上文分析来看,社会的意识形态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水平而决定的,面对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经济情况,必须对经济法理念适时地进行调整。

2.分析我经济法理念的具备范畴

(1)以社会责任为本位的经济法要素。在经济法当中,社会责任本位属于强制性的一种要素。经济法的核心是将广大的消费者作为根本,那么對于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来说,也就形成了较强的义务与责任。经济民主是我国经济法当中非常重要的原则,明确了经营者的自由以及广大消费者的权利,还要求政府以及相关的管理者给予经济主体自主权足够的尊重。经济法管理手段也要逐步发展为人性化、制度化、规范化以及弹性化的模式,而我国经济法包含的法定义务以及各种社会责任,都需要在强制性的规定下落到实处。

(2)坚持以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为本。我国经济法理念的核心在于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作为根本要素。社会经济之所以会蓬勃发展,关键在于广大消费者的支持,而经济法制定的原因在于服务于广大消费者,推动我国社会整体经济水平的发展,可以这样说,经济法就是因为对消费者的权益进行保护才诞生的。经济法制度的设计与构建,就是本着将消费者作为核心和以人为本的原则,这恰恰契合了我国社会发展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经济的民主是我国经济法能够顺利实施的关键所在,对于经济纠纷的解决以及相互间共识的达成等较为突出的问题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还要更加尊重的是个人的社会需求以及个性的发展。

(3)坚持平衡协调的经济发展原则。对于经济法理念来说,平衡协调是其标志性的要素。有学者指出,法律存在的意义在于促进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平衡,使利他主义与利己主义能够有效地结合。也有学者指出,消费者为本是经济法的核心,这就需要社会经济发展可以和人的发展形成有效地协调,贯彻科学发展观,逐渐使我国社会、文化、经济以及历史等各个方面的要素实现平衡协调发展。

二、分析当前我国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1.我国经济法价值包含的要素分析

价值,是指主体需求在客体的帮助下获得满足的可用性,其中包含的要素主要是主体、客体和需求。从辩证统一的视角分析经济法价值,其包含了主观价值与客观价值、一般价值与特殊价值等因素的辩证统一。

2.我国经济法当中的价值范畴分析

第一,公平与效率价值。公平的关键在于我国社会整体上的公平,在经济法当中的公平价值较效率价值来说是更加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经济法的公平价值不同于效率价值,要想保障社会公平在于政府给予的关注度,而市场关心的则是效率。经济法要想实现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这一任务,必须全面实施社会财富的合理分配,避免不公的社会财富分配以及公共资源的分配,并要积极缩小公民收入上的差距,使公平分配价值得以实现,充分地体现出经济法的中介价值,从而使我国社会可以更加和谐地发展。

第二,在我国的经济法为了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中包含了一般价值与基本价值。经济法之所以会立法主要为了社会公平分配,只有社会成员公平合理地对社会财富进行分配,才能真正使社会和谐地发展。我国的经济法又具备了协调的重要作用,可以对社会多元利益进行协调,通过协调不同群体和不同个体的利益,对较强势力利益的发展进行一定的压制,扶持并保护弱势群体与个体,使各种社会利益冲突与矛盾得到缓解,从而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经济法,规范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与再分配,逐渐缩小了社会各个成员间财富的差距,同时,在经济法价值中介作用下,通过对国家的各种制度进行综合性的调整使合理分配最终能够得以实现,我国公民都可以真正地享受合法合法应有的财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共生。

第三,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价值。这一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上述各种价值基础之上的,在对经济秩序进行有效规范的前提下,经济法当中的价值才可以实现。在经济法制度的约束下,能够对经济主体及管理主体的行为进行规范。当前我国的经济法中,为了使市场经济主体保持良好的秩序,主体市场准入和退出都有明确的规定,也确定了各经济主体与的权益、法律地位和义务,还可更好地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并帮助国家进行市场的宏观调控。由于当前的市场竞争过于激烈,不良经济主体为了获取优势,甚至动手非法手段,而在经济法环境下的市场竞争法可以维护市场的自由和公平竞争,压制不法行为,维护市场的良性发展,还可以对市场生产、交换等经营秩序进行维护,并进行经济的宏观调控,使我国经济得到持续稳定地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经济法是确保我国社会经济正常、合法运行的重要法典。判定经济法理念与价值范畴,始终都是相关研究者所关注的话题。实际运用经济法时会遇到的各种问题,都要以经济法为依据进行深入地研究与解读。因此,探讨经济法理念与价值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我国经济法理论逐步完善的重要措施。笔者在下文当中,探讨了经济法的理念与价值范畴。

参考文献:

[1]马艺菲. 基于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研究[J]. 法制博览,2016,07:258.

[2]黄洪强,彭学. 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J]. 福建质量管理,2015,11:80.

作者简介:

论经济法的平衡理念 篇4

一、经济法平衡理念的产生

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调整市场中的静态的财产占有、归属关系和动态的财产流转关系。市民社会以民法为基本法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以私权神圣、意思自治和过错责任为特征,在充分尊重个人意思、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依据任意性规范,发挥市场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可以说,从市民社会到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国家、政府一般不干预民事主体的民事活动。

长期以来,民法制度处于均衡的状态。所谓制度均衡,就是行为主体对既定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的一种满足状态或满意状态。制度均衡就是意味着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和谐统一的制度状态。本来,制度是在解决行为主体之间的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冲突中诞生和发展起来的。由于人们总是会赞同别人的有利于自己的行动,而反对和抵抗别人的不利于自己的行动,在长期的互动过程中,在多次重复和博弈之后,就会形成对大家都有利,或至少不损害任何人的制度安排,这样的一种制度状态出现即被认为是制度均衡状态。而与之相反的则是制度非均衡,即某项制度过分强调社会公共利益而抑制个体利益或过分突出个体利益而侵害社会公共利益。

可以说,处于制度均衡状态下的民法制度,其调整的市民社会实现了社会财富的极大增长。但市场不是万能的,往往会出现市场失灵问题,即市场在资源配置上的失灵与失效。以社会为本位基于克服市场失灵的经济法与制度均衡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民法制度对自由主义、个体利益最大化行为所带来的微观无序、宏观失调、资源破坏、道德沦丧等消极影响无法有效规制或克服,从而致使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无法达到和谐统一,最终出现制度的非均衡状态。这就产生了新的利益需求,需要为经济的健康运行、社会的协调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于是,基于克服市场失灵的以社会为本位的经济法应运而生。经济法的适时诞生与发展使国家与市场的互动、自由与秩序的统一、个体利益与社会公共利益的高度整合成为可能,从而也实现了制度从非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的演化,最终有利于实现制度均衡的最高级形态———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经济法平衡理念的理论基础

经济法是属于公私有机融合的新法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社会法的特别法[2]。社会整体利益是经济法立身之本,是经济法的起始和核心[3]。经济法作为经济社会化、现代化、法律社会化过程中的产物,它站在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平衡协调各种以经济利益为中心的经济关系,以追求社会整体利益为自己的宗旨。可以说,经济法是社会整体利益本位法。

但是经济法在价值取向方面,既不同于行政法的国家利益至上,也不同于民法的个体利益至上,而是为了社会效益、社会公正、社会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安全,同时又与可持续发展密不可分[4]。换句话来讲,经济法在具有自由、平等、安全、效率、秩序等法律价值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独有的价值取向,并且这些价值取向都与经济利益有关。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从经济法的目的性价值来看,经济法追求建立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法以社会为本位,强调主体的社会责任,具有追求社会正义和实质公平,维护社会整体利益和效益的天然价值取向。在经济法的视野中所追求的在社会整体利益基础上的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是现代经济法所追求的最重要的目的性价值,是当代科学发展观在经济法价值中最显著、最生动的根本性、集中性反映、本质性要求和具体体现。

其次,从经济法的工具性价值来看,经济法追求的经济安全、实质公平、经济自由和社会整体效益等工具性价值,无不与经济利益有关。国家在制定经济法律规范时,目的在于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以实现和维护社会整体经济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点。社会利益是个体利益的有机构成体,个体利益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整体利益也相应增加,只有站在共同利益之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关系,而个人利益至上必然破坏利益的平衡与和谐,因此,以整体利益作为价值取向与制度设计的基点,是经济法区别于传统民法的特质所在[5]。

三、和谐社会下经济法平衡理念的内涵

理念是人们在认识客观规律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科学的基本观念,是支配人们思维和行动的精神指南。所以,制度设计的最大缺陷莫过于正确理念的缺失。一般来讲,任何一项现代制度的背后都要有与之相应的价值理念作为支撑,假如没有与之对应的理念支撑,该制度往往只能用来解决问题,而很难形成学说和体系化。和谐社会建设中,我们需要理念的建立和重塑,经济法的制度理念契合了和谐社会发展的要求,但要充分满足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经济法平衡理念应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一)平衡协调公平与效率

公平与效率都是法律的基本价值,就公平这一价值而言,法律往往通过保证机会公平或缩小贫富差距来实现公平。正如约翰·罗尔斯所言:“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同等的机会,社会必须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6]效率也是法的基本价值,法律通过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来保证经济效率,通过解决市场失灵来提高经济效率;通过法律的可确定性为经济效率提供动力,通过确立和保障市场经济制度来保证经济效率,通过降低市场成本来提高经济效率,通过确定科学的方法(如科学的管理方法)来提高经济效率[7]。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但本质上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的,即二者既相互矛盾,又相互适应,在和谐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亦然。换句话来讲,公平与效率之间在主要存在异向负相关变化的同时,在一定条件和范围内也存在同向正相关关系的变化,即效率的增加伴随着公平程度的提高,公平程度的提高伴随着效率的增加。

(二)平衡协调个人本位与社会本位

长前以来,人们往往强调经济法是社会本位之法,实际上,这一认识存在错误,危害性也是很明显的。我们都清楚,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社会本位思想应坚持以人为本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果忽视这一指导思想,社会本位必将是短命的观念。我们应认识到:社会本位应是个人本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是个人为获取更大、更高、更好、更持续的个人利益而进行的有针对性、有原则的理想抉择,所以,社会本位应受到严格的限制,应存在严格的边界,应与个人本位进行必要的平衡协调,从而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并最终服从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市场经济的社会法应是追求个人私利和公众福祉的平衡之法,而以人为本应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

(三)平衡协调权利与权力

权利和权力是现代法学的重要概念,是法律规则的核心要素,贯穿于所有的法律部门之中。平衡协调权力与权利,也是经济法平衡理念的目的,因为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冲突是冲突中的主导性冲突。从历史起源看,公民权利是国家权力的本源;从发展看,权利与权力的关系有一个从不和谐到和谐的过程。在具体处理两者关系时,我们要认识到两者之间存在的辨证关系,即权利是权力产生的本源,权力是权利实现的保障;二者共同存在于法律之中,是一种内在的、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和谐的权利与权力关系作用十分明显,可以在权利增加的同时,增强权力;在权力增加的同时,增强权利。

权利与权力的平衡协调就是要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和谐,经济法制度安排中存在需要平衡协调权利与权力的关系问题。例如,在市场规制法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中,一方面,国家经济管理主体的权力与市场活动主体的权利之间就存在一个平衡协调的问题;另一方面,市场活动主体对国家经济管理主体行使权力的监督等问题也需要进行平衡协调,从而实现权利与权力的和谐。

(四)平衡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

每一种社会经济关系首先都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的,早期社会,个人利益往往被作为一种绝对利益而被法律自始至终地推崇和保护。亚当·斯密提出的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一致性,为人们追求个人利益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亚当·斯密认为:个人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边沁认为:社会是一个个人的总和,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总和,只有每个人真正在追求他自己的最大利益,最终才能达到社会的最大利益。到了19世纪末期,随着人们对社会利益的更加关注,以及庞德、耶林等为代表所提出的社会利益理论的推动,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利益不但包括而且高于个人利益。法律的目的就是社会利益,社会利益是法律的唯一根源,所有的法律都是为了社会利益这个目的而产生的。社会利益理论的迅速崛起为法律或国家限制个人自由、干预个体行为创造了理论基础,制止纯粹利益取向的市场短期行为和机会主义已成为法律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和谐社会主义下,以经济法平衡理念平衡协调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让个体对利益的追求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同方向进行,从而实现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和谐发展,最终实现对个体利益的可持续及最大化的追求,是经济法等部门法立法活动展开的基础。

(五)平衡协调自由与秩序

自由与秩序是存在冲突的,一些学者通过对经济法中自由与秩序关系的研究得出结论:自由优于秩序或秩序优于自由。但经济法强化秩序,这一点大家都有目共睹。一般地,我们用自由与秩序来衡量法律制度的进步与落后,但如果我们在自由与秩序这个两维坐标中加上安全这一维度时,自由与秩序的关系就没有谁优于谁这么简单了。当主体之间的自由意志相互协调时,社会秩序自然是建立在自由基础上的,相对稳定的、连续的状态。而在一个无序的社会中,主体的自由意志往往被各种因素所扭曲,使得自由无法现实化。

和谐社会的建设过程中,要发挥经济法平衡理念的作用,我们在安排经济法制度时应做到:平衡协调自由与秩序,使二者兼顾。正如庞德所说:“一种文明的理想,一种把人类力量扩展到尽可能最高程度的思想,一种为了人类的目的对外在自然界和内在本性进行最大限度控制的理想,必须承认两个因素来达到那种控制:一方面是自由的个人主动精神、个人自发的自我主张;另一方面是合作的、有秩序的(如果你愿意这样说的话)、组织纪律的活动。”[8]自由与秩序的关系是目的与手段的关系,需要进行协调,从而使和谐社会中的自由成为有秩序的自由,秩序成为有自由的秩序。在此意义上,经济法正当其用。

参考文献

[1]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6:129.

[2]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08.

[3]程宝山.经济法基础理论精要[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8:72.

[4]程宝山.经济法基本理论研究[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102.

[5]何文龙.经济法理念简论[J].法商研究,1998,(3).

[6]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96.

[7]李龙.法理学[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242-250.

经济法的理念 篇5

王春秋(1983-),女,吉林长春人,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主要从事经济法研究。

摘 要:“法商结合”概念是在法制化迅猛发展的前提下应运而生的,基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和德国锡根大学“法商结合”专业的首创的背景,本文尝试提出将“法商结合”教育理念,融入经管类的《经济法》课程教学中,进而分析如何将“法商结合”理念具体践行到《经济法》教学实践。

关键词:高等教育;经济法;法学;商学;法商结合

一、“法商结合”概念的提出

21世纪,随着市场经济法制化的迅速发展,对商学与法学在理念与技术层面的结合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也催生了中国“法商结合”概念的提出,至于此概念提出的渊源问题,后文会有详细论述。那么,要理解“法商结合”,首先能够认识到,“商”,可理解为商事,也可理解为企业组织的经营活动;“法”,指与企业商事相关的法律法规的集合。在经济飞速发展、法制化迅速增强的今天,“结合”是“法”、“商”的必然趋势;“法”、“商”是“结合”的对象。在高等教育中,“法”与“商”切不可绝对的割裂开来进行学习,《经济法》教师只单纯讲法,或者商科教师只单纯讲经济与管理都是片面的,如何培养出适应当代社会的复合型人才,使他们“善经营、懂管理、知法律”,是对商科教师新的期许和要求。

二、“法商结合”教育理念的形成

(一)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

1996年,中國政法大学商学院正式成立,商学界与法学界会牢记此时刻,因为“法商结合”教育模式在这一年正式提出;后来在思考“法商结合”如何落地的问题时,2010年“法商管理”概念又应运而生,这也标志着“法商结合”思想学派的成立。以上种种关于中国政法大学“法商结合”商科教育雏形的形成,给在教育体系中包含了经济类、管理类、商学类、法学类专业的院校予以提示,“法商结合”教育理念需要切实深入相关类别专业教师教学当中,而《经济法》科目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法商结合”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分量。

(二)德国锡根大学“法商结合”专业的首创

德国锡根大学同大多欧洲大学一样,没有闭合的校园,这仿佛锡跟大学不闭合的教学思想,学校各部门散布于城市不同角落。特殊的地域文化造就了特殊的校园构造,这似乎又与锡根大学在高等教育上的创新相辅相成。锡根大学最早设置了“法商结合”专业,专业课程涵盖了经济、管理、法律和信息等模块,教学活动完全由自治性的教授团队实施,结合运用多种授课形式,调动教与学的互动,该校的“法商结合”特色专业值得我们借鉴。

该大学“法商结合”专业设立于“经济、信息与经济法学院”,这是极具竞争力的专业。该项目初设于1999年,当时学院只有经济类专业,由于经济学专业竞争激烈,学生就业压力大,学校在德国率先启动“法商结合”的新专业,开始了卓有特色的跨学科高等教育之路。以上种种关于德国锡根大学的“法商结合”专业的设立,同样给我们以提示:“法商结合”专业是否适用所有院校有待论证,但“法商结合”教育理念的落实却毋庸置疑。

三、 “法商结合”理念在《经济法》教学活动中的践行

理论的学习重点在能够指导实践,个人仅以个人在从事《经济法》实际教学活动中的经历,总结出如下践行“法商结合”教学理念的点滴经验,以期同同仁共同学习和探讨“法商结合”教学理念在经济法教学中的深入。

(一)贸易实务程序与合同规则的契合

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中,《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会探讨到对外贸易时的两个重要步骤:“发盘”和“接受”;而在《经济法》课程中,学生同样会探讨到合同订立程序的“要约”和“承诺”两步骤。看似没有什么联系的两对概念,事实上谈的都是同一个问题。倘若教师不融入“法商结合”理念,没有在教学中将二者的内在联系传递给学生的话,就会造成学生知识体系的割裂。实践中,教学计划安排上,往往将《经济法》安排在《国际贸易实务》等专业课之前。因而,在学生首先接触到“要约”与“承诺”时,经济法教师理应“法商结合”的将该两词语在国际贸易领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发盘”和“接受”也引荐出来。使同学们日后接触到 “发盘”和“接受”时,立即懂得用法律的思维去分析。

(二)品牌理念与商标法规则的契合

市场营销属于当今人才市场上的紧缺专业,纵观各路招聘猎头无不在相关广告中表现出此需求。带着“法”的思维去学习营销、实践营销,这将提供给社会更多的高层次人才。在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品牌”问题是其中一个重要核心内容。同样在《经济法》课程中关于“商标法”问题的阐述同样显得十分重要。教师需要在讲授“商标法”时顺带将《市场营销学》中的“品牌”问题援引出来,待到学生接触专业课程中的“品牌”时,首先联系到商标法中关于品牌的规则,进而达到我们要把“法商结合”理念深入学生课堂的目的。

(三)物流体系与物流法律法规的契合

交通运输法、合同法以及一些涉外贸易相关的法律法规属于物流管理专业的必修内容。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物流管理专业实施“法商结合”教育理念是非常有意义和价值的。具体教学过程中,物流管理专业会安排开设专业基础课《经济法》、专业课《运输管理》、《仓储管理》、选修课《物流法律法规》等。学生在最初接触《经济法》课程时应针对专业特点重点研究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基本法律知识,而要做到“法商结合”,就不能单纯将法与专业知识割裂讲授。如,介绍产品质量法中关于产品的包装问题时,要将专业课程中的“包装”问题也引荐出来。《物流法律法规》课程会开设在后几个学期,开设在大多数专业课程(如《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都修完的前提下,而《物流法律法规》中的“仓储合同”、“运输合同”等法律问题恰恰需要有前面专业知识做铺垫。否则,学生在不了解什么是仓储与运输的前提下,学习具体的“仓储合同”和“运输合同”等问题会显得十分空洞。这种课程安排恰恰也是“法商结合”教学理念的重要表现。

结语

实践《经济法》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运用法学知识去发现商活动中看似寻常的管理漏洞和潜在的法律风险,使学生了解“现实中的企业并不是按照法律框架中规中矩搭建的”这一真实状况,帮助学生做好必要的“法商结合”的知识储备和心理准备。最终使学生的发散思维、自主探究能力都得到有效培养,促进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从平面化的商学知识的向“法商结合”的立体化转变,逐步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作者单位:长春大学旅游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 葛建平.经管学院的法商结合教育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0.

[2] 葛建华.“法商管理”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教改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3.

[3] 葛建华.“法商结合”特色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教学中的实现形式探索[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2009.

[4] 赵娅.基于教师教学视角对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3.

[5] 崔相龙.德国的法商结合专业——锡根大学法学教育观察[J].法学教育研究.2012.

[6] 赵云君.地方院校经济管理类专业“法商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西北政法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为例[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2011.

经济法的理念及其价值范畴研究 篇6

1.1 平衡协调

发展目标、发展时机、发展手段、发展顺序等方面的协调是平衡协调发展中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 还包括了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平衡协调。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看, 如果没有注重平衡协调, 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因此, 只有确保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平衡协调, 才能够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和综合发展。由此可见, 在经济法理念当中, 平衡协调是重要的标志性要素。

1.2 社会责任本位

社会责任通常可分为两个角度, 其一是积极责任, 例如法律关系主体需要履行的法律赋予的义务。其二是消极责任, 例如, 当法律关系主体没能履行法律赋予的义务, 就需要承担相应的后果和评价。在经济法当中, 积极和消极的责任共同构成了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也就是经济法当中的社会责任。在社会责任本位之下, 能够看出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之间的差异。其特点更为鲜明, 对于社会利益和消费者利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协调来说, 能够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 符合经济法以人为本和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经济法理念当中, 社会责任本位具有一定的强制性特点, 能够对各方面的经济利益进行良好的协调, 从而实现社会责任本位。人类社会的进步能够据此体现, 同时有助于健康、有序地发展社会经济。经济法社会责任中的核心内容是对消费者负责。在西方国家当中, 人们的生活水平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提高, 因此在人们消费和购物的时候, 就会关注更多方面的问题, 除了价格、质量以外, 还会考虑到责任、环保等多方面的内容。

1.3 以消费者为本

在法治社会当中, 以人为本是重要的基础。所谓以人为本, 就是要从人们的利益角度出发。根据经济法的相关内容, 应当基于消费者的利益, 以消费者为本使经济法的本质价值。所以在经济法理念的核心要素当中, 以消费者为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经济法主要是基于市场缺陷和市场失调产生的。优胜劣汰是当前主要的市场规则, 这会造成两极分化的情况, 也正是因此, 出现了经济法。因此, 在经济法诞生之初, 就已经具备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经济法的主要作用是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加以保护。

经济法的存在, 能够对市场失调问题进行调节和弥补, 从而使经济秩序得以保障。在经济法当中, 对消费原则和生产原则进行了规定, 从而使消费者利益得到确保。对于市场经济运行, 能够宏观的进行调控, 从而确保社会经济利益。在设计经济法制度的过程中, 基于以人为本, 符合国家法治理念的要求。经济法制度设计的核心就是消费者, 在产品质量确保、市场秩序规范、价格合理保证等方面, 都与消费者的权益密切相关。因此, 在设计经济法制度方面, 除了国家利益以外, 还承担着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任务。

总的来说, 从经济法理论的角度来看, 强制力是社会责任本位得以真正落实和贯彻的重要保障[2]。如果没有适当的强制力, 社会尽责、消费者保护、消费者尊重等目标都难以有效的实现, 这将会导致社会责任的形式化。对于法律来说, 实际上是理和力的有机结合, 这在经济法当中, 能够得到充分的体现。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实施社会责任需要强制手段的作用, 才能够更好的发挥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作用。

2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在经济法当中, 需要对其进行准确、充分的认识。如果没能够正确地认识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在实际应用当中, 可能会对其作用和功能产生错误认识或忽略。因此, 只有对经济法进行准确的认识, 在实际应用中, 才能够进行更加充分、合理的应用, 同时将经济法与其它法律之间的关系进行协调和处理, 确保经济法价值的真正实现。

2.1 基本价值

从主客体的角度来看, 由于人和经济法分别具有主客体的关系, 因此客体正确引导主体行为, 是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当前社会中, 经济法对于人们来说, 具有十分巨大、丰富的价值。具体来说, 就是能够实现人们的目标、满足人们的需求、对人们有利的内容。这些内容在经过确定之后, 将会形成经济法的基本价值。在理想的状态下, 应当具有和谐的社会状态。因此, 在经济法的价值范畴当中, 应当囊括这一内容, 从而为和谐社会的形成发挥积极的作用。在经济法的价值体系当中, 主要包含了目的价值、形式价值等。其中, 目的价值能够体现出经济法的本质和社会目的, 在经济法价值体系中, 是重要的基础。而形式价值则主要包括了社会和谐, 是经济法当中的基本价值。因此, 在经济法的实际应用中, 应当充分的发挥出其中介、协调、促进保障公平分配、保障等方面的作用。

政府部门是执行维护社会公平职能的主体, 通过经济法的作用, 能够法律化这种职能, 从而使政府部门能够对公平分配起到更好的保障作用。法律保障作用, 也就是政府部门在进行分配与再分配的过程中, 经济法为其提供的保障和依据。在分配和再分配社会财富的时候, 一旦缺乏了经济法的保障作用, 所谓的公平化措施、规范化手段等, 都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基于中国当前的实际情况, 社会分层、贫富差距等仍然十分明显。因此, 采取有效的方法和措施, 对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进行确保[3]。

2.2 经济秩序价值

秩序是一种重要的概念。对于社会秩序, 可以解释为有条理、不混乱的社会状态。基于经济法中提到的经济秩序价值, 基本价值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和作用。经济法当中的经济秩序, 对于人们创造有序、和谐、健康的社会经济秩序来说, 具有很大的帮助。在经济领域当中, 如果缺乏对生产经营者的规范化管理, 同时确认规定的肢体指责, 经济秩序将会发生严重的失控和混乱的情况。因此, 对于市场秩序, 如果没能够从经济的角度上进行维护, 缺乏了产品质量法、生产法、价格法等相关法律制度的管理和约束, 在生产和交换的过程中, 将会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和随意性。

对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而言, 能够发挥两个方面的作用, 对于经济的发展, 能够发挥出促进和推动的作用, 也能够造成阻碍和干扰。在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规, 一旦失去了竞争法的保护, 将会造成无序竞争的问题出现。着对于自由竞争的开展、社会和谐的维护等, 都具有十分不利的影响。最为一种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宏观调控能够对各个经济部门的比例进行有效的调节, 从而对经济互动进行有序、健康的引导。这样, 在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之下, 通过适当的宏观调控手段, 能够对社会经济秩序进行更为有效的维护。

2.3 公平和效率价值

无论是在何种法律当中, 公平价值、效率价值等, 都包含在基本价值当中。对于经济法来说, 公平价值、效率价值也是其中的重要价值内容, 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维护和实现。在经济法当中, 公平价值要优先于效率价值。具体来说, 政府部门的经济职能, 能够良好的确保社会的公平性。政府部门合理的配置资源, 从而确保社会分配的公平。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主要是通过预算制度、贴息贷款、财政转移支付、价格补贴制度等, 加以实现。通过这些制度, 政府有关部门能够采取相关的措施和规范, 对财富分配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加以确保。同时对过去财政分配中的错误进行修改, 从而尽量使社会贫富差距缩小, 实现社会秩序的公平。

经济法的根本目标是维护社会价值的和谐, 因此, 经济法为经济关系的调整、维护社会经济秩序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社会财富分配的公平性, 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基础性条件。由于中国当前社会贫富差距十分明显。因此, 对于经济法来说, 最为根本的目标就是解决这一问题, 确保社会发展的和谐状态。同时, 由于在价值分配当中, 经济法具有中介作用, 所以, 经济法能够在公平分配当中发挥重要的价值。通过资源配置功能, 经济法能够更加充分的发挥出公平分配的作用, 从而确保社会的和谐发展, 对于经济法价值目标的实现, 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3结语

在当前社会当中, 经济法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内容, 对于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经济法的实际应用当中, 要想更好地发挥其作用和效果, 首先就应当正确地认识其理念和价值范畴。这对于经济法的深入研究、原则和本质的明确、科学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等, 都具有极大的帮助。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中, 能够反映出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 也为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了规范和标准。

摘要:分析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 正确认识其核心, 对于经济法的深入研究、原则和本质的明确、科学系统理论体系的形成等, 都具有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经济法,理念,价值范畴

参考文献

[1]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 2011 (1) :96-102.

[2]吴萌琼.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0) :193.

论市场经济下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 篇7

经济法的理念与所有的概念定义具有相同的性质, 有其研究领域独特的特征, 受到主观因素和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 所有的理念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 这就是理念客观性的表现。由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社会发展水平不同, 社会意识形态也就会有所变化。在不同的历史社会条件下, 经济法的理念又会有所变化。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 但需要随着经济市场的变化而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理念的主观性主要表现在理念所涉及的对象主体的因素会对理念有所影响, 即可以解释为社会背景相同的条件下, 某一对象主体的性质不同所决定的理念也会有所差异, 表现出一定的地理区域性差异和时间差异。

经济的理念范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 注重对消费者利益权利的维护, 以消费者的利益为本, 在经济市场, 消费者是推动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对象主体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在经济法的制定过程中一定要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 这才符合以人为本、以消费者为本的理念。它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与需求, 它强调的是在解决各种经济冲突与纠纷时用达成共识的方法来解决。第二, 标志要素是平衡协调。中国学者认为, 经济法是一部维持消费者与生产者的平衡关系、协调社会经济发展的法律。经济法以消费者的利益为重, 注重对消费者有效权利的保护, 因此需要平衡消费者与商品经营者的消费关系。同时, 还要协调消费者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 以人为本, 以消费者为本, 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推动历史进步。第三, 经济法是以责任和义务作为主要约束力。在经济关系中, 经营者需要履行对消费者的责任和义务, 以消费者、社会和国家的利益为重, 对消费者负责、对社会和谐负责, 遵从社会主义道德要求, 建立友好、诚信、和谐的经济关系, 这也是经济法的强制性约束力的主要内容

经济法的理念体系由基本精神、指导思想和立法原则所组成, 是经济法的理论基础和文化本质。经济法就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而产生的, 因此立法的根本必定围绕消费者的权利和利益进行。经济法的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维护社会整体的利益, 经济法的一切立法原则都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 其每一法律条文都体现着以消费者为核心, 以人为本, 这与现代法治国家理念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完全吻合。经济民主贯彻经济法, 强调充足的交流和鼓动自由的经济民主的价值观, 尊重人的需求和个性, 解决冲突的主要方式是在不破坏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 消费者与经营者协商成功, 达成共识, 不主张采取强制性手段进行, 符合人性化要求。

二、经济法的价值范畴

所谓价值就是指某一事物对人类生活、工作、娱乐等各个方面所起的作用, 法律是因人类的需要而诞生, 法律价值的体现就是为人类服务。对经济法的价值有一个充分、正确的认识, 可以帮助我们正确利用经济法, 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 勇于利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经济法作为一种维护经济关系的法律, 有其独特的法律价值。首先, 经济法有利于维护社会和谐。经济法在维持消费者和经营者的社会经济关系时, 实际上是在维持社会的分配公平, 为社会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靠。经济法为了能够实现社会和谐的目的, 必须能压制强势群体的势力, 协调社会中不同群体、个体的利益, 扶持弱者的利益。其次, 经济法具一定的公平价值。政府在社会经济关系中有调高效率的作用, 但其最重要的任务是促进公平。从本质来说, 经济法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公平与和谐, 调整社会经济关系是它的主要目的。

1. 一般价值与基本价值是促进社会和谐。

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必须合理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给社会成员, 所以在实施社会法时, 必须保证社会财富的分配的公平性。其次, 为了逐渐缩减社会成员之间的财富差距, 必须实行经济法, 因为它可以使社会分配变的规范化。

2. 维护经济秩序。

维护经济秩序是经济法最基本的应用价值, 只有在有序的经济价值规范下, 经济关系中的其他各项功能才能得以实现, 经济法的其他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所以经济法用于维护经济秩序是实现其他价值的前提条件。经济法用于实现维护经济秩序的手段是用过主体制度对经济关系进行强制性规范, 其经济主体秩序得到了有效保障依靠对市场退出与准入的规定。其国家经济的宏观调控与经济秩序的维护需要对各种经济管理主体义务与权益、法律地位的明确规定。

3. 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

所谓公平价值就是是实现社会关系的公平、公正与统一, 是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全面进行评价的指标, 与效率价值相比, 有更重要的作用。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市场更加侧重与追求效率, 政府更加强调社会公平。这也体现了政府掌握公平、市场掌握效率。保证社会公平合理地分配社会财富可以实现经济法的一般价值。这也可以改正社会成员收入差距太大、公共资源和财富分配的不公的现象。

三、结语

经济法的理念是人们对经济法正确认识和理解的基础, 经济法的价值是经济法存在的作用。经济法体系的形成以及理论科学化的基础是成熟与提炼经济法价值范畴与理念。对于事物的理念, 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理解, 在中国文化中, 理念就是指认定与追求的某种原则、方法、目标等以及一种观念、信念、思想, 中国学者比较注重理外在形式的阐述以及理念的应用价值。而西方的文化与中国文化有很大差别, 他们认为理念是指一种思想层面的、具有固定性质的普遍概念。西方学者更加注重理念的是实质。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是经济法正确性、科学性的依据,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经济法的应用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吴萌琼.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 2011 (10) :199.

[2]徐孟洲.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探讨[J].社会科学, 2011 (01) :98-104.

[3]徐孟洲, 伍涛.论经济法责任的内涵与基本权义关系[J].理论月刊, 2011 (04) :118-121.

[4]赵洪涛, 刘光勇.分析经济法的理念和价值范畴[J].现代经济信息, 2012 (15) :181.

论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 篇8

“诉讼”一词含义丰富, 《说文解字》将其解释为:“诉, 告也;讼, 争也” (1) 。“告也”就是指通过某种途径进行控告。“争也”就是指在官员面前进行争辩。所以“诉讼”一词的原有意思就是指:原告因争议事件或者纠纷而向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权威机构举报、控告, 由国家机关或者国家机构对争议事件或者纠纷进行判定, 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或者纠纷。那么何为“公益”?首先, 公益应当是区别于政府利益和国家利益的。其次, 公益的对称方应当是私益。再次, 不同类型的公益之间也存在着一些不可避免的冲突, 公益的存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卢梭在谈到公益时指出:“公意永远是公正的, 它只着眼于公共利益, 且并非所有人的利益———唯有公益才能够按照国家创制的目的, 即公共幸福来指导国家的各种力量, 因为如果说个别利益的对立, 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必要, 那么, 就正是这些个别利益的一致, 才使得社会的建立成为可能。” (2) 公共利益要求对个人和群体的合法活动以及为了帮助或实现私人创新努力的公共服务机构的合法活动进行保护。由此, 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上看“公益”一词意指大多数人类应当享有的合理利益。目前, 并没有哪个国家的法律对之做出明确规定, 因此这仍是一个弹性概念, 公益的确切含义应当是与一个国家法律秩序的价值概念来判断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权利是客观存在的, 公共事务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公共利益也是客观存在的。但是, 公共利益在立法中的表述过于简单化, 在执法中往往成为国家利益甚至政府利益的代名词, 在司法中往往缺乏相应的救济程序。” (3) 综上, 笔者认为公益诉讼就是指个人或者组织在国家现有法律秩序的基础上, 通过司法裁的方式争取或者判捍卫社会公共利益的诉讼形式。

经济公益诉讼是公益诉讼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经济实体法为基础的新型诉讼。国内有学者将经济公益诉讼概括为:“任何组织和公民都可以根据经济法的授权对违反经济法规范, 侵犯国家和社会经济利益的行为, 向法院起诉, 由法院按照法定程序在诉讼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 有专业法官主持的, 依法追究违法者法律责任的司法活动。” (4) 这样的定义方式与经济公益诉讼和经济实体法的内在联系相对应, 是符合经济法的本质特征的一种定义方式, 因此, 本文采用此提法作为经济公益诉讼的定义。此外, 国内经济法学者对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鉴定基本一致, 故此处不再赘述。

经济公益诉讼具备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首先, 诉讼目的的公益性。相比传统诉讼而言, 经济公益诉讼的目的是为了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超越了对私益的救济, 着眼于对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

其次, 诉讼主体的扩大化。与传统诉讼相比, 经济公益诉讼并不要求原告与被起诉主体具有“直接利害关系”。传统诉讼中, “非直接利害关系人”因诉权收到限制而无法提起诉讼, 更无法保护受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再次, 诉讼前提得到放松。在传统诉讼中, 必须已经造成实际损害才能提起相应的诉讼请求, 而在经济公益诉讼中, 不再要求必须业已造成实际损害。经济公益诉讼允许当事人在损害结果可能发生的前提下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 保护受经济法调整的社会公共利益。

经济公益诉讼的理论研究及制度构建需要与经济法的基本属性结合起来, 在经济公益诉讼的基础理念的指导下进行经济立法及经济司法等活动。下面笔者将着重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做出论述。

二、经济公益诉讼的理念

(一) 传统诉讼的基本理念

受前苏联二元诉权理论的影响, 我国诉讼法学界一直以二元诉权理论作为通说。二元诉权理论包括实体诉权和程序诉权。实体诉权是指原告在实体上享有胜诉权;程序诉权是指原告在程序上享有起诉权。这种诉权理论认为诉权的主体必须是实体权益受到损害的当事人, 非实体权益受损人无权提起诉讼。然而在当代权益纷争中, 这一诉权理论无法满足“公益诉讼”的基本要求, 因而经济公益纷争无法通过上述诉权理论顺利引渡到经济公益诉讼程序。因此要实现对经济法实体权益的完整保护, 应当更新诉权理论, 完善诉讼理念。传统民事诉讼强调“直接利害关系人”方有资格提起诉讼, 利益可能受到损害的“非直接利害关系人”以及出于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而提起“公益诉讼”的社会主体无法依据传统诉讼程序进入司法裁判。基于传统诉讼理念存在以上种种不足, 下面将对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做出进一步的分析, 着力解决传统民事诉讼理念与经济公益诉讼理念在“现代型纠纷”上的冲突。

(二)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讼理念的更新

1.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权理论的更新

经济公益诉讼的诉权, 简称“经济公益诉权”是指当事人基于经济实体法的规定, 对可能违反经济实体法的行为或者事件提起诉讼, 请求法院依法作出裁判的权利。早在原始社会时期, 纠纷的解决主要依靠私力救济。但随着社会的进步, 私力救济的局限性开始凸现。因此, 国家制定法律来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诉讼制度也就随着法律制度的产生而诞生。诉权正是建立在纠纷的基础之上的。由于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生活的日益集中, 当今社会出现了很多现代型纠纷。这种现代型纠纷就是社会公共利益的纷争。经济公益诉权是诉权的下位阶概念, 是相对于经济公益纠纷而存在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存在于个别之中, 并通过个别而存在;个性包含了共性, 个性离不开共性。经济公益诉权作为诉权的一种, 它应当具备诉权的基本属性。那么, 享有经济公益诉权的个人或者组织应当有权对违法经济实体法的个人或者组织提起诉讼。

2. 经济公益诉讼对“当事人理论”的更新

传统当事人理论强调诉讼当事人与民事实体权利的对应性。国内几乎所有教材都把当事人定义为:“是指因民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发生纠纷, 以自己的名义进行诉讼, 并受人民法院裁判拘束的直接利害关系人。” (5) 这种“直接利害关系”的当事人理论无法适应现代法治社会中存在的公益纷争。然而在现代社会, 许多新型纠纷开始大量涌现。“这些纠纷往往表现为或是围绕离散性利益、扩散性利益、集团性利益的纷争, 或是当事人之间缺乏相互性和对等性的纷争。当这些纷争进入诉讼的领域, 就会表现出极其强烈的公益色彩” (6) 在传统诉讼当事人理论上看, 公益诉讼当事人是不适格的诉讼主体。因为传统的当事人理论认为:在具体的诉讼案件中享有诉权的当事人必须是与实际损害或者纠纷有直接的利害关系。在现代法治社会中当事人理论应当是:只要以自己的名义提起诉讼, 那么这个人就是当事人, 并不以具有实体法依据作为前提。这样一来就可以把“非直接利害关系人”纳入适格当事人的范围, 那么当事人就可以自己名义向法院提起诉讼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保护。综上, 经济公益诉讼的实现依赖着当事人理论的更新, 而经济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发展正在扩展“当事人理论”, 使得“当事人理论”或者“当事人适格理论”随着经济公益诉讼理论研究的进步而发展。

3. 经济公益诉讼对“诉的利益”理论的更新

诉的利益是指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或与他人发生民事纠纷时, 需要运用民事诉讼予以救济的必要性。 (7) 在“无利益即无诉权”的原则下, 一般认为, 作为诉权要件的“诉的利益”是作为具体案件原告进入法院的前提。 (8) 日本学者谷口安平认为:“诉的利益掌握着启动权利主张进入诉讼审判过程的关键, 也就是通过诉讼审判后面创制实体法规范这一过程的重要开端。” (9)

在我国, 传统诉讼的基本理念严重阻碍了经济公益诉讼制度的建立, 因此理清这些阻碍经济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障碍尤为重要, 从而为经济公益诉讼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经济公益诉讼对传统诉讼理念的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上几个方面, 当然经济公益诉讼对传统诉讼理念的变革不只包括以上几个方面。现代诉讼的基本理念需要众多法学学者继续研究, 使其更加适合现代型诉讼的发展需要。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 经济法纠纷大量涌现, 而经济公益诉讼的基本理念、基本制度等有待继续深入研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得到司法救济, 也为了经济公益诉讼基本制度尽快进入立法阶段, 有必要推进经济公益诉讼基本理念的研究。而经济公益诉讼基本理念的研究, 必将推动经济法司法解决机制的进步。本文从经济公益诉讼的概念及其特征谈起, 着力探讨经济公益诉讼应当秉持的理念。

关键词:诉讼,经济公益诉讼,理念

参考文献

①许慎撰, 桂馥注.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1987:215-216

②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0:35

③漆多俊.转变中的法律—中国经济法的时代特征[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9:2-3

④林吕建.权力错位与监控[M].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1996:109

⑤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M].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95

⑥丹宁勋爵.法律的训诫[M].刘庸安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125

⑦邵明.论诉的利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0:4

⑧金文彪.公益诉讼与我国传统诉讼理念的冲突及衡平[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30

经济法的理念 篇9

1. 管理可以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传统的经济管理理论通常是以国家治理为主题。想要将国家治理好, 就要对百姓的日常生活得到提高, 正所谓民富则兵强。管理, 它指在经济活动中, 以劳动者为主体, 它包括劳动对象、工具、劳动者、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在经济活动中, 这些生产要素被管理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形成一个生产力动态系统, 这一系统的运行, 有助于经济活动的开展。管理水平的高低, 技术的进步也就越大, 直接决定了经济活动中产能的高低。

2. 提高生产力, 管理整合生产力要素

通过管理, 将各不相干的生产力要素, 有机制结合起来, 变成现实的生产力系统。人们有着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 而这一能力来自于经济管理水平的增高、生产资料和具有一定的劳动技能的劳动者。经济管理水平越高, 越能显示出在生产力系统中, 人与物、人与人、物与物相结合的科学性。正是现实生产力效率增高的源头, 无形中形成了一股力量, 从而使工作效率、经济效益得到很好的提高。经济效益一提高, 管理的投入就会加大, 这样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经济管理。

二、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 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的和谐理念对现代经济管理的影响

(1) 企业与客观规律的协调

在市场经营活动中, 企业不能一味的追求利益, 违背市场规律的投机行为, 不择手段的压榨职工坐标, 而违背协调发展的管理思路, 这些行业属于行业内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为了在市场中获得生存、发展的机会, 而背弃“诚信”是不可取的。世间万物都有着自身的运动规律, 在经济活动中, 应当以可持续发展为主, 现代经济管理不能以寻求短期投机为发展思路和主要生存目标, 要做出长远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在适应市场规律的前提下, 制定出长远的发展战略, 为社会创造长远价值、为社会公众奉献产品、为员工提供发展路径、为合法经济利益相关方提供利益等。

(2) 企业的社会责任

在企业市场经济活动中, 企业应当以诚信、奉献为理念, 不能见利忘义, 不能将物质利益作为全部追求。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应该具有这种“仁爱”、“有余以表天下”的奉献精神, 要和谐可持续发展。在企业的运行过程中, 要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依托, 以特定的社会需求为起点, 以一定的社会公众支持为基础, 从而使企业做强、做大, 使企业在社会中得到得到认可。

在经济管理理念中, 对于生产经营活动所造成的社会、经济、环境影响, 也应当采取负责任的态度, 企业在追求合理利润的同时, 应将这些融入经营管理行为中, 在市场生存中的本质意识和社会责任, 从而达到企业与社会、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更好的服务社会。

2. 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对现代经济管理中个体管理的影响

(1) 管理者的自我修养

传统管理理念指出, “智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成功的管理者应该有着正确价值取舍, 是一个能够明辨是非的个体。企业管理者的思想, 对于企业的发展方向有很大的影响, 管理者自身不断吸取知识、经验, 不断学习, 体恤下属、培养员工, 才能在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中, 拓展积极的人本主义企业文化, 明确带领团队的思路, 明确组织的发展方向, 营造出融洽的人际环境、企业氛围。

(2) 培养人才

企业的经济管理理念随着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 发生着巨大的变革, 而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 是人本主义思想。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实施人性化企业管理理念, 人才战略管理, 正因为这些企业认识到了, 人才是最为宝贵的资源。用这些人性化的管理, 来发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道路, 提高企业管理效益。

3. 传统经济管理理念中对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发展战略的影响

(1) 有舍才有得

在企业经济活动中, 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必然要做到做精而后做大, 有舍有得。在经济活动中, 企业的资源永远不是无限的, 可以利用高效的经济管理手段, 来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从而达到实现收益最大化的目的。不切实际盲目扩大规模, 终将是一盘散沙。有舍有得, 不舍不得, 传统的舍得智慧, 集中力量才能办大事, 对于资源配置过程意义重大。

(2) 谋而后动、顺势而为

谋而后动, 以扎实的基础为先决条件, 不能固步自封, 必须看清楚市场发展的趋势, 不能沉浸在企业一时的成绩之中, 进而对环境的变化有敏锐的洞察, 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活动, 作出相应的调整, 而集思广益分析决策, 企业才能保持长久的发展;逆潮流而动, 可能在市场的洪流中遭受重创, 顺势而为, 顺潮流而动, 企业发展会事半功倍。在这变化多样的现代经济活动环境下, 企业应当保持相对的高度警惕, 不断的对经济管理策略进行修正, 从而达到引导企业向积极方向发展的目的。

三、总结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的浪潮中, 传统经济管理理念在其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 彰显出了其特有的生命力。传统经济管理理念, 在我国走特色市场、可持续发展道路上, 有着重要的意义。传统管理理念博大精深, 其有丰厚的内涵, 对现代企业管理有着借鉴的意义。我们要从传统的经济管理理念、现代管理经验、现代管理理论中找出共通的本质, 将其相结合起来, 进行协同运作, 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武器, 建设出具有民族特色的企业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王超, 卢珂.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协同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3, (8) :77-79.

[2]陈华.浅谈中国传统管理思想与现代企业管理[J].企业导报, 2012, (19) :40-41.

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研究 篇10

关键词:生态理念;经济林建设

现阶段,经济林建设中还存在着认识、管理以及技术上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生态经济林的建设与发展,为了更好地贯彻生态理念,促进经济林的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积极采取科学有效地策略,提高对生态理念的认识和重视,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式,促进经济林发挥出经济、社会以及生态的效益以及价值。

一、经济林建设的现状

首先思想观念还比较滞后,有些地区的领导对于生态、持续发展等理念认识不足,依旧认为增长、速度等是工作的中心,为了经济效益和产值不惜牺牲环境以及资源,政绩和形象工程现象十分严重,使得经济林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不利于经济林的持续循环发展。

此外经济林建设的产业链条不长,栽植后的技术管理不到位。经济林建设的规模比较小、缺少深加工的产品,技术质量管理标准以及监督体系不健全。在栽植后,果实的储存、技术管理,销售等不到位[1],果农的效益受到影响,对于经济林的持续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

在经济林的种植以及技术管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由于人才使用不到位,使得经济林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失误,进而出现不良的后果,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生态理念的经济林建设策略

(一)树立经济林发展理念

生态理念下,各级领导干部应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明确其自然发展规律,促进经济林效益的实现,也能够对环境进行保护,满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应积极加强与林业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当地的生态环境,认真听取林业技术人员的观点以及建议,制定科学的经济林发展规划方案,保证经济林建设的顺利进行。提高对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实现优质的技术服务与指导[2],进一步扩大经济林的生产规模。促进果农生产积极性的提升,建立可持续的发展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保障。

(二)科学规划经济林建设

生态理念下的经济林建设需要做到高产、优质、高效,选择适合生态环境条件的经济林建设,科学的管理,统筹规划,建立与当地资源特点相适应的区域化经济林建设。对区域布局进行优化管理,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林。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需要按照市场需要对经济林树种进行科学的规划与布局,优化树种,实现产品的供求平衡。积极开展畅销、短缺的树种,保证其质量与数量,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注重品种的搭配,对经济林规划建设时,需要坚持生态理念,注重其规模化、区域化以及持续的发展。

(三)实现产业链条的建立与发展

生态理念下的经济林建设需要做到生态、经济以及社会效益的实现,在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生态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努力实现经济林的产业化发展,提升其生态功能,保证经济与生态的双赢。建立多功能、高标准的生态型经济林,建立高效、高技术的经济林产业,注重生态建设,优化产业布局、技术发展以及品牌效应等,实现社会化、市场化以及标准化的生产发展[3]。加强政府扶持,营造良好的社会销售氛围。注重技术服务,对于经济林的生产以及储存等提供技术指导,扩宽经济林品种,实现高质量的果品,使经济林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四)注重人才的培养

生态理念下,要实现经济林的顺利持续发展与建设,还需要努力提高人的素质能力,对用人机制进行调整,能够人尽其才,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充分发挥人才的重要作用,促进经济林建设的顺利推进。

做好林业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技术经验,积极吸收先进的技术与经验,使林业技术人员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能够更加顺利,能够及时处理各种经济林建设中的问题,为生态理念下的经济林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对于不同工作岗位的人才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提升其管理水平与理念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坚持生态理念,保证经济林的持续发展与建设。

三、结语

生态理念下的经济林建设能够对当地的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生态经济林为依托避免土地荒漠化,保证生态平衡。因此需要各级领导以及管理技术人员树立生态理念的意识,在工作中能够将生态、持续发展等思想认识融入其中,科学规划经济林建设,努力实现生态产业链条发展,加强人员教育培训,使经济林能够在生态理念的支持下实现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淑英,汪泽鹏,朱丽娟.关于宁夏生态经济林建设的几点建议[J].宁夏农林科技,2010,(02):69+66.

[2]马有德.宁夏南部山区生态经济林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2,(08):15+49.

[3]李旭霞,田良才,岳建英,郭春燕.建设山西核桃生态经济林的分析与思考[J].林业科技,2011,(03):57-60.

[4]程晓建,黎章矩,戴文圣,喻卫武.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J]. 浙江林业科技, 2003,(06):30.

[5]金李萍,朱振贤.生态经济林研究进展[J]. 林业科技情报,2009,(09):15.

经济法的理念 篇11

《消法》的经济法属性已经被学者广泛认可。无论是从《消法》的调整对象、原则和价值或是调整方法、法律责任,都与经济法相应的范畴所契合。经济法作为集经济、法律和科学管理于一身的实践性法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而经济法的理念固然也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与一定的社会经济相联系。生产力发展引起的生产关系变动,是法的理念变迁的根本原因,正确的法的理念总是在社会和法的变迁、主客观的互动中逐渐形成的。因为法的理念是贯穿整个立法过程的精神实质,指导法的制定和执行;同时,法律制度又反过来体现法的理念。因此本文欲从《消法》20年来的首次全面修改出发,探究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变化。

一、经济法的理念

理念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上层建筑,源于人们对经济基础的认识和总结。由于认知的主观性,因此对于理念的概念、内容的理解往往因人而异,受个人的知识背景、认知水平、所处时代等因素影响。(1)

何为法的理念,不同法学家有着自己的认识:德国法学家,新康德主义法学派首创人鲁道夫·施塔姆勒认为法律理念乃是正义的实现。(2)海德堡学派法哲学代表人拉德布鲁赫则进一步发展了施塔姆勒关于法律理念的观点,他认为“除了正义,法律的理念不可能是其他理念。……因为正义就像真、善、美一样,是一个绝对的价值,也就是说,不可能从其他价值推导出来”。(3)史尚宽先生认为“法律制度及运用之最高原理,谓之法律之理念”,(4)笔者则较赞成史际春先生对法理念的定义和概括:“法的理念是指对法的应然规定性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从学术角度看,它是法及其适用的最高原理;从实践看,它是社会成员及立法、执法或司法者对待法的基本立场、态度、倾向和最高行为准则。”(5)同时,法的理念作为法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在不同的领域的法律实践中,其表现是不同的。具体的,比如经济法理念与宪法理念、刑法理念、民法理念等均存在差异。经济法的理念就是对经济法的应然规定的、理性的、基本的认识和追求,它指导经济法的制定和适用。

论及经济法理念的内容,当前经研究是“一元论”、“二元论”与“多元论”并存的局面。(6)笔者则认为,经济法的理念是多元并具有层次性的。在多元格局中,“公平正义”是经济法核心的、最高层次、最抽象的理念,而“社会整体利益”、“秩序”、“安全”、“效率”等理念作为“公平正义”的具体形式,是次于“公平正义”的基础性的理念。“公平正义”这一核心理念和其他基础理念一同组成了经济法理念的有机整体。并且,上位法的理念统领下位法的理念,下位法的理念是上位法的理念的表现形式或组成部分,为实现上位法理念服务。因此“消法”理念是经济法理念的表现形式或组成部分。

此次《消法》的修改,作为《消法》制定20多年以来的首次全面修改,有很多亮点,比如说:网络等远程购物的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针对机动车、微型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纠纷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对格式合同的进一步限制;作为诉讼主体提起公益诉讼等。《消法》作为经济法的下位法,其法律制度的重大修改,也体现了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变化。

二、《消法》的修改彰显了经济法理念之核心———实质公平正义

(一)经济法视域下的“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所有法律的最高理念,正如上文所提及的鲁道夫·施塔姆勒和拉德布鲁赫对法的理念的定义,他们更是将正义作为法理念的唯一内容。正义是不可能从其他理念之中推导出来的,只有实现公平正义的法律才是真正的法律。

由于不同法律部门所调整的法律关系、追求的价值目标的不一致性,公平正义在不同法律部门内部都有着不同的内涵。(7)经济法作为反思近现代法律形式主义的产物,更加关注实质公平正义,是在承认法律关系主体在资源禀赋差异基础上的公平正义。尤其在实行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我国,经济法范畴内的公平正义更是追求实现社会范围内的实质性、社会性的正义和公平。在政治领域的平等自由原则下,在确保财富创造和收入机会平等的前提下,主张对社会中受惠最少者实行差别待遇,在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方面给予倾斜性配置。经济法领域,所体现的就是:通过倾斜立法,实现对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差别对待,最终来实现法的实质公平正义的理念。(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经济法的下位法,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表面上,消费者和经营者是民法上平等主体间的关系,平等地享有权利承担义务,但这只是形式上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和交易的公平,并不意味着结果公平。事实上,由于信息占有的不对称,消费者与经营者相比处于绝对的弱势地位。经营者往往垄断有关产品或者提供服务的性能、缺陷及潜在危害的全部信息,消费者的谈判能力因此无法与之抗衡。民事诉讼与仲裁中“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规则,对缺少信息资源的普通消费者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另外,消费者的经济实力往往不及对应的经营者,经营者往往以其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影响力影响着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加之市场结构的不均衡更是加剧了消费者和经营者地位的不平等。

因此想要实现《消法》范畴内的实质公平正义,就要实现对消费者的倾斜保护,这可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来保障实施。

(二)《消法》修改所体现公平正义理念的变化

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经济生活中许多矛盾都源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增长成为了一种主导需要。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在改革开放和建设市场经济体制的大形势下,人们在经济发展中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并且,由于此时国内学者对于经济法理念的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9)甚至未有以理念为定名的研究,使得1993年制定的《消法》无论是实体还是程序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实质的公平正义。

时至今日,《消法》实施已经超过20年的时间,我国建立起了以契约自由为导向的市场经济,新兴消费领域和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强势经营者一味强调形式上的公平正义,肆无忌惮地从广大消费者处攫取不义之财,使得原本就处于弱势地位的消费者受到越来越多的不公待遇。(10)

2006年由全国人大通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其中提出了“要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要求”。“十二五规划”进一步明确提出要加大收人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此次《消法修正案》就树立了更加注重实质公平正义的理念。

首先,新《消法》完善了商品的退货制度。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7日内退货不再是硬性约束。根据新《消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在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后,对于符合法定合同解除条件的,消费者仍可以及时退货;针对网络、电话、电视等远程购物方式,新《消法》第二十五条首次规定了7天无理由退货制度: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除特定商品之外,在商品完好的情形下,消费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无论是针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商品或服务的退货权,或是网络等远程购物的7天无理由退货权,严格意义上均是赋予了消费者单方合同解除权,而不是《合同法》规范的“协商解除权”。并且,为了减轻消费者可能因经营者的失信或信息隐瞒所受的利益损失,经营者是不存在同等条件下的解除权的。上述规定不但有助于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关口前移,减轻法院与仲裁机构的裁判压力,也会鼓励消费者大胆消费、放心消费。

其次,新《消法》第二十六条对经营者使用格式合同进行了进一步的限制。其实合理的格式合同可以有效地降低经营者分别和每个消费者谈判、签订合同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率,促进交易。但是一些商家往往为了一己私利在格式合同中加入明显不利于消费者的条款,并且冠冕堂皇地告知消费者:“签或不签是你们的自由”,表面上经营者给予了消费者自由交易的权利,但这仅仅只是形式上的契约自由,消费者并不享有起草合同以及其与经营者对等谈判的权利。(11)此次修改增加了经营者对经营活动中使用格式条款的说明义务,通过增加消费者的知情权,从而从本质上确保了交易的公平正义。

再次,新《消法》第五十五条增加了对经营者欺诈行为的惩罚力度。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同时,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的欺诈行为,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两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修改后的《消法》不仅将惩罚性赔偿的倍数由“退一赔二”变为“退一赔三”,而且同时规定了赔偿的最低数额,并增加了经营者对消费者的人身损害赔偿。与经营者相比,尽管存在少数“财大气粗”的消费者个体,但总体来说消费者经济实力远低于经营者,原本“退一赔二”的惩罚,相比于欺骗消费者所带来的巨额利润,经营者往往不把数额微小的赔偿放在考虑范围之内。本次“消法”的修改则提升了经营者的失信成本和消费者的维权效益,并充分体现了生命至上、安全至上的法治理念,缩小了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差距,有利于实现双方之间的实质公平正义。

本次《消法》修改在上述三个方面充分体现经济法实体上的实质公平正义,而程序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新《消法》确立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和公益诉讼制度。新《消法》第二十三条第三款对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在六个月内出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瑕疵的举证责任。上文已经提到过,与经营者相比,消费者的弱势地位主要源于双方所掌握消息的不对称,而“谁主张,谁举证”的制度,对缺乏信息资料的消费者而言更是雪上加霜。而此次修改确立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则改变了以往民事诉讼中传统规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举证难的问题,一方面降低了消费者的维权成本,另一方面提高了经营者的违法成本,有利于改善消费者的维权窘境。

另外,近几年来我国不断出现侵犯消费者权益的群体性消费事件,诸如三鹿奶粉、问题胶囊等。相当多的消费者在衡量维权成本及举证责任之后,不得不放弃维权。新《消法》第四十七条首次明确了消协的诉讼主体地位,对于群体性消费事件,消费者可以请求消协提起公益诉讼。在未来出现大规模消费侵权案件时,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这一制度也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实质公平正义。

三、《消法》的修改确立了经济法基础理念———可持续发展理念

(一)经济法视域下的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是强调在满足当代人生活需要的同时,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威胁。国务院1994年3月25日通过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经济法的目的和使命决定了它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经济法是国家管理和协调国民经济活动的基本法律形式,经济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结合是历史的必然,(12)在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观下,经济法的立法必须以促进生态、经济、社会的全面结合、协调发展为己任。

(二)新《消法》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工业文明的不断进步与生态恶化的矛盾,已经成为当代人不得不关注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但1993年制定的《消法》在立法之初将这部法律界定为了权利保护法和秩序维护法,并没有考虑到将构建和谐消费环境等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其中。(13)新《消法》第五条第三款规定:国家采取措施,保障消费者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外,第三十七条第一款也规定了消费者协会履行引导消费者文明、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从而在新《消法》中确立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虽然新《消法》第五条第三款和第三十七条第一款对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仅做出了宣示性的规定,但经济法作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法律保障,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纳入其中,体现了其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更新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基本理念。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才能使消费者和经营者更加注重和谐消费和经营,合理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在追求自身生活需要的同时,也关注后代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只有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才能赋予“消法”更为深刻长远的使命,才能使消费领域良性协调发展。

四、《消法》的修改突显了经济法的时代理念———以人为本理念

(一)经济法视域下的以人为本理念

经济法属于社会法范畴,它以社会整体利益为本位和价值取向。经济法的调控、规制是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从总体上对国民经济运行进行协调和控制的统一过程。在经济法看来,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整合又大于所有个人利益的简单相加,只有站在共同利益至上,才能协调各层次利益。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自身的发展逐渐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党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在法律层面,以人为本作为现代法治的一个普遍理念,非某一法律部门所独有。以人为本作为一个整体性的理念,体现在法律上就是对所有人表示尊重,保障人的政治权利、财产权和人身权。(14)因此,以人为本的理念与经济法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的理念一致。

(二)《消法》修改彰显以人为本经济法理念

在《消法》制定的上世纪90年代之初,经济法发展处于起步阶段,虽然从改革开放开始,计划经济已经结束,但计划经济时完全的社会整体利益至上的理念仍存在一定的影响。如上文所述,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作为构成社会的重要因素,其自身的重要性逐渐被重视,因而在本次消费者权益法的修改中,在强调社会整体利益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体现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每个人都享有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秘密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收集、利用和公开的权利。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银行、网站、通信公司等经营者非法收集或使用消费者的个人信息,更有甚者擅自泄露或非法向他人提供消费者的信息。这种行为不仅侵犯了消费者的隐私权,也威胁到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15)新《消法》第十四条规定了消费者在消费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第二十九条又进一步规定了: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应当合法、正当、必要,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严格保密,采取措施,确保信息安全,防止消费者个人信息泄露、丢失。新《消法》第十四条对经营者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使用和收集规定了十分严格的标准,将个人信息保护作为消费者权益确认下来,是消费者权益保护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是维护消费者人身权益的重要手段。

另外,新《消法》第十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宾馆、商场、车站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对消费者的安全保障义务,以及第十九条规定的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都体现了本次消法对消费者人身权益的保障。缺陷产品的界定从原来规定的“存在严重缺陷”修改为“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缺陷产品界定标准的严格以及对其的召回制度,都体现了对生产者、经营者的规制、警示。上述两条的修改使“消法”在社会利益保护方面不仅强调了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也强调了生产者、经营者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新《消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消费者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也是《消法》向前迈进的一个重要标志。《消法》对消费者人身权益受到损害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进行了进一步确认,该制度作为对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被损害后的救济途径,充分体现了以消费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即以消费者为本位的经济法理念。

五、结语

《消法》作为经济法的下位法,《消法》的修改理应顺应经济法理念的发展。在《消法》制定以来的20多年的时间里,经济法理念随着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发展,学者对于经济法理念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到如今将实质公平正义提升至经济法的最高理念;从单纯地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到如今追求经济可持续发展;从注重经济法的社会整体利益到在关注社会整理利益的同时将以人为本提升至一个全新的高度,以上理念的发展变化无不体现在本次《消法》的修订中。

上一篇:纵向价值链下一篇:内固定器械